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30220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蒙面811天 部分民眾習慣戴緊緊

回顧從武肺疫情爆發時禁止口罩出口、實名制限購,甚至電鍋乾熱重複使用掀討論,到賣場架上供應充足、款式多元,國人共同走過一段漫長的「蒙面俠」生活。去年十二月起鬆綁戶外口罩令,今起更放寬室內口罩令,若以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算起,已暌違八一一天,然而部分民眾說,戴口罩有防疫、不用表情管理等好處,解禁後仍會戴緊緊。

我國政府二○二○年一月宣導出入醫療院所戴口罩,四月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無法保持室內一.五公尺、室外一公尺,雙方應戴口罩,並陸續擴及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計程車與夜市、菜市場等地都要戴,十二月起啟動秋冬防疫專案,要求出入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機關(構)等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二○二一年五月十九日,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更升級為外出須全程戴口罩。

隨著疫情穩定,政府陸續增加免戴口罩情境、場所,直到去年十二月一日起,解禁戶外口罩令。但上路兩個多月,實際觀察台北市街道,仍有八、九成的人戴口罩。

今進一步鬆綁室內口罩令,但不少民眾細數戴口罩好處。有人說是最便宜、有效的防護,且戴習慣了不覺得麻煩,也有人提到家中有小孩跟長輩不可鬆懈,還有人說不用表情管理很棒,因此不會脫口罩,「以前會忘記戴口罩,現在一定會忘記拿下來」,但也有人開心說:「今天去賣場終於不用戴口罩了。」

*專家預估 口罩令最快5月全面解禁

本土武肺昨新增一萬五七四七例,較上週日減少約六.八%。疫情逐日走緩,防疫措施持續鬆綁,除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外,今起室內原則上都免戴口罩,校園及托育場所則延後自三月六日起放寬。專家認為,這是法定傳染病降級前奏,進一步全面脫罩須觀察醫療量能恢復、未有更強變異株,預計最快落在五月。

國道服務區、轉運站可免戴
今起仍要戴口罩的場所包括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少服務、身障福利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表示,考量人潮流動量大,搭乘對象不特定等特性,進入大眾運輸場站付費區、運具上持續戴口罩,包括雙鐵車廂、船舶、航空器等。國道服務區、客運轉運站等不在此限、可免戴口罩,國際航班則依目的國規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室內可解除口罩令主因有二,一是國內自然感染率估近七成,若扣掉感染較久而免疫力消退族群,仍有五成五具保護力,未戴口罩被傳染也不易再引發大規模流行;二是法定傳染病降級前奏,教育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法傳病降級前奏
陳秀熙認為,目前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竄起,考量有些公共場所人流單點接觸量較高,恐再推升各種呼吸道疾病就醫需求,但醫療有一定量能仍限於COVID-19患者使用,可能無法滿足其他病人,因此醫療院所、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維持戴口罩。預計要等到降級、醫療量能恢復,加上中國疫情影響較明朗、世衛可望在四月將COVID-19從「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移除,國內才會宣布全面脫罩,可能落在五、六月。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監事黃高彬表示,醫療照護機構有許多免疫缺陷對象,大眾運輸工具則是人與人之間距離太近,因此維持戴口罩,待觀察無傳染力更強變異株出現,再進一步放寬較安全,估計至少要半年。

武肺昨中重症新增一七五例,死亡新增六十八例,最年輕為四十多歲男性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去年十月廿五日發燒、咳嗽、肺炎住院,卅一日篩陽,今年一月卅日死亡。

此外,馬祖小三通第二條「馬祖北竿白沙港─福州黃岐港」航線昨天復航;隨船前往的連江縣長王忠銘表示,希望小三通不只是金馬民眾適用,應全面開放。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室內口罩禁令執行812天 今走入歷史

執行八一二天的室內口罩禁令今天走入歷史,僅剩公共運輸系統、醫療照護等八大場域仍需強制配戴。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說,口罩解禁意義不大,因大部分民眾仍會自主配戴,指揮中心當務之急是將新冠肺炎自傳染病降級,將無呼吸道症狀的確診病人回歸本科治療,而非直接送專責病房,造成醫療閒置或浪費。

今起放寬室內口罩措施,分為「應戴」、「建議」和「自主」場所等三大情況,例如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兩大類指定場所「應戴」口罩。人潮擁擠或年長者外出時等特殊情境則「建議」戴口罩,其餘場所則為「自主」戴口罩。至於學校、補習班等教育場所,如疫情穩定,將自三月六日起才實施室內口罩解禁。

交通部政次陳彥伯說,台鐵、高鐵、捷運、客運及公車、客機、交通船等大眾交通工具屬密閉空間,搭乘時須戴口罩,但車站、機場等交通場站付費區或管制區內也仍需配戴口罩。以雙鐵、捷運為例,只要進入閘門就屬付費區,即使還沒上車,也要戴口罩,在付費區外如車站大廳或商場才不強制戴口罩;機場則是進管制區,即使還沒搭機也需戴口罩。

陳彥伯說,民眾如在付費區或管制區未戴口罩,工作人員將予以勸導,經勸導不聽者則會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另指揮中心也明定,如演唱會、餐飲業、百貨公司可因人潮擁擠而自訂防疫規範。但指揮官王必勝說,罰則是政府公權力,違反「自主」場所規定,不會有罰則;但如果不配合,主辦單位可禁止其入場。

至於鬆綁室內口罩禁令,是否導致疫情升溫?黃高彬說「沒有差」,因大多數民眾仍會自主戴口罩,由於感染來源多來自人潮擁擠的場所,民眾至人潮擁擠場所仍要戴好口罩。

*口罩醜陋症 下半臉「走鐘」求醫者變多

今起室內口罩禁令大解封,但歷經三年多來的口罩人生,不少人自覺變醜。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最近門診收治不少「口罩醜陋症」個案,長時間遭受口罩邊緣及兩側掛耳細線的擠壓,除了鼻口附近皮膚變糟,長滿痘痘,且下半臉變形「走鐘」,有無口罩,判若兩人。

趙昭明說,長時間戴口罩易引發下巴毛囊阻塞、長痘痘,局部皮膚變糟,這一年來為此求診病患增加二至三成,嚴重時還須服用藥物,控制痘痘。

較令人擔心的是,口罩可能改變了下半臉型。趙昭明說,「口罩醜陋症」原因在於這兩三年來口罩不離身,下半臉部悶在裡面,加上兩側耳掛的拉力,以及鼻緣等四周邊緣的壓力,影響肌肉組織血液循環的走向,進而改變臉型。

趙昭明進一步解釋,戴上口罩,對臉部產生向下的壓力,皮膚「慣性下垂」;再者皮膚長期接觸口罩布面,導致肌膚彈性變差,造成外型改變,易出現雙下巴、皮膚粗糙、下巴寬闊。

「抗地心引力方向的按摩相當重要。」趙昭明說,臉部按摩關鍵為「由內往外、由下往上」,並慢慢按壓淋巴系統,每天二至三次,每次五分鐘;記得先塗抹乳液、精油或溫水,可以讓肌肉組織獲得良好的循環。若欲更快見效,可考慮醫美電波拉皮,但是費用不便宜,建議在家按摩臉部、做好保濕,只要肌肉、淋巴系統循環良好,就能逐漸恢復疫前模樣。

*未接種長者死亡占比高 詹長權批指揮中心漠視

新冠肺炎疫情昨新增一萬五七四七例本土個案,較上周同天下降約百分之六點八,連十六天較前一周同日下降,但另增一七五例中重症、六十八例死亡個案,其中四十五名死者未打三劑以上疫苗。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批評指揮中心,漠視未接種長者死亡占比過高的事實,也不聽學者對於降低死亡、謀求防疫新方向的建議。

上周新增十三萬八四七一例本土病例,較前一周下降百分之十七點三;昨雖連十六天較前一周同日下降,但降幅縮小。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元宵燈會人潮聚集、開學等,以及口罩放寬措施,都可能造成疫情波動。

疫情下降,昨仍增六十八例死亡個案,最年輕案例為四十多歲男性。詹長權說,去年全台有一萬四千多人死於新冠肺炎,擠進十大死因,若未來幾個月新冠死亡數仍高居不下,台灣可能成為全球今年十大死因仍有新冠肺炎的少數國家。

羅一鈞說,國內累計新冠肺炎致死率為百分之零點一七,低於日本百分之零點二二,也遠低於全球致死率百分之一。近期指揮中心接連拜訪各地衛生單位,盼提出接種誘因,另也提出「今年要多接種一劑,以次世代疫苗為優先」策略,待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拍板。

(聯合報)
--
台灣篇

*室內口罩令 今鬆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兩周前宣布的口罩放寬政策,將自今(20)日起正式上路,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昨(19)日確認,本土疫情穩定,自今日起室內除了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系統外仍要佩戴外,其餘不必佩戴口罩;於各級學校與托嬰中心等,只要第一波觀察期持續穩定,也會於3月6日正式上路。

衛福部放寬室內口罩令,迄今有多家零售、百貨商場表態跟進政策,包括遠東SOGO百貨、新光三越、家樂福、全聯等,228連假將至加上後續母親節檔期,預期商機將更熱。

零售業者包括家樂福、全聯則表示,一切配合政府防疫政策,顧客進入賣場尊重佩戴口罩意願不強制要求,但工作人員、店員因常面對來往顧客,仍須佩戴口罩。

另外,法人也預期,口罩令鬆綁後,醫美保養相關商機將更活絡,從醫美診所到藥妝通路、百貨專櫃等都將受惠。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5,747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130例,死亡個案有68例,新增病例數較上周日的1萬6,902例減少約6.8%。

*四大航空業獲利 兩題材加持

航空業元月受惠於油價及客運復甦雙利多加持,華航(2610)、長榮航、星宇航空及台灣虎航客運營收都同步飆漲。法人以各家的營收數字分析,四家業者元月都會繳出漂亮的獲利成績單。

法人分析,只要油價持續走低,2、3月的載客率維持高水準,四大航空業者第1季獲利相當可期,推估華航、長榮航單季每股純益(EPS)有望挑戰0.5元。

原本市場都擔心,航空貨運下滑會拖累華航、長榮航第1季獲利,然而,客運市場的急速復甦,機票價格上漲、載客率拉高,再加上油價走低,三大因素有望將貨運價格下滑的影響消弭,今年第1季的獲利有望比原預期好。

市場都在討論星宇航空今年1月總營收寫下新高達15.23億元,月增率58%,年增率1,295%。

國內一樣以客運為主的平價航空台灣虎航,元月的營收衝上9.02億元,年增率比星宇航空還高,達2,060%。

市場過度擔心航空貨運對於航空雙雄的影響,但忽略客運本來才是兩大航空公司營收、獲利的主要來源,長榮航空1月客運營收寫下疫後首度衝上百億元佳績,來到101.86億元,年增率為3,583.4%,月增率為25.6%。

華航元月客運營收也達到89.36億元,較前月增加45.6%,較去年同期增幅1,217.9%;華航集團1月合併營收達到149.78億元,為2022年以來最高水準,隨著客運的復甦,已經看不到貨運量減少的影響。

華航也表示,國際旅遊需求逐步活絡,兩岸航線在春節期間往來旅客人次顯著增加,在有效的增班布局下,營收成長幅度為最大;另外東北亞日本航點增班、東南亞峴港及清邁開航,均挹注客運營收增加。

華航積極搶攻客運市場,日前推出2023西洋情人節促銷活動,開賣後帶動3、4月訂位湧入,熱門航點如東北亞東京、大阪、首爾仁川及東南亞曼谷、吉隆坡等,銷售將急速成長,助功第1季的營收、獲利表現。

長榮航空因應市場需求持續恢復航班或闢新航點,兩岸航線自3月1日起台北-北京航班由現行每周三班增為每周四班,上海航線則由現行每周14班增為每周16班;美洲航線自3月27日起台北-洛杉磯航班由現行每周14班增為每周21班,達到疫情前每天三班的規模;東南亞航線自3月26日起,台北-胡志明與台北-馬尼拉航班皆由現行每周14班增為21班,並於3月30日再新增台北-克拉克航線,每天飛一班。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2/20/2/2022832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國內航空搶客大戰 全面開打

星宇航空(2646)台北-洛杉磯將於4月26日開航,正式飛進太平洋另一端的市場,此舉,也揭示今年國內航空市場搶客大戰全面開打。

業內認為,在強大需求的支撐下,四大航空公司今年營運獲利應該都可以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星宇第1季東南亞線的日本、泰國、越南大家都卯足全力搶客,4月開始戰火延燒到北美市場。

長榮航空大增班穩坐北美線一哥寶座;對此,華航也因應市場布局調整北美線布局。

最近,西洋情人節2月14日當天,星宇航空宣布4月26日開闢台北-洛杉磯新航線,下半年打算插旗舊金山,星宇航空股價也從19.7元起漲,隨買盤不斷搶進,2月17日收盤時再度飆漲21.87%,瞬間星宇股價來到33.55元,寫下四天狂飆70%的驚人數字,股價站上3字頭、再創新高,周一即將要挑戰航空股王寶座。

星宇繼1月開闢河內及宿霧航線後,4月開闢台北-仙台航線,搶攻櫻花祭市場,這也是星宇航空首度插旗日本東北地區,成功開闢第六個日本航點,亞洲線跟國內的華航、長榮航及台灣虎航搶食大餅外;星宇航空台北-洛杉磯航線訂於4月26日開航,開航初期一周五班,宣告北美線的搶客大戰開打。

不過,星宇在北美線的布局剛啟動,立即要面對強勁的對手長榮航及華航,尤其,長榮航空已經架構綿密的越洋轉機航網,提供國內及東南亞許多消費者更多的轉機選擇,深耕轉機市場多年,在航網規模上具備強韌競爭力。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