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20418 俄烏衝突篇

*不理俄通牒 馬立波奮戰拒降

澤倫斯基強調︰烏東領土寸土不讓
俄羅斯國防部十七日揚言,在烏克蘭東南部圍城馬立波無視棄械投降最後通牒的烏軍將遭「殲滅」。俄軍也說,除還在「亞速鋼鋼廠」內的一小股烏軍外,俄軍已佔領馬立波整個市區。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則警告,若馬立波僅餘的守軍遭殲滅,烏俄間的任何談判都將破局。他並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強調,烏東領土寸土不讓,他不信任俄軍與俄國領導高層。

烏軍若遭殲滅 談判將破局
針對俄軍宣稱已幾乎完全掌控馬立波,路透等外國媒體尚無法獨立證實。若屬實,將是自二月二十四日開戰以來,第一座落入俄軍之手的烏國重要大城。該市為頓巴斯地區主要港口,將使俄國能確保一條通向克里米亞半島的陸廊。

俄國國防部在聲明中,呼籲亞速鋼鐵廠內烏軍於當地時間十七日清晨六時至下午一時,「自動棄械投降保命」。但烏國總理什米加爾同日說,該市「仍未淪陷」,烏軍仍奮戰不懈,並控制市內幾處地方。俄國國防部還指稱,投降的烏軍士兵說,「有四百名加入烏軍的外籍傭兵」受困該鋼鐵廠中,「包括歐洲人和加拿大人」。

CNN報導,估計馬立波仍有約十萬人受困。澤倫斯基十六日說,馬立波當前處境極其嚴峻、不符合人道,俄方正蓄意企圖消滅馬立波的所有人。他又一次敦促西方國家立即提供更多重型武器,解救這座圍城。

除馬立波,俄軍十六日也恢復對烏國首都基輔市的攻擊,這是自俄軍三月撤離烏北,轉往烏東以來,再次恢復對基輔地區的攻擊。俄軍同日對該市達尼茨基(Darnyrsky)區一座軍備工廠發射「高精準長程武器」,造成至少一人死亡,數人受傷。基輔州布洛瓦利 (Brovary)市一間兵工廠也遭俄軍飛彈攻擊。俄國國防部另聲稱,已在濱黑海的敖德薩地區擊落一架烏國運輸機,機內運載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

俄第八軍團副司令陣亡
不過,根據烏軍和英國國防部最新情報,俄軍雖持續增兵烏東,但正面臨嚴重的後勤補給問題,前線官兵亦瀰漫不滿情緒。此外,俄國第八軍團副司令佛羅洛夫(Vladimir Frolov)上將近日陣亡。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係第八位在這場戰爭中陣亡的俄軍將領。

*俄軍用沙林? 烏北發現化武痕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十五日示警,由於烏克蘭戰事陷入膠著,俄羅斯可能動用核武或化學武器。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報導,俄軍撤離烏國東北部蘇米州(Sumy)靠近俄國邊界城市托斯提也納(Trostianets)後,當地發現使用沙林(sarin)毒氣等化學武器的痕跡。

報導指稱,托斯提也納市長波瓦(Yuriy Bova)十六日受訪時表示,在俄軍撤退後,當地村落發現神經毒劑沙林等化武的殘留物質,「我們在畢爾卡村(Bilka)發現化武殘留物質、沙林及其他物質,我們發現安瓿瓶(指裝填注射液的小玻璃瓶)」。他指控俄軍可能原本打算使用這些化學物質攻擊基輔以及其他城市,目前烏克蘭安全局(SBU)正在進行調查。

托斯提也納距離俄國邊界僅約三十公里,俄軍早在三月初就佔領當地,直到四月初才撤離。波瓦指控,俄軍佔領期間還在市區的墓園、行政大樓、林地及停車場佈下地雷,至今尚未清除完畢。

專家指出,沙林毒氣具強烈神經毒性,吸入十分鐘內即可能致命,但目前無法證實波瓦的說法是否屬實。據稱俄軍疑似在瀕臨亞速海的圍城馬立波使用「有毒物質」,導致烏軍出現呼吸系統問題,但無法獲得證實。英國表示正試圖查證,若獲證實,將是俄國在侵略烏克蘭期間已知使用化武的首例。西方國家矢言,俄方若使用化學武器,將升高因應作為。

《小檔案》致命沙林毒氣 20世紀最惡劣武器
沙林毒氣是一種原先做為有機磷酸酯殺蟲劑的神經毒氣,無臭、無色也無味,可經由皮膚吸收,產生噁心、劇烈頭痛、視力模糊、肌肉痙攣、呼吸驟停等症狀,最終致死;即使未造成死亡,也將對受害者肺部、眼睛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永久傷害,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指為「20世紀最惡劣的武器」。

沙林毒氣於1930年代由納粹德國科學家研製成功,1988年3月伊拉克海珊政權曾混用沙林、芥子氣,甚至VX毒氣,對北部庫德族發動攻擊,造成5000人死亡、6萬5000人受傷的慘劇。1990年代日本奧姆真理教也曾兩度發動沙林毒氣攻擊。

*國際制裁 俄軍火市場受阻 美軟硬兼施 不讓中國得利

香港「南華早報」十六日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國家嚴厲制裁,其國防產業因無法取得西方的技術和資金,難以履行武器交易,面臨不確定的未來,而迄今仍拒絕譴責俄國軍事行動的中國,則試圖填補俄國在國際軍火交易市場上留下的空白。但專家指出,美國將祭出軟硬兼施的策略,不讓中國從中得利。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武器轉移計畫高級研究員魏士曼(Pieter Wezeman)指出,國際制裁造成的短缺,加上俄國入侵烏克蘭後遭受重大損失,亟需補充武器,都增加俄國武器製造商的挑戰。魏士曼說,由於無法取得西方零件和技術,俄國可能無法履行已簽訂的武器交易合約,引發外界質疑其做為未來夥伴的可靠性,而俄國裝備在烏克蘭戰爭中表現參差不齊,也可能引發進一步疑慮。

至於中國,SIPRI數據顯示,中國在二○一七至二一年間是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巴基斯坦是中國最大客戶,接收中國武器出口的四十七%,其次則為孟加拉、泰國。

中國武器品質、技術落後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政策和戰略研究所教授張太銘(Cheung Tai-ming)表示,儘管中國製造各種裝備,但武器品質和技術層次仍落後美國、歐洲國家和俄國。中國裝備的強項是成本較低,且不附帶政治條件,但各國採購武器時考量的反而是品質、可靠性和技術層次。即使中國願意出售較高級的裝備,如FC-31鶻鷹第五代戰機,也可能很難擴大市場。

正如俄國,中國在全球武器交易市場經常吃閉門羹,因為美國或歐洲可能對潛在買家施壓。魏士曼說,美國已採取軟硬兼施策略,嚇阻其他國家向俄國購買武器。硬的方面,美國國會二○一七年通過「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懲罰涉及俄國重大交易的實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土耳其在向俄國採購S-400飛彈系統後便遭制裁。

至於軟的部分,美國也會提供俄製軍火的替代選項,例如印尼去年十二月取消採購俄國蘇愷-35戰機的計畫,改為採購美國F-15EX和法國達梭公司的飆風(Rafale)戰機。歐洲也不可能成為中國擴大出口武器的市場。

*美歐擬新戰略 長期孤立俄國

臨時制裁擴展為永久政策
華盛頓郵報十六日報導,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兩個月後,美國拜登政府及其歐洲盟友正試圖將因應戰事的臨時制裁,擴展為永久政策,即歐美不再試圖與俄羅斯共存合作,改以積極尋求孤立與弱化俄國為長期戰略,顯示西方各國在尋求與莫斯科當局交往多年後,正重返圍堵老路。

從國防、金融等所有層面孤立
報導根據各國領袖的公開聲明及匿名美國與外國官員的對話指出,在美國及其盟國加強制裁俄羅斯、軍援烏克蘭,以及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東翼部署大軍之際,這類舉措可能永久續存。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受訪時表示,美國最終想看到的是自由獨立的烏克蘭、衰弱與被孤立的俄羅斯,以及更強大、更團結與更果決的西方世界。

報導指稱,北約、歐盟、美國國務院、五角大廈與盟國政府各部會,已勾勒出一項確保從國防、金融、貿易到國際外交等幾乎所有層面孤立俄羅斯的新政策。首當其衝的自然是俄國總統普廷,但此新戰略的目標並非僅限於克里姆林宮。即將發表的拜登上任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內容將有別於原本預期的偏重中國與美國國內重建;至於美國國防部上月送交國會的機密「國防戰略報告」,其摘要已將「俄羅斯在歐洲的挑戰」與中國威脅並列為優先要務。

對俄石油與天然氣的依賴歸零
北約將於六月公布自二○一○年尋求與俄羅斯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以來的首份「戰略概念」文件,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過去曾致力與俄國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但如今已非選項。歐盟也已擬定計畫,將大幅縮減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以及在二○三○年前停止進口所有俄國化石燃料。

荷蘭外交部長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十四日在華府表示,與其說是制裁,不如說是將對俄國石油與天然氣的依賴「歸零」。

不過,有人質疑這些長期孤立俄國的計畫是否明智,也懷疑西方國家能否堅持下去,不建議歐美重拾過去主導與前蘇聯關係的「圍堵」政策。也有人指出,烏克蘭危機及其對歐洲的深遠影響,讓美國有機會卸下若干捍衛自由世界的昂貴責任,讓美國能在鼓勵歐洲與俄羅斯維持均勢之餘,專注於亞洲安全與重建美國國內基建。

此外,相較於美國國內民主、共和兩黨難得在對俄政策上有志一同,部分歐洲國家對於孤立俄國則不以為然。例如,法國極右派總統候選人瑪琳.勒班(Marine Le Pen)便呼籲北約與俄國和解,德國也有人主張持續與克宮對話以恢復邦誼。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4/18/71.jpg

*戰火下延續學習、研究路… 逾200烏國學人申請來台

我國政府援助烏克蘭學生、學者來台延續求學路,中央研究院國際事務處處長孟子青表示,截至四月十六日已有一六五位學生及四十二位學者申請,三月下旬起分批與申請人進行視訊訪談,並將申請資訊分享給國內多所大專院校,目前已錄取十二位學生,其中三人於昨晚抵台。

中研院獎助計畫 已3人抵台
中研院在三月十六日發起「烏克蘭學人獎學金計畫」,昨在取得波蘭科學院同意後,四月起與科技部、教育部攜手,將國內可挹注經費及學者、學生員額一同納入計畫招生平台,提供更多獎助學金機會。

孟子青強調,此計畫是希望協助烏國學生儘速抵台,並全力支援在台安心學習、從事研究工作,安排更長期的學研計畫,必要時可延長補助期限,除提供機票和住宿,生活費為大學生每月新台幣一.五萬元、碩博士生二萬元、具博士學位學者每月至少六萬六九五○元。

中研院分享,計畫獎助範圍涵蓋人文社會科學、數理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被錄取的Maksym原先就讀於中國華北電力大學博士班,專長為再生能源工程;Yuliia是巴卡莫列茨國立醫科大學五年級生,來台後將在中研院相關學術單位進行短期研修。

此外,中文流利的Mariana,現就讀於基輔塔拉斯.謝甫琴科國立大學博士班一年級,從事漢語語言學及「女書」(世界唯一專屬女性使用的文字)研究,將來台向同樣研究領域的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斐玟取經。另有一位教育資訊專長的博士生Yulia會帶著七歲女兒來台,將透過線上教學平台繼續上課。

(自由時報)
--
*不甩俄下通牒 烏軍死守馬立波

俄國國防部十七日公開勸降,要求仍堅守烏克蘭南部港市馬立波的烏軍放下武器,就能保住一命。但投降時限已過,烏克蘭守軍不為所動。紐約時報報導,俄軍即將拿下這個戰略要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警告,俄軍若在馬立波進行屠殺軍民暴行,雙方和談就將破局。

俄國稍早宣稱俄軍已清除城內守軍拿下馬立波,但路透無法證實這項說法。莫斯科當局表示,烏軍和外籍戰士等殘餘勢力,現在都困在馬立波亞速煉鋼廠。這是歐洲最大煉鋼廠之一,位置能俯瞰亞速海,內部擁有蜿蜒如迷宮的鐵軌和高爐。

俄國國防部聲明表示:「考量到亞速煉鋼廠悲慘情勢,及純粹基於人道主義原則,俄國武裝部隊提議,自莫斯科時間十七日清晨六時起,讓這些民族主義陣營好戰人士和外籍傭兵停止所有敵對行為。俄方保證放下武器者皆可活命。」俄方給予七小時期限,要求守軍在台灣時間十七日晚間六時之前投降。但時限已過,守軍並無投降跡象。

紐約時報說,俄軍很快就會拿下整個馬立波,澤倫斯基在演說中也承認此事。他說,烏軍現在只控制馬立波一小部分,兵力只有圍城俄軍的六分之一。他指控俄軍想要消滅當地所有人,並警告俄軍若屠殺軍民,將摧毀已陷入僵局的烏俄和談,「我們不拿我們的領土或人民作為談判籌碼」。

澤倫斯基十六日表示,馬立波依然處於「非人道」處境,因為俄國「有意摧毀那裡的一切」。

馬立波是俄烏衝突中交火最激烈且人道災難最慘重地區,兩個月的圍城戰導致成千上萬人喪生,數萬居民躲在環境惡劣的地下避難所。

俄軍若占領馬立波,將是二月廿四日侵烏以來拿下的第一座主要城市,並將打通烏克蘭南部連接烏東頓巴斯地區與克里米亞的走廊。不過,守軍在糧彈兩缺情況下仍堅守近兩個月,凸顯俄軍在烏克蘭面臨的硬仗。

在烏克蘭其他城市,基輔十七日仍遭飛彈攻擊,第二大城哈爾科夫遭砲擊,至少五死十三傷。

*放棄共存 美歐擬長期孤立俄羅斯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正制定一份針對俄國的新長期戰略,從國防、金融、貿易、國際外交等所有層面積極削弱與長期孤立俄國,不再嘗試與俄國共存合作。此舉也代表西方世界將重新對俄採用圍堵政策,如同過去處理與蘇聯關係。

報導指出,西方陣營正持續修訂幾份具深遠影響力、將在未來幾個月提出的文件。美國總統拜登依法應於去年提出的首份國安戰略報告仍未完成,修改後內容恐跟原先預期將幾乎完全聚焦中國大陸明顯不同。五角大廈上月交予國會的「國防戰略報告」中,將「俄國對歐洲的挑戰」與中方威脅並列為優先國防目標。

北約也將提出二○一○年以來首份戰略概念文件,將於六月馬德里峰會公布。當年北約曾表示尋求與俄國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如今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說,「過去我們積極尋求與俄國有意義對話,現在這已非北約的選項」。

歐盟也在擬訂計畫,今年將把對俄天然氣依賴減少三分之二,二○三○年前全面停止俄國化石燃料進口。此外,許多歐洲國家宣布大幅增加軍費支出,芬蘭和瑞典料將在六月北約峰會前申請加入。

拜登八日簽署終止與俄國正常貿易關係的制裁法案,聯合國大會七日也投票決定暫停俄國在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

很少西方領袖願意冒險猜測烏克蘭危機將於何時以及如何結束。美國前駐俄大使和北約前副秘書長佛希保說,這些打算做出的改變,「在我們知道這場衝突如何結束前無法完全定案」。但對俄長期戰略仍在制定中,即使這些盟國已透過升級制裁、軍援烏克蘭以及向北約東側增兵來解決眼前危機。根據領袖公開聲明以及多名美國和盟國官員說法,當中許多措施預計料將永久實施。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十日接受NBC專訪時說:「我們最終希望看到一個自由獨立的烏克蘭、一個被削弱與孤立的俄羅斯,以及一個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的西方。」

(聯合報)
--
*歐洲制裁俄國散裝船需求 可望加溫

歐洲各國制裁俄國,對俄國天然氣、煤礦採消極採購政策,將自其他地方轉運,業內人士說,此舉將使散裝船需求爆發,國內指標散裝航商包括慧洋(2637)、裕民、中航、台航、新興等率先受惠。

值得注意的是,據外電指出,近期至少有477艘載滿金屬、礦石和穀物等原料以及集裝箱的貨裝船,堵在華東港口等待進關。業內人士說,由於大陸封城,船舶塞港現象已經擴大到附近的寧波舟山港,航商船隻轉移至其他港口,而這在復工後情況恐加劇。

針對此類情況,大陸官方上周發文稱,為全力以赴保障上海港暢通運轉,相關部門須協調國際航商,保障在上海港掛靠的航線航班和艙位投入,且不得隨意減少掛靠上海港。業內人士說,停不了又不能停到別的港口,讓塞港問題更嚴重。

因應全球運力緊缺,陽明董事會決議要買五艘15,000TEU級全貨櫃輪案,陽明說明,本次造船計畫符合未來中長期發展和船隊汰舊換新需求,並將成為國內首家使用LNG動力雙燃料貨櫃船的航商,預期將可較使用傳統燃油降低碳排達20%以上。

由於海運新規,將對船舶的碳排量加大限制,據悉,國內大型航商中,以長榮在此領域最具競爭力,業內人士稱,長榮的船舶中,多數已符合明年將上路的海運減排新規,換言之,不必降速即可達到國際碳排標準,在未來的貨櫃輪市場,將可望進一步提升毛利率。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