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110616

穿拖鞋上課「失禮」逢甲嚴抓 有教授認「管太多」有學生響應「腳臭噁心」

天氣酷熱,大學生竟不准穿拖鞋進學校!台中逢甲大學每天早上由教官和義工在門口檢查學生的服裝儀容,被抓到穿拖鞋就要被「記名字」、記滿三次須上國民禮儀 課。學生大反彈、上網抱怨:「很火大!逢甲要不要檢查手帕衛生紙?」但也有學生認為要尊重他人權益,「一堆人腳有味道都不自覺,很噁心。」校方強調,學校 本來就應該傳授品德教育,不能放任不管。


署名skyeqoon的逢甲學生在網路PTT表示,前天早上八時三十分穿拖鞋進校門,發現有教官在抓穿拖鞋的學生。他說,「跟教官說腳受傷,他硬要你去買一雙新的涼鞋來穿」,他質疑「大學生應該可以自己決定要穿什麼吧!」引發熱烈迴響。

記點3次須輔導
《蘋 果》昨在逢甲校園觀察,平均每五個學生就有一個穿拖鞋。逢甲主任祕書唐國豪說,「如果腳痛必須穿拖鞋,會要求教官不要登記」,但不會改變這項作法。生活輔 導組主任賴謙旗表示,學校四年前實施「e世代新生活運動」,第一年屬於規勸期,但學生並不遵守,三年前才開始登記姓名,包括騎車沒戴安全帽、衣著過於隨 便、邊走路邊抽菸等,第一次違規記一點,會通知學生上國民禮儀課程,但不強制,不過累積三次就一定得參加,否則記申誡一次。

已成年學習大人
逢 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副教授陳健元說,學生也是一種職業,「如果出社會上班,會穿拖鞋短褲到辦公室嗎?」他說,在課堂上作簡報的學生如果穿拖鞋,會請他下次穿 整齊再報告,也會提醒在教室戴帽子的學生,脫帽才合乎禮儀,「這關係台灣未來競爭力,大學生已成年,學習大人應有作為」。
但彰師大輔導諮商系教授郭麗安認為,學校有點管太多,如果多數人認為穿拖鞋不合禮儀,就請學生議會自訂公約,大家才能服氣。
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主任張聰民說:「年輕人對自己的打扮有想法,也是創意的表現,我們學校還有學生穿網襪配潮拖來上學,只要不妨礙到別人,個人自由應該被尊重。」

「不說笑在心裡」
台北國際禮儀協會講師朱立安表示,在國際場合上,除非在私人的臥室或屋內、沙灘、游泳池或是度假型島嶼飯店內,才能穿拖鞋,否則就是不禮貌行為,「人家儘管不會當面說,但確實是笑在心裡」。

各大學對學生穿拖鞋上課規範
●逢甲大學
學生穿拖鞋及衣著太隨便,校方會登記姓名,逾3次須上國民禮儀課
●慈濟大學
不得穿著拖鞋在校園活動(宿舍除外)
●大同大學
進入校園不得穿拖鞋,但僅柔性勸導
●中興大學
不鼓勵,也不強行管制
●東海大學
尊重授課老師規範
●台灣大學
無相關規定
●銘傳大學
不管制
●高雄大學
無相關規定
●義守大學
未強制要求,但老師會柔性勸導
●中山大學
未強制要求,但如逸仙館等場合不准入場

學生儀態 英國列入成績

大學該不該管學生的服裝儀容,各校作風不同。大同大學也禁止拖鞋入內,但主任祕書李清坤昨說,以柔性勸導為主。台大、東海、中興、銘傳幾乎都不予干涉。

叮嚀勿穿太清涼
台大主祕張培仁說:「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只要學生穿著不會觸犯法令,校方沒有管制必要。」
東海大學公關主任邱瑞忠表示,穿著打扮是學生的私領域範圍,只要不妨礙他人,學校不應該插手,但如果有人反映對某些人的穿著感到不舒服,學校也會提醒學生自制。
義守大學公共事務部主任危永中則說:「南部地區天氣熱,上課穿條短褲、T恤還可以接受,若短褲短到引人側目,或穿著人字拖就到課堂也太隨便,老師若發現還是會叮嚀一下。」
即使是西方國家,也有學校和老師會要求學生的服裝儀容。

為拼高分重穿著
邱瑞忠也說,他在美國讀書時也有教授不准學生穿牛仔褲上課。來自英國的交換學生Andrew Gordon則說,在英國學生的外表舉止也是教授打分數的依據,為了要得到高分或教授的賞識,學生在穿著上就不會太離譜,但學校不會要求學生一定不能穿、戴什麼。

(蘋果日報)
--
《蘋果》採訪竟受罰 釋憲護全民知的權利 憲法法庭今開庭 首度網路直播

名 模孫正華與神通集團小開苗華斌3年前傳出結婚喜訊,《蘋果》記者多次在公開場合等待採訪,苗不滿報警,警方竟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無正當理由,跟追 他人,經勸阻不聽」開罰1500元,記者不服聲請釋憲,大法官今將召開憲法法庭,辯論此規定是否違憲,結果不僅牽動新聞自由與公眾人物隱私權的紅線,也將 決定是否剝奪民眾部分知的權利。

《蘋果日報》昨發新聞稿抨擊《社維法》這項規定違憲,認為「把記者採訪行為界定為『跟追』,嚴重限縮記者 執行業務的方式及空間,進而影響大眾知的權利。」而今將代表內政部出庭跟《蘋果》記者論戰的內政部參事劉文仕則說:「今天在法庭上辯論就知道!」一名非屬 《蘋果》的吳姓資深記者痛批:「那還要記者幹嘛!台灣乾脆回到一言堂社會,任由權貴說一套做一套算了!」

罰單戕害新聞自由
官司起 因3年前,孫正華與苗華斌傳出結婚喜訊,《蘋果》娛樂記者王煒博先後在美容院門外、苗家門口與飯店門外等待採訪,引起苗不滿報警檢舉,北市警中山分局警員 受理後,認為苗過去曾向《蘋果》寄存證信函勸阻,於是依《社維法》「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開罰記者1500元,這也是該法條首度開鍘,且一 開鍘就挑戰新聞自由。
王煒博向台北地院異議被駁回定讞後,《蘋果》認為這張1500元罰單戕害新聞自由,改以《社維法》法條內容定義不清,且侵害記者受《憲法》保障的工作權及採訪自由,向大法官聲請釋憲。今年4月獲大法官支持,決定在今天開憲法法庭辯論。
相較於憲法法庭過去7次開庭,都在審理政府機關彼此間的爭議,這次首度有民眾以個人名義站上憲法法庭,也是大法官首度探討新聞自由,更是大法官徐璧湖、許玉秀、林子儀與許宗力卸任前的代表作。

「跟追」報導屢揭弊
事實上,《蘋果》去年9月才以跟拍方式報導《踢爆 火鍋店賣假羊肉》新聞,獲消保會頒發消費者權益報導優勝獎,《聯合報》去年也直擊欠稅大戶孫道存帶嫩妻血拼,孫後來因而繳回3億元欠稅。《蘋果》還曾跟拍報導《扁嫂秘書 蹧蹋國軍》,揭發扁家羅太太霸佔公務車。
針對憲法法庭將開議定奪爭議,司改會執行長林峯正昨認為:「怎麼能賦予警察使用未經司法審判的《社維法》,處理這種攸關新聞自由的重大議題,無法接受!」

各國未曾定罪狗仔
台灣記者協會會長林朝億也說,該法立法意旨在保護弱勢者或婦女人身安全,現在卻保護公眾人物。」律師羅明通說:「公眾人物可期待的隱私權比一般民眾低很多,記者採訪理該受《憲法》保護。就算是狗仔隊,至今在國際上從沒被認定是犯罪。」
《自 由時報》發言人蘇宇暉昨表示:「跟拍是一種新聞採訪方式,但某類型的新聞仍須當事人說法才能平衡,《自由》不認同受訪者拒訪就不能追逐受訪者的說法。」聯 合報系發言人項國寧說,此案將開庭,「為給大法官空間,不便評論。」《中時》執行副總編張景為沒接電話,不知其看法。
民眾侯先生批評:「隱私權已有妨害祕密罪可處罰,而且記者只是跟著,沒用暴力的話,不用另外多一條限制吧!」司法院祕書長林錦芳說:「大法官希望能在採訪自由與隱私權保障,畫出一條界線,且將首度開放線上直播,民眾上司法院網頁即可全程旁聽。」

8:50起 憲法法庭網路直播
http://www.judicial.gov.tw

《蘋果》主張違憲理由
●《社維法》:無正當理由
《蘋果》:記者王煒博在公開場合採訪當事人,本來就合法且具正當理由,警員卻認定違反《社維法》裁罰,扼殺《憲法》保障的新聞自由。且一般人根本無從知道何謂「正當理由」。而該規定要保護的究竟是當事人的人身安全、隱私或其他利益,模糊不明。
●《社維法》:跟追他人
《蘋果》:法條沒說明何謂跟追?究竟距離多近、持續多久叫做跟追?
●《社維法》:經勸阻不聽者
《蘋果》:法條沒說明須經何人、以何種方式勸阻,以及要勸阻多少次?
註:《蘋果》訴狀全文,今天9:20後可上http://www.appledaily.com查看。

憲法法庭 開庭案例
2005/07/27、28
全民按捺指紋換發身分證釋憲案
※違憲
2004/10/14、27、29
《319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釋憲案
※違憲
2000/12/21
核四停建釋憲案
※未直接指明是否違憲
1997/12/05
《集會遊行法》釋憲案
※違憲
1996/10/16、11/01
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釋憲案
※未直接宣告違憲
1995/10/19、11/02
檢察官定位與賦予羈押權釋憲案
※違憲
1993/12/23
政府賒借款是否列公債釋憲案
※未涉及違憲與否

報你知
憲法法庭
司 法院祕書長林錦芳表示,憲法法庭是由15位大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原則上由司法院長擔任審判長,且僅審理政黨違憲是否須宣告解散、定讞判決適用的法律有無 牴觸《憲法》等案件,若認定牴觸《憲法》,就宣告違憲。而訴訟雙方,一邊是聲請解釋的機關或個人,另一邊則是和釋憲案相關的政府機關。特別的是,大法官會 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出庭,提供意見作參考。

定點守候 記者:未「跟」未「追」

《蘋果》記者王煒博2008年採訪名模孫正華與神通集團小開苗華斌婚事,被警方依《社維法》「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規定開罰,但他喊冤當天只是先後到3個公開場合等候孫、苗現身,「完全沒有『跟』或『追』的動作」。

在路口守候孫正華
王 煒博在大法官召開憲法法庭前,回事發地點還原當時狀況,他表示,2008年9月7日下午2時許,長官通知他到北市南京東路、一江街口的「百老匯美容名店」 守候孫、苗,他等了約1小時,只見孫從店內走出來,到100公尺外的7-ELEVEn買東西,王等孫買完東西走出來,問她「什麼時候結婚?」並拍照,但孫 不回答就離開。
因孫對婚事不置可否,王同天傍晚再依指示,到苗位於北市大直基湖路住家外碰運氣,因王開的採訪車在巷裡違規併排,一名管區警察騎車 過來詢問:「有民眾打1999熱線報案,說你一直跟著人家。」王解釋:「只是定點等人,沒有跟蹤。」警察因此要王出示駕照抄錄個資,開出併排停車罰單。

「這樣被罰很無奈」
當晚7時許,有消息指出孫、苗在國賓飯店宴客,王煒博第3度到定點守候但撲空 。隔幾天,王就接到警局寄來的「跟追」罰單,王嘆:「跑一天只見過孫一面,這樣被罰,真的很無奈。」

「跟追」定義模糊 放任警濫開單

今將召開的新聞自由《憲法》大戰,《蘋果》主張,《社維法》「跟追他人」定義模糊,無法保障到被跟追人的隱私權、人身自由,卻極可能僅由基層警員一己之念輕率開罰到記者,剝奪採訪自由,進而剝奪民眾知的權益,讓台灣民主倒退一大步,確有宣告違憲必要。

粉絲追星 豈非觸法
《蘋果》社長杜念中強調:「《蘋果》這次捍衛的是新聞自由,爭的是媒體能在所有公開場合,合法採訪公眾人物的採訪權,至於一般民眾的隱私權,我們百分之百同意應受到絕對性保障。」
憲 法法庭開庭前夕,大法官提示4個爭點要求《蘋果》、內政部說明,但《蘋果》主張,《社維法》第89條第2款「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者,處新台 幣三千元以下罰鍰或申誡……」的違憲爭議,問題出在沒詳細規範「跟追」定義,包含粉絲追星、痴漢跟蹤與檢舉亂丟菸蒂等都可能構成,而非僅大法官要求釐清的 記者工作權、新聞自由與受訪者人身安全等。
內政部則主張,「跟追」就是糾纏、偷拍與竊錄,連記者在公開場所訪問公眾人物被拒絕卻繼續跟追,也列入開罰範圍,無論跟追距離遠近、目的、方式均未考量,「經勸阻不聽」的要件,也未規範應由誰勸阻、勸阻方式及次數?「無正當理由」更讓民眾無法從字義裡了解。
《蘋果》也主張,公眾人物的行動自由或人身安全已有《刑法》妨害自由、《民法》人格權與損害賠償規定,並搭配假處分制度可援用,《家庭暴力防治法》也提供受暴者民事保護令等保護,遠比《社維法》採行政罰,並任由基層警員自行認定開單保護周到。

加州規定 侵宅才禁
此 外,國外相關反糾纏、跟拍的立法,也多數由法院核發禁制令,如美國加州規定除非跟追已達侵入私人住宅、危及人身安全才會禁止,根據這些外國相關司法實務發 現,公眾人物在公開場所的活動,隱私受保護程度較低,跟追者新聞自由反倒更值得受保護,顯見台灣《社維法》施以同等制裁,立法粗糙有宣告違憲必要。

(蘋果日報)
--
跟拍違法? 今釋憲辯論並網路直播

蘋果日報記者因採訪跟拍被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認為裁罰侵害憲法言論自由,向大法官聲請釋憲;大法官認為本案涉及新聞採訪自由與隱私權保障界線的爭議,今天將開憲法法庭進行辯論,並首度網路同步直播。

司法院指出,憲法法庭成立至今,已開過十一次庭,包括檢察官羈押權、副總統兼任閣揆、集會遊行法、真調會條例及換發身分證按捺指紋等釋憲案,都曾開過憲法法庭。

蘋果日報記者王煒博因跟拍神通集團少東苗華斌與名模孫正華,詢問兩人婚事,記者等候在苗華斌住家外巷子口時,警方接獲通報,上前依社維法開立罰單,裁罰三千元,記者向法院聲請異議遭駁回,向大法官聲請釋憲。

蘋果日報認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規定,有關「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者,處三千元以下罰鍰或申誡」的規定,如輕率使用在記者採訪新聞上,將限制新聞採訪行為,侵害憲法保障的新聞自由及工作權。

蘋果日報昨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當政商名流拒絕採訪時,就可檢舉記者的查證跟拍行為,透過警察開罰正當採訪的記者,社維法該項規定不僅可能淪為政商名流「隱惡揚善」的保護傘,未來媒體揭發黑心產品等調查採訪行為,也將同遭箝制,致公益監督的功能喪失殆盡。

憲法法庭今天除由蘋果日報記者王煒博與台大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劉靜怡、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林明昕及義謙法律事務所尤伯祥律師三位訴訟代理人出庭辯論;社維法主管機關內政部則由參事劉文仕、東吳大學教授陳清秀、警察大學教授蔡震榮及律師尤英夫代表出席辯論。

(聯合報)
--
狗仔跟拍釋憲言詞辯論 4大爭點

大 法官明天將召開的狗仔跟拍釋憲言詞辯論,除邀請釋憲聲請人蘋果日報記者王煒博及其訴訟代理人和律師外,社維法的主管機關內政部則派出參事劉文仕,大法官並 選任石世豪、李念祖、翁秀琪等3位教授擔任本案的鑑定人,針對媒體工作者的新聞自由和採訪工作權,會否因社維法而受到限制等4項爭點進行辯論。

明天憲法法庭出席者,包括聲請人王煒博,及其選任的林明昕、劉靜怡2位副教授,和律師尢伯祥,關係機關的內政部則指派參事劉文仕,和陳清秀、蔡震榮2位教授及律師尤英夫,大法官則選任李念祖等3位教授擔任本案的鑑定人。

大法官事先整理出的4項爭點,分別是:
1.社維法的相關規定,是在保護「被跟追人」的何種權益,此是否為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
2.媒體工作者新聞自由或工作權,是否因社維法受限?
3.社維法是否應依「被跟追人」或「跟追人」的身分,或跟追目的而有所不同,以平衡新聞自由及被跟追人的權益?
4.如果媒體工作者的採訪行為,在一定條件可不適用社維法的規定,那應該如何界定「新聞媒體」及「新聞採訪行為」?

隱私vs.公益 狗仔跟拍侵犯隱私嗎?

隱私vs.公益 先釐清關聯

大 法官明天召開狗仔跟監釋憲庭,媒體採訪權與隱私權如何衡量引發各界討論,有傳播學者認為,法院裁罰記者跟拍公眾人物,即使罰款金額不高,卻已殘害新聞自 由;而記者雖擁有自由採訪權,也不能太迫近採訪對象,雙方都要適度尊重。也有學者認為,台灣缺乏面對新聞媒體的訓練和素養,造成許多人變成公眾人物後,不 知如何應對。

消基會前董事長謝天仁指出,以本案為例,應先檢討釐清個人隱私與公共利益的關聯,若記者於苗華斌和孫正華在星期日進行休憩行為時,仍尾隨採訪,並以相機拍攝他人日常生活,似乎有點不合理,已侵犯兩人在假日外出休憩與個人隱私。

謝天仁強調,不能因為是公眾人物就可以放肆跟拍,仍應有所限制與規範,應給予公眾人物適當的生活空間。

援引社維法 學者認不當

中 正大學傳播系主任羅世宏指出,對於有記者因跟拍公眾人物遭台北地院及警方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1500元,羅世宏認為是不當權力行使,因為此法的立意 是避免不必要的騷擾,並不是限縮新聞自由,儘管罰款金額不高,卻已殘害新聞自由,造成負面效應,恐會使新聞自由走上回頭路。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管中祥認為,以社會秩序維護法作為判決依據,影響層面太廣,限縮了新聞自由,讓人質疑法條的適用性,尤其媒體職責是在監督有權者,若運用這個法律力量介入,恐影響有權者被監督的機會。

台 師大大眾傳播所教授胡幼偉則認為,狗仔也是採訪技巧的一種,卻是最破壞記者與採訪對象關係的採訪方式,長久下來會增加工作上的困難,對媒體也是不利的。他 也指出,台灣教育缺乏面對媒體的素養與訓練,其實公眾人物不必對媒體存有畏懼、逃避和厭惡的心態。此案也凸顯新聞工作者和公眾人物,都還有功課要學習。

新聞檔案 狗仔跟拍事件簿

憲法法庭明天召開辯論庭,就「狗仔」跟拍事件違憲或合憲進行討論。「狗仔隊」跟拍滿足了人類窺探他人隱私的慾望,卻衝擊當事人權益,被跟拍者興訟者少,大多數認栽,唯有名模孫正華被跟拍事件,「狗仔」因被行政裁罰而聲請釋憲。

‧小S別墅辦趴 憤告狗仔

跟拍最早的經典案例,要算是藝人「小S」、阿雅等人的私人別墅辦趴事件,「小S」主張在私人豪宅內的行為與公益無關而控告「狗仔」,報導該事件的雜誌社刑事責任勝訴,但民事官司卻敗訴。

‧香車載美人 周杰倫打狗仔

有關藝人的跟拍事件還有「本土天王」周杰倫與藝人侯佩岑的「香車載美人」風波,「周董」為此還與「狗仔」在馬路上大打出手,但周事後選擇低調,並未為此事興訟。

‧吳育昇、孫仲瑜上薇閣

政治人物方面,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被拍到與「香奈兒」女郎孫仲瑜進出薇閣汽車旅館,重挫全國第一高票立委形象;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被拍到與女性友人進新北市汽車旅館,雖然城辯解是女性友人要去上廁所,但照片呈現的形象有辱法曹尊嚴,城因而丟官。

‧孫道存攜嫩妻逛微風

前太電董事長孫道存欠稅數億元,在被行政執行署追稅當口,卻被媒體拍到攜嫩妻穿名牌潮T、逛精品百貨,引發行政執行署關注,事後展現鐵腕要求補稅;前總統陳水扁家族友人「羅太太」被跟拍利用國安隨扈作家務事, 兩者堪稱揭弊代表作。

‧陳致中召妓風波 怒提告

前第一公子陳致中的「召妓風波」也是跟拍史上的代表作,不過,「狗仔」並未直擊陳致中入鏡,引發很大爭議,事件還造成陳致中對媒體提告,為查證事實,檢察官首度就妨害名譽案件直搗陳致中住家保全辦公室搜索,召妓疑雲,成為跟拍史上衍生最多官司的事件。

(聯合晚報)
--
讓攝影機進入法庭變成公眾耳目/王健壯

就在今天(六月十六日),憲法法庭的網路直播,讓台灣司法改革又往前跨進了一步。

目 前各級法院開庭,因受到《法院組織法》的規範,禁止庭內攝影,除非申請旁聽,否則,絕大多數人都未曾親眼目睹法庭審判實況。二○○○年高院審理蘇建和案 時,曾破例在庭外架設電視牆,由法院攝影同步直播庭訊實況,同時也未禁止媒體拍攝或側錄電視牆畫面,創下司法史首次「法庭攝影,電視側錄直播」的紀錄。

但○三年台北地院審理李登輝出庭作證的新瑞都案,○四年高院與最高法院審理總統大選當選與選舉無效之訴,以及○六年地院審理國務機要費案,法院僅架設電視牆同步直播庭訊,但卻禁止現場攝影與錄音,蘇建和案的側錄直播模式當然也被禁止。

也就是說,地院、高院與最高法院,雖然曾在審理重大案件時,採取過「電視牆轉播,但不准拍攝」與「電視牆轉播,未禁止側錄直播」兩種模式,但現場直播庭訊,不論是由法院或媒體拍攝,在電視或網路上播放,卻仍被禁止。

憲法法庭決定網路直播言詞辯論,之所以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乃是因大法官會議的網路直播模式,比三級法院所採取的兩種模式更具進步意義,甚至比美國最高法院也要進步。

美國最高法院至今仍禁止攝影機進入言詞辯論庭,參眾議員雖然一直想推動立法,讓媒體可以像直播國會質詢一樣,現場轉播大法官的言詞辯論過程,但因為多數大法官反對,相關立法迄今仍在國會懸而未決。

大 法官的反對理由包括:言詞辯論不是娛樂事業,更不是馬戲團表演;現場直播可能有損最高法院的神聖莊嚴,也讓大法官會傾向多講一些「搶耳」的話(sound bite);已退休大法官蘇特更曾揚言:「除非跨過我的屍體,否則,攝影機休想進入我們的法庭」,另一位大法官湯馬斯更以大法官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目標的荒 謬理由,反對電視直播。

但諷刺的是,比美國司法更保守的英國最高法院,卻已在○九年開放電視直播,今年五月又與梅鐸的「天空新聞」合作開放網路直播,讓最保守的最高法院融入最進步的數位匯流時代,反而是美國最高法院被人譏笑仍然活在一七七六年。

更 諷刺的是,在最高法院審理的案件中,其中有許多都涉及媒體是否有權利拍攝法庭實況,在八○年代之前,最高法院常以可能影響公平審判的理由,判決媒體敗訴: 「第一修正案雖然保障記者進入法庭的權利,但並不必然保障他們攜帶某種設備進入法庭的權利」;但八○年代後,大法官的判決卻出現逆轉。

大法官逆轉的理由是:「審判是公共事務,法庭上所發生的事情都屬於公共資產」,但公眾雖有參與審判的權利,卻因受限於法庭旁聽名額,祇能借助媒體轉播而達到參與目的,如果當事人無法證明影響到公平審判,各州法庭當然有權決定攝影機能否進入,最高法院並無權干涉。

也 因為最高法院的判決等於默許攝影機可以進入法庭,所以美國各州迄今都允許庭審直播,其中不同的是,有些州祇開放民事審判,有些州禁止拍攝州上訴法院與州最 高法院,聯邦地院雖禁止直播,但聯邦上訴法院卻未禁止;司法界的共同看法是:除非涉及未成年人權益、性侵案隱私、證人安全以及重大國安利益,否則,「讓攝 影機退出法庭,就等於將言論自由一併逐出法院」。但最高法院可以默許各州法庭直播審判,卻又禁止攝影機進入他們自己的法庭,難免予人自相矛盾之感。

司法一向是封閉系統,憲法法庭開放網路直播,外界雖不知決策過程為何,是否有大法官反對,但開放直播是進步作為,網路之後不但應該繼之以電視,司法院更應讓改革向下延伸,修法讓各級法院也援例辦理。

更重要的是:開放法庭直播,涉及的不僅是法庭規則的技術問題,而是攸關言論自由與公平審判的憲政問題,剛完成立法的《法官法》對司法較偏重內部監督,真正具有民主監督意義的外部機制,就是讓攝影機進入法庭,讓媒體變成公眾的耳目。

(中國時報)
--
每天講手機15分鐘 罹腦瘤風險增72%

手機可能致癌的問題近來再度成為話題,一項13國的研究顯示,每天只講手機15分鐘,也會大幅增加罹患腦瘤風險。因手機盛行,未來20年內腦瘤患者人數可能暴增20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Interphone研究計劃橫跨13國,旨在研究手機電磁波是否與癌症風險有關。

腫瘤長耳朵附近
最新研究發現,每天講手機15分鐘達7年者,罹患神經膠質瘤機率增加72%,且腫瘤常出現在使用者的耳朵附近。
英國獨立監督機構Powerwatch技術部主任藍本說:「這次研究顯示手機重度使用者罹癌風險最高,但每天只講15分鐘,罹癌風險增加幅度也非常高。」但這項結果對許多講手機上癮者來說可能已太遲,因為癌症的發展需要15到20年,意指這「定時炸彈」可能早已造成傷害。

成潛在定時炸彈
藍本說:「許多人每天講手機遠超過15分鐘,可能形成潛在的定時炸彈。20年內,腦瘤患者可能暴增約20倍。」
英國行動電話業者協會反駁此研究,指「研究作者強調目前結果仍不確定,而且歐洲7國最近類似研究顯示,腦瘤位置和手機使用姿勢無關。更重要地,儘管手機使用率不斷增加,長期癌症追蹤資料顯示腦瘤發生率並未增加。」
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醫師葉炳強說,神經膠質瘤是一種生長很緩慢的腫瘤,發現時仍有機會手術摘除。長在耳朵附近的神經膠質瘤應是長在聽神經,影響聽覺、平衡等功能。

(蘋果日報)
--
密碼設1234iPhone易被駭

最新研究顯示,iPhone使用者手機容易被駭怪不了別人,因為他們設定密碼太馬虎,未經過深思熟慮。研究發現,前5名最常見的密碼依次為1234、0000、直線排列2580、1111和5555。

0000也成熱門密碼
iPhone 應用程式開發者亞米德以他研發的「Big Brother Camera Security」程式,追蹤使用者設定的密碼。因為該應用程式設定密碼的方式和邏輯,和iPhone本身設定密碼的模式幾乎一樣。亞米德認為他蒐集到的 20萬4508筆密碼資料,應該能推敲出最常見的iPhone密碼組合。
亞米德發現,4位數密碼組合有1萬種可能,但大約10%的iPhone使 用者將密碼設為1234或0000,15%只用10種組合其中1種,第6到10名的最常見密碼為代表「love」的5683、一直排的0852、 2222、1212和1998。亞米德說,以199開頭的密碼佔前百大密碼多席名次,代表最瘋iPhone世代的出生年份或畢業年度。

(蘋果日報)
--
愛瘋族常用密碼:1234、0000

全球有數千萬名蘋果智慧手機iPhone用戶,手機內存放許多重要或私密的照片、影片或文件,但是對資料保密卻漫不經心。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許多iPhone用戶常用的密碼竟是「1234」或「0000」。

iPhone可設定必須輸入四位數密碼,才能從待機回復使用時解鎖進入頁面讀取資料,解鎖功能可在「設定」欄中啟用或取消。

每日郵報報導,蘋果行動裝置作業系統開發商「老大哥影像安全」負責人艾馬泰(Daniel Amitay)指出,15%用戶的密碼竟然大同小異。

艾 馬泰13日在他的部落格發表文章說,根據超過20萬名使用該公司應用程式的消費者輸入的密碼統計,最常用的10組密碼依序是1234、0000、鍵盤中直 排的2580、1111、5555、有「love」之意的5683(按鍵在一般手機中所對應的英文字母)、0852、2222、1212和1998。

他指出,該公司的調查顯示,15%用戶設定的密碼不脫這10組之一,選擇1234或0000當密碼的iPhone用戶推估有一成,跟不設密碼沒兩樣,無法保護資料。

(聯合報)
--
10大死因 8個與肥胖有關 每12分鐘有1人死於癌症 人數創新高

衛生署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死亡人數再創新高,不到十三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癌症。高血壓疾病擠進十大死因,居第九位,將進榜十三年的自殺擠出榜外。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說,十大死因有八個與肥胖有關,呼籲民眾甩肉,才能活得久又健康。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去年有十四萬四千零九人死亡,平均每三分三十八秒有一人死亡。男性死亡人數是女性一點六倍。男、女平均餘命(以去年出生人口預估的壽命)各為七十六點二歲及八十二點七歲,分別較前年增加零點一與零點三歲。
去年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腎臟疾病。死於上述死因人數,佔總死亡數四分之三。排除干擾因素後,僅高血壓與肺炎名次上升。

高血壓擠進榜內
去年死亡者有高達兩成八死於癌症,平均每十二分四十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比前年縮短二十二秒。死因前三名的肺癌、肝癌與大腸癌,佔死亡總人數五成。
國健局副局長孔憲蘭說,高血壓從第十一名升至第九名,主因是抽菸、吃太鹹與肥胖,「每天鹽分攝取少於六公克,可使血壓降二至八個毫米汞柱;減一成體重,可降六毫米汞柱。」
高血壓學會理事、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說,國內有四百萬人罹患高血壓,僅約三成規律接受治療。這群人中,僅一成血壓控制達到標準值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其他九成等於沒治療」。青壯年更誤認高血壓不嚴重,而未就醫。
邱淑媞說,十大死因中,除事故傷害與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他都與肥胖有關。肥胖醫學會理事、衛生署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說,肥胖者易罹腸癌、乳癌等癌症,血壓、血糖、血脂也偏高,更易脂肪肝、腎絲球硬化,罹肺炎嚴重度也較高。

「避免腹部肥胖」
祝年豐說,民眾不但要避免肥胖,更要避免腹部肥胖;建議民眾常量腰圍,男性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不超過八十公分。



經濟改善 自殺率下降

自殺在一九九七年首度進入國人十大死因,去年首度退出十大死因,居第十一名。衛生署指出,去年自殺死亡率僅老人增加,多因久病厭世;青壯年則下降,主因是經濟與精神壓力改善。

僅老人死亡率升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去年有三千八百八十九名國人自殺死亡,六成八是男性。自殺居男性死因第九位、女性第十二位。與前年比較,去年六十五歲以上自殺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五點八,其餘年齡層均下降,且以二十五到四十四歲降低一成五幅度最大。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精神科醫師張家銘說,男性自殺多與經濟因素有關。經濟改善與自殺防治網積極介入,關懷有自殺企圖者,使自殺死亡率近兩、三年顯著下降。最讓人擔憂的攜子自殺,過去曾發生一年有二十多起,近年降為十幾起。

應主動關心親友
張家銘說,所有人都可當自殺防治守門員,主動關心親友,若發現其有憂鬱、煩躁、交代後事或透露自殺意念時,應主動關懷。北市生命線協會總幹事朱開玉說,出現自殺念頭,若能找人談,給予緩衝期,甚至通知家人或協助就醫,可避免悲劇發生。

(蘋果日報)
--
十大死因自殺落榜 男人短命依然

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報告,癌症連續廿九年蟬聯榜首,具有特別意義的是,已上榜十三年的自殺,首度落下排行榜,由前年的第九名降為去年第十一名,被高血壓疾病取代。

去年,國內死亡人數十四萬四千七百○九人,平均每三分卅八秒有一人死亡,比起前一年的三分四十二秒,死亡時鐘往前縮短四秒鐘。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分析,死亡人數增加主因是人口老化,不過,「國人平均壽命是延長的」。

一如往年,男人依舊比女人短命。男性平均餘命為七十六點二歲,女性為八十二點七歲,各比前一年多了零點一及零點三歲 ,女人可以多活六點五歲。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疾病,以及腎炎、腎徵候群與腎性病變。

自 民國八十六年,自殺就躍上十大死因排行榜,除前兩年為第十名,往後十一年一直位居第九名,直到去年,才被高血壓疾病擠出榜外。黃旭明說,去年自殺死亡人數 三千八百八十九人,比起前一年,死亡率下降六點一個百分點;由於自殺因素複雜,國內自殺死亡率是否自此不再回升,「很難說」。

自殺雖然不在十大排行榜之內,仍是男性十大死因第九名,自殺身亡者裡,六成八都是男性。自殺死亡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六十五歲以上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卅五點八人,遠高於其他年齡層。

黃旭明說,自殺死亡率一向男高於女,自殺身亡老年人,多是久病纏身而輕生。



每12分48秒 台灣1人死於癌症

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冠軍」廿九年,去年逾四萬人命喪癌症之手,再創新高,占死亡人數兩成八;平均不到十三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癌症。專家提醒,定期篩檢及遠離致癌因子,是抗癌兩大法寶。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前三大奪命癌症為肺癌、肝癌及腸癌,就占癌症總死亡人數五成。

在死亡榜上竄升的口腔癌、食道癌及女性乳癌,也值得留意。死於口腔癌、乳癌的人,有一半死於五十七歲前,食道癌則是五十九歲。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說,男性口腔癌、食道癌與香菸、檳榔與酒精「香檳酒」高度相關,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及肥胖,也是間接引發癌症因子。

「體重控制絕對是抗癌的重要關鍵。」台灣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曾志仁說,近十年陸續增加的腺癌,包括肺腺癌、乳腺癌、子宮頸腺癌、大腸腺癌等,都與肥胖高度相關,這些腺癌,兼具快速惡化及診斷困難兩特性。

癌 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說,除了遠離癌症危險因子,提高定期篩檢率,也是抗癌的重要手段,篩檢有助找出更多早期癌症病人,及早治療就能降低死亡率。孔憲蘭 提醒,政府提供四十五至六十五歲女性兩年一次免費乳癌篩檢,僅有二成一使用率,這也使得我國早期癌症發現率遠低於歐美國家。

經濟復甦 自殺跌出10大榜外

十三年來自殺首度跌出十大死因排行榜,學者認為,這是因中壯年男性自殺死亡率下降,主要與國內經濟環境復甦、失業率減少有關。

與前年相比,去年國內自殺死亡率減少百分之六點一,衛生署分析,除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因久病厭世,自殺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五點八外,其餘年齡層自殺死亡人數均下降,其中又以廿五歲至四十四歲中壯年的降幅最大,減少一成五。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呂宗學說,廿五歲至四十四歲男性是主要工作人口及家庭經濟支柱,此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與經濟環境、失業率高度相關;且自殺死亡率升降比起經濟景氣好壞的反應時間,來得快又敏感。

他說,當工廠接不到訂單,第一線員工立即感受大環境變差,擔心飯碗不保、自殺死亡率上升,比起景氣燈號指標更快反應。

限制自殺常用物品取得,也有助減少自殺行為發生。呂宗學分析,國內自殺現況,燒炭是都會區中壯年自殺死亡主要方式,政府要求業者在木炭包裝上,加註珍愛生命等相關警語,加上店員主動關心,能減少民眾輕生。

他認為,近年高樓屋頂加裝護欄,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加註警語,或提供求助專線,不再詳細描述自殺手法等一連串自律行為,也讓自殺死亡率下降。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張家銘表示,常見死法以上吊最多,尤其是女性,易有短期重複自殺意圖,但男性自殺死亡危險性較高。

張家銘說,各縣市成立心理衛生與自殺防治中心,政府與民間機構也積極推廣自殺防治方法,加強高危險個案追蹤通報系統,也讓自殺死亡率下降。他以攜子自殺為例,主要與年輕夫妻口角、另一半外遇,及與經濟等因素有關,過去每年約有廿、卅件,現在僅有十多件。

慢性病竄升 肥胖是「推手」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穩定控制血壓比率僅有三成,肥胖則是十大死因中多項慢性病竄升的「推手」。

國 健局副局長孔憲蘭說,國人飲食西化,攝取鹽分過高、缺乏運動,致肥胖人口快速增加;十八歲以上肥胖男性超過五成一,女性超過三成七。種種因素嚴重影響血壓 控制,高血壓威脅日增。十大死因中的疾病也相互影響,孔憲蘭說,糖尿病控制不佳,極可能引發高血壓疾病、腎臟病等併發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教授朱志生說,十大死因中,除了事故傷害及過去上榜的自殺外,就是由動脈粥狀硬化相關疾病、癌症所組成,肥胖與環境汙染則是推波助瀾的重要因素。

台灣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曾志仁說,肥胖提升荷爾蒙也易造成病變,過去十年,子宮頸腺癌發生率成長十倍,子宮腺癌、卵巢腺癌提高百分之卅及十一,治療效果較差的肺腺癌、乳腺癌也大幅提高。

美研究:沙發馬鈴薯 易罹糖尿、心臟病

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最新研究指出,每天看電視超過兩小時,將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和早逝的風險。少當「沙發馬鈴薯」,減少坐著不動的時間,才能降低罹病機率。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華裔教授胡丙長率領的研究團隊,分析過去四十年的八項研究,共廿三萬五千名病例,發現民眾每天看兩小時的電視,罹患第二型(後天型)糖尿病的機率將提高百分之廿,心臟病風險增加百分之十五,其他因素的致死機率也會增加百分之十三。

這項十五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亦發現,如果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小時,不但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增加,還會提高早逝機率。

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是最普遍的休閒方式,美國家庭每天的平均花五小時看電視。在歐洲,民眾每天把百分之四十的自由支配時間用在看電視上,約為三小時。澳洲人每天用一半的自由時間看電視,每天約四小時。

胡丙長強調:「重點不是『看電視』這件事,而是這項行為顯示,喜歡坐著不動看電視的人,生活中缺乏運動的習慣,這樣的人比較可能過重或肥胖,也增加患病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其他長時間坐著的行為,如使用電腦玩遊戲或上網,也可能增加罹病風險。這一部分需要進一步研究。

英國糖尿病學會教授弗來明說,這項研究對於久坐不動的人來說是個警鐘。以往研究也證實,運動能減少六成罹患糖尿病風險。

英國心臟基金會資深護理專家莫琳‧塔柏認為,這分報告支持了現有的研究結果,長期間坐著看電視有害健康。她建議民眾試著減少看電視的時間,養成每周至少五天、每天卅分鐘的運動習慣,才能常保心臟健康。

中老男人 搖搖欲墜的陀螺/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民國七十二年初,我寫的第一本書是討論自殺與精神病。我會選擇這兩個社會問題,因為我的青春期很不開心。當我度過常常想死的風暴之後,滿懷理想地呼籲大眾注意,自殺是青年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精神疾病更纏擾無數人。

在民國六十九年時,台灣有一千七百五十九人自殺身亡,男性一千零十一人,女性七百四十八人,男性比女性多出百分之卅五。卅年後,衛生署昨日公布了民國九十九年的死亡原因,男性自殺死亡達兩千六百卅九人,女性一千兩百五十人,男性比女性多出百分之一百一十一。

去年男性死亡人數只比女性多出百分之六十,可是自殺死亡的卻多出百分之一百一十一。很顯然的,男性自殺率快速增加,遠超過女性。因此在主要死亡原因中,自殺是男性的第九位,女性則是第十二位。

衛 生署特別提醒:六十五歲以上的男性是自殺的高危險群,其他年齡層的自殺率增加幅度都不明顯,唯獨「老男人」增加最快。我如今五十好幾歲、即將成為老男人, 又要面對自殺這個可能的死亡原因。這是怎樣的人生難題啊!我也參加過幾次喪禮,男主角是自殺死的,但家人設法掩飾。正如人們所熟知的事實:「登記死因為自 殺的」只是一部分,還有許多自殺被其他死因所掩蓋。

人為什麼會自殺?與「憂鬱」密切關連。男人,尤其是五十幾歲以上的,有很高的比例非常 憂鬱。來自家庭、工作、兩性相處、身體狀況、財務難題等問題,使無數男人承受偏高的壓力。我這一輩與比我們大一些的男性經歷了空前快速的社會變遷,社會地 位與影響力急遽下滑。即使我們願意不斷調適角色,也還是承受莫大的壓力,常感覺無所適從。

以往,中年男子從原生家庭得到遺產,如今憂鬱與 壓力是最普遍的遺產;以往,中老年人在自己開展的家庭中地位最高,如今地位可能比貓狗還低;以往,中老年人的經驗是工作單位的資產,如今被視為老賊;以 往,我們是社會中堅,如今是被後浪淘汰的殘渣…。再加上我們忙了幾十年,許多身體、心理、人際的問題纏身,又沒有好好診斷治療。自殺的念頭在脆弱者身上, 任意肆虐。

衛生署重視自殺這影響廣泛的問題,近年來推動不少的方案。但是,針對中老年男性的少之又少。更何況,男性普遍不願意也不習慣求助,即使心事重重、心結待解、意志消沉、精神渙散,依然鮮少打電話到自殺防治熱線或心理衛生中心。

像陀螺般打轉了幾十年的男人,一旦遇到重大挫折,就像失去動能的陀螺搖搖欲墜。處處是傷口的男人,平日總是偽裝,利用大吃大喝、酒精、藥物、胡說八道來逃避,其實早就脆弱到不堪一擊了。

希臘神話中有個偉大的英雄阿基里斯,他曾被浸在冥河,所以刀槍不入,但他的腳踝未被浸泡是致命的弱點。十年的特洛亞戰爭即將結束時,對手一箭射入阿基里斯的腳踝,他因此抱憾而終。這一代的中老男子,處處是弱點,來自四面八方的箭不斷射過來,常感覺精疲力竭,力不能勝。

「請不要向家裡的男人射箭」,我們很脆弱!「請不要打擊職場上的前輩」,我們很辛苦!「請多給一些的體諒」,我們需要被瞭解!至於我們這些中老年男人,莊敬自強、好好活著,開心些,讓生命的冬天比以往的歲月更美好!

(聯合報)
--
十大死因榜 高血壓擠掉自殺

衛生署公布九十九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第廿九年蟬聯榜首,且死亡人數四萬一千零四十六人,再創新高,平均每十二分四十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此外,連續十三年進榜的自殺,去年終於退居榜外,取而代之的則是高血壓性疾病。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表示,去年國人死亡人數為十四萬四千七百零九人,死亡率持續下降,平均壽命則增至七十九.二四歲,男性為七十六.二歲,女性八十二.七歲。

九十九年國人十大死因依序是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及腎性病變。

以去年十大死因排行與前年相較,僅原排名第九的自殺與第十一的高血壓性疾病對調,其餘不變。其中自殺是民國八十六年進榜以來,首度退出榜外,顯示自殺防治工作已見成效。

黃旭明說,十大死因中除肺炎及高血壓疾病死亡率較前年增加外,其餘均呈減少,其中又以年長女性的高血壓疾病增加最為顯著,其在去年女性十大死因排行中排名第六,較前年排名第八呈現「三級跳」。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高血壓的發生與控制良好與否,與生活型態有關,包括抽菸、肥胖,以及吃得太鹹等,都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或導致病情惡化。

高血壓看似不是什麼大病,但一旦出現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健康就會有如骨牌效應,兵敗如山倒!

專家表示,國人面對高血壓的態度普遍輕忽,有長期服藥治療的患者比率僅占三成,其中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的比率,更是僅占一成。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表示,高血壓是國內患者人數最多的慢性疾病,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資料推估,國內十五歲以上民眾罹患高血壓的比率約為二成一,換算患者人數約達四百萬人之多。

(中國時報)
--
國人10大死因 肥胖頭號殺手

衛生署昨日公布國人去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二十九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性疾病重回十大死因之列,國人過於肥胖更是關鍵原因,自殺則自民國八十六年以來,第一次掉到十大死因之外。

高血壓擠掉自殺 重回10大

衛 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表示,去年國人死亡人數為十四萬四千七百零九人,平均每三分三十八秒就有一人死亡,較前年提前四秒。至於去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與前年 相較,原排名第十一名的高血壓性疾病上升至第九名,九十九年高血壓死亡人數為四千一百七十四人,死亡率上升六.一%;自殺的排名從原本的第九下降到第十 一,死亡率較上年減少六.一%,九十九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為三千八百八十九人。

對於高血壓重新回到十大死因之列,國健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高血壓與生活形態、肥胖及抽菸等有關,例如國人飲食口味偏鹹,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良好率只有三成,導致高血壓的死亡率上升。

6項死因 皆與肥胖有關

孔憲蘭同時指出,國人十大死因中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六項都與肥胖有關。十五歲以上台灣男性中,五十一%有過重及肥胖的問題,女性則有三十七%,全民都應重視肥胖問題,一起減重。

根據統計,一天吃鹽不超過六公克,血壓可以降低二.八毫米汞柱,每減一成的體重,血壓可以降低六毫米汞柱。減肥、少鹽是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重要準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統計發現,四成以上國人腰圍超標,腰圍過粗者多數有血壓異常,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署立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表示,國外研究發現,當腰圍每增加一公分,小中風發生機率會增加二%,男性腰圍應維持在九十公分、女性要維持在八十公分以內。

祝年豐說,想要減肥的第一個撇步就是先維持現有的體重。人的體重會隨年齡而增加,如果能將體重維持住,兩年後體重還是一樣,也是另一種減肥。

至於要如何有效減肥?祝年豐認為還是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來衡量,無法訂一個大家都能用的通則,民眾可以多跟營養師或是醫師討論,並隨自己的狀況做調整。

祝年豐強調,用通則減肥一定會失敗。例如,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不要喝飲料,但有人一看到白開水就喝不下,再怎麼強調喝白開水的好處也沒有用。

癌症仍為國人死亡主因

根據衛生署分析,台灣男性比較短命,去年男性平均壽命為七十六.二歲,女性則為八十二.七歲,較前年各增加○.一歲及○.三歲,男女平均壽命相差六.四歲。

去年男性死亡人數為八萬八千三百七十四人,女性為五萬六千三百三十五人,男性死亡人數是女性的一.六倍。

去年因癌症死亡人數達四萬一千零四十六人,創下新高,占所有死亡人數的二十八.四%。

前十大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前三名癌症死亡人數即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一半。跟前年相較,前十名排名差不多,僅原來第五名的胃癌及第六名的口腔癌互換。



(自由時報)
--
語言會自己找出路/洪浩唐

有 一則關於同性戀的笑話是這樣說的:一名男子鬱鬱寡歡地坐在吧檯喝酒,服務生貼心地問他有何心事?男子說自己是同性戀,服務生回答他:「那又怎樣?」男子又 說他哥哥也是同性戀,服務生聳聳肩不置可否,男子接著再說:「更糟的是我發現我弟弟也是!」這時服務生終於有點反應:「難道你們家就沒人喜歡女生嗎?」男 子更加沮喪地回答:「有,我妹妹!」

不知道上述這則不帶任何類似「娘砲、娘娘腔或死gay」等「準法定」髒字、而卻可能會令同志(或其親屬)們聽了不太舒服的「笑話」,將來若有學生在校園內傳述,會不會因此觸犯了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案》,而遭到記過或退學處分?
前 述修正案新增「性霸凌」的定義為:「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他人之性或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性別認同等貶抑、攻擊或威脅行為且非屬性騷擾 者」──雖然法律條文本來就該力求定義嚴謹,但這則修正案之所以會引發社會議論與質疑(其執行效力)的,卻也正是條文中的「語言(暴力)」究竟該如何定義 (未來各大、中、小學的《學生手冊》裡是不是要增列「校園禁用辭彙表」以免師生不慎觸法)?或能不能清楚定義(不說男同學「娘砲」改說「陰柔」,算不算 「貶抑」)?
電影《侏儸紀公園》有句經典對白:「生命會自己找出路!」其實「語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又何嘗不會自己找出路?許多「四、五年級生」 的現任立法委員們應該都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如何「應付」學校三天兩頭推動的類似「不說方言」、「不說髒話」等等的「語言禁制運動」的:經驗常常是,一旦 學校標明了某些禁用的辭彙,其他同質的語彙總還是會「春風吹又生」──若觀念不變,學生們總是會用其他的方式、語言,來達到其所欲達成的「效果」的。

造成校園白色恐怖
而 如果我們願意回頭省視當初這些政策的執行經驗則不難發現:以「禁制」為手段的語言政策,不僅效果難測,其「後遺症」倒是不少。例如:語言的「詮釋空間」太 大,易給予執法者濫權的機會;「打小報告」會不會在校園蔚然成風?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忌,甚至造成「校園白色恐怖」(這點對擔心霸凌「通報系統」不流 暢的人來說,可能不見得是壞事)。
語言是思想的終端,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能讓學生們明白並體會,這世界上會有許多人對類似文章開頭的那則笑話感到不 舒服,那麼禁掉再多的語彙都是徒然。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的身體及心靈(價值觀),這本來就是教育的初衷,如果我們的教育到頭來還要靠這種「語言禁令」的律 法來「糾正」學生的言行,那學校又與社會何異?教育存在的目的究竟為何?

(蘋果日報)
--
五十分的法官法/林峯正(民間司改會執行長)

眾人引頸企盼超過20年的《法官法》終於完成立法。馬總統說,這是司法改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堅持走對的路,義無反顧。司法院賴浩敏院長也說,司法改革的基礎因此底定,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樣。

站 在民間的角度看,我們卻不作如是觀。《法官法》的立法可以算是司法改革史上的里程碑,也應該義無反顧去推動。不過,我們要問的是,這部承擔高度社會期待的 法律,正式上路以後真能改善司法品質,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賴嗎?作為本法長期倡議推動者的一員,我必須誠實的說,未必。
獨立客觀一向被視為司法的 靈魂,也因此《憲法》規定「法官應依據法律獨立審判」、「法官為終身職」,都清楚說明《憲法》維護審判獨立的初衷。但是,保障之所在也是弊病之所在。保障 本應是達成審判獨立的手段,到頭來反倒成了目的。在現實社會中,向來只聽到司法官員在回應輿論批評時,習慣性地照本宣科告訴大家,法官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維 護審判獨立的憲法要求,但卻忘了司法的義務是給全民應有的公平正義。當公平正義的果實缺席或遲到時,審判獨不獨立早已不是重點。眾人要問的下一個問題是, 政治民主化後的司法逐漸脫離威權黑手的掌握,開展審判獨立的空間,固值稱許。但令人猝不及防的是,超越審判獨立後的獨大、獨裁竟公然呈現在全民的面前。

自律變成保守藉口
我們警覺,過去為了杜絕權錢干預而為眾人所支持的法官自律,已逐漸變質,反而成為封閉、保守、不進步的藉口。因此,《法官法》的立法重心,也從二十年前保障審判獨立、法官自治,蛻變成為現今的資訊透明、引進他律,這是物極必反的自然律。
是 以,這部以規範法官為主要目標的《法官法》,從掌理法官人事遷調、獎懲考核的人事審議委員會、接受評鑑法官申請調查的法官評鑑委員會,到最終決定不適任法 官懲戒結果的職務法庭,全都設置在司法院內,尊重法官自律的需求,但卻在人事審議委員會及法官評鑑委員會納入外部代表,以資訊透明和他律來避免過度本位主 義、官官相護。可議的是,以上兩機制的外部成員,不只將半數提名權交由法務部,還將最終的擇定權交給司法院長,此舉無異將就要萌芽的外部機制,又丟回官方 主控的老路。其為德不卒,莫此為甚。
令人最不能接受的是,司法院在協商法案的過程絕口不願觸及職務法庭外部機制的建立,等於宣示懲戒法官的最終決定權仍要牢牢掌握在職業法官的手中,不願開設一丁點的透氣窗口。
剛 剛三讀通過的《法官法》,拒絕放棄以考試方式選拔法官、拒絕清楚區隔法官與檢察官,依舊容許檢察官準用《法官法》等等,都是將應該即刻處理的問題往後推遲 的作法,這都是司法改革最根本的問題,卻未能在此次立法過程勇於面對。以上都是司法改革的未爆彈、塑化劑,全民不可不慎。
整體而言,《法官法》最後通過的版本,充其量只是衝破了已住一段時間的司法套房,勉強站上改革的起跑點,是一部五十分的《法官法》。司法改革當然尚未成功,也不該鬆懈,同志一定要繼續努力。

(蘋果日報)
--
TVBS濫訴 無可救藥的墮落/涂芳祥

藝 人吳宗憲先生,日前公開發言批評政府與媒體不中立:「新聞局是國民黨的,TVBS是國民黨的,三立是民進黨的。」引發軒然大波,TVBS要求吳先生三日內 公開道歉未果,於是正式提出告訴。筆者是TVBS新聞台的忠實觀眾,過去十年,每天至少三小時、每年固定收看TVBS新聞與政論節目(含各時段重播)一千 小時以上,在此,為TVBS無端興訟的墮落行為,表達深切的遺憾之意!

放眼全球各主要媒體,法務部門的存在,都是為了對抗侵害新聞自由的 「防禦性單位」,什麼時候強出頭過了?新聞媒體以筆為劍,對抗揭發社會的不公不義,有骨氣的新聞人,應該本持事實、客觀、中立的新聞道德,無畏無懼勇敢報 導,是非對錯由社會大眾公評;如果新聞報導引起被報導對象的司法訴訟,這才由法務部門出面,配合走完被報導對象受《憲法》保障的法律流程,這不才是媒體應 有的常態嗎?
新聞自由在台灣,受到《憲法》的特別保障,和媒體打官司,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說難聽一點,《憲法》給了新聞媒體尚方寶劍,是讓 媒體挑戰行政、立法、司法、資本家、暴力黑道……什麼時候,我們的媒體學會不用新聞找到真相、反而尋求自己整天追弊的司法單位還給媒體清白?天呀,這不是 極大的墮落,那是什麼?
我不知道是誰給TVBS出了這個餿主意,難道是前陣子報載司法官司五十連勝的立法委員邱毅嗎?電影驚爆內幕 (insider)裡,媒體挑戰菸商,受到菸商強大的司法訴訟挑戰,在片中,媒體的法務單位要媒體人忍氣吞聲,因為和菸商打官司不會贏,而且有可能會連累 公司被告到破產,而這個要求,被正直的媒體人斷然拒絕!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這故事的發展,是由法務部門取得上風,最後由司法解決何謂「正義」的問題,那所 有的新聞記者都資遺好了,媒體改由律師坐滿記者席,反正什麼事,由司法解決就好啦!

踩媒體不中立痛腳
不過,我可以理解TVBS對吳宗憲先生發言的憤怒:因為TVBS新聞台近十年來的基本態度,並不是站在國民黨的一邊,而是堅守「嚴格檢驗民進黨(或本土政權)」的立場,而那無關國民黨執政與否。
吳宗憲先生給TVBS亂扣帽子、踩到媒體不中立的痛腳,也難怪TVBS要生氣了──就好像台灣的職棒球迷,有所謂的「反兄弟象聯盟」,這些球迷,就是不喜歡兄弟象,但如果你要把他們硬扣成統一獅、或者是Lamigo桃猿隊的球迷,那就非常不中肯了。
什麼?你叫我小心一點,這樣亂說話,小心被TVBS告唷!我個人是不怕被告啦,只是覺得和媒體打官司,會髒了我為文評批時論的手。
最 後,我想舉TVBS批評最兇的三立《大話新聞》鄭弘儀先生的名言作結:「是驢是馬,牽出來遛遛就知道!」新聞媒體要證明自己公正,不是靠打官司,而是靠自 己新聞報導的品質──TVBS要不要辦一個民調,看看你們在台灣民眾心中,是不是客觀中立的媒體?而將來如果TVBS官司輸了,你們會選擇尊重司法、還是 在自己的政論節目上,再把司法批得一文不值呢?

(蘋果日報)
--
缺睪固酮 壯男暴瘦沒性慾 併發恐慌症「男性更年期」年齡層下降

新北市一名四十二歲男子近月出現心悸、呼吸不順,時常驚恐甚至性慾全失, 連續看了五、六種內外科醫師都找不到病因,甚至暴瘦十公斤,日前求診精神科竟發現自己罹患睪固酮缺乏合併恐慌症。醫師表示,現代男性生活壓力大,睪固酮缺 乏症候群患者有年齡層下降趨勢,呼籲男性應多減壓,若有症狀應盡速就醫。

罹患睪固酮缺乏合併恐慌症的江姓公務員(四十二歲)表示,今年二 月起出現心悸症狀,常感到驚恐,連睡覺都作惡夢到自己遭溺水,一天到晚擔心工作出狀況,甚至一點性慾都沒有,連續看了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及風濕免疫科、胸 腔科及心臟科都找不到原因,「短短兩、三個月體重暴瘦十公斤,連自己三歲的小孩都抱不動,還一度感覺快活不下去。」

多因工作壓力大
江男日前到精神科求助楊聰財醫師,經診斷為睪固酮缺乏症候群合併恐慌症,同時合併自律神經失調,醫師開藥給患者治療三天後,患者原本的恐慌症逐漸消失,也能再度與妻子享受魚水之歡。
楊 聰財說,男性因年齡逐漸增長,睪丸活性下降,造成睪固酮分泌不足的疾病俗稱「男性更年期」,可經由驗血測出總睪固酮濃度,以及透過心理評估表得知,研究顯 示五十歲以上男性至少有三成患者,「但近來門診發現,許多三十歲至五十歲男性出現早發性睪固酮缺乏症候群,多半是因工作及事業繁重,再加上壓力引發造 成。」

有症狀應速就醫
耕莘護理學院講師魏兆玟指出,睪固酮濃度低下時,常伴有性慾降低及勃起障礙,多半男性因羞於啟齒避諱就醫,甚至自行服用未經醫師開立的藥品,如此只會傷了荷包又傷身,建議男性若有相關症狀應向專業醫師求助,親密女伴也可適時支持陪伴。

焦慮致食欲減退
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會長、美麗心診所精神科診醫師陳炯鳴指出,恐慌症的男女性別比率相當,只要過度焦慮就會造成食欲減退,暴瘦是正常反應,另若男性荷爾蒙下降,也會造成性慾降低情形。

男性睪固酮缺乏資訊表
★好發年紀:50歲左右,但有逐漸下降趨勢
★症狀: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性慾降低、失眠焦慮等
★改善方式:補充睪固酮、定時運動、正常生活作息

更年期提早報到 青壯男性欲全失 易合併憂鬱症 恐慌症

42 歲的江先生年初有心悸、頭昏等情形,2個月體重驟降10公斤,體力不濟連自己3歲的孩子都抱不動,且無性欲,至精神科就診才發現是男性更年期合併恐慌症。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過去多是50歲以上男性進入更年期,但近來發現30~40歲男性也出現症狀,建議應至泌尿科或精神科就醫。

楊聰財醫師表示,江先生一開始出現心悸、胸悶等恐慌症症狀,後來合併有疲倦、體力不濟、無性欲等,才懷疑罹患俗稱男性更年期的睪固酮缺乏症候群。男性更年期患者中有8成合併有憂鬱症、恐慌症等,建議有疲倦、性生活品質下降等情形,應儘快就醫。

先了解
年輕化成趨勢
俗稱男性更年期的睪固酮缺乏症候群有年輕化趨勢,過去多為50歲以上男性,近10年發現年齡下降至30~40歲,可能和壓力大相關。

易合併身心症
8成男性更年期患者合併有身心症,其中近半數合併有憂鬱症,其他則是焦慮、恐慌症等,患者易發現罹患身心症,卻忽略男性更年期等。

危險族群當心
血糖、血脂、血壓偏高的代謝症候群患者也易睪固酮分泌不足,目前尚不知原因,但控制體重、遠離代謝症候群就能預防男性更年期。

更年期
定期自我檢測
可針對以下問題自我檢測。若題目1或7回答「是」或任3題回答「是」,可能是男性更年期引發的生理現象,建議就醫抽血檢查。
1 性欲是否降低?
2 是否感到缺乏活力?
3 是否感到體力、耐力變差?
4 身高是否變矮?
5 是否覺得生活無趣?
6 是否經常沮喪或悲傷?
7 勃起時的硬度是否變差?
8 運動時容易疲憊?
9 吃飯後易感到昏昏欲睡?
10 最近是否工作效率不佳?

可補充睪固酮
若確認睪固酮分泌不足,可塗抹睪固酮凝膠在肚皮上經由皮膚吸收,通常塗抹7天後就能明顯改善病情,連續塗抹6周後再抽血追蹤,視個人病況調整藥量。

建議早睡早起
楊聰財醫師建議應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因為荷爾蒙在半夜會大量分泌,因此若在晚上11點前就寢、早上6點起床,較不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減少罹患男性更年期的機率。

身心症
吃藥緩和情緒
若合併有恐慌症、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症,建議先釐清是罹患何種身心症,再依據病況服用精神科相關藥物來緩和情緒。

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能促進大腦血清素分泌正常,使情緒較為和緩、穩定,建議每周抽出2~3天時間運動,不僅可放鬆情緒,也有助於夜間睡眠,而且能幫助降血脂、血壓,使身體更健康。

放慢呼吸速度
自律神經不穩定易引發恐慌、焦慮等情緒,建議可用鼻子慢慢吸氣、再由嘴巴慢慢吐氣,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和睡前各做20次,可以平靜自律神經,讓情緒較為放鬆。

醫師說 儘早就醫較佳
提早發現睪固酮分泌不足就能儘早治療,不僅療效較佳,也可避免引發憂鬱症等身心症。

(蘋果日報)
--
睪固酮偏低 台灣男人 愈來愈娘?

台 灣環境荷爾蒙濃度偏高,讓男人變娘了?醫師發現,越來越多三、四十歲的男性,年紀輕輕就出現容易疲倦、無性趣、勃起障礙等男性更年期症狀。檢查發現,這些 人睪固酮明顯低下,由於台灣環境荷爾蒙濃度偏高,男性是否出現「雌性化」現象,須將暴露風險納入影響男性雄風的評估因子。

一位四十出頭擔任公職的博士,因心悸、呼吸不順、體力下降、性欲全失,看了各科做了各項檢查都找不到病因,一度懷疑自己有恐慌症,經抽血檢查發現,一切問題來自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不足。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楊聰財指出,臨床上越來越多三、四十歲的男子,出現無性欲的危機,不只對老婆沒性趣,有些人甚至自覺變娘了。

楊聰財說,生活工作壓力是讓男性雄風不振的重要因素,不過,醫界擔心最近的塑化劑風暴,恐危及年輕一代男性雄風,因為台灣居家環境塑化劑濃度高居世界第一,這種環境荷爾蒙會造成男人「雌性化」。

楊聰財說,他治療過不少娘娘腔男生,睪固酮濃度確實有些偏低,補充睪固酮可讓男人恢復性欲,但如果補過頭也有風險。

他曾碰到一名由女變男的變性人,變性後持續補充男性荷爾蒙,長出鬍子,聲音變低沉,但男性荷爾蒙讓他性欲高漲,性衝動激烈像野獸般,甚至頻頻外遇。

新光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一勝表示,四十歲以上男人大約十九至廿五%有睪固酮低下問題,和其他國家相比,算是中等,但廿、卅歲年輕男性未做過大規模的調查,平均值是否偏低值得進一步研究。

輔大副校長江漢聲則認為,環境荷爾蒙對男性雌性化的影響,須考慮接觸的環境、時間長短和濃度多少,抽血檢查總睪固酮、游離睪固酮等數值,就能得知是否不足。

(中國時報)
--
睪固酮不足 壯年男性早衰

42歲江姓公務員今年2月出現心悸、呼吸不順、驚恐症狀,甚至性慾全失,體重直落10公斤。經診斷,罹患睪固酮缺乏症候群合併恐慌症與自律神經失調,引發身心不適,經服藥治療、減輕驚恐症狀後,終於能和妻子行房。

合併恐慌症 與自律神經失調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睪固酮缺乏症候群(TDS)是隨著男性年齡逐漸增長,睪丸活性下降,造成睪固酮分泌不足而引發的疾病,俗稱「男性更年期」,可以經由驗血測出總睪固酮濃度與TDS心理評估表得知是否罹病。

根據研究顯示,50歲以上男性中,至少有30%罹患TDS,但近來門診發現,許多30歲至50歲的男性出現早發性TDS的患者有逐漸增加趨勢,主要是因為此年齡層的男性工作及事業繁重,再加上壓力,引發身心互相影響。

吃海鮮喝牛奶 可增加睪固酮

TDS也容易合併引發其他身心障礙,例如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憂鬱症等。另外,睪固酮低下的男性也容易成為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與腦中風等慢性病的高危險群。

耕莘護專講師魏兆玟指出,睪固酮濃度低下,可透過食用海鮮、牛奶等高蛋白、飽和脂肪酸食物,增加睪固酮的製造,而甜食如糖、巧克力以及穀類的高纖飲食,則會減少睪固酮的濃度。另外,TDS也可透過塗抹凝膠在手臂、腹部治療。

伴侶適度提醒 鼓勵就醫治療

魏兆玟表示,睪固酮濃度低下者多半有性慾降低及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但男性通常對於這樣的症狀羞於啟齒,避諱就醫,甚至自行服用未經醫師開立的藥品及食品,傷荷包又傷身,建議身為親密伴侶的女性,應適度提醒男性是否該做相關的檢查或治療,陪伴男方度過治療階段。

睪固酮夠不夠 快來自我評估

睪固酮缺乏症候群(TDS)生心理評估表

◎在近1個月內,如果有第1、第7或其他任3項現象,血中的睪固酮濃度可能已經不足。
1.性慾逐漸減低中
2.經常性缺乏元氣
3.體力和耐力變差
4.身高變矮
5.生活變得比較沒有樂趣
6.經常覺得悲傷或沮喪
7.勃起較不堅挺
8.運動能力變差
9.吃飽飯後就打瞌睡
10.工作表現不佳

註:醫師建議35歲以上男性可以每半年至1年自己填寫TDS心理評估表,藉由近期對於生活中的自我感覺勾選表中所述項目,如發現符合項目高於標準,就該盡早就醫診治,以確保生活品質維持良好。

(自由時報)
--
兒童乳牙 12歲前應換完

Q.小四兒子現只換掉7顆牙,算正常嗎?小孩幾歲才會換完牙?逾齡未換牙,是否該就醫拔掉,以利新牙冒出?
A.一般說來,兒童換牙只要在小學畢業前完成,其實都不算晚,甚至有些小朋友到了上小學,才開始掉第一顆乳牙,所以小四時換掉七顆牙屬正常,家長不用太擔心。

恐堵恆齒生長
如果到12歲、小學畢業時,換牙仍未完成,也不表示此刻便得把所有沒掉落的乳牙全都拔光,若乳牙的附著還很穩定,沒有搖搖欲墜的現象,就不一定要強行拔下,可能還是得先觀察。
這時可帶去牙科進行全口X光檢查,以釐清是否有恆齒被未脫落的乳牙堵住生長位置,再來決定是由醫生拔除,還是等待它自然掉落。

(蘋果日報)
--
「出賣賓拉登」 CIA線民巴國逮捕 5人被囚 兩國嫌隙更深

美國狙殺「基地」首腦賓拉登事件餘波蕩漾,巴基斯坦不滿美國擅入國境殺人,大失顏面,最近更傳出巴國逮捕幾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線民。媒體指,巴國不急著追查誰曾包庇賓拉登,讓他逍遙法外,反而先懲罰幫助美國追查賓拉登的線民,美巴這兩個反恐盟友的貌合神離,再度得到明證。

美 國《紐約時報》前天報導,巴國最高情報單位ISI逮捕5名協助美國追蹤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的線民,包括1名巴基斯坦陸軍少校,他曾記錄進出阿伯塔巴德賓拉登大宅的車牌號碼,當地1名房東租屋給美國幹員就近監控賓拉登住宅,也被捕。英國廣播公 司指,巴國當局在賓拉登死後拘捕數十人問話,至少有5人尚未獲釋,還有一些人雖獲釋但行蹤不明。

維持表面反恐關係
美國中情局局長帕內塔(Leon Panetta)上周訪問巴國,曾表示關心這幾名線民狀況,但巴國未給予明確答覆。中情局副局長莫瑞爾上周在參院情報委員會閉門簡報時,議員要他以滿分10分為標準,幫美、巴兩國的反恐合作打分數,結果莫瑞爾只給了3分。
官員私下談話承認美巴嫌隙頗深,但表面上仍用外交辭令維繫關係,中情局發言人哈夫說:「兩國會持續共同對抗基地組織與其他恐怖份子。」巴國駐美大使哈卡尼也說兩國合作無間,「細節就不要深談了。」
美 國特種部隊在5月1日出擊,派直升機進入巴國境內直闖賓拉登住宅,地位崇高的巴國軍方威信大受打擊,幾周來,巴國軍情單位跟美國保持疏離,既不提供情報, 也不協助美國打擊邊界的恐怖組織民兵;而美國頻頻派出無人機轟炸巴基斯坦邊界,格殺恐怖份子,又使巴國不滿,態度更加消極。

任務走漏疑有內應
美官員透露,帕內塔曾把美國衛星照片拿給巴國情報局,要求掃蕩兩處協助「神學士」民兵的炸彈工廠,幾天後巴國軍隊突擊工廠時,發現已人去樓空,華府認為巴國情報局一定有內應通風報信,雙方猜忌更深。
掃蕩炸彈廠失敗後,美國防部打算凍結撥給巴國約87億元台幣軍費補助,但也有遭報復的心理準備。

巴基斯坦否認此事
如巴國翻臉,美國可能必須重新部署,把巴基斯坦的無人機軍事基地搬到阿富汗境內。而美國軍方原派遣120人在巴國訓練民兵,合作計劃在賓拉登被殺後宣告終止。
巴基斯坦軍方昨否認《紐時》報導,發言人說:「沒有軍官被捕,報導毫無根據。」

美國 巴基斯坦盟邦 失和事件簿
◎2011/01:美國中情局僱員戴維斯在巴基斯坦捲入殺人案,美強力施壓要巴國放人,雙方關係緊張,3月戴維斯賠償死者家屬後獲釋,但此後美在巴情報工作頻遭掣肘。
◎2011/05:美特種部隊潛入巴基斯坦擊斃賓拉登,事前未知會巴國,顯示不信任巴國。美官員表面感謝巴國合作,但也質疑巴國有人袒護賓拉登,美國會議員要求裁減美對巴金援。
◎2011/05:巴國軍方強調若美軍再採取片面行動,將要求美軍把駐巴部隊減到最少。總理吉拉尼駁斥巴國窩藏賓拉登傳言,揚言再有類似事件,巴國有權以全面武力反擊美國。
◎2011/05:巴國媒體刊出中情局伊斯蘭馬巴德分站負責人姓名,讓情報員身分曝光。
◎2011/06:美提供情報要求巴國掃蕩境內炸彈工廠,但軍方撲空,美懷疑巴國情報當局勾結罪犯走漏風聲。

(蘋果日報)
--
畢業季搬家打包全攻略

畢 業典禮結束後,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要將住了好幾年的家當打包寄回家,如何有條理的把書本、寢具、衣服與盥洗用具等安全地運送回家,生活達人陳映如表示,依 照生活用品和家具的特性,有不同的打包方式,例如含有液體的盥洗用具,就要先用塑膠袋和塑膠盒包起來再放入紙箱中,以免液體外漏弄破紙箱。

課業用品
書本打包
同尺寸書籍疊起來用尼龍繩綁好裝進紙箱最底部,約半分滿,再裝重量較輕的東西,避免紙箱過重而破損。

文具入袋
用夾鏈袋或塑膠袋把文具裝進去,記得開口處封緊。勿將剪刀和刀片也打包,以免接下來的打包工作無法進行。

電腦裝箱
電腦可用宅配專用紙箱運送,內含強化緩衝隔板具防震保護功能。或將保麗龍板用雙面膠貼在紙箱內壁上再放電腦,也有保護效果。

寢具用品
枕頭棉被
用大塑膠袋裝,記得選用較厚且強韌的HDPE材質,以免搬運過程中,塑膠袋被刮破,弄髒寢具。

草蓆床墊
將草蓆床墊捲起來後,用橡皮筋或尼龍繩將捲起的床墊頭尾固定,再裝入塑膠袋中。

填充玩具
利用包包、鞋子等贈送的防塵袋將填充玩具收納,若沒有防塵袋,也可使用塑膠袋收納再裝入紙箱中。

家具電器
電磁爐
可放回原包裝箱,若包裝箱已遺失,就用氣泡紙或防撞包裝紙將電磁爐完全包裹住,裝箱時要注意放在紙箱側邊,避免其他重物壓壞電磁爐。

三層櫃
泡棉雙面膠2條頭尾各撕2公分的背紙,貼在櫃子的尖角處,以防搬運過程中撞壞尖角,或尖角刮傷其他物品。和室桌椅、鞋櫃可用此方式打包。

保養瓶罐
易碎單價高的保養品,先用氣泡紙包好再放塑膠盒中;也可用麻將紙包瓶罐後,裝進鞋盒內,若有空隙也可塞入麻將紙,固定瓶罐不碰撞。

Tips
不建議使用報紙,因報紙的油墨會沾染物品表面難以清除,使用白報紙或麻將紙為優。

易碎碗筷
用買水果時附的水果套來包碗、馬克杯;而湯匙、筷子就用麻將紙包好,一起放入盒內。

廁浴用品
沐浴瓶罐
這些瓶罐通常含有液體,可用塑膠袋包好再放入紙箱中,或再用密封盒裝,裝箱時盡量放在最上層,以防瓶罐被重物壓破溢出。

Tips
洗髮精和牙刷等,搬回家就會用到,要另外打包並在箱外註明,方便尋找。

各類衣物
一般衣物
像是上衣、褲子、裙子等,可先摺好再捲起,收納在紙箱中較省空間。

大衣風衣
大衣依平常摺衣服方式摺好,帽子可塞入大衣下擺內,鋪平放入紙箱。

封箱訣竅
膠帶選用黏性較高的透明膠帶為佳,黏貼用「王」字封法,中間交叉,紙箱側邊縫隙也用膠帶封住。

專家說
體積較小的物品都可用小袋子封口收納,搬回家後較易尋找;而體積較大、耐撞的物品,可用大塑膠袋收納,不佔空間又好搬運。

運送過程中,常有紙箱破洞、重量過重的問題,其實打包有順序,可先將重物放紙箱最下層,輕的物品放上層,其他小東西就塞在隙縫中增加裝載率。

哪裡買
麻將紙和氣泡紙在文具行、五金行、生活百貨都可以買得到。

(蘋果日報)
--
役男入伍超額 7月中全入營

內政部役政署副署長李忠敬昨天表示,國防部今年辦理大專應屆畢業役男申請提前入伍,共一萬七四三八人,較國防部、役政署預估協調人數還超額二四七五人,為滿足社會期待,仍將全額於七月十四日完成入營。

李忠敬表示,六月上旬為畢業潮,每年畢業有六萬多人,如果依徵集令、梯次入營,將造成塞車現象,到年底都徵不完。很多役男六月畢業,要等到明年一月才能入伍,就學與兵役難無縫接軌,對很多役男的生涯規劃及家長都造成困擾。

李忠敬表示,役男申請提前入伍已於六月十四日截止,役政署與國防部協調時,原本預估提前入伍人數約一萬四千多人,結果超出預期很多,達到一萬七四三八人。

(聯合報)
--
役男提前入伍 萬人擠破頭!

國防部辦理今年大專應屆畢業役男申請提前入伍昨天截止,內政部役政署今天表示,今年有1萬3672人申請,確定畢業的役男,不用出示畢業證書就可以提出申請,讓就學與兵役無縫接軌,申請獲准役男本月27、28就可入伍。

為 了縮短大專應屆畢業役男的等待時間,讓役男的生涯規畫不至於因為等待入伍而被打亂,國防部自民國96年開始,推出應屆畢業役男可申請提前入伍的措施。但是 國防部今年提早宣導,安排6月27日、28日徵集入伍,趕在7月前讓役齡男子大量入營服役,據了解,預先規畫大專畢業役男入營服役流路,主要是可以減少大 專畢業役男因為等待服役,對7月失業率統計造成影響。

負責兵源管理的役政署表示,現有營地容納的人數有限,不足以因應畢業潮,很多役男今年6月畢業,卻要等要明年1月才能入伍,就學與兵役沒辦法無縫接軌,對許多役男造成困擾。

役 政署表示,根據統計,民國97年1994人,98年3791人,直到99年大幅上升到1萬3218人次,今年超過1萬人次,達到1萬3672 人。役政署表示,99年開始人數大幅上升的原因,是過去規定申請提前入伍一定要出示畢業證書,但是很多役男無法在申請之前拿到畢業證書,。99年修改規 定,申請人只要確定自己可以如期畢業就可以申請,申請後如果發現自己無法如期畢業,可以辦理緩徵。

「不想家裡蹲」 各縣都超額

國防部今年辦理應屆畢業生提前入伍,各縣市都出現超額現象,不少畢業生視「畢業即失業」,都有不如當兵去心理;有更多役男是由父母代為申請,理由是工作難找,與其蹲在家裡上網,不如「早去早回」,退伍後再徐圖發展。

雲林縣今年申請提早入伍的役男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役男與家長都希望「早去早回」,才能安心就業否則就要等到7月接受一般徵兵。

斗六市公所民政課表示,只有應屆畢業生才能申請提前入伍,而且以年紀大的役男優先,還不一定申請得到;不過,先申請者在7月可獲得優先徵召順位,所以仍有許多役男趨之若鶩。

新北市29行政區約有近2500人申請,遠較去年1961人多,區公所承辦人表示,除了役男生涯規劃、父母希望小孩早點當兵之外,工作難找是一大原因。

民政局說,申請提早入營的役男幾乎都是大專或研究所畢業生,因扣除在校軍訓課,實際役期僅11個月,有的想早點入營、退役,以利出國念書。今年不少案件由役男的父母主動代小孩申請,原因是工作難找、小孩碰壁幾次後就不願再出門,因此想讓小孩早點當兵。

新竹縣今年申請提前入伍較去年多,一名張姓役男今年6月畢業後,一時之間找不到工作,他也沒什麼打算,平常家人都上班、上學,擔心他沒事打電玩、作息不正常,因此帶著他申請提前入伍。

高 雄市兵役局今今年申請提早入伍1756人,比去年增加近300人。台中市提前申請的役男數到昨天為止有1800人,但營區能容納的人數為1500人,申請 役男多出300人,詢問轉服志願役士兵的人數也增加。不少役男認為,當兵是必經過程,但卡在學業與事業之間,不如早點去當兵,可以早點退伍拚事業。也有役 男說,天氣越來越熱,等到7、8月再入4伍只怕會熱爆了,不如早當兵早退伍,比較輕鬆。

畢業生:空窗期難找工作

國防部今年宣導大專應屆畢業的役男可以提早在6月入伍,應屆畢業學生反應不錯。很多今年剛剛畢業的役男都表示,曾經收到學校通知這項新政策,也聽說很多役男提出申請,原因多半是「不想在家等待,浪費時間」。

政大、台科大多位應屆畢業的男生都說,校方5月曾寄出可申請提早入伍的通知給每個畢業役男,許多同學都提出申請,否則每天在家待命等兵單真的很無聊,也沒辦法找到穩定工作。

台科大設計系應屆畢業生鐘英銓表示,由於自己的體檢時間延後,錯過這次的機會,非常扼腕,很擔心畢業後還得在家等上兩個月才有機會入伍。

政大新聞系應屆畢業生龔逸也說,提早入伍,一方面可以省去在家等待兵單的時間,另一方面,退伍後剛好搭上畢業季,找工作也相對容易;去年就有學長申請提請6月底入伍,以目前僅11個月的役期,這名學長前幾天退伍,剛好搭上畢業潮的求職熱季,找工作的難度與壓力都減輕許多。

(聯合晚報)
--
3百年首見 太陽黑子可能將冬眠

美國科學家表示,天文學界熟悉的太陽黑子周期,似乎進入17世紀以來首見的冬眠期,可能對全球產生輕微的降溫作用。上次太陽黑子冬眠期長達70年,俗稱小冰河期,在1715年結束,距今已將近300年。

法 新社報導,科學家多年前認為,太陽可能在2012年左右進入閃焰與黑子活動最劇烈的狀態,但最近太陽卻呈現令他們好奇的相對平靜狀態。美國科學家14日在 新墨西哥州出席美國天文學會太陽物理年會並發表3項報告,表-示太陽黑子冬眠的具體徵兆包括噴射氣流消失、黑子黯淡,以及極區附近的活動減緩。

美國國家太陽觀測站的希爾表示:「這種現象極不尋常,而且令人意外。然而3種關於太陽的不同觀點研究報告殊途同歸,意味太陽黑子周期可能即將進入冬眠狀態。」

太陽活動增強、減弱大約間隔11年,每次增減代表太陽22年磁極反轉間隔期的大約一半。

根據文獻,在1645年至1715年之間的所謂「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科學家在這70年間幾乎無法觀察到任何太陽黑子,這段時間俗稱「小冰河期」。天文學家正在探討太陽黑子再度靜止,是否意味第2次蒙德極小期即將來臨。

希爾表示:「如果我們研判正確,這可能是未來數十年我們經歷的最後一次黑子劇烈活動期。它將影響太空探險以至全球氣候等各方面。」

科學家表示,與太陽黑子活動減弱有關的全球氣溫變化幅度很小,不足以抵銷溫室效應氣體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太陽物理學家茱蒂絲‧林恩表示:「根據經驗,最近幾次太陽活動11年周期影響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大約只有攝氏0.1度。」

如果周期停止或減緩,地表氣溫的細微變化也會如此,導致黑子活動極小化的微幅冷卻效果消失。科學家曾經在上一次的太陽周期進入尾聲時,觀察到這種現象。

(聯合報)
--
太陽黑子進入冬眠期 有助地球降溫

多 年來,科學家都預測太陽黑子活動將在二○一二年進入週期高峰,不過美國天文學會(AAS)太陽物理部門十四日在該組織年會上指出,最近出現的情況正好相 反,太陽黑子活動看似正進入罕見、且令人好奇的冬眠期,是自十七世紀以來僅見,或許會為期數十年,這有可能讓地球稍微降溫。

重演17世紀小冰河期

這樣的預測,尤指二○二○年前後展開的太陽活動週期。根據發表的三份研究,太陽黑子活動降溫跡象,包括︰太陽風暴先期指標噴射氣流未出現、黑子消失、太陽兩極活動減緩。

科學家還不清楚為何太陽活動沉寂下來,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太陽綜觀網絡副主任希爾說,「這是高度不尋常且意外的」,但三份觀測都強烈顯示,「太陽黑子活動週期或許正進入冬眠期」。

太陽每二十二年完成一次南、北磁極反轉週期,在這段期間,黑子活動極大和極小期以約十一年為一週期循環,極大期時,太陽猛烈噴發出大量帶電粒子衝向地球,名為「太陽風暴」,干擾衛星通訊、衛星定位系統、飛航航管等。

專家們正在了解,這個週期的活動停止是否為第二次「蒙德極小期」,這是發生在十七世紀一六四五年到一七一五年的現象,幾乎觀測不到黑子活動,地球變得寒冷,因而被稱為「小冰河期」。稍早美國航太總署才指出,目前從○九年展開的這個週期活動,將是一世紀以來最弱的。

恐只下降攝氏○.三度

不過,科學家指出,太陽黑子活動減緩帶來的降溫有限,而且不足以中和人為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暖化衝擊。去年三月號「地球物理研究通信」期刊發表的研究也指出,到二一○○年前,太陽活動極小期比正常循環期還長,對地球溫度帶來的降溫效應,不超過攝氏○.三度。

(自由時報)
--
美規範防曬乳 不得稱防水防汗、誇大SPF

針對卅多年來市售防曬乳誇大效果的亂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決心整頓,十四日公布新規定,日後防曬乳產品不得宣稱「防水」、「防汗」或過高的防曬係數(SPF);SPF低於十五者必須加註警語;且必須具備阻擋兩種主要紫外線的效果。

紐約時報報導,FDA頒布的新規定將於一年後生效,屆時防曬乳製造商不得宣稱產品可防水或防汗,因為事實上防曬乳不可能長時間防水或防汗。未來廠商僅能根據實驗結果,在產品上標示「塗了防曬乳後多少分鐘內有防水效果」。

防曬乳主要功用為防止皮膚抵抗UVA及UVB兩種紫外線傷害。UVA是長波紫外線,使皮膚產生皺紋;UVB是中波紫外線,讓人曬黑,但兩種紫外線皆可能導致皮膚癌。

部 分廠商誇大防曬乳的防曬係數( Sun Protection Factor,SPF)。SPF值代表防曬乳保護皮膚不被曬傷的時間,例如原本五分鐘就會曬傷的人,使用SPF十五的防曬乳,可使皮膚被曬傷的時間延遲十 五倍,等於七十五分鐘後才會曬傷。宣稱SPF值七十或八十的防曬乳比比皆是,甚至有高達一百的產品,但不見得能同時阻擋兩種紫外線。

FDA說,這些防曬乳的實際效果只和SPF五十的產品差不多,新規定要求防曬乳必須具備防止UVA及UVB的相等效果,缺一不可。此外,SPF低於十五的產品必須加註警語,提醒消費者該產品不具防止皮膚癌或皮膚老化的效果。

FDA早在一九七八年便有意將防曬乳納入規範,加上近年來罹患皮膚癌的病患增加,民眾也經常反映,市售防曬乳種類太多,標示和數值令人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選擇。FDA於二○○七年公布以星星數目表示抗UVA能力的系統,現在更進一步規範防曬乳。

醫師:防曬品只能抗水 不能完全防水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說,防曬品本來就只能抗水,不能完全防水 。

他建議,消費者不妨自行測試,塗抹適量防曬品在手臂上,等乾了後滴水,水滴愈集中、愈沒往外擴散,防水性愈強。

邱品齊分析市售防曬產品,物理性防曬是讓紫外線反射出去,化學性防曬則是吸收紫外線後,轉化為熱能。但不論是防曬油或是防曬乳(霜、膏)等產品,往往因流汗或游泳,防曬效果大打折扣。

近年來,不少防曬品都添加高分子聚合材料,除了阻礙紫外線穿透,還可在皮膚表層形成防水膜。

邱品齊舉例,防曬產品若標榜能防水,防水強度是以人體實際泡水四十分鐘和八十分鐘為判定標準,不同的是,美國是以泡水後測得的防曬係數為產品標示,歐洲化妝品和香料廠協會則以泡水後,如果防曬係數減少少於百分之五十,就可以泡水前防曬係數來標示。

換句話說,美國在認定上較嚴格。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化粧品管理科長林澄琴表示,市售藥妝產品只要宣稱具防曬效果,上市前須申請查驗登記,產品所標示的防曬係數,需檢據實驗結果,若兼有防水效果也要提出測試結果。

(聯合報)
--
美:防曬乳液 不得只防半套

炎 炎夏日防曬無比重要,但市售的防曬乳液,許多只能抗紫外線UVB,未顧及紫外線UVA防護。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十四日公布標示新規定, 凡標榜「廣效性防曬」(broad spectrum)的產品都須通過抗UVA與UVB測試,防曬係數(SPF)須在十五以上。

而由於迄無充分數據可證實SPF值大於五十的效果,因此SPF的新上限是五十。

UVA因為波長較長,可深入真皮,若防護不當,皮膚會變黑、出現皺紋、提早老化、甚至惡化成皮膚癌。

皮膚癌是美國病例增加最快的癌症,全美每五個人就有一人罹患,更是平均每一小時就有一人因皮膚癌過世。

根據新規定,日後凡是標榜「廣效性防曬」(broad spectrum)的產品,都必須通過抗UVA與UVB測試,防曬係數(SPF)須在十五以上。

此外,防曬乳液不得使用「隔離」(sunblock)、「防水」(waterproof)、「防汗」(sweatproof)等誇大效能的字眼。

不過業者可在外包裝使用「抗水」(water-resistant)一詞,前提是清楚交代游泳或流汗時,防曬乳液可維持效力的時間,諸如四十分鐘或八十分鐘。若防曬乳液不具抗水功能,業者必須在使用說明書裡提醒消費者,游泳與流汗時應改用抗水型防曬乳。

新規定也要求業者,如果宣稱產品防曬效果可維持兩個小時以上,或者可以立即發揮防曬效果,都必須提出實驗資料證明,並向FDA申請許可。

至於SPF的標示,FDA也做了修正。由於迄無充分數據可證實SPF值大於五十的效果,因此SPF的新上限是五十。上述新規定最快明年夏天上路。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醫粧組副組長黃明權表示,我國目前尚未針對防曬乳液訂定統一的標示規範,但近日即將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化粧品諮議小組會議,針對歐盟、日系以及美系不同的規定進行討論,原則上將「擇一跟進」。

(中國時報)
--
日本出現銫鯨 疑福島核災惹禍

日本農林水產省官員昨天表示,最近在太平洋外海捕獲的2條鯨魚,驗出含輻射物質銫。

官員表示,在北海道外海捕獲的2條小鬚鯨,1隻檢驗出每公斤含有31貝克輻射銫,另一隻有24.3貝克,並表示,此情形可能是福島核電廠事件所致。

他表示,此含量遠低於日本政府對海鮮規定的每公斤500貝克安全上限。

他說:「但並無數據可比對,驗出的輻射物質是否較平時高。」

他表示,在我們「監控所有自太平洋外海捕獲海鮮及海洋生物的同時,也會持續觀察情勢發展」。

日本大眾及部分海洋生物專家先前曾表示,擔心海洋中的輻射物質,會集中到食物鏈上層、生命週期長的大型海洋生物身上。

(Upaper)
--
核災污染海洋?北海道捕到「銫」鯨

日本漁業團體組成的調查團,在北海道外海捕到小鬚鯨,有兩隻被驗出含有放射性物質銫,分別為每公斤三十一及二十四.三貝克,雖然未超過日本規定的每公斤五○○貝克的安全上限,但已引發調查團關注,懷疑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災事故有關。

未超出日本安全上限

由 日本漁業團體「地域捕鯨推進會」組成的調查團,從今年四月底展開沿海春季調查捕鯨行動,受到震災海嘯的影響,捕鯨行動的據點從宮城縣石卷市川港,移往北海 道釧路市的釧路港,而預定捕獲目標六十隻小鬚鯨也受到天候影響,只捕到十七隻。其中六隻小鬚鯨送檢,兩隻被驗出含銫。銫含量每公斤三十一貝克的小鬚鯨,是 在五月十五日捕獲,肉品也早已流通到市面上了。厚生勞動省稱含量在標準值以下,不會有問題。

農林水產省官員表示,因為沒有相關數據,所以無法比對鯨魚遭到銫污染是否與福島核一廠有關。但專家擔心,海洋放射性物質會集中到食物鏈上層、大型海洋生物身上。

福島一號機廠房外罩動工 最終建石棺

另 外,東京電力公司預定從二十七日起,將開始進行福島核一廠一號機組廠房外罩施工。福島核廠一、三、四號機組因氫爆被炸出大洞,放射性物質擴散到空氣,降雨 也會增加輻射污水。東電加蓋的廠房外罩,長寬高分別為約四十七、四十二與五十四公尺,由鋼骨結構覆蓋厚達一公釐聚酯布所組成,能抗震抗颱,工程預定九月完 工。外罩只是暫時措施,未來廢爐時將以水泥封住廠房。

(自由時報)
--
防暖化 減排黑炭、臭氧、甲烷

氣候變遷加劇,地球越來越熱,聯合國近日指出,為了控制全球氣溫在本世紀增溫2˚C的目標,除了要減排二氧化碳外,必須快速採取行動,鎖定黑炭、臭氧和甲烷以減少排放量,將有助於在短期內控制暖化問題,也能改善人類的呼吸道健康,以及減少對農作物的損失。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在14日,發表《黑炭和對流層臭氧綜合評估》報告指出,控制上述三項溫室氣體的排放,可以快速防止暖化,並且是減少氣候變遷威脅的重要關鍵。

報告指出,減少黑炭排放還能夠改善人體呼吸道健康,減少醫院住院人數,預估此舉在2030年前,將可以避免250萬人因嚴重空氣污染而減少壽命,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亞洲國家;至於減少地面臭氧,將有助於減少對農作物的損害。

聯合國強調,如果採取具有短期效益的控制措施,與長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二者結合起來,有望在本世紀,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C以內。

黑炭是空氣中煙灰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由汽車、烹飪火爐、森林大火以及工業設備等釋放到大氣中,會阻攔和吸收太陽光,沉澱後使得冰雪變黑,影響雲團的形成。

而對流層臭氧則是城市煙霧的主要成分,是一種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溫室氣體,主要排放源是廢物、家畜以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

(台灣醒報)
--
Google推語音、圖像搜尋

網路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十四日進一步強化搜尋功能,宣布將針對桌上型電腦推出語音搜尋和圖像搜尋的新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在桌機上藉由語音(英語)或圖像,搜尋網路資料。

語音搜尋功能已應用在搭載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現擴展至桌上型電腦,但暫時只限谷歌自家的Chrome瀏覽器使用,使用者只要在谷歌搜尋框內「麥克風」圖示點擊一下,即可啟動語音搜尋。

這項語音辨識技術,係利用谷歌兩年半來處理手機版語音搜尋所建立的兩億三千萬字資料庫。谷歌希望將來能擴及微軟的IE和Mozilla的Firefox兩大主流瀏覽器,以及英語之外的語言。

另一項新工具是圖像搜尋,使用者可以把圖像拖曳至搜尋框內搜尋資料。譬如,一張多年前全家出遊照,可拖曳至搜尋框內查詢拍照地點。

搭載Chrome作業系統的新款筆記型電腦「Chromebook」十五日正式開賣,谷歌也希望新的搜尋功能能為其再添成長動力。Chromebook由台灣宏碁與南韓三星製造,售價三四九美元至四九九美元(約新台幣一萬至一萬四千元)。

(中國時報)
--
醫療體系「一病難起」?/施壽全(馬偕醫院副院長)

我 國「可行性高、服務良好」的健保受到舉世稱頌。不過,從「收費低廉」保險制度架構起來的醫療體系,其體質其實是虛弱的。一方面,前一陣子到最近,檢體掉 包、醫院A健保與採購弊案等等事件,暴露出制度的缺失,才讓人有機可乘;另方面,人口老化、科技進展迅速、醫療資源耗用日益增多,也讓健保窮於應付而疲態 盡現。而目前最嚴重的危機則是醫事人力不足的問題。

護理師與藥師轉業者極多,致使醫院這方面的人才短缺;醫師雖然改行者很少,但專科分配 的傾向卻極不平均,不僅婦、兒科「生機渺茫」,連攸關性命,需要充沛人手護持的內科、急診、麻醉與一些重症外科,網羅人才也困難。這個問題若無法妥善解 決,短期內可以預見:服務品質可能下降,醫療紛爭可能增多,而長此以往,實在令人無法不憂心,醫療體系會否因此而「一病難起」?

行業缺人,直接原因與工作環境及勞動條件有關,確實需要進行改善。不過,一個攸關行業使命感與忠誠度,但卻較少被提起,甚至可說已被遺忘的議題是:「核心價值」!

醫 療事業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每個醫院都有宗旨與核心價值,也許員工們都會背誦,但有多少人是落實於平日工作裡?個人過去常聽同仁說:「聽到病人真誠與衷心感 謝,再怎麼辛苦也值得!」短短一句話,道盡了醫療事業的核心價值!遺憾的是,這些年來,已較少聽到這種聲音了。追憶南丁格爾,有多少人真想效法護理始祖 「犧牲奉獻」的精神?覽讀非洲之父史懷哲醫師故事,又有誰曾從內心領受「濟助弱勢」慈悲情懷的感召?

不過,核心價值的失落,絕非單方面的 問題。若我們認同醫療核心價值,期待從業人員提供視病猶親的服務,卻沒給他們適度的禮遇與尊重,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不知從何時起,這個社會的醫病關係, 已變得如此不和諧,甚至緊張;針對病況的解釋與處置,一張張所謂「知情同意說明書」,雖然美其名是保護雙方,實質卻在醫病之間立下種種藩籬。醫療是良心事 業,若同理心與信任關係日趨淡薄,醫療效率肯定也會逐漸降低。

那麼,重振核心價值是否不只喊喊口號,而真能發揮效果呢?歷史上這類事證其 實不少,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環境保護」的價值,終於超越「產業發展」,只是需要經過蠻長時間的努力。相似道理,醫療核心價值的重振一樣需要時間,但總 得有個開始。除了客觀工作條件的改善外,政府與民間,必須共同從教育與實務等等層面上,重新伸張與提振核心價值,我們的醫療體系,才有可長可久的願景可 期。

(中國時報)
--
社論-這部法官法 確實粗糙且不及格/中國時報社論

立法院三讀通過《法官法》。在立法院中前後懸宕了將近廿年的法案,終於脫離了只聞樓梯響的階段。

對 於這一部引起各方角力,具有高度妥協性的立法,各界的評價都是褒貶參半。長期投注關切的民間司改會,在第一時間給出了五十分的評價,理由是此法中雖然加設 了法官退場機制,而且在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中,新增「外部評鑑」的設計,納入律師、學者及社會公正人士,掌理法官評鑑,但由於法律中明文規定法官判決中 「適用法律之見解不得據於法官評鑑之事由」,加入了外部評鑑委員的評鑑機制,是否能夠發揮淘汰所謂「恐龍法官」的作用?持保留態度、甚至不予看好的人,恐 怕不在少數。

對於這一部看似得之不易的《法官法》,我們卻以為立法院在立法過程之中,過於遷就妥協而使得出廠的成品太過粗糙,粗糙到已經汙染埋葬了《法官法》的稱呼與精神。離譜的程度只從《法官法》中的一個章節與兩、三個條文,就可以看得出來!

《法 官法》的主角是法官,也給「法官」下了正確而周延的定義(第二條),並不包括檢察官在內。這是此法很值得稱道之處。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法官法》的第十 章,卻是一些規定「檢察官」的條文,顯得不倫不類,也顯然是折中妥協的產物。然則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事實則是,此法對於法官的任用資格限制與檢察官的任用資 格限制分別規定,其結果竟然是檢察官的任用資格限制,比起法官的任用資格限制,還要嚴格!也就是說,法官要審判檢察官起訴的案件,法律規定檢察官所應具備 的資格竟然更甚於法官,還能有更荒謬更違背原則的立法了嗎?

新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曾實際執行律師業務三年以上且擬任職務任用資 格者」,得擔任地方法院法官;同法第八十七條第五款則規定,「曾實際執行律師職務六年以上,成績優良,且擬任職務任用資格者」,得擔任地檢署檢察官。執業 律師三年,不必成績優良,就可以擔任法官,但不可以擔任檢察官;執業律師六年,還要成績優良,才可以擔任檢察官,這是什麼道理?是為了證明檢察官比法官優 秀嗎?

新法又規定律師執業六年以上,才可具有高等法院法官的資格(第五條第一項第五款),律師執業行政訴訟八年以上,才可具有高等行政法 官的資格(第五條第二項第四款);卻規定律師要執業十四年以上成績優良,才能擔任高檢署檢察官,這是另一層檢察官比另一層法官更高了。是因為非要這樣規定 不可,為檢察官爭取權利的法務部,才肯妥協嗎?

可是,這樣妥協的結果,膨脹了檢察官,也矮化了法官。為一部《法官法》,加入檢察官一章已 經夠匪夷所思了,加入檢察官一章的結果,竟然是要矮化法官,司法院怎麼可以接受?立法院怎麼可以通過?朝野兩黨是要聯手羞辱全國的法官嗎?立法院的立法品 質,已經敗壞到了這般田地,誰該負起責任?

這樣明顯的錯誤,如果是有意的,絕對不可原諒;如果是無意的,也絕對不可放過!如果說這是法務 部的草案和司法院的草案拼裝的結果,就可以證明不計原則任意拼裝的法律會形成什麼樣的災難!如果說無人該對這樣和稀泥的惡劣立法結果負責,那麼台灣的立 法、行政、司法三個部門,究竟誰是可以信賴,具有可歸責性的權力部門呢?

《法官法》雖然得之不易,但對明顯離譜的規定絕不能視而不見,自 不能容許其存在。現在立法雖已通過,總統尚未簽署公布。一個可挽救災難的憲政機制,就是行政院長行使覆議權!簡單地說,行政院長能夠不計較此法顯然極不妥 當的內容而閉著眼睛副署此法嗎?這不是一部值得執行的立法,行政院院長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案。

剛通過的《法官法》,是粗糙立法的負面典型。行政院應該記取教訓,不能再縱容法務部的本位主義無限上綱了,至於法務部,能不能就此法的嚴重錯誤負起政治責任呢?

(中國時報)
--
血鉛兒悲歌 人權組織指控中國隱匿

官方捏造檢測報告 阻礙受害兒童就醫

總 部設在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十五日發表報告指出,在中國工業污染嚴重的省份,官員不但限制當地居民接受血液鉛濃度檢測、拒絕公布、假造檢測結果,官員阻 礙受害兒童就醫,還對家長進行威脅、拘捕,估計中國目前有數百萬兒童鉛中毒,數十萬名孩子還因此罹患永久性的智力和身體殘疾。

兩年半內 中國九個省級行政區爆發鉛污染

鉛中毒情況有多嚴重,中國官方沒公布確切數據。紐約時報十五日揭露,過去兩年半以來,中國三十一個省級行政區中,至少九個都發生成千上萬名工人、村民及兒童因暴露在毒害程度的鉛環境中而生病,主要起因於電池工廠及金屬精煉廠的污染。

另據新華社十五日報導,浙江省楊汛橋鎮的錫箔工廠鉛污染造成六百多人鉛中毒,受害者包括一百零三名兒童,二十六名成人出現「嚴重鉛中毒現象」。這是中國傳出的最新集體鉛中毒事件。

環保標兵大廠海久電池 竟是血鉛禍首

此外,建廠以來從未有過環保違規紀錄,被中國媒體形容為「環保標兵」的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也被踢爆出是當地居民血鉛超標事件的禍首,二百三十三名成人及九十九名兒童血鉛濃度嚴重超標,有的甚至超過正常最高限值七倍,上月引發兩百多名村民圍廠暴動。

儘 管中國高調取締重金屬污染,包括關閉浙江東部數百家鉛酸電池工廠,國營媒體也關注嚴重污染事件,然而人權觀察組織報告指出,當局執法不一致,且在已嚴重鉛 中毒的村莊進行甚少的減少鉛污染工作,有計劃地剝奪村民接受醫療和居住在健康環境的權利,牴觸了中國在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兒童權 利公約」下的義務。

地方政府隱匿病情 甚至禁止兒童接受檢驗

這份「我的孩子中毒了:中國四個省份面臨的公共衛生危機」報 告,長達七十五頁,資料來自研究人員在河南、雲南、陝西和湖南省等嚴重鉛污染村子裡進行的實地訪查。數十名受害兒童的父母及親人控訴,這些孩子有的被禁止 接受血鉛檢驗,無法得知檢驗結果,不然就是拿到明顯扭曲的檢驗報告。研究人員保證不洩漏消息來源姓名,以免他們遭當局報復。一位來自雲南的母親說:「醫生 告訴我們,村裡所有孩子都鉛中毒,還說他們幾個月後都會好起來。可是他們就是不讓我們看測試結果。」此外,原應接受治療的鉛中毒兒童,不是未獲治療,就是 只被吩咐多吃蘋果、大蒜、牛奶。

人權觀察組織約瑟夫.艾蒙說:「血鉛含量嚴重的兒童,不但不能獲得治療,還得回到污染村莊裡的家。」他指出,那些敢發言的家長、記者及社區人士,不是被拘留就是受騷擾,最後都被迫緘默。

(自由時報)
--
密西西比河水患助長紅潮 墨灣死區擴大

水患助長優氧化

美 國地質調查所(USGS)十四日發表報告,指出今年因密西西比河大水患,為北墨西哥灣注入大量養份豐富的淡水,使得海水優養化的「紅潮」(red tide)現象惡化,預料當地海域今年將出現自一九八五年有測量紀錄以來,最大面積的海水低溶氧區「死區」(dead zone),威脅生態和漁業,也增加墨西哥灣擺脫漏油污染復原的困難度。

墨灣生態復原雪上加霜

USGS預測,今年墨西哥灣「死區」面積將達八千五百到九千四百二十一平方英里(約兩萬兩千兩百五十三到兩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平方公里),相當於北美五大湖第四大湖伊利湖或新罕布夏州的面積,超過二○○二年的八千四百平方英里史上最大紀錄;過去五年平均面積為六千平方英里。

報告說,海洋「死區」將威脅墨西哥灣商業和休閒漁業。○九年墨西哥灣商業漁業產值六億兩千九百萬美元,休閒漁業也為灣區經濟貢獻逾十億美元。

「紅 潮」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多半夏季最嚴重,每年從密西西比河、艾查法拉亞河流入墨西哥灣的淡水,攜帶含豐富氮、磷的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等,這些氮、磷正是 海藻、浮游植物生長所需養份,造成這些植物暴增,死亡後沉入海床,滋養細菌,細菌則消耗掉海水中的氧,導致海水溶氧量降低,魚、蝦等其他海洋生物難以生 存,形成海洋「死區」。

今年因密西西比河的嚴重水患,五月上述兩條河的流量,幾乎是平日正常流量的兩倍,使得注入墨西哥灣的氮、磷量比過去三十二年來的當月平均值高出三十五%,助長「紅潮」的發生。

報告作者之一、路易斯安那州大學海洋協會執行長拉芭萊絲說,海水表面含氧充足,主要衝擊海面下較深處和海床生物。

路 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海洋學家透納說,自一九七○年代首度發現海洋「死區」並展開測量以來,「死區」面積愈來愈大,聯邦和州政府雖致力減少排放至墨西哥灣的農 業、城市廢水,但對於抑制問題惡化,迄今並無太大作用。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廣及三百一十萬平方公里、美三十一州和加拿大兩省,流域面積為全球第四大。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