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221204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13098、死亡+33/莊人祥:趁疫情低點 快打追加劑

本土武漢肺炎昨新增一萬三○九八例,較上週六下降○.九%,持續下降,但因中國疫情「擴散可能性大增」,且高峰期正值農曆春節返鄉潮,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未來疫情可能波動,國內民眾利用現在疫情低點快打疫苗是最佳選擇,五至十一歲兒童前天開打追加劑,首日有一六七○人接種。

新增本土病例以新北市二一二三例最多,其次是高雄市一七九二例、台中市一六七五例、桃園市一三三五例、台北市一○五七例、台南市一○一五例,其餘縣市低於千例。

新增卅三例死亡,卅二例具慢性病史、廿一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九月卅日至十一月卅日確診,五月十八日至十一月卅日死亡。其中,最年輕為五十多歲女性有慢性腎病等病史,曾打四劑疫苗,到院前無生命徵象,十一月廿八日確診與死亡,死因為新冠確診、心律不整。

指揮中心十二月二日起開放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追加劑,其中,六至十一歲可打莫德納次世代BA.5雙價疫苗,年滿五歲至未滿六歲兒童,則提供兒童劑型的輝瑞單價疫苗。

莊人祥指出,五至十一歲兒童開打追加劑首日,共一六七○人完成接種,打莫德納BA.5疫苗、輝瑞單價疫苗各半。

針對中國疫情恐成台灣防疫新威脅,莊人祥說明,預計邊境政策不會因為從中國入境就有區別,利用現在國內疫情最低的時候,快點追打疫苗增強防禦力,應是最好選擇。目前除了未滿五歲族群外,其餘對象皆可打追加劑。

今年本土病例累計八三○萬餘例,三萬七五一六例中重症,其中一萬三五九四例死亡。武漢肺炎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九十四.○一%、第二劑八十八.六四%、第一次追加劑接種率七十四.三%、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十七.七五%。

*中國疫情恐擴大 春節達高峰/王必勝:封控力道若大減 首波衝擊超高齡等脆弱族群

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強調「接下來防疫重心將放在監測中國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表示,「白紙革命」後,中國封控力量應會大減,在Omicron高傳染力下,疫情擴散可能性大增,研判當地將面臨五大挑戰,提醒在中國的國人要落實打疫苗等措施。

「根據指揮中心疫情監測,近期中國疫情持續升溫,值得關注!」王必勝指出,Omicron變異株具高傳染力,目前中國流行的BF.7及BA.5.2次變異株傳染力更有過之,儘管中國嚴厲封控,疫情也難以清零,更何況「白紙」後,防疫政策已有明顯轉變,封控力量若大減,疫情持續擴散可能性將大增。

初期個案多以指數型快速成長
王必勝指出,按各國經驗,疫情初期個案增加速度多以指數型快速成長,中國將面臨嚴峻挑戰。首先,這將是中國遭遇到的第一波真正全國性疫情,而第一波疫情會衝擊最脆弱族群,包括超高齡者、嚴重共病、完全未施打疫苗、長照機構住民等,將造成嚴重損傷。

其次,在免疫力方面,中國目前確診人口比例極低,自然免疫保護力可說是沒有,中國有多款自製疫苗,但保護效益或許未臻理想,且整體接種涵蓋率,尤其高齡族群,離期望標準仍有相當大距離。

醫療資源量能將受衝擊
再次,在治療方面,各種有效抗病毒藥物準備狀況不得而知,但以龐大人口數量估計,應有很高難度。醫療資源量能在廣大國土上應有數量及分布問題,尤其面對短期急遽增加的全國性醫療需求,將是非常核心且難解狀況。

王必勝也強調,若疫情此刻開始蔓延,預期約在兩個月到達高峰,除了正值寒冷冬季,更會遇到農曆春節返鄉、春運、群聚等挑戰,可說是「最不好的時間點」。

最後,即便Omicron致重症及致死率不算高,但在前述因素下,加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產生的傷亡絕對數字會令人憂心。

在中國的國人應儘速打疫苗
王必勝指出,希望中國人民在最小損傷下,成功度過艱巨疫情挑戰,並提醒在中國的國人儘速接種疫苗,尤其是年長、有嚴重疾病的人,並留意老幼保護。若有長期醫療需求,可評估當地疫情狀況,考慮提前返國,避免疫情造成醫療排擠而延誤疾病診治。若計畫前往中國,務必打好次世代疫苗再出發。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12/04/66.jpg

*學學日本人!專家籲國人口罩戴到明年3月

鬆綁戶外免戴口罩,台日多數民眾仍不脫罩!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享赴日觀察,日本街上九成以上民眾未脫罩,疫情收尾階段的防疫責任,逐漸由「政府」轉移到「民眾」。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則提醒,國內幼童「免疫負債」現象嚴重,大人也沒有脫口罩本錢,以免將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帶給家中小孩,建議口罩至少戴到明年三月中旬。

6月解禁 9成日本人仍戴口罩
洪子仁近日前往日本東京,提到在疫情下的國際交流考察,全程口罩是必備防身配件。日本今年六月已解除戶外口罩令,但訪日全程,走在路上,日本人九成以上仍戴上口罩,是防疫也是「安心」的配備。

疫情收尾 民眾自負防疫責任
洪子仁指出,從台日即使宣布解除囗罩令,多數人仍繼續配戴,可解釋為什麼東方國家的防疫成績普遍優於歐美。東方人特有的口罩文化,群體性配合非藥物公共衛生措施,可以在疫情期間保持大多數社會正常運作。此外,口罩令解除代表疫情在收尾階段,防疫責任由「政府」轉移到「民眾」自身,戴不戴口罩要自己判斷並承擔風險,政府角色淡出。

黃高彬表示,日本雖然因為開放邊境迎來第八波疫情,但以確診數與人口數換算,單日相當於在台灣確診一萬多例的程度,仍算獲得控制,最大原因就是當地人民多數仍乖乖戴口罩。

「台灣沒有脫口罩的本錢!」黃高彬認為,國內戶外口罩令已解禁,但疫情期間防疫徹底、人與人接觸減少,大幅降低各種呼吸道傳染病感染人數,隨著防疫措施鬆綁,「免疫負債」現象已浮現,尤其幼童,疫情前三歲以下族群約每月看一次病,如今每週看一次病,台灣情況十分緊繃。

黃高彬提到,大人在外工作趴趴走,可能接觸病毒進而帶回家傳染給小孩,口罩仍要戴好,尤其十二月底流感疫情就要升溫,明年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是流行季節,呼籲口罩至少戴到明年三月中旬,學學日本人。

中國篇

*中國多城放寬防疫 撤除核酸檢測點

中國嚴苛防控激起民怨,成都、廣州、天津、北京、重慶、深圳等城市近日陸續鬆綁防疫限制,便於民眾出外通行,預估將有一億人因此受益。深圳三日宣布,搭乘巴士、地鐵、計程車、網路預約計程車等交通工具,以及進出公園、植物園等戶外景點,無須再出示核酸檢測證明,只需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綠碼。

天津二日取消搭乘地鐵需持七十二小時陰性核酸檢測證明的規定;廣州擴大綠碼通行範圍,就醫僅需出示綠碼,無須查驗核酸檢測結果;成都、重慶進出地鐵、小區無須出示核酸檢測證明,也只須查驗綠碼。

北京取消管制藥購買實名制
北京進出醫院、超市、賣場、辦公大樓等場所,以及搭乘公車和地鐵皆只需憑健康碼綠碼,並取消退燒、止咳、抗感染、咽乾咽痛等四類管制藥品購買實名制。當地許多社區內核酸檢測點陸續撤除,傳出將取消每日核酸檢測、改採快篩。北京部分社區規定,核酸篩檢呈陽性者可申請居家隔離,由居委會安裝電子鎖,不再採取全棟封控。北京和廣州部分社區允許,孕婦和嬰幼兒若是染疫,可留在家中隔離,無需轉運。

一段北京工人用起重機將檢測台搬到卡車上的影片二日在網路瘋傳,網友反應「應該早點拿走」。同日晚間也流傳一段據稱是在河北省石家莊拍攝的影片,畫面中所有隔離者攜帶行李排隊離開方艙,工作人員表示,接獲上級指示,三日午夜方艙清零。甘肅省蘭州市蘭溪醫院方艙也接獲指示,只出不進、不再集中隔離確診者。

四川爆先期試驗群體免疫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傳出四川什邡市接受中央委派任務,在什邡多間學校和企業開辦交叉感染「先期試驗場」。根據網路流傳錄音檔,一名男子告訴學生,中央要求四川開辦先期試驗,採取閉環管理方式,下令全校師生增加接觸、交叉感染,藉此產生群體免疫,每天有七、八十人染疫,症狀與感冒、流感相似,實驗數據將提供作為決策參考,似在預告未來中國防疫政策將採與病毒共存模式。

*習為清零找下台階 首稱病毒株不毒

歐盟官員爆習暗示鬆綁
歐洲官員二日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與來訪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會面時表示,中國目前的武漢肺炎主流病毒株Omicron「較不致命」,並稱對三年疫情感到沮喪的學生與年輕人是近日中國各地白紙運動的主力,被視為當局為逐步鬆綁清零政策找下台階,硬拗放鬆是基於病毒不毒,而非街頭抗議。

倘若上述負責記錄米歇爾訪中行要點的匿名歐盟資深官員的爆料屬實,這將是習首度公開坦承中國目前的武肺主流病毒較弱,也是習首度就始終不被官方承認的白紙運動發表評論。儘管習在會談中並未明確告訴米歇爾中國政府打算鬆綁防疫政策,然其發言暗示當局可能會這麼做。不過,該歐盟官員無法確認習近平在論及白紙運動時,是否曾用中文說出「抗議」二字或究竟是用何等詞彙來形容白紙運動。

中國官方發布的習米會新聞並無習曾提及Omicron或白紙運動的相關內容,但英國金融時報稱習米會確實曾論及白紙運動,米歇爾向習表明和平集會是基本人權。

習米會 提及白紙運動
美國顧問公司特尼歐(Teneo)集團的中國分析師維爾道(Gabriel Wildau)指出,習的發言看似是中國為擺脫清零政策鋪路的另一徵兆;對習與其他中共領導高層而言,向國內外示意任何轉變皆基於公衛考量而非街頭抗議所釀成的政治壓力,至為重要;有鑑於北京當局稍早以武肺高風險作為堅守清零的藉口,如今任何政策轉變也必須要能自圓其說,以免斷然改變反導致民眾質疑過去三年的犧牲究竟是為了啥。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習還暗示將以衝高疫苗接種率來因應白紙運動。習告訴米歇爾,中國的武肺疫苗接種率高,但老人接種率低是一大挑戰;歐盟官員稱習此言疑似暗示當局要以鼓勵接種疫苗來因應白紙運動。

中國六十歲以上民眾接種三劑疫苗的比例不到七成,八十歲以上更低到只有四成。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國內疫情添變數 幼兒應速打疫苗

昨天室外口罩令解禁的第一個假日,愈來愈多民眾脫下口罩,適應新生活。本土案例昨新增一萬三○九八例、境外五十四例、卅三例死亡,疫情明顯趨緩。不過,大陸疫情出現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預估,中國大陸疫情約在二個月攀至高峰,同時警示,國內未來疫情可能受影響,呼籲幼兒族群盡速接種疫苗。

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表示,接下來疫情挑戰為農曆新年自對岸返鄉台商,恐讓國內再有一波疫情。「醫護人員現在還不可鬆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疫情一直滾動式變化,近期已經出現新變異株,須持續觀察新變異株疫情及染疫者重症率、致死率的變化情形。

五到十一歲兒童新冠疫苗追加劑十二月二日開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接種首日有一六七○人接種。國內六個月大到四歲的疫苗第一劑接種率約四成五、第二劑約近二成。家長應趁國內疫情低點時,盡速帶家中幼童接種疫苗,因應後續春節的疫情變化。

此外,疫苗受害救濟審議會議昨公布最新結果,新冠疫苗共五案核予救濟金,其中一名六十多歲男性接種AZ疫苗後,出現腦梗塞及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多症,因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多症是否為疫苗造成無文獻證明,最後以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關聯性,核予二百萬元救濟金。

國際篇

*世衛估 全球9成人口對新冠肺炎有抵抗力

世界衛生組織二日估計,全球九成人口對新冠肺炎具一定程度抵抗力,原因是曾染疫或接種疫苗。但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警告,新變異株仍可能造成風險,若防疫鬆懈,新變異株將有機可乘,取代目前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

他表示,世界距離「疫情緊急階段結束」又更靠近了,但時機仍然還沒到。若監控、採檢、基因定序或是疫苗接種過程中鬆懈,都可能持續讓新變異株有機可乘。

譚德塞表示,全球目前有逾五百種傳染性高的Omicron子系變異株流竄,雖然引發的病情不如先前的變異株嚴重,但皆能輕易避開體內已增強的免疫系統。

中國篇

*習近平首談白紙抗爭 暗示防疫鬆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二日報導,歐盟官員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日對正在北京訪問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承認,中國大陸政府持續執行清零政策已經引發民眾積怨。這是近日大陸各地傳出封控抗議以來,習近平首度透露看法。

報導引述匿名受訪的歐盟官員表示,習近平對米歇爾說,抗議人士以學生為主,學生對於疫情拖延三年已經充滿挫折感。歐盟官員認為,習的談話透露中國大陸嚴格防疫措施可能鬆綁的訊息。

受訪歐盟官員指出:「習近平說Omicron變種病毒不像Delta變種病毒具有高度致命性,因此中國政府覺得防疫措施其實可以進一步放寬。」

不過,這名官員受訪時,無法證實習近平是否在與米歇爾談話中提及「抗議」(protest)一詞,也無法確定習近平是用哪些字詞對米歇爾描述近日各地出現的抗爭事件。

各國外交官員已注意到北京防疫態度的轉變,美國副國務卿薛曼二日在美利堅大學演說中表示,各地紛爆發抗議對中國政府造成某種效果,官方終於同意放寬管控。

薛曼表示,抗議事件已逐漸冷卻,冷卻原因是抗議「真的發揮了效果」,例如中國官員已經同意讓確診患者居家隔離。她說:「不過,我並沒有過於天真,中國過去曾經動用警力鎮壓抗議。」

連日來,大陸各地防疫措施陸續鬆綁,成都、廣州、天津、北京、重慶等五大城市先後發布新規,估計有超過一億人的出行因此變得更便捷。北京、廣州等地也不再將退燒、止咳等藥品列為管制,珠海市甚至提倡沒有症狀、非高風險等四類人員,不進行核酸檢測。

中共官媒宣傳也開始轉向,「南方日報」昨引述廣州醫學專家說法稱,新冠病毒的毒性已進化到「季節性流感的水平」,有些甚至「比季節性流感毒力還低」。

*白紙運動完成「歷史任務」

看來大陸的「白紙運動」已達到它的功效,也應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督促各地政府改善嚴酷且失序的防疫亂象,應可視為一場學生愛國行動。

根據CNN報導,習近平一日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會談時,談到了這次的「白紙運動」,報導引述歐盟官員指習稱事件主要是由學生組成,習還稱Omicron的致死率低於Delta,讓官方有進一步放緩限制的空間。

大陸官媒並未公布或釋出習近平與米歇爾的這段談話,但大陸調整(放鬆)防疫措施的訊息已很明確,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連續兩天召開座談會,並稱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累積,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她還強調嚴禁層層加碼與不斷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政策。

如果不再發生大規模的群眾肢體衝突,以及大陸能持續推進更人性化的防疫管制,「白紙運動」應是大陸公民抗爭中,以最小代價達到訴求的罕見事件,應是值得記錄並供事後研究的案例。

當然,「白紙運動」會形成,除了新疆火災的直接原因,還有多起防疫過當造成的悲劇案件,以及各階層民眾經濟收入大受影響有關,甚至世界盃的開賽都起到臨門一腳的作用,世界盃球場幾萬人聚集,沒人戴口罩也不用做核酸,成了大陸民眾對官方最直白的質疑。

在孫春蘭召開座談會同時,大陸官媒開始配合報導相關信息,包括「專家稱目前無證據表明新冠有後遺症」,「Omicron致病力已大幅下降」,「新冠感染者稱罹病只比感冒難受一點」,「復陽者傳染性極低」等。

多個城市也同步執行各種優化或放鬆的政策,封控部分,從最嚴厲的全城封控(靜默),到封社區,封一棟樓(一單元),甚至部分城市只封確診者的鄰近樓層。

封控時間,從一延再延毫無盡頭,到沒有出現陽性就應即時解封,以及廿四小時內應解盡解。就連一日下午宣布繼續清零的錦州市,十四小時後也宣布解封了。

核酸部分,從全市全員一採二採三採,到只採檢高風險區人員;再到進出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查驗四十八小時核酸陰性;最近則是疫情嚴重的廣州都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只要綠碼就可以進出商場、用餐。

隔離部分,有條件的密切接觸者與無症狀感染者可以選擇居家隔離,不用再進方艙等。

這一切戲劇性的變化,就在短短一周內發生,幾乎都是十一月廿六日「白紙運動」後才出現的,此前各地的疫情防控都還是保守的,少部分觀望中。

被封控傷害的大陸經濟短期內可以回來,但因封控成造民眾焦慮、恐懼、沒有生活目標的身心傷害,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恢復。如果說「白紙運動」促成大陸當局停止這種「折騰」,挽救廣大群眾的身心,那它應可視為一場學生的「愛國運動」。

這場由學生(年輕人)發起的運動,看似衝擊中共的政權,實則化解了一場公共危機,美國副國務卿薛曼說,大陸的抗議行動確實對放緩防疫政策上帶來效果,且反倒成為抗爭平息的原因之一。

大陸面對這場「運動」採取和緩應對與疏導之舉,或許正如習近平說的,「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白紙運動」點醒了這句話。

產業篇

*觀光逆差!解封逾月…不見旅客入境潮

邊境解封至今逾一個月,但報復性入境旅遊潮卻未出現。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十月十三日解封,直到十一月廿三日止,入境人數僅五十四萬餘人次,平均每天一點三五萬人次入境,若扣除商務客、移工、回台旅客等,實際來台遊玩每天不到萬人。旅遊業者直言,盼官方海外行銷力道再加強,否則難吸引國際觀光客。

赴日遊與來台客 相差近三倍
邊境十月中甫一解封,出國潮壓過入境潮,觀光逆差瞬間浮現。觀光局統計,以十月為例,出境旅客人次高達十七萬二三一九人次,入境旅客僅九萬三二○六人次,兩者差距近一倍。其中,又以台灣人最愛的日本市場「差距」最大,十月到日本遊玩的旅客約三萬六千多人,但來台的日人僅九六二五人次,兩者差距近三倍。

隨著解封時間愈長,入境人潮成長速度卻緩慢。根據觀光局統計,解封後到上月廿三日止,約五十四萬餘名旅客入境,又以美加市場居冠,總計約兩萬八千人,其次是越南兩萬五千人、日本兩萬四千人,泰國、新加坡則同樣位居第四,各約一萬七千人左右。由於適逢九合一大選期間,其中美加、日、星旅客有不少是華僑、台商返鄉投票,不全然都是外國人。

旅行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蕭博仁坦言,解封迄今,出入境旅遊市場有些「雷聲大、雨點小」,不若想像那麼熱絡,主要的問題出在部分國家仍有出入境限制,再加上出國費用漲很多,國人對疫情的陰霾仍在,多少都影響出國意願。

估明年三月後 出入境回五成
蕭博仁說,官方對國際宣傳慢半拍,自然難吸引國際觀光客。預估最快要到明年三月後,出入境總數才有可能恢復到五成以上。

品保協會公關主委李奇嶽表示,台灣邊境解封的起步較慢,得要趕快加強海外市場行銷,畢竟不是今天行銷,明天客人就進來,但再不加強行銷力道,觀光客都被周遭鄰近國家搶走。

此外,有旅遊業者認為,疫情雖然給官方很多準備時間,但動作實在太慢了,到底台灣觀光要主推什麼,至今也都沒有明確方向,建議觀光局應把行銷力道鎖定在五個小時航程以內的國家分眾行銷,針對特定市場商討擬訂對的方向,把錢花在刀口上,找回屬於台灣的國際觀光客。

觀光局表示,為了行銷台灣觀光,解封前就已開始有踩線團的活動,目前鎖定目標是「先短後長」,針對航程五個小時內的國家,像日韓星馬等分眾行銷。今年目標入境人數達到七十萬人次,明年則以中國大陸市場有開放的前提下,目標五九三萬人次。觀光局說,若從國外解封的例子來看,起碼要解封兩、三個月才有辦法看出趨勢,會持續努力行銷,也希望業者一起努力,提升旅遊品質,達到口碑行銷的累積。

*觀光逆差/日觀光客來台冷 景點沒新意「能賣什麼給日本?」

台日邊境十月中旬陸續解封,但雙邊互訪旅次逆差達近三倍,台灣人蜂擁赴日就像「回家」,但日人來台卻相當冷淡。旅遊業者表示,除了日圓貶值導致日客出國旅行意願降低,台灣的觀光環境根本沒有準備好,導致在日人眼中,台灣不是日人捨得花錢旅遊的高端市場。

台日觀光逆差現象在疫情前就存在,邊境封鎖兩年多後終於解封,卻未迎來報復式的出遊潮。以日本市場來說,十月十三日起入境台灣檢疫改為○加七,旅客不再需要居檢,但當天僅有六名日客跟團來台觀光,十月來台日客僅九六二五人次,業者估計旅行社接待的日本團客頂多一、二千人,其餘多是商務客、自由行,旅行社業者未因解封受惠。

旅行社業者認為,日圓貶值導致日客出國意願降低,加上台灣的觀光環境在疫後沒有準備好,都是日本團客偏少的原因。業者舉例,日本遊客離台後認為,疫前疫後來台觀光的景點大同小異,行程還是故宮、九份、中正紀念堂,吃永康街鼎泰豐等,對一些老客人來說完全沒有新意,只有住宿的老飯店倒了,換住其他同級三星級飯店。

來台日客的另一大宗是日本高中生的修業旅行,接這種團也要提早報價,但日圓貶個不停,等學生團來台時,旅行社只能賠本接待,「接一個虧一個」,業者只能暗自希望日方主動取消行程。

旅行社業者說,過去大家常批評低價陸客團侵害台灣觀光市場,其實,長期以來日客團也很低價,雖說台日友好,但第一線的業者都知道,日方行銷台灣觀光產品時,都把台灣遊程和東南亞團放在一起,對台灣團的印象並非「高端」產品。

另一名旅行社業者也認為,過去年紀較長的日本人來台還帶有「追憶」情懷,會想去烏來、慈湖等景點,但這些長輩凋零、不再出國,有消費力的年輕日本人對這些景點沒有旅行的想像,台灣還能賣什麼給日本?這是交通部觀光局要面對的課題。

如何招攬日客來台、是否訂目標量?觀光局只淡淡地說「會持續努力」,並指台灣雖解封,仍有入境○加七檢疫,且台日航班及航線運量未完全恢復,機票價格高漲、日圓貶值等,都影響出遊意願;未來會持續與旅行業者、航空公司及異業廠商合作,以「日台友情、多元主題、促銷集客」等策略與促銷專案,吸引初次到訪及重遊客來台旅遊。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2/03/realtime/1959390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觀光逆差/行銷搶客 學者:國家要動起來

邊境解封逾月,入境觀光客不若想像中的多,觀光學者直言,若要吸引國際觀光客,官方得要做大量行銷和曝光,不過台灣開放時間較晚,國際宣傳上較不利,再加上各部會本位主義,不利發展觀光,呼籲政府若真的想要振興觀光,應該要整個國家一起去推動。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教授陳家瑜表示,疫情期間,整個觀光產業幾乎被打到谷底,如今則是緩慢復甦,不過又碰到能源、通膨等不利因素,旅遊成本大幅提升,自然降低大家出遊意願。

陳家瑜以新加坡為例,指新加坡國境四月開放,也是一直到六、七月才稍微好轉,如今也只恢復到疫情前的一半,預估台灣整體觀光要恢復,約需半年時間。

陳家瑜表示,要吸引國際觀光客,官方得要做大量的行銷和曝光,不過由於台灣相較於東南亞,邊境開放得較晚,行銷資源早被搶走,再加上日韓開放時間和台灣相近,旅遊目的地產生排擠效應。

陳家瑜認為,目前國旅仍很熱門,不少組織法人、學校、公司都在消化相關旅遊預算,導致飯店價格飆漲,再加上目前航班量能還未完全恢復,飯店產業嚴重缺工,若所有觀光客都真的回流,國內恐怕也難以應付,預估可能要到明年初,遊客量才會比較明顯上升。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則認為,各部會都有自己的考量,導致觀光推動矛盾,例如陸委會主管中港澳,但目前只開放港澳團客,偏偏港澳旅客過去大多喜歡自由行,這就有點卡卡的;另外像是越南、印尼等國家,可以免簽,但邊境開放後,一直到近期才又再推觀宏專案,宣傳還需要時間發酵,自然不利於吸引國際觀光客。

黃正聰強調,各部會應撇除本位主義,積極溝通,畢竟觀光已消沉近三年,如今若想要振興觀光,一定要整個國家一起去推動。

黃正聰也提到,許多日本觀光客屢屢反映台灣防疫規定很嚴格,戶外還要戴口罩等,減損來台遊玩的意願,如今口罩令已鬆綁,如果防疫再放鬆,讓旅客自由度增加,來台遊玩的意願也會大增。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