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220910 英國女王駕崩篇

更新時間:20220911 00:56

*查爾斯三世登基 正式即位英國國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她的長子查爾斯三世自動繼位成為國王後,登基會議於倫敦時間今天上午10時召開,查爾斯三世正式被宣告即位英國國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8日在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安詳辭世,享耆壽96歲,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自動繼位成為國王,以及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其他14個大英國協成員國的元首。

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今天上午在聖詹姆士宮(The St. James Palace)召開,現年73歲的查爾斯三世正式被宣告即位英國國王。

查爾斯三世1948年11月14日誕生於白金漢宮,全名為查爾斯.菲立普.亞瑟.喬治(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伊麗莎白二世於1952年成為女王,時年3歲的查爾斯也成了王儲。

查爾斯三世待位超過70年,如今終於繼位,創下英國史上待位最久王儲的紀錄。

*英媒:女王國葬料於9/19舉行 哈利梅根會出席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後,她的孫子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都已從巴爾莫勒爾堡回到溫莎(Windsor)與家人團聚,預期他們會在那裡待到女王的國葬舉行。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在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昨天逝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後,哈利王子(Prince Harry)於今早離開城堡,據說已返回倫敦,前往他在英國的住所,也就是溫莎的浮若閣摩爾小別墅(Frogmore Cottage)。

哈利昨晚8時30分才抵達巴爾莫勒爾堡,已是官方宣布女王死訊2小時之後。一般預料,現居美國的哈利與妻子梅根(Meghan)會待在英國並出席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日期可能定在9月19日。

報導提到,哈利與梅根出席葬禮引發諸多揣測,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他們歷經數年紛擾後,第一次與王室家人重聚。

梅根和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的妻子凱特(Kate)都沒有前往巴爾莫勒爾堡,但預料兩人都會出席葬禮。

*英女王家人趕赴病榻 傳查爾斯要哈利「別帶梅根來」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英國時間8日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與世長辭。女王健康惡化消息傳出時,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王室成員獲知後,皆立即動身前往蘇格蘭,外傳唯有哈利王子接到父親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親自打的電話,告知他千萬不要帶梅根(Meghan Markle)一起來。

據《每日郵報》報導,哈利王子8日時從德國搭機返回英國,卻仍舊來不及見女王最後一面,而外界看到他的妻子梅根未一起同行,因此引發不少人議論。對此,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實原本哈利與梅根要一同前往蘇格蘭,但是被得知此事的查爾斯親自打電話阻止。

當時抵達弗洛格摩小屋(Frogmore Cottage)的哈利,接到父親查爾斯親自打來的電話,告知他在如此悲傷的場合,他若還執意帶梅根一起前往蘇格蘭,是相當不對且失禮的行為,因為這是僅屬於女王和她最親密家人的時刻。知情人士還補充提到,「查爾斯說得非常地清楚,梅根的到來絕對不會受到歡迎」,加上凱特王妃(Duchess of Cambridge)也並未出席的情況下,更不可能讓梅根特例出席。

該報導還指出,凱特王妃則是早在第一時間就決定不會陪同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一起前往蘇格蘭,因為她清楚知道這是女王與血緣緊密的家人間非常重要的時刻;而唯一有前往蘇格蘭探望女王的「王室媳婦」,僅有愛德華王子的夫人蘇菲伯爵(Sophie, countess of Wessex),因為她與女王的關係非常好,甚至還被女王當作女兒般對待,被外界認為可能是女王要求她務必出席。

*體虛但精力充沛 牧師曝英女王生前仍心繫這件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8日辭世,消息震驚國際,有位曾在女王逝世前幾天見過她的牧師透露,女王生前雖然身體虛弱,但仍精力充沛、對生活也相當樂觀,甚至直到生命最後階段仍心繫著俄烏戰爭與整個歐洲局勢。

據路透社報導,蘇格蘭教會的主持人格林西爾茲(Rev Iain Greenshields)牧師受訪時提到,女王生前最後居住的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因為位置與教會相近,所以女王偶爾會來參加他主持的佈道會,甚至在前幾天他還曾受到女王的邀請一起共進午餐。

接著格林西爾茲牧師透露了一些有關女王的生前狀態,「老實說當我聽說女王病得很重時,感當相當的震驚,因為前幾天我與她碰面時,她反而看起來非常精力充沛、記憶力也相當好,甚至與她開始對話時,讓人感到十分放鬆,整個人完全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

然後格林西爾茲牧師補充提到,「一開始見面時,女王確實看起來很虛弱沒錯,畢竟她已經高齡96歲了,但她在坐下來說話的那一刻,你就會知道現在在你面前的人,就是1名女王」。

之後他們聊了非常多話題,大多與女王的童年有關,「女王告訴我在40年前,她曾養過1匹名叫鄧弗姆林(Dunfermline)的馬兒,這匹馬為她贏得不少競賽,然後她還提到年幼的自己,非常喜歡與父母一起來巴爾莫勒爾堡」,此外,女王被問到是否記得去過哪些國家,她則是回應不記得準確數字,但她清楚記得自己在世界各地與各式各樣的人的相遇。

2人的話題還有提到俄烏戰爭,「女王對烏克蘭的遭遇感到十分憤怒,作為1個曾在歐洲親自經歷過殘酷戰爭的人,她顯然不願意見到歐洲會有再起烽火的可能」,格林希爾茲牧師還形容,直到生命的最後階段,女王仍舊待人親切且非常樂觀,「70年來,女王將自己無私奉獻給了國家,她對國家的愛不只有英國,還有英聯邦的眾多國家」。

*英國女王葬禮將定為「銀行假日」 預計兩週內舉行

英國政府今(10)日宣布,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葬禮當天,將會是英國的「銀行假日」(Bank Holiday),但確切日期尚待公布。

「銀行假日」是英國以及部分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國家用來稱呼公共假日的詞語,例如1月1日的元旦、4月份的復活節週一(Easter Monday)、12月25日的耶誕節等等。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英國新任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他的登基儀式上批准了這項命令;葬禮預計會在兩週之內舉行,地點在倫敦的西敏寺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不過詳細行程必須等待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的公告。

*表姊英國女王辭世 丹麥女王︰我會非常想念她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辭世,擔任英國君主長達70年的她,為世界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不過在英女王過世後,這項記錄保持者將改由82歲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Queen Margrethe II)擔任,而原先要在10日舉行登基50週年慶典的丹麥女王,也立即宣布取消所有相關活動。

綜合外媒報導,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後代,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遠房表姊妹的關係,2人的關係十分親密、私下也時有來往。就在8日時,瑪格麗特二世聽聞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噩耗後,立即取消自己預定在10日舉辦的登基50週年慶典活動,還讓丹麥王宮降半旗來致哀。

瑪格麗特二世甚至還特地寫信給新任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表達自己對過世表姊的不捨與悲傷,「對於你母親去世的消息讓我們感到非常震驚,她對我和我的家人們來說,就像她對你一樣的重要,我們會非常想念她的」,還另外讚揚伊莉莎白二世是歐洲君主中的佼佼者,對所有人都有很大的啟發與影響力,更感謝她多年來努力維持英丹2國間的友好關係。

瑪格麗特二世自1972年繼位以來,已在位50年又239天,為丹麥國史上在位時間第2長的君主。而在伊莉莎白二世過世之後,她除了成為最新一任歐洲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成為現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女性君主。

*目前全球在位最久君主是他!丹麥女王取消本週登基金禧年慶典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駕崩,享耆壽96歲。在她辭世後,目前在世君主在位最長的變成汶萊蘇丹包奇亞(Hassanal Bolkiah),第二長的則是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Margrethe II)。而原訂於本週末慶祝登基50週年的瑪格麗特二世,因為英國女王辭世又也宣布取消本週慶典。

綜合外媒報導,在位70年的伊莉莎白二世駕崩後,現年76歲的汶萊蘇丹兼首相包奇亞成為目前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主權國家君主。1967年10月5日即位的他,已統治汶萊54年又339天,將滿55年。而汶萊也是大英國協少數擁有自己獨立君主的國家,伊莉莎白二世生前與包奇亞關係良好,並授予其爵士封號;汶萊王室也有不少成員在英國武裝部隊擔任榮譽職務。

而目前歐洲在位最久、全球第2久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1972年1月14日即位的她則統治丹麥50年又7個月,不僅是當前歐洲唯一的女王,也是自1412年卡爾馬聯盟(Kalmarunionen,1397年至1523年由丹麥、瑞典和挪威組成的共主邦聯)統治者瑪格麗特一世逝世後第一位丹麥女性君主。

瑪格麗特二世其實是伊莉莎白二世的遠房親戚,2人都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的後裔,且她們自孩提時代便相識,私交甚篤,因此在得知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後,原本要在本週末進行慶祝自己登基金禧年活動都取消或延期。

*悼念女王辭世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艦鳴96響禮炮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8日辭世,享耆壽96歲。英國航艦「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於今(10)日鳴放96響禮炮以悼念女王。

英國皇家海軍新聞與分析網站「NavyLookout」10日在推特上發文表示,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Queen Elizabeth-class)一號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於大西洋中部航行時,鳴放96響禮炮悼念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而每一響禮炮則代表著女王在世的每一年。

「伊莉莎白女王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二艘命名為伊麗莎白女王的軍艦,其名稱源於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而同級的二號艦則命名為「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

*查爾斯向特拉斯吐露心情 稱母親離世「是我一直害怕的時刻」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後,繼任為國王的查爾斯三世十分哀痛。查爾斯9日接見首相特拉斯時,也向對方吐露對於母親離世的心情,稱這是他「一直以來害怕的時刻」。

《路透》報導,查爾斯三世9日從蘇格蘭返回倫敦後,在白金漢宮接見6日才由女王任命的新首相特拉斯,這是兩人首次當面對話。從媒體採訪畫面可清楚聽到,查爾斯向特拉斯表示,「(母親離世)是我一直以來害怕的時刻,我知道很多人也是這樣,但我們還是得努力繼續走下去。」特拉斯隨後向國王表達哀悼之意。兩人交談不久後,查爾斯貼心表示,「我們不能佔用妳太多時間」,示意剛上任的特拉斯趕緊重新投入公務。

查爾斯和王后卡蜜拉剛返抵白金漢宮時,現場聚集大批悼念女王的民眾,而兩人下車後也特地停留10多分鐘與民眾握手致意。查爾斯表示,「當我們到達時,看到這麼多人來哀悼,這是一個溫暖的午後。」

特拉斯日前接獲女王死訊後,形容女王逝世為「對國家和世界的巨大衝擊」,強調女王是「建立現代英國的磐石」,「英國之所以成為今天的偉大國家,是因為她,女王是大不列顛的精神,這種精神將永存」。她並呼籲國人團結支持查爾斯三世,幫助國王承擔重任。

*英王查爾斯即位宣詔儀式 數百民眾扶老攜幼觀禮

英國新王查爾斯三世今天在倫敦聖詹姆士宮舉行的儀式正式登基成為國王。數百位民眾獲准進入宮殿外庭,參與宣告國王即位的傳統典禮。

路透社報導,聖詹姆士宮(St James's Palace)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宮殿之一,由著名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下旨在1530年代興建。

現年73歲的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於倫敦時間今天上午10點,在這座宮殿內舉行的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正式即位。

會議結束後,嘉德紋章官(Garter King of Arms)懷特(David White)在其他身穿金紅色官服的紋章官陪同下,來到聖詹姆士宮修士庭(Friary Court)上方的宣詔台(Proclamation Gallery),大聲朗讀「首要詔書」(Principal Proclamation),宣告查爾斯三世成為國王。

當懷特要求為國王喊出三聲三歡呼(three cheers)時,現場穿著傳統鮮紅色制服的英國士兵高喊3次hip hip hurrah。

有幾百位民眾獲准進入修士庭旁觀儀式,其中有些父母把小孩扛到肩上,有一名女性手上握著花束,還有年長者坐著電動代步車。

*英國王儲專用封號 威廉王子獲封「威爾斯親王」

新英王查爾斯三世繼位後,將「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頭銜交棒給威廉王子,根據過去傳統,該頭銜代表他成為王儲,更是王位第一繼承人。外媒報導,威廉謙遜親民又肯履行王室職責的責任心深植人心,他被外界視為繼女王之後的最受歡迎王室成員。

外媒報導,近年英國王室傳出動盪,包含女王健康每況愈下、哈利王子退出王室、安德魯公爵捲入性侵醜聞等,威廉王子因此脫穎而出,他與妻子凱特王妃成為王室核心角色,民調機構YouGov今年8月調查結果顯示,兩人僅次女王分別排名民眾最喜愛王室成員的第2和第3名。

查爾斯在首次演說宣告,威廉接任「威爾斯親王」,凱特王妃成為「威爾斯王妃」,他相信兩人將有助於國內對話,並關注弱勢族群。相關王室人士透露,兩人將以謙遜的態度扮演王室,並期盼贏得人民的信任與尊重。

有學者認為,查爾斯年事已高,身為王儲的威廉極受歡迎,意味著他將承擔更多王室職責。有關注王室作家則說,多數人都非常看好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深信兩人能成為扮演好國王與王后角色。

*前首相自爆糗事!與女王曾有「起司危機」 結局笑翻國會全員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8日辭世後,不僅英國舉國哀悼,國會下議院也在9日時,召開了特別會議來追思女王。眾位議員除了輪流發表演說,讚揚女王生前種種出色功績外,大家也分享不少與女王私下相處時發生的趣事,其中又以前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的「起司危機」最博得眾人喝采。

綜合英媒報導,前首相梅伊在9日時,於國會下議院召開追思女王的特別會議上,分享自己曾與女王一起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Balmoral)野餐時,所發生的「起司危機」事件。據梅伊的回憶,當時她們各自忙著拿出野餐籃內的食物,並放到桌上擺好,然後她自己一時沒注意,讓手中的起司掉落至地上,「當下我知道,我必須瞬間做出決定」。

聽到這段話的瞬間,讓在場內不少議員忍不住爆笑出來,因為梅伊所說的「瞬間做出決定」(a split-second decision)一詞,為過去的英國首相在做出重大決定,如戰事、經濟或國家大事等事件時,才會特別使用該詞,也使得議員們非常期待梅伊分享的故事後續。

梅伊稍微停頓一下後,又接著說道,「我趁沒人注意時,偷偷將掉在地上的起司撿起來,然後把它放到盤內,接著端到桌上,正當我暗自竊喜沒人發現,想不到我一轉身,就看到原來女王一直關注我的一舉一動。我們倆互看著彼此一眼後,女王就默默對著我笑了出來,而那塊起司仍被繼續留在了桌上」。

聽完梅伊與女王的「起司危機」後,全場瞬間哄堂大笑,而梅伊願意分享自己的糗事,甚至不惜用上「瞬間做出決定」一詞打趣自己,也顯示出2人的關係十分密切,而梅伊在2016至2019年的任期中,每週都會親自和女王會面,並向她匯報政事。

據梅伊形容,「女王是我遇到的所有國家元首或領導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和她會面時不像是在見1位高貴又強大的君主,反而更像是和1位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智慧無限的女性在交談」。

*日皇室為英女王服喪3天 天皇皇后有意出席女王葬禮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辭世,國葬則訂於本月19日前後舉行。而與英國王室有長久深厚關係的日本皇室,也有對女王的離世致上哀悼之意,日本天皇與上皇夫婦甚至宣布,他們將為女王服喪3日,此外來傳出德仁天皇有意親自和日本首相出席女王國葬,據悉雅子皇后也有意一同出席。

據《朝日電視台》報導,日本宮內廳10日表示,德仁天皇與雅子皇后9日聽聞英國女王過世的噩耗後,便宣布即日起替女王服喪3天,還發聲明表達悼念之意,除了向女王所留下的許多成就、多年來不斷關注著英日2國關係等方面,表示由衷的敬意與感謝外,還提到自己在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期間,深受女王的熱情關懷與照顧,對此再次致上深深的謝意。

該報導還指出,日本皇室與英國王室之間的淵源極深,早在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登基儀式時,昭和天皇就派當年還是皇太子的明仁上皇來代表出席。2國王室的交情至今仍十分深厚,在2019年德仁天皇登基後,原本要以天皇身分出訪的第1個國家就是英國,但受到疫情的影響,才遲遲沒能成行,不料卻從此再也無法見到女王一面。

此外,日本天皇為他國王室成員服喪並非罕見之事,在2016年已故泰王蒲美蓬過世,當時的明仁天皇就曾替其服喪3天,而這次上皇夫婦也為英國女王服喪3天,來表達悼念之情。真正罕見的情況,為日本天皇出席國外王室或元首的葬禮之事,過去僅有1次是在1993年比利時國王國王包杜恩一世(Baudouin I)的國葬,由當時仍是天皇、皇后的上皇夫婦出席。

*悼念英女王 日本天皇德仁、首相岸田有意出席國葬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訂於本月19日前後舉行,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天皇德仁和首相岸田文雄都有意出席,而且天皇出席葬禮實屬罕見。

日本《共同社》、《朝日》、《TBS》電視台等媒體透露,日本政府正在協調天皇出席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事宜,據稱目前正在療養的皇后雅子身體無礙,也欲一同前往。

據了解,天皇出訪外國需要內閣決議,並安排國事行為的臨時代理,宮內廳將與政府探討如何應對。宮內廳10日另發佈消息指出,天皇夫婦和上皇夫婦9日起服喪3天。

報導提到,天皇一般按照皇室慣例,不出席國內外的葬禮,1993年時在位的上皇夫婦出席比利時國王博杜安一世的國葬是首例。

德仁天皇9日亦透過宮內廳就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表達心情,「表示深切悲傷之情和衷心哀悼之意。對女王的眾多功績和貢獻,發自內心地表示敬意和感謝。」

另一方面,首相岸田文雄也考慮親自出席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隨後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

英國王室和日本皇室等兩個家族關係深遠,德仁2019年即位後,就曾計畫在2020年訪英,作為天皇夫婦首次外訪,但因新冠疫情延期。

*查爾斯三世即位為英王 普廷表達祝賀

英國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的長子查爾斯,今(10)日正式即位為英國國王,稱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事後透過俄羅斯駐英大使館,向新任國王表達了祝賀之意。

《法新社》報導,普廷在賀電中表示,「請接受我對您繼位誠摯的祝賀。我祝願陛下成功,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昨日宣布,雖然「俄羅斯人敬服伊莉莎白二世的睿智」,但普廷並沒有參加女王喪禮的計畫。

*BBC出包! 竟把女王寫成陰道 網罵翻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辭世,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成為新任君主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昨日(9日)查爾斯三世與妻子卡蜜拉(Camilla)下飛機時,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中竟出現嚴重的字幕錯誤。

綜合外媒報導,昨日下午1點40分左右,查爾斯三世與妻子卡蜜拉下飛機前往白金漢宮,當時BBC記者正談到伊莉莎白二世,並解釋下飛機的是卡蜜拉。

尷尬的是,畫面上的字幕竟然使用了「vagina」(陰道),而非「Regina」(拉丁文中女王的意思),眼尖的觀眾立刻發現了不對勁。

網友紛紛在推特上發文表示,「BBC應該更加小心他們的字幕」、「這是史詩級的錯誤」、「到底是王后還是陰道呢?」。

*新英王首次全國演說 查爾斯三世矢言維護憲法原則

在全英國為女王辭世哀悼之際,繼位的新國王查爾斯三世於倫敦時間9日傍晚6點(台灣時間10日凌晨1點)對全國發表首次電視演說,他對「親愛母親」伊莉莎白二世的「愛和奉獻」表達感謝,並向女王畢其一生鞠躬盡瘁服務人民致敬;作為新國王,查爾斯矢言繼續如同伊莉莎白女王一般,以堅定不移奉獻精神對國家履行職責,維護英國國家核心的憲法原則。

伊莉莎白二世8日在居住的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辭世,享耆壽96歲,73歲的兒子王儲查爾斯繼位成為新國王,他9日從蘇格蘭飛往倫敦,並發表了他作為君主的首次演說。

查爾斯國王說,親愛的母親伊莉莎白女王陛下所啟發的「愛、欽佩和尊重」,成為她在位70年統治的標誌,一直是他和全家人的榜樣;女王一生的奉獻精神,經歷了變革和進步的時代,也走過歡樂和慶祝的時代,以及悲傷和失落的時代,贏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尊重、喜愛、欽佩和敬意,

查爾斯表示,女王陛下「對人民的承諾從未動搖,並定義她的一生」;正如其王室家庭每一位成員都可以證明的那樣,她將這些特質與溫暖、幽默,和始終能看到別人最好一面的準確能力,結合在一起。

查爾斯指出,「無論您可能住在英國哪個地方,或世界各地領土疆域,無論您的背景或信仰如何,我(作為國王)都將盡力以忠誠、尊重和愛為您服務,就像我一生所做的那樣」。

查爾斯說,其長子也是新王儲的威廉王子繼承他的頭銜「康瓦爾公爵」(Duke of Cornwall),妻子凱特為康瓦爾公爵夫人(Duchess of Cornwall),兩人也被賦予威爾斯親王和威爾斯王妃封號。

查爾斯表示,隨著他擔任君主的新職責,他的生活「當然會改變」,並說「依靠我親愛的妻子卡蜜拉的深情協助」。卡蜜拉成為他的王后,「以表彰她自己忠誠的公共服務」。

在演說之前,查爾斯國王9日回到倫敦後,在白金漢宮外面接受群眾歡呼及鼓掌歡迎。在他登基以來首次公開露面之際,一群英國民眾唱著「天佑國王」(God Save the King)。

*查爾斯三世承諾盡職一如母親 交棒威爾斯親王頭銜

英王查爾斯三世今天首次以國王身分對全國發表預錄談話,強調將一如母親伊麗莎白二世,盡忠職守為民服務,同時做到既愛護傳統,又勇於革新。

他也宣布將「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等頭銜交棒給王儲威廉王子,更少見地直接對哈利及梅根表達關愛。

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下午在白金漢宮預錄對全國民眾的談話。在此之前,他與聚集在白金漢宮周邊的民眾親切互動、握手,還有一名婦女熱情吻了他。

這是他成為國王後,首次與民眾互動。部分民眾熱情自發唱起「天佑吾王」。

查爾斯三世在預錄談話中提到,伊麗莎白二世曾承諾一生都要為民服務,他今天要重申這個承諾。

他指出,1947年,伊麗莎白二世慶祝21歲生日時,她從南非開普敦向大英國協成員國發表廣播談話,承諾無論壽命長短,她都會將生命奉獻給人民、為人民效力。

「這不只是承諾」,查爾斯三世說,「這是深刻的個人使命,而這樣的使命決定了她的一生」。

查爾斯三世指出,伊麗莎白二世生前既展現對傳統的恆久愛護,也勇於擁抱進步,這些都是讓國家民族偉大的特質。

伊麗莎白二世在1952年登基時,英國及其他國家仍忙於應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和社會貧困匱乏,且社會多依循既定慣例運作。

不過,查爾斯三世說,近70年來,英國成了多文化、多信仰的國家,國家制度也發生變化。但無論世事有多少變化,英國信奉的價值觀不變、也不能變,包括君主的角色與責任。

他說,無論是英國或大英國協成員國、英國海外領地居民,無論他們的出身背景或信仰為何,他都將致力於忠實地、帶著尊重與愛,為他們服務。他並感謝妻子卡蜜拉結縭17年來的協助和堅定責任感。

查爾斯王子最後引用英國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經典劇作「哈姆雷特」(Hamlet)的台詞「盼天使為你吟唱安息」(flights of angels sing thee to thy rest)作結,感謝母親一生奉獻英國及大英國協。

結束錄製談話後,查爾斯三世在白金漢宮首次以國王身分接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

白金漢宮今天表示,10日上午召開的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將正式宣布查爾斯三世繼任即位。

*從王室情婦到王后 卡蜜拉背負多年罵名終獲女王認可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辭世,王儲查爾斯繼位為王,其妻卡蜜拉也將隨之成為王后。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導,因為與查爾斯的婚外情以及黛安娜王妃之死,忍受外界多年的指責的卡蜜拉,完成了「令人驚嘆的轉型」,從過去的「王室情婦」成為今日的王后。

報導指出,查爾斯與黛妃婚姻破裂,有一部份人歸咎於卡蜜拉,1994年查爾斯公開承認與卡蜜拉這段婚外情,令這名「王室情婦」遭受尖酸刻薄的批評;1997年黛妃車禍過世,更使她成為千夫所指。2005年查爾斯與卡蜜拉成婚,關於她未來的頭銜的爭議不小。

一直擺脫不掉第三者標籤的卡蜜拉,當時不僅低調地公證結婚,也不隨查爾斯王儲的「威爾斯親王」頭銜,使用威爾斯王妃稱號,而是採用「康瓦爾公爵夫人」(Duchess of Cornwall)。當時王室幕僚還透露,卡蜜拉也不希望未來查爾斯繼位成為國王後,她被稱為「王后」(Queen Consort)—儘管她有此資格—而是使用「王妃」(Princess Consort)頭銜。

卡蜜拉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逐漸讓英國民眾接受她,現在是王室其中一名最受歡迎的成員。但是,今年2月女王一席話,才正式為她未來的頭銜「定調」。

《每日郵報》指出,儘管女王數年前就認可給予卡蜜拉「王后」頭銜,但是直到今年2月發表繼承王位70週年的「白金禧」談話中,正式向全國宣告,她「誠摯希望」,等時候到,希望這名媳婦被稱為「王后」。

女王說,「當時候來臨,我的兒子查爾斯成為國王,我知道你們將給予他和他的妻子卡蜜拉和對我同樣的支持,這是我誠摯的願望,當時候到時,卡蜜拉會被稱為王后,繼續履行她的王室職責。」卡蜜拉之後表示,她對於女王公開認可感到「非常榮幸、非常感動」。

預計在查爾斯三世國王加冕典禮上,卡蜜拉將穿著喬治六世王后、伊莉莎白二世之母伊莉莎白王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1937年冠冕禮上所戴的王冠,一同接受加冕。

*英國白金漢宮:國王登基儀式10日上午舉行

英國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宣布,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將在英國當地時間週六上午10點(台灣時間10日下午5點),在倫敦聖詹姆士宮(The St James Palace)召開,屆時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將被正式宣布為「英國國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查爾斯三世本日稍早被眾人目睹離開了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外界預期查爾斯三世將搭機返回倫敦白金漢宮。

英國國會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已確認,查爾斯三世將在英國當地時間9日晚間6點(台灣時間10日凌晨1點)對全國發表講話。

*新英王查爾斯首次全國演說 場景藏致敬父母密碼

英國繼位的新國王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今天發表首次全國電視演說,有皇室迷發現,查爾斯左手邊的花瓶上刻有「柯基」,前方還有已故的菲利浦親王(Prince Philip)的骨董桌等,佈景藏有對父母思念與致敬。

外媒報導,查爾斯左右手邊都擺放著向致敬女王物件,右方是女王身穿亮藍色套裝搭配紅色花朵照片,左手邊則是花語為「回憶」的迷迭香搭配甜豌豆花束,下方花瓶還刻有女王最愛的柯基犬。

眼尖的皇室迷還發現,查爾斯前方木製桌子曾為菲利浦親王所有,應該是為了這次演說特別被擺放出來。另外,查爾斯選在白金漢宮某客廳拍攝影片,該地過去也是去女王拍攝耶誕節演說的場地。

對此,皇室迷相當滿意,他們說,「有很多細節」、「多麼美好的致敬」等。

*英國史上最多!皇家禮砲鳴放96發紀念女王 響徹全城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台灣時間9日)駕崩,享耆壽96歲。英國夏令時間9日下午1點(台灣時間9日晚間8點),皇家騎砲隊於白金漢宮附近的海德公園(Hyde Park)發射96發皇家禮砲(Royal Salutes)紀念這位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此次也是英國有史以來發射最多發的禮砲儀式。

根據英媒《鏡報》 報導,9日下午,一支由71匹馬組成的皇家騎砲隊,拉著野戰砲進入海德公園。當地夏令時間下午1點,皇家騎砲隊在公園內朝倫敦塔(Tower of London)方向發射96發禮砲,以此紀念辭世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世的每一年。禮砲聲響徹倫敦城,成千上萬名齊聚白金漢宮外的悼念者同時向他們敬愛的女王致意。除了海德公園外,英國多地同日也都有舉行禮砲儀式。

《鏡報》表示,禮砲儀式最早可追溯至15世紀,經常見於軍功授勳或王室特殊場合,例如王室有新生兒出生、君王即位或加冕,照例都會發射62發禮砲。而今年6月2日,皇家騎砲隊就發射了82發禮砲慶祝女王登基白金禧年(即位70周年);去年4月10日,則鳴響41發禮砲來紀念女王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這次為女王舉行的表演,被認為是英國有史以來發射最多發禮砲的儀式。

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預計會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並在該教堂停留3天供子民瞻仰遺容。英國王室今天表示,確切葬禮日期會再另行公布。

*查爾斯將繼承女王所有資產 154億一毛不少進口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台灣時間9日凌晨)駕崩,享耆壽96歲,而女王留下近3.7億英鎊(約新台幣132億元)的個人財產,都將由繼位的長子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繼承,且不需繳納遺產稅。

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年度富豪榜顯示,2022年女王的淨資產估值約為3.7億英鎊(約新台幣132億元)。儘管王室擁有各式各樣複雜收入來源,但大部份都受到英國皇家財產局的管轄,這些財產並非政府或君王私人所有,即便如此,君王還是擁有所謂的「國王私用金(Privy Purse)」。

女王的「國王私用金」主要收入來源為蘭卡斯特公國(Duchy of Lancaster),該公國由獨立的信託機構運作,以為英國君王提供收入,此外還有繼承的遺產、資產等,但不管是英國皇家財產還是「國王私用金(Privy Purse)」都將由繼位的長子查爾斯繼承。

根據英國法律,針對這筆龐大的遺產本可以向其徵收40%的遺產稅,但在英國皇室1993年的新制下,為避免王室財富在君王接連逝世的情況下銳減,因此無需繳納遺產稅給英國政府,因此查爾斯三世能一口氣繼承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所留下的龐大遺產。

*女王鞠躬盡瘁至最後一刻 醫界:辭世前浮現周邊血管疾病徵兆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今(9)日報導,澳洲醫師柯恩瓊斯(Deb Cohen-Jones)表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6日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任命保守黨新黨魁特拉斯為新任首相時,她虛弱外表可能是將在幾天內死去的徵兆,致命原因研判很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當日兩人合影照片裡,女王手背發黑,透露出可能健康狀況惡化的跡象。

《每日郵報》女性版(FEMAIL)報導,住在西澳州伯斯(Perth)的柯恩瓊斯醫生受訪表示,照片「看起來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的證據。這是一種血液循環障礙,會導致心臟和大腦外的血管變窄、阻塞或抽搐」。

柯恩瓊斯說:「有時這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如果你的周邊循環很差,器官無法得到好的血液供應。它可能是多重器官衰竭的徵兆。」

周邊血管疾病較為人知症狀包括間歇性疼痛,可能出現抽筋、肌肉疲勞、受影響的身體部位「發冷」、麻木和針刺的感覺。

報導說,甫辭世的女王在6日照片裡的雙手呈現「大理石斑」(mottled),這通常發生在心臟不再能夠有效輸送血液時。根據非營利機構「臨終照護」(Crossroads Hospice)網站,當皮膚出現「大理石斑」變化時,血壓緩慢下滑,身體血流跟著變慢,導致肢體末梢開始感到觸摸寒冷。

讓人感傷的是,柯恩瓊斯認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若受此一慢性病折磨,可能已承受了「很大痛苦」,因為從照片看來女王病情嚴重。

報導說,在任命特拉斯為新首相之前,伊麗莎白二世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且女王習慣在公共場合戴手套,無從得知她皮膚出現「大理石斑」變化有多久時間。

*被遞紙條告知女王病危 新任英相特拉斯議院場邊反應曝光!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台灣時間9日凌晨)駕崩,享耆壽96歲。消息傳出後,一段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下議院備詢時,被遞紙條告知女王病危的畫面曝光,可以看到當時特拉斯不管台上辯論,直接轉頭與身旁官員交頭接耳,氣氛相當凝重。

綜合英媒報導,英國女王8日下午突然傳出接受醫療監護照料,消息一出引發國際關注。當時首相特拉斯正在下議院接受上任後首次質詢,而工黨黨魁斯塔默(Sir Keir Starmer)正在台上針對能源價格議題發言,本應專注台上辯論的場合卻見一群議員正在傳閱紙條,財政大臣扎哈維(Nadhim Zahawi)將紙條遞給特拉斯看過後,2人開始交頭接耳,且神色看起來相當擔憂。

之後斯塔默被副手雷納(Angela Rayner)告知紙條內容後,似乎也感到震驚,暫停發言;沒多久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就正式打斷議程,宣布女王的狀況。特拉斯隨即發聲明表示,全國上下都相當擔心女王的健康狀況,希望她能早日好轉,但幾小時後就傳出女王辭世的消息。這段下議院的影像也隨之公開流傳。

*女王駕崩!英國王室發布悼念指引 下葬日期尚未定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下午(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倫敦橋計畫」啟動 ,英國王室進入哀悼期。王室今天(9日)發布「哀悼指引」,表示哀悼期將持續至女王葬禮後的第7天結束,至於下葬確切日期會再另行公布。

伊莉莎白二世駕崩,享耆壽96歲,大批英國民眾得知消息後聚集到白金漢宮外獻花悼念,各國政要也都相繼致哀。英國政府8日隨即啟動倫敦橋計畫,該計畫其實就是伊莉莎白二世逝世後進行葬禮等相關事宜的名稱,王室也於同日宣布進入哀悼期。

英國王室9日透過官網發布聲明 ,表示繼任的國王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希望從女王辭世當天直到女王葬禮後的7天之間進行王室哀悼,所有王室成員、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王室代表、皇家衛隊在此期間都將舉行哀悼儀式。女王葬禮確切日期會在適當時機公布。

英國王室指出,在哀悼期間,除了象徵大英國協元首的皇家旗外,所有王室宅邸都需降半旗;英國數位文化傳媒和體育部(DCMS)也已發布其他公家機關旗幟指南。另外,過去女王在世時,每年都會發射一輪皇家禮炮,英國國王御用皇家騎炮隊將於英國夏令時間9日下午1點(台灣時間9日晚間8點)在倫敦海德公園(Hyde Park)發射皇家禮炮,以示紀念。

在哀悼期間,所有王室相關宅邸、建築將關閉至女王葬禮之後,不過王室也針對想獻花致悼的民眾提供指引,可獻花的地點包括白金漢宮附近的綠地公園(Green Park)或海德公園、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的劍橋門(Cambridge Gate)、桑德令罕府正門、巴爾莫勒爾堡正門、荷里路德宮女王畫廊入口、希爾斯伯勒堡正門前院。其他公共建築、景點的獻花指引將由英國內閣辦公室發布。

*英女王喪禮地點西敏寺:王室千年至高無上聖地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將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喪禮。西敏寺一直是英國君主舉行喪禮或加冕登基的地點,對英國王室來說具重要歷史意義,時間達近千年。

英國女王喪禮在西敏宮附近的西敏寺舉行。英國全境默哀2分鐘。女王將在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下葬,長伴她父親喬治六世與早她1年4個月過世的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身旁。

菲立普親王2021年4月17日葬於溫莎堡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下方的皇家墓穴(Royal Vault),在女王過世後,將遷葬於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和女王相伴長眠。

法新社報導,公元1040年代,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君主宣信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在一座建造於公元960年左右的本篤會修道院原址上,擴建而成一座石教堂。

亨利三世(King Henry III)在1245年下令開工,打造成當今大型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在最初的設計上,這座教堂就是作為君主舉行葬禮或加冕登基之用。

威廉一世(William I)1066年首次在此加冕登基,自此成為數世紀以來的傳統。

伊莉莎白二世1953年在聖愛德華寶座(Saint Edward's Chair)上加冕,她的長子查爾斯也將循此儀式登基。

西敏寺迄今已舉行過38次君主加冕登基儀式。

聖愛德華寶座是英國君主加冕禮使用的御座,在1300至1301年打造成完,寶座下方放置著斯昆石(Stone of Scone),是蘇格蘭歷代國王加冕時使用的一塊砂岩,當年由愛德華一世(Edward I)作為戰利品從蘇格蘭帶回英格蘭。

直到1996年,英國內政部將斯昆石交還給蘇格蘭政府,由其帶回愛丁堡城堡。每次舉行加冕典禮時,再將斯昆石運回放在寶座下。

西敏寺也是英國王室婚禮舉行的地方,其中多數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1100年11月11日,亨利一世(King Henry I)在此迎娶蘇格蘭的瑪蒂爾達(Matilda of Scotland),創下首例。

伊莉莎白二世在登基前,於1947年在西敏寺下嫁菲立普.蒙巴頓(Philip Mountbatten),也就是後來的菲立普親王。

西敏寺最近一次舉行王室婚禮是威廉王子2011年迎娶女友凱特.密道頓(Kate Middleton)。

威廉王子的母親黛安娜王妃1997年在巴黎發生車禍喪生,她的葬禮是在西敏寺舉行。

在30位英王和女王中,大約有18位埋葬在西敏寺,第1位是宣信者愛德華,最近一次下葬西敏寺的英王是喬治二世(King George II),時間在1760年。

迄今共有大約3330人葬於西敏寺,其中包括英國的貴族、詩人、將軍、政治家、科學家等重要的人物,例如狄更斯、喬叟、山繆.詹森、吉卜林、威廉·威伯福斯、牛頓、達爾文、史蒂芬.霍金。

西敏寺全名是「西敏聖彼得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是「王室特有」,不受教區及其所在省的管轄,受君主直接管轄。

英國君主擁有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的頭銜。

*白金漢宮湧人潮 民眾悼女王:最令人信服君主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辭世,享耆壽96歲。民眾從昨晚無視寒風冷雨,湧入白金漢宮,獻花、點蠟燭、唱歌,緬懷女王。受訪民眾多認為,她是歷來最令人信服的君主。

白金漢宮8日傍晚6時30分宣告女王辭世,但下午已有聽聞女王健康情況嚴重惡化的民眾前往白金漢宮獻花,為女王祈福。

記者8日晚間走訪白金漢宮周邊,儘管天氣不穩定,寒風冷雨一波接一波,仍有許多國內外民眾專程來此向女王致意,或體驗氛圍、見證歷史時刻。

沿路上,氣氛平靜,夜幕下的燈光雖未能將路面照得雪亮,但沿著林蔭大道或聖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小徑安靜前行的人們都知道,70年來,風雨中穩定力量的象徵在哪裡。

伊莉莎白二世在位70年,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不過是3個月前,在天氣明朗的6月,英國剛舉行女王登基70周年「白金禧」慶典,但如今在同樣的地點,一樣是有民眾熱情自發唱起「天佑女王」,但氣氛已截然不同。

現場多數受訪民眾肯定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史上最受人愛戴、最令人信服的君主。她以身作則,示範何謂盡忠職守;在國家遭遇重大挑戰時,永遠能扮演穩定力量,傑出的智慧與品格也收服世界各地許多民眾的心。

英國民眾夏洛特(Charlotte)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說,伊莉莎白二世在位數十載,堪稱「從未犯錯」。女王公平、公正、善良、誠實,體現一個好的統治者該具備的所有元素。夏洛特認為,英國非常幸運能擁有這麼一位君主。

多數受訪英國民眾對於女王在位70年來,無論國家遭遇任何挑戰,總是能讓民眾感受她與所有人同在,特別有感。

萊伊莎(Laiza)說:「我們記得她為英國及大英國協所作的一切」。

儘管已多次傳出行動不便、健康衰弱,女王6月在白金禧慶典期間依然克服萬難,依循傳統現身白金漢宮陽台,向聚集的民眾揮手,並維持用色大膽、別出心裁的穿搭風格,讓許多人感到女王「永遠不老」。

女王如此堅持,只為了不讓民眾失望,在逝世前兩天也毫不馬虎完成新、卸任首相權力交接儀式。萊伊莎說,女王的敬業態度過人。

瑪堤爾達(Matilda)說,女王始終如一,永遠把職責擺第一、信守承諾,「我們的國家、世界各地,都以她為榜樣」。遭遇困難時,例如COVID-19疫情,許多人都等著聽她發表演說,伊莉莎白二世毫無疑問是領袖典範。

*上萬群眾齊聚白金漢宮悼念女王 計程車司機自發列隊致意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傍晚6點多(台灣時間9日凌晨1點多)辭世,享耆壽96歲,消息一出舉國哀慟。當地時間8日晚間至9日,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外聚集成千上萬名向女王致悼的民眾,還可以看到宮前林蔭大道(The Mall)有數十名計程車司機自發列隊停車向他們敬愛的女王致意,氣氛肅穆哀傷。

綜合外媒報導,作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伊莉莎白二世生前頗受子民愛戴,8日下午女王病危的消息一出,白金漢宮和女王病榻所在的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外就出現不少為伊莉莎白二世祈禱的民眾;其駕崩的消息傳開後,社群湧現大量悼念貼文,大批民眾聚集到白金漢宮獻花、唱國歌悼念這位和藹可親的領袖,現場還能看到不少人因不捨淚崩。

除此之外,白金漢宮正門前的林蔭大道,8日晚間出現約50輛黑色計程車列隊向女王致敬,場面令人動容,可以看出女王在英國人民的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記者布蘭德(Paul Brand)在推特上就表示,看到計程車司機自發列隊,靜靜致悼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英女王辭世後 全球各地飛倫敦航班搜索量暴增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辭世,引起全球哀悼,旅遊新創公司Hopper表示,在女王離世後從全球各地飛往倫敦的航班搜索量暴增。

據《路透》報導,Hopper指出,英女王駕崩消息傳出的1個小時內,從美國飛往倫敦的航班搜索量比7日增加了49%。由於目前恰好是英鎊兌美元疲軟的時候,使得英國成為美國人主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另外,Hopper透露,與7日相比,從世界各地飛往倫敦機場的航班搜索量增加了40%,與宣布女王去世前3小時相比則上升了41%。

*英國王室繼承順位曝光 23位繼承人最小才1歲

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英國時間8日(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6歲,女王和菲立普親王的長子查爾斯在女王辭世後,登基成為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王室的繼承順位也有了改變。

《CNN》根據王室祖譜,整理了23位繼承人的繼位順序,其中莉莉貝、西耶娜·伊莉莎白、奧古斯特·布魯斯班克和盧卡斯·廷德爾都是2021年出生的,目前年僅1歲。

查爾斯三世

出生日期:1948年11月14日

查爾斯三世3歲起就成為王室繼承順位1號,女王辭世後,由查爾斯三世繼位。高階官員主導的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預料將在女王辭世隔天於倫敦的聖詹姆士宮(St. James's Palace)召開,以正式宣布查爾斯為新的君主;加冕儀式則可能在數月後舉行。

英國王位繼承人1號 威廉王子

出生日期:1982年6月21日

在查爾斯三世繼位後,他和黛安娜王妃的長子威廉王子自然成為了繼承人順位一號,他是王室成員中學歷最高的,擁有文學碩士文憑,曾於2006年至2013年在軍中服役,參與了至少150次救援行動。

英國王位繼承人2號 喬治王子

出生日期:2013年7月22日

目前仍在讀小學的喬治王子,在女王辭世後成為了2號繼承人,他昨天才剛到新學校報到,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英國王位繼承人3號 夏綠蒂公主

出生日期:2015 年5月2日

2011年,英國廢除了在繼承順位中男性優於女性的規定,因此夏綠蒂公主成為了目前順位最前面的女性。

英國王位繼承人4號 路易王子

出生日期:2018年4月23日

威廉王子的小兒子路易王子是英國王位的4號繼承人,他的出生曾搶走了哈利王子跟梅根2018年的婚禮風采。

英國王位繼承人5號 哈利王子

出生日期:1984年9月15日

順位第5的哈利王子和哥哥一樣曾在軍中服役,他還曾在2007至2012年間到阿富汗服役,2020年初,哈利王子宣布放棄頭銜退出王室,目前住在美國。

英國王位繼承人6號 亞契(Archie)

出生日期:2019年5月6日

第6順位繼承人是哈利王子與梅根的長子亞契,這名年僅3歲的小孩創造了英國的歷史,成為第一個王室中的混血兒,他目前沒有任何頭銜,不過在爺爺查爾斯三世繼位後,有可能會被賜予王子殿下的封號。

英國王位繼承人7號 莉莉貝(Lilibet)

出生日期:2021年6月4日

第7順位繼成人是哈利王子與梅根的長女莉莉貝,在她出生前,哈利王子和梅根已離開王室,因此她是在美國加州出生的,是在海外出生順位最高的繼承人。莉莉貝的名字取自於她的曾祖母伊莉莎白二世,因為莉莉貝是她的小名,而中間名則是為了向已故祖母黛安娜王妃致敬。目前僅1歲。

英國王位繼承人8號 安德魯王子

出生日期:1960年2月19日

安德魯王子是女王4個孩子中的老三,他曾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22年,但因為種種醜聞,他不得不暫停公務和辭去公職,儘管如此,他仍保有王子和繼承人的身分。

英國王位繼承人9號 碧翠絲公主

出生日期: 1988 年 8 月 8 日

碧翠絲公主是安德魯王子的女兒,她2020年與房地產專家莫茲(Edoardo Mapelli Mozzi)結婚。

英國王位繼承人10號 西耶娜·伊莉莎白

出生日期:2021年9月

她是碧翠絲公主的女兒,目前僅1歲。

英國王位繼承人11號 尤金妮公主

出生日期:1990 年 3 月 23 日

她是碧翠絲公主的妹妹,也是2018年第2位舉辦大型婚禮的皇室成員。

英國王位繼承人12號 奧古斯特·布魯斯班克

出生日期:2021年2月

他是尤金妮公主的兒子,目前僅1歲。

英國王位繼承人13號 愛德華王子

出生日期:1964年3月10日

他是伊莉莎白二世最小的兒子。

英國王位繼承人14號 詹姆士

出生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他是愛德華王子的兒子,雖然年紀比姐姐小,但因為英國先前規定繼承人要優先考慮男性,所以他的順位比姐姐前面。

英國王位繼承人15號 路易絲

出生日期:2003年11月8日

他是愛德華王子的女兒。

英國王位繼承人16號 安妮公主

出生日期:1950年8月15日

她是伊莉莎白二世唯一的女兒,雖然出生排在第3位,但同樣因為先前繼承人規定的關係排在第16位。

英國王位繼承人17號 彼得·菲利浦斯

英國王位繼承人18號 薩凡娜·菲利浦斯

英國王位繼承人19號 艾拉·菲利浦斯

英國王位繼承人20號 扎拉·廷德爾

英國王位繼承人21號 米亞·廷德爾

英國王位繼承人22號 雷娜·廷德爾

英國王位繼承人23號 盧卡斯·廷德爾

出生日期:2021年3月21日

他是安妮公主的外孫,扎拉·廷德爾的第3個小孩,也是伊莉莎白二世的第10個曾孫,目前僅1歲。

*只靠一瓶紅酒就讓習近平受挫 女王「柔性外交」成絕響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辭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日媒《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指出,在這個戰狼外交橫行的時代,女王的柔性外交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還舉了女王2015年宴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例子,當時女王只用紅酒,就暗示了倫敦對中國人權與民主狀況的關切。

矢板明夫在臉書撰文指出,每當世界上有重大問題發生時,女王經常會有高雅、含蓄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念和觀點,凝聚英聯邦人民,同時女王對於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推動也做出卓越貢獻,是當代最偉大的外交家之一。

矢板明夫舉了幾個讓他印象深刻的例子,2001年美國發生恐怖攻擊,當時女王親自致電白金漢宮的軍樂隊,請他們在換衛兵儀式時演奏美國國歌,讓美國前總統的柯林頓感動不已。

2015年女王宴請來訪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時,用的是1989年份的法國紅酒,暗示英國人民從來沒有忘記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在國宴上,女王沒有說半句和人權有關的言論,但紅酒卻成了國際媒體矚目焦點,讓當時不可一世的習近平灰頭土臉。

今年3月,女王在加拿大首相杜魯道訪問時,於會場布置了黃色與藍色的花束,默默表示支持烏克蘭。

矢板明夫說,女王晚年最大的遺憾,或許是失去了對自由的香港的掛念,而在今天這個戰狼外交橫行的時代,女王的柔性外交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查爾斯聲望不及女王 加勒比海再掀「脫英」潮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安詳辭世,其子查爾斯立即繼位為國王「查爾斯三世」。然而,查爾斯三世聲望遠不及伊莉莎白二世,曾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加勒比海國家,也再次傳出廢除英國君王為國家元首的地位,並要求英國為奴隸制賠償。

《路透》報導,牙買加總理霍尼斯(Andrew Holness)表示,國家會悼念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而安地卡及巴布達總理布朗(Gaston Browne)也下令降半旗,直到女王喪禮結束。然而,這些加勒比海國家之中,不乏有人對英國君王今後應當扮演的角色存疑。

事實上,6月間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舉行的大英國協高峰會上,部分國家領袖就對查爾斯日後將繼承大英國協領導權感到不安。3月間,查爾斯之子威廉王子和妻子凱特訪問貝里斯、牙買加與巴哈馬期間,也面臨要求為奴隸制賠償與道歉的聲浪。

在15到19世紀間,有逾1000萬名非洲人戴上鐐銬,被捲入歐洲國家在大西洋的奴隸買賣。最終能在嚴苛旅途中存活的人,只能被迫在加勒比海與美洲的農園勞動。

巴哈馬國家賠償委員會主席學者康貝爾(Niambi Hall-Campbell)向女王的家人表達哀悼之餘,也提到查爾斯去年在巴貝多脫離英國統治成為共和國的典禮上,坦承殖民時代的「駭人聽聞奴隸制暴行」,呼籲查爾斯發揮領導力,反映「順應時代要求的正義,亦即補償正義」。

牙買加運動人士漢彌爾頓(Rosalea Hamilton)也說,查爾斯在基加利會議上提到對奴隸制感到悲痛,令人「懷抱一絲希望,期待他從歷史學到教訓,了解『直到今日』仍有許多國家因此承受痛苦,並回應賠償要求」。不過,查爾斯當時其實並未提到賠償一事。

牙買加先前預告,或許不久將跟隨巴貝多腳步,脫離大英國協。8月進行的民調則顯示,56%的牙買加人支持廢除英國王室的國家元首地位。

*英國BBC主播強忍悲痛播報女王死訊 敬業態度令人動容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6歲。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家主播在獲知白金漢宮宣布女王駕崩的訊息後,當下強忍個人的哽咽情緒,以極為莊重的語調向觀眾報導這件事,敬業的模樣讓不少網友大讚,認為他應該被授予爵士頭銜。

伊莉莎白二世在8日中午傳出身體不適的消息,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而英國BBC在得知這項消息後,也隨即暫停原定播出節目,讓當家主播愛德華茲(Huw Edwards)開始主持特別報導,並持續播報到晚間女王傳出駕崩消息為止。

從報導影片可看到,坐在主播台上、身穿黑色西裝的愛德華茲,在聽聞白金漢宮發布的聲明後,語氣先是稍作停頓,接著深深吸了一口氣才開口說,「就在幾分鐘前,白金漢宮宣布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死訊,他們也發聲明表示,女王於傍晚在巴爾莫勒爾的城堡中安詳去世,國王與王后今晚將留在巴爾莫勒爾城堡裡,明天才會返回倫敦」。

然後愛德華茲強忍哽咽繼續播報,「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以96歲的高齡離開我們了,這樣的年紀備受疾病折磨、最終去世並不奇怪,但女王留下的成就、生活、責任感及忠誠,值得我們反思」,他提到女王對於人民的影響力,「對他們來說,女王不僅是權威的象徵,更是多年來穩固與穩定的象徵」。

該篇報導影片一出已累積超過200多萬人次觀看,愛德華茲向觀眾傳達這項噩耗時,所展露出的專業報導、個人情緒的收放,以及言詞間對女王恰到好處的致敬,都令不少觀眾與同業聽了為之動容,紛紛讚嘆這位從事電視新聞記者工作超過30年的主播,為這舉國哀戚的日子帶來尊重不凡的報導。

此外,喜劇演員布雷姆納(Rory Bremner)在推特發文表示,愛德華茲其實已經連續快3天沒休息,一直在不斷在播報新聞,「我要向愛德華茲致敬,他才剛為首相換人連續播報了72小時,而且整個星期都是10點新聞的主播,當時他肯定精疲力盡了」,對此讓不少網友更加敬佩這位主播,還有網友留言表示,「查爾斯國王應該授予愛德華茲爵士頭銜,他完美的專業、冷靜與莊嚴精神,完全值得這份殊榮」。

*比查爾斯更備受期待!威廉凱特被稱︰更能展現「王室新時代」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在8日下午(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其子繼位成新任君主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而孫子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則成為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不過比起新王查爾斯三世,威廉王子反而備受大眾的期待,更被媒體形容能實現為古老的君主政體,展示更現代化的「新時代」風貌。

據《法新社》報導,正式頭銜為劍橋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威廉(William)與凱特(Kate)王妃,自2011年成婚以來,就備受眾人的愛戴,並且還以相對「親力親為」的方式撫養喬治(George)、夏綠蒂(Charlotte)和路易(Louis)3名子女,呈現了模範家庭的面貌。

王室事務評論員費茲威廉斯(Richard Fitzwilliams)受訪時表示,這對夫妻已掌握了「正式」與「非正式」的生活方式,「他們在各個社交媒體上,精心策劃與展現他們生活的一角,與過去王室成員明顯有所不同,這也滿足了媒體的持續關注度」,費茲威廉斯又提到,「他們在保護這種正常生活狀態,以及和王室地位的結合方面,取得了非常巨大成功」。

在今年8月時,據民調公司「輿觀」(YouGov)的調查顯示,英國民眾最喜愛的王室成員排行榜上,威廉和凱特各居第2名和第3名,僅次於伊莉莎白二世。而資深王室記者喬布森(Robert Jobson)也對此表示,「我認為威廉和凱特在很多方面,都像是年輕版的女王和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

喬布森還提到,「他們現在已經不再那麼年輕了,不過在這方面,繼那麼多年邁的君主之後,他們肯定能賦予君主制度一種現代感,這可能是讓這個制度延續下去的必要元素」,此外喬布森還補充提到,「現在查爾斯的政權,會被視為傳位給兒子的『過渡期』,威廉年紀相對年輕很多,而且更富有魅力,當然在位時間也會更長久」。

威廉已在2017年時成為全職皇室成員,目前已逐漸承擔起更多王室職責,包括授予騎士身分,同時也促進各種不同議題發展。

*曾擁30多隻柯基犬 女王辭世後愛犬去處受關注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動物愛好者之一,許多人關心在她辭世後,她所飼養的狗狗要何去何從。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2018年,她的其中一隻狗威斯帕(Whisper)去世時,她宣布自己不會再養新的狗,因為她不想留下任何一隻狗孤孤單單的。

但在2021年,女王心愛的丈夫離世,當時她買了兩隻新的小狗來陪伴自己,一隻是名為穆克(Muick)的柯基犬,一隻是名為費爾格斯(Fergus)的多吉犬(柯基犬與臘腸狗的混種),但費爾格斯很快就去世了。

伊莉莎白女王7歲時,她的父親喬治國王飼養了一隻柯基犬「杜基」(Dookie),從此她便愛上了柯基犬。1944年,女王18歲時,她養了第一隻柯基犬,名為蘇珊(Susan),蘇珊參與了女王的加冕典禮、婚禮,就連渡蜜月都有牠的身影。

蘇珊後來繁衍了30幾個後代,14代子孫,女王一天遛牠們兩次,這些狗狗在白金漢宮甚至有自己的房間,並由兩名男僕照顧著。

女王逝世後,留下了4隻狗狗,分別兩隻柯基犬、13歲的多吉犬肯迪(Candy)以及取代剛過世費爾格斯的小狗,而牠們將何去何從也引發關注,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表示,他們可以接手,或者是牠們可以繼續待在白金漢宮中被宮廷工作人員照顧,這樣牠們就不需要搬家了。

*悼念英女王 《時代》封面刊登伊莉莎白二世仙氣黑袍照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70年,於英國時間9月8日(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6歲。各界紛紛表達哀悼之意,而《時代》雜誌的封面也特別選用伊莉莎白二世的照片,來紀念這位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

《時代》在官方臉書粉絲團PO出最新一期的雜誌封面,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年輕時的照片,只見側身站著的女王,將自己烏黑亮麗的秀髮給盤起,並身披掛有金釦裝飾的全黑長袍、耳上戴著招牌大珍珠耳環,臉上掛著從容不迫的微笑看向遠方。

據《時代》專文報導,這位經歷過15位英國首相和14位美國總統的女王,繼承了1個幾乎被戰爭遺留下來的國家的王位,並在英國和世界的劃時代變革時期,仍一直堅守在這個國家之上。這位女王在公眾眼中是位堅忍不拔、幾乎永恆的領袖人物,儘管她年事已高且面臨動盪不安的世界局勢,但她仍堅持履行著她的王室職責。

女王生來就過著不平凡的生活,但她在公開和私下都以非凡的職責行事,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就曾表示,「女王在我們國家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時代,一直是穩定人心的堅固磐石,我們為她感到無比自豪,她一直以無可挑剔的優雅、尊嚴和體面來為這個國家服務」。

*送英女王最後一程 拜登擬親赴葬禮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昨天辭世,享耆壽96歲。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雖然尚不清楚細節,但他將親赴葬禮,送伊麗莎白二世最後一程。

白金漢宮昨天表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辭世,享耆壽96歲。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

拜登今天被隨行媒體問及是否會出席伊麗莎白二世葬禮時表示,雖然仍不清楚葬禮細節,但他會前往。他也向媒體表示,尚未與新任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交談,也尚未致電。

根據英國政府預先擬妥代號「倫敦橋」(LONDON BRIDGE)行動計畫,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將遵循傳統的國喪期,於逝世10天後舉辦,一般預期國葬將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

在伊麗莎白二世傳出駕崩消息後,拜登昨天取消原定的公開演說活動,並與與第一夫人吉兒(Jill Biden)發表共同聲明。拜登並下令聯邦機構降半旗以示哀悼。

拜登在聲明中讚揚伊麗莎白女王不僅是名君主,更定義一個時代。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她是數代英國人的穩定存在與慰藉和驕傲的來源。她創下歷史在位的70年間,見證人類史無前例的進步與尊嚴進展。

拜登第一次見到女王是在1982年,當時是以參議院代表團身分前往英國訪問。去年6月,拜登首度以總統身分與吉兒造訪英國、出席7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時,也曾接受女王的熱情款待。

在發表哀悼聲明後,拜登昨天傍晚也親自前往英國駐美大使館致哀,並在留言簿上寫下對英女王的哀悼之詞。

*英國女王葬禮 日本政府討論安排日皇德仁出席

有關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日本政府與掌管日本皇室的宮內廳正在協商安排日皇德仁出席。據悉,皇后雅子也很希望出席。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按慣例來說,不論是海內外的葬禮,日皇通常是不出席的,不過,1993年當時的日皇明仁(現今的上皇)與皇后美智子出席比利時國王包杜恩一世(Baudouin I)的國葬,創下首例。

有關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多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今天透露,政府正與宮內廳協商安排日皇德任出席。據悉,皇后雅子出席國葬的心意也強。

日本皇室,從日皇德仁的祖父(裕仁、昭和天皇)、父親(當今的上皇)及日皇德仁,3代都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交情深。日皇德仁2019年5月1日即位後,伊莉莎白二世邀請他與皇后雅子訪問英國,作為即位後的第一個出訪國,但受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遲遲未能成行。

今天獲悉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後,日皇德仁、上皇明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都表達哀悼之意。

日本首相官邸(行政中心)還降半旗致哀。部分閣僚的例行記者會上的國旗前端附上黑色緞帶以表悼念之意。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的行政機關也降半旗表達悼念。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在街頭助選演說時遭人槍擊身亡後3天,首相官邸才降半旗致哀,使得保守派人士相當不滿,痛批首相官邸降半旗的時間比美國、巴西還要慢。

*英國女王駕崩 克里姆林宮:普廷不會出席喪禮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9)日表示,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將不會出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喪禮。

《法新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雖然「俄羅斯人尊敬她的睿智」,但普廷出席女王的喪禮一事「並不在考慮當中」。

自從下令入侵烏克蘭以來,普廷就鮮少踏出俄羅斯國境,他前兩次出訪分別是6月底訪問前蘇聯加盟國塔吉克與土庫曼,以及7月中旬造訪伊朗。

(自由電子報)
--
*誓言「終生為民服務」 英王查理三世今正式即位

英王查理三世今天將透過儀式正式宣告即位,昨天他首次以國王身分向哀悼的臣民發表談話,誓言效法他「親愛的媽媽」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終生為民服務。

法新社報導,現年73歲的查理在女王8日辭世後,即理所當然地繼承王位,不過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今天清晨仍須依憲法規定,在倫敦聖詹姆士宮(St. James's Palace)舉行儀式,以承認查理的王權。

這項充滿排場的儀式會吹奏號角並在聖詹姆士宮露台上宣讀登基公告,是官方對女王駕崩10天哀悼活動的一部分。全英各地目前的哀悼活動將進行到女王葬禮之前,而王室成員的哀悼活動會持續更久。

民眾聚集在白金漢宮外,既為哀悼女王,也為祝福新王查理三世。昨天查理自蘇格蘭返回倫敦並向民眾打招呼時,有些民眾對他高喊「天佑吾王」。

*英國「登基會議」宣布 英王查理三世正式登基

負責處理英國君主登基程序的「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國王查理三世正式登基。加冕大典因需時準備,可能要數個月後才會舉行,確定時程待公布。

登基會議記者會由樞密院議長摩丹特開場,說明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依法由王儲查理繼位,正式宣布登基為查理三世。接著由坎特伯里大主教韋爾比帶領現場眾人高喊「天祐吾王」。

登基會議成員並輪流簽署文件,由王儲「威爾斯親王」威廉王子帶頭,包括王后卡蜜拉、樞密院院長、坎特伯里大主教、首相特拉斯、上議院議員、國務重臣等人。

多名前首相亦在會第一排觀禮,包括布萊爾、布朗、強生、卡麥隆、梅伊等。

*新王第一令!查理三世批准:英女王國葬日全國放假一天

英國政府10日宣布,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日當天,全國放假一天。這是查理三世正式繼位後所批准的。

*查理三世下令 伊麗莎白二世國葬日為國定假日

英國國王查理三世已經批准命令,將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日訂為國定假日。至於國葬日期尚未公布,但據悉可能是9月19日,也就是在10天哀悼期結束時。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原本無法確定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國葬日是否會成為國定假日,但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今天和樞密院(Privy Council)舉行首次會議時,下達訂為假日的命令。

英國政要和高階官員組成的登基會議(AccessionCouncil)今天稍早在倫敦聖詹姆士宮(St. James'sPalace )舉行儀式,查理三世正式被宣布即位英國國王。

儀式期間,查理三世宣告他鍾愛的母親、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死訊,他表示:「全世界都感受到我的哀傷,我們都承受了無法挽回的損失。我的母親樹立了一個典範,她終生愛人並且無私為國為民服務。」

查理三世還說:「我母親任內的付出和奉獻,成就非凡。我們悲傷的同時,要感謝她終生恪守君主職責。」

*女王辭世 查理告訴英相:我一直害怕這刻到來

英國新國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9日與英國首相特拉斯交談時,形容母親伊麗莎白女王辭世是他「一直害怕」面臨的時刻。這段對話被在場的電視攝影機捕捉下來。

路透社報導,查理三世9日從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逝世地蘇格蘭返回倫敦,來到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外與前來向女王致敬的民眾打招呼,其後與英國新首相特拉斯(Liz Truss)首度會面。

查理國王在白金漢宮的覲見廳(audience room)接見特拉斯。在影片當中,可聽見國王對英國首相說:「這是我一直害怕的時刻,我知道許多人也是。」

稍早查理國王與妻子卡蜜拉王后(Queen ConsortCamilla)驅車抵達白金漢宮時,臨時起意下車與民眾互動。兩人停留10多分鐘,除了與數十名致意民眾握手寒暄,還瀏覽擺放在王宮外的獻花。

查理國王與6日才上任的特拉斯會面時,他告訴對方:「我們不希望占用妳太多時間。」

特拉斯向查理國王表達慰問後,查理說:「今天下午我們抵達時,真的很感動。所有這些人前來致上慰問…與獻花。」

*「地表最強情婦」躍升王后!卡蜜拉與查理三世結婚多年 終獲王室認同

卡蜜拉曾是英國王儲查理的情婦與紅粉知己,在與查理結婚17年後,她逐漸獲得王室成員認同。如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查理成為國王,他一生摯愛卡蜜拉也獲得王后頭銜。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大眾對於在國內外重要活動和慶典中,看到卡蜜拉(Camilla)陪伴在丈夫查理三世(Charles III)身邊,已經感到習以為常。但誠如卡蜜拉曾經坦承,這絕非易事。

過往鮮少有女性像卡蜜拉一樣,在檯面上如此受到非議。她是讓英國王室「世紀婚姻」破裂的「另一個女人」,也不斷被人拿來和查理前妻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比較。

在決定與查理交往後,卡蜜拉的生活就此天翻地覆。她多年來不斷受到媒體追逐,她的個性、外表等,都遭到無情的攻擊。但她挺過風雨,逐漸鞏固自己在王室的地位。

據稱兩人20多歲相遇時,查理對卡蜜拉一見鍾情。但從那一刻直到他們修成正果,對卡蜜拉來說卻是條漫漫長路。

要讓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完全接受卡蜜拉,需要不少時間。但在女王晚年,她已不吝於表達對卡蜜拉的支持。

卡蜜拉這位新王后或許永遠不會獲得英國公眾全然的認同,但就像她今年稍早接受「時尚雜誌」(Vogue)採訪時說的:「日子還是得過,我得試著前進,並與之共存。」

卡蜜拉1947年7月17日出生在英國上流社會家庭,父親是陸軍退休軍官。1970年代初期,她經人介紹認識了查理。根據查理傳記作者丁布比(JonathanDimbleby)所稱,卡蜜拉為人溫暖低調,沒有戀愛經驗的查理幾乎對她一見鍾情。

但當時時機不對,查理才20歲出頭,正要開始海軍生涯。他1972年底被派往海外執勤8個月,期間卡蜜拉答應了另一名追求者鮑爾斯(Andrew ParkerBowles)的求婚。為何不等查理?友人揣測她不認為自己是當王后的料。

卡蜜拉婚後仍與查理維持友好關係,查理不僅和鮑爾斯一起打馬球,夫妻倆還要求查理當兩人第一個孩子的教父。

到了1981年夏天,查理結識了年輕的黛安娜,並向她求婚。但這時卡蜜拉與查理仍互動密切,根據黛安娜傳記作者莫頓(Andrew Morton)說法,黛安娜差一點就取消婚禮。

毫無疑問,黛安娜因為丈夫與卡蜜拉的關係而苦苦掙扎。即便查理堅稱,他是在與黛安娜的婚姻「破裂到無法挽回」時,才與卡蜜拉重燃愛火;但如同黛安娜1995年受訪時所稱,「這段婚姻裡有三個人」。

正查理與卡蜜拉各自的婚姻持續惡化,兩人1989年一段深夜親密通話被偷錄下來,並於4年後公諸於世。於是卡蜜拉在1995年正式離婚,查理與黛安娜的婚姻也在1996年正式結束。

1997年黛安娜因意外喪身後,查理與卡蜜拉又更難回應外界批評。此後在公眾目光下,查理把注意力放在兩子威廉(William)與哈利(Harry)身上,卡蜜拉則隱身。但兩人持續交往。

查理的立場是,卡蜜拉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於是他開始精心安排計畫,讓卡蜜拉在公眾眼中的地位能獲得平反。兩人在2005年辦了一場小型民事婚禮,正式成為夫妻。

但多年來,卡蜜拉將被稱為王后或王妃的爭論不曾間斷。這件事最終由女王定奪,她在2022年表示,她「誠心希望,時候到了,卡蜜拉被稱為王后」。這成為卡蜜拉贏得查理身邊另一半地位的證明。

2005年,查理與卡蜜拉結婚後的幾個月,就要滿21歲的哈利王子表示,卡蜜拉是位「很棒的女性」,讓他的父親非常幸福。「威廉和我都很喜愛她,也和她相處得很好。」

儘管此後幾年少聞威廉和哈利談及對卡蜜拉的感覺,但從威廉與妻子凱特(Kate)在公開活動中與卡蜜拉的互動和肢體語言,可以看見溫暖、熟悉的感覺,暗示他們的關係不差。

查理和卡蜜拉已經結婚17年,在公開場合中,兩人的默契是顯而易見的。

國王的角色是孤獨的。而查理不願意放棄卡蜜拉,或許因為他知道,卡蜜拉是唯一能陪伴他接下這個角色的人。

*威爾斯親王繼承價值10億英鎊領地 一夕變成英國大地主

查理三世10日登基,正式即位英國國王,他的長子威廉王子順理成章繼承父親頭銜,受封「威爾斯親王」和第25任康瓦爾公爵,成為王位第一繼承者。

衛報報導,除了新爵位,威爾斯親王還將自動繼承康瓦爾公爵領地(Duchy of Cornwall),這塊地占地逾5.2萬公頃,大約兩個台北市這麼大,將使他一夕之間成為英國的大地主。截至3月底為止,這塊領地的淨資產價值超過10億英鎊(約11.6億美元),多數來自不動產資產投資。

康瓦爾公爵領地在過去半世紀一直是他父親的收入來源,包含英格蘭和威爾斯20個郡的土地,例如德文郡、肯特郡、卡馬森郡及諾丁罕郡,多數土地反而不在康瓦爾郡。

這塊領地大多是農地,但其中也有住家、商業不動產、森林、河流、海岸以及約三分之一的達特木國家公園(Dartmoor);這座公園曾用來開採錫和銅等金屬礦物。

康瓦爾公爵領地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資產,例如倫敦市中心的Oval板球場、達特木的一座監獄,以及康瓦爾郡洛斯特威希爾一個苗圃暨園藝中心。自1874年來,這個板球場長期租給薩里郡板球俱樂部。

*查理三世登基 管家揭新君難服侍:刷牙要幫擠牙膏、一天換5次衣服

伊麗莎白二世駕崩,查理繼任成為英國新國王。但比起英女王,因他與黛安娜王妃婚姻破裂、又跟卡蜜拉糾纏不清,還不時引起爭議,令他民望偏低。有前王室管家早前就爆料指查理其實是一個超難服侍的主人,不但極度偏食,他甚至連刷牙時也要僕人幫忙擠牙膏!

英國新任國王查理在身爲王儲時,已經因為感情生活和敢言的性格而飽受輿論。與黛安娜離婚時他的民望更是跌至谷底。事隔多年,雖然他的民望回升,但仍然有不少因他的私生活而反對他成為國王的聲音。有前王室管家就表示查理是一個很任性的人,經常提出無理要求。

根據英國媒體《每日快報》的報導,曾任王室管家的Paul Purell在紀錄片《Serving the Royals: Inside the Firm》中講到,查理因自小嬌生慣養,令他不懂得自己做事,所有事都靠僕人幫他完成。僕人們每天早上都要將查理的睡衣和鞋帶燙平,内褲有特定摺法,而浴缸的水塞也要注意放在特定位置、水溫亦一定要是剛剛好。他早上刷牙時甚至會要求僕人為他擠牙膏到牙刷上。Paul表示他仍在當管家時曾經被查理叫到書房,原來一封女王寄給查理的信掉進了垃圾桶,他叫Paul來就是要他撿出來,然後就叫他出去了。

一本在2018年由前BBC記者Tom Bowers出版的書籍《Rebel Prince:The Power, Passion and Defiance of Prince Charles》當中就訪問了120位曾接觸過或曾為王室服務的人。其中一人就講到如果查理要出席朋友的晚餐派對,對方會提前收到消息指會有專人送來他的食物。書中亦講到查理出遊時會帶上自己的馬桶蓋,每天會換5次衣服。除此之外,當中甚至提到,查理某次叫僕人為他留宵夜時,才第一次見到保鮮膜,問卡蜜拉:「這個什麼來的?」。

紀錄片《Queen of the World》中有僕人亦透露兩人拜訪加拿大時,有他們夫婦專用的床單,而單單燙平一張床單就要花上一小時,以確保一絲不苟。有這麽難服侍的主人,王室的管家和僕人們實在令人十分佩服啊。

*英新王查理三世登基會議 6名前首相排排站高唱天佑吾王

英國聖詹姆斯宮10日召開登基會議,正式宣布新王查理三世登基。梅傑(John Major)、布萊爾(Tony Blair)、布朗(Gordon Brown)、卡麥隆(David Cameron)、梅伊(Theresa May)和強生(Boris Johnson)六名前首相都出席這場會議。

六名前首相在等待儀式開始時彼此交談。同時,王室成員、新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和反對黨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也有出席。他們與前首相一起高唱「天佑吾王」,表達對新王查理三世的支持。

*英媒爆女王臨終前…查理致電哈利「別帶梅根來」 背後考量曝光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9日晚間有報導指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臨終前,當時還是王儲的查理王子致電次子哈利王子,不要帶夫人梅根同行。

每日郵報指出,隨著英國王室成員憂心女王病情,哈利與梅根夫婦卻宣布兩人會前往蘇格蘭巴摩拉城堡探視女王,這在幕後掀起前所未有的騷動。

英國太陽報報導,哈利王子在溫莎堡住所浮若閣摩爾別墅(Frogmore Cottage)時接到當時還是王儲的父親查理王子電話,要求他不要帶夫人梅根同行。

一名消息人士告訴太陽報說:「查理告訴哈利,在如此悲傷的時刻帶梅根一同前往巴摩拉城堡不正確也不合適,也有人說威廉王子夫人凱特不會前往,而且在場的人應僅限於女王陛下非常親密的家人。查理也非常、非常清楚表示,梅根不會受到歡迎。」

同時,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由於憲法相關原因,高階王室成員趕往巴摩拉城堡時,哈利王子最初是沒有被召喚前往巴摩拉城堡的。

一名王室消息人士也說:「要跟一個你知道幾乎就是會出一本關於你的書的人共處這麼長時間非常艱難。說實話,我認為外界普遍對哈利與梅根的行為感到懷疑。」

*卡蜜拉走出黛妃陰影登王后 傳第一步將處理梅根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過世後,查理三世繼位成為國王後,夫人卡蜜拉也成為王后。卡蜜拉過去被認為介入查理與已故黛安娜王妃的婚姻,2005年與查理成婚後仍不受民眾歡迎,後以親民作風走出黛妃陰影,成為今天的王后。而她上位之後,外界猜測她和媳婦梅根將掀起「婆媳大戰」。

卡蜜拉1995年與第一任丈夫離婚,2005年跟查理結婚,當時她形象依然負面,王室將她稱為伴妃(Princess Consort),而非「王后」(Queen Consort)。不過,她十多年來以親民作風漸獲公眾接納,今年更獲女王首肯,表示希望查理繼位時,卡蜜拉可擁「王后」頭銜。

不過,外傳哈利和梅根夫妻仍無法接受卡蜜拉,更何況梅根從小就視黛安娜王妃為偶像。先前對王室不利的傳記「復仇—梅根、哈利與溫莎王族之間的戰爭」,傳出是哈利和代筆作家一起完成,作者之一湯姆鮑爾還透露「有種族歧視的人不是大嫂凱特,而是婆婆卡蜜拉」。去年梅根接受美國歐普拉專訪時,也表示自己被嫂嫂凱特、婆婆卡蜜拉欺負,把負面消息散布給媒體。

因此外界預測,一度有消息傳出,若是卡蜜拉登上后位,第一件事就是要對付梅根。現在隨著英國女王駕崩,卡蜜拉和梅根婆媳問題成外界焦點。

*女王在位70年 為英國王室累積「780億資產」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幫助英國王室累積大量資產,英國品牌價值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2017年估計,女王身家約780億元,包含白金漢宮,以及刺激英國觀光的皇家授權認證及王室紋章衍生產品等;她逝世後,不只是傳位給他的兒子、新王查理三世,龐大的個人財富,以及城堡和王室珠寶等資產也都留給查理。

女王在位70年在全球各地累積財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商業契機在各地開花,但女王的多數實質資產並不像微軟(Microsoft)或亞馬遜(Amazon)自首次公開募股(IPO)以來分別飆漲240000%和146000%。

這可能也是女王的個人財富相對科技巨富而言,略微遜色的原因;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身家約1150億元,亞馬遜前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身家約1530億元。

女王淨身家約5億元
女王的個人財富來自藝術品、珠寶、投資和不動產,包括女王安詳辭世的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以及女王往年過聖誕節的英格蘭桑德令罕府(Sandringham House)。

富比世(Forbes)雜誌估計,巴爾莫勒爾堡和桑德令罕府價值約5億元;該雜誌指出,女王大多數的個人資產將由查理王繼承。

王室免繳遺產稅
遺產稅無可避免,但英國王室豁免不用繳納遺產稅。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s)雜誌報導,英國王室不用繳納遺產稅,查理王不會被課40%遺產稅率,換算可能約為2億元。

王室地產價值約343億元 
王室地產(Crown Estate)如今屬於查理王,但這部分並不屬於他的個人資產,而是交付信託,意即他無法買賣這部分資產。

王室地產擁有的資產與房地產價值約343億元,包括白金漢宮、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以及遍及英國與倫敦其他地區的土地與財產。

*英國女王辭世 日皇及上皇夫婦服喪3日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掌管日本皇室等事務的宮內廳表示,日皇夫婦對此「深感悲傷」、「由衷表達哀悼之意」,從9月9日起服喪3天。上皇夫婦同樣從9月9日起服喪3天。

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去世,享耆壽96歲。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

日本電視台報導,宮內廳表示,日皇德仁與皇后雅子對伊麗莎白二世辭世深感悲傷,抱持由衷哀悼之意,從9月9日起服喪3天。上皇明仁與上皇后美智子,同樣從9月9日起服喪3天。

另外,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正和宮內廳間就德仁出席英國女王國葬展開協調;有關雅子陪同出席的部分,也將視其身體狀況進行檢討。

日本皇室與英國王室從上皇明仁1953年代表昭和天皇出席女王加冕典禮等開始,很早以前就建立親密關係。讀賣新聞報導,明仁出席女王加冕典禮時19歲、女王27歲,年輕的兩人未透過傳譯直接用英語交談。

德仁2019年即位後,原訂第一個出訪國就是前往英國,但未料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被迫延期。此次若順利成行,將是德仁即位後首度出訪外國。

*查理三世正式成為英國君主 日美領導人計劃參加女王葬禮

查理於英國時間周六(9月10日)上午10點在聖詹姆士宮(James's Palace)正式宣布成為國王,雖然他在母親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自動成為國王,但他將在王位繼承理事會(Accession Council)監督下宣誓「承擔主權的義務和責任」。理事會同時還宣布了新國王作為國家元首的名字:查理三世。

在儀式上,查理發表對其逝去母親的感言:「母親的治理在時長、奉獻方面而言是無與倫比的,即使在我們悲傷的時候,也要為這種最為忠實一生致上謝意。我深深地意識到這一深厚的無形遺產,以及現在傳給我的重要義務和責任。」

威廉繼承威爾斯親王頭銜
此外,新國王繼承人、查理的兒子威廉也出席了儀式,他繼承了他父親之前威爾斯親王的頭銜。

接著,新國王於當地時間上午11點在皇宮的一個陽台上露面,伴隨著大合唱和禮炮聲。隔天,相關宣言也將在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宣讀。如此英國新君主宣誓就任的儀式,可以追溯到1837年。

不過由於時代改變,與傳統不同之處在於,國王查理三世已經於9月9日發表了他的第一次電視談話,向已故女王致敬,並發誓在位期間要「堅定不移地奉獻」國家。

女王前往最後安息之地的旅程
遠在身為世界焦點的倫敦之外,女王的棺木將於周日從巴爾莫勒爾城堡運往在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Holyroodhouse)。接著,靈柩將被運往聖吉爾斯大教堂,公眾可以前往致意。

下星期二,靈柩會從愛丁堡運至倫敦,安放在西敏宮的威斯敏斯特廳。葬禮儀式會在未來兩周內於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具體日期仍須由白金漢宮確認。最後,女王將與菲立普親王一起被安葬在溫莎城堡的聖喬治教堂。

日本和美國領導人計劃參加女王的葬禮
日媒報導,日本德仁天皇正計劃前往英國參加伊麗莎白女王的葬禮,這將是他自2019年5月登基以來的首次海外之旅。報導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說,日本政府也在安排讓德仁天皇的妻子雅子皇後同行。

據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有可能出席預計將於9月19日在倫敦西敏教堂舉行的儀式。

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他將前往英國參加葬禮,他向記者表示,「我還不確定細節,但我會出席的。」

國王和首相的首次正式會面
國王查理三世在白金漢宮接待了英國首相特拉斯,這是他們的第一次正式「覲見」。君主是英國的國家元首,每周與首相會面,討論政府事務。

本周五,新國王和新首相進行了簡短的會面。查理國王告訴特拉斯,他母親的去世是「我一直在擔心的時刻,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如此,但現在首要任務是維持一切事務正常運轉」。

伊麗莎白女王在位期間為15位首相提供了治理建議。特拉斯透露:我個人非常重視她的明智建議,「無論是在成為首相之前還是之後」。她說:「即使是在她人生最後的日子裡,女王仍無私地與我分享她對政府的深刻經驗。」

*當了63年王子…73歲查理三世登基 人生軌跡捲八卦、醜聞

查理王子是歷史上等待時間最長的王位繼承人,他當了63年威爾斯王子。這樣,今年73歲的他也成為登基年齡最大的新國王。登基之後,他的言行將受到媒體更多關注。

倫敦大學學院的政府和憲法學教授哈澤爾(Robert Hazell)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德國之聲:「就像女王的葬禮安排一樣,查理的登基儀式經過精心策劃,所以最初會平穩過渡。而隨後的很多事情將取決於公眾對查理登基的反應,取決於查理本人的表現,以及政府對他的支持程度。」

王子的游戲:從個人生活到公共舞台
不過,查理王子已經多次經歷媒體聚光燈的炙烤。

查理1970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然後開始了軍旅生涯,一度為英國艦隊「布羅寧頓」號掃雷艦指揮官。

1981年夏天,他與芳齡20歲的黛安娜(Diana Spencer)結婚,成為輿論焦點。黛安娜王妃大受媒體追捧,也是八卦媒體的受害者。他們緋聞纏身的婚姻終於在1996年走到盡頭。1997年,黛安娜在一場車禍中罹難,舉世震驚。

根據媒體報導,勞燕分飛之時,查理對黛安娜說:「你真的指望我成為第一個沒有情婦的威爾斯王子嗎?」

他當然不能開創這個歷史先河,因為他也有自己的長期愛侶卡蜜拉(Camilla Parker Bowles)。他們於2005年結婚。

查理王子不只是一個花花公子(philanderer),也是一個慈善家( philanthropist)。除了王子信托基金(Prince's Trust)外,他還支持其他慈善組織,支持青年教育項目,資助藝術活動,不一而足。

登上王位之後,查理預計將進一步促進宗教多樣性和現代英國的多元文化特質。他還承諾舉行一個多信仰的加冕儀式。

不過,他的主要熱情是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2007年,他發起全球項目「王子雨林計劃」,旨在促進人們了解熱帶森林砍伐問題並採取行動,得到企業界、政界和其他各路名流的支持。

管不住自己的「黑蜘蛛」
無論是好是壞,查理缺乏他母親在政治和社會問題上保持中立的本能。曾幾何時,他沒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和筆頭。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黑蜘蛛備忘錄」,是一批查理王子寫給英國政府官員的私人信件,因為他的筆跡纖細瘦長狀若黑蜘蛛而得名。這些信件內容涉及從拯救瀕危魚類到駐伊拉克英軍的裝備訂購多項公共議題。英國《衛報》經過十年法庭纏訟,終於在2015年獲准公之於眾。

哈澤爾說,當上國王之後,查理將不得不更加謹言慎行。「正如女王的長期垂範,君主必須在所有政治問題上嚴格保持中立。查理將有機會在與首相每周例行會晤時表達自己的觀點。按照《英國憲法》一書的作者白芝浩(Walter Bagehot)的說法,他可以行使他的三重權利:被諮詢、鼓勵和警示。」

哈澤爾說,如果查理的言行超越了這個範圍,「我希望政府能提醒他作為立憲君主的職責」。

伴隨著醜聞登基的新國王
2017年,媒體曝光揭露知名企業和精英人士的離岸避稅策略的「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查理的大名赫然在列,據稱涉及一家在百慕大經營的企業。

文件顯示,雖然查理在2007年推動了政府氣候變化政策的改變,但他沒有公開他經營的外國企業是否從中獲利。查理否則直接參與離岸帳戶。

前不久,查理的王子基金會被曝光「現金換榮譽」醜聞。

根據媒體報導,沙特房地產大亨馬赫福茲(Mahfouz Marei Mubarak bin Mahfouz)曾向包括王子基金會在內的皇家慈善機構捐款了150萬英鎊,幫助慈善機構翻修使用的住宅,由此獲得了英國公民身份和爵位。

事件曝光後,基金會三名重要職員被迫辭職,其中包括查理的得力助手福塞特(Michael Fawcett)。查理否認對這些被指控的不端行為有任何了解。

查理最新卷入的醜聞來自卡塔爾前首相阿勒薩尼(Sheikh Hamad bin Jassim bin Jaber al-Thani)的三筆現金捐款,總額達300萬歐元。這些捐款被裝在購物袋和行李箱裡,直接交到查理的手上。

查理的辦公室對此發表聲明說,這些捐款「被立即轉交給了王子名下的慈善機構,他們對錢款進行了管理,並向我們保證遵守了所有接受捐贈的必要程序與規定。」

觀察人士認為,如果查理想讓公眾輿論支持他的王位,他必須在這些事情上做到手腳干淨。

哈澤爾說,總而言之,英國新君主查理三世被接受和受歡迎的程度,取決於他是否遇到麻煩,而世事總又難以預料。

*「她的駕崩是數十億人的損失」川普投書媒體 慷慨陳詞悼英國女王

美國前總統川普投書每日郵報網站,哀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川普稱讚女王,「優雅、有魅力且高貴......她是世界偶像,她的駕崩是全球數十億人的損失」。

川普寫道,「女王像其他現代少數重要人物一樣深受美國人民喜愛,她對我們而言真的很特別」;在對英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伴隨女王左右並在晚宴真誠交談」,他和夫人梅蘭妮亞「將終身珍惜這段回憶」。

他說,「女王見證英國歷經倫敦大轟炸、冷戰、福克蘭戰爭、煤礦工人大罷工、脫歐和新冠疫情等許多事,她總是在人民身邊,態度堅定」;「女王陛下頭腦敏銳,總是知道該說什麼」。

川普表示,在我們悲傷的同時,「我們也很欣慰查理三世將成為偉大且傑出的繼任者,我和梅蘭妮亞有幸能深切認識他......他將啟發英國人民」。

川普文末慷慨向女王致敬道,「天佑女王,天佑王室,天佑英國」。

*前英相梅伊曝糗事 「3秒原則」撿落地食物遭女王鷹眼直視

英國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9日在國會分享一段與已故女王的互動軼事,向女王的幽默感致敬。

梅伊回憶,那一年她到女王在蘇格蘭的行館用餐,一片起司從盤子裡掉到地板上。當下梅伊立刻想到「3秒原則」:傳聞食物掉到地上只要在3秒內撿起就還可以吃。

梅伊火速撿起起司,放回盤子裡,再把盤子放回桌上,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待轉身一看,才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全被女王看在眼裡。

梅伊說:「我盯著女王看,她也盯著我看,然後微笑。那片起司後來就留在桌上了」。

*查理三世登基 普亭電報賀:願成功、健康且萬事如意

路透報導,俄國駐英國倫敦大使館推文表示,俄國總統普亭發電報「誠摯祝賀」英國國王查理三世登基,希望他成功、健康且萬事如意。

普亭發給查理三世的電報寫道:「國王陛下,請接受我誠摯祝賀您登基。願國王陛下成功、健康且萬事如意。」

*習近平悼英女王 向查理三世致唁電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向新任英國國王查理三世致唁電,強調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也表示願意跟查理三世國王一齊推動雙邊關係發展。

央視新聞報導,習近平向查理三世致唁電,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英國王室、政府和人民致以誠摯的慰問。習近平表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作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贏得廣泛讚譽,「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習近平強調,他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查理三世國王一道努力,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另外,報導指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亦向英國首相特拉斯致唁電,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哀悼,向女王親屬和英國政府表示慰問。

*英國史上的「查理王」 一世慘遭斬首、二世一度流亡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逝世,查理王子繼位新王,是為查理國王三世(King Charles III);外界過去長期揣測查理王子將不會使用「查理」的稱號,因為過去兩位以「查理」為名的父子檔君主,前者聲名不佳、下場悽慘,後者則是上半生顛沛流離,下半生毀譽參半。

1625年至1649年間在位的查理一世與國會關係劍拔弩張,從與西班牙的外交關係、愛爾蘭的動亂,到矛盾最深的宗教、徵稅,幾乎每一項重大議題都與國會對立;查理一世也因為強行闖入下議院,試圖逮捕議員的史無前例舉動而聲名狼藉。

查理一世與國會的高度對立,最終讓雙方兵戎相見,是為「清教徒革命」,這場內戰的最終結果,是查理一世被控叛國罪而被送上斷頭台,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處死的君主。

查理一世被處死後,「護國公」克倫威爾施行共和,18歲的兒子、後來的查理二世流亡在外,看著克倫威爾以共和為名、獨裁為實的統治。

在克倫威爾治下,英國力行極嚴格的清教徒規範,戲劇、體育、節慶、舞會、唱歌、罵髒話等全部遭到禁止,莎士比亞時代的光輝燦爛文藝一去不復返,連過聖誕節都變成違法行為。

克倫威爾1658年逝世,其子理察繼任,無力壓制對共和統治早已不滿的文武百官;隔年,國會宣布查理二世復辟,查理二世旋即展開報復,處死簽字同意將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的官員,連克倫威爾的屍身也被挖出來斬首。

查理二世有「歡樂王」之稱,在他的統治下,喜劇、狂歡等活動重新傾巢而出,看在不少清教徒眼裡已達放蕩的程度,而查理二世也不吝參與其中。

但是在查理二世的治理下,英國也曾爆發奪走10萬人性命的大瘟疫,以及1666燒毀泰半倫敦的大火等災難;此外,查理二世與國會的關係依然十分緊張,埋下未來「光榮革命」的種子。

如今的查理三世全名為查理‧菲利普‧亞瑟‧喬治(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理論上,他可以選擇名字中的任何一部份作為自己的君主稱號,但最終並未如此,畢竟全世界的人已稱他為查理幾十年。

*將成「黛安娜2.0」?凱特被封為威爾斯王妃 一回應獲民眾讚賞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8日逝世後,長孫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 Duke of Cambridge)的妻子凱特(Catherine, Duchess of Cambridge)9日被封為威爾斯王妃(Princess of Wales)。她受封後回應大方得體,獲得稱讚。

英女王的長子繼位為英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他9月9日發表全國演說,宣布封兒子威廉王子為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兒媳凱特為威爾斯王妃。威爾斯親王是王儲專屬的封號,須由君主親自授予嫡長子,而長媳則成為威爾斯王妃。

黛妃後首人襲銜
查理還是王儲時,他的第二任配偶卡蜜拉(Camilla, Duchess of Cornwall)技術上可使用「威爾斯王妃」這個銜頭,但她出於對黛安娜的尊重沒使用這稱號。所以,凱特是自黛安娜後的首位威爾斯王妃。

黛安娜王妃1997年在巴黎死於車禍。

凱特9月9日獲得威爾斯王妃的頭銜後說:「(我)欣賞與這角色(威爾斯王妃)有關的歷史。」她以此表達對黛妃的敬意,民眾紛紛讚賞。

她將「複製」黛妃?
黛安娜在世時積極參與慈善活動,呼籲各界協助弱勢社群,她的親民形象、以及優雅氣質深入民心。民眾也經常比較凱特和黛安娜的衣着打扮、行為舉止、以及受歡迎程度等,現時凱特成為威爾斯王妃,外界或會繼續將她的表現與黛安娜比較。

有分析認為威廉與凱特會以更輕鬆和個性化的方式履行公職,為新時代的君主立憲制展示更現代的願景。這從兩人2011年婚後相對「貼地」的生活方式可見一斑——他們以較為親力親為的模式撫養三名子女,同時克盡本份履行公務,呈現出一個看來是「模範王室家庭」的模樣。

資深王室記者喬布森(Robert Jobson)說:「我認為威廉和凱特在很多方面都像是年輕版的英女王和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

法媒引述喬布森稱:「他們現已不那麼年輕了,但在這方面,繼那麼多位年長君主之後,他們肯定會賦予君主制度一種現代感,這在制度的延續性上,可能是被需要的。」

那麼凱特的丈夫威廉王子又怎麼看呢?他2010年曾說,沒人嘗試取代黛安娜的位置,他說凱特會決定她自己的命運。

威廉王子當時說:「沒有壓力,因為正如凱特說的那樣,這是關於塑造自己的未來。沒有人試圖取代我母親的位置。她做的很棒。這是關於創造自己的未來和自己的命運,凱特會做得很好。」

*英女王辭世 大批港人湧領館哀悼 嘆今昔自由大不同

英國女王駕崩,香港特首李家超昨天發稿哀悼英國女王離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親到英國駐港領事館弔唁;昨晨到入夜大批市民到領事館外獻花、悼念。

47年前英國女王曾到訪的何文田愛民邨,多名居民至今歷歷在目;1975年入伙愛民邨的76歲林伯對女王離世「感到好難過」,形容她「得民心,好照顧香港居民」,慨嘆當時香港社會氣氛自由,與今時今日是一個大對比。

此外,不少港人洗版臉書悼念她,並暗地將她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的香港作比較,「一個將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一個將國際大都市變愚村」。

綜合港媒報導,位於金鐘的英國駐港澳總領事館下半旗致哀,在英領館外,早上起已有市民陸續到場獻花、擺放英國女王肖像,傍晚前到場悼念的人一度沿正義道排隊至法院道交界,入夜後繼續有20至30人在場悼念,並擺放電子蠟燭。有市民獻花後單膝下跪致哀拭淚。

英國女王在1975及1986年曾兩次訪港,其中她1975年到訪的愛民邨,當時居民夾道歡迎,在屋邨圍欄及平台圍觀,多名愛民邨居民對當日情景歷歷在目。86歲的陳伯於愛民邨街市賣菜40多年,他稱當時親睹英國女王在其檔口外經過,「感覺好親民」。

當年有份參與接待女王的多名前高官均憶述她的親切隨和。據報導,1975年任九龍城區政務專員、有份陪同英國女王到中環嘉咸街街市的資深大律師梁定邦說,當時他獲港督麥理浩邀請擔當臨時官方翻譯,女王發言時考慮周到,經常都緩慢及提高音量,令自己可輕易翻譯。對隨行人員及遇到市民都非常親切。

*BBC字幕凸槌!誤把女王寫成陰道 觀眾傻眼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辭世,英國廣播公司(BBC)9日在報導繼任國王的查理三世與妻子卡蜜拉下飛機、準備驅車前往白金漢宮時,竟出現嚴重字幕錯誤,提到女王時,英文字幕應是「Regina」(拉丁文中有女王之意),結果卻出現「vagina」(陰道)。

鏡報報導,9日下午1時40分左右,查理三世與妻子卡蜜拉下飛機準備驅車前往、並首度以國王身分進入象徵君主地位的白金漢宮,當時BBC記者正談到伊麗莎白二世,並解釋下飛機的是卡蜜拉。

此時有眼尖觀眾發現,在即時轉錄字幕時,畫面上的字幕竟然使用了「vagina」(陰道),而非「Regina」(拉丁文中有女王之意)。對此網友表示,「BBC應該更加小心他們的字幕」、「這是很嚴重的失誤」。

*從公主變女王 伊麗莎白二世25歲突登基 70年鞠躬盡瘁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享耆壽96歲,距離她的父親病逝超過70年,讓她成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期間,她全數精力投入王室公務,曾表明「我畢生將從頭至尾服務公眾」,離世前兩天,還親自任命新首相特拉斯,充分展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每年靜思父亡日 「統治開始」
1952年2月5日,病中的國王喬治六世感覺不錯,白天還去桑德靈厄姆莊園打野兔,與妻子和小女兒瑪格麗特公主共進晚餐後,國王晚上10時30分回到臥室;同一天,在千里之外的肯亞,他的大女兒伊麗莎白公主也度過了美好的一日。但次日,2月6日,56歲的喬治六世國王被發現在睡夢中去世,時年25歲的伊麗莎白成為英國君主。

每年的2月6日,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總會靜思紀念這一天。今年2月,她在周年紀念聲明寫道:「即使在70年後,我仍記得這一天,那正是我父親喬治六世國王去世,我統治的開始。」

伊麗莎白登基的故事已被講述過很多次,但仍然引人入勝。父親去世那天早上,伊麗莎白坐在肯亞一個樹屋裡,看著一群由女族長帶領的大象前來水坑。

回顧20世紀的歐洲各地王室,有的君主遭罷黜,有的被放逐,甚至被處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成長期間,身邊圍繞著不少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紛紛跑到英國避難的歐洲各國皇親國戚。英國王室在她領導下,70年來不但繼續存在,而且受到人民愛戴,女王的人氣指數也居高不下。 

伊麗莎白二世受到英國民眾喜愛的主要原因,在於數十年來從不凸顯個人風頭,不唱高調,對於政治既不表態也不介入,不管面對英國人民、政治人物或世界其他國家,女王始終堅持不透露私人意見,如同一張白紙(blank slate)。 

「絕不抱怨,絕不解釋」(Never complain, never explain)是英國王室的非正式座右銘,伊麗莎白二世則用自己的一生來落實這項信念。她的一輩子過得極有規律,不表態的「白紙」路線讓任何人都可以把不同觀點投射在她的身上。她把略帶乏味的風格轉變成某種藝術形式,到頭來,她讓王室提供了最寶貴的資產:伊麗莎白二世是屬於所有人的女王。

相似伊麗莎白一世 在樹旁即位
歷史學家史密斯(Sally Bedell Smith) 在君主傳記中寫道:「伊麗莎白二世成為女王的時間點,曾引來諸多猜測,那歷史上的相似處尤其讓人津津樂道;毫無疑問,當時她正在非洲一株無花果樹上。而在1558年,當伊麗莎白一世坐在哈特菲爾德莊園(Hatfield House)一棵橡樹旁,得知姊姊瑪麗女王死訊、代表她即位君主時,也是25歲。」

25歲的伊麗莎白公主造訪肯亞,是因為父親喬治二世病重無法旅行;受父親之託,她在1952年1月31日和丈夫菲利普進行為期數月的英聯邦之旅。那天也是父女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歷史學家貝斯特(Nicholas Best) 曾在觀察家報(Observer)寫道,「那時肯亞這個英國殖民地其實很危險,茂茂運動(Mau Mau campaign)剛在肯亞爆發,負責維護公主訪問肯亞、澳洲和紐西蘭安全的官員,其實難以保證她在肯亞的安全,只是怕被嘲笑才未取消非洲行。」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短片顯示,伊麗莎白抵達肯亞時,身著印花連身裙,菲利普身著白色海軍制服,佩戴勳章,兩人從飛機上走出來時,BBC報導:「這對王室夫婦踏入奈洛比的艷陽下,誰也不知道那個以公主身分抵達當地的女孩,會在五天後成為女王離開。」

返英神色鎮定 但在廁所哭好久
由於距離遙遠,溝通不便,喬治六世2月6日去世的消息,花了幾小時才傳到肯亞鄉下,轉給菲利普私人秘書,再由菲利普轉給伊麗莎白。沒有儀式,甚至沒什麼感覺,但按照英國傳統,伊麗莎白已成為女王。

報紙頭版標題寫著「伊麗莎白女王萬歲」,小標是「女王陛下悲痛欲絕,搭機返家」。貝斯特在衛報(the Guardian)寫道,「新女王一直都很沉著,但在返回倫敦的航班上,有段片刻,女王離座。當她回來時,神色鎮定,但其他乘客都明白,她在廁所裡哭了好久。」

第二天,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宣告她的統治:「因我親愛的父親突然去世,我被要求承擔統治權責。今天我的心情太過滿溢,只能說我將像父親統治時所做的那樣,為促進我的人民的福祉繁榮而努力,如同他們遍布全世界那樣。」

*英國女王在位70年 見證英國經濟式微、復興與茫然漂流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駕崩,享耆壽96歲。在女王1952年登基當天出生的華爾街日報(WSJ)特約倫敦分社社長菲德勒(Stephen Fidler)特別撰文悼念,並回顧這70年來英國的轉變。

菲德勒表示,有幸在伊麗莎白女王登基那年出生的可謂「鍍金」世代,財政研究所(IFS)的研究顯示,這個「白金禧」世代是截至英國史上最富有的。

他說,與今日相比,1952年的英國彷彿是另一個國家。二戰衝擊餘波盪漾,食物採配給制,直到1954年才結束。在伊麗莎白女王登基後的第一個冬季,一霧霾籠罩整個倫敦,催生了清淨空氣法,禁止燃煤造成空氣汙染。

1950年代是經濟擴張時期。首批電視機進駐家庭。來自加勒比海和其他地區的移民沖淡了英國的同質性,而隨著前殖民地取得獨立地位,地圖上以粉紅色標出的大英帝國版圖也縮小。

若1950年代的英國力圖重建「日不落帝國」昔日光榮,那麼1960年代就是開始往前看了。1961年,女王訪問迦納,還在首都阿克拉與迦納總統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共舞呢。

在那個年代,象徵時代改變的英國流行音樂征服了全世界,包括美國,展現今日所謂的「軟實力」。1965年,女王在白金漢宮授予披頭四(Beatles)大英帝國勳章,讓君主制代表的「過去」融入了「現在」。

1970年代,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全國忍受繼之而來的煤礦工人罷工、斷電、普遍的勞動抗爭,還落得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流行音樂轉向龐克搖滾,讓當時20來歲的菲德勒覺得英國國運永遠走下坡路了。

但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1979年掌權使情況改觀。這位鐵娘子在1980年代扭轉國運衰頹的論述,她解除資本管制、開放經濟、大舉脫售國有工業、鬆開束縛金融業的桎梏,最後還減稅。

柴契爾夫人在1990年遭同黨同志逼宮。那年,兩德統一,冷戰幾乎打贏了。

拜「和平紅利」之賜,英國享有一段經濟成長的繁榮期。布萊爾(Tony Blair)領導的「新」工黨政府上台,但好景不常,這段相對富庶的時期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重創金融業後,畫下了句點。

經濟衰退和政府撙節接踵而至。一些人認定,英國的「軟實力」在2012年倫敦奧運登峰造極。英國不再是超級強國,但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仍是人才濟濟和創新活力充沛的國家。

但接下來動盪一波波。2016年6月舉行的「英國脫歐」公投,預告英國將終止加入歐盟的這場漫長實驗。歷經五年的辯論,英國終於在2021年初脫歐。

緊接著來襲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伊麗莎白女王挺過來了,但去年王夫菲利浦親王逝世。女王駕崩前兩天,剛任命特拉斯(Liz Truss)為她統治英國任內第15位首相。這兩件事顯示,女王憑著毅力,努力撐到完成使命的最後一刻。

女王辭世,留下一個內憂外患的英國。

俄烏戰爭顛覆了後冷戰秩序,通膨飆升到數十年僅見的水準,脫離歐盟的英國與鄰國及主要貿易夥伴關係不穩。蘇格蘭選民支持獨立的聲浪高漲,北愛爾蘭人也愈來愈支持「脫英」而與愛爾蘭統一。本周Ipsos公布的意見調查顯示,每十個英國人中,就有七人認為英國在走下坡。

美國總統拜登讚揚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定義了一個時代」。女王逝世象徵一個時代的落幕,而英國仍在尋找自己的定位。

*從王子到國王 73歲查理登基 一生都為繼位做準備

英女王駕崩後,現年73歲的王儲查理旋即繼位成為新王查理三世,加冕日期待定。

英史上最年長王位繼承人
查理三世是英國歷來最年長的王位繼承人,一生都為繼位做準備,自童年就已開始學習如何做國王,他體現了現代的英國君主制,是第一個不是在家教育、第一個獲得大學學位、第一個在媒體焦點下長大的王儲。

查理是一個害羞的男孩,有一個專橫的父親,長大後有時顯得笨拙、低調,但對自己的觀點仍充滿信心。

他的繼位無可避免會引發關於英國君主制的未來的辯論,有些人視為國家統一的象徵,但有些人則視為封建歷史的累贅。更重要的是,查理會受到臣民愛戴嗎?這個問題籠罩著他整個人生。

除了英國,他也是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在內的14個國家的元首。

查理曾表示,他打算減少在職王室成員的數量,削減開支,更好地代表現代英國;但又說傳統也很重要,君主制是「國族自豪感、團結和忠誠的焦點」。然而他生活與平民脫節,引起了不少人批評,甚至遷怒於君主制。

再者,他與黛安娜王妃的婚姻破裂,與年長於他的卡蜜拉有一腿,加上女王始終坐在寶座上無意退位,讓許多人質疑他是否適合繼承王位。

女王飽受愛戴 查理繼任挑戰多
直到女王晚年,查理的角色才愈來愈吃重,開始代理其母的職責。2018年正式擔任大英國協元首,等於宣布是女王的指定繼位者。今年5月10日,女王指定查理主持大英國協會議,說明王位展開過渡。

歷史學家歐文斯(Ed Owens)認為,查理遠沒有乃母那樣受歡迎,因此不得不仔細考慮如何塑造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形象。歐文斯又說,作為英國君主,不應有政治發言權及政治觀點,但查理顯然在避免被視為違憲的情況下,一直展示自己的政治力量,例如在氣候變遷的問題上。

查理在2018年一部紀錄片裡表示,作為王儲,會覺得介入政治叫人振奮,但作為國王,他將無法發表意見或介入政治,因為君主與王儲的角色截然不同。

新王查理三世將於英國時間9日下午6時表全國電視講話,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也會致詞。

在9日上午10時,包括政府高層官員在內的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將在聖詹姆斯宮舉行會議,宣布查理為新國王,國會將宣誓效忠查理三世,國會其他活動將暫停十天。

*黛妃之死、愛子醜聞、夫婿辭世、哈利出走…榮光已逝 女王晚年孤獨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廣受英國民眾愛戴且盛名於世;但在這幾代人的時間長河中,王室家庭屢次遭到如黛妃之死、王子醜聞、王夫辭世等衝擊,凸顯女王榮耀背後的孤獨,以及新王查理三世未來將迎接的公關考驗。

近年來她走路和站立不便,減少露面更不常現身,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6日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任命新首相特拉斯。

熟識她的人說,女王晚年雖然減少公開活動,神智仍很清楚。去年4月,與她結縭73年的夫婿菲立普親王病逝,她難免深受影響。在因為疫情等因素而辦得簡單隆重的喪禮上,她顯得形單影隻。

雖然她每年聖誕節都會發表預錄電視講話,但她從沒接受專訪,也非常小心不洩漏個人想法。作為君主立憲制的元首,她必須保持政治中立,她每周與英國首相討論時局,內容都不公開。

自從2020年初疫情爆發後,她就離開白金漢宮,多數時間待在她最愛的倫敦西郊溫莎堡。

1997年8月31日,查理王子前妻黛安娜王妃車禍去世,當時人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的女王及王子未發聲明,沒有趕回倫敦,白金漢宮也未降半旗哀悼。

女王固守王室禮節及規矩,卻嚴重錯判輿論走向,「與民脫節」的批評聲浪不逕而走,衝擊的餘波今天依然蕩漾;王室歷史學者歐文斯(Ed Owens)表示,黛妃之死是「風暴時刻」,重塑了王室的公關,擁抱更現代、更親民的運作方式。

20多年來,查理王子的聲望從底谷中艱難恢復,但是其他王子的醜聞、內鬥對王室的困擾依舊沒有休止;查理之子、哈利王子與梅根出走,以及安德魯王子的性醜聞同時交織,是女王晚年的最大困擾。

哈利王子與梅根2020年出走美國,兩人還曾指控王室有種族主義,當時王室的回應是「每個人的記憶各有不同」;歐文斯則說,梅根體現黛妃生前的美德特質,例如走進民間、關懷開發中國家等,如今她的出走,徒留王室「一大塊空白」。

去年結縭73載的菲利普王夫去世,更是女王的莫大打擊,身體更差,本月6日任命特拉斯為新任首相的兩天後去世,查理王子成為新王查理三世;歐文斯說,前方還會有類似的坑等著新王,前行的道路非一帆風順,而是遍布荊棘。

*王室糾葛宛如八點檔…英國女王一生不沾緋聞 兒孫輩卻屢爆醜聞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一生緋聞不沾鍋,反倒是兒孫輩風波不斷,前兒媳黛安娜王妃車禍身亡、兒子安德魯王子被控性侵,孫子哈利王子不但脫離王室,還跨海指控王室種族歧視。

以下是女王在世期間英國王室經歷的動盪:

●大伯父只愛美人,不愛江山
早在伊麗莎白二世於1952年登基之前,英國王室就曾掀起一場愛情風暴,同時也是現代王室史上最大的緋聞。

女王的伯父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為了與離過婚的美國名媛辛普森夫人(Wallis Simpson)締結連理,僅在位326天就選擇於1936年退位,引爆一場憲政危機,後由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George VI)繼位。

愛德華八世是英國近1000年來,首位基於自身意願退位的英國國王。

●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愛情悲劇
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年僅22歲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愛上已故父親的侍衛官,離過婚、比她年長16歲、還有兩個小孩的前英國皇家空軍軍官唐森(Peter Townsend)。

兩人想要結婚,政府和大眾對此意見相斥。英國政府並不贊同,大眾則是抱以同情,而女王被夾在兩者中間。

瑪格麗特公主最終選擇放棄這段關係,並於1960年嫁給攝影師阿姆斯壯-瓊斯(Antony Armstrong-Jones)。但這段愛情也沒能走到最後,兩人於1978年離婚。

●3名子女婚姻破裂
在女王的記憶中,1992年是「可怕的一年」。她的4名子女當中,有3人在這一年婚姻破裂,而她所住的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毀於一場大火。

王儲查爾斯(Prince Charles)與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結婚11年後,在1992年開始分居,各大媒體瘋狂報導。黛安娜隨後開始揭露王室內幕,由傳記作家莫頓(Andrew Morton)出版「黛安娜傳」(Diana:Her True Story)。

女王的次子安德魯王子也在這一年與妻子佛格森(Sarah Ferguson)分居。女王唯一的女兒安妮公主則與第一任丈夫菲力普斯(Mark Phillips)離婚。

●黛安娜王妃車禍逝世
黛安娜王妃1996年與查爾斯王子離婚後,回歸平民身分,隔年8月31日在巴黎阿爾瑪橋(Almabridge/Pont de l'Alma)隧道中遭狗仔隊跟蹤,隨後失速發生車禍身亡。

在葬禮舉行前一週,大眾哀悼廣受歡迎的「人民的王妃」,怒火轉移到保持沉默的老一輩王室成員身上。當時女王和家人正在其蘇格蘭巴爾莫勒爾(Balmoral)的莊園度假。

憤怒的媒體不滿白金漢宮沒有為黛安娜王妃的去世降半旗,要求女王出面給個說法。

幾天後,英國女王在電視演說中悼念前兒媳,並在葬禮上向黛妃的棺木鞠躬。

●安德魯王子性侵醜聞
安德魯王子被公認為是女王最喜愛的兒子,卻捲入美國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性侵案,被美國女子朱弗里(Virginia Giuffre)指控20多年前,安德魯王子在她未滿18歲時對她性侵。

安德魯王子在2019年11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試圖替自己刷清罪名,但卻演變成一場公關災難。

他不僅拒絕為曾與艾普斯坦交朋友而道歉,對於艾普斯坦的受害者也沒有展露出同情心,因此遭到大眾唾罵。

安德魯被迫「從一些公共職責中退下」,並被女王拔除軍階與王室贊助,以免王室進一步捲入醜聞。

面對美國性侵民事訴訟越來越大的壓力,今年2月,安德魯和朱弗里達成庭外和解。英媒披露,和解金高達1630萬美元(約新台幣4億5430萬元)。

●哈利與梅根
女王的孫子哈利王子在2020年與妻子梅根宣布卸下英國高階王室成員職務,並搬到北美定居,讓英國王室捲入又一場風暴。

兩人選擇出走,據稱是與哥哥威廉王子和嫂子凱特王妃不和。

哈利與梅根之後接受美國名嘴歐普拉(OprahWinfrey)專訪時揭露王室隱私,指控王室成員有人種族歧視,還稱與父親查爾斯的關係出現裂痕,令雙方更加疏遠。

梅根當時表示,在她懷孕時,家族裡曾有人和哈利討論孩子生出來膚色會有多黑。

白金漢宮發布聲明表示:「得知過去幾年哈利和梅根面對的是如此充滿挑戰的全部情況,整個家族感到難過。」

「(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令人關切,尤其是種族問題。儘管記憶或許有些差異,王室仍會認真看待,並會私下處理這些問題。」

*「面對家醜 絕不抱怨 絕不解釋」 無聲女王 沉默保持護尊嚴

伊麗莎白二世25歲即位為王,晚年卻眼看王室醜聞接二連三發生。她如何面對?她以兩大原則:絕不抱怨,絕不解釋。

英國王室問題專家艾爾瑟(Daniela Elser)說,別人工作30年就可退休,女王活到96歲還得工作,「這可憐的女人一定累壞了」,家人不斷製造醜聞,她是如何面對的呢?

根據知情人士,哈利王子和梅根可能出書甚至拍片,抖出王室成員種種「家醜」,王室新聞編輯英格麗許(Rebecca English)不禁替女王感到難過:「96歲的人了,又死了丈夫,孤家寡人一個,健康也大不如前,我不是要嚇誰,但這個傳言6個月來都未見消退。」

安德魯王子更過分,自己不經意竟然講出和淫魔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有交往過的「不輝煌」經歷,如今成為影藝界急於發揮的好題材,某王室管家只好語帶保留的回應說,有人要利用王室過去及現在的困難寫書、拍電影就為了賺錢,我們不表歡迎;事實上,這些商業考量的創作計畫所要講的故事,一點戲劇創作成分都沒有。

去年喪夫,對女王是莫大的打擊。菲立普親王與她結縭73年,是她人生的一大支柱,她一位密友說,女王「深深懷念和他相處的日子。但她是個性十分內斂的人,」絕不輕易表現內心的情緒。

「伊麗莎白女王: 現代君王的一生」傳記作者史密斯(Sally Bedell Smith)說,親王死時非常平靜,非常自然,「我相信她有很多時間準備面對這件事…但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一件事,不管她有多堅強、信仰有多深,多麼有耐力,畢竟是摯愛密友一去不回了。」

王室家族醜聞與喪夫之痛接二連三的打擊,伊麗莎白女王都能保持尊嚴,沉默以對,「絕不抱怨,絕不解釋。」王室專家波爾曼(Tracy Borman)說,伊麗莎白二世成功的祕訣大概是自己毫無把柄給人抓。「俗諺說,王者之心深不可測,這句話對伊麗莎白二世特別有道理—她當君王多年,出牌前一定緊放心中,絕不顯露絲毫跡象。」

*英女皇與菲利普相愛逾70年 4個孩子「違規又婚外情」讓她操碎了心

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英國時間(8日)辭世的消息,震驚國際社會,而她與菲利普親王超過70年的婚姻,也被重新提起。

綜合《BBC》報導,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兩人在1939年於達特茅斯海軍學院(Dartmouth Naval College)就相識了,菲利普親王與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47年結婚,為當時二戰結束沈悶的氣氛,增添喜悅的色彩。

兩人生下了4個孩子,分別是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愛德華王子、長孫威廉王子,他們皆在收到女皇身體欠佳的消息後,立刻帶著家眷趕到女皇身邊。

長子查爾斯 與黛安娜王妃離婚鬧的沸沸揚揚
女皇辭世後,會由長子查爾斯三世繼位,他是世上等待繼承皇位最久的王儲,但查爾斯的婚姻並沒有如父母一樣美滿,他先與1981年和黛安娜王妃結婚,其後兩人婚姻觸礁,查爾斯與卡蜜拉婚外情,黛安娜也與副官曖昧,最後兩人於1996年正式離婚,而查爾斯和卡蜜拉在2005年舉行大婚儀式。

最叛逆的公主:長公主安妮 唯一「有前科」的英國皇室成員
雖然不少人會震驚於女皇的孫子哈利王子與妻子梅根脫離英國王室,但其實女皇唯一的女兒「長公主安妮」經歷也十分精彩,被稱為王室最叛逆的成員,從小是學霸的安妮公主拒絕了劍橋大學的入學通知,還專心練馬術,在1971年甚至拿到了歐洲全能馬術錦標賽個人組冠軍。

不僅如此,安妮公主還收到超速罰款,以及她養的兩隻牛頭梗犬咬傷孩童,被依照《危險犬法案》(Dangerous Dogs Act),成為350年來,唯一「有前科」的英國皇室成員。

安妮公主的婚姻路也是不順遂,第一段婚禮嫁給了在馬術活動中認識的皇家女王近衛軍中尉馬克菲利普斯,兩人都喜愛馬術,婚後育有兩子,但後來丈夫外遇美術老師生下私生子,在結婚19年後離婚。在與第一任老公分居時,安妮公主就認識了海軍出身的勞倫斯,對方小安妮公主五歲,在與第一任丈夫正式離婚後,她隨即嫁給勞倫斯。

次子安德魯王子 捲入性侵案
女皇的次子安德魯王子在1986年跟莎拉·佛格森結婚,後來在1996年離婚,他曾捲入性侵案,2015年遭美國女子勞勃茲(Virginia Roberts)指控性侵,他本人三度否認,但在2019年宣布辭去公職,2022年安德魯王子的公務職分、榮譽軍銜和皇家慈善贊助人身分全部歸還女王陛下。

最小的兒子愛德華王子 受寵而低調
女皇的第三個兒子愛德華王子,跟哥哥姐姐比起來則是相當低調,畢業於劍橋大學,對戲劇相當喜愛,曾參與《歌劇魅影》、《貓》等劇的演出,後來還成立電視節目公司。

與妻子蘇菲·利絲瓊斯是在一場網球比賽認識,他們相當低調,並沒有依循「在西敏寺或聖保羅大教堂結婚」的傳統,也沒有軍隊參與。據聞這對夫妻相當受女王寵愛,跟王室其他成員也關係良好。

*在位達70年…英國女王曾訪100多個國家 「這國家」去過最多次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辭世,她生前不僅是在位最久的英國元首,旅程哩數可環繞地球42圈、見過13位美國總統,7歲至今有超過200幅肖像畫,締造不少人生創舉。

法新社報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長達70年,不僅打破英國元首在位最久的紀錄,一生更創造許多里程碑。

伊麗莎白二世以96歲高齡過世之前,是世界上在位最久的現任君主和國家元首。歷史上,只有2人在位比她久,分別是在位逾72年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以及在位70年4個月的泰國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

伊麗莎白二世同時也是出色的環球旅行者,她自1952年以來到訪全球100多個國家,又是一項英國君主紀錄。

她到訪次數最多的國家是加拿大、共有多達22次,也曾13度到訪法國。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計算,直到2015年11月、當時高齡89歲的伊麗莎白二世不再出國為止,她的旅程哩數可環繞地球42圈。

伊麗莎白二世在21歲還是公主時,宣誓把生命奉獻給 大英國協。她正式登基成為英國女王後,她成為忙碌的元首,任內曾參與近2.1萬項活動、批准約4000項法案並接待各國元首多達112次。

例如她1954年接待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Haile Selassie),1971年接待日本天皇裕仁(Hirohito),2011年曾接待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Obama)。

伊麗莎白二世的另一項紀錄,是她參與的政治與宗教歷程,她在任內曾與15位英國首相共事,最遠能追溯到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最近的則是剛上任不久的特拉斯(Liz Truss)。

伊麗莎白二世並正式會見過13位美國總統及4位羅馬天主教教宗。

有趣的是,伊麗莎白二世一生當中,寄出的卡片數量也是數一數二,她光是寄給百歲人瑞的賀卡就達30萬張,寄給結婚60週年夫婦的賀卡則超過90萬張。

伊麗莎白二世同時是擁有多幅肖像畫的人,從她7歲至今,總共有超過200幅肖像畫,大多數都是以傳統風格繪製。

除此之外,伊麗莎白二世在很多方面也經常扮演先驅的角色。比方說,她在1996年成為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英國君主,也是第一個在美國華盛頓眾議院發表演說的英國君主。

1976年3月26日,她在訪問國防部研究單位時,寄出她人生中第一封電子郵件;1997年她推出白金漢宮官方網站,2014年她在推特(Twitter)發出個人第一篇推文;3年前,她更首次在Instagram上發文。

2012年倫敦奧運時,伊麗莎白二世和她心愛的柯基犬與007男星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一起亮相,並且搭上直升機,結合虛構與真實,丹尼爾克雷格護送女王跳傘,女王蒞臨奧運開幕會場,豔驚全場。

*英女王駕崩⋯查爾斯接任國王「無痛繼承資產」! 領地+132億秒入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英國時間8日逝世,享耆壽96歲,王儲查爾斯(Charles III)繼位成為英國國王。而女王身上約有3.7億英鎊(約132億新台幣)的遺產預計將由新國王查爾斯繼承,而這些錢的收入來源共分為「君主撥款(Sovereign Grant)」、王室私產及自身投資,而查爾斯在接收繼承時也可以不被遺產稅限制。

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2022年的富豪榜顯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本身擁有約3.7億元英磅的資產,比起2021年還增加了500萬英鎊,超過她的已故丈夫菲利普親王,然而隨著女王駕崩,這些財富都將繼承給新國王查爾斯。

根據《BBC》報導及王室官方網站顯示,女王資產的來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包含由財政部撥款的「君主撥款」、王室私產及女王自身的投資。根據英國法律規定,政府每年要對君主進行撥款,而這部分款項又歸於君主名下「王室地產(Crown Estate)」的盈利。

王室地產是一家獨立的商業房地產公司,在倫敦等地擁有大量房產。名義上這家公司歸英國君主所有,但實際上所有的盈利都要上繳英國財政部,而後財政部再將其中的部分以撥款形式支付給女王。

而王室私產是君主的私人收入,君主和其他王室成員的開支補貼都是由這部分資金支援,這部分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女王名下的「蘭開斯特公爵領地(Duchy of Lancaster)」的收益。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佔地1萬8千多公頃,擁有包括商業、農業用地以及住宅房地產等用地。2016年,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的淨收入為1780萬英鎊(約6.3億新台幣)。

而查爾斯國王繼任後,雖然會因爲喪失「康沃爾公爵(Duke of Cornwall)」的頭銜而失去康沃爾郡的封地,但他將會隨即繼承上述的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納為私人財產。

另外,雖然英國法律規定,政府可針對超過32.5萬英鎊(約1160億新台幣)的遺產徵收40%的遺產稅,但幾經修法過後,查爾斯這次的繼承無需繳交任何遺產稅給政府,以避免王室的財富在君主接連去世的狀況大幅減少。

*王室太揮霍?支出有增無減 英女王2487億財產縮水剩129億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享耆壽96歲。她出身帝王之家,繼承王室大量財產,且繼位後一直未繳遺產稅。據悉,女王財產本來高達70億英鎊(約新台幣2487億元);近年受到王室揮霍與不景氣,2021年時女王資產淨值為3.65億英鎊(約新台幣129億元)。

女王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納稅人繳納的「君主撥款」,由英國政府支付。女王1990年的身家達70億英鎊,但每年王室支出有增無減,如哈利王子與妻子梅根過去裝修奢華別墅、搭乘私人飛機遊歷各國,許多支出都由王室埋單。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女王身家已大為縮水。

而女王身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意義非凡。美國「時代雜誌」今天公開新一期雜誌封面,將選用女王「滿頭黑髮」的照片來紀念;照片中女王戴著招牌大珍珠耳環,身穿有金釦裝飾的全黑長袍,微笑看向遠方。

女王驟逝對英國人民更是一大衝擊。英國「足球金童」貝克漢就發文哀痛表示:「直到最後的日子,她都用尊嚴和優雅為國家服務。」

英超聯賽阿森納對蘇黎世賽前,也放出女王照片默哀;曼聯則宣布將在和皇蘇的比賽前佩帶黑色臂章,並默哀一分鐘。

而今年80歲,始終是女王堅定支持者,並在1997年由女王親封爵士的「披頭四」主唱兼貝斯手保羅麥卡尼,也在臉書表示:「天佑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願她安息,吾王永存。」

而為紀念女王,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今晚暫停閃爍。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稍早也宣布,總統府明天一整天以及女王葬禮期間將降半旗致意。

*英女王喪事為重 英國央行延後宣布升息決策

在英國通膨飆高之際,英國央行原定下週公布利率決策,但在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逝世之際,英國銀行今天決定延後宣布升息決策。

路透社報導,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England,BOE)表示,該行原定9月15日公布下次利率決策,如今將延後至9月22日。

英格蘭銀行指出:「有鑑於英國目前處於全國哀悼期,2022年9月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將延後一週。」

*王室哀悼期展開 持續至英國女王葬禮後7天

英國王室官員表示,新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與王室今天已為逝世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展開哀悼期,將持續到國葬結束後7天。

法新社報導,英國王室發表聲明指出:「在女王陛下逝世後,國王陛下希望王室哀悼期從現在開始,將持續到女王的葬禮結束後7天。」

王室哀悼期將由王室成員、家政人員及履行禮儀職責的軍隊參與。王室宅邸降半旗,直到哀悼期結束後的次日清晨。

英國媒體報導,女王的葬禮日期尚未獲得確認,但據信葬禮將在女王逝世後10天舉行。查理三世宣布的額外7天,意味王室哀悼期將持續17天。

*英國女王駕崩前兩天出現癥兆?醫師:顯示已不久於人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生前健康每況愈下,早已令英國社會擔憂。一名澳洲醫師觀察近日照片後指出,女王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癥兆,顯示她已不久於人世。

女王6日接見執政黨保守黨新黨魁特拉斯,並正式任命她為首相組閣。住在澳洲伯斯的醫師柯恩瓊斯檢視當日照片後指出,女王伸出的右手手背嚴重發黑,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柯恩瓊斯說,這是一種血液循環障礙,會讓心臟和大腦周邊的血管狹窄或阻塞,也是心臟衰竭的症狀之一。

她說,出現如此嚴重的症狀,想必女王正承受身體上極大的疼痛與不適,卻仍露出笑臉執行公務,令人肅然起敬。

*英王室率先在推特宣布女王死訊 比BBC還快兩分鐘

彭博資訊報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逝世,王室率先在官方推特帳號宣布女王死訊,比英國廣播公司(BBC)快了兩分鐘,表明王室與外界的溝通方式有很大變化,尤其是女王在位最後幾年。

根據報導,王室的推特帳號@RoyalFamily在英國當地時間時間8日下午6時半發布女王死訊,指「女王今天下午在巴摩拉安詳辭世。國王與王妃今天晚間將留在巴摩拉,明天返回倫敦。」

報導指出,王室透過官方推特帳號率先發布女王死訊,表明與外界的溝通模式已大為不同,而這也是女王在位最後幾年很明顯的趨勢。

王室向來以盛大隆重的場面和儀式來強化君主的權力象徵而聞名,但近年來王室成員用社群媒體都用得很上手,新國王查理三世和妻子卡蜜拉,就常在推特和臉書上發表言論。

王室宣布君主死訊有一套傳統程序,過去數十年來都是嚴守的秘密,如今也隨著女王辭世再次浮上檯面。

英國衛報2017年曾報導指,女王辭世的消息會先以密語「倫敦大橋倒了」知會英國首相,然後再透過「英國國家通訊社(Press Association)和世界其他媒體以新聞快報方式」宣布。

女王死訊的官方推文至今已被轉發超過65萬次且點讚數超過200萬次,為未來10天嚴謹規畫的國喪期拉開序幕。

*伊麗莎白二世50年前曾在澳洲躲過暗殺 列車險出軌

當全世界都在悼念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時,一段曾隱藏了50多年,包括英王室在內,從來沒有人知曉的刺殺女王夫婦未遂陰謀,現在再次被掀開。

1970年4月29日,女王與王夫菲立普親王在澳洲訪問期間,乘坐皇家火車專列,由雪梨前往新南威爾斯中西部的奧蘭治(Orange),在穿過藍山(Blue Mountains)時,列車行駛了一半停了下來。

負責調查的退休警司麥哈迪(Cliff McHardy)直至2009年才向英國每日郵報大爆這段塵封往事,指有刺客在皇家專列經過的路軌上放置了一根大木頭,目的是讓列車撞倒出軌翻車。

幸運的是,列車司機發現大木頭後馬上剎車,讓列車緩慢下來,滑行了約700呎,然後在一個平交道口停下來。列車一直停在路軌上,沒有任何重大損壞。

女王夫婦當時根本不知情,只知道列車的速度很慢及停了下來,事實是他們躲過一次暗殺。

麥哈迪說,如果列車按正常速度行駛撞向大木頭,就會脫軌掉進路堤;他說,調查顯示木頭是有人故意放在軌道上,這個刺殺險是「利斯戈陰謀」(Lithgow Plot)的一部分。

由於這個刺殺計畫的時間節點,麥哈迪懷疑這一刺殺行動是在「內奸」協助下進行的,其中極有可能是由澳洲同情愛爾蘭共和軍的人策畫,但詳細調查後並無人被捕。

麥哈迪是負責調查此案的警官,他說給英國王室及公眾隱瞞了這個陰謀計畫的內情,目的是以免澳洲政府尷尬。

麥哈迪說,決定揭露真相目的是希望有助破解「我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未解之謎」。

他又說很理解為什麼要對這次企圖刺殺保密,但若然繼續掩蓋內情,就意味著警方永遠無法追捕涉嫌人。

麥哈迪說,警方從未找到任何嫌疑人,因此也沒法透露整個調查內容。

*奉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 大英國協緬懷女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昨天辭世,享耆壽96歲,英國全國上下哀悼。與英國歷史淵源深厚的大英國協國家今天紛紛緬懷這位共同元首。

法新社報導,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多數國家為昔日英國殖民地,在女王辭世的消息傳出後,從非洲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都感到不捨。

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對全國表示:「當聽到我們的女王被上帝帶走安息主懷,巴布亞紐幾內亞民眾從山區、溪谷到沿海地區今早都起來了。我們都親暱地稱她為『女王媽咪』(MamaQueen)。」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在入睡前,一直在關心女王健康狀況不佳的新聞報導。她在知曉女王死訊後指出:「我深感難過。」

在太平洋彼岸,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表示,女王將永遠是加拿大歷史上重要的一環。

他也提及自己對女王的回憶說:「她是這個世界上我最欣賞的人之一,我會很想念和她有過的對話。」

*與母親分離、得不到父愛…查理三世將繼位 童年卻異常孤獨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逝世,查理繼任成為國位查理三世(Charles III)。由於英女王公務繁忙,查理小時候就長期與母親分離,又得不到父親寵愛,童年出奇地孤獨讓人心碎。

伊麗莎白二世與菲立普親王(Pri將加冕「查理三世」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1948年11月14日迎來他們第一個愛情結晶查理。由於伊麗莎白二世要前往海外進行訪問以及履行各種公職,自斷母乳,查理便與母親聚少離多。查理整個童年都未被父母擁抱或親吻過,他曾說,自己唯一從父母那裡了解到關於愛的東西是握手。

在查理的青年時期,儘管菲立普親王多數時間也在履行王室職務,他閒下來時會教查理釣魚和打獵。但兩人的父子時光並非總是愉快。與妹妹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相比,查理敏感得多。兩兄妹均在菲立普的嚴厲管教下成長,但安妮更外向,對父親的話置之不理。

英國王室傳記作家史密斯(Sally Bedell Smith)在一本關於查理的書中寫道,查理經常被父親強勢的性格所貶低。史密斯提到查理8歲在蒙巴頓(Mountbatten)參加午宴的經歷。他當時在拔草莓莖,英女王遠房表弟蒙巴頓勛爵(Lord Ivar Mountbatten)告訴他:「不,不(要摘掉它)。你(可以)拿著它們的莖來蘸糖(吃)。」幾秒後,查理拚命嘗試把莖重新放回草莓裡面,可見他多敏感。

缺乏親情的查理人緣也不太好。作為王位繼承人,他經常遭惡霸欺凌,又被同學嘲笑他兜風耳和是胖子。為了幫兒子塑造性格,菲立普把查理送到自己母校、蘇格蘭的高登斯頓公學(Gordonstoun School)。有關他在這間學校的經歷眾說紛紜。

Netflix熱播劇《王冠》描述查理在那裡讀書的時光很痛苦,但他1974年雜誌採訪時稱,討厭經歷被誇大,高登斯頓公學比其他學校要求高,但教會他很多知識。

與父親一樣,查理也打馬球(Polo)。雖然他與卡蜜拉(Camilla)2005年才成婚,但早在1970年,年僅22歲的查理在溫莎參加馬球比賽時已與現任妻子邂逅,兩人隨即墜入愛河。

查理服兵役期間,卡蜜拉與他人訂婚,之後在1973年結婚。查理1981年亦把黛安娜(Princess Diana)娶回家。但這段婚姻在黛安娜1982年和1984年誕下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後,很快變得不順。據獲查理授權的傳記,他1986年開始與卡蜜拉發生婚外情。

*從好萊塢、搖滾樂到藝術 英女王文化題材魅力不墜

在位長達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生前在西方流行文化中經常可見以她為題材。從好萊塢電影、得獎電視劇、卡通辛普森、搖滾樂團歌曲到安迪.沃荷創作,再再令人印象深刻。

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8日辭世,享耆壽96歲。雖然有些作品對她的描繪充滿感情,有些則較有敵意,但無論如何,這位英國君主在藝術、音樂與電影中不可抹滅的形象,更加奠定她名列世界上最為人知公眾人物的地位。

● 電視電影
路透社報導,2006年好萊塢出品的「黛妃與女皇」(The Queen),讓飾演伊麗莎白二世的英國演員海倫米蘭(Helen Mirren)抱回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這部電影主要刻劃女王前兒媳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意外喪生時,這位一國之君如何回應。

近幾年Netflix熱門串流影集「王冠」(The Crown)也以伊麗莎白二世為主角,飾演女王年輕時的英國女星克萊兒芙伊(Claire Foy)因此贏得2座艾美獎和一座金球獎,她在影集中詮釋伊麗莎白二世27歲時突然得接下王位的經歷。

美國「時人雜誌」(People)總編輯勞格(WendyNaugle)表示,伊麗莎白女王之所以是如此吸引人的題材,一方面因為她經歷過近代歷史上各個世界大事,另方面因為她的人生故事充滿「人性元素」。

法新社報導,伊麗莎白二世不只「現身」在嚴肅劇情片,也出現在「王牌大賤諜3:夠MAN吧」(AustinPowers in Goldmember)、「笑彈龍虎榜」(TheNaked Gun)這類喜劇電影,當中有些是由最知名的女王「分身」、英國女演員珍奈特查爾斯(JeannetteCharles)飾演。

● 動畫
女王也是動畫作品中常客,並以顏色突出的套裝及發音清晰的口音等特徵,讓人容易認出。
在知名美國卡通影集「辛普森家庭」(TheSimpsons)長達33季的播出史中,數次出現伊麗莎白二世角色。例如有一集,主角荷馬(Homer)駕車闖入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撞倒了女王的金馬車,滿身傷的女王還下車痛斥。

伊麗莎白二世也出現在動畫電影「小小兵」(Minions)與「Cars」。在「Cars」系列電影其中一部,由英國傳奇女星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Redgrave)配音,片中女王化身一輛戴著王冠的豪華車,在倫敦主持一場賽車。

在受歡迎的兒童卡通「佩佩豬」(Peppa Pig)中,女王甚至還在泥漥中蹦跳。

● 流行樂
英國1970年代搖滾樂團「性手槍樂團」(SexPistols)1977年推出的單曲「天佑女王」(God SaveThe Queen),唱片封面是一張伊麗莎白二世頭像,雙眼和嘴被貼上拼貼文字。這成為英國龐克運動最具代表性的圖像之一,也是女王在英國流行樂中最常見形象。
以女王為題材的知名歌曲,包括1969年披頭四(The Beatles)的「女王陛下」(Her Majesty),以及1986年史密斯樂團(The Smiths)的「女王已死」(The Queen Is Dead),當中抱怨媒體對王室的著迷。

而1989年搖滾樂團石玫瑰(The Stone Roses)的「我親愛的伊麗莎白」(Elizabeth My Dear),歌詞提到除非女王放棄王位,否則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 藝術
伊麗莎白女王曾讓幾位藝術家為她畫像或攝像,包括塞西爾.畢頓(Cecil Beaton)、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和安妮.萊柏維茲(AnnieLeibovitz)。
不過最令大眾印象最深刻的,仍是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在1985年「在位女王」(Reigning Queens)系列作品中,用特藝彩色絲網印刷(technicolour silkscreens)技術製作的一張女王肖像。

安迪.沃荷是利用一張女王的官方肖像照來製作這幅作品。他知名的美國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Monroe)多彩肖像作品,也是用相同方式製作。

*英女王見證15英相來去 邱吉爾:找不到能取代陛下的人

在位70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見證了15位英國首相的來去,從1950年代初的邱吉爾,到她去世前兩天任命的特拉斯(Liz Truss)。

邱吉爾1951至1955年擔任首相期間,伊麗莎白在父親1952年去世後成為女王,邱吉爾最初埋怨她「還是個孩子」,但沒幾天他就對女王說:「世上拍電影的人就算走遍全球,都找不到能取代陛下的人。」兩人的關係始終密切。

艾登(Anthony Eden)1955至1957年擔任首相,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不久辭職。

1957至1963年出任首相的麥克米蘭(Harold Macmillan)曾說,伊麗莎白是女王而不是傀儡,她有男人的心胸和肚量。

1963至1964年擔任首相的道格拉斯-休姆(Alec Douglas-Home)是女王母親家族的友人,但任職不到一年。

威爾遜(Harold Wilson)1964至1970和1974至1976年兩度出任首相,是女王在位期間的首個工黨首相,與女王關係普通。

希思(Edward Heath)是保守黨魁,1970至1974年擔任首相期間,英國加入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

卡拉漢(James Callaghan)1976至1979年擔任首相期間,英國深陷經濟衰退,與工會關係緊張。

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1979至1990年作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是伊麗莎白時代任職最長的首相,但兩位女性之間關係冷淡。

1990至1997年擔任首相的梅傑(John Major)曾說:「即使不能與閣員說的想法,也絕對可以跟女王說。」

1997至2007年擔任首相的布萊爾(Tony Blair)是第一個在伊麗莎白時代出生的首相,他回憶第一次晉見女王時,女王說:「你是我的第10位首相,第一位是邱吉爾,那時你還沒有出生。」

2007至2010年擔任首相的布朗(Gordon Brown),是在工黨選舉大敗後離任。

卡麥隆(David Cameron)2010至2016年任職首相,是伊麗莎白時代最年輕的首相,他與女王的兒子愛德華王子在同一所學校上學。

梅伊(Theresa May)2016至2019年是英國第二位女首相,任職期間的主要精力用在脫歐上,三次力勸議會接受她的脫歐協議未果後辭職。

2019至2022年擔任首相的強生(Boris Johnson)是以「脫歐首相」載入史冊,任職期間備受疫情處理不當、派對門和道德判斷失準醜聞的煎熬,2022年7月在內閣成員集體辭職的壓力下宣布辭職。

特拉斯(Liz Truss)在保守黨領袖的選舉中獲勝,2022年9月取代強生成為首相;女王9月6日正式任命她為首相,兩天後女王就去世。

*曾共同演出白金禧年慶祝短片 柏靈頓熊推文悼已故女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下午駕崩、享耆壽96歲,白金漢宮等地紛紛降下半旗,群眾則聚集在一起哀悼。其中,有一條特別的致意訊息是來自已故女王「友人」:幾個月前才剛合拍過短片的柏靈頓熊(Paddington Bear)。

Deadline報導,柏靈頓熊是英國童書角色,曾跟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一支慶祝白金禧年的特別短片共同演出,他上推特給當時的用餐同伴發出了簡短而傷感的悼文,「女士,謝謝您所做的一切」。

柏靈頓熊與伊麗莎白女王一起入鏡的2分半特別短片最初在BBC播放,也是白金禧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並由曾在2014年電影《柏靈頓:熊愛趴趴走》(Paddington)配音的演員班.維蕭(Ben Whishaw)再次擔崗演出。

*英國女王駕崩後 全球各地飛倫敦航班搜尋量暴增40%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震驚全球,旅遊新創公司Hopper於9日表示,在女王離世後,從全球各地飛往倫敦的航班搜尋量大暴增,尤其是美國飛往倫敦。

路透報導,Hopper指出,女王駕崩消息傳出一個小時內,從美國飛往倫敦的航班搜尋量比7日增加了49%。由於目前恰好是英鎊兌美元疲軟之際,使得英國成為美國人主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另外,Hopper透露,與7日相比,從世界各地飛往倫敦機場的航班搜尋量增加40%,與宣布女王去世前3小時相比則上升了41%。

*鮮豔套裝搭配白手套 英國女王穿搭哲學自有道理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時常身穿色彩鮮艷的套裝,搭配同色的帽子與白手套。她自創的一套穿衣哲學,和她肩負的職責完全相襯。

英國女王在位期間穿過的服飾,幾乎涵蓋了色譜上的所有顏色,從金絲雀黃、萊姆綠、紫紅色到海軍藍,應有盡有。

數十年來,她的獨特風格由助手和設計師共同打造,從女王於1947年與菲立普親王結婚(PrincePhilip)時,設計師諾曼.哈特奈爾(NormanHartnell)替她設計婚紗開始。

那套婚紗由公爵緞製成,上頭有水晶以及1萬顆小珍珠點綴。對於剛從第二世界大戰廢墟中復興的英國而言,她的婚紗是一道格外亮麗的風景。

諾曼.哈特奈爾也替女王在1953年的加冕典禮設計禮服。那套禮服繡有金色、銀色、綠色和粉紅色絲線,並以女王統治的各國代表紋章作為裝飾。

哈迪.亞米斯(Hardy Amies)在1955年至1990年擔任王室御用設計師。他表示:「替女王製作衣服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

他接下諾曼.哈特奈爾的工作後,先是為女王的海外出訪製作服裝,並設計了女王在1977年慶祝登基25年身穿的粉色洋裝。

女王最近20多年來的服裝搭配則交給了時裝設計師安吉拉.凱利(Angela Kelly)。

安吉拉.凱利在1993年加入女王的服裝團隊,自2002年起擔任女王的個人助理與資深服裝設計師,也成為女王的摯友。

她曾說:「我們就是兩個典型的女人。我們討論衣服、化妝品和珠寶。」

在2020年疫情封城期間,安吉拉.凱利甚至還替女王剪頭髮、做造型。

設計女王的服裝必須嚴守王室的著裝規定。曾任王室管家的禮儀專家哈羅德(Grant Harrold)告訴法新社:「這當中沒有明文規定,但必須遵守傳統的舊式禮儀與禮節。」

他表示:「她永遠會穿上絲襪,顏色永遠是膚色,指甲油則永遠都是淺粉色。」

他說:「你永遠不會看到她穿膝上裙。」

至於首飾部分,女王總是會配戴一枚胸針或是珍珠項鍊。

女王出席公眾場合總是戴著帽子,或許看來是一種很傳統的穿搭方式,實際上也有很實用的一面。

由於女王身高僅有163公分,戴上色彩鮮豔的帽子,能讓她在人群中一眼就被看見。

哈羅德表示,女王總是戴著手套則有另一項目的,考慮到她要和那麼多人握手,戴手套是為了避免感染細菌。

Netflix熱門影集「王冠」(The Crown)的服裝設計師克萊普頓(Michele Clapton)表示,女王的服裝「就像是一套盔甲,一種制服」。

每到週末,女王到鄉間時又會換上另一種服裝,這時候她常會戴頭巾,穿雨衣或長靴。

克萊普頓說,「民眾上一秒還看到她在花園,帶著她的柯基犬散步,然後下一秒她又換上套裝、戴上帽子與白手套履行職務」。

儘管英國王室必須保持政治中立,但女王有時也會利用服裝來傳達一些訊息。

例如在接待外賓時,她的衣著中或許會出現愛爾蘭三葉草或加拿大楓葉,端看客人的國籍。而當她出訪時,套裝顏色則會呼應國旗顏色,例如她2011年訪問愛爾蘭時就身穿綠色套裝。

*「我必須被看見 才能被相信」 時尚女王 穿出女力新典範

伊麗莎白二世8日去世,她在位期間一直對自己的政治傾向保持沉默,然而,女王有句名言:「我必須被看見才能被人相信」,自她25歲即位君王起,就將此目標銘記在心,並在20世紀下半葉為女性權力開創出穿著新典範。

女王深知外在形象也能傳遞訊息,70年來,她不僅為她的人民著裝,也為後世留下話題。她是時尚外交的堅定實踐者,早在前美國第一夫人米雪兒‧歐巴馬和威廉王子妻子凱特之前,就開啟了與設計師品牌合作之路;透過服裝,她讓友誼之手跨越國界,也為本國時尚產業注入生機。

她也是為媒體著裝的頂級高手,她穿著色彩鮮豔亮麗的套裝,既符合傳統體制,又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如此高明策略,在後來包括喜萊莉·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裴洛西(Nancy Pelosi)身上都可略見一二。

女王在流行文化中無處不在,僅憑輪廓就能認出她來,她永遠是個戴著帽子的嬌小女性,一只手提包掛在臂彎處。這樣的形象如此容易辨識,飾演她的女演員都能輕鬆仿效。

她的風格雖常被人描述為堅持己見,但確實走在潮流前面;她選擇從帽子、套裝、外套、到兩吋淺口鞋都保持同色調,像是玫瑰色、翠綠色、淡紫色、紫葡萄色,為的是讓他人容易識別她。她曾向王室傳記作家哈德曼(Robert Hardman)坦承,「我永遠不能穿米色,因為那就沒人知道我是誰。」她90歲生日那天穿的檸檬綠套裝極其亮眼,網路上還出現了專有標籤#neonat90。

事實上,她對色彩的運用啟發了休斯(Sali Hughes) 撰寫「我們的彩虹女王」(Our Rainbow Queen)一書,這是至少七本有關女王時尚書籍的其中一本。

除了對穿著風格的明確堅持,女王對柯基犬(corgis)的熱愛也讓人難以忘懷。柯基犬與女王長相左右的關係,早在她遇見並嫁給菲利普親王前就開始了,而且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時期。女王熱愛柯基犬,1970年代還曾與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創出臘腸犬和柯基犬交配新品種,稱為「多吉犬」(dorgi)。

王室內部人士告訴媒體,女王喜歡柯基犬是因為它們精力十足。女王畢生總計擁有30隻柯基犬和多吉犬。她辭世後,遺下四隻狗,包括兩隻柯基犬、一隻名叫Candy的多吉犬和一隻名叫Lissy的可卡犬(cocker spaniel)。

*哀悼英國女王逝世 雪梨歌劇院等地標將點燈致敬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今天與世長辭,享耆壽96歲,世界領袖紛紛表達哀悼時,全球民眾和英國百姓也向在位70多年的女王致敬,澳洲雪梨歌劇院等全球地標將點燈致哀。

路透社報導,倫敦今晚下著濛濛細雨,數以千計的民眾聚集在位於市中心的白金漢宮(BuckinghamPalace)外面,有些人在黑色鐵門外獻上了花束。女王官邸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外頭也有類似場景,黑色計程車在溫莎城堡外排列成隊向女王致敬。

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肖像顯現在倫敦市中心比卡迪里廣場(Piccadilly Circus)和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金融區的螢幕看板上,而橫跨大西洋的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也刊出英國女王的畫面;此外,英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外面也擺放了鮮花。

在紐約一家販售經典英式美食的餐廳Tea &Sympathy,今天有許多民眾前來喝杯茶,以表達敬意。餐廳老闆裴利(Nicky Perry)說:「英國女王逝世,就像自己的母親辭世,因為我們是跟她、她的家人一起長大。」

在華府,美國國旗降下半旗,以哀悼女王辭世,美國總統拜登說,她的遺產「將大幅記載在英國歷史與世界敘事中」。

歐洲各城市也在悼念英國女王。

在德國柏林,英國大使館外擺放著鮮花和蠟燭;在義大利威尼斯(Venice),舉辦電影節的建築外,演奏著英國國歌「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

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燈光在午夜鐘響聲中暗淡下來,以向女王致敬。

在巴西,俯瞰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的救世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打上象徵英國國旗的紅藍白三色燈光,而澳洲也宣布擬在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的帆型建築上作類似的照明。

*向英女王致敬 新加坡政府建築葬禮當天降半旗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昨天辭世,享耆壽96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此深感哀傷,向英國王室成員、人民表達最深切哀悼;所有新加坡政府建築將在葬禮當天降半旗,向女王致敬。

在位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 II)昨天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安詳辭世,全球政要紛紛致上哀悼之意。

新加坡總理公署今天發布聲明表示,李顯龍對此深感哀傷。伊麗莎白二世是大英國協的領袖,「也是英國的心臟及靈魂」。

李顯龍代表新加坡人民向繼位的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所有王室成員、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及英國人民,還有所有大英國協國家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

聲明指出,所有新加坡政府建築將在女王葬禮當天降半旗,向這位領袖致敬。國會12日開會時也將為此默哀一分鐘。

此外,李顯龍稍早在臉書發文哀悼英國女王,並附上2018年他與伊麗莎白二世在英國倫敦會面的照片。

李顯龍說,女王在位期間見證了英國史上最長久的和平與繁榮時期之一。她以忠誠、優雅及謙遜的態度履行職責,人們將永遠記得她是一位偉大的世界領袖。

李顯龍接著表示,這位英國女王也為新加坡與英國長久且密切的關係留下重要印記。

除此之外,新加坡外交部表示,李顯龍分別致函查爾斯三世、特拉斯,對伊麗莎白二世辭世表達哀悼。李顯龍在信中提及,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曾於1972年、1989年、2006年,3度訪問新加坡。

大英國協有56個成員國,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前英國殖民地。

*英國女王辭世 泰國政府單位和國營企業降半旗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昨天辭世,享耆壽96歲。泰國總理下令政府機關和國營企業今天起連續3天降半旗以示哀悼,泰國外交部也發聲明悼念伊麗莎白二世。

在位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 II)昨天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安詳辭世,全球政要紛紛致上哀悼之意。

泰國總理府發言人阿努查(Anucha Burapachaisri )今天表示,泰國政府對於伊麗莎白二世的辭世甚感哀傷,代總理普拉威(Prawit Wongsuwan )已要求所有政府機關和國營企業從今天起到11日降國旗半旗以表哀悼。

普拉威今天下午前往英國駐泰國大使館致意,因為任期爭議目前被暫停總理職務的總理帕拉育(PrayutChan-o-cha)則以國防部長身份前往英國大使館致意。

泰國外交部今天也發布聲明,伊麗莎白二世一生致力於維護英國人民的利益以及維護英國和泰國之間的緊密關係,泰國對伊麗莎白二世的辭世表達最深的哀傷之意,泰國和英國人民以及國際社會同感哀傷。

泰國副總理威薩努(Wisanu Krea-ngam)今天表示,泰國王室將會有成員出席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

*「黃金馬車」有近260年歷史 英國女王超坦白曝:坐上去很可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8日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逝世,享耆壽96歲。作風親民又幽默的英女王生前不怕爆料八卦趣聞,例如作為英國王室權力象徵之一、擁有近260年歷史的「Gold State Coach」(黃金馬車/王室金馬車)的她,過去受訪就曾坦白抱怨不好坐,坐在上面感覺「可怕」、身體「在皮革上彈跳」,但她當時還是繞了倫敦半個圈。

台灣時間8日,白金漢官聲明指英國女王正接受醫療監察,之後英國王室成員陸續趕往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至9日凌晨1時王室宣布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離世,王儲查理即時繼位。

英女王給人感覺親切,外媒形容她為人親民又幽默,更不怕爆出八卦趣聞,例如不愛坐黃金馬車。《BBC》曾製作名為《The Coronation》(加冕典禮)的記錄片,英女王受訪時非常坦白,想起加冕當日乘坐黃金馬車的經歷「可怕」(horrible)和「不太舒適」(not very comfortable),其實不好坐,笑談加冕典禮很可怕。

1953年她登基的日子,民眾湧上街頭觀看英女王前往加冕,她坐黃金馬車到西敏寺,馬車內部充滿皮革,英女王描述坐在裡面是「在皮革上彈跳」,而且車速是「步行的速度」,馬兒不可能走得再快了,因為黃金馬車真的好重。坐黃金馬車從白金漢宮去到西敏寺加冕,回程時還特意將路線延長,好讓更多民眾一睹女王風采,英女王說「繞了倫敦半圈」,而當時的皇冠亦都太大「非常笨重」。

英女王加冕後逾20年,黃金馬車未再出現過在倫敦街頭,要去到1977年及2002年的禧年才乘黃金馬車出現。上一次上街是今年6月5日、英女王白金禧慶祝活動的事,黃金馬車雖然重現倫敦街頭,要重現英女王加冕時路線,但曾經說過黃金馬車坐得不舒服的英女王,也因身體漸弱而未再乘坐。

黃金馬車大有來頭,主要用於王室的加冕典禮、禧年及重大活動,不使用時會在白金漢宮的王家馬廄展出,馬車前方的崔坦(海之信使)象徵英國海軍的勝利、頂部的3個小天使,分別守護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正面有不少象徵和平的果實。黃金馬車今年11月就有260歲,於1762年喬治三世時正式使用,在1820年喬治四世即位後馬車進行過4次大維修,有7至10次鍍金及修飾的痕跡。

不過,英女王不是第一個抱怨黃金馬車不好坐的君王,她的父親英王喬治六世都曾抱怨過黃金馬車不好坐,形容坐馬車去西敏寺的行程,「人生其中一次最不舒服的乘車」、威廉四世抱怨坐起來像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顛簸」、維多利亞女王認為馬車搖動得令人痛苦。

*播報英國女王辭世…BBC大師級主播表現專業 獲網友高度好評

穿著黑西裝、繫著黑領帶,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BBC One)資深主播愛德華茲(Huw Edwards)8日晚間以莊重的語調,向觀眾宣告伊麗莎白女王與世長辭,從服裝到播報方式都展現高度專業水準,獲得網友高度評價。

來自威爾斯的愛德華茲1984年加入BBC,2003年起成為旗艦晚間節目十點新聞(Ten O'Clock News)的當家主播,擁有近20年的播報經歷。

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報導,愛德華茲向全英國觀眾播報過的重大新聞,包括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第一次當選、英國脫歐公投、以及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到這次女王辭世。

倫敦時間8日晚間,愛德華茲以符合BBC在王室成員過世時要求的穿著出現在鏡頭前,從影片中可以看見,他聽聞消息後壓抑住情緒,先是停頓了幾秒,接著沉穩對觀眾說道:「就在幾分鐘前,白金漢宮宣布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死訊」。

他接著清楚地唸出王室的聲明,「女王今天下午在巴爾莫勒爾堡安詳辭世。國王(查理)和王后(卡蜜拉)今晚會留在巴爾莫勒爾堡,明天將返回倫敦。」

愛德華茲的「大師級」(masterclass)專業播報,立刻在社群網站推特上獲得眾網友稱讚。

英國公共歷史學家詹納(Greg Jenner)推文說:「對愛德華茲讚譽有加,在電視直播的混亂中找到正確的節奏、語氣和尊嚴,沒有比他更出色的主播。」

蘇格蘭喜劇演員布里納(Rory Bremner)也在推特發文表示,愛德華茲從播報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LizTruss)就任開始、到女王辭世一路都沒有休息,已連續播72小時。

布里納的發文在推特引起廣泛迴響,不到一天時間,就有超過2000次轉推、5萬多人按讚。

*悼英女王辭世 美時代雜誌以雋永黑斗篷照為封面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96歲。美國「時代」(Time)雜誌今天選用女王在42歲所拍攝、身披黑斗篷的照片作為封面。

這張照片出自1980年去世的英國時尚、肖像與戰地攝影師畢頓爵士(Sir Cecil Beaton)之手。他曾拍攝過多名英國王室成員,在他鏡頭下的王室成員呈現出既宏大又親密的形象,協助塑造20世紀中期的英國君主形象。

畢頓爵士從伊麗莎白二世還是公主時起,與女王建立起長期關係,並紀錄下許多經典時刻,包括英女王在1953年的加冕儀式,以及她4個孩子的誕生:查理王子(Prince Charles)、安妮公主(PrincessAnne)、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和愛德華王子(Prince Edward)。

「時代」雜誌封面選用的黑斗篷照是畢頓爵士替英國女王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時間在1968年夏天,女王當時42歲。

她身穿海軍上將長斗篷(Admiral’s Boat Cloak),站在淡藍色的布景前,畫面簡單又極具力量,留下這一幅雋永的肖像。

「時代」雜誌並在照片的四周鑲上銀邊,這是相當罕見的作法。「時代」通常是用經典的紅邊,上次替封面人物照片採用銀邊,是在2008年歐巴馬(BarackObama)當選美國總統時。

*英國女王駕崩、新王即位 白金漢宮外群眾唱新舊國歌

澳洲第九新聞報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的消息傳出後,倫敦白金漢宮外的成千上百群眾隨即唱起了國歌《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隨後又唱起查理三世繼位後的新版國歌《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

根據報導,白金漢宮發布聲明後,聚集在倫敦市中心的民眾消化著女王死訊和哀悼失去摯愛的君主,先是一聲不響地站在原地,片刻之後加入齊唱國歌《天佑女王》以表示敬意。

隨著女王去世,英國將迎接新國王查理三世,情緒激動的民眾接著唱起新版國歌《天佑吾王》。CNN記者史都華(Anna Stewart)在推特發文表示,「隨著消息傳出,白金漢宮一片寂靜,群眾隨後唱起國歌《天佑吾王》」。

伊麗莎白女王治世時期的國歌歌詞第一句一直是「God save our gracious Queen」,現在隨著查理三世即位,歌詞也將改為「God save our gracious King」,其餘歌詞內的女王也都會相應改成國王,也是1952年後首度更動歌詞。

*英女王訪美6次見過14任美總統 拜登:她定義一個時代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兒(Jill Biden)透過聲明表示,「女王不僅是一位君主,她定義了一個時代。」世界領袖紛紛發文哀悼,聯合國安理會為女王去世默哀,巴黎地標艾非爾鐵塔暫停閃爍來致意。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位期間,美國換過15位總統,除了詹森(Lyndon Johnson)之外,女王都曾接待過,她更訪問美國六次,1991年訪美期間在國會演講更是個亮點,留下不少佳話。

當時,國會為了通融女王戴帽進場,特別解除入場脫帽的規定,議長佛利(Tom Foley)也為了那次國會演講,和英國大使館敲定諸多細節,例如,菲立普親王該坐在哪裡。

還沒到國會前,她在白宮講話時,講台太高,麥克風遮住了她的臉,現場或電視觀眾都無法直睹芳容,到了國會,開講第一句話就是,「我真希望各位今天看得到我。」

講完這句自我貶抑的乾笑話,她立即把話題帶到美英兩國是多麼具備「民主精神」的國家,兩國是緊密友邦,攜手打贏兩次世界大戰和波灣戰爭等嚴肅話題,短短15分鐘的演講,全場起立鼓掌,長久喝采好幾次。

拜登表示,伊麗莎白二世深化美國和英國同盟的基石,協助打造了這段特殊的雙邊關係。拜登說,在不斷變動的世界裡,對幾個世代的英國人民來說,女王是穩定的存在、足以慰藉和驕傲的源泉,女王在任的70年裡,她見證了人類和尊嚴的進步。

美國前總統川普、歐巴馬、布希、柯林頓和卡特均透過聲明表示哀悼,並回憶與女王共度的友誼時光;布希表示,跟女王和皇家愛犬柯基犬在白金漢過一起喝茶的時光,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伊麗莎白不僅是英國君主,也被加拿大、澳洲等國奉為大英國協的元首,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表示心情沉重,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則說,對於英國人民痛失團結國家的其中一部分感同身受。

聯合國安理會為女王辭世默哀一分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女王是聯合國的好友,曾兩度造訪聯合國紐約總部,堅定地致力於許多慈善和環境保護事業,世界將永遠記住她的奉獻精神和領導能力;教宗方濟各為女王祈禱。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稱女王是法國的朋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女王以她的服務與承諾,向世界展現了持久價值觀的重要性;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在給新王查理三世的信中表達對女王的敬意與哀悼。

*英國女王逝世 習近平、李克強致唁電:深切哀悼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大陸國家主席9日向新任英國國王查理三世致唁電,強調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也表示願意跟查理三世國王一齊推動雙邊關係發展。

央視新聞報導,習近平向查理三世致唁電,代表大陸政府和大陸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英國王室、政府和人民致以誠摯的慰問。習近平表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作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贏得廣泛讚譽,「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習近平強調,他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查理三世國王一道努力,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另外,報導指出,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亦向英國首相特拉斯致唁電,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哀悼,向女王親屬和英國政府表示慰問。

*因烏克蘭戰爭使俄英關係緊張 普亭不會參加英國女王喪禮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今天在進行每日新聞報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未計畫參加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喪禮。

法新社報導,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俄羅斯人因為英國女王的智慧而尊敬她,但普亭參加她喪禮一事未被列入考量。

在俄烏戰爭於今年2月爆發後,英國一直是最積極挺烏抗俄的支持者之一,並且持續對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訓練。

俄羅斯政府先前曾指稱,在新英國首相上任後,不排除俄英兩國關係可能更趨惡化。

*英女王葬禮19日舉行!拜登、土耳其總統皆表態出席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享耆壽96歲,白金漢宮尚未宣布女王葬禮的官方規畫,但預計會在19日於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行,屆時全球各國政要都將出席,目前美國總統拜登、土耳其總統厄多安皆表態出席,日本則有意安排德仁天皇出席,另外西班牙、比利時、丹麥、瑞典和荷蘭等歐洲國家的王室成員也會前往。

拜登9日被隨行媒體問及是否會出席伊麗莎白二世葬禮時表示,雖然仍不清楚葬禮細節,但他會前往。他也向媒體表示,尚未與新任英王查理三世交談,也尚未致電。

土耳其總統厄多安也表態將出席女王的國葬,他9日表示,女王曾在白金漢宮接見他兩次,「如果有機會,我們希望出席這個儀式。」

此外,來自西班牙、比利時、挪威、丹麥、瑞典以及荷蘭等歐洲國家的王室成員也預計會前往倫敦出席女王的國葬儀式。

與女王已故丈夫菲利普親王於去年4月17日舉行的葬禮不同,預計女王的葬禮不受防疫限制影響,當時只開放30人出席,包括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

*英國女王逝世 陸外交部哀悼:願同英國王室推動雙邊發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分別致唁電,大陸外交部也表示深切哀悼,強調女王是第一位訪問中國大陸的英國君王,為擴大雙邊的友好做出重要貢獻。

大陸外交部9日下午舉行記者會,發言人毛寧指出,陸方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向英國新任國王查理三世致唁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英國首相特拉斯致唁電。

她指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位70年,致力於促進國家發展,推動英國同世界各國友好交往,「女王是第一位訪華的英國君王,也曾接待多位中國領導人訪英,為增進中英人民理解、擴大兩國友好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她並強調,「中方願繼續同英國王室和各界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係繼續發展」。

此前,習近平的唁電指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並強調他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查理三世國王一道努力,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丹麥女王將慶在位50年 挽救王室地位、走向現代化

具有藝術氣息且菸不離手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本周末將慶祝在位50周年,她因為恢復丹麥王室地位並帶領走向現代化而深受人民愛戴。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82歲頂著招牌髮髻的瑪格麗特二世,是丹麥國史上在位時間第2長的君主。1972年,瑪格麗特二世在大眾對於王室支持度走下坡之際即位,但她在往後數十年間協助恢復王室地位。

歷史學家索倫森表示:「她成功扮演女王角色,在鉅變的時代團結丹麥,期間歷經全球化、多元文化國家出現、1970年代、1980年代及2008年至2015年的經濟危機,還有新冠疫情。」

瑪格麗特二世10日將於王宮陽台向前來祝賀的民眾致意,接著在市政廳用午餐,晚間於哥本哈根的皇家歌劇院欣賞晚會表演。

11日的活動將包括在哥本哈根大教堂進行感恩禮拜,並於王室遊艇上用午餐,之後參加在克里斯蒂安堡宮舉行的晚宴。

瑪格麗特二世父親、前丹麥國王佛瑞德里克九世於1972年1月逝世後,她旋即登基,當時僅有45%丹麥民眾支持君主制,大多數人都認為君主制在現代民主中沒有容身之處。

不過瑪格麗特二世在位期間,她設法跟醜聞保持距離,並幫助王室現代化,例如讓2個兒子與平民成婚。50年後,瑪格麗特二世如今為世上最受人民愛戴的君主之一,獲得逾3/4丹麥人民的支持。

*哈利梅根將出席女王國葬!出走英國後首度與王室團聚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辭世,哈利王子及其妻子梅根預計會參加19日舉行的國葬,這也將是兩人宣布出走王室、移居美國加州後,首次與王室成員正式團聚。

衛報報導,英國女王於當地時間8日晚間6時半逝世後,哈利王子於9日早上8時15分左右離開巴摩拉城堡,據了解已返回倫敦並前往他位在溫莎(Windsor)的住所浮若閣摩爾別墅(Frogmore Cottage),而肯辛頓宮則證實威廉王子在9日下午1時後離開。

哈利王子8日晚間8時半左右、在女王去世約兩小時後才抵達巴摩拉城堡,他與威廉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員隨後分開行動。預計哈利和梅根都將留在英國參加可能於19日舉行的女王國葬。

哈利和梅根參加葬禮引起外界諸多討論與關注,這也將是他們在經歷動盪的幾年後,首次正式與王室團聚。但許多媒體把焦點放在哈利是最後一位抵達巴摩拉城堡的王室成員,同時也是第一個離開的人,當時梅根並未同行。

英國國王查理三世稍早在全國演說中罕見直接點名哈利及梅根,感性表示,「我還想表達我對哈利和梅根的愛,因為他們繼續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活。」

*英國女王逝世改朝換代 哈利與王室互動將受關注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過世後的早晨,哈利王子(PrinceHarry)今天在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登機前,向陪他走過停機坪並安慰他的機場員工致意,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哈利這一舉動展現了他溫暖、和藹可親的特質,他的個性平易近人,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王室成員之一,直到他決定退下王室職務,導致王室家族出現了裂痕,至今緊繃的關係尚未緩解。

路透社報導,女王最親密的家屬在她彌留時刻趕到她身邊時,哈利是昨天最後一個抵達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也是今天第一個離開的親人,反映了他已不再是王室核心圈的一員。

哈利與他的祖母曾度過歡樂時光,他們2016年同框拍了一段趣味影片,回應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與夫人蜜雪兒在永不屈服運動會(Invictus Games)開幕前開的玩笑,俏皮地跟著做出扔麥克風的動作,展現親密的祖孫情。永不屈服運動會是哈利為身障退役軍人發起的運動競賽。

但在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過世時,哈利出現在英國純屬巧合,且在女王逝世前,哈利與妻子梅根(Meghan)從美國返回英國,原本也未安排與女王和其他王室家人見面。他們夫妻倆目前定居的美國。

隨著王室的大家長過世,英國王室的動態肯定將出現變化,伊麗莎白二世葬禮盛大舉行的同時,觀察家將密切關注哈利與王室的關係是否有緩解跡象。

王室成員如何對待哈利、梅根與他們的孩子,將是後伊麗莎白二世時代的關鍵看點,這是讓溫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持續受到全球關注的家庭劇之一。

新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今天在作為君主的第一次演說中,表示希望王室成員的關係可以融冰。

他說:「我也想向哈利與梅根表達我對他們的愛,他們持續在海外建立他們的生活。」

根據王室規定,君主的孫子會自動成為王子或公主,現在哈利的父親查爾斯成為國王,哈利的孩子3歲的亞契(Archie)、1歲的莉莉貝(Lilibet)獲得崇高的頭銜。哈利夫婦是以女王的兒時暱稱莉莉貝為女兒取名。

但光是這樣的新頭銜仍不太可能有助和解,讓哈利與查爾斯或他與現在成為王位繼承人的兄長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重修舊好。

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1997年出車禍身亡時,威廉當年15歲、哈利12歲,兩人多年來保持密切關係,但自從哈利與梅根2020年1月與王室拉開距離後,這對兄弟的感情開始變得緊張。

起初,哈利與梅根說,他們計劃將時間平衡分配於英國和美國之間,在君主政體內開拓出「進步性的新角色」。

但他們的計畫並未獲得伊麗莎白、查爾斯或威廉接受,他們認為「王室企業」(The Firm)沒有讓兼職成員發揮的空間。

最後,哈利夫婦完全搬到美國加州生活,經過12個月的深思,他們放棄王室資助,永久離開被尊稱為「殿下」的圈子。

2021年3月,哈利夫婦接受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 Oprah Winfrey)專訪時,梅根稱她作為王室在職成員時並不快樂,差點逼她走上絕路。

她也說,她肚子懷著亞契時,王室內有人「表示擔憂並竊竊私語」,討論不知道寶寶的皮膚會是什麼顏色。梅根的母親是非裔、父親是白人。

這段訪問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向全球播放,引起各大報追蹤報導,但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僅發表簡短聲明冷淡地表示,「彼此的記憶可能有所出入」,但所提出的問題「令人關切」。

自那之後,哈利與梅根參與像是Podcast與電視節目等計畫,同時向英國八卦小報提告,其中一些小報持續刊出一系列反梅根的報導。

2021年7月,出版社企鵝藍燈書屋(Penguin RandomHouse)宣布,哈利正在撰寫與他人生有關的新書,內容「貼近私人、真誠」,將在2022年年底出版,令倫敦的王室成員坐立難安。

哈利出版的新書最後能否修復關係,或者是另一個讓雙方出現嫌隙的癥結點,取決於哈利在書中寫了哪些內容,他的父親與兄長有何反應尤為關鍵。

*英女王逝世…威廉王子肩負期待 與凱特展現王室現代風貌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其子查理繼位,孫子威廉成為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威廉與王妃凱特以更輕鬆和個性化的方式履行王室職責,為新時代的君主政體展示更現代的願景。

法新社報導,正式頭銜為劍橋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威廉(William)與凱特(Kate)備受愛戴,兩人於2011年結婚,以相對親力親為的方式撫養喬治(George)、夏綠蒂(Charlotte)和路易(Louis)3名子女,呈現模範家庭的面貌。

現年均為40歲的威廉和凱特,早年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就讀時相識。當時威廉是個萬人迷,他一來就讀,就讓這所古老的學校收到大批入學申請。

2009年,威廉獲得英國皇家空軍(Royal Air Force)搜救直升機的飛行員資格。他與凱特結婚後,與2013年出生的喬治在威爾斯(Wales)西北外海的安格爾西(Anglesey)島上一間租來的農舍住了幾年。

威廉在2017年成為全職皇室成員,與家人移居到倫敦的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

如今一家人搬到溫莎(Windsor)莊園的阿德萊德小屋(Adelaide Cottage),自本週開始,3個孩子都在附近的蘭布克(Lambrook)私校就讀。

威廉逐漸承擔起更多王室職責,包括授予騎士身分,同時也促進各種不同議題發展。

威廉和父親查理一樣,在2020年感染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並公開打擊反疫苗的假訊息。他和凱特接種疫苗時都有拍照紀錄。

今年8月,民調公司「輿觀」(YouGov)調查顯示,在英國民眾最喜愛的王室成員排行榜上,威廉和凱特各居第2名和第3名,僅次於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資深王室記者喬布森(Robert Jobson)說:「我認為威廉和凱特在很多方面都像是年輕版的女王和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

喬布森告訴法新社:「他們現在已經不那麼年輕了,但在這方面,繼那麼多老邁君主之後,他們肯定會賦予君主制度一種現代感,這可能是讓制度延續下去的必要元素。」

喬布森還說,查理的政權「會被視為傳位給兒子的過渡期,威廉年輕得多,也更有魅力。當然,在位時間也會更久」。

*查理將改革王室「大瘦身」?安德魯、哈利王子恐被踢出

英王查理三世8日繼位,可望著手大幅改革英國君主制度,讓王室瘦身,減少「流言蜚語」,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是去世女王的兒子安德魯、查理本人的次子哈利兩位王子,會不會永遠離開定義最嚴格的「王室」。

「每日郵報」報導,查理決意減少第一線王室人員,有跡可尋;王室觀察界相信,查理擔任威爾斯王子時代,便銳意確保王室裡別有「吃閒飯的」,現在繼任王位,按理更會要求掛王室成員名稱的人,要在新的瘦身的君主制度裡,全力付出。

讓王室瘦身的想法,由伊麗莎白女王今年6月慶祝白金登基典禮時,限制只有王室裡善盡職責的人,才能登上白金漢宮陽台,即可得知。查理國王最初的構想據說想把王室限縮到包括他自己的核心七人,即統御70年的女王、查理已薨的父親菲利普親王、查理本人及配偶卡蜜拉、威廉王子、凱特王妃及哈利王子;目前構想能否落實,因諸多外界因素而令人生疑。

菲利普親王2021年以99歲耆壽去世;哈利王子又決定退出王室第一線,不履行職責,與妻子梅根搬來美國,他能否保有瘦身後的王室成員身分,極令人懷疑。

同一時間,女王的次子、查理國王的弟弟安德魯王子,因為在美國遭女子吉佛瑞(Virginia Giuffre)控告未成年時性侵她,爆發醜聞,已成王室邊緣人。

王室觀察界還認為,王室瘦身會讓安妮公主、愛德華王子及其妻蘇菲因能否列居查理構想的英國王室重要成員,與他有所齟齬。專家也警告,王室瘦身得太小,只怕每年按傳統要參加數千項活動,因分身乏術而不克現身。

一些名嘴指出,再縮減王室成員,缺席很多重要活動,恐會讓人失望,懷疑君主制度有無必要再繼續下去。雖然如此,王室觀察界相信查理國王仍會執意推行計畫,裁減王室冗員。

王室傳記家安潔拉‧勒文(Angela Levin)去年5月便指出,當時還是儲君的查理「長久以來」一直想把王室成員裁減到只剩骨幹,以便「節省開支,每個領稅金補貼的人,都要配得上領到的人民血汗」。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 73歲查理王哀痛繼位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享耆壽96歲,她在位70年,畢生服務公眾,並由73歲的查理王儲繼位為新國王查理三世。女王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安詳離世,成為英史在位最久的君主,也是世界史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

女王在少女時期見過二次大戰的可怕,年邁的她見到新冠疫情肆虐,並因王室動盪而煎熬;她在位期間經歷15位英國首相和14位美國總統,生前也是15個大英國協王國的君主。

女王最後官方公開照是6日任命英相特拉斯(Liz Truss),當時她看似羸弱,手上有瘀青,雖拄著拐杖但滿臉笑容。白金漢宮8日稍早表示,醫生相當關切女王健康,隨後王室成員紛紛趕去探視女王。

女王駕崩遂啟用規劃已久的「倫敦橋行動」,展開十天的國殤,首相和官員相繼收到「倫敦橋已倒塌」的行動代號通知,英國政府將女王駕崩日以「D-Day」代稱,往後每一天便以「D-Day+1」、「D-Day+2」稱之。

查理王儲在D-Day+1繼位,同日啟用「春潮」(Spring Tide)登基計畫,首相和內閣晉見新王,國會也將暫停議事10天;D-Day+2開始移柩白金漢宮,並於D-Day+5移靈西敏寺供民眾瞻仰女王遺容三日後,D-Day+10舉行國葬。女王將葬在溫莎城堡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常伴其父與其丈夫身旁。

白金漢宮表示,查理三世與其妻子卡蜜拉9日返回倫敦。查理三世預計9日繼位後向全國發表演說,其第二任妻子卡蜜拉成為王后,其子威廉王子則成為新王儲。

查理三世雖自動繼位,但可能需要數月才能舉行官方加冕儀式,因該儀式需由王室典禮官謹慎規劃;當年女王繼位16個月後才加冕。

*白金漢宮:登基會議10日宣布查理三世即位英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王儲查理三世自動成為國王。英國白金漢宮宣布,查理三世將於倫敦時間10日上午10時召開的登基會議上正式被宣告繼任即位。

白金漢宮表示,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將在聖詹姆士宮(St. James's Palace)舉行,樞密院(PrivyCouncil)成員出席。

會議分為兩階段,在第一階段,在國王不參與的情況下,樞密院將宣布查理三世即位;在第二階段,身為新任君主的查理三世將主持樞密院。

除了樞密院成員,倫敦金融城市長及參事、大英國協各成員國駐英高級專員、內閣重臣(首相以及財政、外交、內政大臣)等人也受邀出席,但可能僅參加登基會議其中一個階段,或全程參與。

根據白金漢宮,並非所有樞密院成員都必須參加登基會議。

根據白金漢宮提供的資料,查理三世將發表即位宣誓,並簽署捍衛蘇格蘭教會(Church in Scotland)安全的承諾,以及與統治權延續有關的一系列樞密院文件。接著在上午11時,從聖詹姆士宮的一個陽台,嘉德紋章官(Garter King of Arms)將向公眾宣告查理三世即位。

相關宣言隨後將在12時於倫敦金融城(City ofLondon)的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再次宣讀。11日,宣言會在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宣讀,時間一樣是12時。

白金漢宮指出,為向新任君主致敬,當即位宣言在聖詹姆士宮獲公開宣讀時,各地將暫停降半旗,直到宣言在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獲宣讀1小時後,再恢復降半旗,哀悼伊麗莎白二世辭世。

*英國新王稱「查理三世」非最初所願 為何仍以此為稱號?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後不久,克拉倫斯宮發言人當天晚間證實,王儲查理繼任為國王「查理三世」。

正如過去英國君主的先例,新王可以選擇所有名字的其中一個做為稱號。查理三世全名查理.菲立普.亞瑟.喬治,他可以在這些名字中選一個作為稱號。查理的團隊過去幾年就以非官方形式推行這個稱號,但查理三世沒有義務遵從。

確實,據悉因為過去查理一世被處死,其子查理二世也不是特別令人欽佩的君主,查理三世更喜歡其他稱號。一些報導聲稱新王會以「喬治七世」作為稱號,儘管這個稱號沒有被克拉倫斯宮證實。

過去也有其他英國君主以中間名為稱號。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被取名為阿爾伯特,但以中間名作為稱號,以讓人們回想起他的父親喬治五世,在兄長愛德華八世遜位的危機中強調王室的連續性。

不過,查理三世一生中都被公眾稱呼為查理王子,外界確實會推測他將來被稱為查理三世,所以他與先前其他以查理為稱號的英國國王聯繫也會消失。他的狀況也和喬治六世不同,查理三世一直都知道自己將來會繼位為王,正如他的父母為他取名時所想的一樣。

*英女王逝世 新國王查理三世10日凌晨發表全國演說

英國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表示,新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預計於當地時間9日下午6時左右(格林威治時間17時,台灣時間10日凌晨1時)發表全國演說。

路透社報導,霍伊爾在國會上告訴議員,他要通知下議院,議員們今天將坐在這裡直到大約下午10時為止,向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II)致敬。

霍伊爾還指出:「在大約6時左右,國王陛下將對全國發表演說,下議院將暫時休會。」

*英王查理三世將對全國發表演說 白金漢宮尚未公布細節

在全英國為伊麗莎白女王辭世哀悼之際,新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今天將對臣民發表演說。

法新社報導,73歲的查理昨天在母親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去世後,立即成為國王。他將和現已是王后的妻子卡蜜拉(Camilla)從蘇格蘭巴爾莫勒爾(Balmoral)返回倫敦。

查理的演說將預先錄製,白金漢宮尚未公布內容細節。不過,查理接掌王位的各項安排數十年來便在預先準備,這項演說是其中一部分。

同樣在今天,新國王預計將首次接見6日剛獲女王任命為首相的特拉斯(Liz Truss),這也是女王去世前最後的儀式活動之一。

查理還將與負責登基典禮和安排其母親治喪儀式的相關官員會面。他將決定王室哀悼期的長度,預計會持續1個月,而英國政府將進行為期10天的官方悼念活動,期間只從事有限的業務工作。

*首度以國王身分進入白金漢宮 查理三世和民眾握手寒暄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長子查理繼位為英王「查理三世」。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73歲的查理三世9日下午抵達白金漢宮,這是他首度以國王身分進入象徵君主地位的白金漢宮,與在外守候的民眾握手寒暄,他稍晚將對全國發表演說。

*新王的「第一吻」!查理三世在白金漢宮外接受致意 熱情民眾親吻臉頰

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首頁照片顯示,新王「查理三世」當地時間9日下午在白金漢宮外接受民眾致意,現場充斥為新王歡呼與為女王駕崩哀悼的淚水,媒體甚至拍到女性民眾激動親吻查理三世的臉頰,顯示新王也受到民眾熱烈歡迎。

*查理繼位 40歲威廉成王儲 王室新繼承順位曝光

在位長達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8日以96歲嵩齡過世,長子查理自動繼任王位,成為查理國王三世,也改變了英國王室繼承順序,查理國王的40歲長子威廉王子(Princes William)晉為王儲。

威廉王子的九歲兒子喬治王子(Prince George)排在王位繼承的第二順位,威廉王子的七歲女兒夏綠蒂公主(Princess Charlotte)排在第三順位,第四順位為威廉王子的四歲兒子路易王子(Prince Louis)。

查理國王的37歲次子哈利王子(Prince Harry)排在第五順位,哈利王子的三歲兒子亞契(Archie)排在第六順位,哈利王子的一歲女兒莉莉貝(Lilibet)排第七。

卡蜜拉封后 未掌實權
查理國王2005年結婚的第二任妻子、康瓦爾公爵夫人(Duchess of Cornwall)卡蜜拉(Camilla),曾在查理國王與第一任妻子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婚姻期間與查理有婚外情;在伊麗莎白女王同意下,讓75歲的卡蜜拉在查理繼承王位之後,擁有王后(Queen Consort)頭銜,但沒有實權。

今年2月,伊麗莎白女王在慶祝登基70周年時發表演說,讓卡蜜拉頭銜問題得以解決。

多年來,英國輿論經常討論查理繼承王位之後,卡蜜拉頭銜應該如何安排。卡蜜拉頭銜問題棘手之處在她是查理的第二任妻子,查理的第一任妻子黛安娜王妃1997年在巴黎車禍身亡後,依然受到英國人民懷念與愛戴;卡蜜拉曾長時間被八卦媒體貼上介入黛安娜婚姻的「小三」(third person)標籤。

不過,卡蜜拉不斷努力改變形象,幾十年來終於獲得不錯結果;根據媒體報導,卡蜜拉成功之處在於考慮周到、走接地氣的務實路線,並且對查理忠貞。

根據英國傳統,王位繼承順序為國王長子排在第一順位,接下來是國王長子的兒女,其次則為國王次子及其兒女。因此查理的兩個兒子威廉王子、哈利王子,繼位順序都在查理的弟弟、伊麗莎白二世次子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之前。

*查理繼位英國國王 卡蜜拉成為王后或讓王室煥然一新?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離世後,查理成為國王。他的妻子卡蜜拉(Camilla)亦成為了王后。與一般人對王后的印象有別,她是個豁達而活潑的女子,她或許可以帶來新氣象,令王室更親民。

卡蜜拉於1947年出生,她年少時已與眾不同。她24歲時初次與查理見面,毫不避諱地用兩人的家醜來開玩笑,提起查理高祖父(愛德華七世)的情婦就是她的曾祖母凱佩爾(Alice Keppel)。

她對查理說:「我的曾祖母與你的高祖父是情人,怎麼樣?」查理見慣別人畢恭畢敬地對他說話,她這種「真性情」與詼諧令他眼前一亮。

年輕時有緣無份
查理從此愛上這位胸無城府、待人親切的奇女子,惟他們未能成為對方的首個結婚對象。王室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卡蜜拉出身不夠高貴,而且不是處女,因此無法成為儲妃人選。痴情的查理曾哀求卡蜜拉不要嫁給別人。雖然他們最終還是各自與他人結婚,但婚後兩人沒斷絕來往,對彼此一往情深。

受千夫所指
查理1994年承認兩人有婚外情,卡蜜拉自此受盡指責與謾罵。很多人認為是她導致黛安娜王妃(Diana,Princess of Wales)與查理的婚姻不幸福,她得為黛安娜之死負上責任。

她2005年嫁給查理時,只能低調地公證結婚。為表達對黛安娜的尊敬,她不用威爾斯王妃的稱號,改稱康瓦爾公爵夫人(Duchess of Cornwall)。當時更有外界認為查理登基後,她不能按傳統成為王后。

身為公認的「壞女人」,她知道自己短時間內都不會被人接受,她沒計較稱號,也沒對討厭自己的人懷恨在心。她選擇默默地為王室付出,處理各種王室公務、參加公開活動,亦不遺餘力地提高人們對性侵、性虐待、識字、動物福利和貧困等問題的認識。

卡蜜拉表現親民
很多王室成員也會參加類似的公開活動,但他們習慣以官腔發言,表現得較嚴肅。卡蜜拉的做法則與他們大相徑庭,她有點調皮,這種個性或有助消除王室的拘謹形象,拉近與國民的距離。

這位「大孩子」2017年受訪時,指自己自小就被父母要求出席很多晚餐聚會。她與不少人一樣,覺得這些聚會很沉悶。她2022年3月以視像形式參加其書友會(The Duchess of Cornwall's Reading Room)的活動時,表示自己若舉辦一場晚餐聚會,會邀請數名來自不同小說的虛構人物出席。她坦言:「我覺得他們會製造很多麻煩,我想邀請這些有點不同的人物。」

不忘顧全大局
這樣的聚會一定很有趣,惟她始終是大方得體的公眾人物,因此不會只顧著搗蛋。除了那幾位「麻煩人物」外,她說也希望邀請小說《傲慢與偏見》中那位堅強而機智的女主角伊莉莎白(Elizabeth Bennet)出席,令聚會能順利開始。她還會請小說《逐愛》(The Pursuit of Love)的強勢人物馬修叔叔(Uncle Matthew)來維持秩序、控制場面,可見她不會忘記顧全大局。

擅長緩和衝突
心胸開闊的卡蜜拉更能以自己的親和力,緩和外界與王室的衝突。時尚雜誌Cosmopolitan英國版2022年3月9日稱,哈利王子(Prince Harry)和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批評講述英國王室事迹的Netflix影集《王冠》(The Crown)隨意地對待事實以及有關黛安娜的描寫。英國《泰晤士報》2020年11月稱,有王室傳記作家指,查理對《王冠》感到不滿,因為其中一段劇情描述王室成員對其婚外情的反應,但它不符合史實。這段婚外情的另一主角卡蜜拉卻能以寬容的態度來對待此劇,令劇組和王室免於尷尬。

她2022年3月8日出席國際婦女節活動時,遇上在《王冠》中飾演她的英國演員Emerald Fennell。她於是幽默地說:「令人安心的是,我知道如我隨時去世,另一個虛構的我會在這接任,所以,Emerald,要做好準備!」

卡蜜拉的言論營造友好和輕鬆的氣氛,她其後更熱情地與Emerald Fennell聊天。Emerald Fennell表示,她本來擔心言多必失,準備以很謹慎的態度來面對卡蜜拉,但她最終發現對方是個令人愉快的人。

獲英女王認可
卡蜜拉常憑這種出色的公關技巧來加強王室與國民的關係,她為王室所付出的心力有目共睹。英女王也對卡蜜拉的貢獻表示肯定,因此她在2022年2月6日慶祝登基70週年時,表明希望在查理繼位後,他的妻子可成為王后Queen Consort。

*英國女王辭世 日皇致哀並感謝關注日英關係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日皇德仁發表感言表示,內心感到深切悲痛,由衷表達哀悼之意。他還說,很感謝女王關注日英兩國關係。

日皇德仁透過掌管皇室事務的日本宮內廳發表感言表示,獲悉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內心深切悲痛,由衷表達哀悼之意。

日皇德仁說:「女王陛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領導並鼓勵英國及英聯邦各國的人民。女王陛下祈願世界和平安寧的姿態,讓世界上很多人深受感動。對於女王陛下遺留的許多功績與貢獻,我由衷表達敬意與感謝。」

日皇德仁說,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關注日本與英國的關係,也關懷英國皇室與日本皇室的關係。在他留學英國或訪問英國的期間,承蒙溫馨接待及諸多關照,他深表感謝。

日皇德仁還表示,自己2019年5月1日即位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邀請他與皇后雅子訪問英國,作為即位後的第一個出訪國,對於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這份心意,他與皇后雅子由衷感謝。

日皇德仁說,以英國及英聯邦各國的人民為首,世界上有許多人感到無限悲傷,他由衷祈願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天之靈安息。

此外,日本上皇明仁與上皇后美智子透過宮內廳發表感言表示,對於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深感悲傷,回憶起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身影,感謝長期以來的交往,也祈願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天之靈安息。

明仁在還是皇太子時,於1953年6月代替當時的日皇裕仁訪英出席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之後,與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有深長的交往。1975年5月,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身為國賓到日本進行國是訪問之際,明仁伉儷邀請她到東宮御所(寓所),與明仁的胞弟秋篠宮、女兒等家人交流。

*英女王與日本皇室交流深 致力二戰後英日和解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3年加冕典禮時,日本皇太子明仁出席祝賀,英日皇室的親密交流就此展開。當時英國反日情感仍強,英日皇室的交流有助於兩國和解。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伊麗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 II)與日本皇室結緣甚深。她25歲即位的翌年1953年舉行加冕典禮時,19歲日本皇太子明仁(現年88歲的上皇)代替父親、日皇裕仁(昭和天皇)出席典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日互為敵國,伊麗莎白二世對於戰後英日兩國的和解著力甚深。之後,英日皇室長達近70年的親密關係有助英日關係改善。

裕仁1971年訪問歐洲行程中安排訪英,伊麗莎白二世在歡迎晚宴上言及戰爭一事。她說:「無法假裝沒有那些過往,也不能說英日兩國人民是經常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係,正因為有那樣的經驗,才要堅持絕不能再發生同樣的事。」

裕仁在致答詞時未言及過往的事。當時是戰爭記憶猶深的時代,伊麗莎白與裕仁共乘馬車時還遭人丟擲大衣。

1998年,二戰期間曾遭俘虜的英國退役軍人追究日本戰爭責任的聲浪仍高。當時的日皇明仁訪英,在晚宴上當著伊麗莎白二世的面致詞時言及對戰爭的反省。明仁說:「想及人們因戰爭所受到的傷害,內心深感悲痛。」最後說:「衷心祈願不要再有那樣的歷史被記載。」

伊麗莎白二世與夫婿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1975年到日本進行國是訪問,這是她唯一一次到日本國是訪問。她出席皇宮晚宴,在遊東京市中心時,受到日本民眾歡迎;她還造訪日本放送協會(NHK)、三重縣的伊勢神宮、京都御所等地。

2012年5月舉行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週年鑽石大典,甫於3個月前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明仁偕皇后美智子參加大典。伊麗莎白二世在溫莎堡舉辦午宴時,安排明仁伉儷坐在身旁。這是明仁伉儷與伊麗莎白二世最後一次面對面接觸。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伊麗莎白二世與夫婿1975年5月訪日時,當時的日皇裕仁在皇宮舉辦宮中晚宴款待。之後,伊麗莎二世在英國駐日大使公邸(寓所)舉辦晚宴,裕仁伉儷、皇太子明仁伉儷等皇族受邀出席。

後來,明仁伉儷邀伊麗莎二世到赤坂御用地的東宮御所。伊麗莎二世與裕仁、明仁的次子秋篠宮、明仁的女兒黑田清子等皇族在東宮御所庭園散步。

明仁伉儷曾於1976年、1981年、1998年、2007年、2012年到英國進行正式訪問。明仁於2019年4月30日卸下皇位,長子德仁5月1日即位,德仁與皇后雅子曾考慮將英國列為即位後首度出訪的國家。

德仁伉儷原本預定2020年4至6月受邀到英國進行國是訪問,在倫敦近郊的溫莎堡停留一陣子,但受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遲遲未能成行。

*伊麗莎白女王過世 一個時代的終結

統治英國長達70年的伊麗莎白二世,8日於蘇格蘭過世,生前她是全球最年長、在位最久的國家元首。國不可一日無君,白金漢宮聲明:「女王下午很平靜地在巴爾莫勒爾堡過世,國王與王后今晚將留在巴爾莫勒爾堡,明天返回倫敦」,這代表著查理王儲已經即位,新君主正式頭銜將是查理三世(Charles III),而查理的長子威廉(William),除了現有頭銜劍橋公爵外,也將成為新的王儲。

英國人處理自己君主駕崩的方式是成熟的,沒有商業化,沒有耳語,一切照正常管道進行,在中午議會辯論能源補助法案的時候,有人遞給新首相特拉斯一張紙條,然後在耳邊講了兩句;工黨黨魁正在議壇上聲嘶力竭地抨擊政府的法案,工黨副黨魁接著獲得通知;幾分鐘後,等白金漢宮宣布女王的醫生表示對她的健康非常關切,議長才讀出聲明,接著議場一片肅靜,所有政爭都暫時退位,大家知道無可避免的事,快要來了。

英國一直有項祕而不宣的「倫敦橋應變計畫」(Operation London Bridge),所有憲政相關人士接獲通報後,都要準備應變,從正式宣布過世,十天後國葬,國喪期間,一切都有慎密的安排,畢竟女王從去年開始就頻繁進出醫院,她也已經96歲了。

但王室家族還沒有群集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堡,也沒有正式宣布過世的消息,相關人員僅被通知「倫敦橋尚未陷落」,BBC主播卻已經換上黑西裝、黑領帶,暗示她的英國子民與全世界人們,要有心理準備,終於消息在英國時間在下午6點半左右宣布,在倫敦的白金漢宮、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堡外面,成千的群眾逐漸集結,大家唱著《天佑女王》的國歌,緬懷這70年來她的存在。

這是一個世代的終結,兩天之前才剛剛獲得她任命,成為英國首相的特拉斯,則在唐寧街10號官邸外致詞哀悼:「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現代英國立基的基石。我國在她統治下成長、繁榮。英國因為她,成為今日的偉大國家」。

英國雖然是立憲民主體制,女王統而不治,但名義上指派從戰後邱吉爾以降的所有15位首相,女王如何影響政治,一直是外界好奇的事,所有首相的回憶錄都提到女王關心,但從不干涉,即使手上是她極不滿意的施政敕書,她也必須在每年國會開議時,以「我的政府認為」的方式宣讀出來。

女王更是英國的精神象徵,幾乎所有英國人都是在她任內出生、成長的,英國雖然從二次大戰前的世界強國,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成為中等國家,但是女王始終是維繫這個國家的力量,雖然英國凋零的過程無可避免,但她的存在讓這個過程變得緩和,讓英國人維持尊嚴。

大英國協就是一個例子,戰後從七國,隨著前殖民地的獨立,逐步發展成橫跨各洲的56個成員國,這些國家本來無須加入大英國協,但是因為既有的歷史淵源、經濟關係,是更重要的是英國女王的存在,大家視她為維繫關係的唯一象徵。

當然在奉英女王為國家元首的大英國協國家,像是澳洲或加拿大,內部始終有「共和派」,要求廢除君主制,改選總統,但是女王仍然在位之時,共和派的主張始終不受歡迎,現在女王過世,各地恐將興起,檢討英國君主是否還要繼續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的呼聲。

尤其是英國王室成員的爭議言行,始終沒有停息,查理王子與黛安娜王妃的離婚,讓同情黛安娜的人,對於查理王子,以及王室的冷酷無情,頗有微詞;這樣的惡感,在哈利王子、梅根王妃與王室的齟齬時,又重新浮現,近來又有女王鍾愛的兒子安德魯王子涉及美國性醜聞,在在都讓女王與王室有相當大的壓力,尤其在陪伴她將近74年之後,王夫菲利浦親王去年的過世,更讓女王喪失了精神上的支柱。

不過對英國人而言,女王還是舉國一致、代表穩定與延續的象徵,沒有幾個英國人會支持廢君主的共和制,雖然王室內部不是沒有問題,但是大家都會把女王與這些紛爭切開來看,試問哪一個家庭內部沒有些紛爭?

雖然自己的體力不繼,病痛纏身,又有家事煩心,但是女王從來沒有考慮遜位,提前交棒給王儲,她始終很明確的堅守自己的職責,70年如一日,直到最後一刻,這是那個世代人物的堅持,也是她的子民之所以對她效忠懷念,而全世界人民欽佩她的原因。

*英女王逝世 港人悼念暗酸習近平:將國際都市變愚村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不少港人洗版臉書悼念她,並暗地將她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的香港作比較,「一個將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一個將國際大都市變愚村」。

白金漢宮當地時間8日宣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辭世,享耆壽96歲。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52年繼承王位,直至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香港有45年的殖民地時期都在她的統治下。她曾經兩度訪港,受到熱烈歡迎。

她於1975年第一次訪港時曾到公共屋邨愛民邨,並走入港人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又到街市與檔主交談,表現親民。

第二次是1986年,即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2年,不少港人視為她與香港道別。

在香港殖民地時期不少港人稱英國女王為「事頭婆」,即老闆娘的意思,在政府部門甚至不少學校都會掛上她的肖像,直至香港主權移交才卸下來。

女王今天辭世後,不少港人洗版臉書悼念她,更暗地裡將她與習近平作比較。

正在台灣擔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的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在其臉書留言「君臨天下…」四個字,上載了一張習近平訪港與前特首梁振英及林鄭月娥等一眾人並排而坐的合照,旁邊同時上載了一張英國女王訪港到公共屋邨參觀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英國女王旁邊沒有很多保安,在她參觀的下層,市民興奮地向上圍觀。

有網友留言表示,「真正受人愛戴跟用威權强迫別人愛戴卻又害怕接近國民領袖的明顯分别!」、「今昔比較,可嘆已然只能意會再不可以言傳。」

香港資深傳媒人潘小濤在臉書表示,「她治下的英國為香港帶來文明、法治、制度,令香港由一個小漁村,變成舉世稱羡的國際金融中心,但她並沒居功。」

他引述1975年英國女王抵港在中環皇后碼頭的歡迎儀式致辭時說:「香港獨具其特殊環境及因素,經港人歷年奮鬥,乃發展為一現代名城,其過程可謂舉世無雙。港人所遭遇之困難愈甚,則其鬥志益堅、百折不撓,力爭上游於罕見之逆境之中,不苟安於圖存,尋且自力更生、銳意進取,其經濟日臻繁榮,民生日趨改善。」

潘小濤說,「對這番話,香港人必感受甚深!事頭婆,願您一路好走!」

有網友在貼文下留言,指「一個建設香港;一個破壞香港。」、「一個製造機會 一個製造恐慌」、「沒有英國夢,沒有愛英愛港的領導班子,沒有清零政策…只有安定繁榮」、「真正的領導人,國家的繁榮只會歸功於人民勤奮努力,不會妄自尊大,認為無自己就無國家無人民,強逼人民尊重自己!」

香港知名導演張堅庭在臉書發文表示,「我們曾經的事頭婆走了…以前上學看到她的端祥樣貌就覺得女老師可惡。RIP our forever Queen(永遠的女王安息)」

有網友在貼文下留言,指「感謝妳沒有迫香港人愛英國,更沒有迫人聽你話,跟黨走」;另有網友表示,「佢(她)曾經帶領香港進入世界舞台成為世界知名的城市,我這刻就感覺像一個好朋友離去一樣傷感」、「女王安息,可能某地又會出現禁歌或屏蔽了」、「多謝大英帝國英女皇后給寶貴自由空間!成就今日Hk」。

正在台灣的香港藝人杜汶澤也在臉書留言「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Madam」(感謝你的一切),上載了另一張英國女王參觀香港公共屋邨的照片,當時英女王身穿粉紅色裙配上粉紅色帽,同樣身邊沒有很多保安, 上下層的民眾探頭看她。

有香港網友在臉書上載以英國女王為圖案的香港錢幣,作為悼念。

(聯合新聞網)
--
*歷史翻過一頁// 英女王辭世 查爾斯繼位

在位長達七十年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八日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與世長辭,享壽九十六歲,查爾斯王儲隨即繼位國王,頭銜為查爾斯三世,並於倫敦時間九日下午六時(台灣時間十日一時)首次以國王身分向全國發表就職演說。女王在七十年統治期間,帶領王室度過許多動盪,被視為變動時代的一股穩定力量。

伊莉莎白二世在位70年 享壽96歲
查爾斯三世國王九日自巴爾莫勒爾堡返回倫敦,接見首相特拉斯後,晚間向全國發表就職演說,象徵著王室制度的傳承與新時代的開始。在白金漢宮外,數千民眾在道路兩旁迎接新國王。白金漢宮宣佈,「王位繼承委員會」十日上午十時將在聖詹姆士宮正式宣告查爾斯三世為國王,並將首次透過電視轉播。

現年七十三歲的查爾斯三世在女王過世後半小時,以國王身分發表首份聲明,為母親辭世致哀,「這是我和我所有家人最悲傷的時刻」。王室表示,國王和其他王室成員將延長守喪期,到葬禮後七天為止。葬禮日期尚未公布,預計在九月十九日。

非凡的一生 變動時代的穩定力量
王室主要成員八日中午獲報女王狀況惡化後,急從各地趕赴蘇格蘭,晚間六時三十分,白金漢宮在推特宣布女王下午安詳辭世。據悉哈利王子在一個多小時後才趕到,來不及見祖母最後一面。西敏寺和全國各地教堂九日中午敲喪鐘,皇家炮兵在海德公園、倫敦塔及愛丁堡城堡等多地鳴炮九十六響,象徵女王九十六年人生,鳴炮後觀禮民眾以掌聲為女王非凡的一生喝采。

女王抱恙已一年多,六日接見新首相特拉斯是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留下一張面帶微笑、身形明顯消瘦官方照。八日晚間起陸續有大批民眾到王宮外獻花,一名女子哽咽地說來哀悼「國家的奶奶」過世,「她存在我們所有人心中。」

*在位70年 英女王榮耀王冠

96歲辭世 一個時代的終結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八日與世長辭,她在將近一世紀的生涯中,見證了大英國協及整個世界無數次的重大變遷,也經歷了英國王室的興盛與衰頹,始終恰如其分地扮演穩定民心的角色,進而在全球樹立舉世無雙的聲望,堪稱「英國的化身」。她的離世不僅是英國一個時代的終結,亦代表世界翻過了長長的歷史扉頁。

25歲登基 任命過15任首相
伊莉莎白二世全名伊莉莎白.亞歷山卓.瑪麗(Elizabeth Alexandra Mary),一九二六年四月廿一日出生於倫敦,原本不具備王位繼承資格,是因伯父愛德華八世退位、由她的父親繼位成為喬治六世後,才順理成章成為繼承人,並在一九五二年二月六日,因父親忽然逝世,才以廿五歲之齡匆促登基。從即位之初的邱吉爾到現任的特拉斯,伊莉莎白在位的七十年又二一四天內,一共任命過十五任英國首相,也見證十四位美國總統的起落。

見證歷史 推進王室現代化
在她任內,英國經歷福克蘭戰爭、蘇格蘭尋求獨立、脫離歐盟、新冠肺炎等巨大變動,並隨著戰後去殖民化浪潮興起,非洲、加勒比海、阿拉伯半島、太平洋的殖民地相繼宣布獨立,以及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等事件,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漸式微。然而,女王每每總以自身堅毅、穩定的形象,安撫亂世中的民心,同時也逐步推進王室現代化。

處事自制 兒孫爆連串糾紛
儘管女王本人處事自制,兒孫輩卻惹出一連串糾紛和醜聞,包括被她稱為「可怕的一年」的一九九二年,三位子女查爾斯、安德魯和安妮接連離婚;行宮溫莎城堡也遭祝融,大量古建築和歷史文物遭破壞,而國民拒絕以稅金支付修復,迫使女王動用個人資金,並首度開放白金漢宮付費參觀,隔年甚至自願納稅。九七年,黛安娜王妃車禍去世,王室起初的淡漠處理,直接重創王室形象。所幸女王最終仍打破慣例,公開哀悼黛妃,並承諾王室會與時俱進。

在位最長 一生奉獻國家
在二○一五年九月九日,廿一歲就立下一生奉獻國家誓言的伊莉莎白二世,正式超越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而她當時僅說,從未渴望取得這個成就。英國媒體指出,雖然君主制在女王統治結束時,也許不像她登基之初那樣強大,但她仍決心繼續維護君主在英國人民心中獲得愛戴和尊重的地位。然而,在她身後,英國王室勢必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督。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9/10/194.jpg

*英女王駕崩、查爾斯繼位 「倫敦橋行動」啟動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與世長辭,王儲查爾斯繼承王位,英國官方啟動最初於1960年代制定的「倫敦橋行動」,安排君王駕崩後10天的一連串相關事宜。

D-Day(第0天):女王過世當天,由女王私人秘書以代號「倫敦橋垮了」,告知首相女王駕崩,接著發布公告,全國公共建築下半旗、鳴鐘。國會暫停議事10天。

D+1(第1天,以下以此類推):樞密院議長在聖詹姆士宮召開「王位繼承委員會」會議,宣布女王駕崩,宣讀新王繼位公告;啟動「春潮行動」(Spring Tide)新王登基計畫,新王與樞密院首次會議,並發表第一份宣言,司儀在聖詹姆士宮陽台宣告查爾斯為新國王,海德公園、倫敦塔、海軍船艦等鳴炮,英國國歌歌詞隨之從「天佑女王」改為「天佑吾王」。

D+2:因女王在蘇格蘭過世,啟動「獨角獸行動」,以皇家專用火車移靈至白金漢宮;或者採用「過讀行動」(Overstudy),以飛機運送靈柩。

D+3~D+9:新王巡視全國,首站蘇格蘭;女王靈柩移靈至西敏寺教堂,停靈3天供民眾弔唁。

D+10:在西敏寺教堂舉行女王國葬,之後女王長眠溫莎城堡的喬治六世國王紀念禮拜堂,與夫婿菲利普親王長相左右。

新國王加冕典禮
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里大主教在西敏寺為新王查爾斯三世加冕,正式授予王冠;妻子卡蜜拉也將接受加冕成為王后。加冕儀式可能在數月後舉行。伊莉莎白二世1952年2月繼位,次年6月才舉行加冕儀式。

*國歌換歌詞 錢幣護照郵票也得換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英國國歌、錢幣、護照、郵票和印有「EIIR」(Elizabeth II Regina)字樣郵筒也將隨著王儲查爾斯繼位換新,影響擴及大英國協國家。

警察頭盔、郵票和硬幣將換成印有查爾斯的頭像,且須與前任君主女王的頭像反方向,加勒比海東部、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貨幣一併跟進。新貨幣和新郵票將漸進式替換,女王在位七十年期間總共發行五個版本硬幣,現行流通貨幣仍可有效使用。

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皇家國歌中的「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一詞,將改為「天佑國王」(God save the King);英國護照內頁文字、在許多正式場合以女王名義的開場白也將改成國王。至於法律層面,高級律師將從QC(Queen’s Counsel)改為KC,連帶高等法院(Queen’s Bench Division)也將改名。認罪並作證以換取緩刑的嫌犯也將更名為國王的證據。

*人氣不如女王 73歲查爾斯三世繼位挑戰多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崩逝,現年七十三歲的查爾斯旋即繼位,他不僅是英國史上待位最久的王儲,也是最年長繼位的國王。專家指出,與女王即位之際的社會熱烈氣氛、在位期間廣受人民愛戴不同,查爾斯三世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連串挑戰,包括如何兼顧王室的傳統與革新,以及如何贏得英國人民,乃至澳洲等另十四個以英王為元首的大英國協成員國人民的信任。

婚姻失敗 至今仍受非議
查爾斯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誕生於白金漢宮,在三歲那年隨著母親登基而成為王儲,堪稱生來就為了繼承王位做準備,從小即在媒體關注下成長。查爾斯的求學過程打破王室傳統,首度不是由私人教師指導、而是在外就學。年輕時,他以瀟灑、熱愛運動的王子形象為人所知,但也因為經常針對農業、現代建築和環境議題發表評論而遭到訕笑,還被指控愛多管閒事,欠缺擔綱君主重任能力;和已故黛安娜王妃婚姻失敗,至今仍受人非議。

伊莉莎白二世生前謹慎保持政治中立,以維繫自己身為英國團結的象徵身分;相較之下,查爾斯更願意利用王儲身分推動政治改革,尤其是環境和氣候變遷相關議題。

倫敦大學學院政治與憲法學教授哈澤爾直言,查爾斯可能得熬過「一段考驗時期」,必須改變自己、保持「嚴格中立」。查爾斯四年前受訪時也坦言,知道自己必須停止某些公共遊說,「我沒那麼蠢」。然而,以蘇格蘭民族主義者有意再次推動獨立公投而言,查爾斯要堅守「嚴格中立」,將會非常困難。此外,他也有意減少在職王室成員人數,並削減開支,同時又要維護王室在英國社會的核心地位,但此事須先團結關係緊張的王室成員。

市調公司「輿觀」第二季民調顯示,在王室成員受歡迎程度排名中,查爾斯支持度僅四十二%,不僅遠低於女王的七十五%,甚至不及長子威廉的六十六%、其妻凱特的六十八%。

*雙彩虹接女王

在英國王室8日傍晚宣佈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世消息前不久,倫敦原本陰雨綿綿的天空,突然出現明顯的雙彩虹「虹霓」,劃過白金漢宮前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的天空,隨後就傳來不幸消息;在溫莎城堡為女王過世下半旗之際,也一度出現另一道彩虹。有民眾感動地說,「每一次人民需要支持,她就在那裡」。

*英女王「定義了一個時代」舉世哀悼

拜登 被女王機智善良迷倒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八日辭世,舉世哀悼。美國總統拜登除下令聯邦機構下半旗致哀外,並和第一夫人吉兒發表聯合聲明,指女王不只是一名君主,還「定義了一個時代」。滄海桑田,對幾世代的英國人而言,她是定心丸,既撫慰人心、又令他們引以為傲。

拜登首次見到伊莉莎白二世是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他與其他聯邦參議院同僚訪問英國。拜登去年六月首度以總統身分偕吉兒訪英,他說自己被女王的機智迷倒、也被其善良感動。在美國二○○一年發生九一一事件後的最黑暗日子中,女王和美國站在一起。拜登還說,女王在位期間深化美英同盟基石,協助打造美英特殊關係。

蕭茲 不忘英德和解的努力
法國總統馬克宏說,七十多載以來,女王象徵英國的延續與團結。他會謹記她是法國之友、一名宅心仁慈的女王。德國總理蕭茲形容女王是一個角色典範,在二戰後對德英和解的努力將永誌不忘,世人將懷念她、尤其是其令人拍案的幽默感。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女王一九七五年訪問日本,對加強日英關係有極大貢獻,她的離世是英國人民及國際社會的重大損失。

李顯龍 尊女王為英國心臟
印度總理莫迪形容她是一個「勵志領袖」、也是尊貴和高雅的化身,世人將銘記她是當代的中流砥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形容英女王是英國的心臟和靈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唁電,代表中國政府與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提到,女王曾相隔逾五十年兩度造訪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她是聯合國的好友,戮力從事許多慈善與環保志業。

蔡英文 讚全球民主中堅力量
蔡英文總統昨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向英國政府及大英國協人民致上深切哀悼之意。她在臉書表示,女王深受英國人民愛戴,從二戰、冷戰到如今面對威權主義擴張,女王帶領人民克服重重挑戰,始終是全球民主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紀念女王 全球地標點燈致哀
此外,為紀念伊莉莎白女王,法國首都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八日暫停閃燈,澳洲雪梨歌劇院的帆形建築點燈致哀,俯瞰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標「救世基督像」打上英國國旗顏色的紅、藍、白色燈光,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螢幕播放女王的畫面。

(自由時報)
--
*英女王辭世96歲傳奇落幕 查理繼任英國王位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八日下午駕崩,享耆壽九十六歲。她在蘇格蘭王室行宮的巴摩拉城堡辭世,王室家人皆陪伴在側。女王七十三歲的長子,王儲查理繼位為「查理三世」,九日晚間對全國人民發表演說,十日上午十時召開的登基會議上正式被宣告繼任即位。

剛過白金禧 二戰後僅存領袖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在位最久的君主,今年六月才度過登基七十周年的「白金禧」慶典。女王在少女時期見過二次大戰的可怕,年邁的她見到新冠疫情肆虐,並因王室動盪而煎熬;她在位期間經歷十五位英國首相和十四位美國總統。女王也是二戰後碩果僅存的領袖,見證英國從日不落帝國衰敗到英倫三島的歷程,但她仍是十五個國協國家的元首。

拜登致哀:她定義一個時代
繼承王位的查理八日晚間對他「深愛的母親」表達「無盡的悲傷」;知道女王在海內外廣受愛戴,「讓家族成員感到寬慰」。女王長孫威廉成為王儲,威廉與王妃凱特以更輕鬆和個性化方式履行王室職責,為新時代君主政體展示更現代的願景。

才剛接受女王任命新首相特拉斯說,隨著偉大的伊麗莎白時代過去,人們將通過已故女王終身體現的服務公眾價值來紀念她,英國也將如女王所盼,藉由頌揚「天佑國王」來開創新的紀元。

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兒透過聲明表示,「女王不僅是一位君主,她定義一個時代。」拜登到英國大使館簽名致哀。

女王辭世前數小時,白金漢宮突發布女王接受醫療監控消息,查理和威廉等直系親屬趕往探視,隱約透露病情嚴重性,民眾湧至白金漢宮前為她祈禱。下著細雨的天空放晴,出現難得一見的霓與虹。

民眾湧入白金漢宮 獻花緬懷
民眾從八日晚間起無視寒風冷雨,湧入白金漢宮,獻花、點蠟燭、唱歌,緬懷女王。受訪民眾多認為,她是歷來最令人信服的君主。

英國舉國哀悼,鐵路和皇家郵政公司暫停罷工,各項體育賽事取消。官方悼念活動十天,王室哀悼期依慣例約為一個月。

儘管已多次傳出行動不便、健康衰弱,女王六月在白金禧慶典期間依然克服萬難,依循傳統現身白金漢宮陽台,向聚集的民眾揮手,並維持用色大膽、別出心裁的穿搭風格,讓許多人感到女王「永遠不老」。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9/10/realtime/18561694.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w=500&nt=1

*在位70年 英女王鞠躬盡瘁至最後一刻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享耆壽九十六歲。她廿五歲繼位,多數英國人從小就認識她,她也是全球最知名人物之一;在位期間,她全數精力投入王室公務,曾表明「我畢生將從頭至尾服務公眾」,離世前兩天,還親自任命新首相特拉斯,充分展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行動不便 近年減少露面
熟識女王的人說,她晚年雖然減少公開活動,神智仍很清楚。去年四月,與她結縭七十三年的夫婿菲立普親王病逝,她難免深受影響。在因為疫情等因素而辦得簡單隆重的喪禮上,她顯得形單影隻。

自從二○二○年初疫情爆發後,她就離開白金漢宮,多數時間待在她最愛的倫敦西郊溫莎堡。

她在位七十年,幾乎反映在英國各處,她的肖像出現在郵票、鈔票以及郵筒上的英國王室徽號上。即使數十年來英國人對王室的敬意減少、態度改變,但她一直受到公眾歡迎。

當上女王 當年純屬意外
女王原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生於倫敦。她當上女王純屬意外。

一九三六年,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迎娶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女子華麗絲.辛普森而遜位,他的弟弟、也就是伊麗莎白的父親約克公爵臨危受命登基,是為喬治六世。十歲的伊麗莎白就此成為王儲。

二戰德軍狂轟濫炸倫敦之際,她和妹妹瑪格麗特撤到溫莎避難。

十九歲時,她加入英軍後方防衛支援部隊,完成駕駛和汽車修理訓練,因為在戰爭中為國效力,受到民眾歡迎。

她廿一歲時嫁給希臘王子的兒子菲立普.蒙巴頓,婚禮為戰後艱苦的英國增添光彩。

一九五二年二月六日,父王喬治六世駕崩,她得知消息時正與菲立普訪問肯亞。她立刻回國繼位,並在一九五三年六月二日接受加冕,成為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巴基斯坦與錫蘭(今斯里蘭卡)的女王。

履行公務 自小責任加身
每年的二月六日,她總會靜思紀念這一天。今年二月,她在周年紀念聲明寫道:「即使在七○年後,我仍記得這一天,那正是我父親喬治六世國王去世,我統治的開始。」

從小背負責任感的女王,每年履行數百場公務,去年十月曾祕密入院檢查,醫生囑咐她多休息並減少工作量。她逐步讓近親代為履行職責。

不過,近來她最寵愛的兒子安德魯王子捲入性侵醜聞,遭剝奪王室頭銜與榮譽軍階,以及孫子哈利王子二○二○年與妻子梅根卸下王室責任出走美國。這兩件事成為她晚年最掛心的風波,儘管數十年來她一直被視為王室鬧出風波時的穩定基石。

一九九二年,她四個孩子中有三個離婚,溫莎堡也發生火災,她感嘆這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一九九七年查理王子前妻黛安娜在巴黎發生車禍過世,當時在度假的女王起初錯判輿論走向,拒絕回到倫敦,也拒絕讓白金漢宮降半旗表示哀悼,因此挨批。

雖然她每年耶誕節都會發表預錄電視講話,但她從沒接受專訪,也非常小心不洩漏個人想法,保持政治中立。

夏天她通常會到巴摩拉城堡避暑,在那裡她會換下平常的正式裝扮,戴上簡單的頭巾,穿上防水長靴。她從年輕時就熱愛柯基犬和騎馬,九十多歲仍享受策馬奔馳的樂趣。她的精采人生,如今也在這個她畢生鍾愛的避暑勝地謝幕。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9/10/realtime/1856176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百廢待興 英國頓失穩定象徵

七十年前她登基時,英國首相是邱吉爾,美國總統是杜魯門。一九五三年加冕時,英國還沒走出二戰創傷,仍在配給食物,歐洲大陸多處已被關入鐵幕。卅多年後,蘇聯已解體、中國開始崛起,女王還是女王。

儘管聽到時仍令人震撼,但這一天遲早會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了。對英國人而言,新任首相特拉斯剛上任,國內社會與經濟問題及國際間的諸多事務百廢待興,現在卻失去集體生活中一位長年存在、可靠穩定的象徵人物。此時的英國猶如一艘失去錨的船,正航向一段風雨飄搖的未知海域。

身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元首,主要工作是在需要時現身。伊麗莎白二世非常明白這點,她意識到,在動盪中維持穩定是君主能為民主制度貢獻的巨大價值。這就是為何她從沒想過主動退位,無論年齡或健康狀況如何。在她看來,一九三六年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在短短三百廿五天後就放棄王位,這種錯誤永遠都不該再發生。君主的職責是堅守崗位,在混亂的漩渦中成為穩定的中心。

女王讓英國人仍能獲得自豪與使命感。即便她只是簡單點頭,也能發揮撫慰人心的巨大力量。回顧二○二○年新冠疫情初期,英國首度封城,她對全國發表談話,說英國人以前忍受過更大苦難,並且成功挺過去,她引用戰時國歌,承諾「我們將再次相見」。

 這是強大的情感聯繫,橫貫整個戰後時期。女王讓英國人回想起最美好的年代,而這終將隨著她的去世而落幕。

英國將迎接一個沒有女王的未來,硬幣上會有不同頭像,國歌歌詞也會改變。生活中恆常不變的象徵已消失。

*最後一周 英國女王與家人歡聲笑語度過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八日駕崩,人生最後時日雖已行動不便,仍如常生活。曾在女王離世前一周覲見的主教表示,她精神矍鑠、記性驚人,實在看不出已不久於人世,在家人陪伴下歡聲笑語,度過最後時光。

女王今年七月廿一日到蘇格蘭巴摩拉城堡的王室行宮度過暑假,直到駕崩前一直留在此地。應邀到當地教會講道的主教葛林薛爾茲表示,他有幸獲女王邀請,和她共進三日的晚餐及四日的午餐,時任王儲查理及安妮長公主也在座。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葛林薛爾茲說:「這真是一次極棒的拜訪。她的記憶力驚人,而且幽默風趣。當我得知她其實已相當危篤時非常驚訝,因為周末時她看起來狀況極佳。」

葛林薛爾茲說,女王和他聊到兒時回憶、四十年前為馬兒取的名字、見過的人們的名字以及地點,「她始終是全場焦點與靈魄所在」,讓身邊的人共聚。

葛林薛爾茲還說:「像她這樣的年紀,能有這般好記性,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由衷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時光,是個難得的好朋友。」

阿布羅斯聖安德魯教區長菲爾也回憶上周末作客巴摩拉,與女王相處的時光。他稱讚女王「是位具有強烈信念的女性,這對她而言很重要」。

*哈利王子搭機趕往 沒見到祖母最後一面

英國哈利王子八日搭機趕往蘇格蘭巴摩拉城堡探視祖母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但飛機尚在半空中,白金漢宮就在當晚六時卅分宣布女王駕崩。哈利王子近八點才抵達巴摩拉城堡,來不及見祖母最後一面。

哈利王子與其他親屬分別前往蘇格蘭。他的飛機在倫敦魯頓機場起飛,在當地時間八日晚間六時四十六分在蘇格蘭亞伯丁降落。但白金漢宮在十六分鐘前,就已宣布女王駕崩。

*英人哭泣 白金漢宮唱天佑女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八日駕崩的消息傳出後,倫敦白金漢宮、溫莎堡等多處地標都有大批民眾前往獻花、致意,英國、澳洲、紐西蘭各地分別鳴放九十六響紀念禮砲。不少群眾在白金漢宮落淚、回憶女王;在查理三世返回白金漢宮時,外面群眾也響起一陣歡迎聲。

女王駕崩的消息傳出後不久,白金漢宮降下半旗的同時,倫敦的上空出現「虹」及「霓」的雙彩虹,讓大批集聚在白金漢宮外的民眾嘆為觀止,成為網路上女王駕崩的象徵符號之一。

不少民眾貼上半旗與雙彩虹並存的照片,有民眾直說,這是女王向民眾「傳達讓人灑淚的訊息」,也就是她「真的離開了」。社群平台上,有人說女王最後「留給大家一抹美麗的彩虹」。

白金漢宮發布聲明女王辭世消息後,聚集在倫敦市中心的民眾消化著女王死訊和哀悼失去摯愛的君主,先是一聲不響地站在原地,片刻之後加入齊唱國歌「天佑女王」以表示敬意。

隨著女王去世,英國將迎接新國王查理三世,白金漢宮外的群眾,唱完「天佑女王」,隨後又唱起查理三世繼位後的新版國歌「天佑吾王」。

此外,從英國、澳洲到直布羅陀等大英國協所屬,包括倫敦海德公園、倫敦塔、愛丁堡城堡等多處地標,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十二點(台北九日晚間八點),紛紛鳴響皇家禮砲,為紀念女王生命中的每一年,禮砲將鳴放九十六響。

昨天有許多民眾前往白金漢宮外獻花並悼念女王,隨後查理三世從蘇格蘭返回倫敦時,在白金漢宮外下車,也短暫與群眾接觸,有不少民眾拿起手機捕捉新國王現身的畫面。

*表彰女王貢獻 英王室廢長子繼位制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王儲查理繼位,這是近七十多年來英國王室繼位順序首度發生重大改變。近十餘年歐洲各國王室紛紛修改法律,讓男女繼位權利更接近平等。

伊麗莎白二世出生時,英國王室仍為「男性優先長子繼位制」,即男性的排序優於女性。原本伊麗莎白和父親皆無繼位可能,但她的伯父、英王愛德華八世為迎娶有離婚紀錄的美國名媛辛普森而選擇退位,父親繼位為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沒有兒子、有兩個女兒,長女伊麗莎白二世因此成為「假定繼承人」。假設喬治六世後來有了兒子,則兒子依法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即使伊麗莎白二世是姊姊也無法改變順序。二○一三年,為表彰伊麗莎世二世在位的貢獻,英國廢除男性長子繼位制,改為長子女繼位制,按長幼排序。

查理繼位為查理三世後,長子威廉成為王儲,即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因此,威廉的長子喬治王子排序第二,妺妹夏綠蒂公主第三,在第四的弟弟路易王子之前。接著是查理三世的次子哈利王子,排序第五,哈利的兒子和女兒亞契與莉莉貝排序第六及第七。

王儲查理繼任為國王查理三世,正如過去英國君主的先例,新王可以選擇所有名字的其中一個做為稱號。查理三世全名查理.菲立普.亞瑟.喬治,他可以在這些名字中選一個作為稱號。查理的團隊過去幾年就以非官方形式推這個稱號。

*新王73歲查理受愛戴不若其母 君主制恐再引發討論

英女王駕崩後,現年七十三歲的王儲查理旋即繼位成為新王查理三世,加冕日期待定。查理三世是英國歷來最年長的王位繼承人,一生都為繼位做準備,自童年就已開始學習如何做國王,他體現了現代的英國君主制,是第一個不是在家教育、第一個獲得大學學位、第一個在媒體焦點下長大的王儲。

查理是一個害羞的男孩,有一個專橫的父親,長大後有時顯得笨拙、低調,但對自己的觀點仍充滿信心。他的繼位無可避免會引發關於英國君主制的未來的辯論,有些人視為國家統一的象徵,但有些人則視為封建歷史的累贅。更重要的是,查理會受到臣民愛戴嗎?這個問題籠罩著他整個人生。

除了英國,他也是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在內的十四個國家的元首。查理曾表示,他打算減少在職王室成員的數量,削減開支,更好地代表現代英國;但又說傳統也很重要,君主制是「國族自豪感、團結和忠誠的焦點」。然而他生活與平民脫節,引起了不少人批評,甚至遷怒於君主制。

再者,他與黛安娜王妃的婚姻破裂,與年長於他的卡蜜拉不倫戀,加上女王始終無意退位,讓許多人質疑他是否適合繼承王位。直到女王晚年,查理的角色才愈來愈吃重,開始代理母親的職責。二○一八年正式擔任大英國協元首,等於宣布是女王的指定繼位者。今年五月十日,女王指定查理主持國協會議,說明王位展開過渡。

歷史學家歐文斯認為,查理遠沒有乃母那樣受歡迎,因此不得不仔細考慮如何塑造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形象。歐文斯又說,作為英國君主,不應有政治發言權及政治觀點,但查理顯然在避免被視為違憲的情況下,一直展示自己的政治力量。

查理在二○一八年一部紀錄片裡表示,作為王儲,會覺得介入政治教人振奮,但作為國王,他將無法發表意見或介入政治,因君主與王儲的角色截然不同。

*候位最久王儲 英人對查理喊天佑吾王

英國女王辭世,查理三世自動繼位,但可能需要數月才能舉行官方加冕儀式,因該儀式需由王室典禮官謹慎規畫;當年女王繼位十六個月後才加冕。

身為候位最久的王儲及最年長的新國王,查理三世已熱身數十年。當王儲與當國王截然不同,不能再像以往暢所欲言。二○一四年,查理曾批評俄國總統普亭併吞克里米亞的行為「有如納粹德國」,引發爭議。

不過查理二○一八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表示:「我沒那麼笨,我當然知道當君主是不一樣的狀況。認為我會和以前一樣的人真是胡說八道。」查理三世昨天首次以國王身分現身白金漢宮,與在場民眾握手晤談,民眾高喊「天佑吾王」。

查理和英國就任不滿一周的首相特拉斯都是「新手上路」,國王雖沒政治實權,但須具備安定人心的力量。此際英國面臨對峙中的俄烏戰爭,飆升的通膨,冬季的能源危機等,他需要和政府攜手合作,讓國家度過危機並穩定成長。

查理向來熱心參與慈善事務且關切氣候議題,未來或將利用國王身分,戮力少數族裔、身障族群、氣候變遷及有機農業等議題。

*女王停靈西敏寺 各國元首將赴英悼念

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八日辭世,女王的靈柩移回倫敦後,將在西敏寺停靈約四天給公眾瞻仰靈柩,然後才舉行國葬。英國尚未正式宣布國葬日期,媒體報導預計在兩周內於西敏寺舉行,屆時世界各國元首、君王都將赴英悼念。

英國王室昨發表聲明指出:「女王陛下逝世後,國王陛下希望王室哀悼期從現在開始,將持續到女王的葬禮結束後七天」。

西敏寺是英國政治的心臟,大廳是該建築最古老的部分,建於十一世紀,至今仍保留中世紀的木屋頂。女王的棺木將放置在木屋頂下的靈柩台,每個角落都有皇家衛隊士兵守衛。

西敏寺歷史悠久,是英國國王與女王接受加冕的地點,一九五三年女王曾在這裏進行加冕儀式,她和菲立普親王一九四七年也在此結婚。

女王的靈柩由白金漢宮移送到西敏寺期間,路上會有閲兵儀式,皇室成員隨行。期間公眾可以在街上觀看送喪隊伍,倫敦皇家公園很可能會設置大螢幕進行直播。

靈柩將蓋上王旗,進入西敏寺後會掛上帝國皇冠、寶珠和權杖,放置後舉行簡短的追悼儀式,再開放給公眾瞻仰。

國葬當天,靈柩將置於皇家海軍的砲架車上。該砲架車上一次亮相,是一九七九年菲立普親王的舅舅、蒙巴頓伯爵的喪禮,由一四二名皇家海軍官兵拉動。包括新國王在內的皇室高級成員可能都會隨行。

上一位停靈在西敏寺的皇室成員是女王的母親丶伊麗莎白王太后,她於二○○二年逝世,逾廿萬人排隊悼念。

女王喪禮可能由西敏寺座堂主任牧師霍伊爾主持,坎特伯里大主教威爾比講道,新首相特拉斯或許會獲邀致辭。

喪禮結束後,女王的靈柩將離開西敏寺,途經倫敦海德公園的威靈頓拱門後,再乘坐靈車前往溫莎,下午到達溫莎堡的聖喬治教堂。預計國王和皇室高級成員將參加溫莎堡方庭的送喪儀式,之後靈柩會被移到聖喬治教堂下葬。

聖喬治教堂是王室經常選擇用於婚禮、洗禮和葬禮的教堂。這裡是哈利與梅根結婚的地方,也是女王已故丈夫菲立普親王葬禮的舉辦地。

女王的棺木將安葬在聖喬治教堂內的喬治六世國王紀念教堂,與父母親和妹妹同葬;菲立普親王的棺木也會移葬於此。

*全球哀悼 艾菲爾鐵塔暫停閃爍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八日辭世,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兒透過聲明表示,「女王不僅是一位君主,她定義了一個時代。」世界領袖紛紛發文哀悼,聯合國安理會默哀,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暫停閃爍致意。

蔡英文總統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向英國政府及大英國協人民致上深切哀悼之意。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向新任英國國王查理三世致唁電,表示哀悼,強調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並表示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查理三世國王一道努力,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伊麗莎白二世也被加拿大、澳洲等國奉為大英國協的元首,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心情沉重,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說,對於英國人民痛失團結國家的其中一部分感同身受。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在推特上以英文寫下「她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位期間,美國換過十五位總統,除了詹森之外,女王都曾接待過,她更訪問美國六次,一九九一年訪美期間在國會演講更是個亮點,留下不少佳話。當時,美國會為通融女王,特別解除入場脫帽的規定。先前她在白宮講話時,因講台太高,麥克風遮住她的臉,現場或電視觀眾都無法直睹芳容,到了國會,女王開講第一句話就是,「希望各位今天看得到我」。

拜登表示,在不斷變動的世界裡,對幾個世代的英國人民來說,女王是穩定的存在、足以慰藉和驕傲的源泉,她見證了人類和尊嚴的進步。

美國前總統川普、歐巴馬、布希、柯林頓和卡特均透過聲明表示哀悼;布希表示,跟女王和皇家愛犬柯基犬在白金漢宮一起喝茶,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色票式穿搭 想讓人民一眼看見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九十六歲。她的一生除了睿智與風範深植人心,幾不離身的大量帽飾、王室珠寶加上色票式穿搭,打造出時尚女王的形象,更成為英女王留給後世的「風格遺產」。

伊麗莎白二世特有的「色票式」穿衣風格,打造了獨特的君主形象,此風格據傳來自她曾說過的一句名言「我必須被看見才能被相信(I have to be seen to be believed)」。她相信在群眾中,要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到,繼而帶給人民鼓舞與信仰。這不僅成為女王的標誌,還有人曾為她的服飾做出色票,如彩虹般的色彩全都穿過,總能讓人一眼就看見。

但女王也並非在每個場合都穿著鮮豔色彩,在室內場合,她偏向低調、深色系的衣服;若是晚宴,則偏向柔和,甚至有花樣的服裝。在城堡度假期間,女王穿著反倒輕鬆,熱愛馬術、也愛打獵的她,常穿著褲裝、輕鬆的獵裝、包著頭巾現身蘇格蘭,貼近一般英國婦女的穿著。

此外,英女王登基七十周年大典、生日及許多視察場合,展現大量豐沛色彩與風格的帽子儼然成為女王的第一印象。英女王之所以熱愛帽子,或可解讀為帽子常被視為英國體面文化與敬意的體現,這股風潮同樣在英國民間發酵,許多活動上,英國女士多以帶有羽毛、緞帶等華麗裝飾的彩色帽子出席。

英女王身上的珠寶,也是時尚穿搭指南,除了奢華,也見證個人生涯的重要意涵。例如一款由印度大君獻上、卡地亞倫敦製作的鉑金鑽石項鍊,是英女王的結婚大禮,近年她仍時常配戴,甚至借給劍橋公爵夫人凱特。

二○一二年奧運在倫敦舉行時,女王更與扮演電影○○七男主角詹姆斯龐德的影星同框,在奧運開幕賽影片中出現女王跳傘空降蒞臨現場的驚喜畫面,也被視為女王能跟上時代潮流的代表作。

*英女王最愛柯基犬 「蘇珊家族」伴她一生

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最忠誠的公僕,應該要屬她的柯基犬們。這些小狗世世代代在女王的腳邊,女王畢生一共養了超過卅隻柯基犬,還被拍成過電影。

法新社報導,英國女王和柯基犬的組合,就像是英國人喝茶要配蛋糕一樣自然,讓這個原本鮮為人知的犬種為全世界所知。

這種有著尖耳朵的褐色小狗在白金漢宮裡忙碌跑動,跟著女王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

在二○一二年的倫敦奧運開幕影片中,這些小狗甚至也擔綱演出。影片中,英國女王在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七情報員陪同下離開白金漢宮,並攀上直升機,將她的柯基犬荷莉、蒙蒂與葳蘿留在身後。

女王自小就喜歡柯基犬。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九三三年七歲時,小伊麗莎白拜訪了有養柯基犬的朋友家後,就希望能養一隻,她的父親喬治六世於是帶給她第一隻柯基小狗,名叫「杜基」。

不過,陪伴女王超過七○年的王室柯基犬家族,則起源於一九四四年女王十八歲生日時,喬治六世送給她的柯基犬蘇珊。甚至在女王去度蜜月、二十五歲登基時,蘇珊都陪伴著她。她實在太愛蘇珊,之後飼養的柯基犬都是蘇珊的後代子孫。

女王在九十多歲時停止飼養柯基犬,原因是不希望在自己死後,小狗會成為孤兒。二○一八年,她飼養的最後一隻柯基犬葳蘿死亡。

(聯合報)
--
*英女王辭世 見證帝國興衰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當地時間8日下午駕崩,享耆壽96歲。王位由73歲的王儲查理繼任,稱號「查理三世」。女王在位逾70年,是當今世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也早已成為英國的象徵,全數精力投入王室公務,兌現當年「我畢生將從頭至尾服務公眾」的承諾,充分展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女王6日才在蘇格蘭接見並任命新首相特拉斯,是在位70年來首度沒有在白金漢宮辦理首相交接。從官方照片可以看到,女王和特拉斯見面時,雖面帶笑容,但看起來很虛弱。這是女王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倫敦股市9日正常交易,但英國央行(BOE)宣布,為哀悼女王去世,9月的政策會議延後一周至22日舉行。英鎊匯價8日收黑,9日因美元全面走弱而上揚,盤中一度升值1.25%,至1.1648美元兌1英鎊。

今年6月,英國為女王舉辦白金禧慶典,這70多年來,她親見15位首相來來去去;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大教堂加冕時,當時的英國首相是邱吉爾。女王即位後隨即面臨英國戰後國力衰退和大英帝國逐漸解體,英國殖民地在1950至1960年代紛紛獨立。

女王並非活在不食人間煙火的世界中,不僅在二戰期間修理過卡車,此後還樂於接觸新科技。她1976年自己寄出首封電子郵件,2014年發出首則推文,2019年3月也在Instagram發表首篇貼文,充分展現與時俱進的一面。

英國從現金、郵票、國歌到護照,都存有女王的印記,而新國王查理三世繼位後,這些都將進行改版。

華爾街日報(WSJ)特約倫敦分社社長菲德勒特別撰文悼念,菲德勒表示,有幸在伊麗莎白女王登基那年出生的可謂「鍍金」世代,財政研究所(IFS)的研究顯示,這個「白金禧」世代是截至英國史上最富有的。

他還寫道,女王辭世,留下一個內憂外患紛至沓來的英國。俄烏戰爭顛覆了後冷戰秩序,通膨飆升到數十年僅見水準,脫離歐盟的英國與鄰國及主要貿易夥伴關係不穩。蘇格蘭選民支持獨立的聲浪高漲,北愛爾蘭人也愈來愈支持「脫英」而與愛爾蘭統一。本周Ipsos公布的意見調查顯示,每十個英國人中,就有七人認為英國在走下坡。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9/10/2/1856179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英女王辭世 查理…充滿矛盾的新君主

隨著母親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去世,王儲查理終於成為英國國王,結束了70多年的等待。女王是英國歷來在位最久的君王,查理則是英國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儲君。

路透報導,英國國王並不容易當。已故女王備受愛戴,但王室聲譽受損,成員之間關係緊張,就連白金漢宮的工作人員也受到種族歧視的指控。

查理以73歲的高齡面對這些挑戰,而他的第二任妻子卡蜜拉在公眾眼中也是毀譽參半。在反對者看來,這位新國王軟弱、虛榮、好管閒事,根本無法勝任君主的角色,與已故王妃戴安娜失敗的婚姻,更讓他長期飽受非議。

但支持者說,他只是被誤解了,他的工作做得不錯,在氣候變化等領域,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他關心來自各個社區和各行各業的英國同胞。他的王子信託慈善機構啟動近50年來,幫助了100多萬失業和陷於困境的年輕人。

自出生以來,查理一直處在夾縫之中,一方面君主制度需要與時俱進,在快速變化和主張平等的現代社會找到定位,另一方面要維護傳統,使王室保持吸引力。

然而,對英國和其他地方的許多人來說,談起查理,就無法不談他與戴安娜的失敗婚姻,以及與卡蜜拉的戀情。尤其是1997年戴安娜在巴黎車禍中喪生後,批判聲紛至沓來,他的支持度也隨之下降。此後他的地位有所提升,但還是不如母親那麼受歡迎。2005年,他終於與卡蜜拉結婚,卡蜜拉總算以其隨和的風格,贏得更多認同和讚譽。

查理8日晚間對他「深愛的母親」,表達「無盡的悲傷」;知道女王在海內外都廣受愛戴,「讓家族成員感到寬慰」。 女王長孫威廉成為王儲,威廉與王妃凱特以更輕鬆和個性化的方式履行王室職責,為新時代的君主政體展示更現代的願景。

才剛接受女王任命新首相特拉斯說,隨著伊麗莎白時代過去,人們將通過已故女王終身體現的服務公眾價值來紀念她,英國也將如女王所盼,藉由頌揚「天佑國王」來開創新的紀元。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