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41213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18:01 / 20:22 / 23:09

*逾10萬人慘死獄中…阿塞德政府涉虐待暴行 聯合國強調從重究責

敘利亞自2011年爆發內戰以來,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府長期遭控涉犯虐待、強暴、草率處決以及其他形式暴行。對此,聯合國調查員表示將會從重究責。

在鐵腕統治者巴夏爾.阿塞德本月8日垮台後,聯合國調查員強調必須採取最高程度究責。法新社整理已知的巴夏爾.阿塞德政權涉及的暴行如下:

●凱撒的照片
一名代號為「凱撒」(Caesar)的前敘利亞軍隊攝影師,帶著他自2011年至2013年間拍攝的5萬5000張照片於2013年逃離出境。從這些經過專家鑑定的照片,可以看見在敘利亞監獄中遭受酷刑和挨餓致死的受害者遺體。

根據照片,有些受害者的眼睛被剜出,另有枯瘦的軀體,有些人的背部或腹部有傷口。另有照片顯示,在一個棚子下可看見數以百計受害者遺體,四周放滿埋葬用的塑膠袋。

巴夏爾.阿塞德政府僅表示,這些照片出於「政治動機」。

不過,凱撒赴美國國會一個委員會作證,他的照片促使美國於2020年立法對敘利亞展開經濟制裁,還促成歐洲對巴夏爾.阿塞德的隨員展開司法訴訟。

聯合國調查員指出,他們已掌握須為暴行負責的4000名敘利亞政府官員與特工名單。

●酷刑網絡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2012年提到敘利亞存在一個「酷刑網絡」(torture archipelago),指出敘利亞在政府監獄中對囚犯「電擊、倒汽車電瓶電解液灼傷人體、性侵和性羞辱、拔指甲以及模擬處決」。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Human Rights)2022表示,自2011年來,敘利亞已有超過10萬人死在獄中。

聯合國最高司法機關、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Court of Justice)去年諭令敘利亞停止「不人道或有損人格的對待或處罰」。

●強暴
2020年有7名敘利亞難民在德國提出控告,他們自稱在2011年至2013年間淪為酷刑和性暴力的受害者,包括遭到強暴、電擊生殖器、被迫裸體或墮胎。

聯合國表示,2018年發生敘利亞軍人或親政府民兵對平民施加計畫縝密的強暴及性暴力行為。聯合國指出,調查發現反抗軍也犯下類似罪行,只是案件數不像前者這麼多。

敘利亞人權網絡(Syrian Human Rights Network)上月25日表示,自2011年3月來,交戰各方至少犯下1萬1553起針對婦女(含18歲以下女性)的性暴力事件,其中約8024件要算在巴夏爾.阿塞德政府頭上,其餘主要歸咎於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滅絕政策
聯合國調查員曾於2016年表示,敘利亞政府必須為歸結為「滅絕」的行為負責,這個罪行堪比「危害人類罪」。

聯合國所指的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近郊的賽德納亞監獄(Saydnaya prison),當地2017年被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形容是一座執行「滅絕政策」的人類屠宰場。

根據美方說法,這座監獄還設有一處「火葬場」,用於處理數以千計囚犯屍體。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指出,2022年約有3萬人命喪這座監獄,有些人是遭受酷刑致死。

●化學武器攻擊
在2020年4月,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譴責敘利亞軍隊2017年在敘國北部拉塔米那(Ltamenah)使用化學武器攻擊。

巴夏爾.阿塞德的軍隊遭控在2017年4月使用沙林毒氣對付反抗軍重鎮汗舍孔(Khan Sheikhun),以及涉嫌使用氯氣攻擊。巴夏爾.阿塞德政府否認使用化學武器。

*阿塞德政權倒台逃國外 敘籍醫護人員返鄉將致德國醫療缺口

德國醫生協會主席邁克爾.韋伯(Michael Weber)本周五(12月13日)在接受《圖片報》(Bild)采訪時表示:「在農村地區,敘利亞醫生支撐起了醫院的護理工作,如果他們離開,人手會很緊張。」據韋伯預計「在醫院裡工作的約5000名敘利亞醫生中,很大一部分將返回家鄉」。

敘籍醫護者社會融合性高
德國醫生工會馬爾堡聯盟(Marburger Bund)首任主席蘇珊娜.約娜(Susanne Johna)也警告稱,敘利亞醫生的離開將給「德國本已緊張的醫療狀況帶來」重大壓力。約娜繼續說道,現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迫切地需要他們。「對此我們非常理解。但我們仍然希望那些已經將德國作為第二家鄉的敘利亞醫生能夠留下來,幫助這裡的病人。」

德國護理行業雇主聯合會(Arbeitgeberverband Pflege)常務董事伊莎貝爾.哈雷茨(Isabell Halletz)表示,如果這些專業醫護人員返鄉,將會「對德國養老護理造成嚴重打擊」。哈雷茨說:「來自敘利亞的醫護人員在許多護理團隊已經高度融入,並且他們的工作也都到了高度評價。」一些小型的護理機構甚至可能面臨關閉的風險--需要各方伸出援手。否則,破產倒閉、護理機構數量進一步減少都是可能發生的。「在來德國申請庇護的移民裡,敘利亞人成為了德國醫護業的核心支柱」。

阿塞德倒台
伊斯蘭沙姆解放組織(HTS)及其盟軍於11月27日發起大規模攻勢,並於周日佔領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推翻了統治敘利亞數十年的阿塞德家族。阿塞德已離開大馬士革,逃往國外。

阿塞德家族對敘利亞進行了超過50年的專制統治。2000年7月,巴夏爾.阿塞德從其父親、統治了30年的獨裁者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ssad)手中接過了國家領導權。 2011年,巴夏爾.阿塞德對民主抗議活動的暴力鎮壓引發了敘利亞內戰,導致五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暫停敘利亞難民庇護申請
阿塞德政權被推翻後,歐洲多國暫停了對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奧地利是迄今為止唯一宣布啟動「驅逐和遣返回敘利亞計劃」的歐盟國家。

根據德國聯邦內政部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10月31日,在德國境內居住的敘利亞人總共達到974136名。其中5090人是難民申請者,321444人擁有難民身份,329242人享有輔助保護(subsidiary protection)。輔助保護一般提供給不符合庇護標准, 但有理由認為一旦其返回本國將面臨嚴重的不公正,以及因此不能或不願尋求該國保護的外國人。剩下的人擁有其他居留許可,例如通過家庭團聚而獲得的居留許可。

*俄羅斯正在放棄敘利亞基地 恐影響對非洲後勤補給

據德新社的消息,德國國防部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俄羅斯正在放棄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

該文件指出,俄羅斯的地中海軍隊已經撤離了位於敘利亞地中海岸的塔爾圖斯基地(Tartus)。文件寫道,敘利亞新政權提供的安全保障可能僅限於允許俄羅斯部隊撤離,而非長期駐留。

俄羅斯位於拉塔基亞(Latakia)以南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Khmeimim)和塔爾圖斯港基地,過去曾被用作俄羅斯通往北非利比亞的後勤樞紐,增援俄羅斯在非洲的軍事力量。

德國國防部的分析稱,失去赫梅米姆基地會對俄羅斯前往利比亞的空中運輸造成影響,因為運輸路線將明顯拉長,軍隊的運載能力將因此下降。在沒有中轉基地的情況下,重型貨物的運輸只能飛經土耳其,而北約對安卡拉提供飛越許可持批評態度。

文件最後評估道,盡管失去敘利亞的基地會在短期到中期內影響俄羅斯對非洲的後勤補給,但這對俄羅斯目前在非洲的軍事行動「原則上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塔爾圖斯港迄今為止是俄羅斯在東地中海的唯一軍事基地。文件認為,如果未能與敘利亞新政權達成協議,俄羅斯在地中海的海上存在將受到限制。

*戲劇性垮台!反抗軍揭阿塞德政權暗中販毒 一窺敘利亞陰暗角落

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8日戲劇性垮台,讓外界得以一窺這個國家在他統治下的陰暗角落,其中包括以工業規模出口違禁毒品芬乃他林(captagon)。

法新社報導,以伊斯蘭主義團體為首的戰士攻占敘利亞國內各個軍事基地,還有芬乃他林這種安非他命類興奮劑的配送中心,這種毒品已經流入中東地區各地的黑市。

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領導的敘利亞反抗軍指出,他們發現大量毒品,並矢言銷毀。

沙姆解放組織武裝人員昨天允許法新社記者進入首都大馬士革郊區一處採石場的倉庫,他們查獲大量芬乃他林藥錠就藏在即將出口的電子零件內部。

戴著黑色面罩的戰士沙米(Abu Malek al-Shami)說道:「我們進入並全面清查後,發現這是馬赫.阿塞德(Maher al-Assad)跟他夥伴奇提(Amer Khiti)的工廠。」

馬赫.阿塞德曾擔任軍隊指揮官,也是已經垮台的強人巴夏爾.阿塞德之胞弟,目前據推測正逃亡中,他被控幕後主導利潤豐厚的芬乃他林交易。

敘利亞政治人物奇提於2023年遭英國政府制裁,倫敦當局稱他掌控敘利亞多家企業,安排毒品的製造及走私。

沙姆解放組織日前發動閃電攻勢後,阿塞德政權於8日垮台,但從販售芬乃他林獲得的利益,在敘利亞13年內戰中支撐了阿塞德政府。

芬乃他林使敘利亞變成全球最大的毒品國家。根據法新社2022年調查時引用官方數據所做的估計,芬乃他林成為敘利亞迄今為止最大宗出口產品,超越敘國合法出口品的總合。

*東突戰士助力打垮敘利亞政權 外媒分析:恐成中共警訊

敘利亞反抗軍日前僅花十幾天,就讓專政數十年的總統阿塞德家族政權一夕垮台。義媒報導,敘國反抗軍中有不少追求新疆獨立的「東突厥斯坦」戰士,他們拍影片鼓舞反抗壓迫政權,對中共政權是一警訊。

挺過十多年內戰的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在敘利亞反抗軍11月底發動閃擊戰下,不到兩週就於12月8日迅速垮台。

義大利媒體「蟻報」(Le Formiche)分析,阿塞德政權垮台對大陸的連帶衝擊,是可能進一步激勵新疆維吾爾人(Uighur)的分離主義,因為敘利亞反抗軍中有不少維吾爾人參與,他們早已長期對北京政府鎮壓新疆的政策不滿。

蟻報引述,在敘利亞反抗軍獲勝後,其中一支在網路廣泛流傳的影片中,一名遮住臉部的男子自稱是來自「東突厥斯坦」(East Turkistan)的戰士。這名戰士拍攝影片地點是敘利亞港市拉塔基亞(Latakia)的清真寺,此處是阿塞德家族政權對敘利亞統治近50年的象徵地。

「東突厥斯坦」(大陸稱為新疆自治區)人民曾分別在1933、1944年兩度建立獨立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使東突厥斯坦成為維吾爾族為主的突厥人民公認的祖國名稱,也是當地居民用以反抗大陸統治的戰鬥口號。

中共政府曾多次官宣「新疆是大陸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從來不是東突厥斯坦」,禁止維吾爾族使用此一名稱,不然就以「分裂主義」、「東突分子」等罪名予以鎮壓。近年中共以「再教育營」迫使維吾爾族人改變伊斯蘭教信仰、學習漢語,引發國際人權組織強烈抨擊。

蟻報報導,此次敘利亞反抗軍奇襲獲勝,來自各路的外國戰士扮演相當助力,其中這位「東突厥斯坦」戰士就是維吾爾族人,他在影片中自我介紹時,直言控訴「或許大家根本沒聽過東突厥斯坦這個名稱,因為這個名稱已遭受大陸文化壓迫70多年。」

報導引述,這名東突厥斯坦戰士還指控,「他們(中共)將我們趕出自己的國家,壓迫我們,就像暴政對你們做的一樣。」他感謝敘利亞其他反抗軍張開雙臂歡迎他,「我們同心協力就能獲勝」。

報導分析,這位自稱東突厥聖戰士的年輕人似乎訴諸「同理心」,希望引起其他受壓迫夥伴對維吾爾人權問題的關注,並暗示敘利亞反抗軍成功經驗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合作先例」。

報導認為,大陸急於與敘利亞新政府建立關係,主要是為了不要站在敘利亞新政府的對立面,避免激化大陸內部動盪。

*遣返聲浪湧現 歐洲敘利亞難民又成驚弓之鳥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權迅速垮台後,歐洲各國掀起一波將在地敘利亞難民遣返回國的聲音,讓許多費盡千辛萬苦逃到歐洲的敘國人還來不及慶祝阿塞德下台就又得擔驚受怕。

挺過十多年內戰的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在各路叛軍、反抗軍11月底發動閃擊戰下,不到兩週就於12月8日迅速垮台。然而權力真空已然成為中東一項緊迫挑戰,外界憂敘利亞恐淪割據混戰而成第二個利比亞。

歐洲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報導,已定居柏林的29歲敘利亞男子薩薩比(Osama Sabsabi)在聽到出生成長地荷姆斯(Homs)市被反對派武裝部隊奪下後,做出幾天前還不曾想過之舉-訂機票回國。他說要回去幫忙重建家園。

許多歐洲各地的政客表明,希望看到更多在歐洲的敘利亞人能仿效薩薩比。敘利亞內戰導致2015、2016年歐洲遇到空前的難民湧入,當前歐洲極右勢力崛起、德國幾篤定明年2月要提前大選,日益增強的反移民力量現在看到可以把難民弄走的機會。

這讓歐洲各地許多敘利亞人才剛為阿塞德垮台高興,旋即發現整個歐陸的政客們已開始討論,是否該成批將他們遣返。

就在阿塞德垮台隔天,比利時、德國、希臘、義大利、荷蘭及英國等一眾歐洲國家,都表示將中止敘利亞人申請庇護的相關考量。

奧地利內政部宣布,將為「有序安排遣返或驅逐回敘利亞」相關計畫預做準備;歐洲接納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德國,保守派政客紛要求政府提出遣返計畫。

2015年抵達德國的薩薩比擁有一項許多敘利亞同胞所無的優勢:他已取得德國公民身分,這可確保他能自由在敘、德兩國間往返。但許多敘利亞人卻沒這種保障,與遣返相關的討論讓他們深感惶恐,特別是敘利亞後續局勢發展有極大不確定性。

阿勞斯(Tareq Alaows)是為德國當地難民維權組織Pro Asyl奔走的社運人士。他說阿塞德垮台後,他們接獲眾多在德敘利亞人表達憂心。

阿勞斯說:「這些人現在有種明天就會被蕭茲(德國總理)撤銷居留許可的感覺,或是德國內政部會找上門把他們集中,然後送上遣返包機。許多人對目前相關遣返討論不只感覺驚懼,更感覺失望。」

現定居倫敦、本身也是難民的敘利亞製片人埃胡笙(Ayman Alhussein)表示,敘利亞當地情勢仍極不穩定,對許多人而言,現在返國既不安全也不智。

他說:「歐洲和英國會多快開始停止庇護還很難說,我希望各國能盡快提供援助,並提出如何指導重建,尤其目前國際對敘利亞的制裁都還沒解除。然而不幸的是,難民長期以來一直被當成政治牌來打,這(當下討論遣返)只是又一例證。這不僅麻木不仁且毫無必要。」

*歐洲變臉 德、英…15國暫停庇護敘利亞難民 這國最強硬

敘利亞變天,德國、英國、義大利等多個歐洲國家從9日起陸續宣布,暫停處理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奧地利政府更表示,有可能展開「有序」遣返難民計畫,這可能預示著歐洲難民政策出現重大轉變。

路透報導,敘利亞於2011年爆發內戰,2015年至少130萬敘利亞難民在歐洲獲得庇護。隨著近年歐洲出現反移民浪潮、右翼民粹主義政府上台,這些在歐敘利亞難民,有可能被迫遣返回國。目前暫停敘利亞難民審批的歐洲國家至少有15個,包括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英國、希臘、荷蘭和瑞典等,法國政府正在衡量是否要採取類似行動。

歐盟11日官方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歐盟各國還有超過10萬份敘利亞公民的庇護申請正等待處理。

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9日宣布,將暫停處理超過4.7萬名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直至敘利亞局勢更明朗。德國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解釋,如何處理庇護申請將取決於敘利亞局勢的發展,許多敘利亞難民「現在有希望返回祖國」。

據報導,德國是繼土耳其和黎巴嫩之後的敘利亞難民第三大收容國,也是歐洲接收敘利亞難民最多的國家,目前約100萬持有敘利亞護照的難民在德國生活,大多在梅克爾政府時代抵達;同時,敘利亞人也是德國新入籍公民中人數最多的群體,去年約有7.5萬名敘利亞人入籍德國,比前一年增加了56%。

奧地利約有9.5萬名敘利亞人,該國內政部9日宣布,已制定一個「有序的敘利亞遣返計畫」,並暫停了敘利亞難民庇護申請以及家庭團聚。被視為敘利亞進入歐洲「門戶」的希臘,也宣布暫停9000名的敘利亞難民審批申請,並於13日出台最終決定。

分析指出,難民危機擾亂了歐洲政治,德國將於明年2月23日舉行大選。由於移民問題在選民關注的議題中名列前茅,保守的強硬派和極右翼政客趁機打移民牌。

而歐洲多國暫停庇護申請引發難民組織的批評。歐洲難民和流亡者理事會表示,「在敘利亞真正安全之前就急於讓人們回國」為時過早。

目前居住在歐洲、正在觀望的敘利亞難民,心情忐忑不安,不少人擔心可能被遣返回國。歐盟委員會12日強調,暫停審批並不意味著立即遣返,目前難民「安全、自願、有尊嚴地」返回敘利亞的條件,尚未滿足。

*川普坦言不信內唐亞胡!誓言終結以哈戰爭 霸氣喊:比俄烏戰爭好解決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誓言上任後敲定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的和平協議並結束加薩戰爭,但他也坦言,自己誰也不信,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

川普獲選2024年度風雲人物後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時說道,「我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

當被問及是否支持「(以巴)兩國方案」或以色列併吞約旦河西岸的可能性時,川普強調,他想要的是一項「和平、停止殺戮的協議」。

川普於第一個任期阻止內唐亞胡併吞約旦河西岸,但似乎有意在第二任期扭轉立場,直指哈瑪斯去年10月7日的大屠殺造成逾千人死亡。

川普說,「我阻止了他。但我們會看看會發生什麼。10月7日是非常可怕的一天。你知道,10月7日。他們從來不提。這是悲慘的一天。」強調不僅支持兩國解決方案,也支持任何能帶來持久和平的方案。

川普提名前阿肯色州州長哈克比(Mike Huckabee)為下一任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引發外界關注。哈克比立場親以,支持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立定居點並對以色列併吞約旦河西岸持開放態度,他近期向以色列陸軍廣播電台說,他將遵循川普在此類爭議議題上的政策。

哈克比還暗示美國可能支持以色列在加薩設立定居點,但未進一步說明,並婉拒對政策發表評論。

川普還向時代雜誌說,對解決以哈戰爭有信心,稱中東戰事雖比俄烏戰爭複雜,但較容易解決,也坦承達成一項令各方都滿意的和平協議不容易。

*敘利亞3個月過渡政府期間 暫停行憲和國會運作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垮台後,反抗軍成立為期3個月至明年3月初的過渡政府,政府發言人阿爾納烏特今天告訴法新社,這3個月期間暫停實行憲法,國會也暫停運作。

阿爾納烏特(Obaida Arnaout)表示:「將有1個司法與人權委員會成立,來檢視這部憲法,之後提出修憲。」

敘利亞憲法於2012年制定,當中並未明文規定伊斯蘭教是國教。

伊斯蘭主義好戰團體「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領導的反抗軍8日占領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致使阿塞德(Bashar al-Assad)流亡海外。

反抗軍10日任命巴席爾(Mohammed al-Bashir)擔任過渡政府總理至明年3月1日。他原本在沙姆解放組織位於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布省(Idlib)的大本營領導這個組織聲稱的「救世政府」(Salvation Government)。

阿爾納烏特說,救世政府的內閣官員和阿塞德前政府的部長將於17日就政權交接進行會商。他還表示:「過渡期將持續3個月,維護和保護各部門是我們的優先要務。」

阿爾納烏特在如今已由新的反抗軍當局占領的敘利亞國營電視台總部承諾,他們將開始實行「法治」,「所有對敘利亞人民犯下罪行的人都將依法論處」。

被問到有關於宗教與個人自由的議題時,阿爾納烏特表示,他們「尊重敘利亞的宗教和文化多元」,這些都將維持不變。

*敘利亞反抗軍領袖稱將解散政府軍 臨時總理允護少數族群

敘利亞主要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的領袖喬拉尼透露,他將解散已跨台的阿塞德政權安全部隊。敘利亞過渡政府總理巴席爾則矢言保障少數族群權利。

「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旗下軍事司令部先前已表示,他們會特赦因徵召而入伍的政府軍士兵。如今使用真名夏拉(Ahmad al-Sharaa)的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昨天透過辦公室發布書面聲明獨家告訴路透社,他還將「解散前朝安全部隊並關閉聲名狼藉的監獄」。

法新社報導,目前敘利亞反抗軍指派巴席爾(Mohammad al-Bashir)擔任過渡政府領導人至明年3月1日,「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昨天刊載專訪他的報導。巴席爾說:「正因為我們是伊斯蘭教徒,我們將保障敘利亞所有人民與教派的權利。」

敘利亞新的執政者也矢言,要替阿塞德(Bashar al-Assad)鐵腕統治的受害者討回正義。喬拉尼便曾承諾,涉及刑求政治犯的官員不會獲得赦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預定今天抵達中東訪問行程首站約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布林肯此行也將表達美國支持「具包容性、由敘利亞領導的政權過渡,朝向(建立1個)負責和有代表性的政府」。

另一方面,喬拉尼表示,他持續密切追蹤前政府可能的化學武器儲藏處,並與國際組織合作確保這些化武的安全。沙姆解放組織已宣布,無論如何絕不會使用化武。

*敘利亞反抗軍闖家族墓地 焚燒阿塞德父親棺木

敘利亞反抗軍在阿塞德家族家鄉放火焚燒已故總統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l-Assad)的陵墓。哈菲茲.阿塞德是被推翻的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的父親。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核實的影片顯示,武裝人員在拉塔基亞(Latakia)沿海地區西北部的卡爾達哈(Qardaha)起火燃燒的陵墓周圍行走時高喊口號。

伊斯蘭主義團體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 HTS)領導的反抗軍發動閃電攻勢,橫掃敘利亞,推翻阿塞德王朝54年的統治。巴夏爾.阿塞德與家人已逃往俄羅斯,並獲俄方庇護。

全國各地歡天喜地,敘利亞人為了慶祝阿塞德家族結束統治,推倒已故總統哈菲茲.阿塞德和他的兒子巴夏爾.阿塞德的雕像,並拆除海報。

巴夏爾.阿塞德2011年殘酷鎮壓一場和平的民主運動,導致內戰爆發,超過50萬人喪命,12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哈菲茲.阿塞德從1971年開始鐵腕統治敘利亞,直至2000年去世,隨後權力交到他的兒子手上。

根據路透社報導,由沙姆解放組織和另一個遜尼派穆斯林組織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成員組成的反抗代表團,9日會見卡爾達哈長者,並得到他們的支持。

反抗軍代表團簽署一份強調敘利亞宗教和文化多樣性的文件。

經過多年內戰後,沙姆解放組織和反抗軍聯盟於8日奪取政府掌控的首都大馬士革。

沙姆解放組織領袖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現在開始使用自己的真名夏拉(Ahmed al-Sharaa),他曾經是名聖戰分子,但已於2016年與蓋達組織(Al-Qaeda)斷絕關係,並承諾支持多元論和宗教寬容。

*聯合國通過決議 要求加薩立即無條件永久停火

聯合國大會今天壓倒性通過表決,要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哈瑪斯(Hamas)之間在加薩走廊(GazaStrip)立即、無條件永久停火,並立刻釋放所有人質。

路透社報導,這項決議在198名成員的大會中以158票贊成通過,其中的停火訴求使用了比2023年10月聯合國「呼籲」,及2023年12月「要求」更強烈的措詞,呼籲加薩立即實施人道休戰。

聯合國決議雖不具約束力,卻具有政治影響力,反映出全球對戰爭的觀點。美國、以色列和另外7個國家投票反對這項停火決議,另有13國棄權。

這個世界性組織也支持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以159票贊成通過第2項決議,譴責以色列一項新法,該法將從明年1月底開始禁止UNRWA在以色列運作。

聯合國要求以色列尊重UNRWA的任務,並「讓UNRWA行動能夠不受阻礙或限制地進行」。美國、以色列和其他7個國家投下反對票,另有11國棄權。

據法新社報導,表決前的辯論期間,出面發言的人多數支持這項草案。

斯洛維尼亞聯合國特使茲波加(Samuel Zbogar)向大會表示:「加薩已不復存在。它已經被摧毀。歷史是對無所作為最嚴厲的批評。」

阿爾及利亞駐聯合國副大使加瓦維(NacimGaouaoui)也呼應這個說法:「面對巴勒斯坦的悲劇,靜默和怠忽的代價非常沉重,明天將更為慘重。」

法新社依據以色列官方數字統計,哈瑪斯2023年10月攻擊以色列南部,造成1208人喪命,其中多為平民。這個數字包括被拘留在加薩期間死亡或被殺害的人質。

哈瑪斯綁架了251名人質,其中96人仍留在加薩,包括據信已身亡的34名以色列軍人。

根據聯合國認為可靠的哈瑪斯治下衛生部數據,以色列在加薩發動的報復行動殺害了至少4萬4805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平民。

*以黎停火 美國宣布以色列展開首批撤軍

美軍中央司令部(CENTCOM)今天表示,以色列軍隊已經根據停火協議,從黎巴嫩南部一座城鎮撤離首批軍隊,由黎巴嫩軍隊取代進駐。

法新社報導,美軍中央司令部在聲明中表示,「作為(停火)協議的一部分」,今天在黎巴嫩基安(Al-Khiam)進行以色列國防軍(Israeli Defense Forces)首次撤軍並且由黎巴嫩武裝部隊入替,司令庫里拉(Erik Kurilla)本人在執行和監控總部督導」。

聲明引述庫里拉的話指出:「這是實施持久停止敵對行動的重要第一步,為繼續取得進展奠定了基礎。」

黎巴嫩總理米卡提(Najib Mikati)表示,今天黎軍進駐基安和馬爾佳庸(Marjayoun)地區,是軍方加強南部部署、執行停火決定的根本性一步。

米卡提在社群媒體X上貼文表示:「我們對軍方為建立『南部穩定』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

以色列軍方同時表示,其第七旅已經「完成在黎巴嫩南部基安的任務」。

以色列聲明指出:「根據停火協議並在美國協調下,黎巴嫩武裝部隊士兵正與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一同部署在該地區。」

五角大廈稍後表示,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Austin)和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通話時告訴他,美國正在與夥伴合作支持停火。

美國的聲明指出,奧斯汀「強調停火…有可能為恢復持久安定創造條件,並使以色列和黎巴嫩邊界兩側的居民安返家園」。

(聯合新聞網)
--
*以色列連番空襲敘利亞 美稱為防止敘軍裝備落入敵手

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遭伊斯蘭主義者領導的反抗軍推翻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以色列自那時起對敘利亞的空襲,目的在防止軍事裝備落入危險分子手裡。

法新社報導,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訪問約旦期間表示:「以方交待那些行動的目的,在於試圖確保敘利亞軍隊棄置的軍事裝備不會落入危險分子手裡,例如恐怖分子、極端分子等。」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也在耶路撒冷告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被推翻後,有必要「防止(來自敘利亞針對以色列的)恐怖主義活動」。

根據尼坦雅胡辦公室發布的聲明,尼坦雅胡在會面時「提出協助敘利亞少數族群、防止來自敘國境內針對以色列發動恐怖主義活動的迫切需求」。

戰爭監控團體「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今天通報,以色列空襲敘國首都大馬士革郊區。法新社駐大馬士革記者也說聽見巨大爆炸聲響。

另一方面,尼坦雅胡8日宣布,已下令軍隊占領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受敘利亞控制部分的非軍事區。

法國敦促以色列撤離戈蘭高地上分隔以敘部隊的緩衝區,但以色列今天表示占領行動旨在保衛國家。

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馬莫斯坦(Oren Marmorstein)表示,由於在邊界附近運作的聖戰分子團體構成威脅,基於「防衛理由」,以色列有必要占領。

尼坦雅胡辦公室今天也發布聲明稱,巴夏爾‧阿塞德倒台使以色列邊界及緩衝區產生一種「真空」狀態,「這就是為何以色列部隊進入緩衝區,並控制靠近以國邊界的戰略位置」。

*拜登政府延長伊朗制裁豁免 百億美元解凍引共和黨抨擊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再次延長一項具爭議性的制裁豁免,允許伊朗動用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45億元)的伊拉克積欠款項。這項決定就在前總統川普贏得總統大選的兩天後發布,引發共和黨批評。

福斯新聞網(Fox News)11日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次延長了這項人道貿易的制裁豁免,允許伊朗使用在伊拉克和阿曼的帳戶。然而,共和黨批評人士認為,允許伊朗政權動用這些資金,等同於讓伊朗有更多資源支援中東地區的恐怖主義,或推進其核武計畫。

國務院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上週證實:「國務院在11月7日第23次延長了伊拉克的電力制裁豁免,為期120天。這項豁免始於2018年,當時是川普第一任期。」他補充說:「美國致力於減少伊朗在該地區的惡意影響。我們的觀點是,一個穩定、主權和安全的伊拉克對這些努力至關重要。」

美國國會已通過多項針對伊朗的制裁法案,授權總統在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情況下,暫時中止或「豁免」制裁。

該豁免將於明年一月川普就職後到期。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是否會再次延長制裁豁免。川普的交接團隊尚未回覆置評請求。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共和黨籍,德州)10日指出,這項制裁豁免允許伊朗資助代理恐怖組織,這些組織曾攻擊美國駐中東部隊。

麥考爾在X平台上發文表示:「眾議院已經兩次投票取消這些豁免授權。但拜登政府仍然豁免了制裁,讓伊朗政權獲得更多資金,用於資助其恐怖主義代理人和核武計畫。美國不應該資助伊朗的惡意活動。」

(自由電子報)
--
*48小時狂炸350多次 以軍要在敘南建淨空區

金融時報報導,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倒台後,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軍事基地數百次,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十日表示,總理內唐亞胡已下令在敘利亞南部建立「淨空區」,這個區域內未取得以色列許可,不得使用武器和進行恐怖主義活動。

以色列地面部隊近日跨越以軍占領的戈蘭高地,進入敘利亞非軍事區,占領許多廢棄軍事據點。

過去四十八小時,以軍狂轟敘利亞三百五十多次,軍艦還攻擊敘利亞的阿爾拜達和拉塔基亞港口海軍基地。卡茲說,以色列成功摧毀敘利亞規模有限的海軍。

以色列防長卡茲表示,他和內唐亞胡總理已指示以軍,在敘南建立沒有武器和恐怖主義威脅的「淨空區」。他表示以軍不會永久駐守當地,但沒有詳細說明該區域的地理邊界,也沒有說明將採取何種行動來建立該區域。

紐約時報指出,以色列稱其轟炸已摧毀敘利亞大多數戰略武器,包括飛彈、飛機、海軍船艦、軍事基礎設施等。

以色列在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後的軍事行動,已引發國際社會譴責。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呼籲以軍立即停止轟炸。

專家指出,以色列轟炸敘利亞軍事資產,並進入戈蘭高地緩衝區,凸顯以國擔憂阿塞德政權倒台後會出現最糟糕的情況。

分析家說以軍空襲敘利亞,目標包括化學武器庫、防空系統等設施,以防落入反抗軍之手,也擔心阿塞德遭推翻恐導致敘國情勢惡化。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阿德雷十日否認以軍已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推進的報導,稱以色列部隊「目前駐紮在緩衝區內以及靠近邊境的防禦據點,以保護以色列邊境」。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