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221201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隔了555天 今起戶外免戴罩

雙鐵、捷運提醒 進站就要全程配戴 台鐵戶外候車月台也要戴
本土武肺昨天增加一萬七六六八例本土個案,比上週三減少約一%。因應疫情趨緩,今天起,戶外不再強制戴口罩,室內、大眾運輸場所仍得配戴,但部分例外情況也可免戴,這也是室內外均需強制戴口罩規定五五五天以來,首度指標性的放寬戴口罩措施。

本土+1.7萬例 比上週三減少1%
週三通常是單日確診高峰日,因為會反映週末假日未篩檢和新感染的人數,不過,昨天確診數和週二差不多,且比上週三少一七三例、減少約一%。另新增卅七人死亡

本週的單日確診數雖有下降、但降幅不算大,指揮中心分析,可能與接近這一波疫情最低點、為了投票不通報,或選舉南來北往人流等三項原因有關。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預期這週疫情降幅會比更前一週趨緩,目前仍在十%的預期降幅範圍內,因暫無出現新的強勢變異株,預估疫情不會立刻上升。

指揮中心日前已宣布自十二月一日起,室外空間、場所取消全程配戴口罩規定,戶外大型活動的口罩規定會依照近期疫情變化,另行研擬。室內則仍須戴口罩,包含車廂、船舶、飛機等公共運輸內部空間等。

台鐵、高鐵都提醒旅客,從進入車站開始,候車、乘車到出站前,都要全程佩戴口罩。列車上及車站範圍內(含付費區域與非付費區域),若能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的情形下(鄰近無旅客或旅客有配戴口罩),可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但飲食期間避免交談,飲食完畢後仍須佩戴口罩。

台鐵局長杜微補充,戶外候車月台大多數有雨棚,且候車時人潮較密集,旅客仍應佩帶口罩。

室內仍需戴罩
運動、拍照、飲食、開車等可例外

室內免戴口罩的特殊情況,則包括運動、唱歌、拍照、開車、錄影、主持、演講、水域活動、飲食需求等。

另外,餐飲場所也自今日起取消不得逐桌敬茶敬酒的規定。

*79.6萬劑BA.5疫苗 昨晚抵台

因應武漢肺炎本土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第三批莫德納次世代BA.4/5雙價疫苗七十九.六萬劑昨天晚間十點五十六分抵台,這批疫苗效期到明年五月十日。

效期到明年5月
今年採購的第三批莫德納次世代BA.4/5雙價疫苗七十九.六萬劑抵達桃園國際機場並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民眾接種追加劑使用。指揮中心指出,至今次世代雙價疫苗共五一一.三一萬劑到貨,分別為BA.1雙價疫苗約三百萬劑及BA.4/5雙價疫苗二一一.三二萬劑。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內的BA.5次世代疫苗加上新到貨數量,還有約一九○萬劑庫存,BA.1疫苗則還有九十七萬劑,未來會視施打情況進行後續配發。

不過現在接種武肺疫苗的人數大幅降低,莫德納BA.1次世代雙價疫苗及BA.5次世代雙價疫苗分別在九月廿四日和十一月十八日陸續開打,前天僅接種二萬六三二人次,其中BA.1雙價疫苗接種九四一劑,BA.5雙價疫苗一萬九六九一劑。

*戴口罩 花蓮近3年腸病毒重症零個案

通報數也大幅降低 明禮附幼口罩令不鬆綁 教育處尊重各級學校決定
疫情降溫,今天起戶外不再強制戴口罩,室內仍要戴,不過戴口罩因同時可以防止感冒、腸病毒等疾病傳播,縣府統計,最近三年花蓮腸病毒重症「零個案」,通報數也大幅降低,今年僅十二例、且沒有園所因腸病毒停班。花蓮市明禮國小校長蕭美珍就說,今年「零班級腸病毒停課」,新解禁政策實施後,仍然還是會繼續讓孩子在園都全程戴口罩。

明禮國小:今年「零班級腸病毒停課」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對台灣人造成最大的改變,就是養成全程戴口罩習慣。花蓮縣衛生局統計,花蓮最近三年腸病毒「重症個案零」、腸病毒輕症二○二○年還有五三○例,去年降到一二三例,今年更只有十二例,衛生局長朱家祥就曾多次宣傳戴口罩對幼童腸病毒的防治效益;縣教育處也統計指出,今年幼兒園腸病毒「零停班」。

明禮國小附幼目前全校四個班還有九十多個小朋友,昨天孩子們在戶外空間遊戲及活動都戴著口罩,雖教育部已宣布今起跟隨中央防疫政策放寬室外口罩令,校長蕭美珍說,全程口罩政策會持續。

多數學校仍選擇與全國規定一致
蕭美珍提到,明禮附幼早年因人數很多,未實施全面戴口罩前,每年在腸病毒流行期至少會停班二班到四班,自從戴口罩後,沒有班級因為腸病毒停課,通報人數也降低很多。

蕭美珍也說,以前腸病毒流行季,孩子每日入園防疫檢查都要檢查口腔,現在已取消,只需量體溫,老師工作量有減少,戴口罩好處多過脫口罩。

不過,多數學校仍是選擇與全國規定一致。中原國小校長干仁賢說,疫情流行狀況減輕,認為和全國政策一致即可。

花蓮縣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也說,口罩禁令鬆綁,教育部也同步公布新的校園防疫規定,室外空間取消全程戴口罩;室內空間維持全程戴口罩,但致詞、演講、講課、拍攝個人或團體照、進行運動、歌唱、音樂吹奏、合奏、舞蹈類活動時,可以不戴口罩,要不要「繼續戴口罩」?教育處尊重各級學校,可依狀況自行決定。

中國篇

*清零封控 中官方11月PMI續跌

中國由於武肺疫情復燃,確診人數激增,多地加強防疫封控措施,十一月經濟活動進一步萎縮,在成長可能持續疲弱下,中國人民銀行預料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中國官方十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十月的四十九.二降至四十八,為四月以來最低,亦不如市場預估的四十九;涵蓋服務業和建築業的非製造業PMI,也由十月的四十八.七降至四十六.七,不如市場預估的四十八。

中國為防止疫情擴散而加強防疫封控措施,已讓經濟面臨更大損害,近日幾個主要城市居民甚至上街抗議;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抗議是否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直接影響,但已凸顯中國民眾的不滿情緒,這將對消費和總體經濟成長帶來壓力。

根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測,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放緩至約三%。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喬治艾娃也說,IMF可能需要調降今、明兩年中國成長預估,目前預測值為今年三.二%、明年四.四%。這將使中國官員面臨壓力,必須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來協助明年經濟復甦。

保銀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十二月和明年第一季中國經濟活動可能進一步疲弱,重新開放而帶動的經濟復甦恐要明年下半年以後才會出現;在重新開放之初,更多城市將面臨染疫人數激增,這些城市必須實施封控措施來讓疫情降溫,為此付出經濟成本是不可避免的。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龐溟表示,決策人士正全力以赴,用刺激措施來創造強勁的成長動力,中國經濟可能在明年第二季以後回到逾五%的潛在成長率,前提是防疫封控措施要減少。

產業篇

*春節出國夯 華航熱門航點滿載

華航(2610)指出,就目前觀察,航空市場雖未出現之前預期的報復性復甦,不過,明年農曆春節期間熱門航點,包括日本東京、大阪、韓國首爾以及泰國曼谷等航線都已滿載。而隨著航班陸續復飛,預計2024年航空市場景氣將全面復甦。

航空市場 2024將全面復甦
華航表示,防疫措施陸續放寬,但航空市場未出現報復性復甦有多重因素,包括全球通膨,再加上機票、飯店、檢疫等旅遊成本的墊高,因此不少消費者選在農曆春節時再出國度假,不急著在第四季出國旅遊。

長榮航(2618)日前在法說會上也指出,依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今年航空業整體營收持續恢復,預計可達2019年的93%。今年全球客運運量達2019年75%、貨運運量則與2019年相當,全球航空市場要到2024年才會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市況。

不過,看好疫後客運市場復甦先機,華航將自明(2023)年1月2日起,開航每週5班直飛越南峴港,事實上,除華航外,包括長榮航空、台灣虎航、星宇航空等都新開或是重啟峴港航點。

市場人士指出,美中貿易戰後,不少台商轉往越南,帶動越南航班需求,而峴港除觀光旅遊外,華航、長榮航在北美的航網綿密,可以吸引越南往返北美的探親及留學等客源,具有中轉優勢。

另外,立榮航空昨日公告,大股東英屬維京群島商雲杉公司轉讓持股超過選任時持股之二分之一,因此在立榮董事會的三董,當然解任。而雲杉公司就是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的公司,不過,接手雲杉的立榮持股,同樣是張國煒旗下的星宇投資、星威投資,換言之,張國煒對立榮持股不變,只是左手換右手。根據資料顯示,立榮航空最大股東為長榮國際,持股約23.48%,其次就是張國煒持有的19.9%。

根據規定,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缺額達三分之一時,董事會應於60日內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之。換言之,立榮航空將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董事。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口罩部分解禁 室內過年後鬆綁?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今起取消室外全程配戴口罩規定,餐飲場所也可逐桌敬酒。不過,何時才能鬆綁室內口罩禁令?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就防疫立場,「過年後再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安全」;衛福部長薛瑞元則說,「已來到隧道的盡頭,光也已經看得到了」,應該很快鬆綁管制措施,讓民眾回到正常生活。

昨新增一萬七六八八例本土個案,和上周同日相比,僅減少百分之一,降幅減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與疫情探底、選舉不通報以及返鄉投票南來北往等因素有關,但還在百分之十降幅預期範圍內。

新變異株進入社區,恐再掀起一波疫情,張上淳表示,指揮中心預估疫情到低谷後,維持一段時間可能再上升,但再上升的波鋒應比前兩次疫情低一些,高峰時單日確診人數約在四萬上下。至於新冠肺炎何時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目前尚未正式討論。

今起,國內實施第一階段口罩解禁,室外不再強制戴口罩,但室內空間、場所,如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仍維持全程戴口罩。至於運動、拍照、自行開車、直播錄影、水域活動、外出有飲食需求、唱歌等六種情況、可免戴口罩。

台鐵、高鐵則提醒,旅客從進入車站大廳開始到出站,都必須全程配戴口罩。台鐵局長杜微表示,雖然戶外取消口罩禁令,但因多數戶外月台仍有遮雨棚,且旅客密度較高,所以即便是在戶外月台候車,旅客仍須戴口罩。

張上淳表示,將密切關注室外不戴口罩之後,對疫情的影響,如果影響不大,或許可以早一點開放室內免戴口罩。就防疫立場來看,過年後再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安心、最安全。

國內管制措施逐漸鬆綁,薛瑞元說,下一步將密切觀察中國大陸疫情。因中國大陸疫情不太透明,且許多對岸的台商返鄉,往後防疫重點會是觀察中國大陸疫情狀況,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避免疫情再有一波變化。不過,目前已打開邊境,航班等往來不會再有限縮的計畫。

*過年前恐迎新一波疫情 專家籲雙軌防疫

歲末年終,接著跨年、元旦及農曆過年,人潮群聚,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依據國外經驗,在前一波感染結束後,一至一個半月時,新病毒竄升速度最快,台灣近期出現BQ.1、XBB、BF.7病例等本土個案,預估農曆年前恐再掀起另一波疫情。

陳秀熙昨於「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談及,觀察各國新變異株情勢,如新加坡、澳洲、法國、德國等,前後兩波疫情約間隔三個月,即代表前一波感染結束後,約一至一個半月時間點「新病毒竄升速度最快」,台灣近期已出現BQ.1、XBB、BF.7病例。

陳秀熙建議,政府採「防疫文明」及「幸福解封」等「雙軌防疫」,前者包括接種雙價疫苗,減少再感染可能,以及減少衰弱族群中重症或死亡。大眾運輸、公共集會、大型群聚、醫療機構等場所仍維持口罩令及社交距離。佳節聚會戴口罩及維持社交距離及個人清消自主管理。家戶中若有衰弱族群,應進行防疫自主管理,才能防止感染引起致死率。

至於「幸福解封」,陳秀熙說,目前國內社區中已有一定免疫保護力,民眾不必過分憂慮,可正常佳節聚會。再者,逐步恢復國際移動,透過經濟成長,降低通貨膨脹問題,同步提升各階層幸福指數。

陳秀熙提醒,入冬後,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菌入侵社區,元旦、春節等連假期間,重症高風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

*確診者無法投票 監委自請調查

九合一選舉落幕,監察委員紀惠容、葉大華昨天表示,中選會公布的選務防疫規範中,未解隔離的確診者不得進入投票所投票,也無替代方案且有罰責,恐影響確診者投票權及修憲複決案通過,申請自動調查。

衛福部長薛瑞元昨表示,衛福部規範確診者不能出門,大法官釋憲也談過這件事,這是有所依據;中選會也規範確診者不能出門,所以不能投票,這是中選會的職權範圍,監委調查目標應是中選會,為何不能出門就不能投票?面對監委調查,衛福部會與中選會將密切合作。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說,無論疫情指揮中心或選務機關都依法行政,也尊重監察院法定職權。

兩位監委質疑,中選會對確診者投票措施及研商機制為何?在疫情陸續解封的情況下,確診者不能投票且有罰責,有無牴觸憲法?若在不影響人民投票權下,中選會有無擬訂其他替代方案,保障人民投票權?

監委也指出,「十八歲公民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高達九六五萬票才能通過,中選會所訂選務防疫規範使確診者無法出門投票,且台灣目前沒有不在籍投票制度,是否影響修憲案通過等疑義,有深入調查必要。

*鄭文燦無罩投票 桃市衛生局認定沒違規不罰

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投票,按中選會規定,投票時應戴口罩,若不聽勸阻可罰3000元到1萬5000元。桃園市長鄭文燦當天被媒體目擊,投票時全程拿下口罩,事後遭網友質疑帶頭違反相關規定。市府衛生局昨表示,鄭市長當時脫下口罩,是為了讓媒體拍照,出投票所後立即戴上口罩,符合防疫規定,因此決定「不罰」。

桃園市選委會昨也強調,選委會只負責選務工作,若民眾檢舉違反防疫規定部分,由衛生局處理。至於鄭文燦投票沒戴口罩,現場選務人員為何沒勸阻?選委會並未回應。

鄭文燦當天先陪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投票,隨後回到自己母校、八德大安國小投票,還與兄弟姊妹們一同合照留念;網友發現,鄭文燦原本還戴著口罩,進入投票所隨即摘下,選務人員確認完身分後,就將口罩放進外套口袋,之後整個投票過程都沒戴上,還在媒體鏡頭前燦笑,引發熱議。

有網友表示,鄭文燦投票前一天才在臉書發文,提醒民眾投票時要戴口罩,自己卻沒將口罩戴好,質疑是帶頭違規。也有人批評「人民染疫不給投票,為何市長不 戴口罩卻可投票」,且其他縣市長投票都全程戴好口罩,為何唯獨鄭文燦不用戴?

衛生局昨天表示,衛福部11月1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措施裁罰公告,於室內拍照、錄影或活動拍攝時,可暫免戴口罩,經了解,鄭文燦市長當時脫下口罩,是為了讓媒體拍照,出投票所後隨即將口罩戴回,符合室內拍照免戴口罩的規定,因此決定「不罰」。

另有民眾爆料,中壢區德義里編號770投開票所疑未公布領票及未領票的人數,更出現選務人員將票箱送至小房間內整理的情形,質疑有做票嫌疑;桃園市選委會回應,目前並未收到有人投訴770投開票相關選務爭議,後續將進一步了解調查。

*新冠癒後易感染黴菌 需精準用藥

新冠肺炎確診癒後、癌症等抵抗力不佳病人,易感染黴菌,如果沒有精準用藥,恐危及生命。

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祥芬說,臨床致病性黴菌高達10萬種以上,近期「精準醫療」成為新興感染症重要診斷和治療參考依據,利用「快速PCR(基因鑑定)」或「基因片段定序」等多元鑑定方法比對感染菌種,可讓醫師及時正確診斷、精準用藥。

黃祥芬發現,許多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即使痊癒後抵抗力仍然偏低,加上新冠病毒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因而容易感染黴菌,病情會較嚴重,民眾應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環境清潔、乾燥,避免黴菌生長,降低黴菌感染機會。

一旦遭到黴菌感染,如果病灶範圍太大無法手術切除,或未能快速正確診斷用藥,死亡率高達4至5成。黃祥芬說,尤其是特定黴菌延誤治療,將近半數患者可能死亡,因此正確快速鑑定判斷黴菌感染的類型及菌種,了解是否有抗藥性,為感染症精準治療的首要之務。

黃祥芬收治一名60多歲罹患B細胞淋巴癌婦人,化療後免疫力變差,身體虛弱,檢查左肺疑似黴菌感染,病理切片為「絲狀黴菌」,接受抗黴菌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再安排痰液微生物培養竟是「白色念珠菌」,後又以「基因序列」檢測,證實是「白黴菌」。因病人與家屬不願意開刀,即安排使用噴霧吸入性與口服兩種強效抗黴菌藥物治療,自去年12月治療迄今近一年,終於成功殲滅白黴菌。

產業篇

*藍委籲小三通復航 蘇揆未鬆口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實踐交流承諾、盡速恢復開放小三通。國民黨立委陳雪生表示,小三通復航從選前喊到現在,但現連是否能在春節前恢復,政府都沒說法,行政院「難道要金馬人民也發動白紙革命嗎?」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指,據統計,金門民眾有七成表態支持立即恢復小三通;小三通暫停期間,金門觀光產值已蒸發七十多億元,基層百姓生活痛苦。接下來就是冬至和春節,政府應苦民所苦。

陳玉珍表示,蘇貞昌在施政總質詢稱,小三通之所未能開通,是大陸CIQS(海關檢查、證照檢查、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安全檢查及航空港口保安)已經解散;但她十一月十五日委請廈門台商會長吳家瑩、莆田台商會長李木榮查看發現,大陸CIQS仍在小三通碼頭運作中,蘇貞昌所稱小三通不開放是對岸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陳玉珍稱,選前金馬人民可理解蔡政府為了選舉考量,不開放小三通,但現在選舉已塵埃落定,大陸方面也表達恢復意願,呼籲民進黨政府節日前開放。

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表示,雖然國際開放,但大陸疫情還有各種風波不斷,政府都密切注意,也希望中國大陸能早日恢復平靜,同時可以進一步來做相關的處理。

*南澳振興禮金1人3千 下周可望通過

南澳鄉是宜蘭縣確診最高的鄉鎮市,鄉公所繼前年1千元、去年2千元發振興禮金給鄉民,今年有望續發,還加碼到每人3千元,已獲鄉代會支持,下周審議可望通過,將成全縣唯一連續3年發振興禮金的鄉鎮市。公所指出,凡今年9月5日前含當天,設籍南澳鄉親都有份,預計約6千人受惠,12月25日前就會發放,期盼鄉民開心度過耶誕佳節。

鄉長李勝雄說,今年疫情比去年更嚴重,鄉民確診將近半數,無法工作影響收入、家中經濟生活辛苦,南澳鄉代會在定期會時,就曾建議年底再發放振興禮金,因此將鄉運等活動停辦省下的經費,回饋造福南澳鄉民。

根據疾管署資料,南澳今年已2853人確診,確診率約47%,是全縣12鄉鎮市最高,公所編列預算約1800萬,鄉代會將於12月5日開臨時會審議發禮金,鄉代會主席李元亮說,該案可望通過,預計於12月25日前發放,讓大家開心度過耶誕佳節。

南澳不少鄉民直呼開心,原住民過新年是1月1日,年底前收到3千元大禮,真的「好過年」;有人說不無小補,畢竟經濟不景氣,年關將近可添購日用品、禦寒衣物,算是小額的年終獎金。

韋姓民眾認為,南澳居民大多務農或做工,工作不穩定,領現金比拿禮券實在,對於低收、子女多的家庭有絕對幫助,某種程度可說是生活開銷的及時雨。

(聯合報)
--
國際篇

*陸製造、服務業PMI 萎縮

大陸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活動持續收縮。陸國家統計局昨(11月30日)公布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8,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此前市場預期為49;11月非製造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46.7,比上月下降2個百分點,市場預期為48。雙雙遜於市場預期。

而11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47.1,比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表明大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放緩。

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受大陸國內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等多重因素影響,經濟景氣水平總體有所回落。製造業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下,下行壓力加大,產需兩端持續放緩、市場預期波動加大;非製造業也是連兩月低於榮枯線,顯示景氣水平走低,受到疫情影響,市場活躍度降低,服務業恢復放緩。

在製造業活動上,從企業規模來看,均在榮枯線以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8和2.6個百分點。

構成製造業PMI五個分類指數也均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降至47.8,比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代表生產活動繼續放緩;新訂單指數為46.4,比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代表市場需求持續回落;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6.7,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表明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有所減少;從業人員指數為47.4,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表明企業用工景氣度下降;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6.7,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代表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有所放慢。

在非製造業活動上,就行業類別來看,在高景氣區間的行業為郵政、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保險等行業商務活動,其活動指數位於55以上;而道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則低於38,屬於景氣低迷行業。

在構成非製造業PMI的分類指數部分:新訂單指數降至42.3,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代表市場需求有所回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4.1,比上月下降3.8個百分點,但仍在榮枯線以上,意味非製造業企業對近期市場恢復發展謹慎樂觀。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2/01/2/1957218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經濟染疫下季不妙 逾半陸企生產受影響

大陸新冠疫情反覆,各地時而收緊防疫措施,美國獨立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國際(China Beige Book International)調查顯示,11月受訪的中國大陸企業有一半以上有員工染疫,已影響生產活動。報告指,大陸各項企業指標均惡化,目前經濟難有起色,尤其是明年第1季可能更糟。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也提出警告,防疫措施及房地產低迷拖累,大陸經濟存在下行風險,IMF有可能再度下調大陸經濟增長預測。

中國褐皮書於11月17至27日訪問2,400多家公司,受訪公司中,約53%企業表示11月員工中有染疫病例,是自去年1月以來最高,最新數據相對10月時的24%增加逾一倍。

同時,這些公司11月營收及利潤都有雙位數降幅,工廠生產「顯著放緩」,內需和出口訂單也是如此。該機構並指,11月通常不是疫情高峰期,整個冬天病例可能會繼續上升,後續情況只會更糟。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