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31006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3:56

*俄烏戰爭將邁入第二個冬季 烏克蘭能源系統陷困境

俄烏戰爭即將進入第二個冬季,烏克蘭能源系統在俄羅斯的飛彈、無人機空襲下,比去年更脆弱,今年夏季已投入上千名工程師修復遭破壞的設備,隨著氣溫漸降,在資金、發電短缺狀況下,停電、沒有暖氣、沒有水的狀況將隨之而來,意味著數百萬烏克蘭人恐怕要面臨更漫長、難熬的冬夜。

根據《路透》報導,烏克蘭長期指控俄羅斯針對基礎設施進行打擊,對烏克蘭能源供應造成偌大影響,歐盟擴大架構能源小組領導人利波爾德(Marcus Lippold)表示,「我們投入相當多心力在維修被摧毀的設備,但這有成功增加對寒冬的耐受力嗎?我們的狀況會比去年冬季更好嗎?我不這麼認為」。

《路透》指出,他提到,「我們投入的努力的確獲得了成功,但這必須持續下去」,烏克蘭方面指出俄羅斯對於基礎設施的打擊,對烏國造成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基輔沒有提出明確資料,但聯合國今年6月曾表示,烏克蘭能源設施的量能不到俄烏戰爭開打前的一半,原有37GW(Gigawatt;百萬瓩)的發電能力,現有超過19GW已被摧毀。

*普廷再稱俄羅斯未發動對烏戰爭 揚言恢復核試驗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已超過1年半,俄羅斯總統普廷5日再度聲稱,是西方引發烏克蘭戰爭,宣稱俄羅斯未發動對烏戰爭。他也提及若俄羅斯受到核武攻擊或生存受到威脅,俄羅斯有可能使用核武,敵人不會有機會生存,他雖指稱目前尚無這種威脅,但相關言論恫嚇意味濃厚。

綜合外媒報導,普廷週四在索契(Sochi)參加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時發表演講,他宣稱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沒有必要從烏克蘭手中奪取領土。並指稱俄羅斯並未發動烏克蘭戰爭,反而是發起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來試圖阻止戰爭。

普廷也指責是西方引發烏克蘭戰爭,指控美國是霸權國家,認為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真理仲裁者,並質疑西方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已經脫離現實,呼籲西方擦亮眼睛,並稱建立壟斷的企圖注定失敗。

普廷也提到,俄羅斯已成功完成「海燕」核動力巡弋飛彈(9M730 Burevestnik)及「薩爾馬特」(Sarmat)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研發工作,並將致力於投入生產。他雖未透露進一步細節,但針對全球核試驗禁令,他表示美方雖已簽署卻尚未批准,並聲稱俄羅斯可以效仿美方的立場,撤銷原本禁止核試的批准。這番聲明讓外界擔心,俄方可能會採取行動恢復核試驗,以阻止西方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

*普廷揚言恢復核試驗 俄國議會擬撤銷《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批准

俄羅斯總統普廷5日聲稱是西方引發烏克蘭戰爭,並提及若俄羅斯受到核武攻擊或生存受到威脅,俄羅斯有可能使用核武。對此,俄羅斯國家杜馬議長沃洛丁(Vyacheslav Volodin)6日表示,俄國正考慮撤銷對於《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的批准。

根據《路透》報導,沃洛丁6日表示,「世界局勢已經改變了,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對我們的國家發動攻擊,在下一次的國家杜馬議會上,我們將討論撤銷《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批准的可行性」。

《路透》指出,從普廷和沃洛丁言論來看,俄羅斯表明是會撤回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批准,該條約明定要求締約國承諾「不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並承諾在其管轄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種核爆炸」。

《路透》提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儲備,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核彈頭儲存量,以美國科學會統計來看,截至2023年,普廷手中掌控核彈頭量約5889枚,其中1400枚雖退役,但仍可能保存良好,餘則有2815枚為儲備狀態,1674枚為已部署。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真的有達到阻止核試驗嗎?從聯合國統計來看,1945年至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訂的這50多年以來,一共有2000多次核試驗發生,美國為1032次,蘇聯為715次,兩方的前次核試驗日期,蘇聯為1990年;美國為1992年。

從《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生效至今,聯合國統計全球一共發生了10次核試驗,分別為印度、巴基斯坦兩國於1998年各自核試驗兩次;北韓分別在2006年、2009年、2013年、2016年及2017年進行過核試驗,除2016年為兩次外,其餘皆為一次。

*俄轟炸烏東村莊 烏克蘭官員:至少49死包括1名6歲童

俄羅斯5日對烏東哈爾科夫州(Kharkov)的一座村莊發動攻擊,造成嚴重死傷,烏克蘭官員指出,目前已有49人罹難,其中包括年僅6歲孩童。

綜合《路透》、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哈爾科夫州長希內胡柏夫(Oleh Synehubov)指出,大約在當地時間5日下午1點15分左右(台灣時間晚間6點15分),庫皮揚斯克地區(Kupyansk)赫羅扎村(Hroza)的一家咖啡館與一間雜貨店遭到俄羅斯轟炸,而當時店內聚集了許多平民,有一名6歲的孩童不幸罹難。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後來指出,死亡人數已來到49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當前正在西班牙與歐洲國家領導人開會,攻擊事件發生後,他在社群平台Telegram上發文譴責,稱其為「殘暴的俄羅斯罪行」,他說:「現在我們正在與歐洲領導人討論議題,特別是關於加強我們的防空、強化我們的士兵、保護我們的國家免受恐怖攻擊等方面。」

*澤倫斯基示警若烏克蘭戰敗 2028年俄羅斯將進軍他國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5日出席西班牙格拉納達(Granada)「歐洲政治共同體」(European Political Community)峰會時提醒歐洲各國,如果烏克蘭未能成功反擊俄羅斯,讓俄羅斯在當前狀況停戰,2028年時,俄羅斯將會重整旗鼓,進軍他國。

綜合外媒報導,澤倫斯基5日向歐洲各國示警,俄羅斯目前正在分析未來幾年的情境,有一種特別危險,那就是如果俄烏戰爭就此打住,出現停戰或是僵局,那2028年便會成為另一個關鍵時刻,等到俄羅斯重新建立軍備後,便會開始攻擊其他國家,如波羅的海國家,這是烏克蘭情報所能提供的資訊。

澤倫斯基補充提到,俄羅斯現在正試著讓局勢凍結,適應這樣的戰備模式,嘗試「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再繼續往前」,莫斯科當局懷有野心,試圖創造出更大的帝國,破壞歐洲團結,戰爭成為了俄國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

他強調,最危險的敵人是為自己創造出有利結果,再根據當下這結果準備下一次攻擊的人,呼籲歐洲支持烏克蘭的意念不可動搖,否則俄羅斯一旦抓到機會適應,獲得喘息空間,2028年莫斯科就會有能力再發動下一場攻擊,如今烏克蘭所削弱的俄羅斯軍力,也將功虧一簣。

*瑞典軍援烏克蘭逾64億 「獅鷲」戰機也有望參戰

瑞典軍方今(6)日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22億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64.3億)的軍援,另外也考慮在國防情勢許可的情況下,援助烏克蘭JAS-39「獅鷲」(Gripen)戰鬥機。

《法新社》報導,瑞典國防部表示,本日公布的援助計畫為瑞典向烏克蘭提供的第14輪軍事援助,而全數軍援的總價值約為19億歐元(約合新台幣644億)。瑞典國防大臣強森(Pal Jonso)表示:「我們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因此須提供長期持續的支援。」

而除了援助軍事裝備外,瑞典政府還要求軍方在11月6日之前準備好一份向烏克蘭提供「獅鷲」戰鬥機的評估報告,不過瑞典政府也聲明,提供戰機的前提是瑞典需正式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成員國。

強森說:「我們認為瑞典需要被納入聯盟防禦計劃,並得到北約防禦保證,才能將戰機送至烏克蘭。」

*瓦格納首腦墜機原因曝!普廷:機內手榴彈引爆釀禍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5日表示,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8月墜機離世,原因是飛機機艙內的手榴彈引爆釀禍,而非遭飛彈擊中。

據《路透》報導,普里格津8月23日搭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製造的私人飛機、飛往聖彼得堡途中於莫斯科北部意外墜毀,機上10人全數罹難,包括集團首腦普里格津、副手烏特金(Dmitry Utkin),及2名高級軍官、4名隨扈。

普廷近日暗示墜機係因內部爆炸導致,稱俄羅斯調查委員會負責人數天前已向他進行匯報。

普廷在黑海度假勝地索契(Sochi)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會議上說:「在空難遇難者遺體中發現了手榴彈碎片。」

普廷此番說法似乎有意駁斥美國官員說法,他強調:「飛機沒有受到外部影響,這已是既定事實。」部分美國官員在墜機事件發生後表示,飛機應是遭到飛彈擊落。

普廷未針對手榴彈在機上引爆一事提供更多細節;僅稱調查人員沒有對罹難者遺體進行酒精、藥物檢測,他說:「我認為應該進行類似的檢測,但調查單位卻沒有。」

此外,普廷透露俄國聯邦安全局(FSB)搜查了瓦格納集團位於聖彼得堡的辦公室,發現了100億盧布(約新台幣32.22億元)現金和5公斤古柯鹼;俄國空難調查人員尚未公開事故相關報告;

(自由電子報)
--
*烏克蘭村莊追悼陣亡士兵 俄飛彈來襲51平民喪命

俄羅斯飛彈今(5日)轟入烏克蘭東北部村莊的一間咖啡店和雜貨店,造成51名正在一起悼念陣亡士兵的民眾喪命。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是針對平民的蓄意襲擊。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這起事件是經過精心策劃針對平民的襲擊,並非「盲目攻擊」。

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赫羅札村(Hroza)一間咖啡店和雜貨店今天午後遭到飛彈襲擊,現場還留有一堆堆磚瓦、破碎的金屬和建築材料。

地方官員向公共廣播公司Suspilne表示,這是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以來,哈爾科夫遭遇死傷最慘重的一次攻擊事件。這似乎也是俄羅斯任何單一襲擊事件中,平民遇難人數最多的事件之一。

當地警方向國家電視台表示,遇害人數為51人,另有6人受傷、3人下落不明。部分罹難者是參加完村子裡為一名陣亡士兵舉行的儀式後,聚集在這間咖啡店的哀悼民眾。

澤倫斯基在西班牙參加「歐洲政治共同體」(European Political Community)峰會時,於晚間發表的影片談話中表示:「這是對哈爾科夫地區村莊一間普通店家和咖啡店精心策劃的飛彈攻擊。」

「俄軍不可能不知道他們攻擊的地方是哪裡。這不是盲目攻擊。」

烏克蘭內政部長克利孟科(Ihor Klymenko)表示,飛彈來襲時,地方官員正坐下來用餐。

克利孟科告訴烏克蘭電視台:「家家戶戶都有人出席這場紀念儀式。這是場可怕的悲劇。」

克利孟科引述初步資訊表示,這場攻擊事件是由一枚伊斯坎德(Iskander)彈道飛彈進行。

他表示,這起攻擊顯然具針對性,烏克蘭安全單位已對此展開調查。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說:「恐怖分子刻意在午餐時間發動攻擊,確保造成最多死傷。」

「那裡沒有軍事目標。這是一起令人髮指的罪行,意在嚇唬烏克蘭人。」

根據法新社報導,歐洲聯盟(EU)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今天表示,這起攻擊事件讓俄羅斯的暴行「達到另一個可怕的境界」。

波瑞爾在西班牙格拉納達(Granada)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期間在社群媒體上表示:「蓄意攻擊平民是戰爭罪。」

*俄國強硬派呼聲起 普亭:不排除恢復核試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今天說,他聽見了國內要求開始測試核武的呼聲,俄國有可能逾30年來首度恢復核試,且可能撤銷對「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的批准。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核武庫,身為最終決策者的普亭也表示,俄國先前成功測試了「海燕式」(Burevestnik)核動力巡弋飛彈;他曾形容這種可搭載核彈頭的飛彈能力無與倫比。

不過普亭說,沒有必要改變俄羅斯的核武方針,畢竟任何針對俄國的攻擊都會瞬間引發數百枚核彈回應,沒有敵人能夠倖存。

普亭談到核武方針、闡述俄國可能在哪些情況下動用核武的政策時說:「我們需要改變這個嗎?而原因是?一切都可以改變,我只是不認為有必要。」

他還說,俄羅斯國家的存在沒有受到威脅。

普亭在黑海遊覽勝地索契(Sochi)的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會議上表示:「我認為任何頭腦清楚、記憶清晰的人都不會想對俄羅斯動用核武。」

普亭還說:「我聽到有人呼籲開始測試核武、恢復試爆。」他是指強硬派政治學家和評論員的建議,他們認為此舉可向西方敵人發出強有力的訊息。

普亭指出,美國簽署了「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CTBT),但尚未正式批准,俄國則已簽署且批准。

俄國強硬派政治學家卡拉加諾夫(SergeiKaraganov)希望採取更強硬的核武立場,他詢問普亭是否應降低使用核武的門檻,以讓俄國「傲慢無禮」的夥伴清醒過來。

普亭回答:「我還沒有準備好說明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測試,但理論上有可能採取與美國相同的作為…不過這是國家院(State Duma,國會下議院)議員的問題。理論上,是有可能撤銷批准。這就足夠了。」

俄羅斯國內有些人要求普亭引爆核彈,以向西方表明,面對西方支持烏克蘭及明顯不願談判的態度,俄國的耐心正一點一滴消失。

例如近日,俄羅斯官方資助的媒體「今日俄羅斯」(RT)總編輯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建議,俄國應在西伯利亞上空引爆核彈。

普亭今天說,俄羅斯即將完成新一代「薩爾馬特」(Sarmat)洲際彈道飛彈相關作業,這種飛彈能攜帶10枚以上核彈頭。

他說,俄國也成功測試了海燕式核動力巡弋飛彈。他沒有透露具體時間。

普亭指控西方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脫離現實。他警告,如果西方領導人忘了如何妥協,世界將不得不看看這種傲慢會導致何種後果。

*普亭才揚言恢復核試驗 俄下議院議長:準備撤銷核武器試驗禁令

繼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揚言不排除恢復核試驗後,俄國會下議院議長沃洛金今天表示,議會很快將考慮撤銷對「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的批准。

路透社報導,美國及俄羅斯雙邊關係正值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最為緊張之際,若俄、美其中一國或甚至兩國都恢復核試,恐嚴重衝擊全球局勢穩定。

普亭昨天表示,沒有必要改變俄羅斯核武方針,但他未明確指出俄國是否有必要恢復核試。

他也說,由於美國雖簽署「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但尚未正式批准,俄國應該研議撤銷對此條約的批准。

「全球局勢已產生變化」,俄羅斯國會下議院議長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指稱,「華府及布魯塞爾已對我國發動戰爭」。

他表示,國家院(State Duma,國會下議院)下次開會時,將討論撤銷對「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的批准。

報導指出,普亭及沃洛金的言論顯示俄羅斯已確定將撤銷對這項條約的批准。

俄羅斯承接蘇聯時期的核子武器,目前擁有全球最多核彈頭。

聯合國指出,各國於1945年至1996年間進行超過2000次核試,其中1032次由美國進行,蘇聯則進行了715次。

據聯合國統計,自「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於1996年通過並開放簽署以來,全球共進行10次核試,包括印度及巴基斯坦1998年分別進行2次,北韓於2006至2017年間進行6次核試。

*斯洛伐克大選變天 對烏克蘭增軍援喊卡

斯洛伐克總統府今天表示,在反對軍援烏克蘭的民粹派贏得國會大選後,已暫停就增援烏克蘭計畫做出決定。

斯洛伐克總統府發言人史崔奇涅克(MartinStrizinec)告訴法新社,總統查普托娃(ZuzanaCaputova)與即將卸任的總理觀點相同,認為「這個問題的相關決定必須反映最近國會選舉的結果」。

他說,「此時有關軍事援助的決定將形同(為新政府)創先例」,還說即將卸任的政府權力有限。

史崔奇涅克表示,查普托娃「並未改變軍援烏克蘭的立場,她會繼續相挺」。

美聯社報導,府方聲明說:「目前即將卸任的政府批准軍事援助計畫,將為未來選後的政權轉移創造危險的先例。」

民粹派前總理費科(Robert Fico)選前矢言停止軍援烏克蘭,他所屬的政黨在9月30日大選以23%得票率勝出,10月2日獲任命籌組新政府。

親烏克蘭的中間派政黨「進步斯洛伐克」(Progressive Slovakia)以18%得票率居次。

斯洛伐克過去力挺烏克蘭,並且捐贈了武器,包括蘇聯時期的米格-29(MiG-29)戰鬥機。看守政府原本計劃向烏克蘭武裝部隊運送彈藥,並訓練烏軍排雷。

*澤倫斯基:烏克蘭若敗 俄5年重建軍力將再攻他國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提醒歐洲各國領袖,若歐陸對基輔的支持產生動搖,俄羅斯可能會在5年內重建軍力,並攻擊其他國家。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西班牙格拉納達(Granada)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European Political Community)峰會時並表示,雖然華府和歐洲國家出現了「政治風暴」,但他對美國和歐洲繼續提供財政支援仍充滿信心。

澤倫斯基發表演講時,情緒激動地描述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的兒童為了躲避空襲,而在地鐵站上課,或透過遠距學習。

他在格納拉達峰會上表示:「在烏克蘭建立起完全有效的防空系統之前,孩子們是無法上學的。」

烏克蘭官員說,俄羅斯今天攻擊哈爾科夫一座村莊,造成至少51人喪生,其中包括一名6歲男孩,凸顯戰爭的恐怖。

澤倫斯基表示,歐洲提供烏克蘭額外軍事裝備,可有助確保「無人機、戰車或其他俄國武器,不會攻擊歐洲其他國家」。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歐洲政治共同體於去年成立,旨在促進從挪威到摩爾多瓦(Moldova)等40多個國家之間的合作。

無論是在美國或歐洲,政治動盪使得民眾對是否繼續支持烏克蘭產生質疑,而這次格拉納達峰會為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等領袖提供一個機會,以重申他們對烏克蘭的承諾。

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人陷入內鬥,使得預算協商變得更加複雜,總統拜登原本對達成協議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充滿信心,現在也公開表示感到憂心。

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似乎也變得較不堅定,斯洛伐克親俄前總理費科(Robert Fico)上週末在大選中勝出,而他選前曾矢言將終結對烏克蘭的軍援。

澤倫斯基坦言這讓他感到擔憂,但表示他仍對持續獲得支持感到樂觀。他說:「美國的局勢很危險,這是一個難熬的時期。我認為美國與歐洲將與烏克蘭團結一致,我們將同心協力度過這場危機。」

*美眾院動盪 白宮擬包裹援助盼供烏克蘭先撐一年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罷免引發援烏斷炊隱憂,白宮現正研究推動規模較大的援助包裹,讓烏克蘭能撐過2024年11月美國大選之後;但在共和黨內,反對援烏已漸蔚為風潮。

「華盛頓郵報」指出,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遭自家黨內強硬派發動罷免而落馬後,在眾院選出新議長前,國會立法陷入停頓,一些議長繼任人選更對繼續援烏公開質疑。民主黨籍的總統拜登擔憂動盪影響援烏,表示會盡快就相關議題發表重大談話。

白宮目前還沒敲定新的撥款援烏方式。不願具名的高層指出,下一步很大程度取決於誰會出任眾院議長。

2名拜登政府高層透露,目前討論的是應否推動一更具戰略性的大型援烏包裹,讓烏克蘭能撐過2024年11月、避免國會在總統選舉年還要不斷就援烏法案表決,還是先推動規模較小的短期援烏計畫,以便較有機會獲共和黨人放行;一些行政部門與國會內支持烏克蘭的人主張力推前者。

白宮官員表示,目前雖仍有足夠撥款權限支應烏克蘭在戰場的緊急需求,但不確定能保持多久。一名高層說鑒於眾議院動向難以預測,行政部門已不再尋求先前作法,即在協商短期政府撥款法案時納入240億美元援烏經費。

但推動能支應烏克蘭一整年的大型包裹,勢必再遭已將麥卡錫拉下馬的共和黨內強硬派力阻。保守派團體「美國復興中心」(Center for Renewing America)副總裁卡德威(Dan Caldwell)就說,當前主張監督援烏與烏克蘭國內貪腐的人,都會被扣俄國同路人帽子,「這讓援烏倡議更啟人疑竇」。

目前共和黨籍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喬登(JimJordan)、路易斯安那州聯邦眾議員史卡利塞(SteveScalise)是2名呼聲高的眾院議長繼任人選。喬登4日已表態反對再通過其他援烏包裹,而史卡利塞雖不若喬登般強硬,卻也得面對黨內強硬派要求應把錢用於國內的壓力。

五角大廈一名高層表示,雖然2名人選都讓他們頗擔心,但至少史卡利塞以往有過兩黨合作的紀錄,也承認俄國咄咄逼人帶來的威脅,反觀喬登屢次證明自身是個在外交政策議題上難以溝通的死硬派。

知情人士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上月造訪華府與拜登會面離開時,對美國今後的援烏顯得比之前更憂心;拜登則再三向對方保證只要烏克蘭有需要,美國就會相挺到底。

「紐約時報」指出,麥卡錫遭罷免除讓眾議院再陷混亂,也凸顯共和黨人對繼續援烏的興致大減,如今反對援烏的力道還成為右翼檢視忠誠度的試紙。

共和黨籍喬治亞州聯邦眾議員泰勒葛林(MarjorieTaylor Greene)力主反對援烏,她援引CNN於8月初的一份民調顯示55%受訪美國民眾反對國會通過額外援烏經費為例,稱援烏已成票房毒藥。

她說:「這議題(援烏)已非常不受歡迎,不只共和黨選民,現連美國大眾也開始覺得。」

共和黨籍猶他州聯邦眾議員柯蒂斯(John Curtis)過去多次援烏表決時都投贊成票,如今也加入反對行列,且在上週表決時反對資助烏軍訓練計畫。他說這麼做是做好把關問責,要讓拜登政府給出如何讓烏克蘭取勝的答案,同時也要逼北約盟國投入等量付出。

即便連過去最挺烏的共和黨人,現在都說若民主黨不在重大政策與政府支出上讓步,很難想像挺烏能從選民手中拿到票。

之前不吝於支持援烏的重量級共和黨南卡羅來納州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表示,參議院可以端出多達600億甚至700億美元的援烏包裹,比拜登的240億美元還大手筆,但前提是民主黨須拿嚴格移民限制來換。

*澤倫斯基憂:美政爭影響援烏 學者:恐重蹈越戰覆轍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5日明白表示,美國明年總統大選前的政治論戰恐削弱華府對基輔的支持,令他感到憂心。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Europe報導,美國國會1日通過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卻剔除援助烏克蘭的60億美元款項,眾院議長麥卡錫幾天後遭罷免,對烏援助也被點名為罪狀之一,讓烏克蘭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不知所措。

學者已提出,未來美國國會是否會像當年越戰一樣,拒絕撥款導致美軍撤離、南越失利,值得觀察。

澤倫斯基另指出,俄羅斯軍隊5日攻擊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市(Kharkiv)一家雜貨店,造成至少48人死亡。他在社群媒體發布聲明指:「俄國用火箭襲擊一家普通雜貨店的殘酷罪行,完全是蓄意的恐怖攻擊。」

澤倫斯基在西班牙格拉納達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高峰會,他表示,拜登總統保證華府會繼續支持基輔,但也坦承美國已經進入「艱難的選舉時期」。他說:「有各種聲音,有的非常奇怪,我們會就此討論。」

「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則說,華府政治傾軋損及對基輔的支持,歐洲無法填補其間差距。他說:「烏克蘭需要歐盟支持,也需要美國支持。歐洲能夠填補美國留下的缺口嗎?這個嘛,歐洲當然無法取代美國。」

烏克蘭極度依賴於外國財務與軍事援助,以維持經濟運轉及作戰,預期在明年收到428億美元國際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將來自美國。現在隨著麥卡錫倒台,眾院因議長懸缺暫時癱瘓,美國未來對烏克蘭的撥款處於不確定狀態。

烏克蘭資深國會議員克里姆普什–欽察澤(Klympush-Tsintsadze)承認,「我們嚇壞了,這對我們是一場災難。」一名不具名烏克蘭國會議員則說,「好吧,我們被耍了」。

烏俄戰爭戰況膠著,加上美國近來國內政治及兩黨鬥爭加劇,加深了烏俄戰爭發展的疑慮。華盛頓郵報指出,烏克蘭無法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引發外界對衝突可能變成僵局且國際挺烏減弱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則指,烏克蘭「收復全部失土」的核心目標固然明確,卻因西方對此支持態度有限而難以達成;美國與歐洲盟國想阻止俄國取勝,卻想避免戰事升溫風險,使得西方縱有意讓戰爭結束,拿出的方案都不被俄烏埋單。

學者開始擔心美國是否會重蹈越戰覆轍,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所長波利亞可娃(Alina Polyakova)表示:「設下戰事不升級、避免失控等指導原則,美國等於自己造成衝突冗長,最終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連幫烏克蘭取得優勢逼對手談判的次要目標都未必能夠做到」。

*普亭:機上手榴彈引爆導致普里格津墜機 未受外力衝擊

俄羅斯總統普亭表示,導致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創辦人普里戈津8月死亡的空難,是由機上的手榴彈被引爆造成,而不是飛彈襲擊,且發現他的辦公室有古柯鹼,疑似有吸毒。

普亭在黑海度假勝地索契(Sochi)出席一個活動時指,幾天前調查空難的委員會負責人向他匯報調查進展,指在遇難者遺體發現手榴彈的碎片,而客機並沒有受到外力衝擊。

普亭未提及手榴彈如何被引爆,稱調查人員沒有對罹難者遺體進行酒精和藥物檢測是錯誤的,並稱聯邦安全局在瓦格納叛變事件後,於瓦格納的辦公室發現了100億盧布現金,還發現5公斤古柯鹼。

普里戈津6月下旬聲稱不滿俄軍曾經攻擊瓦格納在烏克蘭的營地而發動叛變未果,在叛變事件兩個月後,他乘搭的飛機從莫斯科飛往聖彼得堡期間墜毀,包括他在內共10人罹難。

*痛批西方自大、脫離現實!普亭於索契瓦爾岱國際論壇發表演說

俄羅斯總統普亭5日於俄國索契的年度瓦爾岱國際論壇(Valdai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Club)發表演說,嚴詞痛批西方國家自大且「脫離現實」,並重申發動俄烏戰爭的並非俄國。

路透5日報導,普亭抨擊,西方國家對世界的影響是一場大型龐式騙局。普亭說:「我們總是聽到『你們必須』、『你們一定要』、『我們嚴正警告』等字眼。但你們是誰?你們有什麼權利警告別人?也許輪到你們屏除自負、停止這樣對待世界了」。

普亭宣稱,該停止殖民統治時代的思考方式,並表示俄方持續將各方利益納入考量、試圖提供解方,但西方國家似已全然忘記合理的自我約束,或是做出妥協以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針對俄烏戰爭,普亭表示,來自西方的軍事與政治壓力永遠會持續增加,而俄方必須回應。他再度宣稱發動俄烏戰爭的並非俄國,並表示俄國正嘗試結束戰爭。

針對西方國家,普亭指稱,在一個由「隨意」主宰的國際系統中,任何人都可能因不受霸權國家喜歡而遭攻擊。普亭聲稱,這個霸權國家已失去分寸並脫離現實。

普亭痛批,依循集團方針、渴望將世界推入「我方」與「對方」之間的持續衝突情境,是20世紀的遺毒、西方政治文化的產物,「西方國家永遠需要一個敵人」。

(聯合新聞網)
--
*俄黑海艦隊大撤退 傳轉進喬治亞分離地區

烏克蘭最近幾週陸續對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進行一系列的襲擊,嚴重打擊俄軍軍艦和艦隊總部塞凡堡,最新消息傳出俄羅斯已從塞凡堡撤出大部分黑海艦隊船艦,同時計畫在喬治亞分離地區的黑海沿岸建立新海軍基地。

大部分黑海艦隊船艦已撤出
華爾街日報四日報導,根據衛星影像公司「行星實驗室」提供的十月一日衛星影像顯示,俄羅斯已將三艘攻擊潛艦和兩艘護衛艦等軍艦,從塞凡堡轉移到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其他港口。大部分海軍艦艇轉移至黑海港口新羅西斯克,一些則後撤到克里米亞半島東部的費奧多西亞港。此外,俄軍在費奧多西亞造船廠入口處放置了漁網和駁船,表明擔憂烏克蘭進一步襲擊該設施。

報導說,此舉顯示烏克蘭的飛彈和無人機襲擊,正挑戰莫斯科對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也是俄羅斯總統普廷的重大挫折。普廷二○一四年對克里米亞的軍事佔領,打響他試圖控制烏克蘭的第一槍,如今船艦卻被迫撤離這個一七八三年凱薩琳大帝時期俄羅斯首次宣稱擁有的港口。

黑海沿岸建立新海軍基地
報導引述軍事專家指出,轉移黑海艦隊船隻並不影響這些艦艇發射巡弋飛彈,對整體戰局衝擊有限,但烏克蘭的襲擊已打破俄國艦隊對烏克蘭港口的封鎖,不但阻止俄羅斯進入黑海部分地區,也幫烏國開闢一條新的走廊得以運送糧食。

此外,俄「消息報」五日引述喬治亞境內分離區域阿布哈茲(Abkhazia)領導人巴札尼亞說法稱,他已與普廷簽署協議,讓俄國在阿布哈茲的奧恰姆奇拉行政區黑海沿岸建立永久海軍基地,不久俄國海軍就會駐紮。

此次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的行動,被外界認為是二○○八年入侵喬治亞的翻版。當時喬治亞兩大親俄地區阿布哈茲以及南奧塞提亞宣布獨立,和烏克蘭的狀況可說如出一轍。

喬治亞外交部五日表達關切,強調相關舉動嚴重侵犯喬治亞主權和領土完整,試圖讓非法佔領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的行動合法化。

(自由時報)
--
*美截伊朗百萬發子彈 轉送烏克蘭

美國軍方四日指出,已經將一批繳獲的伊朗小型武器彈藥交付給烏克蘭。伊朗軍隊原本打算要將這批彈藥運交給獲德黑蘭支持的葉門叛軍,但於去年十二月被美國海軍截獲。

法新社報導,在共和黨強硬派議員反對下,華府是否有能力持續軍援基輔引發質疑之際,此舉可能預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被扣押的軍事裝備。

美軍中央司令部聲明指出,美國在二日「轉移約一百一十萬發七點六二毫米子彈給烏克蘭武裝部隊」。

美軍表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原本要將這批軍火「運交給葉門激進團體的青年運動」,美國政府透過司法部對伊斯蘭革命衛隊民事沒收申索,於今年七月廿日取得這批彈藥所有權。

五角大廈表示,根據已授權援助案,美國仍能供應烏克蘭軍事所需「再長一點時間」,但需國會採取行動才能讓軍援烏克蘭長期持續下去。

美國共和黨部分強硬派反對軍援烏克蘭,導致國會議員將新的援助烏克蘭資金排除在上周末通過的法案之外,以避免政府關門,目前還不確定先前授權的軍援將持續多久。

俄軍去年二月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已承諾提供烏克蘭逾四百卅億美元軍援,相當於國際安全援助總和一半以上。

*前線膠著、美援動搖 越戰恐在烏重演

烏克蘭六月初展開大反攻以來進展緩慢,戰場前線膠著,加上俄烏與歐美等各方缺乏可行或明確的政治目標做為指導,戰爭可能變成延續數年的漫長消耗戰。消耗戰比的是誰先動搖,目前看來,烏克蘭主要支持者美國已有動搖跡象,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開始阻擋軍援烏克蘭,未來美國國會是否會像當年越戰一樣,拒絕撥款導致美軍撤離、南越失利,值得觀察。

華盛頓郵報指出,烏克蘭無法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引發外界對衝突可能變成僵局且國際挺烏減弱的擔憂。

而在華府,要求削減對烏援助的呼聲很可能隨二○二四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程而升高。華爾街日報指出,烏克蘭「收復全部失土」的核心目標固然明確,卻因西方對此支持態度有限而難以達成;美國與歐洲盟國想阻止俄國取勝,卻想避免戰事升溫風險,使得西方縱有意讓戰爭結束,拿出的方案都不被俄烏埋單。

去年二月俄烏戰爭以來,美國對烏軍援採漸進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基輔沒法贏、俄國沒有敗,雙方都不願和談。

十九世紀西方兵學大師克勞塞維茲的名言「戰爭只是政治以其他手段的延續」,強調軍力只是達成政治目標的工具。當代如前蘇聯與美國在阿富汗失利、美國陷越戰泥淖等,都是政治目標不明確導致最後滿盤皆輸的例子。

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所長波利亞可娃表示:「設下戰事不升級、避免失控等指導原則,美國等於自己造成衝突冗長,最終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連幫烏克蘭取得優勢逼對手談判的次要目標都未必能夠做到」。

美國在越戰就是自我設限,只想阻止共產主義擴張,扶持南越不被赤化並維持美國在東南亞影響力,北越則目標明確,就是要解放全越南。最後美國因傷亡增加、國內反戰聲浪高漲,國會不再支持為戰爭撥款,迫使美國於一九七三年撤軍。

美國俄勒岡大學政治學教授武有祥說,越戰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是北越從蘇聯和中國得到的財政和軍事支持沒有動搖,而美國給南越的支持卻動搖了。

美國雖然沒有派兵參加俄烏戰爭,但美國國會對烏克蘭的支持已開始動搖,對苦戰中的烏克蘭絕對是利空。

*澤倫斯基憂:美政爭影響援烏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五日表示,美國明年總統大選前的政治論戰恐削弱華府對基輔的支持,令他感到憂心。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Europe報導,美國國會一日通過為期四十五天的短期撥款法案,卻剔除一筆援助烏克蘭的六十億美元款項,眾院議長麥卡錫幾天後遭同黨眾議員罷黜,對烏援助也被點名為罪狀之一,讓烏克蘭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不知所措。

澤倫斯基抵西班牙格拉納達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高峰會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已保證華府會繼續支持基輔,但也坦承美國已經進入「艱難的選舉時期」。

他說:「有各種聲音,有的非常奇怪,我們會就此討論。」

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則說,如果華府政治傾軋損及對基輔的支持,歐洲無法填補其間差距。他說:「烏克蘭需要歐盟支持,也需要美國支持。歐洲能夠填補美國留下的缺口嗎?這個嘛,歐洲當然無法取代美國。」

烏克蘭極度依賴於外國財務與軍事援助以維持經濟運轉及作戰,預期在明年收到四百廿八億美元國際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將來自美國。現在隨著麥卡錫倒台,眾議院因議長懸缺暫時癱瘓,美國未來對烏克蘭的撥款處於不確定狀態。

烏克蘭資深國會議員克里姆普什–欽察澤承認,「我們嚇壞了,這對我們是一場災難。我們希望事情趕緊解決,美國民主可以發揮作用,恢復跨黨派共識,也就是支援烏克蘭等於支持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

一位不具名烏克蘭國會議員說,「好吧,我們被耍了」。另一位要求匿名受訪的烏國政府官員則表示,「說真的,我們正在留神觀察」。

烏克蘭官員通常避免公開批評合作夥伴,以防顯得不知感恩,但有些人近日還是表達了震驚。烏克蘭國會議員澤列辛亞克表示,「客觀的說,我們成了他們內部政治的人質」。

*俄原油擴大輸陸 增加北極航線

因為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制裁的俄羅斯,正加重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賴。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大陸今年上半年從俄國北極航道進口的原油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一點七,平均每日二一三萬桶,如今北極航道也成為中俄擴大能源貿易的運輸通道之一。

中俄主要通過陸上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或是海運進行原油貿易,美國之音報導,今年以來,大約有十幾艘載有俄羅斯石油的俄國船隻經由北極航線駛往大陸,根據統計,除了二○二二年底的一次試航外,之前數年並沒有石油通過北極運往大陸。

智庫「北極研究所」創辦人洪佩特指出,隨著西方經濟制裁減少了對俄國原油的需求,且大陸願意購買俄國原油,「以前流向歐洲的資源現在已轉移到亞洲,特別是中國」,與此同時,「莫斯科正在向北京打開北極大門」。

北海航線是北極海域的通道,沿著俄羅斯海岸從巴倫支海延伸到白令海峽,也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最短的海上通道,航程相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路線還快上百分之三十。由於氣候變遷使沿途冰層減少,船隻通過北極海變得容易,俄羅斯正力拚二○二五年在北海航線全年航行。

不過,運油船舶通行量增加也提升了環境風險。報導稱,俄羅斯正使用未加強防冰能力的油輪,一名美國極地研究所專家擔憂地表示,如果俄羅斯東部北極海地區發生石油洩漏,將漂至美國。

在中俄邊境城市,從卡車排成長龍的景象,也能感受到兩國貿易的繁榮。日經新聞報導,儘管中俄邊境海關今年改為廿四小時開放,海關仍擠著滿載貨櫃的卡車。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五月訪問大陸時曾誓言,今年中俄貿易額將達到創紀錄的二千億美元。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八月中俄進出口總額已達到一五五一億美元,年增長百分之卅二。其中,大陸從俄羅斯進口八三二億美元,年增百分之十四,原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能源相關產品便占了整體的七成。另一方面,大陸成為俄羅斯汽車和家電等進口的重要來源。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