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41029

美麗灣環評遭撤 居民再勝 法院打臉台東縣府「不可復工」

爭議不斷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BOT案,前年被法院判決撤銷環評確定後,台東縣府卻通過新的環評審查結論,讓美麗灣案復活,居民、環團不滿再打官司,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昨以縣府官員未迴避審查、規避進入二階段環評程序違法等理由,判決撤銷新環評結論。除非縣府重做環評或上訴翻盤,否則美麗灣不得再復工。

台東縣政府與美麗灣公司都表示尚未收到判決書,未決定是否上訴,縣府秘書長陳金虎表示,其實台東民眾多支持,希望大家多聽正面聲音。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共同發表聲明,要求縣府與美麗灣不要再上訴。
台東縣政府於二○○四年與美麗灣公司簽約,以BOT方式開發台東杉原海水浴場,之後業者為擴建開發,獲縣府通過環評審查,引起居民和環團質疑開發案將影響台東生態,最高行政法院前年判決撤銷環評結論確定。但縣府重啟爐灶,做成第二份「有條件通過環評」的審查結論,讓美麗灣復工,當地居民不服,再度打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第二份環評結論,去年底並請求法院先裁定停止復工獲准。

「馬總統快表態」
法院昨認定,縣府身為開發案主辦單位,應迴避環評表決,卻指派環保局局長等三官員參與環評表決,程序不合法。另《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環評只有對環境無重大影響之虞,才能「有條件通過環評」,但本案卻僅以「美麗灣公司履行各項污染物對環境影響預防及減輕之措施,並履行相關保護對策與替代方案」作為附帶條件,根本就是「假附條件通過之名,行規避二階段環評之實。」
環團律師詹順貴昨表示,這是台灣史上第一個連續兩次環評結論遭撤銷的案件,因為台東縣府只是一直護航業者,兩次環評都敷衍了事,「才會種下今天的敗因。」詹呼籲「馬總統盡速表態,督促地方政府不要再護航財團了。」

民眾嗆來辦公投
針對縣府說縣民多支持美麗灣,台東網友質疑:「隨便問都有反對的人,縣府說了就算了嗎?」台東劉先生不滿:「十年開七次會審查環評,縣府擺明要它過,乾脆來公投看大家同不同意。」台東吳先生則說:「為什麼不會乾脆就讓它過關,稅抽重一點彌補縣民?」

美麗灣事件簿
2004/12 台東縣府「杉原海水浴場委外經營BOT案」,美麗灣公司得標,原招商面積6公頃,但景氣低迷僅在1公頃基地興建主建築
2005/10~2006/04 業者沒通過環評前即動工,之後又提變更計劃要開發6公頃,被環團質疑先動工後環評
2007/07 環團與居民對縣府提告要求停工,另要求重做環評
2008/0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須停工
2008/07 縣府沒要求停工,另以第5次環評審查會,有條件通過環評
2012/01 法院認定前述環評審查不合法,環團大勝
2012/12 縣府第7度環評審查會,附條件准許業者復工,環團與居民提告
2013/10 假處分案定讞,法官判應停止復工
2014/10/28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縣府第7次環評審查的決議

環評蠻幹7次「官員該懲處」

族人開罵
台東縣政府處理美麗灣開發案十年,狀況連連,而與環保團體纏訟七年屢戰屢敗,甚至被質疑護航業者,相關官員至今竟無人受行政懲處。當地刺桐部落族人、反反反行動聯盟林淑玲,昨抨擊縣府違法開發在先,行事草率又違反《原住民基本法》在原住民保留地上興建飯店,「違反人權和環境權,台灣還有政府能環評審到第七次,太誇張!」認為相關官員都該被究責。

縣府辯做對的事
林淑玲指出,縣府的美麗灣開發案一再被法院打回票,卻透過不斷的環評審查會試圖解套,「都搞到第七次了還不放棄,這種縣政府該被否定」,並認為縣府浪費司法資源,另希望發動民眾一起發想未來如何拆除美麗灣的創意。
縣府秘書長陳金虎表示,此事只是「環團、法官和行政機關看法不一」,既然做對的事也沒護航、不需有人被懲處,而發展熱氣球和美麗灣案都一樣,是為台東好,只是美麗灣開發案被以有色眼光看待,但熱氣球和美麗灣等總合,就是台東的需要。

(蘋果日報)
--
美麗灣開發違法 台東縣府再敗訴

爭議多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二次環評開發案,昨天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宣判,以環評委員作成決議無效、縣府規避二階段環評等理由,判決撤銷通過的環評案,居民再次獲勝,但仍可上訴。

縣府嗆聲「不做政府會完蛋」

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對判決表示遺憾,但被問及是否上訴,陳金虎說,將待收到判決書再決定。陳金虎強調,環評該迴避的環評委員都迴避了,反對者卻還「雞蛋裡挑骨頭」,不要做的話,「政府會完蛋」!

美麗灣渡假村發言人朱膺州對判決表示「挫折」及遺憾,他相信,此一敗訴結果,受影響的不僅是美麗灣渡假村,也包括台東在地鄉親;身為台灣本土企業,除無所適從,也深感無奈。

渡假村去年七月依裁定停工

朱膺州說,美麗灣至今投入十二億元,堪稱損失嚴重,去年七月即依法院裁定而停工,原本已招募一百多位員工,也解聘了近百人,只留下約二十名員工。

民國九十三年底,美麗灣渡假村與台東縣府以BOT方式在卑南鄉進行開發,兩年後以擴建規劃別墅、增加開發範圍為由,申請開發「美麗灣渡假村新建工程」。

九十七年台東縣府通過環評後,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林淑玲等人認為此舉嚴重破壞環境生態、危害居民安全,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前年判決撤銷縣府環評許可確定。

後來,美麗灣公司將對海洋生物和生態可能影響等相關資料納入環評影響說明書,縣府「有條件通過環評審查」,准許美麗灣公司復工,引起居民林淑玲等十四人不滿,打官司要求撤銷環評並聲請假處分,且經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停止復工。縣府不服提起抗告,被最高行政法院駁回。

法官認定縣府通過環評決議無效

合議庭法官指出,興建渡假村可能造成空氣、水質、噪音等環境污染,確有影響居民生命、身體和財產權益的可能,林女等人有權提告。另有環評委員表示,杉原灣一旦開發成渡假村,無法排除施工造成海灘難以回復的可能性。

經查,縣府環評審查會出席委員,環保、建設和農業等三名主管未迴避審查表決;扣除這三人後,僅剩下五名委員出席,不足全體十五席委員的半數,通過環評的決議無效。

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表示,縣府完全依法組織環評委員會,在第七次環評時,縣府三長官、觀光旅遊處也迴避了,這次判決讓縣政府無所適從。

競選連任的國民黨籍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他的立場與縣府一致,沒有個人的特別看法。

爭議10年!環團呼籲縣長停止上訴、拆違建

反美麗灣主要團體「反反反聯盟」呼籲台東縣長黃健庭和美麗灣停止上訴,並拆除違建。聯盟昨天相當振奮,認為這是守護杉原灣(杉原海岸)遲來的正義,欣慰司法判決還予環境正義。

反反反聯盟主要成員林淑玲和達卡鬧等人,昨天傍晚聚集在都蘭部落觀看美麗灣第七次環評審查會的影片,隨後發表聲明,請台東縣政府與美麗灣集團尊重司法,不要再上訴。

聲明指出,美麗灣先建後環評的違失已滿十年,浪費公帑無數,請縣長黃健庭就此終止美麗灣事件,讓它成為判例,終結未來財團如法炮製,破壞台東好山好水。

反反反聯盟認為,司法已認定美麗灣就是實質違建,台東縣府應按照違建相關程序,拆除美麗灣。且美麗灣規避法律在先,無關信賴保護原則,台東縣民不用擔心國賠問題。

聯盟說,美麗灣開發受挫,並未影響台東飯店旅遊業;相反的,台東飯店旅遊業及民宿業至今已成長過快,供過於求,請縣府及美麗灣公司不要再以阻礙台東縣民工作機會為由,撕裂台東人民間的感情。

台東應重新思索友善土地、族群多元及生態永續的轉型觀光,限制東海岸敏感地帶的開發。

(自由時報)
--
美麗灣案纏訟10年 台東縣府又敗訴

纏訟十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昨判台東縣政府敗訴,美麗灣開發案環評結論二度被撤銷,環保團體振奮,台東縣政府表遺憾;美麗灣副總經理朱膺州抱怨,台灣沒有一個飯店投資案命運如此乖舛,公司一定上訴。

台東縣政府在二○○四年將杉原海水浴場,以BOT方式,標給美麗灣渡假村開發,面積五點九九公頃,隔年動工,引起環保團體抗議。二○一二年一月遭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台東縣政府年底重啟環評,有條件通過,環保團體向行政法院提告。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發言人邱政強指出,依促參法,地方政府所屬的環評委員都要迴避,環評委員十五名,過半數出席才能表決,當天有八人出席,台東縣政府環保局長、建設處長和農業處長三人,應該迴避表決。若扣除這三人,未達半數,程序違法。

承審法官認為環評附條件內容,與環境影響有關,依環評法應進入二階段環評,台東縣府卻以「一個很巧妙的手段」,核定開發面積一公頃,讓環評通過,有假藉附帶條件通過之名,行規避第二階段環評之實,使開發範圍擴大達近六公頃,這是實質違法,撤銷環評結論。

地球公民協會、環保資訊協會,以及反反反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昨天到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聆判,一聽到撤銷環評結論,在法院門口樂得高喊「拆、拆、拆」,要求縣府和美麗灣集團不要再上訴了。

律師詹順貴說,美麗灣案創下「兩次環評結論都被法院撤銷」的首例,地方的BOT案經常是地方政府左手和企業簽約、右手審環評,球員兼裁判;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北部主任蔡中岳希望,美麗灣案能成為範例,告訴建商在環境敏感區域就不要再硬闖。

縣府秘書長陳金虎說,上次高等行政法院以縣府不應參與表決投票,撤銷環評,第七次環評,縣長、副縣長及秘書長均迴避,但環保局長、建設處長及農業處長基於職掌出席,且只要求業者提補充承諾,業者也同意,才有條件通過美麗灣環評,依法辦理仍遭撤銷環評,縣府很遺憾,等收到判決書再研議下一步。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29806-3593876.jpg?sn=14145253968191

投資12億 美麗灣:不能說撤就撤

台東美麗灣國際渡假村開發案自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簽約後,十年來因環評等問題屢上媒體版面,業者前後投資近十二億元,最多員工達一百五十多人,如今只留十餘位機電維修、保全與清潔人員,整座飯店猶如「空屋」。

「長久以來的抗爭,有了甜美的果實」,刺桐部落反反反行動聯盟林淑玲說,聽到判決後,長期抗爭的夥伴都很開心、很鼓舞,但也很擔心台東縣政府不承認錯誤,繼續上訴,浪費人民納稅錢,希望縣府及美麗灣不要再上訴。

「判決不尊重當地多數人心聲」,富山村長黃文明指出,多數人認為判決理由無法說服當地人,美麗灣是富山村的願景,許多村民都希望發展,但法官卻讓這些返鄉的村民美夢破碎,實在很失望。

佇立東海岸杉原海灣的美麗灣渡假村,近十年來,前後三次對外大舉招募求才,也三度資遣員工,不少員工返鄉就業,不久又因飯店無法營運被資遣,再背著行囊離鄉找工作。

曾在台北福華飯店服務的林守信去年初回鄉獲聘擔任美麗房務經理,他帶著妻小舉家搬回台東定居,結果飯店停工,工作無著;去年底,他又帶妻小搬回台北另謀生計,後來在福容飯店找到房務經理的工作。

五十二歲丁清寶原是華國飯店的廚師,去年也帶著妻小回到台東定居,但不到一年又被迫離開美麗灣;他說,年紀大了想落歸根,很期待美麗灣能重新營運。

飯店無法營運,龐大人事費用也壓得美麗灣業者喘不過氣;美麗灣副總經理朱膺州說,公司已投資十二億,不能說撤就撤。最近一次資遣與輔導到集團子公司就業約一百五十餘人,只留機電維修、清潔與保全等十餘人。美麗灣公關何婕瑜說,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不營運但薪水一直發,還留下來的員工心理忐忑不安。

美麗灣基地 潮間帶生態豐富

美麗灣國際渡假村開發案位於杉原灣,是台東縣政府第一個BOT案,九十三年十二月由前縣長徐慶元,與德安開發公司簽約,由美麗灣取得五十年經營權,縣府每年可收取租金卅六萬元及最低一百五十萬元的營運權利金,縣府表示至少為台東增加兩百個就業機會。

美麗灣以原台東縣杉原海水浴場為開發基地,緊鄰太平洋,距台東市約十二公里。杉原海域早期漁類資源豐富,十餘年前因過度漁撈,九年前公告為禁漁後,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沙灘有南洋島嶼風光,吸引觀光人潮。

(聯合報)
--
美麗灣案 台東縣府吃敗仗

紛擾多時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歷經1年多的審理,28日宣判台東縣政府敗訴,撤銷第7次環評審查結論。對此判決,台東縣政府和業者均表遺憾,至於下一步要怎麼走,兩者皆表示,收到判決書後再研議後續;而反美麗灣團體則呼籲縣府不要再上訴,並要求拆除美麗灣違建。

環團勝訴:環境正義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去年第7次環評時,環團提出100多項意見,美麗灣逐一回應後,環評委員有條件通過,但環團不滿台東縣政府未迴避環評,提出撤銷違法環評的訴訟,同時要求業者停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昨判決環團勝訴,撤銷第7次環評結果,仍可上訴。

台東縣政府祕書長陳金虎對判決結果表示遺憾,他說,環評團體提出的所有意見,都已回覆或是解決;而依規定,縣長、副縣長、祕書長不能擔任環評委員,該迴避的也都迴避了,甚至外聘的環評委員也比府內多,不解環團還有什麼意見。

陳金虎強調,縣府對環境的保護一向不遺餘力,也一直在創造環境與經濟雙贏的局面,希望外界公平看待台東,實際了解台東的需求,而不是憑著印象就反對。縣府將在收到判決書後分析了解內容,研議相關對策。

敗訴 縣府、業者遺憾

美麗灣渡假村也同表遺憾,副總經理朱膺州說,此宣判深受影響的,不僅是美麗灣渡假村,也包括台東在地鄉親長期的關注、期待與支持,對此一挫敗,身為台灣本土企業,除了無所適從外,也深感無奈。

他說,對於裁定敗訴的原因,需待收到判決書,了解相關內容後才能確定後續,現階段無法僅以裁定的結果,對後續安排做進一步說明。

至於反美麗灣的環保團體則對判決表示欣慰,認為司法判決還予環境正義,他們也呼籲台東縣政府與美麗灣集團,不要再上訴,就此終止美麗灣事件;而司法已認定美麗灣就是實質違建,籲請台東縣府加以拆除。

(中國時報)

社會

奶粉摻鹽殺嬰 狠伯母判20年

去年震驚社會的鹽奶殺嬰案,四度在奶粉加鹽害死女嬰緗緗的狠伯母鄒雅婷,原被依殺人罪起訴,但台北地院認為,鄒女與妯娌陳美蓁並無深仇大恨,在奶粉加鹽僅是想讓緗緗不舒服,卻加過量致緗緗死亡,並無殺人動機,昨改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死罪,重判鄒女二十年,可上訴。

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王薇君昨痛批:「小嬰兒沒表達能力,腎臟等器官也沒發育完全,用傷害致死罪判刑對小孩極不公平。」網友也痛批:「連小孩也下得了手,判二十年是輕判!」
判決指出,陳美蓁與沈維廉前年十月結婚後,與公婆同住新北市蘆洲,大嫂鄒雅婷(三十四歲)陸續發現小孩的衣物被剪破、女兒的趴趴熊布偶被丟到陽台外,她懷疑是陳女所為心生不滿。

四次加鹽殘忍報復
去年五月陳女懷孕時,鄒女趁機在陳女床舖邊緣釘二支大鐵釘,想害陳女流產不成,去年八月二十日陳女順利產下緗緗。但因鄒女的子女常遭陳女喝斥趕出房間,鄒女見狀加深對陳女的怨懟,決定展開奶粉加鹽報復行動。
法官認定,去年九月十八日,鄒女趁陳女夫婦外出送彌月蛋糕,以一手掌量的海鹽摻入緗緗的第一罐奶粉,並以湯匙攪拌均勻掩人耳目;十月三日、十月九日,鄒女兩度以同樣手法在第二罐、第三罐奶粉加鹽,緗緗為此多次發燒住院。
去年十月十五日,鄒女發現小孩又被陳女責罵,一氣之下各抓一把海鹽與精鹽摻入第三罐奶粉,當晚緗緗即因發高燒送急診,經診斷為「極致高血鈉症」,一個月後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改以傷害致死判刑
陳女原以為是奶粉出問題,一度開記者會控訴廠商,但檢警調查發現,原來是鄒女所為,檢方根據鄒女曾在陳女床舖釘鐵釘詛咒陳女流產、緗緗血液含鈉量破表以及奶粉罐驗出大量鹽巴等證據,依殺人罪收押起訴鄒女。
但合議庭根據沈家其他人的證詞,認定鄒女與陳女從沒爭吵也無深仇大恨,鄒女僅是想讓緗緗身體不舒服,若她有心殺害緗緗,大可第一次就加入大量的鹽,因此改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死罪判刑。
合議庭痛批,鄒女不以理性方式化解妯娌間心結,竟以奶粉加鹽方式報復毫無抵抗能力的新生兒,考量她雖罪責深重,但並非無法教化的人,因此以單一罪名有期徒刑上限,判她二十年。

律:判太重將上訴
在押的鄒雅婷昨未出庭聽判,她的律師周武榮昨表示,刑度過重將上訴。緗緗的父親沈維廉說:「事實已發生,沒什麼好說了,交由法官判斷。」北檢表示收到判決後再研議是否上訴。

(蘋果日報)
--
鹽奶殺嬰案 伯母判刑20年 地院認定無殺人犯意 改依「傷害致死」論罪

鄒雅婷 四度在奶粉中摻鹽

眾所矚目的鹽奶殺嬰案,大伯母四度在奶粉中摻鹽,害得三個月的女嬰緗緗因高血鈉症而死亡,檢方依殺人罪嫌起訴,台北地院認定鄒雅婷沒有殺人犯意,變更法條以「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死罪」論罪,但考量她的犯行「完全無法引起一般人同情」,昨重判二十年有期徒刑,可上訴。

台北地檢署認為,鄒女有不確定殺人故意,不能接受法院變更法條,將研議上訴。

故意對兒童犯罪 加重刑期

刑法殺人罪可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傷害致人於死罪,可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罪,依兒童少年福利權益保障法,須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二審判決 仍可再變更法條

此外,此案中,一審法官雖改以傷害致人於死論罪,鄒雅婷可免最重的死刑,因法官獨立審判,依法,二審法官若認為鄒女的犯行適用殺人罪,亦可再變更法條,做出判決。

鄒雅婷去年九至十月間的廿八天內,四度將海鹽、精鹽摻入奶粉中,合議庭認定,鄒女與緗緗母親之間無深仇大恨,只因平日相處不睦,產生怨懟,進而萌生報復念頭,於是在奶粉中摻鹽,目的是為了讓緗緗拉肚子,讓緗母體會她為了子女奔波、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的感受。

判決指出,緗緗前三次喝了鹽奶,雖都發燒住院,但皆能痊癒返家,鄒雅婷因而認為,只要就醫就能無礙,不致奪命,才會看到緗緗母親再次責罵她的小孩後,一時氣憤,增加雙倍鹽量,導致緗緗死亡。

合議庭由此認定,從犯罪動機、手段、目的來看,都沒有殺害緗緗的故意,只有傷害意圖。合議庭考量鄒雅婷不以理性方式處理妯娌心結,竟持續在奶粉中加鹽,報復毫無抵抗能力的新生兒 ,犯行完全無法引起一般人的同情,因此量處單一案件有期徒刑的最高刑度廿年。

檢察官偵辦本案時做實驗,鄒女抓一手掌的鹽量為三十.八公克,推估兩手掌約六十公克。醫生作證時說,曾在病房試泡緗緗的奶粉,他只小啜一小口就吐出來,「比海水還鹹」,才發現奶粉有問題。

北院最後辯論庭時,鄒雅婷全盤認罪,供稱因難忍緗緗母親多次責罵她的小孩,還懷疑她剪破衣服、把趴趴熊玩偶丟陽台外遮雨棚,而起意報復,加鹽只是想讓緗緗拉肚子,沒想到會奪命。

據了解,審理期間緗緗父母搬離緗緗的新北市蘆洲阿嬤(鄒雅婷婆婆)住處至台北市,離開傷心地;阿嬤今年六月過世後,鄒女一對子女由公公帶,在外租屋的鄒夫每天回老家看小孩,孩子至今以為媽媽只是出國,不知家中發生人倫悲劇。

變更法條論刑 檢:不能接受 強調鹽對新生兒是「毒藥」 鄒女有不確定殺人故意

對於鹽奶殺嬰案一審法官不認為是殺人案,台北地檢署昨指出,鹽對於不會表達、求救的新生兒而言就是「毒藥」,而且緗緗僅三個月大,體內測得的鈉離子濃度居然破表,「緗緗必死無疑」,鄒女有殺人的故意,檢方無法接受法院變更法條。

強調新生兒不會表達、求救

北檢公訴檢察官林禎瑩表示,台北馬偕醫院今年九月回函給法院的檢驗報告指出,新生兒體內鈉離子濃度的正常範圍是每公升一百卅四至一百四十六毫莫耳(化學一種通用濃度單位),高於一百六十就屬嚴重高血鈉,緗緗第四次送醫時,測得數值為破表的二百廿四,實際數值可能更高,「緗緗必死無疑」。

她說,檢方原以為這是將鄒雅婷以殺人定罪的重要關鍵報告,但法院的判決認為,鄒雅婷摻入的精鹽與海鹽,均為日常生活用品,並非鄒女刻意準備。

檢方對此指出,嬰兒與成人不同,成人吃太鹹可以喝水,新生兒不會開口討水喝,且嬰兒若喝太多水,也可能水中毒,「鹽對器官發育尚未健全的嬰兒而言,就是毒藥」,鄒女身為人母,應該知道這個常識。

殺人罪論刑最貼近犯罪事實

檢方說,北院雖判鄒女廿年徒刑,比某些殺人案判得還重,但癥結點在於「犯意」,鄒女有「不確定殺人故意」,才是最貼近此案的犯罪事實,應以殺人罪論刑。

法院認定,緗緗去年八月二十日出生,鄒雅婷從去年九月十八日至十月十五日間,四度在奶粉中加鹽,並用杓子攪拌均勻掩人耳目,前三次緗緗都發燒掛急診、住院,每次剛出院,鄒雅婷又在奶粉中摻鹽。

十月十五日最後一次,鄒女因她的兒女又被緗緗母親責罵,氣得「加倍奉還」,在奶粉中各加一手掌的海鹽與精鹽,加倍重鹹,終令緗緗病情加劇,十一月十五日因「極致高血鈉症」,造成缺氧性腦症,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奶粉為何是鹹的?起初大家都摸不著頭緒,當時剛好爆發大統長基黑心混油案,緗母憤而出面開記者會,指控某奶粉大廠的奶粉有毒,檢警介入調查,才查出是自家人暗中動的手腳。

(自由時報)
--
「無法令人同情」…鹽奶案 大伯母判20年

「大伯母」鄒雅婷與陳姓女子妯娌不和,在陳女生下女兒不久,四次在女嬰奶粉中摻鹽,被檢方依殺人罪嫌起訴;台北地方法院認為,她與陳女無深仇大恨,沒殺嬰動機,摻鹽是想讓女嬰拉肚子,讓陳女體會蠟燭兩頭燒的滋味,昨天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死罪判刑廿年。

合議庭認為,鄒雅婷不理性化解妯娌心結,反而對毫無抵抗能力的新生兒報復,無法令人同情,因此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加重其刑。

羈押在看守所的鄒雅婷沒到庭聽判,她的辯護律師周武榮說,尊重、理解法院的判決,但遺憾無法說服法官從輕量刑,廿年徒刑對鄒雅婷太沉重,將上訴爭取減輕。台北地檢署表示,待收到判決書後再決定是否上訴。

判決指出,鄒雅婷(卅三歲)是緗緗母親陳姓女子的大嫂,因前年底家中陸續發生孩子衣服被剪破,布偶遭人丟棄等不明事件,鄒女懷疑是陳女所為,心生不滿及猜疑,先以小叔隱瞞五十萬元會錢一事,挑撥陳女與小叔感情未果後,去年五、六月間對方懷孕期間,鄒女潛入陳女房間,在床架釘上兩根鐵釘洩憤。

由於陳女前年底懷孕後,曾多次因鄒女的孩子哭鬧而大聲喝斥,致鄒女怨懟加深。緗緗去年八月間出生後,鄒女便先後四次在女嬰奶粉中摻入海鹽、精鹽,意圖讓緗緗拉肚子報復;前三次只摻入一個手掌(約卅公克)的鹽,都造成女嬰高燒送醫,經住院治療後痊癒返家。

去年十月十五日,鄒女因不滿陳女再次喝斥她孩子,第四次在奶粉中摻入海鹽及精鹽各一手掌的量,結果緗緗送醫住院後,因高血鈉症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去年十一月十五不幸死亡。

(聯合報)
--
鹽奶殺嬰案 狠伯母重判20年

去年震驚社會的鹽奶殺嬰案,台北地檢署依殺人罪將女嬰大伯母鄒雅婷起訴,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鄒雅婷因與緗緗生母相處不睦、妯娌不和,就在緗緗奶粉中摻鹽報復,造成高血鈉死亡,但無殺人犯意,改依傷害致死罪,重判鄒女有期徒刑最高刑度20年。

律師:判20年太重了

本案是首例在奶枌摻鹽導致女嬰死亡案,在押的鄒雅婷未到庭聆判。她的律師周武榮說,改用傷害致死罪判刑是正確的決定,但判到有期徒刑最高的20年徒刑「有點沉重了」。不管判決結果如何,鄒雅婷都想對緗緗的父母說聲對不起。

他表示,未來會上訴,爭取高院法官認同,讓刑度能降低,鄒女才能早日出獄,用餘生努力工作,賠償緗緗的父母。

本案發生在去年11月,3月大的女嬰緗緗,因高血鈉症死亡,檢方追查後,認為鄒雅婷因與緗緗生母妯娌不合,就在緗緗奶粉中摻海鹽、精鹽報復,導致緗緗死亡,依殺人罪起訴鄒女。

台北地院審理後,合議庭認定,鄒雅婷的犯案動機起因於2012年底,鄒發現子女衣服被剪、女兒趴趴熊被丟,懷疑是緗緗生母陳美蓁所為,因而對陳產生不滿和猜疑。

報復嬰兒 從重量刑

合議庭認為,從相關事證來看,鄒女是因和陳女間的妯娌關係,平日相處不睦、生活發生誤會,產生怨懟,才萌生報復念頭,並沒有殺人犯意,因女嬰身體未發展成熟,對鹽分耐受性低,致發生死亡結果,應變更起訴法條。

法官考量鄒女不用理性方式化解妯娌間的心結,竟用持續加鹽在奶粉的方式,報復在毫無抵抗能力的新生兒身上,行為無法引起一般人的同情、憫恕她的所作所為,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死罪,從重量處20年徒刑。

4次摻鹽 最後1次下重手

國內首例奶粉摻鹽「殺人」案,北院未依檢方起訴的殺人罪判決,在於合議庭認定鄒雅婷和女嬰及生母都無深仇大恨,沒有殺害女嬰的動機。且鄒女4次摻鹽,前3次緗緗因此送醫,都能痊癒,因此鄒女的目的並非為了殺害女嬰。

刑法殺人罪,可判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傷害致死罪,則可判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另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須加重一半刑度。法界人士說,鄒雅婷判到「滿貫」的20年徒刑,可說和現行不判死刑或無期徒刑的殺人罪刑度相當。

判「滿貫」20年警世

北院變更殺人罪起訴法條,改依傷害致死罪判刑,主要關鍵在合議庭歷經10個月的審理後,從犯罪動機、目的和採取手段,認定鄒女沒有殺人犯意。

合議庭認為,鄒女懷疑緗緗生母陳美蓁剪破她小孩衣物、丟棄女兒布偶,及看見多次喝斥她子女,才對陳女懷有不滿、猜疑之心,並因這些事未能獲妥善處理而加深怨懟,其犯案動機,確因對陳不滿,為求報復和發洩。

另緗緗是嬰兒,不可能與鄒女結怨,以現有證據,難認定鄒女與陳女母女間有深仇大恨,而要致緗緗於死地不可的動機。

氣憤加碼摻鹽致死

再從鄒女4次摻鹽手段來看,前3次緗緗雖因此送醫,但都能痊癒返家,顯見依緗緗的年紀、身體狀況,前3次在奶粉中加入的鹽量,不足以致死,目的並非殺死緗緗。

至於第4次摻鹽加倍,應是當時鄒女看見陳女責罵她的子女,一時氣憤才從前3次都加一手掌的量,增加到兩手掌鹽量,導致發生死亡結果;或認為前3次都就醫無礙而持續加鹽。

合議庭認為,若有殺人故意,大可在第1次就加入第4次所加鹽量或更多,或用其他舉動加害,但她沒有這樣做,所加兩種鹽,都是國人日常生活所用,非刻意準備,難以其犯案手段,認定有殺人犯意。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0-29/Clipping/656/B08A00_T_01_03.jpg

(中國時報)
--
2學童玩火 險燒貨車

新北市土城區上週日午後,接連傳出鐵皮工廠大門與貨車門把被塞入衛生紙點火的火警,幸無人傷亡,警方追查貨車縱火案,赫見是2名國小生所為,2人說,因好奇、無聊才玩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嫌隨案護送少年法庭,法官審理後責付家長。

據悉,因2起火警發生地點相距不到700公尺,警方懷疑鐵皮工廠大門火警也是2人所為,但沒有證據,只能繼續偵辦。

(自由時報)
--
殺警案提訊 3嫌躲媒體

台北地檢署偵辦信義分局刑警薛貞國命案,昨提訊在押的25歲嫌犯陳致霖、22歲洪翊與19歲張家瑋,做案情釐清及確認彼此聯繫網絡,囚車下午1點抵達北檢,3人均刻意躲避媒體鏡頭,低頭快步走進北檢。

檢警調查,案發當時,洪翊涉嫌將薛貞國拉出ATT 4 FUN一樓大廳,並出拳毆打其頭部;張家瑋涉嫌拿起紅絨柱砸向倒地的薛貞國;陳致霖則遭其他共犯指證涉嫌重大。

檢方上週開始陸續提訊主嫌蕭叡鴻、曾威豪、劉芯彤、周譽騰、郭士均等5人,加速偵辦進度,案發至今警方已拘提64人,收押17嫌,今還將提訊馬寅紘、王培安等4嫌。

(自由時報)
--
租霸2港女將境管5年 台灣房東可鬆口氣

被香港網友批為「香港之恥」的「港妹破壞2人組」曾麗雲、邱曉彤,今年初來台觀光,冒用學生身分在台北市租屋,竟惡搞租屋處,將經血衛生棉疊成小山,遭台北地院判刑5月;據悉,2女已服刑期滿,移交宜蘭收容所安置,預定下月4日遣返香港,未來將被境管5年,台灣房東可以暫時鬆口氣。

今年1月18日,20歲曾麗雲及19歲邱曉彤,持觀光護照入境後,利用友人的學生證在台北市大安區租屋惡搞,另涉及多起竊案,今年5月,被依偽造文書、侵占、竊盜等罪,各被判刑5月、易科罰金15萬元。

2女在台期間,趁逛士林夜市時,順手牽羊偷走店家的帽子,還在台北市夜店「HIVE」偷包包,直到租屋惡搞劣跡鬧上媒體版面,「紅遍台港」後,又變裝、染髮逃到台南避風頭,卻不改惡搞本色,繼續破壞旅社房間。

今年3月16日,2女被台北地檢署責付移民署台北市專勤隊收容,並在6月17日發交宜蘭監獄執行,曾、邱所涉2起竊案,分別被判刑65天、70天,直到本月19日、24日,才分別服刑期滿,解送至宜蘭收容所等候遣返。

北檢統計,扣除2女發監執行天數,截至11月4日遣送出境為止,曾、邱各被收容108天及103天。移民署昨表示,2女來台涉犯我國法律,依移民法相關規定,將境管5年,等時效結束才能再申請入境,且將從嚴審核。

(自由時報)
--
萬大樹林線中和站動工 綠批又來騙票

行政院長江宜樺、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共同出席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LG06站(暫名中和站)動土儀式,朱立倫表示,「萬大—樹林線」串連多條捷運,動工象徵大台北區捷運路網向前邁進一大步。

不過出席活動的中和區議員江永昌表示,這條路線在新北共有五個站,LG06站體因與環狀線第一階段交會,有其迫切性,才獨立開標先發包,市府不該以偏概全,「捷運進度一小步、選舉宣傳一大步」,呼籲選民不要被蒙蔽、騙票。

朱立倫、郝龍斌、江宜樺在致詞時互相拉抬,朱立倫感謝中央在三環三線每一階段的支持,以及台北市長郝龍斌合作推動新莊線、頂埔線通車;郝龍斌、江宜樺則肯定新北市推動三環三線的高效率。

交通局指出,萬大中和樹林線由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出發,沿路經過萬華、到新北市永和、中和、再連接到土城、樹林,總興建經費約新台幣七百七十七.八一億元,第一期工程預計一○七年完工通車。

昨天動工的是第一期工程中的「 LG06站(中和站)」站體工程,位於中和區連城路與景平路口,深入地下四層,是萬大線開工首站,也是萬大線全線開挖最深的一站,工程經費約新台幣十四億元,未來將與環狀線中和站(Y11)交會,兩者以地下通道連接,類似台北市的忠孝復興站,不用出站即可站內轉乘。

(自由時報)
--
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 動工

新北捷運三環三線的第二環「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昨天動工,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萬大線的中和站未來將與環狀線中和站進行站內轉乘,高架捷運轉地下捷運,讓新北市出現另一個忠孝復興站。

萬大線全長九點五公里,全線共設九座車站、一座機廠,興建經費約七百七十七億八千萬元,預計一○七年第一期工程完工通車。

朱立倫說,新店溪南北兩岸的雙北生活圈已密不可分,雙北市跨新店溪每天都有龐大的通勤車流,萬大線的動工對新北市非常重要。

他表示,藉由萬大線的串連,未來有助於疏導台北市萬華區與新北市中和區、永和區、土城區交通。

通車後,中和高中至中正紀念堂僅需十七分鐘,未來還能夠到達樹林、轉乘至迴龍。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出席動土時表示,「萬大—中和—樹林線」是他在立法院備詢時,被問到最多次的捷運路線,讚許朱立倫有遠見,首任市長就提出三環三線構想,「萬大─中和─樹林線」是其中一部分,三環三線「說到做到」。

「這裡上下班堵車好嚴重」,住在新北中和連城路的蘇先生表示,該路段是通往台北古亭等地方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尖峰時刻就塞車,期待捷運能早日完工。

附近居民劉小姐說,昨天才知道這邊要蓋捷運,期待捷運進駐後,能讓中和經濟更繁榮。

(聯合報)
--
捷運萬大線中和站 正式動工

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28日上午舉行LG06站(中和站)動工典禮,行政院長江宜樺、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共同出席動土典禮,新北市交通局長趙紹廉表示,完工後的LG06站宛如新北市的「忠孝復興站」,象徵雙北交通生活圈更進一步結合。

萬大-中和-樹林線全長9.5公里,全線共設9站、1座機廠,總興建經費約777.81億元,第1期工程預計2018年完工通車。萬大線於新北市境內共有5站,昨日動工的是第1期的「LG06站(中和站)」站體工程。

江宜樺表示,萬大線是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被問到最多的捷運路線,此路線貫穿雙北市人口稠密區,完工後更有助於雙北市的交通。他說,台北捷運代表生活品質提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當交換教授時,還有研究生以台北捷運為題目,肯定工程品質,揚名國際,堪稱台灣之光。

朱立倫指出,郝龍斌除了在台北市推動信義線、松山線外,也與新北市合作,全力推動三環三線,包括去年6月新莊線全線通車,頂埔線今年底完工後,預計明年通車,另外,機場捷運線從台北火車站至三重站部分也將完工,全線至桃園預計明年貫通啟用。

朱立倫強調,萬大線動工對於新北市民而言相當重要,在新北市內共有5站,通車後從中和高中至中正紀念堂僅需17分鐘,預估每日運量可達24.7萬人次,民眾期盼盡快通車,但市府仍會重視施工品質,降低對周邊居民生活與交通的衝擊,讓捷運帶動地方繁榮發展。

趙紹廉表示,萬大線的LG06站與環狀線Y11交會,兩者以地下通道連接,民眾可於高架環狀線的中和站直接搭電扶梯從地上5樓至地下3樓,透過地下通道轉乘萬大線,這種不用出站即可從高架轉地下段的模式,讓LG06站宛如新北市的「忠孝復興站」。

趙紹廉亦強調,施工階段將再視現場情況機動調整,務必將影響市民的程度降到最低。

(中國時報)
--
惡犬咬郵差事件 桃園最多

狗咬郵差頻傳,呼籲飼主「管好愛犬」!

台南一名郵差日前送信到「家有惡犬」的民宅,拿出自備防狗棒卻惹惱飼主而遭毆傷,中華郵政昨日罕見發布新聞稿,呼籲全國民眾「管好家犬」。

中華郵政呼籲飼主管好家犬

中華郵政統計,平均每年有五百多名郵差被狗咬,甚至曾有一年創下四十二名郵差因被咬而請公傷假紀錄。郵政工會建議,應為郵差加保「狗咬險」,並且有權拒絕送信到「惡犬宅」。

台南一名黃姓郵差,二十四日送信途中遇民宅大黑狗,只因隨車帶著防狗木棍趕狗,卻遭養狗飼主毆打,迄今傷重、無法回到工作崗位;中華郵政昨譴責暴行,強調將代聘律師協助受傷郵差循法律途徑爭取公道。

中華郵政郵務處投攬管理科科長林煌城說,郵差雖被譽為「綠衣天使」,但似是家犬、野犬的眼中釘,全台九千五百多名郵差,幾乎都有被家犬、流浪犬追趕的經驗;一○一年發生五九六件咬傷事件,去年四九二件,今年一到九月則已有三五○件,每年都有三、四十人因被咬傷而須請公傷假休養。

允許帶驅狗棒自我防衛

統計近年狗咬郵差事件,郵政管轄區前三名分別為桃園、台中、三重。三重一名郵局主管表示,三重工廠及老舊社區多,幾乎所有郵差都有被狗咬的經驗,已造成郵差極大心理負擔,若被狗追造成車禍更危險。

林煌城指出,狗狗危機嚴重影響到郵遞服務,目前允許郵差,若投遞途中遇狗攻擊,可被動採取適當防衛措施。北部某郵局主管表示,防狗標準流程包括可攜帶驅狗棒自我防衛,但千萬不能攻擊狗狗,以免引起飼主不滿。

工會建議加保狗咬傷害險

郵政工會理事長鄭光明表示,公司應給予更多保障,建議為郵差加保狗咬傷害險,若民眾持續縱容惡犬傷人,郵差有權拒絕遞送郵件。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林宗毅則指出,若遭家犬咬傷,受害者可依民法向飼主究責求償。在動物部分,依據動保法第七條,飼主應防止其飼養動物對他人健康生命、自由及財產無故造成損害;若屢勸不改,且查證無故造成傷害,則可沒入其動物,送進各地收容所開放認養、甚或人道處理。

畜牧處也呼籲,飼主應對寵物善盡管理責任,較具攻擊性的動物外出時,或許可增加戴口罩、繩套等防護措施。

曾被狼犬咬傷腿 女郵差隨身帶棍防衛

郵差與狗的戰爭,似乎從沒停過。根據中華郵政統計,每年至少有五百多位郵差被狗咬傷,近年更屢屢出現「重大」咬傷事故;中華郵政在招才簡章中言明,犬隻攻擊是職業風險之一,內部還有「人狗相處準則」。

備有人狗相處準則

近日,台南市一名黃姓郵差於送信途中,為驅趕一隻作勢要攻擊的中型黑狗,與飼主發生口角、進而遭毆,導致牙齒斷裂、眼睛挫傷。

今年四月初,台南女郵差王瓊霞被未繫狗鏈、戴嘴套的混種狼犬咬傷,雙腳鮮血直流,台南地檢署依過失傷害罪起訴飼主。她先前受訪時心有餘悸地說:「當時覺得命快沒了!恢復送信工作後,車上會備妥棍子,隨時自我防衛。」

六月間,屏東縣內埔郵局郵差鍾毓政送信到一處農舍時被狗追趕,由於當時狂犬病升溫,鍾很怕被狗咬傷,隨手撿起一根水管朝狗揮去,沒想到擊中狗的鼻子要害,狗狗送醫不治,雙方以三萬八千多元和解,但郵局認為不該私了,下令要求所有郵差,往後一律由郵局出面處理;鍾毓政昨低調不願再提,也拒絕受訪。

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則提醒,狗有地域性,從家門到巷子口,只要外人侵入,就會產生警覺或防禦行為;狗又喜歡追逐移動物體,所以郵差放信沒事,騎上機車移動卻可能被狗攻擊。此外,台北市已通過自治條例,寵物外出要繫繩,否則可開罰。

(自由時報)
--
郵差怕怕 今年350起狗追咬

中華郵政統計,今年迄今,郵差遭狗追咬的案例超過三百五十起,雖然比往年降低,但日前台南郵局有一位郵差因用棍驅狗,遭飼主打傷。中華郵政表示將找律師為員工討公道;並重申郵差「用棍時機」:不准主動打狗,但若遭狗攻擊,自己也不能受傷。

狗可說是郵差的「天敵」,郵局在舉辦外勤招考時,還會特別在簡章上註明要有「犬隻攻擊的應變能力」。中華郵政最新統計,二○一一年郵差遭狗攻擊件數約五百件,二○一二年五百九十六件,都已較五年前每年約八百件減少許多;但犬隻攻擊已影響郵差投遞服務,也造成郵差工作時極大的心理壓力。

中華郵政表示,近年要求各地郵差通報送信路線是否有野狗出沒,以及有攻擊傾向的家犬。

若野外有野狗群聚出沒,會通知環保單位;若家犬比較兇,會與飼主溝通,請其在郵差送信時約束好愛犬。郵差若到偏遠地方送信,會隨身帶棍棒防衛。

不過,中華郵政郵務處強調,遇到犬隻,棍棒只是防衛、阻擋功能,絕對不允許主動攻擊野狗或家犬。但是如果犬隻撲上來攻擊,允許郵差採取適當防衛措施,不能讓自己受傷。

郵差間彼此也會口爾相傳一些「防狗小撇步」,像是不要直視狗的眼睛,遇到狗生氣低吼時,不要跑,而是慢慢離開,才能避免攻擊;也有人隨身攜帶犬隻不喜歡的薄荷腦香包,以氣味驅狗。

(聯合報)
--
全台不到30尾 保育魚類蘇眉魚吃下肚

全台剩不到卅尾的保育類動物「蘇眉魚」又少了一尾!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日前接獲檢舉,指士林區士東市場一名魚販竟販賣保育類野生動物蘇眉魚,動保處及警方趕往現場,僅剩下魚頭,瀕危魚種竟淪為盤中飧,十分誇張、可悲。

北市市場販賣 警趕到時只剩魚頭

蘇眉魚的學名為「曲紋唇魚」,又稱龍王鯛或拿破崙,是墾丁海域最大型珊瑚礁魚種,最大可長到二公尺、體重兩百公斤以上,因體型大、肉質鮮美,常遭捕捉,導致銳減,聯合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二○○四年將該魚種列為瀕危物種,農委會考量全台野生蘇眉魚可能剩下不到卅隻,也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七月一日起公告將其列為珍貴稀有(Ⅱ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今年六、七月間,蘭嶼、屏東紛傳有民眾捕殺蘇眉魚,還在臉書PO出照片,引發網友撻伐,甚至在農委會公告七月一日起禁捕蘇眉魚,竟有漁民在保育令生效前一天下海獵捕,海產店還將照片PO網,惹出爭議。

列珍貴稀有動物 7月起禁捕

北市動物保護處昨說,本月廿五日接到檢舉,指北市士林區士東市場一名魚販在賣蘇眉魚,經會同警方前往,現場只剩魚頭,魚販被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法辦,這也是動保處首次查獲蘇眉魚遭販售的誇張案件。

該魚販指魚原重約十二公斤,僅剩的魚頭重約七.四公斤,自切口起算至魚唇長約卅四公分,推估該魚體應算是「青少年時期」大小而已,原本還有一段大好時光可以優游海洋中,卻淪為餐桌上的料理。

魚販未透露來源 也不知是保育類

北市警士林分局蘭雅派出所表示,魚販供稱,蘇眉魚是從其他地方買來的,但未透露具體來源,還說並不知道這種魚是保育類魚種。

動保處技正陳以詮表示,已列為禁止捕捉的保育類動物,無論是否知情,都不得公開展示或販售,蘇眉魚屬於第二級保育動物,依法可罰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卅萬至一百五十萬元罰鍰。

(自由時報)
--
化學品登錄標準 我比歐盟寬鬆千倍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昨突襲環保署,並掛布條抗議,指年底即將上路的化學品登錄標準比歐盟寬鬆百倍,恐成為安全管理漏洞;事實上,根據八月底草案內容,我國標準最高,竟比歐盟寬鬆千倍。環保署則回應,草案考量國內企業規模不如國外,才未比照歐盟標準,但保證年底推出時會更嚴格;對此學者批評,「環保署又不是經濟部」,應站在保護民眾立場比照歐盟辦理。

環團突襲環署 學者籲勿只重視廠商

根據環保署在八月底預告的「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草案,業者每年製造或輸入化學物質達一萬噸以上,應提出環境、健康危害及暴露風險評估;「綠色和平」污染防治專案主任賴倩如表示,歐盟REACH法規規定,只要每年輸入超過十噸,就要進行評估,質疑:「為何歐盟可以做到,台灣不行?」

環保署環管處副處長陳淑玲坦言,草案部分登錄級距的標準,確實與歐盟相差千倍,主要考量為國情不同,國內企業規模及可供檢測的實驗室較為不足,但在蒐集各界意見後,保證「十一月下旬推出的修訂版會更嚴格」。

「環保署又不是經濟部。」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台灣人口稠密,標準應比歐盟更嚴,而非站在廠商的角度考量;他認為,草案標準「完全不合理」,國內很多專家可以做檢測,環保署應以保障環境與消費安全為第一考量,比照歐盟標準修正草案。

(自由時報)
--
播佛曲侵權 宗教音樂協會要禮儀業者付費

告別式上播放的佛曲,可能侵犯了著作權。擁有五千多首佛曲音樂著作財產權的「中華國際宗教音樂著作權協會」,控訴全台殯葬業禮儀用樂,疑侵害佛曲音樂著作權。協會稱已蒐證500件未授權而使用的佛樂,將寄出存證信函,要求付費。

高雄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巫進明表示,業者並非抵制,但希望有完整的法源依據。之前因公播收費之事而上法院,有些是家屬自備的,為何要業者付費?

大眾國際公播集團總經理林偉斌表示,全省殯葬業者侵權無償使用佛曲,如以每場兩千元授權費用計算,每年約五萬場,十年間金額高達數十億,壓縮音樂創作者生存空間。

妙蓮華執行長劉紹傑指出,人員前往殯儀館蒐證時,多次遭到禮儀業者惡言相向,甚至還爆發推擠衝突。禮儀社使用未授權的佛樂違規使用的情況相當嚴重,為了保障創作人的權益,協會決定蒐證,保護著作權。

保二總隊刑警大偵三隊指出,佛教音樂與其他類型音樂同樣受著作權法保護。若未取得授權,公開播送、上映、演出、傳輸,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75萬元以下罰金。

(聯合報)
--
告別式播佛樂 要收2000元

在喪葬場所播放「大悲咒」等宗教歌曲,因涉及著作權法要收費了。版權公司說,全場應收2000元,若殯葬業者不繳,要到法院告侵犯公共播放權;殯葬業者說,若法律有規定,會向家屬收費後繳給出版公司,也就是喪家未來要多出這筆費用。

版權公司 硬起來

大眾國際公播集團總經理林偉斌28日指出,集團擁有至少9成佛教音樂版權,約5000多首歌曲,全台殯葬業者公播侵權無償使用,10多年已造成著作財產權人數十億元損失。

林偉斌說,在喪葬場所為往生者播放的宗教音樂都是有版權需付費,但與殯葬業者洽談時都被拒絕,甚至還出言恐嚇,在蒐證時也遭推擠等阻擋,集團聘請律師,已蒐集全台500多家殯葬業者,將寄出存證信函,若再不繳費,將以侵犯公共播放權等提告,最高可處3年以下刑期或75萬元易科罰金。

殯葬業:喪家付費

高雄市葬儀公會理事長巫進明表示,有時喪家自備CD或錄音帶,出版業向殯葬業收取費用顯然不合理,如果為殯葬業提供,若法律有規定,將向家屬說明,請喪家自行繳費,或由殯葬業者代繳後再向喪家收費。

巫進明說,目前殯葬業包辦往生者的費用,並未收取宗教歌曲費,出版業要收,最後還是喪家使用者付費。不過,李姓民眾認為,殯葬業者已經包套了,若播放宗教音樂要錢,應由殯葬業吸收,不能轉嫁到喪家身上。

4年上百件侵權案

殯葬業者估計,全台1年告別式約有7萬場,高雄市去年就有將近2萬場,1場2000元,收費起來是筆可觀的數目。

中華民國宗教音樂著作協會日前指出,葬儀業者承攬喪葬時,若使用擁有著作權的音樂,都應取得授權並支付版權費。該協會稱,過去4年來已舉發上百件違反著作權案件。

(中國時報)
--
學生輔導法三讀 每校至少1輔導師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學生輔導法,將軍事及警察學校納入,國中小及高中每校至少置一名專任輔導教師,落實校校有輔導老師,將學生輔導三級體制入法。

學生輔導法規定,學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發展性、介入性或處遇性三級輔導。國民黨立委蔣乃辛表示,民國100年曾修正國民教育法第十條,將專任輔導教師編制法制化,但只針對國中和國小,不是校校都有輔導老師。推動學生輔導法,目的就是讓專業輔導老師協助國中、國小,而且包含高中、大學以上學校都必須編制足額輔導老師和經費。

(聯合晚報)

生活

台鐵車票全面改QR感應 傳統背磁式棄用 進站更快更省人力

「滑經濟」時代來臨,台鐵票務系統最快今年底進行重大改革,現行每天賣三十多萬張背磁式車票將走入歷史,全面改採QR Code車票,進站搭車只需感應QR Code,不需將背磁式車票丟入驗票閘門感應、或由人工驗票,平均進站時間將低於現在的零點七秒。

台鐵現以背磁式車票為主,民眾到超商購票拿的QR Code車票則需走人工驗票閘門,據台鐵調查,目前旅客搭乘列車利用「網路和電話訂票」買票者,較「直接車站窗口購票」多出約四成,利用網路和電話訂票後,有三成四的人會到超商取票,且以學生最多。

最快後年建置完成
台鐵說,目前最大宗客群是學生,加上滑經濟時代來臨,且QR Code車票成本比背磁式車票低,未來票務改革將以推展QR Code車票為主要方向。
台鐵表示,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推第四代電腦售票系統招標案,據招標規劃,未來台鐵車票將全面改為QR Code車票,閘門也將裝設QR Code感應器,不但背磁式車票走入歷史,民眾搭車方式也將出現變革,只需感應車票條碼即可過站,通關速度加快,每人過閘門速度將低於現在的零點七秒,該案最快後年可建置完成。至於將來通關可多快,要視未來得標的設備規格而定。
台鐵說,未來推動QR Code車票後,不再需人工驗票閘門,但仍將保留人力服務旅客,人力將不會縮減。
另因目前已有許多民眾持超商版的QR Code車票,台鐵已著手評估是否可提早建置QR Code感應閘門,讓超商車票可先上路使用,若可提早,最快有機會明年上路。

「盼能持手機感應」
民眾鄭先生則說,要等到後年太久了,高鐵已可用手機刷QR Code過站,盼台鐵盡快讓民眾拿超商版車票或持手機感應進站。

台鐵車票變革規劃表
★現行:背磁式車票為主,過閘門採吃票和吐票通關
★未來:車票將全面改QR Code車票,感應QR Code條碼就可過閘門
★效應:過閘門速度將比現的0.7秒快
★時程:後年

(蘋果日報)
--
日本進口茶點 明年納輻射檢測

日本福島核災後,食藥署針對日本輸台生鮮冷藏蔬果、活生鮮冷藏水產品等八大類食品,進行邊境逐批查驗輻射量,昨食藥署再預告新規定,將擴大管制範圍,明年起茶類製品、糖果、餅乾等食品,進口時須檢附日本官方產地證明、輻射檢測報告,才能申報查驗。

「未必能有效把關」
之前外界曾屢屢質疑,政府對日本進口食品把關太鬆散,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薛復琴昨說,八大類食品逐批查驗至昨為止,已查驗逾六萬件,其中兩百零四件驗出含微量輻射,但都未超出台灣和日本標準。明年新制上路後,茶類製品、糖果、餅乾等食品要進口,進口商也須檢附日本官方產地證明、輻射檢測報告。
主婦聯盟祕書長賴曉芬批評,今年五月台日交流合作協定已討論擴增茶類製品等,當時就說五月底會預告,但延宕至今,且報驗資料都是廠商自己寫,新規定未必能發揮把關效果。

(蘋果日報)
--
傻眼!高鐵對號座 走道擠滿人

國慶連續假期返鄉、出遊人數多,有民眾假期最後一天搭乘高鐵北上,卻發現過了台中以後,竟然連對號座車廂的走道都擠滿人,連想穿過走道上廁所都寸步難行,一度以為高鐵開始賣站票;接下來的元旦四天連假,出遊返鄉人潮可能更多,台灣高鐵公司表示,未來連續假期,會加開全車自由座的加班車。

黃小姐指出,她國慶連假收假日當天購買標準車廂對號座,搭乘15時54分從左營發車,沿途只停靠台中、板橋與台北的北上直達車,沒想到抵達台中後車廂內湧入很多人,車廂走道就擠滿人直到抵達台北站。

黃小姐說,她經常搭乘高鐵,印象中之前沒發生過這樣的狀況,還以為高鐵開始賣站票,但搭車過程沒看見高鐵人員前來處理。她表示,連續假期搭車人多可以理解,但高鐵應該維護購買對號座位乘客的權益,畢竟去年底高鐵才漲價,如今碰到連續假服務品質就打折,很難讓消費者接受。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國慶收假日當天高鐵乘車人數為21萬9000多人次,僅次於清明連假的23萬人次,是今年的第二高紀錄,經詢問該班次列車長後,確實曾通報人潮眾多,臨時開放「車廂間通道」讓自由座旅客站立,結果出現購買自由座民眾,到對號車廂內站立的狀況;雖然列車長曾多次勸導,但民眾配合度不高,已經向投訴乘客表達歉意。

若緊急煞車站客安全?

台灣高鐵表示,未來將進行車站人潮管制,一旦發現購買自由座旅客過多時,會進行閘門人潮管制,也會開放車廂間通道讓自由座旅客站立,紓解自由座車廂內過於擁擠的狀況。

另外,高鐵行車速度快,但連續假日越來越多民眾買自由座站著搭高鐵,外界擔心一旦有突發狀況會不會有危險;台灣高鐵公司表示,高鐵有參考日本新幹線系統,由列車自動控制系統 (ATC)設定運轉安全距離,如遇緊急狀況,會在兼顧列車安全防護與旅客舒適度前提下減速後停車,不會因緊急煞車影響站立乘客安全。

另外,高鐵從去年起,周一至周五上班日尖峰時段部分車次,增加自由座車廂至4節,未來也會機動調整自由座車廂數,減少無座位站立情況。

(聯合晚報)
--
站票擠爆對號車廂 高鐵太瞎了

「很瞎耶!」高鐵自由座旅客滿到對號座車廂爭議頻傳,國慶連假時再度發生,引發旅客不滿。高鐵方面表示,當日旅客量創歷年第2高,因應元旦連續假期來臨,高鐵將於車站閘門口進行數量管制,同時也開放12節車廂的車間通道,讓自由座旅客站立及隨機加開全車自由座列車。

3步驟因應出遊高峰

有旅客向高鐵投訴,國慶連假收假日搭車北上時,分明是坐在不可站人的對號座車廂,但自由座旅客竟多到擠進對號車廂,身旁走道擠滿人,連想穿過走道入廁都寸步難行,不滿多花錢、服務品質卻打折扣。

高鐵公關王平宇表示,當日旅客量達21萬9000人次,是2007年通車營運以來第2高峰,僅次今年清明連假收假日的23萬人次,當天列車長有勸導,但因人潮實在多到動彈不得,效果不佳。

元旦連假即將來臨,跨年出遊高峰再成挑戰。王平宇指出,因應連假將祭出3步驟把關,一旦發現自由座旅客過多,將於車站閘門口進行數量管制;為消化旅客,也會開放12節車廂的車間通道,讓自由座旅客站立,一列車載客量可從989個座位提升到近1300人;另會在尖峰時段隨機加開全車自由座列車。

影響乘坐品質應退費

此外,高鐵從去年起,周一至周五上班日尖峰時段部分車次,已增加自由座車廂至4節,未來會機動調整自由座車廂數,減少無座位站立情況,另後年也將有新車加入營運。

針對高鐵管控作法,民眾林先生認為,「開放車間通道」十分不妥,因只要開放一點小空間,大家就會取巧進車廂,「一個擠一個,塞得滿滿,到時又說勸導不動!」林先生說,多花錢購買對號座位就是為舒適乘坐環境,高鐵若無法維護服務品質,就應退費給旅客。

學者建議:增開班次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副教授鄭永祥指出,高鐵今年接連出現營運以來最大旅客量,可見民眾旅運需求增加,明年連假多達7個,勢必對高鐵造成挑戰。

鄭永祥認為,「增開班次」是首要任務,再者應利用更大折扣的差別票價移轉尖峰人潮。「高鐵若不從根本之道解決,這類狀況只會一再發生。」

(中國時報)
--
非國定假 9合1選舉日沒補假

11月29日、九合一選舉日,勞工不補假。勞動部發布解釋令指出,選舉日的放假,僅適用當天有工作的人,讓他們可以免除工作去投票,但當天原本就休假的民眾,無法額外再補1天。

勞動部今年中旬宣布,明年起勞工比照公務員放假有「小確幸」,休息日若遇國定假日,將一律補休,勞工明年可望「補回」6天假期,全國694萬受雇勞工都可受惠。今年選舉日正好遇周六,不少民眾致電勞動部詢問選舉日是否也能補假。

勞動部解釋,選舉日是《勞基法》施行細則規定應放假的日子,但這天是給有選舉權、且當天有工作的人,讓他們可以免除工作去投票。但這一天只要過了就沒有意義,對於當天原本就休假的民眾來說,本來就不需工作,因此若休息日遇到選舉日,不能額外再補1天休假。

勞動部已發布的解釋令指出,「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各類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不屬於國定假日補假範圍。

(中國時報)
--
50元內通行費 勸導2次再罰

交通部高公局後天(31日)將寄出首批通行欠費罰單,約12萬6000張罰單中,有超過一半欠費低於新台幣50元,高公局考量「欠20、30元就要罰300元」不太符比例原則,昨宣布將給每輛車2次勸導機會,勸導期滿持續不繳才開罰,首波開罰對象中約有2萬6000車主「受惠」。

高公局副局長吳木富表示,7月上半月約有12萬6000筆通行費逾期未納,欠費金額達1052萬5000元,但其中有142萬5000元都是「小額欠費」,平均每筆通行費僅20、30元,雖屬違規行為,但考量情節輕微,將先發勸導單勸導,繳費期限至11月11日止,稍延長補繳期限。

每輛車有2次接獲勸導單機會,若7月上半月、7月下半月分別有50元以下費逾期未繳,都會先寄出勸導單,但若8月上半月又出現同樣情形,就直接開罰。

國道計程收費上路前半年有逾期未繳不開罰的「蜜月期」,7月1日後提供自動補繳期、平信補繳期、雙掛號補繳期共約2個月補繳期限,若超過雙掛號補繳期限,逾期將以通行日為單位,每車每日計為1筆300元罰款。

吳木富指出,7月上半月超過50元的逾期欠費共5萬9664筆,總金額910萬元,罰單後天寄出,提醒民眾把握最後2天補繳,收到罰單時才可舉證免繳罰款。

(中國時報)

政經

控我策反中生 蔡得勝:中國每次都「玩這個」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天指控台灣情治人員吸收中國學生,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昨天否認此事,並強調「中國從未間斷情報攻堅」,相關報導是中國利用媒體影響輿論的慣用伎倆,目的在於打擊、分化我政府相關機關,呼籲民眾審慎看待,勿受影響。國安局前局長蔡得勝昨受訪時表示,中國每次都會「玩這個」。

國防部:中方慣用分化伎倆

「環球時報」前天指控,台灣情治人員意圖吸收與策反在台灣的中國學生,要求他們回中國後,積極報考黨政機關,日後為台灣提供政治、經濟、軍事政策資訊。在報導出爐後,中國國台辦也出面以嚴厲的口吻指責台灣方面的間諜活動,嚴重危害青年學生安全與健康成長,嚴重干擾兩岸教育領域交流合作,「台灣有關方面應立即停止此類行為」。

王郁琦:相關說法轉告國台辦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於立法院回應表示,國安局前天已經說沒有此事,「這個事情應該是有什麼樣的誤會」。王表示,國台辦詢問過陸委會,陸委會並將我方相關單位說法轉告,「如果沒有進一步回應,這事件大概就到此了。」

不過,網路媒體也接續指出,被中媒公布身分的台維光、林兆偉、許淇鈞等三人是我國防部軍情局第二處(東南亞處)軍職情報官員,分別是中校、少校和上尉,事件曝光後,台維光遭軍情局要求為此負責,辦理退伍。

對此,羅紹和強調,軍情局依國家安全執行其業務工作,皆受「國家情報工作法」規範,中媒報導指軍情局涉「策反大陸學生」一事不符事實。

媒體進一步詢問,台維光等人是否屬軍情局人員?羅紹和則表示,「無所悉」。

蔡得勝昨出席國際研討會被問到此事時表示,中國每次都會「玩這個」,但以兩岸現在的狀態,台灣對大陸來講沒有攻擊性,台灣重視收集大陸的情報,是基於安全的考量,都是防禦性的。

(自由時報)
--
「台灣貧富差距已非常低…」 學者批馬自我麻醉

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二○一四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開幕典禮時指出,出口連續八個月成長,失業率在九月已降到三.九六%,為十四年來最低,台灣個人貧富差距已經在全世界是「非常低的」;對此,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批評,這就是馬政府最大的問題,「已經沒有辦法說服台灣民眾了,還在那邊拿虛假的數字麻醉自己、麻醉人民」。

馬:台灣是亞太前段班

馬英九表示,根據國內家戶所得分配統計,前二十%與後二十%的差距,最大時在民國九十年,為六.三九倍,他上任後由於碰到金融海嘯,在民國九十八年時達到六.三四倍,去年已經降到六.○八倍,如從個人所得來看,前二十%與後二十%的差距為四.○八倍,「在全世界是非常低的」,如果以吉尼指數來看是○.三三六。

他強調,雖然這與一般人感受可能不一樣,大家還是覺得貧富差距繼續擴大,但實際上從總體經濟角度來看,我們已經有一定成果,「在亞太來講的話,我們也在前段班。」

林向愷忍不住批評,「馬英九的問題就是拿一些自我麻醉的數字來向人民宣傳,希望人民也被他麻醉。」他強調,數據本來的作用是讓執政者了解問題在哪裡,然後找到對策;但是馬政府卻不思解決,每天拿這些數字去問人家「你有沒有感受到?」非常荒謬。

林向愷痛批馬掩蓋事實

林向愷分析,台灣貧富差距已經相當尖銳,一%的富人資產成長快速,用二十%為級距來比較的五等分法,已根本無法反映貧富差距擴大的事實。他強調,財政部之前公布的十與二十等分差距,自二○○九年以後就飆破七十倍,在二○一一年更飆到九十四.八四倍,這個怵目驚心的數據,才真正符合一般民眾的認知。

林向愷也痛批,馬英九就是用這種五等分數據掩蓋事實,而不敢拿十與二十等分數據出來說。林向愷也批評,為什麼馬英九的認知與大家不一樣?因為社會關心的是薪水不漲,而且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經濟能力受影響,希望政府解決,但政府聽不到。

他強調,馬英九宣稱經濟成長,但實際上薪資階層所得卻沒漲,表示經濟成長果實有很多人無法分享。林向愷也說,例如馬政府就無法解決房價高漲問題,而房屋也是一種財富,房價對太多人而言是高不可攀。他認為這種問題若沒有解決,只拿數字來說有改善,「已經無法說服台灣民眾了,只能說給自己聽」。

(自由時報)
--
748億飛彈預算 立院質疑不透明 

立法院預算中心上午發布國防部104年預算評估報告,國防部建立陸基防空飛彈系統,包括天弓三型飛彈量產及天弓二型飛彈性能提升。天弓飛彈所需經費,加上愛國者二型性能提升及採購愛國者三型軍購案,將投入達2763.78億元籌購飛彈裝備。

立法院說,國防部陸基防空飛彈系統案,第一年度預算28億777萬5000元。自104年度起至113年度,所需計畫總經費748億3466萬6000元分年編列預算,為今年度新增規模最為龐大的軍事投資案。不過,預算如何編列及各年度何以需不同額度,不得而知。首年度所需預算28億777萬5000元的說明,僅寥寥數字帶過,籠統草率,預算編列實難以評估。

(聯合晚報)

國際

澳洲禁西非疫區旅客入境 開富國先例 挨轟「不利控制疫情」

伊波拉失控
伊波拉恐慌蔓延,澳洲前天率先禁西非疫區旅客入境,開富國先例。美國也出現聯邦政府、州政府、軍方防疫不同調的狀況;專家警告勿將西非前線醫療人員視為「賤民」,將不利控制疫情。我疾病管制署昨表示,國內啟動「藍卡」制度,已出現首張過濾出來自西非3國旅客的藍卡,該旅客健康狀況目前無異常。

澳洲前天禁止獅子山、幾內亞、賴比瑞亞西非3國旅客入境,也暫擱置移民計劃、人道計劃,取消非永久或臨時簽證;尚未抵澳的永久簽證持有人,須隔離21天。專家立刻批評:「禁令對保護國家沒幫助,又導致大眾過於恐慌,對防疫恐有負面影響。」

紐約州已放寬規定
美國防疫則出現多頭馬車的狀況,儘管白宮與疾病防治中心(CDC)強調,防疫須基於科學,以免有意到疫區效力的志工打消念頭。但紐約、紐澤西等州之前規定,自疫區返國、接觸過病患的醫護人員,須強制隔離21日。
美國護士希科克斯(Kaci Hickox)上周五從獅子山返美,在紐澤西州遭官方「犯人般審問」,她未發燒且血液檢驗證實未染病,仍遭強制隔離在簡陋帳棚。
一批欲自西非返國的美軍,則在義大利基地隔離21天,儘管他們未接觸患者,無人出現伊波拉症狀。聯合國警告各國勿因歇斯底里決定隔離。也有專家批評這種隔離會讓醫護「從英雄變成賤民」,以致不願到前線服務。
歐巴馬政府施壓下,紐約州已放寬強制隔離規定;紐澤西州也「釋放」希科克斯,讓她返家自主隔離。至於之前德州染伊波拉女護士安珀文森(Amber Vinson),昨也痊癒出院。

我追蹤幾內亞旅客
我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上周二啟動「藍卡」制度迄今已發出6304張藍卡,由航空公司在機上發藍卡供乘客填寫,過去21天內是否去過西非疫區3國。
日前已有1名來自幾內亞的旅客勾選,該旅客在幾內亞未接觸病患,目前自主健康管理21天,疾管署也指派專人每日追蹤其健康狀況。

發布疫區旅遊限制國家
★對受伊波拉影響國家採取旅遊限制或禁令的國家
●美國、澳洲、北韓、哥倫比亞、蓋亞那、南非、查德、肯亞、辛巴威等
★遭國際施以旅遊限制或禁令的國家
●塞內加爾、幾內亞、獅子山、奈及利亞、剛果、烏干達

(蘋果日報)
--
伊波拉疫區國 澳拒發簽證

為防範伊波拉病毒「入侵」,各國紛紛針對疫區的入境者下達各種新規定,其中以澳洲拒絕對幾內亞、獅子山與賴比瑞亞3個伊波拉疫區國家核發簽證最為激烈,成為第一個禁止來自前述西非3國人士入境的富裕國家,但此舉也招致衛生專家批評。此外,一向封閉的北韓也害怕伊波拉病毒,拒絕讓一名西班牙攝影記者入境,理由是西班牙曾有伊波拉確診病例。

澳洲迄今並未傳出任何伊波拉感染病例,但澳洲總理亞伯特一直不願回應派遣澳洲醫療人員前往西非疫區協助的要求,甚至還進一步宣布禁止來自疫區者入境。澳洲移民部長莫里森27日告訴國會,政府已暫停西非移民計畫,不會處理任何來自西非疫區國家的移民申請案件。伊波拉疫區國家的所有非永久或暫時簽證也已暫停,尚未入境的永久簽證持有者入境時,必須接受21天隔離。

澳專家批政治決策

儘管澳洲政府堅稱此乃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但衛生專家批評,此舉具有政治目的且短視近利。澳洲雪梨大學瑪麗.巴舍爾傳染病與生物安全研究所資深講師卡姆拉特-史考特就說,地理位置孤立的澳洲遭伊波拉入侵的機率不高,如此大張旗鼓停發簽證對伊波拉防疫毫無助益,反而會引發大眾恐慌而對公衛造成負面衝擊,「這根本就是政治決策」。

在此同時,荷蘭NOS電視台一名駐北京的西班牙攝影記者薩拉多,日前因公務欲入境北韓時遭拒,理由是平壤認為曾傳有伊波拉確診病例的西班牙是「危險國家」。負責安排此一行程的荷蘭商人提亞說,已取得入境簽證的薩拉多原應與另6名記者一同前往。薩拉多本人也在推特上訴苦:「因為我拿西班牙護照,我被拒絕入境北韓。西班牙被視為危險國家。」

北韓防疫 關閉中國邊界

北韓日前也突然以伊波拉防疫為由,關閉與中國交壤的邊界,原訂前往北韓旅遊的中國觀光客吃了閉門羹。中國媒體報導,多個中國軍事網站的軍事迷貼文批評北韓「荒唐可笑」,質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真實意圖,可能是要藉此和北京「翻臉」。

除澳洲與北韓,不少非洲與中南美洲國家也針對來自伊波拉疫區國家的入境旅客設定若干限制,例如非洲的尚比亞和肯亞完全禁止來自疫區者入境。印度洋上的塞席爾除禁止來自西非疫區3國者入境,也禁止塞國人在未獲批准下前往這些國家。

日記者排除染伊波拉

日本27日傳出一名45歲的日裔加拿大籍記者疑似感染伊波拉,經採血檢驗顯示陰性,28日已宣布排除感染。儘管只是虛驚一場,日本政府卻相當重視,首相安倍晉三親上火線,28日召開首次伊波拉對策閣員會議,厚生勞動省也成立伊波拉對策推動總部,負責各部門協調。

伊波拉疫區返美 CDC︰不需隔離

美部分州與軍方堅持強制隔離

針對美國各州政府在防範伊波拉的作為上步調不一,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27日特別針對曾前往西非治療伊波拉病患的返國醫護人員隔離政策,頒佈新的指導方針,盼能藉此樹立一個既可維護公共衛生、又不至於打擊醫護人員士氣的全國性標準。但部分州長與美國軍方仍堅持,曾前往西非者返國後應隔離21天,以確保並未感染伊波拉病毒。

CDC表示,即便沒有症狀也未被懷疑有傳染性,但只要曾直接接觸伊波拉病患的體液,像是在沒有穿戴安全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過病患的體液,或被遭到污染的針頭刺傷過,就應該避免搭乘民用運輸工具或前往公眾聚集場合。倘若並未與病患體液直接接觸,僅止於曾照料過伊波拉患者或前往西非國家,並不需要隔離。但在美國,隔離與否是由各州政府決定,CDC的權限僅止於發佈並無強制力的指導方針。

目前美國各州防範伊波拉病毒的作法相當混亂,其中最嚴格的莫過於日前出現確診病例的紐約州與鄰近的新澤西州,雙雙宣布任何來自西非3國疫區、曾與伊波拉患者接觸者,皆須強制隔離21天。伊利諾州稍後跟進做出類似宣示,結果曾在西非參與「無國界醫生」組織照料伊波拉病患的美國女護士希考克斯,即便沒有任何感染症狀,返國後仍遭強制隔離。

「無國界醫生」27日表示,部分醫護人員在考慮到返國必須強制隔離多日後,已縮短在疫區投入防疫工作的時間。美國陸軍已下達任何從西非協助打擊伊波拉後返回派駐地的官兵,都得接受21天的監督期。

美5歲童 未感染伊波拉

此外,紐約一名隨家人剛從幾內亞返國的5歲男童,經診斷後也未感染伊波拉,虛驚一場。該名家住布朗克斯區的男童,25日由幾內亞返美後,曾發燒至攝氏39度,緊急送醫。

(自由時報)
--
封殺伊波拉疫區旅客 澳洲挨批

澳洲移民及邊境保護部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廿七日在國會宣布,將停止受理西非伊波拉疫區的民眾入境申請,包括難民。此舉使得澳洲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封殺疫區旅客的先進國家,引發專家和非洲國家抨擊,認為澳洲的作法只會製造恐慌。

莫里森提到的疫區包括獅子山、幾內亞和賴比瑞亞。持非永久或暫時簽證的疫區民眾,如果還沒出發前往澳洲,都在禁止入境之列。來自疫區的難民在出發前、入境時和入境後,共需接受三次篩檢。來自疫區的澳洲永久居民返回澳洲前,需接受廿一天的檢疫。

路透報導,非洲各國對澳洲此舉相當不滿。烏干達政府發言人歐龐多說:「西方國家正在製造大眾恐慌,這對防治伊波拉毫無幫助。」他指出,如果這種恐懼從一般民眾蔓延到醫護人員或協助運送患者的人,反而會造成更多人喪命。

澳洲綠黨參議員韓森陽痛批封殺疫區民眾完全不可取:「自私自利又殘忍的政府聲明,絕對不代表澳洲的民族性格。」

澳洲醫學協會會長歐勒表示,伊波拉病毒藉由移民進入澳洲的機率非常低:「這實在不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重點應該擺在國內的防疫措施,更重要的是派員到西非疫區協助遏制伊波拉疫情,從源頭做起。」

澳洲至今仍拒絕派遣醫護人員到西非疫區,約有卅名澳洲人志願前往疫區支援「無國界醫師」組織和紅十字會。歐勒還說,禁止疫區民眾入境的政策只徵詢過非常少數人的意見,其中不包括醫學協會。

艾柏特則稱,澳洲政府已出資一千八百億澳幣(約四點八億台幣),協助防止疫情擴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批評,澳洲的舉動和廿三日宣布禁止外國遊客入境的北韓,都是基於對疫情擴大的恐懼。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29822-3593903.jpg?sn=14145254602591

(聯合報)
--
強制隔離挨轟 美國喊卡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27日向全美各地政府機構發出伊波拉病毒應變新方針,建議自西非返國,有極高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高危險群民眾進行自發性的監測,無須隔離。

自發性監測的項目包括在伊波拉潛伏期的21天內天天量體溫,即便沒有出現症狀,也禁止禁行商業旅遊,以及不到公共場所和人多的場合。

其他監測方式包括中央或地方衛生局官員每天追蹤官查對象的體溫,每天通話確認有無出現伊波拉症狀,和檢查觀察對象當天的所有活動。

疾病防治中心主任佛萊登說:「這是很健全的公共衛生措施。」不過,疾病防治中心並沒有實權執行這些措施,他們尊重各層級實施的方式和時程。

先前,紐約和紐澤西的州長宣布,從伊波拉肆虐的三個西非國家返國的醫療人員必須強制隔離;伊利諾和馬里蘭兩州則要隔離那些高風險患病的醫護人員,例如曾在未穿戴防護裝備的情況下觸碰伊波拉患者體液者。

疾病防治中心之前的措施是在機場量從西非返國旅客的體溫,並持續21天追蹤他們的體溫。

疾病防治中心27日將可能患病者分為四大類。高危險群為直接接觸伊波拉病患體液者,例如醫療人員在照護過程中,被針刺或眼睛、傷口直接接觸患者體液就有可能被傳染。另外三類為:未穿戴護具處理患者體液者、觸摸患者屍體者,和照顧患者的家屬。

對於未出現症狀者,疾病防治中心建議避免進行商業旅遊和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建議聲明中沒有指出隔離的場所,但有官員表示不是在家就是在醫院。

持不同看法的專家認為,伊波拉只有在患者出現如發燒、嘔吐和腹瀉等症狀時才會感染,強制隔離沒有症狀的人非必要,甚至可能使得有志到西非服務的醫療人員卻步。

疫區返國美軍 仍在義國隔離

美國國防部宣布,由於擔心染上伊波拉病毒,從賴比瑞亞返國的12名美軍人員,目前在義大利的維成薩基地隔離監測。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接受監控的這批美軍人員包括威廉斯少將,他原是駐賴比瑞亞的的美軍代表團團長,但在上周末把職責交給第101空降師。目前還有另外11名士兵被隔離。

這些美軍顯然由穿上防護裝的義大利警察帶走。如果政策維持下去,從賴比瑞亞回來的數百人,都將被隔離21天。

五角大廈一名發言人稱此舉為「加強監控」。士兵被關在一個建築物內,不能見家人。陸軍的這項決定只適用於從賴比瑞亞返國的陸軍士兵。國防部長海格將決定,是否要對賴比瑞亞返國的所有軍種士兵都進行隔離。

第101空降師司令沃雷斯基少將25日出任駐賴比瑞亞的美軍軍事代表團團長。位於賴國首都蒙羅維亞、有25個床位的醫院,將在11月第一周全面運作,美國醫生和護士將在該處照顧被感染的醫護人員,美國也成立了伊波拉檢驗室。約600名美軍目前駐在賴比瑞亞。

世界衛生組織(WHO)說,逾萬人染上病毒,近半數死亡,地點多在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

虛驚一場!日記者排除感染

一名曾在西非伊波拉疫區待過的日本男性記者昨天搭機抵達東京羽田機場時,因出現發燒症狀送醫檢查。今(28日)檢驗結果出爐,日本厚生勞動省證實,病毒檢驗結果為陰性,該記者沒有感染伊波拉病毒。

該記者昨天在羽田機場測出發燒37.8度,隨即被送往東京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進行隔離檢查。

這是日本發生第一起疑似感染伊波拉的案例。厚生勞動省認為,該記者或許是因為剛發病不久所以未能檢測出病毒;為求慎重,決定讓該記者續留醫院,接受隔離觀察,目前他的體溫已逐漸恢復正常。

日本媒體報導,該名記者45歲,是日裔加拿大籍。他在8月18日前往賴比瑞亞採訪伊波拉,曾在該國首都蒙羅維亞停留兩個月,約十天前離開西非。

他搭乘全日空航空編號278客機從英國倫敦起飛,經由比利時轉機,昨天下午抵達羽田機場。全日空表示,同班機的旅客共206人,航空公司正等待厚生勞動省的進一步指示,決定是否通知其他乘客和該班機是否需停飛。

伊波拉肆虐西非,賴比瑞亞為疫情最嚴重的三個國家之一。目前該國已有4665起病例,造成2705人喪生。目前全球伊波拉死亡人數4922人,病例突破1萬起,但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實際感染人數不只如此。

(聯合晚報)
--
拒伊波拉 美澳硬著來

澳洲27日宣布,向西非伊波拉疫區國全面暫停發簽證,成為第一個對疫區「鎖國」的富裕國家;美國軍方則將原定從賴比瑞亞返國的軍人隔離在義大利的基地。美、澳的這些作法,被聯合國、公衛專家及人權倡議人士批評為「過於極端」。

人道組織批評 處理狹隘

為了預防伊波拉入侵,澳洲政府27日向獅子山共和國、幾內亞及賴比瑞亞發布簽證禁令,臨時或非永久簽證全部取消,尚未抵達澳洲的永久簽證持有者,則會被要求進行21天隔離。

澳洲移民部長莫里森27日向國會表示,政府根據移民法,強力管制西非人民入境,措施包括暫停移民計畫與對伊波拉疫區國的人道援助,而且不會受理疫區國的任何申請。

澳洲至今並無伊波拉確診患者。對於澳洲政府的新作法,國際特赦組織澳洲分會發言人湯姆批評說,這種處理方式「很狹隘」,以醫療角度而言也說不通,因為人道援助的申請者簽證,早已做過病症篩檢並受監控。

打伊 美中央地方不同調

另外,西班牙攝影師薩拉多原定與6名記者一起到北韓旅遊,但27日傳出北韓當局取消他的入境簽證。安排行程的荷蘭商人提加向該國NOS公共電視台說,北韓認為西班牙是「風險國」,拒絕薩拉多入境。

而在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及軍方,則出現伊波拉應對政策「不同調」的狀況。美國聯邦「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7日公布新的伊波拉應變作業規範,要求從西非疫區返回美國的醫護人員接受21天的跟蹤觀察,但沒有必要接受強制隔離或檢疫措施。

新規範建議曾與伊波拉病患接觸的人,進行自主監測,包括每日自我檢查,以及由地方衛生官員透過電話追蹤,規範比起紐約州與新澤西州先前發布的強制隔離要寬鬆許多。

聯合國:不應汙辱染伊者

美國軍方的作法也與CDC背道而馳。原定從西非返國的大約12名美軍,從上周末起被隔離在義大利的維成薩基地,為期21天。聲明指出,陸軍參謀長歐迪爾諾下令隔離,「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保護他們的健康」。

針對美國部分州政府對於從西非返國的醫療人員發布強制防疫規定,聯合國27日狠批,秘書長潘基文發言人杜賈里克表示,「這些醫療人員有為人性奉獻的偉大情操,不應成為無事實根據的限制受害者。至於被感染的人也應受到支持,而不是汙辱」。

日本虛驚 男記者未染伊波拉

曾在西非伊波拉疫區待過的一名日裔加拿大籍男記者,27日從倫敦搭機抵達東京羽田機場時,因輕微發燒而被送到專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於28日清晨出爐,證實並未感染伊波拉病毒,讓日本虛驚一場。

賴比瑞亞返日 發燒掀波

在賴比瑞亞停留2個月的這名45歲男記者,27日下午飛抵東京羽田機場時,因輕微發燒到37.8度,而被移送到東京新宿區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該中心28日清晨5點左右宣布,男子的伊波拉病毒檢驗呈現陰性反應,證實並未感染病毒。

日本政府28日針對今後如何加強伊波拉病毒防堵對策,首次在首相官邸召開相關閣僚會議。首相安倍晉三在會上表示,「伊波拉疫情已成為國際上憂心的事,必須採取萬全對策,確保醫療體制,徹底加強檢疫、迅速採取初步的檢查,以防止二次感染。」他同時指示,「要提供迅速、確實的情報,以確保日本國民的安心與安全。」

日本政府28日已針對伊波拉問題,在內閣官房設置對策室,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設情報聯絡室。

紐約5歲男 檢測為陰性

另外,美國紐約市一名5歲男童日前發燒,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幸好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但他仍會在醫院接受進一步觀察。他曾和家人前往西非疫區國家幾內亞,返美後感到身體不適而緊急送醫隔離。

德州2染伊護士 均康復

巴爾的摩市也傳出一名疑似病患,26日晚間被送至馬里蘭大學醫院檢測,並進行隔離觀察。馬里蘭州政府衛生部門則發表聲明稱,初次檢驗結果顯示,該病患可能是得了「伊波拉以外的傳染疾病」。

好消息是,德州兩名染伊護士均康復,繼其中一位范妮娜出院後,另名染病護士安珀.文森在經過約兩周的隔離治療,也在28日康復出院。她們兩人都曾經照顧已故病患鄧肯,因此不幸感染伊波拉。

西非3國 我列旅遊警告區

針對澳洲政府對西非提出旅遊禁令,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說,我國現階段沒有跟進的打算,因為這並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防疫精神。而西非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共和國3國,我國旅遊疫情建議為第3級「警告」(Warning),呼籲民眾非必要避免前往。

周志浩說,民眾若自西非疫區返台,一定要在入境時填寫藍卡申報,21天內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如果出現發燒等疑似症狀,應立即撥打1922防疫專線,由防疫人員協助,不要自行就醫。

(中國時報)
--
堵伊波拉 澳拒西非疫區旅客

澳洲為了避免伊波拉病毒入侵,針對爆發伊波拉疫情的西非國家下令禁發簽證,使澳洲成為第一個對西非關閉大門的富有國家。

澳洲目前並未出現伊波拉疫情,除了禁止西非疫區旅客入境之外,總理艾波特(Tony Abbott)亦拒絕外界派遣醫療人力對抗病毒蔓延。

澳洲政府限制獅子山、幾內亞和賴比瑞亞的旅客入境,聲稱此為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但專家批評澳政府是出於政治動機以及短視近利。

澳洲移民部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周一向國會表示,「政府嚴格控制透過移民方案進入澳洲的西非旅客,所採取的措施包括暫停移民計畫,這意味我們不接受任何來自疫區國家的申請案。」

莫里森指出,所有非永久或暫時簽證都將被取消,尚未抵達澳洲的永久簽證持有人需要接受21天的隔離。

澳洲雖然捐出1,800萬澳幣(1,586萬美元)對抗伊波拉病毒,卻未派遣任何醫療團隊到疫區,遭到醫療機關、在野國會議員、和人權團體的抨擊。

伊波拉疫情自今年3月爆發以來,迄今已有5,000人喪命,大多位於西非。此致命病毒潛伏期達3周,感染者會發燒、嘔吐和腹瀉,主要透過血液、唾液等接觸感染。

美國紐約、紐澤西等數州政府亦針對自疫區返回的醫生和護士實施強制隔離,以防止伊波拉病毒散佈。

雪梨大學傳播疾病與生物安全學院資深講師卡拉特史考特(Adam Kamradt-Scott)表示,由於地理位置孤立,澳洲面臨的風險其實相當小。他認為,簽證禁令無助於保護澳洲免於病毒入侵,反倒會因過度擔憂疫情而引起公眾恐慌情緒,並且可能為澳洲帶來負面形象。

國際特赦組織澳洲分會發言人表示,以醫療觀點來看,澳洲的作法毫無意義,因人道簽證的申請者都已經接受過疾病檢查。

(工商時報)
--
正妹庫德戰士 疑遭IS斬首

伊斯蘭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持續進攻敘利亞邊境的庫德族大城科巴尼,IS前天還上傳新宣傳片,聲稱科巴尼幾乎落入IS手中,甚至傳出當地知名庫德族正妹戰士遭IS斬首。美國前天表示,將致力阻止IS在網路招攬更多外國激進份子。
IS攻擊科巴尼逾1個月,當地庫德族在美國領導空襲下,勉強守住家園。前天IS上傳新影片(goo.gl/MAZJeG),片中遭IS俘虜的英記者坎特利在科巴尼「轉播現況」,稱當地幾乎被IS奪下。專家認為,坎特利在被威脅下拍片,並稱IS進攻不順才拍片鼓舞士氣。

盟國將組情報聯盟
另外,科巴尼庫德族正妹戰士蕾哈娜(化名)傳曾殺死100名IS份子,日前因一張比勝利手勢的照片流傳推特暴紅,現卻傳出她已遭IS斬首,網路流傳一張IS份子舉她頭顱的駭人照,但消息未被證實。目前約有逾1萬名庫德族女戰士參戰對抗IS。
協調盟國圍剿IS計劃的美軍駐阿富汗前指揮官艾倫前天稱,美國將聯合盟國組情報聯盟,阻止IS上網招兵買馬。

(蘋果日報)
--
蘇富比不識貨 賤賣5億畫 卡拉瓦喬真跡竟拍206萬 收藏家索賠

英國
英國藝術品收藏家施偉茲不滿蘇富比(Sotheby’s)拍賣行未善盡鑑定之責,害他把價值1千萬英鎊(約5億元台幣)的義大利名畫家卡拉瓦喬真跡,當成仿畫,以4.2萬英鎊(約206萬元台幣)廉價賣掉,憤而告上英國高等法庭,要蘇富比賠償。

施偉茲(Lancelot Thwaytes)的叔叔,在1962年以140英鎊(約6850元台幣)買下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畫作《賭博》(The Cardsharps),描繪年輕人在牌桌上掉進老千陷阱,構圖跟收藏在美國德州金寶美術館的卡拉瓦喬同名畫作幾乎一樣,但後者畫面較明亮細緻,約值5千萬英鎊(約24億元台幣)。
施偉茲在1965年叔叔過世後繼承畫作,2006年找上專門拍賣藝術品的蘇富比鑑定真偽。

「只做X光掃描」
律師前天在庭上指控:「施偉茲請蘇富比用X光和紅外線進行鑑定,但他們只做了X光掃描,就說不是卡拉瓦喬真跡。」施偉茲於是在同年9月委託蘇富比拍賣,被英國知名藝品收藏家馬洪爵士(Sir Denis Mahon)廉價買走,送去請人清潔並用紅外線鑑定,發現油墨底下有修改構圖的痕跡,這是仿畫不可能有的現象,所以認定是卡拉瓦喬真跡,推估價值1千萬英鎊。

稱已盡最大努力
施偉茲不甘平白蒙受鉅額損失,憤而控告蘇富比失職。但蘇富比反駁稱,鑑定專家已盡最大努力,他們仍認為是仿畫無誤,宣稱還有其他卡拉瓦喬學者也認為是仿畫。蘇富比說,畫作「明顯劣於」卡拉瓦喬真跡,「應該是現代或近代模仿卡拉瓦喬的風格作品。」
畫作在馬洪爵士2011年過世後已捐給英國,現收藏於倫敦聖約翰博物館。

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小檔案
生卒:1571/09/29-1610/07/18 享年38歲
畫派:文藝復興時代後期、巴洛克派
作品:約僅90幅,作品鮮少出現在拍賣市場,1602年作品《逮捕耶穌》估價逾34億元台幣,是他最貴作品之一

(蘋果日報)
--
學聯公開信 盼與李克強對話 87秒撐傘默站 「愈怕愈要堅持」

香港佔中第32天
香港「和平佔中」行動昨屆滿一個月,但港府和佔中群眾之間的僵局未解,看不出佔中退場的跡象。參與佔中的學聯(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昨發表公開信,要求港府應要求中國當局撤回封殺香港特首真普選的決定,否則「懇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及主理港澳事務的中央委員,直接與學生對話」。換言之,學聯似已準備直接向北京施壓。

港府態度依舊強硬
佔中群眾昨於傍晚5時57分在金鐘佔領區撐傘默站87秒,寓意港警在佔中啟動當天的同一時間,對民眾發射87枚催淚彈鎮壓,民眾當時被迫以雨傘抵抗。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講師邵家臻回憶,他9月28日傍晚在金鐘參與集會時,現場突然一陣騷動、冒起白煙,接著就意識到警方發射催淚彈鎮壓。他說:「政府愈暴力,人民愈要堅定,愈怕愈要堅持下去。」
儘管一個多月來,港警未再使用催淚彈鎮壓抗爭民眾,但港府態度強硬,始終不願要求中國人大常委會撤回香港政改框架,上周二與學聯代表的首次對話亦毫無交集。

「現在撤就難成功」
學聯昨發表致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公開信,要求港府應要求北京當局撤回政改框架,考慮設立對話平台,也應訂出特首選舉納入公民提名的時間表,否則將尋求與李克強直接對話。
六四學運領袖王丹昨接受香港電台節目訪問時認為,佔中群眾現在若立刻全部撤離,就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但若繼續堅持下去,雖然不知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但不能說完全沒有成功的機會。他說,若佔中運動能找到新的方式、動員更多市民參與,並擴大公民抗命的範圍,運動成功的可能性仍大。

習近平路線後患無窮/吳展良(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兩年來我都在觀察習近平的路線與行事風格,現在不禁感到失望了。習一上台便以整風運動的方式整黨以及整肅貪官污吏,並集中權力,鞏固黨在各級政府的領導,這使得黨中央的路線對於中國的未來,有更巨大的影響力。其對內不斷加強控制的力道與廣度,可從最近香港的事件看個明白。
中共這兩年對於香港的基本政策,一直非常強硬,不斷從政治、經濟、交通、社會、媒體與教育文化進逼,意圖將香港「融入珠江三角洲」與華南地區,事實上就是不顧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誓言,企圖吃掉香港。這激起港人高度的危機感,於是前有一年半的佔中宣傳,後有學運抗議。
港府在中共的指導下,先是強硬拘捕學生領袖,結果引發大規模群眾抗議。而後港府再以催淚瓦斯對付抗議民眾,結果是激起全民公憤。每一次的鎮壓、清場與小動作,都激起更多的學生與民眾上街抗議。於是原本的學生運動,迅速發展成自發的公民運動。

應學台降威權控制
中共這次的強硬政策看來踢到了鐵板。年輕學生才十幾二十歲,全體奮起,又得到了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底下後患無窮。
中國百姓是全世界最善於忍耐的,要求不高,所以如果中共採取一種審慎地、逐步開閘放水的方式,並不至於導致大亂。因為以整個大局來說,以中國幅原之廣大,各地情況及民族之複雜,目前顯然只有共產黨能夠維持局面,因此中共比較好的方式是學台灣經驗,像蔣經國跟李登輝逐步地降低威權控制,讓社會能夠逐漸地有更多的自治與民主。
然而不幸的是,習近平採取的是二元對立的道路。對於中國大陸,他先是否定自由與人權作為普世價值,明言自由民主是條邪路。對於港台,他才剛從台灣找了一批老統派去重申一國兩制,而後香港就發生前所未有的大抗議。之前香港的白皮書事件顯示港人絕對不願意接受較鄧小平時代還倒退許多的一國兩制,可是習近平依然堅持如此。
其實習自己到底堅持什麼路線,以及所謂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到底是什麼,早就講不清了。中國大陸所實行的,也絕非真正的社會主義,而更近乎國家、權貴、私人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的混合體。這條混搭道路的合法性、合理性早就產生了問題。

封鎖消息怎能成功
目前中共封鎖了網路上一切有關於香港佔中的真實消息,只容許有利於中共政策的消息存在,這表示他要採取的是鎖國與愚民的作法。問題是,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手機、資訊高度流通的世界,這種鎖國與二元對立的道路怎麼可能成功呢?在此我看到了習近平路線的嚴重問題。
中共底下問題大了,不只是境外如香港、台灣絕對壓不住;在境內也會有大量類似的問題。已經出了各種問題的、惡質的、並依然相當貪腐的官僚體系希望一手遮天,控制住一切,怎麼可能如願?我想中國老百姓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挑戰及批判這個政權。而習近平這種二元對立的道路,最後很不幸地會帶來更多的暴亂跟更多的抗議。
香港這次的重大挑戰,不知是否能成為中共反省與改變的一個契機?我們盼望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中央能改弦易轍,勇於接受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在顧全中國的實際狀況下,誠心而有步驟地接受自由民主。

(蘋果日報)
--
聚集催淚彈鎮壓現場… 佔中滿月 港人撐傘爭民主

香港的「雨傘革命」昨天屆滿一個月,逾萬民眾響應「催淚滿月,舉傘同行」活動,重返當時警方對手無寸鐵的抗議者施放八十七枚催淚彈的金鐘。在銅鑼灣與旺角,也有大批民眾聚集舉傘,以示繼續支持爭取真普選。

香港學聯秘書長周永康也宣讀與港府進行第二輪對話的條件,表示若港府無法向中國國務院提出撤回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決定的要求,就安排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直接與學生對話。

上月廿八日下午五時五十八分,香港警方對爭取真普選的示威者投擲第一枚催淚彈,接下來數小時投擲的催淚彈更是讓香港宛如戰場,但手中只有雨傘抵擋的人群仍堅守不退,呈現震撼人心的畫面。香港文化界呼籲當日曾經在現場或認同運動的民眾返回金鐘,在廿八日下午五時五十八分一起撐傘八十七秒,紀念雨傘革命滿月。

學聯要求李克強對話

昨天下午五時許,金鐘的雨傘廣場已是人山人海,各色傘海令人動容,民眾隨後高呼「我要真普選」、「梁振英下台」。在旺角與銅鑼灣,也有大批民眾自發性地響應撐傘默立行動。

在台灣,政論家林保華也號召了網友在同一時間前往自由廣場撐傘聲援。林保華表示,台灣同樣面臨中國專制政權的威脅,為香港發聲非常重要,希望台灣有更多人關心香港民主。中國維權人士胡佳則在推特上張貼撐傘獨照,表達「撐香港,北京公民不缺席」的立場。

周永康在下午五時卅分發表回覆港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公開信,表示在一週前學聯代表與港府的首次對話中,港府提出將向中國國務院遞交香港民情報告書,但該報告是否能對二○一六年立法會的組成及一七年特首選舉辦法產生真正影響,港府應予說明。

他強調,學生與港府的第二輪對話,應以達成實質成果為前提,因此港府應承諾向國務院提交的報告必須包含要求人大撤回對香港政改決定的建議。此外,港府承諾成立的政改多方對話平台,必須朝向訂立公平選舉辦法(包括公民提名等)及立法會選舉廢除功能組別的時間表及路線圖等。他說,若港府無法對這些條件做出承諾,則「懇請」港府替學生安排,邀請李克強及負責港澳事務的北京官員直接與學生對話。

發起「佔領中環」行動的陳健民與戴耀廷昨則表示,將於近日返校教書。戴耀廷否認返校等於退場,表示在必要的教學外,大部分的時間他仍將留在金鐘,與集會人士共進退。

轉化! 考驗佔中領導者智慧

香港佔領中環行動昨天屆滿一個月,不過,和所有的佔領行動一樣,隨著時間拖長,他們也開始面臨人數變少、政府不理、媒體關注降低、內部路線之爭等問題,佔領行動要如何持續或轉化,是所有群眾和社運領袖們所必須面對、克服的嚴峻考驗。

佔中行動內憂外患不斷,首先是香港政府開始改採以拖待變的方式處理佔領群眾,也減少強制清場次數,避免刺激人民再度上街,但私底下卻頻頻出招,試圖以刪減中學通識科政治內容等方式,減少學生與政治接觸的機會。

到了後佔領時期,群眾的路線之爭也會開始浮上檯面,有人認為應擴大佔領,有人認為應該升高抗爭強度,也有人覺得可以開始思考退場機制,原訂於十月二十六日舉辦的佔領區公投,就因為溝通不良而臨時喊卡。

學聯、佔中三子、民間人權陣線、立法會泛民主派都會定期召開四方平台討論後續行動,但學聯對於與港府二次對談興趣缺缺,卻又遲未授權其他團體進行對談,讓其他人頗有怨言。

而香港立法機關本來就沒多少實質權力,加上泛民主派席次僅勉強超過三分之一,無法給佔中行動強而有力的體制內後盾。

雖然任何抗爭、佔領行動到最後,難免都會走向路線分歧,不過行動如何收場,不僅關係到社團間的關係,也會影響民眾對於後續行動的支持程度,這些都考驗著領導抗爭的團體們。

嗆梁下台 建制派田北俊將丟政協職

香港爭取民主普選的佔領中環行動持續迄無退燒跡象,北京封殺支持佔中藝人後,再祭出經濟「懲罰」措施,先拿無限期擱置上海、香港股市交易互通機制「滬港通」開刀,接下來還考慮縮減中國遊客赴港自由行人數。

另外,北京也不滿香港建制派議員、自由黨黨魁田北俊公開呼籲特首梁振英辭職,將拔除他的全國政協委員職務。香港明報廿八日報導,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證實在小組會議上討論開除田北俊,將於二十九日表決,通過機會很大。

據香港媒體AM730報導,北京衡量可能經濟損失以及認定香港經濟發展不會波及中國本地後,決定對港採取一連串「懲罰」措施,第一波無限期擱置「滬港通」,其他考慮中的措施還包括削減中客赴港自由行人數,甚至緊縮中港貿易協議CEPA。這些動作顯示,北京懲罰對象從佔中相關人士,擴大到針對全香港。

英國國家檔案揭露︰五○年代 中國武嚇阻斷香港民主路

英國國家檔案館最近釋出一份歷史文件,揭露一九五○年代英國殖民香港時期,英國政府曾計畫引入民主選舉制度,但遭到北京強烈反對,甚至不排除動用武力「解放」香港,才使得民主計畫戛然而止。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最近在社論中批評:「英國過去殖民香港一五○年來,從未給過香港人民一天的民主。直到九七解放前十五年,才『偷偷』將香港推上民主體制的道路。」但英國國家檔案館釋出的歷史檔案明確指出,英國早在一九五○年代就希望將民主選舉制度引入香港,卻遭北京領導人反對。

報告指出,當時中共領導人警告英國,如果倫敦當局企圖改變香港現況,中國不排除直接入侵香港。

周恩來認民主將致港獨

報告說,當年中國總理周恩來曾警告一名英國軍官,英國讓香港走向自治的任何改革,都會被中國視為存有「陰謀」的「非常不友善行為」。周認為,民主制度會引領香港走上獨立之路。

報告指稱,一九八○年代中英雙方在就香港未來問題進行交涉時,中國反應強烈。到九○年代,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開始推動民主改革,主導香港立法局直選議席,時任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的魯平,曾公開抨擊彭定康為「香港發展歷史上的罪人」。

(自由時報)
--
占中滿月 學聯:盼與李克強對話

香港政改危機引爆的占領行動昨天滿月,「和平占中」昨天傍晚發起在三個占領區舉行「撐傘行動」,示威人士同時撐起雨傘,表達訴求。香港學聯同日向港府提出對話新訴求,希望與李克強直接對話。

「撐傘行動」在下午五時五十七分,與集會人士一起撐傘,並默站八十七秒,重演一個月前,警方向示威者施放八十七枚催淚彈,占領人士撐傘抵抗的場面。不少人帶黃色雨傘,以示支持占領行動繼續。有打工仔特地請假來集會,表示難忘經歷催淚彈的痛苦感覺,批警方用暴力驅散示威者。

在旺角彌敦道,有市民將四、五十把黃色雨傘分發給佔領人士,而在下午五時五十七分的一刻,整個彌敦道占領區滿布示威者舉起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雨傘。

香港學聯並在昨天致信給港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要求港府向北京港澳辦提交的報告,必須包括要求人大常委撤回「八三一決定」的內容,以及希望港府安排,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及主理港澳事務的官員,與學生對話。

另外,香港政協委員田北俊,因公開希望特首梁振英考慮辭職,傳將被中共全國政協撤銷政協委員一職。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在北京舉行一連三天會議,消息傳出,今天會議會提議褫奪香港自由黨黨魁田北俊的政協委員職務,全體將就此進行表決。

(聯合報)
--
「四中」反台獨 威脅動用法律

捍衛一中
中共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周四閉幕後,新華社昨發布該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內容仍未提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常委、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涉及的貪腐醜聞,但強調政法委應「帶頭依法辦事」,似乎意在言外。此外,《決定》提及「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呼應昨稍早公布的徐才厚案偵辦進度。

我:未尊重台灣
周永康7月遭當局「立案審查」的消息傳出後,外界盛傳四中全會將為其下場定調,但至今沒有任何消息,昨公布的《決定》也多環繞著以黨領政、依法治國的口號式論調。
《決定》全文達1.6萬多字,但其中涉港澳台部分約350字。在港澳方面強調要「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言下之意,北京當局拒絕接受與《基本法》規定不符的特首選舉「公民提名」機制。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雖《決定》未提佔中,但充分反映北京當局強硬的態度,若佔中在下月11日舉行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結束前仍未解決,中央就會硬起來,可能採取武力清場。
在對台政策方面,《決定》強調「運用法律手段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對此,我陸委會昨強調,大陸方面未正視兩岸現實及尊重台灣民眾選擇;雙方應透過協商與交流,累積善意,增進相互瞭解,才是務實穩健作法。

(蘋果日報)
--
《中國稱 依法推進和平統一》陸委會:未正視兩岸現實

對於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主張「運用法律手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陸委會昨晚反駁,大陸方面以單方法律決定兩岸未來的作法,並未正視兩岸現實及尊重台灣民眾的選擇。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軸,日前公布「公報」,昨再公布「決定文」,對於台灣問題,主張「運用法治方式」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手段」捍衛一中原則、反對台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等。

陸委會昨晚對中共的主張反駁說,大陸方面以單方法律決定兩岸未來的作法,並未正視兩岸現實及尊重台灣民眾的選擇。

陸委會指出,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及鞏固雙方互信,「我們認為應該透過協商與交流,逐步累積善意,增進相互了解,才是務實穩健的作法」。陸委會重申,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是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

(自由時報)
--
用戶成長慢 twitter股價跌13%

社群網站twitter(推特)美股周一盤後公布上季財報,雖然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但用戶數成長速度創下掛牌以來最慢,遜於前季,利空衝擊股價盤後一度大跌13%。

淨損1.755億美元
推特上季營收雖較去年同期1.686億美元(51.3億台幣)成長逾倍至3.613億美元(109.8億台幣),優於市場預期的3.51億美元(106.7億台幣),淨損由去年的6460萬美元(19.6億台幣)增加至1.755億美元(53.4億台幣),每股虧損29美分符合市場預期,但活躍用戶僅成長23%至2.84億人,增幅遜於前季的24%。
今年以來,推特執行長寇斯特羅(Dick Costolo)頻換主管且推出新產品,希望能讓投資人相信推特還有成長空間,推特近來積極進軍行動廣告及服務,避免太過依賴網站獲取流量及廣告。雖然推特的每月用戶數符合分析師預期,但自去年掛牌以來,成長持續放緩。分析師預期,推特本季營收會落在4.4~4.5億美元,中值略低於市場預期的4.48億美元。
寇斯特羅表示,推特把擴增用戶數列為優先要務,目標是成為全球每天最多人瀏覽的網站。不過,目前推特的用戶數為2.84億人,不及facebook(臉書)的1/4。
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艾略特(Nate Elliott)表示,若推特希望吸引廣告商的注意,他們就得提高用戶成長速度,增速還得再加快一些。

(蘋果日報)
--
男女職場平等 2095再說吧

瑞士達弗斯世界經濟論壇(WEF)廿八日公布的年度報告指出,全球女性在醫療、教育等領域正迅速縮小與男性之間的性別差距,但職場性別差距卻可能到二○九五年才消失。

報告指出,過去九年,職場的性別差距並未明顯縮小。WEF二○○六年首次公布年度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以來,女性在經濟參與方面的機會已由原來僅及男性的百分之五十六提高至百分之六十,「如以這種軌線為依據,同時假設其他因素仍然平等,全球八十一年後才可能完全消除這種差距。」

WEF創辦人施瓦布說:「以經濟理由而言,達成性別平等顯然有必要。唯有能夠完全運用女性才幹的經濟體才能保有競爭力。」

報告涵蓋一百四十二個國家,評比項目包括各國如何分配醫療、教育、政治參與及其他資源,以及兩性的機會。報告說,幾乎所有接受評比的國家在縮小醫療保健資源差距方面的表現都有改善,其中卅五國已經完全消除差距,另有廿五個國家則完全消除教育方面的差距。

報告又說,尤甚於職場的是,女性的政治參與機會始終遠不及男性,仍然僅占全球決策者的百分之廿一,然而這也是近年來,進展最大的領域。報告首席執筆人莎蒂雅‧沙希迪說:「以政治而言,全球的女性國會議員與部會首長分別比九年前增加百分之廿六及百分之五十。這些都是影響深遠的改變。」她同時強調,有待努力之處仍然很多,「部分領域的改變步伐必須加快。」

以冰島為首的北歐五國仍是性別最平等的國家,葉門連續第九年排名殿底。亞洲國家以菲律賓排第九最高,日本排一○四,南韓一一七,都在後段班。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29827-3593907.jpg?sn=14145254602591

(聯合報)
--
職場性別完全平等 得再等81年

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職場性別差距報告顯示,職場性別平等的願景要到2095年才會實現,過去9年來全球職場性別差距幾乎未見改善。

據WEF年度「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雖然男女在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機會落差已逐漸縮減,但職場男女不平等的問題要到2095年才會完全消弭,換言之還得再奮鬥81年。

最新報告指出,女性的經濟參與和機會為男性的60%,較2006年WEF首度公布性別差距報告以來,只提升了4個百分點。

WEF創辦人暨執行董事長史瓦伯(Susan Schwab)表示,「就經濟的角度來看,實現性別平等顯然十分必要,只有充分利用男、女人才的經濟體,才能夠維持競爭力,並且繼續享有經濟繁榮。」

WEF的報告涵蓋全球142個國家,檢視各國在醫療、教育、政治參與,和資源與機會方面的兩性平等狀況。

據報告顯示,北歐國家貫徹兩性平等堪稱全球翹楚,包辦排行榜前5名,依次為冰島、芬蘭、挪威、瑞典和丹麥。

冰島連續6年蟬聯冠軍,主要拜女性位居國會議員、資深官員和經理職務穩定增加所賜。冰島不乏女性位居企業要職,凸顯冰島投資女性教育,如今獲得極大回報。

非洲的盧安達今年首度進榜,排名第7,兩性平等遠優於英美等全球經濟強權。盧安達逾6成國會議員由女性擔綱,比率傲視全球。

美國較去年上升3個位置至第20名,主要因為男女薪資差距縮減,以及女性位居議員和部長級職務增加。另英國今年下滑8個位置,降至第26名。

菲律賓是亞太地區唯一擠進前10名的國家,今年排名第9,較去年下滑4個位置。紐西蘭和澳洲分別排名第13和第24名。

另外,葉門連續9年排名敬陪末座,女性地位極待提升。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0-29/Clipping/656/A08A00_T_04_02.jpg

(工商時報)
--
英男子爭裸奔 歐洲人權法院判敗訴

在公共場所裸走是不是人權自由?一名英國男子多次因裸奔、裸健行等被捕,告上歐洲人權法院,歐洲人權法院今天以他明知故犯為由,判他敗訴。

五十三歲的高夫 (StephenGough)是英格蘭漢普夏人,他曾赤裸行走全英國,光是因在英國境內裸健行、被警方以違反在公共場所不得裸露的法律而被捕、拘禁卅餘次,甚至曾經在為了在公共場合赤裸而被逮的官司出庭後,還堅持要一身赤裸地走出法院,結果又因此再次被捕,再添一樁官司,累計他共判刑達六百多天。

高夫後來告上歐洲人權法院,堅持他有權在所有公共場所保持赤裸,認為自己權益遭到打壓、自我表達權利受到侵略。

歐洲人權法院認為高夫明知自己行為違反法律,卻仍堅持以讓他人感到冒犯的方式違法,判他敗訴。

不過,由於相關爭議不是只有高夫的案例,歐洲人權在判決他敗訴同時,也同意在公共場所裸體的權利是已引起討論的議題,但認為高夫的立論仍是少數;同時提到高夫要求在公共場所裸體的自由,應受到其他人容忍,但他也應該要容忍其他不同意見。

(聯合報)
--
瑞典刺激通膨 首推零利率

為了刺激通膨,避免通縮,瑞典央行周二宣布降息1碼,將基準附買回利率壓到0的歷史新低,降息幅度不僅超出市場預期,同時也是該國有史以來首度實施零利率。

瑞典央行宣布將附買回利率從0.25%調降到0,降幅超出預期,市場分析師預測基準利率會降到0.05%。

瑞典央行今年7月才降息,當時降息的用意也是要刺激偏低的通膨率;該國通膨率今年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接近零的低檔,遠低於央行設定的2%目標。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瑞典央行發布決策聲明指出:「通膨率實在太低,未來在通膨率明顯上揚前,附買回利率都將維持在目前的歷史低點。」

該國央行還表示,預料最快要到2016年中等國內外經濟回溫增加通膨上揚壓力後,才會開始升息。瑞典央行原本預估會在2015年底開始升息。

瑞典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0.3%,比央行的預測還少了0.4個百分點。該國央行並預估,今年全年CPI估計將下跌0.2%,也就是微幅通縮,明年則會回升至上揚0.4%。

瑞典央行決策委員詹森(Per Jansson)指出,決策委員會對於通膨率低於預期的容忍度已到極限,所以再度降息的決策並不令人意外。

由於歐洲央行近來也針對刺激通膨祭出一連串的措施,包括將基準利率降到0.05%的歷史新低、存款利率降到負數與購買民間債券,這也逼使瑞典央行本次會期必須有所行動。

由於降息幅度超出市場預期,瑞典克朗應聲走貶,從9.25克朗兌1歐元貶至9.34克朗。

許多歐洲經濟體均面臨陷入通縮的危機,瑞典雖是歐盟一員,但並不是歐元區成員國,因此在貨幣與利率政策握有自主權。

根據瑞典央行的經濟預測,失業率會從去年的8.0%微降至今年的7.9%,明年在經濟成長率升至2.7%後,失業率再進一步降到7.4%。

(工商時報)
--
法義讓步 加碼削減赤字

歐盟與法國、義大利間原本僵持不下的預算爭議出現轉機,在歐盟執委會警告法國、義大利的預算案違反歐盟的財政規範後,原本以提振經濟為優先要務,而將撙節減赤暫放一旁的法義兩國讓步,祭出比原先更激進的削減赤字計畫,盼換取歐盟放行明年的預算案。

鑑於法國和義大利的公共財政改善不力,歐盟執委會最遲本周三會做出決定,是否駁回這兩國的2015年預算草案。該機構上周對巴黎與羅馬當局發出警告,指其提出的預算計畫悖離歐盟的財政規範。

法義這兩個分居歐元區第2大與第3大的經濟體,憂心繼續勒緊腰帶的撙節政策,恐扼殺其脆弱不堪的經濟,因而無視歐盟和德國要求他們控制公共財政的呼籲。

不過就在歐盟裁決是否將法義預算案打回票的前夕,義大利宣布明年的赤字將再削減45億歐元,法國也跟進,表態明年會再削赤36億到37億歐元。如此一來兩國的削赤規模,比它們本月初提出的2015預算案所規劃的擴大。

法義財長雙雙致函歐盟經濟暨貨幣事務執委卡泰寧(Jyrki Katainen),表明改善赤字的誠意,盼歐盟當局能對明年的預算案放行。卡泰寧的發言人指出,執委會對義大利「具建設性的回應」表示歡迎,但有關其預算案的討論仍在進行,尚未做出結論。

義大利財長巴朵安(Pier Carlo Padoan)致歐盟信函中提到,減赤措施包括廢止規模33億歐元的減稅方案,義國政府也打算動用預備金來因應歐盟執委會的要求。但他在同時警告,過度緊縮預算,恐讓義國的衰退有邁入第4個年頭之虞。

法國財長薩龐(Michel Sapin)則致函歐盟表示,法國擬將近來低利償債及上繳歐盟預算縮減所省下來的支出,用於削減財政赤字。薩龐另提出逾35億歐元的節省支出方案。

(工商時報)
--
YOU Tube擬推 無廣告付費訂閱

華爾街日報周二引述谷歌高階主管透露,谷歌旗下視訊網站YouTube有意推出無廣告的付費訂閱服務,一反過去僅提供有廣告的視訊內容,此舉給予用戶更多選擇,但也意味著YouTube的業務模式將出現重大轉變。

報導指出,掌管谷歌廣告業務的老將沃吉絲姬(Susan Wojcicki)將主導YouTube本次業務變革。沃吉絲姬自今年稍早開始掌理YouTube後,便積極開發提升YouTube營收和獲利的方式。

沃吉絲姬周一在加州1場會議中表示,無廣告的付費版訂閱服務,再加上現有的廣告版服務,將讓用戶有更多選擇,並在用戶偏好透過行動裝置應用程式欣賞視訊之際,更能與大環境相配合。

沃吉絲姬表示,「說不定很快就會有用戶反應不想看到廣告。」許多應用程式讓使用者決定免費下載但附帶廣告,或是付費跳過廣告,她認為這種讓用戶握有選擇權的業務模式十分吸引人,「我們也在思考如何把選擇權交到用戶手中。」

隨著Netflix、Hulu和亞馬遜等業者的線上視訊服務訂戶逐漸攀升,促使沃吉絲姬開始評估付費訂閱模式的可行性。

YouTube約在1年前允許內容提供者開設付費訂閱頻道,不過該公司從未推出無廣告的付費訂閱服務。

沃吉絲姬表示,「我們讓個人推出付費訂閱頻道,公司也一直在尋找其他對業務有幫助的模式,目前大部份的媒體都是廣告版和訂閱版2種模式並行。」

據熟知內情人士透露,YouTube已與內容合作夥伴接洽,邀夥伴加入YouTube的付費訂閱服務,付費版將針對新聞等特定類型的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付費訂閱版將是廣告版視訊的額外服務,YouTube也將持續推出內含廣告視訊內容。

(工商時報)

健康

姊顧弟染麻疹 接觸248人 第3起群聚感染 搭高鐵往返桃園台中

疾管署上周公布一名在麥當勞打工的男大生染麻疹,昨再宣布,該男大生的二十七歲姊姊遭他傳染,現仍住院隔離;這是今年第三起國內麻疹群聚感染事件;衛生單位已列管曾接觸這對姊弟的兩百四十八人,其中兩人也有疑似麻疹症狀。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該二十四歲男大生住南投,白天在台中市學士路麥當勞打工,當時掌握男大生一百九十八名接觸者,預計追蹤至本周六;他姊姊現住桃園,曾在本月十日至十二日照顧發燒的弟弟,卻遭傳染。

2親戚有疑似症狀
周志浩說,男大生姊姊本月二十日起有發燒等症狀,二十三日出疹,就醫後確診、現仍住院。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說,這對姊弟接觸者共兩百四十八人,預計追蹤觀察至下月十四日,最近兩名非同住親戚有疑似麻疹症狀。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該姊姊本月二十日早上六時三十分,自南投埔里搭南投客運至高鐵台中站,轉乘八時一分列車(該女未留票根、不記得車廂)到高鐵桃園站;二十四日下午二時,自高鐵桃園站搭高鐵第三車廂回台中站,三時十五分搭南投客運返埔里。在該時段搭同車廂、車次者,若有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速就醫。

加強組員健康管理
台大醫院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李秉穎說,國人普遍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約九成成人有抗體,接觸患者不會感染,但一成抗體不足,若與病人處同空間,被傳染機率達九成,同車者要警覺。台灣高鐵公司說,已提供相關乘客資料給衛生單位,加強執勤組員健康管理,現無人員發燒或咳嗽,車廂也已消毒。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29/LA17/LA17_003.jpg

(蘋果日報)
--
驚!今年第3起麻疹群聚感染

疾管署公布今年第三起麻疹群聚感染事件,廿四歲男大學生家住南投,白天在台中市速食店打工,廿一日確認為麻疹,廿七歲的姊姊因照顧他也被傳染,目前住院隔離中,另外還有兩位家屬也出現疑似症狀。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調查發現兩名案例的接觸者共二百四十八人,預計追蹤觀察至十一月十四日。值得注意的是,廿七歲的姊姊在具傳染力期間,於十月廿日早上六時卅分,自埔里搭南投客運至高鐵台中站,再轉乘八時零一分列車前往高鐵桃園站;十月廿四日下午二時,自高鐵桃園站搭乘高鐵(第三車廂)回到台中站,隨後於三時十五分轉搭南投客運,返回埔里。

疾管署呼籲,同時段搭乘同車廂或同車次的民眾,請提高警覺,並自我健康監測至十一月十一日,一旦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接觸史。

今年前兩起麻疹群聚案例皆為境外移入,第一起為自菲律賓返台的廿四歲男子,回台至宜蘭參加友人生日派對,傳染給兩名女性友人;第二起為四十五歲女子自大陸返台,就醫時傳染給同診間候診的另一位女性;第三起就是感染麻疹的廿四歲男大學生,他近期沒有出國,無法確認感染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麻疹為空氣傳染,傳染力非常強,最多可一人傳給十五至十八人,根據二○○七年調查,接種過「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的廿至卅歲年輕族群,逾二成已測不到麻疹病毒抗體,此時被傳染麻疹的發病率逾九成。

黃玉成也表示,麻疹病毒可在空氣中存活兩個小時,過去曾有麻疹病患在急診室照X光,離開急診室半小時後,病毒仍傳染給下一位病患。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部分青年族群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隨年齡增長而衰減,建議民國七十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如需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如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大陸等,可自費接種MMR疫苗;如曾經得過麻疹,將終身免疫。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29831-3593895.jpg?sn=14145237932271

(聯合報)
--
照顧麻疹弟 姊姊也染病

一名27歲家住桃園的女性,因照顧麻疹確診弟弟被感染,目前隔離治療中。這是今年第三起群聚感染、第22例確診。該女子曾於20日上午6時30分從埔里搭南投客運至高鐵台中站,轉乘8時1分的列車至桃園。24日下午2時搭高鐵從桃園至台中,3時15分轉乘南投客運回埔里。疾管署提醒這段時間搭同車次的民眾注意,若出現發燒、出疹症狀,應立刻就醫。

(中國時報)
--
42歲男日本腦炎亡 今年首例

病媒蚊肆虐,兩種由蚊子傳遞的疾病上周在高雄共奪走兩命。疾病管制署昨公布,上周出現今年首起日本腦炎死亡病例,為高雄市四十二歲男性,另高雄市鳳山區一名染登革出血熱的七十六歲男性,上周死亡。

登革熱恐破萬例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個案,在六月十日發病,七月一日通報後經檢驗確認,雖於七月十六日出院、轉至安養中心,仍因多種併發症,在十月十八日二度住院,並於上周六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說,該男有腦瘤、糖尿病病史,死因為心因性休克,但該署認為其死亡原因仍是日本腦炎所致,故判定男子為此症今年首起死亡病例。
登革熱疫情上周也續擴大,周志浩指,上周全台共新增一千五百二十五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其中高雄佔一千四百七十九例,也使今年本土病例累積達七千四百三十九例。
羅一鈞說,上周登革熱新增一死亡病例,死者於本月十三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腹部疼痛等症狀,雖住院治療,仍在上周六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往生。

(蘋果日報)
--
登革熱累計7636例創紀錄

國內登革熱疫情擋不住!疾管署最新統計顯示,全台累計本土與境外移入病例共計7,636例,突破7千大關,再次創下新高,估計進入11月高峰期,恐攀上萬例;高雄市截至27日已累計7,237例染病個案。

另宜蘭縣繼2010年再度出現日本腦炎病例,而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病例已發生在高雄市。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10月21日至27日共新增152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高雄市就有1479例,光是三民區就有548例,其次縣市為屏東縣19例,台南市14例再居次。

疫情亮紅燈的高雄市,上週新增5例登革出血熱,其中一例死亡,為鳳山區76歲男性,曾罹患登革熱,並有高血壓、糖尿病、直腸腺癌病史,10月13日出現肌肉痠痛、發燒、腹部疼痛與壓痛症狀,10月25日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其餘4例出院或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

另外,宜蘭縣出現今年日本腦炎首例,為61歲男性,10月9日開始發燒,有抽搐、意識不清症狀而轉送加護病房,現正住院治療中,當事人無出國史,衛生局已於個案住家掛燈誘捕病媒蚊。

據疾管署統計,過去10年宜蘭縣共有9例日本腦炎,上一次發生於2010年。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指出,今年累計共16例日本腦炎,上週出現首例死亡個案,為高雄市42歲男性,曾有糖尿病、腦瘤病史,6月10日發病,送入加護病房治療,7月至安養中心療養,10月25日因心因性休克死亡,呼籲民眾做好防蚊措施,避免感染。

(自由時報)
--
南北竄 日本腦炎首例不治

疾管署昨天公布今年第十六例日本腦炎病例,患者為宜蘭縣六十一歲男子,患者最近不曾出國,住家附近無水稻田及養豬戶,同住家人目前無不適症狀,衛生局已於患者住家掛燈誘捕病媒蚊,同時加強附近民眾教育宣導,並提醒適齡兒童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這名案例也是今年宜蘭縣首例日本腦炎病例,患者於十月九日發燒,十二日因症狀持續而前往急診,次日收治住院,因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轉至加護病房,廿三日通報後經檢驗確認,目前仍在加護病房住院治療中。過去十年來,宜蘭共有九例日本腦炎病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患者住家附近沒有水稻田與養豬戶,但他經常清晨騎單車運動,推測可能是騎到郊區,被病媒蚊傳染。

另外,疾病管制署昨天也公布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病例,為家住高雄市的四十二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患者曾動過腦瘤手術、接受過化學治療,六月十日因發燒就醫,七月一日通報並確認感染日本腦炎,七月十六日病情穩定出院,轉入安養中心療養,本月十八日因病情加重再次住院,廿五日因心因性休克死亡。

羅一鈞說,截至昨天,今年共累計十六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彰化縣四例,屏東縣三例,嘉義市、台南市及高雄市各兩例,新竹縣、台中市及宜蘭縣各一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建議民眾應避免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活動。民眾如果出現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燒或輕微呼吸道感染症狀,應盡快就醫,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嬰幼兒,也需及時接種。

登革熱大爆發 9成在高市

天氣雖然轉涼,但登革熱病例數卻持續上升,上周新增本土病例一千五百二十五例,今年累計病例已達七千四百卅九例,估計病例數在兩周內可能破萬。登革熱往年高峰皆在十月底,今年疫情明顯還在攀升,加上各地降溫不明顯,預估疫情恐至十一月才會反轉,十分嚴峻。

今年九成病例集中在高雄市,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昨天說出重話,點名部分政府機關、公司,沒有帶頭做好防疫,包括位於鼓山區的高雄市立美術館、台鐵鳳山機廠、中華電信小港服務中心、交通部航港局前鎮區房舍地下室等,皆因環境中有積水容器,被開罰六千元。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高雄市又以三民區疫情最嚴峻,上周出現登革出血熱病例四例,連續四周疫情都急速上升。調查發現,三民區每周約清出積水容器一萬四千個,每周調查兩千多戶人家,在二百戶中發現生長孑孓的積水容器。劉定萍呼籲,民眾務必確實清除孳生源。

另外,上周有一名男子因登革出血熱死亡,是家住高雄市鳳山區的七十六歲男性,四年前曾罹患過登革熱,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及直腸腺癌等病史,十三日開始出現肌肉痠痛、發燒、腹部疼痛及壓痛等症狀,治療期間通報為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進入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廿五日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同住接觸者目前沒有疑似症狀。

高雄之外,屏東縣東港鎮、台南市及新北市中和區皆已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其餘縣市的零星個案皆有到高雄活動的紀錄。

疾管署再度提醒,民眾應確實清除孳生源,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請盡快就醫。

(聯合報)
--
登革熱延燒 病例恐破萬

登革熱疫情大爆發,疾管署統計,上周新增1525本土病例,今年已累計7425例,皆創新高,若持續延燒,半個月內累計恐破萬。南部疫情相當嚴重,疾管署昨點名高雄市立美術館、台鐵鳳山機廠、中華電信小港服務中心3公營單位沒做好病媒蚊防治,各罰6000元。

公家單位本應帶頭做好防疫,但這些單位卻出現許多未清理的積水容器。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像是高美館內有很多花器積水孳生蚊蟲,台鐵鳳山機廠保養廠的器械積水未清,中華電信小港服務中心周邊也有不少積水容器,這些單位沒按照規定清理,所以依法開罰。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最新疫報顯示,21日至27日本土登革熱新增1525例,累計7636例,已經連續4周快速增長。超過9成的登革熱病例出現在高雄,光是上周就新增1479例,累計7236例。其中最嚴重的為三民區,其次為前鎮、鳳山、苓雅與小港。

本周新增的死亡病例出現在鳳山區,為一名76歲男性,2002年也曾罹患登革熱,有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病史,本月13日出現症狀,25日病逝。另有4名登革出血熱病患,皆住三民區,3人住院中、1人出院。

南部高溫溼熱,雖已入秋,但病媒蚊仍持續存在。劉定萍表示,鄰近高雄的屏東、台南也各有95與45例個案。疫情並往北擴散,各縣市都有零星病例,北市中正區一名病患就有高雄旅遊史。

除公部門疏於防疫,部分民眾也未做好居家環境清理。劉定萍說,以疫情最嚴重的三民區為例,光是上周就清出1萬4000多個積水容器,有200多戶家中容器孳生孑孓。

疾管署統計,今年7439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當中,登革出血熱病例占59例,其中48例已出院,7例死亡,4例住院中。

日本腦炎 今年首見死亡病例

日本腦炎出現首名死亡病例。一名高雄市42歲男性,6月10日感染日本腦炎,7月1日通報確診,本月25日因併發症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疾管署表示,全台已累計16例日本腦炎病例,最新一例為61歲宜蘭男子,個案沒有出國史,家中附近沒有稻田與養豬戶。提醒民眾應確實讓兒童接種疫苗,並遠離病媒蚊孳生地點。

(中國時報)
--
坐墊前移5公分 單車騎更久

國內有超過兩百萬名單車族,台灣師範大學昨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民眾騎乘自行車,若把坐墊比標準位置往前移五公分,騎車時不但最省力,也能騎得久,還可避免運動傷害。

腿別拉直較好踩踏
據教育部體育署調查,國內有兩百四十五萬人有規律騎乘自行車運動的習慣。多數自行車騎士在騎乘時拉高椅墊,讓腳踩腳踏板時將腿完全伸直,但台師大運動競技系特聘教授相子元帶領的團隊研究兩年發現,坐墊位置比標準位置往前五公分,並調整坐墊高度,讓大腿延伸線與小腿夾角呈三十度,而不是完全伸直,會較好踩踏且感覺舒適。
相子元說,這是研究團隊找來四十五位一般民眾與選手,讓受測者分別在室內、外騎乘二十公里,再透過踏板力量感測器、主觀性問卷所得出的結論。但目前市面上僅有售價超過五千元以上自行車可將坐墊前後調整,其他像YouBike等一般自行車,僅可調整坐墊高度。
騎乘自行車超過五年的陳姓車友說,這對一般民眾來說是實用的常識,若沒有調整坐墊位置,把屁股往前或往後移動感覺也可達到目的。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1029/LA17/LA17_002.jpg

(蘋果日報)
--
坐墊推前5公分 膝蓋微彎30度 騎單車 姿勢對更樂活

近年台灣單車運動蔚為風潮,民眾常花大錢買好車,卻忘了「姿勢」才是重點。

台灣師範大學(簡稱台師大)研究團隊利用儀器,成功找出最佳的騎車姿勢,就是騎車時將膝蓋微彎30度、坐墊朝前5公分,便能達到騎車運動最佳化、最省力,也能有效避免運動傷害。

台師大運動競技系特聘教授相子元表示,經常在路上觀察到許多人騎車姿勢不良,坐墊不是太低就是太高,除影響了踩踏效益,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在台師大頂尖大學計畫支持下,組織研究團隊,透過美國發展多時的Bike fitting概念,並融合教練、選手及醫師的經驗累積,找出騎車最佳姿態。

研究團隊進行單車的3D動作分析、踏板力量感測器、表面肌電系統與問卷等,將坐墊位置分為9種,分析上下前後各5公分距離,測試對騎士的施力影響。最後發現,當坐墊比正中央再往前調整5公分時,騎士會有較好的踩踏效益與舒適感受。

研究團隊也收集資料分析,發現當騎士踩上踏板伸直後,大腿跟小腿還需微微彎曲30度(腳底板不能彎曲),才是最舒適的踩踏姿勢。

不同坐墊高度也能訓練不同肌肉,如坐墊調高,可以訓練大腿二頭肌跟臀部,若把坐墊調低,則可訓練大腿前側肌肉,只是膝蓋受力也相對變大,較不適合長程運動或膝蓋受傷的人。

相子元說,未來研究方向希望結合穿戴式裝飾,可隨時監控並修正踩踏動作,讓自行車運動可以更安全。

(自由時報)
--
台師大研究:坐墊前調5cm 單車族最省力

單車族越來越多,台師大研究發現,自行車坐墊的高度,最好調整至讓膝蓋可略彎卅度,坐墊比一般位置再往前移五公分,最舒適省力,也能騎得更久;還可有效避免運動傷害。

近年來,自行車運動在台灣十分風行,相較於其他陸上的運動,如慢跑,自行車運動對下肢所造成的衝擊、負擔較小;但不良的騎乘姿勢不但會影響踩踏的效益,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台師大體育系教授相子元多年研究「坐墊位置對踩踏的影響」,他分別找來十五名選手和十五名一般民眾,讓他們各騎乘廿公里直到疲勞為止,再透過3D動作分析系統、踏板力量感測器等及主觀性問卷,找出九種不同位置的騎乘效果。

相子元表示,民眾熱中騎乘自行車,卻常有錯誤觀念,例如誤為將膝蓋伸到最直最省力,其實這會傷害踝關節;另外,也有民眾以為騎自行車時膝蓋彎曲最省力,卻會傷害膝關節。

相子元建議,民眾如果沒有量尺、不方便量測,可將踏板踩到底,讓腳板保持水平、膝蓋微彎,此時大腿延伸線就會和小腿自然呈現卅度。

研究也發現,只要稍微改變坐墊位置,就可對不同的肌群產生不一樣的訓練效果,如果想訓練股二頭肌與臀大肌,可將坐墊提高;若想訓練股四頭肌,則要降低坐墊位置;想訓練小腿肌群,則可將坐墊位置往後移。

台師大表示,此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性的生物力學相關會議中發表,獲國際學者肯定。

(聯合報)
--
坐墊前移5公分 單車這樣騎最省力

騎自行車蔚為風潮,但坐墊位置不正確,反而會造成運動傷害。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相子元研究發現,自行車坐墊的高度,最好調整至讓膝蓋可略彎30度,坐墊比一般位置再往前移5公分,不但騎車時最省力,也能騎得更久、更遠,還可有效避免運動傷害。

自行車在台灣越來越風行,相較於慢跑等運動,騎自行車對下肢造成的衝擊和負擔較小。不過台師大運動競技系教授相子元表示,民眾熱中騎乘自行車,卻常有錯誤觀念,例如誤為將膝蓋伸到最直最省力,其實這會傷害踝關節;另外,也有民眾以為騎自行車時膝蓋彎曲最省力,其實卻會傷害膝關節

相子元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支持下,研究「坐墊位置對踩踏的影響」,分別找來15名選手和15名一般民眾,讓他們各騎乘20公里直到疲勞為止,再透過3D動作分析系統、踏板力量感測器等及主觀性問卷,找出九種不同位置的騎乘效果。

結果發現,把坐墊高度調整至膝蓋略彎30度,坐墊位置比一般位置再往前移動5公分,不僅有較好的踩踏效益,且騎起來最舒適省力。

相子元建議,民眾如果沒有量尺、不方便量測,可將踏板踩到底,讓腳板保持水平、膝蓋微彎,此時大腿延伸線就會和小腿自然呈現30度。

研究也發現,只要稍微改變坐墊位置,就可對不同的肌群產生不一樣的訓練效果,如訓練股二頭肌與臀大肌,可將坐墊提高;想訓練股四頭肌,則要降低坐墊位置;訓練小腿肌群,則可將坐墊位置往後移。

(聯合晚報)
--
座墊前移5公分 騎單車最省力

自行車運動蔚為風潮,但不正確的坐墊位置,反而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台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當自行車坐墊高度調整至膝蓋略彎30度、坐墊比標準位置往前移5公分時,騎車最省力、最持久,也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

坐墊要怎麼調,是愛好騎自行車民眾最常見的問題,而坐墊位置不正確,是造成騎乘姿勢不良的最主要原因,因調整坐墊位置會同時改變坐墊高度和坐墊到把手間的距離,進而影響到軀幹及下肢的關節角度。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教授相子元指出,目前國際間定義的標準座墊位置,為大腿延伸線與小腿間夾角呈30度,一般人若不方便測量角度,只要將踏板放至最低,讓膝關節微彎、腳板保持水平,差不多就是標準座墊位置。

研究團隊為進一步了解不同坐墊位置對運動表現的影響,招募了15名自行車選手、15名一般男性及15名一般女性,透過3D動作分析系統、踏板力量感測器及主觀性問卷等,測試其在標準座墊位置以及前後、上下各移動5公分等9種不同座墊位置下的騎乘表現。結果發現當座墊比標準位置往前5公分時踩踏效益最佳,不論是專業選手或一般民眾,在相同力量下,可較其他位置省時10%,騎乘者感受也較舒適。

相子元說,這次研究也發現,騎乘者可以透過調整座墊位置來訓練不同地方肌肉,例如若要訓練股二頭肌與臀部肌肉,可將座墊位置提高;調低可訓練大腿前側肌肉,但同時膝蓋受力會增加,有人騎U-BIKE喜歡調低坐墊,短程還可以,長程就容易導致膝蓋受傷。

(中國時報)
--
三高防中風 牢記「FAST」自救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去年一萬一千多名國人中風死亡,平均每天約三十一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血管硬化易阻塞,更是中風高危險群,較其他人中風後,更易有半身癱瘓等失能風險。醫師說,平時應牢記辨別中風口訣「FAST」,一旦有中風症狀,應在三小時黃金治療期內接受治療。

風險比一般人高
國健署昨舉辦中風衛教活動,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說,國內研究有三高病史者,未來五年內中風機率比無三高者高,如糖尿病患中風機率較一般人高二點九倍,高血壓、血脂患者各高二點八及二點四倍。陳龍說,二○○六到二○○九年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高血壓、糖尿病患中風後,較無三高問題者中風後,更易有半身癱瘓、失去語言能力等失能風險,糖尿病患中風六個月後,失能風險較無糖尿病中風患者高五到六成。

把握黃金3小時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說,三高患者應按時服藥,且牢記辨別中風口訣FAST,F是觀察患者臉部(Face)表情是否左右對稱,A是觀察患者抬高雙臂(Arm)會否無力下垂,S是觀察患者說話(Speech)是否清晰完整,T是當上述三種症狀出現一種,應在三小時的時間(Time)內接受治療。

(蘋果日報)
--
FAST辨中風 搶3小時黃金治療期

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第3號殺手。國健署統計,去年中風死亡人數多達11,313位,平均每日奪走31條人命。醫師提醒,秋冬為中風好發季節,較其他季節約增加2成,呼籲民眾牢記辨別中風症狀的「FAST」口訣,一旦察覺立即送醫,把握中風3小時黃金治療期。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FAST」口訣中的「F」為「FACE」,觀察微笑或其他表情時,臉部是否左右對稱;「A」為「ARM」,雙手抬高平舉,檢視是否出現單手無力下垂;「S」為「SPEECH」,確認是否能清晰、完整讀完一句話;「T」為「TIME」,出現前述其中一種症狀時,記下發作時間送醫,以便爭取3小時內施打治療藥物的黃金治療期。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三高」是中風危險因子,研究發現,相較於「非三高」族群,高血壓患者的中風機率是2.8倍、高血糖2.9倍、高血脂2.4倍,建議血壓控制收縮壓、舒張壓分別低於140、90毫米汞柱,糖化血色素低於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100CC低於100毫克。

國健署資料顯示,罹患中風後,7成5患者有語言表達困難、半身癱瘓後遺症。

游麗惠強調,分析2006年至2009年中風登錄資料庫,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風,失能情形相對高,像是糖尿病患者中風6個月後的失能風險,就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5至6成。

不過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強調,日前曾收治一名30多歲女性,無三高病史,但出現說話不清症狀,確診為輕度腦中風,可能為壓力、熬夜造成,經藥物治療已獲緩解。

(自由時報)
--
3高者 中風後更易失能

國內三高慢性病患者眾多,除了是中風高危險群,一旦中風後,失能風險更是高出許多,以糖尿病為例,病患中風六個月後失能的風險,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五至六成,更容易半身癱瘓,失去表達及語言能力。

糖尿病患中風後 失能風險高5、6成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部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三高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在未來五年中風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高血糖、高血脂也分別為2.9及2.4倍。

進一步分析95至98年健保署中風資料庫,顯示高血壓、糖尿病患中風後,比其他病友更容易失能,糖尿病患者中風六個月後失能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五、六成,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友則高出四成。

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號殺手,102年共造成1萬1313人死亡,每天平均奪走31條人命;中風後約有七成五機率出現後遺症,最常見的是語言或表達困難、半身癱瘓。

陳龍呼籲三高患者,應按時服藥,掌握關鍵數字:血壓應小於140/90mmHg、糖化血色素小於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需小於100mg/dl,平時就要積極控制,以免中風及後續失能纏身,拖累家人。

中風辨別4口訣 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則提出FAST辨別中風口訣,如果臉部歪斜,手臂無力、下垂,講話含糊不清,就應立即送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三小時。

除了服用藥物,三高患者平時應養成良好生活型態,三餐定時、少吃零嘴,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並且要規律運動,每周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並遠離菸害,才能降低中風機率。

http://uc.udn.com.tw/NEWS/MEDIA/9028215-3593025.jpg?sn=14144801101901

(聯合晚報)
--
三高患者 5年內中風機率高近3倍

秋冬溫差大,是中風好發季節,醫師表示,近來門診中風病患多了1、2成,而門診中就曾有3、40歲的病人因壓力過大,出現輕微中風症狀。今天是世界中風日,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中風是十大死因第三名,去年造成1萬多人死亡,平均每天奪走31條人命。研究顯示,有三高的人,5年內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4到2.9倍。

(中國時報)
--
嗑鍋HIGH夜唱 男大生眼中風

天氣變冷,消夜吃鍋可要當心!一名22歲男大生日前消夜吃火鍋,接著又和友人喝酒、夜唱,隔天發現低頭看書時,右下視野有部分缺損、看不清楚,就醫後才發現已眼中風。收治案例的新竹國泰醫院眼科醫師陳瑩山表示,入秋日夜溫差大,尤其年輕人常自恃健康而忽略保健,吃火鍋、飲酒與放聲高歌這類易增加血液流速的行為,很容易對血管造成傷害。

陳瑩山醫師解釋,人體1/3血流會往心臟上方輸出,眼睛則是第一個血管分支,但血流量大、又精細,血壓飆升且血管品質不佳者,就容易阻塞或破裂,視情況還可能出現飛蚊症加劇、看某處會特別不清楚,甚至眼前全黑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臉紅脖粗 需當心
病患可以透過眼部電腦斷層、黃斑部視野檢查與眼底攝影,能確認病變範圍,以眼內藥物治療通常可恢復視力,但拖延症狀可能導致黃斑部水腫,若超過2周才就醫,治療癒後不佳,有可能會無法完全恢復視力。
眼中風在秋冬特別常見,陳瑩山醫師表示,年輕患者不見得有相關病史、難以預防,不過若發現自己臉部明顯脹紅,像是一般人形容的「臉紅脖子粗」,特別是在飲酒、吃鍋、爭吵與閉氣用力如解便或伏地挺身後,就要特別當心,盡量保持心情平穩與休息,並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過大,以免血壓上升導致破裂或是阻塞。

(蘋果日報)
--
防跌 打造銀髮安心宅 浴室樓梯 最常發生意外

家有銀髮族,居家安全可要當心!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龔宇聲表示,老化使身體功能與平衡不如從前,不慎跌倒恐造成傷害。最常發生意外的地方以浴室與樓梯為主,建議加強防滑設備,提供銀髮族友善安全的生活環境。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調查指出,台灣老人跌倒盛行率從1999年的18.7%增加到2005年的20.5%,意即每5位老人家就有1人曾經跌倒,且在自宅跌倒的比例超過4成,居家防跌設備不可輕忽。龔宇聲表示,尤其是浴室、樓梯這兩個最常發生意外的地方,更要注意加裝扶手、止滑墊,並搭配輔具使用,如馬桶增高墊、洗澡椅,防止跌倒。

【先了解】3月內頭暈當心
超過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骨骼較脆弱,需加強家中無障礙措施預防跌倒。不過每個人體能、平衡力狀況不同,若3個月內曾跌倒或忽然重心不穩、腳滑,就算是跌倒的高危險群,即便未達65歲也要留意安全。

【這樣做】止滑條防跌倒
浴室滑倒高居老人跌倒的發生原因之冠,應視裝修需求,至少在動線範圍內使用止滑設備,如止滑貼條等。樓梯間也是老人家常發生意外的地方,建議每一階梯邊貼防滑膠,最後幾格階梯可用醒目顏色警示以免踩空跌倒。

扶手提供支撐
可視個人需求裝扶手在馬桶旁、沐浴區與洗手台旁。龔宇聲解釋,一般馬桶高度較低,坐下膝蓋角度小於90度,坐、站對老人家較費力,建議以馬桶增高器(見右圖)並搭配扶手改善。在洗手台旁裝扶手預防老人家因站姿費力,將身體重量壓在洗手台上而發生意外。

開門浴缸較安全
銀髮族洗澡建議可搭配扶手並使用有椅背、扶手的洗澡椅,不鏽鋼材質與止滑特性,可讓老人家安心坐著洗澡,避免腳滑或不耐久站而跌倒。若想要使用浴缸,則建議改裝開門式浴缸,避免使用傳統浴缸,因單腳跨站而跌倒。也提醒民眾,一般輪椅並不適合進出浴室,材質容易因潮濕生鏽,影響轉動功能。

加裝示警設備
與家人同住的老人家,可以在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加裝示警設備,只要能夠發出聲響即可,警鈴或是在寶特瓶中裝石頭等,均能夠達效果。若為獨居老人,則有必要與地方社會局申裝連線緊急救援系統。

【報你知】可申請扶老專案
台北市政府推出「台北扶老˙軟硬兼施」的服務,補助對象為設籍並實際居住台北市的中低收入戶,申請通過後將由伊甸基金會與職能治療師為銀髮族評估居家環境安全,修繕、監工,可多加利用。

【專家說】
若要買房,可挑選有電梯、社區無障礙設施的房子,注意門寬超過70公分以上、浴室採拉門或外開門,以利未來輪椅進出。

(蘋果日報)
--
嬰兒拒奶發燒 可能染中耳炎/林圓真(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營養師)

嬰幼兒的咽鼓管比大人直、短、位置較低,且管徑較粗,所以一旦出現「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細菌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腔內,引起化膿性中耳炎。

最近有不少嬰幼兒發生中耳炎。剛開始時,會出現哭鬧不安、拒絕哺餵牛奶現象,嚴重時,出現輕微發燒、嘔吐或腹瀉等全身症狀,通常是在發燒多日或耳朵內流膿後,才被父母發現送醫。

此時除了遵醫囑,接受藥物治療外,家長不妨挑選可減緩過敏反應及中耳發炎反應、包含5種營養成份的食材來製作可口餐食。例如:蒜香鮭魚、香菇肉燥,可提高食慾,也有飲食治療功能。

◎五種營養成分包括: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含量高,包括鮭魚、鯖魚、秋刀魚、日本花鯖魚、鰻魚、白鯧魚等。

深海魚富含DHA和EPA,會產生PG3(prostaglandin好的前列腺素)來抑制PG2(壞的前列腺素)生成,減緩中耳炎發炎反應。懷孕及哺乳期間可補充魚油,增加嬰兒免疫系統,預防過敏性和感染性呼吸疾病。

●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動物的肝臟、魚肝油、胡蘿蔔、南瓜、綠花椰菜、番薯、菠菜、深綠和深黃色蔬菜。

類胡蘿蔔素為維生素A前趨物,β-胡蘿蔔素在肝臟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可增強免疫力、預防流行性感冒和維持修復皮膚黏膜,減緩一些感染(包括中耳炎、鼻竇炎、肺炎)。

●木犀草素:香菜、芹菜、九層塔、菠菜、高麗菜、白花椰菜、甜椒。

木犀草素屬於一種柑橘生物類黃酮,可減少產生白細胞介素-6,降低中耳發炎反應。木犀草素也可抑制組織胺分泌而減緩過敏反應。

●檞皮素:蘋果、洋蔥、櫻桃、綠花椰菜、葡萄、番茄。

與木犀草素一樣屬於類黃酮素,可抑制組織胺及發炎物質的釋放,舒緩花粉症、蕁麻疹、中耳炎、鼻竇炎、氣管炎等炎症性疾病的過敏症狀。

●麩胱甘肽:大蒜、洋蔥、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等)、帶皮馬鈴薯。

麩胱甘肽是由麩胺酸、胱胺酸和甘胺酸所組成的含硫三胜肽,可清除自由基、解體內有毒物質和增強免疫力,可改善慢性中耳炎積液。

(自由時報)

評論

烏克蘭的天空/江春男

烏克蘭國會改選,親歐派大勝,親俄勢力幾乎消失,未來更向歐盟傾斜,俄國對此表示歡迎。但是烏東分離份子佔領地區,有300多萬人無法投票,他們單獨舉行選舉,預定11月2日投票,俄國外長宣布將承認選舉結果。在俄羅斯不斷攪局中,鳥克蘭難有安寧之日。

內戰死傷經濟崩潰
烏東叛軍在俄羅斯支持下,和政府軍對抗,內戰從4月打到今天,已有4000人死亡,烏國經濟陷於崩潰邊緣。
現在進入冬天,情況更加惡化。烏東兩個自治區是工業重鎮,又是親俄大本營,一旦脫離烏克蘭,則國將不國。
在蘇聯時期,烏克蘭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有5000多萬,農業發達,東部工業也很發達。蘇聯瓦解後各自發展,包括東歐和中亞在內,以烏克蘭的表現最差。
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差不多和西歐看齊了。中亞的哈薩克,人均收入將近一萬美元,差俄羅斯一點,烏克蘭收入卻不及俄國一半。烏東地區一心想擺脫基輔,固然有俄國挑撥,但基輔代表腐敗,離它越遠越好。政治沒改善,光靠槍砲是不行的。
不幸的是,烏克蘭的位置極有戰略價值,西方拉它,俄羅斯更要拉它。俄羅斯幾代人在這裡打仗,死了無數人,兩族人血脈文化相連,如果烏國採取中立,兩邊通吃,對俄友好也罷了,現在要倒向西方,俄國人手上傢伙很多,想給基輔苦頭吃,不必挑日子。

多國拉扯找嘸定位
烏克蘭倒向西方,是一種價值的抉擇,提倡民族主義,推廣本土語言文化,培養民族自尊心,去俄羅斯化,這是民主化的自然流程。
遺憾的是,國家認同分歧,經濟上依賴俄羅斯,外交上無法保持平衡,政客又都私心自用,在大國的拉扯中,找不到適當的位置。
親歐派上台之後,烏克蘭的天空,依然是黑雲一片。

(蘋果日報)
--
哭哭我的女神/胡晴舫(作家)

好萊塢女星芮妮齊薇格日前現身紅地毯,名副其實的「改頭換面」。網路隨即哀鴻遍野,有人發布尋人啟事,有人乾脆撰寫訃文。
我們總可以再次驚呼女神崩壞,哀嘆女性難為。傳媒影像與消費文化的交重影響之下,同一套刻板審美觀不斷洗腦紅男綠女,尤其是女性,不分老少,只要還活在世上的一天,都在悲慘地努力符合標準。名人的長相因為符合審美觀而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放到鎂光燈下,體現並再度強化標準,成為美的代言人,進而販賣各種商品。王祖賢可能仍是小倩,只是她的小倩不再符合「美學規格」,於是受到譴責、嘲笑,就跟古代因為不知道怎麼治療痲瘋病,就污名化病患,將之放逐,以維穩主流價值。
演員又是另一回事。演員是一項扮演別人的職業。演員越不像自己,演技越受肯定,美國奧斯卡獎向來獎勵演員願意在戲中扮醜裝癲、增胖減重,今年影帝馬修麥康納便是從健壯體格瘦成皮包骨,演技才搏出位。芮妮齊薇格本人亦曾增胖三十磅,巧扮英國口音,演出兩集全球賣座的《BJ單身日記》,因此有影評人指出殘酷的事實,影迷或許不能接受眯眯眼女神不見了,但割眼拉皮之後的她卻可能真的迎來事業第二春。改變外貌畢竟是演員的第二天職。

保青春變一刀而就
改變身份,整飭五官,換掉器官,均屬於人身自由,與旁人無關。即使芮妮齊薇格不是女星,今天想換張臉,割掉雙乳,純屬個人選擇。
哈姆雷特對奧菲莉亞說,「上帝給妳(女人)一張臉,妳又自行造了另一張。」而哈姆雷特只是嘲弄化妝術而已。隨著科技發達、醫療進步,人類對青春不死的追求變成一刀而就,整容的道德辯證顯得無力,批判主流審美觀變得矯情,什麼都只是單純的消費選擇、慾望與財力的考量,跟吃碗蚵仔麵線一樣邏輯。
我以為,真正深層的社會價值危機不是消費審美觀或女性物化,而是關於通往不朽的方法。人類以醫療延緩了死亡、欺瞞了年齡,同時動刀割掉了精神不朽的信念。以往,人類文明的驅力可說來自個體對死亡的忌憚以及內心對於精神不朽的小小追求,帝王將相警惕歷史的凝視,文學家揮筆、音樂家譜曲、科學家發明,乃至於工匠虔誠彩繪寺廟壁畫之際的心情,均意圖超越有限生命,眺望浩瀚的永恆。許多人一輩子之所以努力要成就點什麼,正因明白終究一死,卻渴求透過一點點精神成就而超越死亡。
影像發達之後,凡人也各個變成路易十四,忙著四處豎立自己的雕像。不朽不再是一首詩或一曲交響樂,而是一張海報、印在汗衫上的頭像,以及掛在網上的私人裸照。就像目前流行音樂界整體陷入美麗的誤解,以為歌星造型便是音樂形式的創新。自拍當道的時代,我們消費、整容,傾全力耕耘外貌,拍照存證。有圖有真相,這是寫下歷史的新方法,這是人們懂得通往不朽的唯一道路。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