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220416 俄烏衝突篇

*莫斯科號沉沒 艦上兩核彈「斷箭」

俄稱彈藥爆炸起火 因暴風雨沉沒
俄國防部十四日證實,在黑海起火爆炸的俄國海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飛彈巡洋艦,在拖回克里米亞途中沉沒,但是仍未說明起火原因。美國不具名官員則確認烏國說法,指「莫斯科號」遭烏國軍隊攻擊後發生大爆炸。軍事分析家警告,莫斯科號上可能搭載了核彈頭,此事件可能是「斷箭」事件。

美官員證實烏飛彈擊中
華盛頓郵報十四日引述一位匿名的五角大廈高官說法,莫斯科號發生「劇烈爆炸」時位於敖德薩外海約一二○公里,另一名了解此事的美國官員則證實敖德薩州長的說法,該艦是遭烏軍飛彈擊中,但無法確認飛彈型號。事發後,在黑海北部的其他數艘俄國戰艦已經往外海撤離約一二八公里,可能要遠離岸上的烏國飛彈射程。

俄艦成活靶 艦長喪生 450人生死不明
烏克蘭內政部長顧問吉拉成柯(Anton Gerashchenko)十五日表示,莫斯科號艦長、海軍上校庫普林(Anton Kuprin)在爆炸中喪生。

俄國國防部原本否認莫斯科號沉沒,十四日晚間才承認,該艦在拖回克里米亞塞凡堡時,「因為海上暴風雨」而沉沒,並指艦上起火是因「彈藥意外爆炸」引起。

包括莫斯科「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CAST)等俄美智庫的分析家都認為,爆炸由烏克蘭反艦飛彈造成的可能性,高於因為發生某種意外。

烏克蘭軍事智庫「新地緣政治研究網」負責人薩穆斯(Mykhailo Samus)十四日警告,莫斯科號配備的「火山」(Vulkan)巡弋飛彈可能搭載兩枚核彈頭,不過,這些核彈頭可能未裝備,而是存放在安全區,未在爆炸中受損。但該艦爆炸沉沒也可能構成了「斷箭」事件,即發生與核武、核元件有關,但是無引發核戰危險的核武意外。

烏國專家呼籲聯合國展開緊急調查,確認沉沒位置、打撈艦上核彈頭,也敦促其他濱黑海國家須堅持要求俄方說明核彈頭下落,及是否遭彈藥爆炸波及。

另外,英國每日郵報指出,目前為止,已知該艦僅有約五十人被一艘土耳其船艦救起,另外十四人據報被送到塞凡堡,還有約四五○人生死不明。

烏俄戰爭顛覆戰略盤算 衝擊中國
損失莫斯科號,除了重創俄國軍威、士氣,軍事專欄作家佛萊登柏(Brian E. Frydenborg)指出,此事代表只需協同部署、公開來源情報、美國與北約衛星與其他情資相助,靠幾十枚反艦飛彈就足以讓目前在黑海、亞速海的俄國海軍水面艦成為活靶,西方提供烏國反艦飛彈將改寫這場戰爭局面。聖安德魯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歐布萊恩(Phillips P. OBrien)在推特發文,指此事再次證明烏俄戰爭顛覆了戰略盤算和意願,將衝擊中國,讓想輕啟戰端的國家三思。

*新聞辭典:斷箭-核武器意外事故

「斷箭」(Broken Arrow)
美軍用來指稱定義核子與輻射意外和事件程度的用語,意指涉及核武、核彈頭或核元件的意外事件,但是無釀成核戰的危險。包括:意外或不明的核爆炸、核武器起火、輻射污染、核資產丟失或遭竊等。

美國國防部承認1950年代以來發生的「斷箭」事件至少32起,包括1957年B-36轟炸機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上空誤投一枚氫彈、1961年B-61轟炸機墜毀北卡羅來納州,機上搭載2枚氫彈,以及1966年同型轟炸機在西班牙帕洛馬勒斯上空與波音空中加油機相撞,轟炸機上4枚氫彈,2枚沉海、2枚落到當地田間,均成功尋回。

*不甩俄外交照會 美增援軍備抵烏

俄警告援烏是火上澆油
華盛頓郵報十五日披露,俄羅斯準備全力攻擊烏克蘭東部之際,美國宣布額外向烏提供武器,引發俄國在十二日正式向美國發出外交照會,警告此舉是在為衝突「火上澆油」,可能帶來「無法預測的後果」。此外,在俄軍黑海艦隊「莫斯科號」疑遭烏軍攻擊沉沒後,烏國首都基輔等地十五日遭受愈發猛烈的攻擊,為俄軍撤出北部後,情勢再次升級。

美24小時內到貨 用行動打臉
不過,俄國對美國的威脅並無效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十五日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國防部官員表示,美國最新援助烏克蘭的重型武器軍備,首批將在二十四小時內送達,該批物資將由烏克蘭官員在盟國邊界接收並送往烏國。

華郵指出,俄國向美發出的外交照會,落款日期為十二日,亦即美將擴大軍援的消息曝光之際,由俄駐美大使館轉交美國國務院,華郵看過副本內容。俄方警告,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運送「最敏感」的武器系統是在「火上澆油」,可能帶來「無法預測的後果」。俄方指稱的「最敏感」武器包括「多管火箭系統」(MLRS),但據信美國和北約並未向烏提供這類武器。

開戰以來 美軍援已達32億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十三日宣布,額外向烏提供八億美元軍援,包含可與俄軍系統匹敵的長程火砲榴彈砲,及裝甲運兵車、防空雷達、多用途直升機、無人機、反裝甲飛彈、無人水面載具等各式軍備。自烏俄開戰以來,美對烏軍援金額已達卅二億美元。

俄方指控,美國和北約違反移交武器至衝突區的規範,且無視精準打擊武器落入烏國民族主義份子、極端份子和惡棍勢力手中的威脅。俄方還說,北約試圖施壓烏國放棄與俄談判,美國還要求各國將前蘇聯製武器轉交烏國。俄方呼籲美國及其盟友停止為烏克蘭進行軍事化,指這將為地區和國際安全帶來無法預測的後果。

新一輪攻擊 俄首度派長程轟炸機
與此同時,俄軍加大對烏國各地攻勢。除了戰況依舊激烈的烏東頓巴斯外,基輔十五日傳出強烈爆炸,為俄軍月初退出北部地區後,當地遭遇的最猛烈攻擊。南部赫爾松、東北部哈爾科夫、西部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等地也都傳出爆炸,俄軍聲稱在哈爾科夫殺害多達三十名波蘭傭兵。

俄國國防部十五日指控,烏克蘭鎖定俄國邊境城鎮為攻擊目標後,俄軍將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更多、更大規模的飛彈攻擊,以回應烏軍的「恐怖攻擊」或「破壞行為」。俄軍前一晚發射巡弋飛彈擊中基輔邊緣負責生產和維修飛彈的維札爾工廠。此外,俄軍也聲稱完全佔領馬立波市內的伊里奇鋼鐵廠,但遭烏國國防部否認,稱鋼鐵廠的戰鬥仍在激烈進行中。

烏軍擊退俄軍馬立波以北攻勢
烏國國防部發言人十五日表示,俄國派出長程轟炸機攻擊馬立波,為兩國交戰以來首次派出這類戰機,俄軍當前重心是奪取馬立波以北的城鎮魯別日諾耶(Rubizhne)、波帕斯納亞(Popasna)和馬立波。不過,烏軍成功在波帕斯納亞、魯別日諾耶擊退俄軍攻勢,並摧毀多輛坦克、裝甲車。

烏國會認定俄軍侵略種族滅絕
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十四日則讚揚烏國人民抵禦侵略的決心,而國會通過決議案,認定俄軍行為不僅涉及侵略,還涉及有系統地摧毀烏國人民及其身分,剝奪烏國人自決和獨立發展的權利,已構成「種族滅絕」,要求政府請求外國政府、議會和聯合國認定俄軍犯下「種族滅絕」暴行。

*西方制裁排擠能源業 俄轉往亞洲市場

俄羅斯總統普廷十四日在政府會議上坦承,俄國能源工業因西方制裁受阻,該產業做為去年提供俄國四十五%聯邦預算的經濟引擎,石油與天然氣相關銷售須由歐洲轉向亞洲市場。除了「不友好」國家的銀行延遲付款,他直指出口物流中斷對俄國影響最鉅。

普廷警告,西方國家試圖「排擠俄國供應商,用替代供應來取代我方能源資源,將無可避免地影響整個世界經濟」,而且「歐洲國家一直在談拒絕俄國供應,這進一步破壞了市場穩定並提高價格」。他強調,俄國本身須「逐步將我方出口重新定位到快速增長的南方和東方市場」,「要在不久的將來做到這點,有必要確定關鍵基礎設施並開始建設。」

除了十四日要求加快西伯利亞新油氣管道建設計畫,他另主張把西方制裁的設備換掉,重申歐洲客戶應改以盧布支付俄國天然氣費用的立場,「打算從根本上增加本國貨幣結算在外貿體系中的份額」;歐盟國家先前多已表態反對這點,堅持將依現有合約以歐元或美元付款。

預估俄5月起 日減產300萬桶油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俄國能源銷售市場轉向亞洲,恐得花上數年時間經營。其能源最大客戶目前還是歐洲客戶,因歐盟尚未禁止進口俄國石油與天然氣,近四成天然氣及廿五%石油來自俄國,僅針對該產業發展所需資金、技術及設備進行制裁;不過,美國和加拿大對俄國原油實施禁運,部分貿易商也不願意碰俄國石油。

專家指出,俄國逾十五萬個油田的基礎設施也面臨問題,因其老舊而須投資及維護設備。國際能源署預測,俄國五月起每天將少生產三百萬桶原油,日產量屆時不到九百萬桶。

*俄公布烏東受傷戰俘 英婦認出從軍兒

英國媒體十五日報導,一名多年前便加入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英國男子,據信日前已遭俄軍俘虜,該英男的家人呼籲俄方予以「人道」對待以及放人。據信俄方藉由公布該影片來佐證其稍早宣稱有數百名烏軍投降的說法。

根據俄羅斯電視台十四日晚間播出的影像,一名年輕男子雙手上銬,前額受傷,一隻眼睛略顯浮腫,看似被毆打過;俄方稱此人名叫艾登.艾斯林(Aiden Aslin),並指控他對孩童開槍,將在被俄國承認的烏東頓內茨克共和國受審。影片顯示,艾斯林被命令以俄語回答是否殺人,艾斯林稱自己俄文不流利,一個女聲改以英文重複問題,一臉茫然的艾斯林回說不知道,「我沒出戰」;俄方偵訊人員再問他是否看過有人被殺,艾斯林說沒有。

要求俄人道對待 趕快放人
艾斯林之母安.伍德(Ang Wood)告訴英國每日電訊報,她從影片中男子手臂上的獨特刺青,認出那就是她的兒子;她證實艾斯林是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成員,如今淪為戰俘,「必須受到人道對待」,並要求俄羅斯總統普廷遵守日內瓦公約的規定。根據日內瓦公約,已失去戰鬥力的戰俘不應遭到報復或殺害,並應給予基本的人道待遇。安.伍德直言對此感到難過,「我兒子嚇壞了,我們也是」。

根據了解,現年二十八歲的艾斯林曾前往敘利亞與庫德族一同對抗伊斯蘭教遜尼派武裝組織「伊斯蘭國」(IS),二○一八年起加入烏克蘭部隊,與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三十六旅並肩作戰;而該旅正是俄羅斯宣稱在遭圍困多日的馬立波有一○二六人投降的烏軍部隊,當時烏國否認有官兵投降。據稱艾斯林稍早曾警告,自己若是被烏軍俘虜,肯定會被拿來當成宣傳工具。

*俄寡頭6億美元超級遊艇 德正式沒收

德國警方14日證實,俄羅斯富豪尤斯馬諾夫家族擁有的全球最大超級遊艇「迪爾巴號」(Dilbar)已遭德國正式沒收,為歐洲針對俄入侵烏克蘭一事的制裁動作之一,尤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為眾多與普廷關係密切的俄寡頭富豪之一。「迪爾巴號」長156公尺,估計價格高達6億美元(約台幣174億)。它去年10月起進德國漢堡市一家公司的造船廠維修,德國海關幾週前盯上,歷經警方調查後,終於查出掛在境外公司名下的這艘超級遊艇實為尤斯馬諾夫之妹伊斯梅洛夫(Gulbakhor Ismailova)所有。

(自由時報)
--
*旗艦離奇沉沒後 俄加強轟炸基輔

俄國黑海艦隊火力最強大的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離奇沉沒後的隔日,俄軍十五日加強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是俄軍早前從撤離基輔周邊後最猛烈的一次。除了基輔,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南部城市刻松等地都有爆炸。俄軍將加強空襲歸因於烏克蘭轟炸俄國邊境城市,造成七人受傷,上百棟住宅大樓毀損。

烏克蘭官員尚未證實空襲俄國的報導,反而宣稱十四日以兩枚國造「海王星」飛彈擊沉「莫斯科號」。俄國防部透過聲明稱,「莫斯科號」被拖到目的地港口途中,因艦身在彈藥爆炸後的大火遭損毀,失去平衡,在暴風雨中沉沒。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表示無法證實船艦起火原因。

俄軍入侵烏克蘭十四日進入第五十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當晚發表全國演說時稱讚人民勇敢抵抗,澤倫斯基沒有提到「莫斯科號」的名字,但是當他列舉烏克蘭勇敢抗俄的事蹟時,意有所指地表示:「俄軍戰艦可以暢行無阻,即使到海底也是一樣」。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指出,這起事件將對俄軍造成重大打擊。外界懷疑烏克蘭能夠得手與美方提供情報有關,華盛頓郵報報導,俄國已透過外交管道正式知會美國,警告美國與北約運送「最機敏」的軍備給烏克蘭是「火上加油」,可能會導致「無法預測的後果」。

但美國似乎毫不在意,總統拜登十四日表示準備派高層官員到烏克蘭表達支持。雖然拜登稱自己「準備好了」,外界揣測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是最可能人選。

*俄艦被擊沉 美情報是關鍵

俄國國防部證實第三大水面艦莫斯科號沉沒於黑海,英媒報導,烏軍先以無人機吸引莫斯科號防禦系統的注意力,再以機動岸射反艦飛彈給予致命打擊。這件事發生在美國宣布擴大與烏國情報分享之後,可能不是巧合,因為岸射反艦飛彈極需精準情報支援,光憑烏軍應無法辦到。這起事件對於台灣來說,也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每日郵報報導,時間是十三日凌晨兩點,地點位在敖德薩以南一百公里外海。烏克蘭指揮官運用無人機分散莫斯科號防禦系統的注意力,發射貼著水面飛行的飛彈,摧毀這艘一萬二千五百噸的巡洋艦。

對台灣而言,這起攻擊亦具有參考價值。一來是展現機動式岸射反艦飛彈從陸地打破軍艦制海權的作用。岸射飛彈以發射車移動,比起固定式更不易遭敵軍鎖定摧毀。

海王星巡弋飛彈系統由烏克蘭研發(諷刺的是,飛彈設計源於蘇聯),以應對俄國二○一四年併吞克里米亞後,在黑海日益嚴重的海事威脅。烏克蘭海軍去年三月才收到第一批新飛彈。

另一方面,烏軍背後或許也有西方撐腰。事發前數小時,美國才承認他們一直在「直接供應情報」以實現對俄軍的精準打擊。

岸射反艦飛彈非常仰賴情報與電子支援,光憑烏軍自己可能做不到。但如今北約以電子戰與情報戰大幅介入俄烏戰爭,顯示烏軍只要取得概略方位與座標,甚至發射反艦飛彈後「由第三方」接手導引,一樣能有效打擊敵艦。對台灣而言,這個第三方很可能就是美國。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