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30221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19:18

*砲灰不夠了!紐時爆普廷恐再動員數十萬人參戰

俄羅斯總統普廷當地時間21日將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據《紐約時報》20日報導,普廷將再次試圖說服俄國民眾,他正在拯救俄羅斯聯邦免遭「北約襲擊」,為此他可能再動員數十萬人參戰。另據烏克蘭掌握的情報,俄羅斯正在為大規模動員學生參戰做準備。

《紐時》報導提到,普廷將再次證明,他不僅將烏克蘭從「納粹主義」中拯救出來,還將俄羅斯從北約手中拯救出來,儘管這種說辭在歐洲人看來很愚蠢,但已成為莫斯科的戰鬥口號。

報導引述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他們看到跡象顯示,普廷可能很快會動員更多的俄羅斯人參軍,在已經徵召30萬人的基礎上再增加數十萬人。

俄羅斯國防部去年10月31日宣布,總統普廷下令的局部軍事動員令已告終,普廷當天晚上口頭證實此事,不過他仍未頒布相關總統令,留下法律漏洞與伏筆。

英國《衛報》分析,普廷拒絕正式結束動員,達成以下2個目的。首先,已動員俄兵將繼續服役至入侵結束,或者被當局決定解除個人動員身分。其次,如果未來決定徵召更多人,不需要新的總統命令,就能付諸行動。

另據《烏克蘭真理報》21日報導,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掌握的情報顯示,俄國正在為大規模動員學生做準備,新一波動員將波及全日制高等院校學生,時間點可能會在4月1日年度春季例行徵兵活動之前進行。

據GUR公布的俄國地區軍事委員會向大學院校發出的文件,其中要求學校當局成立所謂的「警報站」,以協助軍事委員向全日制學生發出動員令。

*克里姆林宮宣布 普廷今將發表重要演講說明戰爭最新計畫

在烏俄戰爭即將屆滿1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20日親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表態力挺烏克蘭,並宣布向烏國提供總值5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軍援抗俄,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總統普廷於當地時間21日上午9時發表演講,預計將針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最新情況、評估與未來願景進行說明。

根據《路透》報導,佩斯科夫指出,普廷將在當地時間21日上午9時在莫斯科市中心向國會議員、軍事指揮官以及士兵等發表重要演說,「在我們的發展與生活身處如此關鍵與複雜的時刻,每個人都正等待著消息,希望聽到目前正在發生事情的評估,特別是對『特別軍事行動』的評估。」

克里姆林宮補充,普廷還會對國際形勢進行分析,並說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之後,關於俄羅斯未來1年發展的計劃。

據悉,烏俄開戰以來儘管俄羅斯軍隊遭受3次重大挫敗,目前仍占領烏克蘭約5分之1的領土。報導稱,自從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場入侵烏克蘭衝突為歷任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所下過的最大賭注,同時也是美國總統拜登與其他西方領袖認為,普廷必將輸掉的一場賭局。

*拜登基輔行交通方式曝光 從波烏邊境搭10小時火車

美國總統拜登20日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訪問,同時也是烏俄戰爭開打以來,拜登首度親訪基輔。而拜登基輔行經過數個月的計畫,拜登於17日決定前往基輔,並於美國時間19日凌晨4點15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日上午9點15分)啟程,於烏克蘭當地時間20日上午8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日上午6點)左右抵達基輔。

綜合外媒報導,針對拜登如何抵達基輔,美國白宮官員指出,拜登在19日凌晨4點15分從華府郊外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搭乘空軍C-32專機起飛,由幾位助理陪同,隨行媒體僅有1名記者和1名攝影師。拜登飛往德國的蘭斯坦空軍基地(Ramstein Air Base),飛機加油後,繼續飛往波蘭東南部的熱舒夫(Rzeszow)。

拜登抵達熱舒夫後,經過1小時車程後抵達普瑟米斯(Przemysl),隨後拜登搭上火車,火車在黑夜中行駛,車上也部署大量特勤局人員,火車行駛約10小時才抵達基輔。

拜登訪問專車在烏克蘭當地時間上午8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上午6點)抵達基輔的「基輔客運站」(Kyiv-Pasazhyrsky),由美國駐烏國大使布林克(Bridget Brink)前去迎接,拜登下車後第一句話則說:「很高興回到基輔。」

*拜登親訪基輔表態力挺 氣死莫斯科鷹派軍事專家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滿1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20日閃電親訪烏克蘭首都基輔,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還宣布再向烏國提供5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軍援,展現美國堅定挺烏抗俄決心;對此,俄羅斯不少鷹派軍事專家甚感不滿,也讓今(21)日將發表合理化「特別軍事行動」重要演講的普廷備感壓力。

根據《CNN》報導,烏開戰爭迄今拜登首次拜訪烏克蘭,在2月24日雙方開戰即將屆滿1年,故拜登驚喜現身基輔,具有關鍵性的象徵意義,不過此舉卻引起俄羅斯軍事和極端主義份子不滿與憤怒,因今日稍晚俄羅斯總統普廷即將發展重要演說。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指出,普廷將在演講中宣揚他在這場「特別軍事行動」之中所獲得的成就。

俄羅斯記者馬爾丹(Sergey Mardan)在Telegram頻道直言,「拜登在基輔,很明顯就是對俄羅斯的羞辱」。俄羅斯退伍軍人、前聯邦安全局(FSB)官員吉爾金(Igor Girkin)嘲諷地說,「拜登可能早已悠哉造訪過戰火最激烈的烏東前線」、「如果這位老爺爺也被帶到巴赫姆特(Bakhmut)且毫髮無傷,我也不會感到意外」。

由俄羅斯陸軍與海軍軍人經營的Telegram「Zapiski michmana Ptichkina」帳號則稱,「特殊軍事行動已經快滿1年,我們在『基輔』等待的是俄羅斯總統而非美國總統」。

報導稱,吉爾金是俄羅斯鷹派軍事部落客之一,部分部落客擁有數十萬粉絲,負責提供戰況分析,過去也一再批評普廷任用的將軍在戰場上不夠強硬,這次拜登訪烏,對有些民眾來說,更是戰爭失利的另一個象徵。

此外,拜登訪問烏克蘭的舉動,也是美國領導人史無前例進入沒有大量美軍部屬的活要戰區。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透露,在拜登動身前往基輔數小時前,美方曾知會俄羅斯拜官方,拜登造訪烏國計畫和目的為「去衝突化」。俄羅斯前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直言「美國挺烏克蘭如同戰爭販子一般好戰」。該報嘗試聯繫克宮,但至今尚未針對拜登訪烏行程發表任何評論。

*中國想調解俄烏戰爭?專家打臉:北京早已選邊站

中國21日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支持透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彭博》報導分析指出,在發出中俄戰略合作「無上限」的宣言1年後,北京如今試圖說服世界相信,它可以承擔起推動俄烏戰爭結束的中立人角色。不過要讓其他國家採信這點,絕非易事。

據報導,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潘睿凡(Raffaello Pantucci)表示,「我不懷疑北京希望實現和平的願望,但我依然認為這個提議似乎不可思議,如果要讓它變得可信,中國必須要表現的像個獨立的調停者。可是顯然中國已經在這場衝突中選邊站了」。

報導提到,自從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迄今尚未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交談過,倒是與俄羅斯總統普廷對談了4次左右。北京還一再捍衛俄羅斯發動戰爭的某些理由,最突出的是抵制北約組織擴張。

過去幾個月裡,這種策略正在使北京付出更高代價。除了對全球經濟造成的短期損害外,中國越來越被美國和歐洲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美歐認為必須遏制其控制台灣的野心,這使得北京更容易受到多邊出口管制、投資限制和其他可能阻礙其長期成長前景的措施影響。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儘管中國的和平計畫似乎沒有什麼成功的可能,但美國盟友擔心該提議可能引起開發中國家共鳴,並可能在聯合國吸引部分選票,造成美國和歐洲以外的許多國家拒絕加入對俄制裁,呼籲進行談判並達成可能的停火協議。

*俄官員拒絕提供彈藥 瓦格納集團痛斥資敵

俄烏戰爭陷入膠著之際,日前俄羅斯雇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領導人指控,俄羅斯部分官員刻意刁難,導致瓦格納集團無法得到足夠的彈藥,俄軍內部各派勢力衝突正逐漸浮上檯面。

據《路透》報導,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創辦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週一(20日)指稱,俄羅斯官員刻意不提供他足夠的彈藥補給,讓戰事難以進展。瓦格納集團參與了鏖戰數月的巴赫姆特(Bakhmut)爭奪行動,巴赫姆特位於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Donetsk Oblast)。

瓦格納新聞部發布的7分鐘影片中,憤怒並情緒化的普里格津表示,他必須向官員「道歉並服從」,才能勉強獲得彈藥支援。普里格津高聲咒罵:「儘管我有許多關係與管道,我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普里格津指出,現階段俄羅斯的軍事生產能力,絕對足以支應前線作戰需求,因此他的部隊遭遇「供應困難」是刻意為之的結果,普里格津強調:「那些干擾我們贏得戰爭的人,毫無疑問正直接替敵人工作」。

自戰爭爆發以來,普里格津已多次與俄軍將領、克里姆林宮官員公開發生爭執,指責他們在針對基輔的攻擊行動中表現消極。此外,普里格津更嚴厲批判俄羅斯國防部,稱國防部試圖「攬功」,將瓦格納集團在戰場上的成就歸功於軍方。

美國白宮上週表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瓦格納集團的傷亡人數已超過3萬人,其中約有9000人陣亡。數據並顯示,去年12月以來在戰場喪命的瓦格納士兵中,約有90%是從俄羅斯聯邦監獄招募來的罪犯。

*中國外長秦剛要各國別再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西方各國紛紛大力援助,國際也認為若俄羅斯侵烏得手,恐鼓勵中國對台動武,喊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口號,對此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表示,要有關國家不要拱火澆油,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綜合外媒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今(2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演講,稱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已經一年,局勢走向備受國際關注,中方對衝突不斷加劇甚至走向失控深感憂慮,強調中方將繼續勸和促談,為綜合解決烏克蘭問題提供中國智慧,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動對話協商,解決各方關切,謀求共同安全。

同時,秦剛還要求,有關國家立即停止拱火澆油,停止向中國甩鍋推責,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拜登親訪基輔 與澤倫斯基會談專注於未來戰爭局勢

美國總統拜登20日親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表態力挺烏克蘭,這也是拜登自從烏俄戰爭爆發以來首度到基輔訪問。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時,專注於討論戰爭的各個層面,包括未來幾個月的戰鬥,以及烏克蘭在戰場上獲得成功所需的能力。

綜合外媒報導,蘇利文在白宮記者會中指出,拜登總統非常專注於利用出訪時間,認真地和澤倫斯基總統對話,討論2023年有何展望,努力針對目標達成共識。兩人在會談中討論未來幾個月的戰場狀況,以及烏克蘭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在戰場上成功取勝。

蘇利文提到,拜登與澤倫斯基談到烏克蘭在能源、基礎設施、經濟支持和人道主義方面的需求,並提到即將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中關於烏克蘭的議程、烏克蘭和平方案等。拜登也聽取了澤倫斯基團隊的剪報,討論未來美國和國際夥伴確保對烏克蘭的支援。

蘇利文表示,拜登強調,俄羅斯總統普廷認為烏克蘭會退縮、西方陷入分裂,但實際上完全相反。蘇利文強調,20日這次訪問表明一件事,就是美方將繼續挺身而出且堅定不移。

*「沒想到他真的會來」 烏克蘭人對拜登突訪基輔喜出望外

美國總統拜登20日上午突襲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漫步基輔街頭。針對拜登親訪基輔,許多烏克蘭民眾都喜出望外、不敢相信,直呼:「沒想到拜登真的會來基輔。」

根據美國《CNN》報導,針對拜登親自訪問基輔,許多基輔民眾都對此表示歡迎。40歲民眾伊凡諾娃(Yuliya Ivanova)說:「這真的讓我印象深刻,我沒想到他會來,我相信他的訪問意義重大。拜登能從內部檢視烏克蘭的局勢,與烏克蘭政府許多代表對談,我認為我們能仰賴美國協助更多。」

48歲的現役軍人克托夫(Andrei Ketov)指出:「在這樣的時刻,美國總統來到基輔真的令人難以置信,我認為拜登這次訪問會給烏克蘭帶來很多『好東西』,我們現在正處於非常艱困的時刻。我們需要武器和資金。」

19歲的學生迪特楚克(Vitaly Dmyterchuk)認為拜登訪問基輔這天是個難忘的一天,他坦言:「我們曾經討論拜登到底會不會來,我之前不相信會來,拜登的訪問對我們來說是個巨大支持,我知道我們從美國那邊得到很多支持與協助,包括大量武器和人道主義援助,但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還沒有發生過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我知道前線士兵的痛苦,有時候援助還是不太夠。」

20歲的學生澤倫科(Ilya Zelenko)則提到:「當我得知拜登來了之後非常高興,我們期待未來會有更多支持,希望能獲得更多武器。」

*澤倫斯基:中國若挺俄羅斯 恐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今天公布的德國媒體專訪中警告,如果中國支持俄羅斯,可能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澤倫斯基告訴德國世界報(Die Welt):「對我們而言,重要的是中國在這場戰爭中不會支持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

此外,澤倫斯基也表示:「事實上,我希望它(中國)站在我們這一邊。然而,此時此刻,我不認為有此可能性。」

澤倫斯基指出:「但我確實看到,中國有機會對在此發生之事作出務實評估。」

他還說:「因為如果中國與俄羅斯聯手,將會有一場世界大戰,而我確實認為,中國意識到這一點。」

*俄羅斯監控網路審查言論 撤除不利俄軍消息

為調查俄羅斯當局監控網路審查言論,駭客組織揭露70萬封電子郵件和200萬份文件資料。據悉,俄羅斯當局刪除與入侵烏克蘭相關的網頁和社群平台發文,約有23家外媒和630個烏克蘭網站遭俄封鎖。

據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目前人在海外流亡的俄羅斯調查網站成員發布一項調查。2022年11月,駭客攻擊俄羅斯通訊和大眾傳播監督局(Roskomnadzor),取得70萬份電子郵件和200萬份文件資料,揭開俄當局審查言論的幕後秘辛。

從表面上看,監督局的任務是負責確保網路資料不會落入外洩風險,但實際上,監督局已然成為監控、審查、滲透網路的「老大哥」。在俄羅斯展開軍事入侵行動後9個月,任何與俄軍戰敗或犯下戰爭罪行的15萬個網頁和社群平台貼文遭撤除;此外,72家俄羅斯媒體、23家外媒、630個烏克蘭網站也完全被封鎖。

作為網路監控工作的一環,監督局將監控資料分享給情報機構、檢察官辦公室和警察,監督局羅列監控的數百名記者和部落客名單,並稱這些人為「外國代理人」,從事間諜活動。

*被懷疑暗中軍援俄羅斯 中國反批:美國沒資格指手畫腳

美國日前指控中國可能提供俄羅斯武器援助,西方高度關切。中國外交部今天(20日)反咬美國才是那個「持續在烏克蘭戰場傾注武器」的國家,沒有資格對中國「說三道四」。

面對中國可能背地裡援助俄羅斯武器,西方民主陣營紛紛跳出來警告北京勿輕舉妄動。對此,中國外交部20日透過官方推特批持續軍援烏克蘭的美國,「一直向烏克蘭戰場上傾注武器的是美國,不是中國。美國沒有資格告訴中國該怎麼做,中國永遠不會接受美方在中俄關係上的指手畫腳或脅迫。」

網友紛紛在推文底下留言,「根據國際法,支持一個國家保衛領土免受軍事侵略,在法律和道義上都是合理的,是你們一直支持俄羅斯違反國際法」、「中國就是站在侵略者一邊的,當你對台灣的侵犯態度如此明顯時,你也沒有任何指責的資格」、「是時候排除中國重建整個全球供應鏈」。

另外,中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本月24日將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宣稱中國致力於實現和平,以對話來結束衝突。

*駕駛豹2像在開賓士 烏軍士兵:烏克蘭終將勝利

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各式裝甲車及戰車,許多烏克蘭裝甲部隊士兵已前往各國接受培訓。一名在德國明斯特(Munster)接受訓練的烏軍士兵表示,「豹2」戰車就像「賓士」,強調「豹2」會給烏克蘭帶來突破性戰力。

根據《路透》報導,這名57歲的烏軍士兵被問到西方戰車系統與蘇聯系統的差別時,他將其比擬為「賓士與拉達汽車(Lada,俄羅斯汽車品牌)」之間的差別。該士兵強調,烏軍善用這種現代軍備非常重要,這將在戰場上帶來突破性戰力,「我們終將勝利」。

另一名接受「貂鼠式步兵戰鬥車」(Marder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訓練的33歲烏軍士兵表示,西方系統和烏克蘭人先前一直在使用的蘇聯製車輛相去不遠。士兵表示:「我們有使用類似武器系統的經驗,邏輯上是相同的,有時候我們甚至不需要翻譯來理解教官傳授的內容。」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指出,他對於烏克蘭士兵印象深刻。一名負責「豹2」戰車訓練的德國中校表示:「烏軍士兵知道自己5週後將重返前線,他們非常積極,且渴求知識。」

上述兩名烏軍士兵都將在3月底前完成訓練返回烏克蘭,被問到如何克服戰場上的恐懼時,57歲的烏軍士兵坦言:「沒錯,每個人都害怕,但關鍵是你要如何處理你的恐懼,以及如何克服恐懼、繼續戰鬥。」

*布林肯訪土耳其 促允許瑞典芬蘭盡快加入北約

芬蘭與瑞典於去年決定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提出申請,卻遭土耳其卡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0日訪問土耳其,向土耳其當局表明華府支持瑞典與芬蘭兩國能夠盡快加入NATO的立場。

《路透》報導,土耳其先前控訴瑞典政府向「恐怖分子」提供政治庇護,最近更表態僅支持芬蘭加入NATO。對此,布林肯表示,芬蘭與瑞典兩國皆以具體政策兌現三邊協議備忘錄當中的承諾,並且重申NATO擴大到北歐,並非土耳其的雙邊問題。

土耳其外交部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則表示,若要說服土耳其政府批准申請,北約成員必須協力說服瑞典作出更具體行動,以贏得土耳其議會及人民的信任。土國希望瑞典政府能對前者定調的為恐怖組織的庫德族工人黨(PKK)採取強硬態度。

今年1月底,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創辦人帕魯丹(Rasmus Paludan)在土耳其駐斯德哥爾摩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使瑞典與土耳其關係趨於緊張。土耳其更宣布無限期取消與瑞典及芬蘭為加入北約而舉行三邊機制會議。

但卡夫索格魯20日表示,土耳其、瑞典與芬蘭已暫停數周的談判,「很快」將會在近期於布魯塞爾恢復舉行,透露雙方緊張局勢已緩和下來。

*白俄將組建領土防衛隊「防侵略」 預計多達15萬人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20日宣布,他已下令新建志願性質的領土防衛隊,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使用武器、應對侵略行為,並在和平時期維持公共秩序。

根據《路透》報導,國際戰略研究所2022年的統計數據,白俄羅斯職業軍人共有4.8萬人,另有1.2萬名國家邊防衛隊。盧卡申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提到,每個人都必須具備處理武器的能力,目的是為了保護家人、土地與國家。盧卡申科強調:「如果真有侵略行為出現,白俄羅斯將會座出快速且嚴厲的反應。」

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列寧(Viktor Khrenin)指出,新建的領土防衛隊將擁有10萬至15萬名志願兵,如果有需要的話甚至會有更多人數,在理想狀況下,領土防衛隊這個準軍事組織,將在每個村莊與城鎮中部署。

(自由電子報)
--
*普亭國情咨文首度稱特別軍事行動為「戰爭」 反批是烏方挑起

俄羅斯總統普亭21日發表國情咨文,他指控莫斯科原本稱為「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烏戰爭是由烏克蘭先「開戰」。這是他自去年2月俄烏開戰以來,首度稱這場武裝衝突為「戰爭」(war),而非特別軍事行動。

普亭說,烏克蘭政府提供大砲等武器,先後於2014、2015年攻擊烏東親俄的頓巴斯地區。他聲稱,是基輔開啟這場戰爭,「而我們以力阻之」。

普亭還說,俄國是想保護人民及其家園,並批評西方世界只想攫取「無限權力」。他提到,西方挹注了高達1500億美元(約4.6兆台幣),在軍事上替基輔撐腰。

*俄烏戰爭周年前夕 普亭向俄聯邦議會發表國情咨文

俄烏戰爭將於24日滿周年,俄羅斯總統普亭21日中午(台灣時間當天下午5點)在莫斯科商棧展覽中心,向俄國國會上、下議院組成的聯邦議會,發表年度國情咨文。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指稱,這次由普亭「親自撰寫」。普亭強調,俄國此刻的處境「非常艱難」。

內容主要著墨在莫斯科稱為「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烏戰爭、經濟及社會問題現況。

據俄國塔斯社報導,俄國總統國情咨文會指出其當前內政、外交政策的大政方針,會做為訂定俄國戰略目標、經社發展優先要務和確保國安的基礎。普亭上次向俄國國會發表演說,已是2021年4月。普亭辦公室第1副主任、前俄國副總理基里延科說,「這是總統的權力」,他認為何時有必要,就可以發表。

普亭去年未發表國情咨文,其說法是他要表達的重點,已在自己其他對全國的視訊演說與致詞中提及,鑑於去年「事態十分緊張」,需確定結果,需更多時間與分析,才能使內容「有理有據」。此外,2017年亦未發表。

佩斯科夫在談到該國情咨文時坦言,「我們(俄國)的整個生活,都圍繞著特別軍事行動的議題打轉」,在各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歐洲大陸的生活,因此此次國情咨文聚焦該議題合情合理。

今年的國情咨文預定1小時,但可能超過,例如2021年4月那次歷時1小時又19分鐘;2018年則是迄今最長的1小時又55分鐘;2004、2005年均僅48分鐘,也是普亭發表國情咨文的最短時間。

*拜登強調持續力挺烏克蘭 普亭將發表國情咨文

俄羅斯總統普亭今天將發表演說,談他全面入侵烏克蘭進入第2年的目標。就在昨天,美國總統拜登走在基輔街頭,並承諾只要烏國有需求,不論要多久,美方都會與該國並肩走下去。

在出人意料之外突然訪問烏克蘭後,拜登飛往波蘭,將於今天發表演說,談美國是怎麼幫助全世界團結一心給予烏國支持,並強調美方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東翼的支援。

根據上週曾和記者談過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所言,拜登會在華沙歷史悠久的皇家城堡(Royal Castle)「明確表示,只要有需要,美國將持續支持烏克蘭」。

根據克里姆林宮(Kremlin)所指,普亭(VladimirPutin)會在幾個小時前搶先一步對外發表國情咨文,主要談論俄烏戰爭。

普亭今天會向議會兩院議員發表談話,為俄羅斯政治、軍事界的菁英更新俄烏戰爭最新戰況。俄烏戰爭是冷戰結束以來,俄國與西方最嚴重的衝突。

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亭還將對國際形勢進行分析,並說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全面性制裁後,他對俄國後續發展的看法。

普亭將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9時,在莫斯科市中心開始演說。

*美俄總統演說拚場 白宮指拜登會聽普亭咨文內容

俄烏戰爭周年前夕,21日除了參戰方俄羅斯的總統普亭發表國情咨文,正訪問烏克蘭鄰國波蘭的美國總統拜登,同日也正準備在波蘭首都華沙發表演說。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畫面,拜登屆時演說的戶外舞台搭建中。

白宮官員表示,拜登會聽普亭的國情咨文,很可能會因此調整自己的演說內容。

美俄領袖同日針對俄烏戰爭相關議題發表重大演說,形成罕見拚場畫面,但兩人演說內容中的世界觀會有極大不同。

*對抗升溫?拜登、普亭同日演說將「隔空較勁」

拜登總統突然密訪基輔,21日還將發表演說,與當天也將發表演說的俄羅斯總統普亭隔空較勁;紐約時報指出,這凸顯兩人的世界觀大不相同,對抗升溫;拜登矢言,普亭開戰想征服他國,快要失敗。

拜登閃電造訪烏克蘭6小時,用意首在替飽受戰火蹂躪的烏國人打氣;烏國目前經常缺電,冬寒料峭,且陷入苦澀的消耗戰。

此外,拜登行程也直接與普亭過招;普亭一年前的2月24日發動戰爭,認為幾天內就能讓基輔再變成俄國領土,他恢復彼得大帝俄國的雄心可再進一步。

紐時指出,烏克蘭戰爭關係到的是國力以及領土主權原則;西方設計的全球秩序,美國認為將盛行達數十年,是否真能撐持過來自莫斯科及北京的新挑戰。

但烏國戰爭也是兩位老邁的冷戰戰士愈來愈強的比拚;普亭70歲,而拜登已上八旬,兩人周旋多年,目前除直接開戰以外,一切都投入對抗。

兩位領袖迥異的世界觀,21日將分割電視螢幕呈現,而變得愈發明顯;他們都將發表演說,時間相差數小時空間相距800哩,矢言戰到對方退兵為止。普亭先開講,談侵烏戰爭。由一切徵兆來看,他會加倍努力於自己的戰略,但按美、英兩國估計,該戰略已致20萬俄軍死傷。

普亭會重申自己的大道理,戰爭不光拯救烏國免受「納粹主義」荼毒,還讓俄國不受北約組織(NATO)蹂躪;幾可肯定的是,普亭把侵烏戰爭打造為恢復俄國固有國土,自己則是今日的彼得大帝。

普亭演講後數小時,估計拜登將在波蘭首都華沙的「王家城堡」發言,由自己20日在基輔的談話踵事增華,說明這場戰爭是民主與集權之戰,民主必將獲得最後勝利。

拜登基輔行會不會影響普亭的演說,目前不得而知;按理普亭的講稿早在拜登突訪之前便已寫好,但拜登的現身叫人驚奇。

外界認為,普亭的演講必會納入對西方廣泛攻擊,指美國用烏國對俄國發動代理人戰爭。國際關係學者塔提安娜‧史坦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指出,咸信普亭演說本就鷹派,拜登此行勢必讓普亭修訂說詞,講得更強硬。

*飛機遮光板全拉下深夜搭火車 拜登訪烏過程曝光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突訪處於戰爭狀態的基輔。這趟從華府郊外一座軍用機場展開的行程保密到家,2名記者手機遭沒收,搭乘的飛機遮光板全拉下,終在嚴密維安下搭火車進烏克蘭。

法新社報導,2月19日凌晨4時,在全球媒體、華府政界、美國選民全不知情的情況下,80歲民主黨籍總統拜登搭上定名為C-32的美國空軍波音(Boeing)757飛機。

這架飛機尺寸比美國總統一般外訪搭乘的飛機要小,停放的位置也比拜登平常上機的地點要遠,而且還有一個細節透露出玄機:機上每個窗戶的遮光板都被拉下。

15分鐘過後,拜登、為數不多的維安人員、一個小型醫療團隊、貼身顧問與兩位發誓保密的記者啟程飛往戰區。

美國總統行蹤被各界緊盯的程度,地表或許無人能及。無論是上教堂或參加國際峰會,拜登去哪裡,媒體總是一路跟著。他在公開場合說的每一個字,都會被記錄、謄寫或公開。

拜登出訪海外時,一般會有來自廣播電台、電視、攝影與文字媒體組織的共13名記者隨行採訪,但這次基輔行的媒體陣仗縮減到只剩下一名攝影記者與一名文字記者。

在白宮允許公布細節後,「華爾街日報」記者席迪圭(Sabrina Siddiqui)透露,2月19日凌晨2時15分,她與攝影記者被召到華府郊外的安德魯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drews)集合。

他們的手機遭沒收,直到拜登在約24小時之後抵達基輔才又取回。

從華府飛了約7個小時之後,飛機在德國拉姆施坦(Ramstein)美軍基地加油。在那邊,飛機窗戶遮光板還是維持拉下狀態,他們也沒有離開飛機。

接下來飛機飛往波蘭並降落在東南部的里茲索夫-加西恩卡機場(Rzeszow-Jasionka Airport)。這或許是波蘭的機場,但自俄烏戰爭開打後,這也成為以美國為首、向烏軍運送價值數以十億美元武器與彈藥的國際中心。

從華府啟程一路到波蘭,華爾街日報記者席迪圭與美聯社攝影記者沃奇(Evan Vucci)都沒見到拜登本人。直到進了機場、上了車隊,情況依舊沒變。

與拜登隨行採訪的記者通常都會搭乘車隊的車輛,但這次有些細節與過往大不相同:沒有響警笛也沒有任何消息宣布拜登正前往緊鄰烏克蘭的波蘭普熱梅希爾火車總站(Przemysl Glowny)。

當車隊抵達火車站時,當地時間已來到晚間9時15分,兩位隨行記者被告知上車,但還是沒有見到拜登本人。

這條火車路線過去運載過無數的援助進入烏克蘭,也載過無數的烏國平民離開烏克蘭;席迪圭說,他們搭乘的火車共有8節車廂,列車上大多數的人都「荷槍實彈」。

拜登熱愛火車,也喜歡跟人說起他擔任聯邦參議員時期,會搭火車通勤往返華府與德拉瓦州老家,在首任妻子車禍過世後將兩個年幼的兒子養育成人的日子。他還因此被冠上「美鐵老喬」(Amtrak Joe)的綽號。

不過這趟前往烏克蘭的10小時車程,與近代美國總統任何一趟海外行都不同,一是目的地是一個正在發生衝突的戰區,二是這次沒有美軍提供維安,不若過去美國總統訪問阿富汗或伊拉克的情況。

拜登的火車是在破曉時進入基輔。

拜登上一次訪問烏克蘭首都要回溯到他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時期。他今天早上8時07分下火車時說:「很開心回到基輔。」

*拜登突現身基輔 凸顯美方立場「打多久、挺多久」

拜登總統20日突訪基輔,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24日俄烏戰爭滿周年前夕,拜登除了又送上相當於5億美元的新軍援,還凸顯華府準備好繼續支持基輔驅逐入侵的俄軍,「打多久、挺多久」。儘管這次的「大禮包」沒有烏克蘭念茲在茲的F-16等美製戰鬥機,但紐約時報分析,拜登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在美國國內開始質疑援烏、歐洲開始施壓烏克蘭談判之際,向烏克蘭表明美國將力挺烏克蘭奮戰到底。

紐約時報說,值此俄烏戰爭關鍵時刻,部分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已轉而施壓基輔,希望烏克蘭和俄國展開和平協議談判,其中恐包括將其領土讓給俄國。澤倫斯基因此在日前接受BBC專訪時強調絕不妥協,不會放棄任何烏克蘭領土。

另外在美國國內,一月甫就任聯邦眾院議長的麥卡錫與其共和黨若干國會同僚,均已要求拜登停止給予烏方在軍援上的「空白授權」,並反對將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砸到一場距離美國本土遙遠的戰爭。但也有人抱持另一派意見,認為美方有必要提供更多援助。當前拜登即處於各方壓力的拉鋸下。

美國駐烏克蘭前大使赫普斯特說,拜登需要更直接地闡述挺烏克蘭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的箇中原因,不是只講「打多久、挺多久」,而是明言「烏克蘭獲勝」或「給予普亭一場戰略失敗」,與美國利益息息相關。

拜登此時突訪基輔,亦有和俄國總統普亭互別苗頭的意味。普亭21日將發表演說,預料會談到俄國在烏克蘭的戰果,而有些跡象顯示,俄軍已啟動春季攻勢。

拜登的基輔行,類似美國前總統布希、歐巴馬和川普訪問戰區模式,這幾位前總統都曾在事前保密到家下突訪伊拉克與阿富汗,除慰問美國駐軍,還會晤當地領袖。布希2003年「感恩節」訪伊,保密程度幾乎滴水不露,連其美國特勤局的隨扈當時都以為他還待在德州克勞福鎮的農場。歐巴馬2010年則從美國總統的度假地點「大衛營」直飛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另外,澤倫斯基去年耶誕節前「快閃」訪美後,國會在兩天內就通過高達近500億美元的對烏追加緊急援助,其中大多為軍事裝備,接下來外界將關注拜登和國會將端出什麼新的援烏「禮單」。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說,外界21日會聽到拜登提供烏克蘭「持續、具體的支持」。

*拜登親訪烏克蘭展現支持 澤倫斯基強調意義非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晚發表談話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親自訪問烏克蘭,這對烏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澤倫斯基說:「今天是極具象徵意義的一天。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的第362天,我們在自由的國家和首都接待強大盟友美國總統來訪,與他談論烏克蘭的未來、兩國關係、全歐洲和全球民主。這個指標說明了烏克蘭是多麼堅韌,對這個世界有多麼重要。」

「解放我們仍被占領的土地,以及保障我國及歐洲全體人民的可靠安全」,具體方式人盡皆知。

澤倫斯基向美國民眾、兩黨國會議員,以及拜登團隊在強化兩國同盟關係方面的協助表達感謝。

他說:「現在我們確信,沒有什麼可以破壞我國民主,沒有任何一個烏克蘭人是脆弱的。我們的強韌是對世上所有熱愛自由國家力量的強大貢獻。」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在拜登突訪基輔後發布的例行夜間談話影片中說:「此時此刻的烏克蘭,正在決定一個基於規則、人性和可預測性的世界秩序的未來。」

澤倫斯基表示,在今年結束俄羅斯侵略的防禦和其他需求已經眾所周知,包括烏克蘭的盟友。

他說:「我們所需要的只有決心。今天,我在拜登總統和美國身上看到了這樣的決心」

*俄烏戰是未料危機 卻讓拜登大展外交願景

美聯社20日報導,對拜登總統而言,俄烏戰爭是始料未及的危機,但正中其下懷,吻合他更大的外交政策願景:美國及志同道合盟邦,身處世代僅見的戰爭中,正可展現諸如美國的自由民主政體,比專制政權更能克服問題。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學者傅萊德(Daniel Fried)表示,拜登肩負的任務,在維繫自由世界對烏克蘭的支持,這趟行程很重要;拜登真能界定自由世界就擊退專制暴政的角色。

拜登率先在20日造訪烏克蘭,出乎意料地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晤面,保證美國會投入幫助烏國,而拉高他的歐洲行程;拜登說,「我想,美國在這場戰爭支援烏克蘭不容懷疑,這件事很重要」。

拜登官員很快指出,烏克蘭能屹立,首要歸功於烏軍之勇,其次則是俄軍之無能。但他們也相信,沒有美方早先的示警,接下來夥同各國進行龐大支援,烏克蘭早已由地圖消失。

白宮官員指出,支撐烏國戰鬥下去,另避免讓戰鬥升級為北約與俄國開戰,發生更廣災難,必將成為拜登恆久的外交政策成就。

拜登準備在波蘭會見盟邦,保證美國致力於該地區,幫忙烏克蘭,「要多久就多久」。但隨著戰爭進入第二年,這項保證已受到美國國內外懷疑;雖說俄軍死傷逾10萬,普亭絲毫未露撤兵跡象。

因此,拜登還要做的工作,部分在說服美國人以及全世界支持者,此時戰鬥下去,比以往更重要,同時預警說,戰爭結束可能無法很快到來。

*代烏克蘭訓練軍人抗俄 英王查爾斯三世親自視察

俄羅斯對烏克蘭大規模入侵近1年之際,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今天前往英格蘭西南部,視察烏克蘭軍人在當地接受的壕溝戰訓練。

法新社報導,英國軍隊上週表示,他們已達到在6個月內訓練1萬名烏克蘭士兵的目標,讓那些缺乏實際經驗的軍人,學會在前線作戰必須會的技能。

查爾斯三世還目睹軍人學習如何在槍戰中攻占壕溝。

他對一名烏克蘭高階軍官說:「你真了不起,我不知道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對此滿是欽佩。」

今年,還有2萬名烏克蘭人將在英國受訓。

本月稍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訪問倫敦時,查爾斯三世還曾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接見他。

澤倫斯基感謝「查爾斯三世的熱烈歡迎,以及對逃離戰爭並在英國避難的烏克蘭人提供支持」。

*拜登閃電訪烏搶了普亭鋒頭! 俄國鷹派怒飆「覺得被羞辱」

美國總統拜登20日突訪烏克蘭,據說此舉令俄羅斯親軍和極端民族主義圈子大為不滿,更加劇普亭的壓力,因為他預計21日發表全國談話,料將吹捧他稱之為「特別軍事行動」的成果,結果前一天被拜登搶盡鋒頭。

CNN報導,俄羅斯記者馬爾丹(Sergey Mardan)在Telegram發文指出,「拜登在基輔,這是對俄羅斯的公然羞辱。」此外,退役陸軍、前聯邦安全局(FSB)官員吉爾金(Igor Girkin)則嘲諷,拜登其實可以到訪前線,「就算那個阿公(他除了挑釁之外什麼也不會)被帶到巴赫姆特,我也不會感到意外…而且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吉爾金是俄國鷹派軍事部落客之一,部分部落客甚至擁有數十萬粉絲追蹤,為大眾提供戰情分析,過去一再批評普亭手下將軍在戰場上不夠強硬。而拜登此次巧妙且安全訪烏,對許多人來說更是戰爭失利的另一象徵。

俄國陸軍和海軍軍人經營的Telegram頻道「Zapiski michmana Ptichkina」也發文嘲諷,拜登竟比普亭更早出現在基輔,「特別軍事行動開始近一年後,我們在俄國城市基輔等待的是俄羅斯聯邦總統,而不是美國總統。」

*接力拜登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將訪基輔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21日動身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準備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會談。

法新社報導,梅洛尼自去年10月上任後,便多次表示自己有意訪烏。在20日的波蘭華沙記者會上,梅洛尼表示義大利至今已提供烏克蘭資金、軍事以及人道救援,並說義大利自戰爭爆發以來便與烏克蘭同心,未來也會如此。

俄烏戰爭期間,義大利便持續支援烏克蘭資金與武器,2月稍早更答應將與法國合作開發的提供地對空導彈系統給烏克蘭。去年7月,義大利時任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一同出訪基輔。

梅洛尼是義大利極右派兄弟黨黨魁,上任以來便不斷疏離聯合政府中的親俄派勢力。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曾表示自己十分欣賞俄國總統普亭,甚至曾穿著印有普亭正臉的上衣;另外,聯合政府中義大利前進黨黨魁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一直有意轉移國際對俄國出兵烏克蘭的譴責,這周稍早還曾公開批評澤倫斯基。

*俄去年GDP萎縮2.1% 制裁衝擊低於預期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將滿一周年之際,俄羅斯聯邦統計局(Rosstat)20日公布數據指出,2022年俄國經濟萎縮2.1%,顯示西方對俄國制裁的衝擊比預期小。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優於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去年9月預測萎縮2.9%,以及俄國央行預期國內生產毛額(GDP)下滑大約3%。

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皮奇(Liam Peach)表示:「2022年俄國GDP萎縮2.1%小於預期,且跟第4季的增長吻合一致,提供進一步證據顯示,俄國經濟歷經第2季的制裁初步打擊後趨於穩定。」

路透報導,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對於2022年GDP的首次估計,比起俄烏戰爭開打後不久的官方預測有了顯著改善。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去年4月曾預測,2022年俄國經濟將萎縮12%以上。

另外,土耳其外交部長卡夫索格魯20日表示,土耳其沒有出口可用於俄烏戰爭的產品給俄羅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土耳其訪問,重申支持瑞典與芬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美國在本月初曾警告土耳其不要出口化工產品、晶片等物品給俄羅斯。卡夫索格魯說:「我們向俄羅斯出口可用於國防工業的產品並非事實。如果我方在這項議題上有任何違規行為,我們要求美國告知。」

美國財政部高層官員本月初訪問土耳其政府和私營部門,敦促雙方加強合作,阻斷可被用於莫斯科國防工業的貨物輸出。

前往土耳其訪問的布林肯重申,基於瑞典和芬蘭已經採取一些必要步驟,華府強烈支持兩國盡速加入北約。卡夫索格魯則強調需要更多具體步驟。

兩人並表示,北約成員國必須說服瑞典採取更多行動,尤其是必須解決安卡拉關切的事項,以爭取土耳其支持瑞典入會。

*俄烏戰爭快滿周年 曾暴衝的商品價格已跌回戰前水準

俄烏戰爭即將屆滿周年,許多原物料商品曾因這場戰爭爆發而價格狂飆,但如今已回落,主因是替代的供應投入生產,緩解了俄羅斯無法出口這些商品的疑慮。

對於俄烏戰事僵局難解,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21日表示,七大工業國(G7)的財金首長23日將開會,商討對俄羅斯施壓以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措施。另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亭預定21日發表演說,設定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二年的目標。就在20日,美國總統拜登閃電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做出最有力的支持宣示。

日經新聞在2月17日把路孚特核心商品CRB指數中的19種商品價格與去年2月23日進行比較,發現其中14種的價格已比俄烏戰爭爆發前一天的價格還低。

全球原油和天然氣供應鏈過去一年發生劇烈變化。根據路孚特的數據,日本、德國去年減少60%的俄羅斯原油海運進口,美國自俄羅斯的原油進口量銳減90%;相較下,中國大陸對俄羅斯原油進口增加30%,印度的俄油進口更是激增17倍。

在天然氣市場,歐洲擴大從美國等地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以替代俄羅斯的供應,現在天然氣價格已比去年8月觸及的高峰崩跌近80%,這部分原因也與歐洲迎接暖冬、削弱天然氣需求有關。

儘管俄羅斯遭到制裁,但許多商品仍有管道可進入全球市場。俄羅斯在銅錠、鋁錠和鎳市場的市占分別約4%、5%和7%,強勁的需求使得這些俄羅斯商品維持流通。儘管這些金屬價格在去年3月創下新高,但由於供應相對充裕,銅和鋁的價格已比俄烏戰爭前的水準下跌10%至30%。

不過,俄羅斯是重要供應主力的一些商品價格依然高昂。日本製的鈦材料在飛機市場愈來愈受歡迎,成為俄羅斯鈦進口品的替代品。根據英國阿格斯(Argus Media)的資料,截至2月14日,鈦價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高出近20%。

在CRB指數中,所有19種商品的價格都比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前來得高,其中銅價上漲約50%。許多分析師認為,由於勞力短缺與運輸成本上揚,價格不太可能重返疫情前的水準。

*車諾比核災禁區成軍演場 烏克蘭軍隊固若金湯

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在1986年發生全世界最嚴重核災後遭到廢棄,周邊成為地球上最渺無人居的地區之一。但對烏克蘭軍隊而言,這裡是重要的訓練場所。

法新社報導,在距離俄羅斯盟國白俄羅斯邊境僅15公里的烏克蘭境內,一輛覆蓋著偽裝網的烏克蘭陸軍卡車載著防空機槍,在禁區內僅存的幾棵樹之間蜿蜒穿梭。

附近有一輛滿載烏克蘭士兵的軍車,駛過樹林邊緣的平原,輾過數塊正在融化的積雪。

隨著一聲令下,一群士兵發動突擊練習,朝樹林挺進。

這裡的許多人並非職業軍人,而是在一年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受到徵召,或響應號召加入軍隊的一般人。

參加演習的瓦西里(Vasily)說:「我是數學老師,沒有受過軍事訓練。」

瓦西里說,在俄國入侵的那一天,他沒有多加思考就決定加入軍隊。「24日那天,我把事務安排妥當。然後在2月25日,我就加入了地方防衛軍。」

他表示,烏克蘭和附近白俄之間的邊境,毫無疑問受到嚴格戒備。前蘇聯成員國白俄去年允許俄軍借用國土,作為侵烏的跳板。

瓦西里表示:「我們封鎖邊境,一隻蚊子都飛不過來。」

車諾比核電廠4號反應爐於1986年4月26日發生爆炸,這場核災造成數百人喪生,並釀成輻射汙染。事故反應爐被以稱為石棺的混凝土包裹,並在周圍設下方圓30公里禁區。

俄國於去年2月24日全面揮軍烏克蘭後,車諾比核電廠在入侵第一天迅速淪陷。

俄軍掌控核電廠長達數週,廠內約100名員工的安危令人憂心。

儘管俄軍早已撤出核電廠,但目前就駐紮在僅有國境之隔的白俄羅斯,依舊構成威脅。

烏克蘭陸軍高階軍官納葉夫(Sergiy Nayev)說:「白俄羅斯領土有一個師的部隊持續進行訓練。我們的目標是抵禦來自白俄羅斯共和國的任何敵軍進犯,阻止他們著陸。」

*白俄籌組領土防衛志願軍 目標至少10萬人

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今天表示,他已下令組建新的領土防衛志願軍,好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使用武器,並準備好對侵略做出因應,並在承平時期維護公共秩序。

魯卡申柯在安全委員會會議上說:「眼前的情況並不好過,我不止一次說過,不僅是男性,每個人都應該至少要會使用武器。」

「至少是保護家人,若有需要的話,也要保衛自己的家園、土地,甚至是國家。」

魯卡申柯一年前同意俄羅斯軍隊取道白俄前往烏克蘭。他時常表示,唯有白俄受到攻擊,他的軍隊才會加入戰鬥。

魯卡申柯今天說:「如果有侵略行為發生,因應作為將是快速、嚴酷、適切的。」

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瑞寧(Viktor Khrenin)表示,領土防衛隊將會有10萬到15萬名志願軍,若有需要還會有更多。最理想的情況是,這樣的準軍事組織將出現在每個村莊與城鎮。

據2022年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年度「軍事平衡」(MilitaryBalance)報告,白俄羅斯專業軍隊約有4萬8000名軍人和約1萬2000的邊境人力。

魯卡申柯在白俄羅斯執政28年,是歐洲在位時間最久的領導人。他不被西方各國所信任,無論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仰賴俄羅斯,2020年靠著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支持才挺過大規模民主示威。

*美國警告大陸勿軍援俄國 北京:別對中俄關係指手畫腳

美國近日警告大陸別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支持,而大陸外交部為此反嗆美國在「大發戰爭財」,強調中俄關係不對抗、不結盟、不針對第三方,「從不接受美國對中俄關係指手畫腳,甚至脅迫施壓」。

據澎湃新聞消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說,中國大陸「知道」如果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支援將面臨的後果。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指出,美方是烏克蘭戰場的最大武器提供者,「昨天美方還宣佈再向烏克蘭提供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美方現在卻不斷散佈中方提供武器的虛假資訊,居心何在?美方口口聲聲要維護和平,實際上卻大發戰爭財」。

他繼續質疑,美國的軍工企業從烏克蘭戰場賺得盆滿缽滿,良心何在?美方曾在阿富汗推行「要戰鬥到最後一個阿富汗人」的政策,難道今天還要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嗎?「事實早已撕下了美國和平捍衛者的假面具,暴露了其唯恐天下不亂的真面目」。

汪文斌強調,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是兩個獨立國家主權範圍之內的事情。「我們從不接受美國對中俄關係指手畫腳,甚至脅迫施壓。美方應當切實反思自身所作所為,停止再做拱火澆油、趁火打劫、趁機牟利的事情,和中方一樣,真正致力於勸和促談」。

此外,對於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21日下午將到訪俄國,汪文斌則表示,大陸願以此訪為契機,同俄方一道,推動雙邊關係繼續沿著兩國元首確定的方向穩步前進,維護雙方的正當權益,為世界和平發揮積極作用,「有關的消息我們也會及時發布」。

*美媒:中國擔心俄羅斯被削弱 更願推動俄烏停火

中國將在24日俄烏戰爭1週年發表有關解決這場危機的立場文件。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領導人越來越擔心俄國在戰爭中受挫,甚至是更大規模的失敗,促使北京重新考慮其立場,更傾向推動停火。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日突然到烏克蘭首都基輔訪問,並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5億美元援助,凸顯了中國尋求結束俄烏戰爭的緊迫性,因為這場戰爭已強化了美國與其歐洲盟友間的關係,並可能加劇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裂痕,而且無法挽回。

報導指出,中國領導人越來越擔心,西方國家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將嚴重削弱俄羅斯,而俄羅斯是中國在與美國及其盟友激烈競爭中一個關鍵夥伴。

接近中國決策層的人士也指出,烏克蘭在戰場上的頑強抵抗,已促使北京重新考慮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更傾向推動停火,防止俄羅斯進一步受挫,甚至面對更大規模的失敗。

報導指出,這種重新考慮已推動中國進一步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中國希望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和農產品,在北極地區加強聯合能源夥伴關係,並增加中國在俄羅斯鐵路和港口的投資。

報導指出,雖然若俄羅斯受挫會使中國在雙邊關係中占據上風,中國在雙方的能源交易等更有利,但接近中國決策層的人士稱,習近平無意看到俄羅斯和其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因戰爭而實力大減。

為此,中國正迫切希望在努力結束衝突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訪問俄羅斯,並可能與蒲亭會面,討論中國對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看法。

迄今為止中國在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方面較為克制,目前不清楚中國在這方面的立場會發生什麼轉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此前表示,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支持,凸顯了發生變化的可能性。

北京一些外交策略人士也提出同樣的疑問,中國是否應該考慮出於防禦目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但這可能會大大增加這場衝突的成本,加劇西方國家對習近平的怨恨。

報導形容,目前無法確定上述想法是否在中國最高領導層中得到支持。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Johns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教授芮德成科(Sergey Radchenko)表示,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會成為改變俄烏衝突的重要因素。

他說,「這或許也是王毅『和平計畫』的一部分,即呼籲沿著俄羅斯和烏克蘭目前的領土控制線停火。」

芮德成科表示,這向西方傳遞了一個訊息,就是如果現在錯失了平息事態的機會,中國對俄羅斯的潛在支持將使之後戰爭的代價更高昂,可能會給烏克蘭和地區穩定帶來可怕的後果。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韻(Yun Sun)表示,中國不會坐視俄羅斯徹底戰敗,中國的促和倡議是朝著這個目標邁出的一步。但她懷疑中方除了呼籲和平和對話之外,還能否提出任何實質和解方案。

*預料會普亭 俄媒:王毅21日下午到莫斯科

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報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預定21日下午抵達俄國首都莫斯科。

塔斯社引述1名身分不明的消息人士報導,「一如預期」,中國大陸最高外交官、國務委員王毅會在21日下午到達莫斯科。該消息人士和籌備王毅此行的人員有密切聯繫。

*中國買俄國低價石油 數量創開戰新高

今年1月,俄國每天出口166萬桶原油和燃油到中國,待提煉燃油和高硫磺燃油也達每天14.2萬桶的新紀錄,俄國雖以折扣價格賣出,收入仍對侵略烏克蘭戰爭發生極大的作用。

資料情報公司Kpler指出,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國石油出口最多的一個月,超過2020年4月的歷史紀錄,同時顯示,解除「新冠清零」政策以後的中國,很快成為能源進口最大國。

彭博新聞說,雖然中國的民間煉油業者可能胃口不小,國營煉油廠擺脫開戰後怕受到歐美國家制裁的陰影,大舉進口俄國石油,也是進口破紀錄的一大動力。

俄烏戰爭改變全球能源市場結構後,中國和印度並列為俄國原油的最大進口國,俄國不得不以折扣價格賣出,否則無以吸引買主,亞洲買家自也樂見可以減緩通膨壓力的優惠價格。

Kpler說,俄國上個月出口原油和液態碳氫化合物(烴)也增為每天152萬桶,僅略低於三年前的歷史高點。

中國進口大增,顯示其經濟復甦力道加速,按理會促成全球油價上漲,國際能源署上周提高全球需求上升的預測,中國就是其中一大因素,OPEC會員國伊朗更預測,布倫特原油今年會漲破每桶100美元。

業界人士說,俄國烏拉爾地區和東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石油出口價分別以每桶13美元和8美元的價格賣出,遠低於西非同級原油的價格。西非原油價格約等於或略低於布倫特原油價格。

中國從2022年底起,就是俄國東西伯利亞和太平洋原油的最大買主,一開始是民間業者,如今大家的眼光轉向中國石化(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和中國海洋石油(CNOOC Ltd.)等國營企業。

航運業觀察家也在跟蹤從俄國西部港口如Primorsk和Novorossiysk離開的油輪,看看這些也運載烏拉爾區原油的船隻,目的地是不是六周航程外的中國。俄國遠東石油運抵中國的時間要短得多。

*美炸北溪天然氣管?白宮否認:完全假新聞

美國資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赫希(Seymour Hersh)日前爆料,去年俄國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北溪天然氣管線遭到爆破炸斷,幕後黑手就是美國政府。報導發布後俄國要求國際介入調查,白宮則否認指控。

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19日接受福斯周日新聞(Fox News Sunday)訪問時表示,赫希的報導內容「純屬捏造,沒有半點事實。」

稍早之前,中央情報局(CIA)發言人也指稱該報導「從頭到尾都是虛構」。

赫希8日在電子報Substack發布報導宣稱,去年6月美國海軍潛水員奉拜登總統之命,在挪威當局協助下潛入波羅的海,於北溪天然氣管線放置炸藥,並在三個月後引爆;但赫希也在報導中承認,其消息來源為單一匿名管道。

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管線去年9月底因爆炸受損,四個地點出現洩漏,其中兩處在丹麥專屬經濟區內,另外兩處在瑞典專屬經濟區內。

事件發生後,瑞典、丹麥和德國當局都展開調查,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未將責任歸咎於任何一方勢力或國家。

另一方面,赫希的報導則在莫斯科引起激烈反應。俄國17日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了一份決議案草稿,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針對北溪天然氣管爆炸展開國際調查,揪出幕後破壞者。

俄國希望聯合國安理會能在本月22日舉行臨時會議,討論北溪管線遭破壞事件,並進行投票。

但俄國方面的要求已經遭到聯合國拒絕;聯合國秘書處發言人杜加里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聯合國針對此一事件並無調查權。

即使俄國能如願將此決議草案排入安理會議程,也沒有過關的機會。因為安理會決議案需要至少九個會員國投票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還需要美俄英法中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沒有動用否決權。

*防範中俄 德日計劃舉辦定期高層會談

德國和日本的外交與防務合作將有近一步升級,兩國高級官員表示,雙方最快將於今年3月建立新的高層定期會晤框架,內容會涵蓋廣泛的各項主題,但重點仍在威懾中國和俄羅斯。

日經亞洲消息指出,這項新的機制將比現有的兩國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2+2」會談的形式更廣,未來會包括兩國領導人,以及負責金融和其他領域的內閣官員。

雙方正安排在下個月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訪問日本期間,舉行兩國間的第一輪談判。預計雙方的部長將以線上方式參與,且中國和烏克蘭戰爭將成為中心話題。議程上還包含經濟問題,例如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兩國官員們還打算討論在氫的綠能發展方面合作。

「德國和日本都是法治民主國家,因此具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德國執政聯盟社會民主黨外交事務發言人施密德(Nils Schmid)說,「兩國之間的政府磋商強調了密切的伙伴關係」。

施密德還說:「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崛起、朝鮮構成的威脅,以及與俄羅斯的關係嚴重受損,是我們和日本共同面臨的主要挑戰」。

在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的領導下,德國與中國定期舉行高層會談。她的繼任者肖爾茨的政府對北京持更加懷疑的態度,宣稱它將減少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

德國與日本、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等其他印太夥伴深化關係,這樣的舉措顯示德國在外交政策上轉向亞洲。柏林已表示計劃在經濟和安全方面更積極參與該地區。2021年德國曾向印太地區派遣一艘護衛艦,去年則派遣了一批戰鬥機。

與此同時,日本作為今年七國集團(G7)的東道主,需要與其他成員進行溝通,以確保在今年5月廣島峰會前的部長級會議之前,每個成員都保持同步。而這類國際聯合的統一立場,被認為對於阻止中國入侵台灣至關重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警告歐洲國家,「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其他歐洲國家也越來越靠近東京。英國和日本簽署了一項促進國防合作的互惠准入協議,這兩個國家和意大利正在合作開發戰鬥機項目。法國和日本計劃在今年上半年也舉行一次兩國「2+2」會談。

德日關係快速發展
美國《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去年11月發表文章指出,不斷發展的德日關係呈現出兩種趨勢。第一個趨勢是高層交流的增加,第二則是擴大了雙方的合作領域。

文章稱,在傳統安全領域,德日兩國於2021年簽署了「信息安全協議」,並於去年11月3日同意協調啟動兩國軍方的「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談判。此外,2021年11月,德國海軍拜仁號護衛艦作為20年來首艘訪問日本的德國軍艦停靠了東京,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了一系列演習。

而在網絡安全、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去年3月兩國舉行第六次德日資通訊政策對話,分享推動5G發展、6G研發項目、安全措施等信息,德國政府與日本的機構也一起支持海洋運輸的材料和推進研究。

文章也分析,由於國際、雙邊和國內因素,德國與日本的關係正在悄然但顯著地發展。不過,來自中國和兩國自身的雙邊關係潛在挑戰依然存在,未來德日關係上升趨勢還能持續多久,則有待觀察。

德國部署印太地區
《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2022年9月26日曾報導,根據當時的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說法,隨著柏林尋求對印太地區持續和長期的安全承諾,2023年及以後的計劃中,將與印太地區國家有更多的軍事交流。

蘭布雷希特說,「安全關係到每個人,任何國家都不能袖手旁觀」,她強調,「我們知道,歐洲-大西洋安全和印度-太平洋安全是相互關聯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幫助維護這個重要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

隨著人們越來越擔心,亞洲可能爆發類似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危機,特別是在台灣地位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蘭布雷希特去年重申,德國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任何形式的非法使用武力或暴力威脅。她當時說,只有每個人都遵守國際秩序的基本規則,才能維護和平與穩定。

而關於日本的角色,蘭布雷希特認為,「我們非常重視日本作為我們身邊的伙伴,並希望擴大和進一步鞏固這種合作」,她當時還說,德國目前正在與日本討論幾個合作領域,其中一些涉及兩國各自的安全和國防工業,特別是在研究和技術方面。

*行前保密、交出手機 兩白宮記者隨行拜登訪基輔

在俄烏戰爭將滿一周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秘密訪問烏克蘭,只有兩名白宮記者隨行,華爾街日報記者史迪姬(Sabrina Siddiqui)報導,她和美聯社攝影記者傅奇(Evan Vucci)於19日凌晨跟隨拜登自安德魯空軍基地出發,事前交出手機,無法即時轉述並報導拜登的訪問。

史迪姬形容,白宮17日告知隨行記者拜登將訪問烏克蘭,並以安全因素為由要求記者保密;白宮18日電郵通知記者出發時間與地點,她在19日凌晨2時抵達安德魯空軍基地,並被沒收手機,直到拜登基輔行的尾聲,訪問美國駐基輔大使館時。

拜登此行搭乘的空軍一號,並非美國空軍的VC-25A總統專機,而是較小型的C-32專機;根據空軍網站,C-32用來服務副總統(空軍二號)、第一夫人、內閣與國會成員。

史迪姬形容,拜登在淩晨4時登機,專機摸黑起飛,歷經7小時降落在德國拉姆施泰空軍基地(Ramstein Air Base),轉機至波蘭熱舒夫(Rzeszow-Jasionka)機場,一行人在不開警報器的狀況下驅車1小時前往波蘭車站,接著展開10小時的火車之旅,直到當地時間20日8時抵達基輔。

史迪姬報導,為了拜登來訪,基輔實施了比起其他領袖來訪時更大規模的交通管制,因此,美國總統來訪的消息自凌晨起就在基輔傳播。

烏克蘭正處於戰火之中,美軍在烏克蘭也沒有基地,凸顯這場訪問的安全風險;從烏克蘭總統府釋出的影片中可見,拜登的交通工具不是美國總統常用的黑色裝甲座車「野獸」(the Beast),而是一輛白色豐田休旅車。

隨行官員僅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白宮副幕僚長狄倫(Jen O’Malley Dillon)和橢圓辦公室執行主任陶瑪西尼(Annie Tomasini)3人。

隨行記者事前被要求保密,在基輔的多數時間手機被沒收,且在拜登抵達波蘭首都華沙前,限制記者詳細描述往返基輔的交通方式。

根據隨行記者所述,拜登約8時抵達基輔,8時30分至馬林斯基宮(Mariinsky Palace)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兩人分別率一小部分官員舉行約30分鐘的閉門對話,會後對當地媒體發表談話,但拜登未接受提問。

澤倫斯基與拜登在當地時間11時許在聖麥克大教堂(St. Michael’s Cathedral)一起散步,對俄烏戰爭中犧牲性命的烏克蘭人獻花致意,基輔中央廣場放著一輛被燒毀的俄羅斯坦克車,與此同時,基輔響起空襲警報;拜登烏克蘭之行的最後一站,12時到訪美國駐基輔大使館,13時載著拜登的火車啟動,約在20時越過烏克蘭邊境,抵達波蘭。

這是拜登第8次訪問烏克蘭,也是最為機密的一次,白宮此前不斷否認有造訪基輔的計畫,拜登上周罕見地沒有回到德拉瓦州度周末,19日與第一夫人吉兒(Jill Biden)在華府的一家義大利餐廳共度晚餐。

*幕後:拜登基輔行上周五決定 行前數小時知會莫斯科

雖然記者廣泛揣測美國總統拜登可能計劃趁人在波蘭時前往烏克蘭,但當他以戲劇性方式,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漫步基輔街頭,背景還聽得到空襲警報聲,仍舊讓外界大吃一驚。目前沒有任何關於飛彈發射或爆炸的報告。

拜登原訂周一晚間由美國飛華沙,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行程有兩段空白,許多人猜測那也許是他悄悄進入烏克蘭的時間。

白宮每日新聞簡報會上,記者天天詢問訪問時宜都被告知「現在」沒有安排與澤倫斯基會面,也沒有在華沙以外地點逗留的計畫。但拜登上周五在橢圓形辦公室做出前往基輔的最後決定,而他的高階幕僚秘密籌劃已數月之久。

周日,白宮官方行程仍顯示,拜登在美東時間周一晚間7時登機前往華沙。事實上,空軍一號周日凌晨4時15分自華盛頓郊外一個軍用機場起飛。為避免洩密,機上是拜登最親近幕僚、一個小型醫療團隊和總統特勤人員。僅兩名記者獲准隨行,他們誓言保密,繳出手機,直到拜登抵達基輔才能進行報導。

根據國安顧問沙利文,「出於避免衝突的目的」,拜登在行前數小時知會莫斯科。他拒絕透露俄方反應。截止目前,克里姆林宮也沒有對拜登訪問烏克蘭作出正式回應。

此次基輔行看起來類似於以往美國總統出訪伊拉克或阿富汗等戰區,但其實可能危險得多。與那些地方不同的是,美國沒有控制烏克蘭的領空或機場。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此次出訪計畫被控制在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事後回頭看,拜登從周末開始的活動行程其實已經透露出一些不同尋常。通常,他會和第一夫人回到德拉瓦州的家。但這一次卻留在華府。拜登夫婦參加喬治城大學校園的彌撒活動,稍後參觀了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晚上到一家名叫Red Hen的餐館享用義大利通心粉,當晚近8時離開,幾小時後,他開啟總統任內最重要的一次海外訪問。

拜登進入波蘭後,坐火車行駛700多公里,最後在當地時間上午8點抵達基輔。他乘坐白色豐田SUV而非專用車抵達作為烏克蘭總統官邸的馬林斯基宮。

穿著標誌軍綠色服裝的澤倫斯基與妻子Olena熱情迎接拜登。在兩人握手時,澤連斯基說,「感謝你來」。拜登在與Olena握手時問:「孩子們還好嗎?」

兩位總統私下談話約30分鐘。拜登對記者說:「俄羅斯的目標是將烏克蘭從地圖上抹去。普亭大錯特錯。一年過去了,這個房間就是明證。我們並肩站在一起。」

下午1時57分,拜登離開基輔並承諾會一直支持烏克蘭。在基輔憲法廣場的「勇者步道」上多了一塊鐫刻拜登名字的銘牌。

*俄烏戰爭一週年/澤倫斯基夫婦堅守家園 戰火下團結烏克蘭抗俄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一年。回顧開戰之初,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夫婦誓死捍衛家園,不僅是穩定烏克蘭人心不可或缺的力量,更贏得各國領袖讚譽與敬重。

英國「哈囉週刊」(Hello!)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妻子歐倫娜(Olena Zelenska)面對俄羅斯侵略時,展現悲天憫人、良善與堅定抗俄等精神備受讚譽。

澤倫斯基在當選總統前沒有任何政治經驗,但喜劇演員出身的他可藉由極具渲染力的演說及全心投入戰爭的堅定諾言,贏得各國領袖敬重。

第一夫人歐倫娜也始終陪在澤倫斯基身邊,夫婦二人自俄羅斯入侵以來始終坐鎮首都基輔,沒拋下民眾。前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將澤倫斯基比做二戰時的英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940年邱吉爾也曾無畏德軍的英倫大轟炸,堅持坐鎮倫敦。

澤倫斯基的良善與悲憫情懷,可從他的談話中體現,不只對烏克蘭人民的承諾,也在於他對俄羅斯民眾的關懷。他曾對俄羅斯總統蒲亭「正在把俄軍像木頭似地丟進火車煤爐」表達悲憫,凸顯與蒲亭的反差。

有別丈夫向以幽默談吐著稱,歐倫娜堅稱自己是全然不同的類型。歐倫娜說「丈夫總是位居要角,而我並不是什麼重要角色,也不喜歡開玩笑」,並稱她對丈夫想擔任總統的願望完全無法苟同。

儘管這不是她所追求的生活,仍然無礙她同樣成為感召世界的人。

她的友人、烏克蘭名廚克洛波堅科(Ievgen Klopotenko)形容,歐倫娜其實是內向的人,但聰明又善良,在各方面都是澤倫斯基的最佳搭檔。歐倫娜去年9月前往英國弔唁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逝世時表現得體,充分映證她的價值。

在俄烏戰爭延燒之際,澤倫斯基夫婦曾於去年夏天登上Vogue數位雜誌封面。

歐倫娜接受雜誌專訪時表示,她高中時在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家鄉克利福洛(Kryvyi Rih)與澤倫斯基相識,他們大學時開始約會並籌組一個諷刺劇團,還談到他們近20年的婚姻、共同回憶,以及因戰事及國家未來被迫與孩子分開的這段時光。

儘管Vogue雜誌想呈現澤倫斯基夫婦柔性力量的一面,但包括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在內部分媒體卻認為,兩人在國家飽受戰火摧殘之際秀恩愛大拍唯美照片,恐予人不良觀感;有人則不滿Voguey雜誌將戰爭浪漫化。

*俄烏戰爭一週年/因應俄國威脅 俄烏戰爭加速歐洲能源綠色轉型

俄烏戰爭改寫世界局勢,也意外成為歐洲能源轉型的關鍵推手,讓各國意識到過度依賴俄國的危險性及發展本地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專家指出,俄烏戰爭將成為能源體系改變的歷史轉捩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屆滿一週年,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軍事衝突改寫世界面貌,包括提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角色、強化東歐與北歐國防概念、團結歐盟內部、凸顯中國親俄卻心口不一的尷尬地位等。

然而危機卻也意外成為歐洲能源轉型的重大「功臣」,不僅加速朝綠能發展,也使歐盟各國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危險性,開始積極分散供應來源。

去年2月俄國入侵後,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便揚言切斷天然氣供給,使得進口量超過45%來自俄國的歐洲急忙尋找替代供給,物價連帶飛漲,上千萬人擔心沒有暖氣過冬。

這場對能源體系的打擊史無前例,推動著歐洲發動根本上的轉型。世界報(Le Monde)20日針對俄烏戰爭與能源轉型的分析報導引用國際能源總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所言,認為這次的改變不是短期的,「而是將持續未來數十年」。

比羅爾指出,「全球各國政府的回應讓這次危機成為邁向更乾淨、更便宜且更安全能源體系的歷史與永久轉捩點」。

英國石油公司能源展望(BP Energy Outlook)首席經濟學家戴爾(Spencer Dale)也分析,各國渴望強化供給安全、減少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進口,同時提倡本地能源,尤其是再生能源,表明俄烏戰爭很可能加速能源轉型的節奏。

在俄國切斷天然氣後,許多國家為避免斷電,因此重啟或延長石化廠的運作,讓各界一度擔心將重返化石燃料。

然而這樣的回升並沒有維持太久,據歐洲環境與能源智庫Ember在一月底發表的報告指出,去年最後4個月,燃煤發電量低於前年。不僅法國石化廠發電量低於前年水準,在全球平均碳排增加1%的情況下,歐盟整體碳排竟減少0.8%;11月時更達到30年新低。

同份報告也指出,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共占2022年歐盟區電力來源22%,首度超越天然氣和核能,成為最大供電來源,且2023年再生能源將持續大幅成長。波蘭和比利時的風力發電增加一倍,德國與芬蘭也各成長56%和50%。

2022年,歐洲能源供應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法國核能電廠因鏽蝕問題發電量降至歷史新低,且水力發電也因缺水使得產出大幅減少。歐洲環境與能源智庫Ember分析師佛克斯(Harriet Fox)認為,若非如此,燃煤發電回升幅度不會這麼大。

換言之,俄羅斯的威脅讓歐盟團結一致,並很快以兩個面向的行動加以回應:多角化燃料供應,同時加速再生能源投資。

去年5月,歐盟提出REPowerEU計畫,上修所有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撥出近3000億歐元的額外預算。去年12月再提出法規,簡化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廠的設置。

法國永續發展暨國際關係研究所(Iddri)學者伯格曼(Nicolas Berghmans)表示,經歷這場危機後,「歐洲人很快了解到能源轉型的目標,也就是減少耗電與佈局再生能源,這也與供給安全的議題相容,因此相關的投資是正確的」。

不過,專家也指出,過度投資液化天然氣的風險同時浮出檯面。因俄國切斷天然氣後,歐洲一度轉向進口美國、卡達等的液化天然氣,並投資相關基礎建設。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所長范費德霍芬(Stientje van Veldhoven)表示,過度投資液態天然氣是「陷阱」,須極力避免。

所幸歐盟在經歷俄烏戰爭教訓後,積極開發再生能源,減少對於他國的化石燃料依賴。因此,佛克斯向世界報表示,「由於戰爭,歐洲國家已意識到應該擺脫天然氣,而非只有燃煤」。

再生能源專家勒塞紐(Vincent Jacques le Seigneur)向法國24(France 24)分析,這次能源危機衝擊民眾荷包,讓人民體驗能源依賴的風險。據Ember報告,許多家庭都紛紛加裝太陽能板。

他表示,儘管再生能源開發是近10多年來的趨勢,「但俄烏戰爭確實加速了綠色轉型。它總結了各國對減少天然氣進口重要性的辯論,並真正喚醒再生能源重要性的意識」。

*俄烏戰爭一週年/俄烏戰爭引發新合縱連橫 地緣政治格局丕變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全面入侵鄰國烏克蘭,衝突即將屆滿一年,顛覆烏克蘭國界以外部分世界秩序。法新社整理這一年來重要地緣政治面貌的轉變。

● 新的合縱連橫
俄烏戰爭已加劇衝突與對峙,各國圍繞華府、北京各組陣營的趨勢也益發明顯。

歐洲聯盟(EU)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去年12月說:「我們已經變成一個失序的多極世界,所有東西都是武器:能源、數據、基礎建設、移民。」

「地緣政治這個字極其重要,一切都是地緣政治。」

中亞、高加索、巴爾幹、非洲、亞太等地區,已成為中國、歐盟、俄國、土耳其等強權競逐影響力的角力場,手段包括基礎建設融資計畫,或是敲定貿易、軍事、外交合作協議等。

俄烏戰爭進一步動搖原有局勢,弱化俄國對中亞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控制,並為土耳其開創斡旋者的新角色。

智庫「法國地中海戰略研究基金會」(FMES)負責人哈祖(Pierre Razoux)說:「這種混亂重組確實存在,但可能只是暫時。」

「無可避免的是,戰爭結束後,俄國與歐洲會變弱、精疲力竭,從中得利的兩大贏家將是美國與中國。」

● 俄國受制於中國
中國追求在2049年前成為全球領導強權,鑒於這項長期戰略目標,中國必須關心俄烏戰爭。

雖然北京在俄烏衝突採取支持莫斯科的立場,但仍避開與西方鬧翻。

歐盟「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亞洲事務分析家艾克曼(Alice Ekman)說:「中國並未保持距離,而是鞏固(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

愛沙尼亞情報單位也在本月公布的年度報告中說:「僅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作戰支援有限,而把這看作是跟俄國保持距離,可能言之過早。」

艾克曼表示,支持雖不代表全面結盟,中國挺俄程度也不若華府對烏克蘭,但「我們必須注意一個事實:(中俄)經濟關係已經強化」。

事實上,俄烏戰爭使莫斯科面臨淪為北京附庸或衛星國的風險。

經濟學家兼制裁議題專家德瑪雷(AgatheDemarais)說:「俄國當前處境無法跟中國平起平坐協商,中國將對俄國予取予求,且未必給俄國想要的東西」,例如武器和重要電子零組件等。

不過,艾克曼也認為意識形態可能比經濟失衡更重要,中俄這段關係不應該只用理性角度分析。

哈祖則認為,克里姆林宮也有意識地把籌碼押在多元化的地緣政治、經濟、戰略關係,對象有土耳其、中東、伊朗、非洲,藉此限制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而且俄國核子武器庫遠大於中國,也能避免俄國徹底稱臣。

● 歐洲重要嗎?
對於歐盟而言,俄烏戰爭既是一個展現自己能擔重任的機會,卻也有再度屈從華府的危險。

一位不願具名的歐洲決策高層說:「歐洲表現不算太差,藉由軍事支援、難民援助、降低(對俄國的)能源依賴,從戰爭初期就展現出韌性,以及迅速反應的能力。」

「(歐盟)雖做到回應立即性需求,但它替未來以及自己在全球棋局的位置做好準備了嗎?恐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德瑪雷則說:「當前明顯存在兩個陣營,一邊是美國,一邊是中國及其盟邦與俄羅斯。歐洲是要當第三陣營,還是跟美國人同一陣線?」

哈祖表示,歐洲領袖現在與華府聯合支持基輔,希望加強與美國的關係,但他們了解,如果某個孤立主義候選人入主白宮,他們就可能被拋下。

現在有愈來愈多抱持大西洋主義的歐盟國家,看不到沒有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保護傘的未來。

歐盟除大致上已割捨俄國化石燃料外,還在尋找更多可以降低戰略依賴性的領域。去年3月,一場在法國凡爾賽(Versailles)的峰會列舉重要原物料、半導體、食品作為首要領域。

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Foundation forStrategic Research)的戴爾特(Bruno Tertrais)表示,歐洲人正在承受過往「戰略拖延」之苦,他們拒絕行動,直到最後別無選項。

不過歐盟仍將努力在結束俄烏戰爭的協商中,力爭一席之地。戴爾特表示正如俗話所云「不為刀俎,即成魚肉」。

● 美國轉向亞洲
2009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預言「美中關係將形塑21世紀樣貌」,預示華府將把焦點從大西洋世界轉向太平洋。

然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顯示,對於曾任歐巴馬副手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而言,對歐洲鬆手可能沒那麼容易。

法國將領圖茹斯(Bertrand Toujouse)說:「俄國阻礙美國把重心轉向中國。美國必須相對迅速解決歐洲這邊的問題。」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研究員德梅歐(Giovanna De Maio)說,拜登現在得求取平衡。德梅歐強調,美國政界正「加強呼籲盡速解決這場衝突」,而且在野的共和黨早對拜登政府持續軍援烏克蘭感冒。

不過俄烏戰爭仍為美、中在台灣周邊的潛在衝突提供許多啟發。

駐日本美軍陸戰隊指揮官畢爾曼(James Bierman)近日告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俄國在2014、2015年發動侵略後,我們認真督促替未來衝突做準備:訓練烏克蘭人、預置補給、確認我方可以從事支援的場所。」

「我們稱呼這樣做是戰區建立,而且我們正在日本、菲律賓和其他地方進行戰區建立。」

● 全球化遭受打擊
以美國與歐盟為首的盟邦除提供基輔當局武器,也試圖用嚴厲制裁來扼殺俄國經濟。

冷戰結束後被默認的全球貿易體系也感受到這些貿易措施的影響,不過這個體系早已問題重重。

德瑪雷在她的著作中寫道:「制裁填補了無效宣言與致命軍事行動之間的外交空間空隙。」

俄國是能源大國,而七大工業國集團(G7)與歐盟已對俄國出口的石油祭出價格上限,法國能源巨擘道達爾集團(Totalenergies)執行長普揚(PatrickPouyanne)告訴法新社,這種制裁「終結(化石燃料領域的)全球市場」。

普揚問道:「一旦我們決定實施上限,而(沒實施制裁的)中國、印度等兩大買家可用不同價格向俄國人買油,那全球石油價格的概念又代表什麼意義?這種情況真的很陌生。」

強權也在其他領域一步步削弱昔日珍視的自由貿易原則,例如美國限制銷售特定電腦晶片給中國,或是印度暫停出口小麥等。

除這些自覺性行動的影響,還有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德瑪雷說:「其實早在俄烏戰前就已出現世界分裂化的傾向,疫情和接踵而至的戰爭帶來雙重打擊,使分裂加速。」

● 生活成本危機
這場戰爭為人類3大基本需求─糧食、供暖、棲所的成本帶來連鎖反應,從非洲開發中國家到富裕的歐洲都無可倖免。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在2023年度「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 Report)指出,生活壓力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早已逐漸攀升,如今「一場全球生活成本危機已然來到」。

研究人員霍森(Naomi Hossain)與海洛克(JeffreyHallock)在德國「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 EbertFoundation)一份研究中寫道,儘管有些國家試圖降低衝擊,「2022年仍發生一波前所未見、關於每天基本需求負擔能力與取得管道的抗議」。

他們說:「在幾個國家,這類抗議進一步升級成更大型的國家政治危機,其特點為顯著的暴力情勢、人員傷亡,以及要求政治變革。」

非洲、中東國家受苦尤甚,因為它們得進口大量糧食,而財務幾無餘裕的全球窮國更是如此。

*西方軍援勝過蘇聯製武器?烏軍士兵:豹2戰車就像「賓士」

烏克蘭自從遭到俄羅斯入侵後收到來世界各國的軍援,一名在德國明斯特(Munster)受訓的烏軍士兵更將「豹2式戰車」(Leopard 2)比作「賓士汽車」(Mercedes),並希望能在戰爭中取得突破。

路透報導,這名57歲的烏軍士兵是在德國以模擬器上進行訓練的數十名烏兵之一,3月更將返回烏克蘭投入戰事。當被問到西方國家和蘇聯的戰車系統的差別時,他回答道「你可以想像成賓士和『Zhiguli』之間的差別」,Zhiguli是以「拉達」(Lada)作為品牌在西方銷售的蘇聯汽車。

此外,這名士兵還表示「我們明智地使用這種現代武器至關重要,它會帶來突破、我們最終會獲勝」,當被問及如何克服恐懼時,該烏兵表示「恐懼?是,每個人都害怕,但關鍵是你如何處理你的恐懼、以及如何克服恐懼並繼續戰鬥」。

不過另一名正接受「貂鼠式步兵戰鬥車」(Marder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訓練的33歲烏軍士兵表示「西方系統與烏克蘭人一直在使用的蘇聯系統相距不遠」,他補充說「我們有類似武器系統的經驗,邏輯上是一樣的,有時我們甚至不需口譯員來理解教官」。

*王毅會見匈牙利外長 稱願與「所有愛好和平國家」為俄烏停火努力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20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會見匈牙利外長西伊亞爾托(Peter Szijjarto),雙方就烏克蘭問題交換意見,王毅強調,中國將與包括匈牙利在內的「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為早日實現終結烏俄戰爭做出努力。

王毅表示,匈牙利是中國在歐洲的好朋友,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支持,結下深厚友誼,並讚許匈牙利政府的「親中政策」,感謝匈牙利支持中國在國際和多邊論壇上的立場,並補充說儘管兩國相距甚遠,但兩國關係發展得非常好。

西伊亞爾托表示,兩國合作在匈牙利外交中佔據重要地位,匈方感謝中方在政治、經濟、抗疫等領域的誠摯支持。

根據匈牙利通訊社MTI報導,19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邀請王毅參加私人晚宴。最近訪問多個歐洲國家並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王毅接下來將前往莫斯科。

*瑞典:俄侵烏威脅北歐安全 冷戰以來最嚴峻

瑞典軍事情報部門今天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歐國家和歐洲正面臨冷戰以來「最重大」的安全威脅。

法新社報導,瑞典國防軍(Swedish Armed Forces)在聲明中說:「瑞典安全面臨的風險已經增加,對瑞典的威脅變得更廣泛、更複雜。」

這份評估是瑞典軍事情報安全局(MUST)年度形勢分析的一部分。

瑞典軍事情報安全局負責人霍茵(Lena Hallin)在報告的前言中表示:「今天,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衝突和對抗持續存在,而且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霍茵說,歐洲和瑞典周邊地區的安全局勢,「至少為1980年代初期以來最嚴峻」。

瑞典和鄰國芬蘭放棄數十年的軍事不結盟,去年5月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因應莫斯科入侵烏克蘭。

然而瑞典的申請遭到土耳其反對;北約新成員必須取得30個現有成員全數批准才能加入。

瑞典軍事情報安全局的評估認為,瑞典「在提交北約申請後更安全」。評估並指出,瑞典等待加入北約期間,得到了多個國家的雙邊安全保證。

瑞典軍事情報安全局也認為,針對瑞典的「情報威脅」將會增加。

霍茵說:「這部分是因為俄羅斯情報部門蒐集了有關瑞典未來在北約角色的情報,也因為俄羅斯試圖規避對該國的制裁。」

這種「情報威脅」包括個人情報蒐集和網路或其他技術攻擊。

*澤連斯基:法俄對話純屬浪費時間

澤連斯基在采訪中說,他認為外界無法改變俄羅斯的立場,所以如果馬克龍尋求對話將會是浪費時間。"要是他們決心孤立自己、活在恢復蘇維埃帝國的迷夢中,我們就沒法做任何事。他們到底要不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國際社會進行合作?這取決於他們自己。"

澤連斯基還拒絕認為西方制裁導致普京陷入了孤立,"導致普京被邊緣化的是發動戰爭的決策。"

同一天,澤連斯基還和馬克龍進行了通話。法國總統府披露稱,雙方就澤連斯基不久前訪問英國、法國以及歐盟總部的行程交換了看法,法方還再次確認北約將加大軍援力度。馬克龍也表示支持澤連斯基提出的十點和平建議。

澤連斯基則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披露,他感謝了馬克龍"能夠理解我方需求、能夠共同表達不能浪費抵抗俄軍侵略機會的意願"。澤連斯基還提到,他和馬克龍還討論了"這個星期計劃做出的重大決策"。烏克蘭總統很有可能指2月24日的戰爭爆發一周年紀念日。

(聯合新聞網)
--
*閃電造訪基輔 拜登會晤澤倫斯基

美國總統拜登20日無預警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在見到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時,雙方激動相擁,隨後一同在街上並肩而行,並進行短暫會談。

拜登表示,此次造訪是親自傳達美方挺烏意志堅定不移,「基輔已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並宣布額外提供5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以及追加對俄國的制裁。澤倫斯基則指出,拜登訪烏是兩國建立關係以來「最重要的事件」,對所有烏國人是至關重要的支持訊號,「讓烏國更接近勝利」。

*突訪烏克蘭 拜登宣布軍援153億

將實施更多制裁 挺烏抗「俄」鄰
烏俄戰爭本月廿四日屆滿一週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廿日上午無預警從波蘭前往烏國首都基輔,在停留約六小時期間,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舉行會談,並宣布向烏國另提供總值五億美元(約一五三億台幣)軍援,並將對俄國實施更多制裁,藉此展現美方支持烏國對抗「俄」鄰的堅定意志。

拜登︰美國一直都在 不會離開
拜登此次基於安全考量而未事先宣布訪烏,是戰爭開打以來首次到訪。據了解,拜登從波蘭邊界搭乘約一小時火車,在廿日上午八時抵達基輔,隨後在美國駐烏大使布林克陪同下,乘車抵達烏國總統官邸兼迎賓館「馬林斯基宮」。澤倫斯基偕同夫人在門口迎接,向拜登表示「謝謝你來」,而拜登也回以「看到你真好」。拜登還說這是他第八次造訪基輔,「一次比一次重要」,此次是為了親口向澤倫斯基表明,美國一直都在,「我們不會離開」。

拜登和澤倫斯基隨後舉行短暫會談,並共同發表談話。拜登表示,當烏戰即將屆滿一週年,他來到基輔與澤倫斯基會面,重申美方對烏國民主、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堅定承諾。近一年前,當普廷發動入侵時,他認為烏國羸弱、西方國家分裂,「他以為他能撐得比我們久,但他大錯特錯。一年過去,基輔仍屹立,烏克蘭仍挺立,民主仍百折不撓。美國和全世界人民都將和你們同在,基輔已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拜登也保證,「無論如何都不用懷疑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對烏國的支持」。

拜登亦宣布增援烏國五億美元武器裝備,包括更多火砲彈藥、標槍飛彈、反坦克武器和防空雷達等。

澤倫斯基︰ 拜登讓烏國更接近勝利
澤倫斯基則表示,拜登來訪是「烏美關係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對所有烏國人民是至關重要的支持訊號,「讓烏國更接近勝利」。烏國人民會記得拜登總統和美國給予烏國的關注,「我為烏美合作達到這個地步向你致謝」。此外,澤倫斯基也提到,美方決定提供艾布蘭戰車深具決定性意義,兩人也討論到向烏國提供長程飛彈等更多先進西方武器。

紐約時報指出,拜登突訪基輔,令人想起前總統布希和歐巴馬也都分別在任內訪問當時戰事正酣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拜登預計廿一日和波蘭總統杜達會晤,並就全球如何聲援烏國發表重大演說,包括美國增派兵力到波蘭的可行性,以及延長美軍派駐時間等,廿二日則將與北約東歐成員國領袖會晤。

值得注意的是,普廷也預定近日發表國情咨文演說,談述俄軍在戰事進入第二年的作戰目標。

*紐時︰中國若援俄 恐重返冷戰

王毅飛抵莫斯科 談烏國「和平計畫」
中國最高層級外交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十八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晤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後,廿日飛抵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將就烏克蘭可能的和平計畫與俄方進行會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直指,中國正「腳踏兩條船」,並考慮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紐約時報指出,若中國執意援俄,全球恐重回冷戰對抗的老路。

王毅向庫列巴強調,中國不願烏克蘭危機擴大,始終堅持和平,並稱烏方為「戰略夥伴」。王毅在慕安會發表演說表示,中國將在本月廿四日烏克蘭戰爭一週年之際,發表烏克蘭和平計畫,做為中國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說明文件,廿日獲中國外交部證實,內容據稱包括反對核戰爭及生化武器。

華爾街日報十九日報導,王毅在慕安會後出訪俄國,凸顯兩國政府對雙邊關係的重視,而烏戰導致俄國更加孤立,也切合北京發展反擊西方合作夥伴能力的長期目標。與此同時,中國也藉此獲得寶貴資源,可推進其在地緣政治方面的優先事項,例如在聯合國安理會利用俄國的否決權,而在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就台灣等問題爆發衝突時,中國也能藉助俄國的支持。

儘管王毅不斷強調,中方將在烏克蘭危機中爭取和平,但美歐各國仍對北京立場持保留態度。布林肯十八日受訪時指出,中國已向俄羅斯提供「非致命性支持」,最新情資表明北京也在「考慮」提供「致命性支持」,包括「從彈藥到武器本身」。他警告,中方將因為這種升級承受「嚴重後果」。

布林肯批中「腳踏兩條船」
布林肯十九日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訪談中重申,中國正試圖「腳踏兩條船」(have it both ways),一方面在公開場合聲稱願為烏克蘭和平努力,一方面又向俄國提供非致命性援助,直接協助俄軍入侵烏克蘭。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廿日表示,他在慕安會告訴王毅,此舉「將成為我們關係的紅線」,儘管王毅否認,「但我們仍保持警戒態度」。

紐時指出,一旦中國真的對俄國提供武器彈藥,恐將重演廿世紀代理人戰爭,這也是舊冷戰最糟糕的時期,尤其中國以這種方式參戰,將改變烏克蘭戰爭的性質,一場歐陸戰事將演變為涉及全球超級大國及其夥伴的對立:俄、中、伊朗和北韓,對抗美國、烏克蘭、歐洲與日韓等盟國。

(自由時報)
--
*俄烏戰爭將滿周年 拜登突訪烏加碼軍援

俄烏戰爭將滿一周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廿日突然訪問烏克蘭,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在基輔街頭並肩而行。拜登此行除了表達對基輔當局支持,還宣布加碼五億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二億元)援助。

這是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拜登首次訪問烏克蘭。拜登表示,五億美元的援助方案將包括標槍飛彈等反裝甲武器,以及榴彈砲等更多軍事裝備。

拜登:烏克蘭屹立 民主仍屹立
拜登還談到隨著俄烏戰爭將進入第二年,烏克蘭奮力抵抗展現韌性,「一年後,基輔仍屹立於此,烏克蘭仍屹立,民主仍屹立」。

美國政府 本周宣布對俄新制裁
拜登還提到,美國政府本周稍晚將宣布新的對俄制裁。他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近一年前發動入侵時,他以為烏克蘭很虛弱、西方立場分歧。他以為自己可以撐得比我們久,但他大錯特錯」。

澤倫斯基則說,拜登到訪「對全烏克蘭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支持訊號」。澤倫斯基表示,民主世界已贏得這場歷史性戰役,拜登此行是美烏關係最重要的一次訪問,他跟拜登討論了援助長程武器等項目,包括「以前沒供應過的武器」,此行結果一定會反映在戰場上。

澤倫斯基對拜登說,「總統先生,烏克蘭感謝你」。

BBC報導,拜登此行加碼軍援烏克蘭,俄烏戰爭至今美國已承諾提供烏克蘭三百億美元安全援助。不過,對於烏克蘭近來要求的F─16戰機,拜登仍絕口不提,他先前已表明不會提供戰機給烏克蘭。

訪烏保密 從波蘭搭十小時火車  
拜登此行事先極度保密。拜登已公開表示廿一日早上將抵達波蘭首都華沙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且官員先前不斷否認有任何訪烏克蘭計畫,白宮還發布一份拜登廿日公開行程,顯示他人在華府,事實上他早已飛往波蘭,從波蘭邊境搭乘十小時火車抵達基輔。

紐約時報報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告訴記者,拜登抵達基輔之前數小時,白宮已知會俄國拜登訪烏計畫,稱此行目的是為了消除衝突。

白宮官員表示,拜登十七日於橢圓辦公室舉行會議,拍板決定訪烏。這趟密訪已計畫了數月,但即使在白宮和五角大廈,也只有少數官員知情。

閃電訪問基輔五小時後,拜登已離開基輔前往波蘭。拜登此行將會晤波蘭總統杜達,並在波蘭針對俄烏戰爭屆滿周年發表談話,表達美國「不論多久」都會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與普亭別苗頭!美國內停軍援聲起 拜登訪基輔明確表態「打多久、挺多久」

美國總統拜登廿日突訪基輔,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廿四日俄烏戰爭滿周年前夕,拜登除了又送上相當於五億美元的新軍援,還凸顯華府準備好繼續支持基輔驅逐入侵的俄軍,「打多久、挺多久」。儘管這次的「大禮包」沒有烏克蘭念茲在茲的F-十六等美製戰鬥機,但紐約時報分析,拜登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在美國國內開始質疑援烏、歐洲開始施壓烏克蘭談判之際,向烏克蘭表明美國將力挺烏克蘭奮戰到底。

紐約時報說,值此俄烏戰爭關鍵時刻,部分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已轉而施壓基輔,希望烏克蘭和俄國展開和平協議談判,其中恐包括將其領土讓給俄國。澤倫斯基因此在日前接受BBC專訪時強調絕不妥協,不會放棄任何烏克蘭領土。

另外在美國國內,一月甫就任聯邦眾議院議長的麥卡錫與其共和黨若干國會同僚,均已要求拜登停止給予烏方在軍援上的「空白授權」,並反對將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砸到一場距離美國本土遙遠的戰爭。但也有人抱持另一派意見,認為美方有必要提供更多援助。當前拜登即處於各方壓力的拉鋸下。

美國駐烏克蘭前大使赫普斯特說,拜登需要更直接地闡述挺烏克蘭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的箇中原因,不是只講「打多久、挺多久」,而是明言「烏克蘭獲勝」或「給予普亭一場戰略失敗」,與美國利益息息相關。

拜登此時突訪基輔,亦有和俄國總統普亭互別苗頭的意味。普亭廿一日將發表演說,預料會談到俄國在烏克蘭的戰果,而有些跡象顯示,俄軍已啟動春季攻勢。

拜登的基輔行,類似美國前總統布希、歐巴馬和川普訪問戰區模式,這幾位前總統都曾在事前保密到家下突訪伊拉克與阿富汗,除慰問美國駐軍,還會晤當地領袖。布希二○○三年「感恩節」訪伊,保密程度幾乎滴水不露,連其美國特勤局的隨扈當時都以為他還待在德州克勞福鎮的農場。歐巴馬二○一○年則從美國總統的度假地點「大衛營」直飛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另外,澤倫斯基去年耶誕節前「快閃」訪美後,美國國會在兩天內就通過高達近五百億美元(約一兆五千萬台幣)的對烏追加緊急援助,其中大多為軍事裝備,接下來外界將關注拜登和美國國會會端出什麼新的援烏「禮單」。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說,外界廿一日會聽到拜登提供烏克蘭「持續、具體的支持」。

*烏:俄打算3月底拿烏東 逼談判

俄烏戰爭即將在廿四日屆滿一年,雙方從去年秋天起在戰線僵持,如今都準備採取新攻勢。俄軍想在烏東圍殲烏軍,烏軍想在烏南反攻切斷俄占領區,彼此都想徹底削弱對方。烏克蘭研判,俄國打算三月底前拿下烏東頓巴斯全境,逼烏克蘭談判。

紐約時報報導,在烏克蘭東、南側蜿蜒約九百六十公里長的俄烏前線,幾乎整個冬天都呈進展緩慢但戰況激烈的態勢。

俄方在戰事屆滿一周年前夕發起新攻勢,利用數以萬計去年秋天動員並完訓的後備軍人,在烏東猛攻田間滿是彈坑、森林焦黑的烏軍陣地,想找出前線烏軍的破綻進而撕開防線。

基輔方面,烏克蘭國安會前高層丹尼柳克表示烏軍加緊在海外訓練數千兵力、加快積累重武器與彈藥,準備痛擊俄軍。

烏克蘭情報單位表示,俄國總統普亭已下令要在三月底前拿下頓巴斯全境。目前在烏克蘭境內有卅二萬俄軍,另有十五萬人還在受訓,俄方已在烏東前線增援攻擊烏軍重要陣地。

俄烏從去年五月就在烏東的巴赫姆特激戰,俄方現有望拿下這座戰略要城,俄軍另努力確保攸關戰事成敗的補給線。

軍事分析家指俄軍正聚集數萬兵力,想在頓巴斯展開鉗形攻勢,分從南北包抄烏軍。俄軍可能還會另闢新戰線讓烏克蘭防守時備多力分;烏軍正密切監控俄軍會否從本土攻向烏國邊境城市蘇米,以及捲土重來進攻哈爾科夫州。

軍事分析家認為,烏克蘭最有把握的反攻位置應是在南部,大部分烏南俄占區都在烏軍海馬士多管火箭射程內。烏軍已利用海馬士迫使戰場俄軍將彈藥庫、指揮所與其他重要補給置於離前線更遠之處。
-
隨著俄烏衝突即將於本周屆滿周年,緊張局勢正在加劇。歐盟對基輔彈藥短缺的問題示警,說問題必須迅速解決,波蘭則表示希望美國加派兵力駐紮波蘭。

法新社報導,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中說:「讓我們加速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因為從現有彈藥這方面來看,烏克蘭正處於危急狀態。」他說:「必須在幾周內迅速解決彈藥短缺問題。」

*G7領袖 24日與澤倫斯基線上會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廿日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屆滿一周年的二月廿四日,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舉行線上會談。

法新社報導,岸田在東京表示,「我決定在廿四日主持G7領袖線上會議,並邀請澤倫斯基總統。如此一來,G7領袖將可以展現團結,對抗烏克蘭遭到入侵」。

美聯社報導,岸田也宣布日本將對烏增援五十五億美元(約台幣一六七二億元)。

這將是自去年十二月十三日以來,G7領袖首次舉辦線上會議,岸田將擔任會議主席。會議目標包括確認續支援烏克蘭,並延續對俄羅斯的制裁,向國際社會展現G7的團結。
-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表示應考慮與俄羅斯對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十九日刊登的訪談中表示,與俄國任何對話都是浪費時間。

路透報導,澤倫斯基接受義大利「晚郵報」訪問時,回應馬克宏認為俄羅斯應被「擊敗而非摧毀」,以及烏克蘭衝突必須透過談判解決的看法。

*如陸援俄 紐時:全球分裂加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見面,雙方各自放話針鋒相對,雖都強調無意尋求新冷戰,但美方警告說,中方有強烈意願軍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紐約時報十九日報導,這實意味全球分裂加深。

紐約時報指出,為期數十年的美蘇冷戰期間,雙方在全球各地傾注軍事資源,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無不大打血腥代理人戰爭。中國不時也會參一腳。

美官員表示,有別於伊朗與北韓,過去一年中國仍未實質性援俄。中國若出手,無疑將扭轉俄烏衝突本質,一場歐陸戰爭將變為全球兩大陣營對立,俄、中、伊朗、北韓對抗美國、烏克蘭、歐洲盟邦與日韓等部分亞洲盟國。

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葛理漢十九日警告中國大陸,在這時間點還軍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是愚蠢行為,就像看鐵達尼號沉船電影還買票登船。他呼籲美方把俄國列入「恐怖主義國家」,一旦中方軍援,就可制裁;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十九日也警告,中國若提供軍武援助俄方,就跨越紅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受訪表示,他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談時告訴王毅,美方相信中國正考慮提供武器與彈藥等「致命性援助」,支持俄國侵略烏克蘭。

美公布情資嚇阻中國軍援俄國,讓全球對中任何可能支援俄軍的行動,都加大檢查力道。華府使用情報,屬更廣戰略博弈之一,想破壞俄國動武,但並未能奏效。

在德國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的葛理漢十九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訪問表示,布林肯表示中方正考慮把致命武器援助給俄國,這是重大消息;葛理漢奉勸中方,此時「搭上普亭賊船」無比愚蠢。

*王毅抵莫斯科 談俄烏和平方案

俄羅斯媒體廿日報導,中國大陸外交「一把手」、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人已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天向記者說,俄國總統普亭可能和他晤談。

路透和俄國官媒塔斯社廿日均引述俄國「工商日報」報導,王毅已抵達俄國首都莫斯科,將和俄方商談可能的俄烏戰爭和平方案。

俄國也將是他近日歐洲行的最後一站。據工商日報報導,王毅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北京在解決俄烏問題上的角色」。

針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指控北京當局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彈藥用於戰爭,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天回應稱,美方沒有資格對中方發號施令,中方從不接受美國對中俄關係指手畫腳,脅迫施壓。汪文斌並反控美國說,源源不斷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

汪文斌昨在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證實,廿四日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周年,中方將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內容將重申中方諸如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獲重視及「核戰爭打不得」等立場。

他指出,這份文件將重申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主張,包括: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都應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得到支持。

此前,王毅當地時間十八日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時稱,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始終堅持勸和促談,「我們不願看到烏克蘭危機長期化、擴大化」。

汪文斌稱,中國大陸敦促美方反思自身所作所為,多為緩和局勢、勸和促談做實事,停止甩鍋推責、散播虛假信息,並稱中方將繼續堅定站在對話一邊,站在和平一邊,為推動局勢緩和降溫發揮建設性作用。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