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140321

澳搜尋24米殘骸 馬航最可信線索

馬航失蹤 第13天
「這可能是我們手中最好的線索。」澳洲官員昨表示,根據美國數位全球公司提供的衛星照,搜尋失蹤十三天的馬來西亞航空MH370班機,首次出現突破性進展,在澳洲伯斯兩千五百公里外的印度洋上有兩個物體,其中一件長約二十四公尺,可能是MH370殘骸,澳、美和紐西蘭都派飛機前往,但初步未發現殘骸。



澳洲國防部長強森表示,應該可在兩、三天內確認衛星照的發現是否真的來自MH370。搭載兩百三十九人的馬航MH370班機,本月八日凌晨從吉隆坡起飛往中國北京途中失蹤,近兩周來多國搜尋,昨澳洲海事安全局(AMSA)公布,本周日的衛星照顯示,離西澳伯斯兩千五百公里外海面發現兩個物體,一件長約二十四公尺、另一件約五公尺,可能與失蹤航班有關。

看長度可能是機翼
馬國先前公布南北兩條空中走廊為失蹤航班可能航線,衛星拍到的兩物體位置與南走廊接近,二十四公尺長度也與機翼長度相若,澳洲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昨早通知馬國總理納吉(Najib Razak)。艾伯特向國會報告時形容,衛星影像「可信且可能重要」,馬國調查單位也認同。

浪高6米搜尋困難
AMSA官員強調,物體可能非常難定位,澳洲昨出動兩架P-3C「獵戶座」巡邏機到該海域,但依其航速,來回需八小時,依油量,最多只可搜尋兩小時,就得返航加油;美國P-8A「海神」巡邏機昨從吉隆坡出發,一度發現漂浮物,後證實與MH370無關;紐西蘭出動巡邏機及運輸機,運輸機若找到可疑殘骸將投放聲納浮標,期待趕在黑盒子三十天電量耗盡前接收訊號,
但該海域昨有暴風,能見度低,各國飛機未找到衛星拍攝的物體。英國《衛報》採訪專家表示,衛星照為十六日所攝,根據洋流估算,兩物體可能已往西移三百到四百公里。且當地平均浪高三公尺、最高浪達六公尺,增添搜尋困難。
澳洲與馬國皆對衛星影像表示「可信」,但亦審慎稱,「也可能與失蹤班機無關」,AMSA指貨輪航行中掉一個貨櫃並不罕見,可疑物體可能只是落海貨櫃。
安全專家說,若證實可疑物體為失蹤班機殘骸,可證明失蹤為人為,排除機械故障等理論,「班機在火警或災難下,不可能有能力飛到那裡。」英、美兩國專家分析衛星最後收到失蹤航班訊號,判定兩條可能航線,前天交予澳洲,助重點搜尋範圍大幅縮小,此範圍與衛星照拍攝到物體的位置也很接近。

省3百沒升級系統
《雪梨先驅晨報》昨引述衛星專家批馬航「省小錢、花大錢」,指馬航若肯每航班花約三百元台幣將班機電腦系統升級,電腦可在雷達偵測不到,或「通訊定址與回報系統」(ACARS)與答詢器都被關掉時,繼續傳送航向、速度、高度、油耗、引擎狀態等資訊,也不致令各國大海撈針。

馬航最新進度
◎澳洲在印度洋發現兩個疑與MH370有關物體,已派機前往並知會馬國
◎派出尋找可疑物體的巡邏機無功而返
◎中國擬派出最接近的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前往搜尋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搜尋MH370是美國的第一優先,會盡力提供資源
◎MH370機長扎哈列的飛行模擬器部分資料遭刪除,馬國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幫忙回復
◎南北兩條空中走廊周邊國家的搜尋繼續,範圍最遠達哈薩克西北部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321/LB14/LB14_002.jpg

搜索範圍大「這是噩夢任務」

官方的澳洲海事安全局(Australian Maritime Safety Authority,AMSA)昨宣布發現兩塊疑似馬航殘骸的物體,讓外界產生高度期望。但即使搜救經驗豐富,AMSA也坦言,要從廣大無邊的海洋打撈殘骸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全球最偏遠處」
法新社報導,在搜尋失蹤馬航任務中,AMSA在澳洲空軍、紐西蘭空軍與美國海軍的協助下,主要負責在印度洋上,包含陸地及海洋約五千二百八十萬平方公里的廣大範圍。目前已有澳洲皇家空軍的AP-3C獵戶座(Orion)巡邏機及美國海軍的P8海神(Poseidon)巡邏機,前往被澳洲國防部長強斯頓形容為「全球最偏遠處」,搜尋可能飛機殘骸。該水域深達三千五百到五千公尺。
AMSA的搜救經驗豐富,包括去年十一月參與俄國科學研究船受困南極洲冰洋的搜救行動,與去年五月荷蘭冒險家陶恩受困印度洋的救援。但澳洲國防部長強斯頓形容最新的任務:「這是一場噩夢。要(在廣大的海面上)辨識出我們透過衛星發現的影像,是一項極為繁複的任務。」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專家分析,即使該殘骸確實屬於失蹤馬航,也只是一小步進展。因為馬航失蹤已十幾天了,大部分殘骸恐沉沒海底,其餘則被洋流沖散,要找到墜機地點與主要殘骸非常困難。

為安華姻親 機長疑遭抹黑

馬航MH370失蹤事件也暴露馬國的政治惡鬥。美國《紐約時報》引述馬國反對黨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批評,當局將元兇指向支持反對黨的機長扎哈列,「對我們尋找失聯班機有幫助嗎?」另一在野黨人民公正黨副主席傅芝雅更直言,當局刻意將反對派與班機失蹤事件掛鉤。

FBI將協助復原資料
馬國警方日前稱,扎哈列家中的飛行模擬器內有印度洋周邊五條飛機跑道的程式,與班機失聯地點相符;前天,馬國代理交通部長希山慕丁更指,扎哈列的飛行模擬器資料曾遭刪除。種種發言似在暗示,扎哈列恐是事件元兇。因反對派領導人安華的兒子與扎哈列有姻親關係,且扎哈列曾在反對派競選活動效力,當局的指涉令外界有政治聯想。反對派的傅芝雅說:「馬來西亞流傳著一個笑話,不管出了什麼問題,都是安華的錯。」
《紐時》指刪除模擬器資料可能是例行工作,何況扎哈列一年多前就將飛行模擬器影片po上網,並未刻意隱瞞。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應馬國之邀,正式投入調查,將扎哈列家中的飛行模擬器送到FBI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總部鑑定。
昨傳出發現疑似殘骸,讓乘客家屬心情再波動,有些人忙求證,也有人不斷說:「我相信我的兒子還活著。」馬來西亞婦女、家庭和社會發展部長羅哈妮指出,家屬的心情已從第一階段的恐慌害怕期,進入到第二階段的等待消息期,但仍可能因壓力而失控

婦哭:要等到何時
前天,一名中國乘客的母親意圖闖進希山慕丁在吉隆坡的記者會,她哭喊:「叫我們等消息,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卻被保全粗暴架走,引發騷動。希山慕丁說:「我們對昨天發生的事感到遺憾。」他坦承,保全員「不當處理了在那裡(記者會外頭)的中國家屬。」

(蘋果日報)
--
搜尋馬航 西澳外海現2疑似殘骸

失聯十二天的馬航MH370班機的搜尋工作二十日出現重大進展,澳洲政府表示,在美國數位全球公司(DigitalGlobe)提供的衛星影像中,發現在南印度洋上有兩塊疑似是客機殘骸的漂浮物,但趕赴該水域察看的各國機船,目前並未找到這些漂浮物,懷疑可能已隨洋流漂至他處,因此確認它們是否真的屬於馬航客機,可能得花上二到三天時間。

長度各為24米、5米

這消息最早是由澳洲總理亞伯特對國會透露,稍後澳洲海事安全局(AMSA)召開記者會證實這兩塊漂浮物十六日被衛星影像發現,位置是澳洲西部伯斯的西南方約兩千五百公里處;其中一塊比較大的漂浮物長度達二十四公尺,第二塊漂浮物長約五公尺。馬國交通部長希山慕丁稍後稱,澳洲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其他衛星的佐證,是可靠的線索。

衛星影像顯示,其中一塊可能屬於機翼(波音777-200ER機翼長二十七公尺);倘若這真的是客機殘骸,該機墜海時機身仍相當完整。

澳洲、紐西蘭與美國已派遣四架飛機前往該水域察看,搜索約兩萬三千平方公里海域,但都沒有發現。這些疑似馬航殘骸的漂浮物,如今恐怕已經漂離被發現處。首位返航的澳洲獵戶座巡邏機駕駛員柏瑞爾說,當地天候惡劣,風高浪大。

在此同時,從非洲前往澳洲的挪威聖彼得堡號運車船,已應澳洲請求改向並抵達該水域,但目前並未發現任何殘骸;另有一艘配備有打撈設備的澳洲海軍船艦也改道前往馳援,但估計還要數天才能抵達。

洋流加風勢 恐漂更遠

搜尋這些殘骸並不容易,首先該地洋流強勁,一秒鐘可移動一公尺,而風勢又是另一變數,可能讓殘骸漂得更快更遠;其次,任何飛機飛到衛星影像地點,來回就要六個小時,以每趟任務八小時來說,只剩兩小時油料可以搜尋。

西澳大學海洋學教授帕提亞拉特齊說,以該區域洋流而論,倘若這些漂浮物來自馬航客機,則客機本身恐怕是在漂浮物以西約三、四百公里處沒入海中。若真的找到客機殘骸,下一步將是推算墜機點,再出動無人潛艇搜索海床,尋找黑盒子。

此一搜尋海域深度驚人,內有一個寬約兩百五十公里、長約四百公里的洋脊「博物學家高原」,是深約三千五百公尺的陸棚,而其附近區域的深度將近五千公尺。帕提亞拉特齊說,「在全世界可能找不到比這更糟糕的墜海地點」。

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看法指出,從調查人員大膽假設這架客機最後直飛南印度洋來看,意味馬航客機在最後幾個小時是處於自動飛行模式,正副機師可能已經因為火災或其他因素,喪失操控飛機能力。

(自由時報)
--
馬航疑似殘骸 四偵察機出動無功而返

澳洲總理艾伯特廿日表示,衛星畫面拍到南印度洋有兩個疑似失聯馬航班機的殘骸,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的四架長程偵察機隨即飛往疑似殘骸所在位置搜索,但因天候不佳,四架飛機均無功而返,準備翌日繼續搜尋。

澳洲當局表示,十六日拍攝的衛星畫面顯示,在澳洲伯斯港西南方約兩千五百公里的海域,有兩個物件,一個有廿四公尺長,另一個五公尺長。

澳洲海事安全局發言人楊恩說:「這是一個線索,可能是我們現在所有的最佳線索。」不過他語帶保留地說,這兩個物件也可能是這條航線上貨輪掉落的貨櫃,不過其中較大的物件比貨櫃還長。

一架美國最先進的長程偵察機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兩架澳洲獵戶座巡邏機,以及一架紐西蘭獵戶座巡邏機先後飛到疑似發現殘骸的偏遠海域,搜尋範圍約兩萬三千平方公里。

澳洲當局表示,由於雲層很厚又下雨,能見度很低,最先抵達的P-8先折返,另外三架隨後也折返。

在美國P-8巡邏機上隨機採訪的美國廣播公司(ABC)記者萊特報導說,這架P-8在印度洋進行九小時的搜尋,只找到了一艘貨輪和兩群海豚。

萊特說,這架P-8在雲雨中降到離海面僅三百英尺,飛機下方的雷達和功能強大的攝影機,掃描飛機兩側十六英里的海域,搜尋人員坐在機上所有窗邊,飛機在海面上來回進行地毯式搜尋,雷達只拍到了海豚和貨輪。由於飛機燃油只夠飛回伯斯北方的基地,機上人員非常失望。

負責搜尋任務的美軍指揮官夏茲表示,衛星是四天前拍到疑似殘骸,不論當時拍到什麼,可能已隨著洋流和風漂走,「現在我們利用漂流分析來找到它的位置。」

過去七天每晚只睡不到三小時的夏茲雖失望,卻不氣餒,「我們今天搜完這一區,明天前進到下一區,會繼續搜下去。」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561787-3374770.jpg?sn=13953493601391

就算找到殘骸 墜機仍是謎

海洋學家和打撈專家表示,即使搜尋人員在澳洲西部的印度洋海面找到的漂流物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蹤客機MH三七○的殘骸,對於找到整架飛機來說,只是一小步。而且,只有找到飛機剩下的部分,才能深入調查飛機墜毀的原因。

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的話報導,如果失聯馬航是墜入海中,在事發近兩周後,海洋表面漂浮的機身碎片肯定變得更少也更加分散,調查人員真正想要的線索淹沒在波濤下的殘骸中。

聖地牙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全球漂流物計畫」主任山陶亞尼表示:「發現海面殘骸的時間拖得越久,就越難找到飛機墜入海洋的確切位置。」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特別計畫主任蓋洛指出:「殘骸的數量和分散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墜機時的狀況。如果飛機緩降在水流平緩、風平浪靜的水面上,殘骸區會更完整。若是高速撞擊海面,或者在半空中解體,加上海面波濤洶湧,碎片將更加分散。」

二○○九年法國航空四四七航班從從里約熱內盧飛巴黎途中墜入赤道附近的大西洋,搜尋者在飛機失蹤五天後發現殘骸,專家估計撞擊點在廿四公里外,結果是四十八公里,方向也和專家預測的不一樣。

參照法航的例子,馬航失蹤客機的殘骸可能已經漂移了數百公里。

洋流速度的中位數大約是每秒卅公分,一天約廿六公里熱帶洋流的速度稍慢一點。法航失事客機殘骸的移動速度是每天十六公里左右。馬航飛機若墜毀,飛機殘骸移動的平均速度取決於墜落的位置。有時候,殘骸漂流不是因為洋流而是風吹,風向可能與洋流方向一致,也可能相反。

如果飛機搜索找到了漂浮的殘骸,海洋學家也計算出殘骸是從哪裡漂過來的,下一步就是用無人潛艇查看海床。潛艇來回探查,作業方式和割草機相似。目前的搜索區域超過二百萬平方海里,若要有效使用潛艇,搜索區域必須縮小到五千平方海里。

專家還說,就算能找到俗稱「黑盒子」的機艙通話記錄器,用處也有限。因為錄音時間只有兩小時,馬航班機偏離航道的時間遠超過兩小時。

美懷疑:失蹤前 飛行設定已被改

華爾街日報廿日報導,美國調查人員越來越懷疑,馬航班機失蹤事故是出於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預謀,而操控這架班機的人改變了機上的飛行程式設定,導引班機通過一連串預設的導航點,且早在班機由雷達上消失前,其後來的飛行路線就已輸入電腦。

華爾街日報說,從上周起,調查人員就懷疑,有人以手動設定飛行控制電腦程式的方式,造成班機最初向西轉向;現在他們認為,班機後來飛越麻六甲海峽也是依循此一模式。

多國組成的調查團隊對於班機從民用雷達上消失,尚未排除是肇因於起火、電路串聯或其他機上致命故障。但獨立的航空安全專家及相關調查人員說,一天天過去,這些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為以起火為例,火勢若大到機長無法駕駛,班機幾乎不可能繼續飛行數小時。

航空安全專家還說,飛機應答器和衛星信號系統很可能是某個熟知飛行系統的人,蓄意加以關閉。

另外,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應馬國當局的要求,深入了解失蹤航班機長札哈里家中的飛行模擬器,是否因存有美軍基地資料而刪除檔案。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班機失聯前傳回的數據顯示,航班轉向西飛的指令,是在副機師與地面最後通話前至少十二分鐘前,即已輸入機上電腦。預料飛行模擬器的硬碟將被送往美國的聯調局實驗室進行分析。美方強調,聯調局只提供技術,並非接管調查。

獲衛星資訊後4天 大馬搜尋才轉向

華爾街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官員在獲知馬航失蹤班機的衛星資訊後四天,才根據資訊改變搜尋範圍,白白浪費國際社會投入的大規模搜救人力物力,也使失事調查延誤至今。

華爾街日報說,馬航MH三七○班機在八日凌晨失蹤後數小時,英國衛星通信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 PLC)就開始尋找線索,且在當天把他們掌握的極少數資訊,提供給一家瑞士的航空資訊科技公司SITA。

八日到九日的周末期間,海事衛星團隊搜尋該公司資料庫,發現在馬航班機失蹤後數小時,該班機、衛星和地面接收站之間有周期性出現的請求連接數據信號,顯示班機在與民用雷達失聯後數小時仍完好無損,而且推測班機繼續飛了數小時。

海事衛星公司資深副總裁麥克勞夫林說,該公司在十日起開始推算失聯班機的位置,且在十一日把一批數據、文件和地圖交給SITA,並由SITA在十二日轉交馬來西亞官員。

消息人士指出,海事衛星的資料最遲在十三日早上,就交到了吉隆坡官員的手上。但由於數據尚待證實,且馬國內部對於到底該發布多少資訊存有歧見,馬國政府直到十五日、總理納吉召開的記者會上,才首度公開承認海事衛星提供的訊息,且定調班機遭人「蓄意轉向」以致偏離原定航線,並據此調整搜尋方向。

失蹤若成懸案 家屬恐拿不到賠償

澳洲衛星在印度洋南部海面發現兩個可能與馬航失聯MH三七○班機有關的物件,這項突破性消息明顯影響失聯航班家屬的情緒,但許多中國大陸籍旅客家屬不願相信,堅稱親人還活著。另有專家表示,若馬航失蹤成為懸案,法院判定困難,家屬可能拿不到任何賠償。

失聯航班乘客三分之二是大陸籍,焦急家屬在北京麗都飯店等候多日,不願相信發現殘骸的消息。

此外,大馬媒體引述美國航空法專家哈維爾說法表示,若找不到客機殘骸,法庭恐難在索償官司中作出判決,乘客家屬可能無法獲得賠償。一九六五年阿根廷一架載著六十九人的軍機失蹤迄今成為懸案,除此之外,沒有載運逾廿人的飛機失事找不回的案例。

大馬朝野 都想讓對手掛勾失聯

紐約時報報導,八日失蹤的馬航班機在馬來西亞已成為政治炒作話題,反對派政治人物強烈指責政府的因應處置,政府則把社會大眾的注意力導向班機機長是反對派支持者上。

紐時說,馬國反對黨的批評聲浪在十九日晚間升高,因為該國國防部長希山慕丁在當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宣布,失蹤班機機長札哈里曾在二月三日刪除了家中飛行模擬器儲存的數據。這番話似乎讓人懷疑機長涉嫌,不過希山慕丁以調查仍在進行為由,拒絕公布其他細節。

馬國最大反對黨黨主席林冠英對此強烈指責說,這對機長是不公平的,因為他無法為自己辯護。但莫納什大學吉隆坡校區政治學教授詹運豪表示,反對派為機長辯護的風險很高。他說:「如果事實證明機長涉案,反對派將付出重大的政治代價。」

馬航班機失蹤的時機,正值馬國政壇混沌之際,安華的妻子目前擔任人民公正黨主席,她目前參加廿三日舉行投票的雪蘭莪州州議員補選,這個環繞首都吉隆坡的州是馬國最大且最富裕的州。

從失聯機事件 看馬國政治

馬航失蹤飛機,首當其衝的是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兼代理交通部長希山慕丁;他是大馬總理接班熱門人選之一,但MH三七○失蹤事件如何善後,讓希山慕丁面臨世紀大考驗。

外界或許急於把「馬來人優先」政策當成大馬處理馬航失蹤事件混亂中夾帶欺瞞的底層原因;若想更清楚看懂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應加上「裙帶關係」、「用人唯賢」同時討論。

去年採訪大馬大選時,我聽得一頭霧水的是「裙帶關係」,媒體朋友在我眼前畫了一張大馬總理及內閣族譜圖,協助我瞭解。

希山慕丁就是一例。他表哥是現任總理納吉,他父親是大馬第三任首相敦胡先翁,他爺爺是執政聯盟主要黨派「巫統(馬來人民統一機構)」催生者翁惹化,擔任過柔佛州首席部長。

現任總理納吉是希山慕丁表哥,納吉父親是大馬第二任總理阿都拉薩,曾推行「新經濟政策」改善馬來人經濟地位落後,就是「馬來人優先」政策。一九九一年由「國家發展政策」取代,但換湯不換藥。

看大馬政治人物族譜,才知道以「用人唯賢」為名,協助親戚進入執政團隊,是執政派系「國陣(國民陣線)」執政長達五十六年的特色之一。

馬來人購屋、就業都有保障,若加上「裙帶關係」排擠其他種族精英,形同近親繁殖,正是反對陣營批評其政治決策、危機處理不及格的關鍵原因。

外界批評「裙帶關係」,馬來人看來卻是「用人唯賢」。希山慕丁留學英國,二○○四年到○九年,分別擔任教育部、內政部長,現在又是國防部長兼代理交通部長。

目前為止,對希山慕丁和大馬當局最狠的批評是,「如果他們真的會隱匿、欺瞞就好了,問題就在於他們根本就是混亂、無能」。

馬航班機失蹤或許史無前例,但民航管制、軍用雷達,都是希山慕丁管轄範圍,飛機卻消失了,的確令人懷疑過程中到底因為行事混亂疏漏多少寶貴資訊。

(聯合報)
--
澳洲發現疑似馬航殘骸

馬航失聯班機找到了?澳洲當局20日表示,衛星影像在南印度洋發現疑似MH370班機殘骸的兩個物體,一個長約24公尺,另一個約5公尺,附近還有一些較小碎片。官員說,此位置與「南方走廊」搜尋航道高度吻合,但至少需2天時間才能證實,這些海上漂浮物是否就是馬航殘骸。

澳洲總理艾伯特說,馬航搜尋工作獲得「全新且可信的資訊」,他已將此事告知馬國總理納吉布。他說,澳洲皇家空軍一架「獵戶座」(Orion)巡邏機已飛往該海域,隨後將加派3架加入搜尋行列。不過,他也警告,尋找這兩件海上物體,極為困難,而且最後可能證實與失聯班機無關。

澳洲海事安全局(AMSA)發言人楊恩在記者會上表示,上述物體是透過美國DigitalGlobe公司16日拍下的衛星影像,經數日解析後,發現可能屬於馬航殘骸,其地點位於伯斯西南方約2500公里處,位置與澳洲17日起負責搜尋的南印度洋海域相符。該搜尋海域範圍約35萬平方公里。

楊恩說,附近海域能見度很差,搜尋工作可能要花上好幾天,一旦巡邏機找到上述物體,將以GPS衛星定位,並立刻回報確切座標位置。之後,如果證實是馬航殘骸,澳洲皇家海軍「成功號」(HMAS Success)補給艦將負責打撈,並將之運回。「成功號」預定數日後抵達該海域。但衛星照是16日拍攝,海上物體可能已移動位置。

馬航失聯13天後,終於發現疑似殘骸,當中長達24公尺的物體有可能是飛機尾部。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曾經共同領導2009年法航447班機搜尋任務的加洛認為,若是高空墜機,飛機尾部不大可能還留下這麼大的殘骸。另有專家推測,該物體也可能是機翼。

馬國代理交通部長希山慕丁表示,這項消息「帶給我們希望」,一旦證實兩件疑似殘骸屬於馬航班機,將要求各國合作前往搜尋打撈,首要目標是找到飛機上的黑盒子(飛航紀錄器)。他說,在確認之前,南北兩條「空中走廊」的搜尋工作將持續進行。

澳洲海事安全局20日稍晚表示,因天候能見度不佳,前往相關海域搜尋的美國和澳洲巡邏機,並未發現任何物體,無功而返。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3-21/Clipping/656/BX4A00_T_02_02.jpg

印度洋垃圾漩渦 漂流物多

澳洲透過衛星照在南印度洋海域發現疑似馬航MH370的殘骸,由於發現位置在印度洋環流的中心範圍,那裡是惡名昭彰的「印度洋垃圾漩渦」(Indian Ocean Garbage Patch),因此可疑物也有可能是其他物體,像是從船隻落下的貨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氣象學家賈瓦希里指出,環流係指一海域範圍內的水流只在原地打轉,並沒有特別向外流動,而印度洋環流是全球5個大洋環流之一,長期以來,其區域內的海水流動程度相當弱。

賈瓦西里說,「上述可疑物是在高緯度區域被發現,該區域西風一向強盛,可能影響大型殘骸的移動」,意指可疑物的位置也可能因此改變。

2010年,美國加州海洋科學家安.庫密斯夫妻檔在大洋環流範圍內發現大量塑膠垃圾,並確認多數海域被塑膠垃圾侵占,將其稱為「海洋垃圾濃湯」。

這些殘留在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永無止境的在大洋環流中漂流打轉,逐漸分裂成愈來愈小的碎屑,經年累月的聚集在一起,存在於海洋中,或是堆置在周圍島嶼,永遠不會完全消失。

馬航墜機真相 恐永沉大海

澳洲透過衛星照在南印度洋發現兩塊疑似馬航MH370失聯班機的物體,如果確定是班機殘骸,最迫切的就是要盡快找到關鍵的「黑盒子」,分析座艙通話紀錄器和飛航資料紀錄器,解開失聯謎團,但黑盒子可能沉在數千公尺深的海底,打撈困難。

飛這麼遠 必是人為

澳洲安全專家佛格斯表示,如果位於伯斯西南約2500公里海域的物體,確認屬於馬航MH370,就排除機械故障的可能。

因為無論是發生機械故障或火警,都不可能讓飛機飛至這麼遠的水域,唯一的解釋就是人為導致,據此可證實是機上乘客或機組員所為。

面對「後勤上的夢魘」

澳洲派出飛機前往南印度洋海域搜索,一旦飛行員發現殘骸所在位置,會投放聲納浮標,由於黑盒子的電池壽命大約30天,發出訊號距離約為8到16公里,如果飛機上的黑盒子在這片海域,浮標應可接收到訊號,將可確定黑盒子的位置,進而協助引導船隻前往打撈。

澳洲當局表示,有一艘商船離疑似殘骸發現地點不遠,將前往協助搜索。前美國中情局反恐專家畢提說,這艘商船可以做為第一批打撈隊伍的基地,尤其是如果直升機可以在船上降落。

澳洲國防部長莊斯頓說,要確認衛星圖像顯示的物體,需要非常複雜的後勤作業,面對的是一場「後勤上的夢魘」。

飛機和船艦將搜尋大約英吉利海峽面積的深水區,部分水域深度接近5000公尺,還有6000公尺深的海溝,可能使黑盒子搜尋極為困難。

西澳大學教授帕蒂阿拉奇表示,那片海域水深可達2009年6月法航447號班機墜海地點的2倍,而法航班機的黑盒子花了兩年時間才尋獲。

失聯效應 黑盒上雲端?

馬航MH370班機下落不明,引發外界呼籲讓飛經偏僻地區的班機,將黑盒子的資訊送上「雲端」。但一些企業執行長表示,這項變革牽涉層面複雜,且成本高昂。

曾擔任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的羅森克爾表示,傳送重要、有限飛航紀錄資料至「雲端」資料庫,可當局加快事故原因調查,並找出失聯班機的位置。

(中國時報)
--
澳洲發現疑似馬航殘骸 出動巡邏機追查

澳洲總理亞伯特今天表示,衛星發現兩個可能與馬航失聯MH370班機有關的物件,可能為陷入膠著的搜尋帶來突破,他已將此事告知馬來西亞政府。

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山慕丁隨後表示,澳洲於南印度洋發現的兩個物品,疑似就是馬來西亞失聯MH370航班的部分結構。他告訴記者:「我可以證實我們取得新線索。」

亞伯特稍早對澳洲國會表示,搜尋有了「新而且可信的資訊」。他表示,澳洲空軍一架獵戶座巡邏機 (Orion)已專程前往詳細審視,隨後將有三架偵察機前往。他沒有明白指出兩個物件的發現方位,但澳洲負責印度洋南段的搜尋。

亞伯特說,「澳洲海洋安全署」 (AMSA)接到的是與搜尋可能相關的衛星影像資訊,「專家分析影像之後,分辨出兩個可能與搜尋有關的物件」。不過他也表示,不宜過早下結論。他表示:「我們必須了解,確定這些物件的方位是極為困難的事,而且這些物件最後有可能和370班機無關。」

澳洲海洋安全署在台灣時間午間12點30分召開記者會,發言人楊恩(John Young)指出,美軍海神(Poseidon)反潛機已到疑似是發現馬航殘骸的位置,目前正進行搜查。他表示要正確定位物體位置並不容易,現場能見度不高,但調查專家研判,衛星拍攝到的2物件,與失蹤馬航的關聯性極高。消息也指出,其中一個物件被推測寬度有24公尺,而2個被發現的物件都有著「合理尺寸」(reasonable size)。

當局也公佈衛星拍攝到殘骸的位置,為距離澳洲伯斯(Perth)西南方2494公里處。

馬來西亞政府17日要求澳洲負責搜尋印度洋南段以來,澳洲、美國、紐西蘭的長程偵察機一直搜索印度洋南段30萬5000 公里的範圍,距離柏斯約2600公里。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560069-3374044.jpg?sn=13953180689262

(聯合晚報)
--
屍體火化 才知哭錯爸 養護院掛錯手環「喪家」窘退奠儀

雲林縣私立富益老人養護中心搞烏龍,住院的林姓老翁上月底氣喘病故,院方竟通知章姓老翁家屬認屍辦後事,直到林翁家人本周要轉院時,才知人已被火化,氣得控告養護中心及章翁家屬毀損遺體。章翁獨子得知自己哭錯老爸,忙著退回奠儀,還得面對死者家屬求償官司。

私立富益老人養護中心位於雲林縣莿桐鄉,曾姓業者表示,林、章姓二名老翁年紀都約七十歲,都是今年二月間住進院內,兩人住隔壁床,外籍看護工幫兩人洗澡時,錯掛身分手環,才會弄錯。該院願和雙方家屬和解,並負擔林翁喪葬費,並繼續照顧章翁。

家屬找嘸人才知情
據院方指出,林翁上月二十六日氣喘病發,奄奄一息,院方根據手環認為是章翁,對章家發出病危通知,結果林翁送醫途中斷氣,章家獨子趕到醫院,傷心之餘竟沒認出死者不是老父。遺體由救護車直接送往雲林火葬場停放設靈堂,本月五日火化,骨灰三天後安奉斗六市八德公墓納骨塔。
林翁弟弟一直以為哥哥還活著,直到本月取得低收入戶資格,到養護中心探視,本想把哥哥轉到公立養護中心時,卻找不到哥哥,才發現這起離譜的認錯人、燒錯屍事件。

外型差不多睡鄰床
林翁弟弟氣急敗壞地向養護中心追究責任,並到派出所報案,控告章家及養護中心毀損遺體,要求數十萬元民事賠償。警方已將全案依毀損遺體罪移送地檢署偵辦。
養護中心曾姓業者坦承疏失,指因兩位老人都理三分頭、插鼻胃管,外型差不多又睡隔壁床,曾姓業者無奈說:「想不懂的是,家屬要入棺、開死亡證明,也要確認一下,怎麼也沒看出不是自己爸爸?」
章翁獨子向警方表示,在醫院曾上前查看死者,看到他白髮、微禿還插著鼻胃管,「很像父親的模樣」,加上養護中心送醫資料及健保卡都是他父親名字,一時情急且傷心過度,才不小心錯認人。
儘管父親「死而復生」,但章男表示在親友面前已抬不起頭,近日退還各界奠儀時,另附上兩百元紅包去晦氣。章翁家屬昨天受訪時低調表示不想再說什麼。

處分業者停業半年
富益老人養護中心二○一○年即曾因被評鑑為丁等遭停辦三個月,去年綜合評鑑的初評與複評都是丙等,被縣府裁罰六萬元。雲林縣政府社會處長丁彥哲表示,針對這次嚴重管理缺失,已通知業者停業半年,給業者兩周時間安置現有住院老人。
律師陳信宏指出,針對毀損遺體告訴,若非故意,罪名成立機會不高,但本案中養護中心與章家都明顯有疏失,相信法官會依過失的程度判賠,給林家合理的民事賠償。

認領遺體 注意事項
.確認身分時必須認真仔細查看面容
.透過先人刺青、假牙、手術疤痕等特徵確認
.核對死者年紀、身高、體重等外型
.比對手環上姓名、身分證號碼及平日配件
.身形面容若已受損難辨,應透過DNA比對確認

(蘋果日報)
--
政府管太多:辦護照得跑兩趟「勞民傷財」

外交部自2011年7月1日實施首次申請護照親辦措施,也就是民眾第一次申請護照必須親自到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或外交部中部、南部、東部三個辦事處申請,如不便親自前往,則須先到戶籍所在地的戶政事務所辦理「人別確認」,即查驗、比對申請人身分、照片、戶籍資料無誤後,才能委託旅行社、親屬、同事等代理人申請護照。

戶籍地人別確認
不少民眾反映,「為什麼到戶政事務所辦好『人別確認』,證明身分沒有問題,卻不能直接申請護照?辦個人護照還要跑兩趟,很勞民傷財!」
國民黨立委江惠貞指出,戶政事務所開辦「人別確認」至今,初辦護照的需求量相當高,以新北市為例,2011年共計2萬3千人次申請「人別確認」,2013年申辦者激增,達到5萬9千人次;但民眾在戶政事務所辦理「人別確認」後,仍需請旅行社或親屬代辦,如由旅行社代辦,一次費用最多要花300元,保守估計,以新北市一年的申請量,代辦費總金額就高達1770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
家住台北市的民眾許小姐說,她日前幫行動不便的母親申辦護照,就是先帶母親到戶政事務所辦理「人別確認」後,隔天她又以代理人身分再跑一趟領事事務局申辦。許小姐說,親屬代辦雖不用代辦費,但為何不能在戶政事務所辦理「人別確認」後,就直接辦理護照?「一次搞定,不但省掉代辦費,也省去奔波之苦!」

應鬆綁法規便民
江惠貞說,新北市政府已規劃開辦民眾到戶政事務所辦理「人別確認」後,就可幫民眾送件到領事事務局辦理護照,民眾只要繳交辦理護照的費用,不必朋友、親屬多跑一趟領事事務局辦理,也不用透過旅行社代辦,多支付一筆代辦費。
江惠貞認為,連地方政府都想到便民的做法,中央部會的外交部、內政部更應鬆綁法規,規劃開放全國各縣市鄉鎮的戶政事務所也可直接辦理護照,增加民眾的便利性。

政府回應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長龔中誠表示,護照是國際身分證,非常重要,例如日前馬航班機失事,就傳出可能是有人持假護照登機的恐怖攻擊事件。

各國皆中央核發
全世界沒有國家的護照是由地方政府辦理,都是由中央機關核發;護照核發涉及身分驗證等專業審核,以及電腦系統須周延妥置等問題,護照不可能交由戶政事務所辦理。

(蘋果日報)
--
俄本周內兼併克里米亞 烏克蘭嘴喊奮戰 軍隊已決定棄守

烏克蘭風暴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昨表示,俄國本周內將完成兼併克里米亞的法律程序,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明年起將正式成為俄國的一部分。烏克蘭國會昨矢言,永不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的,將為「解放」克里米亞繼續奮戰。然而,烏克蘭在兩個克里米亞境內軍營被俄軍攻陷並擄走海軍總司令後,已計劃撤出克里米亞。

俄國憲法法庭前天裁定,俄國總統普丁簽署同意併吞克里米亞的條約有效,昨經國會下議院批准,今天待上議院表決。過渡期滿後,克里米亞明年元旦就正式成為俄國的一部分。但歐美擔心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後,將繼續併吞烏克蘭,極力反對。

兼併代價要花465億
俄國外長拉夫洛夫昨含沙射影批評美國,「企圖保住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和獨特性,不想遵循國際法。」此外,俄國堅稱烏克蘭新政府迫害克里米亞地區的俄裔民眾,昨開始在克里米亞發放俄國護照。
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不論是水電基礎設施、政府預算等,都和烏克蘭脣齒相依,未來將由新的「富爸爸」俄國負責一切開支。俄國財長昨允諾,將以聯邦預算填補克里米亞約465億元台幣的預算赤字。

被擄總司令已獲釋
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天排除出兵克里米亞的可能性。美將和盟國繼續施壓俄國,希望以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烏克蘭前天宣布退出以俄國為首的獨立國協,還宣布未來將與英美舉行聯合軍演。俄國前天攻佔烏克蘭在克里米亞塞凡堡的海軍總部等兩處基地,擄走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黑達克等人,並無視烏克蘭設下的3小時放人期限,拖到昨才放人。
烏克蘭計劃從克里米亞大規模撤軍,但許多軍人已變節投靠俄國,估需撤離的軍人加眷屬僅約2.5萬人。
前天被俄軍攻陷的烏克蘭駐克里米亞諾弗哲涅基地副指揮官維克多指控,俄軍以婦孺擋在前頭攻進烏軍基地,「婦女和孩子們走在最前面,接著是民兵,最後才是俄軍。烏克蘭武裝部隊並未反擊,基地雖落入俄軍控制,但軍火庫現由烏俄一起看守。」收拾包袱走出基地的軍人說:「很高興這一切沒流一滴血就結束了,克里米亞居民並未跟俄軍起衝突。」

美驅逐艦黑海演習
另一方面,美國驅逐艦特拉克斯頓號前天起在黑海演習,北約成員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也再度參演,在克里米亞外海展現軍力。俄國國防部副部長波里索夫昨說,俄國將加強在克里米亞的駐軍,對抗外在威脅。烏克蘭軍也開始在克里米亞邊境重新部署,讓緊張情勢再度升高。

俄併吞克里米亞的代價
◎預算:克里米亞年度預算過去由烏克蘭負擔4成,併入俄國後,俄國至少得負擔61億元台幣
◎養老金:克里米亞逾50萬退休人口,估計每年政府得付591億元台幣養老金
◎觀光業:克里米亞收入多來自觀光,7成遊客來自烏克蘭,俄國承諾往返克里米亞的機票降價,促使更多俄人去觀光,彌補流失的烏克蘭遊客
◎基礎設施:克里米亞水電多來自烏克蘭,俄國承諾牽海底電纜,還要蓋發電廠,估計要花519億元台幣,另再蓋橋樑連接俄國,又需422億元台幣

歐巴馬宣布 升級至經濟制裁

歐盟態度
歐盟領袖昨天在布魯塞爾聚首,討論對俄羅斯的進一步制裁。歐盟與美國本周一已分別對21名與11名俄國與克里米亞人士拒發簽證及凍結資產,德國總理莫克昨在國會演說時預告,歐盟對俄制裁將提升至「第二級」,增加被制裁人數;若情勢惡化,可能再升至「第三級」,包括經濟制裁。
美國總統歐巴馬昨宣布對俄官員和銀行進行更多制裁。而莫克強調,八大工業國集團組織(G8)已無限期暫停運作,「只要政治環境不允許,G8這樣的重要組織就不存在,也沒有峰會了。」

美俄夥伴關係生變
歐盟昨也討論到天然氣問題,因歐盟所需的天然氣有1/4來自俄國,其中30%更經過位於烏克蘭的管線輸送。但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指出,俄國若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會重擊俄國經濟。
烏克蘭官員與西方國家擔憂,俄國可能不會在吞併克島後就罷休,恐以「保護」俄裔居民的藉口,進一步覬覦烏克蘭東南部地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拉斯穆森前天警告,這場危機反映俄國可能企圖掌控東歐,使當地「維持不安定」,防止這些國家尋求和歐洲整合。
《紐約時報》分析,俄國閃電接管克島,恐結束美俄冷戰結束以來25年的新夥伴關係,研究俄國專家蓋帝以「地震」形容美俄關係劇變。就算不是新冷戰,可能也會帶來長期對抗和疏遠。

(蘋果日報)
--
軍隊坐困克島 烏克蘭擬撤退計畫

俄本週完成併吞克島

在俄羅斯總統普廷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後,俄國國會下議院二十日投票批准該條約,預料上議院也將於二十一日跟進,克里米亞併入俄國的法律程序可望於本週完成。另一方面,由於克島的烏克蘭部隊被困在基地,或在俄國武裝部隊及親俄民兵環伺下投降,基輔當局已草擬將克島部隊及軍眷撤回本土的計畫,並將尋求聯合國支持將克島劃為非軍事區。

烏國海軍司令已獲釋

儘管十九日遭俄軍拘押的烏國海軍司令蓋達克已獲釋,但克島情勢依然緊張。德國總理梅克爾二十日在歐盟高峰會前表示,當前情勢使八國集團(G8)實際上已不存在,歐盟領袖對俄制裁將進入「第二階段」,包括擴大資產凍結、旅遊禁令名單等;若俄國一意孤行,歐盟將隨時準備實施「第三階段」制裁措施,包括經濟制裁。

美歐制裁俄高官 俄反制

美國總統歐巴馬二十日宣布,對二十名俄國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及俄國Rossiya銀行實施制裁,據悉Rossiya掌握部分俄國政府高層和接近普廷人士的資產。俄國隨後也反擊,宣布限制九名美國官員和國會議員進入俄國。華盛頓郵報引述多名現任與前任官員的話報導,除凍結多名俄國官員和機構的資產外,美方也考慮比照伊朗,採取包括限制金融交易與商品出口的全面制裁行動。不過,歐巴馬先前已表示,排除派兵介入烏克蘭危機的選項,強調將以外交手段解決美俄因克島危機而引發的緊張對峙。

儘管面對歐美制裁,但莫斯科仍無退縮跡象。俄國副國防部長波里索夫(Yuri Borisov)表示,俄國將強化其在克島的軍事部署,以制衡來自外部的威脅。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則說,克里米亞與克島港市塞凡堡的入俄法律程序,將於本週內完成。克島入俄條約經俄國國會上下議院批准後正式生效,克島在明年一月底的過渡期後,將完全成為俄國一部份。俄國也將動用聯邦預算,彌補克島約五百五十億盧布(約台幣四百六十七億元)的預算赤字,確保克島電力供應。

克島塞凡堡的烏克蘭海軍基地十九日遭親俄武裝民兵和俄軍部隊佔領,烏國海軍司令蓋達克被拘押數小時,稍後在莫斯科要求下獲釋。為反制俄軍可能入侵,烏克蘭表示,將與美國與德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外,基輔已草擬將克島部隊撤回本土的計畫,預計撤離的官兵及其家眷約兩萬五千人,並決定退出莫斯科主導的獨立國協(CIS)。

克島警鐘 北約又成制俄重心

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再度成為歐美國家制衡俄羅斯的重心。俄國二○○八年與喬治亞交戰,最近又從烏克蘭手中奪取克島,可能是歐洲數年來削減國防預算、美國在北約中歐及東歐成員國擴大展現軍事實力帶來的反效果。接下來的問題是:北約有什麼選項?自蘇聯瓦解以來的東擴政策是否面臨瓶頸?

北約祕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十九日在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演說指出,北約擔心俄國可能進一步介入烏克蘭東部地區,這場危機反映莫斯科企圖掌控東歐的更大「戰略」,以阻止東歐國家與西方建立更緊密關係。他警告,俄國不會在兼併克島後停手,克島危機不啻為一記警鐘,歐洲國家必須提高國防預算。

冷戰結束後,西方轉而聚焦阿富汗、科索沃、索馬利亞反海盜活動、利比亞內戰等;但對華府、倫敦與布魯塞爾的防務決策者來說,俄軍六年內二度進犯鄰國,將推翻二十年來的戰略假設,重新聚焦遏制莫斯科。儘管克里姆林宮缺乏冷戰時期那種主宰歐洲多數地區的力量,但俄國總統普廷似乎對干預鄰國愈來愈有信 心。

當年北約成立的宗旨就是拉進美國、削弱德國、剔除蘇聯。北約從來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烏克蘭、摩爾多瓦與喬治亞等夾在俄國與北約之間的國家,也沒想過如何解決其所引爆的安全問題。北約很難阻止俄國對烏克蘭、喬治亞等非北約成員國的前蘇聯國家出手,甚至捍衛波羅的海國家的作戰應變計畫,還是在這些國家加入北約五年後的二○○九年才擬定完成。

普廷的作為就像冷戰敵手,主張俄國有權捍衛各地俄裔,美國要在歐洲維持、且展現軍事實力時,將承受更大壓力。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戰機前往波蘭、波羅的海,並在黑海舉行更多演習。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歐洲中心主任特塞說,烏克蘭危機提醒北約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如果北約不到位,對東歐與西歐來說,會是真切的存亡之戰」。

(自由時報)
--
烏克蘭 撤軍克里米亞

烏克蘭在克里米亞的海軍總部和基地十九日陸續落入俄國手中後,烏克蘭廿日宣布將擬定自克里米亞撤軍的計畫,也要退出俄國為首的獨立國協,被俄國批為反俄的宣傳伎倆。

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會議首長帕魯必說,烏克蘭正在擬定應變計畫,以撤出在克里米亞的軍人與其眷屬,「讓他們迅速、有效地回到烏克蘭本土」。有些駐克里米亞的烏克蘭士兵已投效俄國,撤軍人數不確定。烏國表示,將撤離二萬五千名官兵和軍眷。

俄羅斯總統普亭接納國防部長蕭依古的建議,簽署命令,俄方將承認有意投誠的烏克蘭軍官軍銜和學歷。

俄羅斯權威民調機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普亭的支持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五點七,創下五年來新高,光是在三月就增加十一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普亭在處理烏克蘭問題上得到民眾認可。俄羅斯國會廿日通過克里米亞與塞凡堡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文。

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會議十九日通過決議,要對俄國民眾取消免簽證,烏克蘭外交部廿日針對決議展開審議。但臨時總理亞琛紐克表示,不宜貿然推動,應該三思而後行。

至於烏克蘭要退出獨立國協,俄國外長拉夫洛夫表示,俄羅斯不會強迫任何人留下來,當前採取的措施並非基於烏克蘭人民的根本利益、烏克蘭社會經濟領域的根本利益,只是為了進行又一次的反俄宣傳活動。

烏克蘭海軍總部遭攻占,司令被俄方帶走偵訊。烏克蘭國防部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俄方三小時內交人,俄國國防部硬是拖到六小時後才放人。

(聯合報)
--
以牙還牙 美俄互制裁

針對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美國總統歐巴馬廿日在白宮宣布擴大制裁俄國,對象包括廿名俄國官員、國會議員及一家銀行。俄國立即報復,宣布禁止九名美國官員和議員入境,名單包括歐巴馬的多名親信助理和眾院議長貝納。

先前美國已對十一名俄國人實施簽證禁令和凍結資產等制裁,第二波除了針對俄國總統普亭的親信官員,還包括一家和俄國官方關係密切、資產約一百億美元的俄國銀行Bank Rossiya。美國官員說,美方將限制與該行的美元交易。

歐巴馬宣布擴大制裁的幾分鐘後,俄國外交部立刻宣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禁止艾特金森、菲佛等多位歐巴馬助理入境,黑名單還包括眾院議長貝納、共和黨重量級參議員馬侃等被認為敵視俄國的議員共九人。

美俄彼此制裁,美股似乎並未受影響,制裁消息宣布後道瓊指數仍然小漲。

歐巴馬十九日也對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表示,美國不會軍事干預烏克蘭,與俄羅斯軍事對抗並不合適,美國將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他說,即使是烏克蘭也了解,美俄之間發生軍事對抗並不合適,而且對烏克蘭也沒好處。

而在聖路易接受另一家電視台訪問時,歐巴馬重申出兵不是解決烏克蘭問題的選項,美國和盟邦將採取「更具破壞性的經濟(制裁)行動」。歐巴馬說,美方不需要對俄羅斯發動一場真正的戰爭,「烏克蘭民眾不希望看到,沒有人希望看到」。

歐巴馬指出,俄國總統普亭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內心的軟弱,而不是力量;因為普亭不滿那些與克里姆林宮疏遠關係,以便與西方世界自由打交道的國家。

另外,歐盟廿日起舉行兩天高峰會,除將正式與烏克蘭簽訂政經協議外,對俄國制裁名單是否擴大也將列入討論,歐盟理事會主席范宏畢表示,原定要討論的能源議題在此刻更顯重要,歐盟應減少進口天然氣,降低對俄國的依賴。

對於日前歐盟外長會議決定對廿一名俄國、烏克蘭官員採取凍結資產和簽證禁令等制裁,英國首相卡麥隆表示希望能擴大範圍,但德國總理梅克爾強調要審慎思考。

歐巴馬下周將到荷蘭與多位歐洲領袖共同出席核安高峰會,並到布魯塞爾與歐盟舉行雙邊高峰會,預計都會就烏克蘭問題與歐洲國家有更進一步合作。

(聯合報)
--
俄羅斯 欠歐美2,000億美元

俄羅斯寡頭、銀行及企業積欠西方國家大筆債務,加深烏克蘭危機中雙方的經濟風險。

據俄國央行,截至2013年底的總外債金額為7,320億美元,且在過去兩年增加近2,000億美元,其中1,600億美元的借方為俄國企業及銀行。

俄羅斯金屬礦商Metalloinvest本周表示,已從德意志銀行、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等歐洲大型銀行取得11.5億美元的出口融資額度。擁有該公司的富豪烏斯曼諾夫(Alisher Usmanov)傳聞是俄國首富,與俄國總統普亭關係匪淺。

歐盟領袖將在21日討論如何向普亭進一步施壓,並在下周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共同商討制裁事宜。

但外界預期歐盟將對動用嚴厲制裁手段保持謹慎態度,唯恐兩敗俱傷。

歐洲及俄國長年維持密切貿易及投資關係,每年經貿往來達約5,000億美元。

部分分析師警告,去年成長急踩煞車的俄國經濟,今年可能將受烏克蘭危機拖累而陷入負成長。

俄國的債主面臨的風險正節節攀升,原因是該國經濟前景持續惡化。若政治危機進一步升高,歐洲銀行業者受創程度將遠大於美國同業。

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顯示,歐洲截至2013年9月向俄國出借的款項高達1,840億美元,占整體銀行業資產比率為0.4%,遠高於美國的375億美元及約0.25%。

法國向俄國出借510億美元為歐洲最大的俄國債權國,其次是德國的240億美元、英國的190億美元及荷蘭的180億美元。但根據CNNMoney對BIS及歐洲央行的分析,義大利銀行業對俄國曝險程度最高,俄國借款占義國整體銀行資產比率近1%。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561573-3374649.jpg?sn=13953479045672

併克島 俄羅斯經濟負擔大

俄羅斯國會議員準備在本周批准條約,同意讓克里米亞併入俄國,但此舉可能導致俄國在國內經濟承受壓力之際,還必須付出數十億美元的代價。

目前俄國經濟展望是四年來最差,又可能面臨資本外流與西方經濟制裁,但總統普亭仍執意接收克里米亞。國會議員表示,計劃本周內完成所有必要的法律程序。

根據俄國經濟部的評估,克里米亞需要數十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

經濟部副部長利哈喬夫19日說,俄國在克里米亞的支出可能達到50億美元,包括28億美元的運輸基礎建設投資,以及10億美元的休閒娛樂設施重建支出。他表示,俄國企業表示對投資克里米亞有興趣,有助於減輕聯邦預算的負擔。

此外,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19日表示,克里米亞及其港市塞瓦斯托波爾今年的財政赤字估計約550億盧布(15億美元),將全部由俄羅斯的預算吸收。

莫斯科美國銀行(BofA)經濟學家歐薩科夫斯基說,併入克里米亞會導致俄羅斯每年付出至少30億美元的代價,包括撥給20億美元的預算,以及把工資與退休金提高到比照俄國的水準。

(經濟日報)
--
歐巴馬:不會軍事介入烏克蘭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美國不會軍事干預烏克蘭,與俄羅斯軍事對抗並不合適,美國將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動員外交資源 解決問題

歐巴馬19日在加州聖地牙哥接受美國NBC地方台專訪,針對如何化解烏克蘭緊張局勢,歐巴馬說,「我們不會軍事介入烏克蘭」,美國要做的是動員所有的外交資源,確保能組成強大的國際同盟,釋出烏克蘭應該決定自己命運的清楚訊息。

歐巴馬說,解決烏克蘭問題有更好的道路可走,即使是烏克蘭也了解,美俄之間發生軍事對抗並不合適,而且對烏克蘭也沒好處。

而在聖路易接受另一家電視台訪問時,歐巴馬重申出兵不是解決烏克蘭問題的選項,美國和盟邦正準備要採取「更具破壞性的經濟(制裁)行動」。歐巴馬說,美方不需要對俄羅斯發動一場真正的戰爭,「烏克蘭民眾不希望看到,沒人希望看到」。

歐巴馬指出,俄國總統普亭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內心的軟弱,而不是力量;因為普亭不滿那些與克里姆林宮疏遠關係,以便與西方世界自由打交道的國家。

美國「華盛頓郵報」19日報導,多位美國現任及卸任官員表示,美國除了凍結多名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和機構的資產外,也考慮採取比照制裁伊朗的全面行動,包括限制金融交易與商品出口。

(聯合晚報)
--
烏克蘭退出獨立國協 從克島撤軍

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居劣勢的當地烏克蘭駐軍承受愈來愈大壓力。烏國自知大勢已去,只能向現實低頭,20日下令軍隊撤出克島,並退出俄羅斯為首的獨立國協(CIS),正式和俄切割。但另方面,烏國國會20日通過決議案,矢言將為「解放」克里米亞戰鬥到底。

烏克蘭位於克里米亞塞凡堡的海軍總部,19日遭親俄武裝分子和疑似俄軍輕鬆掌控,海軍總司令黑達克上將與多位軍官和平民遭拘留,另有一座軍事基地也被親俄部隊占領。烏國臨時總統圖奇諾夫立刻對克島當局下最後通牒,要對方限時釋放黑達克等人質。

烏國總統府官網20日聲稱黑達克等人已於19日晚間獲釋,並稱俄軍涉及攻占海軍總部行動。俄媒則報導,是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要克島當局放了拘押的人質。

烏國「國家安全暨國防委員會」首長帕魯比19日宣布,2萬5千名駐守克里島的官兵將撤回本土。克、烏邊境駐軍20日起已陸續北返,不少人淚眼汪汪。

帕魯比表示,烏國決定展開退出獨立國協程序,往後俄羅斯人入境烏克蘭須申請簽證。這也代表,烏克蘭無法繼續參加2011年成立的獨立國協自貿區,烏國人進入俄國恐怕也須持簽證。

此外,帕魯比還指出,烏國尋求聯合國支持,宣布克里米亞為非軍事區,也就是俄、烏都須自克島撤軍。

烏克蘭國會20日通過臨時總統圖奇諾夫提的決議案,稱烏國將為「解放」克里米亞戰鬥到底。決議文稱,「無論歷經多艱難的歷程,烏克蘭爭取克里米亞解放的奮鬥絕不中止。」

同時,俄羅斯國會下議院和上議院,分別於20與21日投票表決,通過克里米亞和俄羅斯18日簽署的條約,完成合併程序最後一步。

另,親俄部隊20日再拿下塞凡堡兩艘烏克蘭軍艦,過程中有開槍,但未造成死傷。

20日起在布魯塞爾登場的歐盟峰會,則研議進一步對俄施加嚴厲制裁。

美總統歐巴馬20日則宣布對俄更多官員及一家銀行制裁措施,並揚言未來可能直接針對俄羅斯經濟實施制裁。他在白宮表示:「俄羅斯必須了解,它若讓情勢進一步升高,只會在國際間更孤立。」

(中國時報)
--
巨形竊蛋龍「地獄來的雞」

一種長得像鳥、活躍在6600萬年前北美西部的恐龍,自化石出土以來,一直被暱稱「地獄來的雞」,美國古生物學家前天發表研究,將其正式命名為「安蘇維里埃」(Anzu wyliei),牠身長350公分、重200至300公斤,是已知體型最大的竊蛋龍(Oviraptorosaur)成員。
法新社報導,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發表成果,稱安蘇維里埃站立可達150公分高,6600萬年至6800萬年前生活在炎熱潮溼地帶,吃植物與小型動物維生,但遭到體型更大的暴龍獵殺。

「覺得恐懼又荒謬」
安蘇維里埃長得像鳥、身上有流蘇狀羽毛,嘴巴沒牙齒,頭上有如母雞的冠,前肢有約10公分長的尖銳爪子,後腳瘦長如鴕鳥,尾巴也很長。參與研究的生物學者查奇納稱︰「遇見這隻恐龍,會讓人心生恐懼又覺得荒謬。」
恐龍名字中的「安蘇」,指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以鳥為形象的惡魔,而「維里埃」是卡內基博物館一名董事之孫的名字。

安蘇維里埃小檔案
◆身長:約350公分
◆體重:200至300公斤
◆生存年代:估6600萬年至6800萬年前
◆化石發現地:美國南達科他州布法羅、北達科他州馬馬斯

(蘋果日報)
--
馬拉松3害 跑者自救法 長程考驗心肺 體格好仍需練

近年台灣掀起馬拉松熱潮,但動輒5公里以上賽程考驗跑者,難免發生不適,壢新醫院運動中心復健科醫師李朝智表示,常見路跑運動傷害如肌肉拉傷、脫水與抽筋,嚴重也曾有猝死案例,當下若無其他支援,緊急自救相當重要;也提醒民眾,超過1公里以上的慢跑即考驗心肺功能,體力佳者若從未訓練,也容易感到不適。

李朝智醫師表示,馬拉松運動不能只靠意志力,肌力、耐力與心肺功能三者訓練缺一不可,愈是長程路跑,心肺功能的考驗就愈明顯,因此賽前不能只針對局部做肌力鍛鍊,即便體力不錯者也需有計劃練跑,漸進延長慢跑路途,讓身體習慣慢跑時,肌肉與心肺的運作模式,減少不必要的費力並減少不適;如果出現胸悶、頭暈等明顯不適,也不可硬撐,應停止運動並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提醒你】運動前調藥
如果曾經被診斷有心臟相關病史,如二尖瓣脫垂、心律不整等,及氣喘病史、慢性阻塞肺病與糖尿病患,擬定運動計劃之前最好先就醫評估。糖尿病患若要進行這類高強度運動要小心,患者血糖運用與常人不同,又服用降血糖藥物,較擔心造成低血糖不適,嚴重恐引起休克。建議運動前正常飲食,並先諮詢醫師後,停用運動前一餐的降血糖藥物。

【3傷害】補給防脫水
脫水在運動中很常見,建議出發前1小時補充溫涼水約350c.c.,並解尿排空膀胱。途中若口乾舌燥即輕微脫水,應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每次喝1口即可;感暈眩、休克、視力模糊等嚴重脫水不適,可放緩腳步休息,喝水1000c.c.以上,待好轉後視情況繼續上路。

疼痛勿勉強
疲勞、運動傷害為多數跑者都遇過的經驗,尤其過度疲勞可能使骨骼無法承受,導致壓力性骨折。提醒運動穩定速度,加速或止步皆應漸進,若感到疲憊需放慢腳步,疼痛不適要尋求協助,勿勉強;運動傷害有時不嚴重,但長程下來將增加另一腳負擔,建議應停止。

抽筋按小腿
抽筋為肌肉不自主收縮導致,好發小腿、大腿,當下應停止運動休息,可伸直腿部並抬起腳尖,同時以手按摩抽筋部位,放鬆肌肉、舒緩不適,妥善休息後,可視情況繼續路跑。李朝智醫師建議,以春夏溫度來說,賽前至少暖身15分鐘,運動中也要適時補充水分。

【醫師說】
運動後要做收操,時間和暖身時間差不多,做收操可讓身體冷卻、伸展,避免肌肉緊繃而發生拉傷等傷害。

(蘋果日報)
--
逾半年輕人 檢出大腸息肉 恐為罹癌前兆 少吃燒烤紅肉

台灣每三十七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公布最新大腸息肉篩檢結果,發現年輕族群比率偏高,三十至三十九歲的受檢民眾竟高達五成一人大腸長息肉;由於大腸息肉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醫師提醒,年輕民眾應少吃燒烤紅肉,且四十歲開始每二到三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40歲起定期檢查
國內約有一萬四千名大腸癌患者,患者人數高居各種癌症之首。台灣癌症基金會去年針對七百零一名民眾進行大腸鏡篩檢,結果有四百零三人發現大腸息肉,比率超過五成七,且年輕人比率偏高,三十至三十九歲的受測民眾五成一有大腸息肉,四十至四十九歲長息肉的比率更高達六成四。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昨說,大腸息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而三十至三十九歲發現息肉的族群中,不到一成有家族史,顯示除了家族史因素外,現代年輕人攝取過多紅肉、燒烤及油炸食物,也導致長息肉比率及罹癌風險大增,建議常吃燒烤紅肉的年輕民眾,從四十歲起每二到三年就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5到10年會癌化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高溫燒烤後的紅肉易產生致癌物,傷害大腸黏膜,根據美國直腸外科醫學會統計,九成以上的大腸息肉,經五到十年時間會癌化,建議民眾少吃燒烤紅肉,另外檢查出息肉也建議切除。

避免大腸長瘜肉 注意事項
●少吃紅肉及香腸等加工肉品,燒烤與油炸等食物也應少吃
●料理食物多採汆燙、水煮方式
●多吃高纖蔬菜如花椰菜、菠菜等,增加纖維質攝取量
●每天運動30分鐘,以刺激腸道蠕動,有助規律排便

(蘋果日報)
--
癌症篩檢 30-39歲青壯族 半數大腸有瘜肉

大腸癌為台灣頭號癌症,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舉辦大腸癌篩檢活動,發現有近6成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有瘜肉並切除。值得注意的是,30-39歲的族群發現到瘜肉的比例達51%,40-49歲比例更高達64%,提醒青壯族群勿輕忽。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預防大腸癌的不二法門,就是全民練「5」功,也就是「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遠離菸害」及「定期篩檢」,唯有透過調整健康生活型態才能夠遠離大腸癌威脅。

賴基銘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2010年大腸癌發生人數14,040人,大約每37分鐘中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有鑑於國人大腸癌發生率快速竄升,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連續4年主辦「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鼓勵國人力行大腸癌篩檢。

賴基銘指出,去年參與追捕瘜肉活動共有4,511位民眾報名,其中有701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有403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發現率高達57%,其中更有13人屬於早期大腸癌(含原位癌3人),而第一期大腸癌存活率高達90%,顯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32歲的洪小姐就是在活動中發現瘜肉,她沒有大腸癌家族史,但是記憶中,小時候家族常舉辦烤肉活動,因此她猜測可能小時候頻繁的燒烤飲食造成瘜肉增生;33歲的吳小姐特別喜愛吃肉,去年因為肛裂、血便就醫,發現直腸轉換處有一個0.8公分的腺性瘜肉,並切除。

賴基銘表示,大腸癌從異常病變癌化為癌症組織,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若能每1-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約可以降低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透過這次活動的數據分析,30-39歲被追捕到瘜肉的族群中,僅9%有家族史,顯示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發生與後天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都息息相關。

賴基銘強調,有家族史不再是大腸癌提早篩檢的唯一指標,若是屬於愛吃紅肉、高熱量及高動物脂肪食物的族群,篩檢年齡都應該提前。

(自由時報)
--
大腸鏡檢查…50歲以下 逾5成有大腸瘜肉

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公布最新調查數據,透過去年舉辦「追捕瘜肉」大作戰活動,收集接受大腸癌篩檢民眾的檢查報告,發現五十歲以下有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族群中,有瘜肉的比率逾五成。雖然這調查結果可能被高估,但醫師認為,國人西式飲食,更誘發大腸癌前病變的年輕化。

癌症基金會分析四千五百一十一份參與追捕瘜肉民眾的大腸篩檢報告,七○一名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五成三發現瘜肉,多在五十歲以上;不過,調查也發現,年輕族群有瘜肉比率也不低,卅到卅九歲族群中有五成一、四十到四十九歲族群有六成四發現瘜肉,但有瘜肉的年輕族群僅百分之九有家族遺傳史。

不過,五十歲以下參與此活動族群僅一百多名,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說,參加此活動的年輕族群多是因出現症狀或是較具健康意識,因此調查數據高估;根據萬芳醫院另行統計大腸鏡檢查的民眾顯示,約三成會發現瘜肉。

賴基銘說,瘜肉是大腸癌癌前病變的徵兆,可分為未分類瘜肉、增生瘜肉和腺性瘜肉,其中腺性瘜肉癌化機率最高,只要及時切除就可預防大腸癌發生;良性瘜肉雖無立即惡化成惡性腫瘤的風險,但若持續高油脂、高蛋白的飲食習慣,過十到十五年仍可能會惡化成癌症。

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也表示,近年來臨床也發現瘜肉有年輕化的趨勢,主因與國人飲食西化、攝取過多高油脂的肉類有關,加上蔬果量不足,呼籲民眾每日要吃足五份蔬果、多運動才能預防大腸癌及瘜肉。

(聯合報)
--
30歲族群 五成檢出大腸瘜肉

年輕人要小心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去年舉辦「追捕瘜肉」大作戰,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中,30至39歲族群有五成發現大腸瘜肉,與後天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醫師建議,愛吃紅肉、飲食偏好高熱量、高脂肪、屬於久坐少動型等民眾,40歲就應進行糞便潛血篩檢。

32歲洪小姐目前是學生,幾乎都在外用餐,蔬果攝取不足。去年連續兩周血便、腹痛,到醫院檢查,發現長了兩顆易癌化為大腸癌的瘜肉。

醫師對於她年紀輕、作息正常,沒有瘜肉或是大腸癌家族史,卻出現致癌瘜肉感到訝異。

33歲吳小姐是上班族,三餐都外食,喜歡吃肉,長時間排便不固定,有便秘。去年10月因為血便就醫,大腸鏡檢查發現一顆瘜肉,由於吳小姐的母親也有瘜肉病史,醫師建議母女每兩年都要作大腸鏡檢查追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去年舉辦追捕瘜肉大作戰,鼓勵民眾早期篩檢,切除瘜肉,在701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中,有57%發現瘜肉。

同時30到39歲的年輕族群,五成經大腸鏡找到瘜肉,僅有9%有家族史,推測與吃太多紅肉、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食物,以及低纖維、少蔬果、久坐少動等生活型態有關。

賴基銘說,現行政府提供50到74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如果生活習慣不佳,有家族史的年輕人,應該提前於40歲起篩檢,避免瘜肉找上門。

(聯合晚報)
--
免治馬桶沖洗 私密處未乾易感染

如廁完輕輕一按,靠免治馬桶沖洗方便又乾淨,但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提到,女性朋友若沖洗完未擦乾私密處,殘留水分易引起潮濕悶熱,尤其近日氣溫逐漸升高,若外陰部潮濕加上穿著太緊的褲子,就易引起私密處細菌感染,造成陰道炎、尿道炎。
台灣氣候潮濕,加上近日氣溫逐漸升高,就怕泌尿道、陰道感染發炎又犯,郭安妮醫師指出,疏忽私密處清潔、憋尿、水喝太少等習慣易誘發泌尿道或陰道發炎,診間也曾遇過一對母女因私密處反覆感染而就診,一問之下才發現兩人如廁後習慣用免治馬桶沖洗,但沖完未保持乾燥,導致潮濕悶熱引起細菌感染。

私密清潔 別過度
平時要保持私密處乾爽,對於清潔時,郭安妮醫師指出,建議洗澡時,可用溫度適中的清水沖洗外陰部即可,許多婦女迷信清潔時要使用陰道沖洗液,但其實陰道自有分泌物保護,若時常沖洗易破壞陰道內的好壞菌平衡,且也會讓陰道顯得乾澀,更添感染風險。
另外,當私密處感染時,往私密處沖洗的方式,可能讓病菌跑到陰道更深處。面對逐漸升高的氣溫,女性朋友也別忘維持多補充水分、勿憋尿的習慣,若不慎私密處感染時,也別隱忍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蘋果日報)
--
中國低價傾銷 「今年銷量僅5%」 南庄一葉蘭農 心淌血

日本已取消4萬球訂單

日本往年都會向苗栗縣南庄鄉蘭農訂購數萬球台灣原生種一葉蘭,但受中國低價傾銷影響,今年至今已取消四萬球訂單,蘭農看著滿溫室的一葉蘭大嘆血本無歸,滿腹苦水只能往肚裡吞。

南庄鄉農會花卉產銷第二班班長章瑞龍說,去年蘇力颱風過境吹垮溫室,他一步步搭起棚架重建,好不容易恢復原狀,今年花況好,生產約八萬球一葉蘭,至今卻只賣出四千球,銷量僅五%,其他蘭農銷日情況也都奇慘。

經查原因,主因是日本因中國一葉蘭價廉,價格只有台灣的一半,紛紛取消對南庄的訂單,看著一葉蘭賣不出去逐漸凋零,既心痛又無奈。

章瑞龍說,近來歐洲、韓國市場都有反映,中國一葉蘭品質其實沒有很好,只因價格低搶得市場,相信訂單可望回流,但需要時間。

南庄鄉農會推廣股長邱瑞燕表示,一葉蘭早年一球只能開出一朵花,但育種的農友經過不斷技術改良,一球開出兩朵花已很常見,開出三朵以上雖不多見但確實也有開出過四、五朵的。

農糧署科長方怡丹表示,一葉蘭並非台灣的主力蘭業,僅佔整體蘭花外銷不到一%。蘭花產業每年外銷產值高達台幣三十億元,且年年成長,現也正在開拓中國市場。

(自由時報)
--
波蘭非洲豬瘟染台?「老天保佑」

近九個月進口一三○○噸波蘭豬肉

台灣豬肉價格飆漲,農委會計畫專案進口三千公噸的豬肉,不過,波蘭爆發「非洲豬瘟」,從去年六月至今共有近一千三百公噸輸台,專家憂心,台灣會不會因此遭感染非洲豬瘟,「要看老天爺保佑了」。

防檢局表示,波蘭日前發生非洲豬瘟的兩病例均是在野豬身上,養豬場並沒有傳出疫情。且發生地點在波蘭東部、白俄羅斯邊境處,與我國先前核准輸入的波蘭中部與西北部的豬肉屠宰場,距離甚遠。

防檢局強調,波蘭是今年二月十七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疫情,防檢局隨即公告禁止進口,總計已進口一二九五公噸,其中三月至今九十六公噸。

農委會統計,目前一年進口豬肉數量約三萬公噸,以美國、加拿大較多,平均每月約兩千五百公噸。波蘭豬肉自去年六月迄今只有約一千三百公噸,進口量算是很少。

家衛所前所長劉培柏表示,波蘭鄰近的國家,包括立陶宛、白俄羅斯等國都有非洲豬瘟,而且是發生在家豬身上,波蘭被傳染的風險很高。波蘭爆發非洲豬瘟後,農業部長還因此下台,若僅兩頭野豬感染,會有那麼大的動作嗎?讓人懷疑疫情不單純。

劉培柏說,非洲豬瘟是高傳染性、高致死率的疾病,最怕就是未煮熟的豬肉被丟進廚餘桶,養豬場的豬吃了廚餘就被傳染,屆時台灣豬農將欲哭無淚。

農委會表示,進口豬肉有九成會流向冷凍業者做成加工食品,還會進入團膳、量販店的熟食,很少在超市販售。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的疫病,只要加熱煮熟後食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常務理事潘連周表示,進口的波蘭豬肉都是屬於較劣質的肉品,多以加工為主,製成絞肉後加工成水餃、肉包等食品;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康富戶表示,進口豬肉以供應加工廠為主要通路,政府應該公告確實流向,杜絕任何防疫漏洞。

(自由時報)
--
曝險飆新高 中國成國銀最大債務國

中央銀行昨公布去年第四季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去年底全體國銀對中國曝險續創新高,跨國國際債權(直接風險)餘額458.8億美元(台幣1.37兆元),季增高達107.5億美元,中國成為國銀最大債務國,對我國風險大增。

財經官員表示,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加上越來越多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造成國銀對中國債權部位不斷增加,隨著金融機構相繼赴中投資、外匯指定銀行(DBU)開辦人民幣業務,此趨勢還會持續。

財經官員指出,中國成為國銀最大債務國,好處是業務緊密往來,壞處是風險更高。央行原想隱瞞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經媒體強烈反應,才公布。跨國國際債權是指國銀(含OBU及國外分支機構)對非本國居民未經風險移轉債權,包括存放款、拆款同業及海外投資等。

央行官員補充,國銀持有的跨國國際債權除自有資產外,包括銀行持有的信託資產,而信託資產曝險是由信託人承受,非屬銀行負擔。

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攀升速度驚人,2008年底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僅34.8億美元,去年底為458.8億美元,5年下來成長超過12倍;若依最終借款人國別重新歸類後的「最終風險」餘額更高達649.2億美元。

中國金融風險劇升,國銀卻持續投資,一旦中國爆發金融危機,除衝及國銀,甚至要由全民買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21/images/bigPic/600_223.jpg

(自由時報)
--
流感併發肺炎 輕熟女險喪命

32歲的盧小姐因高燒、咳嗽、嚴重呼吸困難至豐原醫院就醫,確診為A型流感併發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嚴重肺炎,有20%至30%死亡率,所幸及時診斷用藥,住院兩週後出院返家。

盧小姐表示,她沒有任何先天或後天疾病,不抽菸、喝酒,與家人同遊動物園返家後,出現40℃高燒、咳嗽、全身痠痛症狀,先去耳鼻喉科就診,接受藥物治療,但症狀並未好轉,仍有間歇性發燒、咳嗽,3天後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甚至無法行走。

豐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說,盧小姐的免疫功能正常,未施打流行性感冒或肺炎鏈球菌疫苗,此次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嚴重呼吸道細菌感染,瀕臨呼吸衰竭。胸部X光檢查發現,她的兩側下肺部出現大葉型肺炎,以高濃度氧氣和高劑量抗生素治療,仍無法緩解呼吸困難症狀。

原本黃建文考慮氣管插管和呼吸器輔助呼吸治療,但啟動「全人整合會議」後,感染科執行痰液染色診斷為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更改抗生素處方,輔以其他內科治療,病情漸穩定。

感染科主任王唯堯指出,臨床所見及文獻報告有關社區感染性肺炎,在流行性感冒盛行的季節,常合併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病人多為免疫功能正常族群,若進展至嚴重肺炎合併器官衰竭,有20%至30%死亡率,立即診斷及使用適當抗生素治療,可減少併發症和死亡率。

去年11月至今,豐原醫院胸腔內科與加護病房陸續收治多名嚴重肺炎病患,黃建文認為,與冬季好發流行性感冒,且氣溫多變、忽冷忽熱有關,若感冒或發燒多日仍不見好轉跡象,應盡快至醫院進行診斷。

流感併發心肺衰竭 葉克膜救命

流感發威,48歲卓女感染A型流感,併發心肺衰竭,經插管及使用葉克膜治療,住院25天終於康復出院。醫師表示,流感最怕肺炎、心肌炎及腦膜炎等併發症,提醒民眾發燒超過兩天、倦怠及肌肉痠痛即為流感徵兆,不可輕忽。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感冒患者多,光田醫院最近即連續接獲兩起流感重症病患,皆為50歲左右且未施打流感疫苗的中壯年人,因病情迅速惡化,送到急診室時,皆已嚴重雙側肺浸潤及呼吸窘迫,入院當天即被送往加護病房緊急插管,並採用葉克膜救治,所幸兩人皆穩定復原中。

其中48歲的卓女感冒後雖曾到診所看診,但吃了4天藥皆未改善,上月24日突然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經家人緊急送到光田醫院,篩檢確定感染A型流感,因症狀迅速惡化至心肺衰竭,院方立即安排入住加護病房,並以插管及葉克膜搶救。

由於患者接受葉克膜治療,需注射抗凝血劑與鎮靜劑,醫護人員為幫助其將痰及病毒排出,同時避免下肢栓塞,每2小時即要進行拍背及按摩約15到20分鐘,相當辛苦。卓女接受葉克膜治療13天,住院25天,昨總算康復出院。

光田醫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表示,目前仍屬流感高峰期,提醒民眾預防流感,最好定期施打流感疫苗,出入公共場所也最好戴口罩。

(自由時報)
--
集遊法採許可制 大法官認違憲

因野草莓運動促成的集會遊行法部分條文違憲爭議,司法院大法官定於今天作出解釋,將宣告集遊法中關於戶外集會遊行須採「許可制」的規定,違反憲法比例原則及保障集會自由意旨,應於解釋公布一年內失效。

大法官認為,集會遊行採事前須向主管機關申請的許可制,排除了偶發性與緊急性集會遊行的可能,違反憲法保障的集會自由而違憲。

集遊法應如何修正,爭議多時。二○○八年政黨輪替時,馬英九總統曾承諾推動修法,行政院則於前年五月提出草案,將「申請許可制」改為「報備制」,並取消刑罰,不過至今未完成立法;大法官的解釋預料將成催化、壓力劑,加速討論及立法。

二○○八年十一月間,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有民眾示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等人不滿大批警察維安,與「野草莓學生」到行政院外靜坐抗議,遭警方強制驅離後,經台北地檢署以違反集遊法起訴。

台北地院法官陳思帆原訂於二○一○年九月九月宣判,但於宣判日當天宣布停止審判,聲請釋憲。聲請案經大法官三年半審議,終於出爐。陳思帆目前在日本進修。

聲請書指出,集遊法第八條規定室外集會遊行須事前申請許可,是以集遊目的、內容做為核准審查的標準,並非考量參加人數、交通影響等公益目的,有歧視特定言論的疑慮。

此外,集遊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遇緊急事故必須即刻集會遊行者,不受六天前須提出申請的限制,但第十二條又規定,這種情況的申請人,警方須在廿四小時內通知申請人是否許可,兩法條牴觸。

大法官曾於一九九八年就集遊法作出第四四五號解釋,當時認為事前許可制並不違憲。

(聯合報)
--
「進擊的中俄」擾鄰 美國兩頭燒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副總統拜登本周發現自己正在做三個月前做過的事:告訴擔心被鄰國霸凌的盟邦領袖不必害怕,美國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拜登三個月前造訪日本與南韓,是為了北京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本周拜登到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小國,則是因為俄國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

無論是崛起或再起,進擊的中俄都讓鄰國不安,需要美國掛保證。美國的招數也差不多,口頭上強調和盟邦的防衛協定,然後象徵性的派戰機到當地巡邏一番。

俄、中內部都有風起雲湧的民族主義和被西方列強蹂躪蔑視的悲情,也都看準美國在出兵阿富汗與伊拉克後師老兵疲,不願在海外動干戈。普亭和習近平,也都是自信滿滿的強人。

但兩國仍有差異。東海防空識別區引起各方關切和爭議後,中方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例如在南海依樣畫葫蘆。俄國則是不顧美國和歐盟制裁的警告,照樣將克里米亞納為囊中物。

不過,華府仍然擔心中方哪天會派兵到釣魚台列嶼,和日方發生軍事衝突。依照美日安保條約,華府有義務介入。

雖然俄國近來嗆美的言論和實質擴張領土的動作,都遠比中國大陸強硬,但分析家認為,美國還是比較擔心大陸。

紐約政治風險顧問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布雷默認為,中國大規模擴軍,對鄰國和美國的威脅遠超過俄國。反觀俄國在蘇聯解體後,政治、經濟、軍事都陷入低迷,這幾年稍有起色。布雷默說:「俄國對烏克蘭的行動與其說是展現力量,不如說是不安全感作祟。」

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丹寧則指出:「俄羅斯是傳統軍事強權,但是經濟和工業基礎日漸衰敗。中國的軍力則植基於強勁且持續成長的經濟基礎。」

這或許可以解釋美國總統歐巴馬下周到布魯塞爾會見歐盟領袖後,四月將到亞洲,造訪日本、南韓、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這幾個對中國大陸感到不安的盟邦。

(聯合報)
--
新術內外層移植 角膜存活率高

傳統角膜移植一枚角膜只能使用在一名患者身上,但醫師指出,目前透過醫學切割技術,可依患者角膜損害狀況,決定只移植外層或內層角膜,術後角膜存活率達8、9成以上;若配對符合,甚至可分別移植內外層角膜,讓兩名病患同時重見光明。

高醫眼科主治醫師李柏延表示,角膜位於眼球壁最前方,功能相當於照相機鏡頭,呈透明無色;一旦角膜退化、感染、創傷或自體免疫性發炎而變得混濁、破損,就會造成視力退化甚至失明。目前這類患者要回復視力,仍以角膜移植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不過因角膜內皮耗損率高,5年內角膜存活率僅剩65%。

李柏延指出,目前在英、美、日及新加坡,改良型層狀角膜移植手術正逐漸取代全層角膜移植,包括前層角膜基質移植及後半層角膜內皮細胞移植兩種,因為是依患者病變部位分內、外層移植,接受手術者仍可保有一半角膜,減少術後散光或內皮細胞受損副作用。

李柏延說,曾有1名12歲男童罹患先天性圓錐角膜,視力矯正效果不佳,透過前層角膜基質移植術恢復視力,因為僅有前層角膜移植,後層的角膜內皮細胞並未受損。

高醫眼科主任吳文權表示,這類層狀角膜移植手術最適合曾動過白內障手術、導致內皮細胞受損的50、60歲患者,第四年角膜存活率仍有95%,高於傳統手術的65%。

不過,目前國內角膜移植仍有76%採取傳統全層移植方式,且因國內捐贈風氣不踴躍,角膜來源仍以國外為主,手術費從3萬多漲到5萬多元,已逐漸跟層狀角膜移植手術費用相近。

(聯合報)
--
喜吃高油脂 也易膽結石

腹痛連續2周若未緩解,應就醫檢查,需先排除是結石或癌症。

通常腹部不適以腸胃道問題或腎臟引起腰痛居大宗,如是腸胃炎需服用消炎藥;若胃酸過多得吃制酸劑。

腎結石需接受超音波檢查,有時結石太小不明顯,患者需進一步驗尿,了解是否有血尿或蛋白尿、尿液中有無結晶或細菌。

讀者丈夫被診斷膽囊結石,膽結石依發生位置分為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膽汁為肝臟製造,經由小膽管到膽囊儲存,我們吃油膩食物時,儲存在膽囊的膽汁會協助食物消化,此時膽汁由總膽管、十二指腸,順著小腸排出體外。

不過,總膽管除了連接十二指腸,它的分支開口也連接胰臟的胰管,由於胰臟會分泌胰液,內含消化酶,可分解蛋白質及脂肪,一旦總膽管結石阻塞,影響到胰液排出路徑,這些消化酶在胰臟內,可能將器官組織溶解,造成糜爛情形。

膽結石類型包括膽固醇結石及色素結石,由於肝臟是人體解毒工廠,可將體內廢物轉成膽汁排出體外,一旦膽汁濃度太高,容易形成膽固醇結晶,出現結石,但有膽固醇結石的人抽血檢查未必會有膽固醇數值偏高情形。

紅血球經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也會順著血液到達肝臟,肝臟處理廢物時,如果膽汁濃度太高,紅血球代謝後的血紅素較易形成色素結石,好比鹽水濃度太濃,其他物質就無法溶解的原理一樣。

膽結石大多與飲食習慣、喜歡高油脂食物有關,血脂代謝異常的人出現膽固醇結石機率也高。地中海貧血患者,因為新陳代謝速度快,紅血球體積小且易破裂,一旦膽汁濃度高,就會形成色素結石;溶血性疾病者因本身紅血球較脆弱,也容易發生色素結石。

大部分膽結石為多發性,有時一顆結石會搭配幾顆小石頭或細沙,如果結石引起腹痛不適,患者接受手術切除膽囊後,由於少了緩衝組織,術後若食用油膩食物沒忌口,恐致消化不良腹瀉或解油便,但身體約3個月至半年就能逐漸適應無膽狀態。

除了少碰油膩食物,辛辣等刺激性較高的東西也不利術後傷口癒合,還會刺激胃及小腸、引起腹瀉,建議患者應清淡飲食,避免膽結石復發。

(聯合報)
--
糖尿病患飲食大地雷:生菜、燕麥奶

早餐吃生菜沙拉,配燕麥奶,對一般人很養生,但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卻是含有高鉀、高磷的「地雷」食物。營養師表示,糖尿病腎病變要注意低蛋白,限制攝取鉀、磷等,以免加速洗腎風險。

統計顯示,台灣約有四萬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如果攝取過量蛋白質食物,或是讓血糖不穩定、急速上升的高升糖食物,可能加重腎臟負擔,飲食控制非常重要。但台灣腎臟醫學會今天公布對179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調查,發現八成患者飲食控制不佳。

吃早餐 最容易踩雷

其中以早餐最容易踩到地雷,看似健康的燕麥奶、生菜沙拉,以及即時沖泡的燕麥片,含有高磷或高鉀,不適合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食用。要吃蔬菜最好先燙過,可減少鉀離子。

一般早餐店常見的夾蛋、火腿的漢堡、三明治,往往以大量油煎,蛋白質份量過多。燒餅油條太油,含反式脂肪酸。奶茶等含糖飲料太甜,牛奶的磷含量偏高,這些都不適合糖尿病腎病變患者。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表示,患者飲食控制需以低蛋白、低升糖、適量膳食纖維、適量不飽和脂肪酸為原則。台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等推出早餐指南,提供患者索取。

主食分量 減為罹病前八成

蔡玲貞建議,患者應吃七、八分飽,主食類分量約為罹病前八成,例如稀飯吃一碗、白飯吃半碗、薄土司吃兩片等,若吃不飽,可以冬粉等低蛋白澱粉類補足熱量。中式早餐可以選擇蘿蔔糕加豆漿,或是肉絲炒米粉加上燙青菜等。

蔡玲貞指出,糖尿病患一天可以吃兩份水果,但楊桃是禁忌,含鉀較高的桃子、哈密瓜、西瓜等瓜果類要少吃。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