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00731 前總統李登輝逝世篇

更新時間:06:19 / 16:36

*李登輝辭世 享耆壽98歲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不幸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九十八歲。

李登輝曾擔任總統十二年,更是台灣首任民選總統。蔡英文總統昨讚譽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在台灣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

總統府今將召開治喪會議,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

*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 李登輝告別人世

曾任總統十二年,國際社會讚譽為「民主先生」的前總統李登輝,昨晚七點廿四分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不幸病逝於台北榮總。

李登輝今年二月喝牛奶嗆到造成肺部浸潤,入住台北榮總。北榮副院長、醫療團隊召集人黃信彰昨晚表示,李前總統二月八日於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咳,因呼吸困難,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

為醫治李登輝,北榮組成超過二十人的跨科醫療團隊全力醫治,但入院長達一百七十四天仍未能好轉,近期狀況更持續惡化,需要天天洗腎,以維持水分、電解質平衡,支持營養補給。

黃信彰指出,住院過程中,二月十七日傍晚,李前總統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又突發心因性休克,醫療團隊進行心肺復甦術急救後使用呼吸器,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陷入昏迷狀態,加上高齡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最後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但仍無法挽回。

李登輝先前曾接受多次心血管支架置放手術,至少裝有十二根支架,包含心臟血管十一支、椎動脈一支,九十二歲裝椎動脈支架時,更創下世界最高齡椎動脈支架手術紀錄。李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大腸癌、白內障、肺結核病史。

*李登輝長期昏迷 只對曾孫女有反應

榮總:播出曾孫女錄音、錄影檔 李會努力睜開眼睛
高齡九十八歲的李登輝前總統昨日不幸病逝,台北榮總醫療團隊指出,李前總統二月進食嗆咳住進北榮,其實九天後就陷入昏迷;而在生命這最後的五個多月中,雖然呈現各種休克、疾病狀態,但「只要播出曾孫女的錄音、錄影檔,他仍會有反應,眼睛甚至會隨畫面移動,令醫護動容,給醫護及健康工作者上了完整一 課。」

牧師主持家庭禱告 安詳辭世
「李登輝是生命的勇士,也是生命奉獻者。」北榮醫療團隊副召集人、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永煬表示,李登輝生命最後的五個多月期間,不僅呈現各種休克、疾病狀態,另有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小中風等慢性病纏身,也一次次考驗醫療團隊。

林永煬並表示,治療過程中,李前總統即便身體耗弱,當看到或聽到曾孫女的照片或影片聲音時,會努力睜開眼睛,並且非常有神跟著轉動,醫護看著都感動不已。無奈李登輝高齡且多種疾病纏身,近期狀況更持續惡化。

林永煬指出,由於後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讓醫療團隊和家屬在醫療之外,不得不思考生命的意義,「不只是擁有而是如何放手。」

醫療團隊昨和家屬討論,認為以李對國家的貢獻、對醫療的奉獻,已經了無遺憾,決定李登輝自然離世後再拆除呼吸器等維生設備,最後在牧師主持的家庭禱告中安詳辭世。與李登輝結縭超過七十年的夫人曾文惠與女兒、孫女等家屬們都陪伴在側,陪伴李前總統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李登輝遺體昨晚已由北榮中正樓廿二樓總統病房,移往懷遠堂放置冰櫃暫存,後續待家屬安排。知情人士透露,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與副秘書長李俊俋、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晚間也赴台北榮總致意,並與家屬討論後續治喪事宜。

*李登輝辭世》獨子早逝 對孫女疼愛有加

李登輝前總統昨病逝,家屬隨侍在側,儘管李登輝過去在各項場合時常對政治等議題高談闊論,但「阿輝伯」鮮少提及自己的家人,事實上,李登輝與家人的感情相當融洽,特別是他的獨子李憲文因鼻咽癌早逝後,李登輝對長子的愛,全部移轉到孫女李坤儀身上。

李登輝與曾文惠育有一男二女,長子李憲文、大女兒李安娜、小女兒李安妮。李登輝的家人向來十分低調,家族中僅李安妮與李登輝一樣,同樣是學者出身,對政治議題及公共事務展露興趣,晚近幾年,李登輝因年事已高,不便出席台聯等相關募款餐會,即是由李安妮出席代為宣讀李登輝的講稿。

出身望族的曾文惠,向來不過問李登輝的公事,但卻十分重視李登輝的生活起居,李登輝擔任總統十二年期間,公務十分繁忙,但家庭生活卻十分依賴曾文惠。

由於李登輝晚年有糖尿病、肺炎等慢性病史,曾文惠嚴格控制他的飲食,多次交代幕僚「不能讓總統喝酒!」有一次,李登輝向來訪的賓客說,現在不能喝酒,只好把家中珍藏的酒送給訪客。

一九七九年,李登輝的長子李憲文與張月雲結婚,一九八一年張月雲生下李坤儀,隔年李憲文卻罹癌英年早逝。獨子的猝逝,讓李登輝與曾文惠夫婦倆相當難過,二人曾在回憶愛子早逝時公開流淚,令人相當不捨。

李憲文去世後,李登輝對獨子的愛,全部轉移到孫女李坤儀身上。李登輝對小名「巧巧」的李坤儀疼愛有加,巧巧也與李登輝感情深厚,與阿公不同的是,李坤儀對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因此,在巧巧成長過程中,李登輝相當保護李坤儀的隱私,有一次,李登輝被記者頻頻追問巧巧的感情生活,還當面喝斥記者。

巧巧出嫁 阿輝伯眼眶紅:真歡喜
二○一五年年底,李坤儀與交往七年的未婚夫趙贊凱步入結婚禮堂,趙贊凱循古禮先到翠山莊迎娶,李坤儀離開翠山莊道別時說「阿公、阿嬤謝謝您!」此時的阿輝伯眼眶泛紅,直說「真歡喜,唯一的孫女(出嫁),栽培那麼久了!」這句話,道盡阿公對孫女的無限疼惜。

*李登輝辭世》提兩國論 彰顯台灣主流民意

前總統李登輝執政長達十二年,兩岸關係在李任內,曾經開啟波瀾壯闊般的史詩,但也曾面臨波濤洶湧的考驗。李登輝在戰略的制高點上,將兩岸定調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雖然引發兩極化的評價,但事實證明,無論是接續執政的扁政府與馬政府,甚至是未來執政的政府,都必須正視台灣人民心中的選擇。

兩岸密使 穿梭運作十年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總統辭世,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他一方面要以各種布局手段穩住野心外露的國民黨內各路大老,一方面也要與對台虎視眈眈的中國當局相互試探,多位被直接或間接授權的「密使」,先是在香港進行接觸對話,隨後更是建立了兩岸當局高層的秘密溝通機制,從九○年代初期開始,直到「兩國論」發表後戛然中斷為止,兩岸密使的運作長達十年之久。

蔣經國在一九八七年宣佈開放台灣民眾到中國探親,讓長期處於閉鎖期的兩岸關係頓時升溫,但一九八九年爆發的六四天安門事件,讓激情立即回到冷靜,台灣人民經由解放軍血腥鎮壓人民的畫面,也開始思考中國這個霸權、威權體制與民主台灣之間,竟有如此巨大的鴻溝。

辜汪會談 兩岸接觸里程碑
李登輝面對黨內勢力渲染其為「隱性台獨」、「獨台」意識,面對因天安門事件出現巨變的中國政權,他深信穩健發展的兩岸關係,才能維繫兩岸和平,前提是必須把中國當局拉到談判桌上。天安門事件後的隔年,也就是一九九○年,李登輝順利當選總統,他在就職演說表明,將儘快結束動員戡亂時期,同年九月更成立「國統會」,一九九一年更接續成立陸委會、海基會,更在兩岸「辜汪會晤」及「辜汪會談」中,達到兩岸階段性政治接觸的頂點。

儘管台灣伸出友誼之手,但中國始終未放棄統一台灣的野心及目標,台灣希望兩岸能夠平起平坐,中國當局則是始終將台灣當做一個地方政府來看待。李登輝以戰略布局眼光進行反制,才能讓兩岸定位的槓桿達到平衡,「兩國論」就是其中的重要布局作為。

國統會在一九九二年通過對「一個中國」的涵義,但中國當局死硬的認定,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九三年八月,中國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用三段論的論述來說明一個中國:「世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李訪美 中國發射飛彈威嚇
台灣尋求國際發展空間,卻惹怒了中國當局。一九九五年李登輝訪問美國,順勢讓中國鷹派抬頭,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六年間,接連對台發動多次飛彈射擊,直接將飛彈射向台灣南北兩端海域,美國派出航空母艦巡弋台海,一九九九年七月李登輝發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引發中國當局的強烈反彈,兩岸關係一度進入軍事對峙的緊張狀態,九二一大地震讓台灣失去兩千四百餘條寶貴的生命,卻讓兩岸關係出現喘息的生機。

縱觀李登輝十二年總統任期內的兩岸關係發展,從原本的波瀾壯闊到波濤洶湧,從不畏懼內外夾攻的攻勢,即便是以戰術上的妥協來牽制黨內壓力,但不影響其戰略布局,台灣人民目前壓倒性的要求維持現狀,這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也必須歸功於李登輝所做的戰略布局。

*李登輝辭世》與民進黨聯手 修憲凍省

李登輝前總統主政十二年期間,與民進黨亦敵亦友,互動關係微妙,他先後與歷任黨主席黃信介、許信良合作,一九九○年由李登輝主導的國是會議,獲「信介仙」力挺,朝野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的共識,李登輝與許信良一九九七年合作修憲,國、民兩大黨完成凍省等重大憲改工程,當年李登輝與民進黨的聯手,使台灣走向民主化之路。

綠營李登輝情結 錯綜複雜
二○○○年卸任總統後的李登輝,因催生新政黨台聯而遭國民黨開除黨籍,由於不滿馬政府傾中,「阿輝伯」後來寄望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包括曾在二○一二與二○一六年兩次總統大選力挺小英,台灣民主發展史若無理念相近的李登輝與民進黨堅持推動台灣本土化,民主發展的歷史進程將更為崎嶇。

黃信介與許信良等不少民進黨菁英,早期有所謂的「李登輝情結」,面對首位本省籍人士當總統,李登輝情結其實是民進黨人錯綜複雜的心理投射現象。擔任總統初期,李登輝黨政軍權力仍不穩固,尤其在國民黨內面對非主流勢力的掣肘,每當國民黨主流與非主流派鬥爭激烈時,民進黨基於理念接近,總是一路相挺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對國民黨非主流派郝柏村等人嚴詞批判。

援引體制外力量 推動政改
當時李登輝推動大幅政治改革,只有援引體制外力量,並借力使力拉攏反對黨。他一九九○年三月回應學運的訴求,提議召開國是會議,透過時任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拜訪黃信介,商請對方帶領民進黨參與這場關鍵會議,但對於是否參與國是會議,民進黨內部引發爭論,國是會議召開前夕,李邀黃到總統府喝茶,向來有話直說的信介仙直誇「總統英明」,流露出濃厚的李登輝情結。

一九九七年修憲,則是李登輝與許信良聯手的代表作,雖然國、民兩黨各有修憲盤算,許信良鍾情於法國雙首長制,國民黨則要拿掉立院的閣揆同意權,雙方的「共同理想」,則是凍省。

李扁關係 曾經形同父子
陳水扁二○○○年當選總統後,卸任總統的李登輝,在政黨首度輪替之初,與阿扁的關係維持一段不算短的蜜月期,李扁關係曾經形同父子,甚至○四年李登輝為力挺阿扁連任總統,發起二二八牽手護台灣運動,堅持先前在各地預演,終於蔚為風潮。

不過,二○○五年扁宋會的十點共識,阿扁重申「四不一沒有」,引發李登輝強烈反彈,陳水扁後來更因捲入扁家貪腐爭議,導致李扁兩人漸行漸遠。如今,民進黨由蔡英文連任總統,儘管年邁的阿輝伯這幾年已鮮少露面,對於台灣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小英與民進黨仍維持尊李基調。

*李登輝辭世》戒急用忍 安度金融風暴

前總統李登輝主政十二年期間,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強勁,政府及民間投資維持一定成長,經濟體質相對較佳,也是台灣能度過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原因;這與當年李登輝堅持「戒急用忍」政策不無關係,避免台灣技術及資金過度失血,讓產業留在國內發展,民眾能夠充分就業,在低失業率及高薪資成長率之下,所得分配也較均化。

產業不出走 低失業高薪資成長
李登輝執政時,對於台商赴中國投資一向審慎,最有名的例子是,一九九○年代,台塑集團擬突破政策限制,在中國投資規模逾七十億美元的「海滄計畫」。根據中國學者撰寫的《篳路藍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產業王國之路》一書,當時政府下達「三大通牒」,若台塑與中國簽訂「海滄計畫」協議,將停止台塑股票交易、下令銀行凍結台塑資金及限制台塑高層主管出境,最後台塑不得不放棄投資。

三大通牒 阻台塑「海滄計畫」
不過,中國對台灣的「磁吸效應」越來越大,一九九四年人民幣大貶,更吸引各國投資。一九九六年九月,李登輝正式提出「戒急用忍」主張,後來更明確規範「高科技、五千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同一時間,政府藉由公共投資(如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及租稅優惠(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政策,積極協助產業轉型升級,成功讓台灣產業結構由石化產業轉向高科技產業;時值美國去工業化,台灣承接其產業鏈的分工,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重鎮。

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席捲泰國、南韓、印尼、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台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政府透過紓困,協助企業度過危機。不過,當時的紓困政策也衍生後遺症,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面對龐大的銀行呆帳及金融弊案,二○○一年底全體金融機構逾放比暴增至八%以上,政府不得不推動金融改革,並成立金融重建基金(RTC),共打銷呆帳一.二兆元。

李主政 經濟成長率平均6.9%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李登輝執政時期,平均經濟成長率約六.九%,平均失業率不到二%,且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一年平均薪資成長十%以上。相較於陳水扁執政平均經濟成長率約四.八%;馬英九執政平均經濟成長率僅約二.八%,且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十五年;李登輝執政時期,台灣經濟表現維持不錯的水準。

整體而言,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雖長期受到工商界及親中人士質疑,卻讓台灣產業技術及經濟發展能維持一定水準;但扁政府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馬政府更是一味開放、無視管理,導致台灣資金、技術及人才大量流向中國。如今,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影響台灣產業優勢,此時回頭檢視「戒急用忍」,很多人已有不同評價。

*李登輝辭世》民主先生 百年僅見政治領袖

李登輝前總統的歷史定位,不必蓋棺,早在他生前即已論定,甚至早在一九九六年,他被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譽為「民主先生」,這個封號,即使在二○二○年的此刻看來,仍無疑是他最適切的從政梗概,可以放在一切的功過檢討與恩怨情仇之上,給予一定的評價。

這個歷史的機遇,以千載難逢都不足以形容,李登輝能在威權強人蔣經國倒下時接掌大位,極其偶然,非人為可以預為安排,事實上,李登輝本人也認為,蔣經國雖然一路拔擢,但是並沒有規劃其為接班人的打算,但是從一九八八年意外開展的十二年權力之路,李登輝這位台灣人總統,在台灣政治的轉折點上,做出了關鍵的目標策定,而且採取步驟逐一達成,則是有意識的行動。

擱置國內統獨爭論 深謀遠慮戰略者
李登輝對於自己的任務,很早就想得很清楚,他曾經告訴幕僚:在其任內不會處理統獨問題,他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推動台灣的「民主化」。設定了這個使命,他確實一步一步在實踐他的擘劃,當一九九六年完成台灣第一次的總統直選,整個拼圖算是組建完成,這時他的政治對手才恍然大悟,李登輝的長期佈局,居然從一九九○年在總統府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就已經著手。這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者。

確實如此,國統會的成立,與同年陸續成立海基會、陸委會,這一系列作為,都是在企圖擱置國內的統獨爭論、穩定外部的挑戰,將兩岸關係的互動定位在事務性問題的處理,以集中精神致力內部的政治革新。進而,一九九一年五月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既是在結束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敵對狀態,更是推動憲政改革的起手式,而這是「民主化」的必經路徑。

動員戡亂時期終止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臨時條款的廢止,進而制定「憲法增修條文」。此前的一個月,李登輝讓「萬年國代」發揮了最後的剩餘價值,通過第二屆中央民意代表產生的法源、名額、選舉方式、選出時間及任期等增修條文,正式終結一九四九年來台後從未改選的威權餘緒,開啟中央民代首度由台灣人民直接投票選出的第一步。

今天我們票選立委,咸認是理所當然的事,然當年要從「代表全中國的法統」轉換為台灣人選台灣代表,遭逢的橫逆極大,李登輝以總統的身分,挨家挨戶去拜訪老代表能夠同意,前行政院長李煥的太太潘香凝是老國代,李登輝當然也去了,當晚下著不小的雨,潘香凝氣到就不開門,李登輝居然就耐著性子站在門口,等了一個多小時,仍不得其門而入,可見改革的阻力。

大中國巨靈「萬年國會」 被畫下句點
不過由於善用民氣,當年三月,爆發了野百合學運;同時懂得策略,退職的代表每人發給五百萬退職金,「萬年國會」這個龐大的大中國巨靈,還是在這位最後強人的手裡給畫下句點。當時的國民黨人鮮有人透析,這只是第一步,李登輝成竹在胸的第二步,就是推動總統直選,建立民選政府體制。更可怕的是,他的改革腳步毫未拖延,一九九一年的八月,李登輝在國民黨成立第二階段憲改策劃小組,著手研擬總統選舉方式問題,可以想像這次遭遇到的驚濤駭浪,遠遠超過前者,李登輝在搞「台獨」的說法,也從政敵間、甚至在對岸中國逐漸散播。

最喧騰於眾的激烈對立,即是一九九二年三月的國民黨十三屆三中全會。當時,國民黨內主流與非主流派,大致兵分為直選派與委選派,展開三天的大辯論,李煥與邱創煥等人不惜中午不吃飯在中山樓排隊,好上台去罵李登輝,年輕一輩的施啟揚、馬英九,身為主要幕僚,卻是委選派的信奉者,黨內分裂一觸即發。剛強的李登輝思忖下任總統實施直選的計畫還有時間,於是同意了妥協方案,不急著在該年底國民大會第二次修憲時強行通過,延緩至一九九四年七月的國大第三次修憲時,果然水到渠成,順利一舉定案。

一九九六台灣大選 兩岸關係分水嶺
一九九六年,台灣的總統由全體台灣住民選出,並由民選的政府與民選的國會分立制衡,這時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一九一二年在中國成立的中華民國已經不同,李登輝認為至此中華民國已經發展出「第二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一九四九年在中國成立的新國家,雙方應該是兩個國家。無怪乎,一九九六年選前,中國江澤民政權會放手解放軍以導彈演習對台灣人的投票進行施壓,應該是洞悉了李的戰略,不過適得其反,兩岸關係從此越過了分水嶺。二十四年後的今天,這個圖像愈來愈清晰,李登輝在權力顛峰之際,一路地鑄造樹立,這是他的長遠眼光,有別於絕大多數汲汲營營的短線政客。

李登輝執政時,日本政治家曾經推崇他是「亞洲百年僅見的政治領袖」,在其人生謝幕的此刻,台灣已經產生了四位民選總統,這個評語似乎依舊成立。沒有疑問,他是一名開創者,如果問李登輝留下了什麼?正是台灣民主的奠基。

*李登輝辭世》推本土化 與國民黨反目

李登輝加入國民黨十七年,就當上國民黨主席,卻在卸下黨主席一年半後,就火速被過去集大權於一身的政黨,撤銷其黨籍。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力推本土化的李登輝,不滿國民黨在野後奉行的路線,雙方漸行漸遠,終致徹底反目。

籌組台聯 延續本土路線
二○○○年世紀之交,台灣首度政權輪替,民進黨執政,但兩年前在國會選舉大勝的國民黨,仍在立法院掌握絕對多數席次,並對執政黨進行堅壁清野的杯葛,讓總統選舉產生的新民意力量,無法在國會彰顯與宣洩。

李登輝清楚掌握這股政治力量的騷動不安,也看準政治版圖即將位移的趨勢,毅然與國民黨分手,籌組新政黨台聯,不僅延續本土路線,也造就李登輝晚年的政治新舞台。

一九七一年,李登輝由農復會主委沈宗瀚介紹給正準備組閣的蔣經國,蔣勸李加入國民黨。同年十月,在王作榮介紹下,李登輝入黨,隔年順利入閣。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一月廿七日,李登輝出任國民黨代理主席,同年七月正式成為國民黨主席。短短十七年,李登輝就從一介黨員,成為號稱有千億黨產、百萬黨員的政黨最高領導人。

短短17年 成國民黨領導人
領導國民黨十二年後,二○○○年三月十八日,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第十任總統,國民黨結束台灣長達五十五年的統治,大批國民黨支持者包圍國民黨中央,要求李下台負責。三月廿日,李登輝卸任主席,由連戰繼任。

卸任初期,李登輝與國民黨中央關係不差,國民黨敗選進行改造、辦理黨員重登記時,李登輝還繳納了一萬元終身黨費,成為終身黨員。

不過,該年十月底的核四停建案,成為國、親、新三黨合組在野聯盟,對抗執政黨的契機;二○○一年初,北檢偵結興票案,對宋楚瑜不起訴,連戰當家的國民黨,決定放棄再議。興票案的發展,讓國親間的合作態勢更加明朗。

在野黨持續對民進黨施政掣肘,讓李登輝越來越看不下去,決定籌組「自己的」政黨,投入二○○一年底的立委選舉,幫民進黨擺脫少數執政的困境。

二○○一年八月十二日,台灣團結聯盟成立,被尊為「精神領袖」的李登輝上台痛批,這一年政黨間充斥著沒有是非的惡質爭鬥。九月一日,李登輝公開為台聯候選人站台。

九月廿一日,國民黨考紀會以「替他黨助選」、「惡意攻訐本黨」等理由,撤銷李登輝黨籍,並於廿六日中常會完成備查。這是國民黨創黨一百多年來,首度對前黨主席動用黨紀,李登輝成為國民黨首位被撤銷黨籍的前主席。

斥國民黨 從反共變聯共
李登輝當時則回應說,國民黨從當初的「反共」到現在的「聯共」,這些偏離路線的人,才應該先處理。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第五屆立委選舉投票,成立三個多月的台聯戰果豐碩,共當選十三席立委,民進黨也囊括八十七席,首度成為國會最大黨。國民黨則在台聯、親民黨左右侵蝕下,只取得六十八席,席次由上屆的一二三席整整掉了五十五席。選舉結果,正是人民對政黨路線與作為的直接檢驗。

李登輝與國民黨的親疏分合,不僅是政黨間合縱連橫的縮影,也反映新舊政治力量在兩岸議題上的扞格,這些衝撞,廿年後的今天,仍持續在台灣上演。

*蔡英文:台灣民主歷程 李登輝貢獻無可取代

李登輝前總統昨辭世,蔡英文總統表達最深的哀悼與不捨,也期望家屬節哀,蔡總統認為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在台灣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他離世是國家的莫大損失。她並指示全力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務使治喪儀典哀榮隆重。

治喪事宜 比照國葬規格
總統府表示,關於治喪事宜,會由總統明令治喪大員,府方也將召開治喪大員會議,成立工作小組。今日上午將由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召開治喪工作會議。

據指出,李登輝是基督徒,李登輝治喪事宜將比照國葬規格並尊重家屬意願與基督教儀式。曾是三軍統帥的李登輝是否安葬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須等召開治喪會議後才會明朗。

蔡英文昨晚透過臉書說,她已和李前總統的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同時也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她回顧,九○年代曾和李前總統共事,他對民主化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國家主權的堅定態度,讓人印象深刻。她後來擔任總統,有時會向李請益,李總能秉持長者的風範,和她分享從閱讀中得到的新知,鼓勵在做決策時,保持一顆謙卑勇敢的智慧之心。

蔡英文說,李九十八年的人生,經歷許多歷史的轉折。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李登輝辭世 連馬不捨 國民黨哀悼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國民黨昨晚聲明表示,李登輝走完其九十八年傳奇的一生,台灣歷史也翻過一頁。李任內終止動員戡亂,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帶領台灣民主轉型,他是中華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統,也曾是國民黨主席,但也讓國民黨走向完全不同的階段。

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昨晚聲明回應,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台灣許多政治人物,都曾經是其部屬,對李辭世感到不捨,並向家屬致上誠摯哀悼之意。

馬辦指出,李登輝繼已故前總統蔣經國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後,進一步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對台灣民主化有其貢獻,值得國人肯定。雖然李卸任總統後政治理念發生巨大轉變,馬英九仍感念他對國家的付出,相信歷史將有公正客觀評價。

昔日擔任李登輝副手的前副總統連戰,由其辦公室主任彭國省昨晚表示,連戰聞訊後感到不捨,並向家屬表達慰問之意。連戰肯定李登輝是推動民主深化的推手,制定國統綱領,並開啟兩岸協商。雖然彼此在部分立場有歧見,但李的功過是非,留待歷史論斷。

*慈悲寬容 李登輝一生深愛台灣 黃昆輝哀痛談李貢獻 讓台灣從威權體制邁向民主化

前總統李登輝三十日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九十八歲。前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受訪哀痛談及「民主先生」一生對台灣民主的貢獻,回顧當年追隨老人家為台灣民主打拚的過程強調,李登輝先生對台灣民主的偉大貢獻,可從「推動政治民主化」、「強化主權國家定位」及「提高台灣主體性」三個層面來講。

推動政治民主化 李扮火車頭
黃昆輝談及,台灣能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過程充滿荊棘波折。蔣經國先生逝世後,李登輝先生依憲法繼任總統,無論是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回歸憲法、推動六次修憲、廢除萬年國會、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一九九六年總統直接民選,李前總統皆扮演「火車頭」角色。李前總統在同時維持社會繁榮,沒有社會動盪及流血情況下,成功推動這項浩大、艱難、偉大民主化的政治改革工程,被國際譽為「寧靜革命」,時代週刊更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這其實得來不易。

黃昆輝指出,推動民主化是滿布荊棘,因為中國國民黨有根深柢固的法統觀念,且有一種既得利益者思維,保守勢力相當頑強,李登輝當年勢單力孤,要廢除萬年國會,需要國大代表修憲把自己趕下台,這是何等不容易之事;但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李登輝拜訪好多位老國代闡述台灣未來,贈送著作讓其閱讀,總算修憲終結萬年國會。

他說,隨後李推動總統直選,在國民黨內先成立「憲政改革小組」,當時國民黨內意見分歧,在臨時中常會及之後的三中全會上,激烈爭辯。當時國民黨部分重量級政治人物非常反對直選,擔心總統若由台灣人民直選,就沒有中國的代表性,中國國民黨有一天會失去政權,為了避免內部對立裂痕加劇,乃延緩兩年處理。

台灣生存發展 非走民主不可
黃回憶,李前總統當年研判支持總統直選的民意會慢慢高漲,設法改變國民黨中央委員的結構,將地方縣市長、議會議長納入當然中央委員,讓本土派成為多數,後來社會支持總統直選民意日益高漲,最後才順勢通過該案。

「李登輝一生深愛台灣。」黃昆輝說,李具有宏觀國際視野,對於國家未來有高瞻遠見,知道台灣的生存發展之道,就是非走民主道路不可。有句話令黃印象深刻,「我、李登輝,希望一直到臨終瞬間,都不會怨恨任何人,能夠像牛一樣,亦步亦趨啊,亦步亦趨的守護國土,順乎民之所欲,為了我所熱愛的台灣一直工作下去。」這句話顯示李前總統的慈悲、寬容與熱愛台灣,令人感動。

黃昆輝提及,李前總統可說是為台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一生有強烈的使命,有堅定信仰及實踐力,從不放棄信念,這也是「推動政治民主化」、「強化主權國家定位」、「提高台灣主體性」能成功的關鍵所在。總統直選後,李登輝深切體認中國會一直持續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更會否定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他認為台灣應提高國際能見度,讓世界看得見台灣存在的事實。

曾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黃提及,李前總統第一步是先推動務實外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主張「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不可或缺一部分,更想要併吞消滅台灣的威脅下,李認為台灣的國家定位非常重要。於是,李登輝在一九九八年成立「強化中華民國國家主權地位研究小組」,邀時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蔡英文博士擔任小組召集人,召集國內法政專家研究主權問題,當時蔡英文曾訪問英國、歐洲等國際法學者,一九九九年提出隸屬國安層級的研究報告。

黃昆輝強調,研究報告序文開宗明義指出,兩岸關係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因為從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從未治理、管轄過台灣,沒有徵過一個兵、收過一塊錢的稅。而台灣歷經民主化是一個自由、民主國家,所以李前總統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就根據這份報告,明確宣示兩岸關係是國與國的關係,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不是隨興憑空說話,而是早已作了審慎的研究。

宣示兩國論 強化主權國家定位
黃昆輝談及,其用意是要給國人海內外同胞一個「國家主權明確定位」,這件事影響極為深遠,更是向國際宣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或缺一部分,這是台灣歷史上非常重大的里程碑。
他透露,李前總統做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宣示後,當然引起中共強力抨擊,美國政府反應也不小,外界有質疑美國是台灣最好盟邦,要講「兩國論」前怎沒先向美國打招呼?對此,李私下曾對他說,「我若先向美國打招呼,這句話還說得出來嗎?這不過是簡單歷史事實的陳述,沒有什麼了不起!」

凝聚國人團結 提高台灣主體性
黃昆輝指出,當時國內主要政黨及民眾多支持「兩國論」,各家媒體民調皆顯示有過半數的民意支持,這是李前總統傾聽民意後所做宣示,讓國人了解國家要追求的目標,藉此凝聚國家認同,促成更進一步的團結發展。

他說,到了一九九九年,李登輝擔任總統後期曾邀請宗教界領袖、專家學者研究推動「心靈改革」,李想透過學校教育、社會宣傳培養國人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以及讓台灣人民知道台灣的國家主權地位,使其瞭解如何作好國家的主人。因時間太短,總統任內來不及落實心靈改革,李登輝卸任後繼續推動民主深化,二○○二年成立群策會,也開辦了李登輝學校擔任校長,希望能培育青年熱愛鄉土、認同國家情操。

黃昆輝提及,李前總統每年都舉辦多場論壇,第一場論壇就是討論「邁向正常國家」,更邀請專家學者編撰「台灣廿一世紀國家總目標」及「願景.台灣系列」十六冊書籍,涵蓋台灣歷史、地理、文學、音樂等,對提高台灣主體性,發揮了相當大影響力。

他不捨哽咽地說,李前總統主政期間,讓台灣從威權體制邁向民主化的國家,「政治民主化」可說是台灣人民最寶貴資產,雖然李前總統耆壽辭世,身為部屬仍百般不捨,他的身影會永遠活在後人的心中。

*李辭世 日本政要紛表哀悼

前總統李登輝過世消息,卅日晚間成為全日本媒體焦點,網路關注程度可謂空前,包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等多名日本政要,都在第一時間表達哀悼之意,日本推特湧入爆量的網友留言,有網友更因「巨星殞落」傷心流淚。

小池百合子:跟李學到政治該有樣貌
台灣發布李前總統過世的消息後,日本媒體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出快訊,新聞立即登上各大網站頭條,推特迅速湧入網友的哀悼留言。有網友提到,明治天皇於一九一二年七月卅日駕崩,李前總統在同一天辭世雖是巧合,卻也令人感受到他的非凡。還有網友表示,任何一位國外政要過世,都沒有像李登輝辭世這樣讓日本人感到傷心和遺憾。

小池百合子雖然正忙於應對日漸升溫的武漢肺炎疫情,但得知李前總統過世,立即在臉書貼文表示哀悼和感謝之意。她表示,從李登輝先生身上學到了領導力、政治該有的樣貌,還有後藤新平及八田與一的功績等各種事物。

岸信夫在臉書貼出與李前總統的合照,他說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五年前的二○一五年七月,李受邀到日本國會議員會館發表演說。岸信夫說,李前總統是「台灣民主之父」、「亞洲偉大的哲人」,他的辭世令人感到相當悲慟。

日本跨黨派議員組成的日華議員懇談會,也由會長古屋圭司發表悼辭,表示李前總統不但是一位知日派,也是一位充滿智慧與涵養的出色領袖,他比日本人更理解日本精神文化,畢生為日台友好與強化雙方信賴關係而努力,該會向這位歷史上的偉大人物表達最高敬意。

*紐時:李登輝對中國從未讓步

美前國安顧問波頓悼念「自由世界會想念他」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病逝,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法新社等國際媒體,均著重於被「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致力推動台灣本土化、民主化、堅持台灣主權的政治遺緒,以及他提出「兩國論」為當時兩岸關係掀起的波瀾。紐約時報說,李登輝帶領台灣從專制統治變成亞洲最繁榮的民主政體之一,堅持台灣主權,在與中國的爭端上未曾讓步。

中國媒體多簡短報導 評論不多
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在推特發文悼念「一位偉大的民主領袖」,「自由世界會想念他」,並為李登輝家屬與親友祈福。中國媒體晚間多以簡短方式報導李登輝逝世,且評論不多,但中國網友在社群平台的留言,仍以「還沒看到統一就過世」等諷刺及負面語句居多。

紐時指出,在國民黨獨裁統治年代踏入政壇的李登輝,一九八八年擔任總統後,破除蔣家專制體制,瓦解獨裁統治,並以推動「新台灣人」概念,努力化解本省和外省人之間的敵意;對中國採取戰略模糊政策,試圖在國際展現台灣主權的舉動,不時挑起中國武力恫嚇,但北京對他的攻擊,反而使他更受到台灣人支持。

路透、法新社和美聯社指出,李登輝對中國的強硬言語、尋求建立台灣人自己的身分認同,引起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共鳴;他為台灣帶來直接民選等民主改變,為成為現代、自由社會,爭取被國際社會當作主權國家對待鋪路。

BBC:李是台灣主權捍衛者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中文網指出,李登輝一九九九年提出「兩國論」,掀起兩岸政治風暴,一度使兩岸關係跌至谷底;他在國民黨內權力鬥爭展現高超政治手腕,但也有人批評稱他掌權期間與財團、地方派系接觸過於密切,及美化日本殖民歷史。BBC和「德國之聲」(DW)都點出,李登輝即使卸任後,仍深深影響台灣政治,是台灣主體意識的重要捍衛者。

(自由時報)
--
*永別了民主先生 李登輝98歲病逝
4分鐘

前總統李登輝主政12年,帶領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享「民主先生」美譽。法新社

1923/1/15~2020/7/30
永別了,民主先生。前總統李登輝昨晚19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耆壽98歲。李前總統2月8日晚間因喝牛奶嗆到,深夜急送醫,因吸入性肺炎留院治療。北榮昨說,李住院174天期間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醫療團隊昨與家屬討論後,尊重家屬決定停止藥物支持,李昨離世時表情安詳。

北榮表示,李登輝臨終前,所有家人都在場,並由牧師主持家庭禱告,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總統蔡英文昨對李辭世表達最深的哀悼與不捨,認為李在台灣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蔡指示總統府及相關部門全力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務使治喪儀典哀榮隆重。
總統府昨說,將依往例由總統明令治喪大員、成立國喪工作小組,府今將召開治喪工作會議,在尊重家屬的意願、符合慣例體制及卸任元首身分的原則下妥善辦理李身後事宜。李登輝大體將暫存北榮太平間。府將在台北賓館設立追悼處,供民眾悼念。

臨終前愛妻至親陪身邊
李登輝在北榮住院治療期間,屢傳病危。本月28日再傳病情惡化,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天(29日)早上赴北榮探視;李登輝妻子曾文惠也在11時30分抵達北榮,直到傍晚6時才離開,媳婦張月雲也伴曾文惠赴北榮;李登輝女兒李安妮、女婿賴國洲前晚也到翠山莊陪伴曾文惠。
昨中午,曾文惠再度出門,赴北榮陪伴李登輝最後一程,媳婦張月雲也陪同前往。據了解,長期住院,李登輝腎臟功能也開始衰退,須透過洗腎維持機能;北榮昨也證實,李登輝確有急性腎損傷。
對於李登輝病情,北榮昨說,李登輝2月8日因嗆到送北榮時,經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住院期間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昨與世長辭。北榮也說,照顧李登輝這段時間,醫療團隊感受到李與家屬的親情;李即便身體耗弱時,他的眼睛還能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的照片、影片,令人感動。
對李登輝辭世,曾任李登輝副手的前副總統連戰昨表達遺憾,並肯定李登輝對國家重大建設發展的付出。前總統馬英九也感到不捨,並對李夫人及家屬致上誠摯哀悼之意。日本媒體也高度關注李登輝消息,放送協會(NHK)第一時間即發出快報,日本雅虎新聞網站也把李辭世的新聞放在頭條,不少日本網友在新聞下方留言表示「感謝」。

走過日治威權推動民主
國際政壇人士也紛紛表示哀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弟、自民黨議員岸信夫在臉書發文致哀,向「台灣民主之父」表達真誠慰問。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在推特發文寫道:向台灣人民致哀,波頓讚譽李前總統為「偉大的民主領袖、有遠見且務實,自由世界將會懷念他」。
1923年出生的李登輝走過日治、威權統治、民主化,3個台灣重要時期。李在前總統蔣經國逝世後接任,自1988年至2000年任中華民國總統,主政12年間從事體制內改革,奠定台灣民主化基礎,讓2000年政權得以和平轉移,台灣朝向政黨政治發展。李主導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有人謂之「寧靜革命」,也讓他獲得「民主先生」的美名,卸任後仍持續左右台灣政局發展,堪稱20多年來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

李登輝總統任內10大貢獻
1.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1991年4月22日國民大會三讀通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李登輝在30日頒布總統令,宣告動員戡亂時期於當年5月1日終止
2.廢除萬年國代
.終止第一屆國大代表、立委遞補規定,國大代表1991年全面改選,1992年立委全面改選
3.總統民選
.1992年推動修憲,將總統原由國大代表間接選舉,改為人民直接選舉,李登輝1996年當選首屆民選總統
4.省長直選
.1994年首度進行台灣省長、台北巿長、高雄巿長直選
5.推動務實外交
.李登輝一改過去蔣中正、蔣經國總統任內的「漢賊不兩立」原則,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的場合,並加強與新加坡等無邦交國互動
6.加入GATT
.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現改制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7.強化國防
.1992年分別向法國、美國購買幻象2000型、F-16戰機,國內並自行完成IDF戰機研發及量產
8.中華民國在台灣
.1995年返回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為題發表公開演說,首次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國家定位
9.戒急用忍
.面對當時企業界西進中國大陸浪潮,李登輝1996年提出「戒急用忍」政策,明定高科技、5000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3種投資應對大陸「戒急用忍」,以免台灣過度失血
10.政黨輪替
.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敗選,時任總統的李登輝維持政局穩定,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進黨籍繼任總統陳水扁

李登輝 98歲
出生地:新北市三芝
信仰:基督教長老教會
學歷: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碩士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
.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林經濟科肄業
.台北高等學校畢業
家庭:夫人曾文惠,育有1子李憲文(歿,妻張月雲,身後留下女兒李坤儀)、2女李安娜(夫婿黃循武)、李安妮(夫婿賴國洲)
從政經歷:
.1972-1978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78-1981 台北市政府直轄市第4任市長
.1981-1984 台灣省政府第11任主席
.1984-1988 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
.1988   國民黨代理主席
.1988-1990 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繼任)
.1988-2000 國民黨主席
.1990-1996 中華民國第8任總統
.1996-2000 當選中華民國第9任總統
.1996-2000 國家統一委員會主委
.2001   遭國民黨撤銷黨籍,推動台聯成立並成為台聯精神領袖

李登輝年表
1923年 出生於新北市三芝區
1943年 台北高校畢業,前往日本就讀京都帝國大學農業部農林經濟學科
1946年 返台讀台大農業經濟學系
1949年 台大畢業;與曾文惠結婚;入共產黨,隔年退黨
1952年 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農業經濟
1953年 返台任省農林廳技士及經濟分析股股長,兼任台大講師
1965年 赴美國康乃爾攻讀經濟學博士
1968年 獲農經博士;返台任農復會技正並兼台大教授
1971年 加入國民黨
1978年 出任台北市長
1981年 出任台灣省主席
1984年 出任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
1988年 蔣經國病逝,李繼任總統,並出任國民黨主席
1989年 首度以「來自台灣的總統」之名訪問新加坡
1990年 當選第8任總統;設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大陸委員會、海峽交流基金會等處理兩岸關係機構
1991年 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完成第一階段修憲,國大全面改選
1992年 立法院全面改選
1994年 赴菲律賓、印尼及泰國訪問;國大通過總統直選條款修憲案;台灣省長與北高市長首度民選
1995年 赴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首度以元首身分公開對二二八事件道歉
1996年 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民選總統;召開國家發展會議達成凍省共識
1999年 宣布不競選連任;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主張
2000年 陳水扁當選第2任民選總統,政權和平轉移,李推動成立「台灣團結聯盟」
2001年 遭國民黨撤銷黨籍;赴日動心臟導管手術術後追蹤
2004年 偵查國安密帳,台北地院首度傳喚李和國安局會計長徐炳強對質
2007年 赴日接受首屆「後藤新平獎」並發表演說
2011年 特偵組指李不當挪用國安密帳內的奉天專案基金,起訴李;李罹患大腸癌
2012年 4月份起,展開地方基層巡迴訪問,媒體稱為「生命之旅」
2015年 孫女李坤儀結婚
2016年 在新書《餘生》中稱釣魚台列嶼不歸屬台灣
2020年 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嗆咳引肺炎反覆感染 致多重器官衰竭不治 病中仍眼神炯炯望家人

堅毅抗病
前總統李登輝2月喝牛奶嗆咳,送至北榮檢查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因他高齡近百歲、有多重慢性疾病,住院過程反覆感染,最終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逝世。其主治醫師昨晚說,李即使身體耗弱,仍能炯炯有神看著外曾孫女的影片、以眼神和家人交流,但李這2、3天休克較嚴重、互動變微弱,討論後尊重家屬決定,昨不給予藥物支持後逝世。

北榮指出,李登輝2月8日晚間嗆咳導致呼吸困難,到院檢查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2月17日傍晚,李坐輪椅在病房區活動時突發心因性休克,立即CPR急救並使用呼吸器,因李已高齡98歲,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於昨晚7時24分逝世。

「有時放手比留下好」
李的主治醫師、北榮重症醫學部部主任林永煬昨晚表示,這段期間他感受到李是生命勇士,把生命託付給北榮,即使身體呈現多種休克狀態、考驗醫療團隊,仍在與家屬合作下一次次克服。
李登輝雖大部分在昏迷狀態,有時仍可用眼神和醫療團隊、親人互動。林永煬回憶,李與家人關係非常緊密,即使身體耗弱,李仍能看著家人以眼神交流,也能在聽到影片中的外曾孫女聲音時,炯炯有神看著影片,令醫療團隊非常感動。
北榮副院長兼發言人黃信彰說,本月23日李登輝因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之後幾乎都是昏迷狀態,雖使用強效抗生素仍無法挽回病情;林永煬說,這2、3天李休克較嚴重,互動狀況也變微弱,醫療團隊和家屬討論後,決定尊重生命真諦與家屬決定,昨就不給予藥物支持。
林永煬說,在李登輝沒有生命跡象後,才拆除全部維生設備,李離世時表情安詳;這次醫療團隊也體認到醫病共享決策的價值,「有時放手比留下來好。」
北榮顧問、心臟科特約醫師陳雲亮說,李登輝臨終前家人都在場,由牧師主持家庭禱告,進行「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四道人生,陪李走完最後一程;李2003年起在北榮接受照顧,團隊很榮幸也很驕傲能照顧李到最後一刻。李在北榮的醫療團隊約30人,包括感染科、胸腔科、腎臟科、神經科、外科部、內科部等。

糖尿病模範親拍廣告
細數李登輝病史,體內曾置放至少12支血管支架,還曾因中風、跌倒、腎臟炎、大腸癌、糖尿病、白內障、腰椎骨刺等各種疾病住院。面對疾病治療,李向來明快果決,如2015年11月底深夜,他自覺右手麻麻的即趕緊就醫,確認輕微中風;2011年健檢發現罹大腸癌第二期,得知病情僅2小時就決定開刀。
罹糖尿病30多年的李登輝,因遵從醫囑「乖乖打針」注射胰島素,隨身攜帶記錄血糖值的小冊子,被視為自動自發的模範病人,也曾拍廣告鼓勵糖尿病友,有些醫師會以他為例,鼓勵患者好好控制血糖,通常成效不錯。

*血管裝12支架 日籍名醫來台操刀

前總統李登輝曾因血管阻塞,體內至少置放12支血管支架,是台灣置放支架數量數一數二的名人,也常被心臟內科醫師拿來當成「教材」。不具名的醫師分析,只要血管管徑阻塞達7成,為防止血栓等意外就須置放支架,數量多代表李的血管已甚為脆弱,對三高問題耐受力不佳,身體一直處於高危狀態,加上年紀大,若發生嗆到等意外狀況,即可能威脅生命。

李登輝做過5次支架置放手術。首次在台大醫院;第二次是2000年他最信任的日籍醫師光藤和明來台,在台大醫院「指導」手術,引起台大醫師強烈反彈;2001年4月李赴日接受術後6個月檢查,又發現有一條血管阻塞,光藤立即為他放置一個新的血管支架。
後來李登輝和台大醫院鬧翻,轉到北榮治療,2003年在北榮再次由光藤和明操刀手術,引發外界批評「通血管耍特權」。
李登輝最後一次心臟手術,是2013年在北榮放置椎動脈支架,其主治醫師陳雲亮曾說,李的支架包括心臟血管11支、椎動脈1支,當時李以9旬高齡裝椎動脈支架,醫療團隊即透露,應是該手術的世界最高齡患者紀錄。

VJWMDVYKEATDWDZIIJVLF4VDUQ.jpg (760×1096)

*「民主貢獻無可取代」蔡賴哀悼「失去亦師亦友的長者」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與世長辭,綠營政治人物紛紛表達悼念。總統蔡英文對李辭世表達最深的哀悼與不捨,並強調李在台灣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李的離世是國家的莫大損失。蔡指示總統府及相關部門全力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務使治喪儀典哀榮隆重。

「在台人記憶中存在」
副總統賴清德在臉書貼出他和李登輝的合照,悼念李榮歸天家,是國家巨大損失,「對我而言,失去一位亦師亦友的溫暖長者。」賴說,李從不吝與他分享人生哲學及為政之道,就是謙虛、冷靜和忍耐,「而權力越大越要保有崇高的道德和堅定的信仰,他的期許和鼓勵,我都銘記在心。」
「謝謝您,登輝先生!」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他和李登輝在同一個時代為我們的國家服務,也一起守護這塊土地。一直到李住院前的一次促膝長談,李仍心繫台灣的發展。李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有關鍵的角色,會在這代台灣人的記憶中深刻存在。
監察院準院長陳菊昨也在臉書發文哀悼,「我們感傷、萬分不捨,我們失去了一位帶領台灣落實民主改革、走向世界的民主先生」。陳也謝謝李登輝,「因為他的勇氣和堅持,讓台灣政黨和平轉移,也確立屬於2300萬人的國家主權定位,為台灣人奠定世代相傳的台灣主體意識。」
總統府祕書長蘇嘉全表示,政府會成立國喪委員會,在家屬同意下,由總統府主持、內政部協助執行。蘇指出,在李任內台灣結束威權體制、邁向民主轉型,開創今日民主政治的基礎格局,終成為亞洲民主典範、傲然立世,李因此受國際媒體譽為「民主先生」。

「引領國家走出威權」
蘇嘉全說,李登輝致力推動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對於建構台灣主體性、凝聚國家認同,有歷史性的貢獻。在歷史的關鍵點,感謝李選擇民主、選擇台灣,並以堅毅的領袖精神,引領國家走出威權幽谷,走向台灣本位與人民優先的道路。李是大家永遠的「阿輝伯」,相信台灣人民將永恆懷念他的貢獻。
此外,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灣團結聯盟也指出,李一手催生的台聯除對李辭世深感不捨之外,更盼望深愛台灣的國人,秉持李堅毅的精神,繼續努力,使台灣的民主更臻成熟,主權得以圓滿。

*世界各主流媒體 發快訊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國際媒體昨在第一時間搶先報導。日本放送協會(NHK)、《朝日新聞》等日本主流媒體都以快訊報導,並稱李登輝是台灣民主之父。中國環球網、鳳凰新聞,也引述台灣媒體消息,描述「台灣前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病故的消息。

日本放送協會(NHK)在第一時間就以快訊報導李登輝逝世的消息,且一度是網頁頭條。報導指出,李前總統對台灣實施首屆總統直選以及台灣的民主化盡心盡力,他在總統任內透過改革議會制度促進民主化,並積極參與國際外交,強化台灣國際影響力。報導也提及他是知名的親日派人士。
日本雅虎新聞網站昨一度也把李前總統辭世的新聞放在頭條,不少日本網友在新聞下方留言表示「感謝」。日本各大電視台也以跑馬燈字幕,播送李前總統辭世的消息。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指出,李登輝在總統任內推動總統直選,讓民主政治在台灣扎根,他是精通日本事務的政治家,在日本,包括政界等各界有許多知己友人。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李登輝推動中國國民黨一黨獨裁體制的改變,被稱為「台灣民主之父」。他於1996年透過台灣首屆總統直選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但他被中國批評為「台灣獨立派」。李登輝會講流利的日語,對日本友善,所以深受許多日本人敬愛。
另外,《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美聯社、半島電視台等西方媒體也陸續報導李前總統辭世消息。

*曾搭檔參選 連戰:功過留世人論斷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7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對這個不幸的消息,過去曾任李登輝副手的前副總統連戰,昨表示遺憾,並肯定李對國家重大建設的付出。前總統馬英九昨也透過辦公室表示,對李辭世感到不捨,並對李夫人及家屬致上誠摯哀悼之意。

李登輝執政12年,兼任國民黨主席,與國民黨內諸多要角都有深厚關係,其中連戰更曾是李的副總統。而馬英九則是在1998年競選台北巿長時,李登輝在選前之夜牽起馬的手,以「新台灣人」為馬背書,開啟馬走向總統大位的政治路。但隨著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敗選,李登輝與國民黨決裂後,李與連、馬等國民黨人士,即漸行漸遠。
對於李登輝辭世,連戰表示表達遺憾,並肯定李登輝對國家重大建設發展的付出。連戰提到,1996年李登輝擔任國民黨主席、他擔任副主席,並一起搭擋參選民選正副總統,雖然之後對於國家、民主和文化等議題有歧見,但這些功過是非留給世人論斷。
馬英九辦公室說,李登輝曾任中華民國元首與中國國民黨主席,帶領國家與黨的發展,台灣許多政治人物都曾是他的部屬;對於李前總統辭世,馬英九感到不捨。

*獨子早逝 親抱到停屍間 畢生最大傷痛 葬禮冷靜 人後崩潰啜泣

天倫抱憾
李登輝一生不缺榮華富貴,也曾是台灣最有權力的人,唯一遺憾就是兒子李憲文早逝,外人或許看不到李登輝崩潰痛哭的一面,他看起來永遠是那麼理智冷靜,但身邊親近的人都知道,兒子是李登輝這一生最大傷痛,在兒子過世後他甚至曾動念去當牧師。

李憲文出生於1950年,文化大學政治系畢業後,曾赴日本短期深造,回台後攻讀博士班,之後就在媒體工作。李登輝對兒子管教嚴格,李憲文內心渴望感性的父愛,李登輝卻總是理性的爸爸,但父子也曾有許多溫馨的回憶。

興奮兒考上博士班
李憲文病榻中曾於《中華日報》副刊發表「我的父親」一文,提及7歲那年,爸爸給了他一根釣竿,那是父親親手製作,那根釣竿對他意義重大,就好像女孩子擁有生平第一個洋娃娃一般。
李憲文也很想念兒時和爸爸在田裡打棒球,一個投一個接,「或許是孩子的獨佔心理吧?我覺得打球時的父親是完全屬於我的,我一心一意地想接好父親投過來的每一個球,只因為我是那麼急切地想證明自己會是他最相稱的玩伴。」
松江路的童年回憶,是李憲文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當夕陽拖長了影子,望著父親頎長的身影,我從來沒有那樣迫切地希望自己快點長大,長到我的手可以搭在父親的肩上,一如他總搭著我的肩一樣,到那時我們可以一起做更多的事、說更多的話。」
李登輝對兒子雖然嚴格,但哪有父親不愛孩子的?好友黃大洲說,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時,有一次在台北市黨部開會,會議中途突然離席,興奮告知「憲文考上博士班了!」可見其對兒子的期許與重視。

不論幾年眼淚都在
1979年,李憲文結婚,沒多久傳出罹患鼻咽癌,1982年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32歲。親友透露,李登輝在愛子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悲慟不已,院方要將李憲文遺體移到太平間時,李登輝不願愛兒躺在冰冷冷的停屍台,抱著兒子一步步走向停屍間。
李憲文過世後不久,李登輝在家裡舉行禮拜儀式,妻子曾文惠早已哭得眼紅,穿著深色西裝的李登輝,表情嚴肅、挺直腰坐著,直到禮拜結束,身旁人才聽到啜泣聲,原來李登輝已彎下身子,把臉埋進了手掌裡。
李登輝後來在媒體提及喪子之痛,不論過了多少年,想起早逝的兒子,「心裡還是會流眼淚,還是會痛,眼淚也一直都在」。

SJ5BTX4UXAST7UCJGVBPNZ42LU.jpg (760×465)

*情牽曾文惠一甲子「有妳陪伴沒遺憾」

李登輝和妻子曾文惠結縭70餘年,拘謹木訥的李登輝並非浪漫派,但在晚年夫妻感情卻越醇越香,不僅會公開親吻臉頰秀恩愛,偶爾也會撒嬌逗逗老伴。李登輝從不說肉麻話,說出來的卻句句情深,他曾告訴妻子,「如果有一天我要走了,我一定要在走之前,緊握妳的手……在妳的扶持和陪伴下,我已經非常滿足,沒有遺憾。」

木訥男突開竅「我愛你」
李登輝和曾文惠從小就認識,都是淡水三芝人,2人的父親是小學同學,又是農會同事。李的祖父是日治時代的保正(相當於今日村長);曾文惠的祖父則是三芝鄉鄉長。曾文惠出生時,李登輝的祖父曾幫她算命,說她很好命,還笑稱「將來就嫁到我家好了」。
這段姻緣看似命中註定,但李登輝的特質才是吸引曾文惠的地方。有別於家中的姊姊和妹妹都嫁給醫師,曾文惠選擇嫁給當時在大學擔任助教的李登輝,已故的獨子李憲文曾在一篇散文透露,「母親之所以嫁給這個佃農之子,是看他愛讀書,常流鼻涕、很可愛。」
李登輝娶了曾文惠後,從學界轉入政界忙於公事,曾文惠從不抱怨,甚至以丈夫成就為榮。李登輝卸任總統後,曾文惠曾說,丈夫是背著台灣十字架,受委屈、沒怨懟,「他卸任後,我以為我把先生找回來了,但還不是我的,還是屬於台灣的。」
李登輝這幾年生活低調,偶爾和妻子曾文惠出現在新聞版面,當年木訥寡言的老公,像是突然「開竅」了,不僅在壽宴時大方說:「老婆,我愛妳!」看老婆挑個胸針挑半天都不滿意,雙手輕放妻子肩膀,輕聲撒嬌說:「好啦,很漂亮了!」曾文惠羞得說不出話,臉上卻是滿滿的甜蜜笑容。

*每次李坤儀夜歸 阿公化身狂call魔

李登輝早年喪子,為了彌補親情遺憾,將所有的愛轉移給孫女李坤儀,還為了孫女戒酒、戒菸,保持健康體態,沒想到個性嚴肅的李登輝,為了保護孫女,也曾當過「狂call魔人」。

挑孫女婿「最重要是真心」
李坤儀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或許是早年喪父,母親管得嚴,阿公疼她卻也會要求,好在她很自律,鮮少讓阿公擔心。後來出國念書,阿公常打電話噓寒問暖,返國後只要晚上10時未回家,「阿公就一直call、一直call」,她只好當個準時的「輝姑娘」,以免阿公連環call。
李坤儀外型亮眼,自然有追求者,李登輝對於未來孫女婿,也有預設「理想型」,2006年受訪時提及孫女長得高,丈夫身高最好超過180公分,李坤儀老公趙贊凱正是標準高富帥,李登輝卻說:「英俊和身高無路用,最重要是有沒有真心,有沒有疼惜她。」對孫女的保護溢於言表。
2015年李坤儀結婚時,或許是卸下總統重責,嚴肅的李登輝越來越幽默,明明在婚禮上不捨哽咽,受訪時卻說他才沒有哭咧,還說哭的是其他人,但問到會不會不捨孫女出嫁,李登輝才說:「是有些不捨,但也要放手啊!」

*廢「萬年國會」落實台灣民主改革

李登輝總統從1990年開始積極推動憲政改革,先後完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會全面改選、地方自治法制化,台北、高雄2直轄市長及台灣省長直接民選、總統直接民選、精省等重大改革。由於李登輝是落實台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被稱為「民主先生」。

其中,1948年制定的《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賦予總統緊急處分與戒嚴不受《憲法》約束的權力。1960年代,為讓蔣中正連任總統,再次修改《臨時條款》,甚至中央民代長期未改選之「萬年國會」現象,法制基礎也來自《臨時條款》。
1980年代民主化潮流興起,將《臨時條款》視為憲政體制大毒瘤,要求廢止聲浪大。1990年3月,野百合學運爆發,提出「廢除臨時條款」等訴求,李登輝總統接見學生代表並正面回應。1991年4月30日透過國民大會廢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5月1日零時正式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同年12月,終結「萬年國會」。
據台大校史館資料,1991年學術界、醫界、社運界鑒於長期以往對國體有不同主張的人民,政府可以《刑法》第100條任意拘捕判刑,違背《憲法》基本人權和自由保障,由台大教授等宣布成立「100行動聯盟」。終於政府在1992年5月修正公布《刑法》第100條,台灣人民言論和思想自由獲得保障。
我國《憲法》從1991年首次增修以來,至今為第7次增修版本(2005年修訂),其中在李登輝任內進行《憲法》增修6次,並推動總統直選等台灣民主、憲政改革。
1995年6月,李登輝前往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說,成為首位進入美國的中華民國現任總統,引發中國不滿。隔年3月,台灣首任民選總統大選前夕,共軍在台海舉行大規模軍演,並發射多枚飛彈至基隆與高雄外海,企圖影響選舉。當時美國派遣2個航母戰鬥群到台灣附近海域,因應可能軍事衝突。最後李登輝與連戰以54%得票率當選。

*擊垮非主流 李鞏固政權 纏鬥逼退郝柏村 釀國民黨分裂

殺出政爭
1988年蔣經國總統過世,身為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又在黨內角力中成為國民黨主席,一路與非主流大老纏鬥,可說是步步驚心。雖然他終能逐步清除黨內反對力量,卻也種下後來國民黨分裂的惡果。

蔣經國突然死亡,造成台灣政壇權力真空,李登輝雖接任總統,但國民黨內以蔣宋美齡為首的保守勢力,卻要求中常會暫緩代理主席推舉,蔣宋美齡當時從美國寫了一封信給黨祕書長李煥,李煥本來也認為就先緩一緩。但1988年1月27日中常會召開時,擔任中常委的余紀忠擔心夜長夢多,準備在會中臨時提案,沒想到副祕書長宋楚瑜會中要求發言,落淚抗議未排入代理黨主席案後拂袖而去。余接著提議處理代理黨主席案,其他中常委也紛表支持,最後通過李登輝代理黨主席。

八大老勸退林洋港
李登輝過了代理黨主席這關,風暴還未結束。1989年李登輝正尋覓副手人選,外界都認為,他可能會挑選李煥搭擋參選,結果名單揭曉,雖然也姓李,卻是無任何政治班底的總統府祕書長李元簇。
李登輝原先打算在1990年2月11日國民黨臨中全會上提出李元簇,然而李煥卻已私下與時任國防部長的郝柏村運作,打算撤換副總統人選。李煥先在臨全會上發難,要求祕密投票取代傳統的起立鼓掌方式通過人選,林洋港也呼應,李登輝亦非省油的燈,已連夜祕密動員,情治單位甚至介入監聽,最後李登輝慘勝。
但李煥、郝柏村等非主流落敗後並不死心,軍系國大緊咬不放,連署推出林洋港、蔣緯國的林蔣配與雙李配抗衡,黨內分裂正式檯面化。
非主流奪權已箭在弦上,不過林洋港欲拒還迎,李登輝請出蔣彥士領銜八大老勸退,林在各方壓力下宣告退選,二月政爭告終。

命組閣解除郝兵權
李登輝為分化非主流勢力,連任總統後撤換李煥,郝柏村任行政院長,然閣揆是文職,郝只能卸下軍職,雖當時輿論反對軍人干政,從事後發展來看,李等於解除郝的兵權。
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李登輝試圖架空郝的行政權,而郝則是不斷干預總統國防外交權,雙方持續上演權力鬥爭,郝柏村最後也被逼退,後來他又與林洋港合流,在1996年總統大選中組林郝配,挑戰李登輝與連戰,最終還是落敗收場。

2R7VLJK7MNTRGOYOGGQHAWXQQU.jpg (760×760)

*接班小蔣 首位台籍總統 訪美返母校康乃爾 斷交後我元首首例

李登輝在1984年被蔣經國總統提名為副總統,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以副總統身分繼任為第7任總統,並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台灣籍總統,開啟12年總統任內,大力推動民主改革工程,包括總統直選等,1996年李登輝當選我國第一位民選總統。

對李登輝接班,坊間傳聞很多。今年2月《蔣經國日記》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首度開放閱覽,《蘋果》曾獨家揭露日記內容,包括蔣經國當年思考接班人時,認為風趣幽默的林洋港「好名善變,不可不防。」反而是學科學的李登輝跟他談得很投機,從而決定台灣後來的政治發展等。

務實外交破冰出訪
不過當年在給國民大會的提名書中,蔣經國寫到李登輝時,曾有「少時即痛心邦國為日人侵凌,富有民族意識」等文字。提名隔天蔣經國還函電宋美齡:「李登輝同志各方反應亦深以為得人。」
李登輝總統任內推動「務實外交」,以各種非典型外交手法讓台灣走出去。他以「私人名義」訪問新加坡,星國稱他「來自台灣的總統」,李說「我不滿意,但可接受。」
接著,李登輝又以「渡假」名義,成功破冰訪問印尼、泰國,並過境菲律賓,與菲國總統羅慕斯、印尼總統蘇哈托和泰皇蒲美蓬都見到面。他更是台美斷交後,首位成功訪問美國的中華民國總統。
李登輝上任後一直想出訪美國,但美國國務院怕影響中美關係多次拒絕。李轉而透過卡西迪公關公司遊說美國國會,藉此向行政部門施壓,終於在1995年順利訪美,到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成為台美斷交後首位訪美的我國元首。而他在康乃爾大學的演說「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也讓他成為台灣的民主先生。
李登輝在一些外交的小細節上,也不斷強調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1994年他出訪中美洲與非洲進行跨洲訪問,途中選擇過境夏威夷加油,美國卻不准李過夜,他索性留在飛機上(代表我國領土),還穿著休閒襯衫接見當時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白樂崎以示抗議,引起美國國會與輿論譁然,認為美國失禮。
1995年李登輝訪美時,美方強調是發給李登輝「一般旅客」簽證,李則對外說台灣國安單位在一周前就到美國與美方研究維安事宜,強調他並非「一般旅客」。
對經濟內政方面,李登輝1991年起推動「國家建設6年計劃」,加速國家現代化。1993年提「振興經濟方案」、1994年訂定「12項建設計劃」。1996年12月召開「國家發展會議」等。

*與宋楚瑜曾情同父子 因「凍省」分道揚鑣

李登輝與宋楚瑜兩人的恩怨情仇,幾乎是台灣政治發展史的縮影,宋楚瑜是助李登輝接掌國民黨主席的功臣,而李登輝則是提名宋楚瑜競選台灣省長,再創宋的政治巔峰。兩人曾情同父子,卻因為「凍省」,而漸行漸遠。雖然後來兩人曾經破冰,但情誼早已不復當年。

1988年蔣經國過世,李登輝接任總統。時任國民黨副祕書長的宋楚瑜在國民黨臨中常會「臨門一腳」,幫助李登輝順利就任「代理黨主席」。
李登輝接任後,宋楚瑜順理成章當了黨祕書長,但1992年立委選舉,國民黨大敗,相對民進黨席次大有斬獲,宋楚瑜被迫請辭祕書長,但李登輝刻意安排他出任台灣省主席,遠離台北政壇紛擾,也為後來參選首屆民選省長鋪路。當時也有意參選省長的內政部長吳伯雄,曾誇下「就算只剩阿里山也要選到底」的豪語,最後仍不敵李登輝公開對宋「攬腰」的關愛,只得黯然退出。
沒想到宋楚瑜在台灣省長任內勤走基層的親民形象深植人心,省府團隊自此聲名大噪,破除外界對他是「大內高手」的印象,不過也引發李登輝對宋楚瑜「葉爾欽效應」的疑慮,由於當時國民黨內接班權鬥,再加上李與民進黨聯手,結果凍結省長選舉,宋憤而請辭,他與李登輝自此形同陌路。
2000年宋楚瑜挑戰總統大位,李登輝不惜批宋在省府期間是「散財童子」、「提籃假燒金」,不過無損宋的民調。但原來情勢大好的宋,因為遭「興票案」狙殺,宋楚瑜連開好幾場午夜場記者會都講不清錢的來源,後來又爆出宋的兒子宋鎮遠在夏威夷有5棟房子,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登輝後來曾說,如果當年可以多容忍一下宋楚瑜,也許台灣政局會變得不一樣,只是歷史無法重來,只能徒留唏噓。

*「新台灣人」助馬勝扁 馬逼下台李「切心」

1998年馬英九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北市長,與時任市長陳水扁展開激烈競爭,當時黨主席李登輝在輔選馬英九的造勢場合上,問馬英九是哪裡人?馬答說,他是「新台灣人」,走的是李登輝路線。這一句「新台灣人」淡化了馬英九的外省色彩,馬因此當選市長。不過2000年政黨輪替,國民黨失去政權,馬英九也要求李下台,讓李很「切心」。

李登輝與馬英九兩人的出生背景完全南轅北轍,所以意識形態定然不同。馬英九卸任總統後,在其口述的《八年執政回憶錄》新書中,以「梟雄」、「權變機巧」、「以權謀私」形容李登輝,可見馬對李很多行為有不同看法。
最明顯的例子是李登輝2015年訪日時,被日本媒體追問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主權問題,那時李回答:「我講過好幾次了,尖閣諸島是日本的,不是台灣的。」李此話一出,引起馬政府嚴厲批判李的說法是喪權辱國。
馬英九甚至還投書媒體指李違反史實、違反《憲法》,嚴重傷害國家主權與台灣主體性,他要求李登輝收回此話,不過也遭到李辦強烈回擊,要馬英九多念點書。

*李訪美 爆台海飛彈危機 首提「中華民國在台灣」中國武嚇 李仍連任

兩岸風雲
李登輝1990年當選總統後,逐步顯露台灣本土意識的主張,1995年李訪美並到康乃爾大學演講,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讓中國確認李登輝的台獨意識,開始往後一連串的文攻武嚇,更為了阻止李連任,中國在7月起進行一連串的飛彈試射及軍演,爆發「台海飛彈危機」,延續到次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大選,最終李登輝仍高票當選。

美國國務院在1995年5月22日宣布,總統柯林頓同意李登輝以私人名義訪美,6月7日啟程,在美東時間6月9日李以傑出校友身分在康乃爾大學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為題發表英文演說,他首次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定位,6月16日中國宣布召回駐美大使表達不滿。這次訪問造成兩岸間的緊張關係升高,引發後來台海飛彈危機。
1995年7月18日,新華社發表新聞宣布解放軍於7月21至28日進行飛彈演習,朝距離基隆港約56公里的彭佳嶼海域附近試射;隨後在8、9、11月解放軍先後在馬祖東引北方海域、閩南沿海、福建東山島舉行多次軍演。

我國軍研擬反擊計劃
1996年3月8日解放軍發射東風15導彈越過臺灣海峽,2枚落在高雄外海西南30至150浬處,1枚落在基隆外海29浬處;同月並在東海與南海、福建平潭島進行多項軍演。
當時國軍研擬許多反擊計劃,將飛彈、火箭等武力部署在金馬外島,瞄準中國沿海幾個城市目標,一旦飛彈攻擊台灣,便即刻報復攻擊,並祕密派遣高階將領赴美,向美軍高層說明因應方案,並帶回美方承諾。美國派遣獨立號與尼米茲號兩個航母戰鬥群前往台海鄰近水域。

李:中國發射啞巴彈
因此,當時李登輝面對恐慌的民心時表示,「已經準備好18套劇本應對」,並說「中國發射的只是啞巴彈(空包彈)」,藉此安定民心並穩住選情。
中國原本希望以武力威嚇影響台灣大選,卻適得其反,大量選民轉向支持李登輝,讓他以54%的得票率,成功擊敗其他候選人順利連任。

台股跌至最低4474點
台海飛彈危機震撼當時民心並衝擊台灣股市,在美國宣布同意李訪美時,台股已開始走弱,在7月18日宣布試射飛彈時為5416點,到8月中旬跌到最低點4474點,隨後台股就在5200到4500點之間震盪,一直到1996年3月大選勝負底定後開始起漲,到5月上任時回到6000點以上的高點。

台海飛彈危機意義
背景
.1995年美國准許李登輝以「私人行程」到康乃爾大學演講,引發中國抗議
.李登輝在康乃爾演講中首度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定位,被中國解讀李有台獨意識
各方反應
.中國展開2階段大規模軍事演練:第1階段從1995年7月18日-11月23日;第2階段1996年3月8日-25日
.台股從試射飛彈時的5416點下跌至8月最低點4474點,隔年5月恢復至6000點以上
影響
.在中國武嚇聲中,李登輝1996年3月總統大選以54%得票率贏得勝利
.自1993年辜汪會談後,兩岸氣氛似有轉機,但自台海飛彈危機後,台灣體認中國仍不排除武力犯台,成為兩岸關係的轉折點

QK2PPC75OD56XHNYT7D66ULWDA.jpg (760×882)

*反制中國提一國兩制 李搶先發表「兩國論」

李登輝總統任內致力提出新主權論述重塑兩岸架構,在2000年卸任前1年發表「兩國論」,當時未先知會美國,在接受德媒採訪時便脫口而出,引爆兩岸言詞交鋒、台海劍拔弩張,連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都捏了一把冷汗。

1996年成為台灣第1位民選總統之後,李登輝隔年面臨香港回歸中國實施「一國兩制」,希望在最後任期釐清兩岸關係,台灣作為國家,能在國際法上的定位更明確。1998年找來時任國際法學者的蔡英文總統率領團隊研究,1999年5月彙整成報告,得出「兩岸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結論。
李登輝原計劃在1999年10月10日國慶演說發表,但情資顯示中國預備在10月1日建政50周年當天宣布與台灣展開統一談判,對台套用「一國兩制」,李決定先下手為強。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突說出台灣與中國屬「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意即中國主權不及於台灣、台灣主權也不及於中國,歷史上台灣所稱的「中華民國」,是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所以加上「特殊」一詞,旨在強調中國與台灣不同於東西德那樣分裂,沒統一必要,成為著名「兩國論」。
當時柯林頓政府積極推動親中政策,擔心「兩國論」促使中國對台動武,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卜睿哲隔天上午緊急致電我駐美代表處要求說明,儘管我官員極力澄清,政策並沒有改變,但由於事前未經溝通,美方遲遲無法接受。
「兩國論」在國際間引起軒然大波,兩岸關係更陷入緊張,股市投資人被殺得措手不及,台股短短1個月從高點8710.71點崩跌至6771.75點,狂殺超過1900點。

*避資金赴中過度失血 李提西進「戒急用忍」

1994年底人民幣大幅貶值45%,吸引大量外資赴中投資,1996年9月14日,李登輝在台灣經營者大會上正式提出投資中國要戒急用忍,要避免台灣喪失研發優勢及資金過度失血。政府明確界定,「高科技、5000萬美金以上、基礎建設」等三類赴中投資應限制。

在此之前的8月14日,李登輝在答覆國大代表國是建言時已預告,「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
實際上,該項政策早已存在,1992年李登輝和當時閣揆郝柏村因應台塑集團在中國投資海滄計劃,下達三大通牒,包括:將停止台塑股票交易、下令往來銀行凍結台塑資金、限制台塑高層出境等三大禁令。台塑集團為求生存,只得忍痛放棄投資。
當時政商界戒急用忍派認為依賴中國勞力與市場會妨礙台灣的自主性與多重安全;且台商反而很容易成為中共在台灣的代言人,過度西進會讓代言人的政經力量過於強大,而造成不對稱的影響。
經過20多年來看,戒急用忍政策或許妨礙個別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壯大,台灣的經濟成長也受到部分影響,但是卻避免台灣經濟完全與中國綁在一起,避免中國以商逼政而被香港化。

*情同父子 李扁翻臉成仇 台灣之父vs.台灣之子 十餘年方破冰

李扁情結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他和曾經被外界視為「情同父子」的前總統陳水扁關係,再度引起關注。這兩位前總統,李是首位台灣籍總統,扁是三級貧戶出身的「台灣之子」,兩人在政壇曾相互拉抬,卻也反目成仇,互相攻訐,直到2018年李96歲生日時,保外就醫中的扁未向中監申請,逕自北上祝壽,兩人長達十多年的不睦才得以融冰。

回顧李扁關係,最早要追溯到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當年陳水扁競選連任失敗,丟了市長職位,但當時是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卻在總統府約見扁,並推薦摩西與約書亞的文章勉勵扁,強調「扁雖然敗選,但假以時日必有一番局面」,從此讓外界認定,扁就是李心中的接班人。
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率領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扁打破國民黨在台灣執政半世紀的紀錄,完成首次政黨輪替,扁勤於向李請益治國之道。
2001年,扁出版新書《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沉思》,書中稱許李是「台灣這艘民主之船的『老船長』、『台灣民主改革之父』」。他自己則以「台灣之子」自居,惺惺相惜之情,溢於言表。

扁為改革嗆李「懦夫」
甚至陳水扁接受媒體專訪時,坦言李登輝和李的妻子曾文惠把他當成他們的兒子一樣,「兒子不在了,看到阿扁就想到如果兒子還在,年紀就像阿扁一樣大」。扁也認為,因為他自己的父親不在了,也將李視為父親,一樣的道理。因此,外界將兩人關係視為「父子之情」,且先後擔任總統,傳承的意味濃厚。
不過,兩人關係在扁上任2年後,首度遇到瓶頸。2002年,陳水扁出手整頓農漁會,讓農業經濟專家出身的李登輝相當不滿,更公開發言警告,「若沒有照顧好農漁民,會連政權都失去」。扁不但未聽取勸告,反而回嗆:「如果因為怕失去政權而不敢推動改革,才是懦夫。」

李見扁手抖感慨流淚
然而,隨著農漁會金融整併政策告一段落,李扁之間的緊張關係逐漸淡化。2004年,國民黨整合成功,前副總統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搭檔競選,「連宋配」來勢洶洶,李登輝暫時放下恩怨,以陳水扁是「李登輝路線」的真正繼承者,出面力挺扁爭取總統連任。
未料,陳水扁成功連任後,2005年李扁關係再度發生重大變化。當時陳水扁為了要拉攏親民黨支持,堅持與宋楚瑜舉行「扁宋會」,引起李登輝不滿,痛批「台灣總統頭殼(腦袋)這麼壞」、「叫他(陳水扁)抓鬼反而被鬼抓去」。扁也不客氣公開反擊李:「不要認為我像他(李登輝)兒子一樣,就把我當成他兒子來管。」
2006年6月,陳水扁及第一家庭身陷弊案,李登輝也直言:「如果領導人不對就換人,台灣之子不是一個人。」當時國民黨立委丁守中在立法院提出罷免總統案,台聯黨團集體投廢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當時坦承,「扁李關係沒有改善」,時任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拜訪李登輝時,李也對扁及其家人是否涉案態度保留。
2008年陳水扁卸任總統後,檢調全面清查扁家弊案之際,因李登輝經常不假辭色批評扁,扁竟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宣稱李在總統任內私吞新台幣2.5億元國安密帳公款,還警告手上還有李涉案的「75顆未爆彈」;李氣得揚言提告。至此,摩西和約書亞的「父子之情」徹底決裂。
兩人後期也鮮少互動,直到陳水扁入獄保外就醫,2018年1月15日扁赴翠山莊為李登輝祝壽,才打破冰點。這是兩人12年後首度見面。
當時李登輝看著手拄拐杖、右手抖動的陳水扁不禁流下感慨的淚水。扁再度稱讚李是「台灣民主之父」,一笑泯恩仇。

*慧眼識小英當智囊 助蔡打通人脈選總統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總統蔡英文悲傷哀悼。事實上,蔡英文從學者到從政,甚至成為我國首位女性總統,一路走來,李登輝就是幕後最大的推手。李對蔡的知遇之恩也決定了蔡的政治光譜。

1984年蔡英文學成歸國,除在政大教書外,也在經濟部擔任顧問參與國際談判,專業獲李登輝賞識。1998年兩岸展開交流,李派蔡以陸委會諮詢委員身分赴中國大陸出席第2次辜汪會談,並擔任隨團發言人。
1999年李聘蔡擔任總統府國安會諮詢委員,成為重要智囊,當年李發表的「兩國論」就是蔡擔任研究小組召集人提出,用來反制對岸的「一個中國」,卻引爆兩岸關係危機。
蔡英文角逐2012年總統大位,李登輝不僅幫蔡打通國內外人脈,更抱病出席蔡的選前之夜,一席「台灣交給你們了」談話感動群眾。2016年總統大選,蔡為了吸引中間選民,在選戰策略上刻意與李切割,蔡就任總統後鮮少與李往來,李、蔡關係明顯降溫。
2018年底,李登輝在翠山莊住家跌倒住院,去年農曆過年前出院返家,蔡英文特別前往探視,破除外界對李蔡關係出現裂痕的傳言。今年蔡英文順利連任後隔兩天就直奔翠山莊拜訪李,提前為李祝壽,感念李的心情,溢於言表。
此外,2000年李登輝卸任總統,因國民黨交出政權,李被究責辭去黨主席。民進黨執政後宣布核四停工,引發朝野嚴重對立,國民黨、親民黨立委對前總統陳水扁發動罷免。此時在李登輝相助下,台聯黨正式成立,但李從未加入台聯黨。
在李登輝力挺下,2012年立委選舉台聯拿下6席立委,成國會第3大黨。但隨著李健康不佳、淡出台聯事務後,2016年立委選舉台聯全軍覆沒,政治影響力式微。

*被控貪2.5億國安密帳 李無罪定讞全身而退

細數前總統李登輝一生的司法污點,當屬喧騰一時的國安密帳案!2011年李登輝卸任總統11年後,被控與國民黨前大掌櫃劉泰英共謀侵占國安密帳2億5000多萬元,遭特偵組起訴,李拒認侵占公款還開嗆:「死攏不怕,哪會怕什麼壓迫的手段。」果真後來一、二審法院都判他無罪,2014年8月特偵組決定不上訴,李無罪定讞,全身而退。

特偵組當時指控,李登輝1994年以元首身分訪南非後,與國民黨前大掌櫃劉泰英等人共同侵占國安密帳中「鞏案」歸墊剩餘款2億5700多萬元,並將資金轉入台綜院,2011年6月依貪污、洗錢等罪嫌起訴李。
李登輝遭起訴後老神在在,還曾公開嗆:「我已經老了,也90歲了,死攏不怕,哪會怕什麼壓迫的手段。」他強調,面對不實的扭曲與抹黑,為維護清白「我一定會堅定捍衛到底,絕對不會這樣被打倒。」
法院審理期間,李登輝除身體不適之外,每次都親自到庭捍衛清白,還用台語強調:「我又沒做什麼代誌(事情),檢方起訴攏嘸影(不是事實)。」2013年11月和2014年8月國安密帳一、二審宣判,法官認為,查無李指示相關人經手國安密帳剩餘款事證,皆判他無罪,特偵組在二審判決後不再上訴,李終獲無罪定讞,全案僅劉泰英遭認定侵占其中488萬元,被判3年定讞。

*柯默哀1分鐘「他是時代英雄」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晚在臉書放上自己與李登輝兩人合照,並發表對李的感念,柯表示,自己認為前總統李登輝在台灣歷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台灣走向一條沒有辦法回頭的民主之路。他深信,李前總統對台灣歷史最大的影響,是重新塑造了台灣的民族性。

柯表示,身為一個看盡生老病死的外科醫師,原本應該平靜的看待這一切,但接到李前總統離去的消息,自己還是很感傷。去年5月,他與李前總統見面,就發現他已不像之前一講就是4小時,而且不必上廁所,「但對我來說,不管世人如何評論,他都是時代的英雄」。
柯強調,李前總統讓人敬佩的不僅是政治上的成就,更是睿智的人生哲學,他讓台灣平順的從威權政體過渡到民主時代;也在人生權勢達最高峰時急流湧退立下最良好民主典範。
李辭世當下,柯文哲正與高雄市長補選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進行直播,節目為此默哀一分鐘。柯說,剛當上台北市長去拜訪李登輝時候,兩人之間講過很多東西,不過還沒達到解密的年限,因此無法透露。

*蘋論:為民主台灣 向李登輝致敬

李登輝前總統辭世,台灣意識與民主,是他留給台灣人民最珍貴的兩項資產。因為台灣意識,台灣人民終於結束對自身歷史記憶與認同的徬徨流浪。因為民主,台灣人民擺脫了專制極權下的恐懼,得以選擇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李登輝不僅眼光高遠,格局廣闊,更重要的是他有多數政治人物最欠缺的膽識與行動力,在關鍵時刻勇於抉擇,使台灣發展定向於正確道路,證明民主制度與生活方式絕不專屬於西方。不僅台灣人,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所有華人世界,都應該向他道謝與致敬。

澆灌台灣意識深植人心
李登輝一生經歷可謂奇趣多變,出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自認是日本人,戰後是中國人,掌權後則是鐵打的台灣人,但懷抱古典大和魂。他加入過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白色恐怖下匍匐,卻能棲身黨國一體的「外來治權」歷任要職,當上黨主席與中華民國總統,晚年則成了台獨精神領袖。每一個不同甚或矛盾的身分和角色,他都怡然揮灑,自有一套說法,而「台灣意識」則在他的澆灌下深植人心,認同本土也從禁忌化為理所當然,台灣的未來悄然定向。
崛起於威權時代,繼承強人權位,李登輝也有強人性格,但他卻一手推動台灣民主化。民主是李登輝的信念,也是他與對手權力鬥爭的武器,以此終結萬年國會,壓制同黨非主流派政敵,成為台灣以及華人歷史上第一位由人民直選產生的領導人。在他擔任元首時,曾制定《國家統一綱領》,強調中國必將統一,但也感慨「生為台灣人的悲哀」,主張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台海一度瀕臨軍事衝突。
他統領國民黨,同時也扶植民進黨,國民黨在台灣逾半世紀未曾動搖的執政地位,在他手中終結。晚年李登輝,被國民黨開除,成為台聯黨精神領袖,是台獨人士眼中的教父。然而暮色漸沉,他終究走下絢爛多彩的政治與人生舞台。
角色多變,心思難測,霸氣難掩,手腕細膩。李登輝有眾多不同面貌,有些人推崇他是政治家、哲學家與宗教家三位一體的罕見領袖人物,引領台灣真正邁入現代化。有些人指責他既驕傲如獅,狡詰似狐,引黑金玷污政治。但只用黑白兩色,畫不出真正的李登輝。因為,李終其一生從不介意在自己身上添加各種顏色,那些自認是他恩師、同志、朋友、仇敵乃至信徒者,都只能拼湊局部的李登輝,各類極端且矛盾的形容,猶如從不同角度描繪、勾勒李登輝,乍看何其衝突,但在各種色彩與明暗對比下,更顯3D立體,才可能拼湊出較真實、完整的李登輝。

為台灣民主打開了大門
不必浪費時間爭辯或定位李登輝究竟是人格者或是陰謀家?是英雄或是梟雄?任何以為有答案的人,顯然低估了歷史、政治與人性的複雜。
李登輝的功過後世自會完整評價,但他在歷史關鍵時刻,為台灣民主頂住壓力,打開大門,就已功在台灣,確定其歷史定位。
即使他未必是蔣經國真正屬意的接班人,即使遭遇老國民黨與蔣家殘餘勢力的排拒與抵制,1988年李登輝因蔣經國猝逝突然接下大位,他個人的領導地位固然相當風雨飄搖,台灣也面臨黨國保守力量逆流危機,但無論李登輝是將民主當工具也罷,當作目標與使命也好,他堅持住方向,踩穩了步伐,以各種手段,甚至是不擇手段,將台灣帶向民主。
1992年萬年國會終結,1996年李登輝當選中華民國史上首次由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台灣自此邁入民主和平政黨輪替時代,李登輝證明了他為台灣人民建立的民主制度,不僅可運作,而且禁得起考驗。
李登輝並不完美,但他在台灣推動建立民主制度,以及形塑凝聚的台灣意識,對台灣乃至華人世界而言,都是永遠會被也應該被銘記的歷史性偉大工程。李登輝辭世的此刻,「民主先生」、「台灣先生」是他得之無愧的敬稱。

*李總統留給台灣人民的資產 4千多個日子的近身觀察/張榮豐(國安會前副祕書長)

當獲知李前總統過世的消息,雖知這是遲早要面對的一刻,但情感上還是百般不捨。昔日跟隨他的種種畫面,瞬間浮上腦海。這些情境彷如昨日,但一切已成追憶。我曾有幸追隨李總統4000多個日子,有機會對他處理國政做近身的觀察,謹以此文紀念一位給台灣帶來民主與多項資產的總統。

一、初識李總統
對我而言他是長官,更是人生中的貴人與導師。1988年1月13日李總統接任大位,9月總統幕僚團開始運作,我被招募成為大陸小組成員,而得以初識李總統。剛開始由於我個性內向,所以除了和他初次見面的自我介紹,以及專業報告外,和他鮮少雙向互動,彼此也缺乏近距離認識。其後他獲悉我是最早進入北京、溫州、珠江三角洲……等地進行田野調查的學者,才開始對我有些印象。

二、要具體行動方案,不要標語口號
第一次對他有較深印象是1988年底,他在台北賓館設宴慰勞幕僚團成員。晚宴開始前,照例總統有個講話。讓我驚豔是內容沒有官樣文章,而是分享他在農復會、政務委員的經驗。最後要我們熟讀胡適1928年所發表的《名教》一文,他頗認同胡適對中國社會,習於將做不到的事,寫成標語、化為口號,來取代行動的觀察。希望我們給他的建議方案要具體可行,不要口號更不要標語。

三、政治家的前瞻與高度
1990年我從中經院借調到總統府,和李總統在不同場合互動的機會漸多,對他的治國理念、藍圖也有了更深刻認識。
政治家的戰略高度與前瞻眼光,首先表現在能審時度勢準確掌握民心,選出驅動力(Driving Force)最大的改革切入點;其次是改革一旦啟動,能堅持理想排除萬難,毫不妥協的完成目標。
總統是國家戰略制定者,所以評價一位總統,首先看他執政願景,是否符合上述條件。其次看策略執行層次,能否處理既得利益者的阻礙,完成改革目標。

四、李總統的執政願景──民主台灣
記得天安門事件後不久,有個機會向李總統報告兩岸轉口貿易,以及雙方漁船走私的調查結果。
報告結束後,他問我有無問題?我問兩個最關切的問題:一是他會怎樣處理統、獨問題?二是他要把台灣帶往哪裡?
他回答:「不會處理統、獨問題,因為沒條件。不只我這一代,到你們一代都不具備這些條件,不要浪費時間在這方面爭論。」「記住!我最重要是實現台灣民主化。」他還強調經濟上台灣早已不是Banana Country,只有民主化才有前途。這段短短的對話,描繪了他主政的願景圖像──民主台灣。
事實證明,民主化是連鎖效應最大的改革切入點,因隨之而來的軍隊國家化,社會力解放所帶來的務實外交、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落實,以及透過對話來處理兩岸關係,都會陸續排到日程上。

五、曲折的民主改革過程,留給人民最有力的防衛「武器」
台灣民主改革過程的艱辛、曲折,50歲以上台灣人,應記憶猶新:二月政爭、野百合學運、終止動員戡亂、萬年國會改選、總統直選與委任直選之爭……等等,過程時而曲折,時而驚心動魄。
為順利修憲,李總統對老國代一一登門拜會,他曾被某資深國代拒之於門外,在雨夜中「罰站」十多分鐘才離開,這一幕真是令人難過得刻骨銘心。也有因民主化而失去既得利益者,在總統府前介壽公園的石頭,用紅色油漆書寫「國奴當道,亡國之兆」,羞辱李總統。
面對改革的種種險阻,李總統並沒有退縮,他以基督徒的精神──「謙卑」、「冷靜」、「忍耐」度過各項難關,終於完成台灣的民主化。
現在證明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資產,就是為台灣建立直接民主制度。尤其當我們看到港人面對「反送中」運動、「港版國安法」時,那種悲憤與無奈,更能明白李總統在政治上,為我們建構一個多麼有力的防衛武器──民主制度。

六、為罹難飛行員掉淚,軍隊國家化與禦敵於國門之外
國防建設方面,李總統就任不久,首先建立參謀總長任期制,讓軍中升遷管道暢通,以留住優秀人才。
其次隨著民主化進展,軍隊國家化的立法,也陸續進行以回應民意。1998年9月唐飛以參謀總長身分,赴立法院備詢,邁出民意領軍的第一步。2000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國防二法,正式確立軍隊國家化、軍政軍令一元化、文人領軍的制度。
在建軍備戰方面,李總統主張善用海峽天險,持續更新機、艦裝備,刻不容緩。尤其空軍高空攔截機F-104已老舊,蔣經國總統雖努力向美爭取高性能戰機,但始終沒成功。每當戰機失事,李總統探望罹難飛行員眷屬時,總會難過到掉淚!認為讓飛行員擁有先進戰機,三軍統帥責無旁貸。
1992年8月中,李總統請宋楚瑜先生擔任密使赴美,持李總統親筆信拜會副總統奎爾,要求購買戰機。9月3日布希總統正式宣布出售150架F-16戰機給台灣。當天我正好在北京與楊尚昆主席會面,他特別針對此事,要我們轉告李總統:「你們從美國買F-16戰機,沒有必要嘛……不過台灣外匯多,你們的錢要怎麼花,我們也管不著。」
多年後有位中共前高幹,和我見面時有段評論,他說:「李先生主政後,民主化不只讓統戰難度增加,而且透過國、共談判完成統一也越來越不可能;另外強化海、空軍禦敵於國門之外,要比決戰灘頭高明得多。」

七、務實外交走出國門,對「台灣總統」稱呼,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隨著民主化帶來社會力解放,企業與民間要求走向國際的呼聲,就成為外交與經濟新課題。面對這項新課題,李總統希望國際社會,將台灣經濟實力與主權爭議,區別看待並採取務實作法。
1989年3月李總統接受李光耀總理邀請訪問新加坡,即是對務實外交的嘗試。他很清楚1971年後,中華民國就很難在國際上被公開稱呼。所以當被稱為「來自台灣的總統」時,他表示「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新加坡之行開啟了務實外交,但其決策過程充滿了新、舊外交思維角力。1988年底,李光耀正式邀請函由外交部轉呈總統時,傳統外交思惟的總統府祕書長,在草簽公文上竟建議李總統婉謝。後經總統辦公室親自過問,新加坡訪問才得以成行。此後李總統曾先後訪問過菲律賓、印尼、泰國、約旦、美國……等無邦交國。
在務實外交帶動下,民間尤其是企業界在各國豐富的人脈,也協助政府開拓了各種實質關係。其中又以台、美、日直接溝通機制最為可觀,不只各方參與人員位居歷屆政府要職,產生影響也最為深遠。
經濟國際化方面,1989年5月郭婉容部長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亞銀年會,是擱置主權之爭,落實經濟國際化的第一步。其後台灣積極加入國際經濟組織:1991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APEC,1992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1995年GATT改組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開始與各會員國展開入會雙邊貿易談判,最後在2002年1月正式成為會員國。

八、李總統帶頭買科技股,拍桌保證穩定供電
國內經濟方面,台灣以IC為主體的技術密集產業,在蔣經國總統時代,下游封裝、測試已有堅實基礎,中、上游IC製造與設計,則正處於萌芽階段。
1980年台灣第一家積體電路製造商「聯華電子」成立,首創政府研發機構技轉民間企業模式。而為完善台灣IC產業結構,促進專業IC設計產業發展,1987年成立了台積電。所以1988年李總統接任大位時,整個IC產業正要往中、上游的製造與設計發展。
李總統十分重視高科技產業發展,政府分別在1988、1990年陸續推動「微電子技術發展四年計畫」與「次微米製程技術發展五年計畫」,讓台灣正式進入8吋晶圓時代。1994年更由後者衍生出第一家具研發與量產DRAM實力的「世界先進」公司。1996年政府持續推動「深次微米製程技術發展五年計畫」,研發12吋晶圓0.25-0.18微米製程技術。
到2000年李總統卸任時,台灣IC產業已呈現以下面貌:
(一)技術能耐緊隨世界先進水準,平均落後約1∼2年。
(二)科學園區內,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結構與周邊產業,形成高密度產業群聚。
(三)技術型態包含:超大積體電路設計、高密度晶圓代工、高接腳(Pin)的封裝與測試。
在李總統主政期間,隨著民主化與自由化進展,政府在高科技產業扮演的角色,也從主導者、贊助者,甚至夥伴關係淡出。他認為就長期言,健全股市讓民間豐沛資金投入科技產業,遠比租稅優惠措施重要。所以他曾在媒體公開表示,他用儲蓄購買了某指標性科技公司的股票,目的即在鼓勵民間資金投入。
另外,他認為民間科技產業已經茁壯,政府主要任務是提供企業所需的基礎設施,讓其經營無後顧之憂。就此角度,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談到1997年他跟李總統講跳電的問題。李總統拍了一下桌子說:「假如政府還是不能夠供應給你可靠的電源,那我們這個政府要來幹什麼」,張忠謀表示他非常敬佩這種態度。
台灣半導體產業,歷經蔣經國總統時的奠基,在李總統主政時茁壯。美國學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曾以「矽盾」,來形容台灣半導體實力,已成為最有力的安全屏障。

九、支持政院推動全民健保,避免人民陷入殘酷的人性考驗
在社會安定方面,1986年蔣經國總統曾決定,2000年為全民健保開辦目標年。1988年李總統執政後,為完成經國先生遺願,在1988∼1992年間相繼進行全民健保實施細節規劃。1992年郝柏村院長指示提前辦理,但未明定實施時間;繼任的連戰院長指示提前到1994年辦理。
記得1994那年,有多件情報顯示解放軍蠢蠢欲動。有天李總統要我到他寓所討論此事,討論時間有點長,李武男總管進來書房提醒他,後面還有行程。
討論結束前,李總統提到待會兒是他的醫界老友,帶著台灣醫界大老們來關切全民健保問題。他說:「連戰院長現在面對的是立法院,我這邊則是台灣醫界的壓力。我的觀念是救個人,等於救家庭,也是救社會。一般家庭,只要有人中風或罹癌,甚至慢性病,就會讓家人陷入傾家蕩產與救至親間的掙扎,這是對人性很殘酷的考驗。」「我等下會勸醫界犧牲一點,幫助政府建立全民健保,這樣台灣社會才能安定,我相信台灣醫生都很有愛心……」
在李總統的拍板定案及全力支持下,連內閣與立法院,終於在1994年7月完成全民健保立法,1995年3月正式實施,成為今日台灣社會穩定的基石。

十、政治上終止動員戡亂,開啟兩岸對話;經濟方面戒急用忍分散風險,留下資金發展高科技產業
終止動員戡亂體制,是台灣民主改革的第一步,這除了將國會選舉權還給人民外,在兩岸關係的意涵,是我方片面終止敵對態度,但此舉也可能帶來門戶洞開與中共操弄統、獨之爭。
為避免統、獨爭論干擾民主改革進程,李總統頒布了兩岸統一有條件、有階段,但沒有時間表的《國家統一綱領》作為防火牆。記得成立國統會時,外界一片譁然,尤其剛參加國是會議的開明派人士,更是激動。當我向他報告外界對國統會的反應時,他很淡然說:「沒有國統會,民主改革就會跛腳,但現在無法解釋清楚,你可以去邀老康來參加國統會,他會了解我的作法。」
後來康寧祥參加了國統會,並對《國統綱領》積極表達意見;1998年更以國統會委員身分,參加二次辜、汪會談。
此外,李總統基於了解對岸政情發展的需要,以及有鑑於當時「密使滿街走」亂象,容易造成雙方誤判,而干擾到民主改革進程。他針對解放軍、中共元老,以及鄧小平指定接班人,建立了三條祕密溝通管道。此後隨著民主化進程,逐步讓溝通管道制度化,並接受民意監督──往後的辜、汪會談,海基、海協的制度性協商,皆濫觴於此。
兩岸經濟關係,主要係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進程,而動態發展。1984年以前,中國經濟改革重點在農村生產承包責任制。這項改革帶來農村剩餘勞動,與消費品需求增加。加上沿海開放以及珠江三角洲、經濟特區,陸續開展來料加工,使得兩岸經香港轉口貿易金額大增,而且以中間原料為大宗。
在消費品方面,兩岸主要是透過漁船走私,交易的消費品琳瑯滿目;我方漁民「輸出」:手錶、雨衣、注射針筒、成衣、廉價化妝品……等,「輸入」則以魚貨為主,少數非法走私槍械、毒品。
1984年之後,隨著中國城市經濟改革及沿海進一步開放,帶動了台商投資中國熱潮。針對這波台商熱,在李總統指示下,行政院在1990年7月頒布「對大陸經貿政策原則暨具體辦法」,目的在保障國家安全,疏導部分台商到東南亞。其中重要者如:
(一)降低企業外移壓力;短期開放更多金融商品,吸收社會氾濫游資;中長期則改善投資環境,留住諸如:技術密集、鋼鐵、機械、石化……等主力產業。
(二)引導部分外移企業到東南亞,緩解台商大陸熱。
(三)針對赴大陸投資台商產生的外部性(Externality)效果,隨國會改革廢除職業團體代表,同時要求政府主管機關,嚴格監督民間團體按民主原則產生理、監事,目的都在使中共不易收買代言人。
1994年中國進行三項關鍵性改革,奠下日後中國崛起的基礎:
(一)放棄中央計畫指令經濟,改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這將產生一個可以期待的中國國內市場。
(二)人民幣併軌後大幅貶值,使其勞動密集產品在國際市場具競爭力,奠定了「世界工廠」地位。
(三)實行分稅制,地方稅收55%上繳中央,使得中央政府有財力取代外資,獨攬鐵路、公路、機場、電站……等基礎建設與營運。
在上述背景下,1996年9月14日李總統在台灣經營者大會提出對大陸投資,要「戒急用忍,行穩致遠」。經濟部隨後頒布「在大陸地區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明確界定:「高科技及基礎建設,禁止單一投資在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專案審核」,基本上這是一個依風險分級管理的做法。
換言之,對運用中國廉價勞動加工出口的中小企業,因人民幣貶值,加上靈活經營的特性,幾乎沒有風險,所以完全放開管制。至於以中國內陸市場為主的投資,使用的台灣資金、外匯不但金額大,而且風險較高,所以採專案審核方式。
禁止高科技投資大陸,主要係考量其技術移轉自政府研發單位,且是我方主力產業。而基礎建設不但投資期長,而且容易與高科技產業競逐資金與外匯,且分稅制後大陸基礎建設將由中央政府壟斷與經營,風險最大,所以一律禁止。
稍嫌遺憾是,此一政策因使用「戒急用忍」一詞,在當時被誤解為全面禁止赴大陸投資,而忽略其依風險等級管理的本意。儘管如此,正因有此政策,才讓台灣在一片大陸熱中,保住了諸如高科技、機械、鋼鐵、石化……等主力產業。由於兩岸經濟關係,本質是隨中國經濟變化動態發展;現階段反倒是企業界主動落實「戒急用忍」與南向政策!

十一、對李總統的近身觀察
(一)面對國政夙夜匪懈,提早布局治國如烹小鮮
我從小唱國歌對艱澀難懂的「夙夜匪懈」一詞,總是一知半解。直到近身觀察李總統,終於明白是指國政24小時,不可有一刻鬆懈。
但他總是舉重若輕,治國如烹小鮮。主要是他處理國務目標明確,審慎布局後果決行動。他對幕僚每季提供的「台灣╱中國╱美國未來事件表」、「未來情勢研判報告」等,都會仔細閱讀。如有必要則善用國安會提早布局,因此國安會常被戲稱時鐘比各部、會快2∼3年。以1996年的台海危機處理為例,1995年10月2日,針對隔年3月的第一次總統直選,李總統要求幕僚及國安會做好應變計畫。11月8日幕僚人員研判對岸於隔年3月5日宣布在台海軍演的機率極高。1996年2月1日,幕僚完成應變計畫草案,李總統批示2月7日召開高層會議,確立應變計畫。
由於提早布局,在我方冷靜因應下,李總統以高達54%得票率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中共在企圖未能得逞後,不得不以「軍演從來不是為影響某人選情,是為了打擊台獨勢力」、「美國航母被解放軍潛艦嚇退100浬」的文宣,作為下台階。
(二)重視田野調查,以及統計數字
李總統認為處理國政不能「差不多」,一定要有統計數字或堅實的調查作基礎。他曾和我分享在農復會的農村調查經驗,與在愛荷華大學田裡,測量、統計各品種棉花纖維的往事。他還建議我閱讀後藤新平在台灣所做的「台灣舊慣調查」報告。
他頗認同後藤「用腳做研究」的精神,也同意其觀點,即「一般人民生活中不一定遵守成文法,反倒是許多長久演化而成的舊習慣,才是規範人民行為的真正準繩。如不了解舊習,就不能指望政策會順利推行」。
(三)重視溝通,善於傾聽反對者的意見
1988年520農運過後,李總統立即要幕僚及民間友人到農運領袖及重要幹部處,傾聽意見;並由幕僚、農業專家、農委會等,針對訴求研究解決方案後,請農運人士到他寓所用餐並親自溝通。
針對農運人士關切的問題,他依:可馬上辦理、必須編列預算,以及有待立法通過等三部分,來回應訴求。餐後李總統親自陪他們在寓所外的草坪餵羊、閒聊,並提議農運人士赴日、韓考察農業及農民組織。
(四)熱愛學習,隨時追求新知識
李總統曾談到擔任政務委員期間,參加時任行政院長經國先生主持的會議時,會預先將模擬的會議結論寫下,最後再和經國先生的裁示比對。剛開始落差很大,經過一段期間的學習,差異已經不大。
我問他落差在哪裡?他說:「剛開始,我只是單純地從專業角度考慮,而忽略該決策所涉及的政治與社會……等面向的因素。」
另外,有天下午他突然問我,你懂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嗎?我說我不懂,他略失所望問:「那你懂哪些有趣的數學理論?」我介紹了我和費景漢教授如何使用線形圖(Linear Graph)理論來建構中國經濟模型,以及運用拓璞(Topology)原理分析情報。他聽得饒有興趣,要我幫他找一、二本這方面的入門書給他。
(五)熟悉台灣國情
由於他當過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加上在農復會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所以對台灣各地風土人情、地方病、產業分布、歷史典故瞭若指掌。有次陪他南下高雄,在專機飛過桃園上空時,他特別考我,為什麼桃園是埤塘最多的地方,到底有多少埤塘?大致如何分布?真把我這桃園人考倒了;最後他從地形、年雨量分布、河流、土質等特點,如數家珍的告訴我答案。

十二、特殊的人生際遇成就大格局,為人民留下豐富資產
李總統由於特殊的人生際遇,擁有看似乎集矛盾於一身的豐富閱歷:「南人北相」──身高183公分的南方人,講流利閩南話、日語、英語的客家人;是曾參加過中共外圍組織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道地的台灣人,卻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在日本、台灣受教育,又是留美的康乃爾博士。
22歲以前是日本人,對中國滿懷憧憬,實際和中國只有在青島驚鴻一瞥的接觸,日後卻受蔣經國栽培,成為中華民國總統。
他這一生特殊的際遇,成就了他的大格局──眼光前瞻、有戰略高度、用人含括各政治光譜;因此留給台灣人民豐富的資產。

(蘋果日報)
--
*李登輝最後一程 家人陪伴安詳辭世

前總統李登輝昨天晚間七點廿四分,從人生舞台謝幕。自二月八日因吸入性肺炎入住北榮後,截至昨日住院一百七十四天,年事已高加上多重慢性疾病,住院時反覆感染,北榮即使一路協助他克服難關,廿日時仍出現嚴重肺炎與敗血性休克,廿三日陷入昏迷,最後一次感染,即使團隊用上最強的抗生素,仍合併器官衰竭,昨天晚間,家人在牧師主持禱告後,送李登輝安詳走完最後一程。

二月八日 家中進食嗆傷
台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表示,李登輝於二月八日在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傷,因引發呼吸困難,緊急至北榮就醫,檢查確認為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又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團隊全力救護病情穩定,但二月十七日時,李登輝於病房區活動時,發生突發心因性休克,執行心肺復甦術後放上呼吸器,自此之後反覆陷入昏迷。

最後十天 李情況不穩定
北榮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永煬表示,李登輝生命最後的五個多月,呈現各種休克、疾病狀態,另有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小中風等慢性病纏身,但反覆昏迷期間,仍展現生命韌性,以及對家人的關心,特別是看見曾孫女的影片或照片時,即使身體虛弱,雙眼仍目不轉睛地盯著看。最後十天,李登輝情況開始不穩定,出現肺炎且合併敗血性休克。

黃信彰表示,引發敗血性休克最關鍵的原因仍是吸入性肺炎,加上住院後發生感染,前面的感染雖都能及時克服,但最後一次感染已經用到最強的抗生素,直到最後合併器官衰竭時,醫療團隊就與家屬討論安寧緩和等事宜。

李曾文惠 近二天伴身旁
李登輝妻子李曾文惠近二天都在李登輝身旁陪伴一整個下午,李登輝辭世最後一刻,二位女兒、媳婦、孫女等家人都在場,由牧師主持家庭禱告,並進行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四道人生後,走完最後一哩路。李登輝的呼吸器一直戴到最後一刻,自然離世後才拆除,過程沒有痛苦的表情,遺體並送往懷遠堂冰存。

*戒急用忍評價不一 爭議政策看法兩極

前總統李登輝在任十二年,歷經戒嚴、野百合學運,完成國會全面改選,一度被媒體譽為「民主先生」,但其任內重大爭議政策不少,從金融到教改,從兩岸到外交,這些負面效應甚至持續至今,也招來不少毀譽參半的評價。

南向政策 台商多鎩羽而歸
其中,李登輝推動的南向政策,各界迄今仍對此抱持質疑。主要原因是李登輝當年為分散對陸投資,在一九九三年至二○○○年期間,推動兩波南向投資計畫,引導台商前往投資,但一來當時因語言文化、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再加上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東南亞國家政經情勢動盪,導致許多台商投資失利。

戒急用忍 限制了產業發展
自一九九七年開始推行的戒急用忍政策,同樣是為避免台商對陸市場依賴日深,而縮減西進投資項目;雖然某種程度保護了台商投資權益,但也失去一些布局、發展的機會,引發不少批評,質疑該兩岸經貿政策太過僵化。

老農津貼 成藍綠博弈黑洞
除對外經貿上有正反評價,李登輝在內政方面的幾項政策,也為其後歷任政府、藍綠政治博弈上開了黑洞。像李登輝任內為照顧農民,開辦的老農津貼就是鮮明的例子,即便當初立意為善,但每回選舉,老農津貼就成了朝野爭相加碼的選舉工具,也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

土增稅案 淪為政爭犧牲品
在王建煊任財政部長時期,因為強行推動土地增值稅按實際交易金額課稅政策,引發國民黨內本土派大反彈,甚至引發省籍間戰爭。李登輝據此要求王建煊下台,從此讓這項政策尚未推出就戰死政治沙場。

拉法葉案 政府陰影揮不去
拉法葉艦軍購弊案與高鐵歐規改日規案,則是李登輝時期最受矚目的兩大爭議案件。拉法葉艦軍購案是為強化國軍設備,但過程牽扯我與法方政府、代理商、軍方間複雜糾葛與佣金與殺人懸案,長達十多年,讓往後政府提及任何軍購案,都免不了想起這段揮之不去的陰影。

高鐵轉彎 歐日混血惹爭議
高鐵面臨財務虧損一事,許多人矛頭指向李登輝任內「臨時轉彎」肇禍。高鐵招標階段,因高鐵股東團以政府不用出錢而勝出,但資金不足,李登輝出面當保人籌錢,導致政治因素介入高鐵案。高鐵原規畫採德法合作的歐規系統,但李登輝在一九九六年訪日前,突拍板改日規,導致系統成為歐日混血,引起爭議。

*李登輝六度修憲法 招來「擴權」批評

李登輝一九八八年就任總統,在位十二年,推動六次憲改,讓中華民國國家定位、政府體制在風雲巨變中轉型,進一步深化民主;但是修憲過程伴隨的權力鬥爭,以及利益交換,卻也為他招來「假修憲真擴權、搞台獨」批評。            

李登輝任內首次修憲,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除了承認「中華民國統治台澎金馬」事實,也使「萬年國代」走入歷史;第二次修憲,最重要的是確立總統直選方向,同時賦予地方自治明確的法源基礎,開放省長、直轄市市長民選,使台灣邁出民主化大步。                  

第三次修憲除進一步確定人民直選總統以及罷免總統的方式,另外,是總統依憲法經國民大會或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無須行政院院長的副署。                                                                

第四次修憲,則是依國民黨及民進黨在國家發展會議中的共識進行,即把閣揆改由總統任命,另總統有權解散立法院。

雖美其名為改良式雙首長制,卻導致閣揆有責無權、總統有權無責後果。傳聞「交換條件」是「凍省」,因而被反對者指為是李登輝推動台獨的開端,因為此舉種下國民黨日後分裂的惡果。

第五次修憲爭議最大,通過總統、立法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延任案,引來自肥疑慮,部分條文經大法官會議解釋為違背修憲正當程序而宣告失效;第六次修憲並將國大虛級化,讓台灣進入單一民意機關的時代。

*李登輝康乃爾之行 挑起美中台角力

李登輝十二年總統任內,是美中台三方關係的一段角力過程。由於中國大陸當年整體實力仍處於低迴時期,李登輝可謂在角力過程中多數時間占盡上風,直到一九九八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訪問中國大陸。

李登輝推動包括廢除萬年國會、總統直選在內的民主進程,獲美讚揚,而對岸又因天安門事件,受西方嚴重排擠與制裁,這讓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外交,出現退出聯合國以後前所未有的高峰。

這段時期中華民國最重大的一次成功,是一九九一年經與美方多方交涉後,與大陸、香港共同以「完全會員」的身分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當時,美方原始的規畫是,台灣以「非官方觀察員」(unofficial observer)身分加入。

一九九四年的五月四日李登輝首次出訪中美洲,須過境美國,李登輝第一次向美方提出過境夏威夷的要求。美方卻只准許李登輝專機在美軍機場降落加油,及在機場接待室休息,不能出機場過夜。李登輝對此非常生氣,拒絕下機,並在當時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上機時,只穿著拖鞋睡衣見客,以示抗議。

這起事件造成美國國會議員猛烈批評,柯林頓政府著手檢討與台灣關係,於當年九月宣布新的提升對台關係方案清單。

一九九五年五月初,李登輝透過卡西迪公關公司遊說,促成眾議院以二百九十六票對○票,參議院以九十七票對一票,通過李登輝訪美決議,柯林頓不得不允許李訪美。李登輝回母校康乃爾發表「民之所欲」演說,間接造成兩岸關係逆轉,大陸推遲兩岸協商將近三年。

然而,在李登輝看似成功的時刻,柯林頓政府卻看到中國大陸躍升的經濟,籌劃與中國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一九九八年柯林頓訪中,在上海座談宣布「新三不」政策。

*政治分合 細數李登輝的恩怨情仇

李登輝與國民黨連結長達卅年,堪稱一頁「政治恩怨史」。李登輝加入國民黨後,蔣經國任行政院長組閣,四十九歲的李登輝成了政務委員,也是當時最年輕閣員。然而,經歷台北市長到副總統,李都是政務官職重於黨職。

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國民黨內對李代理黨主席案有爭執,但在黨祕書長李煥、行政院長俞國華等人主導下,國民黨中常會仍通過李登輝為代理黨主席。

雙李決裂 李煥靠向反李派
半年後,李登輝再當選黨主席,掌握黨機器的李煥,以第一高票當選中央委員,閣揆俞國華卻屈居卅五,黨主席李登輝沒有權力,李煥「功高震主」,李登輝看在眼裡。

俞國華隔年五月請辭,李登輝雖任命李煥接閣揆,半年後,李登輝尋找副總統搭檔,卻選了無政治班底的李元簇,讓雙李決裂,李煥向反李派靠攏。  

二月政爭,主流派、非主流派鬥爭赤裸搬上檯面。非主流派推出林洋港、蔣緯國搭檔,對抗李登輝、李元簇搭檔,最後黨內「八大老」勸退林蔣。

命郝組閣 李消弭政變疑慮
隨後,李登輝任命時任國防部長的郝柏村組閣,以防李煥反彈,也間接削去郝柏村軍權、消弭政變疑慮。主流派取得黨內權力後,隨即推動總統直選。二月政爭非主流派的失敗,導致隨後的出走及成立新黨;一九九六年,非主流派又集結力推林洋港、郝柏村參選總統,但敗給李登輝、連戰。

由於當年李登輝能掌握國民黨,主要是宋楚瑜「臨門一腳」,才順利通過代理黨主席案,兩人情同父子,宋楚瑜因此仕途青雲直上,成為執行李登輝路線最有力人物。一九九四年,宋楚瑜以四百多萬票當選台灣省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民選省長」。

凍省爭議 宋與閣揆擦身過
隨著宋楚瑜民間聲望及實力積累,藏不住功高震主的鋒芒,李登輝選擇凍省,並由連戰代表國民黨參選兩千年總統。李曾公開評價,宋楚瑜能力強,希望由連戰選總統、宋接行政院長,但很可惜,「宋楚瑜耐性不足」,與行政院長「擦身而過」。

連宋無法有效整合,再度種下國民黨分裂的種子,儘管在興票案的操作下,以及李登輝公開支持連戰,但部分人士卻堅信,李其實暗助陳水扁。

連戰出手 開除李登輝黨籍
隨著陳水扁當選,李連關係跌至谷底。當時,不少國民黨支持者開票後包圍國民黨部,要求李登輝為敗選負責;最終李登輝辭去黨主席,連戰則獲推舉為黨主席。隨著國民黨與李登輝切割,以及連戰致力兩岸交流,更與台灣本土意識強烈的李登輝漸行漸遠,後來,連戰任國民黨主席任內,開除李登輝黨籍,兩人成政壇宿敵。

*政治變色龍 李登輝與扁馬蔡的糾葛

李登輝在總統任內,影響無數人士,也包括後來的三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就算是李登輝卸任後,仍持續影響政壇。

「李扁恩仇錄」要從一九九四年談起,當時李扁關係還被喻為「摩西和約書亞」,陳水扁能入主總統府,李被視為重要推手。

二○○○年民進黨執政後,李扁關係進入蜜月期,扁政府初期重要部會和金融人事都重用李登輝人馬,顯示陳水扁刻意經營「扁李體制」。二○○二年發動第一次金改,處理基層農漁會呆帳問題。李高喊會失掉政權,扁卻反嗆「寧可失政權也要改革」,最後還引爆數萬農民上街抗議,李扁出現裂痕。

二○○六年扁家陸續爆發貪腐弊案,紅衫軍發動倒扁風潮,那幾年,政壇上也傳出,扁曾以小紙條「知道這幾個人頭帳戶嗎?」威脅李的國安密帳,還稱幫李擋了很多「未爆彈」,讓李扁公然決裂。

當年的馬英九在選台北市長時,李登輝在投票前一周,拉起馬英九的手稱他為「新台灣人」,但李馬關係在二○○○年生變,國民黨總統大選落敗,支持者包圍中央黨部要求黨主席李登輝下台,馬深夜赴總統官邸,雖吃了閉門羹,但李仍不滿馬「逼宮」。

二○○八年,馬英九挑戰總統大位,李登輝更在投票前公開表態稱「自己的一票要投謝長廷」;但馬英九勝選後,首站就是拜會李登輝修補關係。

馬英九執政後,李登輝公然批評馬政府,甚至在馬英九執政,民調崩盤時,還一度諷刺馬英九,「一個民調只餘九%的總統,可笑得不得了!」李馬關係至此全面決裂。此外,馬英九在競選連任時,李登輝選擇為蔡英文站台。

李登輝和蔡英文的關係,始自於兩國論, 因為蔡英文的參與,等於執行李登輝的政治路線。李登輝也對蔡英文疼愛有加,即便是蔡英文曾深陷公教人員優存利率風暴,李登輝仍出面力挺。

李蔡兩人的分歧點是對非核家園,李登輝不斷提醒蔡英文,只能在台灣能源問題解決時,再談核四不商轉。而蔡英文順利當選總統後,李登輝始終不出惡言,就算是說出重話,也是希望蔡英文展現執政者領導魄力。

*特殊國與國 欲剪斷兩岸臍帶

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的訪問,對於一個顯然帶著刺激用意的題目「對岸認為台灣是叛離的一省」,他的看法如何?李登輝彷彿逮著了機會,堅決地說出了所謂兩岸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的宣告。

這一刻之前,兩岸剛於前一年因辜振甫訪上海、北京而走出寒冬,正溝通海協會長汪道涵來台;但這時,一切戛然而止。

李登輝之前所以會被國民黨的菁英懷疑他是台獨,與一九九四年他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一席談話頗有關係,當時他即大談「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並認定國民政府是一個「外來政權」,啟動台灣人在自我身分認同上的懷疑與變遷。

「特殊國與國關係」被簡化為「兩國論」,因它完成切斷大陸法律、政治的關係,只承認歷史與文化上的薄弱牽連,主張兩岸應分道揚鑣互不干涉。這個主張與他九年之前主導推動成立的國統會,以及由國統會通過的「國統綱領」背道而馳。

「兩國論」推出後的震撼效果猶如一次規模七以上的地震,美國強力施壓,而中共軍艦戰機亦開始部署,李登輝雖在三個月後的國慶談話,隱晦回到「一中各表」立場,但他的政治信仰已徹底揭露。

民進黨一九九一年雖已通過追求建立台灣共和國的「台獨黨綱」,但李登輝急欲搶奪台獨教父地位,讓歷史最終決定將這頂台獨桂冠戴在他頭上,而不是起草台獨黨綱的林濁水,亦不是宣告「一邊一國」的陳水扁,更不是在李登輝黨政軍特底下,宣告為爭取台獨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鄭南榕。

李登輝以總統與執政黨主席的雙重身分,一步步著手於法律上讓台獨成為事實。包括:一九九一年解散萬年國會,結束中國「法統」;並於同年廢止「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以解決兩岸是一個國家內的內戰狀態的法律事實;修憲完成總統由人民普選產生的條文,並於一九九六年進行首次直選;以及一九九七年進行「凍省」,使得台灣失去作為中國之一「省」的依託。

李登輝提出「兩國論」時,另一個功敗垂成的政治工程即是制定「台灣基本法」,基本法實即一個建國制憲的舉動,若當年真的完成,兩岸恐已陷入戰火。李登輝作為台獨教父級人物,已是無庸置疑的歷史定論。

*李登輝國安密帳案 黑金政治陰影相隨

李登輝於總統任內各種黑金掛鉤指控不斷,但直至他卸任後十年,才被特偵組起訴涉及國安密帳案,並且展開長達多年的訴訟,最後無罪定讞,但同案被告,國民黨投管會前主委劉泰英,卻因被認定中飽私囊,判刑三年。這樣的結果,使得外界始終質疑李登輝。

國民黨黨產舉世聞名,不過許多人並不知,黨產增加最快的其實是李登輝在黨主席任內,卻也因黨營事業大舉介入股市及房地產市場,且對經營不善企業進行紓困等,以致後來產生鉅額虧損。

李登輝為人詬病的,還有利用黨國資源大搞金權政治,李為保有政權,極力拉攏財團、地方派系,甚至是一些具有黑道背景的人參選公職,讓大批金牛、黑道,順利進入各級民意機關。

「國安密帳」事件,是特偵組發現一九九四年,李擔任總統時,從國安局「奉天專案」密帳挪用三點三億金援南非(簡稱「鞏案」),但一九九八年劉泰英為李籌設台綜院,供李卸任總統後使用,當時明知國安局已用年度結餘款逐年歸還鞏案支出,仍要求不知情的外交部歸還款項,因此依貪汙及洗錢罪起訴李、劉。

李登輝一、二審皆獲判無罪,依「刑事妥速審判法」規定,檢方若上訴,須舉出判決適用法令有違憲、違法之虞;也因檢方上訴門檻太高,李登輝等於從國安密帳事件全身而退。

不過有「國民黨大掌櫃」之稱的劉泰英就沒那麼好過,劉泰英一審被判兩年八個月,二審被高院認定將當年來往款項中的十五萬美金旅行支票中飽私囊,加重被判三年。而被侵吞二點五億元,台綜院已返還國安局。

李登輝深陷的官司也不乏個人恩怨情仇,例如,他曾公開影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二○○四年泛藍群眾集會時,跑去打麻將,被宋楚瑜告上法院,一審被判賠一千萬元,二審被改判賠償兩百萬元及登報道歉定讞。

國安密帳案一度為李登輝晚年生活帶來困擾,歷經三年纏訟終獲判無罪,只是外界質疑歸質疑,法院判決終歸法院判決;李登輝在人民心中的政治「清白」究竟如何,只怕仍無法隨著他的逝去而蓋棺論定。而李登輝主政時期的黑金政治陰影仍在,甚至還有人封他為「黑金教父」。

*李登輝晚年體悟…我是不是我的我

李登輝逝世,但他在台灣政治史上的功過,短期內未必能蓋棺論定。正如李登輝兩位老友王作榮和戴國煇口述的「愛憎李登輝」書名,對李登輝其人,敬愛者有之,憎恨者亦有之;總結李的一生,他不斷自我挑戰與反覆性格,就像晚年一再提到的:「我是不是我的我!」

不過,李登輝的「超越自我」,在很多人眼中,卻變成「性格反覆」、「一變再變」。在統獨立場、與人交往上,都可舉出不少鮮明的例子。例如,李登輝從繼任總統後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到卸任總統前主張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從他自己口中的「蔣經國學校學生」,到本土人士口中的「台獨教父」。其角色之跳躍、立場之搖擺,經常引來爭議。

就連是否曾加入共產黨,也一直得不到李登輝本人的親口證實。直到二○一三年六月「生命之旅」,他在綠島參訪人權紀念園區,自覺「政治生命統統過去了,可以講很坦白的話」,才首見他的說法。但他僅表示,在台灣大學就讀大四時曾組「新民主學會」,該組織後來被共產黨吸收,自覺與理念不合,因此退出。短短數語,對於是否「曾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也沒有說得很清楚。

當時記者追問:「您今天是對外宣布從沒參加共產黨?」李登輝回答:「這不是,我沒有講這句話」,「我有加入一個組織,這個組織被共產黨吸收;有這個事情,不能否認。但吸收後,我看這個情形不是很理想,我宣布要離開,他們說詳細的事情寫清楚,讓我離開。」

李登輝對許多人的關係,也跟他是否曾入共產黨一樣「撲朔迷離」。這也來自於他的個性,敢愛敢恨;例如,他與宋楚瑜,原本情同父子,卻因凍省反目,甚至還因「興票案」讓宋楚瑜痛失總統大位;直到李登輝九十歲壽宴時,宋楚瑜出席,才讓外界看到兩人關係開始冰釋。

李登輝也不是對所有人都能在暮年時「一笑泯恩仇」。他當年未頒勳章給監察院前院長王作榮,王作榮曾說「李登輝欠我一枚勳章」,馬英九總統更在二○一三年「補授」王作榮一等卿雲勳章。記者曾以此詢問李登輝,他不假辭色說:「問題是值不值得頒呢?」由此可見他愛恨分明。

*兩岸風雲…權力頂峰拋兩國論 互動迅速結冰

「歷史實在很有趣,還沒有發生的事,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從來不會有人知道。」一九八八年一月,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他在《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書中自敘,「沒想到我後來推動了民主化,因此現在國民黨內部有人說:『大家都被李登輝騙了!』」

掌權初期 與江澤民建互動管道
李登輝被稱為「民主先生」,十二年總統任內六度修憲、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雖然改正「台灣代表全中國」的問題,卻也因為「失去全中國代表性」,被認為終結了中華民國的「法統」,形同「台獨」,而兩岸融冰又結冰,這也是反對者對他的最大抨擊之一。

李登輝對台灣民主化有功,但從那句「大家都被李登輝騙了」,也可看出他的善變。

李登輝上台後,曾藉國學家南懷瑾引介,在一九九二年派辦公室主任蘇志誠與大陸接觸,促成首次辜汪會談,因為兩岸的密使,也讓李與當時對岸領導人江澤民建立互動管道,後來李登輝訪美,兩岸關係再度緊張。

一九九九年,李登輝還在總統任內,曾出版《台灣的主張》。他提到「對大陸的六項主張」表示:中國的再統一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不設時間表,視大陸地區的民主化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決定「和平統一」進程。

兩岸結冰 訂國統綱領牽制統一
但隨著嗣後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岸互動迅速結冰,乃至卸任總統,「民主先生」的稱號漸被「台獨教父」取代,李登輝的言論也愈來愈辛辣、不羈。

相隔十六年後,李登輝再出版《新.台灣的主張》,他承認:「我為了說服國民黨大老,才制定這項國家統一綱領。目的在於制定三個明確條件,以牽制、遏阻『 統一』的動向。然而表面上又不能明講。」國史館館長吳密察在序中表示,李登輝已是卸任元首,較沒有政治上的牽掛,因此新書言論「顯得更直白、更盡性」。

李登輝的「直白」、「盡性」,在晚年充分流露;對於中國,乃至中華民國,幾無任何感情可言。  

終結法統 中華民國變外來政權
他引用「狗去豬來」的民間說法,形容日本戰敗,被迫放棄對台統治權,台灣成為中華民國一省,「狗是指戰前統治台灣的日本人,豬則指來自大陸的中國人」。「狗吠雖然令人覺得吵,但作為看門狗,還是可發揮作用,就像東京澀谷那隻忠犬八公銅像那樣。」李登輝說,「相較於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日本人還算誠實,好太多了,因此用狗的比喻表現台灣人的感慨」。

李登輝把「中華民國」形容為台灣四百年來六個「外來政權」之一。他說,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統治,一九九六年直選總統,才脫離外來政權統治。顯然,對李登輝有意義的年代,要從九六年擔任民選總統之後才算開始。

李登輝推動的民主化,固然強化台灣的主體性,但對注重「法統」的人來說,「中華民國」已面目全非。

隨著李登輝的逝去,「歷史實在很有趣」這句話的回聲,也更多了迷幻與驚心!

*李登輝98歲辭世 馬英九感念 蔡英文譽開創者

李登輝前總統昨天晚間七點廿四分辭世,享耆壽九十八歲。李登輝是中華民國首位直接民選的總統,曾主政台灣十二年,如今從人生舞台謝幕,功過留待後世歷史評價。

李登輝辭世各界哀悼,蔡英文總統表示,李登輝是時代的開創者,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李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國民黨聲明表示,「他曾經是國民黨黨主席,但也讓國民黨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馬英九前總統辦公室指出,雖然李登輝在卸任後,政治理念發生巨大轉變,馬英九仍感念李對國家的付出,相信歷史將有公正客觀評價。

主張兩國論 兩岸結冰
一九二三年出生的李登輝,曾一度加入共產黨,取得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後,返台服務,成為國民黨員,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出任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也是前總統蔣經國副手,蔣經國於一九八八年病逝,李登輝正式出任國家元首,一九九六年,他更當選我國首位直選總統,直到二○○○年卸任。

李登輝主政期間,主導六次憲改,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確立總統直選、開放直轄市長直選,以及政府運作體制,贏得台灣「民主先生」封號。

為試圖打破兩岸僵局,李登輝一九九二年促成辜汪會談,但後來他赴美國康乃爾母校發表「民之所欲」演說,激怒對岸,美中台陷入角力。一九九九年,他提出「特殊國與國的關係」,因為兩國論主張,導致兩岸結冰,加上一些對國家定位的言論,逐漸被各界視為「台獨教父」。

和扁馬宋的恩怨情仇…
李登輝政治影響力橫跨藍綠,成為國民黨主席後,黨內上演主流派、非主流派之爭,國民黨分裂,新黨成立。他也曾和宋楚瑜情同父子,卻因凍省撕破臉,二○○○年總統大選時,無法有效整合連戰和宋楚瑜,不但由民進黨首度取得中央執政權,國民黨也再分裂,宋成立親民黨。

台灣本土意識強烈的李登輝,和前總統陳水扁,曾被喻為「摩西和約書亞」,後來因農業金改立場不同,陳水扁又陸續傳出弊案,李登輝住院期間甚至遭陳水扁拿國安密帳威脅,兩人漸行漸遠。

馬英九參選台北市長時,李登輝牽起馬英九的手,稱馬是「新台灣人」,只是馬任總統時,李登輝疾言批評,毫不留情。

蔡英文和李登輝從兩國論開始互動,蔡英文二○一二年首度選總統,李登輝當時大病初癒,拖著疲倦身軀,站上台助講,給蔡英文大擁抱,足見關係深厚。

李登輝今年二月八日因吸入性肺炎入住北榮一七四天。昨天晚間,家人在牧師禱告後,送李登輝安詳走完最後一程。

photo.php (799×1321)

*李登輝逝世 藍綠政治人物同表哀悼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辭世,享耆壽九十八歲。消息傳出,各界咸表哀悼。蔡英文總統表示,李登輝是時代的開創者,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國家,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李登輝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蔡總統表示,她已和李登輝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也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關於治喪相關事宜,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表示,依照往例,會由總統明令治喪大員,總統府將召開治喪大員會議,並成立工作小組,在尊重家屬的意願、符合慣例體制及卸任元首身分的原則下,妥善辦理李登輝身後事宜。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今天上午召開治喪工作會議後,將再進一步對外說明。

李登輝傳出將擇日安葬於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但軍方暫未證實。據透露,月前總統府已由蘇嘉全召集軍方參與國葬協調會,確認李登輝符合安葬於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

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指出,李登輝對台灣民主化有其貢獻,值得國人肯定;雖然李登輝在卸任後,政治理念發生巨大轉變,馬英九仍感念他對國家的付出,相信歷史將有公正客觀評價。

李登輝曾任國民黨主席,國民黨聲明表示,李登輝走完精采傳奇的一生,台灣歷史也翻過一頁;感謝李登輝給予大家的人生啟發,功過評斷留待後人,「他曾經是國民黨黨主席,但也讓國民黨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波瀾萬丈的人生起落,褒貶只能由人。」

副總統賴清德昨表示,李登輝榮歸天家,「對我而言,失去一位亦師亦友的溫暖長者,深感難過和不捨。」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李登輝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連戰辦公室表示,對李前總統的病逝表達遺憾,肯定李登輝對國家重大建設發展的付出。連戰提到,民國八十五年李登輝擔任國民黨主席、他擔任副主席,並一起搭檔參選民選正副總統,雖然之後對於國家、民主和文化等議題有歧見,但這些功過是非留給世人論斷。

*波頓推文悼念李登輝:自由世界會想念他

前總統李登輝逝世,友台立場鮮明的美國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在推特發文悼念李登輝,稱李登輝是偉大的民主領袖,富有遠見又很實際,「自由世界會想念他」。

波頓說,他要為李登輝逝世向台灣民眾表示哀悼,也為李的家人和朋友祈禱。

美聯社、路透等國際通訊社均搶發快訊。紐約時報也在第一時間報導,稱李登輝帶領台灣從一個專制統治島嶼變為亞洲最繁榮的民主政體之一。

紐約時報說,李登輝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這激怒了北京政府。他的立場也讓美國陷入政治困境,當時的美國政府在努力改善與北京關係的同時,還要勸說北京不要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

日本媒體皆以快訊報導此事,NHK更置於網站首頁,讀賣、朝日新聞等日媒多頌揚他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

綜觀日媒報導,內容多半提到,李前總統是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出生,曾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現京都大學)就學,二戰後回到台灣,在日本政壇等各界擁有許多知己,是知名的親日家。

*大家都被李登輝騙了?李說:歷史實在很有趣

「歷史實在很有趣,還沒有發生的事,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從來不會有人知道。」1988年1月,前總統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李在《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書中自敘,「沒想到我後來推動了民主化,因此現在國民黨內部有人說:『大家都被李登輝騙了!』」

李登輝被稱為「民主先生」,12年總統任內6度修憲、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民選,雖然改正「台灣代表全中國」的問題,卻也因為「失去全中國代表性」,被認為終結了中華民國的「法統」,形同「台獨」,而兩岸融冰又結冰,這也是反對者對他的最大抨擊之一。

李登輝對台灣民主化有功,但從那句「大家都被李登輝騙了」,也可看出他的善變。

李登輝擔任總統後,曾藉國學家南懷瑾引介,在1992年派辦公室主任蘇志誠與大陸接觸,促成首次辜汪會談,因為兩岸的密使,也讓李與當時對岸領導人江澤民建立互動管道;但後來李登輝訪美,兩岸關係再度緊張。

1999年,李登輝在總統任內,出版《台灣的主張》,還大談「統一」。他提到「對大陸的6項主張」表示:中國的再統一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不設時間表,視大陸地區的民主化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決定「和平統一」進程。

但隨後,他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岸互動迅速結冰,乃至卸任總統之後,「民主先生」的稱號漸被「台獨教父」取代,李登輝的言論也愈來愈辛辣、不羈。

相隔16年後,2015年李登輝再出版《新.台灣的主張》,他承認:「我為了說服國民黨大老,才制訂這項國家統一綱領。目的在於制定3個明確條件,以牽制、遏阻『 統一』的動向。然而表面上又不能明講。」國史館前館長吳密察在序中表示,李登輝已是卸任元首,較沒有政治上的牽掛,因此新書言論「顯得更直白、更盡性」。

李登輝的「直白」、「盡性」,在晚年充分流露。對於中國,乃至中華民國,幾無任何感情可言。

例如,他引用「狗去豬來」的民間說法,形容日本戰敗,被迫放棄對台統治權,台灣成為中華民國一省,「狗是指戰前統治台灣的日本人,豬則指來自大陸的中國人」。

「狗吠雖然令人覺得吵,但作為看門狗,還是可發揮作用,就像東京澀谷那隻忠犬八公銅像那樣。」李登輝說,「相較於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日本人還算誠實,好太多了,因此用狗的比喻表現台灣人的感慨。」

李登輝把「中華民國」形容為台灣400年來6個「外來政權」之一。他說,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統治,1996年直選總統,才脫離外來政權統治。顯然,對李登輝有意義的年代,要從1996年民選總統之後才算開始。

李登輝推動的民主化,固然強化台灣的主體性,但對注重「法統」的人來說,「中華民國」已面目全非。

李登輝今晚辭世。隨著他的逝去,當年這句「歷史實在很有趣」的回聲,猶讓不少人感覺迷幻與驚心。

(聯合報)
--
*李登輝戒急用忍 改變兩岸經貿互動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辭世,在他主政台灣12年期間,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發展南向政策,卻因宣布兩岸經貿「戒急用忍」政策,以致亞太營運中心落空,南向政策也因中國大陸磁吸效應而失去著力點。

他在國家定位與經濟發展上影響台灣甚鉅,1995年6月訪美時,在母校康乃爾大學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為題公開演說,首次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定位。在台灣經濟發展上,李登輝1996年9月14日首度提出「因應當前兩岸關係必須秉持戒急用忍的大原則」,此後,李登輝兩岸經貿政策即被稱之為「戒急用忍」。

在當時兩岸往來愈趨熱絡時空背景下,「戒急用忍」政策震撼台灣政商界。經濟部隨即頒訂《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修正辦法,明定「高科技、單一個案投資逾5,000萬美元、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禁止登陸,目標是要避免台灣喪失優勢、過度依賴中國大陸。

兩岸知名學者、也是李登輝兩岸經貿幕僚張榮豐表示,戒急用忍與大陸開始執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引進市場機制有關,當時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大陸崛起。

張榮豐並說,在宣布戒急用忍之前,幕僚進入大陸做經濟調查及實務了解,事實上戒急用忍政策是有分級的,像是台塑海滄計畫屬於基礎建設列為禁止類,若是針對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因當時大陸市場尚未成熟,所以採專案審查;至於要去利用大陸廉價勞工的代工業,投資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下並未限制。

李登輝戒急用忍,代表著兩岸經貿往來大轉彎,原本如火如荼推動亞太營運中心戛然而止,更令工商界跳腳,也遭致主張自由開放經濟學者的批評。

當時陸委會引述經濟部統計指出,截至1998年底,台商赴大陸投資件數已逾2萬件,總金額為132億美元,占我對外投資總額的比例約四成,位居大陸外資第三位。在兩岸貿易方面,1998年兩岸貿易總額估計達240億美元,占我對外貿易總額比重約11%,占總出口比重近18%,這些數據顯示我對外經貿十分集中於大陸市場,必須要分散風險。

「戒急用忍具有前瞻性,看到大陸崛起,對台灣中小企業誘惑力、吸引力,因此試圖要以人為方式去踩煞車、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但是從結論來看,戒急用忍是失敗,並未改變市場西進的力量。」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評論。他表示,1990年代可說是台灣經濟黃金時期,李登輝企圖在台灣經濟成就基礎上,以政策引導投資方向,但大陸自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崛起,而且台灣產業以代工為主,到那裡投資都是由下單歐美廠商決定,美商叫你去大陸投資,台商不可能不去。

前陸委會副主委、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表示,李前總統祭出戒急用忍前,兩岸關係已有大幅度成長,台商已有很多赴對岸投資,我對大陸出口成長也很快,此時兩岸若能展開協商,對台灣非常有利,很可惜,因戒急用忍而停下來。

林祖嘉表示,李登輝執政的1988年至200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在8%至6%之間,表現很不錯,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南韓、香港、東南亞國家都受創甚深,但1998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還有4%,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主要是台灣對大陸出口順暢,維持台灣經濟榮景。

「不管是戒急用忍,或是南向政策,都是分散風險的觀念,」張榮豐總結。對照今日時空環境,當時政府亟需要主導分散風險,現在分散風險力量很明顯發自民間、來自市場力量。

*李登輝提攜後輩 培育台灣首位女總統

今年1月14日,順利連任的蔡英文總統,提早一天去向前總統李登輝祝賀98歲大壽,她也向李報告,這次以817萬高票成功連任。李可謂蔡的「精神父親」,蔡感謝昔日李對她的提攜之情。事實上,蔡總統的從政之路,也確實是源自李登輝的提拔。

蔡的政治經歷和之後的政治歷練,可以說是在李登輝執政時代培養的。1984年蔡英文28歲,倫敦政經學院畢業,她聽從父親的話回到台灣,在政大教書、當法律學者,後來她在經濟部擔任顧問長達十多年,累積技術官僚的經驗,都與李登輝的知遇有關。

1998年辜汪會晤,蔡以辜振甫英文秘書的身分隨行,面對大陣仗的國際媒體,擔任英文發言人的她條理分明、說理清晰的發言表現,深獲當時總統李登輝讚賞。不久之後李邀請蔡,擔任無給職的國安會諮詢委員。

1999年德國之聲專訪李登輝,問及兩岸的關係,李回答:「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1991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

李的說法被稱之為「兩國論」,當年引發中國大陸強烈的不滿,兩岸關係為此掀起波瀾,美國方面對此說法也甚表關切,而這幕後的手筆,各界指向是出自蔡英文。

民進黨在2000年因陳水扁當選總統,首次取得執政權,蔡被延攬擔任陸委會主委,陳水扁刻意將涉外事務交給前朝人馬,一般的理解就是陳接受李登輝的託付,而蔡從此仕途一帆風順,得以由不分區立委一路做到行政院副院長。最後隨著政黨再次輪替,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女總統。

*耕耘東協 李登輝率先開啟南向大門

為降低台灣對大陸投資並推動經貿外交,前總統李登輝在1990年代亦啟動南向政策,經濟部在1994年擬定「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工作綱領」報行政院核定,南向先期國家鎖定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越南等。

當時任經濟部政務次長、之後接任經濟部長的江丙坤,可說是李登輝南向政策急先鋒。江丙坤生前曾受訪表示,1987年台灣經濟因為新台幣升值、泡沫經濟等因素生產條件丕變,產業結構也隨之轉變,包括水平和垂直兩方面變化,垂直方面可看到產業由勞力密集轉為資本密集,水平方面則是企業到海外發展,尤其是大陸更吸引台商,但東南亞國家有龐大商機和潛力,值得台商爭取。

為推動南向,江丙坤幾乎年年率團訪問東南亞,在經濟部支持下,選定在菲律賓蘇比克灣設立加工出口區,中華開發在蘇比克灣投資我國第一個海外工業區,第一期100公頃土地搶購一空,形成投資蘇比克灣熱潮。

我與越南關係亦有重大突破,早期赴越南投資的慶豐集團董事長黃世惠、養雞大王黃崑虎等,在越南投資計畫非常成功,我國成為越南第一大外資,台商在越南有舉足輕重之影響力。

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東南亞國家接連受創,當時任經建會主委江丙坤以協助台商和援助東南亞國家為名,率團訪問東南亞,當時辜濂松、高清愿、及央行副總裁梁成金也隨行,返國後擬定「加強推動東南亞經貿合作行動方案」,政府擬提供我在東南亞銀行專供台商融資,並輔導成立百億元東南亞投資公司,專投資東南亞。此舉可說是李登輝時代二次南向,江丙坤則稱為「重啟南向」。

不過,印尼在1998年爆發排華事件,台商紛紛撤資,再加上中國大陸強大磁吸效應,南向政策漸漸失去著力點。

歷史的弔詭是,隨著東協自由貿易區形成,由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美中貿易戰爆發,當年赴東南亞投資台商意外成為贏家,南向再度鹹魚翻生。

*策略轉彎 亞太營運中心落空

亞太營運中心(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er)是前總統李登輝於1990年代推動的重大經濟政策,以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樞紐為目標。所謂的「營運中心」,包括製造中心、海運轉運中心、航空轉運中心、金融中心、電信中心和媒體中心等六項專業中心。

據指出,亞太營運中心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在1993年間提出,時任經濟部長蕭萬長採納了這個想法,並將「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做為接下來幾年李登輝政府的經濟政策主軸與口號。

原本政策上制定推動的時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1995至1997年,第二階段為1997至2000年,第三階段則從2000年開始。三階段的目標分別是改善台灣經濟體質、調整經濟結構,並在2000年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後繼續鞏固這個地位。

為了達成亞太營運中心的目標,經濟部、交通部、財政部等各部會,都分別研擬多項規劃、執行策略,其中交通部就大力開放電信業務,如呼叫器、大哥大、衛星行動電話、固定網路等,在海空運方面也由運研所擬定各機場和各港口的功能和定位,並提出如何強化海空港的軟硬體設施,和爭取各國來台進行人流與貨物轉運的措施。

不過,1996年8月14日,李登輝在國民大會答覆國大代表國是建言時指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同年9月14日,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主張,之後並明確界定:「高科技、5,000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應對大陸「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政策的提出,阻絕了台商大舉赴陸投資、布局的道路,也打消了外商以台灣為生產、研發基地,做為前進大陸市場跳板的計畫。另一方面,大陸本身積極發展經濟和提升科技實力,不斷擴建設深水港、大機場,其與亞洲各知名國際機場、港口爭鋒的態勢不言可喻,也讓我推動亞太營運中心增添極大的困難。

(經濟日報)
--
*李登輝辭世》親人陪同 李登輝遺體晚間約11點移靈懷遠堂

前總統李登輝於今晚7點24分病逝,遺體已於今晚10點57分由長期入住的北榮中正樓22樓總統病房,移往懷遠堂(懷恩廳)放置冰櫃暫存,過程中,親友都有在現場參與,後續殯葬事宜待總統府與家屬再安排。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移靈前到場等待致意。

台北市政府指出,柯文哲今晚赴北榮向家屬表達哀悼與追思,並希望親赴現場確認是否有台北市政府能協助之處。在悼謁李前總統並向家屬致意後,柯文哲已於11點13分離開。

李登輝於今年2月8日晚間,在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咳,緊急送到北榮住院後,2月17日傍晚,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一度突發心因性休克,後續病況不穩定,最後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經醫療團隊搶救仍無法挽回,今晚7點24分病逝。

*李登輝辭世》昏迷期只對曾孫女有反應 在家庭禱告中安詳離去

前總統李登輝於今晚7點24分病逝,台北榮總稍早由醫療團隊出面說明提到,李前總統從2月17日出現突發心因性休克後,大部分時間多陷入昏迷,只有在面對曾孫女的照片或影片時,眼神有反應,最後由於狀況持續微弱,在親友的陪伴下、牧師主持的家庭禱告中辭世,再拔除維生設備,沒有痛苦地、安詳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

北榮重症醫學部主任、醫療團隊副召集人林永煬表示,治療李前總統的醫療團隊成員來自各科部主管,包含胸腔、感染、腎臟、心臟、新陳代謝、重症醫學、麻醉、營養、護理等,應該有20幾位、快30位是固定成員,隨時召開團隊會議,與家屬達成最佳治療共識。

林永煬提到,擔任主治醫師174天以來,對李前總統的感想就是生命勇士、生命奉獻者,在最後5個多月託付給北榮,過程中,以身體呈現各種不同休克狀態、困難處置方式,考驗醫療團隊,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慢慢穩定病情。

不過,林永煬指出,李前總統由於高齡、多重慢性病、反覆感染,且最近10天又發生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等,這次除了醫療課題外,也讓家屬思考生命的意義不是一直擁有,必要時放手,包含適度安寧與緩和。

林永煬也提到,李前總統與家屬親情緊密,即便身體耗弱,當眼神看到或聽到曾孫女的照片或影片時,會努力睜開眼睛,並且非常有神跟著轉動,醫護看著都感動不已。但最近這幾天,眼神互動微弱,經與家屬討論後,認為以李前總統的個性,對國家的貢獻、對醫療的奉獻,已經了無遺憾,就決定陪伴他到確定離開大家,再拆除維生設備,最後安詳辭世。

北榮副院長、醫療團隊召集人黃信彰指出,李前總統辭世時,女兒、媳婦、孫女等親友都在,當事人處於昏迷,並沒有很痛苦的狀況,但夫人非常難過,後續遺體將交由總統府處理,並沒有了解到實際的狀況。

照顧李登輝長達18年的北榮顧問陳雲亮則說,非常榮幸照顧李前總統18年,能夠照顧到最後一刻,盡了最大的責任,醫療團隊與家屬都一樣感到非常安慰。

*台海危機激怒中國 李登輝一席話讓江澤民氣炸拍桌

前總統李登輝於30日晚間7點24分病逝,享耆壽98歲。回顧1996年台灣首次舉行總統直選,當時中共再度試射飛彈,時任總統李登輝為求穩定台灣民心,拿出遭我方策反的中共將領劉連昆提供的情報,公開稱中共試射的飛彈都是沒有彈頭的「啞巴彈」,據傳時任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知道實情後,一氣之下憤怒拍桌。

「少康專案」是我國軍事情報局上世紀末,對中國解放軍高層的重要策反計畫,本報曾報導,「少康專案」於1991年啟動執行,少康一號為中國總後勤部軍械部的邵正宗大校、少康二號則是中國軍械部長劉連昆少將,二人在1999年被中國逮捕處決。其中劉連昆對台貢獻卓著,曾提供各式解放軍裝備、調動情報。

回顧1996年,當時台灣舉行首度總統直選,李登輝聲勢極盛,中共為嚇阻台灣的本土派勢力,在台海進行飛彈演習。當時,已被台灣間諜策反的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劉連昆,把獲知的中國軍事行動方案回報台灣,甚至連解放軍發射的飛彈,是沒有裝上彈的頭「啞巴彈」等極度機密消息,也全都洩漏。

盛傳李登輝在選舉期間一席「啞巴彈」的談話,導致劉連昆身分曝光;而據傳當時江澤民知道實情後,一氣之下大拍桌子。在這場飛彈危機中,李登輝成功化解一觸即發的台海危機,最終以過半的得票率連任總統成功。

*李登輝辭世》921大地震發布緊急命令 災區民眾仍感念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病逝,經歷過921大地震的南投受災民眾而言,對他非常感念,前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說,當時沒有災防法、救災救助沒有法源依據的時候,他在大地震發生第5天即發布緊急命令,猶如救災的及時雨,讓國家得以安然度過危機。

前總統李登輝擔任過台灣省政主席,對省府中興新村及南投縣感情深厚,南投縣草屯鎮的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前身為「九九峰露營區」)至今保留的「名人植樹區」,就有一棵樹是李登輝在1982年4月手植的一棵樟樹。草屯鎮御史里則有一條道路名叫「登輝路」,這是草屯鎮最後一條以政治人物名字命名的道路。

李登輝總統是台灣首位全民直選的總統,而他總統任內碰到台灣世紀大災難「921大地震」,他在921當天的上午就直接搭機到中部,首站抵南投,第二站原想到埔里,但因天候不佳而折返南投,他直接驅車到台中,救災期間也數度到災區,南投縣很多經歷過921大地震的民眾,都印象深刻。

李前總統當時寫了一個月的921災區日記,後來還集結成書,前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說,看了他的災區日記,可以感受到大家長對災區民眾的心疼,而他在救災期間巡訪災區,展現「民胞物與」的愛心,有效穩定民心。

921大地震剛發生時,台灣還沒有災防法,沒有重大災害的救助法源,李前總統在大地震發生的第5天即發布緊急命令,定出」發行公債、救災重建不受預算法及公共債務法的限制,及各種中央、地方救災和重建的緊急措施。

前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表示,李登輝前總統發布緊急命令,可說是當時救災救人的及時雨,對災區民眾而言感受非常深刻。

*李登輝辭世》外媒公認未對中國讓步 台灣主體意識捍衛者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病逝,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法新社等國際媒體的報導,著重被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對台灣民主化、堅持台灣主權的貢獻,以及他提出的「兩國論」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紐約時報說,李登輝帶領台灣從專制統治變為亞洲最繁榮民主政體之一,堅持台灣主權,在與中國的爭端上始終未讓步;德國之聲指他即使卸任,仍是台灣主體意識的重要捍衛者。

紐約時報指出,於蔣介石的國民黨獨裁統治年代踏入政壇的李登輝,1988年擔任總統後,破除蔣家的專制體制,瓦解台灣的獨裁統治,並以推動「新台灣人」概念,努力化解台灣本省、外省人之間的敵意;對中國採取戰略模糊政策,在堅定對立、試探和解與挑釁獨立之間轉移,他試圖在國際展現台灣主權,不時招來中國武力恫嚇,但是北京對他的攻擊,反而更使他受到台灣人支持。

路透、法新社、美聯社指李登輝對中國的強硬言語,尋求建立台灣人非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引起台灣2300萬人的共鳴,提出台灣與中國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激怒北京;「法新社」他為台灣帶來直接民選等民主變革,為成為現代、自由社會,爭取在國際上被當作主權國家對待鋪路。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中文網的報導指出,李登輝1999年提出「兩國論」,掀起兩岸政治風暴,一度使兩岸關係跌到谷底;他在國民黨內的權力鬥爭展現高超政治手腕,但是掌權期間被指與財團、地方派系接觸過於密切,以及美化日本殖民歷史,都遭到一些人的批評。

BBC和德國之聲(DW)都指出,李登輝即使卸任後,仍深深影響台灣政治,是台灣主體意識的重要捍衛者。

*李登輝辭世》日媒「緊急速報」、登熱門第一 日網友也關注

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7點24分病逝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其病逝消息震驚國內外。除了日本電視媒體在第一時間以速報進行報導,日本媒體也大規模進行報導,引發日本網友關注,相關報導更一度登上日本雅虎首頁熱門排行第一。

日本放送協會《NHK》第一時間報導李登輝病逝消息,文中稱呼李登輝為台灣民主化的一大推手,報導稱李登輝為台灣著名的「親日家」,2000年卸任後從多次訪問日本,包括文化交流、演說和疾病治療行程。

針對李登輝病逝的消息,日本共同社、產經新聞等各家媒體也急發速報,稍早更一度登上日本雅虎首頁熱門排行第一條。

*曾稱李登輝「民主先生」《時代》:帶給台灣直選的總統逝世

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7點24分病逝於北榮,享耆壽98歲,各界紛紛哀悼。曾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的美國《時代》雜誌,30日晚間也報導此事,標題並稱「為台灣帶來直選的前總統逝世」。

《時代》引述台北榮總的說法提到,李登輝今年2月開始住院,30日晚間因器官衰竭過世。《時代》在報導中也表示,前總統李登輝為台灣帶來了直接選舉和其他許多的民主變革。

《時代》指出,李登輝努力為台灣建立一個非中國的獨立身分,無懼激怒中國及希望重返中國的政黨,晚年,李登輝更公開指出台灣已經獨立,不過因身體狀況,讓他不得不淡出政壇。

李登輝是首位由公民直選而產生的總統,任內推動民主改革,曾被《時代》稱為「民主先生」。

*李登輝辭世》曾文惠深夜12點落寞返回翠山莊

前總統李登輝昨天(30日)晚間7點24分在台北榮總病逝,享耆壽98歲。昨天中午11點多赴台北榮總探視夫婿的前總統夫人曾文惠,凌晨12點左右在隨扈攙扶下神情落寞回到翠山莊住處,隨後熄燈就寢。

曾文惠昨天中午赴榮總探視後,一整天都未再現身,直至深夜快12點左右才終於返家;兒媳婦張月雲則在昨天傍晚6點多一度驅車返回翠山莊,又再趕回醫院。

據了解,李登輝的祖父擔任過保正,曾文惠祖父曾任三芝鄉長,兩人父親則是好友,雙方家庭很早就定下婚約;婚後,李登輝到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曾文惠獨自照顧教育幼子,也一度赴美國陪讀。

前總統李登輝和夫人曾文惠結縭72年,雙方都是新北市三芝人,曾文惠過去接受國史館口述歷史訪談提及,小時候她在家門口哭,正好相命先生經過,對她母親講,「你不要看這個囝仔喔!她以後是『一品夫人』」,後來果真成為第一夫人。

*李登輝辭世》前年一笑泯恩仇 阿扁:再也看不到老船長了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7點24分病逝,享耆壽98歲。對此,前總統陳水扁表示,2年前和李登輝「政治和解,一笑泯恩仇」,沒想到會是最後一次見面,「如今再也看不到台灣這艘民主之船『老船長』李前總統的背影了,這是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運動的重大損失」。

陳水扁在臉書粉專「陳水扁新勇哥物語」PO出2年前拜訪李登輝的照片,他表示,2018年1月15日是李登輝農曆與國曆同一天的96歲大壽,「阿扁為了趕在李前總統生前政治和解,一笑泯恩仇,專程前往翠山莊親向李前總統恭祝心目中的『台灣民主之父』萬壽無疆。只是沒想到二年半前的祝壽之行,卻成為前後任台灣總統最後一次的見面」。

陳水扁指出,李登輝當時揮淚看著自己拄杖的背影離去,讓他不禁想起2000年5月20日完成首度政權移交後,他親送李登輝離去時的巨人背影,那是台灣精神、台灣文化、台灣歷史的縮影,「如今再也看不到台灣這艘民主之船『老船長』李前總統的背影了,這是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運動的重大損失」。

陳水扁透露,李登輝曾跟他說過,2000年總統大選後打算在9月才辭去國民黨主席職務,但看到國民黨內部的亂象,再做黨主席也沒意思,「如果李前總統不要那麼早辭去國民黨主席,以其民主氣度,對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政局穩定將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陳水扁強調,「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鞏固與深化的推動,像大山一樣崇高偉大,將受到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永恆的敬仰,最後敬請李前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和全體家人節哀保重,李前總統在天之靈安息!」

李登輝遺體已於今晚10點57分由長期入住的北榮中正樓22樓總統病房,移往懷遠堂(懷恩廳)放置冰櫃暫存,過程中,親友都有在現場參與,後續殯葬事宜待總統府與家屬再安排。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移靈前到場等待致意。

*李登輝辭世》王金平感懷:為這塊土地奠定民主基石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辭世,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在臉書發聲明表示,驚聞李前總統逝世噩耗、不勝感懷,謝謝李前總統一生為國家及全民的貢獻,為這塊土地奠定民主基石,特此致敬。

王金平指出,感念李前總統極力推動的民主進化,落實全民直選,為這塊土地奠定了民主基石,李前總統在總統任內凝聚了民間的力量,平安度過了數個內憂外患的震盪,尤其是921大地震的應變與重建規劃,更是歷歷在目。

王金平說,謝謝李前總統一生為國家及全民的付出與奉獻,「特此向您致敬,您的身影會留在大家的心裡。」

*李登輝辭世》蔡總統:李登輝是時代的開創者

總統蔡英文今晚透過臉書表達對前總統李登輝辭世的悼念,總統說,她已和李前總統的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同時,也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蔡英文說,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他年輕時曾兩度負笈海外,學習新知,並將專業貢獻給故鄉。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國家,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蔡英文也回顧說,90年代,曾經和李前總統共事,他對民主化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國家主權的堅定態度,讓人印象深刻。後來,她有幸擔任總統,親身感受領導國家面臨的諸多挑戰,和做決策時必須面對的艱難處境,也才能體會到,這位民主前輩當年在重重挑戰中,帶領台灣走向民主,是帶著多麼堅決的意志。

蔡英文說,有時她會向李前總統請益,李總能秉持長者的風範,和她分享各種從閱讀中得到的新知,鼓勵在做決策時,保持一顆謙卑勇敢的智慧之心。

蔡總統指出,李前總統並不忌諱談論生死,因為意識到死亡的存在,才會思考活著的意義,李前總統總是能夠開朗的面對人生必然的結局。「誠實自然」是他最喜歡的座右銘,這一生,他篤信力行,努力實踐。他是時代的開創者,是領導台灣前進的人,也是令人敬重的長者與前輩。

蔡英文說,李前總統98年的人生,經歷許多歷史的轉折。今天與世長辭,也代表著台灣人走過了一段重重考驗的歷史,即將翻開迎向世界的新頁。而李前總統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願李前總統安息,也請家屬節哀。

*李登輝辭世》賴清德:失去一位亦師亦友的溫暖長者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副總統賴清德今晚在臉書寫下,李登輝前總統於晚間榮歸天家,這是國家巨大損失,對他而言,失去一位亦師亦友的溫暖長者,深感難過和不捨。李前總統,謝謝您,為我們、為台灣留下典範。

賴清德說,李前總統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主政十二年間,排除重重障礙,開啟寧靜革命,以和平的方式,帶領台灣走過民主化最關鍵的時刻。

他強調,從修憲、終結萬年國會到推動總統直選,奠定了台灣成為民主國家的重要基石。尤其,在面對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臨危不亂的決策風格,穩住民心,維持區域安全。2000年時,將政權和平移轉,開啟了台灣政黨輪替的民主新頁。他睿智地帶領台灣度過驚濤駭浪的民主化過程,讓台灣蛻變成為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

賴清德指出,李前總統的老家在新北市的三芝,而他的故鄉就在三芝隔壁的萬里,李登輝視他如厝邊鄰家的後輩,他則敬如諄諄善誘的長者。

即使卸任後,賴清德說,李登輝仍心繫台灣前途,曾在台南餐館裡,兩人脫下西裝,暢談國家未來,李前總統曾提及要不斷地深化台灣政治改革,不僅僅是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的落實,也特別提到憲政改革中18歲公民權等問題。

賴清德說,好幾次與李前總統見面,不斷地給他建議與勉勵。李前總統對他說,他應該要告訴台灣人民,「政黨存在的價值、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如何增進人民的福祉」,賴清德說,這些正是他從事政治工作的初衷。

賴清德強調,感念李前總統在我從政不同時期中,給予許多勉勵,從不吝與我分享人生哲學及為政之道,就是謙虛、冷靜和忍耐,而權力越大越要保有崇高的道德和堅定的信仰,他的期許和鼓勵,他都銘記在心。我們會更努力持續深化台灣民主、堅守主權,讓代代台灣人都能在民主自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

賴清德並說,生命殞落雖有時,而李前總統留給我們的民主精神會永遠長存,對信仰虔誠的李前總統而言,他已經安息主懷,在此要請家屬節哀珍重。

賴清德最後說:「哲人已遠,典範長存,李前總統,台灣謝謝您」。

*李登輝辭世》外交部:持續發揚李前總統民主自由理念

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李前總統的逝世獻上最深的哀悼,並代表政府向國際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悼念表達感謝之意。外交部說,將持續發揚李前總統的民主自由理念,繼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強化合作,共同守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外交部說,李前總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第7、8、9任總統,對台灣的民主轉型及鞏固我國民主政體具有歷史性的貢獻。李前總統任內完成修憲,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並在1996年當選為我國第一位民選總統。外交部強調,在李前總統的領導下,台灣成功轉型為亞洲民主典範,李前總統也因此被譽為「民主先生」,這是李前總統的偉大歷史成就。

*李登輝辭世》美前國安顧問波頓:偉大的民主領袖

北榮院方稍早證實,前總統李登輝晚間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性器官衰竭病逝北榮。美國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今在推特推文表示,李登輝是偉大的民主領袖,有遠見、但實際,自由世界會懷念他。

波頓在推文中說,李登輝逝世,他向台灣人們表示哀悼;他認為李登輝是偉大的民主領袖,有遠見、但實際,自由世界會懷念他。波頓並向他的家人及朋友表達祝福與祈禱。

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推特貼出前總統李登輝登上時代雜誌、被譽為「民主先生」的照片;吳釗燮說,李前總統過世非常令人難過,這世界會以「民主先生」的封號記得他,他塑造台灣民主自由現代化的系統,也讓台灣成為能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國家。

*李登輝辭世》蘇貞昌:對台灣的貢獻 國人記憶中深刻留存

針對台灣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前總統今晚病逝,行政院蘇貞昌表示哀悼與惋惜,蘇貞昌強調,李登輝前總統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要向李前總統及其家屬致上深深感謝。李前總統對台灣的貢獻,也會在這一代台灣人的記憶中深刻留存。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今晚表示,有關李登輝前總統逝世的消息,蘇貞昌表示哀悼與惋惜。

蘇貞昌表示,他與李前總統在同一個時代為國家服務,也一起守護這塊土地,一直到最後一次的促膝長談,仍能感受到李前總統心繫台灣的發展。

有關治喪事宜,丁怡銘表示,行政院相關部會,會配合家屬意願與總統府工作小組規劃,予以全力協助。

*李登輝辭世》親題「農為國本」 陳吉仲:他奠定台灣農業發展方向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病逝,享耆壽98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貢獻全球有目共睹,對台灣農業的貢獻是我們所有人所銘記,取消長期剝削農民的制度,「八萬農業大軍」政策更是奠定台灣農業的發展方向。

陳吉仲今晚表示,每天走進農委會二樓的主委辦公室,迎面而來的就是李前總統親自題字的「農為國本」,這4個字在我們心中有如農業的根本大法,支撐著台灣農業的永續。

陳吉仲指出,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的貢獻,全球有目共睹,「台灣民主先生」更是令人敬仰和感動,但對他們這一輩農業人來說,李前總統對台灣農業的貢獻更是我們所有人所銘記。

李登輝是台大農經系畢業、康乃爾大學農經博士,陳吉仲說,李前總統博士論文的創見,發現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農工部門的資本移動造成了農業的弱勢,所以李前總統在1970年代建議,將長期剝削農民的「肥料換穀」制度取消。早期農民只能用所生產的稻穀去換取肥料,而換算比例對農民十分不公平,因此在李前總統的主導下,讓「肥料換穀」這項犠牲農業扶植工業的制度走入歷史。

陳吉仲指出,李前總統除為農民爭取最大福利外,省主席時期的「八萬農業大軍」更是奠定台灣農業的發展方向,「八萬農業大軍」隱含農業結構性的調整,包括土地規模的擴大、專業農民的成型等,是台灣農業史的轉捩點,直到現在,李前總統的政策遠見仍在發揮作用。

陳吉仲說,他自己在10多年前,有幸幫忙李前總統帶領的智庫,下鄉去宣導ECFA對台灣農業部門的負面影響,當時他從李前總統的身上學習到,兩岸農產貿易一定要本於專業思考,只要是從政治角度出發,必然會傷害到台灣農業部門,此道理至今不變。

陳吉仲表示,李前總統即使在仙逝前,仍對台灣農牧產業念念不忘,身為李前總統的學弟和農業部門領導者,他會追隨李前總統一生奉獻給台灣的精神,讓台灣農業大步向前、永續經營。

*李登輝辭世》國民黨:他讓國民黨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病逝,國民黨發生聲明向李登輝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說,李登輝走完其98年傳奇的一生,台灣歷史也翻過一頁。

國民黨表示,李登輝任內終止動員戡亂,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帶領台灣民主轉型,他是中華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統,也曾經是中國國民黨主席,但也讓國民黨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

國民黨除了感謝李登輝給予大家的人生啟發,至於李登輝的一生功過,後人自有評斷,希望李登輝安息,期盼家屬節哀。

*李登輝辭世》紐時:帶領台灣成為亞洲最繁榮的民主國家

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7點24分病逝於北榮,享耆壽98歲。美國媒體《紐約時報》也在第一時間報導指出,李登輝作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帶領台灣走過威權體制,成為亞洲最活躍,最繁榮的民主國家。

《紐約時報》在報導中介紹李登輝在台灣歷史上的定位,提到李登輝帶領台灣從獨裁統治下的島嶼,轉型成為亞洲最活躍、最繁榮的民主國家之一;報導也提到,李登輝在1988年至2000年之間擔任台灣總統,但從未因為與中國的爭端而有所退縮,他在2018年呼籲舉行全民公投,將國家正名為台灣,取代目前的名稱中華民國。

《紐約時報》提到,李登輝曾在回憶錄中表示,帶領了台灣2300萬人民,成為中國14億人的燈塔。而他過去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指出,「中國對台灣的目標從未改變,這個目標是併吞台灣的主權,消滅台灣的民主並實現最終的統一」。

台北榮總證實,前總統李登輝於今晚7點24分病逝,並說明李登輝於今年2月8日晚間,在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咳,緊急送到北榮住院後,2月17日傍晚,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一度突發心因性休克,後續病況不穩定,最後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經醫療團隊搶救仍無法挽回。

(自由電子報)
--
*【李登輝辭世】沒人敢拔管 曾文惠深覺「老伴太苦了」忍悲喊停藥

前總統李登輝2月8日晚間因喝牛奶嗆到,深夜急送醫,因吸入性肺炎留院治療,住院174天期間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醫療團隊昨與家屬討論後,尊重家屬決定停止藥物支持,李登輝昨晚19時24分安詳辭世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耆壽98歲。

李登輝妻子、高齡已94歲曾文惠28日上午赴北榮,直到傍晚6時才離開;昨中午她再度出門,赴北榮陪伴李登輝最後一程。據《新新聞》報導,對於李登輝病情沒有人敢做出「拔管」的決定,家屬、院方都不敢,總統府也無權置喙。接連2天探丈夫的曾文惠覺察到,李登輝這樣實在太辛苦了,她相當不捨,昨天決定停止用藥,使其呼吸自然停止。

曾文惠與李登輝結縭逾70載,鶼鰈情深,26歲李登輝從台大農經系畢業並留校擔任助教時,與小他3歲的曾文惠結婚,李登輝就讀康乃爾大學時,曾文惠也陪同赴美。這段姻緣維繫超過一甲子,李登輝每次公開露面,幾乎都可以看到曾文惠的身影,陪伴在側。曾文惠陪著老伴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深夜返回翠山莊,神情落寞,步履不穩,令人鼻酸。

*【李登輝辭世】追思會場設台北賓館 8月1日起至16日供國人悼念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辭世,總統府今(31日)上午召開「故李前總統治喪事宜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會後舉行記者會表示,除了自今天起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實施下半旗三天,追思告別當日下半旗一日之外,台北賓館也會設置追思會場,從明天開始到8月16日為止,並強調台北榮總不會設置靈堂。

黃重諺表示,蘇嘉全今上午在總統府召開會議,就各界關心治喪緬懷事宜與國際關係做討論,與會者包括李登輝遺屬女兒李安妮、李安娜等人,會中決定中午12時起各機關下半旗3天,台北賓館設置追思會供民眾悼念。

黃重諺說,考量李前總統對國家貢獻卓著、聲望隆重,符合下半旗規定,總統決定今天午後各政府機關、學校下半旗三天,追思緬懷當天則降半旗一日。為了讓國民及李前總統各界朋友追思緬懷,總統決定在台北賓館設立追思會,從明天上午10點開始到8月16日,每日早上10點到下午5點開放追思弔唁,目前會場已在進行各項佈置事宜,會場會呈現李登輝生平事蹟、重要談話等紀錄,緬懷李登輝對國家一生的努力跟貢獻。他強調,在台北榮總方面,不會設立靈堂。

黃重諺說,李前總統家屬感謝國人自發追思,但婉辭機關團體動員參與,國人可自行獻花追思,但懇辭花圈、花籃。另外,考量疫情因素,各國友人不便前來致意, 我國駐外館處將設追思處供國際友人表達慰問、緬懷。

黃重諺還提到,蔡英文近日將頒布治喪大員令,指示組成治喪大員會議,由蘇嘉全籌辦,依慣例由副總統來召集,治喪大員的組成將體現國家李前總統對開創國家民主多元新時代崇隆與敬意。

媒體詢問是否邀請歷任總統參加治喪大員會議?黃重諺說,近日會組成治喪大員會議,相關安排會有通盤考量,整體體現對李前總統開創國家民主多元新時代的崇隆跟敬意,各方面考量可能都會有。

另外,有外媒詢問,前總統蔣經國過世時是在威權時代,未來李前總統的治喪儀式是否會有所不同?黃重諺說,李前總統畢竟是台灣有民選總統以來,也是民主化之後的第一位重要國家領袖,相較於過去,當然在整體卸任元首後續治喪禮儀安排,會符合呈現民主國家必須被呈現的各項價值,相信會跟過去不太一樣。

*【李登輝辭世】總統府規劃安葬五指山特勳區 「一切尊重家屬決定」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19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昨晚11點左右,李登輝大體由病房移至懷遠堂暫存,總統府表示,台北榮總不會設立靈堂,府將在台北賓館,設立追悼處,未來李登輝會在哪裡長眠引發關注。

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今召開治喪工作會議,與會者包括李登輝遺屬女兒李安妮、李安娜以及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等人,決定自今天中午12時起各機關降半旗3天,並於台北賓館設立追思處,8月1日起開放民眾悼念;李登輝遺體火化後,將安葬於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

總統府規劃選定五指山軍人公墓作為李登輝未來長眠墓地,治喪工作小組上午召開第一次會議時,也將此案提出向出席會議的李登輝女兒李安妮報告,但家屬是否同意安葬於此,尚未做最後決定。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一切尊重家屬決定。

《蘋果新聞網》記者今實地前往查看五指山軍人公墓,發現「特勳區」旁目前有一塊地,圍起施工圍籬正在進行擋土牆工程,軍方人員私下表示這是例行的水土保持工程,工程自2周前就開始進行。但今天中午前,並未有工人出現施工。

總統府今天組成治喪委員會,總統蔡英文宣布自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各機關降半旗3天。汐止五指山軍人公墓管理中心,中午12時準時降下半旗,以哀悼前總統李登輝。

*【李登輝辭世】入葬五指山「特勳區」條件嚴 郝柏村、沈一鳴都長眠於此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19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總統府方安排李前總統下葬於新北市汐止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就等家屬點頭同意。

為了照顧為國獻身的忠烈國軍官兵,國防部設立國軍示範公墓,1982年落成啟用,至今已有38個年頭。墓區佔地226公頃,依死者官階分為特勳區、上將區、中將區、少將區、上校區、中少校區、尉官區、士官長區、士官區及士兵區,共9236門;另外在忠靈殿的龕位則有2萬9門。

「特勳區」墓葬者有條件,必需具備「 生前獲頒國光勳章、青天白日勳章,或有其他足資矜式、經明令褒揚之忠烈行為 」資格。

在示範公墓長眠的,包括前總統嚴家淦,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前參謀總長沈一鳴,名將湯恩伯、何應欽、宋長志,以及在823砲戰陣亡的金防部3位副司令官吉星文、章傑及趙家驤,郝柏村瑜今年3月30日病逝,軍方循一級上將之禮送別,安葬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沈一鳴今年初搭乘黑鷹直升機視察墜機不幸殉職,總統蔡英文追贈一級上將榮銜及頒贈「青天白日勳章」,讓沈一鳴忠骸可葬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的「特勳區」,另外蔣中正、蔣經國的陵寢也預計安排於此,不過兩蔣至今仍未下葬。

國軍示範公墓墓區大致分為兩部分:首先啟用之示範公墓區以土葬方式安葬,共9,236名穴位;民國91年建成之忠靈殿,以火葬方式安葬與祭祀行禮用,共19,537座。

國軍示範公墓小檔案
啟用時間:1982/03/29
總面積:226公頃(墓園區78公頃)
墓地區分:特勳區、上將區、中將區、少將區、上校區、中少校區、尉官區、士官長區、士官區及士兵區
管理單位: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軍墓組,共20名軍士官負責管理
葬於園區名人:
.前總統嚴家淦
.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前參謀總長沈一鳴
.名將湯恩伯、劉玉章、何應欽、顧祝同、薛岳等人

*【李登輝辭世】風水老師勘五指山福地 前繞後靠藏隱憂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病逝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據了解,身後可能安葬於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成為繼前總統嚴家淦後,第2位安葬五指山的國家元首;然而對於這塊有不少忠靈長眠的土地,儘管具有「前有繞、後有靠」的優勢,但《蘋果新聞網》者到兩位風水老師,都認為濕氣重是其致命傷,江柏樂直言:「那邊風水很爛,千萬不要。」陳冠宇則說,也不是整片山都不好,若能配合生肖,避免衝煞之位,也能化解。

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位在新北市汐止市與台北市交界的五指山山區,面積約78公頃、海拔699公尺,大台北盆地一覽無遺,還能遠眺基隆外木山沿海,蒼山綠翠環繞,視野極佳。
 
曾幫前總統嚴家淦看過風水的風水老師陳冠宇則表示,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前方能夠眺望基隆山、後方山勢又高,形成「前有繞、後有靠」地勢,當初才會被設定為國家軍人公墓,不過長年有霧氣,濕氣相當重,「但也不是整片山都不好。」
 
陳冠宇說,若能在這樣擁有諸多山脈的位置,找到除了前後外,左右也能被均衡環抱到的點,「那就會像是坐在兩邊有均衡扶手的單人沙發上」,就會是一個優越的墓穴位置,反之則就會像坐椅子一邊有扶手一邊沒有,坐起來會相當不舒服。
 
然而,由於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的穴位是依照官階大小排列,甚至在外型上也嚴格規定要整齊劃一、不得與其他不相同,即便身分貴為總統,也得照規定來;陳冠宇透露,當時針對流年生肖與穴位安排不合的嚴家淦,他就有建議家屬可照規定維持外觀,但是將底下的棺材擺放成斜的來化解,「你從外觀看起來會覺得都一樣,不會去想到底下棺木沒有跟草皮平行」。
 
陳冠宇也補充,今年屬庚子年,流年沖煞南方,因此得避開坐南朝北的位置,否則會影響後代子孫,容易發生是非、家庭不和;不過,由於李登輝本身生肖屬狗,五行煞在北方,因此不只得避開流年的坐南朝北位,還得避免本身沖煞的坐北朝南之位,很有可能會仿效當時嚴家淦的模式,將底下棺材方向略作調整來化煞,「只是還是要看他墓穴的實際位置,才能在現場丈量山形水勢給出建議」。
 
但曾在五指山開過多具棺木的風水師江柏樂則持不同意見,他說:「我開過21具,19具全部都變成蔭屍,剩下的2具是埋葬超過20年才有爛掉。」他分析,由於軍人公墓下方都是用水泥為底,整片山區的排水設計都相當不良,下雨時就容易使棺木漂浮,或者導致水進入棺木而積水,因此若埋葬方式錯誤、沒有特別在棺木底下預留排水孔,就容易禍延後代子孫,不是生病、出意外,就是事業失敗、仕途不順,影響相當大。

*化解多年恩怨 宋楚瑜憶李登輝栽培一度哽咽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19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昨晚11點左右,李登輝大體由病房移至懷遠堂暫存,總統蔡英文也指示成立國喪工作小組,協助家屬治喪。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今上午在總統府召開治喪會議。總統府中午對外說明治喪會議內容,今起降半旗3日,因為緬懷國人眾多,在台北賓館設置追思會場,明天上午10點到下午5點,開放到8月16日。據了解,政府已選定五指山軍人公墓作為李登輝未來長眠墓地,李登輝遺體火化後,將安葬於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

李登輝辭世後,國內外政界人士紛紛表達哀悼之意,曾與李登輝情同父子、又因凍省關係惡化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未發表任何意見,今下午三點,宋直接抵達北榮懷恩堂,來李登輝最後一程。他到場後,直接前往靈堂致意,過程約3分鐘。

宋楚瑜接受媒體訪問,他神情哀戚地強調,他聽到李登輝辭世消息後,心中感到難過,所以今天特別趕到北榮表達哀悼之意,他也要請李夫人與家屬節哀。宋楚瑜細數他受李登輝栽培的過往,包括擔任國民黨秘書長與黨外溝通、召開國是會議,最後完成寧靜革命,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修憲讓老國代退位、推動總統直選等,他感謝李登輝對他的信任。
 
宋楚瑜還拿出自己的書《從威權邁向開放民主、台灣民主化關鍵歷程》,說他在書中都完整記錄下李登輝親筆文件,李登輝的一筆一字,他都留下來了。他也感謝李登輝指派他擔任台灣省主席,用閩南話教他說,「要一步一腳印的替咱的鄉親來好好服務」,此時宋楚瑜語調哽咽,吸了吸鼻子揚高語調說,「我沒有忘記李總統對我的囑咐,我很珍惜李總統給我這個機會,來幫台灣老百姓好好的做事情,我很感念李總統給我這個機會,我要謝謝他」。
 
宋楚瑜講了10分鐘後原本要離開,媒體追問,很久沒有跟李登輝再見面,心中是否會遺憾?宋楚瑜說,他跟李登輝還是有很多機會見面,像是兩千年的第十年之後,他也特別到李登輝府上,李登輝跟他講了很多話與勉勵。
 
媒體再問,是否已與李登輝抿恩仇?過去宋楚瑜是否也曾擔任密使,到美國價談購買F16戰機一事?宋楚瑜回應說,他確實代表李登輝去美國,帶著李登輝的親筆信去見美國老布希總統,也由奎爾副總統正式接見他,承諾賣給台灣F16,到目前為止仍是台灣最重要的主力戰機,他非常謝謝李登輝對他的信任,李登輝也不只一次派他做外交工作,如曾代表李登輝去見菲律賓總統,協助菲國災後重建,他非常感謝李登輝對他的提攜。

府選定長眠五指山軍人公墓 待家屬點頭
總統府今表示,家屬婉辭機關團體動員參與,也懇辭花圈花籃,疫情因素,國際友人無法前來,各駐外館處將設置追思處。媒體詢問黃重諺李登輝墓園是否已決定?黃重諺表示,後續還要再與家屬討論,最後才會達成相關協議。據了解,政府已選定五指山軍人公墓作為李登輝未來長眠墓地,治喪工作小組上午召開第一次會議時,也將此案提出向出席會議的李登輝女兒李安妮報告,但家屬是否同意安葬於此,尚未做最後決定。總統府表示,一切尊重家屬決定。

《蘋果新聞網》記者實地前往查看,發現特勳區旁目前有一塊地,圍起施工圍籬正在進行擋土牆工程,軍方人員私下表示這是例行的水土保持工程,且工程自2周前就開始進行,記者發現至今天中午前,並未有工人前來施工。

美日哀悼 中國支字不提慰問只批「台獨是絕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發表簡短聲明,除了表達哀悼之意,也稱讚李登輝:「為增進日台友好關係做出巨大貢獻。」美國國務院今在官網以國務卿龐皮歐名義發表哀悼聲明,內容強調美將持續增強與台灣關係,藉此緬懷李的政治遺產。位於內湖的美國在台協會(AIT)今也降半旗,向李登輝對台灣的民主貢獻與成就致敬。

不過中國官媒昨日起便無任何好話,中國國台辦今日更是隻字不提慰問,只用「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等批判言論回應。

扁哀痛徹夜難眠「精神永遠跟台灣人民同在」
生前曾情同父子的前總統陳水扁今早表示內心哀痛、徹夜難眠。扁說,李前總統就像台灣民主之船的老船長,如今已經看不到他的背影,這艘船現在就要靠大家團結一致向前行。他回想李前總統過往給他的教導及啟示,推崇對方不但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也是令人親近的宗教家、哲學家。如今他的肉體雖然離開,但他的精神永遠跟台灣人民同在。

民眾北榮跪地膜拜 感念李登輝對民主貢獻
今天上午9點20分許,一名72歲陳老先生,特地從新北中和前來北榮懷遠堂,因無法進入他還在閘門口跪地膜拜。陳先生受訪表示,李登輝從開始當省主席就注意他,後來一步步走來,他對台灣民主貢獻實在太大,後來又遭遇到很多委屈,被潑紅墨水等,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裡致敬,只好來到最接近他的地方,用跪拜方式向他致敬;很關心台灣民主,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做民主,只知道「蔣總統萬歲」,是到後來才有了李總統,他對台灣民主貢獻功不可沒。
 
今上午8點45分許,前嘉義市長涂醒哲獨自前來懷遠堂表達慰問與關心,涂受訪表示,李前總統過世全台非常不捨,以前自己是李登輝學校教會的學員、也是教會的監事長,與李登輝非常密切、也相當疼惜他們。

8點55分許,台北市無黨籍市議員陳建銘也前來懷遠堂,陳說,昨天聽到此消息,覺得非常遺憾,因為李總統是心中永遠的長者,這段過程中,功過交給歷史定論,現在台灣具有領導力的領導人少之又少,社會各界對李前總統的定位應重新思考,台灣未來也能變成最好榜樣標竿。

上午10點30多分許,一名92歲的 陳姓老翁,特地從桃園北上搭車前來,在懷遠堂外眺望內部狀況。他受訪表示,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貢獻非常多,為了向他表示敬意,特地前來看一下。10點50分,監察院長張博雅抵達;10點54分,台南獨派大老黃崑虎也來致敬。兩人皆待約10分鐘,隨後上車離開。

政府成立國喪小組 蘇嘉全今天召開治喪工作會議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今(31日)上午在總統府由秘書長蘇嘉全召開李前總統治喪事宜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就各界關心治喪緬懷事宜與國際關係做討論,與會者包括李登輝遺屬女兒李安妮、李安娜等人,會中決定中午12時起各機關下半旗3天,台北賓館設置追思會供民眾悼念。
 
黃重諺說,考量李前總統對國家貢獻卓著、聲望隆重,符合下半旗規定,總統決定今天午後各政府機關、學校下半旗三天,追思緬懷當天則降半旗一日。為了讓國民及李前總統各界朋友追思緬懷,總統決定在台北賓館設立追思會,從明天上午10點開始到8月16日,每日早上10點到下午5點開放追思弔唁,目前會場已在進行各項佈置事宜,會場會呈現李登輝生平事蹟、重要談話等紀錄,緬懷李登輝對國家一生的努力跟貢獻。他強調,在台北榮總方面,不會設立靈堂。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表示,李前總統過世不會依照《國葬法》處理,《國葬法》訂定已是1947年,條文已不合時宜,現在是保留《國葬法》精神,協助家屬莊嚴隆重處理。李登輝父親李金龍1995年辭世時,安葬在新北市三芝區的白沙灣墓園,李登輝是否會與父親同眠,或是安葬在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仍待國喪小組規劃。

*【李登輝辭世】2012年站台摟著小英 輝伯「台灣交給你們了」

李登輝前總統辭世,在政治上的褒貶、功過不一,這部份留待世人評論;而除了政治意涵,許多人更懷念的是阿輝伯的溫暖,尤其是他與現任總統蔡英文之間,兩人一張張合照自然不做作,尤其是2012年初,李登輝親自為蔡英文站台力拚連任的馬英九,當時李登輝在台上說:「我年歲已大,身體也不太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心愛的台灣,可以做的實在有限,未來就要靠你們大家打拚,大家為台灣繼續打拚。」致詞結束,李登輝還真情流露主動摟著蔡英文催票,這一幕幕時隔8年,但仍是許多人歷歷在目的回憶,如今回想,都不禁濕了眼眶。

蔡英文從學者到從政,甚至成為我國首位女性總統,一路走來,李登輝就是幕後最大的推手。1984年蔡英文學成歸國,除在政大教書外,也在經濟部擔任顧問參與國際談判,專業獲李登輝賞識。1998年兩岸展開交流,李派蔡以陸委會諮詢委員身分赴中國大陸出席第2次辜汪會談,並擔任隨團發言人。1999年李聘蔡擔任總統府國安會諮詢委員,成為重要智囊,當年李發表的「兩國論」就是蔡擔任研究小組召集人提出,用來反制對岸的「一個中國」,卻引爆兩岸關係危機。蔡英文角逐2012年總統大位,李登輝不僅幫蔡打通國內外人脈,更抱病出席蔡的選前之夜,一席「台灣交給你們了」談話感動群眾。

2012年1月13日,當時高齡90的李登輝親自出席蔡英文選總統的選前之夜,當時他體力已大不如前,但仍一字一句為蔡英文催票,他說「我年歲已大,身體也不太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心愛的台灣,可以做的實在有限,未來就要靠你們大家打拚,大家為台灣繼續打拚。票數非常接近,拜託大家一定要去投票,全力拉票、催票、固票,支持1號,支持蔡英文,讓蔡英文成為台灣第一女總統,創造台灣民主新的典範。明天要選蔡英文,選擇咱的希望、咱的幸福,相信咱自己,相信蔡英文,讓自己有一個機會,讓台灣有一個機會。我,李登輝這輩子,今天是最後一次,要給大家拜託。謝謝大家,(擁抱蔡英文),台灣要交給你們了!祝福大家平安,大家平安!」

*【李登輝辭世】蔡英文:他帶領台灣走出威權 再次表達深切哀悼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病逝,享耆壽98歲。總統蔡英文29日曾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到醫院探視李登輝,李登輝辭世後,蔡英文說,她已代表全國人民向李登輝家屬致哀。蔡總統今(31日)出席「2020 台灣資本市場論壇」致詞時,再度向李登輝辭世表達深切哀悼;她說,李登輝是「民主先生」,在全球化時代,李帶領台灣出出威權、邁向民主,確保台灣經濟體制健全。

受邀與會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會前受訪表示,他39年前踏入政壇,第一個碰到就是李登輝,當時是省主席,從地方治理到後來領導國家,都看得出來李登輝對台灣的貢獻非常了不起。他有非常多機會與時間跟李登輝相處、深談,甚至最後探病在病塌旁,都看出李心繫台灣。

蘇貞昌說,李登輝了不起、精彩、動人的一生,感謝李的貢獻,也要向家屬致意。針對李登輝身後辦理事情,行政院會各相關部會將配合家屬意願,以及總統府專案小組運作,會做最好安排,讓這一代人對李登輝尊敬記憶留下最圓滿句點。

蔡英文昨在臉書說,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他年輕時曾兩度負笈海外,學習新知,並將專業貢獻給故鄉。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國家,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蔡英文說,李前總統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願李前總統安息,也請家屬節哀。她也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李登輝辭世】曾獲李表揚模範公務員 侯友宜:感謝他對台灣民主貢獻

前總統李登輝昨天(30日)晚間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耆壽98歲。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31日)受訪表示,李登輝是當年時任公務人員的老長官,鮮少有機會接觸到,只有一次獲十大模範公務人員被李前總統公開表揚,對於其離去感到非常不捨,「感謝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以及為國家的努力跟付出,我們真的很謝謝。」

侯友宜表示,對於李登輝的離去感到非常不捨,對其家屬致上最誠摯的哀悼之意,尤其對李登輝在台灣民主的貢獻,以及對國家的努力與付出深表感謝。媒體追問是否與李登輝曾有接觸,侯友宜則說,李登輝是當年在當公務人員的老長官,自己幾乎很少有接觸到,只有一次得到十大模範公務人員獲李登輝公開表揚。
 
侯友宜表示,雖然自己與李登輝接觸很少,但台灣民主歷程中自己也是見證人之一,「感謝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以及為國家的努力跟付出,我們真的很謝謝。」

*【李登輝辭世】「我是不是我的我」 7字燒腦名言!令人深思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在臉書貼出和李登輝的合照,對李登輝弔念,她並寫下「我是不是我的我」這7字,指出這是李登輝為了更高的自我實現,超脫個人的小我,留下了令人深思的一句話。

「我是不是我的我」其實是李登輝晚年常提到的話。他2013年受訪時曾表示,民主社會要學會「我是不是我的我」,領導人也是老百姓裡面的一個我,不應私心太強。李登輝還說,台灣本身受到中國長期影響,領導者好像做皇帝一樣,「可憐啊!」他有生之年最後希望做的,就是把中國社會留下來的老觀念改掉。

李登輝曾多次表示,領導者不應自我為中心。而「我是不是我的我」是何意思?意即不為己,只為國家、百姓,這才是最重要的初衷。

立委管碧玲也在臉書提到李登輝這句話,他認為李登輝透視了「不是我的我」,標舉一個國家領導者的「我」,就是「忘我」與「無私」的「不是我的我」。

管碧玲認為,李登輝這個境界,決定了他如何扮演國民黨主席的角色。面對台灣要不要政黨輪替?要不要發展民主的價值選擇時,他超越了「國民黨主席的我」,做了「不是我的我」,把自己還給人民,成為人民的工具。

*【李登輝辭世】24年前神準洞察今日香港 網讚「最強先知」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7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他過往的事蹟也被一一翻出,有網友在《批踢踢實業坊》po出李登輝在香港回歸中國前一年,對香港未來的判斷,當時李登輝就認為香港難以維持50年不變,必須立法收容香港支持民主人士。24年後看來堪稱精準預測,被網友大讚「最強先知」。

這份當年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製的卡片中,摘錄了李登輝於1996年11月19日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訪問團時的部分談話內容,在對於香港未來的判斷中,李登輝表示,「本人認為,香港由英國移交中共的過程不會有什麼問題,但移交以後的發展比移交過程更重要,也更值得關注。 香港要維持五十年不變,個人覺得沒有那麼簡單。我國已計畫立法必要時收容香港支持民主的人士 ,相信國會會通過這個法案。」

網友們對於李登輝的精準預測紛紛留言大讚「民主之父早就有真知灼見,感佩」、「阿輝伯真的是台灣少有的政治家典範」、「真的是先見之明」、「可惜僅憑港澳關係條例現在還是沒有辦法給予太多幫助」、「果然大政治家」、「難怪舔共的人看他離世感到雀躍」。

*【李登輝辭世】戒急用忍20年後 律師:知道李下棋看多遠了嗎?

前總統李登輝昨辭世,生前主導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有人謂之「寧靜革命」,也讓他獲得「民主先生」的美名。他對於財經也有研究,當年阻止台積電等核心產業過去中國,律師林智群說,回顧過去再看眼前,「知道李登輝下棋看多遠了嗎?」

名嘴蔡玉真昨晚在《臉書》 貼出一張與李登輝的合照,她回憶,那場2017年9月9日李登輝之友會的活動上,他老人家對她說,「妳財經真厲」,她很開心獲得讚賞,後來她整理一連串台灣上市櫃公司赴中投資的審查、管理機構的疏失,還有投審會書審列案不管等資料,「他老人家說要親自和我談一談!」

蔡玉真說,李前總統很關心,也很明白,上市櫃公司財報上揭露的中國投資,基本上都是表面的,問題非常嚴重,從以前「債留台灣三千億」的親中集團,到後來多少有去無回直接變壁紙的公司,「都是因為金管會、投審會的審查管理機制出現嚴重的問題!」

她舉例,「就像華映一樣去了中國之後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上市公司,都是專門坑殺台灣人、坑殺股東的黑心企業!」李登輝一直掛念就是如此掏空台灣經濟實力的事。

林智群也肯定李登輝「戒急用忍」的兩岸經貿政策,他昨晚在《臉書》 表示,當年一堆人罵翻該政策,「過了20年,我們來看看誰沒穿褲子……」,他認為,若當初沒有該政策,阻止台灣核心產業過去中國,「台積電不會留在台灣,中國現在不會每個月捧一堆錢跟台灣買晶片」、「中國極度依賴台灣的電子產品,特別是晶片,不得不買!」

林智群說,20年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抱怨過政府管太多,試想「如果當年台積電可以過去」,20年來的學習及智慧財產權的半偷半搶,中國早就可以建立成熟的半導體供應鏈。

他認為,「如果當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出走中國,整個產業被掏空,台灣現在也賺不到中國的錢,沒有台積電,台灣現在股市不可能上12000點」,再看看20年後的現在,「知道李登輝下棋看多遠了嗎?」

*​【李登輝辭世】執政期房市大熱 無殼蝸牛抗議高房價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昨(30日)病逝,享耆壽98歲。他在1988至2000年擔任總統期間,引領台灣從計畫經濟走向自由經濟,對房地產走勢扮演承上啟下的關鍵,業者憶當年這段時間的大事件,那時因經濟熱絡、房市大好,台北房價從1字頭全面站上2字頭,當年還引發無殼蝸牛首次上街頭抗議的年代、露宿忠孝東路,政府順勢推出一坪六萬元的國宅,不過房價迄今不返頭。

1988年李登輝就任第七任總統,當時台股正要衝上第一次的萬點,瘋狂的資金同樣讓房價不斷創新高,於是就有了「台灣錢淹腳目」一說,據《住展》資料顯示,當年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每坪僅16.4萬,1989年飆漲到每坪24萬,一年漲幅高達46.3%,《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這導致當年台灣首度出現無殼蝸牛上街頭的社會運動,象徵著台北市房價正式揮別1字頭。

為了回應居住正義,當時政府決議大力推動一坪6萬元的「國宅」,台中懋榮建設董事長紀吉川回憶說:「當年國宅對市場壓抑力量小,加上當時利率逐漸下修、人民所得提高,自1990至1999(921地震前夕)都是房地產輝煌時期,那時不只房價漲,開發利潤也都很漂亮,至少是現在的一倍以上。」

當年1990年代雖然房地產上揚,但背景卻是台灣百業興盛,與現在大為不同,一名台北60歲置產客黃小姐說:「當時路邊攤、做生意,隨便都可以賺到錢,各行各業投資報酬率都可以高於房地產,所以買房地產多為自住需求,並非像現在好像成為市場唯一資金投資去處。」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補充,當年經濟起飛跟現在難以相比,2008年以後,台灣最明顯有利潤的產業只剩房地產行業,加上地產持有成本低,可以穩定收租,又有房價升值的可能收益,全民熱錢通通集中到房地產,在低報酬率的景氣環境中,更難以撼動房地產的漲勢。

*【李登輝辭世】美國務卿聲明哀悼 AIT降半旗3日致敬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19時24分,病逝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美國國務院今(31日)在官網 以國務卿龐皮歐名義發表哀悼聲明,內容強調美將持續增強與台灣關係,藉此緬懷李的政治遺產。位於內湖的美國在台協會(AIT)今也降半旗,持續3日,向李登輝對台灣的民主貢獻與成就致敬。上次AIT降半旗是在1月間黑鷹直升機失事,造成時任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8人罹難。

龐皮歐聲明以「台灣前總統」稱呼李登輝;他說,謹代表美國人民對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的去世表示誠摯哀悼。作為台灣首任民選總統,李登輝協助結束幾十年的威權統治,開創經濟繁榮、開放與法治的新時代。龐皮歐指出,在李登輝總統12年任內,大膽的改革發揮關鍵性作用,將台灣轉變為今日民主燈塔;李登輝也鞏固了台美間深厚的友誼。

AIT上午也發布聲明,對前總統李登輝的辭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李登輝是民主改革先行者,也是美國的夥伴和摯友。在李登輝的領導下,台灣在短短十多年間從戒嚴時期轉型成全面民主體制;李也在其任內奠定了美台夥伴關係的基石,讓印太地區及全世界皆獲益甚多。作為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和康乃爾大學的校友,李登輝也體現了強健的美台人民情誼。李登輝成功帶領台灣轉型成民主與自由的燈塔,並鞏固美台雙邊友誼,李的貢獻將持續深深影響未來數個世代。

加拿大駐台辦事處聲明表示,對李登輝的逝世表示哀悼。 在李登輝的領導下,台灣在1990年代初實現了快速的經濟轉型,並鞏固了其作為亞洲四小龍經濟體之一的地位。 李登輝在1996年贏得台灣首次大選。加拿大與台灣間的友誼根源於包括民主在內的共同價值。 加拿大讚揚李登輝和台灣人民的成就,建立了基於普世價值和法治的繁榮民主社會。

澳洲駐台辦事處也說,「阿輝伯,永別了。」對台灣第一個民選領導人李登輝博士的辭世,深感哀傷。澳洲以李登輝對台灣民主化、經濟發展、到人權所做的卓越貢獻為榮,李的精神會永存於台灣現今這個充滿活力的社會。

法國在台協會表示,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先生昨逝世,台灣各界深感哀痛,法國在台協會也感同身受。李登輝是台灣法治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希望李的典範能持續指引在亞洲與全世界共享普世價值並予以致力推廣的人們。最後,法國要對李登輝的親友表達誠摯的慰問與哀悼之意。

波蘭駐台辦事處說,對前總統李登輝的逝世獻上深切哀悼。李登輝推動台灣從戒嚴時期,轉型成為亞洲最有活力的民主社會之一。作為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對民主化與結束威權統治的努力有著歷史性的貢獻。波蘭緬懷李登輝的事蹟,並向家屬及朋友,台灣人民,致上誠摯的慰問之意。

駐台歐洲經濟貿易辦事處表示,對「民主先生」李登輝博士的逝世表達最深切的哀悼。 李登輝在台灣從威權體制轉型為根植法治並保護人權的蓬勃民主體制,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李登輝的典範將繼續激勵台灣、亞洲和世界各地的人們。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說,對前總統李登輝的辭世,及家屬與台灣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和不捨。李登輝以對台灣社會及經濟發展的貢獻而聞名,而且將永遠被記住。

*【李登輝辭世】近3天嚴重休克 家人和醫療團決定「尊重生命的真諦」

高齡98歲的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因喝牛奶不慎嗆到,緊急送台北榮總,至今已174天,一直收治在北榮中正樓22樓的總統病房,近日傳出病況惡化,院方證實已在今晚19:24逝世,享耆壽98歲。

這174天來,照顧李登輝的主治醫師林永煬表示,李前總統過去可以用眼神和醫護親人互動,因為這兩、三天休克的比較嚴重,互動的狀況也變得微弱。因此醫療團隊也和家屬討論,大家也覺得以總統的個性,和他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對醫療的奉獻已了無遺憾,所以這時候就尊重生命的真諦,因此尊重家屬的決定在今天就不給藥物支持。

醫師憶照護李登輝過程 體認「生命的真諦」
林永煬表示,維生設備全部拆除,都是在李前總統沒有生命跡象後,才全部拆除,離世時表情安詳。林永煬說,照顧李登輝的過程,除了看著前總統與醫療團隊一同克服不同的疾病,體認重症醫療的照顧,這次的經驗也讓團隊體認到,醫病共享決策的價值,「有時放手比留下來好」,與團隊相處的過程,感受到他與家屬的親情。

即便李前總統已經在床,在身體耗弱時,聽到曾孫女的聲音,他的眼睛還能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的照片、影片,令醫療團隊非常感動,也讓醫療團隊體認到生命的真諦。

李登輝與家人感情緊密 醫師: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照片
林表示,在這段時間,他個人也感受到家屬與總統之間關係非常緊密,即使身體非常耗弱,仍能以眼神看著家屬交流、還能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的照片,令醫療團隊非常感動。北榮也提到,雖李前總統大部分在昏迷狀態,有時候可以看到他的眼神,似乎還是有一些互動的感受。

台北榮總於晚間20時出面說明時表示,李前總統2020年2月8日晚間,於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咳,因呼吸困難,緊急送到臺北榮總,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由醫療團隊全力照護。

北榮表示,2月17日傍晚,李登輝前總統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突發心因性休克,立即進行CPR急救後使用呼吸器。由於李前總統已98歲高齡,本身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中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仍無法挽回,於7月30日19時24分與世長辭。

照護李登輝病情 北榮組近30人醫療團隊
林永煬表示,李前總統在台北榮總的醫療團隊包括感染科、胸腔科、腎臟科、神經科、放射科、麻醉科,還有外科部、內科部,營養部、護理部成員,人數約快30位。

林永煬表示,擔任主治醫師174天以來,感受到李前總統是生命的勇士,把生命託付給台北榮總,即使身體呈現多種休克狀態,考驗醫療團隊,但與家屬合作下,一次一次克服,但由於李前總統高齡98歲,身上還有各種慢性病,最近10天以來出現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除了醫療之外,也與家屬共同思考到生命的意義,包含後續安寧與緩和、重症醫療照護等。

家人隨侍在側送終 李登輝遺體暫存北榮、設簡易追思所
李前總統家屬對於醫療團隊辛苦照顧及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等各界關心,表達誠摯感謝。將於北榮設置追思場所。但李登輝仍於今晚病逝,院方會先將大體暫存於北榮太平間,待家屬安排後續事宜,今晚22時大體會從病房移靈到後方懷遠堂。北榮醫院顧問陳雲亮表示,李前總統於2003年開始在北榮接受照顧,18年來非常信任榮總,團隊也很榮幸照顧李前總統18年,也很驕傲能夠照顧李前總統到最後一刻。

陳雲亮於會後受訪時表示,李登輝臨終前,所有家人都在場,並由牧師主持家庭禱告,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李前總統住院近半年病情不見好轉,近日傳出惡化情形,一度被駁為網路謠言,但包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皆趕赴台北榮總探視。94歲的夫人曾文惠也連兩天都到北榮,今午12時03分就驅車前往李登輝的病房,陪伴李登輝最後一刻。

傳李登輝近來每日洗腎 腎臟醫師:可採連續性替代療法
李登輝過去曾因跌倒、感冒及腎臟炎、大腸癌、糖尿病、白內障、肺結核等其他病史而住院,醫師研判,李喝牛奶嗆到可能引發肺炎,也使肺臟的氧氣交換功能下降,連帶影響心臟功能,兩者惡性循環,進而「打破原有的恐怖平衡,身體一下子就垮了下去」。

據傳李登輝近日需每天洗腎。腎臟科專家表示,一般來說,正常需要洗腎的腎友洗腎的頻率頂多1周3次,但對於血壓不穩者,可採「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可將把治療時間延長到24小時或以上,這也可避免造成阿輝伯因洗腎造成的低血壓副作用,是針對入住加護病房患者常用的治療策略。
 
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峯表示,過去有心血管疾病者,或曾感染症等問題,會影響血液的流速,當血流動力學不順,同時得依賴許多營養輸液,就容易連帶影響腎功能,需要靠洗腎來幫助病患排除體內多餘的水份、代謝廢物毒素以及矯正酸鹼不平衡,以及維持穩定血壓。

林裕峯說,李前總統有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史,糖尿病會也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當發生吸入性肺炎,合併有其他感染症與需要打點滴等情況,確實可能需要洗腎。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任吳家兆表示,一般而言,正常需要洗腎的腎友洗腎的頻率頂多一周3次;但針對血壓不穩者,可採「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可將把原本每次4小時的洗腎時間延長到24小時或甚至24小時以上,以擴散(Diffusion)、對流(Convection)原理來幫助病患排除體內多餘的水份、代謝廢物毒素以及矯正酸鹼不平衡,這種治療策略最常應用於在加護病房有急性腎衰竭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及嚴重水腫之病患。

*【李登輝辭世】最後病況身體耗弱 看曾孫女照片卻能炯炯有神

高齡98歲的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因喝牛奶不慎嗆到,緊急送台北榮總,住院174天後,於今晚19:24逝世,享耆壽98歲。李登輝的主治醫師林永煬今晚受訪時表示,照顧前總統李登輝的過程,除了看著他與醫療團隊一同克服不同的疾病,體認重症醫療的照顧,這次的經驗也讓團隊體認到,醫病共享決策的價值,「有時放手比留下來好」,與團隊相處的過程,感受到他與家屬的親情。

即便李前總統已經在床,在身體耗弱時,聽到曾孫女的聲音,他的眼睛還能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的照片、影片,令醫療團隊非常感動,也讓醫療團隊體認到生命的真諦。

林表示,在這段時間,他個人也感受到家屬與總統之間關係非常緊密,即使身體非常耗弱,仍能以眼神看著家屬交流。北榮也提到,雖李前總統大部分在昏迷狀態,有時候可以看到他的眼神,似乎還是有一些互動的感受。

台北榮總於晚間20:00表示,李前總統2020年2月8日晚間,於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咳,因呼吸困難,緊急送到臺北榮總,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由醫療團隊全力照護。

北榮表示,2月17日傍晚,李登輝前總統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突發心因性休克,立即進行CPR急救後使用呼吸器。由於李前總統已98歲高齡,本身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中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仍無法挽回,於7月30日19時24分與世長辭。

*【​李登輝辭世】牧師主持家庭禱告 臨終最後一程全家隨侍在側

台北榮民總醫院今晚8時證實,前總統李登輝今晚7時24分病逝,享耆壽98歲。醫療團隊以書面說明時特別提及,李前總統家屬對於醫療團隊辛苦照顧及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等各界關心,表達誠摯感謝。北榮表示,李登輝臨終前,所有家人都在場,由牧師主持家庭禱告,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辭世時面容安詳。

北榮表示,李前總統的追思場所將先於北榮設置。院方會先將大體暫存於北榮太平間,待家屬安排後續事宜,今晚22時大體會從病房移靈到後方懷遠堂。北榮醫院顧問陳雲亮表示,李前總統於2003年開始在北榮接受照顧,18年來非常信任榮總,團隊也很榮幸照顧李前總統18年,也很驕傲能夠照顧李前總統到最後一刻。

陳雲亮於會後受訪時表示,李登輝臨終前,所有家人都在場,並由牧師主持家庭禱告,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李前總統,住院近半年病情不見好轉,近日傳出惡化情形,一度被駁為網路謠言,但包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皆趕赴台北榮總探視。94歲的夫人曾文惠也連兩天都到北榮,今於12:03就驅車前往李登輝的病房,陪伴李登輝最後一刻。

李登輝過去曾因跌倒、感冒及腎臟炎、大腸癌、糖尿病、白內障、肺結核等其他病史而住院,醫師研判,李喝牛奶嗆到可能引發肺炎,也使肺臟的氧氣交換功能下降,連帶影響心臟功能,兩者惡性循環,進而「打破原有的恐怖平衡,身體一下子就垮了下去」。

*李登輝98歲病逝大體移至懷遠堂 曾文惠深夜落寞返翠山莊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30日)19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李登輝2月8日晚間10時,在台北市外雙溪住家喝牛奶不慎嗆到,緊急送往台北榮總救治後,住院迄今174天,今晚病情惡化,晚間在家人陪伴下病逝榮總,李登輝大體晚間11點左右,由病房移至懷遠堂暫存。總統府表示,台北榮總不會設立靈堂,府將在台北賓館,設立追悼處,開放悼念時間再另行通知。

李登輝遺孀曾文惠,自中午進入榮總探視李登輝後,一直未露面。傍晚時分媳婦張月雲一度短暫返家,又趕回醫院陪伴兩老。李登輝辭世後,李曾文惠繼續留在醫院內,直到深夜約11點20分回才回翠山莊。高齡94歲的她臉色哀戚,步履依舊不穩的由看護與隨扈攙扶,走進屋內,曾文惠與李登輝結縭超過一甲子,如今生死兩隔,令人鼻酸。

總統蔡英文對李登輝辭世表達最深的哀悼與不捨,指示總統府及相關部門全力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務使治喪儀典哀榮隆重。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也說,政府會成立國喪工作小組,在家屬同意下,由總統府主持,內政部協助執行。

外傳李登輝將傳將擇日安葬於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不過國防部說,相關事宜必須由國喪工作小組規劃,國防部無法回答。

蔡英文在臉書說,他 已經和李前總統的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同時,我也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蔡英文說, 李前總統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願李前總統安息,也請家屬節哀。

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表示,關於李前總統治喪相關事宜,依照往例,會由總統明令治喪大員,總統府也將召開治喪大員會議,並成立工作小組,在尊重家屬的意願、符合慣例體制及卸任元首身份的原則下,妥善辦理李前總統身後事宜。明日上午蘇嘉全秘書長召開治喪工作會議後,將再進一步對外說明。至於是否會宣布全國降半旗,據了解,依照過去經驗,且國喪工作小組的治喪事宜規劃是會的,但仍須經國喪工作小組討論決議。

李登輝今晚19點24分病逝 享耆壽98歲
台北榮總於晚間8點表示,李前總統2020年2月8日晚間,於家中進食時不慎嗆咳,因呼吸困難,緊急送到台北榮總,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由醫療團隊全力照護。

北榮表示,2月17日傍晚,李登輝前總統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突發心因性休克,立即進行CPR急救後使用呼吸器。由於李前總統已98歲高齡,本身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中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仍無法挽回,於7月30日19時24分與世長辭。

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部主任林永煬表示,擔任主治醫師107天以來,感受到李前總統是生命的勇士,把生命託付給台北榮總,即使身體呈現多種休克狀態,考驗醫療團隊,但與家屬合作下,一次一次克服,但由於李前總統高齡98歲,身上還有各種慢性病,最近10天以來出現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除了醫療之外,也與家屬共同思考到生命的意義,包含後續安寧與緩和、重症醫療照護等;在身體耗弱時,眼睛還能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的照片,令醫療團隊非常感動。

林永煬表示,在這段時間,他個人也感受到家屬與總統之間關係非常緊密,即使身體非常耗弱,仍能以眼神看著家屬交流。北榮也提到,雖李前總統大部分在昏迷狀態,有時候可以看到他的眼神,似乎還是有一些互動的感受。

與李登輝結縭超過70年的的夫人李曾文惠女士,一連兩天現身榮總,昨天她中午過後就在醫院陪伴李登輝6小時,直到傍晚才在看護攙扶下返回翠山莊。李登輝的兒媳張月雲、女兒李安妮以及女婿賴國洲昨晚也全部返家,陪伴曾文惠。

李登輝生前多次受訪提到,他全台灣都走遍了,獨缺台灣最高峰玉山沒去過,但後來身體狀況已不允許再上山,希望死後火化、骨灰灑玉山,「過去沒有去過,死了以後再去」。
 
1991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推動總統直選
1988年1月13日,總統蔣經國去世,由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李登輝在1990年獲第一屆國民大會選為總統,並於翌年5月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展開第一次修憲,推動「萬年國會改選」、「總統直選」。他在1996年當選首位選民總統,被視為是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推手。

不過在1996年總統大選前夕,李登輝1995年訪問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演講,引發中國強烈抗議,導致1995年爆發台海飛彈危機。台海危機後來因美國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海,穩住局勢,也讓李高票當選首任民選總統。

李登輝上任後,並宣布「戒急用忍」政策,兩岸關係降到冰點,雖然時任海基會董事長的辜振甫在1998年到大陸進行「融冰之旅」,但李又在1999年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國論)」,致兩岸關係凍結。

1998年輔選馬英九喊「新台灣人」 助馬擊敗陳水扁
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推出前總統馬英九,對上當時聲勢極旺、競選連任的市長陳水扁,李登輝幫馬英九站台,喊出「新台灣人」,順利幫馬英九擊敗陳水扁,也開啟了馬英九政治生涯參選從未落敗的紀錄。2年後,陳水扁參選總統,順利當選,李登輝再交棒給陳水扁,甚至是現任總統蔡英文,當時也是李登輝的兩岸政策重要幕僚,從李之後的扁馬蔡3人,都曾先後獲李提攜。

不過2000年總統大選後,國民黨首度落敗,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李登輝請辭國民黨主席負責,此後與國民黨漸行漸遠。反倒是在扁執政初期,李扁關係密切,李扁一度被喻為「摩西」與「約書亞」的傳承。但2005年,扁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見面,引發李不滿,痛批扁,「叫他抓鬼反而被鬼抓去」,扁則反嗆:「他不要認為,我像他兒子一樣,就把我當成他兒子來管。」

與陳水扁交惡12年 看扁拄拐枝感慨流淚
2006年6月,第一家庭身陷弊案,李登輝直言,「如果領導人不對就換人,台灣之子不是一個人。」隨著李扁交惡,不只傳出扁2002年曾趁李登輝住院之際探病「恐嚇」,甚至最後兩人互咬「貪污」,徹底決裂。直到陳水扁入獄保外就醫,2018年1月15日陳水扁赴翠山莊為96歲的李登輝祝壽,這是12年兩人首度見面,而李登輝看著手拄拐杖、右手不停抖動的陳水扁,李不禁流下感慨的眼淚。

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雖然馬英九始終尊李,但李登輝不滿馬在兩岸政策上主張九二共識,在2010年喊出「棄馬保台」,兩人形同陌路。2012年李登輝改幫蔡英文站台,還抱病出席蔡的選前之夜,一席「台灣交給你們了」談話,感動群眾。蔡英文當年小輸馬英九80萬票,但2016年,蔡英文順利當選成為台灣首位女總統,並在今年連任成功。

今年1月14日蔡英文在時任總統府祕書長陳菊的陪同下,前往翠山莊拜訪李登輝,提前為1月15日生日的李登輝祝壽,也向李報告,她以817萬票成功連任。

獨子李憲文英年早逝 父愛轉移到孫女李坤儀
李登輝與妻子曾文惠結縭超過70年,但兩人的獨子李憲文在32歲時,因鼻咽癌病逝於台大醫院,留下了當時只有8個月大的女兒李坤儀(巧巧),李登輝從此祖父代父職,把他對兒子所有的愛都轉移到孫女身上,李曾公開說過,為了替兒子照顧巧巧,希望能活的長命,所以戒菸戒酒,最終也如願在2015年牽著孫女的手上紅毯,還添了兩個曾孫子,讓李登輝當了阿祖。

*【李登輝辭世】總統府成立國喪小組 台北賓館將設追悼處供各界追思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19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昨晚11點左右,李登輝大體由病房移至懷遠堂暫存,總統府表示,台北榮總不會設立靈堂,府將在台北賓館,設立追悼處,開放悼念時間再另行通知;總統蔡英文也指示成立國喪工作小組,協助家屬治喪。

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昨說,政府會成立國喪工作小組,在家屬同意下,由總統府主持,內政部協助執行。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也說,依照往例,會由總統明令治喪大員,總統府也將召開治喪大員會議,並成立工作小組,在尊重家屬的意願、符合慣例體制及卸任元首身份的原則下,妥善辦理李前總統身後事宜。
 
蘇嘉全今將召開治喪工作會議後,將再進一步對外說明。據了解,總統府應宣布全國降半旗。
 
李登輝父親李金龍1995年辭世時,安葬在新北市三芝區的白沙灣墓園,李登輝是否會與父親同眠,或是安葬在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仍待國喪小組規劃。

*【李登輝辭世】許諾臨終前「緊握你的手」 曾文惠陪著走完最後一程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病逝榮總,享耆壽98歲 。李登輝與曾文惠結縭逾70載,鶼鰈情深,高齡已94歲的曾文惠,連續兩天在看護與隨扈攙扶下到北榮,陪著老伴走完最後一程,深夜返回翠山莊,神情落寞,步履不穩,令人鼻酸。

李登輝是台灣首位本土總統,1923年他在三芝源興居出生,因父親李金龍在日據時代擔任警察,家境小康讓他可以接受完整教育。26歲李登輝從台大農經系畢業並留校擔任助教時,與小他3歲的曾文惠結婚,李登輝就讀康乃爾大學時,曾文惠也陪同赴美。這段姻緣維繫超過一甲子,李登輝每次公開露面,幾乎都可以看到曾文惠的身影,陪伴在側。

李登輝卸任後,走訪許多國家,曾文惠除了後期身體狀況不佳,幾乎每次都陪同出訪。2015年李登輝出訪日本,當時夫人曾文惠沒有同行,李登輝主動對媒體說,曾文惠因病無法同行,他要求曾文惠去榮總住院,「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去讓榮總照顧,這樣我比較不煩惱」,疼惜老婆的心情,溢於言表。

2016年,李曾兩人一同參訪日本石垣島,參觀珍珠養殖工廠時,看到曾文惠目不轉睛地欣賞,李登輝還執意要買一條新的黑珍珠項鍊贈妻,念舊的曾文惠直說戴了20多年的舊項鍊很好,兩人推來推去,最後買了胸針當禮物,讓曾文惠相當開心。

李登輝曾說過,「如果有一天我要走了,我一定要在走之前,緊握妳的手,謝謝妳一輩子的照顧,我會好好的走,因為在妳的扶持和陪伴下,我已經非常滿足,沒有遺憾。」道盡對曾文惠一生的愛。也為兩人相遇、扶持一生寫下註解。

李登輝與曾文惠育有1子2女,長子李憲文1950年出生,曾在《中華日報》任職,並娶張月雲為妻,1981年孫女「巧巧」李坤儀出生,隔年李憲文就因鼻咽癌病逝,成為李登輝夫婦最大的痛。

從未在媒體前展現脆弱一面的李登輝,只有談到早逝的獨子時,會真情流露,2004年李登輝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手指著心口,「現在也一樣,想到孩子(李憲文)過世當時,心裡還是,還是會流眼淚,還是會痛,眼淚還是在」。

*【永別阿輝伯】親手抱獨子到太平間 一輩子的痛「想到就流淚」

李登輝是台灣首位本土總統,1923年他在三芝源興居出生,因父親李金龍在日據時代擔任警察,家境小康讓他可以接受完整教育。26歲李登輝從台大農經系畢業並留校擔任助教時,與小他3歲的曾文惠結婚,鶼鰈情深超過一甲子,但早逝的獨子卻是李登輝心中最深沉的痛,李登輝曾在談到兒子時,摀著胸口說,「想到孩子(李憲文)過世當時,心裡還是,還是會流眼淚,還是會痛」。

李登輝卸任後,走訪許多國家,曾文惠除了後期身體狀況不佳,幾乎每次都陪同出訪;2016年兩人一同參訪日本石垣島,參觀珍珠養殖工廠時,看到曾文惠目不轉睛地欣賞,李登輝還執意要買一條新的黑珍珠項鍊贈妻,念舊的曾文惠直說戴了20多年的舊項鍊很好,兩人推來推去,最後買了胸針當禮物,讓曾文惠相當開心,也可見夫妻兩人互動自然親密。
 
李登輝與曾文惠育有1子2女,孩子都讀到研究所以上。長子李憲文1950年出生,曾在《中華日報》任職,並娶張月雲為妻,1981年孫女「巧巧」李坤儀出生,隔年李憲文就因鼻咽癌病逝,讓李登輝夫婦悲痛欲絕,每年忌日都舉行追思禮拜。李登輝的友人也提過,當年李憲文過世時,李登輝親手抱著兒子遺體走到太平間,內心十分悲痛,甚至萬念俱灰,一度考慮退出政壇。

從未在媒體前展現脆弱一面的李登輝,只有談到早逝的獨子時,會真情流露,2004年李登輝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手指著心口,「現在也一樣,想到孩子(李憲文)過世當時,心裡還是,還是會流眼淚,還是會痛,眼淚還是在」。

李登輝女兒李安妮也曾透露,她從沒看過父親眼眶泛紅,只有哥哥過世時,看到了父親的淚水。

*【永別阿輝伯】台灣之父 vs.台灣之子 扁李恩怨情仇20載終破冰

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一是首位台灣籍的總統,一位是三級貧戶出身的台灣之子,兩人在政壇曾情同父子,相互拉抬;更一度反目勢如水火,互為攻訐,直到2018年李登輝96歲生日時,陳水扁沒有向中監申請,逕自北上祝壽,兩人長達10多年的不睦才得以融冰。

李登輝是首位台籍總統,1998年陳水扁連任台北市長失利,李登輝曾經約見陳水扁,並以摩西與約書亞的說法勉勵陳水扁。李登輝認為,陳水扁雖然敗選,但假以時日必有一番局面。2000年政黨輪替,扁成首位非國民黨籍的總統,他勤向李登輝請益,2001年扁出版新書《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沉思》,書中讚稱許李是台灣這艘民主之船的「老船長」、「台灣民主改革之父」,他自己則以「台灣之子」自居。

不過,兩人關係在扁上任兩年後,首度遇到瓶頸,2002年陳水扁出手整頓農漁會,引發李登輝質疑,更公開發言警告,若沒有照顧好農漁民,「會連政權都失去」;陳水扁則回嗆,「如果因為怕失去政權而不敢推動改革,才是懦夫」。2004年陳水扁爭取連任時,李登輝依舊相挺,讓陳水扁順利連任。
 
李扁關係在2005年發生重大變化,陳水扁與宋楚瑜舉行「扁宋會」,引起李登輝不滿,痛批「叫他(陳水扁)抓鬼反而被鬼抓去」,陳水扁也不客氣公開回嗆:「不要認為,我像他(李登輝)兒子一樣,就把我當成他兒子來管。」

2006年6月,陳水扁及第一家庭身陷弊案,李登輝也直言,「如果領導人不對就換人,台灣之子不是一個人。」當時國民黨立委丁守中在立法院提出罷免總統案,台聯黨團集體投廢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當時坦承,「扁李關係關係沒有改善」,時任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拜訪李登輝時,李對陳水扁及其家人是否涉案態度保留。

當年也傳出,李登輝2003年因心導管手術住院時,陳水扁到台北榮總探病探病,雖然會面僅15分鐘,陳水扁帶著寫有「陳國勝」、「李忠仁」在內的名單紙條,直問李登輝認不認識,強調他準備要辦人;檢調當時正如火如荼偵辦新瑞都案與國安密帳案,陳水扁懷疑李登輝利用陳、李兩名隨扈當人頭,匯款到海外。李登輝傳出氣炸,認為扁「假探病、真恐嚇」,兩人不歡而散。

隨著李扁交惡,不只傳出扁2002年曾趁李登輝住院之際探病「恐嚇」,亮出寫有「陳國勝」、「李忠仁」名字的紙條,直問李認不認識這兩人,陳還說兩人幫你洗錢,甚至最後兩人互咬「貪污」,徹

陳水扁2008年卸任總統後,檢調全面清查扁家弊案,兩人正式公開決裂,陳水扁抱怨,李登輝的國安密帳都是靠他壓下來的,更直指壓下「75顆未爆彈」;逼得李登輝辦公室發聲明,再亂指控就提告,李也回擊扁家在「2002年就開始匯錢」,關係降到冰點。在扁案審理過程中,李登輝也常不假辭色批評陳水扁。

兩人後期也鮮少互動,直到陳水扁入獄保外就醫,2018年1月15日陳水扁赴翠山莊為96歲的李登輝祝壽,這是12年兩人首度見面,而李登輝看著手拄拐杖、右手不停抖動的陳水扁,李不禁流下感慨的眼淚,陳水扁還贈書並題字,再度稱讚李是「台灣民主之父」,會後兩人一起向媒體揮手合照,一笑泯恩仇。

*【永別阿輝伯】守護孫女戒菸酒 病榻上唯有看到「巧巧」女兒照片炯炯有神

高齡98歲的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因喝牛奶不慎嗆到,緊急送台北榮總,住院174天後,於今晚19點24分逝世,享耆壽98歲。李登輝的主治醫師林永煬今晚受訪時提到,即便李前總統已經在床,在身體耗弱時,聽到曾孫女的聲音,他的眼睛還能炯炯有神看著曾孫女的照片、影片,令醫療團隊非常感動,也讓醫療團隊體認到生命的真諦。

李登輝獨子李憲文在32歲時,因鼻咽癌病逝於台大醫院,留下了當時只有8個月大的女兒李坤儀(巧巧),李登輝從此祖父代父職,把他對兒子所有的愛都轉移到孫女身上,李曾公開說過,為了替兒子照顧巧巧,希望能活的長命,所以戒菸戒酒,最終也如願在2015年牽著孫女的手上紅毯,還添了兩個曾孫子,讓李登輝當了阿祖。
 
巧巧自幼在第一家庭中長大,1992年就讀師院附小時曾高票當選「自治市長」,她發表感言就提及爺爺教導她立定志向就要努力達成,讓她「勇氣百倍」。李登輝也特別為孫女在總統官邸舉辦兒童書展幫忙「謝票」。
 
國中畢業後巧巧就出國留學,與李登輝相處時間變少,當她取得義大利米蘭大學精品管理碩士返國後,與母親張月雲都住在翠山莊陪伴李登輝與曾文惠。
 
為親眼目睹孫女成家,李登輝除了戒菸、戒酒,還曾為巧巧公開徵婚,開出身高180公分以上、一定要是台灣人等2大條件。直到2011年李登輝受訪時才改口:「讓她自己決定,不想嫁也可以。」
 
沒有讓阿公失望,巧巧在2015年與凱渥香港分公司總監趙贊凱結婚,替阿輝伯圓夢,牽著孫女的手走上紅毯,李登輝相當激動,致詞時數度哽咽。而婚禮時,李登輝更透露抱曾孫的期待,坦言:「當然有期待啊,都等這麼久了!」當時被問到李坤儀拜別時說了什麼悄悄話,李登輝感性地紅了眼眶,哽咽說:「她說『阿公、阿嬤,謝謝你們』,講這句話就很好了!」道盡深厚祖孫情。
 
2018年巧巧誕下一女,隔年再添二寶,李登輝升格當阿祖,更是笑開懷。

林永煬表示,在這段時間,他個人也感受到家屬與總統之間關係非常緊密,即使身體非常耗弱,仍能以眼神看著家屬交流。北榮也提到,雖李前總統大部分在昏迷狀態,有時候可以看到他的眼神,似乎還是有一些互動的感受。

*【永別阿輝伯】96年大選前訪美引發飛彈危機 錢復回憶錄驚爆內幕

前總統李登輝1995年5月赴美國康乃爾大學訪問並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演說,根據外交部前部長錢復的回憶錄,李登輝行前美國行政部門多次反對,認為李此舉「將嚴重破壞兩岸對話的成功」,錢復也向李表示訪美只有象徵意義,「值得將國家利益賠上去嗎?」,甚至打算請辭。但李登輝仍執意訪美,甚至架空外交部,最後引發中共極度不滿,7月中旬在東海針對台灣進行飛彈試射演習,引發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李登輝當年執意訪美,並在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談到台灣民主化經驗,引發中國強烈反彈。1995 年 7 月期間,中國為了抗議,對台海發射飛彈,並進行軍事演習。7月21日清晨,中共從江西省的基地發射東風15飛彈,落點在台灣北部約130公里的東海,靠近釣魚台海域,之後中共更是多次演習,直到1996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美國的柯林頓政府還派遣兩艘航空母艦通過台灣海峽,讓兩岸緊張情勢升更加升高。

美行政部門反對,憂破壞台海穩定
外交部前部長錢復在回憶錄多次描述美行政部門對於李登輝出訪美國的反對意見。當年美國公關公司卡西迪公司,利用台灣多年經營美國國會的關係,積極遊說兩院議員提出歡迎李登輝訪美的決議案,動作大到令美國行政部門非常擔心。

錢復在回憶錄中寫道,1995年2月3日,我國駐美代表魯肇忠,在一場與美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唐森、國安會亞洲事務主任蘇葆立等官員的早餐會中,唐森直接表達希望台灣對於李登輝訪美一事,勿再強求。
 
接著3月2日,美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陸士達約晤魯肇忠,對於卡西迪公司在國會大肆遊說李登輝訪美,表示李的訪美將對中美關係、美與中共關係以及兩岸關係,導致不良後果;他強調我方運用公關公司進行遊說,美行政部門雖無法干預,但後果嚴重,希望我政府慎重考慮。錢復在書中表示,「這是非常嚴重的外交措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貝霖3月21日奉命晉見李登輝,轉達美國政府的態度。美方訊息是:「我方正在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之時,何以要推動去康乃爾訪問,,使兩岸對話的成功受到危害?」美政府瞭解我方所雇用的公關公司,在國會兩院推動一項法案,試圖强迫行政部門變更立場,允許李訪美;美政府判斷此舉將嚴重破壞兩岸對話的成功,所以促請李登輝停止訪問美國的努力,如此才能符合兩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錢復在回憶錄中指出,此項訊息亦表達:若李登輝當年準備赴中南美或加勒比海友邦訪問,美國願意安排李登輝在夏威夷任一島嶼過境一至二日,從事高爾夫或其他休間活動。「這是美行政部門所能接受的最大極限」,希望台灣勿步向危險途徑並企圖自美國會獲得更佳安排,「加劇美行政部門與國會在本案上的對立,並不符合台灣之利益。」

儘管美國多次表達反對,李登輝當時對於此一訊息極為不快,稱自己沒有在幕後推動,對訪美興趣也不大,是否能去美國並不重要。不過,3月22日美國務院助卿羅德和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陸士達邀魯肇忠會晤,再度轉達美國反對李登輝訪美的訊息。羅德指出美方深信若李若來美訪問,必將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也對美與中共關係不利。

錢復在回憶錄中指出:「美方用如此嚴厲的措詞,意圖阻止李總統訪美,是前所罕見的。我的處境非常尷尬,一方面作為外交部長必須忠實執行元首的政策;另一方面我的良知告訴我,美方的諸多顧慮都是事質。弔詭的是,李總統的做法是透過國安會、台綜院和卡西迪公司;外交部完全被摒除在外。因此我曾多次向李總統和連院長(行政院長連戰)表示我應該離職了,此一心態台北政壇和媒體幾乎都已知道,但是他們兩位始終不許我離職。」

不顧外長警告,李登輝堅持訪美
《錢復回憶錄》寫到,4月17日上午10時,李總統召集連戰、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和錢復等人,開會商談訪美事宜。一開始李就滿臉不高興的說,外交部所提的分析報告大家表示意見。錢復用了25分鐘詳細說明不宜去美國的原因,除外交部所提的種種對中美關係的不良後果,更重要的是雙方關係在斷交時,由於我方在國會運作,使行政部門極端不滿,對我處處設限。當時因為事涉國家重大利益,不得已而為之;事後我方花了多年時間,才使雙方重新恢復互信。

錢復在會中還提到,總統訪美無涉國家重大利益,不必投下如此重大賭注。再者,兩岸關係最近才開始啟動,7月又將舉行第二次辜汪會談,如總統訪美,中共必將報復,屆時兩岸辛苦營造的脆弱關係,必將毀於一旦,雙方可能引發劍拔弩張的緊張情勢,從而使國家經濟蒙受重大傷害。兩相權衡訪美實得不償失。
 
錢復在書中寫到:「我知道李總統對我的發言極為不滿,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但是他仍讓我講完。」當時李登輝未做結論,表示應對美方有所反應,但強調要停止卡西迪公司的工作是不妥的,過去從來沒有一家公關公司在華府工作如卡西迪公司那樣有效,它是在替我方打仗。

錢復回憶,「我聽到這番話,頗為激動,很想再度發言,但是連院長發現我的表情不對,就用手壓在我的腿上,意思就是不要衝動。會議結束後,他又拉著我,不斷要我冷靜。我很感激他的關心,不過以成長過程所受的教育,我也不可能直接頂撞國家元首,我僅是想說,『既然只有象徵意義,值得將國家利益賠上去嗎?』事後證實我們的擔心,絕非無的放矢。」

中共導彈演習,美派航母繞行台海
5月初,在卡西迪公司積極運作下,美參、眾兩院分别以壓倒多數,通過支持李登輝訪美案。這項舉動給了美國行政部門極大的壓力,也使美國行政部門對我方的憤怒急遽升高。5月9日下午,美官員再度約見魯肇忠,表達美方的失望及關切。之後美國總統柯林頓雖然同意李登輝出訪,卻未事先告知我代表處,外界揣測美方不與代表處連絡,顯示美方對我方已有「深惡痛絕」之感。

《錢復回憶錄》也提到,5月22日清早,吳伯雄邀丁懋時、國安局長殷宗文和錢復去府内商討李登輝訪美案。吳伯雄轉達李登輝的意願,這次既然出去,希望多去些地方,多待一些日子,回程還要在日本停留。
 
錢復立即表示美方恐不能同意,且日本早已表示不願李登輝赴日,美方也早已告知我駐美代表,雖然美方同意李登輝赴康乃爾參加校友聚會,但此行純屬私人訪問,除在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講外,不能有任何公開活動,對於新聞媒體接觸也僅限於康大的活動,李此行不能與任何美國官員會晤。基於此一情勢,錢復當時也表明,作為外交部長不宜隨行;之後更強調,如果一定要他同行,「我必即日起辭職。」錢復最後以美方認定「私人行程」為由,未依過往外長陪同總統出訪慣例,隨李登輝出訪赴美。

李登輝執意訪美後,引發台海飛彈危機。李當時為了安撫民心,在1996年間公開演講提到中國發射的是「空包彈」、「啞巴彈」。接著在3月,美方同時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圍繞台灣海峽。李登輝在3月23日高票當選總統,中國演習也提前結束,美航艦隨後也駛離台海,結束台海危機。

*【永別阿輝伯】意外發現陽明山黑毛牛 台灣和牛夢剩最後一哩路

李登輝卸任後於2001年12月號召有志之士成立群策會,李一直有意設立圖書館,將他的上萬冊藏書及相關著作流傳後代,但籌建李登輝圖書館過程可說一波三折,因財源、土地等因素不斷延宕,卻也因此讓李登輝意外買下陽明山上的19頭黑毛牛,並為牛隻品種取名為「源興牛」,意外成就台灣和牛夢,李登輝生前,健康狀況良好時,偶爾還會搭乘電動車在牛舍逛一圈。

李登輝在大腸癌開刀後,2013年參訪台東初鹿牧場時,曾公開建議乳牛畜牧業者可評估改養肉牛,經濟效益或許更高。2016年8月李登輝訪問日本石垣島,對當地石垣牛的風味、生產販售和分級制度都留下深刻印象;返台後,幕僚便積極規劃引進石垣牛基因、培育「台灣和牛」的可行性。

根據李登輝的研究,台灣擎天崗的黑牛保存了最接近日本「見島牛」原種基因,早從日治時期就已放牧,而日本和牛則是1900年由日本黑毛牛與外國種雜交而成,透過不同的飼養方式發展出神戶牛、松阪牛等不同名稱,李登輝展開復育研究,。

李登輝曾多次親自到農場視察,牛棚裡20隻種牛的生長情況及配種進度,每一隻都親自看過、問過,認真的態度讓工作人員佩服。

李登輝2018年也領銜發表「以SNP標記解析台灣牛種、黑毛和種及歐美品種之遺傳性關係」論文,登上日本日本畜產學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日本畜產學會報》;引來不少台、日學者表達加入台灣和牛研究及合作。李登輝台灣肉牛夢,已剩最後一哩路。

*【李登輝辭世】王金平:感念極力推動民主進化 為台灣奠定民主基石

前總統李登輝於7月30日晚間7時24分,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耆壽98歲。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表示,驚聞李前總統辭世的噩耗,不勝感懷。

王金平說,「感念李前總統極力推動的民主進化,落實全民直選,為這塊土地奠定了民主基石。在總統任內凝聚了民間的力量,平安度過了數個內憂外患的震盪,尤其是921大地震的應變與重建規劃,更是歷歷在目。謝謝您一生為國家及全民的付出與奉獻,特此向您致敬。您的身影會留在大家的心裡。」

*【李登輝辭世】朱立倫:會永遠懷念「民之所欲、常在我心」這句話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在臉書發文哀悼,「李前總統,RIP」,聽到李前總統辭世的消息,感到相當不捨,願李前總統安息,並對曾女士及其家屬致上誠摯的哀悼之意。「他的一生對台灣的影響仍然是深刻長遠的。『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我們會懷念這句話」。

朱立倫說,李前總統擔任中華民國總統12年對台灣的民主發展有其貢獻。雖然各界有不同的評價,但此刻仍應同表哀悼。他個人從政20多年來也承李前總統多次指導關懷,猶記2014年時他們一同針對修憲議題有許多討論,也有很多共識。或許後來的政治理念不盡相同,但他的一生對台灣的影響仍然是深刻長遠的。「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他會懷念這句話。

*【李登輝辭世】柯文哲直播悼阿輝伯 「台灣走上無法回頭的民主政治路」

李登輝前總統今晚病逝,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晚間和民眾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吳益政,今晚進行文益復興 高峰會談先默哀一分鐘,他強調,李前總統對台灣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他讓台灣走上一條沒有辦法回頭的民主政治路。

柯文哲說,他是一個政治素人,在出來選市長前他曾去拜訪過李前總統,李前總一講就是四小時,後來他學乖了,要見李前總統之前要先去上廁所,中間李前總統都一直在談,還蠻健談的,講過蠻多東西的。

他剛當市長時,有一次還講說,我們要八年趕上新加坡,後來他才發現台灣不可能變成另一個新加坡,因為整個民族性格不一樣,民主自由已經在台灣生根了,那種李光耀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台灣是行不通的,李登輝前總統讓台灣走上一條沒有辦法回頭的民主政治路 。

柯文哲還分享一個李前總統小故事說,1996年李前總統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時,有一個大老跟他說, 40年沒有辦法解決的事,你也不要幻想4年可以解決,李登輝回他,「我4年做完,要做你們40年沒辦法改變的事」,這個給他很大的啟發。

柯文哲說,思想文化制度才是重要的,我們要建立法治的國家而不是人治的國家,他一直在思考,未來下任後,一些好的制度可以繼續下去。李登輝總統還是有相當程度改變台灣人的民族性格,台灣不可能變成新加坡,走上一條沒有辦法回頭的民主之路,我覺得這是李登輝對台灣最大的改變。

*【李登輝辭世】蘇貞昌:民主轉型扮演重要角色 會在台灣人記憶留存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30日)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發文說,聽聞李登輝前總統逝世的消息,非常不捨,他與行政團隊同感哀悼與惋惜。

蘇貞昌表示,他與李前總統在同一個時代為國家服務,也一起守護這塊土地,一直到最後一次的促膝長談,仍能感受到李前總統心繫台灣的發展。

蘇貞昌說,李登輝前總統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要向李前總統及其家屬致上深深感謝。李前總統對台灣的貢獻,也會在這一代台灣人的記憶中深刻留存。

至於李前總統的治喪事宜,丁怡銘表示,行政院相關部會,會配合家屬意願與總統府工作小組規劃,予以全力協助。

*【李登輝辭世】賴清德感念提攜勉勵 「權力越大越要保有崇高道德」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30日)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副總統賴清德在臉書感念李登輝在他從政不同時期給予許多勉勵,他曾與李登輝在台南餐館中暢談國家未來,李登輝提醒要不斷深化台灣政治改革,包括憲改18歲公民權等。李登輝提醒他,「權力越大越要保有崇高的道德和堅定的信仰」,這些他都銘記在心。

賴清德說,李登輝前總統於晚間榮歸天家,這是國家巨大損失,對他而言,失去一位亦師亦友的溫暖長者,深感難過和不捨。「李前總統,謝謝您,為我們、為台灣留下典範」。
 
賴清德說,李前總統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主政12年間,排除重重障礙,開啟寧靜革命,以和平的方式,帶領台灣走過民主化最關鍵的時刻。從修憲、終結萬年國會到推動總統直選,奠定了台灣成為民主國家的重要基石。尤其,在面對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臨危不亂的決策風格,穩住民心,維持區域安全。2000年時,將政權和平移轉,開啟了台灣政黨輪替的民主新頁。他睿智地帶領台灣度過驚濤駭浪的民主化過程,讓台灣蛻變成為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
 
賴清德說,李前總統的老家在新北市的三芝,而他的故鄉就在三芝隔壁的萬里,李登輝視他如厝邊鄰家的後輩,他敬李登輝如諄諄善誘的長者。即使卸任後,李仍心繫台灣前途,他跟李登輝曾在台南餐館裡,兩人脫下西裝,暢談國家未來,李曾提及要不斷地深化台灣政治改革,不僅僅是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的落實,也特別提到憲政改革中18歲公民權等問題。
 
賴清德回憶指出,好幾次他與李前總統見面,李不斷地給他建議與勉勵。李登輝說,他應該要告訴台灣人民,「政黨存在的價值、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如何增進人民的福祉」,這些正是他從事政治工作的初衷。
 
賴清德感念李前總統在他從政不同時期給予許多勉勵,他說,李登輝從不吝分享人生哲學及為政之道,就是謙虛、冷靜和忍耐,而權力越大越要保有崇高的道德和堅定的信仰,李登輝的期許和鼓勵,他都銘記在心。
 
賴清德說,他們會更努力持續深化台灣民主、堅守主權,讓代代台灣人都能在民主自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生命殞落雖有時,而李前總統留給大家的民主精神會永遠長存,對信仰虔誠的李前總統而言,他已經安息主懷,在此要請家屬節哀珍重。「哲人已遠,典範長存,李前總統,台灣謝謝您」。

*【李登輝辭世】陳菊萬分不捨「失去一位走向世界的民主先生」

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時喝牛奶嗆到,不幸感染肺部浸潤住院,今(30)日晚間離世,享耆壽98歲。準監察院長陳菊晚間在臉書PO文哀悼,「李前總統的離去,我們感傷、萬分不捨,我們失去了一位帶領台灣落實民主改革、走向世界的民主先生」。

陳菊表示,謝謝李前總統,因為他的勇氣和堅持,讓台灣政黨和平轉移,也確立屬於兩千三百萬人的國家主權定位,為台灣人奠定世代相傳的台灣主體意識。李前總統一生為台灣憂慮,護佑台灣,如今台灣民主已進入不同階段,只祈願李前總統安息、一路好走。今晚,無數的台灣人與李前總統的家人同在,我們永遠感念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的貢獻。「李前總統,我們感念您,謝謝您」。

*【李登輝辭世】王金平感謝規劃921重建 外交部:持續發揚民主自由理念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30日)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內政部長徐國勇、綠委管碧玲、陳亭妃、何志偉等國內政治人物紛紛表達哀悼。曾獲李登輝提攜的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說,感念李前總統極力推動的民主進化,落實全民直選,為這塊土地奠定了民主基石。在總統任內凝聚了民間的力量,平安度過了數個內憂外患的震盪,尤其是921大地震的應變與重建規劃,更是歷歷在目。「謝謝您一生為國家及全民的付出與奉獻,特此向您致敬。您的身影會留在大家的心裡。」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在臉書寫下,「台灣的民主先生,偉大的哲學家總統,離開我們了。哀慟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感謝李登輝為台灣社會所做的貢獻,也感謝他這一生如此愛台灣這塊土地,「人民將永遠緬懷您的無私付出,也願您無病無痛一路好走。」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在臉書表示,李登輝不斷強調願意與中國分享我們的民主經驗,同時呼籲中方要正視世界潮流,徹底改變,即使卸任多年還是有人對他不滿,但民主制度就是包容與尊重「不同」,在衝突之中貫徹普世價值。「謝謝李前總統,您為台灣的付出,我們會接手,繼續延續民主的道路。」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發文說,「一路好走 #台灣民主先生 #阿輝伯」;民進黨立委賴品妤也在粉專寫道「前輩一路好走。」;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則是對李登輝表達「衷心感謝」。

內政部長徐國勇說,李前總統辭世,他有無限的哀悼。李前總統為台灣奉獻一生,於風雨飄搖中推動民主改革,扭轉台灣歷史發展方向,帶領國人走向民主自由之路,並在各領域進行寧靜革命,從而奠定台灣民主社會發展的基礎,被譽為民主先生。「民之所欲,長在我心」,這是李前總統的名言,也是對後輩的惕勵。我們繼續為台灣打拼,守護這片土地,就是對李前總統最大的敬意!

時代力量主席徐永明說,李前總統人生歷經日治時期、國民黨威權時期到民主化的台灣,見證了台灣的歷史,在許多重大轉折時刻更扮演重要角色、參與其中。李前總統任內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改選萬年國會、推動總統直選,更多次推動修憲,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功不可沒。

徐永明提到,時代力量甫成立時,也曾拜會李前總統請益,而李前總統傳承了許多寶貴經驗,更給予時代力量諸多支持和建議,最後一次見到李前總統則是在去年底的餐會。「第二波民主化」,這是李前總統在2016年對時代力量的重要期許,而李前總統過去也多次提到,憲改是台灣唯一的出路,並呼籲朝野各黨摒棄對立,把握契機啟動憲改工程,而這也正是時代力量持續呼籲的方向,我們也會繼續堅持。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在臉書PO文哀悼:「謝謝李前總統。我們這一輩的台灣人,要讓台灣民主延續,讓國家壯大,讓台灣人驕傲。」

朱立倫說,李前總統擔任中華民國總統12年對台灣的民主發展有其貢獻。雖然各界有不同的評價,但此刻仍應同表哀悼。他個人從政二十多年來也承李前總統多次指導關懷,猶記2014年時還一同針對修憲議題有許多討論,也有很多共識。或許後來的政治理念不盡相同,但李的一生對台灣的影響仍然是深刻長遠的。「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他會懷念這句話。

外交部表示,李登輝逝世獻上最深的哀悼,並代表政府向國際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悼念表達感謝之意。外交部說,外交部將持續發揚李登輝的民主自由理念,繼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強化合作,共同守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

外交部指出,李登輝曾經擔任中華民國第7、8、9任總統,對台灣的民主轉型及鞏固我民主政體具有歷史性的貢獻。李登輝任內完成修憲,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並在1996年當選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外交部強調,在李登輝的領導下,台灣成功轉型為亞洲民主典範,李也因此被譽為「民主先生」,這是李的偉大歷史成就。

外交部長吳釗燮推文表示,李登輝的辭世令人深感沉痛,世人將會記得李為「民主先生」、台灣現代自由民主體制的創建者,讓台灣在國際舞台傲然立世。

*【李登輝辭世】不捨的消息來了!鄭文燦:民主先生永遠活在台灣人心中

前總統李登輝今(30日)晚間傳來病逝的消息,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在臉書中發文,表示不捨的消息來了,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陪伴台灣人民走過威權、走向民主,奠定台灣本土化的基石,將永遠活在台灣人民心中,也會紀錄在台灣史頁。

桃園市長鄭文燦在發文中表示,令人難過、不捨的消息還是來了,敬重的台灣民主先生,前總統李登輝離開大家了,他一生懸命,陪伴摯愛的台灣人民,走過威權、走向民主的道路,以台灣主體意識,扭轉台灣歷史的航道,奠定本土化的基石,「阿輝伯」將永遠活在台灣人民心中,成為台灣不朽史頁。

鄭文燦在發文中回憶,1990年三月學運,萬名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 ,身為當時的一員,當時訴求的對象,正是李登輝前總統,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他做了正確的決定,接受了民意的呼喚,啟動台灣民主化的巨輪。

鄭文燦在文中說,李前總統的改革承諾,身為決策小組成員他,也不敢完全相信,但時間證明,李前總統憑藉著高超的政治手腕、過人的耐心與意志力,變革了黨國一體的國民黨政權,漸次鑿碎威權政治的巨石,鋪成民主台灣之路。

文末,鄭文燦提及,有人曾將李前總統比喻為摩西,帶領人民跨越紅海,走上民主自由的大道。如今,李前總統已回到主的懷抱,那條未盡的台灣之路,大家會繼續走下去。

*【李登輝辭世】范雲回憶野百合學運時期 李登輝對學生群眾抗爭的善意

前總統李登輝昨晚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民進黨立委范雲在臉書回憶說,第一次見到李登輝是在野百合學運時,李登輝看起來相當親切,希望說服學生相信他是有心要改革,甚至還說,他年輕時也和我們一樣。後來他也真的實踐了國會全面改選這個承諾。

范雲在臉書寫下,「此刻,還是很難過,他真的離開人世了」。她回憶第一次與李登輝面對面是在1990年的3月21日。「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與五十幾位學生進到總統府,忐忑並不是因為第一次進入總統府,而是,作為一場學生群眾運動的幹部,我不確定剛剛得到權力,確定被老國大選出的李總統能否承諾廣場學生要求民主的抗爭訴求」。

范雲說,當時的李登輝看起來相當親切,比起同時在場的副總統李元簇,發言就是一付教訓學生的模樣,當年的李總統很努力用他的高亢話語,希望說服學生要相信他也是有心要改革,甚至還說,他年輕時也和我們一樣。「我一直要到很多年後,才明白,他當年對那場學生群眾抗爭的善意,並不容易。即時當年的我們是如此理直氣壯地覺得,他就是該接見學生、接受訴求。」

范雲提到,李登輝讓她驚訝的第二件事是,李後來真的實踐了國會全面改選這個承諾,作為一個社會運動參與者,以及後來的社會運動研究者,這樣的經驗,真的是少數。這是學生運動的幸運,更是台灣歷史的幸運。當然,她不會把運動的成果,歸諸於一個統治者的實踐承諾。但回頭來看,無論是國民黨內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鬥爭的需求,或者是李登輝為了鞏固領導地位的計算,最後的結果,的確加速了台灣民主化的腳步。

范雲回想,第二次見到李登輝總統應該是1992年,野百合運動的兩年後。還是反對黨的民進黨組團參加柯林頓總統候選人的民主黨提名大會,她代表公民團體一同在出國前被李總統接見,李登輝一見到她時,就說:「范雲,你還記得我嗎?」讓所有人都笑了。

范雲說,她到今天還記得,當天李登輝拿一本自己文章的小冊送她時,不厭其煩地翻到某頁,指著其中的一行說:「妳是念社會學的,這裡我有寫到社會學家韋伯說…..。」范雲說,李登輝作為一個理工出身的總統,對社會學知識的真誠分享熱情,以及,面對一個來自抗爭運動的年輕人的親切幽默,讓她印象深刻。

「或許是因為我一直容易懷疑權力,也不習慣和有權力的人保持聯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和多數人一樣,是在媒體上看到卸任後的李登輝,應該有超過二十年,我再也沒有找過他本人。2015年,當我再度捲入政治後,有兩次的機會,在友人的建議下,到外雙溪他的官邸面對面談天。這時候的他,已是九十多高齡。」

范雲表示,這兩次拜訪,雖然他看似氣色極佳,但她都為他的身體擔憂,因為他的聽力,明顯不好,一、兩個小時的會談中,出現不少答非所問的狀況。但,這兩次會面,她也同時為他還能在許多議題上提出深入見解的智慧與毅力,感到佩服。例如,出身農經的他,侃侃而談,台灣如何適合發展養和牛;以及,聊到國際出路時,他念念不忘,台灣應當如何主動出擊,面對中美局勢的挑戰。甚至連社會民主理念,他都有許多自己的觀點。

范雲說,她沒有任何企圖在這即時的回應中,為這位台灣歷史奇人作任何定位。她想分享的是,從和他僅有的幾次互動中,感受到他是個愛國者,也是個愛智者,更是個對年輕人、對世界一直保持好奇心的人。「只可惜,我再也沒有機會,能從他身上學到對世界與對知識的趣味了。」 

*【李登輝辭世】蔡英文致電家屬代表全國致哀 「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

前總統李登輝今(30)晚病逝,享耆壽98歲。蔡英文在臉書說,他已經和李前總統的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同時,他也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蔡英文說,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他年輕時曾兩度負笈海外,學習新知,並將專業貢獻給故鄉。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國家,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蔡英文說,90年代他曾經和李前總統共事,「他對民主化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國家主權的堅定態度,讓我印象深刻。後來,我有幸擔任總統,親身感受領導國家面臨的諸多挑戰,和做決策時必須面對的艱難處境,也才能體會到,這位民主前輩當年在重重挑戰中,帶領台灣走向民主,是帶著多麼堅決的意志。」  蔡英文也提到,李前總統並不忌諱談論生死,因為意識到死亡的存在,才會思考活著的意義,他總是能夠開朗的面對人生必然的結局。「誠實自然」是他最喜歡的座右銘,這一生,他篤信力行,努力實踐。他是時代的開創者,是領導台灣前進的人,也是令人敬重的長者與前輩。  蔡英文說,李前總統98年的人生,經歷許多歷史的轉折。今天他與世長辭,也代表著台灣人走過了一段重重考驗的歷史,即將翻開迎向世界的新頁。李前總統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願李前總統安息,也請家屬節哀。

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表示,總統聞訊表達最深的哀悼與不捨,也期望家屬節哀,總統認為李前總統在台灣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他的離世是國家的莫大損失。總統也指示總統府及相關部門全力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務使治喪儀典哀榮隆重。
 
蘇嘉全表示,1988年李前總統繼任總統後,即終止動員戡亂、廢除臨時條款,也啟動修憲,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逐步合理化政府體制,並在1996年當選為我國第一位民選總統。在李前總統的任內,台灣結束了威權體制、邁向民主轉型,開創今日民主政治的基礎格局,終成為亞洲民主典範、傲然立世。李前總統也因此受國際媒體譽為「民主先生」。
 
蘇嘉全也表示,李前總統致力推動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對於建構台灣主體性、凝聚國家認同,有歷史性的貢獻。蘇嘉全表示,在歷史的關鍵點,感謝李前總統選擇民主、選擇台灣,並以堅毅的領袖精神,引領國家走出威權幽谷,走向台灣本位與人民優先的道路。他是大家永遠的「阿輝伯」,相信台灣人民將永恆懷念他的貢獻。

*【李登輝辭世】公視今晚10時緊急播出紀錄片 講述阿輝伯對台灣命運影響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過世,享壽98歲,公視今晚10時也緊急播出《李登輝》紀錄片,該片由公視獨立製作,分為三集,探討李對於台灣命運影響,以及紀錄台灣民主改革關鍵年代。

公視表示,該紀錄片自自2004年6月開始進行前置作業,2006年推出,採中間路線,是非官方版的李登輝紀錄片,製作小組採訪了身在兩岸與日、美的五十多位受訪者。

該紀錄片共分三集,第一集《農業專家》介紹李前總統的少年時期以及他在政壇崛起的過程;第二集《民主先生》則紀錄了李前總統任內推動修憲工程與民主改革的歷程;第三集《台獨領袖》則論及李前總統1996年連任以後兩岸政策的調整,以及他對台灣國家定位的主張。

「李登輝」紀錄片將在今(7/30)晚10點,及本週六(8/1)下午5:30,在公視頻道接連播出三集。

*【李登輝辭世】朝野政黨齊哀悼 最反李的新黨盼終結「李登輝路線」

前總統李登輝晚間病逝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朝野政黨齊哀悼,民進黨表示,深感不捨與哀慟,並對其生前為台灣民主改革與社會發展的付出充滿無限敬意與謝意;國民黨表示,李前總統走完他98年傳奇的一生;台灣歷史也翻過一頁。新黨則發出聲明,呼籲志同道合者一起讓使台灣深陷泥淖的「李登輝路線」,隨李離世一起終結。

民進黨發聲明表示,李登輝是我國首位民選總統,畢生將「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奉為圭臬,時時心繫台灣民主發展,刻刻以國家人民福祉為依歸,致力維持台灣的主體性。於任內採取務實外交策略,強化國防政策,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推動台灣進入民主政體之列;並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推動修憲、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建立政黨政治架構,軍隊國家化與嚴守中立,以及言論、集會等基本自由,屢屢在歷史的轉捩點扮演體制改革的關鍵推手,對我國民主憲政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於國際社會更享有「民主先生」的美稱。

民進黨說,「李前總統不幸辭世,大星殞落,國家社會蒙受重大損失。本黨謹此表達最沉重的不捨與哀悼,台灣人民將永遠緬懷台灣民主最堅實的捍衛者─李前總統登輝先生。」

國民黨則對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表示,李前總統走完他98年傳奇的一生;台灣歷史也翻過一頁。國民黨說,李前總統任內終止動員戡亂,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帶領台灣民主轉型,他是中華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統。他曾經是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但也讓國民黨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

最後,國民黨表示,感謝李前總統給予大家的人生啟發,他一生功過後人自有評斷,希望李前總統安息,期盼家屬節哀。

時代力量表示,李登輝對台灣的民主化貢獻良多,自1988年繼任總統後,旋即展開一連串的政治改革;這段期間,李登輝一方面要面對國民黨內的守舊勢力和軍方的勢力進逼,一方面又要回應民間對民主自由的熱切盼望,在雙重壓力之下,李登輝以政治智慧帶領台灣持續走在民主化的道路上,實在令人敬佩。

時代力量指出,李登輝在1990年召集「國是會議」,徵求各界意見作為憲改參考,並在1991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展開第一次修憲,終結「萬年國大」,而李對台灣民主的最重要貢獻,莫過於力主「總統直接民選」。

時力表示,在兩岸關係及統獨立場方面,李登輝在政治生涯晚期,致力主張台灣主體意識的言論,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推動台灣國家地位正常化,並指出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作為台灣首位直接民選總統,李登輝於卸任之後仍時時關心台灣政局發展,並注重傳承、提攜後進,2016年選舉前後,時代力量曾數度向李登輝請益,李對晚輩不吝給予建言,著實令人感佩,在此哀傷的時刻,時代力量會謹記叮嚀,莫忘初衷。

民眾黨在臉書哀悼指出,「謝謝李登輝前總統,謝謝您這一生為台灣所做的一切。民眾黨指出,台灣剛步入真正自由民主的初芽狀態,李登輝前總統讓台灣真正從威權時代走向百花齊放,由衝突步向和解,由理解走向共融,重新塑造了台灣人的民族性,踏出了台灣民主史的一大步,帶領台灣走向無法回頭的民主之路,這是李前總統對台灣最大的貢獻。

民眾黨說,李前總統在台灣的民主進程上有不可計量的貢獻。而他也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政治家,從能源議題、半導體,研究到物聯網,甚至今年,他還心心念念期盼發展台灣本土的高端肉牛產業,開發與日本和牛同等級的肉牛牛種,李前總統不僅保有過去時代的勤奮,也保有新知識份子吸收新知的熱情。」

民眾黨認為,李前總統讓人敬佩的不僅是政治上的成就,更是睿智的人生哲學。過去他用著「走兩步、退一步」的方式,讓台灣平順的從威權政體過渡到民主時代;或許每個人心中對民主的想像都不同,但「李登輝」將會是台灣這塊土地, 永遠跟「民主」一起被提起的名字。

李登輝生前一手創立的台灣團結聯盟稍早發表聲明,指李登輝今晚在台北榮總辭逝,令人哀痛。回顧李主政期間,以堅定的信仰廢除動員戡亂、修改憲法、推動總統直選及國會改革、完成政黨輪替,為台灣民主化的締造者,堪稱「民主先生」。

台聯表示,於此台灣民主尚未成熟,來自中國的威脅尚未消彌之際,和藹可親的「阿輝伯」竟蒙主寵召,不啻為所有台灣人之損失。「做為李前總統一手催生的台灣團結聯盟,除對李前總統離我們而去深感不捨之外,更盼望深愛台灣的國人,秉持李前總統的堅毅精神,繼續努力,使台灣的民主更臻成熟,主權得以圓滿。」

曾因反對李登輝路線,在1993年宣布脫離國民黨而成立的新黨,晚間發出聲明表示,李享壽98,按傳統是喜喪,望其家人保重,亡者已矣、生者可追。但也呼籲志同道合者一起讓使台灣深陷泥淖的「李登輝路線」,隨李離世一起終結。

新黨指出,台灣自解嚴以來,重大憲改、教改、金改皆由李登輝主導,遺禍巨大,尤其錯失兩岸和談最好時機,將台灣帶上「去中國化」不歸路,至今仍是台灣跳不出的泥淖,新黨作為反李登輝起家政黨,對李歷史功過仍要表達立場。

新黨批評,民進黨聲稱反黑金,因而於2000年首次奪得政權,但國民黨走上黑金之路,來源卻正是李登輝,民進黨卻奉李登輝為「台灣之父」,邏輯錯亂,證明一切只為「台獨」。

新黨表示,李登輝的「台獨」之路前提是「中國必崩潰」,如今大陸不但沒崩潰,還是台灣經濟命脈重要依靠,當今執政之蔡英文總統,若繼續奉行李登輝路線,如何同時與大陸建立和平穩定的政經關係,仍是未完成的答卷。

朝野政黨及政治人物皆在臉書追悼李前總統,但新黨青年委員會主席王炳忠卻寫下「終於死了」,引發許多網友痛批。台灣基進也發新聞稿批,王炳忠的話,引起全台灣人的憤怒,若是在黨國威權體制下的台灣,王炳忠的言論是可以直接被定罪甚至執行死刑的,如今讓他能夠大放厥詞的自由台灣,是李登輝等民主前輩極其一生、用生命為後世奮鬥的成果。
 
台灣基進認為,這一代年輕人皆有意識,願意共同捍衛民主成就,若今天是習近平過世,相信王炳忠不敢做如此「可受公評」之評論,明顯不是「死者為大」,而是中國人為大,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中國人,不必繼續糟蹋李前總統用一生守護的台灣,台灣基進願意出資,將王炳忠送回北京。

*【永別阿輝伯】「我想再把台灣走一遍」 90歲罹癌後環島圓夢

「我還想再把台灣走一遍!」前總統李登輝2011年底因大腸癌開刀住院,因感於生命所剩時間有限,心中萌生全台走透透念頭,2012年4月,高齡90歲的阿輝伯從國境之南屏東起跑,足跡一路向北、往東,花了2年的時間把台灣本島走過一輪。隨行媒體記者將李晚年這段與時間賽跑的下鄉行程,命名為「生命之旅」。

「看到農地現在都被拿來種樹、荒廢,真的是欲哭無淚!」李登輝南下一看到國有土地荒廢就感慨萬千。早年李在農復會任職時,對台灣各縣市農業發展情況非常了解,歷經台灣省主席、首任民選總統歷練後,對台灣各地建設更了然於胸。
 
生命之旅 走訪各地關心農業
李登輝走訪各地農田、牧場,關心農業發展;無論雲林豬農、嘉義有機農、台中花農、苗栗果農乃至由他命名的台東鹿野「福鹿茶」茶農,沒有一位不敬佩李登輝對農業知識的專業。
 
李登輝下鄉風雨無阻,2012年6月到他口中「風頭水尾(容易發生水患)」的第二故鄉雲林縣時遇到颱風侵台,行程中途取消,7月底前往彰化,他堅持完成雲林後段行程,儘管又再次遇到颱風來襲,仍堅持走完。
 
這一系列李登輝生命之旅,與其他政治人物下鄉跑攤模式不同,許多參訪地點、訪問人物都是由李指名前往,幕僚再去接洽。例如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二峰圳」,這個台灣罕見的地下水庫,李辦幕僚聽到指示時根本不知位於何處,還差點迷路。
 
老兵見李感動道謝 牽掛九二一震災重見
另外,李登輝前往彰化前,點名要去溪州鄉大同農場探訪當年在該處拓荒的外省老兵。當高齡80多歲的老村長見到李時,感動地不斷以鄉音說:「謝謝李總統!」

關心災區重建進度也是李登輝下鄉重點,無論是八八風災的重災區小林村,亦或是九二一震災中的重災區中寮鄉,都讓李牽腸掛肚。當李前往南投災區時,特地讓經歷三一一震災不久的日本媒體隨行採訪,吸取台灣災區重建經驗。
 
較特別的是,李登輝初次下鄉在高雄提及想到綠島,看看當年他捐出《台灣的主張》版稅兩千萬元打造的綠島人權園區。當他克服萬難,搭乘小飛機抵達念茲在茲的火燒島,走訪人權園區後,站在垂淚碑前,手觸摸著在白色恐怖受難友人的名牌,他哽咽說:「一定要讓後代知道這個紀念碑代表的意義!」
 
赴大學演講受學生歡迎 藍首長高規格接待
李登輝下鄉最大特色是赴大學演講,與年齡相差近70歲的大學生暢談他的一生。曾有多位陸生問出相同問題:「李老先生,你是否願到中國訪問?」李的回答總是這一句:「中國大陸沒有民主化、自由化,我就不要去!」贏得大學生滿堂彩。
 
雖然李登輝晚年被政壇認為較支持綠營,但當李下鄉,藍營縣市首長也都高規格接待,李登輝與當時嘉義市長黃敏惠、彰化縣長卓伯源、苗栗縣長劉政鴻、新竹縣長邱鏡淳、桃園縣長吳志揚等互動良好。李登輝也勉勵地方首長,要為地方爭取更多權利,為人民服務。

*【李登輝辭世】日本駐台代表:播下種子讓台日緊緊相繫 衷心為他祈求冥福

前總統李登輝昨(30日)晚間19時24分,病逝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在臉書說,驚聞台灣民主化之父、體現日台心靈羈絆的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他深感哀痛與惋惜。謹對其家屬與全台灣朋友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

泉裕泰說,在他還是年輕外交官時,總於心中期盼有一天可以受到同時身為偉大政治家、戰略家、農學家、哲學家的李登輝老師指導。年過六十終於獲得赴台機會,自去年11月履新以來,一直盼望著請李前總統惠予賜教。然現今此心願已無法實現,成為他身為外交官一生的遺憾。

泉裕泰說,李前總統是台灣史上首位由人民直選的總統,為現今自由民主的台灣打下堅實的基礎。台灣對日本而言是共享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並有著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的極重要夥伴,同時亦為以真心相繫的真正朋友。由對日本抱持深厚感情與理解的李前總統播下的種子於台灣扎根,他確信這些種子盛放的成果即為現今的台灣,亦是今日將日台緊緊將相繫的羈絆。

泉裕泰說,李前總統如今已化作千風,回歸天上永眠。「除了衷心為李前總統祈求冥福,也請其家屬與全台灣朋友們節哀。誠心祈願台灣今後也持續發光,相信在天上的李前總統今後每日都能看到台灣的光芒。」

英國在台辦事處晚間在官方臉書發文表示,英國外交部對於李登輝的逝世感到哀痛,李對台灣從1980年代戒嚴過渡到1996年完全民主化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李登輝對現今台灣人民能享有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之重大影響值得受到讚揚。

(蘋果即時新聞)
--
*李登輝辭世》治喪尊重家屬意願 擬比照國葬規格

前總統李登輝7月30日晚間辭世,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明天上午將召開治喪工作會議。知情人士表示,治喪事宜將比照國葬規格、尊重家屬意願與基督教儀式辦理。

知情人士表示,台北榮總證實李登輝於30日晚間7時24分辭世後,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副秘書長李俊俋、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立即驅車趕往北榮,向李登輝家屬致哀、致意,了解家屬需求,並告訴家屬,總統府明天上午召開治喪工作會議,會後將對外說明。

知情人士表示,李登輝治喪相關事宜,將比照國葬規格與尊重家屬意願,且因李登輝是基督徒,相關治喪事宜會尊重家屬意願與基督教儀式。至於李登輝曾是三軍統帥,傳將安葬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知情人士表示,必須等召開治喪會議後才會明朗。

內政部次長陳宗彥受訪表示,過去所謂的國葬,都是由總統成立治喪大員的方式協助家屬處理,並非依據國葬法辦理,已故的前副總統李元簇喪禮,也是由時任副總統陳建仁主持治喪大員會議,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有關李登輝的治喪事宜,內政部將依照總統府指揮,全力配合。

內政部官員則說,雖然現行法律有「國葬法」,但國葬法在民國37年修正施行後,就再也沒有進行修正,至今也沒有使用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葬法是政府遷台前所制定、修正,且超過70年未修訂,其中法條已不符合現在時空環境,所以從未使用過。

官員指出,國葬法明訂,內政部應會同首都所在地市政府,於首都擇定地點設置國葬墓園,呈請行政院核定。所謂的首都所在地,有很大的爭議,因為現行法律並未明確規定首都地點,首都到底是哪裡。

官員表示,若以中華民國憲法中規定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來看,以目前台北市的情況,可能也很難找到地點設置國葬墓園。國葬法因為這些法條不符現行時空環境,因此自政府遷台後,從未使用過。

*李登輝辭世》總統府擬於台北賓館設追思會場

前總統李登輝今晚過世,享耆壽98歲。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副秘書長李俊俋等人第一時間赴台北榮總致意,並與家屬溝通治喪事宜;知情人士指出,北榮不會設靈堂,追思會場將設在台北賓館,並提供生命事略、照片、影像讓民眾追思。

李登輝晚間過世,李登輝的遺體晚間近11時,從中正樓22樓送往台北榮總的懷遠堂冰存;台北市長柯文哲稍早也現身此地,等候致意。

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副秘書長李俊俋、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第一時間赴台北榮總,向家屬致意,並與李登輝的女兒李安妮、女婿賴國洲、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商談治喪事宜。

知情人士透露,北榮不會設靈堂,追思會場將設在台北賓館,並提供李登輝生命事略、照片、影像等,讓民眾追思;不過,追思會場設置事宜,要等總統府明天開完會議後,才會有更進一步細節。

另外,晚間傳出李登輝將長眠國軍五指山軍人公墓。據指出,這的確是思考方向,因為李登輝也曾經是三軍統帥;此外,故總統嚴家淦也是葬在此地。

知情人士指出,後續細節還要再跟家屬討論,而且李登輝與家屬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葬禮、追思會等細節,都要尊重家屬意願。

*李登輝辭世》李登輝康乃爾大學演說 台美關係重大突破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病逝台北。他在1995年於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成為台灣首位訪美總統,是台美外交關係的一大突破,但後續引發的台海危機也為美中台關係投下震撼彈,「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說,至今仍影響台灣政壇。

已住院近半年的李登輝於台北時間晚間7時24分辭世,享耆壽98歲。李登輝生於1923年,於1996年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直接民選總統,被譽為台灣民主的開創者,他也為台美外交關係寫下突破性的歷史一頁。

1994年5月李登輝訪問中南美洲過境夏威夷時,雖然獲得美方同意,但受制於中方壓力,美方不允許李登輝入境過夜,李登輝雖然不滿,但以休閒打扮接見到機場接機的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白樂崎(Natale H. Bellocchi),以示抗議。

李登輝的抗議引來美國國會的高度關注,認為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屈服於中國壓力,打壓台灣。

1995年美國參眾兩院以壓倒性票數同意發給李登輝簽證,讓美國國務院不得不屈服,於同年5月同意李登輝以私人身分訪美。

1995年6月7日,李登輝專機抵達洛杉磯,讓他成為首位訪問美國的中華民國總統,是台美外交關係一大突破。

他隨後在康乃爾大學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引來國際關注,這也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定位首度被提出,內容再三突顯台灣的政治民主與經濟發展,希望藉此向國際社會宣告台灣與中國的分治現實,向北京的「一國兩制」說不。

李登輝的成功訪美自然引來中國方面不悅。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批評美方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損及中國主權與中美關係。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召見時任美國駐中國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提出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人大外委會、全國政協外委會也分別發出聲明譴責美方做法。

對於李登輝突破性訪美的不滿,加上台灣即將於1996年進行首度總統直選,中國隨即於1996年進行多次飛彈射擊與軍事演習,引發第3次台海危機。擔憂台海安全,美方也特別調派2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進入台灣海峽巡航,確保台海安全。

*李登輝透過德國之聲提兩國論 記者:精心策畫

前德國之聲記者克納伯對於21年前專訪總統李登輝一事記憶猶新,他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李登輝的「兩國論」顯然經過精心策劃,因擔心美國反彈,才選擇透過德國媒體提出。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亞洲部主任克納伯(Gunter Knabe)專訪時表示,中華民國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的關係,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

這個被外界稱為「兩國論」的主張震驚台海兩岸和全球,吸引各國媒體爭相報導,也間接讓德國之聲聲名大噪。

克納伯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首先表明要對李登輝過世表示哀悼,並向他的家屬表達慰問之意。

克納伯說,他當年原本以為是一般的訪問,沒想到成功採訪到震驚世界的獨家新聞,現在回想起來可說是記者生涯的驕傲。事後他才發現,李登輝的幕僚規劃了一年多,參考冷戰時期東德與西德交往的經驗,並且刻意選擇透過德國媒體提出兩國論。

東、西德在1972年簽署基礎條約,規範互不隸屬的特殊國與國關係,隨後互設代表處並一起加入聯合國。

李登輝沒有接受影響力廣大的美國媒體訪問,而是刻意透過在當時規模還不大的德國之聲提出兩國論,克納伯研判,原因是擔心美國視兩國論為挑釁。

克納伯對當年訪問的景象仍記憶猶新。他說,李登輝待人隨和,身材高大卻一點架子也沒有,是一位讓人印象深刻的偉大政治人物。

*李登輝辭世》連戰肯定李登輝貢獻 功過是非留待歷史論斷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辭世,享耆壽98歲。前副總統連戰辦公室主任彭國省表示,連戰知道這個消息後感到不捨,也對李登輝家人表示慰問;連戰肯定李登輝是推動中華民國民主深化推手,功過是非,留待歷史論斷。

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表示,已住院近半年的前總統李登輝於晚間7時24分辭世,享耆壽98歲。

彭國省受訪時轉述說,連戰知道這個消息後,感到不捨,願其在主懷安息,也對李登輝夫人和家人表達慰問。

他說,連戰表示,李登輝是推動中華民國民主深化重要推手,對台灣建設有巨大貢獻,積極建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制定國統綱領,進而開啟了兩岸協商,這些都屬重大國家發展。

他也說,連戰也回憶道,民國85年跟李登輝搭檔參選首次民選正副總統,並當選,雖然之後雙方對於國家、民主、文化等看法立場產生歧見,但功過是非,留待歷史論斷。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