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41019

陸童當桌撒尿 臭翻鼎泰豐 尿寶特瓶卻飛濺小籠包 媽竟拗換菜

鼎泰豐101店發生首宗陸客當眾撒尿事件!中國一個5人的高檔團,日前到鼎泰豐101店用餐時,團內3歲男童突然尿急,媽媽不管100公尺處就有廁所,竟叫小孩站椅子上尿在寶特瓶內,因噴得小籠包都是尿,竟要求免費換菜。鼎泰豐昨指確有此事,事後已進行桌面消毒,除對其他客人致歉外,將嚴格加強人員教育訓練。



這批陸客團來自中國山西省,一行共5人,由37歲的媽媽帶隊,隨行的還有41歲的小姑與73歲的爸爸,以及3歲與10歲2名男孩,「3大2小」趁著十一黃金周來台觀光,每人團費高達1萬7000元人民幣(約8萬5000元台幣),10月1日抵台後,進行台灣西部8日遊行程,包括台北、台中、高雄與墾丁等地,已於8日離台,是旅行社口中的高標團。

騷味四散顧客傻眼
本月2日中午12時30分,這5人陸客團前往鼎泰豐101店用餐,由導遊預約安排總價2200餘元的餐點,菜色包括知名小籠包、炒飯及酸辣湯等近10道菜,席間3歲男童突然尿急,媽媽直接叫小孩站上兒童座椅,一邊幫他脫褲子,一邊拿寶特瓶套住小雞雞,當眾上演噓噓秀。
由於男童尿尿過程中沒接好,桌上小籠包等餐點慘遭尿液噴濺,鄰桌客人看到「尿尿小童噴泉」真人秀,嚇得目瞪口呆,而空氣中飄散的騷味,讓大家食欲全消,服務人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置,等到資深人員獲報到場後,小童已經尿完。
當時,服務人員面露難色地提醒該名媽媽:「外面有廁所!如果要尿尿請移駕外面,避免打擾其他客人。」沒想到卻換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隨行男導遊一直向鼎泰豐道歉,並告誡媽媽:「妳怎麼讓小孩在這邊尿尿,這還是台灣米其林餐廳,真的太離譜了!」

廁所就在百公尺處
但陸客一行人竟一臉不在乎,反而嫌桌上餐點被尿噴濺無法吃,要餐廳免費換菜,遭拒後不滿地說:「我團費繳那麼多、我還要付錢!」隨後不悅地再付錢加點包子、小菜等,最後談笑風生離開餐廳,幸好也帶走裝滿尿液的寶特瓶。
《蘋果》記者昨實地前往鼎泰豐101店察看,雖然店內未附設洗手間,但只要詢問服務人員,就可輕易得知廁所在外面大廳,而且兩地距離不到100公尺,實際走一趟約1分鐘就可抵達。

鼎泰豐將加強應變
鼎泰豐公關表示,經過內部調查確有此事,當時因為分區值班的服務員資歷較淺,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無法應付,通知資深員工前來處理,不過到場時,客人尿尿已經結束,有上前告知提醒,並且一路緊盯尿罐,不過直到用餐結束,未發現尿罐蹤跡。
鼎泰豐指出,該陸客團離席後,有進行全面擦拭消毒,內部也針對此事,做成案例討論,未來如發生同樣事情,將會「儘可能在最快時間內制止」,對於後續有客人反映用餐感受不好,致上十分歉意,也會進行員工訓練,做好應變程序。

陸客必看遊台提醒
1.室內、公園等非吸菸區吸菸,最高可罰台幣1萬元
2.隨地大小便,將罰台幣1200元~6000元
3.在風景區刻字繪圖、撿石爬樹,可罰台幣3000元~1萬5000元
4.不守交通號誌或擅自穿越道路,將罰台幣300元
5.遵守秩序排隊
6.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時,輕聲交談
7.參觀禮兵交接儀式,不要觸碰禮兵

爬樹採花亂吐痰 陸客「20大絕症」

導遊搖頭
台灣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邁入第7年,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資料顯示,陸客從2008年近33萬人逐年暴增,去年已高達287萬人,6年近9倍增幅,對台灣整體經濟有實質助益,但陸客的許多惡習卻讓導遊相當頭痛,甚至有導遊列出「死不排隊、亂吐痰、爬樹採花、室內抽菸」等陸客「20大絕症」,任陸客團導遊多年的小胖無奈說:「能怎麼辦呢?」

小胖指出,儘管導遊好聲勸說室內不可抽菸,陸客也配合辦理,等到要坐車離開了,才發現外頭滿地菸蒂,再次告誡「亂丟也是會罰錢!」卻會聽到:「我過幾天就要離開了,抓不到我。」的風涼話。
另名任陸客團導遊數年的Jenny,更羅列出「阿6的20大絕症」,包括如廁不關門、死不排隊、大嗓門、闖紅燈、亂吐痰、爬樹踩花、無公德心、佔便宜等。
小胖表示,陸客的無禮行為,同樣也排擠到國人與他國觀光客,以九份來說,過去是日本客的最愛,但就在陸客團來了之後,今年日本團明顯銳減;其他像是故宮、野柳、日月潭與阿里山,陸客多了,台灣人卻少了。

花東得靠陸客經濟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指出,陸客平均在台7日以上,是日本客2倍時間;而陸客愛環島什麼都買的習慣,也與日本客偏好北台灣挑喜歡的買迥異。沒有陸客,包括花東與部分中部縣市的在地產業,都將面臨嚴峻考驗。

陸客遊台離譜事件
2013/02
.1對陸客父子來台旅遊,在花蓮七星潭撿拾5公斤鵝卵石,被依違反「風景特定區管理規則」沒收
2012/05
.喬姓陸客到金門莒光樓參觀,偷走前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的青天白日勳章
2012
.陸客團為在南投日月潭紀念碑前拍照留念,多次吵架推擠,爆發衝突
2009/03
.趙姓陸客在新北野柳地質公園岩壁上刻字「中國常州趙根大到此一遊」,可依《發展觀光條例》開罰3000到1萬5000元

(蘋果日報)
--
陸客宿飯店 穿睡衣趴趴走、摳腳、喧譁

讀者昨天向本報投訴指出,日前到嘉義市某大飯店用餐,看到陸客在飯店大廳穿著睡衣趴趴走、摳腳滑手機、大聲嚷嚷聊天,令人作惡,希望相關單位管一管。

嘉義市政府交通觀光處長鄭君健表示,這是「遊客水平問題」,但的確觀感不好,會請這家飯店管理階層婉轉勸導陸客,柔性引導到偏廳泡茶聊天,公眾場合不要喧譁,符合國際禮儀。

讀者指出,本月14日晚上,他首次到這家開幕不久的大飯店用餐,飯店裝潢得富麗堂皇,本來很開心,但是發現陸客竟然就穿著睡衣,在一樓大廳趴趴走,甚到坐在沙發上摳腳、滑手機,並且大聲喧譁聊天,完全無視他人存在,讓他頓時感到很不舒服,但是飯店人員似乎見怪不怪也不管。

鄭君健說,嘉義市朝觀光旅遊發展,一年多達112萬住宿人次,其中6至7成是陸客,陸客水準不一,有的陸客參訪團頗具水準,有的就不一定。

這家大飯店蕭姓副理表示,服務人員只要看到有客人穿睡衣在大廳,就會勸阻,但是當天並沒有接獲有客人反映此事,今後會加強勸導客人不要穿睡衣在大廳,或是摳腳、大聲嚷嚷聊天等舉動。

(聯合報)
--
(聯合晚報)
--
(中國時報)
--
旺角血戰一夜 港府學生後天對話

香港「和平佔中」運動昨屆滿3星期,警民暴力衝突再現,雙方在旺角佔領區從前晚交戰到昨凌晨,有民眾被港警打到頭破血流,33人被捕。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表示,已大致和參與佔中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達成共識,後天將在黃竹坑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大樓對話,屆時將有現場直播。

港警前天清晨無預警清除旺角佔領區部分路障,數千名示威者當晚湧入試圖奪回佔領區。港警眼見大批群眾不斷推撞警方防線,使出警棍和胡椒噴霧,與民眾撐開的傘陣抗衡。港警用警棍狂打民眾的傘,似乎完全不顧慮是否傷及民眾。凌晨過後,至少2名示威者頭破血流。到2時30分有9000名示威人士到場。

「警方見人就打」
左眼眉角被打到流血的韓先生說,警車被圍期間,他向警方表明後有欄杆無退路,但警方毫不理會,拿警棍狂毆,「根本純粹在發洩」。他描述當時自己前面還有兩至三排示威者,「(警方)前排不停推擠,後排要不是跌倒,就是向前狂打,不少附近人都遭打傷」。
設計師葉先生多日來用相機記錄佔中,但他在旺角登打士街和彌敦道路口拍攝時,竟被人遮住鏡頭,隨即遭警察拿警棍攻擊頭部。一陣劇痛後,鮮血從他頭上流下,臉上血跡斑斑。一名香港《蘋果》女記者雖穿反光衣並掛記者證,但仍被多名警員粗暴推撞。
港警有如情緒失控般狂毆示威者,但終究不敵不斷湧入的群眾,最後彌敦道部分路段被佔中人士奪回,佔領區還延伸到窩打老道。昨晚彌敦道與亞皆老街十字路口的人群愈聚愈多,有人持標語,呼籲午夜12時「光復十字路」,但至昨午夜截稿時,尚無衝突發生。

將直播沒觀眾席
原本擱置與學聯對話的林鄭月娥昨宣布,已與學聯達成共識,暫訂後天下午對話。依規劃,對話時間2小時,採現場直播但不設觀眾席,由立場遭質疑、曾任香港特首梁振英競選辦公室顧問的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主持,港府代表為參與香港政改諮詢的「政改三人組」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等5人;學聯代表為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等5人。
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表示,對話時學聯必不忘初衷,爭取港人可平等參與的選舉制度,並會當面質問林鄭月娥,為何不尋求解決辦法,「只派警察打我們」。

港警仍可能清場
林鄭強調佔中與對話是兩碼子的事,暗示警方仍可能繼續清場;學聯、學運團體「學民思潮」、「和平佔中」秘書處、支援學界全民抗命聯合陣線,昨聯合號召民眾參與今晚8時在港府總部附近集會,表達爭真普選心聲。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19/LB08/LB08_001.jpg

避成六四翻版習下指導棋

「佔中」運動將何去何從?美國《紐約時報》昨引述消息指出,港府一下強硬清場,一下撤警力呼籲對話的搖擺態度,源自中共當局尚無法完全拿定主意。《紐時》強調,在佔中議題上,北京才握有決定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每日至少聽取一次香港情勢的簡報。

《紐時》引述6名現任和前任中港官員以及專家的說法顯示,處理香港示威並提出因應對策的是北京而非港府。消息透露,香港官員3周來,數度趕赴「中聯辦」(中國駐香港最高代表機構)在深圳的紫荊山莊,與中共高官會面,商議佔中應對策略,習近平每天至少聽一次香港局勢簡報。

不想妥協不鎮壓
港府對這次危機的反應,被視為游走在強力和猶豫之間,許多觀察家認為港府立場搖動屬於失誤,但《紐時》引述上述受訪者指出,這反映了北京的兩難。中國領導人要避免香港重蹈「六四」鎮壓的覆轍,但也反對向示威者讓步,擔心妥協將激起中國各地群起效尤。
香港《開放》雜誌總編輯金鐘說,顯然是北京在主導對佔中運動的決定。港府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也說:「(北京)中央給(香港特首)梁振英的指示是不要在政制改革上妥協,也不要流血鎮壓。」

信報副社長「道不同」辭了

香港首份以財經新聞為主的中文報紙《信報》,昨傳出副社長兼數位媒體總裁、在香港媒體界有「警長」稱號的陳景祥,因「道不同」主動請辭。陳隨後證實結束在《信報》27年的職涯。

《信報》由「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於1973年創刊。2006年亞洲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收購該報8成股份,去年8月改由郭艷明任總編輯,被指社內自我審查情況愈趨嚴重。今年9月,挺佔中的作家錢志健在《信報》長達9年的專欄突遭喊停,郭艷明拒解釋原因。

佔中第三周 民眾堅守金鐘

昨晚仍有數千民眾佔領金鐘集會,希望能夠連續3周的抗爭能夠帶來政府的正面回應。

香港政府將與學聯代表於下周二進行公開對話,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表示,對話時學聯必定不忘初衷,爭取港人可平等參與的政制,並會質問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為何不尋求解決辦法,「只出警察打我們」。

(蘋果日報)
--
群眾奪回旺角 學聯、港府週二可望對話

警民衝突激烈 至少兩百四十人受傷

香港爭取真普選的「佔領中環」運動於十八日邁入第二十一天,高達九千名佔中示威者重奪前日遭香港警方清場的旺角佔領區且擴大佔領範圍,警民對峙下造成至少兩百四十人受傷。香港政府也在十八日首度提出明確對話安排,預計在二十一日與學聯展開對談。學聯稍後回應同意會談,但強調以人大框架做前提並非平等對話,且在對話之前,不會撤離各佔領據點,也警告政府不得騷擾清場。

重奪旺角行動自十七日晚間展開,加入示威行列的群眾不斷增加,港警為免爆發更大衝突,終在十八日凌晨漸自彌敦道退守至山東街;佔中人士則趁勢將佔領區推進至油麻地,並於凌晨二時許重新建立路障,部分示威者遭警方強勢驅離或持警棍毆傷。香港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許鎮德斥責該些示威者「非和平」、充滿「暴力」;香港警務處處長曾偉雄也首度對「佔中」開砲,譴責示威者「變本加厲」、破壞香港賴以成功的法治基礎。

警方估計,約有九千人參與重奪旺角的佔領運動,其中有三十三人遭到逮捕,而「以最低武力應對」的港警則有十八人受傷。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資訊,香港醫院管理局表示,至少有兩百四十位民眾受傷。

同一時間,香港政府總部外也有數百位示威群眾聚集。十八日凌晨,部分欲以交通錐圈圍堵路的民眾遭員警驅趕,至少三人被警方帶走,其中包括兩名「學民思潮」成員,引發佔中示威者不滿。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十八日表示,預計在二十一日與在佔中運動居主導地位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展開首次對話;根據其規劃,雙方將各派五位代表參與此場在黃竹坑醫專學院大樓舉行、歷時約兩小時的對談,雖不開放觀眾旁聽,但有現場直播,並將邀請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擔任主持人。

學聯:人大框架作前提 非平等對話

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晚間表示,會面地點中立合適,但指鄭國漢曾表態支持基本法廿三條立法和國民教育,希望他能夠不偏不倚主持會面。隨後學聯也發表五點聲明,強調不同意以人大決議框架做為平等對話的前提、繼續堅持公民提名及廢除功能組別為政改目標、呼籲港人繼續團結堅守各佔領區、對話前政府不得鎮壓及騷擾各佔領區,以及對話並不代表排除進一步行動的可能。

佔中發起人 陳健民:佔領運動後 等拘捕或自首

香港爭取以真普選方式產生特首的「佔領中環」運動於十八日邁入第二十一天,佔中人士在過去三週未見香港政府實踐對話承諾,且遭香港警方暴力以對。身為佔中發起人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呼籲佔中示威者繼續堅持非暴力路線,並強調自身無意挑戰法治、將在「最後時刻」就地「被捕」或前往「自首」。

陳健民十八日在香港《明報》論壇發表題為〈到了那一天,我們會自首〉的文章中表示,已有佔中支持者和泛民主派議員向他預約一同自首,彼此將在佔中行動「最後時刻」坐在現場「接受被捕」;即使警方不加拘捕,他們也將「安靜地排隊去警署自首」。

陳健民指出,佔中三位發起人與部分支持者不但無意「挑戰法治」,且將「擁抱法治」、正面迎接政府的合理控罪;除了宣稱不會聘請律師或進行抗辯,陳健民也表示將在法庭上提出「政治宣言」:向社會說明佔領行動之始末,使港人知道香港特首梁振英和特權階級才是「真正的佔領推動者」,也是「阻礙社會走向公平、公義、仁愛的最大路障」。

針對佔中者逐漸將示威陣地從香港政府總部外的「雨傘廣場」轉向重要道路龍和道,陳健民認為此舉若使交通阻塞將引發民怨、落入港府「消耗戰」圈套。陳健民指出,「公民抗命」和「革命」不同,除了以「一定的干擾性」引發公眾注意,尚須「爭取社會同情」;他認為,「和平佔中」原始概念為「不主動進擊」,雖然「沒有人知道怎樣才是最好的策略」,但唯有堅持「非暴力」和「自我犧牲精神」,才能「佔領人心」、「運動才有希望」。

紐時:香港佔中 習近平天天聽匯報

港人力爭真普選持續佔中,無疑對北京的統治形成挑戰,紐約時報十八日指出,北京雖為了維繫香港做為特區的「獨特」地位,在表面上始終對佔中保持距離,但其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每天至少聽取相關簡報一次。在北京不願重演天安門、亦不願輕言讓步下,更使港府處理佔中進退失據。

中共陷入軟硬兩難 港府處理進退失據

紐約時報訪問了六位中港現任、前任官員及學者專家。佔中爆發三週以來,危機的直接處理權屬於北京高層,港府官員常常直奔深圳,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的紫荊山莊與高層會面。

紐時指出,北京自然以自身利益為優先,在堅決不允港人真普選與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之間,試圖取得平衡。根據兩名涉及兩方決策圈的人士表示,習近平每日至少聽取一次簡報。

專家認為北京視佔中為對其在港統治權的挑戰,北京必會掌控整個過程,卻又不願承認。但可以見到的是,港府在危機處理時,常顯現「即興」色彩,在強硬與猶豫之間游移,似乎要與民眾進行和解,但又大肆批判佔中。

專家及官員們認為,這正顯現出中共陷入兩難。一方面要避免重現留下深刻政治疤痕的六四天安門事件,若強力鎮壓逃不過國際媒體的輿論,必定重創中國聲望及有損香港金融業。

另一方面,北京又不願向港人讓步,任何一絲妥協的跡象恐將激發中國各地繼之而起的挑戰,並強力護航香港特首梁振英,儘管港警疑似對示威者動用「私刑」的影片曝光,梁振英依舊獲得北京不尋常的強力背書。

在佔中初始港警以催淚彈強力鎮壓,沒想到激發民眾強烈反彈,因此策略轉換為「以拖待變」,又要求警方時不時的清場。前港府工商及科技局長王永平認為,港府要求警方處理政治問題,讓政治問題無法用政治解決。

匿名香港官員透露,中國官員為體現維持香港的特區地位,都與港府保持一定距離,包括他們不出席港府跨部門每日安全會議。但有官員說,他們根本不用出席,因時時保持密切聯繫。對佔中裡北京的角色,中港官員皆遭下封口令。

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前港府官員方志恆指出,如今「北京已然用國家安全的角度看待佔中,壓倒一切的重要問題是,如何穩定共產黨政權」。

拍佔中被捕 美戰地女記者交保

港警十七日晚間在旺角突襲清場,前來記錄佔中運動的知名美國戰地女攝影記者寶拉.伯朗斯坦(Paula Bronstein)因站在一輛轎車車頂,港警指接獲投訴將之逮捕,引發國際關注,所幸三小時後交保獲釋,十八日早晨再度出現在旺角現場,民眾以熱烈掌聲歡迎。

伯朗斯坦重返旺角 港民一片掌聲

十七日的衝突警方逮捕二十六人,伯朗斯坦表示,當時因人潮過多而被擠到車頂,警方對她說可到法庭用此當抗辯理由。她對法新社表示,無法理解為何會被逮捕,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港媒也指,伯朗斯坦說即使到戰地,記者為避開人群站上車頂是常有的事。

依據電視台畫面顯示,當時伯朗斯坦是站到一輛黑色的賓士車車頂。警方十八日也透過聲明指出,因接獲車主投訴,表示轎車有損毀,依「涉嫌刑事毀壞」將伯朗斯坦逮捕。

伯朗斯坦則喊冤,指她「穿的是運動鞋,又不是軍靴,體重也沒有三百磅(約一百三十六公斤),個子很嬌小」。伯朗斯坦被捕後立刻引發媒體聲援。最終其以三百港幣(約一一五○台幣)交保,但月底仍必須向警方報到。

伯朗斯坦採訪經驗超過三十年,目前受僱於美國知名相片圖庫「蓋提圖像」(Getty images),一九九八年開始主要在亞洲採訪,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喀什米爾等地,曾獲多類獎項,二○一一年以巴基斯坦系列作品提名「普立茲獎」。

(自由時報)
--
港府、學聯 定下周二對話

香港政府昨提議周二(廿一日)與學聯對話,並由一位大學校長主持,對話開放電視直播;學聯沒有異議,但不同意以人大政改方案的框架為對話前提。

港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與記者見面,指港府計畫周二與學聯對話,雙方各派五人,歷時約兩小時。周末港府會與學聯代表會面一至兩次,落實相關安排。

她表示,對話地點安排在黃竹坑醫專學院大樓進行,屆時有現場直播,但不設觀眾席。已邀請香港八家大學校長會召集人、嶺大校長鄭國漢擔任主持人。

港府參與會面的五位政府官員,包括林鄭月娥本人、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副局長劉江華及特首辦主任邱騰華。林鄭月娥重申,港府有誠意對話,政改工作是要按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決定,在此基礎上,學生還有什麼看法,她樂意聆聽。

學聯方面稍後即回應表示,對於港府公布的對話時間、地點及主持,並無意見。學聯方面派出五名對話代表,包括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以及學聯常委羅冠聰、梁麗幗及鍾耀華。學聯岑敖暉表示,對話不會接受港府訂下的人大框架作為對話前提,會繼續爭取公民提名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

他又要求香港特首梁振英及林鄭月娥,直接回應社會對民主政制的訴求,而非派警員到前線與示威者對峙,並要求他們提出方法落實民主政制。

他呼籲警員及指揮官不要將占領人士當作敵人,和平非暴力原則令港人獲得全世界掌聲,也是對北京及港府的最大力量,期望大家堅持下去。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表示,學聯即將與政府對話,明白外界對學聯有期望,但希望大家能多體諒。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晚上透過嶺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發表聲明表示,樂意以大學校長會召集人身分,出任政府與學生代表對話的主持人,現正與相關人士計畫細節,期望對話有助化解僵局。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認為,衝突事件,不應影響學聯與港府的對話。

清場反效果 旺角占領區再擴大

香港的占領行動進入第廿一天,旺角有大批示威者占據警察已經清拆的馬路,警民激烈衝突,警方出動警棍及施放胡椒噴霧,仍未能驅散示威者,占領區範圍反而擴大。

昨天星期六白天,旺角占領區氣氛大致平靜,但現場不時有反對占領人士與示威者對罵,大批警員隔著鐵馬,與示威者對峙。

周五清晨警方清拆旺角占領區道路,將示威者趕到路邊。當天傍晚開始,大批示威者聚集,從晚上七點到星期六清晨,數度與警方發生衝突,由於人數眾多,警方退守,占領區比清拆之前更形擴大。

香港警方說,星期五晚有九千人在旺角非法霸占彌敦道南行線,警方行動中至今拘捕卅三人人,包括卅名男性和三女性。他們涉嫌觸犯普通襲擊、刑事毀壞、拒捕、妨礙警員執行職務、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另外,有十八名警員在事件中受傷,包括被激進分子用雨傘刺傷和手腳脫臼等。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許鎮德昨在記者會上說,前天清晨警方在旺角移除障礙物後,一度恢復部分交通,但有激進分子號召更多人霸占馬路,有計畫衝擊防線,甚至有人將鐵馬拋向警方,警方強烈譴責。

港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說,在旺角帶頭煽動衝擊的人,是已知的激進組織分子,其行為違法和破壞公共秩序,他強烈呼籲示威人士盡快離開。

在金鐘占領區,白天仍有過百個帳篷、過千人留守,現場氣氛平靜。晚上學聯集會,人數又大量增加。香港占中發起人陳健民表示,發起占領行動並非衝擊法治,但承認發動的行為違反法律,目的是引起市民關注,讓市民理解民主、普選對香港長遠管治很重要。他指出,港府拖延與學生對話,不斷清場,無法營造對話氣氛;演變成現時局面,最大責任是政府,警方及示威者成為犧牲品。

(聯合報)
--
占中21天 港府學聯周二對話

香港占中行動昨日進入第21天,港府宣布周二(21日)與學聯展開對話,地點在黃竹坑醫專大樓,會議現場直播,但不設觀眾席,時間2小時。另一方面,近萬名示威群眾昨清晨重新占領旺角,並與警方爆發多波衝突,警方使用胡椒噴霧器及警棍,前晚到昨日共拘捕33名滋事者,其中包括一名美國女記者。

群眾重回旺角爆衝突

預計周二下午舉行的對話,港府、學聯各派5人出席,港府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副局長劉江華,特首辦主任邱騰華出席;學聯初步決定由周永康、岑敖暉、梁麗幗、羅冠聰及鍾耀華出席。對話邀請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擔任主持人。

學聯對港府公布的對話時間、地點及主持人,並無意見。林鄭月娥則強調,當局有對話誠意,又重申政改工作是要按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決定,但樂意聆聽在此基礎上的其他意見。

18警員受傷 逮33人

前天深夜到昨日,示威者多次在旺角與警方爆發衝突,警方拘捕30男、3女共33人,他們涉嫌普通襲擊、刑事毀損、妨礙警方執行職務、藏有攻擊性武器等罪名。警方指,事件中有18名警員受傷,包括被雨傘刺傷及手腳脫臼等。

前天晚間,一名曾獲多個國際攝影獎項、獲提名普立茲獎的美國戰地女記者布朗斯坦(Paula Bronstein)在旺角採訪,因站上一輛私家車的引擎蓋引發車主不滿,被警方依涉嫌刑事毀損逮捕,後以300元港幣保釋。香港外國記者協會發表聲明,譴責警方侵犯傳媒的採訪權。

港府譴責示威者堵路

林鄭月娥表示,旺角的聚集是有計畫和預謀的堵塞馬路。她說,昨天早上和前晚警方在旺角進行的不是清場行動,警方昨早已開通了旺角的道路,受到商戶和街坊歡迎,但示威人士其後又再集結,尤其一些平常採取激烈行動的人士更有計畫及預謀地堵塞馬路,她予以譴責。

習每日聽匯報 傳延四中後處理

香港占中行動已持續3周,北京當局始終主導香港應付示威的策略,據《紐約時報》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每日至少聽取一次香港占中匯報;此外,北京政界人士透露,大陸高層已同意,將占中問題延至18屆四中全會後處理。

《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占中期間,香港官員曾多次赴深圳紫荊山莊,面見大陸中央官員,聽取中央官員指示如何處理香港占中,以制定應對示威的計畫;習近平每天至少接收一次關於香港情況發展的匯報。

報導稱,至少有6名大陸及港府官員或專家認為,相較香港特首梁振英,大陸領導人才是「出招」應對香港占中行動的主導者。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方志恒表示,占中挑戰北京對港管治權,大陸政府一定在背後掌控整個局面。

香港當局對這次危機的反應,被視為遊走在強力和猶豫之間。很多觀察家認為港府這些立場搖動是失誤,但專家和前任或現任官員卻認為,事實上這正反映了中國政府不同的優先考慮的兩難。

面對占中,北京當局一方面要避免香港重蹈六四鎮壓覆轍,因為嚴厲鎮壓將招致國際輿論批評令中國聲譽受損、同時會重挫香港經濟;另一方面,又要拒絕向示威者讓步,以免各地出現模仿效應。香港前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認為,中央政府給梁振英的底線應該是,「政改上不妥協,但亦不容許流血。」

此外,《明鏡郵報》引述北京政界人士透露,大陸中央已同意將解決占中問題時間點,延至10月底前後,而非先前外傳的四中全會舉行前。該政界人士說,隨著香港經濟明顯下降,香港民眾對占中積怨日增,清退方式除利用警力採取「蠶食方式」清除路障,另一方式是,利用香港民眾自發力量進行「民間清場」。

(中國時報)
--
解決佔中 港府、學聯 21日重啟對話

香港佔中運動進入第21天,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18)日表示,將與學聯於本月21日(周二)進行對話,地點初步定於黃竹坑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大樓,由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任主持人;學聯回應,對於政府公佈的對話時間、地點及主持並無意見。

香港媒體報導,這場對話進行的方式為雙方各派5人參與,全程預計兩小時,不設觀眾席但有現場直播。至於出席名單,港府方面有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副局長劉江華,特首辦主任邱騰華出席;學聯初步決定有周永康、岑敖暉、梁麗幗、羅冠聰及鍾耀華出席。

此前,雙方曾協議於本月10日展開對話,然而9日晚上林鄭月娥以「對話基礎被動搖」,單方宣布暫不會面、擱置對話;隨後,學聯、學民思潮、和平佔中聯合發新聞稿呼籲市民在10日晚上以「一人一帳篷」的方式堅守佔領區。

對於這次重啟對話,林鄭月娥強調當局有對話誠意,重申政改工作是依照「基本法」及中國大陸人大常委會決定,但樂意聆聽在此基礎上的其他意見。

另外,對於17日深夜大批示威者發起行動反攻當天凌晨遭警方清場的旺角,林鄭月娥強調,警方在旺角佔領區的行動是開通被阻塞的道路而非清場,同時對於示威者有預謀性地再次堵塞馬路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據了解,17日深夜至18日凌晨佔領旺角的人數估計有9千人,示威者不斷衝擊警方防線,期間警方多次施放胡椒噴霧及揮動警棍,總計有26人被捕,15名警員受傷。

(工商時報)
--
香港占中 習近平天天聽匯報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每天至少收到一次關於香港「占中」情況的匯報,北京正主導著香港的策略。

紐約時報17日報導,香港「占中」運動進行3週以來,香港官員多天上午由香港出發,前往深圳的紫荊山莊,大陸官員正等在該處,以制訂處理香港示威的計畫。

紐時訪問了6名大陸和香港的現任或前任官員及專家,這些人士都認為,大陸領導人才是「出招」因應這次香港危機的主導者。

大陸領導人以北京的需要為最重要考量,嘗試在堅決拒絕示威者關於民主選舉的要求,以及避免大規模流血而進一步讓香港不穩定之間,作出平衡。

紐時引述兩名涉及香港和北京決策的人士說,習近平每天都接到至少一次關於香港情況發展的匯報。

香港當局對這次危機的反應,被視為遊走在強力和猶豫之間。許多觀察家認為港府這些立場搖動屬於失誤,但專家和前任或現任官員卻對紐時指出,事實上這正反映了大陸當局的兩難。

相關人士說,大陸領導人要避免香港重蹈「六四」天安門事件鎮壓的覆轍,以免留下政治傷痕,雖然兩者規模相差頗大。

此外,報導說,在國際媒體緊盯下,北京當局擔心嚴厲的鎮壓不但會讓中共聲譽受損,也會導致香港經濟命脈核心的金融業響起警訊。

不過,另一方面,北京當局非常反對向示威者讓步,擔心即使一絲妥協的跡象,都將激起大陸各地的其他挑戰。

前香港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則對紐時說,「我估計中央政府對(特首)梁振英的界線是:政改上不妥協,但亦不容許流血。」

一名高度介入香港決策的人士向紐約時報說,大陸官員不參與特區政府每天的跨部門保安會議,「他們不需要這樣做,他們已經保持極密切接觸了。」

(中央社)

社會

囂張砂石車 橫擋國道攔車

有夠誇張的惡意擋車!一輛砂石車日前行經台84線高速公路台南路段時,認為前方小客車刻意擋道,竟超車左切橫跨兩車道停車,擋住對方去路,還要求女駕駛下車解釋,最後猛捶對方引擎蓋後離去。女駕駛嚇得不敢報案,但警方表示將約談砂石車駕駛調查。

怕報警被報復
屏東縣林姓砂石車駕駛(28歲),本月11日沿著台84線準備接南二高南下,在台南玉井路段時,疑因不滿行駛在內側車道的小客車阻擋他超車,憤而自小客車右側急切向左,跨車道攔車。小客車的行車記錄器畫面顯示,林姓駕駛下車質問,女駕駛不斷在車上求饒:「對不起,我不是故意,我沒有要白目!」林男則不斷叫囂:「我要過,妳也要過,是怎樣!」
小客車駕駛一家人飽受驚嚇,但不打算報警,「怕報警被報復怎麼辦?」林男受訪說,小客車阻擋他超車又妨礙他下交流道,一時衝動才下車理論,他願道歉,但女駕駛不接受。
警方說,砂石車駕駛已涉危險駕車,可罰6千至2萬4千元。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19/LA18/LA18_007.jpg

(蘋果日報)
--
遊劇院變路過 旅行社誇大罰5萬

出國旅遊,旅行社廣告宣稱會到雪梨歌劇院,但最後竟只是 「路過」而已,為減少相關消費爭議,交通部決定修改「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明訂旅行社廣告內容若誇大不實,將對業者開罰5萬元;最快年底前上路。

不少民眾出國玩,都曾因行程和廣告內容落差太大、發生不快。交通部觀光局說,曾接獲民眾投訴,衝著旅行社澳洲團廣告指會去雪梨歌劇院,才報名,結果竟只是從外面走過;還有民眾看到旅行社廣告中如史詩般的景點,報名印度團,去了才發現環境髒亂;或宣稱入住歐洲古堡景觀房,最後卻什麼景觀都沒有。
過去公平會雖會受理類似廣告不實案例,但都轉觀光局處理,而觀光局因受限無明確法令規範,開罰常存有模糊空間。

「沒嚇阻效果」
觀光局昨說,為此,已提報交通部修正「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增訂一旦誇大不實引人錯誤,即使旅客沒實質損失,仍可開罰旅行社5萬元。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說,國外旅遊一個人的團費動輒數萬元,只罰業者5萬元,沒嚇阻效果,建議應按整團團費比例開罰。民眾許小姐說,之前她也曾吃過虧,誇大不實早該罰。

(蘋果日報)
--
跟隨別人闖紅燈 阿伯被撞還嗆人

前天上午,一群機車行經台北市萬華街頭,卻集體闖紅燈,一名57歲李姓男子也有樣學樣,卻與直行騎士撞個正著,所幸2人都僅受輕傷,這段影片也被PO上網路。

警方調查,前日上午7時許,21歲的于姓男子騎機車沿和平西路西往東方向行駛,在行經和平西路三段與康定路口時,57歲的李姓男子騎機車行駛康定路,並跟隨前車闖紅燈,造成綠燈直行的于男閃不及而撞上,被撞的李男質問:「你幹嘛撞我?」于男沒好氣地說:「我綠燈啊,我有行車紀錄器。」

于男事後將影片上傳PO網,僅1天就有破萬點閱率。有網友問「確定是紅燈,不知大家為何衝?」警方研判,應是清晨車流量少,1輛摩托車騎士帶頭闖紅燈,後方的駕駛人也「有樣學樣」。

但也有網友留言「雙方都有錯,你騎錯車道(指禁行機車道)」,另有網友持相反意見認為「禁行機車歸禁行機車,闖紅燈歸闖紅燈,今天如果他沒有闖紅燈,就算騎禁行機車道,難道會發生車禍嗎?」

警方表示,根據于男提供的行車紀錄器畫面,初步研判李男闖紅燈是肇事主因,至於于男是否違規行駛,將再調查。

(自由時報)
--
改裝機車橫行 暖暖居民受不了

基隆市近月來騎改裝機車的青少年愈來愈多,白天影響商家做生意,深夜吵到市民無法成眠,有居民忍無可忍怒嗆:「現在是沒政府了,警察都不管!」

住在基隆市暖暖區的60歲陳姓婦人說,當地大多是住宅區,深夜很寧靜,只要一輛改裝機車呼嘯而過就很吵,但這幫青少年卻10多輛車成群出沒,吵得她無法成眠;頭幾次報案,警察還會來趕,但久而久之,警察無計可施,也就不了了之,害她被迫得吞安眠藥才能入睡。

陳婦怒說,這群青少年大多在東勢街、暖暖街口至教師研習中心這段500公尺的路上來回競速,沿線住戶苦不堪言。

住市區信義區仁一路上的廖姓住戶也說,月眉路到愛九路這段筆直的道路,近月來,每晚6點到11點,不定期有4、5部拔掉消音器的改裝機車來回競速,或與10多輛機車成群呼嘯而過,報警也沒用,因警方勸離後,他們又回來。

同樣情形也發生在安樂區西定路上一家改裝機車行,附近對機車行不時發出的排氣管聲響吵到抓狂,住戶報警,警方卻說,排氣管要由監理單位認定。

交通隊指出,改裝機車是否違規是監理單位權責,排氣管產生的噪音則由環保局現場測噪音分貝數,但監理與環保單位不像警察24小時輪值,無法隨時配合警方取締。

交通隊強調,警方平日有會同監理、環保單位聯合取締改裝機車,近期會與兩單位研究如何取締。

(自由時報)
--
犯微罪外國人歸化 有譜了

卅一歲越南籍配偶小芬(化名),在先生車禍過世後不慎被騙,捲入詐騙案,留下犯罪紀錄,從此被擋在「歸化」大門外。她因無法申請身分證,找工作四處碰壁,只能打零工養兩個小孩。內政部已同意修正國籍法,排除涉犯「微罪」不得申請歸化的規定。

國籍法第三條規定,只要居留滿五年以上,符合「品性端正,無犯罪紀錄」等條件的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可申請歸化。像小芬這樣涉犯「微罪」的人,即使易科罰金未入監服刑,仍因留下「案底」,不得申請歸化。

小芬二○○三年嫁來台灣,二○○七年先生車禍身亡,後來結交另一名台灣男朋友,男友把她所辦預付卡借給別人用,該門號涉及電話詐騙,導致她被判刑三個月、得易科罰金。

這項犯罪紀錄如烙印跟隨小芬。即使她後來結識現任男友,又生了一名女兒,但卡在曾留下「案底」,無法辦理「境外面談」再婚,也無法申請永久居留和歸化。

小芬泣訴,她因「身分不明」,找工作時被百般刁難、只能打零工。她更憂心,女兒滿十八歲時,她會被迫離開台灣。

「小芬絕不是少數個案!」南洋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說,外配常因發生車禍擦撞、涉聚賭、被盜用個資捲入詐騙案等原因留下犯罪紀錄,即使是「微罪」未入監坐牢,仍不得申請歸化。許多已放棄原國籍的外籍配偶,甚至淪落為無國籍之人。

立委尤美女日前提出國籍法修正草案,增列「無犯罪紀錄」的例外條款,只要是不起訴、宣告緩刑或經判處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者,都不受「無犯罪紀錄」限制,盼為「微罪」涉案者解套。

內政部戶政司科長林右熹說,行政院同意修正國籍法,放寬涉「微罪」者申請歸化的規定;行政院主張,犯微罪外籍人士滿一定期間後,就會刪除相關刑事紀錄。

(聯合報)
--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掛牌開園

「澎湖南方四島」6月8日公告成為我國第9座國家公園,昨在東吉、東嶼坪掛牌開園,內政部長陳威仁說,這代表我國在海洋永續經營又向前邁進一大步,是澎湖的驕傲,也是台灣的驕傲。

陳威仁表示,台灣四面環海,與海洋關係密切,國際公認劃設海洋保護區,是維護海洋環境、保育海洋資源最有效的方法,「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是台灣第2座海洋型國家公園,未來除了加強海洋資源保護之外,也希望與居民發展夥伴關係,藉由參與生態旅遊,讓漁民有更好的收入。

澎湖縣長王乾發說,澎湖南方四島周邊海域是很重要的種原庫,相信成立國家公園,能有效禁絕毒、電、炸,保護海洋資源生生不息。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楊模麟說,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發展著重「海洋資源種原庫」及「環境教育」,希望兼顧資源保育、海洋環境教育生態旅遊與居民權益,由於東吉嶼、西吉嶼原本就有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規定,將來還是沿用。

他表示,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在東吉嶼及東嶼坪嶼設有遊客服務中心,在區域規畫上,提供一個友善環境,島上不新開闢道路,只適度整修、增設導覽牌。

(聯合報)
--
求職提供帳戶?詐欺人頭吃官司

2名男子在網路上看到信用卡貸款訊息和分類廣告求職,對方要求提供帳戶徵信,2人以宅急便和約在公車站交出證件,事後變成人頭帳戶,吃上詐欺官司。

檢方調查,劉姓男子(25歲)在網路看到信用卡貸款,和對方連絡,對方以假名和他接洽,聲稱要徵信,要求提供帳戶和金融卡,約在客運站交付存摺影本、金融卡等,後來成為人頭帳戶,有6人被騙。他在偵訊中聲稱被騙,但檢方認為他連接觸者的身分都不清楚,認定他賣帳戶,依詐欺罪起訴。

朱姓男子(55歲)看到分類廣告「豪宅司機、輕鬆錢多」的工作,對方要求徵信,他以宅急便寄存摺和金融卡給對方,後來變成人頭帳戶,有人被騙10多萬元,他聲稱求職遇詐,檢方不信,詐欺罪起訴。

檢方指出,詐欺集團取得人頭帳戶的手法,除了花錢買,以工作當誘餌是常見招數,通常是工作性質特殊,如負責收錢、騙要開雙B車接送客戶、要經手財務等,必須查求職者的信用、了解有無負債紀錄,或是以發薪水要用,騙走金融卡和密碼。

一旦這些帳戶落入詐欺集團手中,又有被害人匯款,就成了人頭帳戶,將吃上詐欺官司,且處於不利地位,因為金融卡密碼是八位數,要「猜中」不容易,從檢警的立場看,多半認為是賣給詐欺集團。

檢警指出,有人是賣帳戶,也有求職者真的被騙,以社會新鮮人居多,求職和換工作前最好擦亮眼睛,不要輕易交出金融卡和密碼,也要蒐集對自己有利的資料,讓檢警相信是求職被騙。

雇主頂多要帳號 索密碼…有詐!

「千萬別在公共場所交帳戶和金融卡」,因為其中有詐。檢警指出,求職自保之道最好找友人陪同,並設法留下對方電話和資料,才可能躲過日後的官司。

「我是求職被騙走帳戶」幾乎成為人頭帳戶被告共通的說詞,但檢警辦案時也有過濾指標,在何處交存摺、密碼是關鍵之一。

檢警指出,正派公司不會索取金融卡密碼,頂多只要帳號,目的在匯入薪資,要求交帳戶和索取金融卡密碼就是有鬼,千萬別上當。

檢警偵辦人頭帳戶案,第一道檢視指標為「是否在公共場所交帳戶」,只要「雇主」約在車站、大賣場、便利商店前交金融卡、密碼,多半是騙子,用宅急便寄發也是有鬼。

其他自保之道還有,要留下所有紀錄和資料,何時去應徵、對方或聯絡人的電話、身分、手機通聯紀錄等,都要保存,最好能找好友陪同「見證」,發現被騙走帳戶,要立即催討和報案。

桃園地檢署指出,如果求職被騙,能提供愈多資料愈好,求職時也要提高警覺、避開可能的陷阱和留下有利線索,才能自保過關,避免日後麻煩上身。

(聯合報)
--
專找地下錢莊 「職業借款人」借完就告

高雄市出現職業借款人,專找地下錢莊借錢後立刻報警抓人,業者嘆形同詐騙集團。律師李建宏指出,有黑道背景的錢莊,一定會設法甚至「連本帶利」把錢要回來,還是不要冒險較好。

一名資深檢察官說,這種高利貸想宰肥羊不成,反被人當成提款機的案例,最近越來越多。通常會去告發錢莊的,除了真正被恐嚇、走投無路的人外,也有一時手頭緊急用錢的人,度過難關後就不想還錢。

高雄市有一名男子,連續向十家地下錢莊借錢,每家借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十天一期,每期利息一成以上,但他還了一、兩期或根本沒還,就向警方告發。另有一名方姓男子,用土地向地下錢莊抵押借八百萬,月息三分,不過才還兩期,他就控告錢莊重利、詐欺、偽造文書等罪。

遭方男告發的林姓錢莊業者說,自己沒有黑道背景,只是單純做放款生意,對方拿土地權狀取信他,他立刻匯出現金五百萬元給方男,不料對方拿到錢就告他,害他損失慘重,現在還要花錢請律師打官司,證明自己清白,根本遇到詐騙集團,他從事這行近六年,頭一回遇到這種事。

國安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建宏指出,地下錢莊愛簽本票,要是對方還不出錢,就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只看本票,不會追究是不是高利貸。

存心不還錢的借款人,告發錢莊的目的,是要檢警把本票當證物扣留,若法院判錢莊有罪,本票還會被以「犯罪所得、所用之物」沒收,沒了本票,錢莊不僅沒賺到利息,連本金都討不回來。但萬一借到的錢莊有雄厚黑道背景,就算沒有本票,也一定會「想方設法」把錢討回來,到時候恐怕要有「跑路」的準備。

(聯合報)
--
幫私校招生 國中師課堂買個資

桃園某國中傳出兼課老師在課堂上以廿元獎勵學生提供個資,隔沒幾天學生就接到招生電話,家長痛罵太扯了,校長表示已解聘該老師。檢方指出,不當蒐集和利用,都違反個資法,學生和家長可以提告。

校長指出,他們學校缺家政老師,聘請在私立高中夜校任教的武姓老師來兼課,事先已要求不得利用課堂時間談及招生事宜,沒想到家政老師不守約定,接獲檢舉當下就解聘。

這所國中一名三年級學生說,約二周前,家政老師在課堂上發下高中招生問卷,有人質疑,但多數人還是乖乖寫完問卷。老師還說,原本要發放鉛筆盒感謝大家,當天忘了帶,因此有寫的每人發廿元。

學生填完個資沒幾天,就接到電話,詢問是否有就讀該高中意願,此事也在該班級LINE群組傳開,同學紛紛回報已經接到電話,嚇得要把廿元退給老師。家長大罵用這種手法取得學生個資,「真的太扯了!」

校長說,解聘家政老師後行文該私立高中,要求武姓老師退還學生個資,老師後來也返校致歉。其他私校老師坦承,的確有招生壓力,但事先都會向學生充分說明。

一名檢察官指出,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出生年月日、電子郵件帳號、財務狀況和犯罪前科等,老師要蒐集學生個資,必須要有正當理由,如做為統計、犯罪預防或學術研究使用等。

這名老師未告知學生用途取得個資,再交給私校使用,手段和用途都不當,違反個資法,可以處二年以下徒刑,還要面對民事求償,不過刑事部分是告訴乃論,要由學生或家長提告,警方才會受理偵辦。

(聯合報)

生活

60萬人國保給付 恐少3千 衛福部未編167億保費 還想再借錢

上路6年的國民年金制度,驚傳最嚴重財務危機。因衛福部未依法編列今年167億元相關預算、政府繳不出應負擔的保費,連原要支付給民眾最低保障金額的「差額給付金」下月也將用罄,全國有60萬人國保給付恐因此縮水。衛福部擬向國保基金借錢應急,如同欠債者向債主再借錢,民眾痛批離譜。

國民年金於2008年10月開始實施,無勞、農、軍、公保者,25歲到65歲會自動納保,以失業者和家庭主婦為主,保費現為每月778元,按時繳費至65歲即可從國保基金領取給付。若給付未達3500元、又未領其他社會保險給付者,政府將從公益彩券盈餘和公務預算貼補「差額」至3500元以上。
但政府財政困窘,衛福部日前遭爆首度積欠上半年應繳的70億元保費,估全年欠費加利息將達140億元。
甚至於,原要支付差額金的主要財源「公益彩券盈餘」,最快下月用完,若無新財源,60萬名正請領國保老年給付、遺屬年金給付及身障年金給付者,每月給付恐縮水3000元以上。

「該給的不會少」
衛福部已擬回頭向仍有1852億元餘額的國保基金借錢;官員昨說,規劃借款利率約在2%,擬借約2、30億元應急,「該給民眾的一毛都不會少」,會繼續爭取經費。

錢從哪來不知道
但《蘋果》查閱明年衛福部預算書,僅編167億元繳清今年欠費,明年中央政府應繳保費和差額金,估計逾200億元未編列。錢從哪來,衛福部官員也在內部會議中,坦言「不知道」。
不具名的國保監理會委員指出,現在國保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達3.32%,衛福部用2%的利率借錢,將損害國保基金經營。
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說,給付差額金算是社會福利,政府財政好時沒問題,現財源困窘,「每天軋3點半也不是辦法」,應研擬調整制度,例如對領差額金者增排富門檻。
失業者張先生痛批,民眾欠一毛錢,政府都會追殺到底,政府欠錢卻可以再跟債主借錢還債,「那我欠錢能跟政府借嗎?」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19/LA19/LA19_001.jpg

(蘋果日報)
--
國保保費 衛福部明年繼續欠

國民年金保險中央主管機關衛福部今年帶頭積欠自家保費,已惹爭議,未料明年度預算又沒這筆錢,連兩年未履行政府法定責任,連帶每年近億元的利息還得全民埋單。勞團批評,中央刪除法定責任,也刪掉了人民對政府的信賴與信心。

聯合報日前報導,衛福部原本六月應繳的上半年近七十億元保費,至今未繳。衛福部當時坦言去年有編預算但被行政院主計總處刪了,下半年保費也繳不出來,會「一併」編進明年度預算,繳還本息。

但據了解,衛福部明年度預算只編了一百六十七億元,用在補足今年積欠的保費本息。

國保被保險人繳費意願低,收繳率僅五成多,政府為此祭出「欠費罰配偶」措施已遭非議,如今帶頭欠費,加上明年保費要調漲,恐致民眾更不想繳費。被保險人張太太說:「政府欠費,我何必繳費?」也有人反問:「政府欠費是否該受罰?」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專委姚惠文說,明年度原本有編了兩、三百億元預算,但主計總處考量財政不穩又刪除,僅留支付今年積欠的本息預算。

衛福部還說,該部曾行文行政院爭取動支第二預備金及財政健全方案所增加的稅收,均遭回應不可行,明年的錢,「還不知道財源在哪裡。」

主計總處說,金融海嘯以來,景氣未完全復甦,政府為刺激經濟祭出減稅措施,致歲入減少,可彈性運用的錢有限,財政很困窘。

「國民年金法」規定,政府應負保費財源依序是公益彩券盈餘、調增營業稅及公務預算,衛福部籲大家多買公益彩券,也會向中央爭取調高營業稅,若還不夠,再積極爭取公務預算補足。

不過,政府現階段尚無調增營業稅打算,公益彩券盈餘一年也不過分到約八、九十億元,每年勢必得編公務預算。

有國民年金監理委員說,年年欠費不是辦法,何況這是政府依法應負的法定責任,應依法每年編足。姚惠文說,「會樂觀向行政院爭取財源,責無旁貸。」

(聯合報)
--
投票日禁婚!11/29戶政暫停登記

11月8日(星期六)、11月9日(星期日)及11月29日(星期六)為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造冊期間及投票日,當日暫停受理結婚登記。由於11月29日為黃曆上的結婚吉日,有準新人抱怨政府不通人情。

內政部戶政司官員昨晚回應表示,由於戶政人員要幫忙選務,戶政業務在大選日皆暫停。若新人指定結婚生效日為11月29日大選日當天,可提前3個工作日預約。

(自由時報)
--
11月29日暫停結婚登記

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9日登場,這場台灣選舉史上最大規模的選舉,除將牽動政治版圖變化,想要在當天辦理結婚登記的民眾也得注意了。內政部日前發出公文,將在11月29日暫停受理「預約假日結婚登記」。也就是說,選舉當天,佳偶不能去戶政事務所現場要求登記結婚。

內政部戶政司官員昨表示,今年九合一選務工作繁重,多數戶政事務所人員必須在11月29日當天,前往投開票所支援,因此內政部日前發出公文,請各地方政府考量人力狀況,暫停辦理預約假日結婚登記,也就是當天新人不能親赴戶政事務所,要求其開門辦理登記。

內政部說,如果無法在結婚當日親自前往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可以在登記日前3日內,向戶政事務所指定結婚登記日;譬如想在11月29日登記結婚,可以先在11月26、27或28日,向戶政事務所指定登記日。

內政部說,已經挑好日子的民眾,還是可以選11月29日為結婚登記日,只是要提前向戶政事務所「指定」日期。內政部表示,往年選舉當日也都暫停服務,今年的做法則是盡早告知民眾,可多利用「指定」結婚登記日的服務;但內政部也提到,各地戶政事務所還是可視人力及個案情形有所調整,並非強制規定。

(中國時報)
--
戶政e點通 補換健保卡免奔波

目前各縣市戶政與健保合作業務參差不齊,相當不便民,健保署日前與內政部開會討論,決定由內政部設計一資訊整合平台,供各縣市戶政與健保e化連線使用,若各縣市能陸續跟進,最快明年年中,民眾若因身分證遺失、改名或是為新生兒報戶口,就可以一次搞定身分證與健保IC卡,不用戶政及健保兩頭跑。

內政部整合資訊平台

健保署承保組組長葉逢明表示,目前戶政與健保單位e化連線比較徹底的只有台北市及彰化縣,部分縣市戶政單位雖然有協助辦理補發健保IC卡,但多以紙本郵寄居多,不僅送達健保單位速度較慢,民眾還要附上戶籍謄本等資料,而健保人員在收到後,還要重新鍵入資料,徒浪費人力。

因此健保署一直希望能推動戶政與健保單位之間全面e化連線,不僅便民,也可以大幅減少行政資源,但由於缺乏一整合平台,縣市要做得要自己花錢及精力去設計軟體,也因此迄今只有少部分的縣市願意做。

葉逢明指出,健保IC卡上的資料多是跟著戶政資料而來,若內政部可以設計一資訊整合平台供全國各縣市使用,不用縣市政府自己再費心,相信各縣市政府很快就會完成戶政與健保單位e化連線,尤其全國戶政據點高達318個,較健保各分區業務組加上辦公室僅有9個來說,屆時民眾辦理相關業務將會更加方便。

e化換卡 一次搞定

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翟蘭萍表示,經過與健保單位的開會討論,內政部決定設計一資訊整合平台,供各縣市戶政與健保e化連線使用,也就是內政部將路鋪好,願意的縣市政府就可以利用這條路做好戶政與健保之間e化連線,屆時如果民眾因為身分證遺失、改名或是為新生兒報戶口,在完成戶政程序之後,只要徵得民眾同意,戶政人員即可以自動將檔案轉傳到健保署。

葉逢明表示,健保單位在收到檔案及已繳費通知後,即會馬上製作健保IC卡並寄發,有了e化連線之後,民眾收到健保IC卡的時間,可較未e化連線前平均縮短2~3天,如果時間搭配得宜,有可能早上申請,傍晚就收到卡片。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0-19/Clipping/656/B05A00_T_01_03.jpg

e化連線不同調 民眾霧煞煞

身分證與健保IC卡是民眾手中重要的兩張卡,但戶政與健保單位在各縣市有的有e化連線,有的卻沒有。民眾若遺失身分證或是為新生兒報戶口,有e化連線縣市在辦理完戶政申請後,戶政系統會將檔案轉傳到健保單位,民眾回家沒多久就可收到健保IC卡。沒有e化連線的縣市,民眾必須戶政及健保兩邊跑。目前各縣市戶政與健保合作狀況十分混亂,兩邊不連線,累死民眾。

根據健保署統計,一年約有20萬左右的民眾因為遺失身分證、改名、出生年月等戶政資料變更申請換發健保IC卡,另新生兒報完戶口新申請健保IC卡的也有20萬左右。換言之,一年下來,約有40萬民眾,因為戶政資料異動,需要申請新、換發健保IC卡。

但戶政與健保之間是否連線,各縣市態度有的積極、有的消極,形成各縣市各行其是的局面,民眾看的也霧煞煞。健保署承保組組長葉逢明表示,目前在新生兒部分,戶政與健保單位之間有e化連線的有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及彰化縣,另新竹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市等戶政單位,則是幫健保代收健保IC卡申請書,以紙本郵寄到健保署。

至於因為身分證遺失、改名等戶政資料變更補發健保IC卡部分,目前則只有台北市及彰化縣戶政與健保單位之間有e化連線,另新北市、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市則是幫健保單位代收申請書,以紙本郵寄遞送。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政府是一體的,應以民眾便利為優先,而非各自為政,不能因為建立e化連線自己會比較麻煩而不做,結果讓民眾跑來跑去,十分可笑。既然有縣市可以做到e化連線,顯示並不難,中央單位應站出來整合,結束一國多制的亂象。

彰化縣政府民政處科員李江全表示,該縣戶政與健保單位e化連線是今7月開始實施的,民眾在進行戶政資料變更時,只要在現場簽署一分同意書,不用再重複填寫健保IC卡申請表表,如果是補發卡只要繳好200元工本費後,就可以回家等健保IC卡寄到家,不用再跑一趟健保單位,不少民眾到現場辦理,知道有這個便民新措施後,都非常高興。

(中國時報)
--
現煮咖啡 台灣每年喝掉21億杯

有那麼累嗎?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國內咖啡豆進口量,短短5年翻近倍,換算下來,等於台灣人每年消耗21.7億杯現煮咖啡,即每人每年喝94.3杯,還不包括咖啡周邊商品,台灣人簡直把咖啡當水喝。

台灣工時全球第3長,上班族路上人手一杯咖啡景象,隨時可見。從事金融業的江小姐表示,每天加班到很晚,早上又得一早起床趕上班,睡眠天天都不足,只好靠咖啡提神。在科技公司的張先生說,一開始喝咖啡是為了醒腦,現在已成習慣,想喝飲料時,就會想到咖啡,戒不掉了。

台灣人到底多愛喝咖啡?根據海關資料,去年一整年咖啡豆進口量達2.17萬公噸,假設每一杯現煮咖啡要花掉10公克咖啡粉,等於每年台灣人喝掉多達21.7億杯現煮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喝進94.3杯。如果再加上咖啡與其他如牛奶、酒類調和的飲料,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字。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8月包含未烘培(生豆)、已烘培(熟豆)的咖啡豆,進口量達1.55萬噸,與民國97年金融海嘯時前8月進口量8220噸比較,同期成長率89%,幾近翻倍。進口產品總價值更從9.85億元,一路飆漲到22.3億元,暴增2.2倍。

咖啡進口商指出,雖然都是咖啡,但受豆種、產量產區,甚至市場名氣影響,價格落差很大。一般咖啡豆正常進貨價約每公斤250元,但市場流行的巴拿馬藝妓咖啡,現飆到每公斤2000元以上。巴馬拿藝妓咖啡被稱為國寶,產於巴拿馬愛絲梅拉達莊園。

咖啡進口商說,台灣目前以印尼曼特寧咖啡豆進口量最大,主因曼特寧香濃嗆的口感跟台灣人「最對味」。至於這幾年開始流行的巴拿馬藝妓咖啡,除曾拿到國際咖啡杯測滿分外,口味特殊還具複雜花香也是原因。

有趣的是,近年來統一、全家超商等通路主打現煮咖啡後,也讓過去方便飲用的即溶咖啡幾乎停滯成長。包含即溶咖啡等咖啡濃縮物進口量,今年前8月5870噸,跟5年前同期的5749噸比較,幾乎呈零成長。

(中國時報)
--
私職狂收學雜費 開學2個月搶6萬

實施12年國教後,公私立高職免學費,受限於政府經費有限,私立高中學費補助部分尚有家庭年收入148萬元的排富條款,而職校部份學費則由政府全額補助,但家長發現讀私立職校,制服費、學雜費、夜間輔導費、工具費,甚至還有社團器材費,加加總總甚至就繳了近6萬元。

一位單親媽媽指出,女兒念台中葳格中學餐飲科,學雜費繳了2萬3000元,新生入學制服費含實習廚師服1萬2500元、工具費約5000元,女生還要加買一雙高跟鞋。

開學後老師要學生參加1周3天的夜間輔導課又要繳1萬6260元,最近萬聖節學校辦節慶活動,又規定家長、學生都要參加,一個人再繳500元,加一加開學不到2個月已經繳了快6萬元。

參加音樂社團大失血

這名媽媽說,這其中學雜費還有3聯單,一張繳給超商或銀行,一張繳回學校,另一張由家長保留,但制服費、夜間輔導費都是2聯單,家長沒收執聯,萬聖節活動費還是老師口頭要求。她覺得很奇怪,不知學校是不是規避被國稅局課稅?

另一名家長孩子念台中大里區的大明高中設計科,新生制服費約繳了1萬元,學雜費2萬2千元,夜間輔導課每周3日一學期約繳5000元,沒想到學校規定社團是必修學分,孩子如願參加熱門音樂社,老師規定要買樂器,3次不帶樂器就記過,還必須是電吉他、爵士鼓等超過5000元的樂器,家長荷包再次失血。

學校回應:並非強制

對於家長抱怨,台中葳格中學指出,夜間輔導是家長會要求開辦的,尊重學生自由意願,沒有強制一定要參加,收費單位是家長會並非是學校。

大明高中回應,學校有60多個社團,其中熱音社是相當熱門的社團,但學校有樂器設備,也未明文規定要買電吉他,可能學生誤解,絕無強迫性。

學一技之長 家長嘆:口袋要夠深

私校巧立名目收費,新竹童媽媽感觸頗深,她的小孩去年進入竹市某私校就讀,買制服就花掉快2萬元,讓她很傻眼。有朋友跟她說,「12年國教私校學費政府有全免或補助,好像很划算」,她跟友人說「雜費遠比學費高得可怕,你得三思,最好口袋要夠深」。

不過,屏東縣私立屏榮高中校長徐福祥聽聞有私校巧立明目收費,直呼根本不可能,現在學生所有收費項目都透明公開放在網站上,每學期超過太多家長就會反彈,哪可能任由校方灌水。

女兒就讀苗栗市育民工家進修部的徐媽媽則說,女兒就讀期間,只有每學期初繳7000多元的雜費和600元的郵資文書費用,讓學校寄發通知單、成績等,她認為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新北市私立金陵女中校長賴瑞凰表示,校方目前的學費與學雜費比照教育部標準,約4萬餘元,並在學期初1次結清,並未額外收費。

新北市私立東海高中設有餐飲科,校長張輝政指出,因不僅教授烹飪,餐廳禮儀與服務也是課程內容,故除食材費,還會酌收服裝費,總計約3000元。

高雄市私立中山工商表示,私校確實學生人數每年遞減,但學校都依照教育部規定收費,絕沒有巧立名目收費情事,每學期學生自費依科別不同,在8000元至1萬2000元間。

2個女兒都念嘉縣某職校餐飲科的蔡太太則感嘆,雖然標榜免學費,但1個女兒一開學就要準備書籍、冷氣、游泳等基本費用4000多元,加上校車和各種課程的材料費,1人一學期光是繳給學校的錢,就至少要2萬元。

配套亂糟糟 私校變錢坑

12年國教原本是要讓學子能在沒有經濟壓力下完成高中職學業,未料匆促上路,申請入學已經搞得民怨沸騰,新生入學後發現私立職校「免學費」攏是假,讓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走調,沒有減輕家長負擔,還不知到底圖利了誰?

馬英九總統在上任後一直希望能將9年國教延伸到12年國教,先是實施齊一費率,以家庭年收入115萬元門檻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5000元到1萬6000元不等;今年12年國教正式上路,為鼓勵技職教育,免學費政策高中職有別,私立高中尚有家庭年收入148萬元排富條款,私立職校則學費全免。

此舉對因少子化經營不易的私立高中職校是一大利多,也讓許多有經濟負擔、不擅讀書、成績平平,卻想朝技職體系發展的青年學子,有更多的就學機會。只是沒想到,配套措施亂糟糟,不但申請入學問題一堆,新生入學後才發現名為「免學費」,學校仍可巧立名目收學雜費,同樣是負擔沉重。

比以前更糟的是,已經入籍到底要不要繼續念3年?這頭花人民納稅錢補助私校,卻無法讓弱勢的孩子可以輕鬆就學,反而讓他們誤踩錢坑,這樣的12年國教到底有什麼意義?

面臨少子化浪潮,不少私立高中職為求生存,不得不額外收些費用,原本情有可原,但教育部至少應明確額外的雜費收費標準,至少應要求透明化、或應納入稽核,否則12年國教美意淪為空談。

(中國時報)

政經

扯!海基會人事成本 比陸委會高

立院預算中心:疊床架屋

馬政府稱兩岸已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談判主要角色已非海基會,移轉至政府相關部會。然而立法院預算中心發現,僅剩「儀式性」功能的海基會,人事費用竟越編越多,且平均每人每年人事費高達一三六.二萬元,甚至高於其業務監督機關陸委會的一三一.五萬元!預算中心因而呼籲,應「審酌海基會之設置功能」,避免疊床架屋、多頭馬車現象。

海基會:地位不可取代

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回應說,以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來看,海基會仍具有重要角色,不論是兩岸會談的各項議題談判、各項工作實質安排等,海基會都扮演重要角色,不是只有「儀式性」的功能而已,海基會現階段地位仍是不可取代。

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指出,近年來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已逐步建立,主要談判角色逐漸移轉至陸委會及政府相關各部會,海基會並不承擔實際談判任務,且於兩岸談判上所扮演角色亦日益淡化。鑒於未來兩岸談判主要將由政府部門主導,並於事前由陸委會及各部會完成前置作業後始簽署相關協議,海基會僅餘「儀式性」功能 ,值此之際,應審酌海基會之設置功能。

海基會僅剩儀式性功能

預算中心還發現,海基會明年度預算為三億零八百多萬元,人事預算不減反增,明年度人事預算達一億五三九五萬元,較去年的一億三三二五萬元與今年的一億五二六一萬元,增幅分別為十五.五四%與○.八八%。此外,海基會明年度員工人數一一三人,平均每人每年人事費達一三六.二萬元;反觀其業務監督機關陸委會明年預算員額二九二人,人事費三億八三九一萬元,平均每人每年人事費一三一.五萬元。海基會人事成本明顯高於陸委會。

平均每人每年花136萬元

除了人事費增加,海基會平均薪資待遇竟還高於陸委會,預算中心報告認為:「薪資待遇合理性有待斟酌。」例如,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每月薪資高達二十四.七萬元,超過部會(含陸委會)特任首長月俸的十九萬元,且有多位一級正、副主管月薪超過十萬元,合理性同樣有待斟酌。

預算中心並批評,海基會人員不需經國家考試及格,卻能支領優渥薪資,平均每人用人費較主管機關具有公務人員任用資格的員工為高,顯不合理。

預算中心指出,近年陸委會補助基本營運收入佔海基會年度總收入都超過六成,以明年度為例,陸委會補助一.九六億元,佔海基會收入六十七.六九%;海基會人事經費一億五三九五萬元,佔官方補助收入比率高達七十八.五三%。預算中心質疑,過高人事費恐排擠兩岸業務推展,進而影響海基會原設立宗旨。

立委批︰海基會 淪國民黨特種黨部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政府應重新審酌海基會設置功能,朝野立委也紛紛表達檢討海基會的聲音。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李俊俋均痛批,海基會早就成為國民黨的酬庸機關、肥貓養老院,陳更砲轟,海基會幾乎只剩下替國民黨向台商拉票固樁的功能,根本是「國民黨的特種黨部」!

李俊俋主張,海基會的白手套功能既然減弱,應從現階段開始縮編,若未來兩岸要以國與國的方式談判,海基會的價值就不存在了,他贊成雙方在對等談判的情形下,廢掉海基會。

陳其邁︰董事長林中森功能 只剩向台商拉票固樁

陳其邁則說,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是讓馬英九與連家都能接受的人選,是一張白紙、過渡時期送往迎來的人選,沒有任何專業背景就支領超過部長級的薪水,「把董事長當作雞肋、把海基會當養老院!」反觀中國海協會大換血、年輕化,且都是熟悉兩岸事務的專家,難怪我們一堆人被中國談判對手奚落。

陳其邁更痛批,如今海基會的功能幾乎只剩下替國民黨向台商拉票固樁,變成「國民黨的特種黨部」,而林中森的功能只剩下喝酒吃飯、交際,幫忙拉票。陳也主張縮減海基會的預算規模與員額,剔除養老的肥貓,否則也沒那麼多事情可以做。

賴振昌︰海基會成國民黨肥貓養老院

台聯黨立委賴振昌也表示,海基會的存在就只是讓執政黨多了一個疏通人事的管道、多一個養肥貓的單位,且林中森接任後,其資格一直爭議不斷、無法獲社會肯定,因此趁立院這會期審預算,應好好檢討海基會存廢問題。

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表示,如今兩岸還未設立辦事處,海基會雖然功能弱化,但兩岸現階段不可能互相承認對方地位,還是需要留著白手套的角色。至於是否應重新檢討海基會功能、縮編預算或人員,呂說,這還須視政府如何重新定義其功能而定。

http://img.ltn.com.tw/2014/new/oct/19/images/bigPic/600_205.jpg

盲腸海基會 中國卡好用

掛牌二十三年的海基會,可謂每況愈下,功能不彰,預算卻吃很兇,說是盲腸組織並不為過,難怪遭立法院預算中心點名應檢討設置功能。

海基會草創之初,確實發揮「白手套」的職能,但那個時代已過。

馬政府既然宣稱兩岸已建立制度化協商的機制,陸委會主委與國台辦主任都能坐下來交換意見,海基會的轉型縮編、甚至存廢等問題,都該拿出來檢討。

現在的問題是,馬政府看起來對海基會「食之無味」,在兩岸正式的互動場合,海基會形同被邊緣化;但海基會的領導階層,又擺放當權派的代理人馬,看似酬庸,實際更像是為特定人來辦事、服務。

例如台灣大選一到,就出現海基會董事長以「下班、請假」等理由,向中國台商公然拉票,本該中立的角色,搖身一變成了政治大樁腳。

外界常譏稱海基會淪為「旅行社」,董事長等人經常率團到中國,美其名「參訪」,實際上拉攏人馬,吃吃喝喝,一國特使,卻是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對中國來說,有這個半官半民、不官不民的海基會來當個「組團社」,也更便利於對台灣各界接觸、甚至進行統戰。

此外,只要海基會還存在,中國對口的海協會就不會消失,中國官員就可利用海協會這假民間招牌,到台灣各地走訪。有些中共幹部甚至走得比台灣官員還要勤快,對台工作也更加徹底方便。

馬政府不願拆掉海基會這個招牌,或還為了正在商談的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一案。

然而,由海基會出面,到中國設立沒有官方身分的辦事處,北京根本不會當一回事;但中國一旦能來台灣「插旗」,就算只是叫做海協會的派駐機構,大家也知道這背後是誰;台灣的海基會雖然盲腸化,但對中國顯然更有利。

(自由時報)
--
林飛帆:國民黨威權復辟 民進黨擺爛

對於台灣政治情勢,三一八學運領袖林飛帆昨天認為,馬總統執政六年多來,國民黨威權復辟導致民主倒退情形嚴重;但也不可忽視民進黨在二○○八年後的角色,部分政治人物「少做少錯、躺著也當選」的擺爛心態,也是民主倒退因素之一。

林批民進黨在弱勢地區選擇棄選

青平台基金會昨舉行「台灣代議民主之困境與出路」系列論壇,與會的林飛帆以這次台東縣議會選舉為例表示,議會共三十席議員席次,民進黨只提名兩席,讓他訝異不已;民進黨在弱勢地區選擇棄選,強勢地區就躺著當選,這明顯是擺爛心態。他也強調,並非所有民進黨政治人物都如此,但他確實觀察到這個現象。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則以親身經驗證明台灣民主倒退屬實,他說,自身參與勞陣期間橫跨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與現在的馬英九執政時期,街頭氣氛顯然大不相同。近六年來,他在街頭抗議被警方舉牌的次數遠超過以往;一個民主社會無法容忍公民採取行動,就是民主倒退。

林佳範:修訂課綱人選 政治黑手介入

師大公領學系系主任林佳範也說,民主倒退有諸多跡象可循,像在國教院的教育研討會論及十二年國教課綱爭議,有些國教院人員便私下向他透露,在修訂課綱的人員安排上,便明顯感受到政治黑手介入。

林佳範指出,中國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訪台期間,抗議人士竟被阻擋高舉中華民國國旗,許多和平示威被禁止;均可見行政機關的顢頇專制,一再漠視抗議者的訴求。

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則持樂觀態度看待「公民好忙」現象,他說,這雖凸顯政府代議制度失靈,但也象徵公民的政治自覺,畢竟獨裁者總希望公民冷漠、去政治化,如此一來,既有權力結構不會被撼動,保守勢力得以繼續穩坐江山。

(自由時報)

國際

4MINUTE公演 16死再添不幸 維安科長自責跳樓

韓國女子團體「4MINUTE」前天下午在京畿道城南市「板橋科技谷」科學園區開唱,慘釀16死11傷重大事故,負責維安的37歲吳姓科長昨凌晨接受警方調查後疑因自責以手機在臉書留下遺言,便從10樓高樓躍下自殺,讓這起意外又增添1名犧牲者。4MINUTE前天會後只透過經紀公司透露「心痛」,昨並未發言。

第1屆板橋科技谷慶典前天下午在U-Space露天廣場舉辦,主辦單位邀4MINUTE、T-ara等偶像團體表演,不料發生意外。目擊者表示表演前已有30多人站在連通地下停車場的出風口卡位,爭相觀看開場嘉賓4MINUTE的熱歌勁舞。
該出風口連通地下4樓的停車場,上方只鋪6片鐵網,當4MINUTE唱最後1首歌《Hot Issue》時,2片鐵網因無法載重崩陷,25人當場掉落深18.7公尺的停車場內,另2人雖沒掉進深坑內,但也受傷,造成16死11人受傷的重大意外,有8名傷者腹部、肺部重創,情況不樂觀。

37歲科長偵訊後自殺
韓國總理(相當台灣的行政院長)鄭烘原前晚到場視察,警方也派出國家搜查人員調查,昨負責該慶典維安的京畿科學技術振興院37歲吳姓科長,凌晨3點20分結束警方1個多小時調查後,先回辦公室休息,清晨6點多走上科學園區辦公大樓的10樓頂樓,7點01分發出遺言訊息,「很努力地過日子,沒想到發生意想不到的事,很對不起同事,也對過世的人感到抱歉,最對不起的是我的父母,還有我視為珍寶的孩子,爸爸十分愛你們,也對不起我的老婆,孩子們就拜託妳了,真的愛你們」。接著將手機留在頂樓,從高樓躍下身亡,市民發現後報警,警方推斷為自殺。韓媒昨未披露吳姓科長的全名,照片也沒刊出。

政府發92.5萬喪葬費
4MINUTE由泫雅、智賢、祉潤、嘉允及昭賢組成,5年前發行舞曲《Hot Issue》出道,人氣最旺的22歲成員泫雅前年與「江南大叔」PSY合唱「女生版的《江南Style》」的《哥哥正是我的菜》,在YouTube點閱率高達5.1億次,該團也曾3度訪台開唱,但都是拼盤式演出非單獨活動,4MINUTE昨未針對此事再發言。韓國政府將發放3000萬韓元(約92.5萬元台幣)喪葬費給罹難者家屬,並盡全力救助傷者。

公演意外示意圖
時間:10/17下午4點53分
地點:京畿道城南市「板橋科技谷」科學園區旁U-Space露天廣場
相關位置:舞台在T1到T4的4棟大樓之間,出事的停車場出風口在面對舞台右後方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19/EN02/EN02_003.jpg

(蘋果日報)
--
南韓演唱會16死 策畫人內疚跳樓身亡

南韓「2014年第一屆板橋科技谷慶典」17日在京畿道城南市戶外舉行,傍晚卻驚傳27名觀眾從通風口摔落至地下4樓,釀16死、11人重傷慘案,負責活動維安的吳姓科長疑因過度自責,從事故現場附近10層樓高的建築物跳樓自殺,並在社群網站留下遺言,表示對不起死者與家人。

事發處無保全與警告標誌

當天不少觀眾們為了爭取好視野觀賞「4MINUTE」的演出,冒著危險爬上通風口,但據目擊者表示,事發地點並沒有設圍籬或警告標誌,也沒有保全人員駐守,當通風口的鐵架不堪負荷坍塌,有27人就這樣摔落至逾10公尺深的地下停車場。意外發生後,「4MINUTE」仍在台上載歌載舞,約30分鐘後警消人員才匆匆趕到,活動被迫中斷。2005年「MBC」電視台在尚州市舉辦演唱會也曾爆推擠意外,釀11死、162人受傷慘劇,當天現場約湧進1萬名觀眾,但保安人員卻僅有約20名,凸顯維安意識隔了近10年還是未獲改善。

南韓藝人網站PO絲帶哀悼

這次意外事件,目前8名重傷者因肺腹部損傷,傷勢嚴重,情況不樂觀,死亡人數恐再攀升,昨南韓政府宣布補助死者家屬每人韓幣3千萬元(約台幣93萬元)的喪葬費。昨嘻哈團「EPIK HIGH」原定凌晨零點公開新歌「BORN HATER 」MV,為了表達哀悼決定延期,演藝圈明星也將社群網站的頭像換成絲帶,以示默哀與祈福。

(自由時報)
--
演唱會意外 南韓科長自責輕生

南韓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前晚發生演唱會意外,造成16人死亡、11人輕重傷,其中8名重傷者情況嚴重,死亡數字恐再攀升。負責維安的吳姓科長前天偵訊後疑似因為過於自責,在活動現場附近大樓跳樓身亡。

前晚事發後,韓媒將出事主因歸咎於主辦單位「eDaily TV」安全措施不夠周全。目擊者指主辦號稱出動300名工作人員維護秩序,但現場沒人阻止民眾站上通風口,反倒是其他觀眾曾向坐在通風口的人表示該處相當危險,請他們趕快下來,但鮮少人聽勸。死傷者多為三、四十歲的男子,應是附近上班族或居民。

37歲的吳姓科長18日凌晨2點接受警方調查,3點20分結束後,清晨6點由逃生梯走上頂樓,留下手機後跳下。民眾7點15分發現屍體,警方到場研判他應為引咎自殺,吳姓科長死前還在社群網站向死者及其家屬表達歉意。

警方釐清意外發生當時,25人掉落通風口,2人卡在洞口鐵網旁,而11名傷者中,8人腹、背、頸部有致命傷,情況不樂觀。而昨災難應變中心也表示,政府將補助罹難者一人韓幣3000萬元(約台幣92.5萬元),並在殯儀館提供家屬飲水和毛毯,及因應其他需求。

南韓消防防災學教授表示,今年4月「世越號」沉船事件後,全國加強安全措施,「但安全意識仍不足」,直指主辦單位要負最大責任。

(聯合報)
--
韓演唱會釀16死 策畫者跳樓亡

南韓17日發生的演唱會悲劇出現案外案,一位參與演唱會安全策畫的吳姓男子當晚接受偵訊,18日早上被人發現陳屍在演唱會地點附近,疑似跳樓自盡,身後留下簡短遺書。

這位吳姓男子37歲,服務於演唱會贊助機構之一的「京畿科技推動所」,悲劇發生後,分屬主辦單位和贊助機構共15人被警方約談,吳姓職員是其中之一。警方說,吳某從1棟10層樓的樓頂跳樓。

吳某留下給妻子的簡短遺書寫道,「我對那些罹難者感到很抱歉...請好好照顧我的孩子」。

首爾附近的京畿道城南市17日在一家購物中心戶外廣場舉辦演唱會,多名歌迷為爭賭當紅女團4Minute偶像風采,爬上舞台附近的地下停車場排風口,導致排風口的鐵柵欄坍塌,27人跌到近20公尺深的地底下,造成16死11傷,8名傷者還在死亡邊緣掙扎。

聯合電視台報導說,警方已經展開調查,如果發現主辦與贊助單位忽視安全規範,將依刑事控訴法起訴。之前有消息指稱死者多為女學生,但消方官員說,16名死者有11人是30至40歲男性,5名是20歲至30歲女性。

(中國時報)
--
世衛無能 害伊波拉殃全球 自招官僚作祟 千萬應急資金空轉

伊波拉失控
伊波拉病毒在全球造成逾4500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內部報告指,該組織於西非的工作人員能力不足,使世衛在伊波拉散布之初前線失守,「釀成完美風暴,強力肆虐。」美國總統歐巴馬昨則要求人民勿因懼怕伊波拉而歇斯底里,參眾兩院逾百議員希望他禁止疫區民眾入境,他昨堅持:「這只會讓情況惡化。」

美聯社前天取得世衛一份內部報告,指西非人員的能力、資訊、認識不足,加上官僚主義作祟,使日內瓦總部無法在第一時間全盤掌握西非狀況,反應過慢,錯失控制疫情的機先;也讓50萬美元(約1521萬元台幣)應急資金無法及時到位。
報告指資訊未即時上報,讓世衛決策高層都在狀況外,當「無國界醫生」組織4月警告伊波拉失控時,還遭世衛駁斥。

將懲處失職人員
報告也指出,世衛專家初期仍以傳統方式防疫,但他們理應意識到,在衛生條件差、邊境容易穿越的國家,傳統方式根本行不通;另由於疫區外的專家無法快速取得相關國簽證,導致無法及時趕抵疫區,這些使世衛在伊波拉前線失守。
世衛昨發表聲明稱這份報告僅是初稿,尚未核實,但承諾疫情受控制後,將對失職人員祭出懲處。1976年共同發現伊波拉病毒的學者皮歐特(Peter Piot)也痛罵世衛非洲辦公室無能,指幾內亞3月向世衛報告伊波拉散布,世衛遲至8月才宣布緊急狀態:「這中間非洲死了1千人,第一線的世衛非洲辦公室什麼都沒做!」

歐巴馬信心喊話
皮歐特也說伊波拉不再只是傳染病:「它是一場人道危機。」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表示,疫區獅子山、賴比瑞亞和幾內亞平均糧價上漲24%,有的家庭每天只能吃1餐,或以便宜食物取代米飯。
由於美國大眾已陷入伊波拉恐慌,總統歐巴馬昨對民眾信心喊話:「我們現在面對的還稱不上『大爆發』或『傳染病』,我們不能陷入恐懼或歇斯底里。」但他也警告,在伊波拉受控制前:「我們可能還會看到更多美國染病的獨立個案。」對於上百名國會議員盼政府禁止疫區民眾入境,他堅持這只會讓想入境者千方百計入境,並逃過機場監控追蹤,讓狀況惡化。

我加強邊境把關
即將上任我衛生福利部部長的蔣丙煌昨指,台灣將加強邊境把關,盡速實施「藍卡」措施,即在入境台灣班機上發送給所有旅客藍卡,要求填寫之前有無去過西非等伊波拉疫情相關國家,若有,會針對旅客特別注意;並持續邊境發燒篩檢工作。
蔣丙煌說,若中國、日本等鄰國出現疫情,我將提高防疫等級;但目前暫不需提高,也無讓出境旅客篩檢體溫計劃。

西非應如何抗伊波拉
1.設更多治療中心
.目前擁有隔離病房的醫療中心不足,美將派3千士兵至當地建立17間照護中心、訓練人員
2.訓練居家照護員
.訓練當地人在醫療單位監督下,以止痛、補水等藥物,初步照護患者
3.提供食物與支持
.疫區國家遭封鎖,存糧不足,國際應支援,並建立空中運輸機制,讓物資、醫療設備進入
4.鄰國須做好準備
.專家警告馬利、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等高危險國家做好準備,教育大眾並訓練醫療人員
5.加速製作疫苗
.目前2款疫苗似有望下月問世;世衛呼籲已病癒、免疫者捐血救病人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19/LA22/LA22_001.jpg

疫苗終結疫情「要等到2016」

有待試驗
在1976年共同發現伊波拉病毒的比利時教授皮歐特說,理論上伊波拉疫情明明很容易控制,卻因為太輕忽防疫措施,導致目前疫情已完全失控,可能要等到對抗伊波拉的疫苗與藥物面市,才能徹底終結這場疫情。

皮歐特預測這場疫情應會在明年結束,他昨受訪時說:「好消息是,這場疫情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只能靠隔離來對抗的疫情。希望我們將會有藥物與疫苗提供給非洲。」他預估首批疫苗人體試驗結果可望在聖誕節前出現。
但正積極開發疫苗的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前天卻警告,首批疫苗可能要等到2016年才能上市,來不及投入當前的抗疫。
美國一間玩具公司推出伊波拉娃娃,依尺寸不同,售價約三百到九百元台幣。翻攝網路

實驗藥物已用光
協助GSK進行疫苗實驗的醫師貝羅(Ripley Ballou)也說,完整的人體試驗結果可能要等到明年底才能完成。
目前對抗伊波拉的實驗藥物包括Zmapp,儘管療效尚未確定,一些病患服用Zmapp後康復,但該藥已經用光。路透報導,美國政府上周四已命令3家先進的實驗室在11月10日之前提交Zmapp的量產計劃。

(蘋果日報)
--
歐巴馬談伊波拉:莫讓恐懼亂陣腳

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八日發表每周例行談話時,呼籲民眾對伊波拉病毒不要恐懼和歇斯底里,要有耐心和判斷力。他還說,禁止西非疫區民眾入境只會適得其反。

歐巴馬說:「包括一般民眾、領袖人物和媒體在內,我們所有人在防疫工作方面都有責任,都能貢獻一份心力。雖然這種疾病很嚴重,但我們不能陷入歇斯底里或恐懼中,那樣只會讓大家更難獲得正確的資訊,我們必須讓科學引導我們,必須記住伊波拉的基本事實。」

就在前一天,世界銀行警告說,對抗伊波拉之役正逐漸落敗,世界衛生組織說,截至十四日為止,這一波疫情共有九千兩百一十六個病例登錄在案,其中四千五百五十五人死亡。

雖然賴比瑞亞伊波拉病患鄧肯八日在美國德州死亡,照顧他的兩個美國護士也測出陽性反應,但歐巴馬強調,伊波拉在美國既未「爆發」,也未「流行」。

歐巴馬說,可能還會出現「個別的」病例,「不過,我們知道該怎麼應付。如果我們採取必要的措施,根據科學事實來行動,不讓恐懼打亂陣腳,我絕對相信我們可以避免疫情大爆發」。

距離美國期中選舉不到三周,國會議員紛紛施壓,希望歐巴馬禁止疫區民眾入境。

但歐巴馬表示,暫停與西非疫區往來(例如禁止西非民眾入境)並不是好方法:「醫學專家說,阻止疫情蔓延最好的方法,是從源頭下手,在疫情擴散、變得更難防堵之前加以遏制。封鎖整個區域幾乎不可能,就算做得到,也只會適得其反,讓醫護人員和救援物資更難進出,過去經驗顯示,封鎖疫區會讓疫區民眾設法逃避篩檢,疫情將會更難追蹤」。

歐巴馬說,他沒有禁止西非疫區民眾入境是因為專家告訴他,這樣做的效果比不上政府目前採取的篩檢措施,包括選定五個機場測量西非疫區旅客的體溫。每天平均有一百到一百五十人從西非疫區飛到美國,九成四從這五個機場入境。

(聯合報)
--
伊波拉入侵 美掀旅遊禁令論戰

美國首例伊波拉病患死亡、並導致兩名護理師感染後,美國社會掀起是否禁止西非疫區人民入境的辯論。白宮表示,總統歐巴馬抱持開放的態度,但目前不考慮實施禁令。

上周一群共和黨議員要求歐巴馬禁止西非疫區人民入境、禁發簽證給疫區人民,並篩檢任何可能接觸過病毒的人。對此白宮17日表示,旅遊禁令是選項之一,但目前不考慮實施。

白宮說:「隔離這些國家,會讓賴比瑞亞人民覺得自己被拋棄。旅遊禁令也會削弱美國領導全世界對抗伊波拉病毒的領導地位。」

美國總統歐巴馬18日呼籲美國人民不要過度恐慌,他說:「這是嚴重的疾病,但我們不要被歇斯底里或害怕給擊倒,這只會讓大家更難取得正確且必要的資訊。我們必須依科學行事。」

美國許多議員和醫療專家正在必論此舉的利弊,與控制疫情的最佳方法。鑑於德州兩位照料過伊波拉病患的醫護人員被感染,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將加強防疫規定,包括如何穿脫防護衣、防護衣需覆蓋身體每一吋肌膚、妥善處理遭感染的醫療器材等,以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

對美國來說,實施旅遊禁令將讓站在國際防疫前線的白宮大受挫敗。美國已派軍前往非洲,協助對抗這個已經導致全球4,500人死亡的致命病毒。

在經濟上,旅遊禁令對西非三國造成的衝擊絕對大於美國。目前與伊波拉關係最密切的航空、旅遊和從西非進口可可豆及石油的業者,擔心疫情擴散的程度更甚旅遊禁令。

許多人質疑旅遊禁令要如何落實,成效有多大。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08649-3582964.jpg?sn=14136631407011

「黑天鵝」作者 憂美太輕敵

「黑天鵝」(Black Swan)一書作者泰力布(Nassim Taleb)表示,許多評論伊波拉疫情的人士並不了解這種病毒,也不明白病毒增殖過程的嚴重性。

泰力布接受財經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訪問時指出,有些人主張美國應該更擔心癌症這種疾病,理由是所謂「感染率比目前的伊波拉病毒更穩定」,但他批評這種邏輯是「白痴的經驗主義」。

基本概念是:伊波拉病毒傳染的成長率呈非線性增殖,所以感染病毒的人數每20天就會倍增。因此,泰力布呼籲,感染的源頭必須盡快採取行動。

他說:「你愈接近感染源,就愈能有效減緩病毒蔓延的速度…現在就採取預防措施,比日後再行動合理。」

泰力布認為,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西非疫區國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和幾內亞未能採取更緊急的行動,例如限制旅遊或其他也許看似過度反應的措施,就可能給美國和其他非疫區國家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

(經濟日報)
--
抗伊波拉 歐巴馬指派抗疫總管

致命傳染病伊波拉引起的恐慌快速蔓延,美國總統歐巴馬17日任命親信顧問克雷恩(Ron Klain)擔任抗疫總管,主持全美對抗伊波拉因應大計。

克雷恩曾是歐巴馬的高級助理,也當過副總統拜登和前副總統高爾的幕僚長,目前主持AOL前執行長凱斯成立的凱斯控股公司,也是革命創投公司(Revolution)首席法律顧問。

許多共和黨人士立刻發聲,批評歐巴馬指派毫無醫學經驗的政治密友主持可能釀成健康巨災的緊急計畫。

16日主持公聽會,調查美國對伊波拉危機反應失誤的眾議員墨斐說:「指派一位毫無醫學背景或傳染病控制經驗的人主持該計畫,很難讓日益對政府的伊波拉策略失去信心的美國民眾安心。」

詢以白宮何以挑選沒有醫學經驗的人擔任這個職務時,白宮發言人恩尼斯特說:「我們找的不是伊波拉專家,而是執行專家。」

克雷恩的正式頭銜是政府的伊波拉因應作業協調主管。恩尼斯特表示他是歐巴馬對這個職務的首選,預期任職五、六個月,並將向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萊斯和國內安全顧問莉莎‧莫納科負責。

(聯合晚報)
--
敘軍炸城16死

敘利亞政府軍前天向首都大馬士革附近、由反抗軍控制的多瑪市,發動連續至少5次的空襲,炸毀無數民宅,現場滿目瘡痍,造成至少16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婦孺,據信仍有多人被壓在瓦礫堆下。

一名男子抱著滿臉鮮血的孩童衝進醫院,孩童嚎啕大哭,令人看了不忍。敘利亞自2011年3月爆發內戰,已逾20萬人死亡。

(蘋果日報)
--
拿獻金血拼 日女閣員恐下台

上月就任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小淵優子,原被看好可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但她涉嫌以政治獻金自肥的醜聞愈演愈烈,朝野要她辭職下台的聲浪不斷,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將決定小淵的去留。

將重創安倍政權
40歲的小淵優子被《周刊新潮》踢爆,「小淵優子後援會」等團體將政治獻金用於非政治用途,包括包場請選民看戲,甚至被小淵用來血拼、資助家人開的公司,涉嫌違反《選舉法》。小淵為此在國會道歉,辯政治獻金是用來買姊姊設計的領帶和手帕,送給選民當紀念品。她昨說:「會好好調查資金問題。」
首相安倍昨結束義大利的歐亞高峰會返日,面對媒體逼問小淵去留問題始終沉默以對。但執政的自民黨內部不希望混亂擴大,希望小淵早點下台,她可能成為安倍二次內閣首位中箭落馬的閣員。

安倍上月初改組內閣,大舉起用5位女大臣,但這些女閣員卻不斷出包,法務大臣松島綠涉嫌送扇子給選民,違反《選舉法》;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及國家公安委員長山谷惠里子,疑似和種族歧視團體過從甚密。小淵是自民黨力捧的明日之星,如果因醜聞下台恐將重創安倍政權。

小淵優子40歲
家庭
.父親小淵惠三是已故首相
.與丈夫瀨戶口克陽育有2子女
經歷
.1996年進入東京放送(TBS)工作
.1999年任首相父親秘書
.2000年當選眾議院議員
.2006年任文部科學大臣政務官
.2008年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
.2012年任財務副大臣
.2013年任文部科學委員長
.2014年任經濟產業大臣

(蘋果日報)
--
獻金帳目不清 日本經產大臣將辭

曾被看好有望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小淵優子,就任經濟產業大臣僅一個半月,日前被踢爆其後援會疑挪用政治獻金招待支持者看戲,及購買私人物品。小淵原本迴避是否辭職的問題,但日媒報導,她已決定廿日向首相安倍晉三請辭。

四十歲的小淵十八日被問到是否請辭時回答:「目前必須要做的是,針對關於政治資金問題的詳細調查。」並否認當天將見安倍。若小淵確定辭職,將是二次安倍政權中首位中途辭職的閣員。

赴義大利參加亞歐峰會的安倍,十八日返國之後立刻著手了解這樁醜聞。自民黨內批判小淵的聲浪擴大,安倍身旁的人認為,小淵辭職負責已是無可避免,也不會慰留她,趁災情擴大前快刀斬亂麻,以免動搖安倍政權。

小淵的兩個後援會涉嫌在二○一○至二○一一年間,包場招待她的支持者看戲,違反日本公職選舉法,有利益輸送之嫌。這兩年的帳冊資料顯示,收入七百四十二萬日圓,支出三千三百八十四萬日圓,明顯收支不符,恐有假帳。

此外,小淵被控支出一千萬日圓政治獻金於非政治用途,包括在百貨公司購買化妝品、配件等物,她解釋是購買胞姊設計的領帶和手帕,在政治造勢場合作為紀念品。

小淵是已故首相小淵惠三之女,上月三日在安倍改組內閣出任經產相,是五位女閣員之一。

(聯合報)
--
爆金錢醜聞 日內閣之花將辭

日本媒體18日報導,上月甫就任的經濟產業大臣小淵優子陷入政治資金流向不明與賄選的醜聞,擬引咎辭職。小淵一旦辭職,料將對首相安倍晉三帶來造成政治打擊,重啟核電廠的計畫也可能受阻。

政治資金不明 黨內批判

根據《共同社》引述日本政府有關人士的說法,40歲的小淵已初步決定引咎辭職,而《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她已將辭意告訴安倍的親信,但該報導未引述消息來源。

小淵取消18日下午原訂赴愛知縣出差的公務安排。她並未正面回答是否下台的問題,僅表示:「現在我必須做的就是,全面調查競選資金的各種問題。」首相安倍晉三結束義大利的亞歐會議峰會行程,18日下午返抵日本,但小淵稱當天不會與安倍會晤。

日本媒體認為,由於執政自民黨內批判聲浪升高,小淵下台已不可避免,近日安倍就會決斷。

在野的民主黨國會議員17日質詢小淵,指其2個相關政治團體在2010年、2011年舉辦的「觀劇會」涉及收支不符,2643萬日圓的(約台幣762萬元)差額由這些政治團體吸收,恐違反公職選舉法或政治資金規正法。

安倍女性經濟學 恐破功

安倍9月3日才進行內閣改組,大舉延攬5位女性大臣,成為有史以來女性閣僚最多的一屆內閣,彰顯他力推「女性經濟學」決心。自民黨的小淵被喻為安倍內閣之花,成為歷來首位女性經濟產業大臣,原本還被看好有機會成為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小淵形象清新,說話和婉,安倍賦予她的重責大任是取得民眾信任,支持政府重啟核電廠。一旦小淵下台,恐打亂政府的如意算盤,也會對2012年12月重新執政的安倍造成首次政治打擊。

涉挪用逾200萬購物

另外,小淵管理政治獻金的資金管理機構被查出,2008年至2012年花費逾1千萬日圓(約台幣288萬元)於非政治用途,包括多次在姊夫經營的精品店購物,以及在百貨公司買化妝品與配件等。

小淵優子出生政治世家,是已故前首相小淵惠三的幼女,婚後育有2名子女。1998年辭去「東京放送」電視台的工作,擔任時任首相的小淵惠三祕書。2000年,小淵惠三腦梗塞猝逝,她繼承父親的政治勢力,同年6月首次當選眾議員。2008年她擔任麻生內閣的特命擔當大臣,成為二戰後最年輕的閣員。

(中國時報)
--
全球12億窮人 每天不到38元過活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全球仍有超過十二億人活在極度貧窮(赤貧)狀態,每日靠著不到一.二五美元(約新台幣三十八元)生活,更有二十四億人靠不到二美元度日,且從二○○八年金融危機以來,貧富不均日益顯著,呼籲國際合作消除貧窮,避免社會撕裂和造成不穩定。

聯合國自一九九三年起,把十月十七日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潘基文十七日當天活動致詞強調,全球性貧富不均現象明顯擴大,包括「根深柢固的貧窮和偏見,以及富裕與窮困之間的巨大鴻溝」。

金融危機後 貧富不均惡化

潘基文表示,一九九○年至二○一○年間至少七億人口脫離赤貧狀態,但二○○八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濟不平等情況卻愈見顯著,且對女性的歧視猶存,女性自我發展和實現的機會很大程度仍遭到排除、被孤立和貧窮奮戰,呈現「赤裸裸不公不義」。

他和世界銀行總裁金墉看法一致,認為已奪走逾三千條人命的西非伊波拉危機,是對抗貧富不均的戰爭,同時危及健康和經濟發展;治療和控制病毒的醫療知識及設備都存在於中高所得的國家,拖累遭疫情肆虐的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共和國的抗貧進度。

聯合國有關金融永續發展的報告引述華府智庫研究,指出每年需要經費約六六○億美元,才能讓赤貧人口每天的收入可以增加到一.二五美元。召集專家撰寫報告的芬蘭大使馬約尼表示,機構投資人資產八十至九十兆美元中,僅有非常小的比例用於協助發展,若能與民間部門展開良好對話,則可能開啟綠色投資和提倡發展的「巨大潛力」。

貧窮人口 主要集中在南亞

聯合國「二○一四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全球近十五億人屬於健康、教育、生活等多層面貧窮,貧窮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亞。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報告警示,當前全球貧富差距情況和一八二○年代相似,為兩百年來最「令人憂心」的發展之一,印證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暢銷新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觀點。

1%最富者 掌握近半財富

瑞士信貸最近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全球前一%最富裕人口,掌握全球近一半財富(逾四十八%)。國際樂施會年初報告顯示,全球最富有的八十五位富豪資產,相當於最貧窮三十五億人的財富合計,凸顯貧富不均嚴重惡化的現象。

http://img.ltn.com.tw/2014/new/oct/19/images/bigPic/600_134.jpg

全球貧富差距 倒退兩百年

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後,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象嚴重惡化,激化社會對立和抗爭,從阿拉伯之春到佔領華爾街運動,都隱現經濟不平等的惡因。近來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研究報告相繼警示,貧富不均已達前所未見的程度,「令人憂心」。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針對兩個世紀所做的全球財富研究報告更指出,當前世界所得不均顯著擴大,貧富差距程度和一八二○年代相同,這是兩百年來世界經濟發展最「令人憂心」的情況。

50%人口 僅擁有1%財富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十四日甫公布「全球財富報告」顯示,最貧窮五十%人口僅擁有不到一%全球財富,最富裕前十%人口卻掌握全球財富的八十七%,光前一%最富有的人就掌控了全球近一半(四十八.二%)的財富。

國際樂施會(Oxfam)處理不平等議題部門主管希利表示,上述數據是貧富不均持續惡化最有力的證據:無法負擔房貸的窮人為金融危機付出代價,富人的財富卻持續成長、變得更有錢,顯示危機後的經濟復甦一直向富人傾斜。

他說,貧富不均惡化在貧窮國家意味著受教育權利和生存機會受到挑戰,兒童就學機會及病患獲得救生醫療藥物的情況不如過去。

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史提格里茲認為,金字塔頂端富豪的收入和財富更趨集中,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何美國二○○九年六月脫離衰退以來,民眾消費支出的復甦如此緩慢,「整個經濟體系效能的部分問題,和貧富不均的真實程度相關」。

歐洲央行經濟學家佛默倫(Philip Vermeulen)、倫敦政經學院祖克曼(Gabriel Zucman)各自進行的研究也發現,金字塔頂端的富人透過避稅天堂隱藏資產、不回應問卷調查等方式,使財富受到低估,其實這些超級富豪的總資產遠高於原先估計和官方的調查結果。

其中,以國際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來看,中國從一九八○年代到二○○○年該係數增加約一半,顯示社會貧富不均加劇。

英國金融時報知名評論員馬丁沃夫認為,所得不均的後果導致需求疲弱、教育落後,這會使財富分配更不均,過去不少共和政體因此傾覆,值得警惕。

葉倫︰美貧富差距 百年來最大

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痛批,美國所得分配不均拖累經濟流動性,加上近來美股止跌回升、房價進一步上漲,以及當地薪資成長緩慢,導致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創逾百年來新高。

葉倫十七日針對貧富不均發表演說,強調過去幾十年來金字塔頂端人口的收入大幅攀升,一般大眾的生活水準卻停滯不前,不符合美國社會平等價值觀;她指出,美國整體經濟流動性,較多數富裕國家要來得低,儘管財富不均問題在金融危機期間稍微改善,但隨著經濟逐漸復甦,貧富差距再度擴大,創十九世紀以來高點。近來受到二○一一年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以及法國經濟學家皮克提(Thomas Piketty)《二十一世紀的資本論》影響,引發全球再度關注貧富不均問題;美國最富有五%家庭的收入,自一九八九年至二○一三年間攀升三十八%,其餘九十五%的家庭收入僅增近十%。

葉倫表示,高等教育及孩童學校資源為主要的經濟管道,另外如經營企業和繼承財產,也是重要的機會來源。美國州立中小學經費有一半來自地方房地產稅收,不同校區家庭所得不均也進而影響教育品質;此外,儘管美國高學歷者平均收入較高中畢業生高出七十九%,但由於大學學費持續上漲,造成助學貸款債務自二○○四年來飆漲四倍。

聯準會調查顯示,去年美國最富有的五%家庭掌握逾六成的財富,後段五十%家庭擁有的財富僅佔一%,反觀一九八九年時仍達三%;最富有五%家庭的財產自一九八九年的平均三六○萬美元升至六八○萬美元,後段五十%家庭的平均財產去年為一.一萬美元。

(自由時報)
--
貧富差距惡化 全球民眾有感

貧富差距嚴重,全球民眾都「有感」。美國皮尤研究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跨國調查發現,不論已開發、新興或開發中國家,民眾都認為貧富差距持續惡化。

調查更指出,物價上漲、缺乏工作機會,更加劇不同階級間流動困難,讓貧窮世襲,富有也世襲。

皮尤是美國獨立性的權威調查機構,長期深入研究美國及全球迫切議題。該機構今年三到六月間,調查四十四國、近五萬民眾,對財富分配不公與未來經濟機會的看法。整體而言,六成民眾表示,貧富差距是當前面臨的「嚴重挑戰」,新興國家情形略較已開發國家嚴重。

受訪的已開發國家民眾,鄰近台灣的韓國、日本呈現兩樣情。逾半韓國民眾認為貧富差距相當嚴峻,且罪魁禍首是政府不當的經濟政策;反觀日本,僅兩成八認為貧富差距嚴重,這個比率遠低於全球平均。

台灣沒有在皮尤的調查之內,但據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七月所作的民調,受訪的兩千五百位民眾當中,有八成五認為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財富不均、分配不公是全球一致現象,但首要的經濟挑戰,已開發和新興國家民眾看法分歧。前者認為是高國債、高失業率,後者如中國大陸、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民眾,較關切通貨膨脹與工作穩定。

在如何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上,一半國家指出,透過降稅,提供富者、企業投資誘因,促進經濟成長,會比課重稅來得有效;但多數成熟經濟體相信課徵富人稅才是解決之道,如德國、西班牙、韓國等。

調查也發現一項「矛盾情結」,即資本主義市場機制,縱使是造成貧富差距惡化的原因之一,但多數受訪者仍同意,「兩害相權取其輕」,市場機制仍有存在價值,至少能讓大多數人過更好,不能完全丟棄。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08757-3582970.jpg?sn=14136608618941

人生勝利組 2成喊「靠爸」

該如何躋升「人生勝利組」?美國皮尤研究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全球最新調查顯示,六成受訪者認為接受良好教育是最大關鍵,但也有兩成民眾認為要「出生在有錢家庭」。

皮尤研究機構本月發布跨國調查,對四十四國、近五萬民眾展開「經濟機會與不公平」調查。結果顯示,要取得人生勝利組的「入場券」,除了教育以外,其次是努力(working hard),三到四成則表示得憑藉人脈,或運氣好;身為男性、賄賂也同時上榜。

此外,調查也聚焦不同國家民眾對下一個世代的經濟「錢」景展望,已開發、新興國家呈現明顯對比,分別持悲觀、樂觀態度,和近年經濟表現呈高度相關。

舉例來說,希臘與中國大陸在此調查各落在光譜兩端,僅一成五希臘人認為下一代會過得比父母親更好,卻有高達八成五大陸民眾相信,下一代會比父母更有錢。

然而,已開發國家,平均來說,六成五不看好下一代能更富裕,僅韓國例外,超過一半看好,居調查裡的先進國家之首;反觀日本、法國則敬陪末座,看好比例僅一成左右。

至於新興國家,除大陸以外,調查中的廿五個新興國家都看好下一代會過更好,百分之九十四的越南民眾說下一代會過更好,是新興國家榜首;他們也相信,未來不用遠赴海外工作,家鄉處處都充滿發展機會。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08766-3582992.jpg?sn=14136608618941

聯國掃貧?12億人 每天靠37元過活

十七日是「國際消滅貧窮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全球付出更多努力掃蕩貧窮,表示全球仍有廿四億人每天靠不到兩美元(台幣六十元)度日,且仍有十二億人生活赤貧,每天僅不到一點二五美元(台幣卅七元)度日。

潘基文在聯合國紀念「國際消滅貧窮日」活動中致詞指出,一九九○年到二○一○年,全球至少有七億人脫離赤貧,而他決心協助聯合國讓「貧窮走入歷史」。

潘基文還說,二○○八年金融海嘯發生後,財富不均日益嚴重,而「根深柢固的貧窮與貧富懸殊可能撕裂社會,導致社會動盪」。

根據聯合國七月公布的「二○一四年人類發展報告」,一九九○年到二○一○年,開發中國家的所得不均勁增百分之十一。全球八十五位億萬富翁的財富,相當於卅五億最貧窮人口財富的總和,而貧窮的主要集中地是南亞,「有八億多貧民」。

聯合國十七日同時發表一項資助永續發展報告,引述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提供的數字指出,為讓赤貧者每日生活費達到一點二五美元,每年即需補助六百六十億美元。世界銀行將赤貧定義為每天生活費低於一點二五美元。

潘基文提及西非的伊波拉疫情說,伊波拉病毒不僅威脅衛生,還對受害最烈的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三國經濟造成傷害,進而影響掃貧的進展。

潘基文致詞時同時提及,女性在自我發展與自我成就的機會上仍大致受到排擠,使得聯合國推動發展少了一分助力。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08773-3582993.jpg?sn=14136632683171

葉倫警告:經濟機會不均 貧富更對立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十七日於波士頓發表演說,未觸及近來動盪不安的金融市場或貨幣政策,反倒是對貧富不均日益嚴重提出警告,她還指出,在美國人很難改善自身經濟處境的情況下,財富與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可能會惡化。

葉倫說:「這個趨勢是否與深植於這個國家的價值觀相符合,我認為此時提出這個問題再恰當不過,傳統上美國人高度重視的價值之一是機會均等。」

紐約時報指出,聯準會主席針對更廣泛的經濟問題發表看法,葉倫不是第一人,二○○七年,葉倫的前任柏南克也曾在一次演說中大談財富不均。和柏南克一樣,葉倫也希望聯準會能激發公開辯論。

葉倫指出,經濟機會有四大來源:養育子女的資源,教育機會,創立小型企業、繼承,而這些機會的分配越來越不均等,所得較低的一半家戶財富分配已從一九八九年的百分之三,跌至二○一三年的百分之一。

政府的福利與公共計畫雖能抵銷部分不均,但葉倫說,經濟不景氣以來,公家補貼早期教育的支出從未增加,且高等教育的成本持續升高。美國的小型企業也不增反減,顯示透過創業累積財富日益困難。

至於繼承方面則光明些,繼承的財富所得不似整體財富那般集中於少數人。

葉倫說,貧富不均可能刺激經濟成長,但也可能變得更糟。她提及「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Great Gatsby curve),指出貧富差距較大的先進國家,代際流動的機會也變少,而美國的代際流動,「又低於多數其他先進國家」。葉倫並未在演說中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聯合報)
--
貧富差距百年新高 危及美國夢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葉倫17日對美國的經濟不平等不斷擴大提出警告,表示美國貧富差距已接近100年來的最高點,危及美國是機會樂土的傳統。

葉倫在波士頓發表的談話,沒有提到貨幣政策或金融市場近日暴起暴落之勢,卻強調財富不均擴大,以及這個現象對經濟機會的衝擊。

她說,美國幾十年來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雖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期間曾稍停,後來隨著股市止跌回升,以及薪資、就業和房價成長緩慢,貧富差距又加速惡化,而根據一些評估,所得和財富不均已接近100年來的最高點。

她說,財富差距嚴重,可能使窮人更難在所得階層向上爬,從2004到2014年增加了四倍的學生貸款債務也雪上加霜。

葉倫說:「我們應該自問這種趨勢是否符合根植於我們國家歷史的價值觀念,包括美國人向來極為重視的機會平等。」

葉倫大談經濟不平等,背離了聯準會主席向來只談論利率、通貨膨脹和失業等聯準會核心議題的傳統。她從今年2月上任以來,一直強調影響一般員工和家庭的所得問題,把所得不平等列為「美國面對的最令人不安趨勢」,堅持聯準會必須保持低利率以促進經濟、就業和薪資成長。

屬於「鴿派」的葉倫把對抗失業視為最重要事項,相形之下,「鷹派」認為壓低通膨重於一切。

她17日的演說進一步擴大論點,表示聯準會正致力於「促進更強大的就業市場」,雖然聯準會是透過金融市場運作,可是他們的目標是協助普羅大眾而不是華爾街。

葉倫表示「某種程度的不平等」是自然現象,也能鼓勵勤奮上進、教育、儲蓄、投資和接受風險,有助於促進經濟成長。但是,這種情況也可能限制較低層民眾獲得經濟資源,造成持久的不平等擴大之勢。

她說,機會的兩大基石是讓孩子有資源追求高等教育,而擁有家族企業和繼承財富是重要的經濟機會來源;對於一般家庭,公共經費對於向兒童提供影響其未來所得和財富的資源,扮演重要角色。

(世界日報)
--
恐怖組織阿布薩雅夫 釋2德國肉票

遭菲律賓伊斯蘭激進組織阿布薩雅夫綁架達6個月的德國人質奧科內克與女伴戴倫,17日晚間獲釋,隨即在18日從菲南三寶顏飛抵馬尼拉。兩人是4月25日在菲國西方島嶼巴拉望航行時遭綁架,阿布薩雅夫要脅要將兩人斬首,除非德國政府付出贖金560萬美元,以及退出反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阿布薩雅夫宣稱是拿到贖金才放人,但菲國否認,堅稱不會與恐怖份子談判。估計阿布薩雅夫手中還有至少11名肉票,其中恐有3到4名外國人。

(自由時報)
--
拿到1.7億贖金?菲綁匪釋放德2人質

2名遭菲律賓南部恐怖組織「阿布薩亞夫」綁架的德國人質,17日晚間安全獲釋,18日晨搭機抵馬尼拉,由德大使館照顧。恐怖組織宣稱收到2.5億披索(約台幣1.7億元)贖金。但菲律賓軍方否認此說,堅稱政府不與恐怖分子談判。

菲軍方發言人卡布諾克18日在記者會說,阿布薩亞夫是在政府軍包圍及追擊的壓力下,被迫拋下人質。對於收到贖金一說,他要求對方拿出證據。

菲國總統府發言人柯倫馬表示,當局仍在調查匪徒釋放人質的詳細過程,但「政府不會改變不付贖金的政策」。

71歲的德國醫生奧科內克與他55歲的妻子迪倫,今年4月遭阿布薩亞夫綁架,囚禁在蘇祿省的大本營。這半年來他們歷經殘忍的身心折磨,日前歹徒甚至揚言斬首奧科內克。

阿布薩亞夫發言人薩米17日晚上致電三寶顏市廣播電台,宣稱收到贖金,已於8時45分左右釋放2名人質。薩米表示,「收到2.5億披索,不多不少」,但未說是誰付的。有報導指未具名的菲國官員已確認付贖金。

菲國警方表示,蘇祿省帕蒂古鎮的居民發現2名德國人在鎮外,把他們帶到警察局,然後交給軍方,由海軍船送到南方的三寶顏市,在軍醫院過夜。他們在德國大使館安排下,18日清晨搭機飛抵馬尼拉,由使館人員照顧。

德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外交部長史坦麥爾派特使柯尼希16日傍晚抵達菲律賓,與阿布薩亞夫談判。今年8月,一名在敘利亞被伊斯蘭武裝分子綁架近一年的德國公民獲釋,而德國外交部堅稱,「政府沒有付贖金」。

菲國軍方指出,據信還有至少13名人質遭阿布薩亞夫挾持,其中有5名外國人

(中國時報)
--
德綠色和平組織 籲拒中國毒衣進口

德國綠色和平組織堅拒有毒紡織品進入德國市場毒害消費者,因此拒絕加入聯邦發展部部長穆勒(Gerd Müller)領導的聯邦持久性紡織聯盟,理由是該聯盟故意忽視綠色和平提交的服裝無毒標準。綠色和平無法容忍紡織聯盟繼續讓中國等國家生產的有毒服裝進入德國市場。

穆勒是在十六日於柏林公布新行動計畫,當中涵蓋了紡織業支付合理工資的新規定,但卻未禁止紡織品繼續使用危害健康的化學原料,以致引發綠色和平的抗議。

紡織聯盟的新行動計畫之所以暫不禁止有毒紡織品,在於懷疑紡織品完全沒化學物質的可行性。綠色和平紡織專家布魯德批評說,這是向紡織業者的廉價生產讓步,因為很多時尚品牌早就意識到乾淨紡織品的重要性,並認為無毒紡織品是可行的,聯邦政府的新計畫根本落後於實際狀況。

早從二○一一年起,綠色和平就致力於全球無毒紡織品的抗爭行動,從包括H&M、愛迪達、Burberry等二十個時尚品牌跟六大供應商,都被綠色和平說服,開始生產無毒紡織品。

德國綠色和平之前曾協助政府訂定服裝有毒化學物質表,要求紡織聯盟未來明文禁用,以防止持續造成全球水污染。穆勒當時表示,他會將環保標準放入紡織的新產品與交易計畫中,結果卻完全藐視當初的承諾,令綠色和平感受到「背叛」。

綠色和平聲明表示,全球最大紡織品出口國中國,直接將紡織業的生產廢水排入河川跟大海,已導致三億兩千萬人口沒有乾淨飲用水;有毒化學物質不但會致癌、影響荷爾蒙、甚至破壞生育能力。這些服裝上的有毒殘留物在進口德國後,也繼續殘害德國的水資源與人體健康,德國綠色和平致力於讓紡織業生產無毒成品成為一種義務,不會因此懈怠。

(自由時報)
--
百慕達颶風連發 屋頂飛、被斷電

颶風龔薩洛十七日晚間通過百慕達,捲走部分建築物的屋頂,並且讓這個大西洋小島逾八成民房斷電。

龔薩洛的颶風眼通過百慕達之前,威力略減,不過邁阿密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仍然提醒島民「勿在颶風眼通過期間冒險外出,因為具有破壞力的強風很快就會再度出現」。

島上愛德華國王紀念醫院舊院區的部分屋頂在強風侵襲下倒塌,新院區則出現淹水。全島約有三萬零六百戶人家斷電。

颶風威力十七日降為二級,以將近一百八十公里的時速直撲全島。百慕達總督佛古森稍早在狂風暴雨開始侵襲時說:「祝各位好運。記得彼此照應。」

百慕達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東方約一千零七十公里,人口六萬,是觀光勝地兼國際商務中心,經常遭到暴風雨侵襲。熱帶風暴費伊上周末侵襲百慕達,導致輸電線與部分建築物屋頂受損。有關當局日前開始針對龔薩洛颶風發布預警時,民眾還在善後。

上一次侵襲百慕達的強大暴風雨是二○○三年的費比安颶風。三級的費比安颶風造成四人死亡及廣泛災損,並迫使兩家飯店關閉數月。

百慕達總理鄧克里稍早表示,一艘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預定在十九日抵達,一百八十名水手可提供必要的協助。百慕達是英國的海外自治領地。

雖然多數的百慕達居民與觀光客在颶風過境時不會外出,十七日仍有少數民眾前往設在一所公立中學的臨時收容所暫避風雨。部分民眾對失去住家感到無奈,但也只能認命。四十六歲的馬歇爾以一艘休閒釣船為家,為了躲避風雨而前往臨時收容所。他說:「我為了能夠踩在陸地上而來這裡。我擔心我的船會在強風暴雨蹂躪下支解。」對來自英國的六十歲遊客柯朗普而言,龔薩洛是他親身經歷的第一場颶風。他說:「有點擔心。不過目前沒事。」

(聯合報)
--
負利率時代來臨 歐元存款戶得付費了

多家跨國大銀行開始向歐元存款戶收費,力圖抵消負利率對歐洲業務的衝擊。這種罕見舉動可能對投資人以及在歐陸經商的企業產生代價高昂的影響。

此舉凸顯歐元區與美國的貨幣政策走向日益分歧。在美國聯準會(Fed)持續縮減購債的同時,歐洲央行(ECB)卻採取額外的刺激措施,如6月實施的負存款利率,對銀行存在ECB的資金收費,意在鼓勵銀行放款。ECB上月又把存款利率降得更低,促使一些銀行開始把那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傳統上,銀行對歐元存款戶支付利息,但如今部分銀行反而開始向這些客戶收費。紐約美隆銀行17日表示,最近開始對歐元存款收取0.2%的費用。高盛、摩根大通等銀行據說也已採取同樣的行動。

同時,瑞士信貸銀行除了開始對歐元存款帳戶收費外,也已通知客戶,將對所有適用的貨幣存款帳戶實施負利率。

銀行員與銀行客戶表示,這是他們記憶所及最大規模的改變。立即受影響的銀行客戶是投資銀行公司,例如避險基金與共同基金業者。在歐洲事業做得很大的跨國企業,也可能面臨成本增加。

負利率反映導致歐洲經濟疲弱的一大因素:家庭與企業吝於支出或投資。銀行向歐元存款戶收費,也透露出這些業者認為負利率可能持續一段時日。這可能迫使大型存款戶把資金轉入其他風險較高的工具。

最新行動引起關注,因為眾多銀行都開始對歐元存款戶收費,客戶仍有轉存他處的替代選擇,例如德意志銀行至17日止尚未對歐元存款收費,但這些選項正逐漸減少。

為了避免或盡可能減少這項新花費,一些存款戶開始尋覓未對歐元存款收費的銀行,或把存款餘額轉入約當現金工具,例如貨幣市場基金或附買回協議(repos)。

(經濟日報)
--
歐元存款 大型銀行要收費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多家全球性銀行已經開始對大型客戶存放的歐元存款收取費用,這一罕見舉動將對歐洲地區的投資者與公司造成重大衝擊。

促使大型銀行對歐元存款收費,主要歸因於歐洲央行(ECB)。該央行今年6月成為實施負利率的最大央行,這也意味銀行必須為停泊在ECB的資金付費。ECB作法旨在鼓勵銀行增加對家庭與企業的放貸,而非消極將資金存放在央行。當ECB在9月再次調降利率時,部分銀行開始把多出來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紐約梅隆銀行最近已開始對歐元存款收取0.2%費用。該銀行財務長吉本斯預期該收費作法很快將擴及整個產業。他透露紐約梅隆銀行的存款有15%是歐元存款,至於受該措施打擊最深的將是金融服務公司、一般企業與退休基金。

此外據內情人士指出,高盛集團與摩根大通也開始對他們的客戶進行收費。瑞士信貸集團則在近日告知客戶,它將對所有貨幣存款實行負利率,其中歐元存款已經開始收費。匯豐控股也將在最近跟進,針對存款金額超過1千億歐元的客戶收費。

銀行實行負利率,多少反映當前歐洲地區的家庭與企業不願消費或投資的現況。近來多項跡象顯示,銀行對歐元存款收費措施很可能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然而這項作法轉變,衝擊最深首當投資公司,例如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公司。至於在歐洲擁有大規模營運業務的跨國企業,也勢必面臨額外的成本支出。

銀行對存款收費的新作法,迫使客戶沒有太多選擇,只能將資金轉入尚未對歐元存款收費的銀行。有些則是把他們的資金轉進類似現金的機制,例如貨幣市場基金或附買回協議。

銀行對歐元存款收費的措施,也凸顯美國與歐洲央行採取的不同路徑。儘管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低檔數年,但它持續對存放在聯準會的資金支付少許利息,還表示希望能在近期調升利率。

(工商時報)
--
歐洲》基改作物禁區

■抗拒基改作物多年的歐洲,為化解內部僵局,於6月制訂「未來由各國自行決定基改對策」的新規定,理論上可增進基改作物種植,不過實際上卻是,歐洲人依然為此議題吵得沸沸揚揚。

■New European Union rules now seek to clear up years of internal deadlock that could, in theory, lead to widespread cultivation of GM foods.

儘管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中國大陸及其他許多國家已接納基改作物,歐洲依然是鐵板一塊,禁止基改作物進入。不過時至今日,情勢似有鬆動跡象,歐盟為化解內部僵局,於今年6月議定,未來各會員國可自行決定基因改造對策。理論上,此舉可促基改作物在歐洲擴大種植,但實際上,這場基改之爭距離結束尚有好一大段路要走。

兩大陣營對立嚴重

歐盟內部關於基改作物的爭論使得兩大陣營嚴重對立:一是環保運動人士,他們關心的是基改作物對人體健康及環境造成的影響;二是農企業遊說團體,他們主張,歐洲抵制能提高農作物收成和鄉間收入的技術,便在農業創新領域逐漸喪失領導地位。

歐盟會員國,除了西班牙、葡萄牙、捷克、羅馬尼亞及斯洛伐克5國之外,是完全不種植基改作物的,使得歐盟去年僅占全球基改作物市場0.1%版圖。這些資料係來自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推廣協會(ISAAA)。

歐洲政治呈現離碎狀態,地景又歧異,農耕規模一向較小,使得盛行於美洲和中國的大規模栽種模式不太適用於歐洲,目前僅抗除草劑玉米這種基改作物獲准在歐洲種植,反觀美國自1990年開放基改作物至今,已核發96張商用執照,代表有近百種基改作物可在美國種植。不過,歐洲倒是每年進口超過3千萬公噸基改穀物做為動物飼料。

孟山都力爭科學空間

推動基改作物不遺餘力的美商孟山都(Monsanto),其布魯塞爾發言人米歇納(Brandon Mitchener)宣稱,歐洲硬是不要進口當地可種植的作物,許多科學家因沒有科學根據,被迫轉往其他研究領域。

歐盟各國環境部長為求解套,於今年6月核可基改新規定,將由各國自行決定,要以「倫理道德」或「公共秩序」為理由禁止亦無不可。歐盟執委會健康議題發言人文森(Frederic Vincent)表示,這樣的妥協是拉鋸戰的結果,英國認為該給科學更多空間,法國則認為科學空間過大,德國因為聯合政府的組成複雜,兩種聲音都很大。

基改技術在歐洲並非一直是充滿爭議的,即使是法國,目前最反對的歐洲國家之一,一直到2000年代還有種植基改玉米,後來是因為環保人士施壓,政府才明令禁止基改作物。

米歇納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普遍受到美國人敬重,反觀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卻常被歐洲人視為是業界的走卒或完全被歐洲人漠視,歐洲生技的悲劇在於沒人要聽EFSA的。

反對基改作物最力的團體之一「綠色和平」的歐盟農業政策總監孔提耶羅(Marco Contiero)則表示,基改作物是問題的一環,基改作物是破壞環境的更大範圍農業體系之結果,在我們需要擴大多元之時,它們導向單一,導向規模經濟益趨擴大。

(工商時報)
--
北美》商用無人機 難展翅

■雖然美國是最先把無人機投入戰場的國家,但美國無人機製造商在商用市場卻插翅難飛。

■The U.S introduced drones to the world as machines of war. But as unmanned aircraft enter private industry, many U.S. drone entrepreneurs are finding it hard to get off the ground.

儘管美國是最先把無人機投入戰場的國家,讓全世界見識到無人機的威力,但商用無人機的市場上,美國因為飛行安全和出口限令等規制,發展遠遠落後其他國家,讓美國業者叫苦連天,逼使谷歌和亞馬遜等積極投入的業者,紛紛對美國政府遊說放寬甚至取消限制。

商用無人機市場過去幾年不斷擴大,但美國發展落後,已被其他國家遠遠拋離。

以德國無人機業者Service-drone. De GmbH為例,過去4年快速成長,這家有20名員工的新創公司,已賣出400架無人飛機,現在更推出第4代無人機。

反觀美國的Applewhite Aero在同一期間,光為取得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其用來監看農作業的無人機試飛而焦頭爛額。4年來4款無人機裡,僅1款獲准試飛,迫使公司把部份部門搬到加拿大,避開法令限制。

美國無人機商Trimble Navigation之所以成功經營,是因為不能在美國生產或銷售無人機,只好在2年前收購比利時同業,才得以把產品賣到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結果財路大開。

Applewhite Aero創辦人艾普魏特(Paul Applewhite)擔心,美國無人機落後其他國家。許多美國業者跟他一樣,對美國種種限制而急得跳腳。

管制嚴 美業者乾瞪眼

儘管全球的商用無人機市場不斷擴大,但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以飛行和陸地安全為理由,禁止美或境內所有私人無人機的飛行,任何使用都必須獲得批准。加上無人機受美國軍事出口限制,都讓美國業者只能乾瞪眼海外對手坐大。

以AeroVironment為例,其主要客戶為美軍,現在公司想開拓海外商用市場,卻受出口限制下而無法如願。

因此,包括谷歌、亞馬遜到3D Robotics等多家無人機相關業者,紛紛在10月展開遊說美國政府,去扶植美國無人機產業和市場。經過業者過去不斷爭取使用上的鬆綁,FAA正準備在未來幾年內完成廣大使用的法規章程。

但這對美國業者來說緩不濟急,因為從歐洲、加拿大、澳洲和中國等許多地區,早已在開放商用無人機的使用,包括拍攝電影、散播農藥和畜牧等,讓美國以外的商用無人機市場不斷擴大。

以電影為例,FAA在9月僅批准6家電影公司,在美國使用無人機拍攝電影,讓美國迄今總共有8宗獲得商業使用批准的案例。但在歐洲,早已有數千個獲准使用案例,包括無人機仲介商和承包商,以無人機為客戶收集數據。

限制多 資金難找

但在FAA的限制下,許多美國業者和服務商仍處發展初期,而不被創投和客戶所重視。因為業者難以找到投資的資金、保險和客戶。

甚至連有意開發無人機服務的谷歌和亞馬遜,也無法在美國境內測試其無人送貨機的原型機,反而被FAA勸說到澳洲和加拿大等測試。

大疆創新(DJI)德州零售部主管克林特沃夫(Steve Klindworth)說,如果美國不盡快開放無人機的限制,美國業者與海外對手的距離將被愈拋愈遠,甚至是永無翻身。

(工商時報)
--
歐洲》莫斯科的食品危機

■俄羅斯對西方國家進口產品下封殺令,報復歐美的經濟制裁,卻也給俄國國內民生造成不小衝擊,民眾得愛用國貨,餐廳主廚四處尋找食材的替代貨源。

■The ban on most Western food imports has been hard to swallow for those who run the pizza joints, sushi bars and French-style brasseries that have opened up across Russia since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

俄羅斯40歲婦女維若妮卡(Veronika)現在在超市找不到她鍾愛的法國起司,清一色是國產貨。莫斯科高檔餐廳主廚為缺少義大利帕瑪森起司而苦惱,總算發現變通之道,拿「白俄羅斯製造」的帕瑪森起司替代。

國際衝突衍生經濟制裁

這全是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的後遺症,西方世界對俄國施以懲罰性經濟制裁,克里姆林宮遂於8月初下令封殺西方進口食品作為報復。

不同於其他商店貨架空蕩蕩,莫斯科某家超市的乳品區雖然堆滿進口優格,但大多已過了最佳賞味期。負責該區的店員克莉絲蒂娜(Kristina)說:「經理要求我們別讓陳列架變空,偏偏我們不能再進歐洲和美國優格,不得已只好矇騙。如果顧客拿了過期優格,我們會在結帳時提醒,他們會回頭去找比較新鮮的。」

莫斯科當局對西方產製的乳品、肉品、蔬果頒布進口禁令後,全俄的比薩連鎖店、壽司吧、法式餐廳大感吃不消,主廚們只能另尋供應商,暗地收購走私的高檔食材,改食譜或調整菜單。

俄國老饕再也品嘗不到正宗義大利北部特產的帕瑪森起司嗎?那倒未必。莫斯科餐廳主廚透露,他們買的義大利帕瑪森起司包裝上,貼了「白俄羅斯製造」的標籤,這種暗渡陳倉的手法越來越普遍,不僅是義大利起司,一些進口蔬果也貼上偽造為白俄羅斯生產的標籤。

透過白俄羅斯偷渡食材

白俄羅斯未禁止歐盟產品進口,加上與俄羅斯簽有關稅同盟協議,這意味歐洲產品合法輸入白俄羅斯後,可不經邊防檢查進到俄羅斯。

除了鑽白俄羅斯這類漏洞,將歐洲高檔食材偷渡進來,俄國餐廳也從亞洲、南美洲甚至本地另覓供應管道。不少俄國餐廳廚師會買來自北非的魚貨,因品質顧慮多年不受俄人青睞的印度水牛肉也重新翻身。

克里姆林宮希望對西方農產品下進口禁令,有助振興俄國農業。一些美食家亦聲稱,這應是將俄國料理發揚光大的大好機會,不單是羅宋湯及醃漬鯡魚,還有其他較不為人知的俄國地方料理。

最讓俄國餐廳傷腦筋的或許還不是找食材的問題,而是如何降低成本,特別是值此經濟困頓損及消費者購買力之際。一名主廚表示,買白俄羅斯來的帕瑪森起司要多2成花費。其他主廚也提到,部分食材產品1個月內漲了5%到20%。

儘管買不到自己最喜歡的法國起司,維若妮卡說:「我已經習慣國產牌子,很高興買國貨幫自己的國家。」

法俄工商聯合會會長辛斯基(Pavel Shinsky)指出,克里姆林宮的報復性制裁呈現一種心態,就是俄羅斯想證明能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歐洲,因此受衝擊最大的,主要還是無法讓自家產品在俄國上架的外國出口商。

(工商時報)
--
南美》委內瑞拉陷深淵

■鑒於委內瑞拉政府嚴格控制貨幣,導致國內市場不易取得美元,進口物資欠缺,通膨年率飆升至6年新高的63.4%,經濟已陷入黑暗深淵。

■Tight currency controls have left businesses unable to obtain dollars to import machine parts and raw materials, creating bottlenecks in sectors ranging from health care to car manufacturing.

一位72歲的委內瑞拉退休老師潔門那斯(Fabiola Jimenez)向媒體抱怨道,「我花了一半的薪水,卻只能買到一袋日常用品和肉類。」

潔門那斯的憂慮正透露出委內瑞拉面臨的經濟困境,委國今年來不斷拖延公布經濟數據,早已引發外界擔憂。該國商店貨架上寥寥無幾的商品、工廠大門緊閉、工程建案停滯,更已清楚說明其經濟正陷入黑暗深淵。

多項產業持續萎縮

民間產業團體預估,今年上半年委國營建業與製造業活動縮減幅度達10%。委內瑞拉全國貿易委員會(Consecomercio)表示,零售銷售額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50%,主因為消費者信心疲軟、貨幣控制嚴格使得進口物資難以取得。

委內瑞拉工商聯盟Fedecamara主席羅伊格(Jorge Roig)指出,委國經濟已出現問題,各產業產能皆因原料不足而下降。Fedecamara預估,今年目前為止,委國經濟已萎縮4%。

即使油價強勁、政府支出增加,以及銀行、通訊業業績穩健多少挽回經濟衰退的頹勢,但政府對於貨幣匯率的強硬控制讓企業無法取得美元,以進口機械器具及原料,使得醫療產業、汽車業等各行各業皆陷入瓶頸。

委內瑞拉房地產主管機關官員馬丁尼(Aquiles Martini)指出,民間房地產營建活動已減少逾25%。

汽車業部分,許多工廠停工或僅以最低產量生產,今年1月至8月汽車產量更減少83%至8,508輛,遠低於去年同期的50,967輛。

醫療產業藥品亦長期缺貨,包括當地流行的傳染病、登革熱與屈公熱藥品等。

即使是長年受惠於強勁原油收益及政府支出的流行零售業者,也開始裁員、休店。商人穆吉卡(Leonel Mujica)表示,已經放棄從政府部門取得美元來進口商品了,政府根本是將人民拒於門外。

委國政府的通膨數據自去年底一再延期公布,根據日前更新的數據,今年8月通膨年率已創下6年新高的63.4%。

目前委內瑞拉海外公債為所有新興市場債券中最具風險者,殖利率高出美國政府公債13個百分點,甚至高於烏克蘭公債。

但委國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則表示,高通膨率、貨物短缺、委內瑞拉幣(玻利瓦爾)持續走軟,是美國華府煽動部分有心商人進行的「經濟戰爭」。

馬杜洛並指控,媒體蓄意掩飾委內瑞拉失業率達到新低的好消息。然根據民調機構Datanalisis指出,馬杜洛群眾支持率7月早已下滑至35%。委國國民原先最擔憂的犯罪問題亦被經濟問題所取代。

經濟體制崩盤 政府隱瞞

上一任總統查維斯(Hugo Chavez)執政時期備受推崇,安置低收入家庭的國宅政策Housing Mission,今年目前為止,也僅完成5萬戶,遠低於目標的40萬戶。

評論家認為,查維斯總統2013年因癌症過世後,其掌權14年來所建立的經濟體制已逐漸遭破壞,但馬杜洛政府選擇隱瞞事實。

(工商時報)
--
中東》戰火下的釀酒業

■中東戰亂頻傳,不過黎巴嫩與敘利亞的葡萄酒生產業者卻能在戰火硝煙下釀造高品質好酒,並在全球葡萄酒產業中享有良好聲譽。

■Despite the bloody conflict and the threat of Islamic extremists, he is determined to produce world-class wines, and to help preserve a Levantine cosmopolitanism imperiled by decades of war.

中東戰火不斷,不過籠罩在戰火陰影下的黎巴嫩與敘利亞卻擁有知名的葡萄酒產業。他們遵循古法、釀製具有地中海東岸傳統風味的高品質美酒。

薩德(Sandro Saade)在敘利亞擁有知名的芭吉露葡萄酒莊(Domaine de Bargylus)。由於敘利亞最近衝突不斷,無法親臨葡萄園區的他,只好留在貝魯特辦公室,仔細品嘗從戰火肆虐下運送過來的梅洛葡萄,檢驗葡萄的熟成與品質。

烽火連天 仍堅守事業

儘管面臨血腥的戰爭與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威脅,薩德決心只生產世界最佳品質的葡萄酒。

在敘利亞與黎巴嫩,葡萄酒莊多由基督教徒經營。伊斯蘭教徒嚴禁生產與飲用酒精類的飲料。對薩德而言,生產葡萄酒不僅只是生意,更是在對基督教與少數教徒憎恨加深的中東,確保他們根源所在的方式之一。

薩德強調,「我們對釀酒充滿熱情,我們不會停止,並將竭盡所能持續下去。」 薩德的酒莊目前依然在敘利亞政府掌控的安全地區,不過偶發的零星衝突,還是會波及到他的葡萄園區。

此外,運輸也是另一個問題。由於薩德是當地頗具知名度的生意人,因此常被叛亂軍隊或土匪盯上,這也導致他的葡萄經常在敘利亞與黎巴嫩邊境間來來回回,因為一旦敘利亞安全軍隊關閉兩國邊境,薩德的葡萄將被迫再次運回敘利亞。

儘管目前伊斯蘭國極端分子距離敘利亞的主要葡萄園區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該組織已經占據敘利亞與伊拉克的3分之1。面臨如此威脅,薩德把多數葡萄酒成品放置在貝魯特的倉庫。

薩德的葡萄酒生意規模如今還算不大,芭吉露酒莊1年只生產約4萬5千瓶葡萄酒。不過就如同他在黎巴嫩的其他同業,薩德企圖要把他的高級葡萄酒訂價在每瓶約35美元。

紅酒品質 外國驚豔

在2012年1篇討論芭吉露葡萄酒的文章,國際專家羅賓森表示,他對2007年的芭吉露紅酒感到「印象深刻」。他形容該酒混和了希拉、卡本內蘇維儂與梅洛等多種葡萄品種,使得芭吉露紅酒帶有「醇厚的美味與有深度的風味」。

薩德表示,讓歐洲人對他的葡萄酒感到驚豔,是他的行銷策略之一,「當他們發現我的酒時,臉上綻放著微笑,這絕對是好的驚喜!」

至於黎巴嫩的葡萄酒莊,迄今雖然沒有受到鄰國敘利亞戰火太多波及,但戰爭陰影也未曾遠離。黎國的葡萄酒產業目前多集中在巴卡區(Bekaa)東部,該地區居住不同宗教的居民,特別是它在最近又接納上萬名敘利亞難民,也讓巴卡區的情勢更趨複雜。

黎巴嫩官方葡萄酒生產商協會負責人喬維認為,「該情況並不正常」。喬維擁有該國最大的葡萄酒莊Chateau Ksara。黎巴嫩目前共有47個葡萄酒莊,去年產量高達8百萬瓶。

黎巴嫩的多數葡萄酒莊是在該國內戰於1990年結束後才出現。此地的釀酒方式也是遵循古法。儘管黎巴嫩基督教徒與多數自由派伊斯蘭教徒都喝酒,不過受景氣不佳影響,今年國內銷售已經下跌一到兩成。

(工商時報)
--
東北亞》日企深入東南亞

■為尋找低成本製造基地,日本企業正深入寮國等東南亞邊陲地帶,勇闖向來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

■In its search for cheaper manufacturing base, Japan is expanding aid and investment into Laos and other Southeast Asia's frontier markets.

日本政府及民間企業,分別挾著援助及投資的威力,在東南亞闢建低成本的製造基地,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也反制中國在這個區域固有且日益壯大的影響力。

日本政府及民企已將觸角伸向東南亞的邊陲地帶,擴增對柬埔寨、緬甸及寮國的援助與投資,而這些國家都是中國的傳統堅實盟邦。

反制中國成日援助考量

歷史上的交戰之仇,現今的領土糾紛,導致中日之間關係惡化,也使東南亞出現分裂。專研日本官方海外援助的日本南山大學教授波特(David Potter)說:「顯然,反制中國已成為日本目前援外的重要考量。」

日本外貿高層官員坦承,東京當局視對外援助為手段之一,用以打破中國在寮、柬等貧窮國家的先占性優勢。這位官員說:「我們希望看到這些國家發展本土工業,才能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自己站起來。」

現在,對日本製造業而言,寮、柬等東南亞邊陲國家,已成為比泰國及中國都更成本低廉的替代選項。

中國現仍是寮國的最大援助國及投資國。但日本意圖翻轉這個情況。

在寮國,其境內湄公河岸沙灣拿吉鎮(Savannakhet)郊的一個工業村,就有8家日企啟動營運,其中包括相機鏡頭大廠尼康(Nikon)及豐田汽車集團的零件製造商。

日本資助寮國的主要開發計畫中,除位在沙灣那吉鎮郊的工業村外,還有一座跨越湄公河的通向泰國橋樑,及翻修一條通往越南邊界的高速公路。

據擔任寮國政府顧問的日本經濟官員表示,日企對寮國的承諾投資額,2012年為2,750萬美元,2013年暴增至4.06億美元,首度超越日本政府對寮國的年度援助額。

進駐沙灣那吉鎮郊工業村的某家日/寮合資玩具製造商,其高階主管說:「寮國的成本僅及中國的三分之一。」

日企對於投資寮國的興趣日增,令寮國官員大感振奮。

寮國計劃投資部副部長西索蕃松(Bounthavy Sisouphanthong)說:「(日本)汽車供應商及中、小企業等,都在非常認真地研究投資寮國。」

複製80~90年對泰國政策

日本大體上是在複製其1980年代到1990年代時對泰國的策略。當時日本政府融通協助泰國進行大量基建,日企跟進投資設廠,打造泰國成為日本從汽車業到電子業的海外製造重鎮,盛況至今不衰。

然而,泰國從2年前提高基本工資以來,平均薪資已上漲約40%,勞工短缺狀況也成為常態。

但日企普遍還不打算棄守泰國,只是日益將勞力密集的營運移往鄰近國家。

越南擁有9,200萬人口,且和中國也爆發領土糾紛,因此頗受日本官方援助的青睞。這帶動日企對越南投資,去年達到近30億美元,較前年暴增近半。

日企去年對柬埔寨投資1.27億美元,雖仍微少,但較前年已暴增75%。

日企也急切想進軍緬甸。日政府打頭陣,出資在仰光市以南開發一個工業區。但緬甸基建嚴重不足,限制住日企的投資配置。

(工商時報)
--
東南亞》菲律賓的超商熱

■菲律賓人民收入漸增,令國際連鎖便利商店業者嗅出商機。明亮潔淨的便利商店正在取代街上傳統雜貨店。

■Chains such as 7-Eleven, Mini Stop and FamilyMart are spreading over the capital and other cities in the Philippines.

隨著連鎖便利商店業者看準菲律賓人民不斷增長的可支配收入,以及當地龐大且尚未開發的零售市場,促使7-Eleven、Mini Stop、FamilyMart等便利商店正積極在該國首都馬尼拉和其他城市擴店布局,一心想改變菲律賓人在傳統雜貨店購物的習慣。

今年初,馬尼拉市中心1家麵包店關門後,即盛傳此地點會開設便利商店。果不其然,數日後1家FamilyMart在此開幕。

和許多亞洲便利商店一樣,該店亦設有座位區。許多顧客對於自助霜淇淋機最感興趣,每支要價25披索(約55美分)。

都市居民財富增 創商機

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菲律賓總經理傑米森(Stuart Jamieson)表示,「倘若我們觀察東南亞市場,菲律賓是最大商機。」

若以人均便利商店來看,菲律賓在多數東南亞市場中敬陪末座。2012年菲律賓平均4.1萬人有1間便利商店,反觀南韓大約每2,000人即有1家便利商店,台灣數據亦與南韓差不多。

菲律賓的便利商店正呈現爆炸性擴張。1年半前,Mini Stop和7-Eleven是菲律賓唯「二」的便利商店業者,如今業者數量已增至7家,並且還在積極擴點,預料4年內連鎖商店數量將由目前的約2,000家倍增至4,000家。

菲國便利商店熱歸因於都市居民財富增加。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菲律賓人均國民所得在2013年達3,270美元,遠高於2009年的2,480美元,幾乎為2003年的3倍。

菲律賓如今已是全球客服中心的外包重鎮,從業人口約達100萬人,這些人擁有優沃薪資,須全天候輪值接聽來自歐美客戶的電話,也帶動人們對24小時便利商店的需求。

傳統商店蹤跡漸減

菲律賓許多地區人民仍倚賴位於街上的傳統雜貨店,不過在都會區新開設的連鎖便利商店,提供乾淨的空調環境,吸引都會人口不斷上門。

FamilyMart菲律賓總經理帕雷德斯表示,該公司擬於2018年以前將菲國門市數量從今年底的130家增至500家。

為了加速成長,FamilyMart自9月底開放特許經銷模式。和大多數的菲律賓業者一樣,FamilyMart結合直接管理和經銷的方式。

FamilyMart擬於明年將拓展至宿霧、達沃、怡朗。Mini Stop和7-Eleven也大舉擴張數百家新門市。

其他業者亦積極布局。日本連鎖業者Lawson與菲國零售商Puregold結盟,擬於今年底設立首家商店。印尼連鎖業者Alfamart與菲律賓重量級集團SM Group合作,定位為小型商店(mini-mart),將銷售主食和速烹食品。

美國連鎖店業者Circle K和菲國的All Day,兩者皆於近期開始設店。傑米森預期,以目前業者開店的情況來看,連鎖便利商店最終可能會進入市場整合,導致業者合併。

帕雷德斯看著馬尼拉新開的FamilyMart,說:「那裡還有1家7-Eleven,另個街角還有1家Mini Stop。未來馬尼拉將會飽和,不過菲律賓還有很多城市。」

(工商時報)

健康

小腿負荷過重難舉步 登山練肌力「鐵腿」掰掰/陳文翔(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鐵腿想必大家都聽過,大部分人也可能有經驗,但是在登山爬坡時即使大腿累到抽筋,疼痛難忍、舉步維艱,都不能算是「鐵腿」,只能算是「急性肌肉痠痛」,這和肌肉疲勞、乳酸堆積有關。

一禮拜內能自癒
「鐵腿」的正式名稱是「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症狀特徵包括:1、疼痛不在運動當下或運動後隨即發生,而是在運動後一段時間,例如24小時以後才產生。2、不是所有運動都會發生,一般要包含所謂「離心收縮」的運動才會有。以登山來說,要有長距離且陡峭的下坡路才容易發生。3、發生肌肉異常疼痛無力,常常會讓人下樓梯時舉步維艱,要很緩慢一步一步挪腳才能避免劇痛。4、五至七天自然就會好了,不需特別治療。
為什麼會發生「鐵腿」,原因至今仍不是很清楚,目前一般認為「鐵腿」和肌肉過度「離心收縮」有關。所謂「離心收縮」,概念上可以想像在做仰臥起坐時,起身後將背部慢慢放下,腹部用力撐住,這時腹部肌肉須用力緩緩拉長,做的動作就是「離心收縮」。因平常不易鍛鍊「離心收縮」,故肌肉不善做此運動,加上某些活動做了超過肌肉負荷極限的「離心收縮」,產生肌肉內部肌纖維(也就是肌肉細胞)的廣泛性小損傷,受傷後發炎物質慢慢累積到一個程度開始疼痛,因此有一段延遲。

泡熱水按摩舒緩
爬山鐵腿最常發生在小腿的後側肌肉,這和下坡時踏下的動作小腿肌肉反覆「離心收縮」有關,大腿前方四頭肌因為在下坡時要穩定膝關節,也做了許多離心收縮,也容易發生。
預防「鐵腿」最重要的是鍛鍊,常常爬山慢慢增加強度,大、小腿肌肉被好好鍛練過就可以預防「鐵腿」。「鐵腿」發生時吃止痛藥可能會稍微降低不適感,或可以嘗試泡熱水、洗溫泉、輕微的按摩也有舒緩作用,少則5天、多則7天,「鐵腿」會自己好。
若一周後沒好反而變得更痛、腿腫起來或是出現瘀青,就要小心肌肉斷裂或其他原因,如神經、血管的問題,此時應速就醫,復健科或是骨科醫師應該都能解決這方面的疑惑。

(蘋果日報)
--
4招緩解孩子尖叫行為 不制止 易養成習慣

孩子大聲尖叫常讓家長備感壓力。台安醫院小兒心智科許正典醫師表示,尖叫可能是想表達不適,也可能是試探大人反應與吸引注意力,若不加制止,易使孩子養成用尖叫控制他人的習慣,建議採取幽默溝通、了解原因、忽略尖叫聲、帶離原環境4招,減少孩子尖叫的頻率。

許正典醫師表示,面對孩子尖叫,應區分是否為異常,即因疾病如衝動控制困難、語言發展遲緩、自閉症等,使孩子比同年小朋友還不擅長使用語言,只好用尖叫表達。而孩子的正常尖叫又依年齡發展表現而有不同意思,在未滿2歲、尚未學會講話前,幼兒尖叫可能是生理反應如不舒服、肚子餓,或是遇到內外在的刺激興奮,但卻無法用言語表達,才用尖叫或哭的行為來反應。2~4歲幼兒則是探索性尖叫,藉由高分貝音頻與外界互動、試探大人反應、吸引注意力、滿足目的。4歲後幼童的尖叫多數是在反應遭遇挫折,或是因為還無法完整表達想法,就用尖叫嘶吼等行為,希望事情能夠順他的意。

易影響學習 人際關係
至於如何判斷孩子是正常還是異常的尖叫?許正典醫師建議,可觀察孩子成長是否達到該年齡應有的發展,及有無合併其它異常的言行表現,例如2歲多的幼童應已有語言發展,但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可能到2歲多還不會說話,且會有固著行為,即固執性強、只對某項東西有反應等狀況,建議至兒童心智科就診。
如果已排除孩子是因疾病導致的異常尖叫,但卻不制止愛尖叫的行為,可能會使孩子養成用尖叫來控制大人、逼迫他人屈服、達到目的的習慣,或是用尖叫作為宣洩情緒的唯一出口,而無法發展其它更成熟的情緒語言反應、社會溝通的語言表現,這些都會影響孩子日後人際關係、學習狀況、情緒表達等,應特別注意。

【平時教養這樣做】平常應控制情緒
想預防孩子尖叫,最重要的是家長平常不能用尖叫、吼罵方式與人相處或管教,以免小孩有樣學樣,像小朋友不想吃飯,家長便提高分貝怒罵,會讓孩子認為「只要大聲」就是老大。

溝通互動要即時
當孩子用好的語言、情緒想與家長溝通互動時,家長應立即善意、正向回應,避免孩子失去耐性,甚至開始尖叫才吸引大人注意,容易養成孩子愛尖叫的習慣。

【當下回應這樣做】可幽默溝通
孩子尖叫時,家長不要大聲斥責,否則容易換來更高分貝尖叫的回應,建議保持冷靜態度,用幽默、開玩笑方式與孩子溝通,例如家長可說「咦?奇怪,我剛好像聽到打雷的聲音耶?」先緩解尖叫聲帶來的不適感。

先了解原因
再來就是要了解孩子尖叫原因,如只想吸引大人注意,可用哀兵策略說:「你這樣尖叫,媽媽耳朵很難過」讓小朋友了解自己的尖叫使人不舒服;或正向教導如「你不尖叫,講話聲音很好聽」引導孩子不尖叫的行為。

溝通才有效
如果家長忍耐力強、且地點不在公共場所,忽略孩子尖叫,讓小朋友瞭解想用尖叫達到目的是無效的,好好溝通,父母才會回應要求,但家長一定要堅持到底,否則會使孩子從試探性尖叫,變成習慣用尖叫來操控大人。

帶離原環境
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尖叫不止,建議可帶孩子離開當下環境,找一處不易吵到他人或能讓孩子持續尖叫的地方,並與孩子溝通:「想叫現在可盡情地叫,叫完之後我們再回餐廳吃飯」當下勿與孩子僵持,造成他人困擾。

【醫師說】
提醒家長一定要讓孩子了解,雖然父母能理解孩子會用尖叫表達身體不舒服,但絕不允許孩子用尖叫來控制他人、變成用來達到目的的手段。

未滿2歲的幼兒若是尖叫,可能是在透露身體不舒服。
孩子有時反應挫折的方法,會用尖叫行為來表達。
若不制止孩子的尖叫行為,容易影響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學習狀況。

(蘋果日報)
--
晚婚留後保生機 熟女凍卵倍增

今年以來,多家生殖中心諮詢凍卵人數攀升,求診人數超越去年兩倍以上。不過,凍卵的代價不低;整個凍卵程序約十萬元,其中包括約兩萬多元的長效型排卵針,此後凍存的費用則為每年八千元。

從去年藝人張本渝公開個人凍卵紀錄片以來,陸續傳出女星凍卵消息。新竹市送子鳥診所副院長王懷麟發現,凍卵女性職業類別並無明顯差異,顯示晚婚晚育是全民現象。

事實上,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國內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已是卅.三歲。從成大醫院自七十七年統計迄今的生產紀錄可發現,廿六年來,卅五歲以上高齡產婦所佔比例,竟已增加超過四倍。

王懷麟分析,凍卵族群以高知識份子、白領階級居多,多少反映了實現工作理想之餘,仍想要有個「完整的家」的期待。就他的經驗,近四分之一諮詢凍卵者長期在國外工作、旅居海外,或是外國人士。

王懷麟說,目前台灣對於高齡產婦的定義,約為卅四歲;但他建議,婦女至少應在卅八歲前完成凍卵,因為在此之後,卵子的品質與數量就會急速下降。臨床上,確有不少案例是趕在卅七、八歲生日前夕完成凍卵,當作是自己的生日大禮。

只要環境理想 凍卵可無限期保存

去年底,一名四十四歲的航空公司女機長,因先生罹患帕金森氏症,健康狀況及性功能都已無法生育,她毅然決然找王懷麟凍卵,好為自己保住一線「生機」。

值得注意的是,約有四%凍卵者是已婚女性,但因感情不睦而瀕臨離婚,或與先生生育計畫相左,悄悄為自己預留後路。

王懷麟建議,只要環境理想,凍卵原則上可無限期保存,但是最好每年能獲得凍卵機構回報個人卵子資訊,以及保存狀況等。且當事人務必簽署合約,了解所有凍卵程序及機構技術、試管成績,才能保障個人權益。

http://img.ltn.com.tw/2014/new/oct/19/images/bigPic/600_2.jpg

(自由時報)
--
魚刺卡喉嚨就醫 竟發現罹「食道癌」/陳啟益(嘉義基督教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

一名36歲男子應酬時,喉嚨卡魚刺就醫,醫師替他取魚刺時赫然發現,喉嚨竟出現食道癌初期症狀。追問之下才得知,患者因工作關係,長期喝酒應酬,菸不離手,導致喉嚨發生病變。

菸酒檳榔不離手 罹癌機率高195倍

食道癌初期因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往往出現明顯症狀時,都已經進入末期,5年的存活率不到20%。罹患的高危險群多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抽菸合併喝酒習慣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42倍;若再加上嚼檳榔,則更攀升至195倍。

因此建議高危險群民眾除了戒掉不良習慣外,同時也應當定期至醫院接受完整的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根據衛生署統計,食道癌與大腸癌、肝癌、胃癌等並列國人十大癌症,但隨著醫療發達及政府推動癌症篩檢,大腸癌、肝癌、胃癌等存活率皆大幅提升,唯獨食道癌的存活率一直低迷不振。

食道癌好發部位為喉嚨至胃賁門以上,初期無明顯症狀,有些患者出現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現象,容易自行處理或是服用成藥,因此延誤早期治療的黃金期,造成疾病惡化。若發現喉嚨出現卡卡的症狀才就醫,多半已經是末期,存活率大幅降低。

目前消化道檢查很方便,可自費選擇無痛麻醉方式,透過內視鏡清楚看到食道血管及黏膜狀態,找到早期病灶,發現癌前因子,及早處理。

◎若發現癌前因子或早期病灶,可採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及「片(環)狀電燒」移除。

●少數接受「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者會出現出血、術後食道狹窄、食道穿孔等併發症,且手術時間長,多半必須配合麻醉,也容易術後不舒服。

●「片(環)狀電燒」方式可以縮短手術時間、安全性高,不易造成食道出血、狹窄,且沒有食道穿孔風險,病患可以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但健保未給付,得要自費。

預防食道癌除了平時應少吃醃製食品、碳酸飲料、過甜食物等刺激性食物外,若有喝酒、抽菸、嚼檳榔習慣的民眾,建議除了要戒除這些危險因子外,並需要定期至醫院進行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才能真正遠離食道癌威脅。

(自由時報)
--
化療+標靶治療 提高大腸癌存活率/呂學儒(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55歲的張先生從事業務工作,三餐不定時,幾乎都外食,尤其愛吃烤肉或炸物。在一年一度的員工體檢中,意外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轉診至醫療院所進行大腸鏡檢查,赫然發現已是大腸癌第四期合併肝臟轉移。

近年來隨著國人飲食及環境的變遷,大腸癌好發的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在臨床上也多見20-30歲的患者。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三名,不可不慎。

大腸癌已是十大癌症首位

目前針對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仍然建議以化學治療為主。除了傳統化學治療之外,健保署自2011年起,又陸續核准包括爾必得舒(Cetuximab)和癌思停(Bevacizumab)等標靶藥物,可合併化學治療做為轉移性大腸癌的標準治療。

近年來,國際上已經有許多大型的臨床研究顯示,化學治療合併標靶治療,均可大幅提高轉移性大腸癌存活率。

根據今年美國癌症醫學年會(ASCO)最新的大型研究顯示,針對轉移性大腸癌合併KRAS基因未突變型的病患,化學治療合併標靶藥物的治療方式,甚至可將存活期提高到30個月。

至於如何選擇標靶藥物?除了檢測KRAS基因之外,實際的選擇和應用,仍應與醫師討論,針對不同類型的病患選擇合適且有效的藥物治療。

另外,轉移性大腸癌的病患若為肝轉移或肺轉移,又腫瘤對於化學治療效果不錯,仍可接受轉移病灶的腫瘤切除,甚至使疾病到達「治癒」的情況,這些治療都是這幾年大腸癌突破性的進展,太早放棄治療的機會其實相當可惜。

有鑑於大腸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且治療效果顯著,衛福部早已針對50-75歲民眾,可每兩年免費檢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大腸癌。

(自由時報)
--
阿嬤亂點眼藥水 眼角膜潰瘍又穿孔/蔡明輝(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79歲的王阿嬤因左眼刺痛充血、視力模糊,家人帶她來就醫,仔細檢查發現,阿嬤的左眼角膜潰瘍及穿孔,視力已低於0.01。

怎麼會這麼嚴重呢?一問才知,阿嬤因眼睛乾澀、視力模糊,長期點別人介紹的眼藥水,不料越點越糟糕;經醫師用藥控制感染,再施以角膜修補手術後,阿嬤的視力才慢慢恢復。

據患者及家屬表示,患者長期以來,因眼睛乾澀及異物感而求助於當地民俗醫療館,民俗醫療業者提供患者眼藥水治療。初期患者覺得症狀有改善,因而持續使用,直至最近左眼強烈疼痛,視力驟降,家屬意識到事態嚴重,才趕緊帶她就醫。

仔細檢查阿嬤的眼睛,發現左眼眼角膜已溶解穿孔,眼球前房液外漏及塌陷,並且有眼角膜感染和潰瘍的狀況,視力僅剩眼前指數20公分(低於0.01)。

阿嬤就診時拿出她長期使用的藥水,竟然是濃度較高的類固醇藥水,這種藥水在眼科治療上,只有在病患眼睛有嚴重的發炎情況才使用,且在發炎症狀改善後,必須停藥,她長期使用此種藥物,因而導致眼角膜潰瘍及穿孔。

由於患者就診時左眼眼角膜已有感染和潰瘍的情況,除了要求患者立即停用類固醇藥物外,並請病人住院接受治療。住院期間除施以抗生素治療其眼角膜潰瘍,並且在感染獲得控制後,進行角膜修補手術。

考量患者角膜穿孔的孔洞過大,無法以直接縫合方式修補,唯有施行治療性的角膜移植,意即以「補丁」的方式將捐贈者的角膜縫合在該患者的角膜孔洞上,防止眼內的房水外漏及感染。術後患者眼角膜立即恢復完整性,且在搭配藥物治療下,視力在2週內已大幅度改善。

眼睛是靈魂之窗,任何眼睛有不舒服的症狀應立即尋求眼科醫師幫忙,切記不可自行購買藥物使用,更不可隨便使用類固醇藥物。因為濫用類固醇眼藥水易導致青光眼和眼睛感染,嚴重者會造成眼角膜溶解、潰瘍,甚至眼內炎,不可不慎!

(自由時報)
--
先分類再檢收 處理廢棄藥蓋輕鬆/張展維(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

隔壁的王爺爺整理家中藥品,請我幫忙檢視,發現其中有很多藥品已經過期或是剩藥。

如果有剩藥,該怎麼辦?除了可送至社區或醫院藥局檢收外,其實大部分的藥物都可自行在家處理。以往大家擔心將藥物當作一般垃圾丟棄會污染環境,現階段一般藥品已可以與家庭垃圾共同包裝密封後,交由垃圾車清運,再高溫焚化方式處理了。

◎一般家庭廢棄藥品檢收步驟:

●準備可封口的夾鏈袋:夾鏈袋用來集中藥物,以避免垃圾處理過程中,不完全燃燒造成間接污染。
●將藥品內容物倒入夾鏈袋裡:將藥錠、膠囊或外用藥膏從原包裝取出或擠出來,若有藥水亦倒入袋內,用少量的水沖洗瓶中殘餘的藥液,沖洗用的水也一併倒入袋內。
●用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用過的擦手紙放入夾鏈袋內,吸附袋中的液體藥品。
●夾鏈袋擠出空氣後,並密封好,隨一般垃圾清運。
●藥品外包裝或空瓶,依種類容器分類做資源回收。

為不污染水源和土壤,要做到藥勿亂丟、勿倒入水槽,以及勿沖入馬桶。

提醒讀者不要重複就醫領藥,並定期檢查家中用藥。一般藥品經過適當處理後,以一般垃圾隨垃圾車清運處理;部分醫院會直接在藥袋上標明,須帶回醫療院所檢收的藥物,例如:抗腫瘤藥物、注射藥品、部分抗生素及荷爾蒙藥等,以及自己無從分類的藥物,可以一起送至醫療院所或設有「居家廢棄物檢收站」標章的社區藥局回收,由專業人員檢收,再依醫療廢棄物處理!

正確就醫用藥觀念及正確處理過期(剩)藥,除了可以節省醫療資源、提升自己的用藥安全之外,也為建構環保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自由時報)
--
男嬰不斷起疹 竟是異位性皮膚炎

中市兩個月大男嬰,近日背部、手和腳不斷起疹子,越來越多,皮膚發癢甚至抓到流膿,到醫院求診才知是異位性皮膚炎,醫師提醒氣候溫差大,是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期,應及時就醫避免惡化。

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說,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反覆發作、且有特定好發部位的皮膚疾病,最常出現在嬰兒與孩童時期;輕微者隨年紀改善,嬰兒多出現在臉部、脖子、四肢關節外側,青少年則侷限關節皮膚的彎曲皺褶處,若嚴重甚至影響到全身。

異位性皮膚炎臨床症狀包括患處紅腫、搔癢、脫屑,甚至慢性苔蘚化(皮膚粗粗的、抓後會脫屑),半夜不自主搔抓,讓症狀加劇,影響作息,孩子容易哭鬧或上課沒精神。

洪千惠說,該名男嬰的皮膚已抓到流湯、流膿,怵目驚心,經詢問家屬,男嬰飲食單純,只喝母奶及配方奶,懷疑配方奶讓小男嬰過敏,除開藥膏塗抹,搭配類固醇藥物治療,並改以純母奶補餵,經3、4次門診追蹤,恢復白嫩皮膚。

洪千惠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必須多管齊下,要加強保濕,依不同膚質和季節選用適當保濕劑,試圖尋找誘發患者發病的過敏原;嬰兒最常見的過敏原以牛奶蛋白為主,因此應避免使用配方奶粉,選用水解奶粉改善;幼兒常見食物過敏原較多,例如牛奶、蛋白或蝦蟹類海鮮等。

她也呼籲近日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是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鼻炎好發時期,孩子出現皮膚紅腫、脫屑、搔癢無比,父母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避免傷口感染黃色葡萄球菌或疱疹性病毒等,加重病情。

(聯合報)
--
長期依賴眼藥水 易發炎

眼藥水

用途:眼睛疲勞、異物入侵造成眼睛發紅、過敏。

注意事項:

1.眼藥水含有抗菌劑,平常室溫保存,不必放冰箱,眼藥水未開瓶前依保存期限可保存數年,但開瓶後變質不容易發現,開瓶後一個月即使沒用完也應丟棄。

2.點眼藥水要注意劑量,一天最多三至四次,不能一不舒服就每小時點,不然可能會導致局部藥水濃度太高。

專家的話:很多人眼睛紅通通、出現血絲、覺得疲勞就習慣點眼藥水舒緩;市面上常見的眼藥水包括樂敦、新一點靈等產品,前一陣子,有些國人到日本旅遊,還會大肆採購「小花」眼藥水。

眼藥水的成分是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等,血管收縮劑可以讓紅眼睛的現象減退、抗組織胺則可以減少眼睛過敏。

不過,民眾還是要有正確的用眼習慣,盡量不熬夜,讓眼睛獲得充分休息,否則長期依賴點眼藥水,眼睛更容易發炎。點眼藥水前要先洗淨雙手,一隻眼睛點一滴,約1cc左右,點太多藥水會溢出眼角,並非點越多越好。

如果點眼藥水三天後症狀沒有改善,就應該就醫。另外,這一類眼藥水不含類固醇、抗生素,如果是細菌感染造成的角膜炎、結膜炎,點眼藥水沒有幫助,必須找眼科醫師開藥治療。

(聯合晚報)
--
血拚 拚到網球肘

問:最近很多百貨公司都在周年慶,我也樂得在周年慶購買家中缺少的東西。那天,趁著周年慶打折,在百貨公司提了一台咖啡機、一個不銹鋼炒鍋、還有一台麵包機回來,手臂又痠又痛,休息了一整天還不見好轉,隔天熱敷後雖稍稍舒緩,但仍感覺疼痛。請問醫師,拿太多東西了,是否也會造成運動傷害?(37歲,台中,家管)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醫師林佩欣答:

周年慶大打折,讓消費者忍不住想把所有東西都搬回家,無形中就會增加手臂負擔,導致網球肘。

所謂的網球肘,指的是肌腱在肘部外上髁附著處的退化性病變,臨床上,病患會有前臂痠痛及手肘外側壓痛的症狀。因為打網球反手拍的動作會讓疾病惡化,大約五成的網球選手都有這種問題,所以通稱為網球肘。

不是只有打網球才會引起網球肘,提重物、打壁球、打羽毛球,甚至打毛線都有可能引起網球肘;通常這類患者以40到50歲最多,但其實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網球肘。

許多病人罹病,是因為採買時提重物,當天晚上可能只是覺得手臂痠痠的,以為休息一下就沒事了,但過了兩、三天,手臂痠痛症狀如果沒有減輕,且提東西的時候會更痛,尤其是手臂的手肘外側輕輕一按就痛,這時就應該要留意,很可能是網球肘上身。

建議提重物時若覺得吃力,就不應逞強,如果已經出現痠痛感,頭兩天應該冰敷,每次10至15分鐘,如果超過兩天還好不了,就應該看醫生;除了多休息,還可配合藥物和物理治療,減輕發炎疼痛症狀,加快恢復速度,只要能及早就醫,最快可在一、兩周內痊癒。

(聯合晚報)

評論

市場政府都失靈/于國欽

■1958年Francis M.Bator發表文章指出,理論上完全競爭市場可達柏拉圖效率,但現實經濟裡資訊不完全、需求變幻無常、景氣與預期不一致等原因,致市場效率難以實現,他以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稱之。

■經濟學家鮑莫爾(William J. Baumol)指出,私人企業只有在生產力提升時才會加薪,而政府部門卻經常在沒有精確生產力評估下即調薪,致政府財政愈形沉重,此一現象稱為鮑莫爾病(Baumol's disease)。

古典經濟學家相信市場機能,可以讓資源獲得有效配置而創造一國的最大利益,然而1930年連續四年的經濟蕭條粉碎了這項法則,市場毫無能力讓一國經濟走出困境,Francis M. Bator稱此為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

市場失靈,讓政府理直氣壯的介入市場,二戰結束後,美、歐政府職能擴大,從搖籃到墳墓,從公共建設到產業政策,政府無所不在。然而,要做這麼多事就得花錢,錢從哪裡來?為討好選民,政府多以舉債替代加稅,隨著債務升高,各國經濟陷入更大的危機,Ronald H. Coase以政府失靈(goverment failure)稱之。

靠市場,市場失靈,靠政府,政府失靈,何以如此?經濟學家認為資訊不對稱、不確定性及自利行為的外部效應皆是市場失靈的主因。至於政府失靈,則是源於官僚體系缺乏熱情、選舉政治濫開支票、還有公部門特有的鮑莫爾病(Baumol's disease)。

本質存在失靈因子

過去半個世紀全球經濟就在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中循環,然而不論市場也好,政府也罷,其本質就存在「失靈因子」,因此當主導權交給市場,則投機炒作,瘋狂逐利,直至泡沫崩解哀鴻遍野而後已;而主導權交給政府,則因循苟且、濫開支票,浪費公帑,直至財政破敗遍地蚊子館仍未悔悟。

這到底是什麼問題?究其本質,應是人的問題,市場失靈是人的問題,政府失靈也是人的問題。如果人的道德、自律提高一些,人的憐憫、熱情提高一些,何來市場失靈?何來政府失靈?

看看近年台灣的情況,即可明白這個道理,為讓貨品通關更為迅速,十年前政府修法讓原需逐批檢驗才能輸入的一千多項貨品,改採自我宣告(DOC)、驗證登錄、先放後驗。遺憾的是,事後的查驗發現,能自律者並不多,自由化引來的不是文明,而是混亂。

舉例來說,經濟部於2010~2012兩年間就查獲17萬件假冒台灣貨的進口服飾、寢具、鞋類及袋包箱,逐利之心沸騰如斯,市場如何不失靈?是以近三年業者以塑化劑、毒澱粉、餿水油、飼料油肆意欺騙消費者,只不過是貪婪的另一次反射,道德低落的再一次證明,市場失靈,豈偶然哉?

市場、政府 因貪婪失靈

政府年年宣示要解決食安問題,忽而有江十點,忽而有江八點,其之所以未能落實,正是官僚體系缺乏熱情所致,然而這並非特例,看看政府這些年蓋了逾百億元的蚊子館,說明政府官員根本沒把錢當錢用,如此而欲求財政不崩潰,政府不失靈,豈非笑話?

市場在人們的貪婪下失靈,政府何嘗不是因人們的貪婪而失靈?半世紀以來市場的自由放任掀起了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而政府干預則釀成了貪汙腐化、歐債危機。追本溯源,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全是因為人失靈。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濟水準取決於道德水準,道德水準不提升,再偉大的經濟設計,再富裕的國家,也難以擺脫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所帶來的不測之憂,過去如此,未來也不可能例外。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0-19/Clipping/656/ANLA00_T_01_03.jpg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