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31018 以巴衝突篇

更新時間:15:41 / 23:09

*加薩醫院500死!以色列截獲對話 直指伊斯蘭聖戰組織誤射

以巴衝突升級,17日加薩地區一家醫院遭遇火箭彈轟炸,造成500人身亡,震驚國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互控對方犯行。以色列國防部今天(18日)下午公開一份音檔,是伊斯蘭聖戰組織的火箭彈發射失敗,對這次醫院慘重死傷負有責任,不過該音檔真實性目前還有待確認。

根據《天空新聞》 報導,為回應哈瑪斯突襲,以色列連日來對加薩地區進行空襲。17日,位於加薩北部的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遭攻擊,傳出多達500人死亡。消息一出引發國際譁然,哈瑪斯第一時間指控是以國空襲所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埃及、伊拉克等國家也齊聲譴責以國。

不過以色列隨即否認對阿赫利醫院發動攻擊,以國國防部(IDF)台灣時間18日凌晨在X平台(前身推特)表示,「經過以色列國防軍分析,當時有多枚火箭彈朝以色列發射,其中數枚飛經醫院時突然落下擊中院區。根據我們掌握的多個消息來源,是伊斯蘭聖戰恐怖組織的火箭彈發射失敗,對這次醫院慘重死傷負有責任」。

以色列官方X平台則在台灣時間18日下午於X平台發布一段截獲到的音檔,宣稱是2名哈瑪斯分子的對話內容,「聽聽哈瑪斯特工之間的對話,他們當時正在討論2023年10月17日在阿赫利醫院附近發射火箭失敗的事件」。音檔中可以聽到,其中一人表示協助哈瑪斯的伊斯蘭聖戰組織,在阿赫利醫院後方一塊大墓地發射火箭彈失誤,且現場找到的彈片是當地的彈片,而非以色列。《天空新聞》表示,目前未能核實錄音檔真偽。

另外,《新聞週刊》 今天報導指出,為駁斥阿赫利醫院傷亡為空襲造成的指控,以色列駐美大使赫爾佐格(Michael Herzog)也在X平台分享一段聲稱是從加薩發射的火箭導致醫院爆炸的影片,不過《紐約時報》視覺調查團隊記者托勒(Aric Toler)發現,影片中的時間戳與阿赫利醫院遭遇攻擊的時間對不上,質疑該影片可能是醫院爆炸後至少過了40分鐘才拍攝。隨後赫爾佐格雖仍保留文字內容,但刪掉原影片,讓整起事件責任歸屬更加撲朔迷離。

*加薩醫院誰炸的?以色列發影片駁斥指控 公布武裝分子對話音檔

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市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i Baptist hospital)遇襲,造成約5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多國齊聲譴責。哈瑪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都指凶手是以色列,以色列否認轟炸這座醫院,指控是另一個激進巴勒斯坦激進團體「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的火箭掉落。以色列國防軍(IDF)18日並公布武裝分子對話音檔與相關畫面,為自己辯護。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稱,在阿赫利醫院發生致命爆炸時,以色列在附近沒有進行任何海上、陸地和空中襲擊。他說,該起攻擊來源為加薩地區,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雷達資訊和加薩武裝分子的錄音,都表明是伊斯蘭聖戰組織誤射的火箭彈造成的。

以色列國防軍公布一段30秒影片,據這段影片及哈加里的說法,17日傍晚6時15分時,哈瑪斯先向以色列發射了一連串火箭,而6時59分換成伊斯蘭聖戰組織出手,發射了大約10枚火箭,擊中了阿赫利醫院的停車場,然後醫院就發生爆炸。

至於有人質疑,武裝分子的火箭威力似乎沒有這麼大,哈加里解釋,那是因為「火箭推進劑產生比彈頭本身更強大的爆炸,因此造成損害,我們看到的爆炸火光,其實是周圍車輛燃燒的狀況」。

*加薩醫院遇襲 拜登:看來像是「另一隊」所為

美國總統拜登18日抵達以色列,展現美國力挺以國打擊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就在拜登到訪前,加薩市一家醫院遇襲,以、哈雙方互控是對方造成的,而拜登針對此事表示,「似乎是另一隊」所為。

拜登在特拉維夫與以國總理納坦雅胡會談,對加薩市阿里阿拉伯醫院(Al Ahli Arab Hospital)爆炸事件,表示「深感難過和憤慨」。接著拜登直指,「根據我所看到的,此事看起來好像是另一隊所為」,而非以色列的責任,「但是有很多人不確定,所以我們得...克服很多事情」。不過拜登並未提出細節,說明他為什麼相信不是以色列造成的。

阿里阿拉伯醫院17日深夜遇襲,哈瑪斯控制的加薩政府衛生當局指稱,是遭以軍轟炸,造成至少300人死亡。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說,「這起醫院屠殺事件,證實了敵人多殘暴和感到多挫敗」,此事將會是「新的轉折點」。

但以軍否認攻擊該所醫院,反控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發射火箭失敗造成;納坦雅胡說,「全世界都應該知道,攻擊醫院的人,是加薩的野蠻恐怖份子,那些殘暴殺害我們孩子的人,連自己的孩子都殺害」。

*美國總統拜登抵達以色列 與以國總理納坦雅胡相擁

美國總統拜登已於當地時間今(18日)上午11點(台灣時間下午4點)抵達以色列,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停機坪上迎接拜登,兩人握手相擁,拜登將與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舉行會談。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空軍一號在台灣時間今下午4點降落在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Ben Gurion Airport),這是繼2月訪問烏克蘭後,拜登今年第二度親自前往戰區訪問,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停機坪上迎接拜登的到來,兩人握手相擁,計畫預定兩人將進行會談,然後與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舉行會議。

白宮官員表示,拜登還將會見該國第一批動員人員以及在10月7日哈瑪斯武裝分子突襲下,死傷或被劫為人質等受害者的家屬。

*會晤以色列總理 拜登:哈瑪斯暴行讓ISIS看起來「理性多了」!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天(18日)抵達以色列並與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會談。席間拜登再次譴責哈瑪斯暴行,並稱與知名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相比,伊斯蘭國「理性多了」。

根據《CNN》報導,拜登於當地時間週三上午11點(台灣時間18日下午4點)抵達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親自傳達美方堅定支持,「我今天來到這裡的原因很簡單,我希望以色列人民和世界人民知道美國的立場」。隨後拜登與納坦雅胡及以國戰時內閣成員,在凱賓斯基酒店(Kempinski Hotel)展開會談。

針對加薩北部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17日遭遇火箭彈攻擊,傳出多達500人死亡一事,拜登向納坦雅胡表示,「我對昨天加薩醫院的事情深感悲痛與憤怒,根據我所看到的狀況,這似乎是其他組織所為,而不是你下的命令。」以國官方此前就否認阿赫利醫院傷亡是空襲所致,並指控是協助哈瑪斯的其他伊斯蘭聖戰組織,發射火箭彈失誤擊中醫院。

拜登還說:「哈瑪斯犯下的暴行,讓另一個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看起來理性許多」。他也直言:「雖然以色列有權自衛,但我們必須要知道,哈瑪斯並不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民,該組織帶給他們的只有痛苦」。

納坦雅胡則猛烈抨擊哈瑪斯犯下反人類罪行,「以色列尋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平民傷亡,反觀哈瑪斯卻是尋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平民傷亡。哈瑪斯想要殺死盡可能多的以色列人,完全不顧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他們只會躲在他們的平民後面,將他們當作人肉盾牌,並以我們的平民為攻擊目標」。

*英相蘇納克最快明訪以色列 可能造訪埃及、約旦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將抵達以色列訪問,外媒披露,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也將訪問以色列,最快19日可能到訪,預計此行也可能造訪埃及和約旦。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媒體《天空新聞台》報導稱,蘇納克最快將在當地時間19日出訪以色列,此行有可能前往埃及和約旦,對此唐寧街發言人拒絕證實這項消息。據了解,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11日親訪以色列,代表英國政府當面表達對以國的支持。

另外,拜登總統預計當地時間18日上午10點(台灣時間同日下午3點)搭機降落特拉維夫附近本-古里安國際機場(Ben Gurion Airport),美國白宮國安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透露,拜登將與以國領導人會晤,討論華府持續推動向加薩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等問題。

*法國7地機場收炸彈威脅打亂航班 馬克宏宣布恐攻警戒升至最高級!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昨天(17日)才宣布擬訪以色列,支持打擊恐怖勢力,今天(18日)就傳出法國有7座主要機場收到炸彈威脅,馬克宏也隨即宣布國內恐攻警戒升至最高級。

根據法國《世界報》報導,法國第三大城里昂(Lyon)、北部城市里爾(Lille)、博韋(Beauvais)、西部城市南特(Nantes)、地中海沿岸城市尼斯(Nice)和西南部城市圖盧茲(Toulouse)、聖特拉斯堡(Strasbourg)等地機場,今天陸續收到匿名的炸彈威脅電郵,隨即展開緊急疏散作業,有不少航班嚴重延誤或更改行程。法國民航總局(DGAC)證實此事,目前警報陸續解除,恢復相關工作。

哈瑪斯7日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突襲後,各地伊斯蘭激進組織似乎開始蠢蠢欲動。上週五(13日),法國東北部城市阿拉斯(Arras)就發生一名自稱效忠伊斯蘭國(ISIS)的男子攻擊當地學校釀1死3傷的事件,此前該國也有不少單位收到恐佈攻擊威脅,包括知名景點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今天7座機場陸續收到炸彈威脅的消息曝光後,再引發該國恐慌,據悉馬克宏已宣布將恐攻警戒提升至最高級。

不只法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16日晚間在瑞典對戰比利時的歐洲國家盃(European Championship)足球資格賽進行的體育場附近發生恐攻,2名瑞典國民遭槍手當場擊斃,事後一名自稱伊斯蘭國成員的男子在網路上發影片坦承犯案。目前該槍手在逃中,比利時當局也將攻警戒升至最高級別。

*羅生門!加薩醫院挨轟500死 以色列、哈瑪斯互控對方幹的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戰火持續,17日加薩一家醫院遭受一連串火箭轟炸,傳出高達500人死亡,事後激戰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犯行。攻擊醫院、殺害平民也遭受國際排山倒海的譴責聲浪,由於正值美國總統拜登訪以色列前夕,國際局勢發展備受關注。

綜合外媒報導,加薩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i Baptist hospital)17日遭受轟炸,傳出約有500人喪生,死傷者多數是為了逃避戰火的平民,哈瑪斯指控以色列攻擊醫院、屠殺平民,犯下可怕的戰爭罪行。以色列拒絕負責,並稱,有情報顯示,擊中醫院的火箭原本是從加薩要射向以色列的。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特地發表聲明指稱,多方情報來源分析顯示,恐怖分子朝以色列方向發射一連串火箭,襲擊時飛過醫院,疑似因發射失敗,才會擊中加薩醫院,指控「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必須對加薩醫院遭襲擊事件負責。

報導指出,網路流傳的片段影片顯示,醫院外滿地屍體,包括許多老弱婦孺,巴國救援組織表示,醫院周邊有大批流離失所的平民,他們根據以色列轟炸前的疏散令離開家園,卻無力撤離到南方,沿途基礎設施和交通被徹底破壞。他們在持續的轟炸下被迫撤離。唯一可到的地方就是醫院,他們自認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但加薩的情況並非如此、巴勒斯坦的情況並非如此」。

約旦外長宣布四方峰會取消
這次襲擊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法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針對加薩市阿赫利醫院的襲擊,並呼籲,「國際人道法對所有人都具有約束力,並且必須能夠保護平民。加薩地帶的人道主義必須立即開放、准入」。

拜登原本預計18日在特拉維夫停留5小時,與以國總理納坦雅胡會談,之後轉往約旦首都安曼,參加由阿布杜拉二世召集和埃及總統賽西、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的四方峰會。

約旦外交部長宣布,因加薩醫院遭襲擊事件,取消原定於週三舉行的四方峰會。白宮官員表示,拜登不會前往約旦,主辦方通知「時機未到」。

*死傷大多是婦孺 巴勒斯坦醫院被炸慘況曝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戰火持續,17日加薩一家醫院遭受一連串火箭轟炸,造成500人傷亡,巴勒斯坦衛生部表示,大多數死者都是兒童與婦女,爆炸後慘況「難以形容」。

綜合外媒報導,加薩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i Baptist hospital)17日遭受轟炸,傳出約有500人喪生,巴勒斯坦衛生部發言人庫德拉(Ashraf Al-Qudra)博士表示,醫院發生致命爆炸後慘況「前所未見且難以形容」,目前救護人員仍在清除屍體,大多數受害者是兒童和婦女。

庫德拉指出,傷亡情況超出醫院所能負荷的醫療能量,醫生們在地面和走廊裡進行手術,其中一些手術甚至沒有麻醉,還有大量傷者仍在等待手術。

針對醫院遇襲,哈瑪斯指控以色列攻擊醫院、屠殺平民,犯下可怕的戰爭罪行,以色列則稱,根據情報顯示,擊中醫院的火箭原本是從加薩要射向以色列的。

*加薩醫院遭襲釀500傷亡 阿拉伯國家齊聲譴責以色列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戰火持續,17日加薩一家醫院驚傳遭受火箭轟炸,造成500人傷亡,死者多為婦孺,引發外界譁然,對此,數個阿拉伯世界國家齊聲譴責以色列,包含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伊拉克等。

根據《CNN》報導,加薩醫院17日遭火箭彈強襲,以巴雙方互相指控,但究竟是誰發動攻擊,至今仍無確切消息,不過,阿拉伯世界多個國家已經齊聲譴責以色列,沙國外交部17日稍晚聲明表示,這場襲擊公然違反包含國際人道主義在內的所有國際法與準則,沙國無法接受這種野蠻行徑。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稱這場襲擊是「令人髮指的戰爭罪,無法容忍」,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對加薩的野蠻入侵;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辦公室發布聲明稱,以最強烈措辭譴責這場襲擊,控其明顯違反國際法及人道準則。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亦嚴正譴責以色列的攻擊事件,呼籲國際社會必須加緊腳步立即停火,避免更多生命殞落,避免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爭端進一步擴大,應投入所有心力創造和平,避免區域爭端進入更高的層級,陷入更不穩定的區域安全局勢;伊拉克政府亦直指醫院爆炸案是「戰爭罪」,控以色列軍隊已經越界。

*譴責加薩醫院爆炸案 聯合國秘書長籲儘速人道停火

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火持續,17日加薩一家醫院遭火箭襲擊,造成大量婦孺傷亡,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18日在中國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發言譴責該襲擊事件,並呼籲加薩區域應儘速人道停火。

綜合外媒報導,古特瑞斯在峰會上表示,他對於加薩醫院遭襲擊造成數百人傷亡感到非常震驚,呼籲該區域應儘速停火,他說,「我完全了解巴勒斯坦人這56年來被佔領的不滿感受,但這些不滿不能成為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平民發動恐怖襲擊的理由,同樣的,哈瑪斯的恐怖行徑,也不能合理化變成對巴勒斯坦人的集體懲罰」。

此外,聯合國發言人杜亞爾里克(Stephane Dujarric)聲明還指出,古特瑞斯強調,醫院、診所、醫護人員,和聯合國設施等均受到國際法保護,並對罹難者家屬表示慰問,願傷者早日康復等,杜亞爾里克表示,古特瑞斯接下來就前往埃及,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及其他領導人會面,討論地區局勢問題。

*稱加薩醫院空襲規模「前所未見」!WHO:必須停止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戰火持續延燒,加薩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i Baptist hospital)17日遭轟炸,造成數百人死亡。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轟炸規模「前所未見」,並嚴厲譴責此次襲擊行動。

據《路透》報導,以色列近日頻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發動空襲,但17日阿赫利醫院遭襲擊,無疑是迄今最血腥事件;以色列、哈瑪斯均拒絕對事件負責,互相指責對方犯下慘絕人寰的戰爭罪行。

WHO駐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和加薩代表皮柏孔(Richard Peeperkorn)17日表示:「本次空襲規模前所未見。我們在巴勒斯坦目睹了針對醫療機構的持續攻擊行為。」加薩醫療機構已遭受51次攻擊,共造成15名醫護人員死亡、27人受傷。

以色列國防軍立刻對事件發出聲明,稱恐怖分子朝以色列方向發射火箭,疑因發射失敗,才會誤擊醫院,指控「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必須對阿赫利醫院事件負責。

WHO東地中海地區主任曼達里(Ahmed Al-Mandhari)17日強調,襲擊發生時,醫院裡聚集了病患、醫護人員和難民。曼達里說:「該醫院位於加薩北部,是以色列軍方早前下達疏散命令的20間醫院之一。」

曼達里補充表示:「因現階段局勢並不安全、大批患者情況危急,且缺乏救護車、工作人員、醫療量能和難民安置點,疏散命令根本無法執行。」

WHO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則表示,讓加薩醫療工作者陷入「照顧病人」、「逃難自保」的兩難境地,是「不人道的」。

萊恩坦言,醫生、護理師正在病人和自身安全之間掙扎。萊恩說:「衝突雙方都非常清楚醫療設施的位置。很明顯,醫療機構不應是攻擊目標,這是國際人道法規定的。但自上週開始,國際人道法不斷遭違反,攻擊應該停止,它必須停止。」

*加薩醫院遭襲屍橫遍野 拜登憤怒指示國安團隊收集信息

以巴衝突持續擴大,17日驚傳加薩一家醫院遭受攻擊,造成500人死亡,但以巴雙方都互控是對方的犯行。對此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感到憤怒及悲痛,並指示國家安全小組收集信息。醫院遭襲事件發生後,在伊朗及土耳其也都傳出有大批群眾上街抗議,聚集在英、法或是以色列的使館外示威。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戰火持續延燒,當地時間週二傳出,位於加薩走廊北部的阿赫利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遭受攻擊,由於事前院內擠滿了大量傷者及尋求庇護的巴勒斯坦人,該次襲擊也傳出大量傷亡,哈瑪斯管理的衛生部聲稱有至少500人死亡。傷亡者隨後被轉移到位於加薩中部的希法醫院(al-Shifa hospital)。

針對事發起因,哈瑪斯指控以色列是進行空襲的幕後黑手,以色列軍方則歸咎,事發時有恐怖分子在醫院附近發射了多枚火箭彈,質疑是巴勒斯坦武裝份子發射的火箭走火、誤中醫院。

針對該起事件,美國總統拜登隨後也表示憤怒和深感悲痛,並對在爆炸中喪生的無辜生命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他也祝願傷者早日康復,並指示國安團隊持續了解當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拜登也提到,在事發後已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進行通話。拜登也重申,美國明確支持在衝突期間保護平民生命,同時也對這場悲劇中遇難或受傷的患者、醫護人員和其他無辜者表示哀悼。

與此同時,受到加薩醫院遭襲並釀成嚴重死傷的消息影響,週三凌晨有大批抗議者聚集在德黑蘭的英國和法國大使館外,抗議者高喊「法國和英國去死」,位於伊朗首都的法國大使館牆壁也遭抗議者投擲雞蛋。另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也有大批群眾聚集到以色列領事館外進行抗議。

*加薩醫院遇襲打亂拜登中東行 白宮:延後訪約旦

加薩(Gaza)一間醫院遇襲釀數百人喪生後,徹底打亂了美國總統拜登原本就充滿挑戰的中東行。白宮今天表示,拜登將延後出訪約旦,此行僅會前往以色列。

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加薩醫院遇襲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旋即取消與拜登排定的會面,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接著也取消一場原定讓拜登和埃及、巴勒斯坦領袖齊聚一堂的峰會。

拜登原本在1天行程期間會降落在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和約旦,而就在他動身前往機場時,白宮宣布拜登現只會造訪以色列。

白宮在聲明中指出,在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進行「磋商」,並考量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已宣布為加薩醫院罹難者哀悼3日之後,拜登做出這項決定。

白宮聲明說:「總統對加薩醫院爆炸事件中失去的無辜性命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並祝福傷者迅速復原。」

聲明指出,拜登期待很快就能與埃及、巴勒斯坦和約旦領袖「面對面進行磋商」,且「未來幾天將與他們每一個人保持定期且直接的接觸」。

加薩有關當局表示,以色列軍方要為這起醫院轟炸事件負責;以色列方面則否認涉及這起空襲。加薩這間醫院遇襲時,以軍正對這塊遭封鎖的飛地進行大規模轟炸行動,造成約500人喪生。

拜登今天離開華府原是展開一場複雜外交任務,除對美國長久以來的盟友以色列展現支持,也意在緩和區域緊張,並推升對加薩的人道援助。

加薩醫院遇襲之後,在責任歸屬各方說法不一,約旦峰會又被取消下,不清楚拜登此行能發揮多少作用。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聯合國事務專家高文(Richard Gowan)說:「這類形勢不明朗但駭人的事件增加外交難度,並升高危機升級的風險。」

他說:「拜登出訪原本意在強調美國對局勢的掌握。而這樣一起悲劇顯示出控制一場戰爭有多麼困難。」

*中東戰火恐往北蔓延?美發布旅遊警告 籲勿前往黎巴嫩

以色列為報復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襲擊,對加薩走廊發動猛烈空襲,同時也積極準備進行地面戰,北方黎巴嫩境內的真主黨也對以色列蠢蠢欲動,雙方已爆零星交火,美國已針對黎巴嫩發出旅遊警報。

據《路透》報導,美國務院17日對赴黎巴嫩的旅行建議為最高級別4級,即「請勿前往」,此為安全警告的最高階段,美國國務院指出,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雙方涉及火箭彈、飛彈、大炮等交火,當地形勢緊張。

由於黎巴嫩的安全局勢不可預測,美國務院已授權美國政府人員的家屬及部分非緊急人員,暫時離開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

加薩地帶一家醫院17日發生爆炸,造成數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引發中東地區大規模抗議,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外已經爆發抗議活動。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外爆發抗議 館方施放催淚彈驅離

以巴衝突進入第12天,加薩當地時間17日傳出一間醫院遭攻擊,造成500人死亡,引爆中東地區大規模抗議,同日晚間數百名黎巴嫩抗議者聚集美國駐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大使館外進行抗議活動,部分民眾投擲石頭和燃燒彈導致使館附近起火,美使館安保人員被迫施放催淚彈驅離示威者。

綜合外媒報導,加薩醫院遭攻擊消息曝光後,數百名黎巴嫩人當地時間17日晚蜂擁前往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示威表達不滿,許多示威者手持巴勒斯國旗揮舞,社群平台公開影像可見,其中1名抗議者翻越大樓周圍鐵絲網,將1面巴勒斯坦國旗插在大使館旗桿上,其他民眾見狀為他歡呼。

部分民眾在示威現場投擲石頭和燃燒彈,造成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附近起火,美使館安保人員被迫施放催淚彈驅離示威者。

報導提到,據消息人士透露,該間醫院遭火箭轟炸後,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發表聲明表示,要求阿拉伯世界人們在以色列大使館前舉行抗議活動,但以色列在貝魯者未開設大使館,抗議者轉而前往美國、法國駐貝魯特大使館周圍示威,因這2個國家提供以國援助。

*擬訪以色列!馬克宏:歐陸遭伊斯蘭恐攻威脅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17日訪問阿爾巴尼亞期間表示,歐洲正面臨「伊斯蘭恐怖主義」(Islamist terrorism)崛起,所有國家都將受到威脅。近日1名法國教師和2名瑞典球迷,無端遭到自稱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恐怖分子殺害。

據《路透》報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6日晚間驚傳槍響,正舉行歐洲國家盃足球資格賽的包杜恩國王體育館(King Baudouin Stadium)外,1名騎機車男子大喊「真主至大」後,對路人連開8槍,2名瑞典公民當場遭射殺。事後兇嫌自稱是伊斯蘭國成員,並在網上發布的影片中聲稱對此事負責。

法國東北部阿拉斯(Arras)的干貝塔中學(Gambetta high school)13日同樣遭到恐怖攻擊,釀成1死3傷慘劇。20歲凶嫌在攻擊前錄下的影片中表示,他是為了伊斯蘭國發起恐攻。

17日與阿爾巴尼亞總理拉瑪(Edi Rama)舉行會談後,馬克宏表示:「昨天(16日)我們在布魯塞爾再次目睹這點,所有歐洲國家都很脆弱,伊斯蘭恐怖主義確實死灰復燃。」

馬克宏強調:「在此,我們重申與盟國比利時之間的團結。」馬克宏並補充,未來數天或數週內,他將可能訪問以色列,該國正身陷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的殘酷戰爭。

馬克宏說:「我的期望是,一旦防止局勢升級、人道主義問題等,均達成具體協議,我便能前往該地。以色列的安全、打擊恐怖組織、和平進程、政治解決方案無不相互牽連。這是我們需要重新探討的議程。」

*以巴衝突迄今17名記者死亡 國際組織籲保障記者安全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7日突襲以色列導致雙邊衝突升級,導致加薩戰火再起,根據美國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CPJ)最新統計,雙方衝突爆發迄今,已有17名記者死亡,另還有至少8名記者受傷、3人失蹤或遭拘留。

根據《CNN》報導,保護記者委員會統計,遇害的17名記者內,有13名為巴勒斯坦人、3名以色列人與1位黎巴嫩人,該委員會仍持續在追蹤以巴衝突下遇害的記者人數,所有資訊都由委員會內部一一核實、查證。

保護記者委員會表示,「委員會仍在調查有關記者遇害、失蹤、居留、受傷或脅迫的通報,此外,也會持續追蹤報社、記者總部遭攻擊的資訊」,該委員會指出,「記者為了報導這場令人心碎的衝突奉獻自己,不論哪一方都應保障他們的安全」。

*日本擬撤僑 自衛隊軍機最快本週抵達以色列

日本尚未自以色列撤僑,官房副長官村井英樹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考慮最快本週派出自衛隊軍機載送僑民回國。據悉日本政府目前正對出境意願展開調查。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透露,將派遣3架航空自衛隊軍機赴以,其中2架已抵達以色列鄰國約旦;另1架則在東非國家吉布地(Djibouti)的自衛隊基地待命。日本政府打算利用3架軍機展開撤僑活動。

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13日命令自衛隊部隊前往海外待命;3架空自軍機14日啟程前往吉布地。防衛省表示,「為了可以迅速且高效的運送,決定讓2架軍機在距離以色列更近的約旦待命」。

防衛省稱,14日1架KC-767空中加油運輸機自愛知縣的小牧基地出發;2架C-2運輸機從鳥取縣的美保基地出發。KC-767、C-2各1架在日本時間17日下午抵達約旦;另架C-2則在16日下午抵達吉布地。

*以巴衝突中國「偽中立」 德媒揭其算計

中國成功作為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恢復外交的「調解人」之後,接著希望能夠成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締造者,但如今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攻擊,意外令北京的真正意圖公諸於世。

據德國之聲(DW)中文網報導,德國《世界報》(DIE WELT)以「中國在中東的偽中立揭露了其真實計畫」為題,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在以色列這次遭遇哈瑪斯襲擊後,以色列方希望中國強烈譴責哈瑪斯,但「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呼籲和平談判和『兩國方案』,卻從未施加壓力、譴責,甚至沒有採取軍事行動。」

文中指出,中國事實上也與巴勒斯坦交情匪淺,幾十年來,中國一直主張讓巴勒斯坦作為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主權獨立國家,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中國也沒有將哈瑪斯列為恐怖組織,而僅將其視為抵抗組織。

文中續指,中國與不少中東國家也有緊密合作,2005年至2022年間,北京投資了超過2500億歐元,成為該地區最大的投資者。中國是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的最大買家,從伊拉克購買石油,從卡達購買天然氣,並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土耳其、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出口武器。此外,中國在埃及開羅、沙國麥加都有建設工程。

評論結尾寫道:「中國不想疏遠其經濟合作夥伴,但中國的實力越強,要求它在政治衝突中保持明確立場的呼聲就越高。中國政府對(哈瑪斯在)以色列的暴力事件的冷靜和中立反應,讓人聯想到它對烏克蘭戰爭的聲明,沒有明確譴責侵略者,而是呼籲全面停止暴力。烏克蘭和以色列都看透了這一點:中國首先關心的是保護自己的利益。」

《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同樣關注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外交模糊策略,發表題為「中國下一個雙重戰略」的評論,以上週發生在北京的持刀襲擊事件為開頭寫道,以色列駐北京使館職員遇襲事件「讓北京在恐怖攻擊後的立場再次受到關注:在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後,北京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並表示支持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該文指出,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一場記者會上被問及以色列的傷亡情況時,「一位女發言人僅表示,中國對不斷升級的暴力和平民傷亡非常關切,但同樣沒有明確提及以色列的遇難者。她也避免將這些襲擊描述為恐怖主義行為,甚至根本沒有提及哈瑪斯,只是一直在談論『巴以衝突』。」文中提到,「中國官媒幾乎沒有提到中國籍的受害者,很難想像如果受害者是因美國攻擊而死亡,國家宣傳會如何反應。」

*以軍持續與真主黨交火 加拿大外長促僑民撤離黎巴嫩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持續交戰,同時在北部也不斷遭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攻擊。外界擔心戰火向外蔓延,加拿大政府17日警告在黎巴嫩的公民,趁還有機會時撤離。

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17日表示,「如果你在黎巴嫩,現在是離開的時候,在還有商業航班的時候」。她說,在以國特拉維夫和巴勒斯坦西岸地區想要離開的加國公民,可利用渥太華政府提供從該地飛到希臘雅典的撤僑軍機,「由於情勢非常動盪,我們不知道撤離行動能夠持續多久」。

自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引發雙方交戰以來,加國已經撤離1300人。

以色列北部17日持續遭來自黎南的反坦克飛彈攻擊,以軍對真主黨據點發射砲彈回擊。以國政府日前已開始疏散北部28處地點的數千名居民。

(自由電子報)
--
*阿拉伯世界譴責以國轟炸加薩醫院 以色列軍方:激進分子該負責

加薩走廊一座醫院院區昨天遭襲,造成至少200人死亡,儘管以色列軍方否認,阿拉伯世界仍為此指責以色列。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證據證明激進分子該為醫院轟炸事件負責。

法新社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巴林在2020年和以色列達成「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促成以色列與阿聯及巴林關係正常化,阿聯及巴林譴責以色列在圍困加薩走廊(Gaza Strip)之際,發動這場「以色列」攻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通訊社(WAM)今天稍早表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強烈譴責以色列的襲擊…導致數百人死傷。」

巴林新聞社(Bahrain News Agency)報導,巴林外交部表示,「巴林王國譴責和嚴厲批評以色列的轟炸行徑 」。

摩洛哥是另一個在2020年承認以色列的國家,摩洛哥也和埃及一樣指責這次襲擊。埃及是在1979年第一個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以色列對阿里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Hospital)的空襲」,導致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公民中「數百名無辜受害者死亡」。

以色列軍方今天則表示,有「證據」證明激進分子該為造成數百人喪生的加薩走廊醫院轟炸事件負責。以色列軍方稱,報告證實,過錯在他人。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在特拉維夫(Tel Aviv)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現在與各位分享的證據證實,加薩走廊醫院的爆炸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IJ)火箭彈燃料未燃燒完全而著火所致。」

哈加里表示:「沒有任何以色列國防軍(IDF)從陸、海、空發射的砲火擊中這家醫院。」

「我們的雷達系統追蹤到了爆炸發生時,加薩走廊恐怖分子發射的火箭彈,火箭彈的軌跡分析顯示是從醫院附近發射。」

爆炸發生後,控制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將過錯歸咎於以色列。

這場口水戰今天仍持續上演,哈瑪斯反擊以色列關於這場襲擊的最新評論,聲稱「它(以色列)無恥的謊言無法矇騙任何人」。

哈瑪斯在聲明中表示,以色列「對這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負有直接責任…這場攻擊是用只有占領方才擁有的美國武器發動。」

*以軍舉證未涉入加薩醫院爆炸 稱無空襲衝擊坑建築結構未受損

加薩市阿里阿拉伯醫院17日傳出爆炸,據信造成500人身亡,哈瑪斯武裝組織與巴勒斯坦官員指控以色列空襲這所醫院,但路透報導,以色列指加薩武裝團體「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的火箭彈發射失誤導致該醫院爆炸。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18日並表示,現場並未出現空襲彈坑等證據,顯示醫院爆炸並非因為以軍空襲。

哈加里說,以軍並未發現該醫院遭到空襲彈藥直接襲擊的證據,他並指出,一項調查已確認以軍並未從陸、海、空開火攻擊該醫院。

控制加薩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已將醫院爆炸案歸咎於以色列,以方則表示事件為另一加薩武裝團體「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的火箭彈發射失誤導致。

哈加里表示,事發醫院四周建築並無受結構損害,也沒有和空襲相符的衝擊坑。被問到如何解釋現場爆炸規模時,哈加里指出,應是火箭彈燃料起火所致,「大多數的損害應是由於(火箭彈)推進劑造成,不只是彈頭」。

哈加里並指控,哈瑪斯誇大爆炸事件的死傷數字,並指稱哈瑪斯不可能如他們所稱,可以這麼快掌握爆炸原因。

哈加里並說,在過去11天,約450枚從加薩發射的火箭彈誤落在加薩走廊境內,以軍也掌握「恐怖分子」之間有關火箭彈誤射的討論情報,但他並未詳述。

這起加薩醫院爆炸事件發生後,在約旦河西岸占領區及約旦、土耳其等國皆引發抗議。17日事件發生前,加薩的衛生單位已表示至少3,000人死於以色列10多天來的轟炸。以色列則有1,300人死於哈瑪斯突襲,約200人被挾為人質。

*以色列稱未轟炸加薩醫院 外媒尖銳提質疑「我們為何要信你?」

以色列18日針對加薩醫院爆炸案出面澄清,直指是遭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火箭攻擊。但基於以巴衝突以來,以色列時而給出未經證實的消息,外媒在向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提問時也直言:「我們為何要信你?」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提問時質疑以色列國防軍的「信用」,並舉例指以國曾將一名記者之死怪罪於巴勒斯坦民兵,事後才承認消息不實。

哈加里回應坦承以色列之前「太快下定論」,但表示這次加薩醫院遭轟炸,以方費時進行查證檢驗,確保掌握的情報為真。

BBC記者也接著追問哈加里,是否覺得約旦、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相信他的說詞。哈加里表示,這些國家都在仔細看BBC的報導,他希望在以色列國防軍提出分析後,「BBC現在會傳達這份調查,而這些國家將會聽進去」。

哈加里也說,以色列打算與美國及任何其他想看的國家,分享他們對此案的調查。

土耳其安納杜魯社(Anadolu)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上周宣稱哈瑪斯在7日攻擊卡法阿札(Kfar Azar)時斬首嬰幼兒,並公布相關影像。CNN記者席德納(Sara Sidner)在電視上引述這項消息,然而以國當局之後卻改口稱「無法證實嬰幼兒遭斬首」,席德納事後也為此在個人X(推特)頁面致歉,表示「我的用詞應當更謹慎,對此感到抱歉」。

*加薩醫院遇襲造成數百死 俄羅斯、阿聯要UN召開緊急會議

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市(Gaza City)一座醫院遇襲,造成數百人喪生後,一名俄國外交官表示,俄羅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今天要求聯合國(UN)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紀柏梁(Dmitry Polyanskiy)在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俄羅斯和阿聯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於18日早上針對加薩一座醫院遇襲召開緊急公開會議。」

安理會16日否決由俄羅斯提出一項譴責中東地區暴力不斷加劇的決議案。與會代表拒絕為內容未點名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突襲以色列造成至少1400人喪生的動議背書。

「哈瑪斯」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後,以色列隨即以空襲進行報復,造成約3000名加薩人民死亡。

加薩市一座醫院今天遇襲,造成約5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以色列軍方否認轟炸這座醫院,並指控加薩的恐怖分子是真凶。這是以色列連日空襲以報復「哈瑪斯」跨境突襲以來,死傷最嚴重的單一事件。

此外,聯合國安理會預計將針對另一項由巴西提出的決議案進行表決,這項文件使用毫不含糊的語言譴責這個伊斯蘭武裝組織,看似將獲得更多支持。投票原定今天傍晚進行,但已延至18日下午。

*加薩醫院遭攻擊釀至少500人亡 中東北非各國爆發反以色列、反美示威

加薩走廊一間醫院17日晚間遭攻擊,造成至少500人死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相互指控是對方所為,中東及北非多國出現反以色列的示威,包括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伊朗、突尼西亞與土耳其等國,都有民眾上街抗議以色列和美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8日報導,在約旦首都安曼街頭,上百名示威者聚集以色列大使館附近試圖闖入,但遭警衛阻擋。兩名抗議者說,約旦維安部隊用催淚瓦斯驅趕示威群眾。約旦約50%人口是巴勒斯坦人或巴勒斯坦裔後代,過去一周,以色列駐約旦大使館附近每天都有抗議民眾聚集。

在黎巴嫩,上百群眾聚集在通往美國大使館的廣場上,試圖闖入,警方則使用催淚瓦斯驅趕。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聲明,呼籲美國公民勿前往黎巴嫩旅行。

在伊拉克,上百人走上巴格達街頭,高喊反以色列口號。當地維安人員表示,數十名示威者試圖跨越通往「綠區」(Green Zone)的一座大橋,該區為伊拉克政府與外國大使館所在地。

在伊朗德黑蘭,示威者聚集在法國與英國大使館外,高喊「法國、英國、美國與錫安主義者都去死」。此外,伊朗其他城市也爆發示威,包括伊斯法罕(Esfahan)與科姆(Qom)。

在突尼西亞,據國營的突尼斯非洲通訊社(TAP)報導,突尼斯數個地區17日晚間爆發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對以色列入侵加薩的大規模示威。

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示威民眾試圖闖入以色列領事館所在區域,維安人員則使用水槍與辣椒水驅散抗議者。

*加薩醫院遇襲釀數百死 大馬首相批「瘋狂毫無人性」

加薩醫院遇襲造成數百人死亡,馬來西亞朝野憤慨。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今天批評說,「已到瘋狂和毫無人性地步」,在野的國民聯盟敦促對以色列進行國際經濟與法律制裁。

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市(Gaza City)一座醫院遇襲,造成約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多國齊聲譴責,但以色列軍方否認轟炸,指控加薩的恐怖分子才是凶手。

大馬星洲日報、東方日報、星報(The Star)等媒體報導,安華今天在布特拉加亞國際會議中心(PICC)出席活動後譴責以色列襲擊加薩醫院,呼籲立即停火,平息衝突局勢。

安華指出,如果衝突情況持續發展,受害者將會是婦女、小孩與病人,這已經到了一個瘋狂和毫無人性的地步。

安華並批評西方國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立場「虛偽」,他認為,最令人遺憾的是,那些經常談論人權的西方國家,實際上用兩套不同標準詮釋人權,部分人屬於一等公民,其他人被歸類為奴隸。

他昨天也在社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發文,除要求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停火,也說明大馬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立場,他建議在拉法(Rafah)建立人道主義走廊,並提供諸如食品和藥品等形式的人道援助。

報導指出,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秘書長韓沙再努丁(Hamzah Zainudin)認為,加薩醫院遇襲數百人死亡,是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政權犯下的屠殺罪行,如果加上加薩醫院遇襲的罹難者,以色列釀致死亡人數已逾4000人,其中不乏老人、孩童與醫護人員。

他呼籲,全球逾20億的穆斯林應團結一致,透過經濟力量向以色列施壓,並發動國際經濟與法律制裁。

以巴衝突情勢迄今未解,東南亞的穆斯林國家馬來西亞積極表達支持巴勒斯坦立場,朝野13日集會聲援巴勒斯坦,大批群眾身著馬來傳統服裝、肩披巴勒斯坦國旗,揮舞「恢復巴勒斯坦自由」與「馬來西亞與巴勒斯坦人同在」布條,高喊口號抗議,並焚燒以色列國旗。

前首相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也呼籲集會群眾共同為巴勒斯坦人祈禱。

*哈瑪斯攻擊以色列 法新社統計至少170外國人喪命

哈瑪斯7日攻擊以色列,大量外國人死傷或淪為人質。法新社統計,經各國當局證實不幸喪命的外國人至少170人,其中許多人也有以色列國籍。以色列軍方16日證實199人遭綁架。

目前已知情況如下:

● 美國:31死、13人失蹤,並有人遭綁架
美國白宮17日晚間表示,自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Hamas)上週發動攻擊後,至少有31名美國公民喪命,另有13名美國人下落不明。美國總統拜登17日表示,被哈瑪斯拘留的人當中有美國人。

● 泰國:30人喪命、17人被綁。
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今天表示,有30名泰國人遇害。另有17人疑遭綁架。根據泰國政府統計,泰國有約3萬人在以色列工作,絕大部分從事農業相關工作。

● 法國:21死、11失蹤。
法國外交部表示,有21名法國人丟了性命,另有11人失蹤,當中許多人「極有可能淪為哈瑪斯的人質」。

人質當中包括擁有法國和以色列國籍的謝姆(MiaShem),她曾出現在哈瑪斯16日釋出的影片中,那也是該組織在攻擊以色列後,首度釋出握有人質的影片。

● 俄羅斯:16死、8失蹤。
根據俄羅斯駐特拉維夫(Tel Aviv)大使館的資料,至少有16名俄羅斯人遇害,另有8人失蹤。該大使館補充道,至少1名擁有以色列籍的俄國公民,被哈瑪斯扣在加薩作為人質。

● 尼泊爾:10死、1失蹤。
尼泊爾駐特拉維夫大使館表示,有10名尼泊爾公民在亞魯米集體農場(Kibbutz Alumim)喪生,另有4人仍在醫院,還有1人失聯。

攻擊發生時,集體農場內有17名尼泊爾學生。

● 其他國家
阿根廷有7死、15失蹤,烏克蘭7死、9失蹤,英國至少6死、10失蹤,加拿大6死、2失蹤,中國4死、2失蹤,羅馬尼亞4死、1失蹤,奧地利3死、2失蹤,白俄羅斯3死、1失蹤,巴西3死,菲律賓3死、3失蹤,秘魯2死、5失蹤,南非2死。

此外,澳洲有1死,亞塞拜然1死,柬埔寨1死,智利1死、1失蹤,哥倫比亞1死、1失蹤,宏都拉斯1死,愛爾蘭1死,義大利1死、2失蹤,葡萄牙1死、4失蹤,西班牙有1死、1失蹤,瑞士有1死,土耳其有1死、1失蹤。

德國至少有8人淪為人質,墨西哥有2人;巴拉圭、斯里蘭卡、坦尚尼亞都有2人失蹤。

以色列官方表示,這是該國建國75年以來遭受過最嚴重的一次攻擊,造成境內超過1400人喪命,且絕大部分是平民。

哈瑪斯控制地區的有關當局表示,以色列以轟炸回擊,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奪走約3000條人命,當中多數為平民。他們17日晚間也宣布,加薩一間醫院遇襲,釀成數百人死亡的悲劇。

*挺以色列!拜登稱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炸醫院 批哈瑪斯「只會帶來痛苦」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造訪以色列展現兩國團結,他並支持以色列說法,指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是襲擊加薩一間醫院的兇手,還批哈瑪斯(Hamas)只會帶來「苦難」。

法新社報導,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展開會談之際表示:「我對昨天加薩一間醫院遭轟炸深感悲傷及憤慨,依我所看到的,這起事件看起來是其他團體造成的,不是你們」。

他說:「但那邊有太多人,很難確定,所以我們必須克服許多事。」

就在拜登訪問中東前夕,加薩市(Gaza City)一座醫院遭昨天遇襲,造成數百人死亡。這是以色列連日空襲以報復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7日跨境突襲以來,死傷最嚴重的單一事件。

由哈瑪斯統治的加薩(Gaza)衛生當局表示,這波轟炸造成200至300人死亡,是以色列對該地區最新一波空襲所致。

以色列軍方則譴責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指稱這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發射火箭失敗造成,強調以色列將會提供證據。

拜登表示:「我們必須記住,哈瑪斯並不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民,且只會帶給他們痛苦。」

他也說,鼓勵尼坦雅胡確保救援能力,協助無辜的巴勒斯坦人民。

路透社報導,拜登親自造訪展現對以色列抗戰哈瑪斯的支持。不過,在加薩醫院遇襲後,阿拉伯國家領袖取消參加拜登原定的後續訪問行程。

拜登原定行程後半部將到約旦首都安曼與約旦、埃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領導人舉行峰會,以加強對加薩的援助並避免戰爭擴大。

*拜登抵達以色列 美官員曝:會見內唐亞胡將提出「尖銳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出訪以色列,座機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於台灣時間18日下午近四時抵達。「以色列時報」報導,為預備拜登的來訪,班古里昂國際機場周邊道路先前已實施封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拜登此行在於展現以美團結一心。但美方官員透露,拜登在會見內唐亞胡時將提出「尖銳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拜登在以巴衝突之際造訪,以色列當局祭出最高維安規格,特拉維夫市中心處於封鎖狀態。數百名全副武裝的以色列安全部隊,在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高峰會場邊布置路障

BBC記者貝特曼(Tom Bateman)透露,眾多國際記者在會場等待拜登,場面一度混亂,一名美國安全官員命令媒體從場內擁擠的檢查點後退,因為現場不清楚誰能通過而出現喧嘩。

這些跡象都顯示這場會面是如何倉促決定,美國總統在短時間內決定訪問衝突地區極為罕見。CNN指出,拜登希望藉這次訪問,展現堅定支持以色列消滅哈馬斯,同時敦促以色列想辦法緩解加薩走廊的人道危機。

據美國國安會發言人透露,拜登在會見內唐亞胡時將提出「尖銳問題」,但同時會強調他身為「以色列真朋友」的關係。

加薩一處醫院17日驚傳爆炸,據信死傷慘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官員互相指責,為連日以巴衝突再添爭端,拜登原定之後在約旦出席和阿拉伯領袖的會談也因此取消。

*為戰爭付出代價 以色列媒體:以國經濟已損失約10億美元

以色列報紙Maariv報導,自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以色列經濟已為這場戰爭付出高昂代價;由於生產力下降,以國經濟估計已損失46億錫克(逾10億美元)。

報導指出,根據以色列製造業協會的研究,以國經濟已開始因為教育設施停擺、道路封鎖和全國性、大規模的庫存物資,而為這場戰爭付出昂貴代價。

協會代表托默表示:「這場戰爭無疑對我們的經濟構成嚴重打擊,我們必須保持強悍和團結,來克服這場危機。尤其是以色列的工業正因為這場戰爭面臨勞力短缺....最主要的問題則在於物流服務。」

根據估計,以色列本周共有約130萬名勞工並未到班。

以色列多家銀行所做的一份研究指出,以國南部地區約有85%勞工並未出勤,其他地區則有約20%,且只有25%必須在家照顧小孩的父母可以在家遠距工作。

報導表示,這些估計並未考量到「那些額外和非常重大的經濟損失,像是對工廠的直接傷害和對獲利能力的傷害,這些必須要等到整場戰爭結束後,才會進行評估」。

*以色列官方發影片稱炸醫院火箭來自加薩 遭抓包「時間錯誤」後刪除

巴勒斯坦加薩市的阿里阿拉伯醫院17日發生爆炸,導致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喪命,以巴雙方互控對方是元凶。以國政府兩個社群媒體官方帳號也貼出了據稱顯示爆炸的影片,宣稱影片可證明導致醫院爆炸的火箭是來自加薩,但隨後遭記者抓包影片是在醫院遇襲後才拍攝,影片隨後遭刪除。

新聞周刊報導,在以色列國防軍發布機密錄音與衛星照片等證據前,以色列政府跟以色列駐美國大使赫佐格(Michael Herzog)在社群媒體平台「X」官方帳號就先發布了監視器錄影,宣稱可見到一枚自加薩發射的火箭導致醫院爆炸。

不過,紐約時報視覺調查小組的記者托勒(Aric Toler)基於影片的時間戳記提出質疑。托勒指出,根據以國帳號所分享的影片時間戳記,影片是在醫院爆炸發生至少40分鐘後錄製。

根據報導,在托勒發文之後,以色列政府跟赫佐格的「X」官方帳號就把影片刪除,但貼文本身仍然保留了一開始的文字訊息,版本紀錄也仍然可以看到被抓包的影像。

*歐美挺以色列批哈瑪斯 恐侵蝕開發中國家對烏克蘭支持

金融時報18日報導,官員跟外交官警告,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攻擊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破壞了跟重要開發中國家就譴責俄烏戰爭凝聚共識的努力。

這些官員跟外交官說,莫斯科被描繪為違反國際法的全球賤民,但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7日跨境攻擊以色列,以及以色列針對加薩走廊還擊後,美國、歐盟及其盟邦的反應,不只導致過去幾個月的努力付諸東流,也讓他們遭受了偽善指控。

在哈瑪斯跨境攻擊之後的最初幾天內,一些西方國家外交官就擔心美國正在向以色列授予全權委任,讓他們全力進攻加薩走廊。在一連串的緊急外交訪問、視訊會議與通話中,西方國家官員受到指責,因為他們急著譴責哈瑪斯攻擊跟支持以色列,卻未能捍衛230萬巴勒斯坦人的利益。

十幾名西方國家官員指出,在需要維護全球基於規則的秩序上,西方國家挺以色列的舉動,侵蝕了俄烏戰爭後跟印度、巴西與南非等所謂全球南方主導國家凝聚共識的努力,引發的反彈鞏固了開發中世界在以巴衝突根深蒂固的立場。

官員們警告,這可能破壞未來對烏克蘭的外交努力。一位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級外交官就說,「我們肯定輸掉了在全球南方的戰鬥」。他表示,「我們跟全球南方(就烏克蘭)做得一切工作都已經白費了,忘了規則、別提國際秩序,他們永遠不會再聽我們了」。

許多發展中國家傳統上支持巴勒斯坦人自決。一些美國外交官私下擔心,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的廣泛支持,可能疏遠全球南方的大部分國家。

此外,中東地區的許多阿拉伯人覺得,美國與其他西方大國從來沒有因巴人的遭遇讓以色列承擔責任,或是對敘利亞、葉門和利比亞的殘酷衝突給予足夠重視,而俄羅斯與中國大陸則跟巴勒斯坦人建立了溫暖的關係。

該名G7高級外交官就指出,「我們對烏克蘭的言論必須套用到加薩,否則我們會失去所有威信。巴西人、南非人、印尼人,他們為什麼要相信我們對人權的說法?」

反猶情緒升高!德國柏林猶太教堂遭汽油彈攻擊 警方加強警戒

德國柏林米特區(Mitte)一座猶太教堂18日早上遭投擲2枚汽油彈攻擊,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Central Council of Jews)指嫌犯有2人,但未進一步解釋。美聯社18日報導,以巴衝突升溫後,德國反猶情緒高漲,警方已加強全國各地警戒,但仍有不少抗議群眾焚毀以色列國旗遭,一些猶太人住宅外也被畫上大衛之星。

警方同日上午聚集案發地點,針對事件展開調查,教堂旁的街道也遭全面封鎖。

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透過聲明表示,他們對這起恐怖攻擊感到震驚,住在該教堂附近的民眾也備感驚嚇與不安。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還說,「哈瑪斯意圖消滅一切與猶太有關的意識形態,已對德國造成影響」。

遭攻擊的教堂位於卡哈阿達斯吉斯羅埃爾社區(Kahal Adass Jisroel),社區中有一所幼兒園、一所猶太學校與社區活動中心。

柏林警方表示,伊斯蘭移民與警方17日晚間在多地爆發衝突,包括柏林勞庫林區(Neukoelln)和十字架山區(Kreuzberg),在知名觀光景點布蘭登堡大門(Brandenburg Gate)的衝突中有數名警員受傷。

以巴衝突7日升溫以來,德國警方已提高對全國猶太機構的警戒等級,但各地政府建築外的以色列國旗仍被扯下燒毀;在柏林,一些猶太人住宅大門與外牆上也被畫上大衛之星。

*美名校學生團體挺巴勒斯坦 三學生領袖被律師事務所取消錄取

美國最負盛名律師事務所之一的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最近撤回三名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學生的錄取通知,原因是該所認為,這三人領導的學生團體發布公開信,譴責以色列要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7日跨境攻擊負責。

紐約時報17日報導,總部設在紐約的達維律師事務所表示,這三名法學院學生中,兩名哥大學生在簽署了一封信的學生團體擔任領導職務。哈佛巴勒斯坦團結委員會(Harvard Palestine Solidarity Committee)聯合撰寫了認為「以色列政權」應負責之公開信,第三位錄取通知遭撤的學生就隸屬該團體。

達維律師事務所在聲明指出,法學院學生團體在最近幾天簽署了某些聲明,其中表達的觀點直接違背了該所的價值觀體系,為了確保「我們繼續維護支持與包容的工作環境,對簽署這些聲明負責的學生領袖在本所不再受到歡迎」。

達維律師事務所所長兼主持律師巴爾(Neil Barr)接受訪問時表示,該所不希望贊同哈瑪斯攻擊暴行的員工為他們工作。發言人摩斯(Katie Moss)則說,該所承諾雇用的大批哥大與哈佛等大學的法學院學生過去一周發來聯繫,表達不同意所屬團體發布的譴責以色列聲明,許多學生還說自己在聲明公開後就退出了。

達維律師事務所17日表示,正在重新考慮其中兩名學生的決定。他們為自己未能受雇而出言力爭,表示並未同意譴責以色列的信件。三名學生身分沒有公開,所方也沒有透露正在重新考慮哪兩位學生的工作機會,目前也還沒有決定是否改弦易轍。

紐時指出,這次以巴衝突迅速成為近幾十年來最具情感爭議性議題,這個狀況凸顯了問題複雜性,而且對勞資雙方都是如此。同時,把具爭議性政治議題帶進工作場所也衍生新的問題:雇主能否讓員工或可能受雇者,對他們所參與的同質群組每項行動負起責任?

*教師遇刺身亡案 法國檢方:凶嫌曾宣誓效忠伊斯蘭國

上週在法國北部殺害一名教師的男子今天被以恐怖罪名起訴。檢方透露,行凶前的錄音內容顯示,這名男子曾宣誓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

法新社報導,值此以色列和伊斯蘭組織哈瑪斯(Hamas)戰爭之際,13日法國高中教師遇刺事件引發當局緊張不安,升高全國對襲擊的警戒等級。

現年20歲的犯嫌莫古奇柯夫(MohammedMoguchkov)來自俄羅斯一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地區,反恐法官指控他犯下與恐怖主義陰謀有關的謀殺罪,以及與恐怖犯罪分子聯繫的罪名,目前他還押候審中。

檢察官李卡爾(Jean-Francois Ricard)在巴黎告訴記者,莫古奇柯夫在一段錄音中「宣誓效忠伊斯蘭國」,他補充表示,已從與莫古奇柯夫關係密切的人,以及襲擊發生前錄製的影片中收集到了更多訊息。

熟悉此案的消息人士表示,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後,莫古奇柯夫在一段影片中「非常簡短」地提及加薩。

李卡爾表示,莫古奇柯夫在阿拉斯(Arras)的母校刺傷57歲教師柏納(Dominique Bernard)前,他16歲的弟弟涉嫌「提供一些協助」,莫古奇柯夫的弟弟也同時出庭。阿拉斯位於巴黎以北約180公里處。

此外,莫古奇柯夫15歲的表弟也遭到指控。李卡爾表示,他的表弟疑似「被告知該計畫」但未採取任何行動加以阻止。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表示,莫古奇柯夫的表弟將接受暫時性的司法教育。

在這起高中校園攻擊事件後,法國派出7000名士兵加強巡邏,並提高全國對襲擊的警戒等級。此後,公共建築傳出多起炸彈威脅,一起在阿拉斯高中,另兩起則位於主要旅遊景點凡爾賽宮 (Palace ofVersailles)。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Tirana)對記者表示:「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很脆弱。」

馬克宏說,「伊斯蘭恐怖主義」捲土重來。「我們都有弱點。這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面臨的問題,在這個國家裡,竟有人可以在特定時刻決定發動最惡劣的行為」。

法國政府已將一項移民法案的議會辯論提前至12月,並表示該法案將作為對恐怖主義的回應。

內政部長達馬南(Gerald Darmanin)辦公室表示,他考慮在法案中增加一些考量,允許剝奪任何「堅持聖戰意識形態」的移民居留權。

自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以來,擁有大量穆斯林和猶太人口的法國一直處於警戒。達馬南昨天表示,自襲擊事件發生以來,已有102人因反猶太行為或表達支持恐怖主義被捕。

據報導,莫古奇柯夫是在5歲時抵達法國,已被列為潛在安全威脅,並受到法國國內安全總局(DGSI)監視;莫古奇柯夫的父親也在名單上,並於2018年遭驅逐出境。

*法國機場驚傳「炸彈威脅」疏散民眾 凡爾賽宮再度關閉

法國13日傳出一名教師在疑似是伊斯蘭主義者的攻擊中遇害,全國警戒層級升高。路透引述當地民航機構報導,法國有8座機場18日面臨安全警報,數座機場實施疏散以進行檢查。此外,知名景點凡爾賽宮也因5天內第3度面臨安全威脅,再度關閉。

法國當局指出,受影響的機場為西南部的土魯斯、比亞里茲、包(Pau),東南部的尼斯,東部的里昂,北部的里爾,西部的勒恩、南特。里爾機場稍早在社群平台X表示,該機場疏散原因為炸彈威脅,國家維安團隊已赴現場。

凡爾賽宮也再度因安全考量疏散訪客。先前在14日,即教師遭刺事件的翌日,凡爾賽宮、羅浮宮博物館和巴黎里昂車站皆因炸彈警戒而實施疏散,後都證實為虛驚一場。

*加薩醫院遭空襲500人喪生 以巴互相指控 以軍稱聖戰組織火箭失誤

路透報導,加薩走廊(Gaza Strip)當地時間17日晚間一家醫院遭到空襲,造成至少500人死於爆炸,以色列和巴勒斯自治政府互將矛頭指向對方。

加薩衛生當局表示,空襲出自以色列之手,以軍則將爆炸歸咎於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射擊火箭失誤所致。

伊斯蘭聖戰組織發言人席哈(Daoud Shehab)則向路透表示,「以色列憑空捏造,完全不是事實。以色列企圖掩蓋屠殺平民百姓的駭人的罪行。」

上一次以哈爆發衝突是在2021年,當時以色列稱哈瑪斯、伊斯蘭聖戰組織和其他武裝團體發射約4,360枚火箭,其中約680枚沒有擊中以色列,而是落入加薩走廊。

該起爆炸是此次以哈衝突以來最致命的單一攻擊事件。

路透尚無法獨立核實應對爆炸負責的一方。

然而,無論罪魁禍首是誰,可以確定的是,爆炸使得以巴衝突更形惡化。

爆炸發生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訪以前夕。華爾街日報報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因此取消本周預訂和拜登在約旦的會面。

*加薩人以為醫院是避難所 躲進後仍命喪以巴戰火

加薩走廊遭到以色列看似永無止境的砲彈轟炸,對數以萬計的家庭而言,醫院成了他們躲避戰火的避難所。然而,加薩走廊北部的阿里阿拉伯醫院今晚遭受攻擊。

法新社報導,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Hamas)治下的加薩衛生部表示,這場襲擊造成至少200人死亡。路透社則引述衛生部消息來源說有500死,但無法獨立證實人數。

加薩衛生部稱這場攻擊是由以色列發動,指阿里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內不只有數以百計的病人與傷患,還有因為其他攻擊而「被迫流離失所」的民眾。

以色列軍方表示,這場空襲是由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誤射的火箭引起。

以色列在哈瑪斯7日攻擊以國南部地區後,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展開猛烈轟炸,並警告加薩走廊北部居民撤離。這些居民擠進多家人滿為患的醫院庭院與走廊,以為這是能躲避以色列狂轟濫炸的避難所。

在阿里阿拉伯醫院遭受攻擊前,加薩走廊南部甘尤尼斯市(Khan Yunis)納瑟醫院(Nasser Hospital)裡可見婦女在庭院內製作麵包、晾衣服。與此同時,一輛又一輛的救護車把傷患載進醫院,外科醫師與時間賽跑搶救救護車內的傷患。

44歲的艾米拉(Amira)帶著小孩和數百人躲在醫院庭院避難。她一邊用分發到的麵包幫小孩製作三明治,一邊跟法新社說:「我們的身體到處發癢。我們已有一個星期沒辦法洗澡了。」

她還說:「死亡也許還比較仁慈一點。」

醫院地板鋪滿臨時床墊,每個夜晚,無家可歸與流離失所的難民都試圖在空襲轟炸聲與日益寒冷的天氣中入睡。

泰希爾(Ibrahim Teyssir)是數千名在西法醫院(Dar al-Shifa Hospital)避難的難民之一。西法醫院是加薩最大的醫院,也是醫療系統中心。

泰希爾說:「沒有人憐憫我們。我們到底做了什麼要遭受這種待遇?我們的小孩做了什麼?大多數的人都不是任何武裝團體的成員。」

世界衛生組織(WHO)告訴法新社:「醫院逼近崩潰的臨界點且人滿為患,民眾急著尋找安全避難處。群眾聚集情況變得愈來愈嚴重。光在西法醫院就有超過3萬人避難。」

「由於有很多人流離失所、陷入悲慘處境的人們飲水和衛生條件差,我們非常擔心會有疾病疫情爆發。」

自從以色列南部7日遭哈瑪斯突襲釀成1400人死亡後,加薩每一天都遭到砲彈轟炸,這些醫院因為相對未受影響,成了吸引民眾避難的地點。

但世衛組織表示,加薩有111棟醫療建築遭受波及,有12名醫療人員死亡、60輛救護車成攻擊目標。加薩有關當局說,自從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以來,已有約3000人在以色列攻擊中死亡。

*加薩醫院遇襲500死 WHO譴責:攻擊規模「前所未見」

加薩一間醫院17日遭到空襲,造成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17日予以譴責,稱攻擊規模「前所未見」。

目前以巴雙方互控為該是空襲事件負責,巴勒斯坦指控空襲出自以色列之手,以軍則將爆炸歸咎於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射擊火箭失誤所致。

路透報導,這是以色列7日開始對人口稠密的加薩走廊發動報復哈瑪斯的跨境攻擊以來,最為血腥的單一事件。WHO西岸及加薩代表皮珀科恩(Richard Peeperkorn)表示,「這次攻擊的規模前所未有。」

WHO東地中海區域主任曼達里(Ahmed Al-Mandhari)說,這是收到以色列軍隊疏散命令的20間醫院之一,遭到襲擊時,建築物內還有病患、醫護及無家可歸的人。

他直言,考慮到目前的不安全局勢,許多患者情況危及,缺乏救護車、醫護人員、病床及替代避難住所,以色列軍隊的疏散命令根本「不可能執行」。

WHO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也說,讓加薩醫療工作者陷入「照顧患者」或「逃離自保」的兩難困境,是相當不人道的行為,因為醫師與護士都會選擇病患而非自己。

*加薩醫院爆炸死傷慘重 拜登「震怒哀慟」喊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前往中東地區訪問以色列前夕,加薩走廊(Gaza Strip)當地時間17日晚間一家醫院遭砲擊空襲,造成至少500人死於爆炸,以巴互指矛頭,拜登表達「震怒且哀慟」,不過並未歸咎禍首,僅聲明將調查事件來龍去脈。

目前對於爆炸死亡人數及元凶眾說紛紜,加薩官員怪罪以色列空襲殘殺百姓,以色列則指控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射擊火箭失誤所致。

該起爆炸發生在拜登訪以前夕也隨即引發漣漪效應,一方面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宣布取消本周預訂和拜登在約旦的會面,另一方面充分映證拜登此行風險極大。

*遭控炸加薩醫院!以色列國防軍打破沉默 痛批「錯誤且毫無根據」

加薩市一間醫院17日遭到空襲,導致至少500名巴勒斯坦人喪命,引發全球憤慨,以色列遭控是幕後黑手。對此,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終於打破沉默,批評該指控是「錯誤且毫無依據」。

衛報和BBC報導,哈加里表示,以軍已得出結論,將加薩市中心的阿赫利浸信會醫院(Al-Ahli Baptist Hospital)爆炸事件,歸咎於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

他說,當下便立即與以色列國防軍所有相關部門進行審視,稱當地時間17日晚間6時15分,也就是醫院爆炸前,哈瑪斯向以色列發射一連串火箭。

接著,當地時間晚間6時59分,伊斯蘭聖戰組織從附近的墓園發射大約10枚火箭,同,有報告指出加薩醫院發生爆炸。

*加薩醫院遭炸500死!連俄國都看不下去 要以色列拿出衛星影像證明

加薩一間醫院17日遭到空襲,導致至少500名巴勒斯坦人喪命,以巴互指矛頭。俄羅斯外交部痛批,這是一起令人震驚的罪行,要以色列拿出衛星影像證明清白。

俄羅斯外交部長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向俄國衛星廣播電台(Radio Sputnik)指出,這場襲擊是「泯滅人性」的犯罪。

*以哈互指控!加薩醫院遭炸釀500死 阿巴斯不見拜登了

路透報導,據加薩衛生當局表示,加薩當地周二晚間一家醫院遭到砲彈空襲,至少500人死於爆炸,據報有數千名平民在該醫院避難。

加薩衛生當局表示,爆炸是由以色列空襲造成的,但以色列國防軍已否認,並表示這是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發射的火箭發射後故障所造成。

路透表示目前無法獨立核實誰應對爆炸負責。

這起事故發生在拜登總統訪問以色列前夕。華爾街日報報導,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因此取消了明日與拜登的會面。

*加薩醫院遇襲500死 全球齊聲譴責以色列否認轟炸

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市(Gaza City)一座醫院今天遇襲,造成約5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引發全球憤慨,多國齊聲譴責。以色列軍方否認轟炸這座醫院,指控加薩的恐怖分子是真凶。

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這是以色列連日空襲以報復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7日跨境突襲以來,死傷最嚴重的單一事件。

以色列軍方否認轟炸這座醫院,並說軍事情報顯示,這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Islamic Jihad)發射火箭失敗造成。

以下是主要各方反應:

●以色列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全世界都應該知道,攻擊加薩醫院的是加薩的野蠻恐怖分子,而不是以色列國防軍。那些殘酷殺害我們孩子的人也殺害他們自己的孩子。」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說:「以色列國防軍操作系統分析指出,加薩恐怖分子發射一連串火箭,經過阿里阿拉伯醫院(Al Ahli Arab Hospital)附近時擊中它。我們掌握多個來源的情報顯示,伊斯蘭聖戰組織要為發射火箭失敗後擊中加薩醫院負責。」

●哈瑪斯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說「這起醫院屠殺事件證實了敵人的殘暴和挫敗感程度」,還說這起攻擊將是「新的轉折點」。

●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他對這起事件感到「震怒」、「深感悲痛」,已指示手下國安團隊蒐集相關消息釐清事發經過。

拜登正飛往以色列,他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明確支持在衝突期間保護平民生命,我們為這場悲劇中遇難或受傷的患者、醫護人員和其他無辜民眾感到哀痛。」

●世界衛生組織(WHO)
世衛在聲明中強烈譴責這起針對加薩走廊(GazaStrip)北部阿里阿拉伯醫院的致命攻擊,並要求立即保護加薩走廊的平民並提供醫療服務。

世衛在聲明中說:「這座醫院仍在運作,病患、醫護人員和國內流離失所者都在那裡避難。初步消息指出有數百人死亡和受傷。」

世衛說,這座醫院是加薩走廊北部20家面臨以色列軍方疏散令的醫院之一。鑒於目前局勢不穩,許多病患情況危急,加上缺乏救護車、工作人員、衛生系統床位容量及流離失所者的替代住所,疏散令已不可能執行。

世衛要求立即積極保護平民和醫護服務,並說疏散令必須撤銷,且國際人道法必須遵守,這意味著醫療系統絕不能成為攻擊目標。

●聯合國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urk)稱這起醫院攻擊事件令人完全無法接受,並堅稱必須究責。

俄羅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事發後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明天召開緊急會議。

●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
非盟委員會(AU Commission)主席馬哈馬特(Moussa Faki Mahamat)在事發後指控以色列犯下「戰爭罪」。

他在舊稱推特(Twitter)的X平台上說,「任何言語都無法充分表達我們對以色列今天轟炸加薩醫院殺害數百人的譴責之意」,並要求國際社會採取行動。

●歐洲聯盟(EU)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歐盟領袖視訊會議後表示,鎖定加薩民生基礎設施攻擊違反了國際法。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Borrell)之後在社群媒體上寫道:「來自加薩阿里阿拉伯浸信會醫院的消息一出,讓多日以來發生在我們眼前的悲劇更添恐怖感。 」

●法國
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表示,「鎖定平民攻擊毫無道理可言」,並要求「立即」對加薩走廊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馬克宏在X平台上疾呼,必須立即開放加薩走廊的人道主義通道。

●敘利亞
敘利亞總統府表示,西方國家必須為此類情事負責,尤其是美國,因為他們是猶太復國主義實體(Zionist entity)的合作夥伴,一切有組織的行動目的都是殺害巴勒斯坦人。

●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
獲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今天要求將明天定為「憤怒日」(day of rage),譴責這起攻擊加薩醫院事件,並指控以色列犯下這起所謂的「屠殺」。

●約旦
約旦外交部聲明說,以色列「對這起嚴重事件負有責任」,並「強烈譴責」此事。

安曼當局隨後宣布取消4方峰會。拜登原定與會,但後來也取消訪問約旦。

法新社記者說,數十名抗議者試圖闖入以色列駐安曼大使館院區,但沒有成功。

●卡達
卡達外交部稱這起攻擊是「殘酷的屠殺」及「針對手無寸鐵平民所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且公然違反國際法規定。

●突尼西亞
數百名憤怒的抗議群眾今天聚集在法國駐突尼西亞大使館外,而且也譴責美國。

根據法新社記者報導,示威群眾高喊「法國人和美國人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盟友」,並要求召回兩國大使,且高呼「不要美國大使館在突尼西亞領土上」。

●土耳其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譴責這起事件是「以色列攻擊行動缺乏最基本人類價值觀的最新例證」,「在此邀請全人類採取行動,制止加薩前所未見的暴行」。

*加薩醫院爆炸 中東緊張升高 約旦取消美、埃、約、巴四方峰會

在美國總統拜登18日將造訪以色列之前,加薩Al-Ahli阿拉伯醫院17日發生大爆炸,數百人死亡,哈瑪斯與以色列互指是對方所為,使整個中東地區緊張升高,約旦已經取消與拜登之間的峰會。

哈瑪斯衛生單位表示,加薩市Al-Ahli阿拉伯醫院遭到以色列轟擊,至少200人死亡,成為10月7日衝突發生以來,加薩最嚴重的一起死亡事件。

但以色列國防部表示,接獲的情報顯示,這起爆炸是加薩境內伊斯蘭聖戰士誤射火箭造成。

巴勒斯坦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表示,院內「數以百計」的民眾死亡,無法證實確切死亡人數,或爆炸發生的原因。

這起事件可能使拜登中東之行蒙上陰霾。約旦已經取消取消美國、埃及、約旦與巴勒斯坦領導人的四方峰會。

拜登中東之行蒙陰霾
拜登表示,他對醫院「爆炸」事件「深感哀痛」,並已要求國安團隊「繼續搜集究竟發生何事」的相關資訊。拜登在聲明中,未將這起事件歸咎於任何一方。

這起爆炸事件引發巴勒斯坦民眾與約旦河西岸占領區的警方發生衝突,警方在多處場所用催淚瓦斯驅散抗議民眾。各界擔憂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將擴散到中東地區。

爆炸事件也引發穆斯林國家的譴責,包括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指責以色列的暴行。約旦國王阿布都拉表示,他把矛頭指向以色列,表示這是一起「屠殺」,且觸犯戰爭罪。加薩地帶數以千計民眾躲入醫院,相信醫院不會被以色列轟炸。

加薩共230萬巴勒斯坦人,由哈瑪斯掌控。一周多以來一直遭到以色列空軍及大砲的密集轟擊。一位英國籍巴勒斯坦外科醫生在社群媒體上指出,「我前往阿爾阿里醫院幫忙。以色列剛剛攻擊了Al-Ahli阿拉伯醫院」。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表示,「全世界應該知道,是加薩的恐怖份子攻擊加薩醫院,而非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和哈瑪斯相互指責
以色列軍事發言人海軍少將哈加里表示,國防軍正在調查這起事件,將在拜登抵達以色列之前完成。他表示,國防軍有證據伊斯蘭聖戰士組織對醫院附近發射數枚火箭,其中一枚擊中醫院。但聖戰士組織否認此事。

沙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沙國「最嚴厲譴責以色列占領軍轟擊阿爾阿里醫院的殘暴罪行」。

以色列從10月7日遭到哈瑪斯突襲後,就開始砲轟加薩走廊;巴勒斯坦官員表示,以色列的攻擊行動已使3,000名以上的巴勒斯坦人喪生。數十萬加薩北部的民眾已逃向南部。

以色列軍方表示,目標是哈瑪斯民兵,並指控民兵藏在醫院及學校,以平民為「人肉盾牌」。

聯合國17日表示,加薩中部一處學校收容4千民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人,但學校遭到以色空襲,至少60人喪生,數十人受傷;其中包括阿爾馬加要難民營學校的工作人員。聯合國中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與工程處(UNRWA)總監拉扎瑞尼表示,「這是野蠻行為,再度證明明目張瞻地忽視平民生命。加薩已不再有安全場所,連UNRWA的設施都無法倖免」。

聯合國已經警告,加薩人道災難正在擴大。飲水短缺、沒電,燃料、藥品及食物也逐漸耗盡;UNRWA表示,由於缺水,「民眾將陸續死亡」。

*拜登訪中東前夕!加薩醫院遭空襲500死 約旦四方峰會取消

加薩一間醫院17日遭到空襲,巴勒斯坦稱共造成500人死亡,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互控應為事件負責。約旦原定18日舉行四方峰會,討論加薩問題,但在醫院遭空襲後,約旦外交部表示四方峰會取消舉行。

約旦外交部長沙法迪(Ayman Safadi)表示,此次會議將在各方同意終結「戰爭和針對巴勒斯坦人的屠殺」時舉行,並指責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將該地區推向「深淵邊緣」。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將旋風式訪問以色列以表支持,隨後原定前往約旦,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總統塞西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會晤。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原定將舉辦四方峰會,討論向加薩提供人道援助,以防止人道主義災難並平息以巴衝突。

不過,空襲發生後,阿卜杜拉二世指責以色列為該事件負責,空襲造成約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痛批「令人類蒙羞」,並呼籲以色列立即停止對加薩的軍事行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官員則互控對方所為。

對此,阿巴斯返回巴勒斯坦,並表示取消與拜登在約旦會面,約旦外交部隨後宣布四方峰會取消,白宮亦表示拜登取消了前往約旦的行程。

*加薩醫糧告急 排10hr領1條麵包分20人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表示,加薩走廊的糧食狀況正急遽惡化,商店僅剩約4、5天糧食存量。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該組織必須緊急進入加薩地區,以提供生存與醫療等必要援助。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人在埃及開羅的WFP中東區域發言人伊蒂法(Abeer Etefa)透過網路視訊告訴日內瓦的記者:「加薩局勢每分每秒都在惡化,包括人道主義局勢,當然還有糧食安全局勢。」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OHCHR)發言人夏姆達薩尼(Ravina Shamdasani)17日在日內瓦表示,以色列似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以為暫時撤離加薩平民提供適當住宿地點以及合理的衛生、健康、安全和營養條件。

官員稱,加薩走廊的醫療設施已經遭到115次攻擊,當地多數醫院都無法運作,水、電和醫療用品非常缺乏,外界也日益擔憂,加薩的35萬名慢性病患很難取得醫療服務。

以哈開戰後,以色列隨即對加薩走廊展開連日空襲,全面封鎖,導致加薩走廊230萬巴勒斯坦人陷入缺電、缺水、缺燃料的困境。以色列軍方下令加薩走廊北部約110萬平民往南移後,導致本只有40萬人的南部大城甘尤尼斯,現在收容超過100萬人,糧食和飲用水極度缺乏;而在中部城市,有男子排隊10小時只領到1條麵包給20至30名家人分享。

美聯社報導,加薩走廊北部人民往南撤後,有不少醫護選擇留下照顧病人和傷者,不過如今重要物資短缺,再加上破壞的規模太龐大,不少醫護只能看著傷者受苦,什麼也做不了。

BBC記者阿布洛夫(Rushdi Abualouf)也帶著家人遷往甘尤尼斯。他表示,「我跑了五到六家超市,沒法買到一瓶水」,「我只好往南10公里去拉法,買到2、3瓶水。即使是醫院,他們一整天也只給病人350CC的水」。

另一方面,哈瑪斯7日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突襲以來,以色列執法機關隨即加強切斷加密貨幣市場與哈瑪斯連結,已下令關閉數十個加密貨幣帳戶,並凍結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巴勒斯坦難民返加薩:寧像烈士死在家

加薩地區從南到北都受到以色列猛烈空襲,居民無處可躲,被迫露宿街頭、挨餓受凍,因此原本已撤離到南部的巴勒斯坦難民,寧願重返家園,成為死守家園的烈士。

以色列17日加強對加薩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ounis)和拉法(Rafah)的空襲行動,造成慘重傷亡,汗尤尼斯當地醫師扎克特(Mohamed Zaqout)表示,以軍轟炸行動造成42人死亡,死者包括10名婦女和15名兒童,並直言:「今天情況之慘烈比之前更加慘烈。」

而且以軍轟炸行動,讓加薩南部的醫療物資捉襟見肘,原本一次性使用的胸腔導管也被迫進行消毒,一次又一次重複使用。

聯合國人權事務辦公室公布聲明表示,以色列下令加薩居民撤離並實施全面封鎖的軍事行動,違反國際法,發言人珊達薩尼(Ravina Shamdasani)表示:「這群遵守以色列撤離令的平民現在受困在加薩南部,他們沒有住所,食物也將吃完,連乾淨水源、衛生、藥品等各項基本需求也無法滿足。」

因此連日來,汗尤尼斯已然成為一座人間地獄,大批難民露宿街頭,販賣日用品和食物、飲水的商店前大排長龍,甚至有人為了搶奪最後一塊麵包,不惜大打出手。

居住在加薩南部的計程車司機、43歲阿布莫萊格(Rami Abu Moleg)表示,一家五口每天除了要忙著張羅飲食,還要照顧從北部加薩城撤離的表弟一家六口。

由於17日凌晨以來,發生至少六次空襲,阿布莫萊格絕望表示:「如果要我們死去,我寧願全家人一起。」

還有韋海迪(Basil al-Weheidi)帶著妻兒撤離加薩城家園來到南部,卻依然不得安寧;他表示:「四周仍然有轟炸,而且感覺很近,不過無法告訴你發生在哪裡,我們沒有網路,完全不知道情況。」

因此一群撤離到在汗尤尼斯的巴勒斯坦人決定把家當綁在汽車頂上,冒險穿越轟炸區重返家園,阿布馬拉薩(Saleem Abu Marasa)啟程前,向路透記者表示:「我們為何要成為汗尤尼斯的烈士呢?我們要成為烈士的最好方式,就是死在自己家園,讓整棟房屋直接坍倒在我們頭頂上。」

*巴勒斯坦學生控訴無差別攻擊:活生生家庭被抹去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惡化,旅居馬來西亞的巴勒斯坦大學生高度關注身陷戰火親友,他們控訴以色列無差別攻擊,致使「活生生的家庭從記憶中被抹去,仿佛未曾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哈瑪斯(Hamas)10月7日突襲以色列,釀成嚴重傷亡,以色列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展開報復性轟炸,造成約2800名巴勒斯坦人殞命,數十萬人被迫逃離家園。哈瑪斯被西方國家視為恐怖組織。

馬來西亞是支持巴勒斯坦的東南亞國家之一,大馬政治人物也譴責西方國家的偏袒作為,並發起集會活動批評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巴勒斯坦駐大馬大使館成為關心家園的精神堡壘。

在大馬就讀大學的穆罕默德(Mohammed)今天告訴中央社,人們應更多地談論巴勒斯坦,關注當地正在發生的種族滅絕情形,他們從1948年以來一直遭受種族清洗,世界卻一直保持緘默。

穆罕默德指出,家鄉人民遭受砲火無情轟炸,無辜生命死亡,「每個人都非常悲傷」,因為「這是人類共同的情感」,但他們無法做任何事情幫助那些被殺害的鄉親。因此,各國政府或普通市民都應該關注巴勒斯坦並發起聲援行動。

他說:「所有家庭被摧毀,活生生的家庭從記憶中被抹去,仿佛未曾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樣。這些家庭成員都曾經擁有夢想與成就,也對未來有著生活目標,但以色列的空襲行動,直接搗毀了整個家庭希望、夢想,一切都在短短的幾秒鐘內消失。」

穆罕默德認為,每一位普通人都害怕這種悲傷和遺憾的感覺,「這種無奈感在我心中深深縈繞,目前能做的就是幫助身陷戰火的鄉親們祈禱」。

同樣在大學就讀的尤塞夫(Yousef)受訪說,在過去一週裡,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發動無差別攻擊行動,造成無數無辜民眾死傷,許多家庭被摧毀,人命遭受毀滅。

尤塞夫對中央社說:「任何形式的幫助都是有意義的。任何人伸出援手都能幫助一個生命,對那個接受援助的巴勒斯坦人來說,這就是一切。」

他說,馬來西亞政府一直以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也伸出援手為巴勒斯坦打氣,目前能做的就是要提高大馬社會大眾的意識,不論政府或民眾對受傷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援助。

尤塞夫指出,這些襲擊造成人民無端受害,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地區飽受戰火蹂躪,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成為以色列政府攻擊目標。巴勒斯坦卻被媒體描繪成恐怖分子,「這種不公正真的令人憤慨」。

對於記者詢及家鄉親人,尤塞夫表示,叔叔、奶奶、朋友和堂兄妹都住在巴勒斯坦,親戚的房子都曾被火箭襲擊。幸運的是,親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人受傷,他衷心期盼家人和其他家庭都平安無事。

*以色列憂真主黨偷襲 延後加薩地面戰

為報復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7日攻擊以色列,以國調集30多萬大軍在加薩北境,但喊聲雖響,迄至17日仍未展開陸路進攻;消息指出,基於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在北窺伺、以軍戰術考量、美國及世界多國施壓避免平民死傷、人質考量、給加薩巴人更多疏散時間等多重因素,都延遲以軍發起地面部隊的全面進攻。

路透(Reuters)報導,以軍發言人赫克特(Richard Hecht)17日表示,正在籌畫戰爭的接下來階段,以方尚未說明計畫內容;眾人都在談地面進攻,但計畫可能出乎意料之外。

「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報導,以軍延遲進攻加薩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在於愈來愈擔憂真主黨趁以軍地面部隊大多投入加薩時,在以國北部開闢全線進攻。

依此說法,真主黨14日晨對以國的攻擊相對低調,並不意味是被嚇阻,反而是精心佯裝,讓以軍取得錯誤的安全感,與哈瑪斯撤守於南部用意類似。

消息人士指出,以國情報及政界高層未料到哈瑪斯在南部的相關船隻,必定更感羞慚。雖說不至於讓以軍不揮師加薩,但已致延緩,以便更好地再確認真主黨的意圖,另進一步鞏圖北部守軍,提防出現最糟情形。

以軍及政界高層的體悟也加深,了解以軍數十年來並未動作如此之大,準備不足便倉促進軍,雖然滿足以國大多數人復仇的渴望,但可能鑄下大錯。依此來看,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地面入侵全然紊亂,只有空軍成功;2008到2009年、2014年兩次入侵加薩更像當前局勢。

換句話說,以軍雖打過多輪戰爭,但不該過於自信,要仔細評估大規模陸路進攻的能力。

這場戰爭是哈瑪斯發動的,以國未做到戰略上的「驚奇之舉」,目前以軍至少在戰術上想讓哈瑪斯大吃一驚,這要籌畫得當。

其他延遲以軍進攻因素,還有美方施壓避免平民傷亡、以國對國人被綁架在加薩當人質有顧慮,還有給巴人更多時間疏散等。

以色列當前感受到龐大支持,也認為取得更多時間,謀畫處理哈瑪斯的方法更好。

其他戰略考量方面,還有地面進攻展開,巴人傷亡大增,美國及世界各地要求以軍住手的壓力也會大增;此外鏟除哈瑪斯之後,沒人能斷定加薩接下來會怎樣。

凡此種種,都讓以國高層還在猶豫、考慮,只有等到戰後,外界才能了解花額外時間,是否真的形塑出更明智有力的入侵、戰後計畫,還是純粹浪費時間,沒能改變加薩,又無法遏止哈瑪斯近期再發動攻擊。

*以色列為何延遲發動加薩地面戰?三個原因

以巴戰爭進入第11天,戰事似乎陷入僵局。以色列很早就重新控制了加薩邊境領土,對加薩進行了一周多的無情轟炸,且集結30萬預備役士兵在坦克和直升機的支援下準備發動地面戰。然而,命令一直沒下達,以色列國防軍(IDF)也不解釋原因。

IDF發言人Richard Hecht中校表示,行動計畫仍在制定當中。

彭博資訊報導,此一延誤反映出的涉及人質談判、盟友要求避免平民傷亡的壓力,以及真主黨干預威脅的複雜計算。

人質談判
哈瑪斯據悉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南部時俘虜了199名人質,其中有男女士兵,但多數是平民,包括婦女、孩童和老年人,其中一部分患有慢性病。哈瑪斯聲稱22名人質已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而每個人都知道,若打地面戰,幾乎沒有人質能存活。

許多以色列人私下表示,這是必須做出的犧牲,為保衛國家付出慘痛代價的一部分。但對於面對政府和安全機構未能保護他們而備感憤怒的其他人士而言,不想看到更多婦女和兒童送命。上周六,有幾名人質的家人聚集在特拉維夫IDF總部外抗議,不同意政府以軍事需要的名義犧牲他們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

所以,雖然以色列發言人對外宣稱,在上周末大屠殺之後,不可能與哈瑪斯談判,但看起來某種談判正在進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周在該地區進行旋風式訪問,人質是他的首要議程。卡達公開表示,希望促成至少釋放婦女和兒童。

哈瑪斯顯然熱衷談判人質問題:周一發布Nova音樂節被綁架的21歲Maya Shem還活著的證明影片,要求以色列釋放6,000名囚犯交換人質安全返回。

有人說這正中恐怖分子的下懷。但不管強硬派怎麼說,以色列政府都必須給多談判一個機會。

盟友壓力
另一個考慮是政治和外交。以色列傳統盟友如美國和英國,明確支持其自衛權。但並非全無條件。

英國外相James Cleverly上周說,希望IDF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克制」。西方政府和以色列戰爭內閣中裡的理性人士必然意識到,加薩的人道主義災難只會加劇哈瑪斯招募人手時所依賴的復仇渴望和暴力循環。

這也會激起以色列阿拉伯鄰國的民怨,破壞關係正常化的努力,恐引發地區戰爭。

以色列若對加薩走廊進行大規模集體懲罰,西方輿論也可能反以色列。全面圍困加薩,切斷水、電和燃料供應,以及狂轟猛炸造成近3,000人死亡,已經冒了揮霍外界同情心的風險。地面戰可能更暴力。

這是布林肯為何力勸以色列和埃及達成協議,開放人道走廊供平民離開和運送援助。

這可能解釋了以色列為何無限期延長加薩走廊北半部平民南遷的最後期限。國際援助機構明確表示,原本給的24小時期限不夠用。

退場策略為何,存有更大的政治風險。目前不清楚以色列在摧毀哈瑪斯之後會怎麼做,是否有明確願景。一些強硬派人士支持占領2005年撤出返還的屯墾區。其他人則希望在哈瑪斯之後扶持較溫和的繼任政府。這兩種選擇都充滿政治、道德和軍事風險。英美都呼籲以色列不要重蹈反恐戰爭的覆轍。

軍事考量
全面入侵加薩以解救人質和「摧毀」哈瑪斯,是極其困難的事。哈瑪斯據信花了一年多策劃血腥突襲,不可能沒想到以色列會強力反擊,並為此做好準備。

人口密集的加薩是士兵口中「360度」的戰鬥空間,哈瑪斯將捍衛它熟悉的地形,以色列的裝甲優勢則將被大大削弱。狙擊手、簡易爆炸裝置,和準備好的殲敵區,會靜待推進的以軍。

以方官員已表明,這項行動既漫長且昂貴。如果成功,最終可能像俄羅斯在2000年代摧毀格羅茲尼(Grozny)一樣。

另有更廣泛的軍事考量。伊朗力挺的黎巴嫩民兵組織真主黨已表示,如果對加薩發動地面戰,它可能適時參戰。

以色列30萬預備役士兵裡的大多數,以及大部分的坦克,似乎都集結在加薩周圍。而真主黨據稱擁有龐大火箭庫,可能對以色列北部造成嚴重破壞。目前以色列北部邊境交火已經加劇。以軍雖自認有能力兩面作戰,但準備不足便倉促進軍,可能鑄下大錯。

*美軍司令突訪以色列 確保自衛資源到位

以色列對抗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的戰情升高之際,美軍中央司令部(CENTCOM)司令庫里拉(Michael Kurilla)17日無預警訪問以色列,確保以軍獲得一切所需資源;這波以哈衝突迫使拜登政府調遣更多部隊和軍事資源回到中東,影響美國希望調整戰略聚焦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計畫。

美國軍方當天下令2000名人員為部署到中東做準備,希藉軍力展示發揮嚇阻作用。國防部在聲明中表示,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透過下達準備部署(prepare to deploy)命令,將人員和一系列單位置於加強戰備狀態」,以便能「對變化中的中東安全情勢迅速做出反應」。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擔心以哈衝突擴大,且要防範黎巴嫩真主黨參戰,拜登政府過去一周把兵力暫時調回中東。以哈衝突迫使美方重新思考中東兵力部署,考驗美國如何續挺烏克蘭和對付中國,尤其應對中國已成美軍長期要務。

美國原定結束在中東和阿富汗的20年反恐戰後,開始應對中俄競爭;如今中東情勢升溫,美國為防衝突擴散,勢必妨礙聚焦印太的長期任務,也不利支持北約(NATO)嚇阻俄國,且要在中東維持更多駐軍盯著伊朗。

2019年到2022年領導CENTCOM的陸戰隊退役將領麥肯錫(Frank McKenzie)說:「我們在中東擺出架勢,伊朗就會投鼠忌器;當我們撤軍又笨拙傳達今後只聚焦亞太的訊息,中東盟友便寢食難安,對手也變大膽。」

以軍準備對加薩發動地面攻勢前,CENTCOM司令庫里拉17日無預警訪以,成為以阿戰爭以來首位訪以的美國高階軍官。

庫里拉在飛機降落前告訴路透隨行記者:「我此行的目的是確保以色列擁有自衛所需的一切,尤其避免其他各方擴大衝突。」

美國官員透露,庫里拉計畫會見以軍高層,確保明瞭以色列的防禦需求。

「福特號」航母已到地中海東側,原定參加北約演習的「艾森豪號」航母直奔中東,兩支打擊群共有十幾艘艦艇、官兵1萬2000人;目前在紅海附近的兩棲攻擊艦巴丹號也朝以色列海岸移動,可能協助撤僑。

美國兵力近年轉往亞太應對中國,前次派兩支航母打擊群到中東是2020年。

除海軍外,五角大廈將更多A-10攻擊機、F-15及F-16戰機調回波斯灣,並自各軍種抽調組成約2000人的部隊,可能派往中東因應以哈地面攻勢。

*為與哈瑪斯談判釋放人質!美仰賴「這國」出馬 視為超強外交工具

以巴衝突持續升級,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美國正竭力確保被哈瑪斯劫持的美國人質獲釋,彭博資訊報導,從中帶頭與哈瑪斯談判的關鍵角色,正是波斯灣小國卡達。

報導指出,卡達面積比美國康乃狄克州還小,但因其與伊朗和哈瑪斯等伊斯蘭組織的友好關係而一度被視為獨行俠,而哈瑪斯則被美國和歐盟認定為恐怖組織。如今,它正在利用這些關係,進行敏感的人質外交,如果沒有卡達,美國就無法做到這點。

據不具名的知情官員透露,卡達一直在與哈瑪斯談判,試圖確保釋放7日從以色列俘虜並被帶到加薩的約200名人質。

同時,他們也一直試圖透過與伊朗和武裝組織真主黨聯繫,阻止以巴戰爭中開闢第二條北部戰線,真主黨已在以色列北部邊境發生一些小規模衝突。

在此之際,卡達還宣布,已成功調解在俄羅斯入侵期間,與家人走散的四名烏克蘭兒童回家團員。由此可見,卡達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地緣政治調節者。

美國私下坦承,若沒有卡達,美國就不會在波斯灣地區採取任何行動。卡達是一些哈瑪斯政治領袖的所在地,也是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

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中東和北非業務主管卡梅爾(Ayham Kamel)表示,「目前卡達人是人質問題上不可或缺的外交工具。很少有其他地區的參與方具備能在該議題上取得進展所需的深度關係。」

但即使卡達出手,搶救人質行動也不簡單。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平民被關在加薩走廊何處等。

*以色列鬆懈戒備遭血洗 尼坦雅胡戰後恐難續任總理

以色列一名內閣首長在醫院訪客入口處被擋下,另一人的隨扈被一名失去親人的男子潑了咖啡,第3名內閣成員則在安慰以巴衝突期間遭撤離的家庭時被臭罵「叛徒」和「低能」。

路透社報導,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槍手本月7日在以色列展開血腥屠殺,震驚全球,也讓以色列人團結起來。但以色列政府被廣泛指責掉以輕心、放鬆國家戒備,讓以色列捲入這場令加薩(Gaza)地區情勢緊張的戰爭。

無論接下來事態如何發展,在經歷破紀錄的政治復出生涯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審判日即將到來。

尼坦雅胡自詡為作風如邱吉爾的戰略家,能預見國安威脅來臨,但約有1300名以色列人在這場衝突中喪命,導致民怨更加高漲。

另一個背景是以色列社會今年因為尼坦雅胡的宗教民族主義聯盟推動司法改革而走向兩極化,部分預備軍人因不滿司改運動抗議,使得國家戰備狀態受到質疑,有些人認為此事如今已在這場血戰中得到證明。

以色列第一大報「新消息報」(Yedioth Ahronoth)斗大的標題寫著「2023年10月的災難」,這樣的措辭令人想起以色列1973年10月未能料到埃及和敘利亞發動攻勢,最終導致時任總理的梅爾(Golda Meir)引咎辭職。

梅爾當年下台,結束了她所領導的中間偏左派工黨(Labour Party)霸權。耶路撒冷夏隆哈特曼研究所(Shalom Hartman Institute)研究員阿薩埃爾(AmotzAsa-El)預料尼坦雅胡和他長期執政的保守派聯合黨(Likud)將面對類似的命運。

阿薩埃爾向路透社表示:「有沒有調查委員會、他會不會坦承錯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色列中間派怎麼想,也就是這是一敗塗地的局面,總理必須負責。」

他說:「他會走人,他的整個當權派也會跟著他一起下台。」

以色列「晚禱報」(Maariv)民調顯示,21%以色列人希望尼坦雅胡在戰後續任總理,66%的人希望「其他人」接任總理,13%受訪者尚未決定總理人選。

同一份民調發現,以色列若今天舉行選舉,聯合黨將失去1/3席位,而尼坦雅胡的頭號對手甘茨(BennyGantz)麾下的中間派國家團結黨(National Unity)則會增加1/3席位,使得甘茨有望擔任總理。

*反猶情緒升溫 德禁挺巴示威 柏林逮153人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引來以色列空襲報復後,德國各地掀起反猶浪潮,警方下令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並派大批警力驅散示威人群;柏林市中心的波茲坦廣場(Potsdamer Platz)15日突然從四面八方湧進上千人,讓現場數百名警察措手不及。

中央社報導,示威人士手中揮舞巴勒斯坦旗幟,情緒激動高喊「哈瑪斯是人民的運動」、「不要放下武器」、「讓我們的血和靈魂為艾格撒清真寺(Al-Aqsa Mosque,位於耶路撒冷的伊斯蘭聖地)犧牲」、「自由巴勒斯坦」等口號。

在警方多次透過擴音器要求群眾離開未果後,警察衝進人群,成功驅散示威者,共逮捕153人。

過去一周,柏林警方已多次以可能出現反猶、極端、頌揚暴力口號為由,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

柏林邦內政廳長瑪茲(Martin Matz)說,當前的不幸由哈瑪斯造成,必須阻止哈瑪斯的仇恨繼續散播。

穆斯林人口眾多的大城市包括法蘭克福、漢堡、慕尼黑也紛紛宣布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

漢堡警方說,為避免危及公共安全,只要示威訴求與支持哈瑪斯、或哈瑪斯攻擊以色列有關都禁,例如原訂17日在市政廳前廣場舉行的支持巴勒斯坦示威。

慕尼黑市長萊特(Dieter Reiter)表示,無法容忍公開慶祝對以色列的攻擊,政府必須以堅定態度阻止反猶情緒擴大。

針對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攻擊和屠殺,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2日在國會演說時強調,德國檢警機關將嚴厲執法,懲罰任何歌頌哈瑪斯罪行、甚至支持哈瑪斯的行為。

*戰時最高支持!拜登將於90分鐘後抵達以色列首都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將訪問以色列,表達以美團結一心。英國衛報援引經濟學人中東記者Gregg Carlstrom報導指,拜登將於90分鐘後抵達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

*外界憂拜登訪以「很危險」 專家喊免驚:空軍一號是地表最安全飛機

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18日訪問以色列前夕,加薩走廊一家醫院遇襲,死傷慘重,再次映證拜登此行風險極大。外界認為,在戰時訪問以色列,對年事已高的拜登而言,存在人身安全風險,但專家指出他將受到嚴密保護。

拜登18日將旋風式訪問以色列以表支持,隨後原定前往約旦,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總統塞西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舉行四方峰會,討論加薩人道危機,但空襲發生後,阿巴斯決定取消與拜登在約旦的會面,四方峰會隨即告吹。

華盛頓郵報報導,一名白宮官員表示,拜登期待很快再與這些領袖進行面對面磋商,並同意在未來幾天與他們保持定期與直接接觸。

針對外界擔心拜登前往中東地區恐面臨人身安全問題。一些安全專家表示,儘管該地區局勢混亂,但拜登面臨的人身風險相對較小,稱拜登是全球最受保護的人之一,空軍一號配備先進防空系統,可以阻止來襲的火箭和飛彈。

中東研究所高階研究員兼國防與安全計畫主任薩博(Bilal Saab)指出,「也許地球上最安全的飛機就是空軍一號。空軍一號完全有能力應對加薩境內任何類型的飛彈或火箭。」

儘管如此,總統直接前往敵對行動加劇的地區相當罕見,預計幾天內以色列就會加薩進行地面進攻,外界憂心激進組織真主黨可能會加入戰局。

新美國安全中心中東安全項目高階研究員兼主任洛德(Jonathan Lord)表示,「處於敵對行動活耀地區,他們必須非常仔細地審視以色列現在面臨的威脅,了解總統將親赴現場。所以他們肯定會考量以色列的防空能力並保護總統免受哈瑪斯火箭的襲擊。」

此外,專家也表示,自從以巴衝突以來,美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都曾到訪以色列,這為拜登能安全前往以國提供更多保證。

*美國務卿布林肯耐磨耐操 中東穿梭外交5天訪11地還躲空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是出了名地沉得住氣,這項特質可從他這次出訪中東進行穿梭外交,掌控哈瑪斯與以色列激烈交鋒餘波而於5天跑11地的行程一覽無遺。

綜合法新社和「紐約時報」報導,國務院原本宣布的行程中,布林肯11日啟程前往以色列和約旦,13日返美。

國務卿行程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一旦定案鮮少更改。而布林肯這次瘋狂的中東行從原定的2天如今延長進入第6天,凸顯了他眼前這場外交危機的規模和難度。

在沙烏地阿拉伯,性格難以捉摸的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讓他等了一整晚;在以色列,幹勁十足的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讓他在此起彼落的空襲警報聲中談判了一整夜。

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今天在約旦再度會見布林肯時,開玩笑告訴他說他該在約旦買個房子住下來了,這位美國首席外交官則回說:「我有在考慮喔。」

布林肯5天下來跑了11個地方,且還再繼續奔波,為的就是完成一項棘手任務:明確支持以色列有權回應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7日的突襲行動,同時私下鼓勵這個美國盟友不要傷害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平民。

而美國官員認為布林肯此行是有斬獲的,一來布林肯拜會的7位阿拉伯領袖沒有人替哈瑪斯辯護,二來以色列至少稍微緩和了它在徹底毀掉加薩這個哈瑪斯統治地區的威脅。

● 等等等 布林肯耐性一流
布林肯於特拉維夫(Tel Aviv)今天凌晨3時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將出訪以色列之前,已經在當地與尼坦雅胡及他的團隊「討價還價」了8個小時,談判期間還曾因為空襲警報響起而躲進國防部的防空洞。

而他之前已在沙國首都利雅德(Riyadh)練習不睡覺的功夫。沙國王儲習慣於夜間活動,且以讓賓客久等聞名,布林肯為見上王儲一面,徹夜守著電話,直到黎明才突然接獲邀約到農場宅邸會見王儲。

● 機組人員依法規休息 布林肯隨機應變繼續衝
除了等人,貴為國務卿的布林肯也跟尋常人一樣,旅程安排總會遇到麻煩事。

他第一天搭紅眼班機抵達以色列之後,由於機組員必須依法休息,他無法搭同班機飛往不遠的約旦首都安曼(Amman),因此只好改搭美國空軍運輸機。

而由於約旦不允許軍機從以色列直航入境,布林肯一行人不得不繞道至賽普勒斯和埃及。

他15日在埃及開羅(Cairo)開記者會時已承認「我已經算不清」自己訪問了多少國家,經過計算當時他已訪問7國:自11日下午離開美國華府以來,已到過埃及、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並在以色列、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各停留兩處。

而他接下來將再次搭上飛機,加入拜登出訪以色列的行列。

*MI5、FBI罕發聯合示警:以哈衝突恐加劇英美本土恐攻威脅

英國衛報報導,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MI5)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罕發聯合聲明,示警中東地區以哈衝突恐加劇英美本土的恐攻威脅,孤狼攻擊者、哈瑪斯和伊朗武裝分子可能襲擊猶太社群和團體。

軍情五處處長麥卡勒姆(Ken McCallum)表示,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可能在英國引發模仿效應,個人襲擊者受到網路激化可能「自發」策畫「隨機或難以預見」的恐怖攻擊。

除此之外,恐怖組織或伊朗可能加大採取暴力活動,而猶太裔族群和組織恐怕成為新納粹擁護者和伊斯蘭教主義者的襲擊目標。

布魯塞爾當地時間16日晚間傳出槍擊事件,2名瑞典人不幸中彈身亡,當局透露不排除兇嫌作案動機和以哈衝突有關。

無獨有偶,法國北部13日發生激進伊斯蘭教主義者發動砍殺攻擊,造成1名教師死亡及其他3人受傷,當局旋即祭出最高警戒避免事態延燒。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瑞伊(Chris Wray)提到,過去一周,美國本土針對猶太裔或穆斯林等機構和禮拜場所的威脅件數與日俱增,「美國政府不能也不會低估哈瑪斯或其他海外恐怖組織借題發揮,動員擁護者在本國領土發動襲擊。」

*以色列大軍壓境卻舉棋難定 哈瑪斯如何頂住地面戰

以巴衝突持續擴大,以軍繼續對加薩轟炸,哈瑪斯也對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彈還擊。以巴新一輪衝突已致雙方超4200人死亡。以色列各支部隊已全面準備好,很快便會發動地面戰。哈瑪斯旗下武裝派別卡桑旅已為以軍地面軍事行動做好準備。

以軍地面進攻是不是馬上就要開始,恐怕是不可避免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有一觸即發之勢。

以軍曾經發佈過24小時強制遷移令,美國方面要求延長遷移令,以色列又給了6個小時,這個時間段已經完全過去,理論上以軍的地面行動隨時可能開始。而哈瑪斯旗下的武裝派別卡桑旅,已經為以軍的地面行動做好充分準備。

加薩地帶兩次經受過以色列軍隊的地面進入,一次是2009年,一次是2014年。這次,哈瑪斯有這麼大的舉動,當然對接下來的地面戰應該是有準備的。2009年、2014年以色列軍隊地面進入加薩但真正意義上的巷戰並沒有開打,就只是幾公里的縱深,而且很快就撤出。

這一次,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規模非常大,時間也不會太短,從哈瑪斯這一次的行動中就可以看出,它所擁有的能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哈瑪斯現在手裡頭有什麼武器,相信以色列方面也沒有把握。哈瑪斯經營加薩這麼多年,加薩走廊地下基本上已被挖空,以色列地面部隊等待的將充滿不確定性。

以軍正在加薩地帶的北部、中部、南部部署軍事力量,估計以色列軍隊的總數可能超過50萬人。正常情況下,以色列的常備軍基本上20多萬,又動員最高36萬。50萬大軍不可能全部部署在以色列南部,因為北部還可能發生狀況,還有約旦河西岸。

加薩走廊地帶估計部署20萬到30萬,這樣的兵力可以把加薩圍起來。以色列軍隊大兵壓境之後舉棋難定,其中原因就是確定要達到目標。目標確定就可以評估出規模,目標、規模又與持續軍事行動的時間密切關係。

以色列的目標之一是摧毀哈瑪斯的基礎設施,加薩走廊地帶建築至少百分之三、四十會被摧毀。

目標之二要清除哈瑪斯武裝,斬草除根,連根拔起,徹底消滅哈瑪斯,所以地面行動的規模應該是非常之大。

美國沒有表現出阻止的動作,美國只是做出來一些舉動,大規模地面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美國只是要求以色列延長遷移令。

以色列強制要求加薩地帶北部的100多萬民眾遷到南部。美國提出能不能在北部設立安全區,以色列不去轟炸、不去攻擊,這也是一種辦法。

現在國際社會的輿情反應非常強烈。在加薩地帶,還有很多國家的人,留下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國家有居民正在加薩地帶。愛爾蘭首席部長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就是加薩居民,還有聯合國的很多人員也在這𥚃,各個國家的都有,還有烏克蘭人;烏克蘭就向以色列提出要開闢走廊,讓這些烏克蘭人從拉法口岸出來,但被以色列拒絕。

目前的態勢,可能帶來大規模人員傷亡,歐洲國家的擔憂是不斷上升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帶有濃厚的「集體懲罰」的味道,會帶來許多不可預測的結果。

*以色列要消滅哈瑪斯 不容易

以色列動員40萬大軍準備進攻加薩,徹底消滅哈瑪斯,然而綜合外電的報導與分析,不管在戰術或是戰略上,以色列想以進攻加薩徹底消滅哈瑪斯,並不容易,這也是以軍對加薩發出最後通牒後遲遲未發動地面戰的原因。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15日首次召開擴大緊急內閣,宣示將摧毀哈瑪斯,並向國內、敵人和世界發出明確的訊息,但要以地面戰徹底消滅哈瑪斯並不容易。

從戰術上看,以色列有17萬常備兵,再加上徵召的30萬名預備役,而哈馬斯只有約3萬名戰士,人數僅是以軍的十分之一,且哈馬斯沒有空軍,也沒有能戰的坦克,但是以軍已經發現許多穿越邊境的地道,有些深度達70公尺,這些地道就能讓哈瑪斯躲避以軍空襲。

其次,雖然以軍呼籲加薩居民撤離,但大多數居民還是選擇留下,由於加薩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再加上複雜的城市建築,以軍若進行巷戰,不但自身可能死傷慘重,也會造成平民大量傷亡,影響國際輿論對以色列的支持。

從戰略來看,美國政府擔心以軍進攻加薩,可能招致阿拉伯世界的同仇敵愾,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伊朗都可能參戰;即使真的消滅哈瑪斯,加薩當地還有更激進的政治勢力將取代哈瑪斯。

因此,已經有美國官員向媒體放話,若沒有合適的計畫與後續的配套措施,摧毀哈馬斯並不代表帶來和平,只會得到「哈馬斯2.0」,就像美國摧毀了蓋達組織後,當地出現了伊斯蘭國(ISIS)。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也提到,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衝突有升級風險,真主黨有可能會在以色列北部開闢第二戰線,伊朗也可能參與這場衝突。

蘇利文表示,美方也正在努力確保衝突只限於加薩、不會擴大,讓以色列能夠成功剷除哈瑪斯的恐怖主義基礎設施。這與以色列「徹底消滅哈瑪斯」的訴求,顯然有段距離。

(聯合新聞網)
--
*拜登親訪以色列 力阻人道災難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戰火持續十一天,美國總統拜登十七日啟程前往以色列,展現對以國的支持,並將會晤可能斡旋衝突的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另一方面,哈瑪斯公布人質影片,並表示握有讓所有遭以國囚禁的巴勒斯坦人獲釋「所需條件」,暗示想與以國換囚。

避免伊朗、真主黨和敘利亞擴大衝突
拜登預計十八日在特拉維夫停留五小時,與以國總理納坦雅胡會談,之後轉往約旦首都安曼,參加由阿布杜拉二世召集和埃及總統賽西、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的四方峰會。阿布杜拉二世十七日在柏林與德國總理蕭茲會晤後警告,中東情勢嚴峻,「整個(中東)地區瀕臨墜入深淵」,必須盡全力避免。

擬對以軍入侵加薩行動訂出「紅線」
這是拜登今年以來第二次親訪戰區,除了展現美國力挺以色列,力促為加薩提供人道援助,他也可能在與納坦雅胡私下會談中,對以軍入侵行動訂出「紅線」,避免衝突擴大成伊朗、真主黨和敘利亞都捲入的更廣泛戰爭。國務卿布林肯十六日與以國內閣會談數小時,他說拜登此行就是「與以色列團結在一起」的聲明,美、以已同意制定人道援助方案,以國將向拜登說明其戰爭目標和戰略,以及作戰行動如何盡量降低平民傷亡。

十五日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以軍已在觸及加薩走廊北部的以國邊境十公里範圍內,集結約四百輛裝甲車等車輛,顯示正為可能的入侵行動準備。以軍發言人赫克特(Richard Hecht)十七日證實,正為加薩走廊戰役的下一階段進行準備,但相關計畫與外界普遍預期的即將發動地面入侵可能有所不同。

以軍十七日繼續對加薩走廊南、北多地進行新一輪空襲,包括難民湧入的南部甘尤尼斯市和拉法,在北部也持續與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交火,十七日發射砲彈反擊真主黨的飛彈攻擊,擊斃四名企圖闖過邊境圍籬的好戰份子。伊朗外交部長阿布杜拉希安十六日揚言,「未來幾小時內」可能採取「先發制人行動」,不會任由以國「在加薩為所欲為」。但白宮發言人柯比十七日指出,除了放話,目前看不出伊朗「加深」對衝突參與程度。

已逾4千人死亡 加薩「瀕臨崩潰」
哈瑪斯十七日表示,卡薩姆旅一名最高指揮官諾法(Ayman Nofal)當天在以軍對加薩中部的空襲中喪生。迄今已有三○○○名巴勒斯坦人、一四○○名以色列人在衝突中喪生,大批民眾和救援物資車隊在埃及邊境「拉法關卡」等待放行。美國慈善組織「全球醫療」(MedGlobal)說,加薩情況「瀕臨崩潰」。歐盟將開設空中人道走廊,首批兩班飛機本週內啟航,將物資經埃及空運進加薩。

*2千美軍備戰 中央司令突訪以色列

在以色列即將對加薩走廊發動地面攻勢之際,掌管中東美軍的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司令庫里拉(Michael Kurilla),十七日無預警訪問以色列,稱此行目的是要在對抗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戰況深化之際,確保以國軍隊所需到位。另外,美軍已通知兩千名人員做好準備,待接獲通知後,於廿四小時內完成支援以色列的部署。

庫里拉向「路透」表示,「我在此是要確保以色列擁有自我防衛所需要的一切。特別是著重在避免其他勢力擴大衝突」。美軍官員表示,庫里拉預定和以色列軍方領導階層舉行數場高層級會談,釐清以國的防衛需求,並說明美軍避免衝突擴大的戰略輪廓。五角大廈亦在加速供應以國防空武器和彈藥。

前往鄰近國家支援以軍
美國國防官員十六日宣布,已向約兩千名美軍下達指令做好準備,待一聲令下在廿四小時內完成部署,比常態性的九十六小時準備狀態快上三天。這些人員具備各種技能和專業,包括防爆和醫療協助等。官員表示,這兩千名美軍尚未出發,即使部署也不會前往以色列或加薩地區,而是會前往鄰近國家支援以軍對抗哈瑪斯。

長年以來,美軍已在中東地區建立軍事基地網絡,部署部隊、戰鬥機和軍艦。以哈衝突爆發後,美國接連調派「福特號」及「艾森豪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前往地中海東部,並將A-10攻擊機、F-15及F-16戰機調回波斯灣,加強在中東的空中兵力輪值。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外委會目前正在起草法案,若以哈衝突擴大到伊朗介入的代理人戰爭,將授權美國政府動用軍事力量。

北韓幫忙哈瑪斯訓練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官員十七日則說,哈瑪斯不僅使用北韓武器,還可能在戰術、訓練上與平壤當局有多種直接或間接關係。韓聯社引述匿名官員報導,韓方研判北韓正持續向中東國家及當地武裝團體出口武器,而且哈瑪斯戰術與北韓有許多類似之處,包括選在假日凌晨突襲、使用大規模砲彈攻擊突破「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以及利用無人機干擾監視、通訊及管制體系等,都與南韓軍方預測北韓可能採取的戰略相同,因此北韓可能為哈瑪斯提供戰略或訓練支援。

*比利時恐攻 伊斯蘭國份子掃射路人2死

歐洲國家關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與以色列衝突之際,十六日晚間舉行歐洲國家盃足球資格賽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包杜恩國王體育館外驚傳槍響:一名騎機車男子大喊「真主至大」後,對路人共開八槍,兩名瑞典公民遭射殺,另有一名瑞典人受傷,但無生命危險。

突尼西亞男子行凶後被警方擊斃
比國警方隨即展開搜捕,並以恐怖主義案進行調查。四十五歲突尼西亞籍男子拉蘇德在案發後透過社群媒體,自稱是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戰士,十七日遭比國警方擊斃。據稱他曾向比國當局申請庇護但遭拒,涉嫌參與人口販運而被比國警方注意,屬非法居留比國。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十七日表示,瑞典近代從未面臨過如此嚴重的安全威脅,呼籲歐盟實施更嚴格的控管邊境,瑞典外交部也提醒海外公民提高警覺。法國總統馬克宏則指出,伊斯蘭恐怖主義捲土重來,對所有歐洲國家構成威脅。瑞典和丹麥今年發生多起伊斯蘭教經典《可蘭經》焚燒事件,激怒穆斯林並招來極端份子威脅。

案發當時,包杜恩國王體育館內賽程為比利時出戰瑞典。比利時媒體發佈的影片顯示,身穿橘色夾克的拉蘇德騎著機車出現在路口,下車後先用步槍開了兩槍,接著又開了三槍,然後跑進一棟建築物裡,再開兩槍,離開之際又回頭補了一槍,不幸罹難的兩名瑞典球迷穿著瑞典球衣,正在前往球賽的路上。拉蘇德在犯案後逃離現場,引發大規模搜捕行動。

館內球賽隨即喊卡,觀賽球迷全被要求留在場內,比利時當局也將恐攻警戒升至最高層級。拉蘇德逃逸期間曾在社群媒體發布影片,自稱古拉尼(Abdesalem Al Guilani),聲稱「我是真主阿拉的戰士。我來自伊斯蘭國…讚美真主。你們的兄弟以穆斯林之名復仇了。我目前殺了三名瑞典人…。

(自由時報)
--
*拜登今訪以色列 討論人道救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六日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宣布,總統拜登十八日將赴以色列訪問,表達堅定支持以色列,並聽取以軍對加薩地區的目標與策略,了解以軍如何降低加薩平民傷亡並讓人道援助得以進行。

於中東國家奔走斡旋的布林肯說,拜登決定應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上周末的邀約,於十八日訪問以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表示,拜登此行將聽取以軍戰略與軍事行動最新資訊,也將了解人質現況、討論人道救援等議題。

短暫停留以色列後,拜登將轉往約旦安曼會見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埃及總統塞西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

拜登對於是否在戰時訪問以色列已考慮多時,此次出訪不僅是對美國重要盟友展現堅定支持,也向該區其他國家示警,避免戰事升級,但風險也甚高。

紐約時報報導,首先是位於特拉維夫郊外的班古里昂機場距加薩僅六十五公里,位於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飛彈射程。布林肯十六日和內唐亞胡在特拉維夫開會期間,空襲警報一度響起,兩人及以色列內閣官員緊急前往掩體避難五分鐘,才回到軍事指揮中心繼續討論。

此外,拜登面臨的政治風險也難以衡量。拜登十五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表示,以色列占領加薩走廊將是「重大錯誤」,強調哈瑪斯不代表每個巴勒斯坦人,公開呼籲以色列保持謹慎態度。拜登和布林肯都支持以色列推翻哈馬斯,但他們也向以色列強調,以軍大肆空襲加薩並引發大量巴人傷亡,世界各地民眾情緒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從譴責哈瑪斯殺害婦孺轉向關注以軍的殘酷反擊。

柯比說,「我們不希望看到更多平民遭受苦難」,不過他補充說,向以色列運送武器和其他援助物資沒有附加任何條件。

分析家說,拜登在以色列即將發動加薩地面戰前到訪,以軍一旦行動勢必造成平民傷亡慘重,外界很容易指責拜登要為此負責。

儘管拜登政府正在努力緩解加薩人道危機,但截至目前,美方還未批評以色列以斷水斷電斷糧手法封鎖加薩的舉動。阿拉伯領袖已向美國官員抗議,稱封鎖相當於集體懲罰,違反戰爭法。

*人道援助受阻 加薩缺糧藥

加薩地區遭以色列封鎖多日後,加薩醫院斷水斷電、糧食藥品短缺,居民被迫喝汙染鹹水,堆積如山的垃圾可能引發傳染病,調停者籲停火,讓滯留在埃及邊境的援助物資能進入加薩。

路透報導,加薩當局表示目前至少二千八百五十死,包括一千名兒童,超過一萬人受傷。另有一千人失蹤,大部分是埋在廢墟之下。

美國連續幾天與埃及、以色列磋商,設法達成協議讓位於加薩邊境的拉法關卡暫時重啟,但截至十七日為止,通道依然關閉,緊急人道援助行動受阻。位於埃及西奈半島的拉法關卡,是從陸路進入加薩走廊時唯一不受以色列控制的關卡。根據協議計畫,唯有持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護照的巴人及特定援助工作者才能獲准離開加薩,交換條件則是卡車可以從埃及將國際救援物資送到加薩走廊指定地點。

以軍連日空襲讓加薩居民愈來愈絕望,水資源也近枯竭。哈瑪斯十六日稱,儘管以色列承諾恢復向加薩供水,但尚未恢復。巴勒斯坦水務局表示,即使在衝突爆發、以色列切斷加薩水電供應前,百分之九十的水也無法飲用。

聯合國救濟工作署巴勒斯坦區主管拉扎里尼表示,加薩正在耗盡水和電,等於在窒息中。

德總理蕭茲 抵以色列
德國總理蕭茲十七日抵達以色列,在特拉維夫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會面。蕭茲表示,他此行是為了聲援以色列,「德國堅決站在以色列這邊」。

蕭茲表示,他還將造訪埃及與埃及總統塞西會面,討論保護加薩地區平民,避免戰火升高。他行前呼籲埃及盡速開啟拉法關卡,讓平民撤離。

*美擱置以巴爭端 惹怒阿拉伯盟邦

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任數月內,就一反過去歷任美國總統試圖促成以巴和解策略,決定不再將斡旋永久、廣泛的以巴和平協議作為中東政策優先事項。如今哈瑪斯突襲重燃以巴戰火,許多美國的阿拉伯盟國感到不滿,認為美國未能積極作為造成中東動盪。

尼克森以來數任美國政府,曾透過大衛營峰會、穿梭外交和其他嘗試,勸說以巴領袖上談判桌,處理至今已七十五年的以巴爭端。但拜登比起前幾任總統,對此尤不注重,他主要提倡巴人在自由與生活條件上達成較溫和的改善。這種「靜默外交」政策,符合拜登將外交重心從中東轉向亞太制衡中國的意圖。

然而以巴衝突升高,凸顯美國擱置以巴爭端帶來的長期危機。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盟邦都很憤怒,怪罪美國未能積極涉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過去幾天走訪中東多國試圖控制衝突,埃及總統塞西警告布林肯,以巴衝突危及整個中東安全。埃及憂心加薩兩百卅萬人可能因以軍攻勢湧入埃及,塞西將問題歸咎於施壓以巴談判的國際壓力幾乎消失。

沙烏地阿拉伯則說,沙國已反覆警告衝突爆發的危險。布林肯訪問沙國時,沙國王儲穆罕默德讓布林肯久候多時,會面延到隔天才進行。會議伊始,穆罕默德就強調必須停止以色列「奪走無辜民眾性命」的軍事行動,停止斷水斷電全面封鎖加薩行為;此外,穆罕默德呼籲「切勿升級當前衝突」。

反觀美國,仍支持以色列剷除哈瑪斯。赫芬頓郵報刊登的外流國務院備忘錄內容,提醒美國外交官別用緩和衝突/停火(de-escalation/ceasefire)、終結暴力/血戰(end to violence/bloodshed)及恢復穩定(restoring calm)等詞彙,以及一切不符合美國當前支持以色列政策的措辭。

*伊朗警告以色列:再轟炸就先制攻擊

以巴衝突持續升溫,伊朗外交部長阿布杜拉希安日前已警告,「抵抗陣線」可能將對以色列發動先制攻擊,這將使衝突進一步升級。法新社報導,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十七日亦表示,若以色列持續轟炸加薩走廊,後果將是「沒有人可以阻止抵抗勢力」。

法新社引述哈米尼指出:「如果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指稱以色列)的犯罪持續,穆斯林和抵抗勢力將失去耐性,而沒有人可以阻止他們。」哈米尼並稱,無論以色列怎麼做,都無法彌補日前的可恥挫敗。以巴衝突迄今,伊朗屢次警告以色列若地面入侵加薩,將面臨其他陣線的回應,引發衝突擴大的憂慮。

阿布杜拉希安在伊朗國營電視台十六日的現場直播表示,抵抗組織領袖不會容許以色列在加薩為所欲為,並提到他十四日與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拉勒的會面。

阿布杜拉希安當時稱,預計抵抗陣線可能在幾個小時內發動先制攻擊,「一切都有選擇餘地,我們不能漠視針對加薩人民犯下的戰爭罪。如果我們今天不保衛加薩,明天我們就須在我們國家的兒童醫院防禦(白磷)彈藥。」人權組織上周指控以色列在加薩和黎巴嫩的軍事行動中使用白磷彈藥,以色列否認。

伊朗總統萊希十六日稍早表示,達成政治解決方案的時間已剩不多,警告不要將以巴戰爭擴大到其他戰線。伊朗在財政和軍事上支持哈瑪斯,對哈瑪斯突襲表示樂見,但堅稱並未涉入。伊朗在衝突爆發後,和區域盟友保持密切聯繫,包括真主黨和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

*中東升溫!美軍增援 調派更多戰機、艦艇

以巴衝突迫使美國拜登政府調遣更多部隊和軍事資源回到中東,影響美國希望調整戰略聚焦應對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的構想。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擔心哈瑪斯七日突襲以色列引發的以巴衝突擴大,還要防止黎巴嫩真主黨參戰,拜登政府過去一周將兵力重新調回中東,雖然相關調動是暫時應對,但這場以巴衝突恐難短期內平息。屆時美國將被迫重新思考中東兵力部署,同時考驗美國如何繼續支持烏克蘭和對付大陸,尤其應對大陸已是美軍長期優先目標。

美國原本打算結束在中東和阿富汗的廿年反恐戰,開始應對與中、俄的大國競爭。如今中東情勢升溫,美國為防止衝突擴散,勢必妨礙聚焦印太的長期任務,也不利支持北約嚇阻俄羅斯。

美國恐須在中東維持更多常駐力量,特別是盯住伊朗。曾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的退役陸戰隊將領麥肯錫說:「我們在中東擺出架勢,伊朗就會投鼠忌器。當我們撤回部隊又笨拙地傳達今後只聚焦亞太的政策信號,中東盟友就會寢食難安,也會讓當地敵手膽子變大。」

美國福特號航艦已抵達地中海東側,艾森豪號航艦正趕赴當地,兩支打擊群計有十多艘艦艇、官兵一點二萬人。艾森豪號原本要參加北約演習,如今改為直奔中東。美國官員說,目前在紅海附近的美軍兩棲攻擊艦巴丹號也朝以色列海岸移動,可能協助撤僑。

美國近年減少派赴中東的海軍,將兵力轉往亞太應對大陸。美國前次派兩支航艦打擊群到中東已是二○二○年的事。

除海軍外,五角大廈也將更多A-10攻擊機、F-15及F-16戰機調回波斯灣,並自各軍種抽調組成一支約二千人的部隊編組,可能派往中東因應以色列對加薩的地面攻勢。

最近幾屆美國政府都尋求將重點放在對抗中國日增的軍力與影響力。但本世紀以來,美軍先是在九一一恐攻後前往阿富汗、伊拉克作戰,之後又遇上伊斯蘭國崛起。拜登政府撤軍阿富汗轉移兵力到印太,卻先後遇到俄烏戰爭和這回以巴衝突,美國被迫須在中東部署強大軍力。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專家柯恩說,中東的重要性包括石油、伊斯蘭恐怖主義和以色列,「美國能從中東抽身的想法一向是錯的」。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