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20930 俄烏衝突篇

*軍事敗北靠黑箱公投鯨吞蠶食 俄羅斯併吞烏克蘭4佔領區

俄羅斯今天證實將正式兼併所占領的部分烏克蘭領土。克里姆林宮在4個占領區策劃了接受俄羅斯統治的「公投」,遭到基輔和西方以非法和黑箱作業予以譴責。

《美聯社》報導,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告訴記者,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明天將出席克宮儀式,將在烏克蘭4州的占領區正式併入俄羅斯。

他說,4州占領區親莫斯科行政首長將在克宮聖喬治廳(St. George's Hall)的儀式中簽署加入俄羅斯的條約。

俄國2月24日發動侵略後,近來在烏克蘭赫松(Kherson)、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4州部分掌控的地區發起是否脫離烏克蘭並加入俄羅斯的5天公投,公投27日落幕,莫斯科扶植的4區政府完成計票後都宣稱選舉勝利。

在莫斯科聲稱居民壓倒性地支持當地成為俄羅斯一部分後,外界即普遍預期俄方會有正式兼併行動。

美國及西方盟友嚴厲譴責上述投票是「假」投票,矢言絕不承認結果。繼其他西方官員之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今天也加入譴責行列。

她在柏林一場會議中說:「在遭受威脅之下,民眾有時甚至在槍口下被人帶離住家或工作場所,去把票投進透明玻璃投票箱,這與自由且公平選舉背道而馳、與和平背道而馳。這是遭人擺布的和平,只要烏克蘭占領區內的這種俄羅斯高壓手段奏效,就沒有人安全、沒有人是自由的。」

5天公投期間,武裝部隊和選務人員挨家挨戶強迫民眾投票,結果支持併入俄羅斯得票之高,不由得令人懷疑,日益陷入絕境的俄羅斯領導階層正為軍事敗北而難堪之際,公投成為他們蠶食鯨吞烏克蘭疆土的手段。

莫斯科在烏南和烏東4州占領區任命的政府27日晚間聲稱,頓內茨克州(Donetsk)、盧甘斯克州(Luhansk)、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赫松州(Kherson)占領區支持併入俄羅斯的得票率分別為99%、98%、93%、87%。

烏克蘭也抨擊此一公投非法,強調絕對有權利奪回領土,此一立場獲華府支持。

克宮對相關批評不為所動。烏克蘭本月展開反攻,俄軍重挫。俄方宣告將徵召高達30萬後備役軍人參戰,同時警告可能訴諸核武。

烏克蘭當局今天表示,俄羅斯轟擊造成兒童在內的至少8位平民喪生,許多人受傷。官員稱,中南部城巿第聶伯羅(Dnipro)遇襲後,瓦礫堆下拉出了一名12歲女孩,「俄羅斯飛彈攻擊時,她正在睡覺」。

在俄羅斯窮於推動毫無章法的動員令,並且阻止役齡人口離境的同時,根據華府智庫和英國情報顯示,俄軍在烏克蘭東北部戰略城巿利曼(Lyman)附近的戰事看起來持續失利。

華盛頓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引述俄羅斯報導指出,烏軍已收復利曼附近更多村莊。利曼位於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東南方約160公里。烏軍可能很快就會完全包圍利曼,對莫斯科而言,那將是戰場上重大一擊。

「利曼地區失守對於俄方在頓內茨克州北部和盧甘斯克州西部的集結而言,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可能導致烏軍對盧甘斯克州西部的俄方陣地構成威脅。」

英國軍方情報指稱,俄羅斯役齡男性出逃人數很可能超過莫斯科2月於戰事初期投入烏克蘭的軍人總數。

英方報告稱:「試圖從俄羅斯離境的人當中,較富裕、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比例超高。連同遭到動員的後備軍人,勞動力減少和人才加速流失對國內經濟造成的衝擊很可能變得越來越顯著。」

*吞併4烏克蘭佔領區 克宮:普廷週五將簽協議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29)日宣布,俄羅斯將在週五(30日)舉辦重要儀式,屆時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將在儀式上簽署「將烏克蘭俄羅斯佔領區併入俄羅斯聯邦」的協議。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俄羅斯官媒衛星通訊社(Spunik News)報導,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簽署儀式將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台灣時間30日晚間8點)舉行。

佩斯科夫說,普廷屆時將與4個占領區的領導人見面,並發表演說。

俄羅斯9月23日至27日在烏克蘭的頓涅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gansk)、赫爾松(Kherson)以及扎波羅熱(Zaporozhye)地區就加入俄羅斯聯邦議題舉行了「公投」。

公投結束後,俄羅斯稱頓涅茨克投票支持加入俄羅斯聯邦的人佔99.23%,在盧甘斯克佔98.42%,在赫爾松佔87.05%,在扎波羅熱佔93.11%。

*俄羅斯30日正式吞併烏克蘭4佔領區 二戰後最大規模

烏克蘭的4個俄軍佔領區完成備受外界批評為假公投的「入俄公投」後,俄羅斯政府29日宣佈,30日將舉行這4區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簽署儀式。等於正式吞併這4區。

俄羅斯總統普廷的發言佩斯科夫29日表示,「明天下午3時(台灣時間同日晚間8時)將在大克里姆林宮聖喬治廳,舉行這些新領土加入俄羅斯協議簽署儀式」,這4區的領導人將出席簽署,普廷也會發表重要演說。

《衛報》29日報導,這將是自第2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強行吞併。烏國東部盧甘斯克、頓內茨克,以及南部的赫爾松、札波羅熱四個俄軍佔領區面積共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400萬人,加上俄國2014年吞併的克里米亞,總計佔烏國20%的領土,俄國也將因此建立一條連接俄國和克里米亞半島的陸路走廊。

俄國吞併這4區後,可能強行徵召當地的烏克蘭男性加入俄軍部隊。已有跡象顯示,俄國準備限制佔領區的烏克蘭人進出,多名烏國民眾在社群媒體群組發文,被告知從10月1日起,出入佔領區需要申請通行證。

*克宮將併吞烏克蘭俄占區 UN秘書長、美國務卿譴責

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今天譴責俄羅斯計劃宣布納入在烏克蘭占領的土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指控俄國假借入俄公投來「掠奪土地」。

俄國2月24日發動侵略後,近來在部分掌控的烏克蘭赫松(Kherson)、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4州發起是否脫離烏克蘭並加入俄國的為期5天公投,公投9月27日落幕,莫斯科扶植的4個政府完成計票後都稱選舉勝利。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明天將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簽署儀式,將俄羅斯掌控的烏克蘭4州領土正式納入版圖。

法新社報導,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形容俄國併入烏克蘭領土,將使情勢「危險升級」,且「不見容於現代世界」。

他在聲明中說:「任何推行併入烏克蘭頓內茨克、盧甘斯克、赫松、札波羅熱地區的決定,都不具備法定價值且應受譴責,不應被接受。」

古特瑞斯還說,基於使用武力來併吞一國領土的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

他表示,俄羅斯是在俄軍占領下的戰爭期間,以及烏克蘭本身的憲法架構外,於俄占區舉行備受批評的公投,「不能被稱為真正的民意表現」。

古特瑞斯說:「俄羅斯聯邦是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肩負尊重聯合國憲章的特殊義務。」

「俄國做出繼續行動的任何決定,將進一步危及和平前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發布聲明表示:「克宮的假公投無法掩飾形同掠奪烏克蘭土地的深層企圖。」

「俄國代理人主導的這場表演不具合法性且違反國際法,且公然輕蔑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原則。」

布林肯並重申,美國「現在與未來永不承認這些假公投的合法性或結果,或俄國聲稱併入烏克蘭領土的作為」。

*北溪天然氣管線疑遭破壞 芬蘭提升基礎建設維安

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線疑遭蓄意破壞而大規模漏氣後,芬蘭今天表示,將加強關鍵基礎建設的維安措施。

法新社報導,芬蘭財政部長薩里科(Annika Saarikko)告訴記者:「我國下令政府所有機構做好準備,並提升多種關鍵基礎建設的安全措施。」這些關鍵建設包括供電和供水網絡。

薩里科解釋,當局尤其注意作為芬蘭工業重要天然氣來源的「波羅的海連接管」(Baltic Connector),負責該管線的芬蘭國有公司Gasgrid已提升戒備層級、加強安全措施。

薩里科指出,在當前狀況下,目前並無芬蘭面臨「特定威脅」的消息。

鄰國瑞典的3座核電廠中,林哈爾斯(Ringhals)與福斯馬克(Forsmark)這兩座核電廠已提升警戒層級。

本月26日,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的波羅的海(Baltic Sea)北溪1號(Nord Stream 1)和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發生2起不明原因爆炸,瑞典和丹麥當局發現3處位置出現漏氣。後來瑞典海岸防衛隊又發現第4處洩漏點。

天然氣外洩事件曝光後,瑞典、丹麥總理和多名歐洲領導人直指漏氣事件是蓄意行動所引發。莫斯科否認是爆炸的幕後黑手,美國也反批莫斯科指控華府破壞管線的說法相當「荒謬」。

*北溪天然氣管線疑遭破壞 瑞典發現第4處洩漏點

從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北溪天然氣海底管線26日發生疑似蓄意破壞的爆炸事件,導致3處氣體外洩點。瑞典海岸防衛隊如今證實,北溪2號管線又發現第4處洩漏點。

本月26日,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和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發生2起不明原因爆炸後,瑞典和丹麥當局發現3處位置出現漏氣。

《路透》報導,瑞典海岸防衛隊指出,新發現的第4處洩漏位於北溪2號管線上,鄰近北溪1號另一個更大的洩漏點。

海岸防衛隊發言人拉森(Jenny Larsson)昨天告訴《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在4個洩漏點中,有2個在瑞典專屬經濟區」,另外2個位於丹麥專屬經濟區。

《法新社》報導,瑞典海岸防衛隊並未立即說明,為什麼時隔數天後才發現新的洩漏點。

但報導指稱,巨大洩漏導致數百公尺寬的海面出現大量氣泡,因此無法立即檢查管線相關結構。

天然氣外洩事件曝光後,瑞典、丹麥總理和多名歐洲領導人直指漏氣事件是蓄意行動所引發。莫斯科否認是爆炸的幕後黑手,美國也反批莫斯科指控華府破壞管線的說法相當「荒謬」。

國際能源總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今天說,誰是涉嫌破壞北溪管線的幕後黑手,事實上「非常明顯」。

他在巴黎的一場再生能源會議指出,「目前還不知道是誰造成、誰是這次破壞的幕後黑手,各方仍在討論,但幕後凶手是誰……已經很明顯」。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明天將應俄國要求,開會討論此事。

近幾個月來,北溪1號和2號管線一直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核心議題,因為俄羅斯削減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被認為是對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引發的西方制裁進行報復。

*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現4破口 1、2號各2處洩漏點

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建造的北溪1、2號天然氣輸氣管近日陸續發生不明漏氣現象,丹麥、瑞典政府調查後,認定管道是遭受人為破壞,不過北溪天然氣管道洩漏處不只2處,目前已經發現4處洩漏點。

綜合外媒報導,瑞典海岸警衛隊透露,在北溪2號天然氣輸氣管,發現新洩漏點,為目前所發現的第4處;目前北溪1、2號天然氣輸氣管一共有4個洩漏點,2天然氣管各有2處,2處位於丹麥經濟水域,另外2處位於瑞典經濟水域。

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建造的北溪1、2號天然氣輸氣管,在當地時間26日突然傳出損壞,漏氣區域在丹麥與瑞典之間的波羅的海海域,丹麥、瑞典相關單位在同一地區記錄了強烈的水下爆炸,疑有人引爆炸彈損壞管道。

*北溪天然氣管線疑遭人為破壞 外媒分析一次看

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的波羅的海北溪1號和北溪2號管線26日出現漏氣現象,歐洲和美國政要人物立即將問題歸咎於俄羅斯破壞,但外媒分析指出目前沒證據,難以確定何方所為。

●北溪管線外洩 各界指向人為蓄意破壞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丹麥能源署指出,在波荷木島(Bornholm)東北方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管線有兩處位置漏氣,北溪2號(Nord Stream 2)在該島東南方的瑞典水域也有兩個位置漏氣。

丹麥能源署說:「這些都不是小裂縫,是很大的破洞。」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稱,這是「人為蓄意破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表達相同看法。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則說,天然氣外洩事件「可能代表烏克蘭情勢惡化的下一步演變」。

●北溪管線破裂 破壞原因指向爆炸裝置

丹麥當局透過聲明指出:「輸氣管線破裂極為罕見。」北溪1號和北溪2號舖設在海平面以下70至90公尺處,管線為鋼質,管壁厚度4.1公分,外層還包覆著11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北溪管線因此可以承受水下壓力,換句話說,破壞管線需要很強的威力。

丹麥能源署署長波特紹(Kristoffer Bottzauw)說,這種性質的氣體外洩極為罕見,「不太可能24小時內一次發生3處氣體洩漏」。

瑞典皇家技術學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里旺(Hans Liwang)表示,透過檢查海底坑洞的大小和管道的損壞程度,可以得知炸藥用量和爆炸地點。

里旺向「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說道:「透過觀察底部的痕跡,我們或許能確定爆炸裝置放在哪裡。」

他還說,洩漏的氣體可能會冲走重要證據,特別是如果像部分人士猜測的那樣,破壞活動是使用無人潛航設備或由潛水員進行。

●各界指控俄國所為 但沒有證據支持

毗鄰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的波蘭瓦爾米亞-馬祖里省(Warminsko-Mazury)居民朱考夫斯基(Sebastian Zukowski)說:「我認為這只是開始,(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明年會攻下烏克蘭,接著目光會轉向西方,包括波蘭和芬蘭。」

有若干專家也將管線漏氣歸咎於俄羅斯,但至今無人能夠提出證據,或許根本沒有證據。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能源專家米庫斯卡(Anna Mikulska)表示:「根據所有證據,當然有人為破壞的嫌疑,多數分析結果都指向俄羅斯蓄意破壞。」

俄方的可能動機之一是製造混亂,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CBSS)常設秘書處秘書長波茲南斯基(Grzegorz Poznanski)告訴德國之聲:「這當然可能是俄羅斯進行混合戰的另一項手法。」米庫斯卡也認同這看法。

波蘭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布里澤德米斯卡(Joanna Przedrzymirska)說道:「這看起來當然十分可疑,不過俄羅斯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會讓我們意外。」

●外洩可能推高能源價格 為俄國帶來好處

紐時分析指出,從某些方面來說,破壞管線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沒有直接意義,且暫時看不出莫斯科當局為何想要破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耗資數十億美元建造和維護的管線設施。

但天然氣市場受到驚嚇,有助於俄羅斯提高天然氣價格。

9月26日,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較8月份高點下跌近一半,但在外洩消息傳出後,價格上漲了近20%,達到每百萬瓦小時約205歐元,大約是一年前的5倍。

●美國或烏克蘭所為?

北約科學與科技組織(NA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負責人德普易(Arnold Dupuy)則認為,破壞輸氣管的人也可能是烏克蘭的反克里姆林宮組織人士。

此外,波蘭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議員席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暗示,蓄意破壞輸氣管的一方可能是美國,他在推特(Twitter)發文說「謝謝,美國」,推文附上一張波羅的海照片。

●天然氣大量外洩 對環境影響令人憂心

紐時報導指出,受損的北溪管道正噴出天然氣,其中主要是甲烷,這種氣體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

丹麥能源署署長波特紹表示,截至9月28日,北溪管線中超過一半的燃料已經外洩,到10月2日可能會全部洩完。

波特紹也提到,洩漏造成的損失可能相當於丹麥年排放量的32%,「這對氣候有重大影響,因為甲烷對氣候的破壞比二氧化碳還大很多倍」。

科學家則希望,正衝向海面並擴散到大氣中的氣體不會對附近水域的動植物產生重大影響。

*誰幹的? 情報官員:俄國軍艦曾出現在北溪管線洩漏處附近

俄烏衝突爆發後,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管線成為國際焦點之一。但北溪1號與2號管線自26日以來陸續發生不明洩漏與爆炸事故,至今(29)日已出現至少4個洩漏點。有歐洲安全官員發現,俄國海軍軍艦曾出現在洩漏地點附近,加深了俄羅斯可能破壞管線的疑慮。

根據《CNN》報導,2名西方情報官員與1名知情人士透露,歐洲安全官員曾於26日與27日觀察到俄羅斯海軍支援艦出現在北溪管線洩漏點附近,可能就是引起水下爆炸的原因。其中1名情報官員更指出,洩漏點不遠處也有發現俄國潛艦的蹤跡。

這些官員們都表示,目前還無法肯定俄羅斯軍艦與水下爆炸的關聯性,但這絕對是相關單位需要詳加調查的可能因素之一。

雖然俄羅斯軍艦經常在波羅的海海域出沒,近年來活動亦有所增加,但這些目擊事件仍加深了俄羅斯可能破壞北溪天然氣管線的疑慮。洩漏事故發生後,丹麥、瑞典與美國政府都認為這是人為蓄意破壞,但至今尚未明確歸責於俄羅斯或其他國家。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已經公開否認西方國家的指控,稱這些指控是「愚蠢而荒謬的」。俄羅斯國防部則尚未就軍艦出沒一事給予《CNN》回覆。

北溪1號與2號管線均自俄羅斯經波羅的海連接德國,1號管線已於2011年投入使用,但上月起暫停輸氣;2號管線於2021年完工後,因今年2月爆發俄烏衝突,德國宣布中止北溪2號管線啟用程序。

*控破壞北溪管線 俄外交部反咬:洩漏點發生在美國控制地區

從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海底管線北溪1號、2號近日陸續發生不明漏氣現象,歐美各界都認為是俄國在背後蓄意搞破壞。對此,俄國外交部今天(29日)甩鍋指稱,北溪管道洩漏點發生在美國控制的地區。

根據《路透》 報導,北溪1號、2號週二(26日)發生不明爆炸事件,導致3處氣體外洩點。丹麥、瑞典政府調查後,今天在北溪2號管線又發現第4處洩漏點,認定管道是遭受人為破壞。由於西方民主陣營因為烏克蘭遭侵略制裁俄羅斯,莫斯科政府多次放話斷供天然氣,這次北溪管線被破壞的消息傳出後,歐美各界都將矛頭指向俄國。

對此,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札哈蘿娃(Maria Zakharova)今天接受親克里姆林宮媒體訪問時宣稱,「這起事件發生在丹麥和瑞典的貿易經濟區,這些都是以北約為中心的國家,也是完全由美國情報機構掌控的國家。」

*俄羅斯人大量湧入 芬蘭宣布週五對俄關閉邊境

芬蘭政府宣布,今(29)日午夜起將對俄羅斯遊客關閉邊境,預計這將使俄羅斯入境人數大幅滑落。

綜合《路透》、《法新社》報導,芬蘭外交部長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在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人大舉湧入芬蘭這件事,對芬蘭的國際關係造成了不利影響,「這一決定旨在徹底杜絕當前俄羅斯進入芬蘭,以及過境芬蘭的狀況。」

哈維斯托接著指出,俄羅斯的動員令對芬蘭的決策造成了「重大影響」,另外,雖然邊境將關閉,但基於探訪家人、工作或是求學等需求的俄羅斯公民,仍可被准許入境。

*避免被徵召參戰! 英政府警告:在俄公民應「盡速撤離」

俄羅斯總統普廷自21日宣布發動「局部動員令」,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參戰,引發俄羅斯國民反彈,更有超過20萬人紛紛選擇出逃。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FCDO)也提出警告,在俄擁有雙重國籍的英國人民應「盡速撤離」,避免面臨被徵召參戰的風險。

FCDO於26日在官網更新旅遊建議,首先提及目前仍在俄國境內的英國人約有4000人,其中包括同時擁有英俄雙重國籍者,而目前俄國政府把持有英國及俄國護照的雙重國籍者,一律視為俄國公民,「持有俄國護照的英國人民應該意識到,自己很有可能被列入動員徵召的範圍內」。

FCDO還表示,9月21日以來,俄國的邊境站與機場變得特別繁忙,「如果不是必須一定要留在俄羅斯內,強烈建議考慮透過剩餘的商業管道,離開俄羅斯境內」,此外還提到,有提供專屬巴士給持有英國護照的人民搭乘離開俄國,巴士終點站則為鄰近波羅的海的國家。

不只英國向在俄國人提出類似的警告,美國務院也在28日時發布對「在俄美國公民」的警告,呼籲在俄公民應「立即離開俄羅斯」,稱俄國政府正在動員公民加入軍隊,恐會拒絕承認具雙重國籍的美國公民,不但會試圖阻止他們離境,甚至還可能會要求必須服兵役。

*俄徵召30萬預備役投入戰場 軍事專家:已經太晚了

俄羅斯總統普廷日前宣布「局部動員令」,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經過訓練後前往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至於這批兵力是否能改變俄軍在戰場上的頹勢,波羅的海安全基金會(Baltic Security Foundation)高級防務專家格蘭特(Glen Grant)認為,現在才這樣做已經晚了,如果他是俄軍高官,早在2月或3月就會建議俄羅斯總統普廷徵召預備役。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格蘭特是英軍退役軍官,同時也是2014年烏俄爆發衝突後,烏克蘭國防部的首位外籍顧問。格蘭特指出,普廷距離2月底入侵烏克蘭後,竟然過了這麼久才決定徵召預備役,這讓他十分驚訝,若他是俄軍軍官,早在2月就會建議普廷這麼做,因為當時基輔周邊戰線都處於崩潰狀態,俄軍需要大量軍人,以便在各戰線的士兵數量都壓過烏軍。

格蘭特表示,當時烏克蘭對於戰爭還處於準備階段,俄軍數量是有可能超過烏軍的,但當時普廷並沒有下令徵召預備役,現在才徵召已經晚了,甚至是「已經太晚了」,這支軍隊要訓練至少2到3個月才能產生一些軍事價值。

格蘭特認為,目前烏克蘭戰場上的俄國士兵普遍缺乏足夠的軍事訓練,大多數人手中只有AK系列步槍,領導能力差、通訊設備也差,他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開槍,看能不能多殺一點人,然後向前推進。格蘭特分析,目前烏俄戰爭戰況中,俄羅斯已處於劣勢,雖然不代表烏軍能夠輕鬆擊敗俄軍,但俄軍目前只有在少數地區能持續推進,烏軍毫無疑問地已經掌握戰場主動權。

*美憂俄羅斯狗急跳牆 秘密發動小型核武恐查無信號

近期烏俄戰爭,俄國漸漸落入下風,開始大規模徵兵行動,甚至舉辦假公投,試圖占領烏克蘭領土。然而美國與其他盟國擔心,俄羅斯會對烏克蘭展開小型的核武攻擊,該種小型核武發設信號薄弱,若規模過小恐無法及時發現。

根據The Moscowtimes指出,27日5名匿名的美國官員透露,美國與其他盟國擔心無法及時發現俄羅斯發動的小規模核武攻擊。俄國幾乎每一種武器如魚雷、導彈等,都可以加裝核彈頭。這種可動式戰術核彈頭在準備發射之前,並不會發出明顯信號,因此較難察覺。

根據分析師表示,俄羅斯接管烏克蘭四個地區後,可能會發動一波核武攻擊,避免烏克蘭重新奪回領土。一名匿名的美國官員稱,除非克里姆林宮主動宣布,否則美國可能永遠不知道俄羅斯將何時把常規彈藥替換成核武。

為了填補情報缺口,美國及盟國已經部署了空軍、衛星及網絡來追蹤俄國可能的核武攻擊。然而前五角大廈前官員認為,俄羅斯應該會透露信息或暗示,給更多的時間讓美國思考及擔心。

(自由電子報)
--
*公投落幕 俄媒:新領土加入俄羅斯條約簽署儀式將於30日舉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9日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新領土加盟俄羅斯聯邦條約的簽署儀式將於30日舉行。

簽署時間為莫斯科當地時間30日下午3時,地點則是大克里姆林宮聖喬治大廳。

報導指克宮表示,將跟舉行過公投的烏克蘭盧甘斯克、頓內次克、札波羅熱和赫松等4州簽署加盟條約。俄羅斯總統普亭將出席儀式,並且發表長篇講話。

*87%至99%同意 烏4區入俄公投過關 美歐斥偽不承認

俄國在烏克蘭的4區舉辦「加入俄國」公民投票27日結束,初步開票結果顯示加入俄國提案獲得壓倒性支持,4地同意票比率從87%到99%。俄國官員表示歡迎「回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矢言要保護被占領區的民眾,西方國家則斥為「偽公投」,認為跟2014年克里米亞遭俄國兼併的過程如出一轍,拒絕承認其效力。

公投自23日起一連投票5天,分別在烏克蘭遭俄國占領的東部頓內次克、盧甘斯克和南部札波羅熱及赫松4區舉行,4區占烏克蘭領土約15%。

預計俄羅斯將正式宣布吞併通過公投的這4區,最快將由總統普亭30日宣布。但這場全民公投充斥著脅迫和威脅,在某些地方士兵甚至挨家挨戶用槍逼迫民眾投票。

「俄羅斯人甚至上門收集選票。」赫松居民伊瓦斯臣柯說,「通常是兩個拿著投票箱的婦女。當然還有兩個帶槍的士兵。」

烏克蘭和西方政府稱這是一場「偽投票」,旨在為俄羅斯政府掠奪開戰7個月來占領的烏克蘭領土披上合法的外衣。通過這些舉措,俄羅斯將能夠聲稱,烏克蘭軍隊欲收復東南部這些領土的任何行動,包括西方國家軍援,都等同於對俄羅斯本土的攻擊,俄軍更有理由動用重武器「捍衛家園」。

烏克蘭外交部呼籲歐盟、北約及七大工業國立刻加大對俄國的制裁以及對烏克蘭的軍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永遠不會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併吞,美國將讓俄羅斯付出「額外的嚴重且迅速到來的代價」,他還說,烏克蘭「有絕對的權利在其所有領土上進行自衛,包括奪回被俄羅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非法奪取的領土」。

美國也正準備在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時,對俄國祭出新一輪制裁,並提供11億美元武器方案給烏國。

歐盟28日針對俄國在烏克蘭的最新「升級」行動提出第八輪制裁方案,其中包括為俄國石油價格設定上限,以及對價值70億歐元(約67.6億美元)的俄國產品實施出口禁令。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記者會上說:「我們不接受烏克蘭的虛假公投和任何形式的併吞,我們決心讓克里姆林宮為進一步的升級付出代價。」

俄國仍不為所動,總統府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國至少要將頓內次克的烏軍全數逐出,俄軍與分離勢力目前占有該州六成土地。

*拜登:絕不承認俄國對烏克蘭領土的主張

美國總統拜登29日在美國與太平洋島國峰會致詞時表示,「美國絕對不會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主權領土的主張,所謂的公投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拜登23日發表聲明,稱全案為「騙局」(sham)。

拜登表示,公投是騙局,公投結果是莫斯科炮製的,代表烏克蘭人民真實意志的是他們為了維持國家獨立和捍衛自由所做出的犧牲。

拜登說,俄羅斯為了滿足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帝國野心,而對烏克蘭實施的侵略,是明目張膽地破壞聯合國憲章,和主權與領土完整等基本原則。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透過聲明表示,「這是俄羅斯對烏克蘭舉行的虛假公投。」這些公投只是要掩蓋掠奪烏國領土的企圖,公投結果並未反映烏國人民的意願,美國不會承認這些公投的合法性。

布林肯表示,美國將與盟國夥伴持續協助烏克蘭保衛領土,對抗俄國侵略;美國全心全意地支持烏克蘭團結、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亭將於30日舉行簽署儀式,通過入俄公投的烏克蘭盧甘斯克、頓內次克、札波羅熱和赫松等4州首長簽署條約併入俄國,普亭預計發表重大談話。

*俄國恐併吞烏克蘭領土 澤倫斯基獲美英德加力挺

在俄羅斯似乎準備併吞烏克蘭大片領土之際,烏國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致電多名外國領袖,要求更多軍援及加強制裁俄國;美、英也承諾絕不承認俄國併吞領土的企圖。

俄羅斯日前在4個佔領烏克蘭地區舉辦公民投票,計票結果顯示多數人民願意加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和西方國家則譴責這些公投違法造假。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在公投結束後,與英國、加拿大、德國、土耳其等國領袖談話,要求他們提供更多軍事援助,並對俄國實施更嚴厲的制裁。

澤倫斯基在晚間公布的影片演說中表示:「謝謝大家明確的支持。謝謝大家理解我們的立場。烏克蘭不能、也不容許俄羅斯企圖侵占我國任何領土。」

● 美國

法新社報導,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今天說,美國絕不會承認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部分領土非法、不正當的企圖,也將與盟國和夥伴合作,對俄國個人或實體祭出新的經濟制裁。

● 英國

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與澤倫斯基通電話後表示,英國也「絕不會承認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領土)的企圖」。

首相辦公室發言人說,特拉斯在俄羅斯舉辦假公投後,強調了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發言人說:「首相表明,英國絕不會承認俄羅斯併吞主權領土的企圖;她也重申,在(俄國)總統蒲亭被擊敗之前,烏克蘭都可以仰賴英國的支持。」

澤倫斯基與特拉斯談話後在推特(Twitter)發文說:「為了因應(俄羅斯可能併吞烏克蘭領土),必須加強對烏克蘭的防衛和資金援助。」

● 德國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另一通電話中向澤倫斯基承諾,德國會堅定提供資金、政治和人道援助給烏克蘭。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蕭茲還說德國會持續為烏克蘭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支持,包括武器運輸。

● 加拿大

澤倫斯基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通話後表示,加拿大擁有技術和人道主義抱負,能幫助烏克蘭掃除地雷。

加拿大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在全球帶頭禁止地雷,於1999年目標為禁用地雷的「渥太華公約」(OttawaConvention)中起了作用,當時有133國簽署。

澤倫斯基說:「我邀請杜魯道總理率領全球,投入將俄羅斯地雷和砲彈清出我國土地的行動。烏克蘭土地因俄羅斯戰爭,成了全球地雷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他表示:「我們必須展開前所未有的行動:我們必須開創先例,迅速、大規模地掃除地雷,不要把問題留在那裡數十年。」他感謝加拿大隨時願意伸出援手。

但杜魯道辦公室公布的對話紀錄沒有提到澤倫斯基的提案。美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都沒有簽署渥太華公約。

*剩不到1天!芬蘭30日凌晨0時起正式關閉邊境 禁止俄羅斯遊客入境

芬蘭政府今天宣布基於外交理由,將關閉邊境,拒絕俄羅斯遊客入境,禁令於9月30日凌晨零時起實施。

芬蘭外交部長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表示,為了維持芬蘭與他國友善的外交關係,芬蘭決定禁止持觀光簽證的俄羅斯公民入境,但持有長期簽證,為探親、醫療原因的個人將可繼續入境芬蘭。

芬蘭是申根區中跟俄羅斯接壤國界最長的國家,因此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芬蘭對俄羅斯公民的入境管控也受到歐盟與申根國家高度關心,在芬蘭申請加入北約後,更是北約面對俄羅斯的重要前線。

哈維斯托表示,烏克蘭曾多次要求芬蘭更嚴格控管俄羅斯公民入境,而27日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結束的公投,以及波羅的海北溪管線遭破壞等事件,讓芬蘭決定加快對俄羅斯公民關閉邊境的動作。

芬蘭雖曾在9月初時將把核發給俄國人的簽證數量減至當前核發量的10%,由芬蘭入境的俄國旅客也大幅減少,但不完全禁止俄國人入境的作法,遭到波羅的海鄰國愛沙尼亞的強烈批評。

哈維斯托認為,此禁令將讓芬蘭的外交關係更安全、穩定。

這項禁令有可能導致申請政治庇護的俄國人人數大增,也可能增加邊界偷渡的情形,芬蘭內政部表示,已做好相關準備,也表示引起大量俄國民眾出逃的徵召令並不會是芬蘭提供政治庇護的主要原因。

*攔截逃役 俄在喬治亞邊境設徵兵中心

俄羅斯總統普亭下令進行部分軍事動員後,引發大量俄羅斯人民出走,與鄰國喬治亞的邊境出現長達16公里的車龍,俄羅斯當局27日表示,將在與喬治亞的邊境設立「徵兵中心」,阻止民眾逃避兵役,同時暫時不對被動員的俄國人民發放護照。

綜合外電報導,由於俄羅斯人可免簽進入喬治亞及哈薩克,近日不少民眾湧往這兩個鄰國,俄當局表示,官員會在進入喬治亞邊境口岸上拉爾斯(Verkhniy Lars)向符合動員令的公民發出徵召令,並稱已部署60名人員在該過境點,徵兵中心即將啟用。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BBC)採訪了前往喬治亞的俄羅斯民眾,育有一名年幼女兒的伊利亞(Ilya)表示,想看著孩子長大,不想要死在沒有意義的烏克蘭戰場上。

此外,拉脫維亞周二宣布,受俄羅斯動員令影響,與俄接壤的三個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直至12月底,並關閉佩德澤(Pededze)過境點,會加強邊境監察,對入境的俄羅斯公民作更多檢查。

除了喬治亞外,包括亞美尼亞、哈薩克、蒙古和北歐等國皆出現大量俄羅斯人民湧入的情況,馬薩爾科技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車輛在俄羅斯與蒙古邊境附近「排起另一條長長的隊伍」,芬蘭當局也表示在宣布動員後,來自俄羅斯的入境人數增加近80%。

在宣布動員動員後,少數仍有從俄羅斯直飛的數個城市的航班也迅速售罄,Google網站有關「如何離開俄羅斯」的搜尋量也出現巨幅增加,有些俄羅斯人甚至選擇「直接步行」前往邊境,更有俄羅斯人向媒體表示已經在邊境等待40至50個小時之久。

*北溪管線被破壞 俄外交部:發生在美情報單位「完全控制」區

Sky News與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9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表示,俄羅斯輸送天然氣到歐洲的「北溪」管線被破壞事件就發生在受到美國情報單位「完全控制下」的水域。

波羅的海日前發生疑似2起爆炸,俄歐「北溪」管線受到破壞,在丹麥和瑞典沿海引發4處天然氣外洩。扎哈羅娃上「索洛維約夫直播」節目時宣稱,華府「完全控制」著事發地點的丹麥與瑞典周邊水域。

扎哈羅娃據報指出,「事情發生在丹麥和瑞典的貿易與經濟區,這些都是充斥著美國武器、以北約為中心的國家,都是完全被美國情報機構掌控的國家,絕對與肯定受到美國情報機構的控制,他們徹底控制那裡的局勢」。

丹麥是北約一員,瑞典已申請加盟。札哈洛娃扎哈羅娃沒有提供任何美國情報單位控制瑞典與丹麥的證據。

*漏氣誰下的手?俄:美曾說若侵烏北溪二號就完蛋

北溪天然氣管線疑似遭到人為破壞導致漏氣,俄羅斯今天表示,美國曾說若俄國入侵烏克蘭,北溪二號管線就會「完蛋」,美國現在得回答「是否兌現了這種威脅」。

路透社報導,北溪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26日被偵測到漏氣後,已經第3天在波羅的海(BalticSea)下噴湧而出,目前還不知道誰要為這條俄羅斯與歐洲合作夥伴花費數十億美元建設的輸送管線遭受破壞負責。

俄羅斯也說管線可能遭到人為破壞。莫斯科表示,美國曾說如果俄國侵烏,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管線就會「完蛋」,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今天在社群媒體表示,拜登總統「有義務回答,美國是否兌現了這種威脅」。

但這種說法隨即遭到華盛頓駁斥。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家安全會議(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表示:「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有散布假消息的悠久歷史,現在他們又這麼做了。」

美國的西方盟友莫不懷疑漏氣為俄羅斯造成。為報復西方因侵烏祭出的制裁,俄羅斯切斷對歐洲供應的天然氣。

歐洲聯盟(EU)今天承諾對蓄意破壞做出「堅決」回應,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Borrell)表示:「任何蓄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行為完全不可接受,將得到堅決和一致的回應。」

他呼應德國、丹麥和瑞典的觀點說,歐盟認為人為破壞可能是肇因,但歐盟並未指出可能的肇事者或暗示動機。

聯合國安理會9月輪值主席國法國表示,安理會30日將應俄國要求開會討論此事。

俄羅斯駐丹麥大使館表示,對北溪天然氣輸送管線的任何破壞,都是對俄羅斯和歐洲能源安全的攻擊。

丹麥國防部長巴斯寇夫(Morten Bodskov)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Stoltenberg)會面後表示,有理由擔心這個地區的安全局勢。

巴斯寇夫在聲明中說:「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有重要的軍事存在,我們預期他們會繼續張牙舞爪。」

挪威總理今天表示,軍隊會部署在石油和天然氣設施附近;丹麥也說將嚴加準備。

*北溪管線遭破壞 歐方發現事發地周邊有俄船

俄羅斯從波羅的海連結德國的2條北溪天然氣管線26日疑發生爆炸,歐盟與周邊幾個國家認定是人為攻擊。歐方官員26、27日觀察到事發點周邊有俄國海軍支援艦艇出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知情的西方情報圈指出,目前不清楚這些俄方船艦與天然氣管線爆炸有無關聯,一名情報官員表示,上週就觀察到俄國潛艦出現於事發點不遠處。

2名丹麥軍方官員表示,俄國船隻會定期在這個地區作業,俄軍支援艦艇出現事發地附近不代表爆炸是俄國所為。不過CNN所引述的歐方與美方官員相信,俄國是區域內唯一既有能力又有動機蓄意破壞管線的國家。

目前丹麥與瑞典都展開調查,但因安全考量仍未前往現址勘查,由於管線內的壓力仍讓調查人員難以靠近,丹麥政府正進行評估,有可能需要近2週後調查才能上軌道。丹麥與瑞典總理昨天都公開宣稱北溪管線漏氣很可能是蓄意破壞所致,瑞典國安單位今天在聲明裡說「不排除有外來勢力在幕後」。

德國之聲(DW)指出,北溪1、2號管線26日出現3起原因不明漏氣,漏氣前地震學家記錄到2起大爆炸。雖然北溪1、2號目前均無向歐洲輸氣,但管路內仍充滿天然氣。

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披露,德國安全部門擔心北溪1號有可能再無法使用;另有消息人士指出,如不迅速修復恐大量鹽水流入並腐蝕管路。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他們要請聯合國安理會就北溪天然氣管路損壞問題開會。

「紐約時報」指出,部分專家評估恐需數月才能進入並修復北溪1、2號管線,目前各方對管線破壞究竟何人所為各有不同臆測,但關於管線可能遭攻擊的消息加劇人們對歐洲入冬後能源短缺問題的隱憂。

波蘭與烏克蘭公開譴責俄國,俄國則指向美國,克宮與白宮均怒駁指控。紐時所引述的美方官員與外部專家不排除是烏克蘭或其中一個波羅的海國家所為,因為這些國家長久以來就反對北溪天然氣管線,會樂見管線被廢或藉此對外發出信號。

紐時指出,部分歐洲與美方官員今天保持審慎,認為現在認定管線被毀的幕後黑手是俄國還太早。俄國總統蒲亭喜歡展現出供氣與否全在他手的姿態,但管線要能維持在正常狀態,斷供與否才能當作籌碼。

美方有官員提醒,出事一律把矛頭指向俄國有出錯的時候。今年7月阿爾巴尼亞遭大規模網攻,當時華府普遍認定是俄國為打擊北約所為,但官員本月查出禍首是伊朗。

有消息稱地震儀記錄到的2起爆炸指向爆裂物是由潛艇、水面船隻或飛機投放,顯示應是某一國家所為,但也有華府官員不排除爆炸出自非政府方面的團體。

隨俄國2月24日揮師侵烏,德國旋即擱置去年底才竣工的北溪2號啟用,俄國則於8月底關閉北溪1號輸氣。目前歐陸多國正紛紛另覓為家戶與企業供暖、發電的燃料應對入冬。

*油管漏氣誰的錯? 西方、俄國陷口水戰

歐洲能源會因北溪油管斷氣陷入危機?北溪油管27日被發現出現漏氣,歐美國家都認為這是「有人」故意的,但並未直接指名道姓俄羅斯,而俄羅斯極力否認。有專家認為,此次漏氣是在丹麥領海外,且負責管理的公司是由俄羅斯與瑞士負責,兩者並非北約會員國,北約若要出兵懲戒的正當性不高。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也開始與丹麥討論北約協防基礎建設的問題,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則表示會繼續協助加強歐洲的能源安全。目前北溪1號、2號油管都停止運行,2號是因為俄烏開戰後德國決定停止,1號是俄羅斯以維修為由停止運作,但1號油管內部仍有填充油氣。

無人承認是嫌犯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針對27日發生的北溪油管1號漏氣,歐盟、美國與北約都發表聲明,認為此次漏氣極可能是「人為破壞」造成,不過他們並沒有指名道姓說是俄羅斯所為,俄羅斯政府發言人佩斯科夫也說,這樣的指控(人為破壞)很愚笨,俄羅斯也相當關注此次漏氣。

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說,若此次漏氣真的是人為造成,必須要給指使的國家「最強力的回擊」;歐洲目前能源最大的供應國挪威近日也決定將派遣海軍保護重要的離岸油氣基礎設施。挪威首相斯特勒強調,若挪威受到攻擊,將會與盟友聯合行動。

北約難出兵處理
美國《佛羅里達公廣電台》提到,追蹤此議題的知名記者施密茨分析,北溪1號油管遭破壞的位置是在丹麥領海外,負責北溪油管營運的公司是俄羅斯與瑞士持有,兩國並非北約會員國,因此北約若要以集體行動因應這次漏氣的正當性不高。

另外他也說,北溪1號油管的蘊氣量約占德國一年甲烷排放10%,未來科學家要觀察如此漏氣對於周圍海洋生態與溫室效應的影響,畢竟相同份量的甲烷比起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的作用是25倍,對於人類因應氣候變遷也是很大的挫折。

*北溪輸氣管道漏氣是誰下的手?專家分析俄羅斯可能陰謀

《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周四引述瑞典海岸警衛隊稱,在受損的北溪輸氣管道中發現第四個洩漏點。本周稍早前,瑞典和丹麥兩國證實,穿越波羅的海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天然氣輸氣管線出洩露現象。西方安全專家普遍認為,兩條北溪天然氣管道漏氣應是遭到人為破壞,但幕後黑手究竟是何方暫時不明。

瑞典國家地震中心(SNSN)的地震網絡負責人隆德(Björn Lund)對德國之聲表示,該中心在發現管道出現裂縫的前後,偵測到水下發生兩次人為爆炸,但目前無法斷定爆炸是否是造成輸氣管線洩露的原因。

雖然這兩條管線在疑似爆炸發生時都未投入使用,但內部充滿氣體,自周一破裂以來不斷流向波羅的海。俄羅斯在數周前便以技術原因為由切斷北溪1號的供氣。西方國家認為這只是俄羅斯的借口。

俄羅斯被質疑是幕後黑手
海洋安全專家斯維斯特克(Göran Swistek)對德國電視二台表示,破壞管線所使用的炸藥數量在市場上無法自由取得,很可能具有「軍事性質」。他指出,除了俄羅斯外,德國、瑞典和波蘭雖然在波羅的海也有潛艇,但由於海洋深度低,以潛艇放炸藥的可能性相當小。「更有可能的是使用水下無人機或其它無人自動駕駛的水下系統放置爆裂物」。而普通民用船只就能做到這一點。

斯維斯特克同時指出,俄羅斯確實擁有相關設備,「當然企業也有這樣的材料,但在爆裂物方面,我會更往國家層級的行為方去想」。德國電視二台引述斯維斯特克稱,俄羅斯有針對水下的國家研究計劃,其無人機也曾多次被發現相當接近水下通信電纜。但他也強調,要在水下找到蛛絲馬跡極為困難,線索很快就會消失在海中,只能嘗試在間接證據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基爾大學安全政策研究所專家彼得斯(Johannes Peters)也推測俄羅斯這起人為破壞事件的凶手。「從表面看,破壞自己的管線似乎有點荒唐。但也有好理由」。

他對德國電視一台的「晨間雜誌」分析指出,其中的一個理由是要向德國、波蘭等歐洲國家發出「強力信號」,他們也能對更重要的供應管道出手,例如連通挪威的管道。「所以別太確定你們冬天的處境很好,別以為你們可以置換掉我們的天然氣」。

彼得斯認為,俄羅斯可能破壞「北溪」的第二個原因是增加對德國的施壓,讓德國在因天然氣價格上漲面臨內政壓力時,不得不採用被擱置的北溪二號輸氣管線。

德國政府此前已拒絕將供氣切換至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被叫停的北溪二號管線。

莫斯科能源咨詢公司RusEnergy的獨立能源分析師克魯季欣(Mikhail Krutikhin)則對德國之聲表示,從管道受損狀況可以判斷爆炸是來自哪個方向。若爆炸來自外部,「那麼就是從外側遭到破壞組織或一些水下設備制造的爆炸」。

他認為,若爆炸來自內部,「那就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所為」。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能輕松將技術人員口中的『管道豬』送入管道,它是一種能進入管道的機器人,而且很容易就能送到特定點並讓它爆炸」。

他指出,人為破壞「北溪」符合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利益,因為它需要一個合理「借口」以不遵守與歐洲的天然氣輸送合同。

俄羅斯駁斥指控「愚蠢荒唐」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i Peskow)周三已駁斥了俄羅斯參與破壞北溪輸氣管道的指控,稱這樣的指責是「愚蠢荒唐」。他在例行電話會議上還提到,美國能源公司通過向歐洲輸送天然氣能獲得高額利潤。

俄羅斯新聞社周四援引俄羅斯外交部稱,北溪輸氣管線外洩是發生在「美國情報部門控制」的區域。

俄羅斯總檢察長辦公室則表示,已向國際恐怖主義行為提起訴訟,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也將對北溪事件展開調查。

對於克里姆林宮影射美國政府是這一事件的幕後推手,白宮斥責其說法「荒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沃森(Adrienne Watson)表示,「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在傳播錯誤信息方面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它現在又再做同樣的事」。

美國是凶手?
安全政策專家彼得斯指出,同樣廣泛流傳的論調是美國可能是北溪事件的元凶,"防止歐洲在寒冬中又向俄羅斯靠攏"。但彼得斯認為可能性微乎其微。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美國不希望在對北溪外洩事件結束調查前,對破壞活動的幕後黑手進行臆測。

《柏林日報》則關注到,波蘭前外交部長、歐洲議會議員西科爾斯基(Radoslaw Sikorski)在推特上放了一張北溪管道漏氣的照片並寫上「謝謝美國」。此舉被解讀為是意指美國為管道洩漏事件負責。

但他接著又寫道:「所有烏克蘭和巴爾干國家20年來都反對建設北溪。現在價值200億美元的垃圾躺在海底,這是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的犯罪決定付出的又一次代價。有人,@俄羅斯外交部,進行了一次特別維修行動」。

中國網上也有許多針對誰是破壞北溪管道凶手的猜測,甚至有不少分析文章將矛頭指向美國,以西科爾斯基的推文作為其中一項佐證。《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還在推特上貼上西科爾斯基的推文截圖並寫道,「美國說:不用客氣,這是我的職責」。

歐盟:將作出強力回應
歐盟和北約肯定北溪天然氣輸氣管道是受到人為破壞。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政策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代表27個成員國回應稱:「所有蓄意破壞歐洲能源技術設施的行為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並將受到強有力的、統一的回應」。

伯雷利還稱,所有「可用的信息」都指向北溪一號和北溪2號遭到人為破壞,漏氣點是「蓄意破壞的結果」,歐盟將支持各種調查行動以釐清真相。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將會盡一切努力確保歐洲能源基礎設施。

*美國、歐盟對俄新一輪能源制裁呼之欲出

拜登政府正在金融和能源領域尋找制裁俄羅斯的新的可能性,據路透社報道,為了回擊俄國在烏克蘭佔領地區舉行“可恥”的公投,並提高莫斯科的戰爭代價,華盛頓將在未來數天內祭出新一輪制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 )周三(9月28日)表示,“我們會繼續同盟友和伙伴一道向俄羅斯施壓,支持強佔別國土地的個人和企業都在制裁範圍內。”他說,“你將在未來幾天內看到增加更多制裁措施。”

白宮發言人幾乎在同一時間表態說,要對支持俄羅斯吞並的個人和企業實施制裁,其對象既包括國內,也包括海外。

莫斯科周三宣布了在4個被佔領地區的“公投”結果,稱當地大部分人支持加入俄羅斯。本次公投持續了5天,其涵蓋的領土約佔烏克蘭全部領土的15%。

另一方面,基輔以及西方各國則譴責這一在槍口下舉行的公投不僅“非法”而且“可恥”。白宮表示不會承認俄羅斯吞並烏克蘭領土。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說,“我們得到信息,此次公投程序的每個環節都是事先預設,由克裡姆林宮指揮”。

外界估計普京總統近日內將正式宣布並吞。一周前,普京宣布部分動員令,同時,俄羅斯發出“假如需要,將動用核武器”的威脅。

之前,美國已分步驟實施了對俄制裁,包括禁止對其出口先進的半導體科技產品、傳感器導航儀,長遠看,這些措施將傷及俄羅斯的能源開采。不久前,美國同7國集團(G7)國家曾考慮制裁俄羅斯原油行業,但擔心國際市場上油價攀升以及供應短缺,從而暫緩直接打擊俄羅斯主要能源公司。

然而,美國政界看到,俄羅斯硬通貨的主要來源是出售能源,因此意識到,若阻止俄羅斯的外匯收入,則必須瞄准能源領域。

本輪制裁:中國、印度是關鍵
在這一領域,印度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自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印度購買了比以往更多的俄羅斯原油,雖然原油價格近乎是甩賣價格,但總量巨大,為俄羅斯提供了可觀的外匯收入。目前,美國和其它7國集團成員希望印度在今年12月前加入原油價格封頂項目,希望新德裡在這場地緣政治博弈中不再繼續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資金潤滑劑。

在遭到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將合作重點轉向中國。兩國貿易量增加,金融紐帶也在加強。不久前,俄羅斯公司開始發行人民幣債券。在這一現實面前,美國政府表示,會繼續與中國合作,促其理解美國的制裁手段以及北京假如武力支援莫斯科將面臨怎樣的後果。

歐盟制裁:為油價封頂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三做出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建議,其中包括對油價的封頂政策。新制裁針對莫斯科部分動員令以及在佔領區實施公投。按照歐盟條約,這類政策必須經過各成員國商討後一致通過,方能成為法令。

7國集團已就原油價格封頂達成一致,但歐盟內部存在很大分歧。此前,塞浦路斯、匈牙利和希臘對這一措施表示反對。

馮德萊恩說,封頂原油價格一方面減少俄羅斯外匯收入,另一方面,穩定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不過,無論是否對油價封頂,從今年12月初開始,除少數例外,歐盟國家將不再進口俄羅斯原油。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制裁俄羅斯 蘋果下架熱門應用程式VKontakte

蘋果公司(Apple)今天證實,由於英國祭出的制裁措施,已將熱門俄羅斯社群網絡VKontakte從全球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下架。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政權在烏克蘭境內遭莫斯科掌控的地區發起入俄公投,並加強對西方的威脅後,英國政府26日對92個俄羅斯個人和實體祭出制裁。基輔當局和盟國譴責這場入俄公投是「假」公投。

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透過聲明表示:「在槍管下舉行的假公投不可能是自由和公平的,我們絕對不會承認其結果。」

他說,英國的制裁措施鎖定「假公投的幕後主使者,以及持續支持俄羅斯政權侵略戰爭的個人」。

總部位於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科技公司VK在部落格貼文中表示,旗下部分應用程式已從AppStore下架。

VK應用程式可用來傳訊息、數位支付、購物及社群網絡交流。

根據總部位於加州矽谷的蘋果公司說法,從AppStore下架的這款VK應用程式,是由遭英國政府制裁的各方掌控或持有多數股權的開發者發行,而蘋果是依法行事。

蘋果和VK表示,已經在裝置上安裝這款應用程式的人依然可以使用,但不再透過App Store提供更新。

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國家資訊科技、通訊及大眾傳媒監察機構(Roskomnadzor)表示,蘋果公司的行為剝奪數以百萬計俄羅斯人使用VK應用程式的權利,要求蘋果對其決定做出解釋。

Roskomnadzor稱這些限制具「歧視性」,還說它們侵犯了俄羅斯網路使用者資訊與溝通自由的權利。

不過,俄羅斯本身強迫國內所有重要獨立媒體關閉並封鎖美國社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Instagram和推特(Twitter),限制其公民取得資訊。

(聯合新聞網)
--
*北溪管線新漏氣處 發現俄艦

俄將併吞烏東4區 烏總統召開緊急會議
烏克蘭的四個俄軍佔領區完成被西方批評為假公投的「入俄公投」後,俄國廿九日表示,卅日將舉行這四區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儀式,宣告正式併吞這四區。在此同時,日前發生三處漏氣的北溪一、二號天然氣管線又有一處新的漏氣點,西方情報顯示,歐洲安全官員曾在漏氣事件發生同日,發現俄國軍艦在漏氣點海域周邊出沒,更令此事疑點重重。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這四區的領導人將在卅日下午三時(台灣時間同日晚間八時)出席於大克里姆林宮聖喬治廳舉行的加入協議簽署儀式,總統普廷也會發表重要演說。

佔烏1/5領土 陸路走廊將到克里米亞
這將是自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強行併吞。烏國東部盧甘斯克、頓內茨克,以及南部的赫爾松、札波羅熱俄軍佔領區面積九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萬人,加上俄國二○一四年吞併的克里米亞,總計佔烏國二十%的領土,建立一條連接俄國和克里米亞半島的陸路走廊。這四區未來恐成徵兵對象,俄國告知佔領區烏克蘭人,從十月一日起出入需要申請通行證。徵兵令發布後,已有廿萬名俄國人逃出國。

對國土遭併吞,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的發言人尼基佛洛夫表示,總統已經召集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卅日舉行緊急會議。

漏氣推升歐洲經濟焦慮 有利於俄
另外,瑞典海岸巡防隊廿九日表示,在位於瑞典專屬經濟海域內的北溪二號管線新發現一個漏氣點,與先前發現的北溪一號漏氣點相距約一.八公里。現在將俄羅斯天然氣經波羅的海輸送到歐洲的北溪一、二號管線在瑞典、丹麥海域各有兩處漏氣。兩國政府都說可能是人為破壞。管線漏氣進一步推高能源價格和歐洲經濟焦慮,直接有利於俄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廿九日報導,據西方情報官員說法,在發現漏氣的廿六、廿七日兩天,歐洲安全官員曾發現俄國海軍支援艦在漏氣點海域出沒,上週也有俄國潛艦在該海域不遠處活動,但還不清楚這些軍艦出沒是否與漏氣前的爆炸有關連。美方兩名官員則說,俄國嫌疑最大。

克宮已否認攻擊北溪管線,並指美國總統拜登曾在二月七日警告,若俄國侵略烏克蘭,「那麼不會再有北溪二號,我們會終結它」,質疑美國才是幕後黑手;佩斯科夫廿九日再指控,此事是涉及外國政府的「恐怖主義行動」。白宮廿八日澄清,拜登所說的終結,是指推動德國凍結北溪二號。

*俄羅斯動員徵兵 外交部籲台俄雙重國籍役男離俄

俄羅斯情勢動盪,外交部昨呼籲,尚在俄國境內、具台俄雙重國籍的役齡男性,應審慎考慮繼續居留或停留在俄羅斯的必要性。

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廿七日公告,警示美俄雙重國籍人士應儘速離開俄國,因為俄國宣布局部軍事動員,可能以拒絕承認美俄雙重國籍人士的美籍身分,阻止他們向美國尋求領事協助,或從俄國離境時會遭拒,並可能被俄國徵召入伍。

外交部亞非司副司長吳正偉籲尚在俄國境內、具台俄雙重國籍役齡男性,應審慎考慮繼續居留或停留在俄羅斯的必要性。另考量目前航班票價飛漲且一位難求,外館建議國人,規劃離開俄國的話及早安排。

(自由時報)
--
*普亭今簽署 俄火速兼併烏東4州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廿九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卅日將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簽署儀式,將俄羅斯掌控的烏克蘭四州領土正式納入版圖。

佩斯科夫說,簽署儀式將在莫斯科當地時間卅日下午三時(台灣時間晚間八時)舉行,地點則是克里姆林宮聖喬治廳。他說,通過入俄公投的烏克蘭盧甘斯克、頓內次克、札波羅熱和赫松等四州首長將簽署條約,併入俄國。

俄羅斯總統普亭將出席儀式,並發表重大談話。

克宮扶植的四名烏克蘭俄占區首長廿九日齊聚莫斯科,準備參加併入俄國儀式。在此之前,他們已呼籲普亭正式將這些占領土地併入俄國。莫斯科紅場已搭好舞台,豎起標語宣稱這四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並準備舉行慶祝音樂會。

俄國今年二月廿四日揮軍烏克蘭,近來在俄軍掌控的烏克蘭四州發起加入俄國公投,五天公投廿七日結束,莫斯科扶植的四個當地政府完成計票後,都稱民眾以壓倒性比率同意併入俄國。

俄國這次兼併的土地,相當於烏克蘭國土面積百分之十五,操作方式和二○一四年兼併克里米亞幾乎相同。俄國並宣稱,未來將以任何手段保衛兼併的國土,暗示不排除使用核武。

烏克蘭和西方國家皆稱上述公投為「騙局」,不會承認其結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斥責俄國舉行假公投,誓言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呼籲西方國家提供更多軍事援助。

美國官員廿八日說,美方再推出十一億美元軍備援助烏克蘭,包括十八套海馬士火箭系統和彈藥、各式反無人機系統和雷達系統等。

歐盟執委會也提出新一輪方案制裁俄國,包括為俄國石油價格設定上限,以及對價值七十億歐元的俄國產品實施出口禁令。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9/29/realtime/1879613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