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21226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連升兩週 跨年連假後 估確診數將微增

跨年後疫情可能持續攀升!本土武肺昨新增一萬七六五○例,較上週日增加十七.四%,上週病例數累計十二萬○七七五例,較前一週上升十二.六%,連續兩週上升,且增幅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預估本週會再較上週成長十%至十五%,單日最高可能突破二萬例,跨年後也會再增加,但幅度不會太高。

新增本土病例以新北市三五一○例最高,其次是台中市二一九九例、台北市二○四五例。境外移入則新增七十九例。

中重症新增七十例,包含四十五例中症、廿五例重症。死亡新增廿四例,均為四十多歲以上,其中廿二例具慢性病史、十四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

面對新年即將來臨,各地大型跨年活動可預期吸引大批人潮聚集,莊人祥指出,跨年時正值連假,部分醫療院所休診,因此確診病例會低一點,但可能在上班後回補,研判仍會有一波病例增加。但現在疫情相對處於低點,且已有相當多人感染,增幅不會太高,下一波疫情高峰維持原先估計,應該會落在一月底、二月初。

另外,美國近期通過嬰幼兒的莫德納次世代疫苗,莊人祥強調,已請莫德納盡快提供文件,待收到後將由食藥署安排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此外,食藥署預計今日討論含乙醯胺酚解熱鎮痛劑是否限購相關事宜。

金門設 小三通復航專案辦公室
「小三通復航專案辦公室」小三通復航在即,金門縣於縣府大禮堂設置專案辦公室,自昨日起四天受理民眾登記搭乘一月七日二月六日間前往中國的探親專船,首日共六八四人登記,其中金門鄉親四八○人、中國配偶一六六人、中國學生三十一人,其他非縣籍子女或配偶七人。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表示,評估目前中國疫情進入指數型上升期,貿然開放「中轉」,恐怕會造成金馬離島醫療及防疫量能崩潰。

中國篇

*挨轟數據嚴重失真 中國官方停止每日發布疫情

中國倉促鬆綁武漢肺炎防疫措施後,本土疫情快速升溫,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疫情數據與各地實情不符,廣受各界詬病,廿五日宣布今後不再發布每日疫情訊息。改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訊息,供參考和研究用。與此同時,醫療資源匱乏問題仍衝擊各地,傳出各省被迫調派醫護人手前往北京支援,以及出殯延後半個月辦理等情況。

中國月初鬆綁防疫後,各地染疫人數激增,國家衛健委不到兩週前才停止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但截至廿四日通報的累計確診病例僅卅九萬七一九五例,最近四天皆未通報死亡個案,數字顯然極度失真。中國官方已修改準則,認定病毒導致肺炎或呼吸衰竭死亡才歸類為染疫死亡,與英美等其他國家標準截然不同。

浙江日增陽性逾百萬例
浙江衛健委廿五日表示,在過去一週內,該省所有發燒門診的單日最高就診人數超過四十萬人,是平時的十四倍;目前該省每日新增陽性逾一百萬例,根據近期病例監測和社區抽樣調查,元旦前後將達疫情的高峰,日增陽性恐達兩百萬例。

「香港01」報導,北京疫情極為嚴峻,某「三級甲等」(中國醫院最高等級)醫院課室醫師陳勤指出,目前每天急診約接診四百至五百名患者,比往年增加約兩倍,且幾乎全是呼吸道疾病。「北京青年報」也引述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賀明軼指出,目前每天接收五百至六百名患者,其中重症比例接近四、五成,危重症接近兩成。北京各醫院的急救室幾乎被佔滿,重症病房也幾乎飽和,已成為眼下棘手難題。

醫護人員不滿被迫援京
中國媒體「財新網」廿四日披露,山東、湖北、江蘇、湖南和四川等地,皆已調派資深醫生在內的醫療團隊,前往北京支援救治重症確診者,光是江蘇就派出一六○人。地方醫療人員和前線醫護人員對此大為不滿,認為各地的重症患者佔整體患者的比例不會小於北京,「難道將全國醫療人員都調去北京,就能解決問題?」據了解,北京已是中國醫療資源最充沛的城市,去年每千人擁有醫師執照和護理師執照的比率,均為全國平均值的兩倍。

廣州出殯延後半月受理
另外,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廿四日表示,由於近期業務量大增,出殯服務延至明年一月十日後才接受申請;若僅火化遺體不辦告別式,則可照常辦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自中國放寬防疫以來,從未收到最新住院人數等數據通報,懷疑應是當局無從統計實際人數。英國經濟研究諮詢公司「凱投宏觀」表示,中國正進入疫情最危險的幾週,當局目前幾乎未試圖減緩疫情傳播速度,隨著農曆春節到來,現在疫情還不嚴重的地區恐怕也快要淪陷。

*沒工作怎消費 中撒錢刺激內需挨批

在上月零售銷售年減五.九%後,中國廣東、海南、江蘇、四川等地方政府陸續推出消費券,以提振疲軟的內需;但經濟學家認為,鼓勵消費更有效方式是確保民眾有穩定的工作與足夠的所得,這有賴民營企業的復甦,但如今中國人民所得不穩、民企被迫「躺平」,撒錢刺激消費恐成效有限。

南華早報以四川省成都為例,成都高新區本月推出價值一億人民幣(四四○億台幣)的新一輪消費券,希望刺激內需。二十七歲咖啡店范姓老闆說,「我不是非常期待消費券帶來買氣,現在只希望生活回歸正常,我們要的是穩定發展的環境」。

報導說,廣東、江蘇、新疆等各省政府也推出類似措施,激勵民眾在食品、汽車、家電甚至旅遊上支出。德邦證券報告指出,如果二○二三年中國可進一步推出一千億人民幣的消費券,預料可刺激消費成長近一.四兆人民幣(六.一六兆台幣),使零售銷售年增長回升三.一%。

但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毛振華認為,消費券對長期消費復甦的助益有限,因限制支出的真正原因是民眾所得;而且這些券事實上不是消費券,而是由政府與商家支付折扣的促銷券。

他建議中央政府向中國十四.一億人民每人發放五千元人民幣(二.二萬台幣),而不是要求民眾花費一定數額金錢才能獲得折扣;政府必須透過增加多數人的收入,來改善人民的採購力。北京因擔心增加債務負擔,迄今不願仿效美國與香港,推出全國性計畫。

他還提到,當局在本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矢言支持民營企業,但市場的反應不如預期;「現在我們看到民營企業不願投資與貸款,他們的躺平心態不是突然間造成的」。儘管北京矢言「國企民企平等對待」,但他說政府必須努力為民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也說,為提升消費,政府當前最重要的事是盡快讓生產回歸正常、盡速恢復人民正常工作生活,如此人民才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來支撐支出。

*中無序解封 克魯曼︰難奪經濟主導地位

長期成長不斷遭調降 中國經濟已今非昔比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指出,中國在制度、總體經濟、人口結構等各層面的積弊使其長期經濟成長預期不斷遭調降,顯示中國經濟前景已今非昔比;儘管中國已成為經濟超級大國,但若期待中國在經濟上占據主導地位,或許要等待很長的一段時間。

克魯曼投書紐約時報指出,中國以嚴厲封鎖方式控制疫情傳播,原本展現北京無須徵詢公眾意見,彰顯其所謂體制的優越性,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拒為解封準備,提供人民有效疫苗,導致脫序解封亂象橫生,正凸顯獨裁政府的弱點,亦即在領導人出錯時,沒有人敢告知。

克魯曼還說,中國長期的總體經濟問題似乎也達到臨界點;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經濟成長好處很少擴及家庭,致使消費支出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偏低,得靠極高的投資來填補此缺口,但所有跡象顯示,投資報酬率正急遽下滑,企業已不願投資新項目。

該文說,中國透過推動巨大的房市泡沫,成功維持充分就業,但中國房地產業已膨脹得令人難以置信;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占中國GDP二十九%,相當於美國房市泡沫巔峰時期的兩倍之多。

分析師︰中國超美 永遠不會發生
克魯曼說,最令他震驚的是分析師開始調降中國經濟成長的長期展望。高盛先前預估中國將在二○二○年代中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最近已延後至二○三五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在二○二○年底推測中國將在二○二八超越美國,也延後至二○三三年,現在更說至少數十年都不會發生;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永遠不會發生中國超越美國的事。

部份原因在於人口結構。自二○一五年以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如果中國能維持生產率高速增長,中國的經濟仍可快速成長,但因政策錯誤,恐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亦即一些窮國的經濟快速追趕,但到某個程度便停滯不前,而收入水準仍遠不及最先進經濟體。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防搶退燒藥 食藥署討論限購令

中國大陸疫情嚴峻,部分民眾搶購止痛退燒藥寄至大陸,衛福部日前宣布限購宣導措施,由藥師把關,勸退大量購買的民眾。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說,今天將開會討論擬定規畫方向,鎖定和「普拿疼」同成分的「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藥物,決定是否進一步實施如「退燒藥實名制」的更強制手段,以防搶購。

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說,藥師公會全聯會廿四日已行文「藥局婉拒大量販售口服退燒藥品通報」至各社區藥局,請藥師若發現有民眾欲大量購買退燒、感冒藥品等指示藥,協助向民眾加強宣導無需囤積、也不要轉寄或攜帶大量藥品至國外,藥局若婉拒民眾大量購買,還要填雲端表單通報。所謂「大量」定義為每次購買八十顆(約四人、五天用量)。

但張文靜也說,彙整北市社區藥局意見,目前很少遇到大量採購民眾,偶而可遇到陸配前來購買,但數量也很少逾八盒。

吳秀梅說,監控國內「乙醯胺酚」成分退燒藥販售狀況,僅「普拿疼」缺藥,其他同成分藥物供貨正常,研判與廠牌知名度有關。現階段先請藥局藥師勸說,並採限量購買,今將與業者針對廿六張含「乙醯氨酚」單一藥品藥證等產品進行討論,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實施「退燒藥實名制」。

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說,今年五、六月全台約用一點二億顆退燒藥,平均一個月六千多萬顆,如依此使用速度,加上部分民眾搶購,真的可能出現退燒藥缺口;美國、新加坡均已爆發缺藥慌,建議政府限制退燒藥物出口,但不要管制民眾採購數量。

沈采穎說,食藥署應盡快盤點各藥廠目前退燒藥物庫存量有多少?還可維持多久的量?並告訴全民「備藥量充足,不要搶購」,否則一旦實施強制限購,反而恐引起另一波排隊搶購潮,引來民怨。

至於疫情,昨新增一萬七六五◯例本土個案,與上周日相較,增幅約一成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以新增幅度來看,本周單日可能逾兩萬人確診。昨新增廿四例死亡、七十例中重症個案。

中國篇

*陸衛健委 停發每日疫情數據

大陸放寬防疫後,染疫人數大增,但官方通報確診數字太低,背離現實,引發批評。大陸衛健委昨宣布,即日起不再發布每日疫情數據,意味衛健委近三年的每日疫情通報走向終結。而繼青島和東莞「誠實」說出日增新冠確診數後,浙江省昨也公布,目前每日新增報告陽性人數已突破一百萬例,未來幾天將達到驚人的日增兩百萬例。

專家形容目前大陸疫情如海嘯襲來,但衛健委每日通報的確診人數僅為三至四千人,甚至無死亡病例,引發專家和民眾強烈質疑。衛健委昨公告稱,從即日起,不再發布每日疫情訊息,將由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相關疫情訊息,供參考和研究使用。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部分流行病學專家表示,現在大陸仍按甲類傳染病管理新冠,因此醫院要在發現確診病例後兩小時內上報,但大量接診人數使得醫療機構無法完成報告,這可能也變相鼓勵和放任了醫療機構不報告。多位專家建議,參照國外經驗,大陸應盡快將抗原(快篩)檢測陽性者納入每日的確診數字統計。

山東省青島市衛健委廿三日通報每日新增感染量為四十九萬至五十三萬人;廣東省東莞市當日也通報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廿五萬至卅萬人。

浙江省昨公布,目前浙江日增新冠陽性人數已突破一百萬例。官方稱,過去一周全省發燒門診單日最高就診人次為四十點八四萬人次。全省目前在院治療新冠肺炎病例共一萬三五八三人,新冠引起的重症病例一人。

*明年1月中 有望迎春運高峰

大陸春運火車票24日開售,根據中國在線旅遊平台去哪兒網(下稱去哪兒)消息,在大陸防疫政策持續優化的背景下,民眾出行需求有所回升,大陸有望在明年1月中旬迎來首個春運出行高峰。

中新社報導,去哪兒數據顯示,24日5時至9時,平台火車票搜索量環比增長2.2倍。從春運首日出票情況來看,北京—鄭州、北京—武漢等熱門線路二等座餘票較少。較為熱門的北京—長沙、北京—成都線路目前還有不少餘票。

近日,各地陸續放寬出行限制,民眾出行需求回升。去哪兒數據顯示,17日以來,每天約1.3萬人預約下單春運期間的火車票,熱門目的地為成都、重慶、哈爾濱、長沙、昆明。機票方面,目前,明年春節前出發的機票增速已放緩,但預訂量仍在增長。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郭樂春分析,疫情發生以來,不少旅客首次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需求量大,2023年春運首個出行高峰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1月14日、15日)出現。但也要看到,不少旅客仍對返鄉持觀望態度,加上今年各類院校放假早,也讓明年年春運呈現出預訂周期短、分散出行的特點。

在郭樂春看來,春運出行數據回暖,將為旅遊業的復甦注入更多信心。

(聯合報)
--
台灣篇

*實名制買退燒藥 26日討論

中國大陸新冠疫情引發搶藥風潮,台灣也傳出「普拿疼」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份藥品出現缺貨狀況。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昨(25)日透露,「實名制」今日與業者討論再做決定,現階段由藥局勸說民眾限量購買。

台灣「普拿疼」等鎮熱解痛用藥缺貨,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在立法院表示,藥局規勸民眾「限量買藥」,初期應會以含乙醯胺酚成分的藥品進行管制;衛福部副部長王必勝進一步表示,若情況嚴重,「普拿疼」在內的其他乙醯胺酚成分藥物,不排除採取暫時性實名制做相關管制。

面對各界疑慮,吳秀梅昨表示,據食藥署監控資料,現在國內乙醯胺酚成分的退燒藥,僅有「普拿疼」出現缺藥,其他同成分藥物都沒有類似問題,研判可能與廠牌知名度有關。

根據食藥署提供數據,國內與「普拿疼」同成分的乙醯胺酚藥品,庫存量約5,400萬顆,原料藥仍有10.6個月用量,生產數量約21萬多顆;非類固醇消炎藥的布洛芬藥品庫存量約91萬顆,原料藥可生產五個月供應量,數量約450萬顆。

*亞洲搶藥潮 藥廠上緊發條

亞洲疫情爆發,新冠、流感夾擊。中國大陸疫情嚴峻,亞洲各國自危而祭出藥品管制令,台灣也擬發布相關措施,業界憂,藥品、疫苗供應鏈恐遭斷鏈危機。國內各大藥廠,本土大藥廠永信(3705)、生達、杏輝、南光、健喬不排除擴大生產規模。

據悉,除了中國大陸之外,日本與印度都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指揮中心示警,農曆年前國內疫情將再出現高峰。由於內外夾擊,導致亞洲各國出現藥物搶購潮,包括鎮痛解熱藥物、抗生素、呼吸道用藥成為戰略物資。

根據外電,大陸疫情升溫引爆該國醫療量能緊繃,民眾不僅搶藥、囤藥,其需求甚至外溢至鄰近國家,包括台灣、星、馬、日、韓、港,均因大陸內需牽動,不少藥品物資透過各地親友蒐購而流向大陸內地。

疫情方面,不僅大陸,日本近期也爆發新一波疫情,21日單日新增20萬餘例,是相隔近四個月再超過20萬人,後續22、23日的確診數也都突破15萬人。

在台灣方面,指揮中心昨(25)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7,650例本土個案,較上周日上升17.4%。指揮官王必勝指出,春節後單日新增病例數可能高於2萬。凡此,均加速國內醫藥品物資受到關注。

面對大陸藥物搶購需求,國內各大藥廠證實,近期來自港、澳等地鎮痛解熱藥物的採購需求確有明顯成長,但為了台灣供貨穩定,各大藥廠審慎因應,必要時不排除擴大產線。

生達表示,現階段會努力做到「不缺貨」,維持感冒藥、抗生素、支氣管炎、消炎止痛用藥等穩定出貨。

杏輝指出,近來台灣出現搶購鎮痛解熱與感冒類藥物,杏輝旗下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份藥品及其他多項感冒及鎮痛解熱產品,目前庫存尚屬安全。

法人分析,除了鎮熱解痛用藥之外,因為新冠疫情國境封鎖的關係,全球近兩年皆未發生流感大流行,導致「免疫負債」造成呼吸道感染頻傳,也刺激抗生素需求上升。

其中,南光在美國市場主要銷售抗生素用藥,今年台灣區業績穩定成長,明年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海外,中國大陸市場因抗炎減敏藥Methylprednisolone取得中國一致性評價,拿到集合採購大單,明年出貨力道可望延續。

健喬今年因5月台灣疫情高峰,呼吸道用藥「愛克痰」銷量暴增,今年全年出貨量達1億顆。由於「愛克痰」的中國許可證已拿到,明年首季開始出貨,初期銷售目標5,000萬顆,後續很快就會超過台灣的銷量。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2/26/2/1975580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國際篇

*FT報導官方預估數 本月來逾2.5億人染疫

在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公布將停止發布每日疫情資訊之際,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中國大陸官員上周預估,在12月1日至20日共約2.5億人確診新冠肺炎,約占總人口的18%。近來大陸各地預測的確診人數都高於官方數據,已使人懷疑官方數據的準確性。

FT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大陸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孫陽在21日一場會議上透露,光是20日單日就有約3,700萬人染疫,約占總人口的2.6%。他說,中國大陸的新冠疫情蔓延速度仍在攀升,估計北京和四川超過一半的人都已染疫。

孫陽在閉門會議提出的數據,和國家衛健委同期發布的62,592名有症狀確診病例,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並未回覆FT的置評請求。

FT刊出這篇報導,正值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將停止發布每日疫情資訊,改由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相關疫情資訊」,但未明確說明發布疫情資訊的頻率。此前中國大陸各地染疫數據似乎也和中央對不起來,已引發外界質疑數據的準確性。

*疫苗股躍投資新寵

巴隆金融周刊報導(Barron's)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讓華爾街投資人意識到投資疫苗類股有利可圖後,明年疫苗市場可望擴大,除了新冠疫苗將首度在商業市場銷售,還將有首款針對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疫苗,也可能推出首款mRNA流感疫苗。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投資人對疫苗事業興趣缺缺,因為四大疫苗製造商者已稱霸西方市場,洗牌的機率似乎很小。健康照護類股策略師霍茲說:「新冠疫情前,華爾街不重視疫苗題材。隨著製藥業者過去三年靠新冠疫苗賺到錢,這個題材重返投資雷達。」

明年起,新冠疫苗將在美國進入商業市場,不再全由聯邦政府埋單。輝瑞已表示,商用新冠疫苗每位成人劑量預料將收費110~130美元,莫德納已討論64~100美元的價格區間,都遠高於目前賣給美國政府的費用,輝瑞升級版新冠疫苗向美國政府收取的費用約為30美元,莫德納為約26美元。

輝瑞和葛蘭素史克(GSK)也都已各自公布令人印象深刻的RSV疫苗三期試驗數據,預料將先上市。莫德納和嬌生(J&J)等業者也正努力研發。輝瑞12月初預估,其RSV疫苗2027年的年營收有望超過20億美元。

*陸疫情急升 衝擊蘋果、特斯拉生產

中國大陸新冠疫情急升,專家警告,這波疫情可能干擾iPhone的生產好幾個月,威脅蘋果的銷售前景,預估接下來二到六個月可能是蘋果供應鏈的關鍵時刻。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也已停止生產,比原訂時程提前一天。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北京當局鬆綁清零防疫政策後,造成一個將延續更久的風險:全中國大陸的零件廠或組裝廠都可能面臨缺工問題。加州研究集團Resilinc執行長瓦科爾表示,接下來可能看到員工常無故缺席或曠職,許多部門的營運都會受影響,不只是工廠,從倉庫到配送、物流和運輸設備,都會遭遇類似麻煩。

鴻海(2317)集團已把部分產能移往中國大陸其他地區,蘋果也已和零組件供應商協調,希望縮短比往常還久的等待時間。

倫敦供應鏈諮詢業者State of Flux董事長戴伊認為,未來二到六個月將是蘋果供應鏈的關鍵時刻,因為大陸當局對疫情的因應方式不夠純熟,相較於全球其他地方都已建立起一套標準程序,北京幾乎一直沒有提供任何可供企業依循的標準。

諮詢業者Asymco的獨立分析師戴迪尤指出,蘋果這幾個月在中國大陸面臨生產和營運困境後,接下來可能要面對需求危機。

他認為中國大陸民眾的免疫力低落,社會安全網嚴重不足,預料當地消費者明年將看緊荷包。

路透另引述一份內部通知和兩名知情人士指出,特斯拉24日已暫停上海廠生產活動,比原先計畫提前一天。

路透等媒體本月稍早報導,特斯拉計劃從25日至明年元旦暫停上海廠Model Y的生產工作,而上海廠年底暫停運作並非慣例。

特斯拉未提供理由,但路透指出,上海廠提前暫時停產,正值當地確診病例大增,知情人士說,特斯拉和其供應商的員工也因這波疫情而確診,對過去一周的公司營運構成挑戰。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