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10613 塑化劑篇

塑毒陰影 嬰雞雞米粒大 不到正常長度1/10 母:孕期天天喝飲料

台中市出現「一粒米小雞雞」,引來塑化劑作祟的聯想。一名婦女今年二 月間早產產下一名男嬰,男嬰陰莖竟只有「一粒米」大小,但男嬰性染色體正常,院方在追查原因時爆發塑化劑事件,男嬰母親坦言懷孕期間每天至少喝一杯茶飲店 飲料,醫師認為,雖難斷言是塑化劑惹禍,仍提醒孕婦少吃加工食品飲料,也不要隨便服用健康食品,飲食天然、均衡最好。


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李瑞祺說,這名三十歲產婦在懷孕二十八周時出現密集陣痛,醫院緊急幫她安胎、進行超音波等檢查,赫然發現胎兒陰莖特別短,陰囊還是空的,懷疑染色體或基因異常導致陰莖過短與隱睪症。

陰莖約0.2公分長
但孕婦在二十六周時曾進行羊膜穿刺檢查,顯示性染色體正常。
李 瑞祺說,產婦在懷孕二十九周時早產,男嬰體重一千四百五十公克、身體健康,「但外生殖器異常,陰莖只有零點二公分長,不到新生男嬰平均陰莖長度的十分之 一。」李瑞祺說,男嬰尿道過短,排尿時是一滴一滴出來,超音波也沒看到胎兒三十周時應該出現的睪丸,「這是行醫過程中看過外生殖器異常最嚴重的個案。」

須長期追蹤觀察
男嬰出生後不久爆發塑化劑事件,產婦在回診時告知,她上一胎也是男生,老大正常,老二卻是「一粒米小雞雞」,她沮喪說,懷孕期間每天至少一杯茶飲店含糖飲料。
李瑞祺引用美國《泌尿外科雜誌》二○○五年一篇研究報告,發現四百八十萬個各種族初生男嬰中,外生殖器異常發生率為千分之八點三,原因包括尿道外裂、隱睪症、陰莖過短等,陰莖過短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七十一點三八,該研究也指出黃種人的外生殖器異常發生率為千分之五。
中國附醫小兒新陳代謝暨遺傳醫學科主任王仲興說,該院在二○○六年發表的報告,台灣男嬰零至一個月平均長度為二點九公分,最低標準應為一點九公分,「男嬰陰莖幾乎只有一粒米的長度,已明顯異常。」但他強調,陰莖過短原因很多,塑化劑只是可能原因之一,仍應長期追蹤觀察。

恐無法正常勃起
擁有變性手術經驗的中國附醫整形外科主任張家寧認為,這名男嬰排尿問題應是尿道外裂,可進行尿道重建改善;另陰莖過短,則可補充雄性荷爾蒙。她擔心,男嬰除了可能有陰莖構造異常,海綿體組織也會異常,無法正常勃起,就要在成年後進行陰莖重建手術。

陰莖過短原因與預防治療
●定義:陰莖長度低於同齡男嬰最低標準,如台灣新生兒陰莖長度低於1.9公分、歐美低於2.5公分
●原因:
◎基因:先天陰莖構造較短
◎染色體異常:罕病如唐氏症或小胖威力症患者先天構造較短
◎腦下垂體異常:荷爾蒙不正常分泌,致生殖器外觀異常
◎過胖:恥骨上方脂肪層過厚,致外觀看來特別短
◎毒物:如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毒素影響,導致陰莖變小
●預防治療:
◎補充男性荷爾蒙刺激陰莖成長
◎整形改善
◎孕期避免食用人工加工品或暴露於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中
◎必要時找精神科醫師輔導
資料來源: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李瑞祺

塑化劑污染產品最新清單上網看
http://www.appledaily.com.tw/dehp

塑化劑容忍值「比照歐盟」 衛署將訂標準 專家:少用塑膠容器裝熱湯

塑 化劑食品風暴延燒三周後,衛生署專家會議已做出比照歐盟標準,訂立國內塑化劑的每人每天每公斤容忍值(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決議,預估衛生署近日即會拍板定案。專家更建議,民眾平日應少用塑膠容器裝熱湯、高油食品,以免吃進釋出的塑化劑。

追蹤孕婦嬰兒健康
國 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昨舉辦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國衛院長伍焜玉會中指出,此次塑化劑風暴,部分污染食品檢出塑化劑量達數百 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濃度),是「空前的人類暴露量」,未來擬對孕婦、嬰兒等族群追蹤,了解塑化劑對其造成的健康影響。
行政院副院長陳冲則 指,訂塑化劑的TDI是「務實的作法」。而衛署已在前天召開塑化劑專家會議,會中並做出衛生署應比照歐盟訂定塑化劑TDI的決議。與會的台北榮總毒物科主 治醫師楊振昌說,國內現要求使用起雲劑的產品,需檢驗不含六種塑化劑,歐盟除DONP沒訂標準,其他塑化劑TDI都訂五十至五百微克不同標準,建議衛生署 應比照歐盟訂定。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國人已吃進太多塑化劑,衛署訂塑化劑的TDI時,應在參考各國標準後,再從嚴訂立。
至於要如何遠離塑化劑帶來的健康威脅,林杰樑指就是少用塑膠製品,如不用塑膠袋裝熱湯,不吃可能釋出塑化劑的泡麵調味包等。以DEHP為例,已知會提高肝癌風險,且可能造成男人雌性化、女童性早熟等。

巧拼地板也有危機
陽 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昨指,她曾進行研究,發現若以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材質保鮮膜,包覆仿造油脂食物於室溫下一小時,每公斤食物平均會釋出一點九八毫克的DEHP塑化劑。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教授李俊璋則建議幼兒應避免接觸塑膠巧拼地板;他指有研究顯示,在攝氏三十三至三十五度時,塑膠巧拼地板會溶出塑化劑。

避免接觸塑化劑 注意事項
●不用塑膠容器、塑膠袋裝熱湯、熱食。
●塑化劑遇油脂易釋出,因此吃泡麵時,少加富含油脂的調味包。
●加熱食物不用塑膠容器或保鮮膜覆蓋,以防過程中釋出塑化劑。
●塑膠地墊上可鋪上毯子,避免身體直接接觸,孩童接觸後應快洗手,以免不慎食入塑化劑。

(蘋果日報)
--
PVC保鮮膜包油脂食物 不加熱也毒

民 眾怕黑心起雲劑吃下肚,不過,學者研究發現,以PVC(聚氯乙烯)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所溶出的DEHP塑化劑,遠高於歐盟每人每日容忍攝取量,且微波加 熱後的溶出量更高,民眾少用為宜。一般人以為,以塑膠容器盛裝食物,只要不加熱、不裝熱食,就不會溶出塑化劑,殊不知此觀念錯誤。只要盛裝含油脂食物,無 論那一種塑膠材質,都會溶出塑化劑。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舉辦「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陽明大學環境與職 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發表去年十一月完成的「國人膳食、市售便當、包裝飲品使用頻率調查」。針對全台嬰幼兒、青春期學生及成年人等不同族群,共1786 份有效問卷,發現國人使用塑膠容器、包裝時,接觸食物的情形相當普遍。

她說,四到五成民眾以塑膠保鮮盒儲存食物,高達七成的人用保鮮膜冷藏、冷凍食物,甚至有三成左右的人微波加熱時,以保鮮膜覆蓋食材。

陳 美蓮研究團隊以PVC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在攝氏25度常溫下,DEHP平均溶出量為每公斤食物1.98毫克;至於PE(聚乙烯)塑膠袋或保鮮膜,溶出量 僅0.05毫克;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容器為零點零六毫克。PVC保鮮膜的溶出量,幾乎是PE材質的四十倍。

陳美蓮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為例,每天吃三公斤用PVC保鮮膜包覆的油脂食物,DEHP攝取量達五點九四毫克,遠超過歐盟每人每日容忍攝取量三毫克的標準。

她強調,日本已禁止食品加工過程使用PVC手套,環保署雖已公布2013年起,禁止PVC、PVDC(聚偏二氯乙烯)保鮮膜製造、輸入及販售。但在此之前,她建議民眾,勿用這類塑膠用品盛裝含油脂類食物。

衛署將抽驗進口食、藥品

跨國藥廠藥品、大陸製泡麵也傳出塑化劑汙染,衛生署長邱文達昨天表示,將抽驗國外進口食品、藥品,絕不允許吞下肚產品有塑化劑問題。

至於外界關心,塑化劑每人每日每公斤容許攝取量(即TDI)何時出爐?專家會議已初步達成共識,傾向採歐盟標準,但仍要由食品藥物管理局做最後決定。

食管局上周六邀請近廿位專家開會,討論國內塑化劑容忍量。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多數專家傾向比照歐盟,以塑化劑DBP為例,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容忍值為十微克、DEHP 50微克、DIDP及DINP都是150微克、BBP則為500微克。

由於歐盟、美國在不同塑化劑上,TDI略有出入,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認為應採最嚴苛標準。

葛蘭素史克藥廠「安滅菌」抗生素,檢出DIDP塑化劑,衛生署延遲四天,才要求下架,被批慢半拍。邱文達昨天出席「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表示,國外輸入食品、藥品將展開抽驗。

食管局副局長許銘能說,初步以市售五大類食物,如運動飲料、茶飲等為抽驗目標;至於藥品,考慮把孩童常用糖漿等芳香調味藥,列為主要抽驗項目,作為食品、藥品中塑化劑背景值。

至於藥品外包裝是否強制標示賦形劑、添加物等?許銘能說,需參考國外產品規範,再通盤檢討。

林杰樑批評,即使是吃藥,「民眾應有知的權利及選擇空間」。他說,藥廠強調配方為商業機密,但相關資訊應公布在衛生署網站,「民眾有權服用不含塑化劑藥物。」

衛署將推出防塑衛教手冊 供下載

塑化劑風暴引發國人恐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與學者合作,最快今天推出「衛教手冊」,教民眾如何正確使用塑膠製品、香水化妝品、藥品及保健食品,遠離「塑毒」。

負責內容編纂的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說,生活中暗藏不少塑化劑汙染危機,不少人家裡都有避免孩童碰傷的巧拼地墊,一旦溫度達攝氏卅三度,巧拼地墊就會釋出塑化劑。他建議,應鋪上棉被或毛毯,避免幼童直接接觸巧拼地墊。

另外,化妝品常以塑化劑「定香」,按衛生署規定,塑化劑殘留量低於一百ppm即可。專家建議選購時,最好挑選不含塑化劑產品,或選擇香味較淡、天然香精成分產品;孩童最好不要化妝,孕婦也應減少使用。

李俊璋說,塑膠器皿、包材一旦遇熱,也會釋放塑化劑,除減少塑膠製品使用,還要購買通過衛生署塑化劑溶出試驗標準的產品,避免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此外,紙盒裝牛奶、豆漿,最好不要直接微波加熱,以免防水的PVC塑膠膜遇熱,釋出塑毒。

「外帶熱食常用的塑膠袋,若溫度超過攝氏六十度,塑化劑溶出風險將提高三至五倍。」李俊璋說,民眾最好改用不鏽鋼提鍋,或乾脆在店內食用,降低塑毒暴露。

李俊璋還提醒,電器用品使用後,若沒拔掉插頭,小心電源線會釋放塑化劑;一旦家中沒經常打掃,灰塵吸附塑化劑,恐怕會增加暴露風險。塑化劑雖不利人體健康,但並非毫無用處,如醫院無縫地板含塑化劑可避免細菌滋生。李俊璋建議,廠商可改用環氧大豆油等天然塑化劑替代。

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說,預定今天、明兩天定稿後,民眾就能上衛生署(http://www.doh.gov.tw/)網站下載。

塑化藥品/張耀懋

塑化風雲,藥品也淪陷。本土加上進口藥,台灣努力二、三十年GMP藥品品質保證的神話破滅。

雖然滿天塑化的食品,似讓民眾與主管單位對染塑藥品麻木,但是,這事件卻凸顯出較食品衛生更嚴重的藥品管理安全問題。單看這藥品安全管理漏洞與危機,就讓人不禁為國內藥品管理捏把冷汗。

與 食品不同,藥品的管理更嚴格。藥品對人體可能有的傷害與副作用,也讓所有藥品在製造前均需經繁複的試驗程序,再將所有成分與製程報請藥政單位查驗登記。因 此,一旦核准生產,不但成分需與申報時無誤,也需明白標示;藥廠對原料來源與藥品出廠前,也會自我查驗,掌握成分,以確保生產的藥品與核准的成分及標示一 致。

因為藥品所含的化學成分多,若無法掌握其產品成分,就無法預測它在人體的藥理作用,更無法掌握與其他藥品化學成分的交互作用。衛生署食藥局對藥品染塑事件,卻與處理染塑食品方式同等對待,實令人不解。

因 為對於市售各種食品,衛生單位有定期抽查、檢驗系統;但是,對市售藥品,我們幾乎不會再到市場抽查藥品,換句話說,藥品一出廠就幾無管制機制,一直要等到 民眾用藥出現傷害,由醫事人員或民眾自行通報後,或國外出現危險報告,才會發覺藥品出了問題。這中間層層藥品安全環節,全賴藥廠及市場自行運作、自我管 理,衛生單位根本未曾置喙。

因此,當檢驗出藥品中居然含有標示以外的成分時,就不只是純粹的單一事件而己。是長久以來,藥政單位從來就不曾要求藥廠或自行化驗過原料藥的成分,還是默認業者可以抽換未曾核准的不同廠牌原料藥?這些未爆彈都在塑化風暴中引爆,藥政單位實不宜等閒視之。

(聯合報)
--
添加物標示唬弄 有看沒有懂

塑化劑污染食品喚起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但不少民眾卻連最基本的食品標示都看不懂,今天在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舉辦的食品安全管理論壇中,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建議,食品添加物不僅應列出化學成分名,也要列出用途,善盡對消費者告知責任。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台灣食品加工太普遍,連白米都經過加工,但對食品成分標示,主管機關「縱容」廠商已久,廠商「愛怎麼標怎麼標」。她以起雲劑為例,幾乎沒有消費者在運動飲料上看過這個標示。

主 婦聯盟陳修玲也說,衛生署在國人飲食教育作的不夠,國人多只看包裝產品的有效期限,不看、也看不懂食品標示的成分,很容易被包裝上的「天然」、 「100%」、「純」等字眼迷惑,因此有必要對食品添加物增加知識。她舉例,很多人怕吃到味精,事實上愛吃的零食洋芋片,成分不標示味精,只標示「麩胺酸 鈉」、或是「E621號」都算廠商有標示,消費者卻不知不覺把味精吃下肚。

食品下月營收 怕怕!

食品廠5月營收出爐,由於塑化劑汙染事件在5 月下旬曝光,5月業績尚未有重大衝擊,但6月以後恐怕營運數字會不太好看。

業界普遍認為,目前真的無法估算出未來營收影響情況,因為這是一個消費者信心危機問題,這個事件讓台灣食品MIT 的商譽、形象受損,大於表面上的營收金額,預估影響情況才剛要開始顯現而已,短期間內無法估算出營收影響金額。

法 人指出,日前塑化劑污染食品風暴越演越烈,國內多家知名大廠也跟著受累,因為消費者在事件未釐清前多數採取觀望態度,6月勢必影響到相關業者的產品銷售 量,營收表現也不會太好看;再加上,因為塑化劑事件,全體業者都是全產品送檢,檢驗費用急速攀升、登廣告宣傳產品安全性,在銷售量減、費用支出上升,第2 季的獲利恐怕會表現不佳。

統一 、味全及黑松等5月營收都沒有減少,反而還較4月增加,僅大西洋飲料較4月下滑3.4%;超商雙雄統一超 、全家業績持續發威,統一超5月營收更創歷史單月次高紀錄。不過,法人預期食品廠的影響將在6月顯現,受到塑化衝擊情況多寡,營收可望下滑1-2成。

統 一5月營收為43.65億元,較4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4.12%及7.34%,飲料業績年增14%、月增8%,顯示塑化劑的影響尚未顯現。許多夏季概念 股,味全、黑松、天仁、泰山 5月營收也都是成長。雖然兩大超商飲料業績被塑化事件掃到,平均衰退一成,但鮮食、咖啡熱銷,統一超5 月營收年增率5.74%、月增7.42%,全家5月營收年增5.64%、月增3.45%。

股東會送果汁 怕怕!

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高峰期來臨,今年受到塑化劑風暴影響,民眾普遍對食品、養生保養品安全心存疑慮,部分上市公司發給股東的紀念品是飲料、生技食品,但小股東們心中都有塑化陰影,很擔心拿到有毒紀念品。

上市櫃公司股東會的紀念品,為了肥水不落外人田,常會以自家的產品贈送給股東們,例如,有些生產塑化產品的公司,會發給股東保鮮膜,也有食品飲料大廠會送果汁飲品,但今年塑化劑風暴襲捲全台,很多股東都不希望把這些紀念品帶回家。

一名飲料公司投資人就說,今年領到的就是果汁類產品,雖然該公司早對外澄清、證明自家產品沒有受塑化劑汙染,但大家心裡還是毛毛的。

另 外塑化劑風暴未消,台北市政府「市長信箱」最近還接到民眾投訴,建議市府要稽查各上市公司發給股東的紀念品有沒有塑化劑成分,以確保「股民」健康。小股東 說,現在正逢食品信心危機時期,應該避免發送容易與塑化劑連結在一起的贈品,最好是送些實用,或是有環保概念的小東西,較容易贏得小股東的掌聲。

(聯合晚報)
--
裝油脂食品 PVC保鮮膜最毒

最近人人聞塑化劑色變,深恐吃到遭塑化劑汙染的食品,但是,保特瓶、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膠材質的容器,只要盛裝油脂類食物一小時後,百分之百都會溶出塑化劑DEHP,特別是PVC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溶出量即超出標準值,消費者選購時要看清楚標示。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昨天在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中發表研究,她針對一般常用的PET、PE、聚丙烯PP等八種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進行檢驗,在室溫廿五度下,以「正庚烷」為溶媒,模擬盛裝、包覆油性食物,一小時後,全部都溶出DEHP。

不過,溶出量差異很大,多數都在安全範圍內,但PVC保鮮膜模擬包覆含油脂食品,DEHP平均溶出量每公斤食物為一.九八毫克,溶出量超過歐盟、及國內一.五毫克的標準,如果覆蓋油性食物再微波加熱,溶出值更高。至於PE保鮮膜、其他的PP容器,則相對安全。

陳美蓮說,六十公斤體重的成人,每天吃三公斤以PVC保鮮膜包覆的油脂食物,DEHP攝取量即達五.九四毫克,超過歐盟六十公斤成人每天容忍攝取量三毫克。

陳美蓮強調,DEHP屬於脂溶性,遇到油性食物、加熱都會從塑膠材質釋出,雖然PET等材質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但如果是包裝飲料、醬油、食用油等,都在容許的範圍內,國人毋須過度擔憂。

陳美蓮表示,國外多也允許DEHP做為食品包裝材料,例如美國澳洲允許做為包裝高水分食品,巴西則規定,塑膠包裝材質使用脂肪含量高於五%的食物時,塑化劑含量不得超過三%,日本則已禁止用PVC手套處理食物。

環保署預計二○一三年禁止PVC保鮮膜製造、輸入供零售業販賣。陳美蓮建議,政府應制訂包裝材料中容許添加塑化劑的最大含量,在未全面禁用之前,民眾使用這類塑膠用品要特別注意,平日只可用來裝水或蔬果,千萬別拿來盛裝含油脂的食物,更不能用來加熱。

5種塑化劑 訂定最大攝取容忍值 DEHP每日每公斤體重50微克

塑化劑無所不在,衛生署已邀集專家學者,將針對五種常見塑化劑訂定國人每人每天每公斤最大攝取容忍值(TDI)。學者透露,初步共識將採歐盟標準,例如DEHP每日每公斤體重為五十微克,也就是六十公斤成人每天可容忍的攝取量是三毫克。

國家衛生研究院長伍焜玉表示,人類接觸到的塑化劑,來自PVC容器釋出,塑膠玩具、醫用塑膠管等等,一般飲料只容許幾ppb,此次被人為惡意添加,高達幾百ppm,是ppb的千倍。

各國對DEHP塑化劑的可容忍每日攝取量TDI皆不相同,美國則是最為嚴格○.○二,加拿大為○.○四四,日本為○.○四至○.一四,歐盟為○.○五毫克(即五十微克)。

據參與專家透露,目前的共識是比照歐盟標準,五種常見塑化劑每日每公斤體重容忍攝取量為,DEHP五十微克、DBP十微克、DINP一五○微克、BBP五百微克、DIDP一五○微克。

5類進口食物、藥品 將驗塑

香港、大陸部分食品陸續驗出含塑化劑。衛生署長邱文達十二日表示,將針對進口食品及藥物進行抽驗;初步以運動飲料等五大類進口食品為主,藥品部分則先抽驗添加芳香口味及孩童用藥。

塑化劑掀起的食品風暴,重創台灣形象,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陳維昭表示,學界預估此次風波,MIT形象恐怕需十年才能修復,生策中心、國衛院昨天召開「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邀集各方專家研擬對策。

國外食品及藥品都驗出塑化劑,行政院副院長陳冲表示,環境中確實有塑化劑存在,衛生署盡快訂出每人攝取的容許量,是「務實的作法」。

邱 文達表示,啟動D-day行動迄今,各縣市稽查包括夜市、攤販及商店超過三萬家,二萬四千多項產品下架,政府會繼續稽查,並進一步針對進口食品藥品展開抽 驗,塑膠製品、包裝容器滲出的塑化劑,是下階段防治目標,希望經過此次事件,讓MIT重振聲威,成為「最乾淨」的名詞。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表示,將針對進口的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凍、膠囊錠粉狀等五大類食品,藥品則先針對添加水果、芳香口味,特別是孩童用藥,進行抽驗,並了解進口食品可能含塑化劑的背景值。

國 衛院長伍焜玉表示,這次塑化劑不法用於飲料、食物,汙染量高達數百個ppm,是「空前的人類暴露量」,教育部、國衛院、國健局將合作,對七歲以下兒童,加 強內分泌及生殖系統相關項目檢查,發現異常時轉介至兒童專科門診。國衛院將篩選塑化劑高暴露量的孕婦、嬰兒、學童,進行長期追蹤。

落實食品標示 保障消費者

塑化劑風暴持續延燒,民眾才驚覺連美食也染色!專家十二日建議,家長可利用這次食品風暴,帶孩子改變飲食習慣,吃新鮮的健康食物,少吃人工調製的加工食品,政府則應落實食品標示的管理,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

中視《挑戰面對面,唱旺新台灣》昨天邀請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消基會董事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美食專家吳恩文、台灣食品GMP協會祕書長陳健人,一起探討「不只塑化人生,美食料理也染色!」

坊間餐廳賣的肉口感特別好,原來是加了嫩肉精,麻婆豆腐為了賣相,會加上紅色色素,牛肉麵不必熬高湯,加幾大匙雞粉就能呈現美味。

吳恩文形容,他原本以為做美食是一門烹調課,沒想到竟然變成「美術課」,除了加各種色素讓食物賣相好看,業者也加了大把大把的味精、雞粉,美味都是香料香精調出來,讓人看了頭皮發麻。

從來不喝市售飲料、只喝白開水的林杰樑指出,很多市售食品的標示根本是「騙人」,標示果汁的產品至少要有十%的果汁,其實根本完全沒有,加工食品標示反式脂肪是零,英文卻還標了氫化植物油,名實不符的現象,政府應好好管一管。

葉欣誠也說,國人被「奶精」騙了很多年,因為它根本不含奶,名稱不能故意混淆,以後這類產品都應明確規範,才能保障消費者。

陳健人則強調,GMP推動迄今已廿多年,當年正是因多氯聯苯事件,要求食品業全面改善製造過程的品質監控,此次不少GMP產品也中鏢,顯示須再加強上游原料的追蹤管理,未來也須推動食品履歷制度。

(中國時報)
--
進口食品藥品 本週驗塑

繼歐洲進口抗生素被檢出塑化劑後,中國也陸續傳出泡麵、綠茶粉、香精等食品與添加物檢出塑化劑,凸顯塑化劑污染已成全球性問題,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將針對中國等國外進口食品與藥品進行抽驗。

不過,要怎麼抽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還要討論,預計一、兩天之內討論出爐,最快本週就會開始實施。

塑膠容器溶出也要查
邱文達昨日出席「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時指出,塑化劑污染食品案件,國內已稽查三萬家業者,下階段將針對國外進口食品與藥品展開抽驗工作,塑膠製品、包裝容器中的塑化劑溶出,也會是未來調查重點。

國衛院長伍焜玉報告時指出,國內發生商人將塑化劑不法用於飲料、食物,有些污染量高達數百個ppm,是「空前的人類暴露量」,國衛院將展開風險調查及追蹤研究,相關成果將是國際間重要參考資料。

截至昨天,衛生署統計,塑化劑受波及的產品增至九七○項,昱伸與賓漢下游廠則高達四二八家。

藥品先抽驗果香添加藥
除對國內食品抽檢外,衛生署昨天表示,將針對藥品與市售五大類進口食品抽檢,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表示,藥品部分先抽驗添加水果、芳香口味以及孩童用藥等,因為過去檢出有塑化劑的,以這類藥品最多,像是胃藥為了增進口感,而添加水果口味。

至於進口食品抽檢,許銘能說,還是以膠囊錠狀粉狀、運動飲料、茶飲、果汁飲料以及果醬、果漿或果凍等五大類食品為主,因為國內這五大食品也有抽檢,有必要了解進口食品的背景值。

至於有民眾向本報投訴質疑,各地方衛生局開放民眾自行送驗食品是否含塑化劑,將會給不肖廠商用此來陷害對手,將對手產品加入塑化劑後再送驗。

對此,許銘能指出,民眾的投訴內容只是假設的問題,尚未發生。事實上,民眾送驗的產品可能有儲存、保存問題,因此無論是民眾或廠商送驗結果,都只能當作參考,不會做為下架回收的依據,最後仍是以政府抽檢的結果為準,以昭公信。

PVC保鮮膜 千萬別裝含油食物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研究發現,市售塑膠容器或保鮮膜,即便不裝盛熱食,只要包覆或接觸油脂食物,就會溶出許多DEHP塑化劑,尤以PVC材質保鮮膜溶出量最大,呼籲政府加以管制。

兒童拼貼塑膠地板 也可能釋出塑化劑
塑 膠地板也是室內塑化劑來源。成大微量環境毒物中心主任李俊璋教授呼籲,隨著氣溫升高,常作為兒童遊戲墊用途的軟質巧拼地板,也可能釋出塑化劑,建議家長在 塑膠地板上面鋪一層薄毯或棉被,小朋友應勤洗手,以免塑化劑粉塵下肚。經濟部也應針對塑膠地板制定完整的塑化劑溶出管制標準。

李俊璋指 出,PVC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土壤中很難分解,對環境不友善,但有其不可取代性,全面禁用尚有困難。例如醫院地板為求無縫以防菌滋生,多採PVC材質;心 導管所用軟管也必須用PVC。他建議PVC中添加的DEHP塑化劑應被逐漸淘汰,改用「環氧大豆油」這類價格較高的天然塑化劑,便可減少危害。

衛生署現行食品塑膠容器的DEHP溶出管制標準為1.5ppm,陳美蓮教授昨在「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公布研究指出,經檢測一百四十多件市售各類塑膠食品容器與保鮮膜,其中以PVC保鮮膜的DEHP溶出量最高,遠高於其他樣本。

該 研究以「正庚烷」為溶媒,模擬攝氏二十五度下、一小時後,各類塑膠容器、保鮮膜接觸油脂的塑化劑溶出量,七種塑化劑中以DEHP最易溶出。十一件PVC保 鮮膜樣本,最高檢出7.27ppm DEHP,超標近四倍;平均檢測值為1.98ppm DEHP,超標約三成,是PE材質保鮮膜或塑膠袋(平均0.045ppm)的四十四倍。

一般人以為塑膠容器不加熱、不裝熱食,就不會溶出塑化劑,其實是錯誤觀念。事實上,盛裝含油脂食物,比裝熱湯、熱食,所溶出的塑化劑劑量更高出許多。陳美蓮表示,塑膠容器碰到油脂最容易釋出塑化劑,其次是熱,再其次是酸。

李俊璋則呼籲,任何塑膠容器都不應該拿來微波或加熱,不少塑膠容器雖有標示耐熱溫度上限,其實只是不至於變形的溫度,但不變形卻不保證不會釋出毒物。



PVC點滴袋含DEHP 醫師籲換無塑材質

民 眾聞「塑」色變,事實上,醫療器材平時用量相當大的PVC(聚氯乙烯)材質點滴袋、輸管也含DEHP。根據二○○九年美國兒科學會研究指出,新生兒及早產 兒改用不含PVC全靜脈營養管子,其出現膽汁鬱積大幅下降近七十五%,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估計,透過灌食、靜脈注射營養劑等方式,新生兒、孕婦及洗腎等 高風險病患的DEHP暴露量會超過容許值的三到五十倍。

清大化學教授凌永健表示,PVC點滴袋需要用DEHP增加柔軟度,DEHP佔點滴袋總重量二十至三十%,比例相當的高,玩具DEHP佔總重量千分之一及橡皮擦DEHP佔總重量百分之○.一都要納入管理了,更何況是PVC點滴袋。

新生兒易膽汁鬱積
新 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長達六年的追蹤研究,其前三年針對三十位新生兒及早產兒以一般DEHP含量佔七十%的全靜脈營養管子 進行灌注,結果發現出現膽汁鬱積的比例高達五十%。但後三年,改為不含「塑」的材質,並針對四十六位新生兒及早產兒進行研究,結果膽汁鬱積的比例大幅下降 到十三%。

目前洗腎病患所用的洗腎耗材及管子也都是含有DEHP的PVC,江守山指出,洗腎病患洗了半天,到最後腎臟一直冒出水泡,根據國外動物實驗發現,塑化劑會造成腎臟細胞變形,並出現水泡,與臨床人體洗腎治療觀察不謀而合。

中國10年前已不准用
中國已於二○○○年未再批准使用PVC袋的輸液產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於二○○二年發出通告,認為使用含有DEHP的醫療用品,可能會使新生兒、青少年、孕婦或哺乳婦女,以及心臟移植和大量創傷輸血患者中毒,要求「如有可能,使用替代產品」。

我國僅要求標示材質
我國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在今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告高暴露風險醫材必須標示材質,並由醫師依使用對象評估風險使用,TFDA藥品組副組長許蒨文表示,歐盟也是要求DEHP的PVC醫療器材需要標示,台灣完全與國際接軌。

國內一年約用到三千多萬個點滴瓶、袋,DEHP的PVC點滴袋為大宗,早在十五年前,即已有不含塑毒的PP(聚丙烯)及Non-DEHP材質的點滴袋,但PP點滴袋成本較含DEHP的PVC點滴袋高出四十到五十%,Non-DEHP更貴。

醫師:提高給付鼓勵
凌永健說,衛生署不應只管標示,應以納入評鑑或提高健保給付的方式,政策導引鼓勵各大醫院採用不含「塑」的點滴袋及輸管,給民眾更安全的醫材環境。

血袋也含塑 早產兒、重症病患少用

除 了點滴袋之外,血袋也含「塑」,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副教授陳家揚表示,根據美國相關研究指出,含DEHP的PVC血袋經靜置二十一天後,血液中DEHP的 最高含量可達50ppm,也就是每輸一百CC的血,即會輸入五十毫克的DEHP,研究亦指出,其與流病之間有關聯性,建議早產兒、洗腎病患、心臟移植及大 量創傷輸血等高風險病患應儘量避免使用。

捐全血不會接觸DEHP
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叢萍表示,去年血基會共用了一百八十四萬九千多個血袋,塑化劑風波之後,的確有不少民眾詢問輸血是否會有DEHP的暴露,事實上捐血人在捐全血時,由於身體並未與DEHP直接接觸,所以暴露風險微乎其微。

至 於進行分離術捐血時,捐血者的血需經過分離機分離出血漿或血小板後,再將血液輸回捐血者,DEHP的暴露可能會比較高一些,但參考國外有關研究捐血人進行 分離術捐血時的DEHP平均暴露量約為六.五微克,約為美國FDA所設定人體可接受的攝取量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六百微克的一%,亦較在一般環境暴露中為 低。

血基會指出,歐盟在二○○八年公布一篇官方報告指出,在長達十五年的科學風險評估中,認為DEHP的使用對於一般人體健康沒有危害,但嬰幼兒長期輸血或成人進行長期血液透析時要加以注意。

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PVC血袋雖有DEHP暴露問題,但只要可接受暴露量的一%,即便是大量輸血者,也很快就代謝掉。

5大塑化劑容忍值 擬比照歐盟

衛生署長邱文達昨表示,衛生署將仿照美國、歐盟、日本訂出國人的塑化劑每日最大容忍攝取值(TDI)。

衛生署前天邀集二十多位毒理、營養與環境毒物學者召開初步會議,討論五種塑化劑的容忍值,多數專家初步傾向比照歐盟標準;衛生署發言人王哲超及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都強調,尚未定案,還要經過專家學者討論,才能做最後的確認。

許銘能解釋,我國暫訂的塑化劑檢驗標準一ppm,但此標準是作為評估是惡意添加?還是塑膠容器將塑化劑殘留在食品中?後者通常很微量,而民眾吃藥、吃東西的情況不一樣,不同的食物攝取也會有差異,因此有必要以TDI來管制,而非塑化劑的檢出值。

專家籲採最嚴格標準
歐盟的每人每日每公斤體重容忍攝取值為:DBP十微克、DEHP五十微克、DIDP一百五十微克、DINP一百五十微克、BBP五百微克。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不同意直接抄歐盟標準,他認為,應兼採歐盟與美國的最嚴格標準,給予國人最大保護。歐盟DBP容忍值比美國嚴五倍,美國DEHP容忍值又比歐盟嚴二.五倍。

國衛院長伍焜玉坦言,歐美日塑化劑標準差異甚大,因為人類毒性資料實在太少,各國標準都是用「猜」的。

若DEHP採用美國的二十微克嚴格標準,多數國人恐將面臨超標。過去陽明大學陳美蓮教授曾對六十名上班族檢測,每人每日每公斤體重的DEHP攝取量,從○.一到三○九微克不等,高達半數超過中位數三十三.九微克。

林杰樑表示,接下來政府得要針對各類食物、容器訂定管制值,才能使國人暴露量降至安全程度。

但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前天表態,衛生署將調查食物中的塑化劑背景值,但不會訂定管制標準,因塑化劑與環境污染有關,技術上太複雜。

美學者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國人DBP攝取值 高美、日10倍

中國製泡麵中陸續被檢出高濃度塑化劑DBP,至今來源不明。事實上,根據最新調查,中國境內可能有廣泛的DBP污染,以致民眾體內的DBP暴露攝取量相當高,不但平均值超過歐盟制定每日最大容忍值,更是美國與日本人體檢測數據的近十倍。

美國Wadsworth研究中心學者Kurunthachalam Kannan等人,分析二○一○年在中國齊齊哈爾市、上海市、廣州市等沿海地區北、中、南三大城市所採集到的一百八十三人尿液樣本,最近剛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

該 論文指出,這是中國第一份「廣泛性」的塑化劑暴露量調查,所有尿液樣本都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代謝物。回推DEHP、DEP、DBP等塑化劑的每日 攝取量,其中以DBP最高,每人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量的平均值高達十二.二微克,超過歐盟制定的DBP最大容忍值(每日每公斤體重十微克),且高達三成九 的樣本超過此標準;但未超過美國DBP最大容忍值。

此外,中國人體內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量在DEP為三.八微克、DEHP為近五微克,低於歐美國家。三大城市中,又以廣州民眾檢體的塑化劑檢測值最高,其次為齊齊哈爾、上海,但彼此間差距不大。

論文指出,中國民眾的DBP攝取量,和現有美國與日本人體調查數據相比,「幾乎高出十倍」。中國是全球主要DBP生產與消費國之一,據二○○四年統計,每年DBP與DiBP產量分別超過六萬噸與四萬七千噸。

林 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這顯示中國境內有廣泛的DBP的污染與暴露,就跟台灣的DEHP情況雷同。DBP具有生殖毒性,對肝腎也有害,且分 子量小易經皮膚吸收,常被添加在指甲油、髮雕、香水中,被歐洲人稱為男性精子的殺手。我國政府雖早已明令禁用於化妝品,但近年被檢出違規比率動輒超過五 成,有些樣本濃度甚至高達數萬ppm。

我環保署正打算將DBP列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列管。林杰樑表示,台灣至今沒有廣泛性塑化劑暴露調查,但國衛院的母嬰追蹤調查發現,我國二到三歲幼兒的DBP暴露量已達每日每公斤體重四到七微克,國人DBP暴露情況很可能被低估,政府應積極清查DBP的不法流向。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