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4
*伊拉克民兵「真主黨旅」 發射逾5枚火箭轟炸美軍敘利亞基地
數名伊拉克消息人士、1名美國官員均證實,21日至少有5枚火箭自伊拉克舒馬(Zumar)向敘利亞東北部一座美軍基地發動空襲。
據《路透》報導,此為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組織「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自2月初以來,首次對美軍發動攻擊。一天前,伊拉克總理蘇達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才結束了訪美行程,他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
真主黨旅在Telegram上表明,該組織眼見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未有退出伊拉克的跡象後,決定恢復攻擊行動。
1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指出,伊拉克民兵向位於敘利亞境內魯馬林(Rumalyn)的聯軍基地,發射了超過5枚火箭,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位官員稱其為「失敗的火箭襲擊」,但目前尚無法確認火箭是否被成功攔截,亦無法確認該基地是否正是本次襲擊目標。
美國官員透露,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隨即派出1架軍機,對發射火箭地區展開反擊。
2名伊拉克消息人士和1名伊國軍官表示,1輛裝載火箭發射器的卡車殘骸已被扣押,初步調查顯示卡車遭空襲摧毀。
伊拉克軍官說:「我們正與駐伊拉克聯軍聯繫,分享有關本次襲擊的情報。」
伊國官方機構「伊拉克安全媒體小組」(Iraqi Security Media Cell)21日發出聲明,稱伊拉克軍隊已針對肇事者發起了「廣泛的搜索和調查行動」,並承諾將犯嫌繩之以法。
*美擬制裁以軍「猶大永恆營」 納坦雅胡嗆:將竭盡全力抗爭
美國網路媒體Axios於20日揭露,美國將制裁以色列國防軍(IDF)旗下的猶太教極端正統派部隊「猶大永恆營」(Netzah Yehuda),原因是該營成員過去駐紮約旦河西岸時侵犯人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1日表示,他反對因涉嫌侵犯人權而制裁任何以色列軍事單位。
綜合外媒報導,納坦雅胡在一份聲明指出:「如果有人認為他們可以制裁以色列某個部隊,我將會竭盡全力與其抗爭。」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在聲明中表示:「任何批評整個部隊的企圖都會給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蒙上沉重的陰影,這對於合作夥伴和朋友來說並非正確的道路。」
以色列國防軍表示,「猶大永恆營」士兵正在參加加薩地帶的戰爭,該營按照以色列國防軍道德準則專業且勇敢地展開行動,並充分遵守國際法,若該單位受到制裁,以軍將以務實方式調查。
以色列前國防部長、戰時內閣成員甘茨(Benny Gantz)21日表示,他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要求美方重新考慮此事,強調任何此類制裁都是錯誤的,因為此舉會損害以色列在戰爭期間的合法性,這些制裁並不合理,以色列擁有獨立的司法體系,以及遵守國際法的軍隊。
美國國務院透過聲明表示,布林肯與甘茨、葛朗特討論了以色列的安全、確保加薩衝突不蔓延的努力,以及立即停火和增加提供對加薩居民人道主義援助的必要性,不過美方在聲明並沒有提及制裁。
*約旦河西岸大規模衝突14死 救護車司機遭以軍狙殺
以色列軍隊20日對約旦河西岸發動突襲,造成14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另名趕往衝突現場載運傷者的救護車司機,更不幸遭以軍擊斃。
據《路透》報導,以軍19日凌晨開始對約旦河西岸努爾沙姆斯(Nur Shams)地區發動大規模突擊,直至20日仍持續與武裝分子交火。
努爾沙姆斯的居民多為1948年第一次以阿戰爭中流亡的難民及其後裔。戍守該地的圖卡門旅(Tulkarm Brigades)表示,20日與以軍激烈交火,該武裝力量由多個巴勒斯坦派系組成。
巴勒斯坦衛生當局20日指出,至少14名巴勒斯坦人在這場突襲中喪生,包括2名槍手及1名16歲青年,這是約旦河西岸數個月來傷亡最慘重的衝突之一。
以色列軍方則聲稱,突襲中有多名武裝分子被殺死或遭逮捕,並有至少4名以軍官兵於交火中負傷。
在另起事件中,巴勒斯坦衛生部表示,1名年約50歲救護車司機在那不魯斯(Nablus)南部村莊Al-Sawiya附近遭以軍槍殺,當時他正在載運傷患。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爆發戰爭之前,約旦河西岸暴力事件數量就已不斷攀升,此後更是愈演愈烈,以軍頻繁突擊武裝組織、猶太屯墾者破壞巴勒斯坦村莊,巴勒斯坦人也在街頭發動襲擊。
*每日空襲加薩!以軍襲擊拉法造成22人喪命 兒童佔18人
在美國通過烏以台援助法案之際,加薩地區南部城市拉法(Rafah)遭以色列襲擊,造成多人死亡。根據巴勒斯坦衛生官員表示,以軍的襲擊一夜之間造成22人死亡,而其中18名死者均是兒童。
根據《美聯社》報導,拉法附近接收遺體的醫院表示,在當地受第一次襲擊時造成一家三口死亡,包括一對夫婦和年僅3歲的小孩;而第二次襲擊則造成17名兒童和2名婦女死亡。
據報導,以色列軍隊幾乎每日都會空襲拉法,儘管連同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呼籲以色列抑制其在拉法的攻勢,但以色列堅決對靠近埃及的邊境城市擴大地面作戰。
先前以色列表示,拉法是武裝份子哈瑪斯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以軍在戰爭以來已摧毀哈瑪斯共24個軍事據點中的18個。而南部的拉法有4個據點,必須派遣地面部隊展開清剿,達成其「摧毀伊斯蘭組織的軍事能力」的主要目標。
目前以哈戰爭已造成3萬4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薩兩大城「加薩市、甘尤尼斯」也被摧毀,整片加薩地區因戰爭滿目瘡痍。專家表示,加薩地區目前正處在飢荒邊緣,而有大約八成人口現已逃離至其他沿海地區。
*加薩孕婦命喪以軍攻擊 緊急剖腹從子宮接生女嬰
巴勒斯坦衛生官員指出,醫護人員從死亡的巴勒斯坦婦女子宮中接生一名女嬰。以色列在夜裡攻擊加薩走廊南部城巿拉法,造成該名懷孕婦女、她的丈夫和女兒在內,共19人喪生。
路透社報導,官員表示,以色列攻擊兩間房屋,死者包括其中一個家庭裡的13名孩童。
女嬰母親沙卡尼(Sabreen Al-Sakani)生前懷孕30週。負責照顧的醫生薩拉瑪(Mohammed Salama)表示,緊急剖腹產下的這名1.4公斤重女嬰狀況穩定,健康情況正逐步改善。
這名女嬰和另一名嬰兒被安置在拉法(Rafah)一間醫院的保溫箱裡,她的胸部處貼上寫有「烈士沙卡尼的嬰兒」字樣的膠帶。
沙卡尼的幼年女兒馬拉克(Malak)與母親一同喪命。親人表示,女孩生前曾經想要以羅赫(Rouh)為妹妹命名,這個字在阿拉伯文中意思是「勇氣」。
薩拉瑪說,女嬰將會繼續留在醫院照料3到4週,「然後我們會處理讓她出院事宜,由阿姨或舅舅或祖父母照料。最大悲劇在於,即使她活了下來,卻一出生就變成孤兒」。
巴勒斯坦衛生官員表示,同一場襲擊造成另一個家庭阿布杜.阿爾家(Abdel Aal family)13名孩童,以及兩名婦女喪命。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針對拉法這場攻擊造成死傷一事回應指出,以軍針對軍事場地、發射陣地和武裝人員等加薩各種好戰分子目標展開襲擊。
*加薩孕婦遭空襲後死亡 醫生緊急剖腹救出1.4kg女嬰
加薩戰爭目前仍持續進行中,以色列襲擊加薩南方城市拉法(Rafah),造成多達22人死亡,其中有18名兒童。而巴勒斯坦醫護人員從一名死亡懷孕婦女救出1.4公斤的女嬰,目前女嬰狀況穩定,健康狀況持續好轉。
綜合外媒報導,巴勒斯坦衛生官員指出,醫護人員對一名死亡的孕婦沙卡尼(Sabreen Al-Sakani)進行緊急剖腹產,救出1.4公斤的女嬰。這名女嬰和另一名嬰兒被安置在拉法一間醫院的保溫箱中,她的胸口處貼上寫有「烈士沙卡尼的嬰兒」字樣的膠帶。
以色列21日凌晨夜襲拉法,造成該名懷孕婦女、她的丈夫和女兒在內,共22人死亡。負責接生的醫生薩拉瑪(Mohammed Salama)表示,女嬰目前狀況穩定,健康情況正逐步改善,女嬰會繼續留在醫院3到4週,後續出院後再由女嬰的阿姨、舅舅或祖父母照顧。不過薩拉瑪也說:「最大悲劇在於,即使她活下來,還是一出生就成了孤兒。」
*尼坦雅胡:數日之內對哈瑪斯升高軍事壓力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今天表示,為確保遭扣留在加薩加廊的人質獲釋,以色列將於「未來幾天內」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升高「軍事壓力」。
法新社報導,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錄製影片發表猶太教逾越節(Passover)談話,內容提到,「未來幾天我們將會對哈瑪斯(Hamas)升高軍事和政治壓力,因為這是解救我們人質唯一的辦法」。他並且威脅會「給予額外的沉痛打擊」,但未就此詳述。
尼坦雅胡無視於國際呼聲而一再表示,以軍將會對加薩南部城巿拉法(Rafah)發動地面攻勢。目前有逾150萬巴勒斯坦人在這座尚未遭到以色列侵略的城巿避難。
以色列軍方曾經表示,去年10月7日遭到哈瑪斯從以色列南部挾持的一些人質被扣押在拉法。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今天稍後在電視播出的談話中表示,「參謀長已經批准戰爭的下一步行動」。不過他沒有就此提供細節。
他說:「逾越節時,人質已經被俘200天…我們會戰鬥,直到你們回到我們身邊。」
*每日空襲加薩!以軍襲擊拉法造成22人喪命 兒童佔18人
在美國通過烏以台援助法案之際,加薩地區南部城市拉法(Rafah)遭以色列襲擊,造成多人死亡。根據巴勒斯坦衛生官員表示,以軍的襲擊一夜之間造成22人死亡,而其中18名死者均是兒童。
根據《美聯社》報導,拉法附近接收遺體的醫院表示,在當地受第一次襲擊時造成一家三口死亡,包括一對夫婦和年僅3歲的小孩;而第二次襲擊則造成17名兒童和2名婦女死亡。
據報導,以色列軍隊幾乎每日都會空襲拉法,儘管連同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呼籲以色列抑制其在拉法的攻勢,但以色列堅決對靠近埃及的邊境城市擴大地面作戰。
先前以色列表示,拉法是武裝份子哈瑪斯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以軍在戰爭以來已摧毀哈瑪斯共24個軍事據點中的18個。而南部的拉法有4個據點,必須派遣地面部隊展開清剿,達成其「摧毀伊斯蘭組織的軍事能力」的主要目標。
目前以哈戰爭已造成3萬4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薩兩大城「加薩市、甘尤尼斯」也被摧毀,整片加薩地區因戰爭滿目瘡痍。專家表示,加薩地區目前正處在飢荒邊緣,而有大約八成人口現已逃離至其他沿海地區。
*伊拉克軍事基地爆炸 當局稱空中沒見到飛行器
伊拉克軍方今天表示,供親伊朗武裝團體「人民動員」(Popular Mobilization Forces)駐紮的軍事基地凌晨發生爆炸時,空中並未見到無人機或戰機。
法新社報導,官員表示,發生爆炸的卡索(Kalso)軍事基地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以南的巴比倫省(Babylon),在此駐有已併入伊拉克正規軍的親伊朗武裝團體「人民動員」,以及伊拉克軍警。
伊拉克軍方發布聲明指出,卡索軍事基地今天凌晨「發生爆炸和火災」,導致1人死亡、8人受傷。
聲明還提到,防空指揮部通報「爆炸發生前或爆炸期間,巴比倫省領空都沒有出現無人機或戰機」。
一名伊拉克內政部官員起初通報,該軍事基地遭到「空襲」。
人民動員則透過聲明表示,這起「爆炸」造成「物件損失」和人員傷亡,不過並未具體說明受傷人數。
(自由電子報)
--
*哥大親巴勒斯坦示威持續 拜登譴責校園反猶行動
哥倫比亞大學親巴勒斯坦示威者要求學校拒收與美國主要盟友以色列有關企業捐款的示威進入第5天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天譴責大學校園內一切的反猶太主義。
因為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的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加薩(Gaza)人道主義危機,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校園紮營抗議的學生,呼籲這所與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有交換學生計畫的紐約名校,抵制所有與以色列相關的活動。
拜登在猶太教節日逾越節(Passover)前夕發表的聲明中說:「最近幾天,我們仍看到騷擾猶太人、呼籲對猶太人暴力相向的現象。這種公然的反猶太主義是應受譴責的、也是危險的,這在大學校園或我國任何的地方都絕對沒有立足之地。」
自從去年10月7日哈瑪斯發動襲擊、以色列針對加薩進行報復攻擊以來,美國各大學已經成為全美激烈文化辯論的焦點,許多學生的親巴勒斯坦立場被指責是反猶太主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哥倫比亞大學正統派猶太人(Orthodox Jews)學生組織的一名拉比,今天「強烈」建議猶太學生回家。
然而,哥倫比亞大學的另一個猶太組織Hillel在舊稱為推特(Twitter)的X平台上表示,猶太學生不應離開校園,但校方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以確保我們的學生安全。」
*以哈衝突未減反升 挺巴遍地開花 衝擊拜登選情
以哈戰爭近幾周非但沒有結束跡象,反而升級,華府馳援力挺以色列,全國各地挺巴勒斯坦志士的反應則是緊急再聚焦於加薩地區的人道危機,挺巴行動已遍地開花,抗議人士目光聚集在8月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也試著向國會議員們施壓。
示威者鎖定8月民主黨黨代會
華爾街日報(WSJ)21日報導,100多人18日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支持巴人的抗議活動,而被紐約市警局逮捕。拜登總統17日赴賓州斯克蘭頓(Scranton)造勢,親巴示威者聚集抗議。科技巨擘谷歌則表示,28名員工抗議公司與以色列政府簽訂雲端運算合約,已被開除。
這些幾天內在三個不同城市上演的事件透露另一個跡象,就是為以哈戰爭而激烈辯論,已吞噬大學校園、企業界以及2024年選舉,不會消散。華府近幾日快速轉向,提供更多軍、經援助給以色列,只讓挺巴團體呼籲走上街頭、尋求以巴永久停火、暫停美國援助以色列,更加振振有詞。
隨著選舉逼近,挺巴的力道按估計只會加強,組織者計畫8月在芝加哥市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外,辦理大規模抗議。示威者15日聚集市中心街頭,堵住歐海爾國際機場附近的交通,數人被捕。「向民主黨全代會進軍」(March on the DNC)的組辧聯盟表示,希望在芝加哥聯合中心(United Center)及麥克米克展覽中心(McCormick Place)周遭,動員出迄今最大的支持巴人抗議活動,而民主黨全代會活動預定在那兩個場所舉行。
支持巴人團體另公布由巴勒斯坦記者們寫的信,呼籲美國記者們杯葛27日舉行的年度「白宮記者晚餐會」(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Dinner),原因是「拜登政府繼續合謀,系統性屠殺及迫害駐加薩記者」。示威者打算包圍晚餐會預定場地的華府希爾頓飯店,而拜登總統一般會參加該晚餐會。
以哈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官方雖承認自己軍事行動有些失誤,但為整起行動辯護;3月及4月初,支持巴勒斯坦的政治活動似乎影響到美國選民,拜登政府於是向以色列施壓,要考量到平民百姓的傷亡。
但13日伊朗用無人機及飛彈向以色列發動攻擊,報復以國空襲其駐敘利亞大使館;支持巴人的組辦方立即感受到此一報復行動的影響。
*挺巴示威?擾亂?大學施鐵腕 祭出退學、報警
多年來,大學對於校內出現擾亂秩序的示威行動大多予以包容,但如今則希望抗議學生適可而止。紐約時報21日報導,某些學校對抗議學生祭出停學、甚至退學處分,引起外界質疑界線畫分如何拿捏。
密西根大學 將推新規 重新界定擾亂行為
擁有百年歷史的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年度榮譽生表揚大會(honors convocation),典禮向來莊嚴隆重,但今年卻有抗議人士在觀眾席鬧場,高舉以紅漆寫著「解放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字樣的布條,並且大聲喊著:「你們在贊助種族滅絕!」
由於典禮無法進行,學校主管宣布提早宣布結束儀式,數百名學生與觀禮家長離開會場。
兩天之後,密西根大學校長小野三太(Santa J. Ono)發表措詞強烈聲明指出:「夠了(enough)。」
小野三太在聲明中說:「我跟你們當中很多人一樣,對於我們學校的抗議歷史深以為榮。不過,周日發生的狀況,我們沒有任何人應該引以為傲。」他表示,學校將推出新規,重新界定哪些擾亂行為將受到懲處。
麻省理工、紐約大學、布朗大學 採取行動
報導指出,密西根大學並非特例,某些全美最知名的學府,長年對於學校訂定的規則並未確實執行,但現在則拿出鐵腕行動,對破壞秩序的學生處以停學懲罰,還有學生遭到退學。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等學校最近都對抗議學生採取迅速、明確的行動,包括報警逮捕。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學生在校內搭起數十頂帳篷展開抗議,學校在上周四終於不再容忍,讓紐約市警察局員警入內逮捕。就在一天之前,哥大校長莎菲克(Nemat Shafik)在國會作證時說,學校已對抗議學生傳達明確訊息,清楚告知絕不容忍不當行為。
某些大學主管說,某些抗議活動不但對教育造成干擾,還讓猶太裔等學生擔心安危。
*柏克萊加大 反猶反以運動升溫 國會、州議會關切
早在以哈衝突爆發前,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的學生就處於反以色列活動的最前線;去年10月衝突開始後校園內學生分歧愈演愈烈,而校方處理態度也已引起國會、州議會關注;不僅是眾院教育委員會反猶太主義調查的六所大學之一,也是加州州議會猶太黨團的自由派成員公開譴責的目標。柏克萊加大雖尚未被國會傳訊,但這所1960年代校園言論自由運動發源地的名校,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分裂及挑戰。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在21日報導,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0月訪以歸國後的第一場會議不是會見猶太領袖或任何社區領袖,而是與加州所有高等教育部門負責人討論校園氛圍,欲確保猶太社區的成員在加州感到受保護和緊密聯繫。
而柏克萊加大數個月來的抗議活動尚屬和平,直到2月才變調。以色列律師巴約沙法特(Ran Bar-Yoshafat)於該校參加的私人活動遭到反以示威者破門而入,還有人被勒頸;校園中也開始出現人肉搜索,許多學生都感到不安全。
該校法學院院長切默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本月在家中的晚宴被一名親巴學生嚴厲批評,猶裔的切默林斯基一直是捍衛親巴校園團體的言論自由權,但有學生團體呼籲抵制這位猶太院長,稱他「支持滅絕巴勒斯坦人民的政策」。
州議員在私人會議中向柏克萊加大校長克萊斯特(Carol Christ)和加大系統總校長德雷克(Michael V. Drake)施壓,詢問他們如何回應這些反猶太主義活動,且發表公開聲明譴責柏克萊加大處理此議題的方式。全由民主黨人組成的州議會猶太黨團提議禁止在大學校園內呼籲種族滅絕、要求大學更新其行為準則,紐森也同意此做法。
連續舉行多場針對名校校長如何處理校園內反猶活動的眾院教育與勞動力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佛克斯(Virginia Foxx),3月就反猶太主義向柏克萊加大提出全面的文件要求。該委員會去年5月開始便召集柏克萊的K-12各級學區負責人接受質詢,佛克斯說委員會尚未決定是否傳喚柏克萊加大等其他大學校長到國會作證。
*哥倫比亞大學1教士示警 籲猶太裔學生暫勿上課
譴責加薩衝突及要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從以色列撤資的抗議活動不斷之際,哥大正統猶太會眾聯盟(Orthodox Union)猶太校園學習倡議(Jewish Learning Initiative on Campus)的一名教士(Rabbi)建議,猶太學生別上課,趕緊「回家並留在家中」。
哥倫比亞/巴納德希勒爾(Columbia/Barnard Hillel)中心學習倡議的教士艾利.比奇勒(Rabbi Elie Buechler),21日向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塔柏(Jake Tapper)證實,他向約300名主要是正統猶太學生的WhatsApp群組發送了一條訊息,「強烈」建議他們回家並留在家中。這起訊息是在即將於22日晚間登場的猶太重大節日「逾越節」(Passover)之前發送的。
比奇勒在訊息中寫到,該大學最近發生的事件「明確顯示,哥倫比亞大學的公共安全和紐約警察局,無法保證猶太學生的安全」。
他訊息中寫到:「這樣說我很心痛,但我強烈建議你們盡快回家,並留在家中,直到校園內和周遭的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但校區的希勒爾組織21日在X上的貼文卻寫到,說他們「不認為猶太學生應該離開」校園。
希勒爾組織在聲明中表示:「這對校區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真的很讓人不適,甚至是恐懼得時期。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是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學生。我們呼籲大學管理部門立即採取行動,恢復校園平靜。市政府則是必須確保學生,能無須擔心遭受騷擾,安全的來回百老匯大道(Broadway)和阿姆斯特丹大道(Amsterdam)地區。」
哥大猶太組織哈巴德(Chabad)在臉書上表示,他們已經雇用額外保安人員,在逾越節期間保護學生;該組織表示,他們對「昨晚在哥大校園附近所目睹的一切感到震驚」,但仍計畫在校園內舉辦逾越節慶祝活動。
比奇勒是在一段,顯示一名男子在大學外大喊「永遠勿忘10月7日」,以及「這不會只發生一次,不會只發生五次,不會只發生十次、百次或千次,而是會再發生上萬次」的影片流傳出後,發出了訊息。
*開除靜坐挺巴員工 谷歌:公司不是討論政治的地方
數十名谷歌員工16日聚集在紐約、西雅圖、加州桑尼維爾(Sunnyvale)辦公室靜坐10小時,抗議谷歌與以色列政府簽訂價值12億元的「雨雲計畫」(Project Nimbus)合約,最終28名員工被開除、其中9名員工被捕。谷歌執行長皮采(Sundar Pichai)事後發出語氣嚴峻的備忘錄,告誡「公司不是討論政治的地方」。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一些員工甚至闖入桑尼維爾的谷歌雲端(Google Cloud)執行長庫里安(Thomas Kurian)辦公室靜坐,這些員工屬於「不為種族隔離提供技術」(No Tech for Apartheid)團體,旨在反抗谷歌與以色列的關係,也一直批評谷歌對以哈戰爭的反應,並在X平台(前推特)上張貼多段抗議影片和直播,甚至連員工收到最終警告、因非法入侵而被當地警方逮捕的影片都發布。
在長達1200字的備忘錄中,皮采明確指出「谷歌是一家企業」,而非擾亂同事或讓他們感到不安全的地方,也不是讓員工以公司作為個人平台討論爭議問題或辯論政治的地方。「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我們不能分心。我們的目標是整理世界各地的資訊並讓所有人都能造訪和使用,這優先於一切其他事項,我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夠反映這一點。」
在皮采發聲前,谷歌全球安全事務副總裁拉考(Chris Rackow)已經發電郵斥責這些親巴勒斯坦員工。「他們占領了辦公空間、汙損了公司財產,並阻礙到其他員工的工作。他們的行為不可接受、極具破壞性,讓同事感受到威脅。工作場所不允許出現這樣的行為,我們也不會容忍,這顯然違反了員工必須遵守的多項政策,包括行為準則、有關騷擾、歧視、報復之政策,及工作場所考量等。」
*美媒:美國幾天內將制裁以軍「猶太永恆營」 內唐亞胡強烈反對
以色列國防軍「猶太永恆營」(Netzah Yehuda)遭控對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犯下嚴重暴力,新聞媒體Axios引述三名美國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可能在幾天內針對「猶太永恆營」祭出制裁,這將是美國政府首度鎖定國防軍部隊。
美國聯邦眾議院甫於20日通過260億美元緊急援助以色列法案,可是一旦國防軍遭美國政府以萊希法(Leahy Law)制裁,部隊將無法接受任何來自美國的軍事援助和訓練。美國1997年通過萊希法,禁止美國政府資助、支援違反人權的外國軍警組織。
英國衛報引述以色列國土報21日報導指出,美國不排除對其他以色列軍警組織也祭出相同制裁。
國防軍則聲明並不清楚任何部隊被實施制裁,並補充若有此事「將對其進行審查」。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則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達強烈反對:「國防軍絕不能被制裁!」,並且稱近幾周一直在和美方就此事進行溝通。
*以色列人質家屬街頭抗議 呼籲總理下台提前改選
逾越節將臨,以色列民眾牽掛被扣押人質。人質家屬發起人鏈行動,並發緊急信函給戰時內閣,另有上萬人在「人質廣場」集會,呼籲政府積極行動。抗議示威者也譴責政府,呼籲總理下台、提前改選。
逾越節(Passover)的是猶太人一年中最大的節日,源自聖經出埃及記中記載古以色列人(Israelites)逃脫埃及法老王的奴役與壓迫,是幾千年來猶太人與家人親友團聚歡慶自由的節日。
根據習俗,逾越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共享「逾越節順序」(Passover Seder)的儀式盛宴。猶太曆法上,這也是新的一年開始,以色列猶太人會互祝新年快樂、送禮。8天的假期,很多人會出國渡假或在國內景點旅遊踏青。
然而今年的逾越節對以色列人來說,缺乏值得歡慶與自由的節日氣息。除了以哈戰爭的僵滯,與伊朗敵對局勢和黎巴嫩真主黨的不停砲火攻擊,以色列民眾不僅關切人質困境,更是對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個人及其政府處理以哈戰爭的緩慢相當不滿。
逾越節假期來臨前,人質家屬積極號召民眾抗爭,組織活動向政府示威抗議。
去年10月7日,以色列遭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Hamas)突擊,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飛彈,入侵邊境社區屠殺至少1200平民,並挾持約240名包括高齡長者、幼童和婦女為人質,引發已持續至今近200天的以哈戰爭。
人質謝姆托夫(Omer Shem Tov)的母親雪莉(Shelly Shem Tov)19日發起沿著以色列海灘形成人鏈的活動。中午12時至下午1時之間,人鏈行動已有上萬以色列人加入,沿著以色列海岸線從北部的哈博尼姆海灘(HaBonim Beach)延伸到南部的里雄萊錫安(Rishon LeZion)。參與者手挽著手,肩並肩站成人鏈。
雪莉表示,活動唯一的目標就是希望將人質帶回家,她說:「在我看來,真正的力量是安靜地站在這些家庭背後,不喊口號」。
人質家屬組織20日更進一步發出了緊急信函給戰時內閣,要求直接與成員在假期前進行對話,了解親人的狀況和政府的行動計劃。人質家屬詢問戰時內閣成員:「我們要求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直接聽取你們的意見,戰爭開始半年後,以色列政府的優先事項是什麼?談判是否仍在進行?」
這封信是在內閣成員與人質家屬長時間沒有會面後發出的,信函指出,當133名以色列公民仍被困時,真正的自由無法實現,並強調政府需要積極解決此問題。
這封信也指出:「今年以色列將不會慶祝自由節,因為當我們的133名人民仍然被哈瑪斯扣押時,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信中表示:「數以百萬計的以色列公民感到痛苦,無法理解國家如何在10月7日拋棄其公民」,更指責政府「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忽視人質危機」。
當天晚上也有成千上萬的民眾參在以色列國防部旁的「人質廣場」上舉行的聲援人質集會活動,呼籲政府採取行動並解救人質。當晚的發言人主要是被綁人質的弟妹們講述他們家人的故事,為他們兄姊聲援。集會中誦讀133名人質姓名並由改革派猶太教女拉比(rabbi)為人質和軍人禱告。
除了「人質廣場」上的聲援集會,當晚同步舉行的是與「人質廣場」相隔一個街道,在以色列國防部東邊入口的比金(Menachem Begin)大道上,譴責尼坦雅胡政府的抗議示威。橫跨比金大道、連接國防部入口和阿茲列里中心(Azrieli Center)商業大樓的「園區路橋」(HaKirya Bridge)掛滿抗議標語布條,變成臨時舞台。
比起「人質廣場」上的肅穆哀戚氣息,比金大道上成千上萬的群眾,義氣高昂、揮著國旗與譴責政府標語,敲鼓、吹著噪音喇叭,叫囂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要尼坦雅胡下台,國會改選。
*埃及專家看中東局勢 仍可能區域戰爭或區域混亂
以色列和伊朗各自發動報復性攻擊互別苗頭,各強國呼籲雙方克制,以免在中東地區造成更大規模衝突。但埃及知名政治學學者認為,衝突事件仍有可能發展成區域戰爭或區域混亂。
開羅大學政治學教授暨「當代阿拉伯事務」(Contemporary Arab Affairs)雜誌編輯德蘇奇(Ali E.Hillal Dessouki)在杜拜智庫「未來高階研究與調查中心」(Future for Advanced Research and Studies,FARAS)發表意見。
德蘇奇認為,自去年10月7日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展開軍事行動後,即值得對此種衝突是否可能擴大為更廣泛的區域衝突產生問號。以色列本月1日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後,此一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伊朗13日對以色列本土報復性直擊,有受到美、英、法國未支持俄羅斯起草的聲明,聯合國安理會未對以色列1日攻擊事件發表譴責聲明的影響。
德蘇奇分析,如果將區域戰爭解釋為「多戰線」(multiple fronts)衝突,此情況已發生。目前針對以色列的攻擊,有來自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陣線外,還有以色列北部邊境的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uthi)胡塞武裝組織,以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親伊朗軍事派系。
但如果將區域戰爭定義為涉入其他地區或國家軍隊的參與,類似1967年埃及、敘利亞、約旦等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則在當前的背景下,發展成區域戰爭的可能性則微乎其微。因為周邊國家目前都保持謹慎立場,避免讓情勢升級為更廣泛的地區性衝突。
德蘇奇表示,從區域層面來看,參與戰爭的國家有以色列和伊朗。由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領導的政府是以色列現在唯一認為擴大和延長戰爭有利可圖的政黨,因為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讓以色列政府認為事態升級後,可能會增強美國和西方對以色列的支持,進而讓國內輿論團結,並支持現在的極右派政府。
此外,對以色列政府來說,使其他方參與更大規模的戰爭,可能分散全球輿論對加薩和約旦河西岸人道危機的注意力,甚至促進以色列進軍加薩南部邊境拉法市(Rafah)的行動。伊朗的襲擊可能也為以色列增加這些優勢。
德蘇奇分析,然而伊朗和美國都沒有興趣擴大戰爭。即使對抗以色列可能會為伊朗政府贏得人民支持;但伊朗領導階層已意識到與以色列公開戰爭後的危險和後果。
基於以色列和伊朗現有的軍事平衡狀態、美國向以色列提供的廣泛軍事支持,以及以色列在伊朗境內的情報和安全滲透程度,伊朗政府一直謹慎控制自己的政治和軍事行為,避免將事態推向「深淵的邊緣」。
因此,伊朗對透過阿曼王國和瑞士等中間人與美國保持溝通,表現出濃厚興趣。這從伊朗在襲擊以色列時先向華府傳達訊息即可見一斑。
伊朗外交部長阿布杜拉希安(HosseinAmirabdollahian)14日對美國表示,伊朗保證不會針對美國在當地的基地發動軍事行動或使衝突升級。此一說法明顯強調伊朗的戰略方針,代表伊朗的行動是經過深思熟慮而非衝動下的反應。
伊朗的目標是維護自身利益,同時避免陷入不受歡迎的戰爭。
同樣的分析也適用於美國。一旦發生區域戰爭,美國將需與以色列結盟,在東海、地中海、紅海等戰略要地部署航空母艦和軍艦,同時需要直接軍事協調。
但現在美國政府對於以這種方式進行猶豫不決,特別是在總統選舉前的關鍵性時刻。因此,白宮迅速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已建議尼坦雅胡不要對伊朗13日的攻擊進行報復。
拜登這項建議的前提是伊朗的無人機和飛彈已有99%被成功摧毀,攻擊結果被視為以色列的勝利。
地區內其他國家也都敦促以色列和伊朗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升級為區域戰爭的行動。
這些國家的動機各不相同,但首要共同目標都是停止加薩衝突,為其人民提供必要援助,並努力以1967年的邊界建立巴勒斯坦國和加入聯合國。
伊朗13日發起的襲擊雖然造成的物質損失極小,但對以色列能構成重大戰略挑戰,因為伊朗已展示出有深入滲透以色列領土的能力,讓以色列軍隊意識到此次攻擊對其「威懾能力」所構成的實際威脅。
此外,伊朗宣布結束先前的「戰略性耐心」階段,強調已準備好會毫不猶豫地對以色列的任何侵略迅速進行報復。
觀察家普遍認為,以色列之後的反應將會是謹慎而重大,主要重點會針對伊朗的軍事設施。
總結來說,伊朗與以色列的對抗尚未結束。可預計以色列將會繼續做出反應,伊朗也可能會在隨後進行報復,並導致一系列的行動和反應。
地區內的國家皆表明不參與並且遠離這場衝突。包含伊朗和以色列在內的所有國家官員都聲稱,不尋求爆發區域戰爭。只是,衝突事件的局勢仍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持續展開,不論是走向區域戰爭或是區域混亂。
*美聯:伊朗最高領袖默認對以色列重大襲擊幾無所獲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今天就德黑蘭史無前例以無人機和飛彈攻擊以色列是否擊中任何目標相關討論予以駁斥。美聯社報導,此舉默認儘管伊朗發動重大襲擊,卻幾乎一無所獲。
報導指出,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對高階軍事領導層發表的上述評論,內容沒有提及19日看上去像是以色列對中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進行的報復襲擊,儘管防空系統啟動而且伊朗全國大部分地區商業航班停飛。
分析家認為,多年來深陷難分難解影子戰爭之中的區域夙敵伊朗和以色列,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開戰期間的一系列升級性攻擊之舉後,都試圖降低緊張。
85歲的哈米尼是在由伊朗正規軍警,以及這個神權政體中強有力的準軍事組織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的最高領導層出席的會議中發表相關談話。
國營電視台播出他談話說:「其他方討論到發射多少飛彈、有多少擊中目標,又有多少沒有,這些事無關宏旨。」
「伊朗民族嶄露頭角和伊朗軍方在重要國際場域展現的意志,那才是重點。這是最重要的。」
伊朗13日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發射超過300個飛彈及無人機,想要讓以色列防空系統應接不暇、難以招架,藉以報復以色列1日攻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伊朗大使館旁附屬建築。但是在美國、英國和鄰國約旦支持下,以色列防空系統和戰鬥機擊落絕大多數飛來的敵火。
報導指出,儘管當局因為經濟情勢和鎮壓異議分子而引起公憤,哈米尼說:「今天,多虧我們武裝部隊、伊朗革命衛隊、軍隊、警察,分別以他們的方式有所作為,這個國家在世界各地的形象已廣受推崇。」
*敘利亞美軍基地遭5枚火箭彈襲擊 中東局勢暗潮洶湧
路透報導,伊拉克安全消息人士透露, 當地時間21日,至少5枚火箭從伊拉克祖馬爾鎮(Zummar)射向敘利亞東北方一處美軍基地,這是美軍繼2月初以來再度遭伊拉克境內由伊朗扶植的武裝組織攻擊。
伊拉克總理蘇達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甫於一天前結束訪美、會見總統拜登行程。
一名派駐祖馬爾的安全官員說,當地伊拉克安全部隊已經對可疑肇事者展開追捕。
目前伊朗和以色列衝突逐漸淡化,但是中東局勢仍暗潮洶湧。伊拉克親伊朗民兵組織「人民動員」(PMF)的卡爾蘇軍事基地(Kalsu),19日遭遇襲擊,釀成1人死亡,至少8人受傷。
*約旦河西岸情勢惡化 以色列軍隊突襲至少14巴勒斯坦人喪命
巴勒斯坦當局稱,以色列昨天在約旦河西岸發動突襲造成至少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軍方表示,當地今天有2位巴勒斯坦人欲以銳器及開槍襲擊以國軍人,以軍則開火反擊。
路透社報導,以色列軍方指出:「其中一名恐怖分子試圖刺傷當地的以色列國防軍(IDF)官兵,以國軍人實彈回擊並將他制伏。同時,另一位恐怖分子向以軍開火,官兵同樣以實彈反擊把他制伏。」
以色列軍方電台(Army Radio)聲稱,其中一名襲擊者已被擊斃。
路透社攝影記者在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城市希布倫(Hebron)附近的事發現場見到一具遺體。巴勒斯坦當局官員沒有立即對今天的事件發表評論。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爆發戰爭之前,約旦河西岸暴力事件數量就已不斷攀升,此後更是愈演愈烈,以軍頻繁突擊武裝組織、猶太屯墾者破壞巴勒斯坦村莊,巴勒斯坦人也在街頭發動襲擊。
巴勒斯坦當局昨天表示,以國軍隊於約旦河西岸發動突襲時,導致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一位救護車駕駛在趕往接送猶太屯墾者攻擊事件傷患的途中遇害。
以軍19日凌晨開始在約旦河西岸努爾沙姆斯(Nur Shams)地區發動大規模突擊,直到昨天仍在跟武裝份子交火。
以色列大量軍車集結於當地且槍聲四起,還有至少3架無人機在努爾沙姆斯上空盤旋。自1948年以阿戰爭、以色列建國以來,流亡的難民及其後裔便居住於這個地區。
巴勒斯坦衛生當局昨天指出,至少有14名巴勒斯坦人在這場突襲中喪生,這是約旦河西岸數個月來傷亡最慘重的衝突之一。
以色列軍方則聲稱,突襲中有多名武裝分子被殺死或遭逮捕,並有至少4位以軍官兵於交火中受傷。
法新社報導,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走廊衛生部今天表示,在長達6個多月的以哈戰爭中,加薩走廊已經至少有3萬4097人喪生。
加薩走廊衛生部發布的聲明提到,前述數字包含過去24小時內的至少48人死亡,哈瑪斯去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導致戰爭爆發以來,加薩走廊已有7萬6980人受傷。
*曾讚揚對以國發動突襲 以色列起訴哈瑪斯領袖胞妹:煽動、聲援恐怖組織
以色列國家檢察官辦公室今天以煽動及聲援恐怖組織罪名,起訴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的胞妹,據稱她曾讚揚哈瑪斯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
路透社報導,57歲的薩巴赫‧哈尼雅(Sabah al-Salem Haniyeh)住在以色列南部城鎮特謝瓦(Tel Sheva)。如同其他哈瑪斯(Hamas)官員,她的兄長哈尼雅(Ismail Haniyeh)是以卡達為根據地進行活動。
以色列司法部表示,薩巴赫‧哈尼雅本月1日被捕後便一直遭到拘留。她的律師並未立即就此事發表評論。
根據起訴書,哈瑪斯去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大開殺戒後幾日,薩巴赫‧哈尼雅對包括兄長在內的十幾人發送訊息,讚揚哈瑪斯越境突襲以色列,並呼籲展開更多「屠殺」行動。
起訴書提到她其中一則訊息寫道:「哦真主啊,清點他們、殺了他們,不要留下任何一人,哦真主啊。」
哈瑪斯在去年10月7日的襲擊中,殺害約1200名以色列及外國公民,引發以哈戰爭。根據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衛生部,迄今有超過3萬4000位巴勒斯坦人在戰爭中喪命。
*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案失敗 埃及聯合國大使表態反以挺巴
18日聯合國安理會,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案因美國否決失敗。埃及政府向安理會表示,承認和建立巴勒斯坦國是巴勒斯坦人民基本權利,並重申埃及嚴拒對加薩南部拉法採取軍事行動。
根據埃及媒體「金字塔報」(Al Ahram)報導,埃及常駐聯合國大使馬哈德(Osama Mahmoud Abdelkhalek Mahmoud)18日在安理會會前公開表示,承認和建立巴勒斯坦國是巴勒斯坦人民擁有的基本權利,並強調,巴勒斯坦已符合加入聯合國的所有條件。
馬哈德在安理會發言中也要求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他說,埃及政府重申,強烈反對任由以色列使區域性局勢升級,並在中東開闢新戰線,好讓世界轉移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區進行野蠻戰爭,造成巴勒斯坦人民苦難的注意力。
馬哈德也譴責以色列對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攻擊。馬哈德繼續說,以色列不是當地區域警察,無權以任何藉口攻擊其他國家。
但馬哈德也敦促在當地地區的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馬哈德宣稱,埃及將持續與卡達和美國合作進行對加薩停火談判的調解,因為埃及選擇和平,將會盡一切努力去除推動和平的障礙。
埃及外交部長蘇克里(Sameh Shoukry)同一時間也在與波蘭外交部長的電話談話中表示,基於對人道主義的嚴重影響,埃及斷然拒絕在加薩南部城市拉法(Rafah)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蘇克里進一步指出,加薩地區需要立即永久停火,並確保身處加薩的所有巴勒斯坦人民都能不受阻礙,完整地獲得人道援助。
馬哈德最後警告說,在巴勒斯坦問題獲得解決前,中東都難以實現和平與穩定。
*控訴美國援以法案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將釀數以千計巴勒斯坦人傷亡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今天表示,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對以色列的264億美元(約新台幣8590億元)新援助法案,是在「攻擊巴勒斯坦人民」。
法新社報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發言人魯代納(Nabil Abu Rudeina)指出,這筆錢將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及約旦河西岸(West Bank)造成「數以千計巴勒斯坦人傷亡」,會導致區域局勢「危險升級」。
美國眾議院今日通過法案,將向烏克蘭、以色列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國家提供總額約953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美國眾議院是以366票贊成、58票反對,通過「以色列安全補充法案」(Israel Security Supplementalbill),將撥款264億美元援助以色列,並向加薩及其他衝突地區提供人道援助。
以哈戰爭不見平息之際,中東區域近日出現緊張局勢升溫跡象。伊朗13日對以色列發動史無前例的無人機和飛彈攻擊,以色列19日據報對伊朗發動報復打擊,伊拉克一座軍事基地接著傳出發生致命爆炸,在在反映區域情勢依舊不穩定。
*嘉許軍方襲擊以色列 伊朗最高領袖:展現國家意志力
伊朗官媒今天報導,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感謝軍方採取行動襲擊以色列,同時敦促他們「不斷追求軍事創新,並學習敵方戰術」。
路透社報導,伊朗本月13日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對以色列發射超過300個飛彈及無人機。伊朗聲稱,這是為了報復以色列1日攻擊伊朗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大使館旁附屬建築。
哈米尼今天表示:「我方發射多少枚飛彈,其中又有多少飛彈擊中目標,並非首要問題。真正重要的是,伊朗在這場行動中展現出自身意志力。」
19日凌晨,伊朗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傳出爆炸聲響,據稱是以色列發動攻擊。不過伊朗淡化處理這起事件,並指沒有報復計畫。伊朗的反應似乎經過計算,以避免衝突升級為區域戰爭。
*中東鬆口氣…避免全面開戰 美以伊不談空襲
伊朗19日遭以色列空襲,伊、以與美國政府至今均避談,被認為旨在避免全面開戰。20日凌晨,親伊朗的伊拉克武裝團體「人民動員」駐紮基地遇襲,傳出1死、8傷,還沒人或團體承認動手,美以皆否認涉入。
兩名以色列、三位伊朗官員向紐約時報說,以方19日攻擊伊朗伊斯法罕附近空軍基地。但伊朗總統萊希同日僅讚揚伊朗13日對以報復攻擊,伊朗外長艾密拉多拉安當天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不願承認19日空襲是以方所為,甚至稱那不算空襲,較像兒童的玩具、而非無人機。
伊朗聲稱19日擊落3架無人機,未承認有其他傷亡或經濟損失,以色列也不吭聲,令外界霧裡看花。而以色列的沉默也給了伊朗官方至關重要的政治空間,讓德黑蘭不必進行報復性回擊。
據了解,以色列對伊朗展開相當有限的回擊行動,似乎是以警告性質為主,即展現出以色列具有隨意攻擊伊朗心臟-伊斯法罕的能力。伊斯法罕除有主要空軍基地,也是工業重鎮,擁有製造無人機和彈道飛彈的工廠。
目前以色列、伊朗應是在「戰略威懾」彼此,傳達出若領土遇襲就會讓對方付出代價的態度,目前事態尚未有進一步升級的狀況,讓中東和全球都鬆了一口氣。BBC報導,如此低調冷處理似乎代表兩國此次互打已落幕。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獨家取得的衛星影像,遭空襲的伊朗基地未見大規模損害;CNN並分析,以伊顯然力圖使近期危險的升溫局勢暫且舒緩,兩國間的「國對國直接攻擊」已經結束。
然而,伊拉克巴格達以南的卡索軍事基地20日再傳巨大爆炸,已併入伊拉克正規軍的人民動員同日直指是遭人攻擊。據路透引述伊拉克軍方報導,事發時當地上空未見戰機或無人機,爆炸原因調查中。
人民動員指稱,有人員和財產損失。匿名軍官說,爆炸地點為設備倉庫,引發猛烈火勢。美軍在社群媒體否認空襲,美以官員皆否認涉入。英國天空新聞報導,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譴責這次襲擊事件。
哈瑪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認為這次襲擊事件是攻擊並侵犯伊拉克的主權和安全,我們也認為美國拜登政府要為中東地區局勢升高負責。」
儘管以國否認參與襲擊伊拉克軍事基地,但哈瑪斯仍說,這起事件是以國「野蠻行徑」的「體現」。
*以色列數千示威者走上街頭 呼籲提前選舉、帶回人質
數以千計的以色列示威者今天走上街頭,呼籲提前選舉,並要求政府採取更多行動,將被劫至加薩走廊的人質帶回。這是針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最新一輪抗議活動。
路透社報導,隨著以哈戰爭邁入第7個月,仍有133名以色列人質被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劫持,人們對以色列政府的處理態度日益不滿,抗議活動持續不斷。
哈瑪斯戰士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發動毀滅性攻擊,調查顯示,大多數以色列人將導致這起攻擊的安全失誤歸咎於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內唐亞胡這位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理一再排除提前選舉的可能性,表示在戰爭期間進行選舉只對哈瑪斯有利。民調顯示,內唐亞胡可能會輸掉選舉。
58歲的皮克曼(Yalon Pikman)參與一場在特拉維夫(Tel Aviv)舉辦的遊行,他說:「我們在這裡抗議這個月復一月、一再拖累我們政府,無論是10月7日前或10月7日後,我們一直在走下坡。」
根據以色列統計,哈瑪斯在10月7日的攻擊中劫持了253人,並造成約1200人死亡。部分人質在去年11月休戰時獲釋,但再一次達成釋放人質協議的努力似乎陷入僵局。
內唐亞胡誓言,在所有人質獲釋、哈瑪斯被摧毀前,以軍將繼續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行動。哈瑪斯治下的衛生部稱,以色列的行動已造成超過3萬40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艾爾段挺哈瑪斯領袖 盼國際關注加薩
「哈瑪斯與巴解政府要一起對抗以色列,才有機會讓以色列停戰!」土耳其總統艾爾段20日與哈瑪斯首領哈尼葉會面時,呼籲巴勒斯坦人要團結,才有可能獲得以哈衝突的勝利。外媒分析,艾爾段希望藉此讓國際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加薩走廊,並盼降低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態勢。避免全面開戰。
轉移國際注意力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艾爾段近日與哈尼葉在伊斯坦堡會面,他表示,巴勒斯坦人若能團結,才有機會在以哈衝突中堅持下去,他也會協助受到壓迫的巴勒斯坦人在國際上發聲。哈瑪斯雖是伊朗附隨組織,但也與土耳其關係不錯,2011年便在伊斯坦堡設立辦事處。
《半島》記者克索羅分析,土耳其希望將國際的目光從以伊衝突重回到加薩走廊,降低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局面。以色列在伊朗對其發動大規模無人機與飛彈攻擊後,也對伊朗進行有限的回擊,不過攻擊的卻是有核設施的伊斯法罕省,雙方目前並沒有相應再回擊,但也讓各界相當緊張。
以哈衝突仍難消停
同時在加薩,巴勒斯坦所屬兩大派系哈瑪斯與巴解政府仍彼此對立,巴解對以哈衝突僅在國際上聲援,但未採取軍事回應;以色列仍打算進攻南部大城拉法,但目前有120萬平民在當地避難,以哈衝突已導致3.4萬人死亡、7.7萬人受傷,加薩陷入飢荒的困境,國際近日雖有空投援助,但仍顯杯水車薪。
《以色列時報》提到,土耳其雖曾因經濟理由,與以色列改善關係,但後來因以哈衝突爆發,土耳其轉向支持哈瑪斯,更是最早指控以色列在加薩走廊進行「種族滅絕」的國家。以哈雙方目前停戰卡關,彼此都指控對方開出刁難條件,美國、卡達與埃及雖設法協調,但目前仍未有下文。
*唯恐天下不亂?以色列極右派戰鷹部長「1字推文」暗示襲擊伊朗挨轟
以色列19日傳出襲擊伊朗伊斯法罕省的空軍基地後,儘管雙方跟美國似乎都有意讓局勢降溫,但以國的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Itamar Ben Gvir)當天卻上網發了「一字」推文,暗示台拉維夫就是幕後主使,引來了以國內部的嚴厲指責,抨擊他危害了對伊朗戰略。
以色列時報與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身為內唐亞胡總理執政聯盟一員兼政壇極右派的戰鷹,本.格維上社群媒體「X」(推特),寫下了希伯來文的一個俚語。
據報導,這個詞從字面上翻譯為「稻草人」,用在此處暗示以國策劃了此事,但行動「軟弱」。
以色列尚未正式評論19日的攻擊行動,本.格維則成了唯一一位公開談到此事的政府成員,並很快就因評論同時確認與破壞攻擊行動而迅速激起了政壇盟友與敵人的怒火。
根據報導,跟內唐亞胡總理關係密切的不具名總理辦公室官員向媒體放話,稱本.格維「過去和現在都幼稚,並且跟任何討論無關」,還指責他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廣泛的破壞。伊朗的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也轉發了推文,並指「就連以色列當局也在嘲諷自己」。
以色列反對黨領袖拉皮德(Yair Lapid)上「X」開炮,「從來沒有一位安全內閣裡的部長對國家的安全、形象和國際地位造成了如此嚴重的破壞。從德黑蘭到華府,本.格維以一條不可原諒的一字推文,成功嘲笑與羞辱以色列」。他寫道,「任何其他總理今天早上都會把他趕出內閣」。
以色列時報指出,以軍眾所周知拒絕為空襲在內的某些敏感國外行動承擔責任,這是戰略的一環,意在避免迫使受損害一方覺得,似乎必須回擊以挽回顏面。
以國學者暨地緣政治Podcast主持人本以法連(Shaiel Ben-Ephraim)指出,本.格維「證實與嘲笑以方行動,他透過此舉破壞了以色列的威懾力,對一位部長是絕對的丟臉」。
(聯合新聞網)
--
*傳侵犯人權 美擬制裁以軍「猶大永恆營」
美國網路媒體Axios廿日獨家披露,美國即將對以色列國防軍(IDF)旗下的猶太教極端正統派部隊「猶大永恆營」(Netzah Yehuda)進行制裁,理由是該營成員過去駐紮約旦河西岸時侵犯人權。對此,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痛批,制裁「荒謬絕倫」,根本是在以軍背後插刀。
納坦雅胡反對 批制裁荒謬
倘若落實,這將是美國首度針對以國國防軍的特殊部隊進行制裁。以色列鷹派總理納坦雅胡在社群媒體X上表示,不能制裁以色列國防軍,他的政府將竭盡所能反對到底,並稱在國防軍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交戰之際祭出制裁,「極其荒謬」。
Axios引述三名知情美國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將在數日內宣布制裁猶大永恆營,禁止該營及其成員接受任何形式的美國軍援或訓練。國務院拒絕就此置評,而布林肯十九日在被問及是否會根據調查侵犯人權指控的國務院小組建議、取消若干以國軍警單位取得美援時表示,他已就該小組的調查做出決斷,「各位在未來幾天內就會看到」。
禁止接受美國軍援、訓練
制裁的法源依據,是以法案發起人、前美國聯邦參議員雷希(Patrick Leahy)命名的人權法「雷希法」(Leahy Law),該法禁止對被可信地指控有侵犯人權情事的外國安全、軍事與警察機構,提供美國援助與國防部訓練計畫。
據了解,國務院一個根據雷希法調查侵犯人權指控的特別小組,數月前建議布林肯,應該取消若干在約旦河西岸執行任務的以國軍事與警察單位接受美援的資格。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其他也被國務院小組調查的以國國防軍與警察單位,由於已修正其行為,因此不會遭到制裁。
猶大永恆營是一個專為極端正統派猶太士兵所設立的特別單位,所有成員皆為男性,有不少是所謂「山頂青年」—不被以國國防軍其他單位所容的年輕激進右派屯墾民。猶大永恆營過去長駐約旦河西岸,被控侵犯人權,包括虐死一名八十歲的巴勒斯坦裔美國人;二○二三年一月該營移防至戈蘭高地時,以國媒體還稱此係肇因於該營士兵對巴人百姓施暴。
*淡化無人機攻擊 伊朗:像兒童玩具
「結束了」伊朗外長稱不會反應
伊朗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廿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表示,十九日在中部伊斯法罕省擊落的三架無人機是從伊朗境內起飛,飛行數百公尺後被擊落,「它們更像是小孩的玩具,不像無人機」,德黑蘭正在調查中,目前尚未證實與以色列有關。不過,他強調,若以國損害伊朗利益,德黑蘭將立即做出最大程度反擊,「但若沒有,我們就結束了」。
稱3架無人機由伊朗境內起飛
艾密拉多拉安說,「昨晚的事件不是攻擊」,並補充「擊落的無人機是四旋翼飛行器,相當於伊朗兒童使用的玩具水準」,「只要以色列政權不對伊朗的利益有新的冒進之舉,我們不會有任何反應」。
以軍彰顯有能力打擊伊境
艾密拉多拉安的發言是伊朗要為以伊衝突降溫的最明顯跡象。以國官方迄今未對事件發表任何評論,但一名不具名以國官員證實,以軍對伊朗發動空襲,目的是彰顯以軍有能力打擊伊朗境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不願證實美方事先預警以國空襲行動,僅稱美國始終未涉入任何攻擊;美國多個政府部門向「華盛頓郵報」透露,拜登政府指示不要公開談論此次空襲。華盛頓郵報外交專欄作家伊格納西斯(David Ignatius)指出,美伊以三方保持沉默低調,就是希望「點到為止」,防止局勢升級。
三方點到為止 防局勢升級
這次襲擊似乎是針對伊斯法罕市附近一座伊朗空軍基地,但未襲擊任何戰略地點或造成重大損失。「紐約時報」分析衛星影像發現,以軍的精準攻擊損壞或摧毀伊朗「第八謝卡里」(Eighth Shekari)空軍基地的「襟翼」雷達,該雷達用於S-300防空系統,可追蹤來襲目標。據了解,在襲擊之前,雷達周圍有載運飛彈的多輛卡車,但事後被移動過,且沒有明顯損壞,顯示這次襲擊的目標非常精準。
紐時:以摧毀伊空軍基地雷達
紐時分析,以國十多年來一次次演練空襲摧毀伊朗核設施,但並未選擇在十九日的行動中展現出來。雖然攻擊力度有限,但以國決定打擊伊斯法罕軍事目標的訊號很明確:證明以國可以突破核設施重鎮伊斯法罕的多層防空系統。此外,以軍戰機在襲擊期間還向伊朗發射飛彈,表明襲擊的火力比最初報告更為先進,惟尚不清楚以軍使用的飛彈類型、發射地點,以及是否被伊朗攔截或掉落在何處等資訊。
(自由時報)
--
*避免全面開戰 美、以、伊均避談空襲
伊朗十九日遭以色列空襲,伊、以與美國政府至今均避談,被認為旨在避免全面開戰。廿日凌晨,親伊朗的伊拉克武裝團體「人民動員」駐紮基地遇襲,傳出一死、八傷,還沒人或團體承認動手,美以皆否認涉入。
兩位以色列、三位伊朗官員向紐約時報說,以方十九日攻擊伊朗伊斯法罕附近空軍基地。但伊朗總統萊希同日僅讚揚伊朗十三日對以報復攻擊。伊朗外長艾密拉多拉安當天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不願承認十九日空襲是以方所為,甚至稱那不算空襲,較像兒童的玩具、而非無人機。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獨家取得的衛星影像,遭空襲的伊朗基地未見大規模損害。CNN並分析,以伊顯然力圖使近期危險的升溫局勢暫且舒緩。
然而,伊拉克巴格達以南的卡索軍事基地廿日再傳巨大爆炸,已併入伊拉克正規軍的人民動員同日直指是遭人攻擊。據路透引述伊拉克軍方報導,事發時當地上空未見戰機或無人機,爆炸原因調查中。
人民動員指稱,有人員和財產損失。匿名軍官說,爆炸地點為設備倉庫,引發猛烈火勢。美軍在社群媒體否認空襲,美以官員皆否認涉入。
(聯合報)
--
*以伊淡化衝突 全球鬆口氣
以色列19日回擊伊朗後,伊朗聲稱擊落三架無人機,未承認有其他傷亡或經濟損失,以色列也沒有再出聲,BBC報導,儘管過去一周來兩國互打,但雙方後續都淡化處理,這波衝突似已落幕。國際油價與黃金價格19日也僅短暫急漲,稍後都平穩下來。
布蘭特原油期貨19日收盤微漲0.21%,報每桶87.29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期貨小漲0.5%,報83.14美元。紐約黃金現貨價格也只上揚0.54%,報每英兩2,391.93美元,並未再創新高。
油價周線下跌約3%,兩大油價指標均創2月以來最大周線跌幅。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會在7月開始增加石油產量。金價展望方面,專家表示中東局勢若真就此緩和,短期因避險買盤枯竭,價格可能回檔盤整,但放眼長期,上行趨勢仍會持續。
目前以色列、伊朗應是在「戰略威懾」彼此,傳達出若領土遇襲就會讓對方付出代價的態度,目前事態尚未有進一步升級跡象,讓中東和全球都鬆了一口氣。
上周五伊朗核子計畫重鎮與空軍基地所在城市伊斯法罕上空回盪著爆炸聲,歐美媒體報導是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但德黑蘭當局卻不正面承認這是以色列所為,態度低調,伊朗外長阿布杜拉希安接受NBC採訪時說:「發生的事件不是空襲,那更像是我們小孩的玩具,而不像無人機。」
華爾街日報分析,以色列報復伊朗13日的空襲限縮在伊斯法罕附近,過去一周兩國雖然你來我往發動攻擊,卻沒有嚴重人員傷亡或設施損害傳出,雙方都冷處理,沒有一方有意真的開戰。
伊朗總統萊希19日有一場演講活動,他甚至完全沒有提到以國的攻擊行為。以色列保持沉默,也給了伊朗官方非常重要的政治空間,德黑蘭可以不必又再進行報復性回擊,導致風險螺旋式升級。
有關以色列究竟動用哪些武器及造成多少損害,目前各方說法矛盾不清,美國官員表示以國發射飛彈,但伊朗官員說是小型無人機。以國這場相當有限的回擊,顯然是以警告性質為主,也就是要展現出以色列具有隨時就能攻擊伊朗心臟的能力。因為伊斯法罕是軍事與工業中心,擁有製造無人機和彈道飛彈的工廠。
*避免拉高衝突 專家:美國施壓以色列奏效
中東局勢觀察家說,以色列儘管對伊朗飛彈攻擊採取報復行動,但只是小規模還擊,且顯然經過深思熟慮,意在降低觸發大規模戰爭的風險。這結果凸顯以國戰爭內閣溫和派較強硬派占上風,以及美國和波灣國家群起施壓奏效。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伊朗13日以飛彈和無人機攻擊以色列後,以國總理內唐亞胡的戰爭內閣起初批准15日夜晚空襲伊朗的計畫,但最後關頭作罷,因有三名閣員反對攻擊伊朗戰略地點如核子設施,免得反應過激引爆更大區域性衝突。
此外,知情人士說,美國總統拜登致電向以色列政府施壓,敦促謹慎行事、避免拉高衝突。同時,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波灣國家也經由直接的國家安全及外交管道,警告美國必須制止風險升高,並建議以色列只進行有限度、不釀成重大死亡或傷害的攻擊,以免挑起伊朗更大的報復。
內有溫和派牽制、外有鄰國及國際夥伴勸阻,以色列19日最終只空襲伊朗位於伊斯法罕市附近一座靠近核設施的空軍基地,未出動軍機、彈道飛彈,也未轟炸戰略地點或造成重大傷害,顯然傳達點到為止的警告訊息。
前以色列駐美國大使拉比諾維奇表示,以色列設法在「必須有所反應」與「不願冤冤相報何時了」之間拿捏平衡點。他形容以伊現況有如跳舞,雙方都向對方示意下個舞步。
分析師指出,以色列的選項從攻擊伊朗核設施或革命衛隊等戰略設施,到隱蔽行動、暗殺特定人士、矛頭對準工廠等關鍵設施的網路攻擊,林林總總。伊朗選項包括:關閉荷莫茲海峽以阻撓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運輸通道、叫唆代理人攻擊以色列或美國利害關係者,以及部署之前未動用的飛彈。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