更新時間:20230218 00:39
*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幕演說 澤倫斯基:確保烏克蘭勝利是唯一選項
年度國際安全事務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MSC)」17日起在德國召開,烏俄戰爭主導今年會議議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7日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說,力促盟邦要確保,沒有烏克蘭勝利以外的其他選項。
澤倫斯基透過視訊演說,以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之戰,比喻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他說,歌利亞已經開始「節節敗退」,他力促盟邦要確保「沒有我國勝利以外的其他選項」,「這不僅攸關烏克蘭,歌利亞必須輸,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選項」。
他說,烏克蘭終將勝利,但是目前俄國仍能摧毀很多人的性命,他呼籲盟邦加快軍援,避免更多人命喪這場戰爭,「速度攸關性命」;他說,基輔還沒有得到「大衛的彈弓」。大衛彈弓是聖經故事中,大衛以小搏大擊敗歌利亞所用的唯一武器,也是以色列飛彈攔截系統「大衛彈弓(David’s Sling)」所用名稱。
澤倫斯基重申,「很明顯的」,烏克蘭不會是俄羅斯總統普廷侵略行動的最後一站,普廷會接著侵略其他前蘇聯國家;西方在討論援助烏克蘭戰車的時候,克里姆林宮在設法「勒死」摩爾多瓦。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17日開幕式上的演說指出,烏克蘭屬於「我們這一邊,在自由和團結的歐洲這邊」,德國依烏克蘭所需給予「完整、長久」的支持,包括打破數十年德國政策原則,正供應烏克蘭先進武器、彈藥和其他軍需品。蕭茲說,德國致力於維護歐洲安全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領土,「沒有任何如果或但是」;但是會在盡力支持烏克蘭以及避免北約和俄羅斯情勢「意外惡化」之間拿捏平衡。
*慕尼黑安全會議案》馬克宏:烏俄和談時機未到 為戰爭久拖做準備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17日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MSC)」上呼籲盟邦,加強對烏克蘭的軍援,並說現在還不是對話的時間,法國已為戰爭久拖做準備。
馬克宏17日在這場國際安全政策論壇上說,直到擊敗俄羅斯以前,烏克蘭不可能有和平,「對話的時間還沒到,因為俄國選擇戰爭、選擇升高戰爭,甚至選擇犯下戰爭罪行、攻擊平民基礎設施。俄羅斯的攻擊必須失敗」。
他敦促盟友加強軍援烏國,「我們必須加強我們的支持和努力,協助(烏克蘭),並讓烏國能反擊」;他說,法國不想戰爭久拖,但是已為「一場久拖的衝突做準備」。
馬克宏也談到俄國傭兵集團「瓦格納」,指一年前他和俄羅斯總統普廷通電話,「幾乎信了他(普廷)」宣稱與瓦格納毫無關係的說法,但是現在該傭兵組織在烏國的活動清楚表明,他們就像「黑手黨」犯罪的工具。
*慕尼黑安全會議舉行 澤倫斯基現身開場演講
今日(17日)是一年一度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此次安全會議臨近即將到來的烏俄戰爭周年紀念日(24日),西方各國代表希望在戰爭紀念日前展現出團結決心,與烏克蘭並肩前行。
綜合外媒報導,各國官員包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都有出席本次會議,他們希望在紀念日前夕向外界表達對抗克林姆宮的團結意志。慕尼黑安全會議是每年世界多國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國際安全問題的重要集會,往年都有數百位來自各地的政府官員、學界人士在期間互相交流意見,討論相關國際安全政策。
去年(2022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烏俄邊境緊張時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望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亭好好坐下來進行會談,並強調個人「只在乎和平」,而在會議結束幾天後,烏俄關係迅速惡化,俄羅斯軍隊出兵烏克蘭,時至今日戰爭持續衝突未停。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今日會議上,以影片方式出席會議並進行開場演說,並說到烏克蘭有著對抗專制的西方自由價值與民主政治體現,西方各國應該提供更為合適的援助,讓烏克蘭有能力足夠抵擋俄羅斯的強大軍力。
*德國總理蕭茲喊話各國 「立刻」軍援烏克蘭戰車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今(17)日呼籲西方盟國,手邊若是有能派上用場的戰車,就應「立刻」援助給烏克蘭。
《法新社》報導,在今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蕭茲表示:「那些能夠派出戰車的國家,現在就應該這樣做。」他又說,他將「大力爭取」盟國在這個議題上採取行動。
蕭茲這番喊話象徵著德國的立場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先前德國因遲遲不願批准各國軍援烏克蘭豹2主戰車(Leopard),而受到各界的批評。
不過在今年1月,德國終於點頭承諾派出14輛豹2A6戰車,目標是與盟國為烏克蘭籌組兩個戰車營。
但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本週三(15日)坦承,西方國家目前只能騰出「半個營」的豹2戰車,其中14輛來自德國,另外3輛則由葡萄牙提供;至於另外一個戰車營,主要由波蘭軍中較為老舊的豹2A4構成。
蕭茲在談話中還表示,德國將「協助我們的夥伴國家做出決定,例如在德國訓練烏克蘭士兵,或為他們提供後勤與物資支援」。
*烏克蘭彈藥狂消耗!歐盟產量遠遠被超車 考慮聨合採購支援
烏克蘭奮戰抵抗俄羅斯侵略,砲彈快速大量消耗,連帶影響軍援烏克蘭的盟邦自家彈藥庫存。外交人員17日透露,歐盟成員國正思考共同為烏克蘭採購武器、彈藥,因應烏克蘭作戰需求。
《法新社》17日報導,愛沙尼亞已經提出歐盟27個成員國向一共同基金貢獻40億歐元(約1315億台幣),以便為烏克蘭採購100萬發155公釐口徑砲彈。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說,這項方案類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歐盟共同採購疫苗。
歐盟外交部長20日將在布魯塞爾開會,預計開始討論這項提議。數名歐洲外交人員指出,愛沙尼亞這項提議已經受到廣泛歡迎,但是接下來幾週還需要努力設法訂出具體計畫。歐盟對外事務部也會提出自己的方案。
歐盟國家已經援助烏克蘭價值數十億歐元的各式武器,並且已動用各自的庫存,維持對烏克蘭的軍援。現在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都面臨要維持對烏克蘭彈藥供應,同時提高自家國防產業產量的難題。愛沙尼亞估計,烏軍一天用掉多達7000枚大砲砲彈,但是歐洲國防工業目前的砲彈產量,估計一個月最多生產2萬5000枚。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警告,烏克蘭消耗彈藥的速度,是北約盟國生產速度的「好幾倍高」,現在是一場後勤賽,必須將彈藥、燃料、零件等關鍵物資送到烏克蘭,避免俄國取得戰場主動權。
*收錢洩露情報給俄國 英國駐德大使館警衛重判13年2個月
曾在英國駐柏林大使館擔任警衛的英國公民史密斯(David Smith),今(17)日被英國法院判處13年又2個月的有期徒刑,罪名是間諜罪,蓄意將英國大使館的情資提供給俄羅斯情報人員。
現年58歲的史密斯曾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12年,2016年起在駐柏林大使館服務,但自從2018年史密斯的烏克蘭裔妻子搬回烏克蘭後,史密斯的行為似乎就出現了變化。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史密斯被指控在2020年到2021年期間,將英國大使館工作人員的詳細資訊,例如號碼與地址等洩露給了俄羅斯駐柏林大使館的武官「丘赫羅夫將軍」(General Chukhrov);另外,他還私自在大使館內部錄影,並拍攝帶有機密字樣的文件等等。
史密斯寄出的信件最後輾轉落到了英國警方手中,為了揪出大使館潛伏間諜,英國方面派出一名幹員,偽裝成俄羅斯外交官「德米特里」(Dmitry),讓他到英國駐柏林大使館傳遞機密資訊,而事後史密斯設法拍下了「德米特里」在監視器畫面中的片段。
當時隱藏的監視鏡頭清楚拍下了史密斯的行為,史密斯喃喃念著:「如果他在大使館上班那他們一定能認出他。這可能沒什麼,但至少我做到這樣了……。」
法官沃爾(Mark Wall)在宣讀罪狀時指出,史密斯的行為不僅沒有確保英國大使館的安全,反而損害了英國的利益,決定判處他13年又2個月徒刑。
沃爾說:「由於你的叛國行為,俄羅斯人付你錢。」、「你幫助他們(俄羅斯人)的動機是為了損害英國的利益。你心裡很明白,如果這些文件落入敵對勢力手中,可能會損害英國利益,或是對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造成威脅。」
*烏俄戰爭將滿1年!澤倫斯基:割讓土地不是談判選項
烏俄戰爭將在2月24日屆滿1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近日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排除任何與俄羅斯達成的潛在性和平協議含有「割讓國土」的條件,同時再次呼籲西方國家提供烏軍更多武器抗俄。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滿1年之際,澤倫斯基近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他警告,「讓出領土代表俄羅斯將持續『不斷歸來』」,俄軍的春季攻勢已從數個方向進攻,但他相信烏軍可以繼續抵抗俄羅斯進犯,並再次呼籲西方國家援助更多武器。澤倫斯基直言,現代武器加速和平,武器是俄羅斯唯一能理解的語言。
主持人詢問這場戰爭會如何結束?澤倫斯基回覆,「今天,團結就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我相信烏克蘭正為了生存而戰」,現今烏克蘭在經濟與價值觀層面,都朝向歐洲靠攏。
澤倫斯基接著說:「我們選擇這條道路,因為我方想獲得安全保障,因此任何有關領土上的妥協只會削弱我們的國家。妥協本身不是重點,我們為何要害怕妥協?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生活中面臨數以百萬次妥協。重要的是與誰妥協?如果是與普廷?與他對話?我認為他不值得信任。」
報導提到,烏克蘭官方本週統計數據顯示,2月每日有824名俄羅斯士兵死亡,2月以來在烏克蘭戰死的俄軍總數,遠遠超過入侵第1週以來的死亡數量。儘管這項數據無法核實,但英國國防部12日回應,這項死亡人數趨勢預測「有可能是準確的」。
*白俄總統罕見開記者會表態:被攻擊才會出兵烏克蘭
自俄羅斯去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侵略起,盟友白俄羅斯始終大開方便之門,外界也對白俄是否會出兵烏國抱持疑慮。對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罕見與國際媒體對話表明立場,稱除非國家遭受攻擊,否則不會出兵。
《CNN》報導,盧卡申科當地時間週四召開記者會,會中他表明,除非白俄羅斯遭到攻擊,否則不會派兵進入烏克蘭,但他也重申俄羅斯是國家最堅定的盟友。
被問到為何要持續在這場曠日廢時且戰略上充滿問題的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盧卡申科反問記者「那為何你們要支持烏克蘭?把武器送給他們而不是如我建議的進行協商?」
盧卡申科聲稱他想要的是和平協商,反指是美國阻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談判桌。他還說,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的決策與他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無論如何仍會支持俄國的決定。
*發動侵略自掘墳墓?西方官員:普廷權力越來越不穩
烏俄鏖戰一年,從起初預測俄國快速推翻烏國政權到現在僵持不下,跌破各界人士眼鏡,且這期間俄軍在作戰、訓練和裝備不斷出現問題,似乎也損害了俄總統普廷的領導聲望。有西方官員指出,普廷的權力在侵略後越來越不穩固,但很難說政局會在什麼時間點出現變化。
《路透》報導,在烏俄戰爭一週年之際,俄軍取得的成果讓部分俄國精英階層害怕戰爭會越拖越長,把人命和資源消耗殆盡,而普廷想要藉戰爭擦亮自己招牌的願望已然破碎,但有5名高階俄羅斯人士指出,普廷目前仍大權在握。
另有一名不具名西方官員表示,與發動侵略前相比,普廷的政治地位越來越不穩固。雖然普廷仍不太可能輸掉2024年的選舉,但原先西方以為2020年普廷透過修憲,能夠掌權到2030年的可能性,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那麼肯定。
該名官員說,普廷把權力延續到下個十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不過這不代表局勢會很快出現變化,任何改變的時間點都是不可能預測的。
*俄國國防部女高官離奇墜樓亡! 生前掌控俄烏戰爭「關鍵資金」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即將屆滿1年,戰爭仍在持續中,不過卻傳出在這個敏感時刻,俄羅斯總統普廷身邊1名女性高級國防官員,15日從16樓陽台墜落,當場身亡,而她在墜樓的數分鐘前,曾打電話給前夫。
綜合外媒報導,58歲的揚金娜(Marina Yankina)為俄羅斯國防部西部軍區的財務部門主管,她在15日被路人發現,陳屍聖彼得堡一棟大樓的入口處。警方接獲通報後,便立即趕往現場調查,並據調查顯示,確認定她是從高處墜落死亡,且根據現場遺留的物品,以及她生前致電給前夫的通話內容,初步判斷揚金娜放棄自己的生命。
警方還透露,他們在該棟大樓的陽台發現揚金娜的個人物品與文件,而她的前夫也證實,揚金娜在跳樓的前幾分鐘,曾經打電話給他,除了提及自己的物品收藏何處,還要前夫報警。據悉,揚金娜的前夫就住在事發現場的附近。警方至今並未公布揚金娜的動機,不過她生前曾與病魔奮鬥。
另據報導指出,揚金娜進入國防部之前曾在俄國聯邦稅務局工作,據稱她在短短5年內就升官為國防部西部軍區財政部門的負責人,該部門同時也與伊拉克戰爭密切相關,而她生前也是普廷在俄烏戰爭中掌控資金的關鍵人物。俄國西部軍區已證實她的死訊,並宣稱正在調查此事。
然而就在幾天前,俄國才傳出1名退役少將因不明原因結束生命,72歲的俄羅斯內政部少將馬卡羅夫,1月底遭到普廷免職,並在近日被人發現在莫斯科郊區身亡。據警方調查後,判定無他殺嫌疑;而俄國媒體報導則指稱,馬卡羅夫是因為被免職後無法適應平民生活,自此陷入鬱鬱寡歡的精神狀態。
此外,自從去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就不斷許多俄國境內的高官與商界人士,傳出離奇死亡的消息,引發外界議論紛紛,像是去年12月,65歲的俄國國會議員兼富商安托諾夫(Pavel Antonov)在印度旅館墜樓身亡,與他同遊印度友人也於前幾天,在同一間旅館客房裡神祕死亡。
*對俄出口管制見效 美高官:逐步削弱俄軍力量
自烏俄衝突爆發後,美國除大力軍援烏克蘭外,也與盟國藉由出口管制限制俄國取得關鍵物資管道。美高階官員指出,在與其他37個志同道合的國家實施出口管制的努力下,將起到逐步削弱俄軍的效果。
《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艾斯特偉斯(Alan Estevez)當地時間週四談到,由美國和37個國家施加在俄國身上的史無前例出口管制措施,逐步減緩莫斯科取得用於製造戰爭機器原料的速度,且更多的限制措施正在籌備中。
艾斯特偉斯說,俄國正盡力避免這些管制措施,但透過走私進口的物品是沒辦法取代所有需要不斷補給的品項,「在這個時期維持軍隊所需的物資數量,是那些規避手段無法達到的規模。」他提到,俄國的晶片進口量大減將近70%,更不用說那些更難藏匿的大型物品。
艾斯特偉斯重申,對俄國的出口管制是長期經濟制裁的一環,而不是一種「斷頭臺」式的懲罰,「隨著時間過去,普廷的戰爭機器將一路走下坡,同時我們持續軍援烏克蘭。兩方的軍事能力將呈現我增彼減的反差。」
*釋放重要訊號? 以色列外長抵基輔訪問
以色列外長科恩(Eli Cohen)16日抵達基輔,成為自去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第一位公開訪問烏克蘭的以色列高層官員。
《美聯社》報導,科恩到訪之際,恰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前夕,而西方國家正尋求增加對該國的援助。
報導指出,自烏俄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在援助烏克蘭和避免與俄羅斯發生摩擦之間走鋼索。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以色列沒有對俄羅斯或俄羅斯官員實施制裁、分享情報或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向烏克蘭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包括一所野戰醫院。
科恩此行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及烏國高層員和該國猶太社區的領導人會面。目前尚不清楚,科恩是否會在他的閃電訪問期間,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或者這次訪問是否意味著以色列進一步涉入俄烏衝突。
此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1月30日播出的訪問中表示,他考慮對烏克蘭提供軍援,包括保護以色列不受空襲的「鐵穹」(Iron Dome)防空系統,並願意居中斡旋俄烏戰事。他還證實,美國已把鮮為人知,存放在以色列的軍備彈藥交給烏克蘭。
俄烏兩國境內都有龐大猶太裔人口,據估計以色列1/5人口與俄烏兩國有淵源,也因此以色列對烏俄戰爭謹慎因應,不管是哪任政府都會小心翼翼處理烏俄戰爭,而且以色列雖然沒有提供武器但仍不斷提供關鍵資源。
*摩爾多瓦成立親西方新政府 總理矢言續推入歐盟
摩爾多瓦國會今天通過新總理雷奇安(Dorin Recean)領導組成親西方政府,雷奇安矢言振興經濟,並繼續推動讓摩爾多瓦加入歐洲聯盟(EU)。
路透社報導,摩爾多瓦總統桑杜(Maia Sandu)10日提名48歲的雷奇安,作為前總理加夫利塔(Natalia Gavrilita)的接班人選。
加夫利塔政府也採親西方立場,在艱辛執政18個月後宣布總辭,期間摩爾多瓦經濟動盪,且據傳國內局勢受俄羅斯干預。
雷奇安曾任內政部長與總統幕僚,他在101席的國會中,獲得62名議員認可。
雷奇安在施政計畫中表示:「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遵守國際條約、國家間能透過對話來解決問題、尊重小國的安全世界。…我們希望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國。」
摩爾多瓦人口250萬,前身為蘇聯加盟國,與烏克蘭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暨歐盟成員國羅馬尼亞接壤。目前摩爾多瓦已是入盟候選國,但正式加入歐盟通常將耗時多年。
摩爾多瓦經濟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已深受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外溢效應衝擊。去年在收容大量烏克蘭人之際,摩爾多瓦能源與食品價格高漲,推升通貨膨脹,引發反政府抗議。
桑杜多次指控俄羅斯試圖破壞摩爾多瓦的穩定,日前更指控莫斯科政府密謀推翻摩爾多瓦領導階層,以阻止摩國加入歐盟,並欲藉摩國來對付烏克蘭。
*鞏固歐洲盟友 美防長:準備好防衛波羅的海三國
俄羅斯自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引發歐洲高度警戒,緊鄰俄國的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更是首當其衝。對此,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訪問愛沙尼亞,強調美國已準備好在有需要的時刻防衛波羅的海三國。
《路透》報導,奧斯汀訪問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與政府領導層會面,會後他在記者會上宣示美國履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第五條款(對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視為對全體之攻擊)的決心。
奧斯汀提到,美國也會持續在波羅的海區域維持一致且輪換性的軍事部署,「美國會堅定維持對波羅的海盟友的自由、主權承諾。」奧斯汀也重申美方對烏克蘭的支持,並預料俄軍會因缺乏裝備和訓練持續承受巨大損失。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派夫克(Hanno Pevkur)表示,該國正努力強化防衛,以防範俄羅斯沒有在烏克蘭被擋下的情況下受到攻擊。
*俄反對派領袖:要避免美中為台開戰 就要助烏克蘭戰勝俄國
敢於批評俄羅斯總統普廷的流亡反對派領袖、前俄國首富霍多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15日警告,如果讓俄羅斯贏得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將會讓北京更加大膽行事,會導致美國和中國為了台灣而起的戰爭。
《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現居英國倫敦的霍多科夫斯基接受《華郵》專訪,談烏俄戰爭的影響。他說,「在烏克蘭戰爭的失敗,是邁向亞太戰爭的墊腳石」,一個大傢伙被人打在臉上,其他人就會開始懷疑,那個大傢伙是不是真那麼強壯,「如果美國想在亞洲開戰,達成此事的最正確道路就是也在烏克蘭展現軟弱」。他呼籲西方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讓烏克蘭取得勝利,是美國避免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的唯一之道。
霍多科夫斯基和另一名俄國反對派領袖、前世界西洋棋冠軍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以及遭普廷監禁的納瓦尼(Alexei Navalny)的妻子尤莉亞(Yulia Navalnaya),受邀在本週末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說。這場重要國際安全政策論壇首度邀請俄國反對派,而非俄國政府代表,明顯是對普廷的烏俄戰爭的斥責。
霍多科夫斯基說,西方現在在支持烏克蘭策略上,有3條路可選,目前所做的逐步提高軍援,是在為戰爭久拖、充滿風險鋪路,無法保證烏克蘭能繼續承受當前的戰爭傷亡率,而且美國面臨2024年大選,政治爭議可能促使國會議員削減對烏克蘭的武器和經濟支援;而普廷可能尋求「不對稱方式」回應,在非洲、巴爾幹和中東地區政府、可能也包括在西方,破壞這些地區國家的穩定。
第2條路是西方迅速且顯著提高軍援,包括提供長程飛彈、戰機,讓烏克蘭有能力摧毀俄國補給線,「唯一能突破戰場現狀的是航空」,「其他所有的都是次要的。」第3條路就是像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地那樣,華府與其盟邦最終「撒手離開」,如此只會助長普廷開啟下一場戰端。
(自由電子報)
--
*德國總理籲盟邦援烏克蘭坦克 做好長期戰爭準備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今天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講時呼籲盟邦軍援烏克蘭坦克,戰爭才能及早結束,不過他強調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
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和安全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今天揭幕,預計進行3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一週年,今年會議有40位各國領袖和近100位國防和外交部長出席,規模比往年都大。
蕭茲演講時表示,一年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發動戰爭,結果烏克蘭和歐盟比過去都團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還即將增加2位會員,發展顯然不符他的預期。
蕭茲督促有能力交付坦克給烏克蘭的國家加入德國的行列,真的付諸實行,德國願在訓練、補給、後勤給予協助。
他指出,唯有繼續軍援烏克蘭,戰爭才能及早結束,「蒲亭愈早覺悟他帝國主義的目標達不到,戰爭結束和俄國撤軍的機會就愈大」。
過去德國因為軍費不足,經常受到盟國詬病,對此他也重申立場,承諾德國國防支出將持續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的2%。
受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刺激,德國批准總額1000億歐元(約新台幣3兆2426億元)的特別預算,為軍隊添購裝備打造歐洲最大的傳統武力。
蕭茲呼籲歐洲各國在軍武和戰略上步伐一致,齊心打造強大和具有競爭力的國防工業,讓歐洲有能力解決周邊發生的衝突。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會議開幕的視訊演講預期,戰爭將在今年結束,期盼明年親自來參加會議。
不過蕭茲沒這麼樂觀,他認為「最好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因此盟國願意持續性支持烏克蘭相當重要。
*超越中東移民!去年110萬烏民湧德 成為德國第2大外籍人口
德國聯邦統計局16日表示,2022年約有110萬人從烏克蘭抵達德國,超過2015年左右從中東湧入的移民人數。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德國聯邦統計局指出,三分之二來自烏克蘭的移民是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的頭三個月抵達,介於去年3月到5月之間。
2月24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屆滿一周年,這場侵略行動導致數百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除去後來返回烏克蘭的人,從烏克蘭到德國的移民在2022年達到96萬2000人,超過在2014年到2016年間從敘利亞、阿富汗以及伊拉克來到德國的移民總數83萬4000人。
該統計局說,截至2022年10月,烏克蘭公民已成為德國第二大外籍人口,僅次於土耳其公民。
另外,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以國外交部在外長柯恩(Eli Cohen)16日抵達基輔後發表聲明說,柯恩「將在基輔進行正式訪問,期間將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及外長庫列巴(Dmytr Kuleba)」。
自俄軍去年2月進攻烏克蘭以來,以色列的態度謹慎,設法在交戰雙方之間保持中立。柯恩此次到訪預定將全面重開基輔以國大使館。
以色列在俄烏戰爭期間,曾運送人道賑濟品至烏克蘭,但未交運武器。不過內唐亞胡總理本月稍早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說,他「當然研究過」是否為烏克蘭提供軍援。
俄軍曾積極介入敘利亞內戰,而自這場戰爭2011年爆發以來,以色列已進行過數百次空襲,目標對準敘利亞政府軍及其盟邦伊朗支持的部隊和真主黨份子。
以色列也重視與俄羅斯的特殊關係,因為以國有100多萬公民源自前蘇聯。
*柏林影展開幕致詞 澤倫斯基:中立就是支持暴政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在第73屆柏林影展開幕式發表的演說中,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與柏林圍牆相提並論,呼籲電影人在他所謂自由與暴政的戰鬥之間選邊站。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提到自己過去身為演員的經歷,呼籲其他電影人「打破第4道牆」,直接向觀眾喊話。
澤倫斯基透過視訊說:「波茨坦廣場(PotsdamSquare)被柏林圍牆分隔多年。今天,俄羅斯想要在烏克蘭築起同樣的一道牆,一道將我們和歐洲分隔的牆,一道不讓烏克蘭選擇自身未來的牆。」
柏林影展如今邁入第73個年頭,是國際主要影展之中政治氛圍最濃厚的一個,因為柏林在蘇聯和西方冷戰之際,曾是首當其衝的分裂城市。
澤倫斯基指出,藝術可以選擇要選邊站或維持中立,不過後者無異於支持暴政。
澤倫斯基在俄羅斯一年前入侵烏克蘭之初的經歷,成了美國男星西恩潘(Sean Penn)紀錄片「超級強權」(Superpower,暫譯)的主題,這部電影明天將在影展上首映。
為期11天的柏林影展將放映來自世界各地近300部新作,開幕片是蕾貝卡米勒(Rebecca Miller)執導的浪漫喜劇片「她來到我身邊」(She Came to Me,暫譯),將於今天稍晚放映,屆時好萊塢影星彼得汀克萊傑(Peter Dinklage)、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和瑪麗莎托梅(Marisa Tomei)都將共襄盛舉。
法新社報導,演員們在媒體試映會後告訴記者,這部電影能在澤倫斯基致詞的典禮上首映,讓他們感到相當榮幸,安海瑟薇還稱澤倫斯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
安海瑟薇還感謝柏林影展「給了大家一個放大烏克蘭訊息的機會,也就是幾乎全世界都企盼和平」。
*蘇聯自行車重新流行 俄烏制裁下業者嘆「買不到台灣零件」
莫斯科當局倡導使用本國製產品取代西方進口貨,蘇聯時期最受歡迎的自行車品牌因此死灰復燃,但受到俄烏制裁影響,業者感嘆沒有台灣零件可用,只得尋覓替代品。
Kama牌自行車最初由位於俄羅斯皮姆市(Perm)的一家國營蘇聯工廠大量生產,因為可折疊設計和獨特的紅色車架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大受歡迎,但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停止生產。
俄羅斯的Forward車廠讓Kama品牌起死回生,推出與蘇聯時期類似的車款,將曾經被視為復古收藏品的自行車推銷給新一代騎士。
Forward公司的商業總監巴雷什尼科夫(AlexeiBoyaryshnikov)告訴路透社:「並非每個人都有一輛,但能擁有一輛是每個人的夢想。」
巴雷什尼科夫說,新車款的價格約為1萬盧布(133美元),零組件來自俄羅斯和國外進口,但由於制裁,即使生產像Kama這款俄羅斯製造自行車也變得更加困難。
他說,「我們現在無法使用來自日本、台灣、捷克、法國生產的零件…至於Kama則是缺乏油漆,我們過去使用的是芬蘭油漆,現在我們不得不改用另一種油漆」。
自從俄羅斯近一年前派兵入侵烏克蘭以來,西方的制裁和隨後外國公司出走,迫使莫斯科結束對外國進口產品的依賴,發展本土品牌和商品。
*王毅透露:俄烏戰爭一週年 習近平將發表「和平演說」
據路透社報導,義大利外交部長塔加尼引述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發表「和平演說」。
報導指出,塔加尼(Antonio Tajani)16日在義大利羅馬會見到訪的王毅後,17日向義大利媒體說,王毅告訴他,「習近平將會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發表和平演說」。
塔加尼表示,他與王毅會晤中,要求中國盡所有能力遊說俄羅斯重返和平談判桌,確保烏克蘭獨立及結束戰爭。
被問到有關義大利與中國的「一帶一路」貿易夥伴關係時,塔加尼表示義大利正進行評估,並會在適當時候決定做什麼。
義大利在2019年成為首個簽署「一帶一路」的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但迄今該協議幾乎沒達成。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去年當選前曾表示,她不想有利於中國擴展至義大利及歐洲,她不會追趕達成這項協議。
去年11月底,歐盟執委會推出全球門戶(GlobalGateway)計畫,目標在2027年前投注3000億歐元(約新台幣9.6兆元)協助發展中國家建設綠色能源、數位化、水資源等基礎設施,作為「一帶一路」以外更好的方案。
*借鏡俄烏戰火因應台海衝突 華府智庫報告:「烏克蘭模式」在台無法複製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份報告指出,美國對於烏俄戰爭不僅是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更重要的是藉著這場戰爭汲取經驗,以應對未來可能與中國的衝突。
美聯社報導,美國軍方相信北京希望在2027年之前做好武統台灣的準備,而CSIS上月發表報告認為,俄國進攻烏克蘭與中國武統台灣有明顯相似之處。
但CSIS報告指出,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美國與盟國即向基輔提送大量武器;然而這種「烏克蘭模式」無法在台灣複製,因為中國可以將台灣島孤立數星期甚至數個月。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表示,中國兩棲登陸是最難的軍事行動,但同樣也會使美國的補給變得困難,所以在開戰之前,台灣必須已獲得必要的一切。
報告也指出,軍援烏克蘭使美國和歐洲的彈藥儲備受到巨大壓力,但美國未來應對中國,更多的涉及空中及海上力量,從而減輕陸基系統及彈藥的壓力,不過台灣仍需要彈藥的支持。
五角大廈的防衛戰略一直是,美國必須同時應對兩場戰爭,希克斯指出,美國軍援烏克蘭並沒有減緩對台灣的支持,但對台軍售的壓力與軍援烏克蘭面臨同樣的壓力。
希克斯指出,美國為此已為台灣設立一項「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根據該授權,總統可在緊急情況下從美國武器庫存中轉移防衛物資和服務,無需國會批准。
俄烏戰爭為空間技術在情報、通信和宣傳方面,提供了極寶貴的經驗教訓。
當烏克蘭的手機信號台和電力遭到襲擊時,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即向基輔提供數百個星鏈(Starlink)終端機,以確保烏克蘭維持通聯。
俄羅斯從戰爭第一天開始,在通信方面即受到重挫,但中國應該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美國太空專家以星鏈的成功為基礎,也在考慮擴大衛星通信。
中國還會利用網路來攻擊台灣,這個問題已引起美國太空軍的注意,並為網路戰做好準備。
*俄烏戰火未歇...歐洲挺過天然氣電力危機 普亭已輸掉「能源戰爭」/世界日報社論
在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前幾周,拜登總統試圖警告普亭,將以「他從未見過的經濟後果」來阻止入侵。普亭不聽,仍然在24日開始發動攻擊,美國和數十個盟友立即同步實施一系列制裁和貿易限制措施,削弱俄羅斯的財政、孤立其經濟,並把普亭身邊的精英階層,貶為國際間人人走避的賤民。
制裁的最初影響看來很有效,盧布崩盤,銀行系統動搖,全球企業停止向俄羅斯出口商品,但一年後,由於俄國石油和天然氣仍然出口,加上俄羅央行的巧妙操作以及最近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反彈,俄羅斯仍然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具韌性。西方的制裁雖重傷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並在精英之間造成反目摩擦,但仍不足以改變普亭的盤算,結束戰爭。
然而普亭的好運可能耗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施加了更嚴格的限制,自12月初以來,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油價上限協議,擴大了該國的預算赤字,迫使克里姆林宮採取緊急措施,盧布貶值達19%。
俄羅斯是否會認清現實,做出重大讓步,在2023年盡快結束烏克蘭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似乎這樣認為,因為普亭的權力支柱—俄羅斯油氣財富,似乎正在減少。
歐盟自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已從40%下降到 4%,俄羅斯已經失去了歐洲這個歷來最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市場。去年12月,歐盟進一步停止進口海運俄羅斯石油,並自2023年2月5日起禁止來自俄羅斯的精煉石油產品。美國和歐盟更通過價格上限,阻止各國為每桶俄羅斯原油支付超過60美元價格。
價格上限協議還有更大的殺傷力,俄羅斯找不到其他選擇,來替代七國集團擁有與保險的船隻,從波羅的海和黑海港口運輸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
為彌補歐洲市場的損失,俄羅斯只得以更便宜的價格向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未參與制裁的國家,出售更多石油。隨著全球油氣價格下跌,克里姆林宮估計這些收入將在2023年下降23%。專家們認為這個數字可能過於樂觀,大多認為應該遠低於此。
這是由於另外三個因素:首先,天然氣船運出口,必須將其液化,但在天然氣液化方面,俄羅斯依賴許多西方公司的技術,這些企業在退出俄羅斯後,俄羅斯本土企業無力取代。
其次,俄羅斯油氣向未參與制裁的印太國家運輸,存在問題。由於沒有通往該地區的輸氣管,即使加快建設,也需多年才能完成,俄羅斯不得不依靠海運出口。但這就必須高度依賴西方油輪來運送,但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和英國,已經決定如果這些公司承運俄羅斯石油,它們將不再獲得保險。
第三,俄羅斯的大部分石油都來自蘇聯時代開發的油田,這些陸上油田已經達到生產高峰,俄羅斯能源公司被迫在偏遠的北極地區和近海,開發更具技術挑戰性的儲油,在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始之前,開發所需的外國設備所占比率達50%到60%,結果新油田還是要仰賴西方技術。
總而言之,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對付西方的最強大武器就是能源武器,但這種武器似乎正在逐漸失去優勢。
為抗衡西方制裁和油價上限協議,在未與OPEC+協調下,俄羅斯2月初單獨宣布自3月起每天減產50萬桶。在當前供應緊張、需求上升的情況下,再加上中國經濟的復甦,必然會導致石油短缺,以及油價出現一定程度的堅挺。
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其他產油國可能會嘗試以非常低的價格交換和購買俄羅斯原油。如果減產持續下去,油價應該會繼續上漲,雖不至於觸及140美元的天價水平,但由於目前俄羅斯推動進一步減產以及OPEC+堅定不增產,油價可能觸及每桶100美元,但高於這個水平就比較不太可能。
俄羅斯總統普亭已經「輸掉了這場能源戰爭」,因為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歐洲正在迅速學會在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情況下正常生活。既然能夠習慣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生活,就沒有理由再回到過去了。
在使盡所有努力後,西方官員和經濟學家相信制裁正在奏效,即使這未使普亭的戰爭財源枯竭,但他的政權正在承受衝擊。沒有人能判斷會發生什麼,即使無法讓普亭收手,但卻能一直給他製造問題,消耗莫斯科大量的政治能量,向全球所有國家和俄國內部宣示:發動入侵是個巨大的錯誤。
*戰爭將滿一年!澤倫斯基受BBC專訪稱:絕對不會放棄任何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近日的採訪中排除與俄羅斯的任何潛在和平協議中「放棄烏克蘭任何領土」的可能性,更再次呼籲西方國家提供援助。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一周年的BBC採訪中,澤倫斯基還警告稱「讓步土地意味著俄羅斯可以不斷回歸」,更表示「俄羅斯的春季攻勢已經從數個方向展開」,然而澤倫斯基相信烏軍可以繼續抵抗俄羅斯的進攻,並再次呼籲西方國家提供更多軍事援助。
此外,澤倫斯基總統還回應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的威脅,後者表示只要一名烏克蘭士兵越過邊界,白俄羅斯將與俄軍一同從其領土開戰,澤倫斯基表示「我希望白俄羅斯不會加入戰爭,但若確實發生,我們將戰鬥、我們將生存」。
最後談到這場戰爭會如何結束時,澤倫斯基指出「今天,我們團結起來就意味著我們能生存,我相信烏克蘭正在為生存而戰,我們選擇這條道路、我們想要安全保障,任何領土妥協都會使作為一個國家的我們變得更弱」。
*再度提供領土給俄軍?白俄羅斯總統:若受到攻擊便會加入戰爭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近日接受包括BBC在內一小部分外國媒體的提問時被問到是否願意再次提供國土給俄軍集結,他回應道「在『一個前提』下會同意」。
根據報導,當記者提問「去年你允許自己的國家被用作俄羅斯入侵的集結地,你準備好再來一次嗎?」,盧卡申科回應道「是,我準備好了,我準備好再次提供領土,我也準備好與俄羅斯人一起從白俄羅斯領土發動戰爭」。
不過盧卡申科補充說「前提是只要有人、即使只是一名士兵從烏克蘭進入我們的領土並以武器殺死我的人民」。
據悉,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合作一直在增加,包括聯合演習和組建聯合軍團,但目前為止盧卡申科一直避免直接派遣軍隊進入烏克蘭與俄羅斯軍隊並肩作戰。同時盧卡申科也將烏克蘭戰爭歸咎於西方國家,他指責西方政府助長衝突。
*預防俄軍入侵波羅的海三國!美國防部長:將維持軍事存在
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擔憂自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美國已準備好在需要的時候「保衛波羅的海三國」,並將保持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路透報導,在與愛沙尼亞領導人會談後,奧斯丁表示「我們致力於履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第五條款』(Article 5)」,第五條款指的是「對締約國之武裝攻擊視為對全體之攻擊」。
此外,奧斯丁表示美國將繼續在該地區保持「持久且輪換性的軍事存在」,並強調「美國仍堅定地致力於保護波羅的海盟友的自由和主權」。
此外,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派夫克(Hanno Pevkur)表示該國正在努力強化,以防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推進無法被阻擋。奧斯丁也重申美國將以軍事裝備支持烏克蘭,並預計俄羅斯將繼續損失其「裝備簡陋、缺乏訓練」的軍事人員。
最後奧斯丁指出「這場戰爭將繼續發展,我們將竭盡所能、共同努力,確保我們提供導向成功的辦法」。
*「俄烏都不可能達成軍事目標」 美軍事首長:戰爭會透過談判結束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Gen. Mark Milley)近日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談到五角大廈啟動了武器的庫存的檢討,同時稱他仍相信俄烏戰爭會在談判桌上結束,而莫斯科與基輔都不可能達成他們的軍事目標。
根據金融時報17日刊登的報導,密利上將稱「俄羅斯人幾乎不可能以軍事手段達成他們的政治目標,俄羅斯不太可能將要擊潰烏克蘭,這不會發生」。但他也指出,「對烏克蘭來說,今年就把俄羅斯人踢出俄方佔領的每一寸烏方國土同樣非常、非常困難。這不是說不可能發生…但是極其困難,基本上需要俄軍崩潰」。
當記者問到俄烏之間的外交時刻是否已經過去時,密利上將則說,「我們距離春季開始還有幾周,但這是滾動的窗口,任何時刻都有機會」。他也表示,雙方都「相當努力固守於他們的目標」,並且不願意談判。
密利上將表示,俄烏衝突呼應了二戰的教訓,即侵略必須「用堅定、威懾與軍事力量」加以阻止,但他也提到,有了俄羅斯的核武庫,風險會更高,「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針對的是廣大又擁有核武的國家。所以,你必須非常、非常清醒地管理升級。在此同時,必須堅持聯合國所成立與國際秩序所仰賴的原則」。
(聯合新聞網)
--
*英防相:俄9成7軍力部署在烏 2/3坦克毀損
烏克蘭當局十五日表示,首都基輔上空出現六枚顯是俄方發射的高空偵測氣球,多已遭烏方擊落。同日,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估俄國已部署九成七軍力在烏,但依然無法取得進展。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創辦人普里格津則坦承,俄軍恐還需要兩個月時間才能攻下烏東戰略城市巴赫姆特,並抨擊俄軍官僚制度拖延戰事進展。
基輔上空出現6枚偵測氣球
面對俄軍宣稱在盧甘斯克州突破兩道強化防線,烏國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坦承,「敵軍持續進犯東部,不分晝夜攻擊」,但「我們不會讓他們如願,敵人傷亡慘重」。烏國空軍指出,俄軍十六日凌晨再對烏全國各地發射卅二枚飛彈,目標是破壞基礎設施,烏方擊落半數,包括在烏國南部打下俄方從黑海艦上發射的八枚「口徑」巡弋飛彈。至於六枚高空氣球,烏國當局直指俄方最新意圖正是「偵測及消耗我方空防力量」。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在受訪時評估,俄軍九成七軍力已部署在烏國,損耗率非常高,令俄軍戰鬥力減損四十%,且將近三分之二的坦克已經被毀或受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加速生產一五五公釐榴彈砲砲彈供烏使用,以防範俄軍拿下巴赫姆特做為繼續進攻頓內茨克州的跳板。
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最新年度軍事平衡報告指出,烏國面對的衝突「讓北約更新了目標」,去年約有廿個歐洲國家「不是宣布立即提高國防支出,就是對長期支出目標加強承諾」;也促使東歐國家拋棄前蘇聯時期老舊設備,引進「更現代的西方軍事系統」。但比起全球關注俄國侵烏,美國長期更關注中國,中國軍事現代化依舊為美方主要隱憂。
*俄反對派領袖示警:俄若戰勝 美中恐為台交戰
敢於批評俄羅斯總統普廷的流亡反對派領袖、前俄國首富霍多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在「華盛頓郵報」十五刊登的專訪中警告,如果讓俄國贏得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將會讓中國更加大膽行事,導致美國和中國為了台灣而爆發戰爭。
烏戰恐是亞太戰爭墊腳石
現居英國倫敦的霍多科夫斯基在這篇訪問中,談論烏俄戰爭的影響,指出「在烏克蘭戰爭的失敗,是邁向亞太戰爭的墊腳石」,並比喻一個彪形大漢若被打,其他人就會開始懷疑,大漢是不是真的那麼強壯,「如果美國想在亞洲開戰,達成此事的最正確道路,就是在烏克蘭展現軟弱」。他呼籲西方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讓烏克蘭取得勝利,是美國避免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的唯一之道。
霍多科夫斯基和另一名俄國反對派領袖、前世界西洋棋冠軍卡斯帕洛夫,以及遭普廷監禁的納瓦尼的妻子尤莉亞,受邀在十七日揭幕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說。這場國際安全政策論壇首度邀請俄國反對派,明顯是對普廷侵略烏克蘭的斥責。
霍多科夫斯基說,西方支持烏克蘭的策略有三條路可選,目前逐步提高軍援可能使戰爭久拖,無法保證烏克蘭能繼續承受當前傷亡率,且美國面臨二○二四年大選,政治爭議可能促使國會削減武器和經濟支援;若華府及其盟邦像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地「撒手離開」,只會助長普廷開啟下一場戰端。他認為,西方應迅速且顯著提高軍援,包括提供長程飛彈、戰機,讓烏國有能力摧毀俄國補給線。
(自由時報)
--
*豹二戰車援烏 德俄二戰恩怨再起
俄羅斯本月二日慶祝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八十周年,現名伏爾加格勒的這個戰略重鎮當天特別改回舊名史達林格勒,總統普亭前往當地宣揚二戰光榮歷史,將俄軍入侵烏克蘭與二戰時蘇聯對抗納粹德國相提並論。史達林格勒戰役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值得俄國如此大肆宣揚?
普亭二日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八十周年紀念典禮上說,烏克蘭如今已成為新納粹主義的溫床,威脅俄國安全,因此俄羅斯人已準備好「力戰到底」,「我們被迫必須一次又一次驅逐西方集團的侵略」。
普亭還特別提到德國將提供主力戰車給烏克蘭:「雖令人難以置信但卻是事實,我們又再次受到德國豹式戰車威脅。」
當年血戰 逾百萬人喪生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史上規模最大、最血腥的戰役之一,從一九四二年中持續到一九四三年初,歷時六個多月,直到蘇聯紅軍擊敗隆冬中被困在城市廢墟裡的納粹殘兵為止,估計造成超過一百萬人喪生。
此役造成雙方軍隊和蘇聯平民慘重傷亡,整個城市被砲火夷為平地,但就戰爭而言,此役意義非凡,因為這是納粹德軍在二戰中首次投降,二戰局勢就此逆轉,在俄國被美化為將歐洲從希特勒手中拯救出來的歷史事件。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將史達林格勒譽為「英雄之城」,當地一些居民至今仍對老一輩力戰德軍引以為傲,熱烈支持普亭入侵烏克蘭。
史達林格勒位於莫斯科東南約九百公里處,戰前是蘇聯工業重鎮。在這座擁有六十萬人口的城市,有大量生產軍事裝備的工廠。史達林格勒也是通往高加索油田、中亞和裏海油田的門戶。
對於一九四一年六月退出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希特勒來說,史達林格勒絕佳的戰略位置,讓他認為值得為這座城市進行一場史詩般的戰鬥。
糧彈兩缺 德軍先盛後衰
始於一九四二年七月的這場戰役持續了兩百天,德軍殘酷空襲史達林格勒,並在城中跟蘇軍和平民進行巷戰。史達林嚴令守軍「不准後退一步」,警告撤退的部隊將被處決,蘇軍只能堅守陣地和城池共存亡。
德國將軍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一度控制九成市區,但蘇軍在入冬後展開強力反攻,德軍因嚴冬且補給困難糧彈兩缺,開始落居下風。
一九四三年一月,蘇軍發起最後攻勢,逐區奪回被毀的城市,直到二月二日德軍宣布投降。
立碑紀念 俄人愛國象徵
史達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在一九二五年史達林統治期間改名為史達林格勒。一九六一年,他的繼任者赫魯雪夫實施去史達林化政策,將這座剛重建的城市重新命名為伏爾加格勒。
二○一三年,該市議員投票決定每年六天把市名改回「史達林格勒」,其中包括紀念納粹投降的二月二日,以及紀念一九四五年蘇聯最終戰勝納粹德國的五月九日。這座城市充滿對前蘇聯的緬懷之情,帶動當地旅遊業蓬勃發展,城內山頂聳立著這場戰役的紀念碑,其中包括一座八十五公尺高、名為「祖國母親在召喚」的女子舉劍雕像。
普亭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七十五周年時曾說:「史達林格勒的捍衛者向我們留下偉大遺產:熱愛祖國、隨時準備保護祖國利益,堅強面對任何考驗。」
*納粹包袱太重 蕭茲援烏3個遲疑
德國在龐大國際壓力下,一月底終於批准軍援烏克蘭十四輛豹二式主力戰車,並同意其他擁有該型戰車的歐洲盟國「再出口」至烏克蘭。德國對戰車援烏如此遲疑,和二戰有關。
烏克蘭想要德國豹二戰車,因為其火力性能夠強,足以對付俄軍並拿下戰場主動權。豹二戰車是歐洲許多國家的主力戰車,歐洲盟國共有兩千多輛庫存,足以大舉支援烏克蘭並提供後勤保修協助。但這些戰車若要轉提供烏克蘭,須獲得生產國德國許可。
二戰陰影 不願當帶頭大哥
美國、英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早已敦促德國提供豹二戰車援烏,但德國總理蕭茲此前一直猶豫不決。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蕭茲的態度,是因為德國現代領導人所感受到的歷史重量。作為二戰侵略者,許多德國民眾對於援助烏克蘭主力戰車抱持謹慎態度。
俄國侵烏不久後,蕭茲就稱這場戰爭為「劃時代的轉折」。他承諾大舉投資實現國防現代化,並在歐洲防務中發揮更積極作用。這代表德國徹底擺脫二戰後在國防方面膽怯、傾向由盟友主導安全事務的做法。
德國自二戰以來一直不願當歐洲的「帶頭大哥」,但這是盟友希望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要做的事。
東部德人 與俄國關係密切
德國納粹在一戰和二戰屠殺數百萬俄國人,至今許多德國人仍感到需要對此負責。因此,德國豹二戰車再度上戰場向俄軍開砲,在德國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德國民間對俄國的態度。德國社會許多人對西方社會運作方式感到失望,尤其是在東部的前共產主義統治地區,傳統上他們自認與俄國關係密切。
儘管絕大多數德國人在俄烏戰爭中同情烏克蘭,但去年耶誕節前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四成德國人稱他們能理解俄國為何將出兵烏克蘭歸咎於北約東擴。
蕭茲本人雖然親美,但他所屬的社民黨傳統上傾向跟俄國合作,許多黨員對美國及其在北約的主導地位持懷疑態度。
提供戰車 擔心會升高衝突
德國另一項憂慮是擔心提供主力戰車會升高衝突。德國有很多人擔心,向烏克蘭運送重型及其他進攻性武器,恐把俄國總統普亭推向更極端的立場,甚至是使用核武。這次德國願意提供主力戰車,原因是美國同步宣布提供烏軍「艾布蘭」主力戰車。德國似乎認為,和美國一起援助烏克蘭,歐洲才能受到核武大國美國的支持與保護。
總而言之,蕭茲不希望德國獨自成為烏克蘭重型戰車的主要供應國。
德國戰車援烏被俄國抨擊後,蕭茲的回應再度抬出美國。他說:「與盟邦聯手下,德國向烏克蘭提供主力戰車,讓烏克蘭能夠自衛。我們與盟友密切合作,由美國做頭,仔細權衡了每一次武器交運。」他表示,這種以共識為基礎的方法「可避免情勢升高」。
蕭茲的突然轉向,很可能是因為他意識到,繼續阻擋下去恐令德國被盟友孤立。
*美遭控炸北溪 俄嗆提交安理會
美國資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赫希(Seymour Hersh)近日指控,去年九月廿六日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北溪天然氣管線被破壞,美國是幕後黑手。報導發布後白宮否認指控,俄國則要求美國證明其並非這起「國際恐怖行動」主謀,並將在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中國大陸說,若赫希說法屬實,美國欠世界一個負責任的解釋。
赫希在電子報平台Substack發布報導稱,去年六月美國海軍潛水員奉總統拜登之命,在挪威當局協助下潛入波羅的海,於北溪天然氣管線上放置炸藥,並在三個月後引爆。
赫希指出,拜登秘密決定炸毀已關閉但仍含有殘餘天然氣的北溪管線,以切斷莫斯科向歐洲銷售天然氣賺取數十億美元的能力。美國認為北溪管線能讓俄羅斯向德國和西歐施加政治影響力,削弱他們對於烏克蘭的援助承諾。
報導指出,在二○二二年二月廿四日俄軍入侵烏克蘭的前二周,拜登本人曾公開表示,一旦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美國將不允許開通新的北溪二號管線。
赫希還援引一名不具名消息人士說法,破壞北溪管線的構想最早是在二○二一年十二月,拜登的高階國安顧問討論如何應對俄羅斯預計入侵烏克蘭時所提出。具體計畫由中情局負責制定,並趁二○二二年六月北約組織演習期間,美國海軍潛水員把可以遠程引爆的炸藥放置在北溪管線上。
對此,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華森說,報導內容「純屬捏造」。中央情報局發言人也說,該報導「從頭到尾都是虛構」。被指支持這項秘密行動的挪威外交部回應,「這些指控並非事實」。
去年九月的北溪管線爆炸事件,一些西方國家歸咎於俄羅斯所為。不過,截至目前為止,瑞典、丹麥和德國的調查皆未將責任歸咎於任何一方或國家。
雖然美國否認,但赫希十四日受訪時仍堅持他的報導無誤。他說,拜登去年九月下令破壞北溪管線,因為擔心德國可能開通管線接受俄國天然氣,以免天然氣短缺影響供暖和企業運作。
俄國駐美大使館十六日發表聲明,稱這起事件是「國際恐怖主義行為」,美國應針對赫希的報導,證明其並非此事主謀。俄羅斯新聞社報導,俄國廿二日將在安理會召開會議,討論北溪管線「破壞行動」。
俄羅斯國會下議院議長沃洛金表示,「公布的事實應成為國際調查基礎,以將拜登及其同夥繩之以法」,且美國應「賠償給受恐怖攻擊影響的國家」。俄國外交部也要求美國說明。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十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此事,她表示北溪管線爆炸對全球能源市場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如果赫希的報導屬實,他所揭露的內容令人無法接受,美國欠世界一個負責任的解釋。
*芬蘭媒體:非俄自炸 專家疑美多時
曾揭發美軍在越戰期間暴行和入侵伊拉克計畫榮獲普立茲獎的資深調查記者赫希,八日揭露去年九月廿六日同時爆炸的北溪一、二號天然氣管線,是美國總統拜登批准,美國策畫,挪威協助完成。新聞曝光後,美國、挪威矢口否認。芬蘭「赫爾辛基時報」卻指出,赫許的爆料證實了許多立場獨立的專家與知識分子長期公開的主張:管線爆炸絕非西方主流媒體所稱的俄國自導自演。
爆炸後不久,波蘭前外長、現任歐洲議會議員西科爾斯基便附上管線爆炸照片推文表示:「謝謝你,美國。」又寫道「二百億美元的廢五金沉入海底,是俄國入侵烏克蘭罪行的另項代價」。西科爾斯基後來刪除推文。
立場獨立的評論者屢屢重申,破壞北溪管線對俄國一點好處都沒有。二○二二年十月,川普主政時期當過國防部長顧問的麥葛瑞格在播客節目中表示:「有本事對北溪管線秘密搞破壞的國家,只有英國皇家海軍和美國海軍,這是很清楚的事」。
俄國耗費鉅資在北溪管線上,繞過其他歐陸國家,將天然氣直達德國,任何中斷破壞都有損其利益。有報導指出俄國正暗中評估修復管線的可能性,肯定所費不貲。
北溪管線被炸的主要受益者正是長期的批評者美國,管線被炸後,美國將三倍價格的液化天然氣送往歐洲。挪威也是受益者,北溪管線被炸後,挪威的天然氣管線開始運作,向歐陸出口。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