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團結 英相現身基輔
與烏克蘭人民團結一起
英國首相強森九日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會晤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英國當局對強森此行事前秘而不宣,聽到風聲的記者八日問及強森行程時還遭他含糊帶過。根據英國首相辦公室表示,強森此行意在展示「與烏克蘭人民團結一起」。
繼歐盟執委會主席之後 強森、奧總理接力
近日訪問基輔的歐洲領袖絡繹不絕,在強森之前,九日還有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來訪,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外交政策代表波瑞爾則在八日就已抵達。
英國駐烏克蘭大使館隨後在推特上張貼兩人的會面照片。澤倫斯基助理西比哈(Andrii Sybiha)也在臉書發布兩人的照片,並寫道「英國是國防支援烏克蘭的領導者」。
馮德萊恩:俄將因制裁衰敗
烏克蘭八日透過與澤倫斯基會面的馮德萊恩,收到申請加入歐盟的問卷。馮德萊恩在會後記者會上將問卷親自交給澤倫斯基,並稱這是烏克蘭成為歐盟會員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們通往歐洲與歐盟的道路從這裡開始」。馮德萊恩還說,俄羅斯將因西方更嚴苛的制裁而面臨「衰敗」,而烏克蘭則將擁有「歐洲未來」,烏國抗俄戰鬥也是歐盟的戰鬥,她本人現身基輔就是要傳達歐盟支持烏克蘭此一強烈訊息,「我們挺你們」。
烏克蘭的主管歐洲及歐洲—大西洋區域整合事務的副總理斯特法尼希納(Olga Stefanishyna)在推特上發文表示,由於事前已做好準備工作,烏國在收到歐盟入會問卷後得以迅速作業,預料能在今年六月成為歐盟候選國。
烏最快六月成歐盟候選國
澤倫斯基在俄羅斯二月二十四日入侵烏克蘭後不久,宣佈烏克蘭要申請加入歐盟;相較於烏克蘭戰爭導火線之一的西方國家集體防禦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盟主要是經濟同盟,然其條約中也涉及共同防禦。
此外,曾親臨烏國小鎮布查的馮德萊恩九日離境前表示,攻擊烏國百姓的俄軍顯然犯下戰爭犯罪,「這若不是戰爭犯罪,什麼才是戰爭犯罪……,住宅大樓不是軍事目標」。她回到波蘭參加一場募款活動時宣布,歐盟將提供十億歐元協助烏克蘭與各國處理烏國難民問題,當中六億歐元會交給烏克蘭和聯合國,四億歐元則會交給接納烏國難民的歐洲國家。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九日也前往布查視察,並與澤倫斯基共同召開記者會。澤倫斯基說,預期俄軍即將發動攻勢,烏國已準備好作戰,但仍期盼透過外交手段結束戰爭。
*拚5/9前宣告勝利 俄軍再換主帥
英美媒體報導,俄羅斯已重組其針對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的指揮部,改換具有豐富的敘利亞戰鬥經驗的將領擔任主帥,以改善各單位統合,俾使在五月九日以前取得某種勝利,然因距離五月九日只剩下一個月,時間壓力恐導致俄軍犯錯與犯下更多暴行。
英國廣播公司(BBC)九日報導,一名不具名西方官員證實,目前帶領俄羅斯攻烏大軍的主帥,是俄國南部軍區指揮官、有豐富的敘利亞戰鬥任務經驗的將軍德沃爾尼科夫(Alexander Dvornikov);該消息人士說,由於此前俄軍各軍團各自為政,此一臨陣換將的目的在於改善各單位間的統合。該官員還說,俄軍雖人數眾多,但顯然受到打得靈活又出其不意的烏軍壓制;若不改變戰略,將難以實現稍早設定的戰爭目標。
隨著俄羅斯想在五月九日二戰勝利紀念日以前取得某種形式的勝利,政治需求恐怕會凌駕軍事要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引述兩名歐洲官員的話指出,俄羅斯有必要在五月九日以前取得某種勝利的壓力,再加上本就存在的後勤與士氣問題,俄軍恐因此出包、犯下更多暴行,釀成「軍事災難」。
烏國一處空軍彈藥庫遭摧毀
戰事方面,英國情報機構九日指出,俄軍持續鎖定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馬立波與尼古拉耶夫,平民也持續遭到攻擊,烏東頓內茨克的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火車站八日遭火箭攻擊就是一例;同日,烏東盧甘斯克州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說,俄軍近日密集砲擊且有更多部隊進駐,該區有更多百姓必須撤離。此外,俄國國際傳真社九日引述俄國國防部的說法,烏克蘭中東部波塔瓦州(Poltava)的米爾果羅德(Myrhorod)空軍基地的一座彈藥庫已遭摧毀。
*俄關閉境內15國際組織機構 加強鎮壓
二月廿四日宣告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羅斯八日宣布,勒令關閉在俄國境內運作近卅年的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RW)及「國際特赦」;另撤銷十三個國際組織及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俄登記資格,因其「違反目前的俄羅斯聯邦法律」。
「國際特赦」一九九三年進駐俄國,HRW在俄運作更有卅年歷史。跨國非營利組織「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for Freedom)、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 Ebert Foundation)、伊斯蘭教「阿迦汗基金會」(Aga Khan Foundation) 、「波蘭社區協會」(Wspolnota Polska Association)等組織的駐俄辦事處亦被迫關閉。
HRW歐洲與中亞區副主任登伯(Rachel Denber)相信俄方此舉係針對HRW近日報導俄國進犯烏國一事,因該報告直指「俄軍違反戰爭法」。她告訴法新社,「俄國政府已非常明確表明,在保護烏國平民上,任何事實都毫無用處。這只是進一步的一小證明」;但HRW從前蘇聯時期就關注著當時封閉極權的俄國,也找到記錄其侵犯人權行徑的方法,未來將持續這樣做。
「國際特赦」秘書長卡拉馬爾聲明也宣示「將加倍努力揭發俄國在海內外嚴重侵犯人權的惡行」。她強調,「在一個許多活動人士和異議者被監禁、殺害或流放的國家中,獨立媒體被抹黑、封鎖或被迫自我審查,市民社會組織被取締或清算,如果克里姆林宮試圖讓你閉嘴,你必須做正確的事。」
*車諾比遭佔30天 員工偷燃料 力保運作
俄羅斯二月廿四日進犯烏克蘭當天攻佔的基輔州車諾比市於本月初收復後,外國媒體記者陸續獲准一窺這座曾發生核事故的城市歷經俄軍掌控後現況,驚人發現俄軍竟然無視一九八六年發生過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方圓十公里內高度污染禁區「紅色森林」,動員人力物力挖掘戰壕、建造碉堡,甚至派坦克進駐,以致污染擴大,更讓他們可能接觸到有害的輻射物質。
禁區挖戰壕 俄兵受汙染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九日報導,烏軍收復該廠後,一踏入俄兵住過的房間,輻射儀立刻發出刺耳嗶聲,該處輻射值高於正常標準,但沒有明顯可見的輻射物質。烏國官員指出,輻射來源為俄兵走過「紅色森林」的鞋子把小顆粒和灰塵帶進該棟建築。至於其目前輻射值,根據世界核能協會定義,接觸一次不會有危險,但持續暴露有害健康。
CNN指出,由此可見俄兵對「紅色森林」的鬆懈粗心程度。烏國能源部長加盧申科(German Galushchenko)直說,「真的瘋狂」,「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為何這樣做。」
被囚被俘 有人下落不明
該廠的烏國人員當時在俄方槍桿子百般威脅下身心俱疲繼續執行安全管理工作。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烏國人員盡忠職守,面臨斷電可能引發的「災難」,甚至不惜偷取俄軍燃料來維持發電機運轉,卻也證明俄兵對核安全所知甚少。負責守衛該廠的烏國國民警衛隊一六九名成員則被關在該廠冷戰期間的地下核掩體中長達卅天,最後一天被俄方帶走疑做戰俘,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俄軍控制車諾比核電廠月餘,為史上首次有核電廠於軍事行動終遭敵方佔領,反應爐與核廢料安全問題引發疑慮。因它雖已停止發電運作,覆蓋在卅六年前發生爆炸事故四號機組的核反應爐上之巨大鋼筋混凝土圍阻體結構卻仍須維護,以防輻射進一步外洩。這也凸顯出如果烏克蘭其它四座還在運轉中的核電廠落入俄軍手中,恐將引發重大災害。
*烏俄戰爭糧價飆漲 加劇全球飢餓危機
3月食品價格指數創新高
烏俄戰爭嚴重干擾黑海地區的糧食生產與輸出,致使全球糧食價格以空前速度飆漲,加劇消費者通膨痛苦以及全球飢餓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三月食品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跳漲三十四%,並從二月的一四一.四點「大躍升」十二.七%達一五九.三點,創下該指數一九九○年成立以來最高數據。
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食品價格漲勢主要由穀物價格推升,FAO的三月穀價指數較二月上升逾十七%、較去年同期大漲三十七%,黑海地區的戰火也使葵花籽油的出口銳減,導致三月蔬菜油指數快速攀升,較上月上漲二十三.二%、一年來則大漲五十六%,兩者皆創紀錄高點。
FAO說,過去三年,烏克蘭與俄羅斯佔全球小麥出口三十%、玉米出口二十%、葵花籽油四十七%,兩國同時是雞蛋等其他農產品主要出口國,致使三月肉價上漲四.八%、糖漲六.七%、乳製品漲二.六%。
報導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黑海港口關閉、農地荒廢、農業基礎設施遭破壞,並使農民難以取得燃料與肥料,進而恐使未來的農作收成下滑。
烏克蘭政府與FAO預測,約二十%至三十%生產冬季穀物、玉米與向日葵的烏國農地本季無法耕作,或在七、八月無法收成。一些專家認為此預估太過樂觀。
4千萬人恐陷極貧窮境地
彭博報導,窮國對糧價暴漲最有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指出,高糧價已使中東與北非國家人民的韌性達到「臨界點」。世界銀行也警告,高糧價恐對中低所得國家造成長久性傷害,並將四千萬人推入極度貧窮的境地。
(自由時報)
--
*制裁俄 美歐各有盤算
華爾街日報報導,西方幾波針對俄國的制裁不斷擴大範圍,但仍有漏洞。歐盟停止進口的俄國煤炭,在進口額中占比很小,但歐盟對於每年大量輸入的俄國油氣,很難下決心禁運。美國則大不相同,煤炭、石油、天然氣都不虞匱乏,而且對俄貿易額僅占整體貿易額的百分之一,下重手毫無顧慮。
美國和歐盟八日相繼宣布對俄國的最新制裁,主要是能源層面,雙方的交集在於煤炭。減碳是國際共識,先拿煤炭開刀理所當然。石油和天然氣則不然,儘管各國都知道俄國將販售油氣的收入用作軍費,但一時之間找不到替代方案。
美國呼籲歐洲「能源自主」,其實就是要切斷俄國對歐盟的能源供應鏈,但知易行難。以歐洲最仰賴的俄國天然氣來說,不走現成管線,改用船舶載運美國或是卡達的液化天然氣(LNG),將會出現海面上「萬船齊發」景象,更大的問題是,歐洲岸邊的LNG接收站少之又少,成本勢必增加又緩不濟急,歐洲當然會猶豫。
石油的話,理論上,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可以立刻填補俄國的產量,實際上兩國只同意逐步增產,同樣遠水救不了近火。
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高級研究員塔利亞皮特拉說,歐盟每天進口總值超過九億美元的俄國石油和天然氣,相較之下,每天進口的俄國煤炭總值僅一千六百萬美元。根據歐盟資料,去年歐盟天然氣進口額中,俄國天然氣占四成。
曾任美國財政部負責執行制裁的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主任、現為華府美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史密斯說,只要歐洲等地持續依賴俄國能源等出口品,對俄制裁就會像需要小心處理的手術,「得謹慎使用手術刀,但不能把病人殺了,在這個例子裡,病人就是國際社會」。
波蘭等國家呼籲歐盟停止進口俄國天然氣,遭德國、匈牙利和奧地利反對。德國官員稱,制裁俄國油氣對歐盟經濟的損害,甚於對俄國作戰實力的影響。德國政府警告,如果棄用俄國天然氣,德國將面臨大規模失業和貧困。
華爾街日報指出,西方針對俄國銀行的制裁,漏掉數十家小銀行,像是「天然氣工業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歐洲外交官說,這兩家銀行是購買俄羅斯油氣的付款管道。
部分制裁專家和官員說,對俄制裁已開始發揮效果。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最近預佑,今年俄羅斯經濟將萎縮百分之十,並將長期停滯。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4/10/realtime/1656422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軍援先進武器 北約面臨抉擇
俄國入侵烏克蘭超過七周,烏軍作戰成果雖令西方國家驚豔,但烏克蘭手上的蘇聯時期武器漸消耗殆盡。北約(NATO)若要繼續軍援,提供的將是更現代化的武器,屆時必須在烏克蘭境外的較低風險地區訓練烏軍操作,形成戰爭的另一個不確定因素。
彭博資訊報導,不論是烏克蘭原本擁有的武器,或是北約東歐成員國提供的裝備,大多是蘇聯時期製造,烏軍熟悉性能,用起來得心應手。但隨著戰事拉長,這些舊時代火力即將用罄。
熟悉七大工業國(G7)和北約內部討論的人士透露,西方國家未來可能需要訓練烏軍使用更精良的新式武器,但訓練必須在烏克蘭以外的地方進行,以降低自身遭攻擊的風險。
斯洛伐克準備提供俄式S-300防空系統給烏克蘭,美國則送一套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當補償。
烏克蘭國防部長庫列巴上周和北約在布魯塞爾會談,對於西方國家提供武器表示感謝,但也批評西方拖太久,烏克蘭政府早就強調,需要反飛彈系統、裝甲車和戰車等先進武器,且至少需要兩個月訓練軍隊操作。
庫列巴說,早在戰爭爆發第一周,他就提出某項武器及訓練需求,但被「另一個國家」官員拒絕,「如果他一開始就同意提供我方武器,我們就能更快完成訓練,一至兩周內開始使用它。」不過庫列巴未指名是哪個國家或哪項武器。
*烏國入歐盟 「幾周內有眉目」
烏克蘭檢察總長維妮迪托薇八日透露,基輔市郊城鎮布查集體墳塚裡已找到一六四具遭俄軍屠殺的平民遺體;博羅江卡一座遭炸毀的大樓殘垣底下,也找到廿六具罹難的平民屍體,當局擔憂會有更多被害平民。
此外,烏東城市克拉莫托斯克火車站遭飛彈襲擊,造成至少五十人喪命,上百人受傷。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美國國防官員說,五角大廈認為,俄羅斯部隊在這次襲擊中,是使用圓點飛彈(Tochka),又稱「聖甲蟲」(Scarab)飛彈,但攻擊動機不明;美國還在分析這次襲擊,目前不確定俄羅斯是否使用了集束彈藥。
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俄軍已重組在烏克蘭的行動指揮部,改由曾在敘利亞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南部軍區司令德沃爾尼科夫(Alexander Dvornikov)指揮。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八日訪視布查後,痛斥當地的大屠殺揭露俄國軍隊的殘忍嘴臉,矢言加速審查作業,讓烏克蘭成歐盟成員國。
布查當地法醫已開始火化集體墳塚找到的遺體,范德賴恩親訪當地時戚然動容,痛斥當地慘案揭露俄軍殘忍嘴臉;烏國官員指布查鎮有數百平民遭俄軍殺害,但俄國否認針對平民下手,反稱當地局勢是惡意捏造,存心醜化俄軍。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英國首相強生九日下午在基輔會面,斯洛伐克總理赫格八日也造訪基輔,與澤倫斯基會晤;赫格指出,斯洛伐克將繼續支持烏國,因為烏國成功抵禦俄軍進犯,便是全歐洲的勝利。
范德賴恩會晤澤倫斯基時表示,歐盟的付出無法與烏國的犧牲相匹配;歐盟將加速審理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她把調查問卷親手交給澤倫斯基,代表開始考慮讓烏國加入歐盟,另指出不會像尋常時代一審數年,可能幾周就有眉目。
澤倫斯基在同一場記者會表示,他會在一周內送出答案。
烏克蘭副總理斯特法尼希納表示,她預期烏克蘭在六月將可獲得歐洲聯盟入會候選資格。
*禁俄能源 拜登簽貿易制裁案
美國總統拜登八日簽署國會通過的兩項制裁俄羅斯法案,包括中止與俄國及白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係,以及禁止進口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俄國能源。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首度實施由國會通過的制裁法案。
歐盟八日也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第五波制裁,包括禁止進口俄國煤炭、木材、化學品等,禁止俄國船隻和卡車入境歐盟,並禁止包括俄羅斯外貿銀行在內的四家俄國銀行所有交易。
美國聯邦參議院於七日一致表決通過兩項法案,眾議院則分別有三票及九票反對。白宮發言人莎奇七日表示,拜登會簽署法案,稱這些制裁「是總統支持且呼籲的」。
這是近一周來美國第二度對俄制裁。美國政府六日宣布將俄國總統普亭兩個成年女兒列入制裁對象,懷疑她們協助父親隱匿資產。
歐盟最新一波制裁,還包括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多項產品,包括木材、橡膠、水泥、化肥、魚子醬等高級海產品和伏特加酒等烈酒,總值估計每年五十五億歐元。
此外,歐盟也禁止俄國企業參與歐盟公共採購,擴大禁用加密貨幣,並增加二百一十七名俄羅斯人到歐盟「黑名單」,他們在歐盟的資產將被凍結,也不得前往歐盟旅行。
禁止俄煤炭進口,是俄烏戰爭以來歐盟首次打擊俄國能源進口,禁令將自八月第二周全面生效,估計至少削減俄國約八十億歐元(約台幣兩千五百一十五億元)收入。
德國總理蕭茲表示,德國今年可能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顯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正急於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蕭茲八日在倫敦與英國首相強生舉行的記者會中表示:「我們正積極努力擺脫(俄國)石油進口,我們認為可以在今年實現此目標。」
俄國石油現在占德國進口百分之廿五,低於戰爭前的百分之卅五。天然氣進口已從百分之五十五降至百分之四十。俄硬煤進口量從入侵前的百分之五十降至百分之廿五。對德國而言,停止進口俄國天然氣難度更高。
(聯合報)
--
*俄國信評 標普打入違約級
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9日成為首家正式把俄國外債信評打入違約等級的信評機構,因為對莫斯科當局履約的能力不樂觀,恐無法用盧布來支付美元債息。俄羅斯看起來愈來愈難以避免一個世紀多來首次外債違約。
華爾街日報報導,標普全球將俄國列入「選擇性違約」(selective default,SD)類別,意思是無法向償還特定類型的債務,而目前俄國無法償付的是外幣債務,但可能有辦法持續履行其他債務。標普全球仍將俄國的本幣債務信評,維持在比違約級高一點的垃圾級。
此舉可能不會對俄國或俄債投資人產生立即性的影響。各國在2月底宣布的制裁措施,已將俄國隔絕於國際借貸市場之外,且俄國美元和歐元公債的交易價格,如今僅為票面金額的一小部分,因各界預計俄國無法或不願償債。
不過,一家大型信評機構將俄國信評打入違約級,顯示莫斯科當局迅速脫離國際金融系統。俄國多年來努力改善在外國投資人心中的信譽,如今顯然毀於一旦。俄債信評在俄烏戰爭前為投資級,而俄羅斯自1917年俄國革命以來,就不曾出現外幣債務違約。
如今面臨排山倒海的制裁,俄國可能面臨逾一世紀以來首次政府外債違約。俄國4日有一筆債息到期,但在美國制裁之下,轉帳管道遭封鎖,俄國無法動用外匯,因此改以盧布支付,但這筆款項本應以美元支付。在俄國寬限期未到之前,標普全球就率先發難,調降其信評。
標普全球表示:「各國未來幾周可能進一步加大對俄制裁,從而阻礙俄國履行對外債持有人付款義務的意願與能力。」該公司上月曾說,從15日起,將正式退出對俄國的評級工作。
*德紓困企業逾千億美元
德國總理蕭茲8日表示,德國可以在今年內就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全速緊急切斷對俄國的能源依賴。另外,因俄烏戰爭導致政府政策轉變而受害的能源公司,德國政府宣布將提供1,000億歐元(1,088億美元)的紓困貸款。
目前德國進口的能源當中,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占比已由俄烏戰前的35%減到25%,天然氣由55%降至40%,硬煤從50%減為25%。
德國財長林德納與經濟部長哈柏克8日共同宣布1,000億歐元紓困方案,將由國營KfW開發銀行提供短期貸款給能源公司;這些能源業者因為油氣價格飛漲,在交易時苦於負擔高昂的保證金。
柏林當局另外還有一筆估計大約70億歐元的企業紓困金,也將由KfW銀行貸款給受戰爭打擊的公司,促進流動性。資金出問題的企業的銀行貸款,政府也會提供更多保證。
金融時報(FT)說,一旦俄烏戰爭導致德國中斷來自俄羅斯的能源供給,德國企業的命運將相當悽慘。現在已經有一些車廠和鋼鐵製造商停掉生產線,因為能源成本飆高以及原本來自烏克蘭的零件供應短缺。上個月代表歐洲最大能源交易公司,如殼牌(Shell)、英國石油公司(BP)以及德國多家大型公用事業的組織,曾向各歐洲各央行請求協助支援急增的保證金成本,沒有成功。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