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21220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10317、死亡+23 中國移入首例BF.7

本土武肺連續十天較前一週同期上升後,昨新增一萬○三一七例,較上週一下降四.七%。目前疫情仍是BA.5占八十四%為大宗,但出現首例中國移入BF.7個案,先前BF.7都是來自其他國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國內疫情是否有另一個波段開始上升,將密切觀察。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本土病例新增完成五十例病毒定序,以四十二例BA.5最多,其次是四例BA.2.75,其餘二例BQ.1、一例XBB、一例BF.7共四例都是重複感染,均為輕症。

境外移入新增完成病毒定序廿四例,BA.5九例、占卅八%最多,其餘為七例BA2.75、四例BQ.1、二例XBB、一例BF.7、一例BA.2。羅一鈞說明,BA.5境外移入占比逐漸減少,新興變異株也沒有獨大狀況,歐美BQ.1較多,日韓則是BA.2.75增加,誰會成為主流株很難預料。另國內完成二例中國移入個案病毒定序,一例為BF.7、一例為BA.5,是目前當地主流株;BF.7出現在北京周圍,BA.5則於大多數省分流行。

我國昨新增本土一萬○三一七例,境外移入四十八例,中重症卅二例,死亡廿三例。

近日新增二例特殊重症均為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羅一鈞表示,分別為十個月大女嬰、五歲男童,六月、十一月曾確診新冠,均於十二月八日起出現發燒、皮疹、紅眼等症狀,男童更有侵犯到心臟的情形,治療後都已好轉出院。

王必勝提到,上週疫情較前一週反轉上升,但幅度小,昨確診數則又比前一週下降,是不是處於起伏狀態,還要再看兩、三天。但不論如何,希望民眾快打次世代疫苗增強保護力。

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已擴及六到十一歲兒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有廿一縣市安排入校接種。

今年本土病例累計八五三萬餘例,中重症三萬八九四四例,其中一萬四○五八例死亡。

*春節自中入境人次翻倍 邊境嚴防/中國疫情升溫 蘇揆指示加派人手、加強衛教宣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在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中表示,農曆春節前自中國入境人次翻倍,另推估春節結束當週返國與入境人數將增至十八.八萬人次。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在鄰近的中國疫情升溫之際,請指揮中心持續密切監測,並加派人手、加強宣導與衛教。

指揮中心在會中表示,中國疫情持續,自十二月十三日起中國官方停止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而根據相關報導,中國多地感冒、退燒藥及中醫藥短缺,醫院發燒門診就醫人數遽增,醫護及工作人員感染情形增加,北京近日年長者感染後併發慢性病死亡數增加,已出現殯儀館遺體不及火化等情形,推測中國感染數及死亡數明顯低估。

指揮中心並說明,最近一週入境人數為十五萬六八四四人次,較前一週增加八.五%,預計寒假出國人數較多,推估農曆春節結束當週返國、入境人數將增至十八.八萬人次。而最近一週自中國入境五六六三人次(占總入境人數三.六%),農曆春節前一週訂票人數已加倍增至一○一六六人次。

交通部則補充,除了部分尖峰時段航班乘載率較高外,經統計自本週起至農曆年後從中國返國的航班尚有機位,訂位率介於三到六成之間。

蘇貞昌表示,近期已有申辦護照人潮,國人出境人數也逐漸提升,預計在年底節慶後以及一月農曆年節後,入境人數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提醒密切監測疫情。

*中國疫情燒 普拿疼爆搶藥潮 小三通開放時程 指揮中心建議謹慎處理

中國疫情升溫藥物需求大增,台灣基層藥局出現「搶藥送中國」現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證實,國內「普拿疼」出現大量收購情況,呼籲民眾適量購買,勿大量轉寄至國外。

王必勝籲適量購買 勿大量轉寄國外
王必勝指出,口服退燒藥「普拿疼」主成分為「乙醯胺酚」,還有其他廠牌出同成分藥品供民眾購買,目前僅「普拿疼」缺貨,其他品牌無此情形。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普拿疼知名度高,大約從今年五月開始缺貨,搶購不是最近一、兩週的事情,不過同成分藥品多,民眾到藥局說明要購買解熱鎮痛劑,就可以買到可用藥品。

王必勝說,指揮中心上週統計,國內乙醯胺酚庫存量約五千四百萬顆,約二.七個月健保用量。國內同成分藥品許可證有四十七張持續生產。指揮中心會確保藥物儲量,持續監測市場供應狀況。

社區藥局藥師表示,普拿疼原廠供貨有限,每次一上架就被搶光。負責普拿疼的消費保健品公司Haleon表示,台灣與全球疫情延續,能緩解咽喉痛、發燒、頭痛、鼻塞、肌肉痠痛等症狀的普拿疼需求升高,已緊急向國外調貨提高供貨量給台灣。

年節將近、中國疫情升溫又出現搶藥潮,小三通開放時程成為焦點,王必勝表示,中轉確診、有症狀的人數只要多一點,都會對離島產生很大的衝擊,指揮中心已建議陸委會小心謹慎處理。

*「BNT沒那麼貴」 郭董:中間被上海復星賺走

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昨日出席台大癌醫四週年院慶,接受媒體訪問時感嘆購買武肺BNT疫苗遭遇許多障礙,並為BNT疫苗抱屈,直言BNT疫苗沒有那麼貴,「是中間都被上海復星賺走」。他也提到疫情可能再起,盼政府給BNT最新的次世代疫苗技術一個機會。

盼政府能採購BNT次世代疫苗
郭台銘表示,當初他買BNT疫苗,就是認為一定要把人民生命作為第一優先,但過程中遭遇到許多障礙,如果當初BNT疫苗可以早二個月進到台灣,死亡人數或許能大幅減少。

郭台銘也提到當初疫苗採購價格,他說疫苗價錢都按照各國GDP計算,BNT疫苗其實沒賣這麼貴,「中間是被上海復星賺走」,所以BNT才會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希望降低疫苗價格。

另外,郭台銘表示,他當初其實答應BNT公司台灣要下訂三千萬劑,現在不確定這些承諾是否能夠兌現。他舉自己母親為例,已打三劑BNT,如果要打第四劑,只能選擇莫德納疫苗,雖然皆是mRNA疫苗應可相容,但沒有人能保證九十七歲的人會不會產生副作用。

郭台銘也說,BNT董事長前陣子來到台灣,宣布要在台灣成立辦公室,也計畫在台灣設置亞洲首座mRNA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中心,製作癌症疫苗。但當對方問他,BNT有沒有機會再拿到訂單,「我只能說連我媽媽要打都沒有。」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BNT疫苗除了民間捐贈的一千五百萬劑外,政府後續也追加採購成人、兒童、幼兒劑型共七六六萬劑,目前三種劑型合計仍有超過一百萬劑,可作為追加劑,不是一劑都沒有。

指揮中心:已跟莫德納簽約
至於次世代疫苗,因政府早已與莫德納簽約,包含今年兩千萬劑、明年一千五百萬劑,今年額度尚未用完,所以會以莫德納優先到貨,BNT則需再研議。

中國篇

*中國疫情 陷入訊息黑洞

殯儀館、火葬場使用居高不下 官方通報確診死亡人數不增反減
中國在本月初放寬武漢肺炎防疫措施後,官方公布的染疫和病故人數未增反減,甚至在時隔近三週後,才在十九日通報兩起死亡個案,疫情走勢與其他步入開放的國家大相逕庭,許多人質疑檯面下有大量「黑數」,已進入「訊息黑洞」。不僅如此,醫療體系人力不足的問題惡化,輕症或無症狀醫護人員被要求上工,咸認疫情還未到最嚴峻階段。

放寬防疫以來 僅通報11死亡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九日通報前一天新增兩起武肺死亡病例,上次通報已是本月三日,亦即官方連續十六天未通報死亡病例。不僅如此,中國上月中旬試探性放寬防疫措施以來,總共僅新增十一例死亡,加上近來公布的確診人數與日俱減,疫情走勢與其他疫苗接種率更高的國家相反。然而,中國民間搶購各類感冒相關藥品,以及撥打求援電話等混亂現象持續升溫,北京的殯儀館和火葬場使用率也居高不下。

美國田納西州范德比大學醫學院傳染疾病專家夏夫納指出,染疫人數急遽上升後,死亡人數通常也會在一到兩週後急升,「中國的疫苗接種率較低,尤其老年族群,染疫身亡卻沒幾人,我們持續以懷疑的眼光解讀中國疫情數據。」

據了解,中國全體人口疫苗接種率達九成,但完成追加劑接種的成年人僅五十七.九%,八十歲以上老年人僅約四十%接種追加劑。中國仍未開放國外研發的疫苗,僅能施打國產疫苗,但學界指出,部分中國民眾不信任疫苗,令北京相當頭疼。

醫護人力不足 輕症也要上班
香港「星島日報」十九日刊文指出,中國官方疫情數據不增反減,可能原因是不再強制進行全員篩檢,以及輕症居家隔離者、本身患有嚴重基礎疾病者都不列入統計,但這使中國疫情進入「訊息黑洞」,「通報數字只是例行公事,已影響中國政府形象。」文中也引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法指出,今冬中國感染率約在十%至卅%之間,病死率約○.九%至○.一六%,換算即一.四億至四.二億人染疫,十二.六萬至六十七.二萬人死亡,但實際病死人數恐怕難以計數。

吳尊友另推測,中國今冬將有三波病例激增,目前為第一波;農曆春節返鄉期間為第二波,病例不排除成倍增加;第三波則是假期結束,民眾重返工作崗位後。中媒「澎湃新聞」指出,中國全國多家醫院近日相繼回報人力嚴重不足,除了呼籲行政人員前往前線支援外,還號召無症狀或輕症醫護人員上工,因為「真正的就診高峰還沒到來」。

交易員染疫 股匯交易量萎縮
疫情延燒也波及股匯市場。近期中國股匯市交易量能萎縮,交易大廳冷清,原因之一便是交易員染疫。多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及銀行證實,北京員工幾乎一半染疫,上海的比例則約五%至十%,連中國證監會也難逃這一波疫情,被迫取消每週一次的IPO審查會議。

*退燒藥優先送北京 中國網民炸鍋/「布洛芬」大缺貨 中媒稱藥廠加速生產 預計明年元旦前可緩解

中國武肺疫情飆升,民眾搶購囤積藥物自保,搶藥潮甚至蔓延海外,布洛芬(Ibuprofen)等解熱鎮痛藥品在國內貨源吃緊、民眾一藥難求之際,傳出多批布洛芬運抵北京後集中送往市內各區,中國網友紛紛發文怒轟當局配藥政策不公。中國媒體隨後引述藥商說法澄清,指稱布洛芬大缺貨的主因是原料供應短少,加上部分藥廠的產線被擱置,這波藥荒預計元旦前可緩解。

布洛芬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常用來止痛、退燒、消炎等,中國生產已逾半世紀,更是全球最大生產和出口國,佔全球產量三分之一。至於為何如今布洛芬一盒難求,中媒「證券時報」十八日報導,據生產商說法,因此前需求不大,相關產能被擱置,如今需求驟增,生產線才剛啟動,只要原料充足,很快就能滿足市場需求,預計本月中下旬即可全面鋪貨。

民眾囤藥 加劇藥物短缺
香港「南華早報」十九日報導,中國正經歷其他國家已經歷過的群體免疫過程,即大量人口染疫,造成醫療資源和藥物短缺,到處都有民眾買不到最基本的藥物。報導指稱,除了趕製不及,感染潮擴大也影響藥物的產線和配送服務,隨著病例持續增加,焦慮的民眾都想囤積藥物應急,從而加劇藥物短缺。

除了委託國外親友幫忙搶藥,導致香港、澳門和澳洲多地缺藥,就連平台網路商店開出比國外產地價格貴九倍的退燒藥,也被中國民眾一掃而空。報導稱,為安撫民心,政府和大型藥廠都表示,儘管許多生產線勞工都確診染疫,但所有製藥廠都在滿載情況下努力運轉,並調動所有人力,廿四小時生產,隨著勞工康復並重返工作崗位,情況很快就能好轉。

據「香港01」報導,中國網路傳出政府已徵用布洛芬原藥廠和抗原生產工廠,包括九安醫療、新華製藥和東北製藥等,未來將免費向民眾發放相關醫療物資,但被點名的藥廠幾乎一律否認。

「新京報」十八日上傳一段影片報導,標題是「多批布洛芬運達北京發往各區」,聲稱北京工作人員正加快速度將布洛芬送往各市區。消息在「微博」傳開後引發網友不滿,紛紛發文怒批當局的配藥政策,痛批北京獨占全國藥物資源「要不要臉?」住在上海市的網友也無奈表示,「能給其他省市留一點嗎?」

*中國脫序解封 商業信心創10年新低

調查顯示 中國經濟恐在明年走向衰退
路透報導,根據總部設在倫敦的數據供應商「世界經濟 」(World Economics)所做的調查,由於中國突然解除許多武漢肺炎的防疫封控措施,導致染疫人數激增,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中國的商業信心跌至近十年來最低。

根據「世界經濟」十二月一日至十六日對二三○○多家中國公司的銷售經理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十二月信心指數從十一月的五十一.八降至四十八.一,是該項調查二○一三年一月開始以來最低;這項調查是中國在十二月七日大幅放鬆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引發全境染疫人口激增後,商業信心遭嚴重打擊的初期指標之一。

「世界經濟」指出,這項調查強烈地預示,中國經濟成長速度已相當明顯地放緩,並可能在二○二三年走向衰退。今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料僅達三%,是近五十年來最差表現。

製造、服務業PMI均低於50
這項調查顯示,中國十二月的商業活動大幅下降,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低於五十的水準;「世界經濟」指出:「目前受到武肺疫情負面影響的公司比重,已經上升到調查的最高點,超過一半的受訪者現在表示,其營運正以某種方式受到損害。」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三年來實施全球最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卻重創經濟,並引發他上任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抗議,因而被迫進行解封;上週五落幕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領導層在二○二三年將著重於穩經濟,並將加強政策措施以確保達到主要經濟目標。

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中國經濟可能至少要花上一季的時間才會翻轉,許多小型企業的流動性已用罄,尤其是餐館、健身房、飯店和其他城市服務企業。

產業篇

*報復性出遊 易飛網︰春節機位賣光

明年機位代理月增10倍 可望損益兩平
旅遊電商易飛網(2734)昨舉辦法說會,易飛網董事長周昀生表示,明年取得機位代理每月逾1萬個,相較之前每個月拿不到1000個是成長10倍,其中明年第1季農曆年節出國旅遊旺季,雖然機位價格不便宜,但已全部售完,就目前觀察,明年前3季都會較今年同期成長,對明年損益兩平相當有信心。

周昀生指出,疫情期間取得多項業務代理權、經營權以及航空機位,包括取得華信假期總代理、南北之星快輪獨家總代理及桃園機場櫃台代理等「三代理」;其中,華信假期總代理為易飛網於2021年取得,以機加酒打包模式銷售,衝刺國內旅遊產品,同年亦取得南北之星快輪獨家總代理,成為服務最多台灣本島赴馬祖旅客人次的旅行社;而2019年取得的桃園機場櫃台代理,整合桃捷交通票券、SIM卡銷售及旅遊服務,原本為出境及入境各1個據點,目前已擴大到8個營運據點。

取得明年每月逾萬個機位
展望明年,周昀生說,已取得國籍航空公司明年每月逾1萬個機位,創下歷年最高保證機位數量,可迎接明年境外旅遊復甦時的量能,而開發的B2B2C元件分銷平台系統,以系統化方式授權其他下游中小型旅行社分銷自由行元件,目前已經簽約380幾家旅行社,也取得台灣虎航(6757)機上綜合運營權、日本多個地方政府的行銷資源預算,推廣疫後日本觀光、獨家南北海運新航線代理權,包含東引、莒光,小三通復航後之最短距離的福建琅岐島航線。

易飛網今年累計前三季每股虧損0.51元,主要是受第一季每股虧損0.55元影響;若明年損益兩平,將是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轉虧為盈。

虎航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台灣虎航昨日董事會通過決議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台灣虎航表示,為配合長期經營發展目標,將授權董事長配合相關法令規定向臺灣證交所申請創新板上市。

市場人士指出,台灣虎航改掛創新板,主要是營運模式,以及行銷售法創新,在營運模式方面,台灣虎航是目前國籍航空中唯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LCC),而台灣虎航今年4月宣布將推出我國航空業界首發超限量NFT(非同質化代幣);此外,疫情期間也舉辦日本物產展,銷售岡山、佐賀等農產品。

興櫃掛牌的台灣虎航,昨日以小跌0.21元的31.85元作收,股價高於華航(2610)的18.9元、長榮航(2618)的27.95元,以及星宇航空(2646)19.1元,是為航空股王。

台灣虎航前三季每股虧損6.15元,資本額40億元,華航是最大股東,持股達78.41%,其次是華信航空的3.86%。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郭台銘:BNT採購 執政當局未把人民生命擺第一

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昨出席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四周年院慶,他談及過去採購BNT疫苗非常艱辛,指「政府一定要把人民的生命作為第一優先,但現在執政當局並非如此。」還說當初「我、台積電、慈濟,在總統蔡英文恩准下,才可以辛苦的引進來,如果可以早兩個月進來,死亡人數可大大減少。」

由於目前政府僅採購美國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郭台銘昨也說,德國友人當初在台灣最困難時伸援手,這時候如果一劑BNT疫苗訂單都沒有,「我替BNT叫屈」,應給BNT最新疫苗一些機會。

郭台銘昨被問及是否競逐二○二四總統大位,他僅表示攻克癌症是他「下一個目標」,但他話鋒一轉談及過去採購BNT疫苗,指政府一定要把人民生命當成第一優先,但看來,現在執政當局並未把人民生命視為最重要。

郭台銘說,當時有人說「BNT是大陸做的疫苗」、「復必泰不能進來」,但當初要拿到新冠疫苗是非常非常困難,他是經由德國商業夥伴引薦,認識德國BNT總部老闆,才有把握買到一千五百萬劑,「當初只給我一千萬劑,後來我跟人家訂了三千萬劑。」

郭台銘說,全球疫情持續發展,疫苗仍有需要,但現在選完了,人也換了,「我還欠人家一個三千萬劑的承諾。」他還以自己九十七歲母親為例,已連打三劑BNT疫苗,需要打第四劑疫苗,醫院卻告訴他,現在台灣一劑BNT(指次世代疫苗)都沒有,只能打莫德納。

郭台銘說,BNT曾在台灣最需要的時候,包括自己、台積電和慈濟都曾去洽談,在蔡總統恩准下,辛苦引進,但「當時如能早進來兩個月,台灣的死亡人數可以大大減少。」

郭台銘表示,BNT董事長也問「是否有機會再拿訂單、三千萬劑何時有希望?」可是到現在為止,「我也不曉得應該找誰?」上月BNT董事長來台,決定在台設立辦公室,與台大癌醫等大醫院合作癌症疫苗臨床試驗,「人家設立癌症研究基地時,把在台灣放在亞洲第一優先,有最新疫苗技術也願意賣我們,但連我媽媽要打,都沒有。」郭台銘最後說,「像這種沒有以人民性命、福祉作為第一優先的政府,我也不敢期望。」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一開始採購疫苗就與AZ、COVAX簽訂,後續也和莫德納簽約,並非不買疫苗,只是到貨狀況不如預期,「這非操之在己」,非常感謝郭董、台積電和慈濟捐助一千五百萬劑BNT疫苗。

至於次世代雙價疫苗,莊人祥說,「沒有不買BNT疫苗」,但與莫德納今年訂有二千萬劑合約,而現在一天僅打三萬劑,因此還在評估中。

*上周小幅增加 疫情另波上升?仍待觀察

新冠肺炎連十天上升後,昨天略降,新增一萬○三一七例本土個案,較上周同日下降百分之四點七。指揮官王必勝說,上周共增十萬七三一五例,較上上周十萬○六六二例略增百分之六點七,「雖然看起來有增加,但幅度算小」,疫情是否還在低谷起伏,或另一個波段上升的開始,仍需觀察二至三天。

新冠肺炎病毒株持續變異,上周定序七十四例確定病例,包括五十例本土個案及廿四例境外移入。在本土個案部分,又定序出新興變異株,包括四例BA.2.75、兩例BQ.1及XBB和BF.7各一例;BA.5共四十二例,仍為主流病毒株,占八成四。境外移入部分,BA.5占比逐漸減少,其他新興變異株互有消長,上周BQ.1位居第二,這周則是BA.2.75竄升,沒有獨大情形。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歐美以BQ.1較多,BA.2.75則在日本、南韓明顯增加。

*小三通何時通 王必勝:評估已轉陸委會

指揮官王必勝上周至金門視察,了解當地醫療、防疫量能是否足以應付小三通復航,昨他被記者追問小三通進度時表示,已將相關評估提交給陸委會參酌決策,但何時開放無法確定。不過,一旦開放小三通,大陸疫情走向高峰,可能衝擊離島的醫療防疫量能。

「指揮中心防疫方面評估,已轉陸委會參考。」王必勝說,由於疫情對離島衝擊風險較大,建議小心謹慎處理;至於最終拍板,非指揮中心可決定,仍由決策單位討論。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上周則透露,小三通「絕對不會拖過春節」。

大陸疫情升溫,台灣出現搶藥潮,王必勝說,普拿疼原廠藥品遭大量蒐購幾無存貨,已向藥廠要求加速供貨,但全球供貨吃緊,恐有難度,不過國內僅普拿疼缺藥,其餘四十七家持有藥證廠商持續生產。

中國篇

*疫情續燒 北京力推復工復產

當前,北京疫情處於高位運行態勢,感染者數量增加,這座城市正經受疫情衝擊影響。北京努力推進復工復產工作,保障民眾就醫用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中新社報導,北京統計部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嚴峻的疫情形勢加上需求減弱及國內外複雜環境影響,北京11月份經濟恢復總體放緩。面對複雜局面,北京發布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並發布《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簡稱新12條),從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力穩就業保民生四方面著手,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隨著感染者數量的增加,北京藥品供應處於緊平衡狀態。

連日來,北京藥企開足馬力加大具有退燒、鎮痛等功能藥品的生產力度。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悅康藥業,從12月10日起開啟滿負荷生產模式。在一座生產廠房內,智能化生產線將一盒盒藥品打包、裝箱,這裡每天約能生產7萬盒複方氨酚烷胺膠囊。   

位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內的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積極採購原料加大生產能力。目前,工廠口服液全產線日產25萬瓶(盒),預計春節前布洛芬混懸液等能進一步加大產能。   在北京市昌平區,部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生產企業一度出現用工荒。人力社保部門將用工缺口訊息推送至該區上百家勞務派遣企業和80餘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兩天時間,企業補上了緊急性用工缺口。

為幫助藥企有序復工復產,北京藥監部門派駐工作人員全天候駐廠,並調研企業生產面臨的困難與需求,協助企業解決原材料短缺等問題,保障藥品以及抗原檢測試劑的市場供應,讓民眾買得著、用得上。

進入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北京各區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穩產達產,加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位於昌平區的北汽福田康明斯超級動力工廠生產廠房內,各部件生產廠房及組裝廠房正緊張有序地生產。目前,北汽福田在保證疫情防控穩定的情況下,及時調整工作安排,統籌生產、供應、銷售、庫存等工作,著力提高生產效率。   

位於朝陽區的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施工一直未中斷,有幾種材料需從京外採購,隨著企業復產、物流暢通,如今所需材料都已進場。目前,項目整體進度完成逾95%,處於收尾及驗收前檢測階段。   

北京各園區也圍繞企業生產要素,積極紓困解難助推入駐企業復工復產。位於海澱區的中關村科學城四季科創中心,從租金減免和租金延遲交付等方面為企業減輕經營壓力,著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入駐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聯合報)
--
台灣篇

*郭董談疫苗採購 語多感嘆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19)日出席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四周年院慶,對於過去採購BNT疫苗過程受阻,重砲抨擊執政黨未將人民生命放在第一優先。他嘆氣說:「我、台積電、慈濟,在總統蔡英文恩准下,才可以辛苦的引進來,如果可以早兩個月進來,死亡人數可大大減少,這些東西,都可以存查備案。」

目前政府僅採購美國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郭台銘為德國BNT抱不平,指德國友人在台灣最困難時伸援手,這時候如果一劑BNT疫苗訂單都沒有,「我替BNT叫屈」,應給BNT最新疫苗一些機會。

「購買疫苗過程,是非常非常艱難的過程。」郭台銘說,當時有人說「BNT是大陸做的疫苗」、「復必泰不能進來」,但當初要拿到新冠疫苗是非常困難,他是經由德國商業夥伴引薦,認識德國BNT總部老闆,才有把握買到1,500萬劑,「當初只給我1,000萬劑,後來我跟人家訂了3,000萬劑。」

至於採購價格,郭台銘說,買一劑是7美元,是照國家GDP訂定的,「BNT賣我們,也沒那麼貴,是被上海復星賺走了。」現在BNT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就是希望降價,人家董事長也問,「是否有機會再拿訂單、3,000萬劑何時有希望?」但現在不知道該找誰談這事。

郭台銘說,全球疫情持續發展,顯然疫苗仍有需要,但現在選完了,人也換了,「我還欠人家一個3,000萬劑的承諾。」他除感嘆德國友人在台灣最困難時伸援手,這時卻一劑訂單都沒有,也指他97歲母親打過三劑BNT,還有眾多打過BNT的年輕人,現在都打不到一劑BNT(次世代雙價疫苗),只能打莫德納。

郭台銘還說,上月BNT董事長來台,決定在台設立辦公室,與台大癌醫等大醫院合作癌症疫苗臨床試驗。

*壽險大軍 前11月減少萬人

新冠疫情衝擊、法規要求變多等影響下,22家壽險業今年前11月登錄的業務員人數大減1萬853人,至21萬1,708人;儘管招募困難,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安聯人壽分別以淨增加695、603、208人,奪下壽險業增員前三強。

壽險公司資深主管說,壽險業過去20幾年來招募業務員用「增員」而非徵員,因相較其他行業無嚴格面試或筆試,早年更是有意願就錄取。不過,資格要求不多的年代已經過去。

除了必須通過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每年須上六小時法令遵循課程(俗稱法六),今年起還新增每年須參加高齡教育訓練課程,且與法六一樣,今年沒上完課,明年不能賣保單。

法規趨嚴,加上新冠疫情下客戶不太喜歡面對面接觸、想要進行家庭財務規畫的念頭也變得保守,這些因素都讓壽險業務員飯碗變得難捧,以今年前11月為例,登錄人數減少1萬853人,為去年同期減少5,183人的2.1倍。

儘管如此,還是有三家公司繳出亮眼成績,秘訣何在?根據分析,其各自在精準行銷、協助考照、數位化銷售與輔導等下了番功夫。

台壽11月底業務員9,006人,較去年12月底淨增695人,因為從育才本質作了改變,把經過分析的客戶名單,包含年齡、生命周期、適合的商品等,給新進人員,以往得花70%時間尋找準客戶,如今只需花20%時間。新人有更多時間做銷售與服務,成交率提高、收入增加,自然進入良性循環。

中壽11月底業務員1萬6,084人、增加603人。根據該公司最新評估,明年若能淨增加千人,將有機會超越新光人壽,躍升業務部隊第四大壽險公司。新壽11月底業務員1萬7,673人,較去年底流失1,117人。

據了解,中壽花很多時間在協助新人通過資格測驗,今年前11月考照通過人數約1,100人,占該公司考照人數約七成,通過率遠高於整體壽險業不到四成。

德商安聯人壽11月底業務員5,179人、淨增208人,完善的數位平台,包含銷售與輔導,幫了大忙。銷售部分,前端的客戶需求分析、解決方案選項、建議書呈現、投資標的(挑選基金)等,都在數位與社群平台進行,最後需要客戶簽名時,業務員再出門拜訪即可。

輔導方面,安聯透過數位平台,即時掌控業務員的約訪率、成交率是否走低,並且給予所需協助,也降低陣亡率。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2/20/2/1971153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國際篇

*亞洲人旅遊 興致缺缺

儘管各國重開邊境,受新冠疫情壓抑的旅遊需求大爆發,但各國狀況其實大不相同,最新調查顯示,亞洲國家民眾「再也不想去旅行」的比率最高,其中又以日本人最多。

全球決策情報業者Morning Consult訪調15個國家16,000名成年人發現,南韓有15%的受訪者表達再也不去旅行、中國大陸有14%;北美地區相距不遠,14%的美國人和11%的墨西哥人也這樣說。但這些國家的比率都不及日本人,35%的受訪者說沒打算再出門旅行。

這份在8月公布的「旅行和旅館狀況」(The State of Travel & Hospitality)報告,詢問的是「任何休閒旅遊」計畫,沒有區分國內外。

Morning Consult分析師羅施克說,這項調查於今年4月和7月各進行一次,其實未來三個月打算出門旅行的日本人增加7個百分點,未來12個月會旅行的增加4個百分點,但兩次訪調都說不再去旅行的人數,日本都維持沒變。

就算有意願的比率增加,日本在北亞地區仍然落後,僅45%的日本人說未來一年想去旅行,遠低於大陸的65%和南韓的66%。

研究旅客行為的東洋大學教授古屋秀樹說,有個原因是日本文化「偏向規避風險」。他補充表示,如果染疫風險高,同儕壓力也會讓旅行者不離家太遠。

食品旅遊公司Tabimori董事總經理花田說,他相信財務是更大的原因:「可以說是疫情降低了日本想出國的人數,但我認為日圓疲弱的影響更大。」

不過日本人不願出遠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根據日經新聞,2019年時僅23%的日本公民持有護照,在G7國家中比率最低。

相較下,高達77%的德國人說,計劃未來12個月會出門旅行,「再也不想去旅行」者僅6%,西班牙和義大利人更只有4%不想再出門。

*澳門拚經濟 防疫再鬆綁

澳門政府宣布,今(20)日起取消有關中國大陸疫情風險區的規定,也就是從大陸到澳門人士都不用隔離,只需持核酸和抗原檢測陰性就可入境。同時,澳門還放寬從香港、台灣以及所有入境旅客從「5+3」變成「0+5」外加入境後連續三天要做PCR。

澳門在本月6日起已優化由大陸入境澳門的防疫措施,由大陸低風險區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區來澳返澳人士均不必接受集中隔離,但由高風險區入澳人士仍需要接受「五天集中隔離+三天居家隔離措施」醫學觀察。從20日開始的最新防疫舉措,實際上就是取消對大陸「高風險地區」入澳防疫限制。

澳門在17日也開始放寬從香港、台灣及海外入境澳門的政策,從五天集中隔離加三天居家隔離,改為五天居家隔離加三天離境限制,稱為「優化5+3」,並放寬入境前須持有72小時PCR陰性證明(此前為48小時)。

疫情極大衝擊澳門經濟,尤其博彩業嚴重依賴中國大陸遊客。為推動疫後旅遊經濟的復甦,澳門日前推出面向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和上海「四省一市」旅行團的補助計畫。

統計顯示,入境澳門遊客從疫情前2019年的3,940萬人次減少到2021年的770萬人次;博彩業營收從疫情前2019年的2,933億澳門元降到2021年的875億澳門元,今年前11月更僅有387億澳門元。

實際上,大陸各地爭相放寬防疫限制後,就不斷傳出染疫人數暴增。不過,根據大陸國家衛健委18日公布數據,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僅1,995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官方態度可見,當前除了淡化染疫,還不斷強調要穩經濟增長。

其中,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指出,為應對短期內感染數量增多造成的衝擊擾動,當前關鍵是做好三件事:一是更好保障群眾的就醫用藥,不出現大範圍的醫療資源擠兌;二是保障產業穩定運行,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不能中斷;三是要做好藥品、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穩價,不能出現斷供。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