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110602

曾重傷台灣 「莫拉克」遭除名

莫拉克風災讓許多民眾餘悸猶存,不過大家以後不會再看到「莫拉克」這個名字了。世界氣象組織日前宣布,前年的三個颱風莫拉克(Morakot)、凱莎娜(Ketsana)、芭瑪(Parma)和去年第一個中心登陸台灣的颱風凡那比(Fanapi)都遭「除名」。


現行颱風名稱共有一百四十個,由世界氣象組織下的「颱風委員會」在西北太平洋、南海海域的十四個成員國家(或地區)各提供十個;這些名稱再分成五組、每組廿八個,颱風形成時依順序使用。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通常特殊的、造成重大災害的颱風就會被除名,由當初的命名國再取一個名字取代。他說,研究上是為了「專用」、避免混淆,不過私下聊天也會說「這名字不吉利啦!」

莫 拉克在南台灣造成重傷害、凱莎娜強襲菲律賓和越南、芭瑪更三進三出菲律賓。目前已經確定以艾莎尼(Atsani、泰國命名、意為「閃電」)取代莫拉克、薔 琵(Champi、寮國命名、一種花名)取代凱莎娜、烟花(In-Fa、澳門命名、意為「煙火」)取代芭瑪。鄭明典說,凡那比的命名國是米克羅尼西亞,明 年會有新名稱。

鄭明典表示,氣象局的中文譯名經內部開會討論後由局長核定,和中國、香港、澳門的譯名不一定一樣。

(聯合報)
--
莫拉克惡名 世界氣象組織除名

台灣人忘不了「莫拉克」風災所帶來的痛,不過,以後再也不會有「莫拉克颱風」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確定把莫拉克從「颱風命名表」上除名,理由就是「莫拉克」曾經重創台灣。

犯行惡劣颱風都會被更名

中 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表示,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在今年一月份,決議重新以泰國命名的「艾莎尼」(「閃電」之意)取代莫拉克,並以「煙花」及 「薔琵」取代重創菲律賓的「芭瑪」及「凱莎娜」颱風名稱。原來,只要曾經重創亞太區域的颱風,以日本為基地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就會考慮改名、去除人 類不好的記憶印象。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現行「颱風命名表」上共有一百四十個颱風名,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十四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過去也曾有重創台灣的「象神」、「龍王」和「碧利斯」等颱風遭除名。

讓人餘悸猶存的颱風惡名遭除,必須要有新名頂替。如去年首度發布颱風警報的「萊羅克」颱風,就是全新的颱風名,用來取代二○○四年時曾重創東北亞地區的颱風「婷婷(女子名)」。

據官方資料,莫拉克颱風在二○○九年八月六日至八月十日間影響台灣,中南部、東部多處地區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雨量,引發嚴重水患及重大災情,更發生小林村滅村事件,莫拉克共造成六百七十三人死亡、二十六人失蹤。

彭啟明說,莫拉克是台灣的痛,台灣其實很早就想把莫拉克除名,只是台灣不是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成員,即使不想在多年後「再見」以莫拉克命名的颱風,卻無力提議更名。

彭啟明指出,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及菲律賓等都是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員,唯獨台灣孤立,別說沒有颱風命名權,就連區域性颱風資料整合都是弱勢,目前想得知其他國家針對同一個颱風的觀測,只能經由「學術」合作名義,彭啟明認為政府應該積極爭取加入。

南部東南部今防豪雨

此外,受到低壓雲系逼近南台灣的影響,中央氣象局提醒今天全台各地都是持續有雨的天氣,南部、東南部和恆春半島要嚴防大雨到豪雨。預估週六到下週一的端午節連續假期,天氣回穩,但山區仍會降雨。

(自由時報)
--
台灣富豪密度 世界第八

美 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公布一項「全球富豪調查」報告,以資產超過一百萬美元(約台幣三千萬元)的家戶數而論,台灣擁有百萬美元資產的富豪家庭占所有 家戶的百分之三點五,密度約居世界第八,領先日本的百分之三。新加坡有百分之十五點五家戶資產超過百萬美元,拿下全球第一。

BCG的報告指出,去年資產達百萬美元的富豪家庭,全球共有約一千兩百五十萬戶,比二○○九年增加約百分之十二。這些只占全球百分之一的富豪家庭,掌握了全球百分之卅九的財富,比二○○九年的百分之卅七又有增加,顯示全球邁向經濟復甦之時,貧富不均狀況益發嚴重。

新加坡去年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十四點七,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家庭數量成長幅度超過三成,密度百分之十五點五,遙遙領先第二名瑞士的百分之九點九。

報告分析,新加坡金融服務、觀光及出口強勁,帶來高成長,加上稅賦低、政府效能及生活品質高,是培養高密度富豪家庭的好環境。

不過以量而論,美國仍是百萬富翁之冠。美國雖引爆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但百萬富翁仍最多,共五百廿萬戶,比前一年增加約一成。日本富豪家庭數以一百五十三萬戶居次。

中國經濟成長亮眼,民眾存款變多加上人民幣搶手,百萬富豪增加戶數超過廿六萬,以一百一十一萬戶富豪排名第三。二○○五年時,中國百萬富豪僅十二萬戶。

BCG今年首次發表淨資產在一億美元以上的「超級富豪」排行榜,以數量論仍以美國最多,有兩千六百九十二戶。以密度而論,沙烏地阿拉伯的超級富豪最多,每十萬戶中就有十八戶。中國有三百九十三戶超級富豪,增加速度最快。



(聯合報)
--
動物園夜行館將拆 改建雨林館

台 北市立動物園夜行動物館因耐震度不足,被列入「建議拆除」名單,園方已決定耗資2億8000萬元改建成「熱帶雨林館」。除維持原有夜行動物展示,更仿造南 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環境,引進近30種稀有及保育類動物,其中吼猴、凱門鱷、金獅狨、食蟻獸等,將是台灣首見的熱帶雨林動物。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表示,夜行動物館因耐震差,經評估須拆除,已決定改建成「熱帶雨林館」,正申請建照,最快明年動工拆除。屆時夜行館內動物統統都要大搬家,已擬訂安置計畫,新館3年內可完工啟用。

民國78年開放參觀的夜行動物館是2層建物,樓地板面積5869平方公尺,目前有超過40種、共上百隻的夜行動物。

該館透過光線控制讓館內呈現黑夜,夜行性動物能自在生存。1樓有小型靈長類及小型貓科動物,包括貓頭鷹、巨水鼠、白鼻心、貄貓、蜜熊、浣熊等,2樓是軟骨魚、硬骨魚、兩生類、爬蟲類、鳥類。

市立動物園發言人趙明杰表示,動物園現行已有戶外的亞洲熱帶雨林區,夜行館改建成熱帶雨林館,由建築師葉世宗設計,分室內館與戶外區。

主館建物約4層樓高,館內有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物種,戶外則引進例如象魚等該流域的水生動物。

(聯合報)
--
李家同批大學評鑑 「無聊、浪費時間」

暨南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昨天到雲林環球科技大學演講時,痛批教育部的大學評鑑制度「有如拿台大醫院的醫療成效與普通診所相比」,是「極端無聊」、「浪費時間」。

他建議私立大學和教師應依學生程度規劃課程、提升學習興趣,求學生表現的實質進步,而非帳面上的評鑑成績。

李家同昨天以「如何教出較好的大學生」為題,點出年輕學生缺乏思考邏輯和好奇心的通病,他也認為大學教師普遍未正視學生比以前暴增、平均程度降低,未因材施教、設計適合學生的課程,讓學生產生研讀興趣,並習得扎實的基本知識和觀念。

現場有名教師提問,指教育部評鑑大學時是拿國立大學的標準來看私立學校辦學,標準有失公允,讓認真耕耘的地方年輕學校和年輕教師備感挫折。

李家同說,絕大多數大學都認真辦學,評鑑對象應針對頂尖的和表現極差的學校就好。學校增加、少子化,也導致部分學校怎麼辦學也辦不好,而且私立大學生程度有落差是事實,本來就不可能跟國立大學相比。

李家同建議,私立大學要保護自己,應有「前測」和「後測」機制:如新生入學時測驗英文、記錄成績,每隔一學期、一學年反覆測驗,若畢業時有真正進步,學校最後必會得到肯定、不用太在意評鑑。

另有教師說,當下學生多屬「低動機」學習;李家同回應,現在學生應屬「低程度」而非低動機,「程度到哪,老師就要從哪裡教起」,才能讓學生吸收,不過他坦承這相當困難。

拚論文 台、成、清大:無此問題

輔大、文大等私校校長也認為台灣的大學拚SSCI、SCI「做過頭了」;論文篇數較多的台大、成大、清大則認為,並無研究生血汗工廠的問題。

輔大校長黎建球說,SCI等評鑑只對科學領域研究具有指標性,但對人文社會學科的教授而言,根本是嚴重的尊嚴侮辱。國科會拿台灣的「TSSCI」,找少數教授來評鑑全台人文教授的發展,更是糟糕。

文化大學校長吳萬益表示,他同意在追求領先的目標下,與世界同步,可惜台灣「做過頭」。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如果五年五百億補助要看SCI及SSCI論文,那以人文為主的政大和台師大怎麼可能會進榜?」

為補助拚論文 大學變血汗工廠

教育部第二期五年五百億計畫該否延續第一期評鑑機制,看重SSCI、SCI、A&HCI論文被引用率表現?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昨天批評,政府以重視「3I」論文數,已讓大學變成養雞場,大學教師成為幫政府下蛋的金雞,卻無暇帶小雞。

立法院昨天舉行「專科學校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中,賴鼎銘表示,政府過度強化「3I」論文表現,大學淪為「血汗工廠」,教師為了生產論文,回頭擠壓研究生時間與勞力。

賴鼎銘說,政府對引用分析一知半解,只知強調論文篇數的制度,投機者便專找影響力低的期刊投稿,學者衝「3I」,只寫輕薄的論文、不寫費日耗時的專書。

政大教授周祝瑛表示,SCI和SSCI成為高教評鑑標準與各類獎助的「尚方寶劍」,已有大專院校擬定策略裁減本籍教授,高薪挖角具大量SSCI與SCI引用篇數的外國「I級教授」。

清華大學退休教授彭明輝批評,高教信仰量化評鑑指標,卻忽略 SCI和SSCI只是「商業江湖術士」,不是學術機構,學術領域分類常錯得離譜,不具起碼的參考標準。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董事長張維琪強調,大學評鑑過不過關與「有沒有I」無必然關係。

國科會副主委張清風表示,國科會已大幅減少各種評審補助所需的「I」,並發展多元指標。

SSCI、SCI、A&HCI分別是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資料庫。

(聯合報)
--
世衛:打手機恐致癌 多傳簡訊吧

世界衛生組織(WHO)5月31日警告,手機的電磁波可能提高罹患腦癌的風險,建議多傳簡訊,少打手機,或多使用免手持裝置,以降低罹癌風險。這是世衛首次發出手機可能致癌警告,引來業者強力反彈。

世衛強調,手機致癌的證據仍不足,但是他們還是決定根據並無定論的研究結果,將手機歸類於「可能致癌」的商品。世衛的專家主要是根據兩個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作成歸類的決定,並呼籲減用手機,但未要求棄用。

全球無線通訊業者1日對世衛報告的意義提出質疑。美國「CITA電信業協會」說,將手機列為「可能致癌」,並不代表手機會致癌。

協會還強調,世衛的工作小組「沒做任何新研究,僅重新檢視已發表的研究而已」,研究的資料可能有偏差,數據有瑕疵,之前世衛「也曾對醃製蔬菜、咖啡發出相同評價」。

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專家在法國里昂集會8天後,作成上述結論並對外公布。

IARC將潛在的致癌物品分為「致癌」、「很可能致癌」、「可能致癌」、「很可能不致癌」與「無法歸類」5個級次與類別。手機列入的「可能致癌」,有266項物品,包括汽油廢氣、乾洗劑、滑石粉、醃製蔬菜、咖啡等。

IARC說,目前的科學證據並未證實無線通訊裝置和癌症的關聯,只顯示兩者可能有關,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下定論。不過,因為手機的使用太普遍,他們決定採取行動。

(聯合報)
--
手機致癌?醫生:罹患腦癌年齡層 往下降

WHO首次承認手機可能與腦癌有關,國內醫師表示,手機會不會導致腦癌,長久以來正反兩派意見爭執不下,不過有醫師發現,國內罹患腦癌的年齡層有往下趨勢,懷疑是否跟年輕人常用手機有關。建議不要用手機聊天、一講一、二十分鐘,並且多用免持聽筒。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外科主任陳敏雄表示,神經膠質瘤是最常見的腦瘤,過去英國曾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超過10年,罹患腦癌的機率增加。

陳敏雄說,以往國內神經膠質瘤患者多半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但近年來有些30多歲年輕人就得腦癌,令人懷疑是否跟年輕人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有關。他建議應盡量減少電磁波暴露,不要用手機聊天,也盡量改用免持聽筒。

WHO警告手機致癌 業者駁證據有限

中央社報導,針對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報告,指癌症可能和使用行動電話有關,全球無線通訊服務產業團體1日質疑報告的意義。

CITA電信業協會(CITA-The Wireless Association)表示,世衛組織「做過很多檢討,過去也曾對如醃製蔬菜及咖啡給予相同評價。」

協會在聲明中表示,被列為可能致癌「並不代表手機會致癌」,並特別指出「即使研究使用的資料可能有偏差,數據有其他瑕疵,這些統計研究能得出的證據仍有限」。

世衛組織癌症研究機構之前表示,使用手機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可能讓人類罹癌」。

協會表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工作小組「沒做任何新研究,僅重新檢視已發表的研究。」

它也提及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US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已做出結論,並沒有科學數據可證明,使用手機會致癌」,且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也表示,「重要的科學證據未證明手機會導致健康問題。」

(聯合晚報)
--
防手機輻射穿腦 7招保健康

全球手機用戶估計達五十億人,在台灣也幾乎是人手一機,手機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不可輕忽,然而手機也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品,如何安全與便利兼顧?專家教你正確使用手機及防電磁波保護大腦的絕招。

一、使用有線耳機:接聽手機時,機體離人身越遠,輻射感染越低。不過有線耳機也有輕微輻射。釜底抽薪之計是到電子用品行購買「磁珠」(ferrite bead),固定在傳輸線上,吸收輻射,安全無虞。

二、使用擴音功能:在公開場合使用擴音功能可能有點吵,不過可讓手機離開大腦一些,避開輻射。據研究,接聽手機時,距離人體五公分遠,就可將輻射量降低至四分之一。

三、別整天配戴藍牙耳機:藍牙耳機也有輻射,許多人整天戴著,對健康可不是好事。專家建議不需接聽手機時,就將藍牙裝置取下,而且最好左右耳輪流使用,避免單耳過度暴露在輻射中。

四、提防輻射熱點:手機的輻射量會有變化,與基地台連結時輻射量最高。訊號接收不良或在移動中使用時,手機會自動增強功率,搜尋和連結新的基地台,以致放出更多輻射。專家也建議,應避免在電梯、建築物內或郊區講手機。

五、撥打與接收有別:研究指出,撥打手機比接收來電,會發出更多輻射。因此撥打手機時最好遠離耳朵,看著螢幕顯示,確定接通後再湊到耳朵旁。

六、詳閱使用手冊:購買新手機時,人們多會忽略隨機附贈的使用手冊。事實上大多數手機的安全說明,都會警告消費者別把手機靠頭部太近,甚至別放在口袋內。

七、少講手機、多傳簡訊:少講手機,輻射威脅自然降低。有智慧型手機,也可連線上網,改用電子郵件或即時影音訊息服務。

專家表示,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對健康造成威脅,恐已無法阻止人類使用手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建議,只要一打手機,手機就會自動搜尋基地台,如距離基地台太遠,反而會發出更強的信號,強烈建議收訊不良地方,少用手機。

至於基地台的電磁波方面,NCC表示,已製作「行動通信基地台簡介手冊」,說明基地台發射的電磁波符合國家建議值,且規範架設相當高度,與民眾距離相當遠,電磁波隨著距離衰退的現象明顯,距離每增加一倍,電磁波強度就降到四分之一以下,以防範對民眾的傷害。

世衛示警 常講手機 可能長腦瘤

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五月卅一日發表報告,首度將手機列入人類致癌因子分類表,屬於2B級「可能為致癌因子」,與咖啡、汽油引擎廢氣、電焊煙霧以及極低頻電磁場同級。

由十四國卅一名科學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從五月廿四日起,在法國里昂召開八天會議,評估暴露在電磁場(包括使用手機)環境中人和動物等所受健康影響的所有科學證據,並認為基於現有的有限數據,長期常用手機可能增加罹患「神經膠質瘤」(glioma)的風險。

神經膠質瘤是腦瘤一種,屬惡性腫瘤。工作小組報告中提到二○○四年後的一項研究顯示,連續十年平均每天講手機卅分鐘,罹患神經膠質瘤幾率將增加四○%。

IARC將致癌因子分為五個級別:1級確定為致癌因子、2A級極有可能為致癌因子、2B級可能為致癌因子、3級無法歸類為致癌因子,以及4級極有可能為非致癌因子。

工作小組主席南加大薩梅特博士表示,現有證據足以支持可能致癌結論,需要密切關注。

電磁輻射防治協會: 電磁波 像看不見的塑化劑

世衛首度將手機電磁波列為可能致癌因子,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陳椒華形容,電磁波是「看不見的塑化劑」。

陳椒華表示,一直以來協會都提醒民眾注意電磁波的危害,其實不只手機的電磁波要防範,包括基地台、廣播電台雷達、電磁爐的電磁波等都有可能致癌,應遠離住宅與學校。

陳椒華強調,除了使用手機要長話短說外,應當要求教育部規定十五歲以下學童不要使用手機,孕婦、老人、重病者也要少用手機;至於成人一小時內通話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分鐘,盡量使用耳機及擴音器,並且要二耳交替使用。

目 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規範手機的電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AR)值,不能超過每公斤二瓦,同時,業者必須明確標示手機的SAR值。陳椒華說,美國 的規範是每公斤一.六瓦,德國針對電磁波SAR值在每公斤○.六瓦以下的手機,設定藍天使標章,這個標準值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台灣也應該推出相關的綠色標 章,貼在手機上,讓民眾在選購時識別。

陳椒華認為,使用手機無線上網時,應至少遠離人體三十公分到四十公分以上,校園內應停止使用Wi-Fi無線上網。

無線、電信產業協會: 可能不代表會 不必慌

針對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使用行動電話「可能」致癌,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的「全球無線通訊產業協會」(CITA─The Wireless Association)五月卅一日發表聲明,質疑現有科學證據並不足以支持此一結論。

CITA表示,世衛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過去也曾認為醃漬的蔬菜及咖啡「可能」致癌。它強調,被列為「可能」致癌,並不代表手機「會」致癌,「即使統計研究的資料有偏差,數據有瑕疵,但是依照IARC的作法,還是可以得出有限的的證據。」

CITA 並質疑,IARC工作小組「沒有進行任何新研究,而僅是重新評估檢視已發表的研究結果。」它還特別提到,「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已做出結論: 「並沒有科學事證可以佐證,使用手機會引發癌症。」而且「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也表示:「科學證據還不足以證明,手機會導致人體健康問 題。

國內電信產業發展協會則說,那只是世衛委託的單一學者研究,年底才會提出整合多方的研究結論,因此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電信產業發展協會指出,世衛對基地台的電磁波,並沒有提出疑慮,至於手機對人體的影響,還需要再多做研究。

比照英德 醫師:14歲以下 禁用手機

世界衛生組織首度承認,手機可能致癌。由於兒童頭蓋骨發育尚未完整,對於國人幾乎人手一機的現象,國內醫界建議,政府應該比照英國、德國,限制十四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手機,以免危害健康。

手機可能致癌的爭議已討論多年,昨天終於獲世衛證實。新光醫院腎臟科江守山醫師指出,世界各國一直有學術研究,指經常使用手機有致癌之虞,較明確的數據是全世界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以色列,發現手機慣用手那一側,發生腮腺癌的比率較高,與使用手機高度相關。

北 醫放射線科梁庭繼醫師表示,手機發射出的電磁波,和微波爐類似,原則上不會直接破壞細胞染色體,但手機使用時會放射頻率能量,間接影響染色體和細胞的新陳 代謝,進一步造成病變;目前懷疑與腦神經膠質瘤較有相關,過去英國曾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超過十年,罹患腦瘤的機率增加。

江守山說,小孩使用手機比成人更危險,研究發現,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可穿入成人頭蓋骨一公分內,但卻會「穿透」在發育中兒童的頭部,影響更大,家長太早讓孩子天天使用手機,其實是害了他們,政府應比照國外發布禁令,以免禍害下一代。

如何避免手機的危害?梁庭繼建議,民眾可改用低能量或功能較簡單的手機,因為,越是功能複雜的手機如Iphone及三G手機,發射的電磁波越強,民眾接收時可改用免持聽筒,避免長時間講手機,以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中國時報)
--
使用手機 恐罹腦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表示,手機的電磁波有「可能」導致腦癌。不過電信業者堅持手機致癌的證據並不充分。

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手機列為有「致癌危險」一類,與鉛、氯仿和柴油引擎廢氣列為同一等級。

IARC負責該研究的資深科學家巴恩(Robert Baan)於記者會中表示,曝露在手機射頻電磁場的風險,大於電話塔台和基地台。

IARC表示,這是機構組織首次針對射頻電磁場研究進行調查,並做出明確的分類。不過該組織並未發布手機使用指南,並表示部分證據顯示手機增加腦癌風險後,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IARC專題論文計畫負責人史崔夫(Kurt Straif)補充道,「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使用手機確實會引發癌症。」研究報告也指出如何降低風險,例如撥打語音電話的電磁波曝露量最高,如果使用者編寫簡訊或是使用收話器,將可降低風險。

在這份報告發布之前,IARC曾表示使用手機對人體健康沒有不利影響。無線產業包括訴願團體之一的行動通訊暨網際網路協會(CTIA)、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長期以來一直維持手機對健康無害的觀點。

WHO表示,全球的手機用戶高達50億名,近幾年來擔心手機可能影響健康的疑慮逐漸加劇。FCC指出,低於一定射頻吸收率的手機,對人體是安全的。

CTIA的公關副總裁華爾斯(John Walls)對WHO的研究提出質疑,他透過聲明表示,IARC的調查可能使用了有瑕疵數據,這項分類並不代表使用手機確實會致癌。

IARC的研究團隊由來自全球14個國家31名成員所組成,上個月針對曝露於手機、雷達、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和無線訊號的射頻電磁場進行研究。

(工商時報)
--
WHO警告:講手機恐致腦癌

小心,打手機可能會增加罹腦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顧問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使用手機可能增加罹腦癌風險,手機應列入與殺蟲劑DDT、汽車廢氣同級的「可能致癌因子」。

專家促列第二級B類可能致癌因子
專家建議,以簡訊或免持裝置取代直接將手機拿在耳邊講電話,可降低手機輻射暴露量。這是目前針對手機是否增加罹癌風險的所有相關文獻,所做的第一份科學評估。

由三十一名來自十四國的科學家組成的IARC,會後宣布因手機產生的無線射頻電磁場可能致人罹癌,專家認為應將其列入該組織致癌物分級表的第二級B類(Group 2B)「對人類為可能致癌因子」。

最重度使用者罹膠質瘤風險增40%
IARC 並未進行新的研究,而是評估既有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IARC主席、南加大流行病學家薩梅特說,資料指出手機使用者罹患惡性腦瘤「膠質瘤」增加,尤其是其 中兩份時間橫跨十年的最大型相關研究顯示,「最重度使用者」罹癌風險更高,這些研究部分個案在十年期間平均每天使用手機三十分鐘。國健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孔 憲蘭補充,根據IARC去年發表,最重度使用者罹患腦瘤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增加四十%。

報告主筆史特拉夫指出,證據顯示膠質瘤和非惡性的聽覺神經瘤罹患率增加,「但目前並未明確證實使用手機確實致人罹癌。」「如果用簡訊、或者免手持裝置通話,很明顯地可降低暴露量至少一個級數」,或者十倍。

IARC 致癌物分級表根據對人類致癌風險,從高到低分為一到四級共五類,第一級為確定致癌因子,如戴奧辛、石棉,第二級A類為很可能致癌因子,第二級B類為可能致 癌因子;第二級B類包括DDT、汽車廢氣、鉛等二百四十種物質,其中有兩種人們熟悉的食物:醃漬蔬菜和咖啡,這兩種食物也被無線通訊產業團體「全球無線通 訊產業協會」(CITA)拿來反駁IARC的結論。目前全球共有五十億台手機在使用中。

北榮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WHO的聲明主要是延續去年IARC彙整十三個國家的研究報告,對於這個議題並沒有新的發現,亦未證實講手機會罹患腦癌,只是重申支持對手機高使用族群做進一步追蹤。

專家促比照塑化劑 專法管制輻射

避免長時間講手機 無線上網保持距離

台 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表示,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在世界衛生組織這份聲明還未出爐前,就已呼籲民眾要小心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包括十五歲以下 的小孩禁使用手機,使用手機勿直接貼近耳朵,無線上網的分享器要距離人體三十至四十公分,不要養成長時間手機通話的習慣。

陳椒華強調,世界衛生組織不僅提到手機,包括雷達、微波爐、廣播電台設備等對人體都有可能造成電磁輻射危害,其危害程度跟塑化劑一樣列為2B級的致癌風險,我們也應該比照塑化劑作法訂定專法管制電磁輻射,改變目前無法可管的情況。

電磁輻射設備距離場所 環署草案規範
環 保署已研擬防範電磁輻射的草案,規範電磁輻射設備距離及場所等。距離方面,按照高壓電塔輸配電電壓,最遠必須距離學校住宅等敏感地區三十公尺;場所部分, 草案規定高中職以下學校不得設立基地台,也召開過一次公聽會,但環團、官方及台電對於電磁波的可容許範圍認知差異太大,官方認為八十三.三毫高斯,環團認 為應該降到二毫高斯,台電擔心一旦嚴格規範,日後高壓電塔都無法興建,各方歧見很深。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說,環保署會再召開公聽會,根據WHO建議預防措施進行。

立委劉建國提案環保署應修正非游離輻射「環境建議值」(Basic limit and Reference level)名稱為「瞬間暴露參考限制值」,應明確規範其非指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安全值,也獲朝野兩黨支持。謝燕儒說會加以檢討。

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會根據環保署對於電磁波法令規定,規範電信業者。有關世衛手機可能致癌的報告,國內手機業者聽聞後皆低調,不願意回應。

(自由時報)
--
早餐吃太飽? 諾曼地登陸要命

為紀念諾曼地登陸47周年,Discovery頻道將推出一系列二次世界大戰節目,還原登陸日的戰爭實況。儘管一般書籍都強調諾曼地登陸的可歌可泣,但Discovery節目卻揭露盟軍因戰術錯誤,導致死傷慘重,以及盟軍利用魔術師欺敵等故事。

節目中指出,諾曼地登陸中許多盟軍未捷先死,溺斃在海中,關鍵竟是「降落傘帶扣」及「早餐吃太飽」。登陸時英、美傘兵1萬3000名分別降落在諾曼地海灘東西兩側,德軍為防傘兵空降,事先引水淹田,讓空降部隊降落在水田中。

落水的盟軍傘兵身背100多磅的裝備,迅速沉入水中,但英軍的降落傘帶扣只有一個,可以迅速在5秒內解除降落傘,游出水面,反觀美軍的降落傘3個帶扣的要命設計,卻讓許多的弟兄來不及掙脫而淹死。

另外登陸日當天盟軍為了提振士氣,供應份量十足的早餐,吃飽飽的阿兵哥上船即暈船,且當天海象險惡,弟兄們毫無體力游上岸。

為打贏戰爭,盟軍使出奇招,最有趣的就是延攬英國魔術師馬斯基林在戰場表演魔術隱形秀。Discovery頻道將自6月6日至8日每晚10點推出此系列二戰節目。

(聯合報)
--
淡水河的魚 檢驗含微量砷

淡水河魚類傳出有重金屬汙染,新北市、台北市上月27日公告禁捕流域,並撈捕4種11條魚送驗,檢驗結果昨天出爐,全部未檢出鉛、鎘等重金屬,但有微量砷,數值在0.43至0.98ppm(百萬分之一)間,立即將結果送交衛生署參考。

市府說,雖然目前世界各國的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都未將魚體含砷納入規範,而且11條魚被檢出的數值低於英國食品規範砷含量的1ppm,不過日前已公告的禁捕令,目前不打算解禁。

日 前傳出淡水河因水質染汙,有漁民撈捕遭砷汙染的烏魚、吳郭魚,透過漁市銷售全台。市府農業局雖認為淡水河烏魚、吳郭魚等漁獲量1年僅數百斤,非主力魚種, 數量恐難銷售全台,但仍主動到關渡大橋水域,捕撈2條花身雞魚及黑鯛、石鱸和金鯧各3條,送交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檢驗鉛、鎘、甲基汞及砷,以了解 河裡的魚受汙染程度。

新北市政府說,上月27日與北市府公告淡水河管制河段,禁止民眾使用網具(流刺網、投網)採捕魚類,若民眾違反規定,將依漁業法處3萬至15萬元罰鍰。

(聯合報)
--
全球僅50隻 「神話之鳥」馬祖築巢產卵

全球數量僅剩五十隻,被稱為「神話之鳥」,在台灣一度消失六十年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十年前牠們才又再度出現,農委會林務局日前更證實,馬祖為黑嘴端鳳頭燕鷗「產房」,寫下台灣保育研究新頁。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黑嘴端鳳頭燕鷗屬於保育類最高等級,在燕鷗科鳥類中最為稀有罕見,「失蹤」期間一度被認為已絕種,沒想到十年前因馬祖縣政府拍攝燕鷗紀錄片,在大鳳頭燕鷗族群中意外拍到黑嘴端鳳頭燕鷗,才驚覺「找到神話」。

黑嘴端鳳頭燕鷗屬於遷徙候鳥,過去僅有少數零星文獻記載現蹤資料。由於黑嘴端鳳頭燕鷗時常混在外貌相近的大鳳頭燕鷗族群中,加上生性易受干擾,追蹤觀察不易,過去對於在馬祖島上的繁殖行為與生態都是一團謎。

林 務局、連江縣政府、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台北鳥會等單位合作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研發鳥類行為及棲地自動化監測系統,利用黑嘴端鳳頭燕鷗熱愛與同伴的 「鬥陣」的習性,在中島、鐵尖兩座無人島上放置大鳳頭燕鷗假鳥,果真吸引黑嘴端鳳頭燕鷗「卸下心防」,上月底成功拍到黑嘴端鳳頭燕鷗降落的影像,兩天後又 拍到黑嘴鳳頭燕鷗在島上產卵的繁殖畫面。

管立豪舉例,中華白海豚目前族群數量約八十多隻,若受到外來影響,使得族群數量減至五、六十隻便可能滅絕,「更何況是全球數量僅五十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正因數量稀少,過去研究團隊「沒人敢在牠們身上掛追蹤器」,深怕一不小心影響黑嘴端鳳頭燕鷗族群。

管立豪表示,此次在攝影機前架設五、六隻假鳥,讓黑嘴端鳳頭燕鷗從高空以為該處已有同伴,成功吸引牠們在攝影機前「就定位」,才得以能完全不驚擾,拍到近距離畫面。

神話鳥 假鳥引「神話」 6~9月鳥友朝聖

每年六到九月燕鷗會群聚馬祖列島,吸引不少賞鳥人士前去「朝聖」。今年因裝了假鳥,竟真的讓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蹤,還拍到照片,讓鳥迷大為興奮,預料今年賞鳥季會更有看頭。

馬祖列島有卅六座島嶼,多數是面積狹小、崎嶇不平、缺乏淡水的無人島,也成為海鳥繁殖的最佳處所,估計每年有上萬隻的鷗科鳥類前來繁衍後代,近十年最為人關注的明星物種便是「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連江縣建設局人員林紹宏表示,馬祖自兩千年開始設置燕鷗保護區,目前共有八個島礁,每年四月到九月,在候鳥可能遷徙到馬祖島礁的時間前後,漁民不能登島採集貝類及潮間帶生物,即使賞鳥也需要在島礁一百公尺以外,坐在船上才有辦法「遠觀」氣勢萬千的候鳥風采。

馬祖燕鷗保護區內的中島、鐵尖、三連嶼都曾出現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蹤跡,林紹宏表示,因無人島缺乏電力、網路不通,過去僅能目測進行島上觀測作業。

今年首度架設自動攝影機,又參考國外經驗,以等比例石膏模型製作架設「牠們的朋友」大鳳頭燕鷗,才成功取得即時影像,彌足珍貴。

農委會林務局以「何其有幸、何其重要」,形容馬祖是全球唯一「神話之鳥繁殖地」的生態價值。林務局局長顏仁德強調,「鳥類行為及棲地自動化監測系統」定時拍攝的影像資訊,可掌握島上鳥種現況,未來可望讓一般民眾透過網路關注神話之鳥動向。

(聯合報)
--
大專畢業念碩博 逾1成非自願

教育部委託學者調查發現,大專畢業生有半數計畫念碩博士;但被問到選擇進修的主要理由時,有8.2%是「順應社會潮流」、2.8%表示是為「符合家人期望」,顯示「非自願」的進修比率超過一成。

台師大教育系副教授王麗雲說,台灣學生攻讀碩博士比率之高,「世界各國都很難見到。」不少學生只想要個「簡單又好拿」的高等學歷,卻沒注意到所受的可能是沒真實價值的教育,與學費不成正比。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表示,這兩年景氣回升、工作較好找,報考碩博士的人數已開始下降;教育部也凍結碩博士招生名額。她建議,如個人性向與學術無關,不一定要念碩博士,「社會上大多數的工作都不需要碩博士學歷,大學畢業已很足夠,不要人云亦云。」

教育部委託王麗雲調查97年畢業大專生流向,受訪達25萬6千人。調查顯示,41.7%計畫攻讀碩士學位,另8.6%表示要念到博士學位。

在被問到選擇進修最主要的理由,有60.7%表示是為了「追求自我成長」,排名第一;其次是「為了職業發展需求」,占26.6%;但表示為「順應社會潮流」者也占了8.2%,且公立科大畢業生表示是為「順應社會潮流」的比率更高達10.8%。

還有2.8%計畫念碩博士的受訪者表示,進修是為「符合家人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公立大學畢業生表示是為「符合家人期待」而讀碩博士的比率只有2.5%,但私立專科畢業生表示為符家人期待的比率則高達4.1%。

楊玉惠分析,學歷常只是應徵工作的敲門磚,業界還是要看求職者的表現與能力。但台灣學生近年不論是否需要,一窩蜂念碩博士,已造成學歷貶值現象。

王麗雲認為,台灣家長為了「體面」及「對得起列祖列宗」,總期待子女念愈高愈好;學生則是看到同學都報名碩博班,也不敢不往上念;只要這樣的現象存在,讀碩博士的人就少不了。

(聯合報)
--
台大夜間部 吹熄燈號

走過55個年頭,舊稱的「台大夜間部」昨天吹熄燈號,96年度入學5年制的進修學士班學生畢業後,將正式走入歷史。台大校長李嗣涔說,老齡化社會來臨,終身學習會更符合現代需求,關閉只是階段性結束,未來會轉型為碩士專班及在職終身教育。

包含台灣第一位「張老師」宋時選都是校友,台大進修推廣部從民國54年成立以來孕育多位名人。李嗣涔表示,五、六○年代台灣經濟困窘,加上大學門窄,許多人須半工半讀才能支撐學費;現在進修學士班需求銳減,但不代表不再需要終身教育,未來會轉為開設進修碩士專班。

台大夜間部畢業,現為台大中文系教授的李惠綿說,崇光女中第一名畢業後,因為聯考前緊張腹瀉造成考試失常,一間學校都沒考上。幸好還有台大夜間部可選讀,後來一路念到碩士、博士班後又回到台大任教。

回憶起過去「每天踩著夕陽上學,踏著月光回家」的浪漫時光,李惠綿對於夜間部熄燈感到不捨。

台大進修學士班昨天起舉辦「夜讀同窗共剪燭,台大進修學士班回顧特展」,展出當年的手抄榜單、學生證,甚至是當時的檜木課桌椅,及台大學生為爭取權益向教育部發文的往來信件等,展期至6月30日。

(聯合報)
--
黃瓜是清白的!西班牙擬告德

德國大腸桿菌疫情持續擴大,1日再增365名感染病例。德國當局證實西班牙黃瓜並非汙染源,但仍無法確定大腸桿菌究竟來自何處。被冤枉蒙受巨額農產損失的西班牙怒不可遏,準備向德國及歐盟提告求償。

德國北部以漢堡市為中心,兩周前爆發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迄今感染人數已超過1500人,16人死亡;瑞典一名婦女日前赴北德旅遊,回國後發病死亡。1日新增的365名病例中,有四分之一出現足以致命的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

檢驗發現,西班牙黃瓜雖驗出大腸桿菌,但種類和病患檢體樣本不同,然而西國農業已蒙受數億歐元損失,近日來幾乎全歐洲都停止進口西班牙蔬果。西班牙指責德國在尚未確認感染源前,便將矛頭指向該國的黃瓜,副總理裴瑞斯說:「我們不排除對質疑我國農產品的漢堡當局採取行動。」

西班牙黃瓜被證明清白後,由於無法確定究竟是什麼東西出問題,許多歐洲人乾脆暫時不買蔬果,相關產業受害,包括菜販商家、農場、包裝廠、卡車運輸和餐廳業者。

西國農產訂單微幅回升,業者說僅是杯水車薪。西國農民則表示,仍在計算損失。

(聯合報)
--
歐奪命大腸桿菌 元凶非西班牙黃瓜

西班牙撂話控告並索賠

德國疾病管制局一日表示,致命性大腸桿菌疫情在德國持續蔓延擴大,感染者已超過一千五百人,且最嚴重的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患者一天內就多了近百人。同時,在德國漢堡市當局承認西班牙黃瓜不是此波大腸桿菌污染源後,西班牙已揚言控告漢堡索賠。

德國科學家與衛生官員表示,已找出此波大腸桿菌疫情的病毒株,但尚無法說明病源。農業部長艾格納說:「大多數生病的患者都吃了黃瓜、番茄與葉萵苣,而且主要在德國北部。現在必須回溯運送路徑,查出這些蔬果是如何送到那裏。」

德國當局仍找不到汙染源頭

德國當局一開始直指一些黃瓜來自西班牙,但漢堡市衛生局一日坦承,進一步化驗顯示,西班牙黃瓜不是元凶。由於西班牙十五萬公噸的農產品在歐洲恐慌下滯銷,估計損失超過八十二億台幣,西班牙揚言可能要控告漢堡當局。

大 腸桿菌是許多國家食物污染疫情的禍首,但「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會造成更嚴重症狀,從出血性腹瀉到罕見的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被命名 為HUSEC041 (或是 O 104:H4)的變種大腸桿菌,被德國醫界認為是「稀有新變種」,一九九六年就出現在德國一位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患者身上,但當時並未造成重大擴散感染。目 前已經確認這波病毒株是從二○○一年在科隆出現過的一起大腸桿菌株而來,但十年來它不但變成可以對抗所有現存的抗生素,也發展出比原先更毒上兩到三倍的新 變種。

至一日為止,德國共四百七十人出現HUS,EHEC病例也增為一千零六十四件;死亡人數十七人,包括十六名德國人與一名最近去過德 國的瑞典婦女。世衛表示,包括奧、丹、德、荷、西、挪威、瑞典、瑞士與英國等九國,均傳EHEC病例。除兩件病例外,其餘都是德國人,或者最近到過德北的 人。

(自由時報)
--
大腸桿菌偏愛?感染者多為熟女

歐洲出現的超嚴重大腸桿菌菌種令人費解地方之一是,大部分受害者為女性。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過去疫情爆發的受害者多為兒童,但此次德國的狀況是,受害者多為成年人,尤其是女性成年人。

科學家們不明就裡。其中1個說法為,感染大腸桿菌者多半喜愛食用他們認為健康的食品,因為這些食物熱量較低(如黃瓜),或因為它們是有機農產品。但科學家警告,這種看法太過想當然爾。

柏林夏里特醫院葛柏醫師表示,原因可能僅在於女性體質較男性更適合這種特定的菌種(生存)。

美國1994年曾出現這種罕見大腸桿菌菌種的病例,且同樣地受害者多為平均年齡為36歲的女性。目前研究人員正進行大量精密的工作,以確認大腸桿菌的起源,比如研究這個菌種的DNA。

(Upaper)
--
嬰縮腳不學爬 觀察後再求診

Q:人說七坐八爬,但8個多月大女兒雙腳常縮著,根本沒學爬,是否可能有問題?
A:人有差異性,有些孩子,沒有經過爬的過程就直接會走,因此,8個多月的幼兒還不會爬,不一定有問題。但是,這個幼兒的雙腳常縮著,較令人擔心的是有腦性麻痺的問題,如果這名幼兒腳是縮著,但還可踢來踢去,相對比較沒問題。

可比對成長里程
家 長可觀察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中的成長里程資訊,像是4個月大時頸部可直挺、5個月大時應會翻身、6個月大時,玩具會由一手換至另一手、7個月大時會坐,如果 孩子之前成長發育都正常、沒落後同儕,8個月大時還不會爬,應不用太過憂心,可先再觀察1個月;但若有疑慮,可帶往兒科門診進行評估。

(蘋果日報)
--
產後心情抑鬱 罩杯跟著縮水

中 醫師鄒瑋倫在她個人的豐胸門診發現,因產後胸部萎縮來求診的女性佔半數以上,大多跟產後急速瘦身、心情抑鬱、斷奶不當等有關。她曾碰過一名31歲女病患, 生產前原是D罩杯,產後哺餵母乳8~9個月,斷奶後胸部縮水到B罩杯,經詢問後推測可能是該名媽媽第一次生產,心情鬱鬱寡歡,而乳房受肝經、胃經所管,心 情不佳易使肝氣鬱結,造成胸部氣血不足,經4個月針灸加服用中藥調理,總算長回到C罩杯。

採自然方法斷奶
婦產科醫師石光興指出, 懷孕期間因荷爾蒙改變,乳房會增大,大多數婦女在停止哺乳後,會縮回原本尺寸,而有些婦女胸部會順利升級,有些則因斷奶後乳房快速縮水,另考量退奶針恐有 致癌疑慮,目前大都改採服藥方式。鄒瑋倫中醫師表示,採急速斷奶方法,如打退奶針,會使乳腺快速萎縮,建議採自然斷奶法,減少餵奶次數、冰敷,或多吃助退 奶的韮菜、炒麥芽加水喝等。

補充蛋白質膠質
鄒瑋倫中醫師提醒,停止哺乳後不要急著瘦身,應多攝取富含蛋白質及膠質食物,每天至少喝2000c.c.水分,富含膠質食物如雞爪、豬皮、白木耳及多吃牛肉等肉類,另洋蔥、山藥、秋葵、豆漿等可補充荷爾蒙,避免太勞累。
平時可按壓兩乳正中間的膻中穴,從乳暈上下左右各1公分處做定點按摩,順時針或逆時針,按壓不限次數、時間。哺乳期間穿具支撐性哺乳胸罩,可預防胸部變形,如產後考慮隆乳需等3~6個月,等胸型固定後再做較好。

(蘋果日報)
--
WHO:吸菸死亡 今年破600萬人

吞 雲吐霧的後果,往往得付出寶貴的性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全球因抽菸導致死亡的人數將達600萬人,其中因暴露二手菸致 死的非抽菸者有60萬人。世衛組織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70國家加入控制菸草公約,中國與杜拜也推出相關戒菸活動。

自2005年生效 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72國家響應,簽約國家將在國內推動降低民眾抽菸運動,以及減少暴露二手菸的機會,另外也將設法減少菸商的廣告或 宣傳,以達到降低吸菸死亡人數的目標,許多國家都傳出正面回應好消息。

根據WHO指出,烏拉圭目前已正式要求香菸外盒應標示警語,中國從上個月開始,也要求餐廳或酒吧等公眾場所禁菸,中東的杜拜在本周二全天禁止販售任何香菸產品,以宣示鼓勵民眾戒菸的決心。

根據世界肺臟基金會表示,吸菸者一年平均會看到抽菸警語或圖片5500次,因此宣傳戒菸的效果相當好。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表示,「我們希望各國政府將來繼續通過法案,並認真地執行所有的法案。」

《路透社》引述WHO資料也指出,吸菸致死人數今年將達600萬人,預計到2030年,人數會增加到800萬人,因此加入戒菸公約的國家越多,將有效降低吸菸致死人數。

(台灣醒報)
--
購屋偏愛北方 與感覺高低有關

新研究指出,就算有興趣的買家對一座城市沒有什麼概念,事實上,特別是他們沒有其他資訊時,大部分的人自然而然的會比較喜歡北部地區,這是為什麼?

美 國時代雜誌(Time)報導,這份發表於最近一期「社會心理學及人格科學」(Social Psychologicaland Personality Science)期刊的論文,先是提及之前的研究結果,指出如果把「英雄」這類的字放在螢幕上半部給大家看時,人們會比字出現在螢幕下半部時,較快意會到 這個字的正面意思。

這言之合理:當我們開心時會覺得情緒「高昂」,難過時會覺得「低落」。不過,人們在心緒上的高低感受,在真實世界的購屋決定上應如何詮釋?

這 項新研究是賓州蓋茨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研究人員麥爾(Brian Meier)領導的心理學家團隊所撰寫。他們從99人的簡單紙筆測驗展開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較可能認為「北方」這個字比「南方」還要正面。接著研 究人員請另一組參與者在一張只標示東、西、南、北邊界的空白地圖上,挑選他們比較想要居住的地點。結果最常見的選擇是北半部。

研究人員拿另一張地圖給第3組參與者看,但是「北方」被挪到地圖底端,「南方」則移到上方。在這種情況下,受訪者對兩者沒有特定喜好,也就是他們對北方的喜好消失了。論文指其意涵是,我們想要的不是「北方」,而是「上」或「高」。

麥 爾的論文為房屋仲介提供一些實質建議:如果想要讓商業區南方的房產脫手,應該試著找一些可推銷得出去的街區名,強調這個區域是在什麼的「北方」。精不精確 倒是沒關係。或者,總是跟「高度」扯上邊。猶如麥爾論文提到的,房屋仲介可能會這麼說服你,如果住進這些區域,你就能往高處爬。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