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211024

國人壽命扣除惡性腫瘤 提高4.02歲

內政部昨日公布去年度「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發現排除居國人死因之首的惡性腫瘤後,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五.三四歲,較一般平均壽命八十一.三二歲增加四.○二歲,影響最大,若排除居死因第二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可增加一.六一歲,而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近四年來呈緩增現象,值得重視。

心臟疾病若排除 壽命可增1.61歲
內政部指出,為了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二○二○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並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其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對於國人平均壽命影響愈明顯。

內政部分析,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其死亡人數已連續三十九年居國人死因首位,二○二○年死亡人數為五萬一六一人,且近四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也在逐年攀升,皆在二成七以上。

另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及其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自二○一四年來首次呈現減少;內政部統計,排除死因為肺炎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由二○一九年一.一三歲略減為二○二○年一.○六歲。

肺炎死因排第3 2014年首見減少
內政部表示,從性別觀察,各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男性高於女性的死因包括惡性腫瘤、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女性高於男性者包括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顯示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自由時報)
--
排除惡性腫瘤 國人均壽85.34歲

內政部昨天公布去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十大死因如排除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五點三四歲,較一般平均壽命八十一點三二歲增加四點○二歲,影響最大;排除第二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可增加一點六一歲;排除第三位的肺炎,平均壽命將增加一點○六歲。

內政部表示,為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福部統計的去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

內政部指出,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已連續卅九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去年死亡人數為五萬一六一人,且近四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也逐年攀升,皆在二成七以上。

編算結果發現,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近四年呈緩增現象,值得重視。

另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及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自二○一四年來首次呈現減少。經統計,排除死因為肺炎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由二○一九年一點一三歲,略減為二○一○年一點○六歲。

內政部表示,從性別觀察,各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男性高於女性的死因包括惡性腫瘤、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女性高於男性包括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顯示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有所不同。

(聯合報)
--
逾65歲人口 達381.5萬人

受人口老化影響,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逐年增加,去年高齡民間人口達到367.5萬人,相比十年前增加了近五成。而今年前八月更達到381.5萬人,相當於每6.1名國人就有一名65歲以上。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10/24/2/1439447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高齡者勞參率9.2%
高齡化也讓提升高齡者勞參率成為重要課題,去年65歲以上勞參率為8.8%,較十年前增加0.7個百分點,今年前八月進一步提高到9.2%,比上年同期增0.5個百分點,活到老、做到老將成新趨勢。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10/24/2/14394472.jpg&x=0&y=0&sw=0&sh=0&sl=W&fw=650&exp=3600&w=650&nt=1

台灣數據低於韓、日、美
觀察38個OECD國家,去年高齡勞參率以南韓35.3%最高,其次是冰島的31.6%,我國高齡勞參率8.8%低於南韓、日本及美國,也較OECD中位數10.7%低了1.9個百分點。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10/24/2/14394473.jpg&x=0&y=0&sw=0&sh=0&sl=W&fw=650&exp=3600&w=650&nt=1

(經濟日報)
--
世代交替 台大校長管中閔將不續任

台大校長管中閔昨日在校務會議中宣布不續任,他指出,擔任校長第一任任期到後年(二○二三年)一月七日屆滿,已超過六十六歲,台大需要更年輕的想法,帶領台大往前,台大需要更早的世代交替。

管中閔表示,依規定,他要在任期屆滿前十個月提出是否續任,因此昨日在校務會議中表明自己不再續任。

依規定在任期屆滿前10個月決定
管中閔是在民國一○八年一月上任迄今,遴選過程中,台大校內部分老師質疑他出任校長的過程具有爭議,引發社會討論,各界多認為,管中閔選任台大校長一案,震掉三位教育部長。

對於不續任是否與健康有關?管中閔以他在臉書分享的舉重表現反問:「這樣我的身體有問題嗎?」強調自己一直保持戰鬥心。而不續任的決定,已和家人討論過,太太的反應是雀躍三丈,他卸任校長之後,將回到台大一般教授身份,強調自己沒有退休。

明年3月前 台大需組成遴選委員會
教育部說明,依《大學法》和《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規定,因台大校長管中閔不續任,台大應於明年三月前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

台大學生會會長張承宇表示,上次校長遴選出現不少風波,學生會將蒐集學生意見,積極參與新校長遴選過程。

(自由時報)
--
交棒新生代 管中閔不續任台大校長

歷經「卡管案」風波,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好不容易在前年一月就任,上任至今已滿兩年九個月,昨天卻在校務會議中,以「年齡」為由,宣布不續任校長,將於二○二三年一月七日卸任,盼能交棒新生代。

當年「卡管」耗時一年半,若沒有「卡管案」會不會做滿兩任?管中閔表示,「這個就不好說了」。

台大昨天舉行本學期第一次校務會議,就在會議快結束前,管中閔突然透露有事要宣布,隨後在表定議程結束時無預警表示,將不尋求校長續任。按台大規定,校長續任要在任期屆滿前十四個月於校務會議報告,而昨天的校務會議,恰好是到期前的最後一場。

管中閔說,可能很多人會很驚訝,但他考慮到第一任任期結束就已超過六十六歲,台大應該更早世代交替,希望有更年輕的想法帶領台大師生向前,帶領學校走向創校百周年。

他也提到,自己是在意外情況下當選,來為台大這所偉大學校服務,很榮幸獲得校內各級主管支持,若沒有這些支持,他不可能完成這些工作。

管中閔笑說,妻子聽到這個消息「雀躍三丈」,卸任後將回歸教職。

管中閔日前也在臉書發表「健身文」,笑稱以後「管校長」得簡稱「管長」,自己健康無虞。管中閔昨天表示,硬舉可以超過七十公斤,「你們覺得我身體有問題嗎?」至於準備卸任心情是否變輕鬆?他否認,表示「永遠保持自己的戰鬥心」。

昨天管中閔不續任消息一出,不少校內師生感到不捨,一名台大行政人員觀察,管中閔相當鼓勵年輕人,任何事都可找他談,也肯信任年輕老師的想像力,不是學閥;另也有台大教授表示,若有非台大人來帶領台大也不錯,但台大很難做到的就是團結,期待新任校長能更有凝聚力。

教育部表示,依大學法規定,公立大學新任校長應於現任校長任期屆滿前十個月,由學校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產生,換言之,台大須於明年三月前組成遴委會選出新校長,待校長人選確定後,再報請教育部聘任。

管中閔管不續任 避政治干擾

台大校長管中閔第一任任期二○二三年屆滿,昨天他拋出「台大需要提早世代交替」,宣布不續任,跌破許多人眼鏡,但他向本報表示,這應該是好的決定,大家總說上台靠運氣,下台靠智慧,但多少年來,有幾個人真的很智慧地選擇下台時機?

管中閔說,他不當台大校長後就是回歸平淡,「我覺得我的人生已經夠了」,不是每個人都當過院士、政委、主委、台大校長,而且是在不到廿年之內,全部經歷這些職務。

管中閔昨天對於之前若沒有卡管、拔管案,是否做滿兩任?他語帶保留地說「這個就不好說了」,透露不為人知的心情轉折。據了解,年齡是管中閔不想續任的原因之一,因為第一任任期屆滿就超過六十六歲;若續任,第二任也做不滿,因為第二任的第三年,管就七十歲,必須屆齡退休。

孰悉管中閔的台大教授表示,管決定不續任,之前被民進黨政府卡管、拔管應是關鍵因素,那一整年被耽誤,讓管感覺「你明明可以做好一件事,但我(蔡政府)不會讓你做滿」,這種無法預料的政治干預,應是管要見好就收的主因。

這位教授說,國立大學校長要續任,必須先送教育部評鑑,屆時難保國家機器不會再對管中閔展開政治追殺,又造成教育界動盪不安。據了解,管中閔本打算明年初再決定續任問題,後來知道校長要續任,須先提任內的治校成果報告送教育部評鑑,管考慮了一個多月,才決定不續任。

另一名熟悉管中閔的教授表示,從管中閔的親身經歷認為,大學自治喊這麼多年都是假的,要續任的國立大學校長要送教育部評鑑,可見政府對大學的管制無所不在,治校報告送教育部後,政府又有什麼小動作?誰也說不準。

另一個問題是「誰來評鑑」?依教育部規定,續任校長評鑑小組由教育部的主管次長擔任召集人,委員五人,由教育部聘任,或委請專業團體推薦熟諳大學校務運作或高等教育行政的學者專家擔任,且得優先聘請參與現任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委員擔任,「完全掌握在教育部手中」。

該名教授說,管中閔在台大校長期間把台大推至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前一百名,要找哪位學者或專家來評鑑這樣的台大校長?包含沒辦過大學的教育部官員來評鑑,不覺得很奇怪嗎?

如今,管中閔決定不戀棧,一如之前「管爺」的瀟灑性格,政壇及杏壇的迴盪難免。

3任教長下台 台大565天沒校長

二○一九年一月接任台大校長的管中閔,是台大近四十年來唯一非台大畢業的校長。但其實在管中閔就任前,因獨董爭議被卡了三百五十四天,教育部為此走了三任部長,事後還衍生出「管中閔條款」,「卡管風暴」更一度重創台灣高教名譽。

管中閔二○一八年初通過台大校長遴選,原預計在同年二月一日上任,未料才當選沒幾天,就爆出兼職台灣大哥大獨董的爭議,遭外界質疑公務員違法兼職;後續又有民眾檢舉,管中閔在卸任國發會主委後,長期在廈門大學兼課,恐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教育部因此要求台大釐清疑義。

台大為此召開校務會議,不過有關台大校長遴選的重要議案卻全以「擱置」收場,也讓教育部飽受批評,時任教育部長潘文忠因此請辭下台,改由東華大學前校長吳茂昆接任教長。吳當時上任僅一周,旋即以三大理由駁回台大校長遴選結果,強調該案大有瑕疵,拒絕發出聘書,引發輿論譁然。

吳茂昆最終因拔管案與失言,僅做四十天就辭職收場,行政院則指派原內政部長葉俊榮接任,在與台大師生面對面溝通後,最後宣布教育部「勉予同意」管中閔上任,爭議長達三百五十四天的卡管事件才落幕,不過葉俊榮事後卻被府院及部分輿論質疑草率處理此案,隨後引咎辭職。

卡管案不僅先後導致三任教長下台,一度也讓台大長達五百六十五天沒有校長,還燒出多達一百四十位台大教授兼任獨董先上車後補票的疑慮,教育部事後也為此修正兼職處理原則,明定公校教師兼職,包括獨董等職務,須先向學校提出申請並獲核准後,才可以參與提名選任,違規兼職期間所得兼職酬勞,學校應追繳,該條文也被外界視為「管中閔條款」。

曾志朗:換校長傷高教

台大校長管中閔昨以「年齡」為由,宣布不再續任校長,盼能交棒給年輕人,震驚高教界。前教育部長、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受訪時直言「相當吃驚和可惜」,重新遴選對台灣高教有些傷害;不過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則認為,最高學府喊出「世代交替」值得肯定。

曾志朗表示,大家都以為管中閔會繼續當,畢竟台大是一所很大的學校,若校長只做四年,真的做不了什麼,也難讓校務穩定。

對於國內外高教競爭激烈,曾志朗說,現在是台灣最重要的時機,更要把最好的學校穩定下來,但現在校長又要換和重新遴選,確實對台灣高教有點傷害。

「學我很好啊,顯然我有同伴!」今年六十五歲,同樣不續任校長的郭明政表示,很贊同世代交替,現在很多一級主管都很年輕,年輕人接棒是社會永續發展的重點,「不是說做很多事就要繼續當下去,而是做了不算少的事就可離開。」

大學法規定,台大明年三月前須組成遴委會,由委員會推薦校長人選,對象包括中研院院士、國內外的知名學者及台大教授等,換句話說,有可能選出海外學者出任台大校長。台大學生會長張承宇表示,希望遴選過程能多納入學生意見。

管校長交心聊追劇 老文青很親民

曾因率性言論被封為「管爺」的台大校長管中閔,一路從上任前到宣布不續任,屢屢攻占新聞版面,還曾在疫情期間以一張上身西裝、下身短褲、拖鞋的「居家視訊工作服」引發話題。而他在校作風也相當「年輕」,不少師生都認為他很親民,還說他是「老文青」。但也有台大教授反映,管中閔上任後,將院長與一級行政主管的會議改為兩周一次,雖然有效率,系所相對難以向上層建言。

一名與管中閔熟識的台大行政人員表示,管中閔當年校長遴選前,曾認為自己應該選不上,畢竟在台大各學院「各擁其主」,後來意外選上,他其實相當興奮,沒想到卻發生「卡管案」,一度讓他心灰意冷,身體也出狀況。

管中閔上任兩年多以來,據了解,在校作風親民,和基層同仁吃飯時除了會聊生活,就連最近追什麼劇,都能成為話題;去年台大校園發生多起不幸事件,管中閔也將親身經歷錄製成影片,分享自己也曾因心理受創求助專業,令人感受到他真性情的一面。

但也有台大教授表示,以往每周都有各學院院長與一級行政主管會議,管上任後,就改成自己跟行政團隊開會,每兩周才與院長開一次會,時間也變短,基層難向上建言。此外,管中閔當時被教育部「勉予同意」上任,卡管案鬧得滿城風雨,後來找來的捐款者又是有爭議的單位,多方爭議下,已影響學校校譽。

管中閔以「年齡」因素宣布不續任,也讓外界關心其健康狀況,但其實管中閔向來都有健身的習慣,在疫情前就頻繁重訓,他還會在臉書與網友互動,交流健身知識,日前就曾有網友留言詢問「(舉重)是否要護腰」,他還專業回「不一定,看核心肌群的力量」。

(聯合報)

社會

嗆聲遭判刑 恐嚇在於受害人怕否 法官心證常不同

刑法恐嚇危害安全罪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加害人有恐嚇的犯意、以及被害人感到恐懼。律師麥玉煒說,文字、言語上的恐嚇,要綜觀所有對話,實務上檢、辯常為了證明「被害人有沒有害怕」互相攻防,法官對於辯解的心證也是浮動的,以致文字、言語恐嚇,常常出現逆轉判局。

麥玉煒認為,辯護律師常針對「被害人會不會害怕」進行辯駁,例如曾有男子恐嚇欠錢的婦人「明天要去你家鬧」,此語看起來有恐嚇,但是法官認為婦人回應男子的口氣、態度,並沒有顯示害怕,所以判男子無罪;因此對於文字、言語恐嚇,必須要綜合兩造的關係、當下情境,來判斷被害人是否確實感到害怕。

律師洪銘憲說,以劉女的案件來說,也許劉女與辯護律師可以調查,丈夫是不是真的被劉女嚇得改穿牛仔褲睡覺,還是事發前本來就常穿牛仔褲睡覺,若是如此,則未必是王男心生畏懼的反應。

律師蘇敬宇說,若車禍後拿出球棒下車,這是相當客觀且直接的恐嚇證據,但文字、言語恐嚇,須費心去證明是否心生畏懼。

蘇敬宇舉例,有一名男子常傳訊息問候心儀女子,對方不領情,後來男子看到鄭捷新聞,傳送給她看,還說自己「絕對不會害人」,結果挨告恐嚇。男子出庭時答辯,自己很有安全感,才會強調「絕對不會害人」,一審採信判他無罪;但二審不採信,改判拘役,可見對於被害人「害不害怕」的判斷,法官的心證是浮動而主觀的。

(自由時報)
--
中國批貨台灣加工 黑心製中藥逾30年

流向50家中藥行
屏東萬丹鄉一間鐵皮屋常竄出黑煙,縣府追查發現竟是地下製藥工廠在烹煮藥材,屏東縣調查站會同高、屏衛生局前往查緝,查獲70箱中藥材,認為蔡氏兄弟未經許可從中國引進中藥材再自行加工提煉,非法製藥逾30年,成品流向50家中藥行,昨訊後依違反藥事法將蔡氏兄弟送辦。

屏東縣衛生局接獲檢舉鐵皮屋常冒黑煙,環保人員勘查發現是地下工廠在烹煮藥材,衛生局報請屏東縣調站查辦,前往查扣茯苓、生熟地片等70箱中藥與機具,約談蔡姓負責人;蔡承認無照製造、加工中藥材,販售給下游中藥行。

調查人員查出,該廠員工多是蔡氏家族成員,從中國購入中藥材在鐵皮屋加工包裝,生產設備簡陃,衛生環境也不佳,成品由蔡兄任負責人的高雄杰騰公司出貨,初查鋪貨據點遍及全國50家中藥行。蔡氏兄弟雖供稱薄利多銷、利潤有限,但辦案人員初估長年下來的不法獲利恐逾千萬元。

屏東縣衛生局表示,業者沒有製造業藥商許可執照,違反藥事法。

屏東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鍾貴馨表示,茯苓與生、熟地片是藥膳常用藥材,茯苓有「利水」特性,常用於龜苓膏、十全大補湯,和地片都非特殊材料,重點是來源與處理過程,從中國引進來台時須依法檢驗是否殘留過量農藥、重金屬,若來源不明,無法把關下,恐有食安、藥害疑慮。

(自由時報)
--
女警化身地方媽媽入群臥底月餘 破解詐騙話術

假冒名師 標榜公益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詐騙犯行猖厥,尤其假投資詐騙件數激增,騙走不少民眾血汗錢。基隆市警察局警務員莊惠如, 痛恨這種帶給受害家庭慘重損失的惡行,為了反擊詐騙集團,她以「地方媽媽」身分加入詐騙群組,潛在群組內「臥底」,花了1個多月詳細摸清詐團手法,不僅把掌握到的寶貴資料移交刑警查辦,也破解了詐團話術,宣導民眾切勿上當。

莊惠如表示,數月前開始,發現好多民眾到警局報案,內容大都是被臉書、LINE吸引,接著被介紹去投資,沒過多久就發現錢領不出來了,然後群組跟聯繫人都消失,損失慘重。她說,為了瞭解民眾實際被騙過程,決定臥底在群組內,深入查察詐騙集團手法。

投資當餌 鼓吹很好賺
莊惠如投入1個多月,總算把詐團摸透透。她說,詐騙集團成員一開始先冒用知名股市名師身分,在臉書、LINE訊息上攬客,標榜公益、無需入會費就能跟盤下單,加入後就會有小助手,將被害人拉進群組裡討論。

接著群組內會有「老師」分析股市,但資料卻是2、3年前案例,事後諸葛當然很準,隨後會介紹幾支股票佈局;此時會有安排的幫手,開始讚嘆老師,股票漲了,就大肆宣揚老師投資眼光,跌了也會找各種藉口,將責任推給政府、大盤等。

莊員表示,一些民眾會在群組內詢問老師「自己的股票套牢了怎麼辦?」此時裡面的成員,會鼓吹售出停損,跟著老師的步調走就能賺錢;大約隔了一周,群組內就開始唱衰台股,並指出投資市場低迷,邀大家一起跟著老師操作美股。

要求轉錢 大多是詐騙
到了這個階段,詐團仍小心佈局,先提供確實可以註冊的美股交易網站,並指名買哪一家股票,還要求大家賺錢後,把部分利潤捐出來,最後以晚上看盤太累名義,要民眾將投資款項匯到指定帳戶,由老師直接代為操盤,標榜:「睡一覺,老師幫你賺大錢!」

不少民眾掉入陷阱,直接把錢匯進對方指定帳戶;詐團得手後即收工,群組再無人回應,受害人才知受騙。

那麼好賺 何必揪投資
莊員呼籲,投資詐騙手法多元,但只要是要求將錢轉到他人帳戶的行為,很可能就是詐騙,「換個角度想,若真的那麼好賺,『老師』自己借貸投資賺錢即可,何須邀大家一起投資?」提醒民眾不要被騙。

(自由時報)
--
搞曖昧遭妻3嗆閹掉 男師嚇到穿牛仔褲睡覺

目睹夫與女師擁吻
一名劉姓女子「望夫成龍」,好不容易盼到王姓丈夫當上學校教務主任,豈料丈夫和一名代課女老師搞曖昧,被她目睹丈夫在台南知名景點「大魚的祝福」前與對方擁吻,舉動親暱,劉女氣得3度說要找黑道「閹掉」丈夫,王男趕緊聲請保護令,並控告妻子家暴恐嚇。一審法官考慮劉女是因丈夫不忠才出言恫嚇,判刑後給予緩刑2年;上訴後王男稱,被「閹掉」的恐嚇言詞,嚇得晚上穿上牛仔褲才敢睡,二審認定採信王男說法,撤銷原判,改判拘役60天、不予緩刑。

判決指出,劉女與王男結婚十多年,兩年前發現丈夫經常晚歸,懷疑丈夫不忠,某日她和友人出門喝飲料,親眼看到丈夫與學校代課女老師擁吻,舉動親暱,後來還載女師上旅館。

夫聲請保護令 告家暴
事發後,夫妻談判協議離婚,結果劉女被丈夫3度錄音蒐證到,嗆稱要找黑道把丈夫「閹掉」,還說這輩子就跟他玩這件事,「白的讓我不滿意,我就找黑的,黑道沒有追訴期」。

妻緩刑夫不爽 上訴
王男稱,此事讓他心生畏懼,離婚後控告劉女恐嚇危害安全。王男主張,劉女威脅之言讓他很害怕,原本過去他都是穿內褲睡覺,當時被妻子恐嚇時還沒離婚,他晚上都改穿牛仔褲才敢睡,而且離婚後,劉女又來騷擾他,才決定提告。

法官改判妻拘役60天
台南地院一審法官考量,劉女恫嚇之詞構成恐嚇犯罪,但她是看到王男有不忠行為,才出言恐嚇,後來雙方離婚,互有聲請保護令,經此審判後應不會再犯,採簡易判決判劉女拘役50天、緩刑2年。

上訴後台南地院二審合議庭撤銷改判,將劉女3次恐嚇與1次違反保護令的犯行,合併判處拘役60天、未給予緩刑。

律師:冷靜蒐證別衝動
律師蘇敬宇指出,發現另一半感情不忠,應冷靜蒐證,不要衝動行事,民事侵害配偶權訴訟的證據認定比較寬鬆,甚至只要配偶與他人親親、抱抱、一起進旅館,求償勝訴的機會皆很高。

(自由時報)
--
《彰化》母骨灰罐冠前夫姓 兒爭改姓敗訴

媽媽生前姓張,死後姓謝,到底是怎麼回事?彰化縣蕭男的媽媽本姓張,她生前有2段婚姻,先與謝姓前夫育有2女(以下稱謝女),1949年前夫過世後,再招贅蕭姓丈夫,生下4名子女,25年前她過世時,由謝女扛下所有的喪葬費和骨灰罐費,謝女也把媽媽迎入謝氏祖先,骨灰罐冠上爸爸的謝姓。

與謝女同母異父的蕭男覺得媽媽應是「張氏」,他無法接受生前姓張的媽媽死後變成謝家的祖宗,要求謝女恢復母親本姓張被拒絕,憤而對謝女提「更改牌位」告訴,並要求5萬元精神損害賠償。

被告謝女說,媽媽是「謝氏」祖先,當初的喪葬費、祖先牌位費、骨灰罐費都是由她出資,蕭男早於2000年到墓園祭拜媽媽就知「冠謝姓」,她不知為何此時才提出改姓。

法官認為,妻冠夫姓,贅夫冠妻姓,早年民法都有規定,謝女把媽媽冠父姓,並無疑義,且當初喪葬相關費用都由謝女獨立出資,原告蕭男雖為媽媽的繼承人,但骨灰罐和牌位屬於謝女的財物,要求剔除謝姓,沒有理由和依據,判蕭男敗訴。

(自由時報)
--
茶葉巨盜搬走千斤 14年後偷汽車露餡

當年留下菸頭
高雄市旗山區一家茶行14年前遭偷走1050斤茶葉,警方比對刑事警察局資料庫DNA檔案,從一根菸頭的DNA跡證偵破懸案,逮捕60歲王姓慣竊,王男否認,警訊後仍被依竊盜罪送辦。

警方指出,2007年1月3日,在旗山鬧區經營茶葉生意數十年的何姓茶行老闆娘,清晨開門營業,進茶葉倉庫搬貨時發現遭人闖入,數十包茶葉不翼而飛;警方獲報到場,清點有1050斤茶葉遭竊,市價達257萬餘元。

比對出DNA
旗山警分局偵查隊長黃政義說,當年竊賊是從後巷的倉庫後門闖入,搬走茶葉,丟下一根菸頭。竊賊雖留下生物跡證,但刑事局資料庫當時尚未設立嫌疑人DNA檔案,無從比對,此案因線索枯竭而成冷案,不過專案小組保存生物跡證、巷口監視器畫面、目擊鄰居證詞等,以備日後追查。

黃政義指出,警方近日追查屏東2件汽車竊案,採集DNA跡證,查出60歲王姓慣竊涉重嫌,因有地緣關係,警方運用資料庫進一步比對,發現生物跡證與14年前的茶葉竊盜案吻合。

警方近日通知王男到案,王承認汽車竊案,否認犯下茶葉竊案,堅稱「當天沒到旗山」。警方仍檢具DNA比對等證據,將王男移送橋頭地檢署偵辦。

(自由時報)
--
亮槍想引心上人注意 少女斥幼稚 反救屁孩免罰

一名陳姓少年得知莊姓少女已與男友分手,疑似想追求莊姓少女,竟拿出狀似真槍的玩具槍,想吸引莊女注意,卻適得其反,不但莊女反而對他產生「屁孩、幼稚」的惡劣印象,還有民眾報警檢舉他公然「亮槍」,被警方帶走移請法院裁罰。法官認為陳男只是對少女開玩笑,動機非擾亂社會安寧與秩序,少女也未受到不法侵害,裁定不罰。

警獲報 發覺是玩具槍
台中地院裁定指出,陳少今年8月15日從朋友汽車內取出一把玩具槍,想向莊姓少女「展示」,吸引她的注意;當時少女與另一女性友人正在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內吃冰,陳少走過來,耍帥地突掏槍指著莊姓少女,再把槍收起來往外走,嚇呆不少人。

台中市警一分局獲報「有人帶槍」,馳抵現場攔下陳,發覺只是玩具槍,應未涉刑法,改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驚嚇他人,有危害安全之虞者」、「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有危害安全之虞」等規定,函送裁罰。

少女作證 當下沒被嚇到
莊姓少女作證說:「不知道他為什麼持槍嚇我,可能是他覺得好玩,感覺就是玩具槍,覺得他是屁孩、幼稚,我並沒有受到驚嚇」。

少女斥其幼稚,且未被嚇到,竟「救」了陳少,法官因此認定陳少無妨害公共秩序或擾亂社會安寧的企圖,莊女也未受到不法侵害,裁定不罰;可抗告。

(自由時報)
--
電動車公共充電樁 4年後增至7800個

電動車不僅有助減碳,更是全球趨勢。隨電動車發展,政府對公共充電樁提出初步規劃,從既有的兩千九百多個,二○二五年將增至七千八百個,但會以「慢充」為主、「快充」為輔;以市場行情初估,汰換商機達二十億元,加上獎勵補助,估計要幾十億元預算。

慢充為主 快充為輔
台電表示,「快充」一般功率為五十到三百kW(瓩),「慢充」則是七kW,電能換算成可行駛里數,慢充一小時約可跑三十五公里,快充則是二五○公里到一千多公里不等;而快充所需的電量驚人,三百kW約是十家便利超商使用的電量,但未來引進EMS電能管理系統,可調控快、慢充的輸出電能,對電力的衝擊不如想像嚴重。

經濟部規劃,慢充布建七千二百個、快充約六百個。中央與地方所屬停車場、路邊停車格要帶頭示範,慢充需要六千四百個、快充約二二○個,高速公路休息區約要一六○個快充;高鐵、台鐵與機場等附屬停車場也要兩百個慢充、一百個快充;另有飯店旅館、大型賣場約六百個慢充。

快、慢充的價差高達二十倍,慢充的充電樁約十幾萬,快充要兩百萬元,汰換商機高達二十億元,此外,初期還有獎勵民間示範,例如鼓勵飯店、賣場等業者裝設,官方會給一定補貼,估計要幾十億元預算。但官員強調,增設不一定都是由政府出錢,公有停車場委外營運招標時可能列入相關條件,目前尚未拍板。

布建公共充電樁涉及經濟部、交通部、地方政府等單位,據透露,交通部對路邊停車位裝設有顧慮,會以路外大型停車場先做,並盼總量降低,但與會人士表示,經濟部長王美花沒讓步,將到行政院協調。

業界對慢充為主的政策不以為然,認為「開車離開都市卻要等慢充,太不切實際」。官員強調,政府是希望政策引導,民間目前快充站已在積極擴建,電動車數量與充電樁建設相關,若增太多但車主不夠多,官方也要承擔風險,數量可滾動修正。

特斯拉TPC納入 充電樁規格大亂鬥

隨著電動車的發展,充電樁設置普及化等,經濟部標檢局參考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現有四種主流的充電規格,訂出我國充電樁標準,龍頭特斯拉採用的TPC規格,經爭取後也確定納入;但台灣公共充電樁以CCS1為主,台灣特斯拉則自第三季起進口車改為CCS2充電介面,預期台灣充電規格大戰將開打。

標檢局解釋,國際上充電樁包括美規CCS1、歐規CCS2、日規CHAdeMO、中規GB/T等四種常見規格,台灣特斯拉採用的TPC涉及該公司的專利可能要被公開,因此過去沒有被納入。

標檢局強調,因攸關一萬多名車主權益,官方決定從善如流,不要求特斯拉公開專利,會把TPC規格納入標準,正在最後修訂階段,預計十二月公告,明年先做自願性驗證,強制檢驗預計後年實施。

特斯拉又引進CCS2
特斯拉在各國的充電規格不盡相同,歐洲為CCS2,台灣與美國則都採用TPC,不過台灣特斯拉從今年第三季開始引進台灣的新車都會改為CCS2,演變為TPC、CCS2雙規,而以特斯拉龍頭地位來看,CCS2規格未來會成為台灣主流。

台灣公共充電樁政策則是以「1+N」為主要推動方向,1就是CCS1、N則是保留彈性,可以是CCS2或CHAdeMO,官員分析,關鍵在CCS1介面中有涵蓋到早期已在台灣遍布較多的慢充J1772接頭;特斯拉車主直言「規格回不去了」,對現有車主可由轉接頭方式解決,但台灣要迎接電動車發展,充電規格政策要想清楚,避免讓車主陷於一片混亂當中。

充電站地圖APP 車主好幫手

電動車主出門在外最擔心找不到地方充電,在台灣有兩大地圖是電動車主愛用的應用程式,來自美國的PlugShare、台灣本土團隊宅電推出的「ChargeSmith 電動汽車充電站地圖」,宅電的充電站地圖收錄全台超過兩千九百個充電站資訊,可跨不同營運商、支付系統,加上介面設計清楚,吸引台灣超過七成、一.三萬名電動車主成為會員。

宅電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青佑就是特斯拉車主,而且是先鋒部隊,他表示,過去出門會擔心充電問題,也因而發現充電樁規格不同、每家營運商使用系統也不一樣,可能手機上必須存好幾種APP,相當繁瑣。最後自己跳下來,開發出本土的充電站地圖,可橫跨不同營運商、支付系統等,一站式解決車主充電困擾。

陳青佑表示,因許多停車場的充電樁都還無法做到「連網」功能,因此車主無法即時得知充電樁是否被占用,隨著電動車停車收費時代到來,連網功能是趨勢,有收費才會促成商業模式,進而鼓勵飯店、賣場等民間投入建設充電樁。陳青佑表示,台灣現在電動車不到兩萬輛,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當充電環境建設好,車主充電體驗也要好,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從燃油車汰換為電動車。

(自由時報)
--
公設比攀高+人口數減少 全國每人居住面積「膨風」兩坪

近幾年因房價高漲,促使低總價小宅當道、住宅越買越小,不過,根據最新發布「住宅居住水準狀況年報表」,去年全國每戶每人居住面積約十五.三八坪,相較十年前、二○一一年約十三.三八坪,整整多出兩坪。房產業者分析,過去十年每戶人口數持續減少,再加上近幾年新案公設比不斷攀高、虛坪灌水等事項發生,表面上每人居住空間增加,但實際上卻是越住越小。

根據該年報,全國去年每戶平均建坪近四十五坪,相較首度有統計數字的二○一一年、約四十四坪,十年來每戶微增不到一坪;觀察每戶平均人數變化,去年為二.九二人、對比十年前約三.二九人,十年來每戶平均人數減少○.三七人。

房產業者指出,少子化、小家庭分戶占比高等現象,即便居住空間僅微幅增大,但平均人口數減幅明顯,導致每人平均居住面積變大。但近年公設比持續拉高,表面看似每人居住的空間變大,但講白了,是每人分攤的公設面積變多了。

房價飆漲 只能越買越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房子公設比從新制雙逃生梯上路後,跟近幾年雨遮越蓋越大的現實下,導致室內得房率反而下降,尤其房價越漲越高,購屋族受總價門檻,新房子越買越小,等於每個空間尺度都在縮減,居住空間發展並沒有明顯改善。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說,每人平均居住建坪增加,與公設比節節攀高、人口量減少都有關係,尤其是人口流失較多的地方如北市更明顯。不過,「這只是統計上的增加,屬於虛的成長」,實務上房價走揚、購屋負擔加重,及虛坪灌水等因素,多數人的居住面積難放大。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四十多年前台灣以公寓、透天為住宅主流,現在是電梯大樓,機電設備、電梯、逃生梯、停車空間等都是過去沒有的配備,居住面積的擴大,是代表產權面積增加,雖不等於實際專有使用空間的增加,但可以說是產品升級的代價。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1/10/24/201.jpg

小宅當道 北北桃連4年占比逾4成

即便「住宅居住水準狀況年報表」顯示十年來全國與五都每戶住宅平均建坪,以及每戶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呈現放大趨勢,不過,北、北、桃等三都的新案實際房地產來看,從二○一七年到二○二○年則是一房、兩房等小宅,合計占比連續四年超過四成。

北市2020年小宅占比近53%
以台北市為例,二○一六年一房加兩房的小宅戶數占比近五成,二○二○年則攀高至近五十三%,比率直破五成大關;新北市則從約四成出頭,攀升至四十八.五%,桃園市則從約三十九%,提升至四十四%。

住展雜誌研發展何世昌指出,近年來北台灣主要都會區推案多以二、三房為主力,坪數較大的四房型全都低於二成,一房比率高過四房,顯示中、小坪數仍是較好賣的房型,建案規劃不會輕易把坪數放大。

小宅搭配輕鬆付款 市場買單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小宅市場需求暢旺,因此建商複製成功經驗持續推出這類產品,且過程中房價也持續上漲,同樣房型坪數卻不斷縮水;不過,民眾似乎願意與現實妥協,這類產品若搭配容易付款的方式,仍相當受到市場歡迎。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除總價限制的財務壓力外,家庭人口、少子化、高齡化等社會結構的改變也讓小坪數住宅受到歡迎。

另一方面,遠距工作者、自由工作者或是微型創業家對於一個與住家分離,但又不用舟車勞頓到市區擠商務中心的生活空間的需求,又或者是週間工作所需的個人居所,也都將成為科技、產業、疫情三重影響下,購置、租用小宅的潛在龐大客群。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1/10/24/202.jpg

(自由時報)
--
停業20年 竹縣寶山ㄅㄆㄇ猴園要出售

新竹縣寶山鄉「ㄅㄆㄇ猴園」,曾號稱東南亞最大靈長類動物園區,停業20年後,最近因竹43拓寬工程且鄰近未來的台積電2奈米廠預定地,地主委託房地產平台刊登猴園舊址出售的訊息,引發熱議,期待有人接手改造,為地方注入新活泉。

(自由時報)
--
撿到健保卡盜領三倍券 男付14倍代價

貪小失大!桃園市29歲邱姓男子去年7月在楊梅區蘋果路撿到蔡姓男子的健保卡,正值振興三倍券發放期間,邱竟跑到郵局領走蔡的三倍券,蔡男發現遭人冒領後報案,警方循監視器揪出邱男,邱到案後坦承不諱,桃園地院法官近日分依侵占遺失物罪判罰他3000元、詐欺取財罪判處拘役40天,拘役部分如易科罰金,以每日1000元折算,總計付出4萬3000元代價,是所貪取三倍券價值的14倍多,悔不當初。

(自由時報)
--
柯文哲批基捷是騙局 林右昌嗆「因柯增87.9億」

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基隆捷運是騙局,基隆市長林右昌昨天反嗆柯文哲說,「因為你一句話,基隆捷運增加87.9億元」;林右昌強調,基隆捷運相關內容當初是在交通部長與北北基三位市長會議達成的共識,柯文哲竟三番兩次扭曲事實、講過的話不算數,政治誠信在哪裡?

林指柯扭曲事實 政治誠信在哪裡?
柯文哲前天批評基隆捷運路線一變再變、經費暴增,把騙局升級成更大的騙局,他昨天又在臉書嗆聲說,「基隆人應該憤怒,從基隆快鐵、輕軌再到捷運,路線6年5變」,蔡英文總統4年前宣布要斥資80億元蓋基隆輕軌、4年通車到南港,如今4年半過去了,基隆輕軌還沒開工,而是改名基隆捷運,經費暴增到400億以上且路線一直變,意味可行性評估和環評都要重做、打掉重練。

柯文哲質疑說,蔡總統4年半前公開表示,將針對系統、車站及後續營運提出更詳細具體的時間表,每3個月檢查進度,算算現在應該已有18次,但報告在哪?

相關內容是北北基3市長共識
林右昌昨天再反擊柯文哲扭曲事實,表示當初就是因為柯文哲的一句話,基隆捷運經費才會增加87.9億元,如今竟理直氣壯指責別人,當初是在交通部長、北北基3位市長會議達成的共識,如今三番兩次拿出來扯,實在欺人太甚。

林右昌強調,基隆捷運經費增加並非路線優化所致,主要是系統從輕運量提升為中運量,另外是柯文哲要求台北端出口改成地下化,柯文哲對這些都不說;基隆捷運優化對於大台北東側和新北市汐止區的交通有很大的幫助,不只是交通需求,對基隆河谷廊帶產業發展、台北東區發展都很有幫助,是基隆、汐止和台北市東湖民眾期待很久的事,絕非騙局,而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和共識。

北市府︰不知87.9億如何計算
對於林右昌的反擊,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回應說,4位首長會議和台北市有關之處,僅有如何從南港展覽館站延伸至南港站?柯文哲當時允諾會負擔增加的30億元經費,不知林右昌所說的87.9億元從何得來?改線後因為不走台鐵路權,用地取得等費用大幅增加且執行困難,如今基隆到八堵要蓋在哪裡都不知道,「樓梯都不見了」,林右昌不先處理核心問題,怎麼還好意思怪東怪西?

對於陳智菡的回應,基隆市政府發言人沈詠珮表示,柯文哲每次說錯話就躲起來叫發言人回應,這樣很沒擔當。

(自由時報)
--
高雄》餐飲業空污陳情近2千件 環局籲快改善

高市今年餐飲業油煙異味陳情有1930件,環保署推動餐飲業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明年上路,環保局將擴大納管達300多家餐飲業者,補助裝設防制設備、全國最高5萬元。

燒烤、牛排館是被投訴常客
高市去年餐飲業異味陳情件數有2180件,今年至今1930件,已有6家業者完成裝設24台靜電機、1台水洗機;另每月被檢舉3次以上、共12家業者,包括燒烤、牛排館等業者,已有4家業者申請裝設防制設備。

改善油煙異味 市府給一半補助
環保局表示,業者購置處理設備可獲一半補助,最高每台補助5萬元;若以租賃方式,裝設處理設備則補助租賃費用一半,最高每月1200元,補助可到明年底。此補助方案成為全國補助金額最高、期限最長、對象最廣。

環保局在2017年制定高市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並針對餐飲座位數達300位以上、提供餐飲作業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302.5坪),列管100家具規模餐飲業者。環保署推動餐飲業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於明年上路,再納管美食街、工廠、學校等。

一般不合格者 最高罰百萬元
環保局清查將擴大納管達300多家餐飲業者,環保署考量受到疫情影響,新設餐飲業者延至明年元旦上路,既存列管餐飲業者可申請展延至7月1日符合規定,違者可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3條規定,公私場所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工商廠、場則可處10萬元至2000萬元罰鍰,並通知限期補正或改善。

(自由時報)
--
苗縣山林雜草火警 10月103件

秋冬天乾物燥,是山林雜草火警高峰期,苗栗縣政府消防局統計,10月迄今相關火警通報達103件,平均每天近5件,讓消防人員疲於奔命;環保局也呼籲民眾不要任意焚燒雜草,否則輕者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被環保局裁罰,重則恐吃上公共危險罪嫌。

入秋後天乾物燥,加上東北季風增強,從10月1日到22日,縣內山林雜草火警受理達103件,平均每天近5件,經消防隊員灌救,所幸都無人員傷亡。其中後龍22件、頭份與苑裡各12件、苗栗11件、竹南10件、通霄9件,為件數前6鄉鎮市。

其中,17日上午10點多,國道3號北上152公里處邊坡雜草起火燃燒,大量濃煙影響國道行車,但因車流量大,有賴國道警方協助交通疏導維護,花了1個小時才將火勢撲滅。消防局調查,不少山林雜草火警都是土地整地除草後以燃燒方式處理而造成,尤其秋冬時節天乾物燥,風勢強勁,一不小心便易釀災。

環保局也指出,露天燃燒行為不僅影響空氣品質,依法可裁罰1200元到10萬元,嚴重甚涉犯公共危險罪。2019年共取締55件,共裁罰30萬6800元;去年共取締118 件,共裁罰84萬9840元;今年至20日,共取締125件,共裁罰35萬5680元。

(自由時報)
--
疣胸琉璃蟻入侵民宅 自製餌劑防治

花蓮近期有不少民眾反映,台灣本土種「疣胸琉璃蟻」大舉入侵居家環境,大螞蟻滿屋爬的景象,讓人看了實在難受又發毛。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表示,建議民眾自製液態餌劑放室外誘殺,也可調配至有泡沫的肥皂水噴灑,降低擾人蟻群入侵。

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教撇步

疣胸琉璃蟻疑受季節性氣候影響,數量明顯增加。有住戶觀察後發現,疣胸琉璃蟻不僅躲藏功力一流,遭發現還會一哄而散相當難滅殺,尤其占據其他品種螞蟻巢穴,實在可惡又霸道。

遭蟻群入侵的民眾,也陸續在網路社群分享滅蟻妙招,提到將房子門框跟窗戶邊緣全噴一圈殺蟲劑防治,突襲進屋的螞蟻則用乾洗手或藥用酒精噴灑。另可自行調製硼酸3%搭配糖水20%的餌劑誘殺,大約2週就有改善,不過要絕跡,可能須耐心等候1個月。

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周黃得榮說,3%硼酸混和10至20%蔗糖水的自製液態餌劑確實可防治螞蟻,但建議放置室外誘殺,利用特殊取食性,讓工蟻將含毒誘餌搬回巢內,交哺餵食蟻后和其他螞蟻,滅除巢內螞蟻。

他說,但液態餌劑在開放空間下會變質,一旦發現澄清液體變混濁,則必須更新餌劑,另外還必須搭配低毒性、無味道藥劑,在投餌數日後噴灑,做二階段防治。建議使用調配至有泡沫的肥皂水噴灑,透過窒息方式達到防治效果。

(自由時報)
--
屏南快速公路 初估造價900億

為紓解往返屏東恆春半島的交通瓶頸,交通部今年啟動屏南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期中報告下個月出爐,初估造價900億元。

省道台1線屏東枋寮以南路段,因通往恆春半島並連結台9線至台東,每逢假日大批車流動彈不得,地方多年來爭取興建屏南快速公路。去年閣揆蘇貞昌於立院答詢時曾表達不贊成興建,經屏東縣長潘孟安及立委周春米連袂北上爭取後,全案起死回生,交通部今年2月編列1666萬元啟動可行性研究。

交通部公路總局透露,屏南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期初報告已於8月審議完成,11月底前將提出期中報告,待全部完成後,將送行政院核定。

屏南快速公路北起屏東潮州、南至恆春,直線距離約66.5公里,以高架為主,雙向各2線道,估經費約900億元。

(自由時報)
--
消防秀 難拆老屋公安炸彈

高雄城中城大火使得危老、消防、都更議題引起各界關注,各縣市政府火速進行危老消防公安檢查,但要實際解決危老問題,豈是幾場「消防秀」可以改善,還有許多人大喊都市更新,以為剷平老屋就能安居樂業,卻忽略老屋不是問題,老窮才是主因。

以北市某待都更整宅為例,市府以門牌戶為調查對象,弱勢戶近3成,但難以掌握租客,實際居住的弱勢族群比例恐遠高於此。房東租金低、不挑客,使得危老屋與弱勢族群互相交織成惡性循環,就算殘破如「鬼屋」,待租人數仍高居不下。

城中城一把大火後,有人跳出來高喊加速危老都更,但改建最大問題是產權和住戶意願,就算政府提供安置計劃,要弱勢戶改變生活習慣難度高,長者更禁不起搬家的折騰,只能繼續窳陋的日常。

內政部也說,要強制老舊社區設置管委會,但管委會在弱勢戶聚集的社區卻是奢侈,不僅增加一筆管理費開銷,勉強維持生計的弱勢,更難有能力去處理公共事務,經費人才都湊不齊,這樣的管委會能管理什麼?

至於各縣市政府的消防演習,在準備好的環境做出逼真演練,卻難真實呈現危老蝸居走廊兼做廚房、雜物間,以及延長線一接再接,插滿高功率電器的真實現況,鎂光燈下的公安檢查,照不到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比起把危老「砍掉重練」,近年來許多文青咖啡廳、旅館與風格小店都主打老屋新生,備妥資金將水電瓦斯線路更新,安全不是問題;但對弱勢族群而言,比起屋老、鬧鬼,人老、窮鬼或許才是政府解決危老安全的根本問題。

北市大安籠屋 難解的老窮問題

高雄城中城燒出全台老舊住商混合大樓的公安問題,台北市日前在也老舊的信維整宅舉辦火警消防演練,到場視導的副市長黃珊珊除期盼早點都更,也提醒社區消防要先自助。但信維整宅長期住著經濟弱勢長者,難解的「老窮」居住難題,不論是都更還是公安,都充滿挑戰。

被扣上北市「都市之瘤」汙名的信維整宅,坐落於北市中心蛋黃區中的蛋黃,但隨著歲月摧殘,破舊窳陋,有能力的住戶陸續搬走,現在多半是弱勢的北漂租屋長者及外籍租客,因租金便宜被稱「大安籠屋」,大樓有管委會,但管理費1個月300元,卻489戶中仍有上百戶欠繳。

86歲何媽媽一個人住信維2樓10多年,記者採訪時,何媽媽剛買完早餐,正吃力爬著樓梯。老房沒電梯,沒子女照顧,何媽媽每天光爬這一層樓就得花上至少半小時,每爬1階停下喘口氣,心臟不好、身體多病痛的何媽媽說,「這裏房子老,但租金只要7千元,現在大安區哪裡有這樣的租金,住習慣了,日子還是得過。」

退伍就住在信維、今年60多歲的潘伯伯說,13歲從台東北漂到台北討生活,就在信維租屋住,因身障、年紀大沒辦法賺錢,靠救濟過日子。窩7坪大空間的潘伯伯,屋內扣除家具、雜物僅能容身。聊到城中城大火,他無奈說,當然會擔心,但信維租金便宜,「沒有地方可去啊!」

黃珊珊來視導消防演練,租房子幾10年的阿嬤正努力在屋外走廊收拾著雜物,看到管委會主委還急稱「我已經努力在整理了啦!」

這位阿嬤一家三代、3口擠在信維這小小不到10坪的房子幾10年,提到城中城大火,阿嬤口中僅碎念,「害死人,現在都要開始整理,今天還要再來消防演練一次....」,問她為何不搬到其他地方?阿嬤無奈說「我沒有錢,其他地方都這麼貴。」

有住戶直言,城中城事件後的消防演練,能維持多久,講難聽一點,住戶在走廊掛起萬國旗晾衣,每一家熱水器、瓦斯桶、抽油煙管都在走廊,不只夏天時走廊熱到讓人站不了1分鐘,若有人亂丟菸蒂,後果恐不堪設想。至於都更,從陳水扁當市長就在講,早就沒信心。

內湖穴居 發住警器卻沒裝

台北市內湖新明路公寓,30年前是市場,後來屋主改建成雅房出租,被稱為「台北穴居」。4年前疑似電線走火、發生火警,如今實際住戶減少,但仍屬缺乏消防觀念的弱勢,地下走道,煮飯的瓦斯爐旁邊仍堆放易燃物,若再有大火,不堪設想。

這棟有公安問題的地下穴居,環境陰暗、髒亂,但不少獨居老人或低收入者選擇住在這裡。週美里里長丘麗玲表示,不僅每天都會送便當給住戶,也購買滅火器,每戶都有發放住警器。

記者直擊現場,才走入地下室,撲鼻而來的是陣陣惡臭,牆壁上確有滅火器及改善燈光照明,但更像是提供住戶在走道間煮飯更好的環境。

正在煮飯的88歲陳伯伯,在地下室長居32年,房內牆壁貼滿一張張海報及紙張,他表示沒錢粉刷、加上潮濕,所以貼上海報遮擋,「這樣比較漂亮啦」。但住警器呢?伯伯說有發,但他沒裝。如果失火了怎麼辦?「不會啦,反正我住樓梯旁邊,要逃很快」。

整個地下室,長約80公尺,被隔成20幾間雅房,實際住戶不到10戶,多成倉庫囤放雜物,市場的攤商也會租來放置物品,雜物塞滿整個房間和走道,廚具、瓦斯桶就放在走道上,住戶除要面臨大火來襲時,有很多易燃物加速火勢外,瓦斯外洩也另一重大公安問題。

剛搬進來的李姓水電工,經由朋友介紹租屋,因一個月只要3000元,房間破舊,他用木板重整天花板、打造輕隔間。但問到消防設備,李男只說「地下室有幾條往地面的樓梯,要跑應該很容易。」似乎沒意識到消防安全疑慮。

(聯合報)
--
食品銷陸新制 僅529業者註冊

明年元旦起,十八類特定食品須取得出口方主管機關推薦才能進口中國大陸,中方上周才告知包裹式推薦作業時間為十月底前,衛福部呼籲業者廿二日前,至食藥署官網專區完成註冊,但截至廿三日凌晨,僅有五二九家完成註冊,食藥署宣布延長收件至十月廿九日。

食藥署十月中旬舉行記者會,指十月十三日收到中國大陸信函,要求各國於十月卅一日前完成遞件,當時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國內受影響食品業者估計至少有幾萬家,不過截至廿三日凌晨統計,上網實際提出申請食品業者僅八六七家,資料不完整高達三三八家。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食藥署、農委會及經濟部將展開第二階段作業,了解未完成申請業者的意願並協助。十八類特定食品中,有十四類為此次新增,鄭維智表示,根據此次登記業者分析,以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居多。

(聯合報)
--
警開3槍攔檢 轎車撞5車逃逸

高雄市街頭昨天上午一小時內連傳四聲槍響,一輛闖紅燈轎車遇警方攔車拒停,連撞五輛汽機車及警用機車,警方雖開三槍但仍被兔脫;另名林姓男子不滿女友與其他男生去唱歌,與李女友人衝突後開槍逃逸,昨晚在大寮已被警方逮捕,詢後依槍砲等罪送辦,至於肇逃男尚在追緝。

昨天上午九點多,一輛灰色轎車在高雄市苓雅區三多一路與福德三路口闖紅燈,三多派出所員警發現後追攔,員警示意駕駛停車受檢,但對方拒絕,反而猛踩油門逃逸。

員警緊追到鳳山區三多路與澄清路口,轎車因前方車輛停等紅燈,陷入車陣,警員騎警用機車擋到轎車前,要求開車男子下車,但男子竟倒車衝撞後方計程車,員警立即對空鳴一槍,但轎車反而持續衝撞警用機車與旁邊三輛機車,員警再朝左前輪連開二槍,轎車仍加速揚長而去。

警方查出,這輛轎車是出租車,懷疑車上當時放有違禁物,或者可能駕駛本身是通緝犯,才會拒絕攔查,已經鎖定特定對象追緝。

開槍攔車事故發生不到一小時,鼓山區博愛二路也傳出槍響。據了解,林男(廿四歲)知悉李姓女友(十九歲)和一群男生去唱歌,在KTV門口等李女出來後,與李女的洪姓、謝姓、賴姓、劉姓等四名友人發生衝突,林男寡不敵眾,跑到對街搭張姓友人的轎車欲離開,離去前還對空開一槍,警方在博愛二路上找到一枚彈殼。

(聯合報)
--
鈕承澤 聲請移花監服刑

導演鈕承澤三年前性侵劇組女助理遭判  刑四年定讞,原計十一月二日發監,不料他日前突將戶籍遷到花蓮,並向台北地檢署聲請移往花監服刑,同時以家有老母尚未安頓,聲請延後執行,北檢尚未囑託花蓮地檢署代執行,也未決定是否同意暫緩發監。

鈕承澤在自家性侵女助理,雖然事後以兩百萬元和解,但因堅持無罪答辯,被法官認定賠償卻未真心悔悟,審判時還引用和解書暗指被害人主動獻身,顯見欠缺性別平權意識,判鈕有罪。

花蓮監獄位於新城鄉,地理位置偏遠,法界人士研判,鈕承澤聲請移往花監執行,可能是不想被媒體拍到上銬進囚車的模樣,且花監核定總收容人數為一五三O人,目前實際收容一四七七人,空間上比起已超收的北監寬敞許多。

(聯合報)
--
夫禁妻有信仰 結婚27年判離

台中婦人小梅(化名)以丈夫阿勇(化名)有大男人主義,經常以冷暴力對待,還限制她宗教信仰等重大事由,向法院請求離婚,家事法庭開庭時,丈夫否認有不堪同居虐待,但女兒作證指稱,爸爸排斥媽媽有宗教信仰,法官審酌認為,雙方無回復夫妻感情可能 ,判准離婚。

小梅主張,她與阿勇結婚二十七年,育有兩名成年子女,阿勇婚後非常大男人,不僅時常大聲斥責她,動輒就拍桌大發脾氣,有時完全無視她的存在,甚至連臉書及LINE都被封鎖,且兩人宗教信仰大不同。

小梅說,丈夫有次在她前往道場齋戒期間,揚言要她好看,她返家發現廚房都是摔碎的碗盤,烘碗機也被丟棄,丈夫強硬不准她有信仰、參加法會自由,決定訴請離婚。

(聯合報)
--
40年便道遭封閉 板橋社區陳抗

「群益社區」住戶40年來主要利用中正路313號1樓進出社區,近日新地主卻將該地封閉施工,住戶憂心恐造成公安危機,昨天拉布條抗議;新北工務局回應,社區執照顯示出入路線為中正路325巷1弄,中正路313號為私有地,屬雙方私權爭執,建議再協調解決。議員建議走行政訴訟,釐清是否為既成道路,以解決爭端。

超過30名住戶抗議指出,40多年利用中正路313號1樓作為進出連通道,但建商當初並未將產權過戶給社區住戶,如今產權所有人要將連通道路收回,令他們不滿。

住戶說,新地主在購買後在本月12日告知要施工,結果3天後就在通道上築起圍牆,擔心萬一發生火災要逃生時,或長者要叫救護車時根本進不來,恐會出現公安問題,住戶認為影響他們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住戶也向市長侯友宜喊話「為市民守住公安底線」,先協助打開路障,確保安全考量及意外發生時逃生機制,後續再協調。住戶代表人歐東華表示,25日地主要施工,住戶將現場抗議後再到市府陳情。

工務局回應,依照「群益社區」執照竣工圖說,建築物通行路線規畫在社區西南側中正路325巷1弄道路位置,而非中正路313號,且執照卷內也無相關同意書,無法知道中正路313號是否在當初就做為「群益社區」通行道路。

拆除大隊表示,中正路313號建築屬於私有地,工程是在合法1樓範圍內裝修,無法認定為違章建築去拆除。

工務局說明,有關住戶提到65年時建商的承諾事項,屬雙方私權爭執,應該請雙方協調解決,可找區公所調解或逕循司法途徑。

市議員林國春表示,他在議會中已經針對「群益社區」的問題質詢多次,但因為涉及私人產權,市府也無權介入,建議住戶要成立管委會走行政訴訟,由法院來認定該處是既成道路,才有望能解決。

(聯合報)
--
電動自行車飆速 事故逐年增

電動自行車遲未修法列管,法令雖限速25公里,卻因沒車牌、超速不會被罰,有些改裝飆速至100公里,高雄今年內就發生4起死亡車禍,民眾抱怨騎乘電動車的移工常在大街小巷呼嘯而過,無法苟同「飆車」行徑。議員認為事故率不斷攀升,中央修法前應有積極作為。交通局表示,電動自行車管理是全國性問題,會透過道安會報針對易發生地加強稽查。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電動自行車屬自行車之一,2019年才強制騎士戴安全帽上路。但張姓市民反映,岡山、路竹一帶常有移工未戴安全帽騎改裝電動車在街頭狂飆,警方卻回應取締有難度。

岡山警分局指出,轄內電動車違規樣態主要為未戴安全帽、超速行駛與車輛改裝,不過電動自行車無需掛牌,即使超速拍下,也無法辨識騎士身分開罰。

議員李雅慧說,電動自行車改裝後時速可達100公里,調閱近年資料,事故數字倍增,中央雖尚未修法,但縣市應有更積極作為,像台中就主動在移工車上安裝辨識牌,事故發生時可釐清責任。

高市交通局統計,電動自行車事故率逐年增加,2017年310件、2018年698件、2019年746件、2020年886件,今年截至7月521件。高市警局交通大隊則指,今年1月至9月電動自行車事故已導致4死606人受傷。

鄭姓業者說,電動自行車瓦數都在1千以內,改裝可增加車速,多數移工都透過網路買便宜的控制器、馬達或電池自行改裝,車體線路若無法承受會引發火燒車,風險不低。日月光高雄廠發生過一例移工電動自行車充電燃燒意外,廠方為此加強管制。

高市交通局表示,電動自行車修法納管已進入二讀階段,未來會要求駕駛人考照、掛牌與購買強制險。局長張淑娟強調,會與警方合作宣導、不定點攔查,防範意外。

(聯合報)
--
酷課雲障礙多 特教生被邊緣化

疫情期間,台北市政府推「停課不停學」政策,將近5千部的學科影片上傳至酷課雲。有議員發現,特教學生成了「被遺忘的孩子」,原本課程就需要陪同者協助,卻被迫中斷,而聽障生也因為沒有字幕難以理解課程內容,字幕覆蓋率只有12.95%。

教育局則承諾,會開發專門給身心障礙學生的網站,並做到無障礙字幕。

議員鍾佩玲表示,4所特教學校的特教學生成了被遺忘的孩子,在疫情期間,因為無法到校上課、沒有陪同者協助的課程無法進行,酷課雲資源很多卻無法使用,當中也沒有提供給視障生、聽障生的教材。

鍾佩玲指出,酷課雲中有4920部的學科影片教材、其他影片也有6828部,而無障礙字幕卻只有637部,字幕覆蓋率僅12.95%。鍾佩玲也說,酷課雲已經推出5年,至今仍未取得NCC的無障礙網站認證。

教育局資教科表示,無障礙網站適合單純的簡介式網站,酷課雲屬於LMS學習管理平台,要考慮UX/UI(使用者體驗)設計,在取得無障礙網站認證相對困難,全國類似LMS的網站,目前為止應該都沒辦法拿到認證。

鍾佩玲說,雖然無障礙網站認證很難,至少能做到無障礙字幕,讓聽障者有同步字幕、聲音描述,視障者有同步語音描述,也可以設置無障礙專區,不要讓這群孩子被邊緣化。

教育局長曾燦金回應,聽障學生可能要搭配輔具,包括助聽器、電子耳、調頻輔具才有辦法上課,會請特殊教育科、資訊教育科研擬,到底要在系統上精進,還是另外再開發專門給身心障礙學生的酷課雲,會努力讓特教生有機會利用現有資源收聽收視酷課雲內容。

(聯合報)
--
垃圾費隨袋徵收? 中市:時機未到

台中人口增加,垃圾量也大增,國民黨議員陳文政建議,石岡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20年,應擴大推廣到全市。市府評估廚餘回收率仍低,時機尚未成熟。彰化縣預計明年起,針對4大超商先行試辦。

雙北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多年,得購買專用垃圾袋,藉此達成以價制量的效果。國民黨議員陳文政說,20年前石岡就試辦隨袋徵收迄今,卻未擴大推廣到全市。

陳文政說,使用專用垃圾袋可減少垃圾量,也減少塑膠袋進焚化爐燃燒;以台北市為例,2000年每日垃圾量2931公噸,目前已減為每日1000公噸,垃圾減量6成。

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他支持隨袋徵收,但時機尚未成熟,全市廚餘回收率不高,每日約200公噸,若廚餘回收量達到3、400公噸,即可評估分區試辦;民眾常誤解隨袋徵收要多付錢,觀念得先推廣,否則事倍功半。

彰化縣議員吳韋達說,垃圾費隨水費徵收並不合理,例如使用布尿布、環保餐具,得多用水沖洗,減少垃圾量反而得付更多垃圾費,越環保卻變相受懲罰,應改採隨袋徵收。

彰化縣環保局長江培根說,彰化縣各清潔隊隸屬鄉鎮市區公所,非由環保局管轄,事權難統一;民眾為了省買垃圾袋的錢,可能會衍生垃圾亂丟的問題;明年起先針對4大超商401家分店試辦,未依規定者將拒收並開罰。

縣府強調,超商有營業名冊可查,加上24小時營業,可評估試辦成效,超商地點固定、垃圾量大,稽查人員較能精準鎖定評估。

(聯合報)
--
新焚化爐覓址難 台中規畫舊爐換新

台中市3座焚化爐設備老舊,使用超過20年,處理效能下降。議員批評,去年處理缺口達3萬多公噸,垃圾車日夜排隊等進場,擔心民間清運費大漲。市府強調,會緊盯坊間垃圾收運費率,家戶垃圾會優先進場。

民進黨議員陳淑華說,根據審計報告,台中市2018年垃圾處理缺口1.57萬公噸,但去年垃圾缺口達3.24萬公噸,焚化量能若不提升,永遠處理不完越來越多的垃圾。

國民黨議員張瀞分說,今年到9月為止,台中市各垃圾掩埋廠暫時堆置的垃圾量,已逼近10萬公噸,未來該怎麼處理?國民黨議員楊正中說,垃圾去化困難,他聽說又有垃圾清運業者偷漲價,要求環保局訂收費天花板。

民進黨議員林祈烽說,市長把肉品市場的屠宰產線轉移到外縣市,焚化爐能否比照辦理?民進黨議員李天生說,3座焚化爐外,日夜都可見垃圾車大排長龍,甚至深夜排隊到清晨才能進廠。

台中市長盧秀燕說,「坦白說,焚化爐要挪到別縣市很困難」,蓋新爐覓址困難,也得顧及民眾意見,市府目前不打算蓋新的焚化爐。

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清潔隊垃圾車會優先進場,其次會針對民間清運業者發號碼牌,家戶垃圾會優先處理,各焚化爐每晚10點關閉,有些業者半夜收完垃圾來排隊,才會有日夜排隊的狀況。

市府表示,文山、后里、烏日焚化爐,已規畫全廠設備汰舊換新,文山、后里廠已辦過說明會,文山廠仍待取得共識,后里廠明年可招商,烏日廠屬BOT案,2024年合約到期才會更新。

(聯合報)

生活

北台雨勢明顯 低溫下探18度

這波東北季風最冷時候已過去,不過今日各地氣溫仍與昨日差異不大,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李孟軒表示,北部氣溫偏低、感受濕涼,高溫二十一至二十三度、低溫約十八、十九度。另外,因華南雲雨區新一波水氣移入,今日北部、東北部降雨時間較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地區要留意局部大雨。

氣象局預報員林定宜表示,昨日最低溫出現在新北市石門區白沙灣,中午觀測到十五. 三度,主因它是沿海空曠地區,風大又下雨氣溫就會比較低。

昨晚到今日華南雲雨區東移水氣有增加,北部、東北部、東半部、中部山區雨量增加,雨區白天在台灣上空,李孟軒說,明顯雨勢會出現桃園以北、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大台北山區,會有局部大雨出現機率;台中、南投、彰化晚上降雨機率也會增加,中南部平地、南部山區有零星飄雨。

今日北部氣溫偏低,高溫二十一至二十三度、低溫約十八至十九度;中南部低溫二十二至二十三度,中部高溫二十六至二十七度、南部高溫可到二十八度。另今天沿海風浪偏大,前往海邊活動要注意安全。

週一起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雨區影響減少後,屆時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氣溫將回升,桃園以北、東半部仍有局部短暫雨,北部、東北部高溫會回升到二十四至二十五度、中南部二十八至三十度。

(自由時報)
--
台東》藍皮解憂號復駛 盡收台東無敵海景

台鐵「藍皮解憂號」昨浪漫復駛, 每天將有一班次往返枋寮與台東,旅客除了可以回味復古浪漫的懷舊列車,更能享受一望無際的台東無敵海景,台東縣長饒慶鈴親往太麻里火車站接迎首發團,推薦旅客前往太麻里「解憂市集」把台東好物帶回家。

解憂市集 太麻里車站前開市
藍皮解憂號緩緩駛進太麻里火車站,台東縣政府、太麻里鄉公所迎接首發團,除了安排迎賓熱舞,還加碼贈送太麻里農特產作伴手禮,太麻里商圈協會也配合藍皮解憂號和五倍券熱潮推出期間限定的「解憂市集」,即日起到11月底,每週六、日上午11點至下午4點在太麻里車站前開市。

旅客光哥說,藍皮普快列車過往是台灣民眾通勤及求學的主要交通工具,承載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搭乘首發列車除了可以回味復古浪漫,還能享受一望無際的台東無敵海景,療癒系的新玩法讓他感到好舒暢。

每天一班次 往返枋寮與台東
饒慶鈴表示,藍皮解憂號途經巴士海峽到太平洋海岸,沿線依山傍海美不勝收,因此又被稱為解憂列車,深受許多鐵道迷的喜愛,2020年12月因南迴鐵路全線電氣化通車停駛,重新啟航營運,每天將有一班次往返行駛枋寮與台東,單程車程約3個小時,每節車廂皆配有專業導覽員,去、回程中將分別停靠太麻里、金崙等車站,讓下車旅客下車深入體驗台東原民文化之美,單程票價最低只需299元。

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長余明勳表示,2022年是鐵道旅遊年,台東已做好準備,除了藍皮解憂號,還有鳴日號和環島之星Hello Kitty繽紛列車等多元的鐵道旅遊選擇,歡迎旅客坐火車來台東享受溫泉、部落旅遊、南迴藝術季和全台最美車站等豐富行程,體驗療癒系旅程。

(自由時報)
--
聽濤吹海風 藍皮解憂火車首航

「阿公級電風扇」、「可開式復古車窗」,行駛於屏東枋寮、台東站的台鐵元老級藍皮普快列車去年十二月停駛,昨以「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復駛首航,四節車廂一百廿個座位全滿。火車穿梭在山海之間,有鐵道迷說:「藍皮加海景就是絕配」。

住桃園的陳姓旅客帶妻兒搭高鐵南下參加首航,他說,從枋寮出發,馳騁在屏東美麗的山海間,穿過最多山洞和秘境小站的南迴鐵路微笑曲線,這是台灣唯一可開窗的火車,海風吹拂,聆聽浪濤與山風的合唱,吃著鐵路便當,「是最有味道的火車」。

昨天一早有不少鐵道迷到台東多良車站守候,捕捉列車抵達身影,鐵道迷說:「藍皮加海景就是絕配」。

台鐵局長杜微說,藍皮火車是台鐵主線歷史最悠久的客車,是五、六○年代主要列車,重新亮相的「藍皮解憂號」保持無空調、能開窗和硬座椅等元素,「原汁原味」。

台鐵局委託鐵道文化專家參與改造,從用色、設備到局徽字體等細節都有考證,車廂設備、零件年代久遠,很多已無法取得,只能以手工打造,外觀也從孔雀藍回復最原始的「浪漫藍」。

行政院長蘇貞昌由交通部長王國材等陪同到枋寮車站視察首航,也藉此帶妻子詹秀齡搭車至枋山站,笑說「今天要去度蜜月!」重溫早年鐵道旅程。

台東縣長饒慶鈴到太麻里站迎接,行銷台東觀光。立委劉櫂豪建議恢復南迴消失小站,讓解憂號停靠帶動觀光。

取得經營權的雄獅旅遊說,目前每天往返一趟,串連台東多良、屏東枋山、加祿、枋野等站,在台東太麻里和金崙站各暫停五十分鐘,有專人解說,團、散客皆能上網訂票。

(聯合報)
--
全台唯一路邊停車末收費 南投最快明年7月起計費

南投是全台唯一未實施路邊停車收費的縣市,但最快明年7月起要開始收費了。南投縣府制定路邊停車收費自治條例,送南投縣議會審議。縣府表示,因占用停車位影響交通,議會通過後就會實施,改善停車與市區交通。

張姓上班族說,路邊停車若要收費,應加強取締違停拖吊,尤其市場、醫院周邊,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改善交通。

南投市民族路、彰南路路邊停車格不多,有的車子一放就是整天,除造成停車困難,也出現違停、占用通道等亂象,民眾要外出還得到處找人移車。

南投縣未實施路邊停車收費,原本考量停車供需不大,另方面擔心挨批搶錢衍生民怨,但各縣市已陸續實施路邊停車收費,市區停車和交通改善後,南投縣民支持停車收費的呼聲越來越大。

駕駛人認為,到市區看病、購物,繞了一大圈還是找不到停車位,停車位長期被少數人占用,太不公平。

商家抱怨,路邊停車位不收費,有的車一停就是好幾天,貨物進出困難,顧客找不到地方停車影響生意。類似亂象在草屯、竹山、埔里等鄉鎮市也有。

南投縣工務處長陳錫梧說,縣府已經邀請4大鄉鎮市,討論制定路邊停車收費自治條例,竹山鎮認為市區道路狹窄不適合劃設停車格,南投、草屯和埔里都希望實施。

工務處表示,停車收費條例縣府通過後,得再送議會審議,過關就會實施,最快預估明年7月。

(聯合報)

政經

與多國未簽金融監理MOU 立院促速推動

根據統計,我國金融三業(銀行、保險及證券期貨業)在新南向國家設置據點多達二五七個;不過,立院預算中心指出,台灣尚未與多個新南向國家簽訂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建議金管會應持續推動,以促進雙方監理互助及業務合作 。

金融三業 新南向據點257個
立法院預算中心出具報告指出,東協及南亞國家等新興市場國家迅速崛起,行政院推動新南向政策,促進區域交流發展與合作,為我國對外經貿策略重要一環;配合新南向政策提供金融支援,以金融支援產業,促進南向發展並拓展金融版圖。

截至今年七月底止,我國金融三業在新南向國家設有多達二五七個據點,不過,與這些國家簽署金融監理MOU方面,仍有待加強努力。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金融三業已與新南向國家簽訂金融MOU,銀行業僅有六個國家、證券期貨業也是六個、保險業為四個;若以銀行業來說,我至今尚未與新加坡、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簽署MOU,而我保險業也還沒跟泰國、柬埔寨、緬甸等國簽署。

民營銀行主管表示,新南向政策為我國對外經貿策略重要一環,金融業陸續於新南向國家設置據點,若我國能與當地國家簽署MOU,對業者來說,才能有更多權利保障。

立院預算中心指出,金管會、所屬及其周邊單位,向來積極與各國官方或非官方金融監理機關簽訂MOU,以分享監理資訊、實地檢查等;不過,就目前成效來看,還須積極再持續洽談簽署金融MOU。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1/10/24/192.jpg

(自由時報)
--
國銀新設12海外據點 全落腳新南向

國銀持續挺進「新南向」!根據最新統計,從去年初至今年十月二十一日、將近兩年時間,金管會核准九家銀行申設十二個海外據點,其中,清一色都是選新南向國家;此外,截至今年六月底為止,國銀在新南向共設有二百三十三個分支機構,占整體海外據點比重達四成四。

新南向為蔡政府重大目標政策,主要目的為分散風險、避免過度集中單一市場(中國),而本國銀行也基於擴大版圖與獲利,插旗新南向國家。

首先,就設立分支機構來看,金管會去年初至今年十月二十一日,共核准十二件國銀申設海外據點。其中以兆豐銀最積極,共有三件,其次為玉山兩件。另外,華南銀、台中商銀、輸出入銀、永豐銀、上海銀、北富銀、合庫銀七家各一件。

其次,就設置國家來看,上述九家銀行的十二個申設核准據點,全數落腳在新南向,而過去熱門的海外據點,像是中國或香港,沒有任何一家國銀申請。進一分析,最熱門的地點為越南有五件,印尼為三件,澳洲、新加坡、泰國及柬埔寨各一件。

再者,國銀目前設置且已經開業的新南向據點,截至今年六月底為止,共設有二百三十三個分支機構,據點最多前三大新南向國家,依序為越南、柬埔寨及菲律賓。

民營國銀主管表示,中國或香港早就高度飽和,沒有新的拓展空間,加上當前兩岸關係仍處低點,所以業者早就不再考慮西進。而新南向國家的選擇性多,例如:東協十國,台商聚集且具有人口紅利,市場利差大,有很大獲利空間及市場商機;至於澳洲或新加坡,屬於先進國家且高度成熟金融市場,財務透明,國銀在當地通常都是舉辦國際聯貸案。

(自由時報)
--
全聯併購大潤發 業界:經濟實惠

家樂福才併購頂好,在台灣前景一片大好,大潤發近年雖發展停滯,但營收與獲利仍算穩定,為何外商都想要處分?零售業者分析,台灣市場太小,對跨國企業來說並非扮演全球關鍵角色,反而在地業者在量販行業較有優勢。

大潤發、家樂福打算出售消息一出,市場馬上高度關注究竟是誰要接手。在全聯證實併購大潤發後,有零售業人士認為,有能力吃下大潤發的企業很多,但是吃下大潤發後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效益的其實不多,因此全聯買下大潤發,可以說是重大消息但不令人感到意外。

零售業人士分析,全聯選擇買下大潤發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價格問題,市場傳聞大潤發估價在百億元上下,最後成交價格推估在一百三十億元左右,其中更包含自有土地及建物、門市經營權及大潤發自有品牌;家樂福則開價超過五百億元,大潤發的價格相對「經濟實惠」。

其次,家樂福作為量販龍頭,加上併購了頂好超市,目前門市約三百三十家店,如果全聯買下家樂福,市占率將超過百分之九十,恐怕就過不了公平會這關;全聯買下大潤發,雖然是大上加大,但加起來的營收大約一千六百億元,與家樂福近九百億元營收,差距沒有那麼大,公平會應不會認定是壟斷,併購成功機率高。

全聯目前全台約一○五○店,不但是店數最多的超市,社區據點經營又深又廣,但量販店有其優勢,不但品項更多,還有單價更高的家電、家具等,加上大潤發自有倉儲、物流系統與供應商都有深厚基礎,據點所在的商圈,與全聯幾乎不重疊,合併很快就能看出綜效。

全聯併大潤發/公平會審查 聚焦聯合行為

全聯即將收購歐尚集團、潤泰集團持有的大潤發股權,公平會昨(23)日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本案結合申報,本案讓全聯市占率大幅提升,未來審查重點將會放在是否會藉其市場地位抬價,或從事同業聯合行為等面向。

全聯宣布收購大潤發,包含其自有土地及建物、門市經營權及大潤發自有品牌,預計要在2022年中前完成收購程序。

公平會指出,業者之間結合行為,若其市占率、營業額達到《公平交易法》第11條所訂門檻,須於結合前主動向公平會申報。

近來國內零售市場動盪不斷,公平會去年底才通過家樂福(家福)與頂好結合案,當時主要審查重點之一,便在於量販店與超市的市場範圍如何界定。

公平會指出,無論家樂福併頂好,或未來收到全聯併大潤發案,二案的性質相似,有過去審核經驗,在市場界定上,雖事業主體分別為超市及量販店,但皆為零售體系,可能會視為競爭者間的水平結合案件。

全聯併大潤發/潤泰新:買方出價不錯

全聯收購大潤發交易案,潤泰新董事長簡滄圳昨(23)日表示,量販市場未來就是大者恆大,鑑於大潤發過去一、二十年未有太大展店動作,受電商影響營業規模持續萎縮,投資效益未若預期,且此次交易價格不錯,集團決議跟大股東一起處分持股、促成此交易案。

據悉,此宗交易由法國歐尚集團總部發起,全聯以115億元收購包括歐尚、潤泰集團所有持有大潤發共95%股權。另外5%持股在其他自然人手中。

簡滄圳指出,台灣大潤發近20年展店動作不明顯,且電商崛起後,量販市場除了美商COSTCO外,其他業者營運都在萎縮,加上集團持股少、不能掌控經營,投資效益小,且此次大股東有意出售,買方出價不錯,集團決議願意與大股東一起處分持股,促成此交易案。

簡滄圳表示,潤泰全持有中和大潤發土地、建物,潤泰新持有中崙大潤發是地上權案,且剛與地主富邦集團簽完十年租賃合約,接下來是否會換上全聯品牌,就看買方策略。

量販業網路銷售業績大增

經濟部統計,今年本土疫情升溫,量販業網路銷售業績大翻身,前八月網路銷售營收大幅成長近五成,占比也由去年3.7%升至5.1%,挹注整體營收逆勢成長3.6%達1,611億元。

前九月稅收續創同期新高
財政部統計前九月累計總稅收2兆2,380億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2%,另外,包括證交稅、營所稅、營業稅、關稅、遺產稅、房屋稅及牌照稅等七項稅目累計稅收也創高。

台積Q3平均一天賺近17億
台積電公布第3季稅後純益約1,562.6億元,創新高,平均一天賺近17億元,每股純益6.03元,同寫新猷,優於市場預期,並預估第4季營收可望再創新高。

金控前三季獲利近5,000億
15家金控公司前三季獲利出爐,整體金控累計稅後純益4,992.6億元,逼近5,000億元大關,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4%,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合計貢獻整體半數獲利。

(經濟日報)
--
9月景氣燈號27日發布 估連八紅

國發會27日發布9月景氣指標及燈號,預估在疫情穩定控制、五倍券刺激消費,以及外銷訂單持續暢旺的「利多三箭齊發」下,預估9月景氣燈號將續亮代表「熱絡」的紅燈,不只可望連八月亮紅燈,綜合判斷分數也可能邁大步,再度重返今年4、5月41分的新高點。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表示,樂觀期待今年經濟成長率達6%,並預估第4季至明年上半年景氣燈號有機會維持代表「熱絡」的紅燈,雖然第4季全球出口變數仍存在,加上美國聯準會動向也要觀察,但至少到年底看起來還好,在國際情勢沒有大變化下,我國出口表現應該仍會樂觀,加上五倍券提振內需,因此研判到明年上半年仍有機會維持紅燈。

根據國發會發布8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為39分,較7月增加一分,國發會解讀,8月景氣燈號續亮紅燈,九項構成項目中,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由綠燈轉呈紅燈,分數一口氣增加2分,海關出口值則由紅燈轉呈黃紅燈,分數減少1分,其餘七項燈號不變。

國發會官員分析,景氣燈號九項構成項目中,反映勞動面的非農部門就業人數跌幅收斂,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也因為國內疫情趨緩,管制措施調降,表現顯著回升,亦可印證疫情對內需帶來的衝擊確實逐步淡化。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10/24/2/1439450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主計總處將公布預測 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

主計總處29日發布第3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同時也將連動修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因第3季出口超乎預期,內需也逐漸升溫,預期主計總處將上修第3季及全年經濟成長率,至於能否一舉衝破6%,備受外界關注與期待。

主計總處在8月時大幅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5.88%,較6月預測數大增0.42個百分點,各季經濟成長率依序為9.27%、7.43%、3.31%、4.01%。主計長朱澤民當時表示,經濟現況「外熱內溫」,未來民間消費是否能進一步升溫,則得關注疫情發展,而8月迄今,不只疫情趨緩且穩定控制,五倍券也正式上路發揮點火效果,再加上外銷訂單續旺,預估第3季經濟成長率將會進一步上修。

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超過6%,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樂觀看待,他指出,國外單位也陸續調升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如亞洲開發銀行(ADB)在9月22日的預測是6.2%,但還是要看五倍券後續效益等情況。

ADB在9月22日調降亞太開發中國家今年經濟預估,原因在於Delta變種病毒疫情延燒、疫苗接種速度不一,加上多國重啟封鎖隔離措施,為該區經濟復甦道路增添障礙。但ADB看好台灣經濟成長,今年成長率從4月預測的4.6%上修至6.2%,明年維持3%不變。  

中華經濟研究院則在10月20日上修今年成長率至5.84%,較7月預測值大幅上修0.68個百分點。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主因是國內民間投資、固定資本形成,以及外貿部門表現,都比原本預估好,經濟成長模式呈現「外熱內升溫」的態勢。

張傳章指出,5.84%的經濟成長表現為後金融海嘯時期來的新高,並已將五倍券、中國限電等重要因素都考慮進去,較去年的3.12%增加2.72個百分點。張傳章表示,國內經濟儘管5月中旬雖因疫情干擾而成長暫挫,但製造業外貿部門的亮眼表現,持續推升經濟成長率,貢獻2.49個百分點,而內需因廠商投資熱絡推升成長而貢獻3.35個百分點,國內投資貢獻2.29個百分點。

(經濟日報)

國際

演化悲歌! 大象「無牙化」 躲避盜獵

根據22日發布在「科學」期刊的研究,東非國家莫三比克在1992年結束的15年的內戰中,象群遭到為奪取象牙的盜獵者殘酷屠殺,導致戈龍戈薩(Gorongosa)國家公園的非洲象象群數目從1972到2000年間,從2000隻大減至約250隻。園方注意到,1970年代僅約18.5%的母象沒有象牙,30年後,竟有51%的母象沒有象牙。

該研究撰稿人、美國愛達荷大學動物科學副教授隆恩(Ryan Long)指出,自然狀態下母象有可能天生會沒有象牙,但這比例很少;如今有過半母象沒有象牙,證實這應該是演化,以求提高生存率。隆恩研究發現,該現象肇因於母象體內有一個X染色體突變,若公象遺傳到這個突變基因,在母象子宮內就會死亡。

(自由時報)
--
鮑爾:Fed縮表時刻到了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二十二日指出,Fed應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啟動其超寬鬆刺激政策的退場程序,而當前他更憂心通膨上升的問題,Fed將密切關注家庭以及企業恐將持續承受的物價壓力。

「升息時機還沒到」
鮑爾在一場視訊會議上說,「我認為是時候縮表了,但我不認為是該升息的時候」,他強調,目前美國的就業數較疫情前還少五百萬。他說,如果供應鏈的緊張緩解,服務部門得以更加廣泛開放,進而加速就業增長,Fed設定的全面就業目標非常可能明年達成。

然而,他指出,「目前的風險顯然是供應瓶頸更加持久漫長,進而推高通膨」,他說,如果通膨持續走高,Fed肯定會採取行動。鮑爾此言為Fed擔憂的一種可能性打開大門:必須加息,以防止通膨失控上升,然而此舉恐削弱就業復甦的力道。

今年以來美國通膨飆升,八月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的「核心物價」年增三.六%,遠高於Fed的二%目標,該增幅主要反映供應鏈干擾,以及勞動力與材料短缺。鮑爾說,「若通膨壓力持續,我們將動用工具,引導通膨回降至二%」。他認為,隨著疫情消退,明年高通膨的壓力將獲緩解。

Fed已暗示,下月可能開始縮減其每月一二○○億美元公債與抵押債券的購買規模。約半數Fed決策者認為二○二二年必須升息,當中一些人認為或許在明年夏季之前加息,另一半官員認為二○二三年之前加息不妥當。

在鮑爾發表上述言論後,美元跌幅收窄,美國三大指數均下跌,但隨後跌幅縮減。道瓊終場收漲七三.九四點,報三五六七七點,創八月中旬以來收盤新高紀錄。

美國銀行二十三日報告指出,截至二十日的一週,投資人從黃金與現金中撤資,轉投入股市與債市,使股票基金獲得五週以來最大的資金流入。因投資人加大押注,認為對持久性通膨恐怕過度憂心,且Fed與其他央行不可能轉為鷹派。

(自由時報)
--
鮑爾:通膨恐居高不下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示,他如今對通膨居高不下的情形益發感到憂心;他也明確表示,Fed將在不久之後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但他也強調,要對勞動市場的復原保持耐心,所以還不是升息的時候。

鮑爾22日在南非央行主辦的線上會議說:「供應面的吃緊的情況加劇,如今的風險顯然是供應鏈瓶頸持續更長且更久,從而導致通膨升溫。」

Fed先前預期物價壓力會隨疫情降溫而減輕,鮑爾這次卻說,對Fed而言,重要的是能在未來幾個月都保持政策靈活度,Fed「必須確保我們的政策準備好因應一系列可能發生的情況」,「我認為,縮減購債規模的時候已到,但還不是升息的時候」。

鮑爾和他的同事先前強烈暗示,Fed將在11月2-3日會議正式宣布,逐步縮減當前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外界預期可能會是每月減少150億美元的規模,使明年6月前能結束這次的購債計畫。

(經濟日報)
--
中國生物數據庫 祕蒐全球基因數據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情報官員廿二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企業正在世界各地蒐集基因數據,以發展全球最大的生物數據資料庫。

美情報機構示警 美企遭中鎖定
美國國家情報首長辦公室(ODNI)下轄的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CSC)的代理主任奧蘭多(Michael Orlando)表示,中國與其他國家正力圖主導人工智慧、量子運算、半導體與其他與所謂生物經濟相關科技等領域的技術,並透過合法與非法手段取得美國的知識產權。美國企業向來是中國與其他竊取科技與智慧財產的國家的狙擊目標;儘管如俄羅斯等其他國家仍構成威脅,但中國因其經濟實力而成為最大威脅。

若疫情再爆 恐佔研發治療優勢
官員還強調,科技與基因與生物研究的交集也是競爭與間諜活動熱區。NCSC的新興與破壞性技術專員愛德華‧尤(Edward You,譯音)指出,中國政府正在全球各地蒐集醫學、健康與遺傳基因數據,藉此打造全球最佳的資料數據庫,待日後再爆疫情大流行時佔有研發治療法的優勢。尤說,被踢爆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享基因數據的中國最大基因科技公司華大基因(BGI)在二○一三年就透過併購方式立足美國,儘管美國商務部去年宣布制裁該公司旗下企業,但部分美國人的基因數據恐已被轉移給中國政府。

美部分基因數據 恐已被轉移
此外,NCSC也特別關注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無錫藥明康德」(簡稱藥明康德)的投資。該公司除了買下輝瑞在中國的製造廠、宣布在美國麻薩諸塞州設生產設施,還投資加州基因公司23andMe。尤說,中國政府正在發展全球最大的生物數據庫,中方一旦能存取個人基因數據,不是自行改密碼就沒事這麼簡單。

不過,23andMe向紐時表示,外界憂慮過度,因為藥明康德僅持有不到一%的公司股份,而且從沒拿過任何顧客資料。

(自由時報)
--
北約擬定AI戰略 反制中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三十個成員國的國防部長,廿一、廿二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總部舉行會議,期間正式通過北約首項人工智慧(AI)戰略,並計畫在近日成立一個創新基金,目標是投資十億歐元(約三三○億台幣),確保北約在科技領域保持領先,不僅威懾傳統敵手俄羅斯,也抗衡崛起中的中國。

極權政體競相發展新科技
北約防長會議廿一日通過總體防禦計畫,其中最重要的是確立首項AI戰略,將以受到保護且合乎道德的方式,將AI運用於國防安全。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記者會上表示,北約注意到極權政體競相發展新科技,包括AI和自動系統。因此,希望北約透過新基金投資新興和顛覆性技術,在歐洲和北美設立新總部和測試中心。

史托騰伯格表示,為適應愈發複雜的安全環境,北約擴大聚焦範圍,不再侷限傳統的海陸空行動,去年就在德國蘭斯坦空軍基地的盟軍空軍司令部成立新的中心,協調各國對太空領域付出的努力。新的AI戰略也將融合數據分析、圖像和網路防禦等多個領域,「我們必須保持科技優勢,未來的戰爭不光倚靠真槍實彈,也仰賴位元組和大數據。」

雖然中國問題不在此次議程中,但史托騰伯格直言,北約必須回應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中國大力推動軍事現代化,包含先進的核武系統和長程飛彈系統,逐漸拉近與北約的差距,尤其是在網路領域。」他強調,北約各國會在AI和先進武器系統方面擴大合作,且重心不限於歐洲,也將關切印度—太平洋地區,「中國的崛起使歐洲和北美在北約並肩合作更形重要。」北約各國首腦六月舉行峰會時,就已同意強化與日、韓、澳、紐等印太國家的合作。

史托騰伯格近期受訪時,也提到反制中國威脅是北約未來一大目標,「北約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包含恐怖主義、網路資訊戰和中國崛起,中國崛起更已影響北約安危,強化共同防禦就意味必須處理此問題。」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學者瓊斯(Bruce Jones)分析,對於該對付俄國或跟進抗中,北約內部激辯,而史托騰伯格的發言是北約戰略轉向的訊號。

下個十年 北約戰略轉向
北約將在明年夏季執行全新戰略概念,將概述北約下一個十年的運作策略,目前實施的二○一○年戰略版本並未提及中國挑戰。六月的北約峰會公報中也提到,中國表露的野心和行為,對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帶來系統性挑戰,而中俄在歐洲—大西洋區域愈發密切的軍事合作,也令人憂心忡忡。

中俄10艦首度聯合巡航 穿越津輕海峽

中國與俄羅斯國防部23日分別發表聲明,證實中俄海軍已於17日至23日,在西太平洋相關海域實施兩國間首次的「海上聯合巡航」。中國國防部指出,雙方共派出10艘艦艇、搭載6架艦載直升機組成聯合編隊,在日本海、西太平洋、東海海域開展「聯合巡航」,並進行科目演練。

中俄海軍艦隊18日從北海道西南方的日本海通過津輕海峽進入太平洋時,曾引起日本高度關注,因為這是中俄艦隊首次同時穿越津輕海峽。當時兩架直升機從中俄軍艦上起飛,雖未進入日本領空,但日本航空自衛隊仍出動戰鬥機緊急升空因應。中國國防部宣稱,中俄聯合編隊「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其他國家領海」,該次行動為兩軍年度合作計畫,不針對第三方。

(自由時報)
--
白宮國務院同聲 確保台灣自我防衛

重申美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
美國總統拜登廿一日表示,美國承諾會在台灣遭遇中國攻擊時捍衛台灣,這項發言引發外界關注拜登政府是否將一改在台海情勢上「戰略模糊」立場。白宮與國務院隨後分別指出,美國政策不變。

白宮發言人莎琪廿二日重申美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並強調拜登沒宣布政策有任何變化,也沒有決定改變政策。莎琪指出,美國與台灣的防務關係以台灣關係法為指引,其中一項原則是協助台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另一項原則是,對於任何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未來的行為,美國將視為對西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的威脅並嚴正關切。

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也同樣表示,美國的立場一直很清楚,美國始終堅持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拜登恪守台灣關係法承諾,他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通過。而從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通過生效以來,美國政策不曾改變。

美議員推「台灣確保法案」避免軍事衝突
為因應台海情勢可能升高,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與參議員蘇利文廿日共同推出「台灣確保法案」,期望透過資助穩定措施、支持對話以減少誤判,並提高透明度,來降低台海衝突風險。

馬基表示,該法案將作為美國區域安全戰略重要一環的危機穩定措施,目的是避免軍事衝突。此外,該法案與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中的承諾一致,須繼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社會,幫助台灣抵禦來自中國的威嚇,並採取明確行動以避免區域衝突。

「台灣確保法案」將資助現由獨立非營利組織推動的半官方與非官方戰略對話,與會者可透過這些對話討論區域安全議題;此外,法案也將提高挹注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之資金,二○二二至二○二五財政年度每年將提供六百萬美元,協助台灣與全球合作夥伴分享從公衛到救災等議題的專業知識。

在安全議題上,「台灣確保法案」也要求美國國防部長偕國務卿提交報告,評估美國國民兵與台灣後備司令部間建立夥伴關係的可行性。此外,也將要求國防部與國務院提交報告,詳述過去十年美中涉及台海議題的軍事對話、信任建立措施,以及雙邊與多邊的外交交涉。

學者︰國防靠自己 依賴別人很危險

中共軍機近年加大擾台力道,國際社會憂心將伺機武力犯台,美國拜登總統前天也表達對台灣防衛的承諾,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昨強調,台灣不要管拜登怎麼說,或是認定美國會協防台灣,這樣是很危險的,不要只去依賴別人,國防需要靠自己。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昨舉辦「如何化解共機繞台危機」座談會,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張明睿表示,共機繞台模式有二,一是以台灣為中心的圍繞飛航訓練,二是最近共機頻頻出入台灣西南空域,張認為是該海域附近當時正好有多國聯合演習,包括兩艘美國航空母艦等國軍艦,所以是對於西方演習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 and Area Denial, A2/AD)」動作。

面對共機擾台 三方向化解
面對共機擾台,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認為可從三個方向來化解,首先為台灣可透過「一軌半」、「二軌」等民間智庫與中國對話,傳達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而台灣單方面能做的,就是建立信心措施,強化空軍的接戰程序、交戰規則,避免擦槍走火,最後則是強化台灣在印太地區的能量,不僅是美台關係,增強在其他國際組織國際活動,強化台灣能見度,讓台灣成為促進印太和平穩定的區域。

蘇紫雲表示,兩岸有分小兩岸與大兩岸,小兩岸是台海兩岸,大兩岸是太平洋兩岸(美國與中國),這是一個複合式的議題,國際關係在演變,過去西方國家對中國有和平中國夢,讓中國發展經濟,未來中國政治上有和平演變,然而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已經拒絕改變政治體制。蘇說,美國現在對台灣採取的是「建設性的清晰」,但台灣不要管拜登怎麼說,或認為美國會協防台灣,這樣是很危險的,不要只去依賴別人,國防需要靠自己。

北韓批美挺台 升高軍事緊張

針對美國總統拜登表明,美國會在中國攻擊台灣時協防台灣,北韓國營媒體廿三日報導官方聲明,批評拜登政府升高與中國之間的軍事緊張,並指台海與朝鮮半島局勢息息相關,美國在此區域的軍事存在,對北韓構成潛在威脅。

北韓中央通訊社(KCNA)引述外交部副部長朴明浩廿二日發表的聲明,指美國「輕率地插手」台灣問題,有引燃「朝鮮半島一觸即發情勢」的潛在危險;並強調台灣海峽與朝鮮半島的局勢「息息相關」,「眾所周知,駐南韓美軍和美軍基地,是用來施壓中國,集中在台灣週邊的美國和其衛星國家大量部隊,隨時都能夠對北韓發動軍事行動」。

朴明浩批評,以美國為首的「敵意部隊」提高在這片區域的軍事部署,是基於「站不住腳的說法」,宣稱北韓和中國會在台灣和朝鮮半島挑起事端,「此現實情況證明,美國為了維持其霸權,正企圖扼殺我國和中國」。

這篇聲明充分表態支持中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中國「觀察者網」報導,北韓還提到美軍特種部隊隊員、美軍陸戰隊分遣隊駐紮台灣一年多、並且訓練台灣軍隊,「已經是公開的祕密」,「這證實雖然美國表面上聲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實際上卻把台灣當作反華打壓工具、有事時壓制中國的前哨基地」,「我們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霸權主義行為,與朝鮮半島局勢連繫起來,繼續保持警惕,密切關注。」

(自由時報)
--
美國捍衛台灣?拜登失言? 華郵、紐時解讀不同

美國總統拜登廿一日接受訪問時,被問到若中國大陸侵台,美國是否會捍衛台灣時回答「對,我們有此承諾」,引發兩岸強烈反應,白宮立即澄清美國立場沒有任何改變。美國主要媒體對此有不同解讀,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是拜登又一次失言,紐約時報則認為這或許是拜登遊走「戰略模糊」灰色地帶之餘,對中國大陸展現的新威嚇手段。

北韓的朝中社報導,北韓外務省副相朴明浩譴責美國無端插手台灣問題,並稱北韓「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霸權主義行為與朝鮮半島局勢聯繫起來」,繼續保持警惕、嚴密注視。

紐時報導,美國國會通過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時,拜登已是聯邦參議員,也參與立法過程,曾經訪台,不會不懂用字遣詞的細微差異。廿年前,時任總統布希曾說會「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台灣,拜登還投書華郵強調「美國沒有防衛台灣的義務」,他在投書中寫道:「談到防衛台灣這一點,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利,與肩負防衛的義務,這兩者大為不同。」指責布希不注重細節。

華郵報導,大多數分析家相信拜登只是說錯話。台灣事務是高度敏感議題,美國小心翼翼維持四十多年的戰略模糊,鬆綁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拜登的發言反映出,華府或許有意透過較強硬的談話,警告北京不得輕舉妄動。

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認為,美國應該結束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的時代已經來臨,更聰明的做法是,明白讓北京知道企圖犯台的經濟懲罰後果。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昨舉行研討會,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認為,拜登這麼說,不代表一定會這麼做,生存要靠自己,不能寄望別人的善意。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提出幾個需觀察之處,包括主張「戰略清晰」的學者為何沒有特別雀躍?為何白宮立刻發聲明澄清?為何北京未強烈反應?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昨天表示,希望有機會讓台美可以簽署安保條約,「把拜登總統的承諾條約化,用更強的力道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的野心」。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認為,這是美國對台政策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

(聯合報)
--
自由印太 岸田再強化美日同盟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廿三日公開強調,日本將強化與美國的結盟關係,以及與美國總統拜登合作,以便「戰略性推動落實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岸田是在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與日本國際事務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富士山會議」中,透過影片做上述表示。岸田說,世界正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嚴峻區域安全環境、危及自由、民主與人權等普世價值的事件,以及氣候變遷與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全球議題…,日美同盟是日本發展堅定外交的外交安全政策的基石,他將提升日美同盟的高度,以及與拜登一同戰略性推動落實「自由開放的印太」。

其他與會者也表示,因應中國單方面改變印太地區現狀之舉,有必要深化「四方安全會談」(QUAD)四國間的合作。「2049計畫研究所」主席、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卿與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就說,以中國潛艦在印度洋的部署而論,四方安全會談四國的合作至為重要。

此外,美國前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 Russel)在一場以台灣為主題的小組辯論中指出,無論中方意圖為何,危機都有可能升高。官員與專家認為,偶發意外發展為台灣緊急狀況的情節正逐漸成為現實。

自民黨幹事長:從經濟抗中 須一定程度與中國脫鉤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幹事長甘利明則強調從經濟面抗中,主張日本必須降低風險以及更為自主以促進經濟安全,盟國與夥伴間必須分享核心科技,以及強調為確保戰略物資,必須一定程度與中國脫鉤。甘利明說,經濟安全的支柱之一就是科技優勢,而科技優勢可以作為經濟嚇阻力量。

(自由時報)
--
美駐日代理大使:挺台進CPTPP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國駐日代理大使谷立言(Raymond Greene)二十三日力挺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他說,CPTPP成員國在評估台灣的入會申請時,「應將台灣作為世貿組織(WTO)負責任成員的紀錄,及其堅定擁抱民主價值納入考量」。

谷立言籲 考量台灣民主價值
報導指出,谷立言視訊出席「富士山會議」(Mount Fuji Dialogue)時,提及中國與台灣正式申請加入CPTPP的議題。他說,對於中國的入會申請,華盛頓期望「中國傷害全球勞工與企業的非市場貿易模式,以及經濟脅迫的使用,應納入對其入會的任何評估中」。曾任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的谷立言七月才離台轉任駐日代理大使。該年度活動由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與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JIIA)共同舉辦。

日外相 促美國入會建造秩序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則呼籲美國加入CPTPP,以支持印太區域的穩定。他說,「美國透過回到CPTPP的談判桌,參與區域經濟秩序的建造,十分重要」。美國前總統川普二○一七年退出這項原本旨在抗衡中國的協定,谷立言沒有透露美國是否考慮重新加入CPTPP。茂木的言論呼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一天的表述,岸田說,日美同盟是國際和平與繁榮的基石。

對於中國,茂木指出,日本「不會放棄民主、法治與自由貿易等基本價值」,同時在可以合作的領域上將與北京合作。他補充,「鼓勵中國履行其作為強權的責任十分重要」,他敦促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北京「一帶一路」之下的計畫,「在生命週期成本及債務永續性方面,是否以符合國際標準,公開、透明與經濟效益的方式執行」。

茂木也批評中國在氣候變遷、WTO及發展金融等領域,從其「開發中國家」地位獲益。他說,「我們必須糾正這扭曲的結構,在當中,國際社會持續支持中國的發展,而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自由時報)
--
2024重返月球 NASA無人太空船明年打頭陣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廿二日表示,預計在二○二二年二月執行「阿提米絲一號」(Artemis1)任務,發射一艘無人太空船「獵戶座」(Orion)繞行月球四至六週,為二○二四年人類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邁出第一步。

外媒指出,NASA正在佛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進行發射作業的地面測試,並在廿日達成重要里程碑,成功將無人駕駛的獵戶座太空船,固定在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的頂端,總高度達九十八公尺,比自由女神像及其底座還高,預計明年一月於發射場進行「濕式演練」(WDR),亦即點火發射環節以外,所有發射步驟的彩排,順利的話,將在二月十二日正式發射。

NASA指出,「阿提米絲一號」旨在測試獵戶座太空船的安全性,之後將在二○二三年執行「阿提米絲二號」任務,屆時將搭載一名太空人繞月,相當於一九六八年首次載人抵達月球軌道的「阿波羅八號」任務。NASA更計畫在二○二四年執行「阿提米絲三號」任務,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

自一九七二年NASA的「阿波羅十七號」任務以來,人類就不曾再登陸月球,NASA的重心也轉移至太空梭研發,以及在低地軌道建造國際太空站等。全新登月計畫則是由前總統川普推動,到了拜登任內也未改變。不過,分析家認為,NASA連可以載人實際登陸月球的太空船都還沒建造,能否在二○二四年登月令人懷疑。「阿提米絲」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和生育女神。

據了解,「太空發射系統」有「火箭怪獸」之稱,可載重七十公噸,未來的改良版更可載重一三○公噸,但每一次發射都會燒掉約廿億美元(約五六三億台幣),而NASA迄今已分別在該火箭和獵戶座太空船上,投入一○○億及一六○億美元。

(自由時報)
--
國會拒挺 拜登仍想領導全球減碳

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美國總統拜登的減碳政策最近在國會受挫,但拜登仍想在英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向全球展示美國仍是減碳領導者。

拜登的國家氣候顧問吉娜.麥卡錫說,儘管國會很可能把總值一千五百億美元、旨在促使電力公司改採潔淨能源的「潔淨電力計畫」從總預算案刪除,白宮仍樂觀相信國會會同意撥出相當款項減碳。

美國政府打算用行政命令等方法達成拜登的承諾,使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二○三○年前,降到二○○五年水準的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二。

不過,分析家和白宮盟友都認為,拜登政府需要國會同意,才能取得足夠資金達成拜登的目標。

(聯合報)
--
沙國拚2060年零碳排

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下周末登場前夕,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到2060年實現全國淨零碳排放,而到2030年左右境內碳排放量比2020年減少30%。

彭博資訊報導,沙國王儲賓沙爾曼23日在利雅得氣候論壇的預錄演講中表示,為達成此目標,沙國計劃將斥資逾1,860億美元投入相關領域,力拚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2.7億噸,比原減碳計畫多逾一倍。

沙國矢言到206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比代表石油消費國的國際能源總署(IEA)、COP26峰會所提倡的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更晚,但與中國大陸、俄羅斯的減碳時程一致,因此要讓各國在COP26峰會達成共識,恐怕變得更加複雜。COP26峰會預定於10月31日起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市舉行。

沙國能源部長阿布都阿濟茲親王說,沙國可能會在2060年前就達到目標,選擇2060年做為期限,是因為聯合國專家預計,大多數減碳所需的技術到2040年才會成熟。

(經濟日報)
--
拜登和馬克宏 討論印太合作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防部長會議廿二日結束,美國總統拜登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當天通話討論加強歐洲防務,及在印太和西非薩赫爾地區安全合作。雙方試圖拋棄阿富汗撤軍和潛艦交易陰影,計畫在卅日的義大利羅馬廿國集團(G20)峰會會面。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廿三日向在東京舉行的日美關係相關國際會議發表視訊談話,對強化日美同盟表明積極態度。岸田指出:「將與美國總統拜登一同戰略性地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的具體化,進一步提升日美同盟的高度。」

法新社報導,白宮聲明表示:「拜登和馬克宏討論致力讓歐洲防務更強大、更有效能,且確保和北約組織互補。」

拜登將在卅日的羅馬廿國集團峰會和馬克宏會面。聲明表示,拜登期待有機會「評估美法許多合作領域,並增進雙方共同利益」。

法國總統府也發表類似聲明。拜登和馬克宏上次聯絡是上月廿二日,是自澳洲毀棄與法國潛艦交易以來首次對話。當時拜登承諾,尊重法國主導促進歐洲防務及自主權行動。

(聯合報)
--
西德州油價漲九周 創六年來最長紀錄

美國西德州原油價格上周連續第九周周線收漲,創下六年來最長連漲紀錄;布蘭特原油也連續第七周收漲。主要因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OPEC+)的石油供給維持中等水位,而美國的頁岩油供應也縮減。

西德州原油上周五(22日)收盤上漲1.5%,報每桶83.76美元,離上周曾觸及的七年新高不遠;布蘭特原油周五上揚1.1%,報每桶85.53美元,略低於前一個交易日時一度觸及的近三年最高價每桶86.10美元。一周來布蘭特漲1%,西德州漲1.8%。彭博資訊報導,這是2015年至今最長漲勢。

彭博指出,美國原油最大儲存中心奧克拉荷馬州庫欣的儲油槽,庫存已經降到上次油價飆到每桶100美元時才看到的低水準。路透引用美國能源資訊署上周三(20日)的數據,指出庫欣的原油儲量已跌至3,120萬桶,是2018年10月以來最低。

至於在供給面,Again資本合夥人齊道夫說:「市場上並未感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友(OPEC+)不久後會出現有意義增產。」

中國大陸、印度和歐洲的煤礦或天然氣短缺,轉向改用燃油和柴油發電,帶動更多石油需求。而全球經濟自新冠疫情復甦本就增加原油需求;民眾也漸恢復日常活動。

美國汽油需求量上周就升高到2007年以來同期最高水準。消耗現在大於供給,助長上周價格繼續上攻,西德州原油一度漲到2014年以來最高。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商品策略主管馬汀認為,目前油市價格反映供應非常緊悄的現象,而情況會愈來愈吃緊。

沙烏地阿拉伯上周稍早曾經表示,即使現在OPEC+供應更多石油,也無助平抑天然氣價格。

(經濟日報)
--
AI判讀CEO語調 找投資密碼

主管們小心了,你可能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一些投資人開始利用人工智慧(AI)來分析企業執行長和主管在法說會或公開場合談話的語言模式和語調,找出弦外之音或沒說出口的話,進而預測股價表現或公司債違約率,成為列入交易時的考量因素。

語言模式軟體專家史尼德曼(Evan Schnidman)說,資訊科技(IT)產業去年底討論供應鏈問題時,有些主管試圖淡化半導體晶片短缺的可能性,但一套專門尋找話中線索的演算法分析出,他們的談話語調其實透露出高度不確定性。數月後,從福斯到福特等汽車公司確實遭遇晶片嚴重短缺窘境。

史尼德曼說:「我們當時發現IT產業主管的語調和談話內容顯示出的氛圍不一致。」他表示,由電腦驅動的量子基金若能評估主管談話語調和措辭內容,有助於在產業出現混亂情勢前提早做準備。

雖然單一例子並不能證明這類分析的準確性,畢竟無法知道主管是一開始過度樂觀,或隨情況演變而改變看法,但據路透訪調11家利用或測試這種系統的基金管理公司,有些投資人把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視為一種能提升優勢的新工具,認為傳統的財務數據和企業聲明已被過度挖掘,無法提供太多價值。

NLP是AI技術的一個分支,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語言並轉換為量化訊號,量化基金再將這些訊號列入交易時考量因素。這類軟體分析談話的語調、節奏、重音和措辭,或從語法上細緻分析演講和專訪的文字紀錄。

目前僅有一些研究顯示,如果聚焦正確之處,AI語言分析技術確實能提升投資表現。例如野村量化策略師9月的分析顯示,企業主管法說會發言的複雜程度和股價之間存在相關性。老闆發言淺顯易懂的企業,自2014年來的每年股價表現,會比老闆講話艱澀難懂的企業股價勝出6%。

美銀(BofA)使用模型分析企業法說會上使用的詞彙預測公司債違約率。

回測的結果顯示,那些詞彙確實和違約機率有高度相關。

(經濟日報)
--
影音履歷 躍求職利器

影音履歷正迅速成為年輕一代的求職利器,短影音平台TikTok(抖音國際版)和商務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都已推出專門的影片平台和功能,要讓企業和人資部門能透過影音履歷和年輕專業人士與求職畢業生牽上線。

例如26歲的倫敦青年彼奇(Jay Beech)今年5月失業後,利用TikTok的短影片求職,在影片內穿著毛皮大衣和白色高跟靴,踏著輕快舞步向招聘主管唱出「我能創造內容…並且支付要命的房租」;同時他也用專業語調在另一支分享在LinkedIn檔案上的影片介紹自身技能。數周後,他獲得英國數位籌資平台Crowdfunder UK聘用為行銷創意人員。該公司盛讚彼奇的影音履歷抓住了他們的注意力。

TikTok今年7月與職業顧問機構Wonsulting合作推出錄製影音履歷短片的功能。Wonsulting執行長哈維艾爾表示:「這有點像自我介紹影片,有些事在一般履歷中看不到,卻能透過影片更深入了解求職者的個性」,「能簡短介紹你是誰和背景,談談現在正忙些什麼事,也可以提出與這個職缺或公司有關的相關經歷」。

對多數職缺來說,開放影音履歷求職仍屬少數,但這類求職影片正日益受到新創公司青睞。

例如,加密幣新創公司CoinMarketCap營運部副總裁潮尚恩(Shaun Heng,音譯)說:「拍攝影音履歷能展現求職者的熱情程度,且有助雇主對求職者留下印象。我選擇面試和錄取部分求職者,部分是因他們拍攝影片履歷。我認為,影音履歷結合一般的履歷是最棒的。」

多倫多職業顧問路易絲(Karin Lewis)認為,對於一些品牌而言,從影音履歷尋找人才,是種能吸引更多Z世代消費者和員工管道。

加拿大影片分析公司Vidyard影片策略長雷薩德認為影音履歷的內容須言簡意賅,「重點是,影片時間不宜過長。即使你的影片履歷可能吸引面試官注意,但他們通常不會觀看超過2分鐘,對深感興趣的求職者也是如此。

(經濟日報)

健康

「哈瓦那症候群」 遠離巨量聲波傷害/王拔群(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

根據最近新聞媒體的報導,有20多位歐美外交官在古巴疑似受到巨量音波的傷害,而出現了一些類似腦震盪的症狀,包括:認知障礙、平衡失調、視覺模糊、聽覺降低、睡眠障礙、頭痛等,他們懷疑這是受到了敵對國家超聲波秘密武器的攻擊。

這些人的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並沒有什麼特殊發現,但臨床症狀卻像是腦部震盪造成的外傷,有很多受害者表示,在事發前有短暫暴露在巨量的低頻音波當中;這種現象到底是否屬於一個新疾病,目前尚無定論,我們姑且稱諱「哈瓦那症候群」(Havana Syndrome)。

「哈瓦那症候群」現在不但受到國際矚目,外國政府也已經撥款來做學術調查。

恐造成腦震盪與內耳受傷
不管如何,內耳是腦部的對外連結,巨量的聲波會造成腦震盪與內耳受傷,這個是現實世界已知的事實,最常見的是在戰爭或意外當中所發生的巨大爆炸聲響(blast injury)造成內耳的傷害;此外最常見的急性噪音傷害是來自於娛樂性噪音(entertainment noise),在婚喪喜慶或者是娛樂表演的場合,常有樂隊表演、歌唱、喇叭、或鞭炮等聲音,音量動輒在100分貝以上,如果距離太近容易就會對內耳造成傷害,這些傷害所呈現出來的症狀就跟上面所說的「哈瓦那症候群」非常類似,病人會有耳鳴、耳脹、聽力下降、頭暈、甚至噁心的情形發生,我們稱為「急性」的噪音傷害。聽力圖會呈現全頻率的聽力下降。

噪音傷害 有急性慢性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是來自於工業或職業工作場所的「慢性」噪音傷害,通常是因為比較長時間且穩定的暴露在音源中,症狀包括了聽覺降低、耳鳴、憂鬱、頭痛等。

保障勞工免於「慢性」噪音傷害在職業安全法令裡都有很清楚的時間暴露與保護裝備的標準規範,急性與慢性音波暴露所造成的臨床聽力圖表現不一樣,慢性噪音傷害通常在4000赫茲有高音急墜的情形。

保護內耳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避免將耳朵近距離暴露在巨大音源的方向,如果萬不得已也該盡量減少暴露的時間。

(自由時報)
--
上腹悶痛又黃疸 竟是十二指腸腺癌/吳明駿(東勢農民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1位74歲的男性,過去身體健康良好,最近1個月上腹悶痛,合併皮膚變黃和茶色尿;身體檢查除了眼白泛黃,沒有發現腹部腫塊或按壓痛,但是他有膽紅素和肝指數過高的問題。

當時總膽紅素6.8mg/dL,肝指數ALT高達208IU/L,超音波發現肝內膽管擴張(圖1箭頭處),電腦斷層找到十二指腸腫瘤,壓迫到總膽管(圖2箭頭處);胃鏡檢查看到十二指腸潰瘍性腫瘤,造成管腔狹窄,胃鏡管經過時造成出血,切片結果顯示原發性十二指腸腺癌。

相較於其他消化道癌症,十二指腸腺癌並不常見,平均發生年齡是65歲,成因不是很清楚,可能跟抽菸或飲食西化有關;常見症狀包括:腹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或胃腸出血,診斷方式有腹部超音波、胃鏡、和電腦斷層,手術是根治的唯一方式。

黃疸不一定是肝膽問題
提醒民眾,黃疸不一定是肝膽方面的問題,有必要時還是得接受內視鏡檢查,以便早期正確診斷及治療。

(自由時報)
--
熬夜又用睫毛生長液 複合式黑眼圈好嚇人/鍾昀志(星采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28歲的陳小姐掛了一雙凹陷的熊貓眼、氣色蠟黃,前來門診希望藉由醫美亮澤肌膚。陳小姐長期熬夜,並長時間使用睫毛生長液,雙眼竟紅腫過敏、眼周色素暗沉,愛美不成反自帶煙燻妝。經利用光療及注射填充物處理,並建議她先停止使用睫毛生長液,同時調整作息及飲食,1個月後回診,陳小姐恢復良好,整個人氣色好很多。

黑眼圈可分成3種,分別是血管型、色素型、結構型黑眼圈,但多數人的黑眼圈其實是複合式黑眼圈,是由不同的成因加總導致。其中結構型黑眼圈更是老化的跡象之一。

全身最薄、最脆弱的就是眼周的肌膚,隨著年紀增加和眼下皮膚鬆弛,導致脂肪位移眼袋突出,老化的肌膚也使得色素沉澱更顯著。

陳小姐就是複合式黑眼圈,作息不良導致眼周肌膚快速老化,加上長期使用睫毛生長液雪上加霜,因為有些睫毛生長液成分中含有比馬前列腺素(Bimatoprost),會使眼周圍血管擴張,導致有些人在長期的刺激下眼周也會慢慢出現烏青的黑眼圈。若有類似情形,停止使用後身體自然會代謝黑色素。

有些患者接受醫美療程,在眼下附近注射填充物後卻出現「淚溝毛毛蟲」,肌膚腫脹、出現團塊,或造成「廷得耳效應」(Tyndall effect)讓淚溝區域產生青藍色陰影。雖然目前這類狀況已經少見許多,但用填充物治療黑眼圈若選用材質不當、填充過淺或位置不適當都可能造成上述不良反應。

避免熬夜 不菸不酒均衡飲食
提醒民眾醫美療程雖能淡化黑眼圈,但避免黑眼圈復發還是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熬夜、不菸不酒,改善過敏,均衡飲食,多補充維他命C,以延緩老化,同時終結黑眼圈。

(自由時報)
--
秋冬梳頭就掉髮? 快補充維生素D!/邱伯恩(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最近頭皮容易癢,斷髮、落髮的情形很明顯,洗頭後,排水孔有一撮髮,房間地板上也都可看到長長短短的髮絲,感覺頭髮變少了,真令人害怕!」38歲的蔡小姐來診間「說髮」,一臉憂心忡忡。其實不只蔡小姐,最近為落髮困擾的人不少,有的說一梳頭就掉髮,連60多歲的阿嬤也為落髮煩惱。

落髮原因非常多,大部分的落髮是屬於生理性脫髮,也就是指在毛囊休止期時,頭髮毛囊停止生長導致的頭髮脫落,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另一類型落髮屬病理性脫髮,遺傳、免疫系統疾病、內分泌失調、頭皮感染、服用藥物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頭髮非正常脫落,造成頭髮的稀疏或形成脫髮斑。

季節性落髮 秋冬好發
然而有一種落髮,俗稱季節性落髮,根據研究統計,每年秋冬之際是掉髮量最多的季節,也是此症好發時節。在這段時間,多數毛囊會進入休眠狀態,然而毛囊並非萎縮,只是暫時進入休止期;但仍然可能讓許多患者出現急性塊狀掉髮,如斑禿等情況,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剃頭」。

每週曬3-4次15分鐘陽光
造成季節性落髮原因很多,除了先前提到的毛囊周期性活動外,部分研究認為,這類型落髮跟體內缺乏維生素D有很大關聯。針對季節性落髮的患者,建議於入秋冬之際,仍要維持每週至少曬3-4次15分鐘左右的陽光,因為維生素D在毛髮的生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建議在這個時節搭配中醫藥療法,以補腎養血為此階段最大目標。

冬季在五臟對應於腎,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的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也是人體元陰元陽的根本,而「腎在體合骨,其華在髮。」,腎精與頭髮之間的關係更是密切,腎氣不足的人頭髮也會失去光澤,容易脫髮、斷髮。

適合季節性落髮者服用的藥材包括:何首烏、淫羊藿、川芎、阿膠等。何首烏與淫羊藿補血養肝、益精固腎;川芎活血行氣;阿膠補血、滋陰潤燥;這些藥材因個人體質因素,劑量需經醫師調配,服食後才安全且具成效。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