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40311 311大地震福島核災篇

福島3周年 孩子沒在戶外玩過 每次吃東西都問「有輻射嗎」

311東日本大震災今滿3周年,仍有26.7萬災民住在臨時住所無法回家。核災陰影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甚至是下一個世代發展,有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沒在室外玩耍過。最新調查發現,福島兒童不僅體重較重,也有情緒問題。更讓父母擔心的是,當地兒童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似乎也較高。


位於福島第一核電廠西部約55公里處的郡山市,災後規定2歲以下兒童每天不得在戶外待超過15分鐘、3至5歲孩童則不得超過半小時。雖然此禁令去年10月解除,但家長仍不放心讓孩子接觸戶外空氣,有些孩子從出生後沒在室外玩耍過,幼稚園把遊樂設施全設在室內。當地幼稚園園長平栗說,有些孩子說想去戶外沙坑堆沙,但都遭禁止,「有孩子非常擔心,每次吃東西都會問:『裡面有輻射嗎?』」

壓力過大情緒易怒
福島兒童因缺乏室外活動,普遍肢體協調性不佳,很多孩子不會騎腳踏車且情緒易怒。福島縣教育局調查指,當地5歲兒童體重比全國平均重半公斤,6歲童重1公斤,而11歲男童則重3公斤。體能測驗表現也比以往差。此外,校園也經常出現爭吵、打架等情況,可能跟心理壓力過大有關。

駐日代表出席追悼
另外,福島18歲以下人口有33人確診甲狀腺癌,另有75起疑似病例,遠高於日本平均數字。不過有學者認為,以往日本沒有大規模檢查甲狀腺癌的報告,且比較數字也不相同,仍無法證實當地甲狀腺癌和核災有關。
災後壓力讓311死亡人數持續增加,據日本警察廳公布數字,311大震災死亡1萬5884人,另有2633人失蹤。另有多達3048人因不堪災後的身、心壓力導致疲勞或健康惡化而亡故。
日本政府今將於東京舉行追悼活動,安倍政府比照去年,邀請我駐日代表沈斯淳上台獻花,但由於去年中國曾強烈抗議,所以今年我外交單位很低調,雖已收到日本邀請,但並未張揚,以免生變。

災區取景電影上映
由於今天為非假日,包括福島及岩手縣多地前天已事先舉行儀式,方便罹難者家屬前來哀悼。
福島核災是25年來全球最慘核災,福島第一核電廠周圍30公里被列為禁區,災民恐再也無法回家,一部名為《家路》(Homeland)的電影,描述一名農夫偷偷返回禁區的故事,全面在災區取景,本月起在日本上映,是當地第一部大製作的311情節商業片。

311東日本大震災位置
日本東北宮城外海於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發生規模9.0強震,最大浪高逾15公尺,之後有逾400起餘震,1萬5884人死亡、2633人失蹤。福島第一核電廠遭海嘯破壞,引發更大的核能災難。資料來源:路透

從數字看311
◆死亡人數:15884人
◆失蹤人數:2633人
◆因海嘯受損農地的復耕比率:7成
◆離鄉避難者:26.7萬人
◆為災民而建的國宅已完工比率:3%
◆補助金已運用比率:51%
◆重災區可用經費(2012年度決算金額):3兆9035億日幣(約1.14兆台幣)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311/LB16/LB16_004.jpg

安倍重啟反應爐 日法德同步抗議

日本311東日本大震災導致福島核電廠災難,引發全球反核聲浪,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311周年前夕表示,日本將重啟核子反應爐。另外東京都公共衛生研究所公布數據顯示,東京輻射量已恢復311前的標準,比倫敦、巴黎等國際城市還低。
對日本應變核災的能力,國內外都有疑慮,中國新華社評論昨批判日本政府缺乏社會責任感,對核子污染情形隱瞞,福島核災是「明顯的人禍」。日本東京前天有3萬人上街抗議政府重啟核能,包括法、德、瑞士等反核人士也在法國費森漢姆示威響應。

將於今年底運作
安倍昨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為了拼經濟:「我打算重啟那些通過『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嚴格審查的核子反應爐,當然也要獲得當地民眾的諒解。」目前全日本48座核能反應爐都停止運作,部分反應爐可望通過新的核能規範並於今年稍晚重新運作。

天天排放核污水
據日本媒體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過去3年來共有3萬名員工參與善後工作,其中逾半數超標,即年輻射量達5千微西弗(microsieverts)以上。雖然2011年3月後輻射量超標人數大幅減少,但去年7月出現輻污水外洩問題後,輻射量超標人數又開始增加。
日本政府去年8月承認福島每天有至少300噸污水流入海洋,東京電力公司多次宣稱「不得已」要排放核污水,卻從不說明排放量,核災1年後,在美國西岸捕獲的鮪魚,測得放射性銫,甚至在7千多公尺的深海都檢測到銫。

(蘋果日報)
--
日本311震殤3週年 輻射污水阻塞重建路

日本東北大地震發生屆滿三週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十日召開記者會宣示,未來的一年將是讓大家對重建「有感」的一年。事實上,日本NPO學會調查岩手、福島及宮城三縣沿海居民,認為生活已充分恢復到災前水準的人不到三成。福島核一廠大量的輻污水讓搶救工作困難重重,廢爐之路長達四十年以上,管制區的除污工作略有進展,但災民返家的意願已逐漸隨著精力的消逝而沖淡。

逾七成災民認為生活水準沒恢復

三一一大地震帶給日本的傷害,因為不只是地震,還有海嘯的重創及福島核災,除了有形的瓦礫清除之外,還有看不見的輻射污染及心靈的創傷與恐懼,重建工作顯得更加複雜且困難。

日本NPO學會去年底針對岩手、福島及宮城三縣三十七個市町村沿海近一千九百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表示生活水準已充分恢復到震災前水準的人僅有二十六.六%,而且其中以居住在仙台市等都會區者居多,原本居住在核一廠附近的居民則有近五成認為沒有恢復。

安倍解除核廠20公里內田村市管制

安倍也宣布,位於福島核一廠半徑二十公里內的田村市,將在下月一日解除管制,約有三百六十多名居民可以重返家園。田村市是十一個被強制撤離的市町村之一,今年內預定還有楢葉町、川內村可望解除管制,但污染嚴重的大熊町、雙葉町、浪江町及飯館村等部分地區被劃為難以返回區域,對此區總數約兩萬五千名居民來說,重返家園已是不可能實現的夢,就算實現也將是惡夢。

安倍也承諾,明年三月底前完成一萬戶災民用的公營住宅建設,震災時崩壞的常盤高速道路也將提前在明年五月黃金週前全面通車。

福島核一廠的搶救工作一直沒有停止,四號機組廢燃料池內的一千五百多支燃料棒,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取出轉移到別處保管。搶救工作雖有進展,但為了反應爐降溫及地下水流入,每天產生大量的輻污水,稍有不慎即外洩流入大海。

沿海三縣4成地主 打算買地他移

災後雖築起一道道更長更高的防波堤,但讀賣新聞調查顯示,岩手、福島及宮城三縣沿海參與土地重劃的地主中,有四成傾向賣地他移,因為他們害怕海嘯再次來襲,而地方也擔心,即便重建也只剩空城。

安倍期望當二○二○年東京奧運聖火傳遞到東北地區時,可以讓全世界看到浴火重生的東北,但這樣的情景能否降臨?目前仍是一個疑問。

發展綠能、溫泉館種蔬果 災區重燃生機

日本三一一地震屆滿三週年,儘管重建復原速度緩慢,但居民發揮生命的韌性,卻也讓此地展現出新景象,例如災害危險區土地設置太陽能發電,失去客人的溫泉旅館改以溫泉熱能栽培蔬果,地方金屬加工業者投入廢爐機器人開發等,用「打斷手骨顛倒勇」來形容日本東北地區的居民,再貼切不過。

災區子弟冬奧奪金 激勵人心

今年最令東北地區鄉親振奮的新聞,莫過於東北子弟羽生結弦在索契冬奧中拿下男子花式滑冰金牌,十九歲的羽生三年前在仙台滑冰場練習時,正好遇上大地震,滑冰場被震得殘破不堪,他說自己是穿著滑冰鞋邊哭邊跑逃出滑冰場,至今想起仍會淚流不止,為了生活一度想放棄滑冰,但仍堅持下來,希望把獎牌獻給因震災而受傷的日本。

岩手、宮城及福島三縣沿海受到海嘯重創,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三縣一萬三九○八公頃土地為「災害危險區域」,不得新建住宅和公園等。宮城縣東松原市臨海近五公頃的一座公園即被劃入危險區,為了有效利用土地,東松原市和三井物產合作,架設大型太陽能發電板,去年八月運轉,可供六百戶家庭使用。

位於福島縣福島市的土湯溫泉,當地溫泉旅館受核災風評波及,觀光客大量流失,十六家旅館僅剩十一家營業,業者自力救濟改以地熱發電,並且利用溫泉水溫提供熱帶蔬果溫室栽培所需的熱度,現在連廢棄旅館也用來栽種蔬果,反而成了當地觀光賣點,業者還計畫用溫泉養甲魚。

福島核廠包商研發廢爐機器人

福島縣磐城市的一名金屬加工業者,震災前原本為福島核一廠的包商,災後轉做太陽能發電基台和風力發電用的風扇,為了替重建盡一份心力,今年和軟體開發等十多家公司合作,決定投入開發反應爐廢爐機器人。

核災陰霾 東京人衣物仍不敢晾戶外

今天是日本三一一世紀大地震三週年,震壞的馬路、海嘯沖毀的房屋,加上福島核電廠爆炸,輻射大量外釋,至今仍有十六萬人回不了家園。前東京都國立市市長上原公子提醒,核災影響範圍大,空氣與水都受到影響,「即使住在東京的女兒,核災三年後的今天,仍不敢將衣物掛在戶外!」

上原公子表示,福島核災影響的不只是附近居民,距離兩百多公里外的東京,空氣與水也都受到污染。淨水廠內的自來水竟然驗出銫,政府優先對有嬰兒的家庭發放瓶裝礦泉水;奶粉也被驗出輻射,原來是生產過程中,工廠廠房持續換氣,造成輻射空氣進入,進而污染奶粉。自己三十七歲住在東京的女兒,至今蔬果都不敢在東京買,只敢從九州採購,衣服也都不敢晾在室外。

日前訪台的前雙葉町町長井戶川克隆,帶來日本福島核一廠用機器人進入殘破圍阻體內最新照片,只見建築鋼筋裸露、混凝土完全被炸開,顯見當時氫爆力道之大;圍阻體內的水管、纜線散落一地;原子爐頂蓋還在,但四周設備完全傾倒、斷裂,令人怵目驚心。

日本國會事故調查委員會調查已有結論指出,福島核災完全是「人禍」,是政府、核安管制機關與電力公司間的核安迷思。調查員之一的田中三彥去年訪台更曾指出,旁證顯示在大海嘯來臨前,有些重要排放蒸氣管線已在地震時震壞了,顯然日本政府與電力公司都不願面對地震因素,因為這意味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金錢去提升核電廠的耐震能力。

原能會:已強化設備

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表示,我國核電廠比日本福島電廠多了提供緊急電源和水源的設施,而且在日本核災後進行核安總體檢,強化核電機組抗地震、防山洪、耐海嘯的能力;在歐盟壓力測試同儕審查後,已要求核電廠在現有基礎上以一.六七倍強化耐震能力,也要求台電公司按FSAR(終期安全分析報告)的最大海嘯溯上高度,加上六公尺餘裕進行海嘯牆的設計施工;另增購移動式電源車、要把電廠全黑(喪失電源)狀況可能性降至最低,並且要求制定斷然處置措施,力求維護民眾安全。

(自由時報)
--
遺恨福島 日本核災難復原

晚冬的日本東北仍是白雪片片的北國景色。從福島縣首府福島市前往核災管制區雙葉町,沿途是美麗的原始森林,若不是手中的輻射偵測器不時嗶嗶作響,一般人可能會忘記這裡是福島核災受創最重之處。

日本福島核災爆發滿三年,「福島復興」是福島縣內最常見的標語,但福島居民石田政幸說:「福島會復興,但沒辦法復原」。

除不掉的傷… 祖墳也遷了

在福島核災後,日本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除染(清除輻射汙染)工程,校園、公園內的土壤被剷起,換上沒有汙染的土;除染工程人員挨家挨戶清洗房屋。日本希望在二○一六年左右完成這項浩大工程。

石田政幸卻對除染效果大表質疑,「除染完畢,一片樹葉從樹梢飄落,(輻射量)又上升了。」

記者持輻射偵測儀器測量,在福島核災管制區內的主要幹道附近,雖然偵測到的輻射劑量在每小時零點二微西弗左右,低於官方的每小時零點二三微西弗標準,但轉往較郊區的樹林內,輻射劑量立刻增加到每小時零點四微西弗。

在福島核災後發生兩年多後,石田政幸一家人才獲准探視他們在雙葉町的老家,但這距離真正的「返家」,還有遙遠的距離。

雙葉町面積五十一平方公里,約是五個台北市大安區大小,緊鄰著發生核災的福島一廠,是受福島核災影響最深之處。到去年底為止,仍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六的町面積被列為「歸還困難區域」,禁止居民返家。

石田政幸的母親石田喜久子帶著記者來到石田家祖墳前,因三一一地震損毀的墓碑,迄今無法修復。石田喜久子指著一旁同樣頹圮的墓碑說:「這家人已把祖墳遷往鹿兒島,不會再回來了。」

同樣緊鄰福島一廠的富岡町,空城蕭條的景象與雙葉町毫無分別。

當地一座知名寺廟寶鏡寺已人去樓空,因擔心竊賊,住持把鍍金的神像一起帶走。退休教師佐藤三男說,「連神明都走了,人要回來就更難了。」

帶不走的鞋… 甲子園夢碎

福島縣立雙葉高等學校的操場上,在福島核災三年後,輻射量仍高達每小時一點四微西弗。

雙葉高校是福島有名的棒球名校,曾兩度打入日本全國甲子園大賽,校園中的棒球場計分版上,還寫著「二○一一(距春季甲子園大賽)四十二天、(距夏季甲子園大賽)一百廿四天」。

雙葉高校載送棒球選手的遊覽車還停在廢棄的校園內,球場旁的鞋櫃中還擺放著選手來不及帶走的釘鞋,雙葉高校的甲子園夢,還要很多年才能重現。

福島核災後,包括雙葉高校在內的眾多境內中小學,紛紛遷往外地,或是與其他學校共用校園,或者是棲身在臨時搭建的組合屋內,由於不少校園汙染嚴重,未來要原地辦學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回不去的家… 二萬人流浪

包含雙葉町、富岡町等十一個核災管制區域,目前還有超過二萬人在外地避難。日本官方承認,部分受輻射汙染的區域,恐永遠無法讓居民返鄉。

東京電力副社長石崎芳行在三一一地震爆發時擔任福島二廠廠長,現在兼任東電福島復興本社最高主管,肩負福島核災善後與復原重任。

石崎芳行指出,福島除染目標希望在二○二○年前完成,「很遺憾有部分居民可能無法回來。」

福島災民無法返鄉,除受限於除染進度外,除染工作累積的龐大廢棄物,目前仍堆放在福島縣內,未來日本政府將在福島縣內興建中間儲存場收存這些廢棄物,而這些儲存場址附近,未來都無法讓民眾居住。

吉澤正巳是福島縣浪江町一座牧場的管理員,福島核災後,吉澤正巳不忍牧場飼養的福島和牛餓死,成立「希望的牧場」,在輻射威脅下,繼續在當地照顧牛隻。

由於缺乏經費,「希望的牧場」內的牛隻,吃的是受輻射汙染的糧草。吉澤正巳說,「我已六十歲,就算受輻射影響,應該可以再活廿多年,我會照顧這些牛隻到死為止」。

吉澤正巳指著「希望的牧場」內東電豎立的電塔說,在福島發的電,透過這些電塔送往東京,但福島核災的代價,卻由當地人承擔。

吉澤正巳去年周周從福島開著反核宣傳車,跋涉三百里到東京街頭演講,去年共在東京演講七十一次,「我要讓東京人知道,福島有那麼多被遺棄的村莊、被遺棄的牛,只是因為你們要用便宜的電。」

「希望的牧場」內的廢棄水塔上用噴漆寫著大大的「三一二、無念」,描述災民對三一二爆發的福島核災有多麼的悔恨與不甘心。

這個悔恨,就像看不見卻令人聞之色變的輻射汙染一樣,還要伴隨日本很長的時光。福島核災的代價,日本得用好幾個世代,才能還清。

http://nuclear.udn.com/magimages/1/PHOTO/1034/1034/1101.gif

隨時打包 福島災區得偵測強迫症

年逾七十歲的川崎芳治夫婦,在福島核災後失去了家園,去年底搬進由台灣紅十字會資助興建的新地町高齡者共同住宅。川崎芳治靦靦的向記者介紹他的新家,福島核災後他唯一從老家中來得及帶出的物品,是擺放在他新臥房床頭的收音機。

「福島核災後,政府要我們隨身攜帶收音機接受指示。」川崎芳治說,雖然已經搬到沒有輻射威脅的新地町,但川崎芳治夫妻仍把核災緊急逃生的必需物品,打包好放在客廳最顯眼之處。

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發給災區居民每人一支簡易輻射偵測器,像是一支大型鋼筆的偵測器可以插在口袋裡隨身攜帶,福島地區不少低頭族看的不是智慧型手機,而是輻射偵測器。

雙葉町居民松井敦史打開背包,除了政府發放的簡易輻射偵測器外,他還另外自費買了一台更精密的手持輻射偵測儀。

松井敦史說,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官方救災體系紊亂,在沒確定輻射飄散方向前就叫災民撤離,他氣憤的說,不少雙葉町災民撤往西北邊的浪江町,但沒想到風向將福島一廠的輻射物質吹往浪江町方向,讓災民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在福島縣內,隨處可見輻射偵測儀器,松井敦史坦言不少災民心情隨著輻射偵測器上的數據起起伏伏,「像是一種強迫症」。

福島市健康福祉部在福島市內設立的一座兒童室內遊戲場,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項目是玩沙池,在沙坑旁特別貼了一張告示,強調池裡的沙不是取自於福島,而是來自隔壁的山形縣。

帶女兒來這座遊戲場遊玩的植木佑二說,在福島核災後,福島縣一年要為兒童健康檢查二次,他說對於女兒會接觸到的日常用品,一定會注意輻射的問題。

日本社會在福島核災後,出現一種跟輻射一樣看不到的,對核災災區的隱性排斥。

在福島一廠南方廿五公里處的廣野町,受核災影響輕微,境內的民宅與農地在去年已經百分之百完成清除輻射汙染工程。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廣野町不但是日本知名的農產品與觀光聖地,過去更是日本國家足球代表隊的訓練基地。

廣野町官員飯島洋一說,廣野町的生活機能已經逐步恢復,但專業人才不願意來廣野町,讓政府很頭痛,「像是廣野町的醫院重新開張,但卻找不到牙醫願意來駐診」。

廣野町生產的稻米在福島核災前深受日本消費者喜愛,在核災後銷量慘跌,即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官員帶頭吃福島的農產品,但廣野町的稻米銷量仍只有福島核災前的半數不到,飯島洋一說,「稻米售價遠不如前」。

京都去年夏天舉辦的一場宗教活動,原本要使用福島縣內生產的木材焚燒祭拜祖先,但在民意的壓力下,最後悄悄的改用其他地方生產的木材。

日本綠色和平核能部門主任鈴木一惠指出,福島核災讓日本民眾對官方或電力公司已無信任感,輻射汙染的陰影,讓日本民眾要拿福島產品送朋友時,「擔心會不會受到另眼相看」。

愛懼核電 日本民眾心情像吃河豚

福島核災滿三年後,日本的新能源政策方向已逐漸明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個月在日本眾議院演說時指出,日本要立足現實,實施可以取得平衡的能源計畫。

在日本官方最新公布的能源基本計畫中,日本確定將核電納入供電來源之一,但同時追求降低對核能的依賴。

能源籃子 核電多少比重

日本原子力委員秋庭悅子說,核安很重要,經濟也很重要,日本的能源政策必須找到Best Mix(最佳組合)。

Best Mix是過去一年日本官、學界討論日本能源方向的關鍵詞。Mix代表進口能源比重逾九成的日本,必須將能源使用比重分散到不同籃子中;但什麼樣的比重對日本來說是最佳?

核電是不是不同組合中的一員,日本反核、擁核雙方仍在激辯。

日本官方智庫能源與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島桃子指出,日本確定核電是供電來源之一,不但代表日本的零核電道路即將改弦更張,更重要的是,確認核電是日本能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不像歐洲國家,可以仰賴他國供電。」日本總合研究所理事長寺島實郎也表示,過去五十年日本不斷追求穩定能源供給與降低能源價格兩大目標,要達到這兩大目標,日本必須保有一定的核電比重。

日本原本計畫在二○三○年時,要將核能發電比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三的計畫,但福島核災後,日本已經兩度全面關閉核電廠。

零核電背後,是日本花費鉅資買天然氣發電,日本民眾則面臨火力發電引發的空汙健康風險。

再生能源 能取代核電嗎

花大錢取代核電是日本現況,但反核派卻據以宣稱「沒有核電也不會缺電」。

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飯田哲也指出,日本應該大膽、果斷的停止核電,「不要再等」,日本若同時大力推動節能與發展再生能源,「百分之百可以取代核電」。

去年底日本出乎外界預料,宣布要下調二氧化碳排放目標,這是日本降低核電發電比重的後遺症之一。

以天然氣等火力發電取代核電,讓日本供電在過去三年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日本天然氣仰賴進口,在每年用電量最大的夏天,天然氣庫存量只有七天,與台灣一樣,「斷氣就等於斷電」。提供東京首都圈供電的川崎火力發電廠廠長小關正剛坦言,因為天然氣發電重要性提高,日本天然氣發電廠歲修時間被迫縮短。

核廠重啟 六成民眾反對

日本已有十六部核能機組申請恢復重新運轉,最快今年夏天前,日本又將有核電投入供電行列。

經濟上的龐大利益,讓日本官方推動核電廠重新啟動的態勢愈來愈明顯,但日本民意反對核電廠重啟的聲浪仍大,日本共同社在一月底對日本全國的最新民調顯示,有多達六成民眾反對核電廠重啟動。

日本原子力技術協會前最高顧問石川迪夫形容,當前日本對核電又愛又懼,就像日本人「愛吃河豚,但又擔心吃了河豚可能會沒命。」

日本人無法放棄美味的河豚,對於核電的經濟利益也難割捨。石川迪夫說,日本人愛吃美味但有劇毒的河豚,但也愛惜生命,因此會想辦法不要因吃河豚而丟了性命,「日本對核電的態度也一樣」。

追日種電 日本人想擺脫核依賴

冬季的周末假日,距離東京一小時車程的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綠區,湧進了一批報名參加藤野電力舉辦的太陽能工作坊的學員,冒著冬日寒風學習組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學員鈴木先生說,希望他的家中用電可以靠太陽能,「若每個日本家庭都這麼做,日本就不需要核電了」。

藤野電力並不是一家電力公司,而是一群住在相模原市綠區(原名藤野町)的居民,為尋求轉型為永續生存的社區,在福島核災後開始追求能源自主,希望不再向傳統電力公司買電。

福島核災後,愈來愈多日本人開始反思,與其使用有安全疑慮的核電,為何不使用隨處可得的太陽能?日本各地出現愈來愈多像是藤野電力的組織,他們不想冒核安風險,不再向傳統電力公司買電。

當前的日本,處處可見民宅、超市或工廠屋頂裝設著黝黑閃亮的太陽能發電板,鄉間農地種的不再是傳統農作物,而是「電」。

二○一一年福島核災後,隔年七月日本開始實施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到去年十月底的十六個月,日本新增五百八十五點二萬瓩的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較法案實施前多了近三成,比台灣目前運轉中的三座核電廠的裝置容量總和還高,其中高達九成七是太陽能發電。

目前日本各家大型家電賣場,都可見到太陽能發電廠商設攤駐點,協助消費者評估、申請到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費用壓低到只要台幣十萬餘元。

去年初在自家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田中裕二說,白天外出工作,家裡用電很少,太陽能發電賣給電力公司,每度可賣卅八日圓,晚上再以每度廿五元向電力公司買電,一來一回之間,省了不少電費。

「政策力挺、民心支持,讓日本太陽能發電爆發速度超出市場預期」,愛媛縣松山市的太陽能模組廠E-Solar執行長孫斯美指出,各國發展太陽能發電的快慢,與政府政策支持力道的強弱密切相關。

E-Solar是台灣旭晶轉投資的公司,E-Solar不僅生產太陽能發電模組,自身還在鄰近的廣島設立地面太陽能發電站賣電賺錢。除了旭晶外,另一家上市公司碩禾,去年也宣布在日本東北興建太陽能發電站,今年日本將成為僅次於中國大陸的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

福島核災點燃了日本民眾期待擺脫核依賴的火種,也讓日本再生能源列車,找到了快速前進的新動力。

http://nuclear.udn.com/magimages/1/PHOTO/1039/1039/1094.gif

重啟核電?安倍「不方便預告」

「這不是終點,而是重返故鄉的起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三一一大地震發生滿三年的前一傍晚召開記者會,保證明年三月底前完成萬戶災區公營住宅,並指示貫穿福島縣的常磐快速道路提前開通;至於核電廠再啟動的時間表,「我不方便做預告。」

安倍說,過去一年是「始動的一年」,讓進度大幅落後的重建工作動起來;接下來要努力做到「有感的一年」,盼更多人結束逃難生活,在明年的三月十一日到新的環境定下來。

他承諾明年三月底前,在兩百個地區完成村落遷移至高地的工作,並興建一萬多戶的公營住宅。另外,起點在東京、終點在仙台的常磐快速道路,因受震災影響,福島境內多處路段不通,安倍指示明年春天黃金周前通車,以加速福島重建。

他說,下個月一日起福島縣田村市部分區域,解除避難,「這不是終點,而是重返故鄉的起點。」

許多災區居民擔心二○二○年東京奧運,將瓜分政府預算及建設材料、人力,安倍說,「是要藉東京奧運的機會,把東北的重建成果展示在世人眼前。」

這場記者會是少數開放給外國媒體的官邸記者會,並刻意安排來自災區的地方報記者坐在會場中央前排;全部六個提問機會,留給他們三個。

有記者問到核電廠再啟動及時間表,安倍重申,在確保安全的大前提下,獨立的原子力法規委員會依全世界最嚴格的標準,審查核電廠,通過審查的核電廠才會再運轉,但由於委員會仍在進行安全審查,他不方便預告時間表。

福島三周年 全球非核風怎麼吹/聯合報社論

福島核災屆滿三年。過去一年,日本在災區的重建進度有限,但其國內非核、反核的氛圍已微妙變化,朝有條件重啟核電廠的方向發展。當時率先宣布二○二二無核家園的德國,也因再生能源代價極高,替代的天然氣又過度依賴俄國,質疑聲浪空前。其他核電國家經過「福島省思」後,多半亦繼續發展核電。

福島災區雖已同意若干災民返回家園,但重建難度顯然遠超過預期,無法克服。近兩千五百萬噸輻射汙染垃圾的移除,至今毫無進度,政府說「現地暫時儲存」,但民眾普遍認為現地是「終極儲存場」。遭輻射汙染的土壤需客土替代,但既找不到新土,汙染土方也沒地方願意收容。類似難解的問題一大堆,棘手之極。

儘管如此,隨著時間變化,非核氣氛卻逐漸發生變化。跡象一,擁核派首相安倍晉三支持的舛添要一當選東京都知事,擊敗鼓吹無核家園的前首相細川護熙及小泉純一郎聯盟;跡象二,安倍內閣最近針對核電廠周圍卅公里內的一五七個地方政府進行「是否同意重啟核電廠」的問卷調查,結果近三成「同意」或「有條件同意」,與「不同意重啟」旗鼓相當。這與災後幾乎沒有任何地方政府同意重啟核電廠,已有顯著變化。

氛圍之所以逐漸變化,原因包括:其一,核電廠全面關閉對日本經濟和民生的傷害,超出了人民的承受力。關閉核電廠後,能源缺口以進口天然氣填補,災後三年總計支出達兩千兩百億美元;這個數字,和近三年日本的貿易逆差值相當。此外,因能源短缺而導致若干企業縮小生產規模,也造成海外市場流失;這部分尚無法量化計算。

其二,日本眾議院組織獨立調查委員會提出事故報告,定位福島災變不是地震、海嘯等天災,而是人禍。福島所屬的東電公司,三十多年不理會核管部門的建議,長時間忽視國際核安應對更新,因而釀禍;「離震央更近,東北電力公司的女川核電廠為什麼安然無恙?因為他們同步更新核安措施。」委員會將核災定位為人禍、不是天災,說服民眾有改善餘地。

德國方面,三年來全力推動「非核」雖有相當進展,但似乎進入「撞牆期」。其內部因素是,目前再生能源的生產僅達目標的四分之一,但電價已連續調高,約為台灣的四倍、每度電合台幣十二元,今年還要再調高二十%。電價連漲使得民眾負擔沉重,基於選票考量,國會議員對梅克爾政府已多所責難。

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是天然氣來源成為隱憂,使問題更棘手。德國天然氣近四成來自俄羅斯,雖然兩國簽有合作埋管供氣的協定,但對俄羅斯依賴太深一直深受爭議。最近俄國與烏克蘭衝突加劇,不巧的是輸德的供氣管線穿越烏克蘭境內,萬一俄國因戰爭減壓供氣甚或停供,德國將措手不及。

美國以其核電工業及核安前瞻地位,一直是核電大國,核電比重僅次於法國。福島災後,重新檢討核電廠設計及核安管制措施,並以密集民調精準掌握民眾想法後,繼續發展核電。目前美國有五座新廠興建中、十四個機組申請建廠;另方面,增加發電功率的電廠升載、延役同步進行,毫不猶疑地繼續領取「核電紅利」。

美國也同步開發小容量核電機組,預計二○二四即可併聯商轉。小機組讓電力調度靈活,也可分散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電廠種類選擇完全取決於成本,由於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突破,加上內陸輸氣管線密度極高,天然氣價格走低,關老燃煤電廠是必然走向。至於新建電廠,核能或燃氣的選擇彈性很大。

歐陸諸國除了德、義、瑞士確定非核路線,法、英乃至曾宣布廢核的瑞典等國都繼續發展核電;其中,除了經濟因素外,減碳的壓力也是重要考慮。至於中國、印度、南非、巴西等新興工業國,則從未減緩發展核電,還進一步擴充核電廠。

福島核災確屬空前,引發全球「核電/非核」論辯也屬必然,但論辯之外,更關鍵的是如何向前走。三年下來,全球核電國家對福島成災的無水、無電、應對延宕的「電廠全黑」危機徹底檢討,做了從軟、硬體,到防災決策觀念的徹底改革。對照台灣,「核電/非核」仍處於焦土對峙,卻無任何徹底務實的檢討與改革,這毋寧是更大的人禍。

(聯合報)
--
安倍:明年3月底前 完成1萬戶住宅

東日本大震災發生至11日屆滿3年,但災區重建的腳步慢如牛步,3縣至今還有近10萬人被迫在組合屋度日。有學者指出,重建工作無法順利推展是因為日本欠缺政治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日在記者會上強調,他下定決心,今後的一年要讓災區民眾實際感受到重建的成果。

安倍表示:「這一年是大延誤的重建工作動起來的一年,雖然現實中仍有許多人過著避難生活,但在明年3月底以前,將讓集體遷移高台計畫中的約200個地區、1萬戶以上的住宅完工。」

安倍宣布,明年黃金周(4月底至5月初的連假)前,將開放封鎖已久的常盤車道,並將東北災區列入2020年東京奧運的聖火路線中,讓聖火傳遞跑者跑過災區的畫面,帶給全球人們勇氣。

根據日本警察廳至2月底的最新統計,311大震災造成日本全國12都道縣共1萬5884人死亡,以岩手、宮城、福島3縣為主的災區至今仍有2636人失蹤。

日本復興廳至2月13日的統計則指出,全國約有26萬7千名避難者。3縣至今仍有約9萬7千人被迫在臨時組合屋中度日。因建築用地取得困難及建築材料不足等原因,預定讓3縣災民遷居的住宅數只完成3%,集體遷居高台等的遷村計畫只達到1成。此外,因核災造成物產品形象受損,對於產業的打擊仍十分嚴重。

(中國時報)
--
311地震周年 災區重建路迢迢

311東日本大震災周二屆滿3週年,但災區重建牛步化,仍有數萬災民無家可歸,加上日本營造業開始投入2020東京奧運場館興建與老舊基礎設施改善工程,缺工缺料的問題將更形嚴重,恐大加阻礙重建進度。

美聯社報導,東北災區重建計畫雖老早成形,但技工和建材短缺拖延工程進度。以岩手縣的田野火田村(Tanohata)為例,完工的新屋不到十分之一﹔整個災區建好的永久屋不到8%,超過四分之三的工程尚未動工。

日本政府編列25兆日圓(2,500億美元)直至2016年3月,作為東北地震、海嘯及核災災區重建經費。然迄今福島縣仍有約5萬居民,因輻射疑慮而有家歸不得。

麻省理工學院神田教授(Shun Kanda)指出,將防波堤等大型基礎設施列為優先施工項目,導致住宅和社區重建被排擠在後,也無助解決東北地區因年輕人外移及人口老化而長期沒落的問題。

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有半數住家毀於311震災,首批完工的120戶住宅區預訂今年9月啟用,副市長久保田(Takashi Kubota)表示,尚有2,000戶人家需新屋入住。他說:「這裡許多災民擔心,奧運工程會進一步拖慢重建腳步。」

大槌町町長碇川豐(Yutaka Ikarigawa)近來對記者表示,東京申奧成功固然舉國歡騰,「但讓我甚感憂心的是,關東地區一旦為籌備奧運大興土木之後,恐怕會苦於工人、設備及建材匱乏。」

二度主辦夏季奧運的東京,訂今年5月著手展開奧運相關的興建工程,首先拆除舊有的國家體育場(National Stadium),斥資1,300億日圓(13億美元)原地打造可容納8萬名觀眾的全新主場館,落成後由2019世界盃橄欖球賽打頭陣率先使用。

除此之外,東京當局還將另蓋10座奧運比賽場館,修繕或汰換下水道、道路、橋樑和隧道等基礎設施,這當中有許多係為1964年東京奧運興建的設施。

憂輻射 災區幼兒看不到天空

日本福島縣3年前因311震災爆發核電廠輻射外洩事故後,當地父母為免自己的幼兒受輻射污染影響健康,嚴格限制他們外出做戶外活動,但小孩長期以來足不出戶也引發一些後遺症。

自福島縣第一核電廠2011年發生核災後,縣內郡山市(Koriyama)當局建議家長,每天勿讓2歲以下幼兒待在戶外超過15分鐘,3到5歲孩童在戶外的時間限制在30分鐘以內。

儘管這些限制在去年10月解除,但由於父母仍不放心,許多幼稚園及托兒所順應家長的要求,繼續對小孩下禁足令。

在郡山市一處室內遊樂場,無意中聽到一名母親對孩子說:「盡量不要接觸到外面空氣。」當地連3歲小孩都知道「輻射」這個名詞。

育有3子的34歲媽媽金田(Ayumi Kaneta)表示,她試著不讓小孩外出,也不開窗戶,「我都到福島以外的地區採買食物,這就是我們平日生活的寫照。」

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子事故之後,當地兒童罹患甲狀腺癌激增,但聯合國去年5月指稱,福島地區兒童的罹癌率未如預期般嚴重。

然而日本官員及教育專家指出,福島兒童長時間待在室內的後遺症,如今已開始浮現,包括體能欠佳,缺乏協調性,部分孩童甚至連腳踏車都不會騎,還有暴躁易怒的情緒問題。

福島縣教育委員會的年度調查發現,福島地區各年齡層兒童有過重傾向,皆超過全國的平均值。當地5歲兒童體重比全國平均值多出0.5公斤,6歲男童多出1公斤,11歲男童更是超出平均值近3公斤。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