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篇
*20多歲男未曾接種 2度染疫 5天病逝
本土病例+14230
武漢肺炎本土疫情昨天病例數稍稍增加,新增一萬四二三○例本土病例,較上週六多了一一三二例、約八‧六%。
對於病例數較上週六同期有微幅上升狀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本來就預估上週是這波疫情的最低點,本週起可能會微幅上升。是否還有可能病例降到單日一萬例以下?莊人祥認為,可觀察週一的病例數。
另外,昨新增一例特殊死亡個案,是一名廿多歲男性,未曾接種武肺疫苗,具血液疾病;個案曾於今年六月十八日通報確診,十一月廿五日開始發燒四天、有腹瀉、上腹痛及嘔吐有血症狀,屬二度感染案例。
這名個案在上月廿九日到急診就醫並收治加護病房,PCR檢測是陽性,因病況不佳,家屬簽署DNR,於當日過世,死因為菌血症合併敗血性休克、新冠病毒感染及白血症。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本月七日止公布的本土個案,累計八萬四○八八例重複感染病例。
通報確診極微幅上升 皆是輕症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為,短時間的小波動很難看出什麼,就第一線的觀察來看,近一週的視訊通報確診好像極微幅上升,但都是很輕症的確診者,且醫院內的武肺專責病房並沒有增加負擔,應該沒有問題。
邱政洵說,雖然確診者幾乎都是輕症,但整體確診數量仍有微幅上下波動,疫情指揮中心一定要更積極作病毒株監測,未來中國疫情爆發得更嚴重,要注意病毒變異株有無變化而影響我國的本土疫情。
*市府洽公、員工餐廳 明起解封
隨著疫情解封,高雄市政府四維及鳳山中心實施超過一年半的聯合洽公,決定明天起「解封」,民眾將可自由到市府樓上洽公,市府員工餐廳也對外開放。
去年五月十八日起,因應防疫升級,高市府四維及鳳山行政中心啟動聯合洽公,統一在一樓規劃洽公區域,民眾非必要不得上樓。高市府行國處處長項賓和表示,明天起恢復民眾正常洽公,除撤除一樓中庭各局處的洽公桌椅,民眾若有需求,將可自由上樓洽公,市府員工餐廳也對外開放,但提醒民眾仍須全程配戴口罩。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衛福部:指揮中心可能年後解散
疫情趨緩,外界關注,指揮中心何時降級或解散?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證實,已著手討論指揮中心解散事宜,但受到中國大陸近日解封影響,仍須持續觀察對岸的疫情變化。據了解,將視台商回國後對疫情影響來評估,可能的時間點是明年一月一日或農曆春節之後,視行政院最後公布而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指揮中心是否解散由行政院決定,但目前正討論是否將新冠肺炎自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至第四類,討論內容包括病例通報定義,僅通報重症個案應有的配套措施,以及輕症不通報時,病人用藥應如何給予或處理等。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疫情趨緩後,應回到常態防疫工作,新冠肺炎的法定傳染病類別也須調降,確診者不再需要隔離,民眾恢復正常生活。但今年冬季至明年二月,受新冠及流感疫情雙重夾擊,尚無法預測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可以續留運作到明年二月底、三月初,不需立刻解散,但應盡速將法定傳染病類別降級。
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本周表示,雖距「結束新冠疫情緊急階段」時機更加接近,「但這一步還沒到」,美國也未撤除新冠疫情為緊急公衛生事件,指揮中心不一定要在此時解散。且解散前對於新冠診斷、抗病毒藥物給予,輕症監測標準作業等,需有完整配套。
中國篇
*防疫再鬆綁 成都傳入境縮為5+0
中國大陸入境防疫隔離要求,在上月放寬為「五天集中隔離加三天居家隔離」後,據大陸台商社群、香港人社團和微博等社交平台網友分享訊息顯示,成都前晚已改為「五加○」,各隔離酒店緊急通知入境人員,隔離滿五天即可自由搭乘任何交通工具離開。
據大陸台商社群「台商太太新天地」微信公眾號昨發文指稱,九日晚間九時左右,成都各隔離酒店陸續通知,入境人員本應隔離八天「五加三」的,即刻起隔離滿五天即可解隔離。
在此之前,原本入境人員隔離滿五天,可選擇繼續留在酒店完成後三天隔離,若要回住所「居家隔離」的話,得閉環轉運。但如今不只省去這後三天,也可以自由搭乘任何交通工具離開。
不過文章也表示,根據台商群友回報,在成都解除隔離後,若返回的居住地在其他城市,規定就不盡相同,有回到無錫的人說沒受到限制,但有回深圳的仍被要求繼續遵守三天居家隔離。
此外,大陸一個香港人社團及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人分享和討論這個話題,表示他本月七日入境大陸時,就收到只須隔離五天的通知等,認為離全面放開不遠了。
但除了成都以外,目前上海、北京、廈門等地的隔離酒店,仍維持「五加三」隔離規定,並沒有新的通知。
在返回北京的台灣人隔離群組中,都沒有收到類似成都的鬆綁通知,大陸當局也尚未下發官方文件,是否同步到全大陸仍有待觀察。
*兩岸觀策/防疫新十條 「專家」現形
在強力封控三年後,中共當局發布優化防疫「新十條」措施,等同宣告終止「動態清零」。一時之間,多位具有官方背景的專家立刻改口,紛紛強調「Omicron並不可怕」,甚至拋出「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病人」等說法,遭網友嘲諷「專家變異速度遠超病毒」。與之對照,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師微博留言最近又湧入滿滿致意,儘管已經過去三年,李醫師仍活在許多人心中,大家不曾忘卻他的專業和良知。
大陸防疫「新十條」出爐後,多位專家又現身在公眾視野,接連受訪發表看法。大陸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Omicron病毒株引發的新冠後遺症風險顯著降低,百分之九十九可在幾天之內完全恢復。他強調,充分接種疫苗就可有效防護感染,「Omicron並不可怕」。
此話一出,立刻有網友搜索出他在今年八月時曾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藥能夠被證實對新冠肺炎有預防作用」,他當時談話顯示,當局對疫情嚴防死守,堅持動態清零是正確無誤的。網友質疑,如果說現在「Omicron並不可怕」,那麼僅僅三個多月之前,難道就很可怕?
大陸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小組專家組長梁萬年最近表示,Omicron變異株致病力明顯下降,開始淡化新冠的威脅力。但他今年四月底曾說,Omicron的致死率約為流感的七到八倍,他當時還警告說,「一旦我們要放鬆不管它,將會造成很多的重症和死亡」。
針對新冠後遺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今年十月表示,新冠後遺症覆蓋範圍廣,症狀可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更長;強調預防後遺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被新冠病毒感染。言下之意,還是肯定動態清零政策。
但在十二月八日,人民日報透過訪問大陸呼吸危重症專家童朝暉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感染Omicron後會導致後遺症,直接否定了吳尊友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甚至說,雖然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但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無需恐慌」。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今年一月表示,Omicron毒株與「大號的感冒」還是不一樣的,國外很多病人出現後遺症,不能掉以輕心。今年四月,他還強調,大陸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但在官方發布新十條之後,他即表示,新冠肺炎回歸乙類管理的條件日趨成熟,「冬天已然來到,春天不遠了」。
與上述專家不同的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十一月中表示,新冠病毒逐漸進入穩定期,對人類造成的損害也在降低,差不多接近季節性流行感冒。
其實,張文宏早在一年前就發表過類似觀點,但當時他遭受了嚴厲的輿論批判和抹黑,甚至被部分大陸網友影射為「敵對勢力」和「精美」(精神上崇尚美國),結果卻證明了幾乎只有他是秉持醫學專業發言。
疫情期間,大家期待擁有專業知識的專家能為民眾釋疑解惑、指引道路,走出疫情陰霾。可惜這些專家更願意充當統治當局的背書者。
正因如此,大家並未忘記已逝的李文亮醫師,他的微博留言最近又熱了起來,三年前他只是一位平凡的醫師,沒有炫目的頭銜加冕,憑著專業和道德良知說話。他的微博上有一則留言說:「我只能盡可能保證自己不忘記、不原諒,安息吧。」
李文亮醫師,希望你真能聽到。
產業篇
*12月航空貨運 有望迎小旺季
航空業十二月有望迎來歐美假期前的出貨小旺季,業界普遍認為,十一月分航空貨運較十月穩定成長,貨量雖然不如去年,但已回到過去航空旺季的正常水準。
隨著全球各國國境逐步開放,華航、長榮航都表示,經過新冠肺炎疫情兩年的壓抑,探親、商務及觀光旅遊三大需求不容小覷,明年航空業來自客運的營收也將超越貨運。
航空物流業者指出,根據統計,十月份航空貨運需求下降約百分之八至十,然而十一月分貨量減少的幅度已經縮小,遠東–美國線十一月航空貨運現貨每公斤平均運價約維持在二百元,比去年下降,但仍比二○一九年平均水平高出百分之一百四十。
華航指出,航空貨運市場受全球通膨升息、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全球貿易競爭等多重因素影響,在供應鏈中斷、港口壅塞狀況緩解後,部分國際貨運需求重回海運運輸;不過,年底聖誕佳節即將到來,歐美消費力道復甦,十二月航空貨運量有望回升。
展望二○二三年,在航空貨運方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透露,今年貨運量較前一年度下降百分之八點一,總運量約六○三○萬噸,預計明年航空貨運量還會再年減百分之四點三、總貨運量五七七○萬噸,這反映了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也反映後疫情時代物流業慢慢恢復平穩,而航空客運則會陸續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準。
物流業者指出,疫情所造成的特殊需求即將結束,市場將回到正常的水平;不過,俄烏戰爭、通膨問題等市場變數仍多,若能獲得解決,有望正面挹注航空產業營運表現。
(聯合報)
--
台灣篇
*航空業貨運 迎小旺季
國內航空業期待12月進入歐美假期前出貨小旺季,業界普遍認為,11月航空貨運比10月穩定成長,市場沒有持續惡化,貨量雖不如去年,但已回到過去航空旺季正常水準,華航(2610)、長榮航、中菲行、捷迅、台驊及台空業績有望受惠。
物流業者指出,遠東到美國線11月航空貨運現貨每公斤平均運價維持在新台幣200元,比去年下降,但比疫情前2019年平均水平高出140%。
華航指出,航空貨運市場受到全球通膨升息、地緣政治緊張、全球貿易競爭,供應鏈中斷及港口壅塞狀況緩解,部分國際貨運需求重回海運運輸,隨著近月來調整,各大通路商庫存周期降低,年節到來消費復甦力道逐漸回穩,12月航空貨運市場貨量有望上升。
展望2023年,物流業者表示,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今年貨運量較前一年下降8.1%,總運量約6,030萬噸,預計2023年航空貨運量年減4.3%,總貨運量來到5,770萬噸,反映全球經濟增長趨緩,也反映後疫情時代物流業慢慢恢復平穩。
2023年航空客運陸續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預計整體航空貨運營收下降約22%,今年的航空營收是成長7%,2021年增長24%,2020年增長50%,明年疫後航空市場恢復後,航空貨運收益率會首度轉負成長。
物流業者指出,航空貨運市場運價雖走跌,但整體表現較海運市場平穩,明年主要是航空客運機腹載貨投入,市場供給雖增加,但航班不是一夕之間全部投入,航空貨運價格還是有望比疫情前高出50%左右。
物流業者表示,疫情造成的特殊需求即將結束,現在習慣回到正常水平,航空貨運市場價格下降是一個趨勢,不過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如果回升,經濟活動、消費者支出、企業投資和國際貿易都將復甦,航空貨運需求量有望攀升。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2/11/2/19646069.jpg&x=0&y=0&sw=0&sh=0&sl=W&fw=600&exp=3600&w=600&nt=1
國際篇
*抗疫權威預測不會失控 鐘南山:明年恢復疫前生活
大陸不再「清零」防疫, 外籍專家研判恐面臨「確診死亡數破百萬威脅」。不過,大陸抗疫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大陸「明年上半年就能恢復到疫情前生活狀態」,他分析,大陸再嚴格的封控,也很難控制感染,而變種致病力明顯減弱,預估防疫放寬後,大陸確診死亡率,「跟流感差不多了」。
人民日報報導,鐘南山在廣州受訪表示,根據團隊模型測算,預計廣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會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來,三月中上旬進入平穩階段,樂觀估計大陸疫情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復到疫前生活狀態。
大陸防疫新十條實施後,不再「清零」,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專家分析認為,陸「冬季恐怕會有1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而中國大陸會不會回到2020年疫情失控的嚴重情況?鐘南山明確表示:我的回答是「不會!」
從病例統計來看,大陸感染人數中,死亡人數不到0.1%,鍾南山認為,在防疫放寬後,大陸確診死亡率,跟流感差不多了。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