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31003 諾貝爾獎篇

更新時間:23:40

*2023諾貝爾物理獎出爐! 3學者研究原秒脈衝獲殊榮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ysics)今天(3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獎。今年獲獎者除了能抱回獎牌、獲獎證書,還能額外獲得100萬元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4萬),共拿到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40萬)的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阿戈斯提尼、克勞斯和呂利耶3位物理學家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以表彰他們為研究亞原子世界,發現利用「原秒尺度」(attosecond,阿秒為時間單位)的脈衝光,捕捉電子移動的瞬間,為電子動力學帶來嶄新研究方式。

另外,諾貝爾物理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以來,僅有5位女性獲此殊榮,分別為1903年的波蘭裔法籍物理學家居禮夫人(Marie Curie)、1963年的德裔美籍理論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2018年的加拿大物理學家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2020年的美國物理學家蓋茲(Andrea Ghez)和今年的呂利耶。

諾貝爾物理獎去年由法國物理學家艾斯佩特(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柯羅瑟(John Francis Clauser)及奧地利量子論物理學家柯羅瑟(‪Anton Zeilinger)共同獲獎。3人通過開創性實驗,向世人展示研究和控制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狀態下的潛力,為量子技術的新時代奠定了基礎,故特頒物理獎予以肯定。

諾貝爾獎依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而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今年已是第122週年。2023年諾貝爾獎將從即日起,連續一週公布各獎項,繼生醫獎、物理獎後,明(4日)將頒發化學獎、5日文學獎、6日和平獎、9日經濟學獎。

*2023諾貝爾生醫獎出爐!mRNA疫苗2關鍵推手共同獲獎

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今天(2日)揭曉得主,由來自匈牙利的生物化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獲獎,今年獲獎者除了能抱回獎牌、獲獎證書,還能額外獲得100萬元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4萬),共拿到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40萬)的獎金。

兩學者8月曾來台領取唐獎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如同外界所預測,由匈牙利生物化學家卡里科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這2位對開發mRNA疫苗技術有卓著貢獻者獲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此獎項是為表彰2人在核苷鹼基修飾(nucleoside base modifications)方面的發現,這些發現使得開發針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mRNA疫苗成真。

卡里科與魏斯曼去年獲得我國唐獎生技醫藥獎,並於今年8月1日來台出席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領獎。卡里科當時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mRNA疫苗的開發奠基於1世紀的科技進步,由數十萬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專家共同努力完成,她希望自己的獲獎能鼓勵對自然好奇的女孩相信自己,成為科學家,貢獻世界;魏斯曼則提到,唐獎不僅認可他們及無數貢獻mRNA技術發展之科學家的學術成就,還強調mRNA-LNP開發新醫療療法的巨大潛力。

諾貝爾生醫獎去年由瑞典生物學家帕博(Svante Pääbo)獲獎,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演化領域的研究發現有重大貢獻。帕博完成「尼安德塔人基因定序」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還發現全新的古人種「丹尼索瓦人」(Denisova)。更重要的是,帕博發現這些已滅絕古人類的基因在演化過程中,也轉移到現今人類身上,扮演影響生理現象有關的角色,例如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

諾貝爾獎依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而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今年已是第122週年。2023年諾貝爾獎將從即日起,連續一週公布各獎項,繼今日的生醫獎後,明(3日)頒發物理獎、4日化學獎、5日文學獎、6日和平獎、9日經濟學獎。

*2023諾貝爾生醫獎今揭曉 mRNA疫苗研究領域學者獲獎呼聲高

2023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從今(2)日起陸續揭曉,首先公布的獎項為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預計於台灣時間今日下午5點30點揭曉。業界人士預測,受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mRNA疫苗技術研究領域學者得獎呼聲高。

綜合外媒報導,今年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將在2日首先頒發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接著3日物理學獎、4日化學獎、5日文學獎、6日和平獎以及9日經濟學獎。諾貝爾基金會日前宣布,今年諾貝爾得主可多得瑞典幣100萬克朗(約新台幣294.7萬元),總獎金達瑞典幣1100萬克朗(約新台幣3242.7萬元)。

報導指出,許多觀察家預測,近年受到疫情影響,mRNA疫苗技術依舊是獲獎大熱門;除此之外,能預測蛋白質結構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Fold、發現下視丘分泌素是睡眠的重要調節因子與嗜睡症的病因有關研究結果,以及光遺傳學等獲獎的呼聲很高,但諾貝爾生醫獎最終也可能落在其他領域。

*2023諾貝爾文學獎 74歲「陪榜王」村上春樹再獲高度關注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各獎項將從今(2)日起陸續頒發,其中5日公布「文學獎」,獎落誰家再次成為各界熱門話題。日媒指出,今年74歲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年年都被視為熱門人選、卻屢屢與該獎擦身而過,但依舊受到高度矚目,在英國博彩公司預測的獲獎者排行中,則是名列第9。

綜合日媒報導,在各國享有盛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作品經翻譯後在超過50個國家或地區出版,且他至今仍在不斷進行寫作,今年4月更發表睽違6年的長篇小說「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然而,多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的他,卻年年無緣文學桂冠,也因此每年都成為備受關注的人物之一。

另外,根據英國博彩公司Nicer Odds截至9月30日的預測榜,村上春樹今年名列前10,位在榜上第9名,至於第1名則是挪威作家佛斯(Jon Fosse)。報導指出,村上春樹若今年能夠獲獎,將會是繼川端康成(1968年)和大江健三郎(1994年)之後,第3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2位女作家,也被視為可能奪獎的人選,分別為現年61歲的小川洋子,以及現年63歲、旅居德國以日文跟德文創作的多和田葉子。報導指出,屆時無論是多和田或小川獲獎,都將成為首位獲獎的日本女性。

(自由電子報)
--

*研究極短光脈衝可測量能量改變快速過程 3學者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由法國學者亞谷斯蒂尼、匈牙利-奧地利學者克勞斯、法國-瑞典學者呂利耶共享殊榮,3人因研究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部電子的工具而獲得表彰。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克勞斯(Ferenc Krausz)及瑞典隆德大學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得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名得主的實驗為人類提供了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電子世界的新工具,故而受到表彰。他們展現了一種產生極短光脈衝的方法,可用於測量電子移動或能量改變的快速過程。

他們的實驗產生了以阿秒(attosecond)為計算單位的極短光脈衝,從而證明這些光脈衝可用來提供原子和分子內部過程的圖像。

諾貝爾委員會物理學獎主席奧森(Eva Olsson)表示:「我們如今可以開啟電子世界的大門。阿秒物理學給予我們機會了解受電子影響的機制。下一步將是運用它們。」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為法國學者艾斯佩特(Alain Aspect)、美國學者柯羅瑟(John Clauser)、奧地利學者吉林哲(Anton Zeilinger),他們因為在量子力學領域的進展而獲獎。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2日在斯德哥爾摩公布,3日頒發物理獎,4日揭曉化學獎,5日公布文學獎。深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奧斯陸頒發的獎項,於6日揭曉,經濟學獎於9日公布。

今年諾貝爾各獎項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31萬元),當數名得獎者共享獎項,他們將分享獎金。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 3學者同享殊榮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約於瑞典當地3日上午11時45分(台灣時間同日下午5時45分)宣布,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學者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法籍瑞典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及德國慕尼黑路德維格馬克西米利安大學學者克勞茲(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

三人貢獻在於阿秒(attosecond)物理學。獎項得主將獲頒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66萬元)獎金。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2日出爐後,每年的「諾貝爾獎周」起跑。本日宣布物理學獎得主後,4日及5日將分別宣布化學獎、文學獎得主,眾所矚目的和平獎預定6日宣布,9日則是壓軸的經濟學獎。

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法國學者艾斯佩特(Alain Aspect)、美國學者柯羅瑟(John Clauser)及奧地利學者吉林哲(Anton Zeilinger)3人獲獎,其實驗證實量子力學違背貝爾不等式,粒子間存在所謂「量子隱形運輸」。他們對量子糾纏的研究,大幅貢獻當前量子資訊科學。

*3學者「阿秒」獲諾貝爾物理獎 我國學者曝已是該領域第四座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學者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法籍瑞典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及德國慕尼黑路德維格馬克西米利安大學學者克勞茲(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表彰三人在於阿秒(attosecond)物理學的貢獻,讓科學家更能一探物質中原子內的構造,幫助材料科學的理解,也有助於半導體電子元件開發,這也是短脈衝、超快光學領域的第四座諾貝爾獎。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今天邀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明彰、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助理教授賈世璿、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羅志偉、中研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溫昱傑等四位專家,解析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研究的重要性。

陳明彰表示,人類眨眼睛是10的負3次方秒,奈秒是10的負9次方秒,飛秒是10的負15次方秒,阿秒則是10的負18次方秒。他表示,電子元件在奈米世界的運行速度快,當要在元件中加入電場、磁場,背後都是在控制電子的移動。1980年代最短脈衝只到飛秒,2000年後出現非線性光學,再到阿秒被發現,人類才能看見電子如何在奈米世界中運動。

賈世璿以「快門」形容阿秒,他表示,快門越短,才能捕捉越瞬間的即時影像,科學家一直想突破快門極限,如今已可做到10的負18次方秒,也就是阿秒。藉由阿秒,能看見電子運動的行為,這樣的脈衝也叫做「超快光學」,當把傳統奈秒速度提升,阿秒領域可以操控光,可以嘗試製作電子開關。

羅志偉則說明,超快光學都是短脈衝,這已是繼1999年化學獎頒給飛秒動力學、2005年物理獎頒給雷射光梳、2018年物理獎頒給脈衝放大技術後,該領域的第四座諾貝爾獎。他表示,因為有了短脈衝,就有快門很快的照相機,可以拍攝電子動態變化。

羅志偉也提到,運用短脈衝雷射,可以看見電子、聲子、自旋互相產生的作用力,如同在幫三個主角拍電影。當今可利用雷射技術,把絕緣體變成金屬,就是電子、聲子、自旋互相的作用力。包含現在工業應用、半導體世界,可以把本來不導電的絕緣體,在雷射作用下,把電子搬到導帶,一瞬間就變成導體,可製作高速電晶體、電子元件,或用光源去操控材料,就可以有不同運用的方式。

溫昱傑則說,阿秒有助於人類觀察電子在不同物質中的特性,也幫助理解與操控物質中的電子行為,包含量子材料、半導體產業,會涉及電子轉移、屏蔽與散射作用,藉此能幫助理解材料科學,也有助於半導體電子元件開發,是非常有長期影響力的技術開發。

*諾貝爾文學獎將於5日揭曉 專家:可能彰顯言論自由價值

諾貝爾文學獎5日將揭曉,瑞典學院是否藉此做出政治性宣告?專家認為,若有意如此,可能會把獎項頒給捍衛言論自由的作家,預測可能得主包括俄羅斯小說家烏利茨卡婭等人。

專家點名可能得主包括俄羅斯作家、克里姆林宮批評者烏利茨卡婭(Lyudmila Ulitskaya),以及因寫出小說「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惹怒伊朗而長年面臨追殺令的英籍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魯西迪去年遇刺,但保住一命。

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也可能像過去經常的作法,把獎項頒給不太知名的作家,像是中國先鋒派小說家及文學批評家殘雪。

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文化編輯伊蘭紐斯(Lisa Irenius)向法新社表示,表揚自我流亡到德國的烏利茨卡婭將會凸顯「文學不受政治限制」。在莫斯科因俄烏戰爭而受嚴厲批評之際,支持俄羅斯文化將是大膽的選擇。

另一名專家也持類似觀點,瑞典「每日新聞」(Dagens Nyheter)文化編輯威曼(Bjorn Wiman)指出,頒獎給烏利茨卡婭會釋出「極具政治性的訊號」。

威曼認為,美籍非裔加勒比海作家琴凱德(JamaicaKincaid)今年也有機會獲獎。琴凱德的小說以自身家庭生活及殖民、種族經驗為主。

不過,威曼很希望看到魯西迪獲獎。他說,「該是他得獎的時候了」,若真是魯西迪獲獎,要向捍衛言論自由的瑞典學院致敬。這也是魯西迪體現的精神。

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長期被批評得獎名單過於偏重西方白人男性作家。

瑞典學院2018年因MeToo醜聞而分裂,隔年接著又將獎項頒給本身有不少爭議的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從那之後,瑞典學院嘗試要脫胎換骨。

去年,學院將文學獎殊榮頒給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她被視為女性主義標竿人物。2021年,出生於坦尚尼亞的英籍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因作品探討流亡、殖民主義及種族主義的折磨而拿下諾貝爾文學獎。

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文學教授佛蘭森(Carin Franzen)受訪指出:「近幾年,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不能持續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必須更加平等,且獎項要能反映當代。」

威曼表示,自從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漢德克後,學院18名成員中有半數已更換。漢德克親塞爾維亞的立場延伸為對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Milosevic)的支持。米洛塞維奇於2006年過世時正因「種族滅絕」罪名受審。

*以為是惡作劇!獲諾貝爾醫學獎殊榮 卡里科、魏斯曼皆難以置信

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因致力研發mRNA技術,催生COVID-19疫苗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她今天告訴瑞典媒體,對於獲獎「感到難以置信」。

法新社報導,68歲的卡里科(Katalin Kariko)告訴瑞典廣播電台(Swedish Radio),儘管近年來她才得到肯定,但她已經努力很長時間。

然而,她的母親對她有信心,總是會聆聽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得主。

卡里科說:「10年前我還不是教授的時候,她就會聽了。她總是會聽,還說:『也許某天會聽到妳的名字』。」

「我只是苦笑,因為我從沒拿過補助,也從來沒有團隊。我甚至不是教授,因為我被降職了,所以我也沒放在心上。我回說:『不可能』。」

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秘書普爾曼(Thomas Perlmann)也指出,即使卡里科的研究曾遭到懷疑,她仍然堅持不懈。

普爾曼在記者會上說:「她非常努力,但她願景的重要性沒有得到肯定。」他在記者會上宣布卡里科和美國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64歲的魏斯曼也表示,對於自己獲得這項享有聲望的獎項難以置信。

他告訴瑞典廣播電台:「我先從凱蒂(卡里科的小名)那裡聽到這個消息,因為他們(諾貝爾委員會)先打電話給她,但沒有我的電話號碼。」

魏斯曼說:「我們不確定是不是有人惡作劇。」他也說自己不是會大肆慶祝的人,但可能會和家人出去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卡里科和魏斯曼將於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正式典禮上,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King Carl XVI Gustaf)手中接過諾貝爾獎。諾貝爾醫學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100萬美元(新台幣3225萬元)的獎金。

傳統上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每年12月10日舉行,這天是創辦人瑞典企業家暨發明家諾貝爾(Alfred Nobel)1896年逝世的紀念日,諾貝爾獎是依照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

*寒窗40載鑽研mRNA…卡里科研究之路坎坷 終與魏斯曼同獲諾貝爾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及醫學家魏斯曼共享。卡里科研究mRNA近40載,歷經離鄉背井、降職及罹癌逆境,遇魏斯曼共同完成關鍵研究,讓mRNA技術得以在疫情時回應疫苗急迫需求。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今天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享殊榮。兩人都是2022年唐獎得主。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林柏亨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線上記者會上指出,卡里科在1970年代仍是學生時,聽了關於mRNA的演講,便決定以此為志業;取得博士學位後想在匈牙利展開研究,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因此遠渡重洋到美國,並輾轉在賓州大學找到教職。

卡里科的研究之路並未就此順遂。林柏亨說,免疫系統對外來的mRNA非常敏感,導致一開始研究非常困難,動物實驗不是因免疫系統反應過於強烈導致個體死亡,就是mRNA進入身體後快速被破壞,因此普遍被學界認為是條「死胡同」。

當時,卡里科雖然努力寫研究計畫申請經費,但仍不斷被拒絕,甚至還被學校降職;她與先生分隔兩地,還罹患癌症,她仍認為mRNA是未來的希望,堅持繼續研究。同在賓州大學任教的魏斯曼,決定把部分研究經費撥給卡里科,2人一起研究,終於成功降低發炎反應。

「先知有時是孤獨的,科學投入可能無法在5到10年甚至20年間看到成果,也不知道什麼科學技術在未來會幫助到人類。」林柏亨說,最終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mRNA疫苗問世,讓這項技術廣為人知,但其實這都要感謝2人在人生低潮不放棄,在自己的位子上一直默默努力。

中研院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陶秘華提到,8月卡里科因獲唐獎受邀來台時,曾在演講中介紹,過去研究mRNA的夥伴Alice Kuo(Chiu-Mei Lin)是北一女與台大的校友,2人在1999年曾共同發表文章,證明mRNA送到細胞內能有效產生蛋白,為研究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國家衛生研究院長司徒惠康接受媒體電訪時表示,卡里科和魏斯曼都是非常傑出的科學家。其中,卡里科儘管過去mRNA在學界相當冷門,被視為「看不出潛力」,仍在從化學、生化角度做了非常多的mRNA研究;魏斯曼則是在臨床、應用端找到發展潛力,這次得獎,是2領域智慧的結合。

*諾貝爾醫學獎看重mRNA技術 癌症疫苗研發是現在進行式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今天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美國科學家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因致力開發「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使mRNA新冠疫苗得以問世,挽救許多人的性命而共同獲獎。兩人也於今年獲頒台灣唐獎「生技醫藥獎」,唐獎生技組負責人、中研院院士張文昌說,「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科學家厲害的地方。

張文昌表示,以往要將病毒RNA(核糖核酸)送進人體有兩大挑戰,首先,RNA會觸發人體的先天性免疫反應,造成嚴重發炎反應,並於動物實驗發現,如此會讓動物死亡;其次,RNA在人體內非常容易降解,難以送達標的細胞或器官。

張文昌說,卡塔林·卡里科與德魯·魏斯曼經過多年努力,於2005年發表研究指出,透過開發的新平台,將病毒RNA經過核苷修飾後,可成為逃脫免疫系統的mRNA,克服了合成mRNA會被先天性免疫系統辨識而引發嚴重發炎反應的問題。

隨即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立即利用此研究製造mRNA新冠疫苗,張文昌說,在不缺乏病人下,mRNA新冠疫苗立即完成三期人體臨床試驗,並救了好多人的生命,「當時真的是時機對了」。

張文昌說,藉由這樣的技術,目前正運用在登革熱疫苗、癌症疫苗,甚至是流感疫苗,尤其是癌症疫苗,這是未來重要的趨勢,而目前已有藥廠針對不同癌症著手研發,如今癌症最重要的治療藥物是免疫治療,相信未來就是癌症疫苗了。

卡塔林·卡里科與德魯·魏斯曼兩人於今年8月曾經來台,張文昌說,兩人都是十分單純的學者,但在研究領域上十分有耐心,當時就是因為病毒RNA送進人體後,將會觸發先天性免疫反應,造成嚴重副作用,而不被學界看好,但卡塔林·卡里科在不被看好下,終於獲得成功,這就是科學家厲害的地方。

*實至名歸!mRNA疫苗幕後英雄獲諾貝爾獎 陳培哲:醫學界認去年就該拿

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殊榮。對此,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說,原本全球生醫學界都認為這兩名科學家應在去年拿獎,結果令人意外,今年得獎,可說是眾望所歸、實至名歸。

陳培哲表示,卡里科(Katalin Kariko)的疫苗研究之路崎嶇不平,她隻身渡海,至美國投入mRNA疫苗,前10年遇到瓶頸,相當不順,但她仍舊堅持到底,終於締造出免疫學上的重大突破,整個過程曲折,充滿險境,最後終獲成功,激勵人心,宛如一齣勵志電影。

傳統疫苗研發以蛋白質為主,但至少得花上二至三年,生醫界希望有所突破,因此將DNA、RNA視為標的物,期盼縮短研發時程,不過,以DNA作為核酸,研製而成的疫苗,動物實驗完美,但人類臨床宣告失敗。

至於RNA部分,臨床試驗發現,接種後引發強烈發炎反應,副作用超乎預期,卡里科(Katalin Kariko)兩人持續研究下,改變核酸四個鹼基結構,將其中一個置換為人工鹼基,大幅減少注射後的發炎反應,開啟了疫苗的新紀元。

陳培哲指出,以此新技術研發疫苗,大幅縮短研製時程,只需兩三個月,在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時,立下了大功,拯救無數生命。原本科學界認為,卡里科(Katalin Kariko)、魏斯曼(Drew Weissman)理應為去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但結果出人意料,今年得獎,讓生技學界心服口服。

陳培哲說,除了預防傳染疾病,縮短疫苗研發時程,這技術也運用在癌症治療上,最近一兩年陸續研製黑色素癌疫苗、胰臟癌疫苗,台大癌症中心也參與臨床試驗,一旦完成三期,順利上市,又將締造癌症治療的新紀錄。

*諾貝爾醫學獎頒給mRNA研究者 莫德納總座:感到振奮人心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今公布,為mRNA新冠肺炎疫苗重要推手,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此殊榮。對此,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表示,諾貝爾獎頒發給mRNA研究者,對莫德納來說相當「振奮」,尤其莫德納正在進行47項專案,全都是mRNA領域,很期待mRNA在未來醫學界帶來的改變。

本屆諾貝爾醫學獎由卡里科與魏斯曼榮獲,同時他們也是今年的唐獎得主。獎基金會今發布新聞稿表示,執行長陳振川、創辦人尹衍樑在第一時間向2位得主致上誠摯祝賀。

有別於傳統蛋白質療法開發時間久、製造經費高,mRNA技術讓細胞成為生產所需抗原或治療性分子蛋白的工廠,不但可量產且價格相對便宜,特別有助於貧窮或開發中國家人民也能擁有同樣好品質的醫療。未來還可應用在其他病毒疫苗、個人化精準癌症疫苗…等多重疾病的治療領域。

莫德納也專注於mRNA技術領域當中,並在新冠肺炎疫情當中有相當優異的表現。李宜真表示,8月時也聽了卡里科、魏斯曼2位得獎者的現場演講,尤其魏斯曼提到,mRNA研究其時早在1960年代就有科學家投入研究,而他也投入研究30多年,直到新冠疫情期間才可以有快速研發出mRNA新冠疫苗,幫助全球抗疫。

李宜真說,莫德納成立了13年,在疫苗德研發上也花了10年的時間,聽到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mRNA的2位研究者時,對莫德納來說確實相當振奮,尤其莫德納目前正在進行的47項研究,全都與mRNA相關,包括呼吸道、免疫、心血管、罕見疾病以及癌症等5大領域,這都讓莫德納對於mRNA未來的發展相當期待。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促成新冠疫苗問世 卡里科、魏斯曼獲殊榮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於瑞典當地2日上午11時45分(台灣時間同日下午5時45分)公布,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

卡里科和魏斯曼的的研究成果,直接促使第1種對抗新冠肺炎的輝瑞和莫德納mRNA疫苗問世,此前獲獎的呼聲已經很高。獎項得主將獲頒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88萬元)獎金。

醫學獎得主出爐後,也代表每年的「諾貝爾獎周」起跑,接著3、4及5日分別是物理學獎、化學獎和文學獎,眾所矚目的和平獎預定6日宣布,9日則是壓軸的經濟學獎。

*開啟RNA醫學新時代!兩學者致力開發mRNA技術 獲諾貝爾醫學獎

2023年諾貝爾生醫獎於台灣時間10月2日下午5時30分揭曉,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Katalin Kariko和美國科學家Drew Weissman因致力開發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使mRNA新冠疫苗得已問世,成功挽救許多人的性命而共同獲獎。

早在2022年,Katalin Kariko和Drew Weissman即因mRNA技術運用於新冠疫苗而得到「唐獎(Tang Prize)」。根據唐獎網站資料, 2022年唐獎生技醫藥獎授予Katalin Kariko、Drew Weissman和Pieter Cullis,他們開發的新平台使用經過核苷修飾的mRNA疫苗,並藉由脂質奈米顆粒在體內傳送。

唐獎網站指出,要將RNA送進人體有兩大挑戰,首先,RNA會觸發先天性免疫反應;其次,RNA在人體內極易降解,難以送達標的細胞或器官。三位獲獎者的突破性發現以及他們為克服這些問題開發的巧妙方法,是SARS-CoV-2疫苗能被快速開發的關鍵。這些技術不僅徹底改變了疫苗學,正式宣告以RNA為療法的醫學新時代來臨。

有別於前者開發時間久、製造經費高,mRNA技術讓細胞成為生產所需抗原或治療性分子蛋白的工廠,不但可大量生產且價格相對便宜,未來還可應用在其他病毒疫苗、個人化精準癌症疫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甚至過敏病等多重疾病的治療領域。

根據唐獎網站,Katalin Kariko在匈牙利接受教育,1985年移居美國,專門研究RNA及其化學合成,使能在體內外細胞中有效生產蛋白質。她有系統且嚴謹地解決了將RNA使用在疫苗學和治療中的許多問題。她與Drew Weissman一起證明mRNA會被類鐸受體(TLRs)辨識,從而參與先天性免疫反應。若將mRNA注射到動物體內,會導致嚴重的發炎反應。但若mRNA的核苷經過修飾,如同一些自然存在的RNA,就不會引發這些反應。

他們成功找出了重要的核苷修飾,並創造了不會引起發炎的隱形(stealth0 RNA。Katalin Kariko自2013年開始與BioNTech RNA Pharmaceuticals藥廠合作,並參與BNT疫苗的開發。

Drew Weissman於199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開設實驗室,專門研究開發HIV疫苗,也曾在美國國家衛生院從事HIV相關研究。與Katalin Kariko合作後,他開始投入以RNA作為疫苗的研究。他們兩人在2005年發表了經過核苷修飾的RNA是非免疫原性的重要發現之後,Katalin Kariko一直積極投入於將該技術應用於開發能抵禦HIV和Zika病毒等病毒感染之RNA疫苗。

唐獎網站指出,身為免疫學專家,Katalin Kariko和Drew Weissman的合作促成了這些重要發現,他們共同擁有非免疫原性、經核苷修飾的RNA應用之美國專利,更為BNT及Moderna疫苗奠定了基礎。

*諾貝爾醫學獎2得主曾訪台!8月參加唐獎典禮 並與四校學生談保持熱情

諾貝爾獎今 (10/2) 日揭曉醫學獎得主,由唐獎2022年「生技醫藥獎」得主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對核苷鹼基修飾的發現,促成開發有效的COVID-19 mRNA疫苗。

唐獎基金會表示,卡塔林·卡里科、德魯·魏斯曼今年8月才剛一同來台參加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及「唐獎周」各場公開活動,包括「唐獎得獎人演講」、「唐獎台灣生醫論壇」等活動,唐獎還特別安排卡塔林·卡里科前往北一女中,與兩百多名來自建國中學、師大附中與成功高中四校高中生,以「mRNA療法-我的生命之旅」主題齊聚對談。

卡塔林·卡里科以自身崎嶇波折但築夢踏實的人生經歷,鼓勵在場有志成為科學家的青年學子,對自己所從事的事保持熱情,並且相信自己,學習與壓力共處,不斷學習成長,期盼更多下一代學子能投入科學家的行列。

至於魏斯曼8月訪台時,也發表演說,他提到疫苗每年預防4至5百萬人死亡。經核苷修飾的mRNA於15年前被研發出來,並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

唐獎教育基金會陳振川執行長在第一時間代表基金會及創辦人尹衍樑向兩位得主致上誠摯祝賀,此次獲獎更證明兩位唐獎得主突破性發現與創新技術是SARS-COV-2疫苗能被快速開發的關鍵,不僅徹底改變了疫苗學,更是蛋白質療法的典範轉移,正式宣告以RNA為療法的醫學新時代來臨。

有別於傳統蛋白質療法開發時間久、製造經費高,mRNA技術讓細胞成為生產所需抗原或治療性分子蛋白的工廠,不但可量產且價格相對便宜,特別有助於貧窮或開發中國家人民也能擁有同樣好品質的醫療。未來還可應用在其他病毒疫苗、個人化精準癌症疫苗…等多重疾病的治療領域。

唐獎基金會表示,這是繼唐獎首屆2014年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 佑(Tasuku Honjo)於2018年共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2016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以基因編輯技術貢獻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後,唐獎得主第三度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陳振川表示,唐奬生技醫藥獎五屆,在衆多世界頂尖被推薦人中,第三次評選為諾貝爾獎得主。

唐獎基金會恭喜Kariko 及Weissman 榮獲2023諾貝爾生理或醫學奬。在疫情困難的時候,唐獎專精的評委會選擇了他(她)們,於2022年6月19日公布。雖然共同獲獎的Cullis此次並沒有同時獲獎,這是因為他的專業領域特質(物理及生化),唐奬期頒他能夠榮獲化學獎或物理獎。台灣各媒體及國人剛在今年八月初才和他們相見,是難得經驗,大家都感到十分高興。

●關於唐獎
有感於全球化的進展,人類在享受文明與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亦面臨氣候變遷、新傳染疫病、貧富差距、社會道德式微..等種種考驗,尹衍樑博士於2012年12月成立唐獎,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獎項,每兩年由專業獨立評選委員會(邀聘國際著名專家學者,含多名諾貝爾獎得主),不分種族、國籍、性別,遴選出對世界具有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的得主。每獎項提供5千萬獎金,其中含1千萬支持相關研究教育計畫,以鼓勵專業人才投入探索21世紀人類所需,以頂尖的創新研究成果及社會實踐引領全人類發展。

*諾貝爾獎生醫獎今公布 文學獎中國2作家呼聲高

2023諾貝爾獎從2日起將陸續揭曉。路透報導,負責頒獎的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日前宣布,今年諾貝爾得主可多得100萬瑞典克朗(9萬1500美元),總獎金達1100萬瑞典克朗(98萬6000美元)。

基金會表示為反映財務狀況,決定增加獎金;據了解,2012年基金會為因應財務需求,獎金從1000萬克朗減至800萬克朗;2017年得獎金額又提高至900萬克朗、2020年再次增加至1000萬克朗,回到2012年前水準。

不過近十年來,瑞典克朗兌歐元貶值30%,換言之,即使獎金金額提高,非瑞典籍得獎人所得並不會因此增加。

今年諾貝爾基金會在2日首先公布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接著3日物理學獎、4日化學獎、5日文學獎、6日和平獎以及9日經濟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前,英國兩家博彩公司Ladbroke和Nicer Odds鎖定熱門作家,製作一份賠率榜單,吸引大眾下注,中國作家閻連科和殘雪名列其中。

現年65歲的閻連科,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外語,曾獲得中國魯迅文學獎及香港紅樓夢獎,但是小說「為人民服務」和「丁莊夢」被中國當局列為禁書,只能在港台出版。

至於70歲的殘雪,本名鄧小華,被譽為「中國的卡夫卡」(Kafka of China),2022年獲得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Hua Zong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小說「新世紀愛情故事」於今年被翻譯成瑞典文出版。

年年陪榜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Murakami Haruki),依然是得獎熱門人選,現年74歲的村上在睽違六年後,於今年4月發表長篇小說「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The city and its uncertain walls,暫譯),備受全球書迷矚目。

此外,旅居德國的日本女作家多和田葉子(Tawada Yōko),2018年以小說「獻燈使」(The Emissary)獲頒「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翻譯文學類獎,也被認為有得獎機會。

*諾貝爾獎魔咒?科學家得獎後 生產力反降低

由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家約安尼迪斯(John Ioannidis)所帶領的團隊,8月於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發表一項研究,試圖量化重大獎項是否推動科學進步,並發現資深科學家在獲得重大獎項後,生產力不增反降。

約安尼迪斯博士研究小組,分析本世紀72位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主和119名俗稱「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得主,比較每位得主在獲獎前三年和獲獎後的發表和被引用次數,分析獲獎後生產力如何受到年齡和職業階段的影響;約安尼迪斯博士說,出版物可以讓我們深入瞭解每位學者有多少新作品,引用量化則可以看出該作品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他的團隊發現,諾貝爾獎得主發表論文數量在得獎前後大致相同,但獲獎後的作品被引用的次數遠少於獲獎前的作品;麥克阿瑟獎得主論文量在得獎後稍有增加,但引用量基本上保持不變; 諾貝爾獎和麥克阿瑟獎得主每篇論文的引用率,均出現下降。

研究發現,年齡在獲獎者的科學生產力中有重大影響;42歲或以上得主,獲獎後的引用和發表數量皆有所下降; 41歲或以下的得主,獲獎後的論文發表數量和引用次數均有增加。

「這些獎項似乎並沒有提高科學家的生產力,」約安尼迪斯博士指出,「真要說的話,甚至產生了反效果。」

諾貝爾基金會自1901年以來,一直為在物理、醫學和化學領域,為做出突破性成就的科學家頒發獎項,此外還另頒發和平獎、文學獎,以及自1969年增設的經濟學獎;麥克阿瑟獎成立於1981年,不同於諾貝爾獎是在評量成就,麥克阿瑟獎重視得獎者的潛力。

(聯合新聞網)
--
*促成mRNA武肺疫苗問世 美2學者獲諾貝爾生醫獎/克服mRNA引起免疫系統嚴重發炎缺點 救人無數

二○二三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昨天揭曉,得主為匈牙利裔美籍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美國醫學家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兩人克服過去mRNA(信使核糖核酸)引起免疫系統嚴重發炎反應缺點,更可快速製造,直接促使輝瑞和莫德納的mRNA疫苗問世,成功挽救許多人性命。

研發核苷鹼基修飾技術
兩人二○○五年發表核苷修飾(nucleoside base modifications)論文,發現鹼基修飾的mRNA可阻止發炎反應,並在mRNA遞送至細胞時增加蛋白質的產生。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如果不是mRNA技術,不可能這麼快研發出mRNA武肺疫苗。展望未來,對於每年都在變異的流行性感冒,mRNA技術也能夠很快隨機應變,調整製作出有效的疫苗。mRNA也將是癌症疫苗及藥物開發的最主流開發趨勢,甚至代謝疾病、罕見疾病以及基因遺傳疾病等都可能受惠。

有助開發流感、癌症疫苗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昨邀請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分析,mRNA疫苗技術問世逾四十年,過去注射到人體後會引起免疫系統嚴重發炎反應,mRNA也很難送到標的細胞,卡里科和魏斯曼的研究解決了這些問題。

瑞典諾貝爾委員會頌辭指出:「兩位得主突破性發現,徹底改變我們對mRNA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認知,為疫苗開發速度做出重大貢獻。」

卡里科研究冷門 申請經費被拒
六十八歲的卡里科是匈牙利裔美國人,一九九○年成為賓州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第一份科研基金申請提議將mRNA用於基因療法。她在獲得終身教授職的過程中,由於研究領域「太冷門」,申請科研基金一再被拒,在一九九五年被賓大降職,一度被減薪。

卡里科從二○一三年起與BioNTech RNA製藥公司合作研究,曾任該公司副總裁、資深副總裁,同時也是美國賓州大學副教授,在賓州大學期間與魏斯曼共同研究mRNA。不過,卡里科最近面臨工作變動,剛搬到德國。

六十四歲的魏斯曼是賓州大學醫學教授,專攻RNA和先天免疫系統生物學,和卡里科發現修飾RNA以用於實際治療的方法,並公諸於眾。二○○六年,他和卡里科共同創立RNARx公司,目標是研發新的RNA療法,兩人並享有一項關於RNA的美國專利。

兩位得主將平分一千一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三三八八萬元)獎金。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小檔案
●卡里科
1955年1月17日(68歲)生於匈牙利索爾諾克,1990年成為賓州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1997年與剛到賓大的免疫學教授魏斯曼合作。2006至2013年間,她聯合創立RNARx公司並擔任執行長,2013年起與BioNTech RNA製藥公司合作研究,曾任該公司副總裁、資深副總裁,同時也是賓州大學副教授

●魏斯曼
1959年9月7日(64歲)生於美國麻州萊星頓市,1997年起任賓州大學醫學教授,專攻RNA和先天免疫系統生物學。他和卡里科發現修飾RNA以用於實際治療的方法,2006年和卡里科共同創立RNARx公司,目標是研發新的RNA療法

*mRNA疫苗取得突破技術 卡里科盛讚台灣女研究員貢獻卓著

2得主今年8月訪台領獎
卡塔林.卡里科及德魯.魏斯曼兩位新出爐的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今年八月因領取唐獎到訪台灣,卡里科演講時特別提到,她所主持的實驗室一位台灣研究員對mRNA疫苗取得突破技術有相當貢獻,該研究員林女士畢業於北一女、台大,卡里科與她曾於一九九九年共同發表論文證明mRNA送到人體細胞後,可有效產生蛋白,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陶秘華轉述:「卡里科說這是整個研發過程重要的發現。」

卡里科來台時,曾與兩百多名高中生,以「mRNA療法︱我的生命之旅」主題對談,她以自身崎嶇波折但築夢踏實的人生經歷,鼓勵有志成為科學家的青年學子,保持熱情、相信自己、學習與壓力共處,可促使自我成長。

魏斯曼協助低收國家發展醫藥
致力幫助低收入國家與地區發展RNA研究基礎設施、建立GMP生產中心的魏斯曼,當時說明目前已在浦那、烏克蘭、巴西等十八個地點看到成果,有助於解決新藥和疫苗獲取不平等問題,並協助當地自行開發疾病所需的治療方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昨邀請專家說明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兩人疫苗技術突破的貢獻,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提及,使用mRNA技術研發的COVID-19疫苗累計施打超過一三○億劑,全體人類已有六成五到七成施打,貢獻卓鉅。但醫學獎有遺珠之憾,也就是開發出可包覆mRNA脂質奈米顆粒的彼得.庫利斯,若沒有脂質奈米顆粒,很難保護核苷酸順利送到人體內。

(自由時報)
--
*助新冠疫苗問世 美2學者獲諾貝爾醫學獎

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在核苷鹼基修飾的發現,促成研發mRNA新冠疫苗,二日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評審小組指出,二人發現具開創性,徹底改變人類對mRNA和免疫系統之間互動方式的理解,造就的mRNA疫苗在二○二○年底獲准使用,和其他新冠疫苗避免疫情擴散,拯救數百萬性命。

六十八歲的卡里科為匈牙利賽蓋德大學教授、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她和六十四歲、同任職賓大醫學院的魏斯曼是長期同事。兩人研究已獲頒多項獎項,包括被視為諾獎風向球的拉斯克醫學研究獎。本次獲獎的研究雖可追溯至二○○五年,但首波運用mRNA技術的疫苗,正是輝瑞及莫德納新冠疫苗。

傳統的疫苗製作方式,通常需要在大型細胞槽中培育病毒或病毒片段,多數流感疫苗則會在雞蛋培養,之後會將其淨化處理,以執行疫苗製造的後續階段。卡里科及魏斯曼的發現促成mRNA疫苗技術則截然不同,會透過遺傳分子,指示細胞要生成何種蛋白質,並訓練免疫系統遭遇真正病毒時的應對。

兩人還發現如何修飾核苷酸的鹼基,避免因注射後產生嚴重發炎反應,而無法產生大量蛋白。除了新冠疫苗,mRNA技術還被認為有望發展出癌症、愛滋病等棘手疾病的新療法。

卡里科得知獲獎後表示,「我不敢相信,我非常驚訝,但我也非常喜悅」。她向瑞典電台表示,已逝的母親認為她一定會獲獎,生前多年都會聆聽諾獎得主宣布,期待有朝一日聽到女兒的名字,不料五年前母親離世,無緣共慶女兒成就,「她可能在天上聽著」。

卡里科曾任德國BNT生技公司資深副總裁,去年起改任外部顧問。她是第十三名諾貝爾醫學獎女性得主。

魏斯曼聽聞獲獎消息後,則表示未來真是不可思議,「我們數年來都在思考,我們可以用mRNA做到的一切,現在它就在這裡」。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醫學系教授韓特表示,mRNA疫苗在協助遏阻新冠疫情舉足輕重,若無相關mRNA技術,新冠疫情將嚴重許多。韓特並指出,疫苗問世為減緩新冠散布的轉捩點,mRNA又比其他種類疫苗成效更佳,如英國過去主要使用的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幾乎已不再使用。

卡里科和魏斯曼將於十二月十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頒獎典禮上,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手中接過諾貝爾獎,並分享一千一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三二二五萬元)獎金。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10/03/realtime/2574501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mRNA技術獲諾獎 可治癌症愛滋病

二○二三年諾貝爾醫學獎共同得主為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對核苷鹼基修飾的發現,透過有效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在短時間內成功研發新冠肺炎疫苗,還可用來治療愛滋病、癌症。

新冠肺炎疫苗使mRNA技術聲名大噪,這種技術為輝瑞/BNT和莫德納等兩大新冠疫苗奠定根基,讓長期致力於研發該技術的卡里科、魏斯曼獲獎。法新社二日報導,此前早有消息指稱兩人為最有希望的獲獎者。

人體內mRNA作用在於協助傳遞特殊指令,從去氧核糖核酸(DNA)到細胞。以前輝瑞等新冠疫苗為例,實驗室培育的mRNA「告訴」人類細胞創造抗原,類似在新冠病毒中發現的蛋白質。有了抗原,免疫系統明白如何對抗新冠病毒,在其入侵身體時予以消滅。

mRNA技術的大突破始於一九七○年代,當時研究人員以mRNA使試管細胞製造蛋白質。十年後,科學家在實驗小鼠身上得到同樣結果,但欲將擴展成醫療工具,則有兩大障礙尚待克服,其中活體動物的細胞抗拒合成mRNA,以致激發危險的免疫反應。

卡里科及魏斯曼等研究團隊則成功讓脂質或脂肪分子在沒副作用下,安全傳遞mRNA,研究成果在製藥界,以及投入mRNA療法的新創公司引起熱議,mRNA在全球爆紅。例如,運用患者惡性腫瘤中的蛋白質樣本,以創造特化的mRNA,再引發患者免疫系統,鎖定特定癌症細胞,予以消滅。

卡里科、魏斯曼也是唐獎二○二二年「生技醫藥獎」得主,今年八月來台參加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唐獎周」各場公開活動,包括「唐獎得獎人演講」、「唐獎台灣生醫論壇」,魏斯曼演說時提及,接種疫苗每年預防四、五百萬人死亡,經核苷修飾的mRNA技術於十五年前被研發出來,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

當時卡里科曾至北一女中發表「mRNA療法|我的生命之旅」專題演說,與兩百多名來自北一女、建中、師大附中與成功高中學生對談。她以自身崎嶇波折的人生經歷,鼓勵在場的青年學子,保持熱情,相信自己,學習與壓力共處,不斷學習成長。

冷門研究崎嶇路 卡里科十年磨一劍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昨揭曉,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美國科學家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致力開發「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讓mRNA新冠疫苗於短時間問世,救人無數。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盛讚,這是免疫學的重大突破,兩人獲獎「眾望所歸、實至名歸」。

卡里科、魏斯曼兩人於今年八月來台領取台灣唐獎「生技醫藥獎」,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在頒獎晚宴上曾與卡里科聊天,為人謙和,在談及研究歷程時,則有些委屈及小抱怨,研究領域太冷門,一度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減薪,且研究經費也不多。

司徒惠康表示,在美國執行研究計畫,必須申請研究經費,但早年mRNA技術屬於偏冷門領域,沒有人可以看的這麼遠,發現其中潛力,尤其卡里科來自東歐,美國大學很難大力支持一名異國學者。

陳培哲指出,卡里科的疫苗研究之路崎嶇不平,隻身渡海,至美國投入mRNA技術,前十年遭遇瓶頸,但仍舊堅持到底,終於締造出免疫學重大突破,整個過程曲折,最後終獲成功,激勵人心,宛如一齣勵志電影。

傳統疫苗研發以蛋白質為主,但至少得花二至三年,全球生醫界對於DNA、RNA寄以厚望,期盼縮短研發時程;前者疫苗動物實驗完美,人類臨床宣告失敗,至於RNA部分,臨床試驗顯示,接種後引發強烈發炎反應,副作用超乎預期。在卡里科持續研究下,將核酸結構四個鹼基,其中一個置換為人工鹼基,大幅減少注射後發炎反應,開啟了疫苗新紀元。

司徒惠康表示,新冠疫情加速mRNA技術發展,順利研發mRNA新冠疫苗,全球累積接種人次超過上百億,證實其在人體的安全性及效果;在施打mRNA時,注射局部附近的淋巴結出現強烈反應,為此,讓癌症治療開闢出一條新路徑,相關癌症疫苗、藥物已成主流開發趨勢。

陳培哲說,最近一兩年國外藥廠研製黑色素癌疫苗、胰臟癌疫苗,台大癌症中心也參與臨床試驗,一旦完成三期,順利問世,勢必締造癌症治療的新世界。原本全球醫界認為這兩名科學家應在去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肯定,但結果令人意外,今年得獎,讓人心服口服。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