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21031

2035年 台灣恐成全球生最少

南韓2040年將成全球最老國家
根據國發會匯整各主要國家人口推估,二○三五年我國將取代南韓,成為全球總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二○四○年南韓年齡中位數達五十四.六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

台、韓老化速度 將超過日本
台灣總生育率二○一五年跌破一、僅○.九人,代表平均每位婦女一生中所生育子女數不到一人,一度為全球主要國家總生育率最低;但二○二○年南韓總生育率僅○.八四人,比台灣的○.九九人還低;推估到二○三五年,台灣又以一.一二人超過南韓的一.一八人,成為全球總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國家。

台、韓是全球總生育率最低的兩國,加上日本,被稱為「東亞三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若達廿%稱為「超高齡社會」,日本早在二○○五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台、韓二○二五年也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且老化速度將超過日本。

台灣33年後 躍居全球第二老
根據三國人口推估資料,二○四○年南韓年齡中位數達五十四.六歲,二○四五年老年人口占比達卅七.四%,陸續超過日本,躍居全球最老化的國家;二○五五年台灣老年人口占比達卅九.三%、也超過日本的卅八%,只低於南韓的四十一.六%。

另從老化指數(老年人口除以零至十四歲人口)來看,台、韓到二○五○年時老化指數快速上升到四○八%、四五六.二%,居全球老化最快兩個國家,超過四個老人才有一個幼年人口。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2/10/31/181.jpg

4小龍老化飆速 不到10年邁入超高齡

相較西方工業國家要15~51年 台韓只花7年、星港9年
根據國發會彙整主要國家高齡化速度,相較美英等西方國家邁入高齡或超高齡社會所需時間長達數十年,二戰後崛起的台韓港星「亞洲四小龍」高齡化速度明顯加快,甚至不到十年就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七%以上即為高齡化社會,十四%為高齡社會,達二十%為超高齡社會。香港今年已進入超高齡社會,台、韓預估將於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新加坡則為二○二八年。

美、英、德、法等西方工業國家從高齡化進入高齡社會大多經過四十六年到一二六年,從高齡邁入超高齡社會則要再十五年到五十一年;但亞洲四小龍老化幾乎是飆速,尤其是從高齡邁入超高齡社會,台、韓只花了七年,新加坡與香港也僅九年。

未來10年 扶養比逐漸加重
國發會官員分析,一九六○到一九九○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起飛,除了憑藉出口導向的貿易策略、搭上國際分工的世界潮流外,與人口紅利也息息相關,即十五到六十四歲的工作人口比例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但四小龍未來十年內都將陸續從人口紅利陷入「人口負擔」階段,即扶養比逐漸加重。

以台、韓為例,推估二○二五年工作年齡人口占比分別為六十八.一%、六十九.二%,但到二○三○年人口紅利將消失,工作年齡人口占比分別剩六十五.三%、六十六%。

2060年工作年齡人口比重 台僅49.8%高於韓的48.5%
隨著老化速度加快,二○六○年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占比將跌破五成、僅四十九.八%,也就是說支持國家經濟與稅收的人口低於老幼的倚賴人口;全球主要國家中只比南韓的四十八.五%稍好,不僅低於日本的五十一.六%,也遠不如美國的六成、英國的五十九%、德國的五十七.二%。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2/10/31/100.jpg

教育醫療為誘因 學者︰吸引新南向國家人才

二○二○年台灣首見人口負成長,少子女化已成國安危機。學者建議,解決人口危機除了可從補貼生育等經濟誘因下手外,也應開放移民政策,以台灣優質的教育、醫療品質為誘因,吸引新南向政策的國家人才來台。

台大國發所教授薛承泰指出,我國從二○一八年進入高齡社會後,人口老化速度變得很快,主因是台灣戰後嬰兒潮老了;出生年可定義為一九五一到一九六六年,約占台灣總人口近四分之一,當這些大量的人口慢慢成為老人時,人口老化速度就會變得很快。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解決人口危機的做法,可從經濟誘因下手,但目前來看,提高生育率的效果並不明顯,補助或許可再加碼;薛承泰則指出,經濟誘因只是必要條件之一,政策如果不加碼,生育率必然下降,但即使加碼最多也只能維持住生育率而已。

薛承泰分析,回顧二○一○年的虎年,比二○○九年的牛年還要多出兩萬多對結婚數,正因當時有政策的鼓勵,沒有花很多錢就達到效果;但隨著世代觀念改變,補助婚孕的效果已經不大,不過政府仍得展現出鼓勵生育的積極態度,否則出生率還會掉更快。

辛炳隆建議,除了經濟誘因外,也應考慮開放移民政策,日本、南韓已積極在進行,我國雖也鬆綁相關政策,但效果還待觀察;移民也不應將重心放在經濟發展較高的歐美、日本等國家,而是要把眼光放到像是新南向政策的對象國家,利用台灣優質的教育、醫療品質當作誘因吸引人才。

鼓勵產業自動化 減少勞動需求
辛炳隆說,除了從供給端解決人口危機,也可考慮從需求端來處理,試著減少以大量人力為主的產業,鼓勵產業走向自動化、智慧化發展來減少勞動需求,否則人力需求不斷增加,供給是永遠不夠的。

(自由時報)
--
未向董事會提案 高鐵票價暫不漲

交通部今年四月核定高鐵基本費率從每人每公里四點一三四元調高為四點三一三元,這也是交通部四年來首度調整高鐵基本費率;依費率,北高單程票可漲一四○元到一六三○元。但高鐵是否會依最新費率調整票價,須由董事會決定。本報掌握,高鐵公司半年來均未將此案提報董事會討論,代表高鐵票價暫時不會漲。

高鐵基本費率整,每年由交通部依「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定期檢討,因該指數已達百分之三的門檻,交通部今年四月公告基本費率調漲。

但高鐵公司半年來對外都僅說,會由經理部門依合約相關規定,綜合考量內部營運成本、外部社會經濟環境情勢、市場競爭及供需情形等,進行整體評估後,報請董事會討論決定。

不過,根據一名高鐵董事向本報透露,董事會半年來從未討論過此案。

知情人士說,儘管交通部調高費率,但在國內物價飆升現況,今年又有九合一選舉,高鐵公司即使這兩年因疫情營收大減,恐因漲票價動輒得咎,也只能暫時作罷。

一名交通界人士還說,就算高鐵想調漲,恐也會在立法院被「民意」攔下。高鐵二○一三年曾調漲票價,當時被罵翻,後來立法院二○一五年通過交通部的高鐵財務改革方案時,除把高鐵票價調回二○一三年前的水準,也決議高鐵未來若要調漲票價,都須送立法院備查。這道關卡恐也是高鐵遲未將票價調整案送董事會討論的原因之一。

且目前高鐵逾半股權是泛公股,即使經理部門提出票價調整案,很可能第一關在董事會就被攔下。

成大交管系主任鄭永祥說,高鐵或許可等到後疫情時代,人流回籠後再做調整;且不管是否調整票價,服務要做好,包括密集班次,甚至是結合觀光、住房、餐廳等異業結盟,推出比疫情期間更好的旅客服務。

據高鐵財務資料,疫情前二○一九年營收四七五億元,二○二○年降到三九一億元,二○二一年再下修到三○二億元。隨疫情趨緩,今年從七月起的累計營收已超過去年同期;目前累計到九月已二五四億元,但較二○一九年前九個月就有三五三億元,仍少約百億元。

凍漲、補貼....淪全民埋單 學者:大眾運輸票價應有調整機制

交通部今年四月核定調漲高鐵基本費率,但高鐵公司半年來遲未向董事會提案討論票價調整案,形同暫時不會調漲票價。國內交通運具常有類似凍漲情況,甚至由政府補貼差額,最後還是全民埋單,學者建議國內應建立公平合理、票價調整機制。

雙北公車運價今年也才調漲到每段次廿三點四元,但為了維持十五元票價,價差由政府補貼;台鐵票價更是長達廿七年凍漲,被視為台鐵虧損嚴重、體質不佳的原因之一;國道、公路客運同樣也有類似情況。

消基會交委會召集人李克聰說,要先建立票價調整機制,包括收支是否符合投資報酬率,漲票價的變動如何等,機制先建立,再來是考量公共運輸的平衡性;當機制完整時,該調整就調整,對外說明也才更有說服力。

淡江大學運管系教授張勝雄說,交通運具都不能漲價,就是把虧本壓力丟給業者,但業者不是慈善事業,為了減少虧損,就可能降低服務成本,或維修、人力成本等,乘客就會受影響;業者若不想降低服務水準,壓力丟給政府,政府就老是編列預算補貼,全民埋單。

張勝雄說,應建立公平合理制度,要讓業者自負責任,而不是政府一直善後;漲價壓力下,乘客會調整行為,業者也會調整營運機制,大眾運輸系統才會正向成長。

(聯合報)
--
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 正反方都成案

國片「十二夜」引起社會關注流浪狗安樂死,二○一七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毒狗、遊蕩犬隻追人、傷人事件頻傳,近年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石虎,及穿山甲「犬殺」案件急速飆升。許多人把矛頭指向零撲殺政策,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連署,但反對方也發動連署,兩案都已成案,農委會須在十一月初回應。

這已是正反雙方第二回合「開戰」。去年六月有人發起「我國應禁止餵養流浪動物」,隨即引發另派「反『我國應禁止餵食流浪動物』提議」,兩案都很快成案,農委會當時將兩案合併處理,並辦理座談會,但雙方各持己見,不了了之。

隨著遊蕩犬隻傷人和保育類動物遭「犬殺」事件頻傳,今年七月,又有人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連署,很快就有五千人附議。沒多久再出現「反對『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提案」,也成案。

如今雙方再次火車對撞,衝突日漸升高,農委會須在十一月二日和十二日前回應提案,恐又成農委會燙手山竽。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去年也曾因下令將一五四隻走私品種貓全數安樂死,引發爭議。

全台遊蕩犬數量保守估計破十五萬隻,衍生愈來愈多衝突,連農委會內部也出現異聲,臉書「林務局—森活情報站」今年七月就曾出現「不要餵養,功德無量」的貼文,提到狗在全世界許多地區都是具高度入侵風險的外來種,對原生生態威脅不可小覷,要讓狗和石虎都好好活著,正確解法唯有「幫狗找一個家」和「不要放養」。

農委會畜牧處則說,解決流浪犬問題沒有速效方案,也不是恢復安樂死可以解決,這需要時間,中央一直在做族群管理,推絕育、寵物登記、加重飼主責任、熱點家訪去查家犬放養情形等,這些措施有讓流浪犬抑制下來,不然數量更多。

至於要不要恢復安樂死,農委會將先和提案人溝通,但有了上次經驗,這次不會再把兩方人馬找來一起開會,會個別回應。

收容所犬貓病重折磨 零撲殺兩難

零撲殺政策上路近六年,全國遊蕩犬已逾十五萬隻,但被抓進收容所的流浪犬貓,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各縣市公立收容所因零撲殺爆滿,但收容的多數是老病傷殘,認養率低,很多「浪浪」只能拖著病體到死。終結「十二夜」悲歌後,零撲殺政策愈走愈畸型,動物真的有被保護到嗎?

有民眾向監委檢舉某公立收容所,有流浪犬頸椎斷裂,進所三天無任何醫療行為又不能安樂死,放任牠哀號,根本「生不如死」;另監委也發現各縣市收容所,每年犬貓死亡率居高不下。

其中,雲林縣收容所被指連續二年死亡率偏高。雲林縣政府動植物防疫所長廖培志說,農委會計算方式是用每月新捕捉進來的流浪動物數除以死亡數量計算,但多數縣市會將TNVR(捕捉、結紮、疫苗、原地回置)的犬貓也納入母數,雲林若把在養數也計入,死亡率平均約一成,不是最高。

雲林縣防疫所技正鄭安國說,不管計算方式如何,零撲殺後各地收容壓力都很大,蓋多大的收容所都無法解決,也因收容的都是老病傷殘,相對死亡率會高一些。

有學者說,動物罹病痛苦又無法治癒時,獸醫可在評估後給予安樂死。但因每月都要公布安樂死數量,所內人員為避免被動保團體指責,寧願讓動物在所內病死,也不願在收容所內實施安樂死。

廖培志說,醫療資源上要做到什麼程度才不會被詬病?這都是為難之處,只能陪著浪浪苦撐收容。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理事長李朝全說,各縣市收容所爆滿,連收容所獸醫師都想離開,他建議立法先做狗口普查,且遊蕩犬問題已不是農委會可處理,行政院長蘇貞昌應出面整合各部會,不然民怨、對立只會日益惡化。

(聯合報)

社會

桶屍家屬認不出 DNA化驗今出爐

台中神岡桶屍案,遺體疑為二○一九年通報失蹤的陳男,雖然遺體背部有刺青,但嚴重蠟化無法辨識,家屬不敢確認是否為陳男,檢警表示,DNA檢體化驗預計今(卅一日)出爐,以確認死者身分。

神岡桶屍案的死者,雖嚴重蠟化無法辨識,但仍能靠DNA比對釐清,法醫高大成解釋,屍蠟是一種由厭氧細菌水解屍體組織裡的脂肪,因而形成的蠟質有機物質,屍蠟形成會讓屍體腐敗過程中斷,使屍體內的脂肪組織、內臟及臉部得以有效保存。

屍蠟身體成分呈灰白色的柔軟奶酪或蠟狀硬化狀態,腐敗程度只有正常屍體的七分之一,採集毛髮、臟器等DNA相對容易。

高大成說,該桶屍屍蠟化兩年,可推出腐敗程度約三、四個月,除可採集到DNA,屍蠟化的內臟保存較好,從乾扁的膀胱用水沖洗後,檢測水中藥物反應是否有被下藥,如有藥物反應,女性獨力犯案可能性增高,另也能推測昏迷後下藥,或下藥造成昏迷。而蠟化屍體也能驗出是否有外傷,有無舌骨骨折、肺氣腫等,查出是否窒息等死因。

據了解,被列為該起命案被告的蔡女,在台中市西屯區一家酒店上班,與從事放高利貸的陳男交往,期間雙方疑有金錢糾紛,陳男家屬稱女方頻向陳男借錢;蔡女則稱她替陳男清償上百萬元債務;蔡女對陳男失蹤稱不知情並三緘其口,是否因金錢等糾紛痛下殺機,待釐清。

(自由時報)
--
打詐!警9個月破詐案1196件 逮近2萬人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國內各項產業獲利,詐騙集團卻乘機大發利市,以各類結合疫情理由的手法行騙,刑事警察局統計,今年一月到十月,各類詐騙財損金額共計五十二億六二八○萬餘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八億六○二六萬餘元;行政院組成打詐國家隊,除讓民眾認識詐騙手法,並向上溯源全力打詐。

投資詐欺案增加最多
刑事局指出,今年一至十月廿三日,詐欺案件發生數(含補報) 前三名案類,依序為假網路拍賣(含一般購物詐欺) 五二一四件、投資詐欺五一一○件,及解除分期付款詐騙(ATM) 三八八九件,其中以投資詐欺案件增加數最多,警方研析原因,明顯是因疫情因素,造成民眾生活態樣大幅改變,使用手機、網路的頻率比以往更多且更廣泛。

加上經濟受到影響,民眾盼求投資增加收入契機,甚或需錢孔急借貸等原因,歹徒因此廣發詐騙簡訊,並建立假投資LINE群組行騙。

行政院於今年七月訂頒「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結合各部會成立「打詐國家隊」,以「識詐、堵詐、阻詐、懲詐」四大面向破解詐騙手法,以期達到「防詐騙、毀工具、擋金流、清集團」的終極目標,並由國家發展委員會管考綱領執行進度。

警方打詐成果也比去年增加不少,今年一至九月,警方偵破國內詐欺集團一一九六件,逮一萬九九八人,較去年同期增加三七五件(四十五點六八%)及三八○六人(五十二點九二%);查獲詐欺車手七八二二人,較去年同期增加二二八七人(四十一點三一%)。

刑事警察局表示,會視成效不停滾動修正,另為強化科技偵查犯罪能力,未來四年將提撥十四億元,強化政府打擊各類犯罪。

鎖定警示帳戶撒網「保證借到」借貸詐騙 10個月暴增近8成

烏俄戰爭、全球通膨及美國升息引發經濟衰退疑慮,造成全球股市哀鴻遍野,經濟向下風險提高下,也增加民眾借貸周轉需求,「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最新統計也發現,國人辦理信用貸款人數逾一五五萬人創新高,詐團卻趁人之危,以「保證借得到」的代辦貸款手法,讓民眾落入陷阱;警方最新統計,今年一月至十月廿三日,該類詐騙發生五七四件,較去年同期(三二四件)成長幅度高達百分之七十七。

信用貸款人數創新高 詐團趁人之危
詐團看準部分民眾亟需資金心理,鎖定信用有問題、無法向銀行借貸,或戶頭被列為警示帳戶的民眾,假冒銀行專員以臉書貸款廣告、簡訊、LINE加好友方式,標榜「保證借得到」,讓民眾誤上賊船受騙破財。

假理專、臉書廣告、簡訊、LINE行騙
北部地區一名張姓女子,因有小額借貸需求,主動聯繫借貸網站的陳姓理專,這名假理專先以開辦手續費為由,要求繳交一萬元開辦費,匯款後又以帳戶有問題,要求張女以其他帳戶匯款,來證明帳戶可正常交易,最後又說須提供一定保證金始得放貸,張女前後匯款三次,金額達廿二萬元,直至聯繫不上假理專,才知遭詐。

而中部地區一名涂姓女子,曾為打工提供帳戶給詐騙集團,導致戶頭成為警示帳戶,在求職無門情況下,偶然在臉書看到資金周轉廣告,標榜「急速周轉」,經聯繫「林小姐」後,林小姐表示為評估涂女的還款能力,需由另名產物保險陳專員評估。

陳專員致電涂女,表示因她所有的帳戶都遭警示,信用上具瑕疵將難以貸款,要求涂女先匯款到產物保險的公司戶,證明具還款能力後,款項將於信用評估後陸續返還;涂女因過去曾遭詐騙,不斷詢問「應該不是詐騙?」,最終被陳專員以「保證金需至少達借貸金額的六成」等話術說服,向姊姊借帳戶依指示匯款新台幣十萬元,後續追問陳專員放貸流程,沒想到卻遭封鎖。

刑事警察局提醒,沒有不抵押、不照會、免保人卻「保證放款」的借貸方式,更沒有利用匯款就可以證明還款能力,或提高個人信用的做法;此外「解凍保證金」及「流水帳系統檢測有誤」都是常見的借款詐騙話術,民眾若有借款需求,務必透過合法管道借錢,有相關疑問可撥打一一○或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諮詢。

小心!超低利率、無條件放款、先匯款⋯都有鬼

年關近資金需求增,假貸款真詐騙投案件屢見不鮮。銀行業者提醒,只要打著「超低利率」、「無條件放款」及「要求先行匯款」等三種不合理情形出現,就很可能埋下假貸款真詐騙的陷阱。

銀行業者指出,只要申請人成年,且有固定職業、穩定薪資轉帳紀錄及信用紀錄正常,不須提出任何擔保品,都可申辦信用貸款;而銀行都會採取電腦綜合評分機制,包括申貸者任職的公司規模、職務、年資、學歷、收入、負債結構、信用卡往來與動用率、繳款紀錄等來評比,決定貸款核准率及金額。

銀行業者強調,不管是利率、手續費、開辦費都是公開透明且在合理範圍內,絕對不會在撥款前就要求先繳納代辦等費用;且信貸方案大多是階梯式的利率,前幾期可能優惠利率只要一.六八%,但從第四期起就會調升到四%以上,不管銀行或合法融資公司都是將本求利,不可能有「超低利率」、「無條件放款」的情形。

銀行業者還提醒,隨著網路與社群軟體發達,不法分子常會透過多種手法撒網,包括偽裝成銀行行員來電,或是簡訊提供優惠貸款方案,甚至有竄改來電顯示號碼的技術,留下假的銀行聯絡電話為餌,等待民眾回撥上鉤後,告知優惠名額已滿,須先支付手續費後才能核貸,騙取民眾錢財。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10/31/175.jpg

報明牌!包中今彩539 繳錢入會就封鎖

詐團詐騙手法不斷演化,連早年賣「明牌」分紅手法,都拿來翻新騙人,歹徒先在社群軟體散布今彩539有包中牌、「必中四星」,並強調「保證中獎」,有民眾心動,依指示匯了「入會費」、「包中費」,卻連明牌都沒看到,才驚覺受騙,氣得報案。

據了解,昔日六合彩盛行時,有騙徒會以亂槍打鳥方式販賣一份一至二百元左右的所謂「明牌」,還要求購買者一旦中獎要分紅,由於「明牌」金額不高,加上對方佐以有人中獎的訊息,吸引許多彩迷趨之若鶩,而此次警方發現的詐騙模式,則屬「明牌」詐騙手法的進化版。

台中市刑大指出,最近接獲李姓市民報案,詐騙集團透過LINE隨機加入他的帳號後,稱會在群組提供今彩539簽注明牌,還標榜「保證中獎」、「提供每天開獎明牌」、「必中四星」,他點擊連結加入對方群組,群組內專員要求,需先繳一萬元「入會費」。

李不疑先匯款一萬元到歹徒指定帳戶,後來還陸續依對方指示匯了三萬元,一共匯款四萬元才成為會員,對方卻以「包中費」名目要他持續匯款,才能進入看牌群組取得號碼,李要求退款,對方不但失聯還封鎖他,李男始知上當。

警方指出,本月就有五位以上民眾被同樣手法詐財,金額都在三到五萬元間,提醒民眾雖然詐騙手法不斷變換,但最後仍是要騙取財物,呼籲民眾不要輕信「網路」或「網友」所傳「明牌」或來路不明的中獎管道,標榜「包中」、「穩賺不賠」、「高報酬低風險」的說詞都是詐騙話術。

☆自由時報電子報提醒您,防詐騙專線︰165,報案專線︰110☆

(自由時報)
--
后里橡膠廠3度大火罰650萬 法官撤銷

法院︰無法證明管理不當產生自燃 中市府︰研擬抗告
台中市后里區「絨騰」橡膠工廠,去年短短一個多月發生三次大火,現場黑煙竄天造成空污,環保局認定業者因「管理不當產生自燃」,依空氣污染防制法重罰六百五十萬元,陳姓負責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卻認為,起火原因無法證明是橡膠原料自燃,難認與廠房管理不當有因果關係,因此撤銷原處分,判免罰。

判決指出,陳男是后里區「絨騰貿易商行」負責人,廠房內堆放六百公噸的橡膠加工原料,去年二月二十日凌晨一時許,廠房因不明原因燃燒,火勢延燒十三小時才撲滅,因現場黑煙竄天,產生大量空污及燒橡膠異味,市府也接獲多起陳情,經環保局稽查,依空污法裁處陳男五百萬元罰鍰,並應參加八小時的環境講習。

未料同年三月十三日、三月二十八日,該工廠又先後發生二次火災,環保局勘查後,以相同理由再對陳男分別裁罰六十萬元、九十萬及二小時的環境講習,陳男不服提出訴願被市府駁回,再向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陳抗辯指出,現場工廠通風,橡膠燃點為攝氏二百度,由於都擺放在通風處,沒有使橡膠自燃的因素,火調報告也認定現場橡膠原料自燃引發火災的可能性「較低」。且三次火警都無人傷亡,市府裁罰違反比例原則,請求撤銷原處分。

法官審理後,認定空污法第三十二條的裁罰要件為「管理不當產生自燃」,第一次火災中,廠房堆置的橡膠原料自燃點為攝氏二百度,檢方調查自燃可能性不高,是否其他遺留不明火源引發火警,無法推斷,所以無法確定與陳管理不當有因果關係。

另後續兩次火警,陳與家人已在現場看顧,復燃第一時間通報消防到場,市府後續處分違反比例原則,三次處分都有違誤,撤銷對業者原處分,業者被裁罰的六百五十萬元及環境講習均免罰。可上訴。

環保局︰原物料貯存不合規定 自燃嚴重空污
台中市環保局說,經查該公司收受廢橡膠進行再利用,在工廠周遭堆置廢橡膠,室內、露天都有,第一次起火點,在工廠一樓作業區橡膠混煉機附近,地面均擺放橡膠原料,後二次起火點則是在堆置橡膠堆,可見工廠對再利用原物料貯存不合規定,自燃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危害,才據此依法開罰,會在收到判決書後研擬抗告。

(自由時報)
--
成大校長遴選 醫學院沈孟儒當選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遴選結果昨出爐,由前成大醫院院長、成大醫學院教授沈孟儒當選第十八任校長,遴選結果將呈報教育部聘任後,於明年二月一日正式上任。

成大表示,現任校長蘇慧貞任期將於明年元月底屆滿,成大在今年四月組成第十八任校長遴選委員會,並於八月公告五位候選人名單,依姓名筆畫排序為沈孟儒、許育典、陳宗嶽、詹寶珠、蘇芳慶教授。經過十月初舉辦治校理念說明會,並於十月十三日進行教師行使同意權投票,結果由沈孟儒、許育典、詹寶珠、蘇芳慶四位教授通過同意權門檻。

成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昨天召開第三次會議,聽取四位候選人簡報及面談,並於傍晚時投票決定新任校長,結果由沈孟儒當選。

新任校長沈孟儒,一九六六年生,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牛津大學生理所博士,成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成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曾任成大醫院院長、副院長。

(自由時報)
--
續任成大醫院長未果 沈孟儒驚奇當選成大校長

成功大學校長遴選結果昨揭曉,由成大醫院前院長沈孟儒勝出,遴選結果將呈報教育部聘任後,於明年二月一日正式上任。成大校長選舉也上演大驚奇,原本各方看好現任副校長、曾任科技部政次的蘇芳慶接任,而沈孟儒原有意續任成大醫院院長,卻因續任案遲未過關,宣布放棄續任,轉戰校長反而殺出重圍。

成大現任校長蘇慧貞任期將於明年一月底屆滿,成大在四月由廿一位委員組成第十八任校長遴選委員會,並於八月公告五位候選人名單,包括沈孟儒、許育典、陳宗嶽、詹寶珠、蘇芳慶。經過治校理念說明會,十月十三日先進行教師行使同意權投票,由沈孟儒、許育典、詹寶珠、蘇芳慶等四位通過同意權門檻。

成大校長遴委會昨一一聽取四位候選人簡報及面談,結果由五十六歲的沈孟儒勝出。沈孟儒是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牛津大學生理所博士,現為成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成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也是國科會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兼任召集人。

(聯合報)
--
宜蘭》北橫81.2公里回頭彎 降雨路基流失

宜蘭縣北橫公路台七線八十一.二公里處的「回頭彎」,前天因雨坍方,公路總局搶修團隊昨天勘查後,發現路基流失長度五十公尺,預計十一月九日搶通便道。

新增災害路段 預計11/9搶通便道
台七線六十五到八十五.五公里即宜縣大同鄉明池到百韜橋路段,十六日受尼莎颱風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連續強降雨影響,沿線七十四.七、八十一.六、八十三、八十四.一公里等四處路基流失,流失總長度三百三十公尺,公路總局調派大批人員及機具搶修,原訂今天搶通。

不料,奈格颱風環流造成北橫山區持續降雨,台七線八十一.二公里的「回頭彎」又有路基流失,搶修團隊透過空拍與現場放樣,確認路基流失五十公尺,另外,八十一公里下邊坡也有大規模坍滑,這二處新增災害路段,使得完工期程必須展延。

災害路段邊坡含水量飽和,增加施工困難度,搶修團隊估計十一月九日搶通便道,公路總局籲請用路人這段期間儘量不要進入山區道路。

(自由時報)
--
屏鵝公路「種樹百里2.0」 下月中完工

屏鵝公路種樹百里二.○工程目前地下化管道挖掘進度已達九十八%,將進行全路面刨鋪工程,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簡稱三工處)預計在十一月下旬完成,讓鄉親返鄉投票的道路更加順暢。

行政院「屏鵝公路纜線一四一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二.○計畫」因路線長且施工時需縮減車道,加上之前路面回填品質不佳,引起許多駕駛人抱怨;三工處表示,管挖完成後就交由電力及電信單位進行佈放纜線,並將沿線各路口號誌架空電纜線一併地下化,以利佈設號誌不斷電系統,接下來就是最後收尾的全路面刨鋪工程。

三工處表示,已完成管線埋設的路段正陸續進行路面刨舖工程,希望能趕在十一月底前全部完工,讓鄉親返鄉投票的道路比以前更加順暢。

(自由時報)
--
金門大橋通車 第一次「塞爆」

全長五.四公里的金門大橋昨天通車,是國內第一座具高風險性及高技術性的長跨距海上公路橋梁,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金門縣長楊鎮浯等人主持通車儀式,即日起往返大、小金門(烈嶼鄉)只需五分鐘車程。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說,金門大橋任務為「三分交通、七分觀光」,不僅兩地可共享水、電、通信等民生資源,旅客往來兩地也更方便,有助帶動觀光。

包括沈榮津、交通部長王國材等人昨都到場,在總統任內核定建橋政策的前總統馬英九也出席。楊鎮浯表示,金門大橋是金門人的夢想,規劃至今已三十年,終於實現,烈嶼鄉親的緊急醫療不需要再看天候,民生物資也更能獲得保障。

各式車輛搶上橋
金門大橋通車典禮後,與會者分別搭上電動巴士、公共汽車,由大金門往返小金門,救災、救護車隊、大型重機車隊也都出動,地方民眾和遊客趕上「第一次」上橋的風潮,把金門大橋「塞爆」,非常熱鬧。

沈榮津表示,金門大橋是充滿挑戰的工程,他代表蔡英文總統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向施工團隊及縣府表達敬意,歷經十年的艱苦施工終於通車,台灣的跨海大橋工程能力已晉升國際級水準。

受到輕颱奈格外圍環流影響,氣象局昨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但代辦工程的高公局說,金門天候狀況佳,昨照原計畫通車,金門大橋將由金門縣政府維護管理。未來行人及自行車使用專用道若遇強風(平均風力六級或陣風八級),建議行人及自行車暫停上橋,氣象局發布海警也會封橋。

(自由時報)
--
5.4公里盼近30年 金門大橋通車

金門鄉親期盼了近30年的金門大橋,昨天在前總統馬英九等人見證下啟用。馬表示,這座橋是本島對外島的補償與感謝。縣長楊鎮浯說,這座橋僅短短5.4公里,「我們走了30年」。議長洪允典、前縣長李炷烽則抱怨中央僅補助一半經費,未比照馬祖大橋全額補助。在場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交通部長王國材未回應。

金門大橋工程跨越金門港道連接烈嶼鄉(小金門)與大金門,長5.4公里,跨海段約4.8公里,昨天馬英九等人剪綵後,搭電動公車上橋巡禮。

馬英九表示,這座橋2010年在他總統任內動工,歷時12年終於通車,長度比世界名橋「金門大橋」多2倍,困難度也多很多。

沈榮津致詞說,金門大橋縮小大小金門的距離,也加強台灣跟金門的連結,蔡總統期許大橋完工後,能帶動金門交通便利與觀光發展。

楊鎮浯說,金門人幾代人的夢想如今終於實現,烈嶼鄉親緊急醫療不需再看天候,民生物資獲得保障,將承載過去的期盼,實現現在的夢想,推動未來的繁榮。也希望金門交通小三通也能夠盡速開通。

「這座橋,走得真辛苦。」洪允典說,「馬祖大橋」由中央全額埋單,中央對金門大橋卻僅補助一半,落差太大;他認為金門大橋不應收取過橋費。隨後李炷烽也在臉書呼應。

中華民國結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蔡榮根建議,將金門大橋編為國道,由高公局負責日常維修。

(聯合報)
--
稍來山步道攀繩 40多處遭割斷

鄭姓男子廿九日攀登台中市和平區稍來山南峰時不慎跌落廿公尺的邊坡,造成左手骨折,山友在臉書「靠北登山大小事」po文指稱意外疑似攀拉引導繩被割斷所致,東勢林區管理處昨會同森林警察隊到發生地點蒐證,並指派鞍馬山工作站人員全面盤點該步道引導繩,發現有四十餘處引導繩被蓄意切斷,呼籲山友勿利用引導繩輔助攀爬,以維登山安全。

造成山友跌落邊坡 警蒐證偵辦
山友昨在臉書「靠北登山大小事」po文指稱,鄭男滑落處攀繩被人故意切斷,如同「超完美殺人陷阱」,才造成鄭男受傷,割斷繩索的動機不明,懷疑是護樹或覺得繩子破壞大自然美觀的人士所為。

東勢林管處表示,鳶嘴—稍來—小雪山國家步道沿線設有引導繩,引導民眾走在步道路徑以防迷途,引導繩皆固定於兩側樹上,民眾必要時可輔助攀爬,經清查沿線約四十餘處被蓄意切斷;針對該案蓄意破壞毀損公物者,已請森林警察隊蒐證,將依刑法偵辦。

(自由時報)
--
黃偉哲不滿電車線斷落台鐵求償 交部忙滅火

台鐵善化站北端電車線前天斷落,行車一度中斷八小時,初判是光文陸橋巨型水泥塊剝落釀禍,台鐵局稱將向相關單位求償,台南市長黃偉哲昨不滿表示,不欣賞還沒調查就開始推責。交通部急忙滅火,強調現階段不應討論求償議題;台鐵局則說,權責須經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並未要直接與南市府求償。

台鐵局說,經現場電力單位連夜搶修,隆田往善化間西正線昨上午十時搶通,恢復雙線通車。共影響一○一列次、延誤四七九○分,旅客兩萬八四○人次。

台鐵局判斷,善化站北端橫渡線電車線上方、光文陸橋梁體下緣,有一巨型水泥塊剝落,長一點一公尺、寬十八公分,撞到電車線主吊線,主吊線受損後影響電車線張力造成下垂,又被進站列車的集電弓勾到。

但黃偉哲說,施政最不喜歡中央與地方互推,他尊重第三方客觀調查,但不樂見有功大家搶、遇到事情就互推責任,若是地方政府公共工程該巡檢的地方也會檢討,但還沒調查就推責任,他很不欣賞。

交通部說,部長王國材已指示台鐵局與南市府討論加強防護,現階段不應討論求償議題。台鐵局說,相關陸橋權責單位及求償金額尚在查明彙整,還需要經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未直接向南市府求償。

(聯合報)
--
私立國中生占比創高 衝擊公校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學生就讀私立國中的比率逐年攀升,去年占比已上揚到一成五、創新高,遠高於日本、南韓、美國等OECD國家。有公立國中校長憂心,少子化趨勢下,私校若不同步減招,未來恐出現「公私翻轉」現象,除了不利公校發展,學生社經地位組成將更兩極化,也不利教育現場多元性。

才剛開學,不少私立國中已在為明年招生暖身,各私校冬令營即將陸續登場,不少家長趨之若鶩,足見送孩子讀私中的熱潮。

根據統計,國內讀私立國中的學生占比愈來愈高,去年私立國中生占比已達一成五新高,其中雲林縣比率達三成,全國最高;六都則以台南市近兩成最高。

雲林某公立國中校長說,若私中名額未同步減招,未來恐不利公校發展,學生社經地位組成也將更兩極化,經濟有限的家庭形同喪失教育選擇權,將不利教育現場多元性。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說,少子化來臨,公私學生占比應維持一定穩定度,但私立國中生占比卻提高,他認為與社會發展有關。因教育單位允許私校篩選學生,讓家長認為把孩子送私校是比較好的教育選擇,但這不該畫等號,除應向家長宣導,法令限制應再加強,政府也要有策略面對。

但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認為,許多私立國中迎合社會需求,讓家長趨之若鶩,考試篩選學生不只是私中,坊間補習班也密集訓練小學生搶進公立國中資優班,若私中篩選學生該被檢討,公校以「資優班」名義篩選學生,也應被同樣標準檢視。

有家長說,也正因少子化,生得少、孩子更是寶,讓不少現代家長把孩子往私校送。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讀私中」已成家長不信任公校辦學品質的氛圍,但在義務教育階段,公校辦學應比私校好,教育部應回頭檢討為何學生都往私校走。

教育部說,私校招生法規目前仍在朝野協商,但私校招生依法須經各縣市政府同意,將持續請地方政府在學校登記、抽籤及編班時派員督導、設立檢舉專線等措施,回應外界對私立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常態編班的期待。

讀公立或私校 應視孩子需求

每到私立國中招生季,就會出現家長載著孩子巡迴參訪私中,甚至上社群媒體求問「經驗」,就為能把孩子順利送進私校。學者說,選讀公或私校,涉及多方考量,但也應視孩子的需求選擇,避免衍生適應問題,嚴重甚至會失去學習動力;也有專家說,不少家庭把孩子的教養「外包」給私校,久而久之可能顧此失彼。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王麗雲說,各私立國中辦學風格與品質不一,家長務必要先深入了解。若選讀較為壓抑學生心性,或追求特定目標的私校,恐衍生孩子適應問題,造成不可回復的反效果;另私校同儕同質性高,家長也需考慮孩子未來社會適應問題;私校若照顧多、規畫多,也要擔心學生失去學習自主性與學習動力。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則提到,孩子的求學生涯事關重大,應全家一起討論,家長應避免落入為孩子做決定的思考裡。她鼓勵親子可一起蒐集讀私校的意見,比如親自走訪私校看環境,又或諮詢校友,一起分析優勢與劣勢,彼此回頭再交換訊息。

白麗芳也提到,部分家長因親子衝突多,考量有些私校可住宿,因而乾脆把教養「外包」給私校,但若不斷把孩子向外推,孩子過了青春期恐只會愈離愈遠。她建議,也許也可把課輔交給補習班或家教,在孩子成長關鍵期,仍鼓勵親子留有相處時間。

(聯合報)
--
車禍妻女拋飛 夫控貨車輾妻肇逃

吳姓男子前晚開車載妻子和二個月大女兒,行經中山高南下汐止路段疑打滑失控,車子翻落在外側邊坡,吳妻當時抱著女兒餵奶,母女均拋飛車外重傷,吳男昨聲淚俱下,指控一輛貨車輾過他妻子肇逃,警方已展開調查。

基隆市消防局昨天凌晨零點四分接獲報案,中山高南下指標九點六K、原汐止收費站附近路段有車輛翻覆。

消防員趕抵現場時,傷勢較嚴重的吳妻已由新北救護車送往內湖三總急救,轉進加護病房。

車禍發生時下雨,女嬰由國道警察抱進警車避雨。吳男和女嬰隨後由基隆市救護車送往汐止國泰醫院救治,女嬰經診斷顱內出血,住院觀察中。

吳男說,車子翻落邊坡後,他下車並爬上邊坡,看到妻子和女兒都倒在外側往國三和汐止交流道的車道上。一輛行經的貨車輾過他的妻子後,短暫停靠路肩,他擔心妻子又被其他車輛撞上,跑到她身邊示警防護,貨車就開走了。

吳男希望前晚十一點半到十二點間經過事故路段的駕駛人,行車記錄器如果拍到畫面,能提供給國道警察,協助找到肇事者。

警方調查,吳男當時開車行駛中線車道,疑因下雨路面濕滑,轎車打滑失控,先往左側撞擊內側護欄,再向右偏滑撞擊外側護欄,翻落到外側邊坡。

吳妻原坐在後座照顧坐在安全座椅的女兒,因為女兒餓了,才抱起女兒餵奶,沒想到此時發生車禍,母女被拋飛出車外。

(聯合報)
--
虛開發票詐領未遂 還想再兌領

劉姓男子去年涉虛開千萬元統一發票中獎發票企圖兌領,被國稅局發現,檢方依詐欺取財未遂、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台北地方法院判劉八個月徒刑、緩刑三年,但認定劉是原始消費人,檢調另查扣一張中獎發票「無法證明為假」。判決出爐,劉拿發票想二度兌領,再被國稅局打回票,檢方則認為判太輕,提起上訴。

財稅官員對判決大感詫異,認為劉男為原始消費人、偽造發票「可疑為真正中獎發票」的說法違反經驗法則,「有誰會在自己的店裡花錢買飲料,還開發票」?

一○九年九、十月期統一發票開出十張千萬大獎,其中一張獎落桃園市某茶飲店。檢方調查,劉姓男子原與手搖飲店郭姓負責人合資,二○二○年九月劉退股成店員,繼續協助管理店內收銀機系統,並擁有權限。

劉男發現店內開出千萬大獎,二○二一年一月廿五日先前往戶政事務所改名,二天後趁打烊以收銀機重打一張號碼、時間、金額完全相同的中獎發票,同年二月一日前往銀行兌獎,因檢查碼與原始中獎發票不同穿幫。

國稅局發函手搖飲店要求說明,劉男又偽造附有郭男署名公司電子回函,謊稱員工操作不當,導致發票格式錯誤及上傳隨機碼有誤。

檢調發現,劉曾與同事研究如何補印發票、冒領大獎,還要求一名女同事向國稅局謊稱自己當天確在店內消費。

劉男堅稱真有消費並中千萬元,只是發票不見了。法院採認劉主張,雖依偽造文書等罪論處,但認為中獎發票確是他在店內消費卅五元取得,因遺失才會重開一張中獎發票;檢調另查扣一張有正確檢查碼中獎發票,法官認為無證據可證明是偽造發票,「可疑為真正中獎發票」。

財政官員說,依規定發票可以有條件補印,但兌獎時必須連同原始發票證明聯,只有補印發票,依法不得兌領。

院檢認定真假不同 但偽造發票冒領即觸法

劉姓男子涉虛開千萬元統一發票被判緩刑,卻因「法院認證」二度想兌領;檢方說,當初偵查時劉男多位同事都證稱,店員上班期間喝飲料無須付費,劉不可能自己刻意花錢、打發票,最後還中大獎。

調查局當初搜索劉男住處,曾起出一張符合正確檢查碼的中獎發票。院、檢對該發票是否為真見解不同,法官參酌檢查碼,認為不能說發票是假的,但也不敢說是真的;檢察官則傾向為假。

檢方認為,幾乎所有店員都證稱,店員上班期間喝飲料不用付錢,劉男顯非該張卅五元中獎發票的真正消費者。且劉男從一開始改名,到偽造發票、公司回函,又與同事討論、串供,都與一般中獎民眾行為迥異,在在顯示他非發票實際銷售對象。

檢察官和法官均一致認為,無論發票真實與否,劉男當初都為了冒領大獎偽造發票和公司回函,此部分犯行和事證明確,院、檢於是針對他試圖冒領的行為依法起訴、判刑。至於他是否能持檢查碼正確的中獎發票兌獎,與本案無關,交由財政部認定、解決。

(聯合報)
--
熊好券2.0缺失多 議員憂爛尾振興

台北市政府本月25日再度推出熊好券2.0,卻被議員發現缺失連連,包含招募店家太佛系,竟無設定目標店家數;還有特定合作店家資訊錯誤多,質疑市長柯文哲只顧選舉忽略市政。產發局回應,熊好券2.0是為振興商機,在尊重市場機制下,才不設目標店家數,除會確認資訊正確性,也持續鼓勵店家業者踴躍加入。

議員鍾佩玲質疑,先前熊好券1.0執行成效不彰的主因之一為熊好券店家數偏低,這次熊好券2.0,業管單位竟仍未設店家目標數,甚至市府宣稱會透過官網及社群平台宣傳,但體育局及文化局竟無任何熊好券資訊。

議員也發現,這次熊好券2.0規畫有「特定合作店家」,若民眾在這些小型店家消費滿3張,可再獲3張,但特店資訊錯誤百出,以藝文券為例,合作店家竟出現藥局、電器販售公司及機能服飾店家等。

另外,有健身中心連鎖店部分分店被列為特店,部分卻無;還有同為市府委外的游泳池,卻因廠商不同,青年公園泳池為特店、玉成公園卻不是,令人不解。

議員要求,為避免熊好券2.0成爛尾振興,除一周內更新正確熊好券2.0特店名單,也應延長使用期限。

產發局回應,熊好券1.0第一波消費天數59天、使用率75%;第二波57天、72%;第三波31天、70%。把期限縮短仍可達到7成使用率,才設定使用期限至今年12月18日。儘管熊好券已派券,但店家只要符合資格,仍可持續加入成為熊好店。

(聯合報)

生活

奈格、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北部宜花 今明風雨劇烈

北台灣今天嚴防輕颱奈格和東北季風共伴帶來短延時強降雨!目前位於南海的奈格不直接影響台灣、但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豪大雨,北部、宜、花今、明風雨最劇烈,中南部也會飄雨,直到週三(二日)才會趨緩。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曾昭誠說,上週五晚起增強的東北風已讓宜蘭山區降下大豪雨,截至昨晚七點半,南澳鄉西德山、西帽山兩天下來分別累積八三一毫米、七三五毫米雨量。

宜蘭山區防超大豪雨
氣象局預估強降雨區域與尼莎颱風相似,今明北、東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因此對雙北、基隆、宜蘭、花蓮和蘭嶼綠島發布豪雨特報。

宜蘭縣山區要留意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的機率,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宜蘭、花蓮地區及綠島、蘭嶼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北部氣溫平均廿至廿五度。

曾昭誠表示,中南部為背風側,今明兩天也有短暫陣雨或偶爾飄雨,低溫約廿至廿一度、高溫約三十至三十一度。

全台沿海恐有長浪
長浪部分,即日起至週三全台沿海及澎湖、金門有長浪發生的機率,應避免沿海活動。今天起東北季風也偏強,全台沿海空曠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易有九至十一級強陣風。

氣象局預估奈格今上午在鵝鑾鼻西南方六八○公里海面,以時速十三公里往海南島方向前進。雖颱風遠離,但受東北季風影響,要等到週四風雨才會稍歇,不過宜蘭仍有局部大雨,中南部平地多雲。

週五起至下週日,又有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宜蘭稍轉涼,北部及宜花東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有短暫雨。

(自由時報)
--
奈格環流+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東、北部今雨勢最大

輕颱奈格昨進入南海地區,中央氣象局說,發布海警機率低,但受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今天雨勢將最為顯著,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北部、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豪雨或大雨;明天北部、東半部仍有短暫雨,周三雨勢才稍微趨緩。

氣象局預報員劉沛滕說,奈格昨通過呂宋島後往西北方向移動,但颱風環流雲系龐大,昨宜蘭發布超大豪雨特報、新北市豪雨特報,宜蘭縣清水昨累積約四六○毫米雨量,牛鬥、西德山、西帽山雨量也有三、四百毫米。

劉沛滕說,今天大台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宜蘭仍有豪雨等級以上雨勢,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留意大雨或豪雨,中南部有短暫陣雨。周三降雨稍趨緩,但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仍有短暫陣雨,南部山區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多雲。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昨已預先進駐搶災機具及警戒人員到蘇花路廊沿線,視雨勢不排除蘇花公路預警性封路。

(聯合報)
--
本週汽、柴油漲3角

受到烏俄戰事擴大、美國汽油庫存降至二○一四年十一月以來最低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強彈。台灣中油自今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每公升各調漲三角;台塑石化也自今日凌晨一時起,調漲汽、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三角。

調整後的中油各式油品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二十九.一元、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六元、九八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二.六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二十六.九元。

(自由時報)
--
投保涉避稅 八樣態被盯上

長輩去世,繼承人在申報遺產稅時,應留意父母購買的人壽保險保單,是否應列入遺產總額申報課稅。財政部提醒,重病投保、高齡投保、短期投保、躉繳投保、鉅額投保、密集投保、舉債投保、保險費高於或等於保險給付等八樣態,若投保動機涉及避稅,可能將會被國稅局要求補稅。

曾有一位77歲老先生,在2001年2月至4月間因慢性腎衰竭住院,並定期洗腎,他在同年4月以本人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並指定孫子為身故保險金受益人,同時以舉債、躉繳方式,繳納保險費共2,578萬元,老先生隨後在2002年6月去世,身故保險理賠金共約2,509萬元。

此一案例就一次涉及到帶病、躉繳、舉債、高齡、短期、鉅額投保,且保險給付低於已繳保險,國稅局認定此案是刻意透過保單安排,規避遺產稅,因此將躉繳保險費2,578萬併入遺產總額課稅,儘管納稅人不服提出上訴,最後仍被法院駁回。

過去國稅局也曾查獲,民眾罹患肝癌,得知命不久矣,在死亡前一年內密集投保,並躉繳保險費,同樣也面臨補稅命運。

國稅局表示,《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9款規定,約定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所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不過僅限父母或被繼承人同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並指定受益人領取身故給付。

同時,國稅局也會審核父母投保動機,若無前述刻意避稅樣態者,才屬不計入遺產總額項目。

此外,若父母或被繼承人為要保人,而被保險人為子女或他人,此時父母生前以要保人身分繳交保險費所累積的保單價值,仍屬父母財產,日後該未到期保單,無論子女是否繼續承保,或主張解約退還已繳保費,均須納入遺產總額申報。

為協助民眾釐清保單遺產稅課徵問題,財政部也整理近年法院判例,多數皆涉及重病、高齡、鉅額投保及躉繳保費等樣態,國稅局提醒,納稅人不應藉保單刻意規避遺產稅,以免遭稽徵機關補稅,甚至處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31/2/19104468.jpg&x=0&y=0&sw=0&sh=0&sl=W&fw=600&exp=3600&w=600&nt=1

(經濟日報)

政經

救國團上街抗議黨產處分 黨產會︰證據充分 沒打壓迫害

救國團昨日上凱達格蘭大道遊行,控訴黨產會打壓迫害,現場出現多面「反獨促統」及中共五星旗幟。黨產會反駁救國團的指控,強調行政處分均依黨產條例規定調查證據後決定,非打壓迫害。

現場出現反獨促統、中共五星旗幟
黨產會二○一八年認定救國團是國民黨附隨組織,今年七月祭出行政處分,認定救國團六十一筆不動產、近十四億元不當取得財產移轉國有,另有九筆土地、建物已移轉他人所有,無法返還,追徵二.四億元。救國團不服處分提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月裁定,十三點九億元加上二點四億餘元的現金可以執行移轉為國有,但在本訴確定前,停止執行六十一筆不動產的移轉作業,可抗告。救國團昨動員各地團委會及群眾北上抗議。

昨天救國團遊行規劃「公義」、「自由」與「和平」三條路線,最後於凱道景福門會合,並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前副總統呂秀蓮、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婦聯會主委雷倩等人到場發言。主辦單位原預估十萬人,因大雨滂沱影響人數,警方統計,實際上街群眾僅一萬出頭。

馬英九現身力挺救國團,指救國團是奉公守法的「教育團體」,出來抗議是官逼民反,「看到救國團被打壓迫害,我非常憤怒,要反抗!」

救國團召集人吳清基表示,今年救國團成立七十年,若非「官逼民反」,也不會第一次走上街頭陳抗遊行。救國團主任葛永光說,救國團是行政院成立、隸屬國防部,連法院都認定救國團成立時是政府組織,怎會是政黨附屬組織?

對此,黨產會表示,該會對救國團的行政處分,均依照黨產條例規定調查證據後決定。黨產會委員受訪指出,黨產會處分書七十幾頁,其中廿幾頁是救國團參與國民黨黨務的證據,白紙黑字檔案都在那邊,不容救國團顛倒黑白。救國團至今不願面對歷史,否認受國民黨指揮監控校園,還反過來指責黨產會迫害。

另,馬英九昨天在遊行致詞時批評,蔡總統去年說兩岸互不隸屬,但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非常清楚,「大陸也是中華民國領土」,同樣地,一九八二年中國憲法也把台灣列為其領土,「兩岸怎麼可能不互相隸屬」、「妳這樣是在搞分離主義」!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指出,馬英九不要昧於事實、混淆國際視聽,馬應先去問習近平,當一個中國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候,中華民國在哪裡?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本來就是互不隸屬。

(自由時報)
--
救國團遊行4訴求 擠爆凱道

救國團凱道大遊行昨登場,雖遇上大雨滂沱,熱情民眾仍擠爆凱道,主辦單位估計逾五萬人參加。參與民眾戴上象徵救國團的小丑口罩,中間穿插資深藝人表演救國團招牌歌曲,勾起大家對救國團共同的青春回憶。遊行在合唱「中華民國頌」的歌聲中結束,許多民眾一邊搖國旗、一邊紅了眼睛。

今天是救國團成立七十周年。救國團主任葛永光說,此次遊行活動主軸是「公義、自由、和平、救國」,不但要對黨產會的違法濫權表達嚴正抗議,也希望透過這四項訴求發起「台灣新民主運動」。

前總統馬英九站台短講時火花四射。他以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大酸蔡總統「有人連論文都拿不出來」、批政府採購高端疫苗「雖然名稱叫高端,政府做的事情非常低端」。他說,台海情勢嚴峻,蔡總統卻在很多地方挑釁,明明兩岸的憲法都將對岸納入領土,「兩岸怎麼可能不互相隸屬」,批評政府搞分離主義。

他表示自己長年參加救國團活動,沒想到一個教育、公益團體會被打成犯罪團體,認為政府「官逼民反」,「今天(的遊行)只是第一次,再不改就再來,再逼迫下去我們就反了。」

婦聯會四年前被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婦聯會主委雷倩表示,婦聯會跟政府展開漫長行政訴訟,「他們下的命令,我們全部都提告」。至今包括釋憲在內共有十四個不同訴訟。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上台表示:「救國團是經國先生,也是我的祖父一手創建」。他認為,隨時代演進,救國團已是合法獨立運作,並成為許多人共同的青春記憶。

前副總統呂秀蓮也現身隊伍中,是少數參與的綠營人士,她透露自己大一就參加救國團的國際事務研習營、大二參加救國團的橫貫公路之行,從此決心要走遍天涯、走上國際,她感謝救國團幫她「把視野撐大」。

(聯合報)
--
美議員挺台入IPEF 我半年砸1600萬

蔡政府在美國聘用多家政治公關公司,近半年來耗資近五十萬美元,推動台灣加入美國印太經濟架構(IPEF),最終台灣並未如預期加入IPEF。數月前,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感謝美國國會議員支持台灣加入IPEF,但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揭露,美參眾議員都是台灣透過華府公關公司動員遊說,不是主動表達對台灣的支持,是花錢找公關公司堆砌出來的。

美國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席瑞斯、狄亞士巴拉特和康諾里曾發起國會議員連署信函,寄交給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以及貿易代表戴琪。但是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公開檔案,這都是由尼寇斯公關公司透過電子郵件與電話發動的,並不是議員主動發起的活動。

同樣的,美國參議員梅南德茲帶頭動員參議員寫信給拜登總統,表達支持台灣加入IPEF,也是台灣透過蓋哈特的公關公司,寫電子郵件動員議員組織起來的遊說活動。

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公開資訊,台灣倚重的蓋哈特(Gephardt Government Affairs)政治公關公司,過去半年來收取台灣外交部十五萬四千美元,尼寇斯(Nickles Group)政治公關公司收取十二萬美元,西半球策略(Western Hemisphere Strategies)政治公關公司收取十萬八千美元,三家合計卅八萬二千美元。這三家美國政治公關公司半年來接受台灣委託的主要業務,就是在華府推動台灣加入美國倡議的IPEF。

另外經濟部也以十萬八千餘美元,委託柯蘿偉與莫林(Crowell & Moring International)政治公關公司,協助推動台灣與美國的貿易關係與政策。外交部、經濟部今年上半年就花了台灣納稅人新台幣一千六百萬元,推動台美貿易關係,最終沒有任何具體成果。

從各家公關公司在美國司法部網站的申報代理台灣遊說活動的內容觀察,他們多半只是寫寫電子郵件,偶爾打打電話,就要收取十多萬美元的報酬,可以說非常昂貴。

對此,外交部昨天澄清,我駐美代表處聘用公關公司協助推動強化台美關係相關工作,是我國政府長期以來始終採用的作法,非任何單一政黨所獨有,更符合美國法令規定;預算也經我國立法院進行完整且透明的監督。

經濟部也表示,經濟部與美方顧問公司合作已數十年,相關公司是提供貿易政策及國際經濟分析,並協助推動台美經貿關係持續深化,預算並受國會檢視。

(聯合報)
--
聚焦俄烏、印太情勢 我密邀北約等6國軍官交流

在共軍持續威脅台海之際,國防部日前由國防大學舉辦一場「北約將領班」課程,祕密邀請包括義大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六國十二名軍官,在台與我交流研討俄烏戰爭、印太地區情勢等議題。

國軍過去與北約防衛學院保持低調交流,但未曾邀請北約將領來台,這是第一次舉行,尤其在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之際,這項會議顯得敏感。

此外,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出任執行長的財團法人台北政經學院,日前發布研究一項「對中共八月軍演的意見」報告,內容批評,台美在共軍八月環台軍演前均未精準預判中共解放軍此次軍演的模式、規模與強度,特別是軍機跨越海峽中線與艦船侵入我鄰接區海域、準備建立海峽「新常態」的戰略目標。

過程間,美軍只顧保護訪台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的安全,並未認真對待解放軍在台海軍演的意圖與可能產生的影響,美「主戰兵力的航空母艦打擊群則遠在台海數百浬之外」,喪失戰略主動契機。

知名國防戰略學者林中斌日前透過臉書貼文披露,他在本月廿七日曾為國防大學的「北約將領班」(NATO GENERALS CLASS)進行演說,主題為「北京大戰略:不戰而主歐亞非」,他提及德國總理蕭茲為何轉向北京、共軍為何二○二七年不會攻台等要點。

據了解,國防大學確與北約防衛學院有合作關係,該院曾開放我將級與大使、戰略研究班等課程,供我選派優秀將級人員前往研習,出國報告多為機密。

國防部昨天表示,國防大學未開設「北約將領班」,而是國防大學日前在復興崗校區舉辦的「國際區域安全學術講座」,會中邀請六國十二名國際友人,與我國來自各部會高階軍文官,共同研討俄烏戰爭、印太地區情勢等議題。

國軍強化中樞防務 特戰搭黑鷹擬戰時直進淡水河口

國軍積極強化中樞防務,繼陸續投入國造新裝備強化北部區域戰備能量後,陸軍特戰指揮部近日將首度實施兵力快速增援北台科目;特戰部隊將模擬戰時情境,搭乘UH-60M黑鷹直升機進入淡水河口等要地,驗證協防中樞外衛區域。

軍方鞏固中樞防務,除備戰實務需求外,調度上的節奏,常能凸顯鞏固領導中樞的政治意涵。民進黨執政對淡水河口防務經常有著墨,扁政府時期就曾調用海軍陸戰隊進駐河口,取代陸軍關渡指揮部,國民黨馬政府調整回來,蔡政府又將一個海軍陸戰隊步兵營調往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都在凸顯三軍統帥對近衛軍力的調度權。

國軍近年公布共軍擾台機艦,訊息原多集中在西南空海域,但共軍八月環台軍演後,國防部公布訊息常揭露北部空域常有大型蘇愷卅戰機闖越海峽中線,東部海域也有共艦部署,北部防務益形重要。

從去年開始,國軍即受命強化北部防空與地面兵火力強化,除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回防北台外,國造新裝備俱由北部地面部隊先行接裝。如國造CM-34 30鏈砲甲車,國防部便指示先挪用原本配發陸軍的車輛,先行撥交予憲兵指揮部裝憲營接收,同時由關渡指揮部戍守淡水河口的河防營率先接裝;陸軍特戰部隊取代關渡指揮部,調防陽金要隘,阻卻敵人自山區進入北市;空軍防空陣地整建發包第一階段,鎖定北市外圍桃園防空陣地,將優先部署天弓三型防空飛彈與劍翔無人機攻擊系統。

據了解,未來陸軍接裝M1A2T戰車,也將部署北部;而國安單位現正規畫研議將外島陸軍兩棲營調回淡水河口,希望主責固守淡水河口至基隆河可通往總統府周邊的河道。

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將分別於十一月三、七、八日針對台北關渡指揮部的淡水營區、挖子尾營區、林口陸戰六六旅下湖西營區,實施第四季戰術任務訓練,模擬戰時特戰兵支援北部中樞防務,由黑鷹直升機搭載兵力直接進入戰區增援。

國造無人機 反登陸瞄準敵軍艦艇

中科院日前證實,國造「劍翔」無人機攻擊系統月前已正式「交軍」,由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接裝戰備服役。據指出,首套系統規畫部署於北台臨海高處陣地,納入中樞防衛「外衛」一環,擔任「反登陸」階段攻擊敵軍海面大型兩棲指揮艦的任務。

空軍司令部回應表示,空軍各式武器裝備籌獲,均依敵情威脅及作戰需求,妥慎規畫建置;對於媒體報導,空軍不予評論。

空軍參謀長黃志偉日前在立法院證實,空軍防空飛彈陣地重新整建第一階段六處,已於九月底前全數順利標出。據了解,順利發包的包括桃園龜山、山腳兩處防空陣地。

據指出,空軍全台第一、二階段防空陣地整建,共有十七處陣地,其中多為過去國軍部署鷹式防空飛彈的既有陣地,未來除將陸續部署十一套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外,另有四到五處陣地將部署國造「劍翔」無人機防禦系統。

參謀本部去年起即陸續要求執行中樞外衛的第三作戰區,須重新檢討轄區內淡水河防、防空火力與位置,並針對衛戍區作戰、關渡指揮部兵力支援及憲兵指揮部進行指揮管制與任務整合,重新規畫轄區內兵火力。

「海空軍戰力提升特別預算」編列達一百一十九億元採購「劍翔」反輻射無人攻擊及誘標載具,戰時由空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JAOC)下達攻擊命令,藉誘標機先行引誘敵防空武力攻擊後,續由攻擊機循敵軍防空雷達波摧毀主要敵軍固定或移動式雷達。部署北部,則可在敵登陸戰時,摧毀敵通訊頻密的大型兩棲指揮艦艇。

國防部曾公開表示,劍翔無人機被歸類為反制性武器,劍翔無人機搭載反輻射飛彈,以摧毀敵雷達,提升我遠距作戰效能;在中科院提升產能後,無人攻擊載具可年產四十八架,可提前於二○二四至二○二五年完成量產。

(聯合報)
--
主要經濟體 外匯存底暴減

今年美國劇烈升息,非美貨幣重貶,大陸人民銀行、日本央行等持續進場干預阻貶。根據統計,各國持續砸重金進場干預阻貶,今年以來主要經濟體外匯存底大縮水,較去年同期銳減近九千億美元(約台幣廿九兆元)。

而截至今年九月底,我國外匯存底為五四一一億美元,較去年底的五四八四點一億美元,減少七十三億美元。銀行主管指出,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明年第一季前都不會停下來,我國今年全年外匯存底恐將縮水,為廿五年來首見。

市場預期美國升息可能放緩,近期國際美元走弱,加上大陸人行加大干預力度,人民幣強升帶動整體亞幣全面升值,外資轉為匯入下,台幣上周周線升值四分(百分之○點一二)。但專家認為,除非美元已出現反轉訊號,否則非美貨幣要轉強有難度,預期還是維持偏貶格局,各國央行勢必要持續進場「防守」維持匯率穩定。

今年九月以來,大陸人行已三度出手穩定匯率,日本央行也兩度進場干預,且干預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我國央行也發布報告,上半年為維持台幣匯率穩定,央行淨賣匯八十二點五億美元阻貶台幣。

各國持續砸錢干預市場,央行統計,截至九月底止,主要國家外匯底大規模蒸發,和去年同期相比,大陸外匯存底已年減二二一二億美元、日本年減一五七五億美元、印度年減九七一億美元、南韓年減四四七億美元,台灣年減七十三億美元則相對緩和。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央行進場干預有無效果很難認定,因為干預匯率真正的目標是減少市場波動。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過,央行不會逆勢操作,主要還是緩和市場波動,在供需失衡、價格波動太大才會進場干預,而非逆勢而為。

蔡烱民表示,目前台灣看不出有金融風暴可能,若以全球來看,亞洲各國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已厚實外匯存底適足度,這次表現都很正常,但還是有少數國家有隱憂,例如斯里蘭卡等市場,但全球性或區域性的金融風暴,目前來看可能性不高。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30/realtime/19104316.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w=400&nt=1

燒外匯阻貶 防金融風暴恐慌發酵

各國央行積極進場干預穩匯,主要經濟體外匯存底餘額合計大減近九千億美元。學者表示,「數字看起來很可怕」,但央行穩定匯率不是要扭轉局勢,主要是防止市場對金融風暴的預期心理發酵,若恐慌情緒蔓延,將更難阻絕危機發生;財經官員則說,目前市場有無金融危機可能性,可用兩隻「金絲雀」來預警。

美國強勢升息,不少評論認為恐有出現金融危機的隱憂。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今年各國外匯存底大減,就數字來看確實可怕,但即使外匯存底燒掉很多,和過去水準相比,各國外匯存底仍厚實,近兩年各國累積不少外匯存底,例如近年台幣強升,央行買進不少美元資產,外匯存底一直提升,雖需加強穩定市場力道,但餘額仍超過五千億美元。

至於砸錢干預有無作用?吳孟道說,「央行也不是笨蛋,不是把錢倒水裡」,但各國一定要這麼做,否則貶值幅度更大,畢竟市場大趨勢是貶值,包括台灣、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都可看出市場干預痕跡,這是所謂的「動態管理」,讓貶值力道不要太強,以免市場恐慌的心理發酵。

對於市場擔心金融危機出現,吳孟道認為,「不敢排除可能性」,確實有點徵兆,但主要是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土耳其等高外債的國家問題較大,真正指標性經濟體尚未出現狀況,過去幾次通貨危機或金融危機,都是這類傳染效應、羊群效應導致出現區域性危機。

一位財經官員說,零星國家出現債務危機,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目前市場確實有零星狀況,有些徵兆出現,但不一定有系統性風險。而說到底,還是要視美國升息情況而定,目前市場開始討論美國升息步調是否放緩,各種聲音都會影響到市場預期,可以說是另一隻「金絲雀」,美國升息動向將牽動未來國際經濟局勢。

(聯合報)
--
台幣貶勢 有望止穩

新台幣貶勢煞不住,隨著本周美國聯準會即將再度升息3碼,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表示,近期美元已沒有想像中強勁,代表美國繼續升息的步伐放慢、效率遞減,換言之,美元漲幅接近觸頂後華麗轉身,升息若步入尾聲,美元則相對漲不太動,新台幣貶勢也會隨之止住。

陳有忠指出,新台幣還是得以美元為馬首是瞻,近日新台幣走勢不利,眼見美元短線上有點漲不太動,明顯有拉回,可是新台幣竟然沒有跟著回升、還繼續貶破32.3元,這跟股市趨弱有很大關係,美股已跌深反彈,但台股卻破底,台股沒有轉強,顯然不是僅因國際熱錢的流動因素影響,而是與中共20大落幕有關。

新台幣是否有可能貶到35元,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的慘況?陳有忠說,可能不能光看價位,整體來講,比較等幅的跌幅,例如近30年來講,新台幣的貶幅最多是2008年金融海嘯時,30塊貶到35.3元,貶了5.3元,以這一波來說,新台幣年初是27.5元,如果以同樣貶5.3元來看,應該最多是落在32.8元左右的價位,「頂多到33元,根本不太可能說一下子會到35元。」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31/2/19104603.jpg&x=0&y=0&sw=0&sh=0&sl=W&fw=600&exp=3600&w=600&nt=1

外匯存底恐縮水 25年首見

受聯準會鷹派升息與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外資今(2022)年大量匯出,使我國外匯存底罕見下滑;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為5,411億美元,較去年底的5,484.1億美元,減少73億美元;銀行主管指出,聯準會啟動又快又猛的升息循環,明年第1季前都不會停下來,我國今年全年外匯存底恐將縮水,為25年來首見。

台灣為經常帳順差國家,長期以來累積了龐大的外匯存底。央行統計顯示,自1998年以來,我國外匯存底每年均持續增加,前一次衰退為1997年適逢亞洲金融風暴之時,當年外匯存底累計減少45.36億美元。

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近年來央行持有的外匯存底由2015年底的4,260億美元,逐年增加至2021年底的5,484億美元,年增量介於81.73億美元至517.85億美元之間,平均年增量則為203.96億美元。

(經濟日報)
--
國銀今年利息收入 占獲利七成

受惠今年升息年,國銀放款「價量齊揚」也推升了國銀獲利,成了金融三業中,獲利一枝獨秀者。據金管會統計,8月國銀稅前盈餘406.2億元,其中國內分行獲利307.6億元,創八年來單月新高,顯示國銀獲利結構中,有75%獲利貢獻都來自國內分行。

銀行獲利有三大支柱,利息收益、手續費收入、投資收益,其中利息收益占銀行獲利約六至七成,放款尤為大宗,簡言之,放款價量增減,牽動銀行獲利高低。

數據顯示,今年到8月底,國內分行單月稅前盈餘,除2月農曆年交易天數少外,其餘七個月,每月獲利都超過200億元,8月獲利更攀升達307.6億元、連兩個月逾300億元,也刷新2014年7月來的八年新高紀錄。

累計今年前八月國銀稅前盈餘2,673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9.3%,其中國內分行獲利貢獻就達七成,主因是放款價量增加、大舉拉升了利息收入所致。

但市場對明年經濟仍不樂觀,放款動能恐不如今年,也會略為壓抑銀行獲利水準。銀行主管說,明年全球經濟動能放緩,電子終端需求減弱,科技廠需持續去化庫存並調整電子訂單,若以半導體來看,預估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有機會看到庫存回歸正常水準。

國銀明年放款動能 恐趨緩

據金管會8月底統計,本國銀行承作周轉金放款餘額18兆1,910億元,累計今年前八月大增了1兆3,900億元,占同期總放款增額的近六成,顯示今年來國銀放款大增,有近六成都是周轉金放款所貢獻。

若按季觀察,銀行周轉金放款增額是在第1季達到高峰、第2季開始緩降,市場認為,下半年可能僅能持平;明年起恐因景氣再降溫,企業資本支出、購料需求再降溫,放款動能恐趨緩。

今年首季、美國尚未暴力升息前,市場仍一片欣欣向榮,企業廠商看好未來營運需求,首季銀行周轉金貸款暴增了5,941億元。

但第2季俄烏戰爭、通膨、疫情三大利空接踵而來,股債市雙殺,企業對未來景氣轉趨保守,第2季周轉金貸款增額降到4,303億元。

7月至8月因有預期9月升息前搶貸潮,周轉金貸款增加3,656億元,9月雖估略降,但第3季增額可能仍會較第2季高,第4季則因有企業跨年資金需求潮,估仍可撐住放款動能。

但明年開始,恐沒這麼樂觀。銀行主管說,明年景氣持續下滑,科技業調整庫存尚未結束,企業資本支出、購料需求都會大降,恐讓全體銀行總放款動能趨緩。

(經濟日報)
--
國科會 年底提科技白皮書

因應疫情之後全新的政治、經濟、社會風貌與國際局勢變化,國科會預計年底提出的科學技術白皮書(2023年至2026年),規劃引導基礎科研無縫接軌到國家重要產業發展,以發展軟體與服務業技術創新轉型、高階製造中心及下世代製造業、尖端戰略科技及自主國防產業為目標。

國科會每四年提出一次科技白皮書。自年初起國科會啟動跨部會、跨智庫、跨領域專家共同研商的新一期科技白皮書,以「前瞻創新、民主包容、韌性永續」作為未來2035年的科技遠景,目前跨部會已達成共識,將對應遠景訂立十項總體目標,最後再從社會、科研、環境、經濟、政治等五面向, 研提多項具體因應策略。

(經濟日報)
--
美管制陸晶片 台積將受惠

美國對大陸展開新一波晶片業管制,客戶端因應相關政策開始積極建立緩衝庫存的商機來了,台積電率先受惠,伴隨蘋果終端應用穩健及新設計產品推出,挹注台積電明年首季表現優於同業,法人預估單季營收季減幅度僅約5%,有望登上單季次高或第三高,優於市場預期。

台積電一向不評論法人預估數據。業界近期傳出,雖然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轉弱,導致台積電部份客戶投片動能趨緩,但中高階高速運算與AI晶片應用客戶仍積極建立新緩衝庫存,以應對美國政策的潛在變化,藉此衝刺2023年成長。

此外,台積電仍有不少美系新創應用或高階伺服器、網通領域客戶正在為新產品建立庫存,整體投片量有增有減,也是助攻台積電後續營運的動能。

同時,美國對大陸新一波晶片出口管制主要針對特定產品,不少台積電美系客戶已變更設計或降階重新設計,進而在不超過美國商務部規範的算力上限基礎銷售產品,加上既有產品已取得出貨美國客戶暫時豁免,因而激起儲備庫存潮,以應對未來半年市場需求。

美國商務部先前提到,企業若對相關高速運算、超級電腦出口管制對應的出口管制分類號碼(ECCN)所列出的項目有意見,可在12月12日前提出書面意見,商務部可依據相關實際產業情況調整。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提到,旗下7奈米家族產能利用率自高峰下滑,但5奈米家族需求持續強勁。法人認為,台積電明年首季來自高速運算與AI相關應用訂單源源不絕,能彌補非蘋消費應用庫存調整空缺產能。

伴隨終端客戶急需建立緩衝庫存,有助5奈米家族產能利用率持續維持緊繃,估計明年首季5奈米家族相關營收貢獻占比將超過三成,持續超過7奈米貢獻。

(經濟日報)

國際

中共廿大後 富豪紛出逃 中國名導馮小剛 傳出走美國

中共廿大落幕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如願取得第三個任期,將大權集於一身,中國許多富豪和企業菁英對未來感到悲觀,紛紛拋售資產出逃,近日有網傳影片指稱,現年六十四歲的中國知名導演馮小剛夫婦,已定居美國洛杉磯,引發中國網友對馮小剛一家是否已經「潤」(run,出逃)了的激辯。

十月廿七日,疑似馮小剛夫婦在洛杉磯豪宅前送別好友的影片在網路流傳。影片顯示,馮小剛與一九九九年再婚的妻子徐帆,從家裡走出來送客,影片中還出現兩人領養的女兒徐朵。

刪光「微博」發文
此前有媒體報導,馮小剛在二○一四年以五百萬美元在洛杉磯購置一棟豪宅,一八年再斥資六百萬美元於當地購置另一棟豪宅。隨後有中國網友踢爆,馮小剛擁有二千二百萬粉絲的社群媒體「微博」已刪光發文,再加上馮曾批評中國影視審查制度,不少網友都認為,馮小剛一家已移民洛杉磯,變成美國人,砲轟:「在中國錢賺夠了去美國消費去了」。

也有網友說,馮小剛夫婦是去陪伴在美國讀書的女兒徐朵,徐帆的資料仍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官網上,在中國仍有片約,夫婦倆還要回中國參加十一月舉行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出逃。

馮小剛能導能演,多部在中國的賀歲片均獲得不錯的票房,曾以電影「老炮兒」獲得第五十二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他執導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也拿下第五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從中共廿大結束後的那一週開始,上海豪宅已開出低於市場價格三到四成的價格出售。歐洲知名移民律師雷斯皮倫斯(David Lesperance)表示,已收到三個超高淨值的中國企業家族指示,啟動他們的「逃生」計畫。

(自由時報)
--
雙陳接掌政法委、國安部 習近平嫡系人馬握刀把子

中共20大閉幕後,總書記習近平的新國安情治團隊逐漸成形。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37次會議30日通過,習近平嫡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陳一新出任國家安全部部長,前國安部長陳文清則在成為20屆政治局委員後,28日被宣布出任中央政法委書記。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30日報導,這是首次有重要國安官員或特務首腦進入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掌握權力極大的政法委,表明習近平對國安問題的重視。

中共中央政法委涵蓋公安、法院、檢察、國安、司法等系統,俗稱「刀把子」,是中共政權的重要統治工具。在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後,中央政法委書記和公安部長同時擔任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安部則是垂直領導全國國安機關,主要職務包括情報蒐集分析、反間諜、政治保衛等,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對外情報機構,也部分參與國內安全事務。

據報導,62歲的陳文清在中共20屆一中全會上晉升為政治局委員,成為國安部成立後第一位進入政治局的情報首腦,28日接替退休的政治局委員郭聲琨出任政法委書記,成為15年來首位非公安部長升任的政法委書記。

1959年出生的陳一新則長期在浙江任職,2000年6月升任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副主任。據報導,2002年10月,習近平從福建省長任內轉任浙江副省長、代省長,11月升任浙江省委書記。陳一新2003年7月被拔擢為省委副秘書長,2006年6月起兼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與習近平建立密切關係。

2017年10月,陳一新在湖北省委副書記及武漢市委書記任內,成為中共第19屆中央候補委員,2018年3月20日升任政法委秘書長。同年9月,陳一新在政法高層工作會議上強調,將培養政法網紅,研究網路鬥爭新戰略、新戰場、新戰法。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於2020年初在武漢爆發後,陳一新2月間出任中央應對疫情的工作領導小組指導組副組長。2020年7月,陳一新強調要對全國政法系統展開一次「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濁揚清式的『延安整風』」。

(自由時報)
--
之江新軍 陳一新任國安部長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昨通過人事任命,中共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接替出任政法委書記的陳文清,成為大陸國安部長。陳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在浙江有過合作,被視為之江新軍的一員。

陳一新是浙江泰順人,習近平主政浙江期間,陳一新曾任浙江省委副秘書長。二○一五年十一月,陳一新進北京出任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一年後空降湖北,出任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二○一八年三月,陳一新重回北京,出任中共政法委秘書長。

(聯合報)
--
裴洛西談夫婿遇襲:全家人心碎

現年八十二歲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廿九日表示,她的丈夫在加州自宅遭到暴力攻擊,讓她和家人「心碎且心理受創」。這是裴洛西首度談到此次攻擊。

法新社報導,一名男子狄帕培廿八日凌晨擅闖裴洛西夫婦在舊金山的住宅,以鐵鎚攻擊裴洛西的夫婿保羅,導致他顱骨骨折。狄帕培原本目標是裴洛西,但當時她人在華盛頓。

儘管警方尚未確定四十二歲凶嫌狄帕培的動機,但從他在社群媒體的帖文看,他一直相信前總統川普陣營宣傳的選舉詐欺等說法。

裴洛西上傳一封信函至推特談到此事,她說:「爸爸遭受危及性命的攻擊,讓我們的兒孫與我心碎且心理受創。我們感激執法和緊急事務單位的迅速反應,以及他所接受的救命醫療照護。」保羅手術後待在醫院等待復原,裴洛西在信中表示:「他的狀況持續好轉。」

美國總統拜登和幾位共和黨人也譴責這次攻擊。拜登廿九日由孫女娜塔莉陪同,在家鄉德拉瓦州威明頓市就期中選舉提前投票。

民調預測,民主黨在這次十一月八日投票的美國期中選舉恐失去國會多數席次,但拜登仍有信心,他也再次痛批川普與支持者造成社會對立。

拜登投完票後譴責當前政治緊張氛圍,把矛頭指向前總統川普及其支持者散播的不實二○二○大選弊端言論。拜登告訴現場媒體:「譴責暴力是一回事。但除非你譴責那些一直認為選舉作假、作弊者,否則單譴責暴力是不夠的。」

(聯合報)
--
經濟學家:美升息明年3月觸頂

美國聯準會將於十一月一至二日召開決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料將第四度升息三碼(○點七五個百分點)。多數經濟學者預測利率於二○二三年三月觸頂,為百分之四點七五至五,比聯準會的預測還高出一碼。

彭博資訊對經濟學者的調查以及高盛集團的最新報告,都預測十一月將升三碼,十二月升兩碼,明年二月及三月各升一碼,總共將再升七碼。

高盛提出三理由,說明二○二三年二月及三月都將繼續小幅升息,第一是通膨「高到令人不安」;第二是財政緊縮結束,實質所得增加,聯準會必須加強緊縮使經濟降溫;第三是避免金融情勢過早放鬆。

彭博資訊對經濟學者的調查指出,上周五公布的九月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年升百分之五點一,遠遠超過百分之二目標,使聯準會決定緊縮政策不應太早「轉向」,本周會議仍將維持「鷹派」基調。

除了美國,英國央行十一月三日也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為了打擊高達百分之十的通膨,英國央行將雙管齊下祭出貨幣緊縮政策,除了明天開始出售在剌激措施期間所買進的債券外,經濟學家與投資人普遍預期將連續第八次升息,基準利率將調高三碼至二○○八年以來最高的百分之三,幅度也將是卅三年最大。

高盛:Fed升息 下季到頂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預料將第四度升息3碼,並且可能暗示12月升息2碼。高盛經濟學者預測,Fed的利率於2023年第1季到頂,升抵4.75%~5%,比Fed本身的預測還高出1碼。

Fed將在台北時間11月3日凌晨2時公布利率決策,預料將升息3碼,提高基準利率區間至3.75%~4%。彭博資訊經濟學者認為,Fed主席鮑爾將暗示12月的升息幅度可能縮小到2碼,但須避免讓各界覺得政策即將「轉向」,澄清這未必代表這波升息循環的終點利率會降低。

高盛預估,Fed將在12月升2碼,明年2月及3月各升1碼,利率區間將在明年3月的4.75%~5%觸頂,這也與其他經濟學者的預測相同,也就是Fed在12月公布的利率點狀圖預料將顯示,最終利率為5%,比9月預測高出1碼左右。

高盛提出三項理由,說明2023年2、3月都將繼續小幅升息,第一是通膨「高到令人不安」,第二是財政緊縮結束、實質所得增加,Fed須加強緊縮使經濟降溫,第三是避免金融情勢過早放鬆。

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者認為,由於美國9月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年升5.1%,遠超過2%目標,將讓Fed決定緊縮政策不應太早轉向,本周維持鷹派基調,料將重申會繼續升息,但不會說明特定的升息幅度。

Fed也預料將重申縮減負債表作業,一年將縮表1.1兆美元;57%的受訪者預期,Fed將主動賣出抵押擔保證券(MBS),但對出手時機仍缺乏共識。

分析師指出,決策官員在面對可能升過頭與可能升不夠的兩難窘境時,將寧可選擇多升,以免重演1970年代通膨糾結難解的錯誤。75%受訪者表示,目前Fed升息過當的風險,高於升息不足。百達資產管理公司經濟學者柯斯特說,Fed低估了貨幣政策的時間滯後效應,「目前緊縮的效應可能要到2023年中才感受得到,屆時可能為時已晚,政策出錯的風險甚高」。

75%受訪者也預期,美國經濟可能在未來兩年陷入衰退;20%表示經濟將硬著陸,在一段期間內陷入零成長或負成長;只有5%預測能軟著陸。三分之二的受訪學者預料未來兩年將出現全球衰退。

多數受訪者認為,Fed將於明年下半年首次小幅降息,2024年擴大降息幅度。

(經濟日報)
--
英國貨幣緊縮 雙管齊下

為了壓制飆至40年高點的通膨率,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本周將雙管齊下緊縮貨幣政策,開始主動出售在剌激措施期間所買進的債券,並預料將升息3碼到2008年來最高水準,更將暗示會繼續升息,再加上新任首相蘇納克準備提出的撙節預算案,英國經濟可能進一步深陷衰退的痛苦泥淖。

經濟學家與投資人普遍預期,英格蘭銀行(央行)11月3日將連續第八次升息,提高基準利率3碼至3%,升息幅度將是33年來最大。目前市場預期,英國央行的緊縮循環還沒結束,明年2月時基準利率將升抵4%,5月再升到4.5%以上。

此外,英國央行11月1日也將開始出售在2009年後所購入的公債,成為第一家這麼做的主要央行。德意志銀行估算,英國央行計畫未來一年出售400億英鎊公債的影響,相當於升息約1碼。

除了貨幣緊縮,英國還面臨財政不確定性。蘇納克和財相杭特已把公布修補公共財政計畫的時間,從原定的10月31日延至11月17日,也經濟前景蒙上新的陰影。

媒體報導,蘇納克正在考慮以加稅和削減支出,籌得500億英鎊,金額超過估計的預算缺口。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蘇納克正考慮再扭轉前首相特拉斯的另一項政策,不再對低碳發電業者的營收設上限,而是打算直接課徵暴利稅。

這也是英國央行和財政部數十年來首度同時在經濟疲軟之際,猛踩煞車。雖然央行的目的是要讓經濟降溫到足以驅散工資和物價的上漲壓力,但借貸成本上揚已嚴重擠壓家庭支出,企業也在抱怨信用成本上漲。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意味著英國可能已步入衰退。

不動產市場受創最重,英國抵押貸款利率已飆升近2008年的高點 ,Moneyfacts的數據顯示,2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的成本已升抵6.48%,接近14年來最高,若以此價格推算,借款約20萬英鎊,兩年內需支付的費用將比去年底多出1萬英鎊。

這些數字將影響購屋者的負擔能力。駿懋銀行(Lloyds)預期,英國明年房價將下跌7.9%,跌幅甚至可能深達18%。瑞信分析師說,房價「可能很容易下跌10%至15%」。

彭博資訊的經濟學家也預測,房價將出現二位數跌幅。滙豐銀行的分析師則預測,英國全國房價將跌7.5%,倫敦將下挫約15%。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31/2/1910465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經濟日報)
--
美期中選舉 共和黨聲勢壯

現在距離11月9日的美國國會期中選舉還不到兩周時間,美國總統拜登在29日提前投票,並將積極衝刺民主黨選情,但博弈市場的押注和民調分析都顯示,民主黨的動能持續減弱,共和黨的聲勢則日益壯大,凸顯經濟壓力與高通膨帶給民主黨選情的壓力。

拜登29日在家鄉德拉瓦州威明頓市,在「首投族」、18歲的孫女娜塔莉陪同下,前往投票,他戴著招牌的飛行員墨鏡,穿著一件海軍藍外套,走出投票所時,衣領上貼著一張「我已投票」的貼紙。他未來也將積極走訪多州,衝刺民主黨選情,但因為他的民意支持度盤旋低點,他在助選時可能不會太高調。

不過,目前市場持續看好共和黨的聲勢。博弈網站PreidictIt的數據顯示,共和黨贏得參院多數席次的機率攀抵72%,高於約一周前的約66%,另一個博弈網站Smarkets的資料也顯示,共和黨拿下參院機率為65%。

另一方面,民調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的最新數據顯示,共和黨拿下眾院多數席次的機率達八成,參院選情則與民主黨難分軒輊。

FiveThirtyEight截至29日的分析指出,共和黨拿下參眾兩院的機率為47%,民主黨保住參院、共和黨拿下眾院的機率是34%,民主黨保有兩院多數席次的機率只有19%,而共和黨贏得參院、民主黨贏得眾院的機率則不到1%。

Height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沙利斯貝瑞在上周發布的報告指出,廣泛來說,民主黨在夏季的選情動能已大致減弱,選民日益關注共和黨主打的經濟、通膨及犯罪議題,而非民主黨強調的墮胎權和槍枝管控議題。

共和黨民調專家溫斯頓指出:拜登上任以來,天然氣價格漲了逾六成,食品價格也上漲,通貨膨脹就成了主要議題。

(經濟日報)
--
馬斯克掌推特 擬裁員五成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在接手社群媒體巨擘推特後,已要求經理人擬出要裁員名單,甚至可能有近五成的員工遭辭退。

彭博資訊報導,馬斯克在27日完成440億美元的推特收購案後,已要求管理層提出裁員名單。知情人士表示,部分員工已接獲參加11月2日員工會議的邀請,但有些人未受邀,引發哪些團隊將被裁撤的揣測。

紐約時報報導,這波裁員行動可能在11月1日前進行,因為這是原定推特發放股票給員工的時間。華盛頓郵報則報導,馬斯克可能裁撤近50%的員工,與內容審核相關的法律、信任與安全團隊可能首當其衝。

在馬斯克宣布將私有化推特後,推特將大舉裁員的傳聞甚囂塵上。之前傳出潛在投資人被告知,馬斯克將從現有近7,500名員工中裁減75%人力,但馬斯克後來否認裁員規模會這麼大,卻未詳細說明裁員計畫。

馬斯克掌管推特後,已開除執行長、財務長及兩位資深法務人員等高階主管,據傳打算自行擔任推特執行長。他也暗示他的優先人事安排,10月初推文說,將以軟體工程、伺服器運作和設計等核心產品的人力為主。

(經濟日報)

健康

疱疹復發期變短 可能是免疫力下降/郭峰昇(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皮膚科主任)

50歲的李先生前幾年大概每半年就會在嘴唇冒出單純疱疹的小水泡,他懷疑是每半年一次的工作檢討會讓他壓力大,引發疱疹,但今年以來,嘴唇卻已經6度失守,不到2個月就發作一次,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免疫力正在下降,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李先生來就診時,嘴唇上方出現小水泡,又癢又痛,這種單純疱疹只要服藥多休息,1-2週就會好,但李先生卻覺得很煩,因為疱疹總是在他很累、很忙、睡不好的時候出現,更特別的是,以前大概半年來報到一次,但今年卻變成不到2個月就來一次,讓他煩不勝煩。

單純疱疹病毒可在人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引發水泡樣的病灶,好發於嘴部、鼻子、臀部、生殖器附近,分為刺痛期、水泡期、潰瘍期、結痂期等4個階段,有些人感染單純疱疹病毒後不再復發,但有些人則惱於反覆發生,本起個案的李先生就是。多種口服或外用的藥物對於降低疱疹病毒的痛癢症狀都有療效,但沒辦法完全根治疱疹。

幾乎每個人體內都有疱疹病毒,大部分人在嬰兒期或幼兒期就感染,之後病毒潛藏在皮膚的神經組織末梢內,伺機而動。根據相關研究,疱疹病毒的復發可能跟傷口的產生有關,失眠、壓力、重大疾病或免疫力下降,也較會復發。

李先生今年在嘴唇復發單純疱疹的次數明顯高於往年,但他沒有換工作,工作情況也沒有大波動,壓力指數並沒有大幅上升,只是覺得身體變得容易疲倦,研判他復發變得頻繁,可能和免疫力下降有關。

至於要如何預防單純疱疹復發?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維持在較佳的免疫力狀態。那要如何提升免疫力?這是很大的題目,但原則上就是要保持整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要睡眠充足、避免壓力、飲食均衡、適度運動等,如果有任何慢性疾病,也要配合醫師的指示好好控制。

(自由時報)
--
腹脹噁心一個月掉10公斤 胃閃爍造影術揪胃輕癱/李炯宏(田中仁和醫院、彰化秀傳紀念醫院醫師)

35歲女老師過去未曾有過疾病,平時僅偶爾覺得胃食道逆流,近月來出現腹脹、噁心、甚至嘔吐,自認為是胃食道逆流症狀變嚴重;這期間由於人不舒服,吃的量變少,體重竟然掉了10公斤,她驚覺不對勁,意識到恐非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趕緊來就醫。

經胃鏡檢查,並無明顯阻塞證據,給予促進腸胃蠕動藥物,但治療效果不佳,經過核子醫學胃閃爍造影術檢查,證實患者胃排空速度明顯變慢,才診斷為「胃輕癱(gastroparesis)」。

患者接受內視鏡經口內視鏡胃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G-POEM)治療,術後無明顯不適,第二天即出院,且症狀得到立竿見影改善,術後胃閃爍造影術檢查證實,胃排空一半的時間由原本108分鐘縮短至12分鐘。

「胃輕癱」是指在缺乏器質性因素阻塞(如腫瘤阻塞、潰瘍疤痕結痂造成狹窄等)下,胃的蠕動排空所需時間比平常更長,導致臨床上患者出現噁心、乾嘔、嘔吐、餐後腹脹及飽足感、食慾下降、上腹圍明顯增加等症狀;這類患者接受胃鏡檢查時,即使空腹超過12小時以上,胃內仍充滿未排空之食物,而幽門環往往呈現緊縮狀態。

國外盛行率高達2-4%
胃輕癱在國外盛行率高達2-4%,但在台灣卻很少被提及。目前對於胃輕癱致病機轉尚未明朗,但推測可能與調控胃蠕動收縮神經元受損有關。

胃輕癱診斷確定後,醫師可根據患者目前症狀嚴重度施行治療計畫,症狀輕微者可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如少量多餐、儘量以液態食物為主、水果蔬菜可以果汁機打碎;少吃油炸、高醣食物,配合多運動,必要時加上促進腸胃蠕動藥物,大部分患者可獲改善。

但症狀嚴重者,若治療效果不彰,可考慮內視鏡經口內視鏡胃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簡稱G-POEM )治療。

此微創手術是以內視鏡切開緊縮的幽門括約肌(胃排空至十二指腸最關鍵閘口鬆開),以利胃內食物順利進入小腸,目前實證醫學證實,術後4年仍有78%患者臨床效果持續維持改善,與傳統外科胃幽門整形術相比不遑多讓。

其他治療手術如內視鏡肉毒桿菌注射、胃繞道手術,甚至胃切除手術等,患者可在治療前與醫師多討論,以做最適合的選擇。

(自由時報)
--
新型針劑+口服藥 糖友減劑又穩糖/余宜叡(員榮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暨減重門診醫師)

「我一天使用3次針劑藥物,能不能一天使用一次,搭配口服藥,就讓血糖穩定?」50多歲的王先生罹患糖尿病6年,就醫時提出前述問題。

另一名50多歲的曾女士則罹患糖尿病超過10年則詢問:「我一天胰島素使用超過100單位,已經用7-8年,醫師這次幫我調藥後,只用20單位的胰島素,會不會藥效不夠?造成血糖太高?」

40多歲的李先生罹患糖尿病5年,則質疑:「我一天使用4次胰島素,已經3年,怎麼可以變成一天只2次注射的治療?」。

門診經常遇到患者罹患糖尿病多年,已習慣多次或大劑量的胰島素注射。在早期糖尿病藥物沒有許多選擇,只有少數幾種口服藥,以及胰島素能選擇的情況下,確實只能這樣治療;但隨著新型口服藥(DPP-4抑制劑、排糖藥或腸泌素)與針劑藥(超長效胰島素、混合型胰島素與腸泌素)問世,越來越多上述類似情況的患者,在醫療團隊專業評估之後,搭配合適口服藥,或轉用新型針劑藥之後,成功減少針劑藥每天的注射次數與總劑量,進而減低體重增加的機會,血糖也更趨穩定。

門診後,王先生轉換成一天使用一次針劑藥,搭配2種口服藥;曾女士使用28單位的胰島素,搭配3種口服藥;李先生則一天使用2次針劑藥,搭配2種口服藥;皆使血糖穩定且達標!

當然調整口服與針劑藥的同時,王先生、曾女士與李先生都必須做好血糖監測(自我血糖配對或連續血糖儀),促使自己與醫療團隊瞭解血糖情況,有效調整口服與針劑藥,最終達到設定目標:血糖穩定、無身體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自由時報)
--
膝關節軟骨磨損 MRI精密檢查受損程度/翁浚睿

60歲的李先生很喜歡運動,從年輕時候就各種運動樣樣都來,但是這一、兩年來發現,膝蓋時不時就會疼痛,尤其是上下樓梯或是爬山的時候,他心想這應該就是膝蓋退化軟骨磨損的現象。到診所照X光,發現膝關節的關節間隙只有輕微狹窄,醫師說只有輕微磨損,所以就先接受復健物理治療。

但是復健持續3個月,症狀完全沒有改善,到大醫院照了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軟骨嚴重磨損,並且內側半月板也破裂,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人工半膝關節置換術後,才又恢復原本的活動力。

中年以後造成膝蓋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退化軟骨磨損,而評估軟骨磨損嚴重度最常見的就是X光。常規X光一般有正面、側面和膝蓋彎曲由頭側向腳側照來評估髕股關節的斜角度X光,而有一些專門用來評估軟骨磨損的X光有站立負重下照的正面X光和膝蓋微彎的正面照,若這些X光檢查都沒有重大異常,但臨床症狀還是高度懷疑軟骨嚴重磨損,極少的情況下才會需要核磁共振(MRI)檢查來評估軟骨。

膝蓋疼痛有許多原因,X光檢查的優點是快速、費用較低,並且可以排除許多原因,如骨折、腫瘤,臨床上不同的症狀可能會有不同角度的X光檢查,若X光無法完全確立診斷下,少數情況會需要更精密的檢查如電腦斷層(CT)或是MRI,因此若有長期膝蓋不適,但X光檢查正常,可以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諮詢。

(自由時報)
--
宅家狂打手遊 小心扳機指上身/王佩筠(南投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延燒兩年多,隨著今年初Omicron病毒全球大流行,多數民眾心態也逐漸改變為與病毒共存進入防疫新生活。不過仍有許多民眾為了防疫,選擇居家辦公與在家防疫打手遊,以減少出門機會。

長時間使用3C產品可能會因為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因而導致全身肌肉緊繃感到不舒服外,過度使用手指也會導致痠痛產生,以及動作不平順無法平順彎曲、伸直手指,甚至是在做動作時關節嘎嘎作響,這時就要注意是不是因為過度使用手指導致發炎造成扳機指。

扳機指(Trigger finger),全名為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最常好發於大拇指、其次則是無名指與中指,造成的原因為手指太過於頻繁進行重複性動作及過度用力,使得掌指關節處肌腱與鞘腱過度摩擦而造成的發炎腫脹,進而導致手指動作又卡又痛,手指頭經常維持在彎曲姿勢無法伸直為最明顯的臨床症狀,症狀嚴重時,更可能會在關節處發現有結節的產生。

除了長時間使用3C的人外,其好發族群如:家庭主婦、髮型設計師及工廠作業員等手指重複性動作的職業群。雖然扳機指會帶來手指痠痛不適感以及無法彎曲,在急性期建議冰敷休息,或服用抗發炎藥物,後續透過物理治療熱敷促進循環及電療止痛,再加上手部運動。

◎手部運動:

●掌側牽拉運動:患側手心先朝上,用另一隻手將患側手指頭向下壓往地面方向至感到緊繃,維持10-30秒之後放鬆。

●肌腱滑動運動:將5根手指頭併攏伸直,先彎曲遠端及近端關節,之後握拳,最後一個姿勢彎曲手指關節以指尖觸摸掌根,由左至右依序做,每個姿勢可維持5-10秒。

以上兩項運動都建議每日重複5-10次,以達到症狀舒緩。

(自由時報)
--
WHA糖尿病五大目標 賴清德:整合各界力量防治

世界衛生大會(WHA)首次針對糖尿病提出五大目標:二○三○年達八成獲得診斷;八成血糖控制良好;八成血壓控制良好;六成的四十歲以上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副總統賴清德指出,糖尿病對全球、對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政府要整合各界的力量,防治糖尿病與照顧患者。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日前舉辦「二○二二糖尿病防治與照護高峰論壇」,賴清德到場致詞外,與會專家還有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美國在台協會(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國健署長吳昭軍、健保署長李伯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國衛院群健所副所長許志成與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副總編輯洪淑惠。

提高政策層級改善
具有腎臟、內科醫師背景的賴清德,引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指出,目前全球五億人罹患糖尿病,到二○四五年會增加為七億人。國健署也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是百分之十一點一,約為二百多萬人,若不改變趨勢,加上肥胖持續增加、病齡延長,台灣糖尿病人數勢必還會逐漸增加。

黃建寧建議,國內糖尿病照護應與國際接軌,提高政策層級、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政策,以終結「糖潮」危機。

「從盛行率或死亡率看,糖尿病對於全球和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病。」賴清德說。並指出,非傳染性疾病造成全球七成四死亡。在台灣,糖尿病每年造成一萬一千人左右死亡,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

設慢性病防治中心
賴清德認為,台灣要達到二○三○年糖尿病防治五大目標並不難,但面對高齡社會與病患年輕化的考驗,政府應集中更多力量投入糖尿病的防治與照顧。黃建寧建議,行政院成立糖尿病辦公室或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也認同,將請衛福部研議,如何集中資源,對糖尿病做系統性、完整性的防治、照護及後續的健康促進。他相信未來一定能做好對糖尿病的控制,朝健康目標邁進。

歐德瑞表示,WHA的目標讓各國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有了目標,以美國為例,今年也成立「糖尿病辦公室(ONDP),以國家規格推動。他建議,台灣亦可成立一跨部門的組織來落實糖尿病防治,展現如同防疫般的典範成績。

血壓控制還須努力
對於WHA各項指標,黃建寧認為台灣有望達標。他表示,目前已有七成糖尿病患獲診斷;在血糖控制方面,糖尿病學會曾提出以糖化血色素小於百分之七為目標,較WHA的百分之八更嚴謹,目前達標約百分之四十;針對血壓控制,目前約僅四成,有努力空間。

至於第四、第五點,黃建寧說,台灣絕對沒問題,甚至已經達標。針對仍有差距的指標,黃建寧表示,透過系統性的整合,以跟進WHA目標。他呼籲,「全世界都在重視這件事情,希望台灣也有所改變。」

發病愈早壽命愈短
許志成指出,四十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正在暴增,與肥胖、手搖飲有密切相關;王治元指出,愈早發病則併發症愈多、平均餘命縮短,應延緩糖尿病發病年齡,國人才能有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

吳昭軍代表衛福部長薛瑞元與會表示,慢性病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子,國健署擬定「預防保健服務擴大辦理計畫」,現已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期待爭取更多資源挹注,在疾病前期就加以介入。

李伯璋則表示,透過確實執行分級醫療、分級照護與部分負擔制度,將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健保署今年開始推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皆是希望從共病、危險因子著手,共同進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游美月表示,喜見健保署已開放基層醫師開立糖尿病藥物,讓患者即時接受藥物治療,避免惡化至洗腎,今年係第二屆論壇,面對糖尿病衍生的共病問題,期待以國家的高度找出解方。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30/realtime/1910442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糖尿病防治/高齡化、年輕化 肥胖族更易罹病

人手一杯手搖飲,肥胖正在使高中生成為糖尿病候選人,此外壽命延長也導致糖尿病粗發生率持續上升,病齡延長讓併發症愈難控制。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而愈早罹患糖尿病者,平均餘命縮短四到五年。

國衛院群健所副所長許志成指出,台灣五十歲以下民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比率,從二○○○年至二○一九年上漲約兩倍,若拉長至二○四五年,預估罹患比率將明顯上升,其中廿歲以下民眾更是激增九倍多。「年輕人得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愈大。」許志成說,年輕糖尿病患比起同齡健康人,更容易得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預期壽命將少四、五年,但四分之三的年輕人常因沒自覺而未就診,進一步引發併發症。

根據陽明交通大學一項研究,南部高中生有高達二成五日飲一杯手搖飲;國健署的研究也顯示,台灣學子的血壓、血糖、BMI、腰圍均明顯上升,大幅增加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事實上,國民營養調查指出,二○○○年後,因飲食精緻化,國人平均空腹血糖值超過每公升一百毫克,代表其中有許多糖尿病患及高風險族群。許志成建議,除了協助病患控制血糖血壓,提升診斷率是重點之一。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則表示,過去台灣沒有那麼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壽命比現在短。社會高齡化,糖尿病的粗發生率便持續上升,加上年輕化的趨勢,廿到卅九歲糖尿病新發生人數持續上升,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等糖尿病常見的共病也隨之而來,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所有糖尿病人口的一半,他們也有半數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

王治元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診斷的年齡愈早,與一般人口平均餘命的差距愈大,舉例來說,廿歲男性第二型糖尿病患和一般國人的平均餘命差五點六年,廿歲女性病患則差四點九年。若糖尿病能晚點發生、把診斷時間推移到生命後期,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就可被預期。

因此,王治元認為「控糖」的根源在學校,如果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懂得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遠離危險因子,就能積極預防或延緩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發生。針對年長者,最後奪走糖尿病患生命的原因除了糖尿病本身,癌症、肺炎,還有心臟病、腦血管等「大血管併發症」也是常見死因,需要積極服藥控制,而「多重共病的個別化照顧」則是年長糖尿病患不可或缺。

糖尿病防治/借鏡美國 設國家隊防治

全球約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喪生,今年初,「美國國家臨床照護委員會(NCCC)」提出糖尿病相關改善建議,美國國會也在今年成立「美國國家糖尿病政策辦公室(ONDP)」,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建議,台灣若比照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指揮中心,設立中央層級的慢性病防治辦公室,將能再成為他國楷模。

以美國為例,歐德瑞說,NCCC在今年,便提出卅九項糖尿病防治、照護相關改善建議,每項建議,都需要行政或立法單位傾力投入,制訂相關辦法、方案,才能推動、執行。而這些策略的擬定,主要來自ONDP,設立國家糖尿病政策辦公室的目的,主要是在發展、施行國家級糖尿病策略,而這項工作必須連結不同政府部門、單位、機構,如此才能簡化工作流程,執行上也才會更有效率,也更具宏觀視野。

歐德瑞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具高度覆蓋率,且醫療專業人員優秀,因此在糖尿病防治上,若能擬定明確的國家級糖尿病計畫,台灣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將有希望成為世界醫界、公衛界效法的對象。為達到目標,台灣也需設立中央級辦公室,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方向、執行才會更切實、更聚焦。

糖尿病防治/共病患者眾多 增照顧困難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複雜度高,除了併發症,也須考量共病造成的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在諸多政策推行之下,糖尿病住院率、死亡率雖有下降,但患者年紀愈來愈大,共病罹病率愈來愈高。

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是疾病之母,患者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甚至是癌症等疾病。

他解釋,老年糖尿病族群要考量會產生多重疾病,在共病眾多的情況下,不僅影響糖友的生活品質,拉長失能的時間,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以及財務的負擔。

黃建寧認為,近一百年來,「糖尿病的變化很大。」從過去可以治療的單一疾病,轉而成為系統性疾病,不僅在於個人,是醫療體系、國家政策的系統性疾病。

他直言,糖尿病防治,需要跨部會整合。他舉例,以精神、心理疾病為例,教育部有完整的計畫,針對高風險學生從小學到出社會,都訂有轉銜機制。若在糖尿病防治上,也納入完整的追蹤機制,才能更全面的防堵糖尿病。

國健署長吳昭軍則表示,糖尿病與其共病嚴重危及民眾健康,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中風、腎臟疾病的風險,皆高於正常人。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補充,慢性病具有共同危險因子,應擬定整合性的防治策略。

吳建遠表示,未來希望強化疾病預防與照護間的「連結性」,舉例而言,在國健署成人健檢中發現三高的患者,可以協助其轉銜到健保署的「全民健保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若發現有糖尿病相關病徵者,則可轉介至健保署的「糖尿病品質支付計畫(P4P)」。

糖尿病防治/分級醫療 遠離「糖之國」

讓台灣遠離「糖之國」,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近十年來,糖尿病就醫人數持續上升,一一○年就有二五○萬人罹糖尿病,約占台灣總人口十分之一,為有效治療,須從四點著手,包括整合醫療、新藥介入、分級照護與醫病共享。

李伯璋解釋,當糖尿病患不分輕重症,全部湧入醫學中心、大型醫院,醫師往往沒有多餘時間向病患詳細解說,縱使有衛教師、營養師團隊,也常因病患人數過多而壓縮諮詢時間,落實醫療分級,並採取部分負擔制度,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等醫療人員就可以有較多時間進行衛教、諮詢,病患也可以擁有更好的照護品質。

李伯璋指出,全台總計有六百二十三個醫療群,合計逾七千六百位醫師加入社區醫療群行列。在這項計畫中,診所間可以水平轉診,醫療群中的合作醫院、醫學中心也可以和診所進行垂直轉診,並設立二十四小時就醫諮詢專線,醫院、醫學中心與診所可以進行結果回饋、個案研討,民眾就醫也更加便利。

繼糖尿病品質支付方案(P4P)上路後,健保署在今年三月啟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強調「糖尿病+腎病」整合照護,李伯璋說,已有六百二十一家醫療院所投入照護,估計近二十三萬人受惠。此外。健保署也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提供個案危險因子管理服務,今年七月開始收案,預計提供十萬名代謝症候群病患有關疾病危險因子管理服務,期待從改善代謝症候群著手,進而幫助防治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