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21012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41364 較上週同期連2降

本土武漢肺炎昨新增四萬一三六四例,較上週二減少十六.五%,已連續兩天較上週同期下降,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研判疫情仍在高原期波動,這兩天下降是否為連假影響,要再觀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預估十月初達到高點後,會持續三、四週高原期,至少到十月底。

新增本土病例以新北市七七一九例最多,其次台中市五六五七例、高雄市四三九二例。境外移入新增七十四例。

專家︰高原期至少到月底
中重症新增七十四例,包含卅九例中症、卅五例重症,並無特殊個案。死亡新增卅六例,最年輕為卅多歲男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該男有癌症等病史。

通報二人打次世代疫苗死亡
此外,莫德納次世代BA.1雙價疫苗九月廿四日起開打,指揮中心昨公布首度出現兩例接種後通報死亡的不良事件;一女一男均六十歲以上,分別打第四劑、第五劑。女性個案長期有暈眩與頭暈症狀,十月七日接種,八日凌晨多汗、虛弱、肢體無力到急診,檢查發現胸部主動脈剝離,轉院途中心跳停止、急救無效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包填塞、高血壓。男性個案有癌症開刀病史、高血壓病史,十月三日接種,當晚與親人通話無不適,隔天被發現無呼吸心跳,當場急救並送醫仍不治,死因為心因性休克、高血壓病史。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個案死亡與打疫苗的因果關係待釐清,會協助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本土病例9成是BA.5 同國際趨勢

未檢出變異株BA.5.1.7與BF.7
本土Omicron BA.5新增定序檢出一一一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BA.5占本土個案已近九成,其餘是檢出BA.2與BA.4,均未檢出近期在中國受到關注的變異株BA.5.1.7與BF.7,我國不論本土或境外移入都以BA.5為主,仍與國際趨勢一致。

在本土病例定序方面,新增一一一例BA.5,占定序一二四例的八十九.五%,年齡為未滿五歲至九十多歲,其中兒少占十九例,分布北部五十七例、中部廿八例、南部廿四例、東部二例。另有檢出一例BA.4,其餘為BA.2。至今本土累計檢出七四三例BA.5、五例BA.4,尚無BA.2.75。

境外移入新增檢出一二九例BA.4、BA.5及BA.2.75個案。其中檢出八例BA.4,移入國家為美國六例、紐西蘭及越南各一例;一○九例BA.5,以越南廿二例、美國十一例、德國十例、泰國八例最多;十二例BA.2.75則是泰國四例、緬甸三例、越南二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土耳其各一例。至今境外移入累計檢出一一一一例BA.5、一百例BA.4、四十四例BA.2.75。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明,BA.5.1.7與BF.7算是近期開始傳播,資料沒有這麼完整,有待持續蒐集,並密切觀察發展,包含是否具有威脅性,以及評估傳染力、致重症率與死亡率等。

*王必勝︰台灣武肺超額死亡率 全球第三低

武肺本土疫情持續,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認為,今年是台灣新冠肺炎的災難年,預期可能成為國人第五大死因,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認為高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則搬出數據說明台灣防疫成效,除了致死率、重症比率低,甚至超額死亡率也是全世界第三低,強調不會走回老路,不學中國清零或封城。

可能躋身國人第5大死因? 專家反駁︰連10大也進不去
台灣仍處於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的疫情高原期,詹長權直指「二○二二年是台灣新冠肺炎的災難年」,批評不到半年時間內造成三成人口感染、逾萬人染疫死亡,凸顯現有防疫指揮系統和執行中的防疫措施,無法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的可控制狀況下與病毒共存。

王必勝回應,今年四月以來,國內由清零轉向共存的「新台灣模式」,半年來強調「可控」狀況下與病毒共存,目標很明確,包括重症、死亡率可控,維持醫療量能,保護脆弱族群,篩檢就醫給藥管道流程便利,以及讓正常生活促進經濟成長。

王必勝也舉例,台灣武肺致死率是○.一七%,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第六低。若看每百萬人口死亡數,台灣則是OECD國家中第四低。即使是現在處於BA.5高原期,我國的重症率仍持平,且每週的致死率持續在下降。

王必勝說,台灣的超額死亡率是全世界第三低,因通報確實,同時也反映出國內並沒因醫療排擠而造成超額死亡。他直言不知道「低確診數的共存」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像中國一樣清零或封城嗎?」他確定的是「我們不會走回老路,不會再禁內用、停班停課、管制人流、也不會邊境嚴管。」

至於新冠可能成為國人第五大死因的說法,洪子仁指出,十大死因計算方式以主要死因判定。目前染疫死亡僅少部分年輕個案無慢性病史,屬於新冠病毒直接致死,多數個案有共病史,像是癌症、中風等,感染可能加速病況惡化,卻並非主要死因。他推估染疫列為主要死因可能不到五千人,應擠不進十大死因。

國際篇

*日本觀光解禁 台美等68國入境免簽

日本十一日起大幅放寬邊境管制,相隔二年半的外國個人旅客入境觀光也同時解禁,包括千葉成田、東京羽田和關西機場湧入解封後首批外國旅客。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昨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將利用日圓貶值的利多條件,活化國際交流,相信有助社會經濟活動。

日本十一日起取消單日五萬人的入境人數上限,開放外國個人旅客入境觀光,對台灣、美國、南韓等全球六十八國和地區重新實施免簽證措施,持有已接種三劑疫苗的證明或離境前七十二小時PCR陰性證明,即可在未出現疑似發燒等染疫症狀時免除入境篩檢與隔離,邊境政策幾已回到疫情前。

訪日的外國旅客在二○一九年約有三一八八萬人,去年僅剩約二十四萬人。日本政府今年九月公布解封消息後,日本兩大航空公司預約暴增,全日空從十二月到明年一月的入境航班預約量增加五倍,日本航空十一、十二月的預約量也增加三倍以上。航空公司人員說,日圓貶值成了觀光的助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在國會臨時會議演說中表示,希望將日圓貶值帶來的利多發揮到極限,所有國民都能受惠。訪日旅客在二○一九年的消費額約四.八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六兆元),疫情發生後銳減到一二○○億日圓。岸田並將「一年超過五兆日圓」做為重啟入境觀光後,訪日旅客消費額的新目標。

針對外國旅客戴口罩問題,松野博一表示,依政府現行的基準,會「建議」在與人接近或交談時戴口罩。

我積極交涉放行高端
日本尚未放行我高端疫苗,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外交部積極交涉中,指揮中心也持續提供日方所需資料,頻繁交換意見,盼日方能進一步處理這個問題。

產業篇

*國境明解封 高雄港明年3/6迎雙郵輪

台灣國境將於本月十三日解封,國際郵輪之旅也箭在弦上,高雄港將於明年三月六日,迎接七海探索者號及威士特丹號「雙郵輪」到來。

台灣港務公司表示,新建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正積極招商,希望在郵輪停靠之際,能讓國際遊客刮目相看,目前郵輪公司已預報明年三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九個航次。

首先是預計明年三月六日上午七點靠港的七海探險者號,乘客約一千二百人;一個小時後,威士特丹號搭載三千七百人抵達,亦即明年三月六日上午兩艘郵輪總共將搭載近五千名國際乘客抵達高雄港,並在市區一日遊。

此外,可搭載三千七百人的莎倫娜號,將於三月廿三日以高雄為母港,搭載國人出海旅行,預計三月廿七日返回高雄港。

高雄百貨龍頭漢神巨蛋購物廣場週年慶即將登場,特獎首度改為價值五十三萬元的頂級郵輪行程。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鎖國939天 邊境明解封 泰團搶頭香

國境因新冠肺炎「關閉」九三九天後,明天將解封,將有一萬二千多名旅客入境,是今天入境人數的三點四倍。不過,日本昨天早一步解禁自由行,不少國人搶先赴日,返國剛好能「○加七」。還有很多年輕人為了順利出國而搶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我國於二○二○年三月十九日全面實施邊境管制,限制非本國人士入境,三個月後稍微放寬入境資格,採專案申請,但二○二一年五月十九日再次全面禁止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及轉機,直到二○二二年三月才又開放非本國籍商務人士來台,十月十三日「○加七」入境措施上路,取消禁團令,「鎖國」長達九三九天。

明天解封首日將有一萬二三二二人入境,搶到頭香的團客來自泰國的廿九人,將停留台灣四天三夜,走訪台北西門町及九份、日月潭等景點。惠康旅行社總經理張惠雁表示,接下來還有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團客。

明起入境新制上路,金馬「小三通」卻未同步開放。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兩岸小三通何時重啟?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相關條件都會斟酌,蔡英文總統在國慶致詞提到,希望國境解封後兩岸增加互動。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說,兩岸交流要彼此先行溝通和理解,目前大陸仍禁止陸客來台自由行及人民出境。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詢,旅客入境是否就地快篩?衛福部長薛瑞元說,入境旅客除非有症狀才會在機場唾液快篩,其餘都是到住宿旅館再快篩,原則上兩天快篩一次。

旅行業者說,很多航線還未恢復,機位掌握在規模較大的旅行社手裡,僧多粥少,機票成本大增,加上全球性通膨、觀光旅遊業缺工問題未解,旅遊產業短期內要復甦沒這麼簡單。業者說,台灣解封得比很多國家慢,且國內還在疫情高原期,官方還需要加強行銷力道。

入境檢疫「○加七」新政策上路後,入境旅客無症狀均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二歲以上入境者將收到四劑快篩試劑,於入境當天或自主防疫第一天檢測一次,之後七天自主防疫期間要外出,需兩日內快篩陰性。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12/realtime/1895859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次世代疫苗 出現2例死亡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開打不到三周,出現兩例接種疫苗後一天死亡個案,指揮中心已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看來雖有時序相關,但仍要判斷因果關係,將請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審查。

指揮中心表示,六十幾歲男性十月三日上午接種第五劑疫苗,四日死亡,死亡原因為心因性休克與高血壓病史;六十幾歲女性十月七日接種第四劑,八日凌晨突然多汗、虛弱、肢體無力,急診發現胸部主動脈剝離,轉院後送時心跳停止,急救無效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併心包填塞、高血壓。

昨起十八至四十九歲族群可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打氣高於預期。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大部分為年輕人,原因幾乎都是為了出國。

*篩陽隱匿怎辦?專家:個人防疫別鬆懈

明起實施邊境檢疫「○加七」新制,無論自由行旅客或團客、境外生、國際移工,都可免除居家隔離,直接進入自主防疫七天,七天期間住所一人一室,快篩陰性才能外出,陽性需主動通報。但國人不免擔心,快篩陽性者隱匿不報或突然陰轉陽,勢必讓本土疫情更加嚴峻。

如何面對後疫情階段的新生活、新挑戰?台大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認為,公司企業應該制訂比政府還嚴格的防疫措施,例如員工出國洽公、旅遊,返國後最好在家工作兩天,即使快篩陰性也不要急著進到辦公室、廠房生產線。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部分入境者可能隱匿快篩陽性或是中途陰轉陽,對社區造成風險;建議新制上路後,如有外賓來訪,仍需嚴格執行社交距離、戴口罩,並避免共餐或喝咖啡等需要脫口罩的活動。

「務必接種次世代疫苗,尤其是中老年人。」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則提醒,過去認為第三劑接種後有助於降低住院率,但最新研究發現,第三劑接種六個月後,預防住院的效果明顯變差,約降低五成。

黃立民提醒,疫情拖了快三年,許多民眾對防疫已疲乏、鬆懈,甚至對染疫數字無感,這也說明了為何單日確診四、五萬人,連假期間各地夜市、風景區、百貨公司仍湧現人潮。雖然中重症、死亡個案並不多,但民眾不可有賭一把心態,家裡有年老、孕婦、幼童等重症高風險族群,仍應做好個人防疫措施,避免染疫傳給家人。

*新聞眼/不走回頭路 但讓人安心的政策在哪

今年有六百八十九萬多人染疫、死亡人數一萬○七六六人,此波BA.5疫情發展超乎指揮中心預期,原以為十月初就能脫離高原期,但迄今仍處於單日確診數四、五萬人的高峰。國慶連假,各地人潮不斷,邊境開放在即,不少民眾擔心疫情持續嚴峻,如何在解封及防疫間取得平衡點將是國人最重要的生活課題。

昨新增四萬一三六四例本土個案、七十四例中重症及卅六例死亡個案。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批評中央防疫指揮系統和防疫措施失當,未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的「可控制狀況下的與病毒共存目標」,想問蔡英文總統「台灣新冠防疫的新方向在哪裡」?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防疫政策從「清零」轉向「與病毒共存」迄今半年,國內不會走回禁止內用、邊境嚴管等嚴格防疫措施的老路。王必勝找出眾多防疫成績,強調「台灣不會再走回頭路」,但這真能讓民眾安心嗎?

明天「○加七」上路,指揮中心強調境外移入個案對國內疫情影響不大、BA.5變異株致死率有多低,希望人民學習與病毒共存,但眼前染疫人數就是居高不下,要人如何安心。

除了信心喊話外,指揮中心應從制度、抗病毒藥物著手,做好因應,迎接鬆綁後可能的挑戰。例如,許多確診民眾擔心隔離七天影響工作、生活而隱匿不報成為黑數,在社區傳播病毒,指揮中心對此卻是雙手一攤,莫可奈何。

抗病毒藥物上,韓國早在五月中旬擴大「倍拉維」(Paxlovid)使用範圍,十二歲以上即可使用,台灣迄今仍以年齡、慢性病等條件嚴格限制用藥資格,連安全性高、副作用較低的「清冠一號」也是如此,民眾染疫後只能自求多福。

國際篇

*日本開放 台客shopping「入境1皮箱 出境變2箱」

日本昨天全面放寬入境管制措施,各機場出現久違的熱鬧人潮;由於日本是國人熱愛的旅遊地點,加上日圓狂貶,國籍航空前往日本航班的訂位大幅增加,有些熱門景點航線的機位到年底已一票難求。

朝日電視台報導,台灣旅客申請赴日旅遊人數激增,各旅行社都收到主動詢問及購買日本團行程的訂單。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一家在台北設有分公司的旅行社,上月收到大量詢問日本旅遊行程訊息。

長榮航空表示,日本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自由行及短期停留免簽證待遇,班機訂位數約增加三至五成。華航指出,日本線訂位數倍增,東北亞航線由每周卅班增加至一三○班。

日圓大貶也讓日本成為台灣民眾海外旅遊首選。彭博資訊報導,一名從事研究工作的台灣旅客昨天搭機抵達羽田機場,他表示,雖目前機票價格是疫情前的兩倍,但因日圓很便宜,所以大手筆訂五星級飯店,還預計購買化妝品和零食等日貨,「來的時候只帶一行李箱,回去時可能變成兩個」。

日本政府統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二○一九年共有四百九十萬人次台灣旅客造訪日本,人數僅次於中國大陸和南韓,是第三高的國家地區。

另外,上海、台北兩岸航班也出現稍微鬆綁現象,除了華航和長榮維持輪流執飛每周一個航班,十月中起,大陸的中國國際航空隔周執飛、中國東方航空每周執飛。

產業篇

*出國潮壓過入境 「觀光逆差」將現

國境明天解封,不少觀光業者期待出現「報復性出國潮」。觀光學者認為,從東南亞情況來看,新加坡、泰國等都比台灣早解封,入境旅客卻未一下子暴增,市場還是需要暖身,預估得要到明年第一季才能把客源恢復到疫情前的七成。另外,現階段出國民眾比來台旅遊的國際觀光客多,將出現觀光逆差情形。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說,疫情前兩年台灣觀光產值衰退九九二九億元,國境雖將解封,但相較於他國解封時程晚,加上這次並未開放中港澳旅客來台,預估今年及明年會衰退四九○八億元。

黃正聰認為,國外解封較早,對國人來講出國信心較夠,反觀台灣目前疫情仍嚴重,加上仍有許多防疫規定,外國旅客來台仍會有顧忌,可能出現觀光逆差,有待政府配合創造有利入境條件。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則以新加坡開放國境為例,入境旅客沒有出現想像中的報復式成長,而是每個月多一點,「市場需要暖身」。預估至少要等到明年第一季才能把觀光客拉回到疫情前的七成。

陳家瑜說,只要陸客不開放,台灣每年就少了約兩百萬人次的陸客,大約是兩成觀光客,港澳不開就是三成五的觀光客回不來,檢疫措施再怎麼鬆綁,觀光客回流情況都有限。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也說,台灣過去第一大國際觀光客市場是陸客,第二是日本,但日本旅遊以安心安全為重,出境旅遊相對保守,反倒是東南亞開放得早,對台灣旅遊興趣也高,將會是台灣開放之初的入境旅遊主力。

*國境明解封 機捷推優惠 議員促加入1280方案

新冠疫情發生後邊境管制,機捷日運量從7萬多人驟降到1萬多人,至今虧損超過34億元。明起國境開放,入境無症狀者可搭大眾運輸工具,機捷同步推出直達車離峰時段恢復30分鐘班距和票價優惠方案,但龜山、蘆竹議員認為市民感受不深,趕快加入雙北1280方案比較實際。

疫情嚴重衝擊機捷收入,桃園捷運公司期待國門解封後運量回歸,最新廣告鎖定商務客、出國旅客和在台就學外國人回流;為積極搶客,13日起直達車的平假日離峰時段,恢復為每30分鐘1班,尖峰時段維持直達車、普通車每15分鐘1班。

往返機場票價優惠部分,明起至11月12日,民眾在新北環狀線Y20站轉乘機捷A3站,往返機場A12站和A13站,持單程票或電子票證搭乘,享8折票價。桃捷也和北捷共推聯合套票。

市長鄭文燦前天說,桃園在國門第一線,將很快感受到開放帶來的效應,經濟、生活議題會成為主流,消費及旅遊信心都會回升。

機捷納入1280近期討論度高,也成為選舉話題,議員牛煦庭說,桃捷公司推優惠拚運量,他樂觀其成,若早點做,通勤效果會更好,現在虧損嚴重才提,財務壓力更大,納入1280月票不要再猶豫。議員劉勝全也贊同。

議員郭麗華表示,在疫情高峰期解封,是很大的挑戰,機捷更重要的是做好防疫措施,不能犧牲國人健康。桃捷表示,一定會做好防疫工作,讓旅客安心搭乘。

(聯合報)
--
台灣篇

*今年次高 防疫險單周理賠65億

防疫險理賠持續失血。金管會昨(11)日公布防疫保單最新數據,10月4日至10月10日近一周防疫險理賠件數增加超過15.3萬件,理賠金額增加65億元,為今年以來單周次高;疫苗險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4.8萬件,理賠金額增加21億元。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今年以來統計至10月10日止,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245萬件、理賠金額逾955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逾63萬件,理賠金額266億元,防疫雙險總件數309萬件,理賠金額共1,221億元。

防疫險單周數字創次高,保險局官員表示,「理賠情況有遞延情況,由於各產險業者受理保戶理賠申請,核保理賠要保戶備齊相關文件,影響因素眾多,需要長期觀察。」

自今年以來統計至10月10日,防疫險部分,有效保單486萬件,保費收入45.2億,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1倍以上;疫苗險部分,有效保單241萬件,保費收入10.1億,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6倍以上,總計防疫險加疫苗險總有效保單共728萬件。

國內昨日新增4萬1,364例COVID-19本土個案,但疫情指揮中心認為,目前應為高原波動期,是否因為連假因素要再觀察,產險業者也預估,整體理賠金額恐擴大至1,500億元。

在產險業增資部分,金管會目前已核准五家業者增資,包括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完成二次增資、增資90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和泰產險200億元,五家合計687億元。

另外,有四家已完成增資程序,包含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以及有四家申請短期借款,以支應防疫險鉅額理賠金。]

*金控9月賺140億 大減66%

受到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攀升、人壽子公司股債處分多為資本利損等影響,15家上市櫃金控9月稅後純益合計僅140億元,年減66.4%;前九月稅後純益合計3,223億元,年減35.4%,累計每股稅後純益由富邦金(2881)以6.62元穩居第一,次為國泰金的3.81元。

單月獲利方面,受惠升息及新台幣對美元貶值的匯兌利益,15家金控中有六家9月獲利呈現成長,包括新光金、華南金、第一金、日盛金、永豐金、台新金;累計獲利方面,僅永豐金一家正成長。

每股純益獲利王富邦金9月因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攀升,罕見單月出現虧損,為2019年1月以來首見。富邦金9月稅後淨損40.7億元,年減151.8%;前九月稅後純益850.3億元,年減34.7%。

富邦金強調,若排除防疫險影響,9月稅後純益53.7億元、前九月稅後純益1,064.7億元。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產險9月稅後淨損97.74億元、前九月稅後淨損169.69億元,富邦產9月防疫險直接理賠金額140.9億元,扣除再保分出部分,自留賠款為103.5億元,9月底另有66億的自留賠款準備。

富邦金表示,若不區分自留或理賠,光看富邦產賠付給保戶的簽單理賠及整體理賠準備,前九月已高達490億元。

國泰金也因防疫險理賠居高不下,9月稅後純益僅11.2億元,年減86.2%,前九月稅後純益541.8億元,年減55.7%。

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9月防疫險簽單理賠金額41億元,其中自留理賠40.4億元,前九月含再保分出部分已賠付165.9億元。

國泰產因保戶確診率高於全國平均,繼今年6月增資100億元後,已評估二度增資,以強化淨值及資本適足率。

玉山金9月稅後純益5.2億元,前九月稅後純益116.4億元,年減26.8%,今年前三季獲利衰退主因,來自金融市場波動、股債雙空,影響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以及上半年財富管理客戶投資意願受到股債震盪影響,加上去年基期高,衝擊三大子公司表現。

玉山銀前三季稅後純益107.4億元,年減22.9%;玉山證券前三季稅後純益8.1億元,年減38.5%;玉山創投前三季稅後純益2.5億元,年減71.5%。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12/2/1895871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國際篇

*兩岸航班 微鬆綁

儘管大陸官方持續推行疫情清零政策,堅持「外防輸入」原則,不過上海、台北兩岸航班已出現稍微鬆綁的現象,目前除了華航和長榮往返維持每周各一個航班外,從10月中起再添加國航隔周執飛與東航每周執飛,稍緩解運力緊張。

國航客服證實,的確從10月21日起,隔周周五執飛一班往返桃園和浦東,11月則是4日、18日;12月則是2日、16日、30日。

東航客服則表示,從10月22日起,每周六執飛一班返桃園和浦東,一直持續到12月底。

一名在江蘇省的旅行社業者表示,9月底就得知國航、東航回增班的信息,目前國航10月21日往返桃園和浦東的機票已賣完,東航10月22日的機票也已賣光,有意前往上海的旅客,可以考慮11月的航班,「不過光是單程機就要新台幣2萬元起跳,大家還是要有心理準備。」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