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200405

更新時間:18:12

童車撞特斯拉 6歲娃酒測皮皮剉

測5次才成功 警改口可免測
6歲男童騎單車撞上特斯拉轎車,警方依SOP要求酒測「肇事者」,小朋友不會呼氣,過程中臉色蒼白還發抖,測了5次才成功;車主事後將此事PO網,引發熱議。霧峰警分局內新派出所表示,單車是慢車,慢車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依作業程序就是要對雙方酒測;不過霧峰警分局得知不少民眾對「酒測小童」不以為然,昨下午改口補充表示,將以此個案提出反映,今後可視現場狀況授權處理員警,類似幼童案件得彈性免予實施酒測。



挨撞車主PO網 誇男童勇敢
楊姓車主前天將車停在台中市大里新生路的巷弄家門口卸貨,聽到砰一聲,發覺是附近鄰居的6歲小男孩,騎單車撞上他剛買不到一個月的新車。他PO文說「被全國最年輕駕駛撞上」,沒想到警察來了後,對小朋友酒測,小朋友父母有誠意與他達成和解,他認為小朋友很勇敢,有責任感。

不過「酒測小童」引發熱議,有人認為可當成機會教育,讓孩子知道不管在哪裡騎車都要注意,養成法治觀念;更多的人不以為然,認為有點誇張。警政署說,對交通事故現場各種有利還原真相的跡證均應詳細採集記錄,依此對雙方酒測,符合SOP標準程序。酒測員警強調一切依法執行。

家長賠3千元 雙方和解
男童母親表示,孩子騎太快撞到特斯拉,跑回家跟姊姊講,很積極要處理事情,到場員警態度友善,但她認為當時孩子面對酒測很害怕,身體發抖,臉色蒼白,測了5次才成功,不過賠償車主3000元後已和解,孩子前晚睡得很好,未受影響。男童母親說,建議警方應修改規定,給第一線員警彈性處理的空間。

166.jpg (800×432)

口頭授權免酒測 基層憂不符SOP惹議

警方對騎單車撞轎車的男童酒測,曾任檢察官的律師林柏宏認為,對車禍雙方酒測是依行政規定,不過未來若遇到這類型的極端個案,或許可以職務報告取代酒測,因年幼者飲酒肇事的機率不高,除了酒測,也可在徵求車主同意下,對幼童進行外在觀察,也就是「望聞問切」,看看面色、聞聞有無酒味等,初判有無飲酒之實,再透過職務報告的撰寫取代酒測結果,只要雙方都沒意見,可為折衷變通辦法。

不少官警也認為,考量本案恐是史上年紀最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會吹酒測器,員警可視小朋友是否有酒容或酒味決定,或使用酒精檢知器初測,再請雙方確認註記,是較通情達理的作法。

至於霧峰警分局認為今後可授權處理員警,依現場狀況彈性決定是否對幼童酒測,不少官警對此另有看法,表示基層可能擔心未酒測不符SOP程序,仍寧可酒測,導致實務上不敢彈性;官警認為應該修改規定,把「授權」明定在規定中,才是完善酒測機制之舉。

律師李學鏞另從正向角度看,認為警方依SOP酒測,如男童家長與對方當事人都欣然接受,是很好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導和教育。

(自由時報)
--
騎單車撞特斯拉 5歲童被警酒測

台中市大里區一輛買不到一個月的特斯拉電動車,前天因在巷弄臨停遭五歲男童騎腳踏車擦撞,導致鈑金受損,警方獲報到場對男童酒測,男童吹氣過程中嚇得全身發抖、臉色蒼白,測了五次才成功,楊姓車主將警方處理過程PO上網,並標註「五歲駕駛接受酒測」,引發網友熱議有無執法過當。

男童母親表示,她聽聞警方要酒測很驚訝,她認為年紀這麼小,應該不用酒測,孩子在酒測時很害怕,身體一直抖,她建議修改相關法令,避免響影孩子心理;她說,這件事給孩子一次機會教育,雙方最後以三千元和解。

台中高分檢主任檢察官李慶義認為,行政罰法對未滿十四歲之人不處罰,若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可處罰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受害人可向男童的父母求償,警方是依據「慢車駕駛人,駕駛慢車經測試檢定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者」,對男童進行酒測,執法並非不對,但稍有過當。

李慶義指出,依常理而言,五歲男童年齡太小,喝酒機率不高,警方從外表觀察男童有無臉紅、酒氣,舉止行為是否有正常即可,不必對男童實施酒測。

霧峰分局內新所副所長洪堉騶說,男童騎腳踏車在巷內左轉,撞上臨停的特斯拉電動車,當時楊男暫停路邊卸貨,因鈑金受損牽扯理賠,員警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範,無論雙方年齡都要酒測,過程並無不當。

楊姓車主前天PO文,指「買不到一個月在今天被擊落了」,並標註「全國最年輕駕駛撞上特斯拉」、「五歲駕駛接受酒測」,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回應,「啥米!小孩也要酒測?」

(聯合報)

社會

資源回收害同學斷牙得賠52萬/單親貧童沿街賣蛋籌錢

新北市秀朗國小三年級吳姓女學童,在校園內抬資源回收物時重心不穩、腳步踉蹌,連累李姓女學童跌倒摔斷3顆牙齒,雙方家長對賠償金額談不攏,李童家長提告索賠醫藥費及牙齒修補費共52萬元。單親的吳童家境清貧,知道家裡根本賠不起這筆巨款,一遇假日就推著小車上市場賣雞蛋籌錢,鄰居們都好不捨。

父身心障礙 8旬嬤得養3代4口
吳童是在2018年3月間響應校方資源回收,從家中提來一袋二手舊衣,因為很重,課堂老師請同班的李童幫忙一起搬到回收處,2人搬運途中時,吳一時重心不穩往前踉蹌暴衝,李童被拉跌倒,除面部、手腳擦傷,還摔斷上方前排3顆牙齒。

學校及調解委員會協助雙方家長談和解不成,李童家長表示對方提出賠償金額太低,根本不夠付醫藥費,因此委託律師提告,律師計算3顆恆齒後續修補及換假牙等費用,需要52萬元。

永和區民權社區理事長邱秀蘭表示,吳家是社區弱勢住戶,吳父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媽媽是中國籍配偶,生下2名子女後不知去向,原本家裡靠阿嬤在市場賣菜為生,今年初阿公罹癌過世,80歲阿嬤已無法工作,面對官司不知所措。

小妹妹努力自救 鄰居買蛋相助
吳小妹知道家裡拿不出錢,經由社區民眾協助,2個月前開始利用假日推著小板車賣雞蛋。吳小妹說,至今已在「小豬」裡存了2000多元,她要繼續努力賣雞蛋籌錢。

新北地院上週開庭,邱秀蘭與里長張淑美幫吳家向法官求情,法官責令雙方再次調解。

邱秀蘭說,案子一拖2年,家裡氣氛低迷,兩個小孩子也總是眉頭深鎖、不見笑容。鄰居們同情吳家景況,更是不捨吳小妹妹,除了號召左鄰右舍多買雞蛋,也盼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和解,居民願意捐款幫忙賠償,讓吳小妹安心讀書。

律師:廣泛公務行為 可請求國賠

吳小妹妹提重物重心不穩,導致幫忙的同學跌倒撞斷門牙,遭對方家長提告求償。律師林富貴表示,女童未滿14歲,沒有刑事責任,過失行為造成對方受傷由父母負連帶賠償責任。他建議,學童在學校參與資源回收課程算是教學行為,學童因此受傷,可考慮請求國家賠償,但必須於事發2年內提出。

林富貴說,此案受傷女童雖是好心幫忙提重物,也應負起共同注意之責,對方不小心造成自己跌倒受傷,也有過失責任,雙方分擔的過失比例,由法官審理裁決。

校內抬回收算教學行為
林富貴指出,意外事件發生在校園內,又是老師要求學童執行,即屬於廣泛的公務行為,既然資源回收是教學行為一部分,應探究老師指派學童提二手衣物,有無考量當時才讀一年級的國小學童力氣能否負荷,以及是否充分注意學童提重物的安全性,學童因而發生意外,對於校方的應負責任可申請國賠。

秀朗國小校長林文生說,學童發生受傷意外後,校方曾居中協調,但雙方未達共識,如今已進入司法程序,如果官司造成吳家經濟困難,校方將動用仁愛基金協助。

(自由時報)
--
橋頭裸女桶屍 家人斷片6年

高雄捷運橋頭糖廠站外的裸女桶屍案,警方查出死者為失蹤近6年的林姓婦人,並希望民眾提供線索,外傳有林婦男友前來認屍,但遭警方否認,而林婦失蹤前使用的手機號碼也早已停用,案情陷入膠著。

不少關心本件懸疑命案的民眾認為,檢警保守公佈死者姓氏、年齡和「馬賽克圖像」,請民眾提供線索,但因沒有完整身分和面容,此舉讓外界如霧裡看花,恐怕難說能透過公佈的內容,即順利取得有助破案的情資。

前天,法醫經長達7小時的解剖遺體勘驗死因,除透過指紋比對出林婦身分,也發現死者的喉嚨甲狀軟骨骨折,以及四肢和全身有多處骨折和出血點,檢警相關人員懷疑生前遭勒斃可能性極大,朝他殺方向偵辦。

同時,警方深入調查林婦生前的交友狀況,初步從家屬說法和相關事跡顯示,她失蹤前的生活應算單純,但失蹤多時,家中她的私人物品早被清空,而失蹤前她的手機號碼已停用,目前仍查無失蹤後可能使用的手機號碼、金融卡、就醫及通聯紀錄等資料。

另警方透露,從林婦失蹤前的穿著打扮,研判成為街友的可能性不高。至於林婦的死亡時間仍需等檢驗報告出來才能明瞭,相關監視器也持續調閱中。

(自由時報)
--
歐盟籲台停止執行死刑 法務部長:未違兩公約

法務部長蔡清祥本月1日簽署執行槍決死刑犯翁仁賢,歐洲經貿辦事處、德國政府昨呼籲台灣未來停止執行死刑,恢復維持實務上的暫停執行,並對台灣執行死刑表示遺憾。此外,台北律師公會指法務部事前未通知蔡總統,無法確認總統是否有特赦,違反正當法律程序。

蔡清祥回應表示,直到槍決前一刻還在聯繫總統府等單位,確認沒有停止死刑事由才執行,一切符合程序。蔡清祥說,長期政策是朝廢死研議,但目前我國仍有死刑,若無停止執行事由,依法仍須執行,翁仁賢是死囚中唯一沒有聲請救濟者,且犯行符合聯合國兩公約「情節最重大之罪」,犯案時意識正常,才簽署執行。

(自由時報)
--
中國快艇衝撞我海巡艇 國防院:中國升高衝突徵候

金門海巡隊海巡艇日前在執行驅離任務時,遭到十餘艘中國快艇和漁船的蓄意衝撞。國防安全研究院最新報告指出,未達戰爭門檻且非傳統或非常規的武力使用的「灰色地帶衝突」,是國家安全的新挑戰,並可將金門衝撞事件解讀為中國升高衝突的徵候。

「灰色地帶衝突」 非常規武力挑釁
金門海巡隊與金門縣水試所的三艘船隻三月十六日在小金門檳榔嶼海域進行協同行動,清除中國漁船非法佈下的魚網,過程中遭遇中國快艇闖入我國海域,向我海巡艇投擲石塊與空酒瓶,並衝撞海巡艇,海巡人員向中國快艇射擊後驅離我方海域。

國防安全研究院在最新一期「國防安全週報」指出,中國船隻越界事件層出不窮,此次事件凸顯局部與零星的衝突可能提高,若以「灰色地帶衝突」的概念觀察,類似事件在敵對勢力有心的操作下,可能影響國家安全。

製造我方回應不確定性 國安新挑戰
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灰色地帶衝突是指「未達戰爭門檻且非傳統或非常規的武力使用」,使得被攻擊方難以決定要以警察或軍事武力回應,延長決策時間或使決策做出誤判,都是攻擊方的目的。由灰色地帶衝突的概念來看,中國快艇衝撞海巡署船艇的性質難以論斷,從而創造台灣在回應上的不確定性,此事若非單一事件,則會低估此事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國防院提到,金門衝撞事件亦可被解讀為中國升高衝突的徵候,與三月十六日夜間共機擾台等事件相串連。

(自由時報)
--
屏東》法交換生摸海龜 海巡帶回法辦

清明連假,小琉球又傳出外籍遊客浮潛時,觸摸騷擾保育類海龜情事,海巡署第五岸巡隊小琉球安檢所帶回該名觸法的法國籍男大生訊問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送辦。

海巡署表示,小琉球是海龜重要棲息地,去年發生德籍少年觸摸騷擾海龜行為後,屏東縣政府隨即在島上每處海灘設置中、英文告示,違者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六萬至三十萬不等罰金。

小琉球安檢所前天接獲民眾通報,指在小琉球白沙漁港以北花瓶石附近海域浮潛拍攝海底生態時,拍攝到一男性浮潛遊客出手觸摸騷擾海龜,並提供所錄影片,海巡人員立即前往事發周圍沙灘比對追查,最後在白沙漁港以南的中澳沙灘,發現該名觸法的法國籍男子艾瑞克。

海巡人員調查,涉案法籍少年僅十九歲,是名交換生,趁著台灣學校放連假到小琉球遊玩,浮潛見到海龜因好奇才觸摸,他辯稱不知道這樣做是違法的行為。

(自由時報)
--
又有遊客摸海龜 法籍學生送辦

19歲法國籍交換學生前天下午趁著清明連假偕友人到屏東縣小琉球浮潛,他在海中伸出雙手觸摸保育類海龜,剛好被一旁記錄海洋生態的潛客錄下,海巡署小琉球安檢所昨天表示,全案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函送屏東地檢署偵辦;法籍學生表示,不清楚台灣法令,只是好奇觸摸,就像摸摸狗對牠示好,沒有惡意。

去年10月10日國慶連假,一德國少年隨家人到小琉球旅遊,也是不知台灣法令,動手觸摸海龜,遭移送屏東地院少年法庭,法官以來台自助旅行的德籍少年非故意且有悔意,處最低罰金新台幣6萬元,家長繳清罰金,已與少年離境返國。

小琉球海洋資源豐富,加上近幾年保育有成,成為海龜棲息地,也贏得「海龜家鄉」美譽,但也屢傳潛客以腳踩、手摸方式騷擾海龜,海巡署近半年來已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送辦3名遊客,包括17歲德國籍少年;海巡署強調,有鑑於外籍人士愈來愈多,今年初已在浮潛點岸邊入口處,豎立「不得騷擾海龜」的大型英文告示牌,提醒外籍遊客勿觸法。

小琉球安檢所前天下午5時接獲潛客報案,指在花瓶石附近海域浮潛拍攝海底生態時,拍到一名外籍男子出手觸摸騷擾海龜,並提供影片,希望找出影中人;安檢所派員前往事發附近沙灘比對追查,在沙灘發現騷擾海龜的19歲法籍交換學生。

法籍學生被攔下時一臉錯愕,他承認看到海龜因一時興奮,好奇短暫觸摸,就像摸摸狗對牠示好,不知在台灣是違法行為,也未看到告示牌,直說下次不會了,願接受處罰;同行友人稱「在菲律賓浮潛摸海龜不違法」。

海巡署表示,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違者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6萬以上30萬以下罰金,呼籲遊客面對野生動物,切記「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3不原則。

(聯合報)
--
死神鐮刀入侵 埃及聖䴉中壢現蹤

有「死神鐮刀」稱號的外來種鳥類埃及聖䴉,過去多在河口或沿海現蹤,近日有鳥友在桃園市中壢區龍岡農田,直擊數隻埃及聖䴉侵門踏戶跟白鷺鷥搶食,擔心造成生態危機;桃園市野鳥學會前理事長吳豫州說,在都會區現身的個體,推測是覓食飛往,數量零星,並非常態。

強勢外來種 鳥友憂生態危機
埃及聖䴉原產非洲、中東,因黑色長喙彎曲如鐮刀而得名,繁殖力強,食性廣泛,歐盟將其列為百大入侵外來種鳥類,十多年前被新竹某樂園引進台灣後,有幾隻逃脫,大量繁衍,到處遷徙,目前以雲林、嘉義、台南沿海地區的族群最為龐大,且有蔓延平原區的趨勢。

一名陳姓鳥友在中壢區龍慈路與後興一路路口旁的農田,目睹至少三隻埃及聖䴉優閒覓食,擔心牠們可能逐漸取代本土常見的鳥類景觀,威脅原生物種生存。

多聚集在大園、觀音沿海地帶
吳豫州說,桃園市前年開始出現埃及聖䴉,多聚集在大園、觀音沿海地帶,埤塘有其巢穴,數量百隻左右,市府農業局透過移除計畫遏止族群擴大速度,野鳥學會接受農業局委託,預計四月中旬展開「鳥調」。

市府︰去年起執行移除計畫
農業局專門委員兼林務科長劉秀卿表示,去年起執行埃及聖䴉移除計畫,由中央補助廿萬元,主要執行監控巢位、移除或破壞鳥蛋,三到四月是埃及聖䴉的繁殖期,民眾如發現「死神鐮刀」蹤影,請通報農業局處理。

(自由時報)
--
「台灣棉堡」日湧千人垃圾爆量 尿布也亂丟

這款公德心?台中烏石坑溪「台灣棉堡」爆紅,東勢林管處緊急設置柵欄,仍攔不住遊客,不少人闖入,清明連假每日約湧入千人,留下滿地垃圾,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緊鄰烏石坑溪的自由國小烏石分校全校十三名學童利用兒童節進行社區服務,撿拾垃圾,短短二個小時撿八大袋,多為菸蒂、鐵鋁罐及寶特瓶,甚至有幼兒紙尿布,師生呼籲遊客「記得帶走垃圾」。

學童社區服務 2個小時撿8大袋
和平區烏石坑溪緩坡式固床工加強工程,上個月在網路被喻為「台灣棉堡」的美景,成為網美與遊客拍照熱門景點,假日湧入數千名遊客,影響原鄉部落居民生活,亂象頻傳,東勢林管處緊急設置柵欄,但遊客仍從柵欄旁進入,因為無罰則可開罰,遊客無視警方勸導,也留下了滿地垃圾。

無「法」開罰 遊客無視柵欄照闖
和平警方指出,清明連假估計每日約有四百輛車進入,人數約千人,多數不理會警方跟林管處人員的勸導,強行闖入拍照。警方不僅維護交通秩序及遊客安全,和平警分局副分局長黃振昌、雙崎派出所所長許棋舜及東勢林管處人員見遊客勸導無效仍闖入,只好在出入口向遊客宣導「未配戴口罩者,請保持一公尺距離」。

(自由時報)
--
《嘉縣》秋行軍蟲新寄主 狼尾草幼苗受害

秋行軍蟲不只危害玉米田、薏苡田,又找到了新增寄主狼尾草。嘉義縣溪口鄉一處栽植狼尾草田區,日前發現遭秋行軍蟲入侵,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會同溪口鄉公所巡查後,發現秋行軍蟲危害狼尾草幼苗期階段,呼籲農友加強防治工作。

縣府農業處長許彰敏表示,四月二日接獲該處狼尾草田區受害,農委會獲報由防檢局派員會同溪口鄉公所人員勘查,發現狼尾草植株扦插後,約抽芽一週即受秋行軍蟲危害,但鄰田已扦插約十六週的狼尾草植株無受害情形,初判目前遭秋行軍蟲危害者屬幼苗期。

許彰敏指出,狼尾草為禾本科多年生作物,是國內畜牧業芻料作物之一,籲農友加強巡田,若發現狼尾草受危害,可根據農委會公告的十種緊急防治藥劑,包括賜諾特及蘇力菌等,請農友依公告藥劑種類及使用方法正確防治。

(自由時報)
--
地方瘋植美景 花經濟當道…繁花落盡後呢?

彰化市南郭國小側門的一棵紅花風鈴木,一如以往在二月間爆開,滿樹粉紅宛如棉花糖,吸引各地人潮前來朝聖。彰化市長林世賢嗅到「花經濟」,決定在三年內遍植三千棵紅花風鈴木,將彰化市打造成美麗又浪漫的「花都」;不過,專家提醒後續恐有管理維護問題。

三月間,彰化縣芬園鄉彰南路五公里長呈現的「黃金大道」,巴西國樹黃花風鈴木沿路盛開,賞花人車造成途塞;同時間,彰化二林及埤頭、台南將軍的木棉花道,彰化縣花壇鄉的李仔花,都是人潮湧動。

高雄六龜、美濃等地不少道路兩側栽種花旗木當路樹,近日是花旗木盛開季節。有三月櫻、南洋櫻之稱的花旗木,還有陣雨樹美稱,比喻落花如同陣陣飄雨;花旗木開花時樹葉落盡,粉紅色花瓣盤據滿樹枝椏,盛開情境美不勝收。

早年台灣鄉間道路種植不少具有經濟價值的椰子樹或芒果樹當行道樹,近年則以花團錦簇的阿勃勒、風鈴木與花旗木當道。

紅花風鈴木又稱洋紅風鈴木,是來自南美的熱帶樹種,花開滿樹,美不勝收。近年來,台灣很多地方都有種植。

林世賢說,南郭國小側門這棵暴紅的紅花風鈴木, 基因是極為罕見的三倍體(三對染色體),才開得如此繁盛,有特殊的觀賞價值。市公所透過嫁接技術栽培,所需經費不高,目前已種約四百棵。

由於嫁接的紅花風鈴木沒有種子,不會隨風飄散及自然繁殖,不會造成生態問題,市公所也不會做為行道樹,未來會在公園、綠地或規畫路線種植,由市公所和社區市民共同維護。

台灣鄉土文學作家吳晟長期研究種樹,吳晟說,現在受到民眾歡迎的藍花楹、黃花風鈴木等都是豆科植物,樹枝脆、壽命短,不像有價值的老樹,可抗風、保護環境,若短視地大面積種植,最後可能都只是曇花一現。

明道大學農業系教授王進學提醒,很夯的風鈴木不抗風,除花季盛開花朵美景,有長時間落葉,若想大面積種樹,要考量後續管理維護問題。

另外,民眾除賞花,也要能欣賞葉片樹型的美。若城鎮中在不同區域種植不一樣且恰當的樹種,才能在四季都呈現美感,為城市加分。

外來樹種問題多 花季燦爛一時…暗藏危機

民眾瘋賞花,一些縣市為了吸引遊客,一窩蜂種花種樹。中南部行道樹最近風鈴木、木棉大爆發,各地民眾搶拍,也可見平地打造的櫻花公園,但園藝專家認為應踩煞車。專家提醒,開花型路樹雖然漂亮,但花期只約兩星期,尤其外來樹種不穩定,若大面積種單一樹種恐釀嚴重病蟲害。

為營造「數大便是美」,各地花樹常一窩蜂栽種,像早期流行櫻花,許多地方搶種。作家吳晟說,幾年前有人在彰化台十七線海邊種櫻花,沒多久都死光了。

從過去小葉欖仁、櫻花到現在的落羽松、風鈴木、藍花楹等,只要有網友分享美照,往往迅速爆紅搶種。吳晟說,民眾常盲目追求一時的燦爛,尤其崇尚外來樹種,讓商人有機會炒作價格。許多公家單位不懂樹,隨著民意種錯樹種,還從水泥地挖坑洞種樹,成為環境的危機。

園藝業者廖慶勇說,過去有機關首長偏愛黑板樹,因長得快,立竿見影。廿多年後,樹種淺根粗大破壞人行道鋪面、排水溝堵,颱風來容易斷枝,甚至因樹的特殊味道,連鳥都不築巢,到最後對黑板樹大面積「開鍘」。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執行理事溫仲良說,路樹的樹種、樹徑大小與高度都容易成為工程綁標的條件,很多地方因此「流行」栽種單一路樹。開花型路樹雖然漂亮,但樹形、樹冠等條件也要考量進去,否則各地都種一樣的樹,反而失去特色。

明道大學農業系教授王進學表示,日本大面積種植櫻花,因屬溫帶氣候,較能掌握開花狀況,但台灣天候變異大,若一味種吸睛、短暫開花的樹種,未必年年都有穩定花況。

(聯合報)
--
「移動國土」外傘頂洲 壽命剩8年

據水利署及專家研究 ,嘉義縣外海的外傘頂洲,若沙洲每年面積縮小趨勢不變,推估2028年後,沙洲將沒入海平面。立委蔡易餘主張應從東石白水湖外的壽島放置消波塊至外傘頂洲,設人工攔沙壩以定沙保護。嘉義縣府及海洋委員會同意,為免沙源流失加劇,將研究小區域定沙,近期會勘。

水利署第五河川局與成大水利海洋研究發展基金會對外傘頂洲變遷情形,及對嘉義海岸防護影響分析研究,依近20年實測資料,若沙洲面積縮小趨勢不變,推估2028年以後沙洲將沒入海平面,換言之,外傘頂洲還剩8年壽命。

東石鄉外海不斷漂移的「移動國土」外傘頂洲目前由海洋委員會接管,立委蔡易餘日前質詢海委會主委李仲威,指守護沙洲太保守,提議從東石白水湖外的壽島放置消波塊至外傘頂洲,設人工攔沙壩。李仲威認同蔡的提議,將研究小區域定沙,近期會勘。

但海洋研究院長邱永芳說,沙源流失成因複雜,已建立外傘頂洲侵退與防護數值模擬,若貿然採取定沙,恐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

嘉義縣長翁章梁說,外傘頂洲是東石外海最大養蚵場屏障,沙源流失衝擊養蚵,若能定沙守護沙洲,他都支持。東石前鄉民代表蕭瑞堂及老船長吳林山也說,人工攔沙壩保護沙源及養蚵產業,防颱風保護居民財產安全,一舉三得。

蔡易餘說,外傘頂洲受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漂移60至70公尺,六輕及麥寮港啟用,阻斷濁水溪沙源,外傘頂洲縮小,嘉義沿海也漸失天然屏障。有外傘頂洲存在,形成內海,東石鄉放養蚵仔產量才會多又美味。

縣府表示,外傘頂洲漸消失,反而原本流失的白水湖壽島海灘浮現長約6公里,外傘頂洲流失與布袋港淤積、壽島相互連動。外傘頂洲行政區屬雲林口湖鄉,但已漂移到嘉縣東石外海,沙洲消失,雲嘉兩縣府都很關切,5年前滿潮還有300多公頃沙洲,剩不到50公頃,8年後將成消失的國土。

(聯合報)
--
外役監修法放寬 時力提貪汙、經濟犯條款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四月一日初審通過外役監條例修正草案,放寬外役監遴選資格。提案的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說,現行規定對累犯不論前案情節輕重,一概排除於外役監遴選資格之外,有違大法官釋字原則;為彰顯外役監功能,應將前案已執行完畢,且為受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宣告者納入遴選資格,協助更多受刑人及早回歸社會。

立院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若外役監要檢討,前總統陳水扁引發的保外就醫問題更應該檢討,外役監受刑人雖然出外勞動,仍舊必須回到監獄集中管理,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保外就醫已基本是算是自由之身,更應該有較為嚴格的管制,「法務部的標準要一致,不能阿扁可以,百姓不行」。

時代力量主張,將外役監遴選資格從有「悛悔實據」,改為「有具體事實足認已承認犯行並誠心悔過。」時力黨團總召邱顯智指出,現在外役監的受刑人中,以觸犯貪汙治罪條例者比例最高,諸如貪汙犯、經濟犯,犯罪所得還未追回,根本稱不上有具體事實證明已經悔改,不該遴選至外役監,時代力量黨團所提修正動議,明定這類受刑人排除在縮短刑期範圍外。

邱顯智並說,曾移往外役監服刑的頂新製油前董事長魏應充、東森購物董事長王令麟、前立委林益世、前立委高志鵬等人,主張貪汙犯、經濟犯等權貴犯罪,不應適用外役監縮短刑期規定。

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外役監遴選放寬與否,是結構性問題,由於現行監所超收,導致外役監必須吸收部分超收的犯人,要根本解決是大工程,但黨團對於要檢討權貴犯罪都被送到外役監,並不反對。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說,法務部最應提出對案。

photo.php (799×764)

外役監修法 「別為特定人士開後門」

對於立院擬放寬外役監遴選資格,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表示,外役監問題不在於是否「過太爽」,而是特定對象是否適合遴選去外役監;若綠委是出於制度面通盤考量要放寬標準,讓更多收容人能提早適應與社會重新接軌,樂觀其成;但如果修法是在為特定人士開後門,就有待商榷了。

不少政治人物犯罪都待過外役監,被質疑有特權。例如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陳哲男因司法黃牛案與偽證案,原本七年三個月刑期,在明德外役監待不到三年就獲假釋返家;民進黨大老吳乃仁因台糖背信案入監,先發監到宜蘭監獄,不久就轉往花蓮自強外役監;前金管會委員林忠正被控收受金控贈送的小木屋等,被依收賄判刑定讞,發監台北監獄不久,就申請移到花蓮自強外役監。

司改會辦公室主任蕭逸民表示,外役監採取低度戒護的作法,目的是提供過渡階段,讓經歷長時間高度管理的受刑人在離開監獄前,在有監督但監督不那麼嚴密的情形下,逐漸習慣自我管理;遴選制度可以討論。

陳惠敏指出,外役監過去常被外界認為是讓政治人物或名人去「坐爽監」,但其成立宗旨原本就非著重在懲罰,關鍵在於什麼樣的人能有資格能到外役監,制度上要嚴加把關。

陳惠敏說,諸如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等人犯罪所得未繳回,就能享有外役監較良好的待遇,確實造成社會觀感不佳;針對貪汙犯、重大經濟犯等特定犯罪移往外役監,應從嚴審議,而通盤性的制度檢討,讓更多收容人經篩選進外役監,則是可支持的。

更生團契志工劉北元表示,外役監不是為特定人士打造的機構,因此遴選制度首重公平,政府應思考如何公平地篩選收容人。

一位花蓮自強外役監科員表示,外役監的福利是一般監所收容人所嚮往的,但工作並不輕鬆,收容人會想來,是出於能縮短刑期,盼早日重回社會,多半不是因為想過很輕鬆的監所生活。

(聯合報)
--
電支、票證整合修法 拚闖關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已於行政院完成三度審查,並擬於近期在立法院提案捲土重來,修法將整合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兩大業者業務,好讓以後各種電支帳戶間能透過財金公司建置的「跨機構共同平台」互相轉帳,並與商店共通使用,以打破藩籬、促進電支產業發展。

金管會去年9月預告「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欲擴大開放電支業務,原規劃在立法院第九屆任期內完成審查三讀,達成2020年台灣支付生態圈成形的目標,但因溝通作業繁浩,面臨屆期不續審的命運。

據悉,金管會在新國會成形後,立刻重啟此項修法工作,行政院日前陸續召開三次審查會議並審竣草案,目前已在最後文字修正階段。金管會也派員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報告政策推動方向,並就修法內容交換意見後形成共識,預計近期就會於院會提報草案。

據指出,現行電支機構金流屬封閉式,僅提供註冊使用者金流服務,未來電子票證、電子支付分屬的「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與「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法規整合後,將由財金公司建置「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並提供清算機制。

行政院知情人士舉例,現行電子票證(如悠遊卡)、電子支付(如街口支付)彼此間並不互通,且兩者金流分屬不同法規,修法整合後,不但能達成有效且統合的金融監理,也打破各支付方式的藩籬,更加便民。

知情人士說明,智慧手機與行動支付日漸普及,有的人手機甚至同時具備「街口支付」、「LINE Pay一卡通」、「悠遊卡」,或Apple Pay等支付方式,但目前無法互通,修法後就能如金融機構轉帳般互通有無,也能促進電支產業發展。

photo.php (888×635)

經部輔導店家 衝行動支付普及率

國發會督導、金管會提出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修法,要在2025年達成行動支付普及率90%,經濟部先投入15億元經費輔導商圈、店家數位轉型,並砸逾百億推動酷碰券,兼顧振興疫情,財政部也提供租稅優惠,吸引店家參與。

國發會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料指出,我國2019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62.2%,今年規劃持續從需求端出發,擴大國內行動支付消費場域,以加速國內行動支付普及,並如期達成2025年普及率90%之目標。

經濟部鎖定「B2C」的在地商圈、店家,以15億元經費預計輔導3萬商家進行數位轉型,並補助全國200處商圈辦理特色行銷活動、與行動支付業者合作,提供最高20%回饋,以吸引消費者至小商圈以行動支付消費。

隨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經濟部也砸下百億元經費,要與各大行動支付業者合作,在疫情趨緩後推動「你消費、我折扣」之酷碰券,每月回饋最高1,000元,連續三個月,除能發揮振興經濟效果,同時達到推廣電子支付成效。

為加強推廣,財政部配合釋出利多,宣布此租稅優惠施行期間延長至2025年,盼鼓勵更多小商家加入行動支付。

(經濟日報)
--
電子發票張數 五年增72%

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電子發票作業,依2014-2019年消費通路電子發票資料,電子發票張數呈逐年遞增趨勢,2019年為75億張,相較2014年增加31億張,增幅達七成二。

北市數量與使用載具比率 居冠
以縣市別來看,2019年電子發票數以雙北市居前二位,分別為16.7億、12.2億張,各較2014年增1.0、0.5倍,使用載具比率以台北市37.7%居冠,連江縣33.0%次之。

零售業開立占比最高
依行業觀察,零售業開立電子發票張數占比最高,2014年達九成,之後受其他行業提高電子發票使用量影響,2019年零售業所占比重降至七成,仍各為行業之冠。

photo.php (880×546)

photo.php (799×468)

photo.php (798×471)

(經濟日報)
--
國銀抗疫 資本適足率夠力 去年突破14%

在金管會要求銀行強化資本政策下,去年底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上升至14.09%,創歷年次高水位,資本適足率愈高,代表銀行風險承擔能力愈強,顯示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本國銀行已累積不少足以抗「疫」的能力。

根據金管會最新資料,2019底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提高到14.09%,比前一年度增加0.09個百分點,是有這項統計以來的第二高,僅次於2017年的14.18%。

資本適足率是指銀行自有資本占風險性資產比率,依規定,目前銀行資本適足率須達10.5%以上,其中普通股權益比率須達7%、第一類資本比率須達8.5%。

金管會官員表示,可以列入銀行自有資本的項目,除了普通股外,也包含符合一定條件的次順位債等其他第一類資本。強化資本的主要方式,包括股東現金增資,以及每年賺的盈餘不要分配現金。

金管會資料顯示,國銀的資本適足率不但已達最低標準,還超標不少。

金管會最近幾年對銀行的資本要求不斷提高,包括與新版巴塞爾協定接軌,及推動系統性重要銀行政策等,這些強化資本措施,都讓銀行為累積資本,只好少發現金股利。

銀行資本強化了,但也引來包括外資在內的股東怨言,金控業者跟金管會反映,外資抱怨,金控現金股利發放率太低了,監理機關強化資本措施一波接一波,業者無法對國外投資人交代。

但金管會認為,強化資本政策已是國際監理趨勢,有助銀行提升抵抗力,尤其近幾年來,金融市場波動大,金融業必須厚實資本,強化風險承擔能力,才能因應市場各種變局。

金管會資料顯示,近十年來,國銀資本適足率的變化,偶有起伏,尤其2017年底,突然升高到14.18%,比上一個年度大增0.9個百分點。

金管會官員表示,2017年底資本適足率突然間攀升,主要是因當時金管會修改房貸等資本計提規定,使得銀行的資本適足率大大提高。

在銀行業者反映下,金管會在2017年底降低房貸放款計提資本的風險權數,「非自用住宅」從100%降至75%,代表銀行「原本要拿1元,做1元的房貸生意,以後只要拿0.75元資本,就可做1元的房貸生意」。

「自用住宅」的風險權數,也從45%降為35%。風險權數大幅降低後,使得銀行資本計提壓力大為減輕,資本適足率因此提高。

若不看2017年的法規變更的特殊因素,去年底國銀資本適足率有可能是歷年新高水位。

疫情衝擊產業,經濟恐受波及,銀行資產品質變化也受關注,但去年底資本適足率不但攀升至歷史次高,且同期逾放比率僅0.21%,壞帳覆蓋率高達651.78%,顯示面對風險承擔能力佳,業者表示,面對這波疫情,本國銀行可以說是「超前部署」。

photo.php (799×477)

(經濟日報)
--
役男假結婚 國防部:若再發生 以詐欺罪送辦

騙假騙補助 2役男沒處分
軍中發生軍事訓練役役男為了能夠多放假,逃避軍事訓練,共謀以結婚為藉口,騙取婚假的案例。國防部舉行專案會議,決議強化核假主官與人事部門的查核機制,對於類似案件若再發生,將以詐欺罪送辦。

2役男共謀假結婚 家長向軍方求助揭騙局
軍中發生兩名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的義務役役男,為了逃避軍事訓練,共謀以申請結婚為由,向部隊請休婚假與補助,父母對服役中的孩子突然要結婚,大吃一驚,向軍方求助的。最後,兩人取消請假,事件解決,未有任何處分。

這件鬧劇引起立委關切,類似模式恐成逃避軍事訓練的管道。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提出書面質詢說,根據常備兵補充兵服役規則第35條規定,常備兵、補充兵在不影響戰訓任務情形下,得以公假、病假、喪假、婚假、陪產假、事假及榮譽假提出請假。請假屬軍人權利,服兵役屬憲法所規定國民義務,國防部應重新檢視請假相關規定,對於灰色地帶條文補正.以保障國軍士官兵的權益,健全國防體系。

國防部25日對針對軍事訓練役男試圖以假結婚規避軍事訓練,舉行研討會議決議,在法紀教育方面,利用各種時機加強宣導,告誡官兵若試圖以假結婚申請補助或規避兵役等行為,已涉意圖免除職役及詐欺取財罪,將逕行移送依法偵辦,決不寬貸。

國防部說,單位主官與家長保持聯繫,善盡事前事後查證責任。人事部門得要求官兵依結婚事實,檢附結婚登記等證明文件,以資佐證。主計部門複審後,才能發放結婚補助。

和同配偶離婚再結婚 不得再請領補助
對於志願役傳有人離婚再結婚的異常案例,多次請領結婚補助與休婚假。國防部表示,國軍官兵申請結婚補助費,是依全國軍公教員工待遇支給要點規定,在戶政事務所完成結婚登記,檢附證明文件後,即符合請領條件,離婚後再與原配偶結婚者,不得申請補助。

(聯合晚報)
--
罹癌消極 轉念治療腫瘤縮小

民眾罹癌色變,但台灣醫療技術精進,多數非不治之症。而有時治療過程「心理」因素很重要。一名近50歲的婦女,月經周期紊亂、偶有大量出血、腹痛的症狀,原不以為意,後因越發頻繁而就醫,才知罹患子宮內膜癌三期,經手術後,醫師告知得再進行化療與電療。

該婦女得知需後續治療時,覺得自己已是疾病晚期、求生意志低。原想申請安寧病房度過餘生,不想再進行治療,但兒子毅然辭去公職、要就近照顧,加上醫護人員鼓勵,她轉念積極接受化療與電療。沒想到成效頗佳,除了現在不用再服藥外、腫瘤也從十公分縮小至三公分左右至今,成為病友的模範教材。

收治該婦女的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曾思文表示,子宮內膜癌雖好發於停經後的女性,平均年齡約為54歲,但由於台灣飲食逐漸西化,女性子宮內膜癌近年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據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子宮內膜癌每十萬人口的發生率為2462人,排名女性十大癌症第六名,勝過排名第八的子宮頸癌。

而肥胖、糖尿病、雌激素過度刺激與基因上的可能缺陷,為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不過子宮內膜癌約近七成屬早期,且五年存活率高,可透過超音波、子宮內膜切片等方式檢查,也有治療方式,並非無法控制病情。

曾思文說,癌細胞的產生,多來自基因突變,人體內原本就存在著好細胞與壞細胞,當原本正常的細胞因突變而成癌細胞,會混淆免疫系統的辨識,使人體的防禦機制無法發揮作用,進而讓癌細胞有機會長大與擴散。

不過相同期別的癌症病人,接受一樣的治療方式,有人效果很好,但有些人卻反應不佳,曾思文說,答案就在治療後的差別。除了每個人腫瘤基因的差異外,其實飲食、生活習慣和情緒調整等,占有很重要的影響,且「心理因素」比你想的更重要。

曾思文說,心理因素會改變人們生理反應,包括荷爾蒙、免疫系統、甚至引發慢性發炎反應,進而影響睡眠、食慾、日常活動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改變個人的健康狀態;而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罹癌病人的心理狀況會影響他們的存活率。

他舉例上述所收治婦女,原本求生意志低,但因獨子全心照顧及醫護人員鼓勵下轉念治療,正常進食、心境也變得快樂,治療五年至今腫瘤未再擴大。

他同時期收治另一名年齡相仿的婦女,是名音樂老師,一樣是開刀後得接受化療與電療,但因個性較主觀、自我要求高,確診後就心情低落、情緒走不出來,治療上也有拖延,不幸過世。

因此,他建議罹癌患者在積極治療後,應正向看待並努力修正飲食、習慣、心情與個性,並適量運動,即使是已遠處轉移的第四期或晚期患者,也可能與癌症和平共存,多活好幾年。

photo.php (928×478)

photo.php (798×362)

(聯合晚報)
--
增強免疫力 B、C肝病友別亂吃/許金川( 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老夫少妻二對。

「結婚前,老公一直叫我吃藥(避孕)!」

「結婚後,我一直叫老公吃藥(壯陽)!」

「結婚前,老公載我去賓館!」

「結婚後,老公常載我去殯儀館!」

車子開久了,會磨損,需要保養;人老了,各器官用久了,也需要保養。

車子保養,可能碰到不專門的,亂保養一番,有一天可能就在高速公路拋錨。

人的保養,如果保養方法不當,不僅無益,有可能貽害健康。

因此,有正確的保養知識很重要。

例如想要保肝,吃一些有的沒有的保肝丸,不僅可能無效,也可能延誤了治療的契機。

肝有兩種,一種是傳統中醫的肝,一種是現代醫學的肝。傳統醫學的肝例如「肝火旺」、口臭、長痘痘、睡不著等,用現代醫學眼光來看,是指自律神經失調,肝火旺不會死,但現代醫學中的猛爆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造成國人每年一萬多人死亡。

因此,正確的保肝知識很重要,肝要好,第一不要傷肝,不要亂吃有的沒的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或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尤其有B、C肝的病友更不能隨便吃增強免疫的食品、藥品。此外,定期抽血做B、C肝檢查,並找專科醫師定期做超音波檢查,才是正確的保肝之道。

(聯合晚報)
--
公園運動器材 不是誰都適合用

Q:公園常見的運動器材,一定安全嗎?

A:公園綠地空氣流通且常設有簡單的運動器材,多走走、多活動有益健康,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等單位曾針對近2萬5000名長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研究顯示,居住在遊樂場和運動場人均面積較高的鄉鎮,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顯著減少3%。不過,即便是普設的簡易運動器材,長者仍需注意使用安全。

使用一項運動器材前,除了要閱讀說明書、看看是否適用於自己的年齡與體況之外,還需碰碰、拉拉器材,確認是否有故障、鬆脫、生鏽、繩子脆裂等情形。適當暖身後,應依照說明書圖示漸進式地使用器材,否則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舉例來說,滑步機使用時需兩手抓穩,左右腳一前、一後交錯滑動,如果錯誤讓雙腳同步向前、同步向後滑動,容易因不平衡而發生跌倒風險;再如,使用有兩條手拉繩的上肢牽引器時,應雙腳站穩,左右手各拉一條繩子、交錯拉動,如果誤讓腳離地或是誤讓身體左右搖擺晃動,可能不慎造成拉傷。

如果長輩體況不適合使用運動設施也無妨,世界衛生組織點出,多走路,其實就有助預防與改善慢性疾病、紓解壓力,是經濟又環保的運動選擇之一。每日依自己的身體狀況出門走走,藉由足夠的活動量來維持體力,並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

(聯合晚報)

政經

民進黨公職募款 22年來運作佳

國民黨募款責任額實施效果不彰,民進黨則從一九九八年就明定公職人員募款責任額慣例,鮮少發生運作不佳情形,若有需要,中常會將開會討論金額是否需要調整,每年限期繳交。依最新規定,黨主席及財委會主委責任額每年各負擔一千萬元、直轄市長一百五十萬元、縣市長一百萬元、立委廿五萬元。

根據民進黨二○一七年規定,黨主席、財務委員會主委、中常委、中執委、中評委、直轄市長、縣市長、縣市議會正副議長、直轄市議員與農田水利會長,都有募款責任額。責任額最高為黨主席及財委會主委各一千萬元,當年民進黨有十三縣市執政,全年募款預估九八三○萬元,接近民進黨每年募款一億元目標。

此外,中常委、中評會主委各一百萬元,直轄市長一百五十萬元,中執委、中評委及立委廿五萬元,縣市長一百萬元,直轄市議員、縣市議會正副議長和農田水利會長各廿萬元。

黨公職偶爾會抱怨募款金額太高,若上報中常會討論,多半黨內財委會也會研議其他辦法,讓有困難的黨公職少繳一點。至於不分區立委除每年廿五萬元責任額,還必須每月上繳六萬元供黨務運作,曾有人繳不出來還拜託其他黨公職援助。

二○○八年民進黨敗選,財務缺口曾高達兩億元,隨後的縣市長選舉更募款不彰。當時民進黨也曾修改黨公職責任額,除規定黨主席每年必須募一千萬元,也要求立委責任額提高到五十萬元,讓許多人叫苦連天。

首度曝光!國民黨公職募款金 慘不忍睹

國民黨自二○一七年起實施黨公職分攤金及募款責任額制度,但繳交狀況始終不理想,二○一八年、二○一九年每年中央黨部與地方黨員設定可進帳一點二億元,最後僅分別進帳八千多萬與近六千萬元。中常委黃敬平周三中常會將提案下修責任額,缺錢缺人將是新任黨主席江啟臣的一大考驗。

二○一九年總進帳雖有近六千萬元,總執行率五成多,但七成經費是靠主席、副主席、中常委和不分區立委募得,但中央委員執行率僅百分之十,立委不到百分之三,廿二縣市扣掉執行率破九成的新北市,有十四個縣市執行率在零到百分之六。

中常委將提案,主張將應負擔募款額的黨職人員再新增「中央義務副主委」;罰則部分取消未繳清須「停權」規定,避免影響立法院及縣市議會黨團運作,行管會應每年度公布募款情形。行管會主委邱大展說,黨內確實有不同看法,一切交由改革委員會討論。

國民黨公職分攤金首度曝光,中央委員募款責任額完成率偏低,二○一八年僅完成百分之十二點三,隔年只剩百分之二點七。立委部分也很難看,二○一九年僅兩名區域立委完成繳交。

縣市公職募款分攤金收取狀況也很慘,二○一八年整體達成率僅百分之廿六點二,有廿個縣市完成率不到五成,其中宜蘭、雲林、嘉義縣市、澎湖、基隆、連江七縣市掛零;台北、彰化、南投、花蓮、竹市與金門六縣市達成率是個位數。

引人注意的是,二○一八年縣市長選戰中引爆韓流的高雄市,年募款金額也僅四十萬,達成率百分之十六點六七。

二○一九年縣市公職募款分攤金收取狀況更慘,整體達成率再下修到僅剩百分之十九點四。其中,台中、雲林、嘉義縣市、花蓮、台東、金門、連江與高雄市等九縣市全部掛零,桃園、彰化、南投、屏東、新竹市五縣市僅個位數。

黨內指出,去年總統和立委大選前,國民黨執政縣市執行情況更低,連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高雄市都掛蛋,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新北市繳交率卻超過九成。一位中常委說,黨公職分攤金無法落實,主要是誘因與罰則都不足,傻傻當冤大頭的人只會更少。

為紓解財務困難,前主席洪秀柱仿效民進黨,二○一六年起通過「黨公職人員年度募款責任額實施辦法」,課予廿六類黨公職募款責任,粗估可進帳二點二億元,但實際收取狀況不佳。前主席吳敦義二○一八年再將責任額下修,對象也調整為廿四類,同時納入停權罰則,但中央黨務顧問、中評委等黨榮譽職不罰,新制執行效率也欠佳。

黨務人士說,去年全代會分別由中常委以二百九十八萬與二百萬元拍購的已故總理孫中山「總理親筆三民主義原稿」復刻板與故總統蔣中正眼鏡、手套等復刻版小物,至今款項都還沒付清,如何期待募款責任額全數到位。

剛性國民黨的佛系理財術

國民黨財務將再探底,落實黨公職募款責任額成續命關鍵。但黨中央制度長期以來僅道德勸說,對未履行義務者不敢實質處分,執行成效稀稀落落,剛性國民黨遇錢事就變佛系,人事精簡節流同時,若不能開源穩健財務,國民黨如何奢談黨務改造。

民進黨二○一六年完全執政後,成立不當黨產委員會,強勢清查、凍結國民黨黨產,讓國民黨彷彿一夕落難的貴族。除了合法的黨費、捐助及政黨補助,不足部分只能靠借貸,今年包括總統大選和政黨年度補助,還清借貸後也只能撐到九月。

為幫黨開源,前主席洪秀柱師法民進黨的黨公職分攤金制度。但制度一上路就面臨黨內質疑,除了國民黨的錢事從來不見光,更大關鍵是即使黨產會大刀已架在脖子上,但黨內直到現在恐怕仍不相信黨的財務已見底,當家的有沒有「藏私」?

由於制度實施開始就未訂罰則,二○一七年上路後,黨公職多視而不見,直到前主席吳敦義上任,行管會還盼吳用個人聲望說服、催收,但成效一樣不彰。

二○一八年初,中常會在行管會建議下修改制度,首度降低募款額度,減輕黨公職壓力,盼提高責任額完成率。在該次修改制度過程,也正式納入罰則,只要黨公職年度內未完成繳交責任金,隔年起即停權處分,罰則訂在今年上路,但黨內強力反彈,最後連公告繳交情況的作為也不了了之,分攤金手取狀況也就自二○一八年起又逐年下修,打回原狀。

國民黨完全在野後,外界經常以黨性來分析藍綠。民進黨的黨公職分攤金制度行之多年,執行狀況尚稱穩健,但同樣制度國民黨引入後,卻完全走樣、成為笑柄。國民黨內過於自保及內鬥的黨性也是關鍵因素,這一部分若無法約制,責任額就算刪到「銅板價」,恐怕還是會有黨公職置之不理。

(聯合報)

國際

川普未承諾減產 OPEC+減產會議蒙陰霾

俄國總統普廷三日打破沉默表示,只要美國等所有產油大國加入減產協議,全球才有望日減一千萬桶原油。不過路透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沒有減產打算,他還指示其內閣立即設法為美國能源業者解決「流動性休克」難題,該消息使六日將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產油國聯盟(OPEC+)減產會議蒙上陰霾。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普廷表示,「將針對日減一千萬桶原油量展開磋商,當然,這些必須以夥伴方式完成,我們準備好與美國合作」。他補充,「我們與我們的夥伴國沙烏地阿拉伯密切聯繫,最近我也與美國總統談話,我們都對當前狀況憂心。我要強調,每個人都有意加入,協調一致行動,確保市場長期穩定」。

前一天,川普表示,經他斡旋,沙、俄同意日減一千萬至一千五百萬桶原油,川普沒有承諾減產,表示其政府將確保美國原油產業維持「良好狀態」。去年全球日產一億桶原油中,這三國佔三分之一。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原油需求,而沙、俄的價格戰更使油價崩跌三分之二至每桶二十美元左右。

路透引述消息來源報導,川普三日與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能源巨擘執行長會面後,指示能源部長布魯耶特與財長努勤設法解決相關產業的現金緊縮問題,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鬆綁銀行規範,讓產油業者較易取得信貸。

布魯耶特表示,國家將釋出緊急石油儲備空間,協助業者解決快速惡化的儲油問題。他說,當局沒有與沙、俄磋商減產事宜,只是鼓勵他們彼此達成協議。

IEA:Q2原油庫存 仍日增1500萬桶
國際能源總署(IEA)署長比羅爾三日指出,疫情恐造成全球原油消耗銳減四分之一、約每日三百萬桶,日減一千萬桶仍將造成第二季日增一千五百萬桶的庫存,「全球原油市場仍面臨龐大壓力」。他敦促OPEC實質領袖沙國及全球最富有的二十國集團(G20)商議更廣泛方式,穩定「正在崩潰的」全球經濟。

(自由時報)
--
剛辭職五天 港特首辦新聞主任墜樓身亡

香港將軍澳一處公寓四日下午有一名男子墜樓身亡,港媒報導,死者為特首林鄭月娥辦公室前新聞主任譚啟耀,他因工作不愉快,三月卅日才請辭。

墜樓事件發生在將軍澳景林邨景桃樓,下午四時許,死者從該棟高樓層墜下,倒臥一樓平台當場死亡,警方在現場未發現遺書,初步調查認為該名卅二歲譚姓男子的墜樓事件無可疑,死因將在驗屍後確認。

「香港○一」、「明報」引述消息指稱,死者與父母、姊姊一家四口同住,近日為失業感到不開心,事發時家中有人,疑趁家人不備時從客廳窗戶跳樓。

消息人士指出,這名死者即為譚啟耀,約兩年前從新聞處總部調到特首辦公室,平日表現乖巧,「據知因工作不愉快」,三月卅日辭職,而且是支付代通知金,「賠錢」走人。代通知金即雇主或雇員若未能依法於解除或終止勞動契約前一個月通知,須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新聞處發言人回覆媒體詢問,表示「對一名已離職的新聞主任今日辭世深感難過」,將向其家人致以慰問,提供一切可行協助。新聞處處長鄭偉源則發信給同仁,為「譚姓前職員」離世感到惋惜,願逝者安息,也希望同仁不要被這項悲傷的消息影響情緒。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自由時報)
--
星期人物/郭謨鐵漢柔情 撫慰紐約人心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節節升高,意外讓紐約州州長郭謨(Andrew Cuomo)躍上全國舞台,其要言不繁、又深具同理心的談話風格,與美國總統川普形成強烈對比,也讓他擁有大量粉絲。

民主黨籍的郭謨在疫情逐漸升溫後,每天舉行電視記者會說明政府抗疫的最新進度,在全美死亡病例突破七千人之際,讓許多民眾覺得安心。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夏皮洛告訴法新社:「他的舉止頗有總統的風範,某些方面就像是九一一恐攻後紐約市長朱良尼應對的情況,可以說是變成全體美國人的市長。」

紐約在三月一日宣布第一起新冠肺炎病例,現在超過十萬例,成為全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郭謨務實且堅定的態度,被視為紐約州仍未全面崩潰的功臣。

疫情發展初期,六十二歲的郭謨迅速啟動行政權力召喚國民兵支援,增加醫院床位,下令紐約民眾待在室內,甚至推出州政府製造的品牌洗手清潔劑。

政治世家 法律人背景
郭謨是政治世家,父親老郭謨(Mario Cuomo)生前從一九八三至九四年擔任三屆紐約州州長,一度被民主黨視為角逐白宮大位的有力人選。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在紐約市皇后區出生的郭謨,一九九○年娶了甘迺迪家族成員、已故總統甘迺迪姪女,已故司法部長勞勃.甘迺迪的女兒凱莉,兩人婚姻維持了十五年。

法律人出身的郭謨,一九九○年代曾任職於柯林頓政府,先後擔任住宅與都市發展部的次長和部長。二○○六年,郭謨當選紐約州檢察長。

二○一一年一月,他繼承父親衣缽,就任紐約州州長,二○一八年擊敗電視影集「慾望城市」女星辛西亞.尼克森,目前也是第三任。

郭謨的例行記者會每天上午十一點開講,全美各大電視網紛紛直播。郭謨專斷、但撫慰人心、體察人意的語氣,讓他大受歡迎。

專斷硬漢 深具同理心
他一直強調疫情嚴重性,懇求民眾待在室內(「這可不是開玩笑」),並形容仍在戶外集會的人「自我毀滅」、「神經大條」。

可他也一再呼籲民眾不要恐慌,提醒眾人年長者跟免疫系統較弱及慢性病患者,染疫風險最高,還說恐懼可能比疫病更危險。

郭謨在硬漢形象之外也有溫柔的一面。他頒布的抗疫行政命令當中,有一條就是以母親的名字命名。「瑪蒂達法」(Matilda's Law)提供最脆弱的民眾保護,包括七十歲以上的州民、免疫系統受損和慢性病患者。

談到自我隔離的心理壓力,他笑稱:「我自己一個人住,和狗待在同一個地方,都開始覺得煩了。」

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政治系教授穆茲歐表示,郭謨的記者會已經讓選民對這位「硬漢」的印象產生轉變:「這結合了記者會和療程,還有一點單口相聲的味道。」

郭謨展現出的同理心與川普迥然不同。對於質疑自己發言係恫嚇民眾的記者,川普惡言相向,且一再跟防疫團隊的專家唱反調。

網友按讚 拱他闖白宮
上周六,「#郭謨選總統」一度成為推特熱門流行字。飾演「綠巨人浩克」的演員馬克.魯法洛推文表示,紐約人擁有郭謨當領導人,「很幸運」。

紐約州長被視為問鼎白宮的跳板,十年來將紐約州打造成全美進步主義色彩最濃厚的郭謨,談起自己的政績,從同婚合法化到調高基本工資,都十分津津樂道,讓人自然聯想到他是在為全國舞台打造履歷。

據信郭謨至少兩度對於參選總統動心,只是都在初選起跑前斷念。如果二○二四年出馬,屆時六十六歲的他還是比今年的拜登(七十七歲)和桑德斯(七十九歲)年輕。只是民意如流水,屆時郭謨是否會大嘆時不我予,則有待時間證明了。

(聯合報)

健康

「花椰菜米」取代白米? 不是人人適宜/鍾慧君(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營養師)

新興飲食層出不窮,風行美國的花椰菜米是減重、低醣飲食或生酮飲食的新寵兒。

◎什麼是花椰菜米?

花椰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以及微量礦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抗癌等功效。將白色花椰菜的花蕾切碎,外觀看起來就像是白米飯一樣,所以被稱為花椰菜米。

◎「花椰菜米」可以取代白米嗎?

食物分成6大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類。米飯屬於全穀雜糧類,花椰菜屬於蔬菜類,所含的營養素不同,功用也不一樣。若要嘗試低醣飲食,可以增加蔬菜類,並減少全穀雜糧類。

一般來說,一碗花椰菜米的熱量約白飯的1/8,可以半碗白飯搭配半碗花椰菜米,來取代一碗白飯,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熱量,又能增加飽足感,進而達到減重效果。同樣的道理,增加其他的蔬菜並同時減少主食類食物,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例如平時早餐吃饅頭,可以改吃高麗菜包。

腸胃消化不良、脹氣不宜
◎哪些人不適合花椰菜米?

●腸胃消化不良、脹氣:花椰菜含有特殊成分棉子糖(raffinose),人體不能消化,會被腸道細菌分解而產生氣體,導致脹氣。而每個人體質不同,要視情況適量食用。

甲狀腺低下或腫大也不宜
●甲狀腺低下又缺碘、或甲狀腺腫大: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等含有甲狀腺腫素(goitrin),會妨礙碘吸收,患者要避免食用。

●需採取限鉀飲食的慢性腎臟病患:蔬菜的鉀含量很高,食用花椰菜時,需經過水煮,鉀會溶在水中流失,把湯汁倒掉後即可食用。另外,腎臟病患者需補充足夠熱量、維持理想體重,不應過度節食。

無論如何,嘗試新的飲食方法之前,要先評估自身需求與身體狀況,才能輕鬆減重無負擔!

(自由時報)
--
裝心臟支架前 先治牙周病/王淵民(台北長庚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張先生經轉診而來牙周病科求診,主訴:「我準備要裝心臟支架,心臟科醫師請我先來檢查是否有牙周病,請問要做哪些治療呢?」

高齡社會來臨,加上飲食習慣精緻化,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非傳染性疾病(或稱慢性病)在全球的罹患率正在上升,每年造成4100萬人死亡,佔全球每年所有死亡人數的71%!

牙周炎也是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高達45%-50%,其中最嚴重的形式佔世界人口的11.2%,是第六種最常見的人類疾病。現在有大量證據支持嚴重牙周炎與幾種非傳染性疾病具有關聯性,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阻塞和慢性腎臟病。其反應機制包括菌血症和相關的全身炎性後遺症。

牙周治療 有助心血管健康
◎2019年歐洲牙周學聯盟和美國牙周病學會針對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文獻進行了探討,並為罹患心血管疾病之患者,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旦出現牙周炎任何的症狀及病兆,包括刷牙或進食時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牙齒漂移/牙縫變大、口臭和牙齦膿腫,建議儘快安排牙齒檢查。

●患者應告知牙醫師相關心血管疾病病史,以及用藥的狀況。

●有效的牙周治療可能會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

●牙齒廣泛喪失的患者應進行全口咬合重建,以恢復足夠的咀嚼能力來獲得足夠的營養攝取。

●接受抗凝血/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進行牙科治療,病患勿擅自停藥,除非取得心臟科醫師的同意。

抽菸會加劇牙周炎程度
●牙周治療、牙周手術和植牙治療療程應與無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無異(但須注意病患血壓控制及用藥狀況)。

●抽菸會加劇牙周炎的嚴重程度,建議戒菸。

●即使現在沒有牙周疾病,也應該每年進行定期口腔檢查。

●每日應做好潔牙工作,並加強牙縫間的清潔,可以請牙醫師示範如何操作。

(自由時報)
--
該不該告訴他?醫:癌非絕症 別再瞞病人

國人平均餘命邁向80.7歲,這也意味著,在高齡時罹癌的機會愈來愈高。高齡癌患只能等死嗎?那可不!

日前就有一位95歲的三期攝護腺癌患者,醫師考量高齡不做手術,給予放射治療與抗荷爾蒙療法,

四年過去,生活品質良好,每年還出國打羽毛球比賽。

日本上皇后美智子去年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第一期,高齡84歲的她,平安順利完成手術。

高齡罹癌不等於沒有希望,但面對癌症造訪,對有些人來說,心理的打擊可能比生理還大。

子女該不該將病情據實以告?有沒有必要積極治療?是每個人都該準備好的功課。

許多子女面對長輩罹癌,往往會猶豫是否該告知長輩,擔心長輩因此而崩潰或是失去求生意志。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從心理腫瘤醫學的觀念,應該要尊重當事人的權利,告知病情,病人才能選擇積極接受治療或是安寧照顧。

要告訴他嗎?建議:尊重病人,由醫師告知、家屬釋疑。
陳冠宇表示,由醫護人員告知是最合理的方式,而家屬只是從旁協助、補充,以確認長輩是否明白醫師的說明。陳冠宇說,畢竟「住院是他、治療是他、副作用也是他在承受」,沒有人可以替代當事人承受治療的好處與痛苦,因此剝奪他們的決定權是不合理的。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也表示,過去因認為癌症是絕症,才會有「要講不講」的顧慮,但這十年來癌症治療模式越來越好,應該有「與癌和平共處」的觀念,因此目前主流醫囑都是「醫師善盡告知責任、病家善盡釋疑責任」。

他會不會承受不了?建議:別小看長輩,驚慌的有時是家屬。
醫病關係中,雖然病情必須清楚告知,但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認為,如何告知則是「一門藝術」。而華人圈的家庭感非常稠密,因此醫護人員可以邀請家屬一起聽報告,尤其病人聽到罹癌時的「空白感」很強烈,家屬除了在旁陪伴外,也可以協助做筆記。

然而誠實以告,強大打擊會否讓患者一蹶不振?陳冠宇認為絕對不要小看長輩,尤其華人長輩,沒有子女們想像的那麼脆弱,也不可假設他們對癌症一無所知。

他曾臨床會診過一名八十幾歲罹癌長者,當時他的大兒子知道父親罹癌,因害怕父親會非常驚慌,而不願意讓他知道。但會診後可以看出,這個「恐慌、驚慌」並非病人本身的狀態,而是作為子女內心的徬徨。因此臨床上便必須承接家屬的情緒,並且給予他們鼓勵。懇談後,家屬終於願意讓醫師向父親告知病情,而他們擔心「父親會抓狂、崩潰」的情況都沒有發生。

如果瞞著病況?建議:互相猜疑、不及道愛,最後徒留遺憾。
陳冠宇說,也許和華人社會不太討論死亡有關,才會有「長輩會崩潰」的擔憂。事實上,長輩有許多人生歷練、看盡風霜,且臨老多少都有一些心理準備。陳冠宇說,最怕的狀況是雙方「都在演戲」,子女向長輩假裝沒事,但老人家動了手術、住院住久了,心裡也會有底,猜測子女是否在欺騙自己。

如此一來,雙方都陷入孤獨的狀態,然而疾病不會因為善意的謊言就不繼續侵犯,最後反而因為沒有趁機會好好道愛、道別,徒留遺憾。

「乾脆死死好……」父母負面情緒 子女別反射回去
有些長輩知道罹癌後,可能會把「乾脆死死好」、「不要醫了」這類話語掛在嘴邊,將罹癌壓力情緒發洩在子女身上。許正典說,罹癌者心理的痛苦不會輸給疾病本身帶來的苦痛,因此不是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就是發洩在家屬身上。

許正典說,子女盡量「左耳進、右耳出」,不要再反射回去,例如說出「我這麼用心照顧你還這樣」此類的話語。他建議可以找另外抒發的管道,例如尋找心理諮商、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或透過團體治療的方式,承擔負面情緒。

另外,子女也可幫長輩尋找、加入病友團體,林葳婕表示,現在資源很多,相關NGO團體也針對病患或家屬,提供許多成長課程。

許正典說,珍惜和父母親相處的時光,把好的情緒留給父母親,正向回饋就越多。

長輩拒絕治療 找出背後原因

Q:當癌症有治療的機會,父母卻消極不願接受治療,該尊重他嗎?如何溝通?
醫師建議:找出父母焦慮源,想辦法溝通、開導、動之以情。

面對長輩生病,如果有一線曙光,孩子都會鼓勵爸媽不要放棄治療。但若爸媽拒絕接受治療,子女會感到擔憂與不解,不知是否該尊重老人家的想法。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王新芳表示,父母罹癌,其實不只為人子女心裡著急,病人心中更有說不出口的害怕與焦慮,因此建議在診斷確立後,先給予爸媽一點時間消化他們的想法及整理心情,因為無論是疾病本身或是治療手段,對罹病的長輩來說都是壓力與衝擊。

對父母來說,「生病的人不是你,怎麼懂得我的感受?」是罹癌長輩普遍的心情。在身心脆弱的情況下,子女能做的就是溝通,但這個溝通,必須貼近長輩的心情去了解與探詢,例如:「爸,你的擔憂是什麼?」、「你害怕治療嗎?」、「擔心費用的問題嗎?還是失能的問題呢?」唯有設身處地為爸媽解除心中的疑慮,動之以情,讓爸媽說出心中的想法,才有機會找出他們拒絕的原因並加以處理。

Q:對癌症相關治療有疑惑,可尋求什麼資源?
醫師建議:健保給付「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可向醫師提出。

除了家人的事前溝通,王新芳也提醒,在醫療端,家屬可向醫師提出「家庭會議」,就是「癌症治療計畫諮詢」。該項目是由健保專為初次癌症確診的病人與家屬所給付,讓病人與家屬能夠清楚了解病情及治療的大小事。

與會成員除病人與家屬外,醫療端包含主責醫師、病情相關他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護理師與個管師等。會議中透過醫師解說,了解長輩的疾病現況、做與不做某項治療有什麼影響,以及長輩擔憂的後遺症會不會發生等,家屬與病人都能夠透過會議,將想問的問題提出,由各領域的專業人員予以釋疑,讓整個醫療團隊成為癌症家庭重要的後盾,同時也有利於癌症家庭在面臨困境時,取得必要的協助與資源。

Q:父母不斷聽親友的建議找偏方怎麼辦?
正規治療之外,可以嘗試其他可能的療法嗎?

醫師建議:了解偏方內容,先向醫師諮詢,適度讓父母嘗試。

在特別艱難的時刻,長輩也許會想在接受正規治療前,用其他方式為自己奮力一搏,父母的想法與堅持,是可以理解的。

但子女可先觀察父母欲採取的偏方內容為何?然後先諮詢主責醫師,如果醫師認為不會耽誤醫療時程、花費嚇人、可能傷害器官功能,乃至危及生命健康等,就讓他們保留一些平日的習慣。

王新芳建議在與長輩溝通時,應盡量軟言相勸,透過關心,了解為何父母如此堅持採用偏方,也許在抽絲剝繭下,子女有機會了解父母堅持背後的焦慮,進而有機會撫平他的焦慮,使他放下某些堅持。

Q:不斷找第二、第三意見,重複檢查諮詢,會否讓父母更辛苦?
醫師建議:可尋求第二意見,但不宜永無止境地尋求。

一旦被告知身體出狀況,病人想尋求第二或第三意見是正常的行為。但最怕的是第二意見、第三意見還不足夠,病人寧可忽視疾病,也要尋遍可以給他「心中想要意見」的醫師。

王新芳表示,通常長輩這樣的行為,來自於對疾病的焦慮與抗拒,此時前述所提的「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就變得十分重要。透過家人事先的溝通,彙整病人與家人的需求與期待,在專業解說與隨時可和個管師保持聯繫、解決病人心中所有疑問的情況下,就有機會讓病人穩定下來,並認可最親的人與專業醫護的建議,停止逛醫院行為,願意正視疾病與接受治療。

Q:完成階段治療後,如何協助父母面對癌症復發的壓力?
醫師建議:確保定期追蹤,多走出去參與活動。

階段性治療結束後,許多長輩心裡還是會有害怕復發的焦慮。王新芳提醒,除了確保父母都有定期回診追蹤外,子女應盡可能鼓勵長輩往好處想,因為他們已成功打完第一戰了!若有任何疑問,應與個管師保持聯繫或釋疑,避免被太多的擔心與疑問打擾日常生活。

另外,也可以鼓勵爸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是運動、參加社團、癌友活動、成為志工或持續參與宗教活動等,都有助於讓長輩保持正向心情。也可能反而因為癌症,讓他們重新走出人生有意義的一段路。

該積極治療嗎?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長輩罹癌後是否該積極治療?因病況不同,有些醫療行為可能無法改善,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子女往往為了長輩的治療選擇,意見分歧,難取得共識。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除非長輩明確表示「交由他人決定」,否則當事人都有決定權,而非由子女吵架、投票決定。

三個階段 建立疾病共識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選擇治療方式,必須降低醫病雙方產生誤解的可能性,可以分為三階段:檢查時、報告出爐時和返家時。

許正典說,必須從檢查時就「超前部署」,讓病人和家屬都有心理準備。從長輩要進行檢查時,就可以告訴患者可能的最壞狀況,並且家屬也在告知的過程中,準備自己的心情。這時兩邊都能清楚理解、提醒長輩有罹癌的可能性,並找尋相關資料,建立雙方對疾病的共識。

報告出爐時,則由醫師清楚告知。醫師除了善盡傳達的責任,也必須能夠安撫病患混雜、衝突的情緒,而家屬則可在旁邊協助病患釐清醫師的診斷說明,清楚知道現在疾病在怎樣的階段,與可能的治療方式。

寫下長輩疑惑 和醫師討論
返家後,家屬可與長輩討論,並將他們對於癌症的疑惑統統寫下來,這些問題包括:

●癌症的期別:癌症是第幾期?腫瘤多大?是否轉移?

●有哪些治療方式?手術、化療還是放療的治療效果如何?有哪些優缺點?

●會有哪些副作用?生活品質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治療、住院時間大概多久?還能活多久?

許正典說,將所有的問題寫下來後,不但可以理解長輩憂慮、在意的事情,下次回診時,也可一一和醫師討論,並請醫師建議適合的治療方式。

醫師不是神 別怕找第二意見
許正典也認為,不要害怕尋求第二意見,畢竟「醫師不是神」,徵詢其他醫師的意見,不僅幫助長輩和子女再次確認醫師的診斷無誤,並可得到更多關於疾病和治療的資訊。

尤其當疾病預後不好時,到底要不要積極治療,是否直接讓長輩走向安寧治療?許正典說,每個醫師的見解都不同,更需要尋求第二意見,了解愈多,愈能做出適當的決定。

最終決定 要尊重病人意志
而不同年紀或癌症類型,可能採取的治療方針,則依據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及人格特質,有很多不同的考量。

有些長輩80多歲,聽到治療方式有很多副作用,決定順其自然,不願積極治療;有些長輩90歲,但仍覺得自己「還沒活夠」,因此選擇積極治療。陳冠宇認為,不論何種治療方式,一旦長輩下定決心「這麼做」,就要尊重他。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分享自己陪伴罹癌父親的經驗。當時父親接受治療,但因為治療妥善而拉長存活期,這期間,他對家人的交代都已安排妥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家人「自己活夠了」,也不忍家人傷心。有一天餵父親吃飯,希望他「再多吃一口」時,父親卻掉下眼淚,林葳婕從中得到尊重「病人意志」(willing)的啟發。

尊重意願之外 長輩不理性時 適時拉一把
雖然在治療意願上要尊重長輩,但陳冠宇說,有些長輩想法過於不理性時,仍需要適時拉他們一把。例如某些醫療或偏方明確無效,但長輩執意嘗試,可能因此付出很大的代價。許正典則認為,可以藉由回診時,用「有癌友在傳……」的對話方式,幫長輩釐清偏方訊息,不但可處理長輩對癌症的疑惑,也可避免找偏方。

許正典說,面對長輩罹癌「見招拆招、隨遇而安」,且不要讓長輩的活動只限於診間,保持原有的活動、勞動、運動和互動,用「四動」讓心情不要「躁動」,順利度過治療期。

當疾病進入末期誰來做安寧的決定?

日本知名紀錄片「多桑的待辦事項」,工作長達四十年的砂田知昭,正計畫迎接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不料迎面而來的,竟是胃癌末期噩耗。他寫下十項待辦事項,陪孫女玩、籌備告別式、與母親一起家族旅行、受洗、第一次對老婆說我愛妳等,由兒女一項一項幫父親完成。

影片中的砂田知昭,態度正面、從容,規畫著如何無憾「終活」,但這卻不是安寧醫護人員在臨床上的常見場景。父母生命最終章的規畫,該由誰主導?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現實卻是萬般複雜且困難重重。

希望他活著 卻不知他活得辛苦
許多末期病患身體虛弱,甚至意識不清,難以表達對醫療處置的想法,常要靠家人代為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沉重的壓力。就算父母神智清醒,也可能陷入「兒女希望父母活著,卻不知道他們活得很辛苦」。

「若父母有意識,當然要看父母的想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安寧發展中心主任孫文榮說,很多急救治療,往往不是出自病人意願,反倒是因孩子有社會負擔,甚至顧忌旁人說法,要求急救治療。子女的關懷點不見得和病人相同,整個家庭應相互討論、溝通。

安寧療護 不等同放棄等死
孫文榮說,一位罹患胸腺癌的老師,因腫瘤包住主動脈,無法手術,只能化療。他不只吐得厲害,手指頭痛得無法忍受,讓他直言想砍掉,孫文榮直言,化療的痛苦,不是子女完全看得到或可以分擔,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病人自主,當然是這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療護科主任吳森棋說,身體是病人的,有知情選擇和決定的權利,「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為解決這樣的問題。

儘管國內推動安寧療護多年,但孫榮文坦言,仍有家屬無法接受或存在誤解,就有家屬以「斷水斷電,自生自滅」來形容,以為安寧等同放棄、等死,什麼也不做。

控制症狀 讓患者身心舒適
末期病人的定義,是指存活期六個月以內。即便如此,吳森棋說,WHO對安寧療護的定義仍包括「積極」這兩字,但是將治療的目標從疾病轉向症狀,積極的控制症狀、緩解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不再做的是無效醫療,和疾病無謂地搏鬥。

吳森棋說,安寧療護包括五全照顧,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照顧,以病人為主、家屬為輔,醫療人員則是協助者的角色,協助患者安祥、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目前,全國安寧病房約有七、八百床,經常處在滿床狀態。很多子女無法接受安寧療護,擔心父母進了安寧病房,自此沒機會再活著踏出病房,只能等死。吳森棋說,很多人都誤解,以為安寧病房是住到過世的地方,但「安寧病房還是急性病房」,在疼痛控制和症狀穩定後,就可以出院返家,不是一路住到往生。

有許多人不解,病人明明在末期狀態,卻無法持續在醫院中治療。但在醫師眼裡,醫院能雖讓家屬安心,卻不一定是最適合患者的地點,吳森棋說,大部分的末期病人都想回家。

害怕病情變化大末期病人想回家家人多怕怕
雖然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人增多,孫文榮坦言,仍有許多家屬擔心沒辦法照顧、處理,不敢接病人回家,即使長輩希望回到自家熟悉的環境,也因不想增加家人負擔,無法如願。實際上,想回家的人比現況更多。

由於末期病人的狀態不像一般慢性病人,出院後疾病變化較大,也因狀況較一般病人複雜,需要提早準備,以因應各種可能。孫文榮說,這時,安寧療護團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在硬體上給予建議,如是否要製氧機、電動床等,還包括餵食、清潔等身體照顧,呼吸困難、疼痛、發燒等症狀控制和病情變化如何因應,患者瀕臨死亡、往生時該如何處理,以及病人往生後的家屬悲傷輔導等。他說,隨時隨地能找到照護團隊,往往也能讓家屬更為安心。

(聯合報)
--
手麻…可能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每次騎機車要催油門,手就麻到像機車在漏電一樣」、「半夜常麻到起來甩手」,如果你有類似症狀,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

衛福部金門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昀錚說,腕隧道症候群是因正中神經通過手腕時,被肥厚的韌帶壓迫,導致麻痛,常有重複性手部或腕部動作的病患,除接受傳統治療,可考慮進一步使用「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既快速又可減輕痛楚。

蔡昀錚表示,門診常聽到病患說,會手麻,且晚上睡覺還要起來甩甩手,很可能得到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症狀上,患者的麻痛應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最強,在反覆使用手部動作時 ,如騎車、擰毛巾、洗衣、粗工等,會感到更不適。若情況嚴重,手部肌肉可能無力,拿不住杯子或碗。

治療方面,目前保守療法如電熱療、徒手治療、手部護具等,都有助緩解症狀。若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進一步使用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這也是近年來常見的方式。

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即以低濃度葡萄糖溶液,在超音波導引下,精準地把神經和旁邊的組織剝離,減少神經壓迫產生的微發炎及沾黏對神經鞘的影響,對於輕度至中度的病人效果良好。

蔡昀錚說,神經解套注射搭配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PRP) 則是更新式的做法,但若已出現肌肉萎縮症狀,表示已有重度神經損傷,此時仍建議以手術將神經作減壓,愈早手術,對神經的復原會愈好。

蔡昀錚也提醒,手指麻痛還有其他可能性,但不變的是應該盡早至醫院就診,早期治療,以免神經壞死無法回復。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