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31204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16:55 / 23:37

*俄軍砲擊赫爾松至少2死7傷 烏東爆發激烈戰鬥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軍隊發動砲擊造成至少2人死亡,包括車庫裡的1名老人、公車站旁的1名婦女。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r Zelenskiy)則稱,多個前線發生了「激烈戰鬥」。

據《路透》報導,澤倫斯基說:「俄羅斯侵略者再次砲擊赫爾松(Kherson)。」赫爾松是位於第聶伯羅河(Dnipro River)西岸的烏南港口城市,去年底俄軍棄守該城後,便經常自東岸對其發動砲擊。

澤倫斯基指出,激烈戰鬥發生在烏東城鎮馬林卡(Maryinka)、阿夫迪夫卡(Avdiivka)和巴赫姆特(Bakhmut);但據了解,俄烏雙方在東北部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和烏南地區同樣發生了戰鬥。

殘酷的砲擊如暴雨般襲擊了赫爾松的「建物、街道和醫院」;澤倫斯基除向遇難者家屬致哀,也強調光是赫爾松地區,1天之內就遭受至少20次砲擊。

赫爾松市軍事管理部門表示,1名78歲男子在私人車庫中喪生,「他因爆炸受傷後當場身亡。」

另名烏克蘭官員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發布的圖片顯示,1名身著淡紫色外套的婦女蜷曲在地,背對著鏡頭,頭部附近散落著2個購物袋,已當場死亡。

赫爾松州長普羅克丁(Oleksandr Prokudin)指出,砲擊還造成3名年齡分別為35歲、42歲和52歲的女性,及2名年齡分別為28歲、46歲的男性負傷。

在烏東地區,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Prosecutor General's office)表示,康斯坦丁諾夫卡(Kostyantynivka)1名69歲婦女遭殺害、1名70歲婦女受到槍傷;阿夫迪夫卡則有1名64歲男子在自家花園遭遇砲擊負傷。

*俄軍少將在烏克蘭陣亡 俄羅斯州長發文證實

俄羅斯沃羅涅日(Voronezh)州長今(4)日表示,俄羅斯海軍第14軍副司令扎瓦茨基(Vladimir Zavadsky)日前在烏克蘭陣亡。事實上,扎瓦茨基陣亡的消息早已傳出,但俄國國防部始終沒有發布相關消息,如今終於被俄羅斯官員證實。

《法新社》報導,沃羅涅日州長古謝夫(Alexander Gusev)在社群平台Telegram上發文表示:「椎心之痛。北方艦隊第14軍副司令弗拉基米爾·扎瓦茨基少將,在特別軍事行動地區時執行任務時為國捐軀。」

古謝夫在文中還對扎瓦茨基表達了敬意,稱呼他為「一名勇敢的軍官、一位真正的將軍與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但並沒有提及扎瓦茨基是如何戰死沙場。

親俄Telegram頻道引用俄軍消息人士說法指出,扎瓦茨基陣亡的時間點是在11月底,當時他在遠離前線的區域誤觸地雷,文中暗示,害他喪命的很可能是俄軍自家埋設的地雷。

*俄軍攻烏因天候惡劣、死傷慘重受阻! 對阿卡迪夫卡攻勢減緩

烏克蘭前線的阿卡迪夫卡(Avdiivka),是位於頓內茨克附近的工業城鎮,為俄軍當前進攻重點。不過阿卡迪夫卡市長今(3)日表示,由於天候惡劣,再加上近期損失慘重等因素,俄軍在過去1天之內的地面攻勢明顯減緩了許多。

《法新社》報導,阿卡迪夫卡市長巴拉巴什(Vitaliy Barabash)向烏克蘭廣播電台「自由」(Freedom)表示:「在過去的24小時,(地面)攻擊次數減少了。」

巴拉巴什指出,俄軍攻勢減緩的原因有3個:惡劣的天候狀況、大量人力損失以及「俄軍失去了動力」,他說:「自願發起突擊的(俄羅斯)人民越來越少,說不的人則越來越多人。」

《法新社》無法獨立證實巴拉巴什的論述。

阿卡迪夫卡鄰近頓內次克(Donetsk),是俄軍近兩個月的重點攻擊目標。烏克蘭表示,俄軍於11月底發起了新一波攻擊,這是10月10日以來的第三波大規模攻勢。

*團結現裂痕? 基輔市長:烏克蘭走向威權主義

烏克蘭自今年6月初發動大反攻迄今,卻收到甚微成效,漫長戰事導致的疲乏,以及烏克蘭政軍高層傳出的政爭等內外因素結合,使基輔當局出現微妙氛圍。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2日受訪聲稱,烏克蘭正在走向威權主義,可能不再與俄羅斯不同,「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的心血來潮」。

與此同時,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日前被禁止離境。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 2日解釋,波羅申科計劃出境會晤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認為俄羅斯會利用會面向烏克蘭打心理戰,將損害烏克蘭利益。波羅申科所屬的歐洲團結黨強調,波羅申科原本只安排在波蘭與美國出席會議,警告SBU不要捲入政治。

烏克蘭正實施戒嚴,禁止18至60歲的烏克蘭男子出境,官員外訪前需要獲得批准。

*烏稱俄軍陣亡超過33萬人 俄媒:俄烏和談或已啟動

俄烏戰爭於本月3日進入第648天,烏克蘭統計俄軍陣亡人數累計已達33萬2040人。俄媒則引述美國老牌調查報導記者、普立茲獎得主西摩赫許(Seymour Hersh)說法稱, 由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與俄羅斯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帶頭的俄烏和談,似乎已啟動。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在官方臉書發文指出,自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入侵到今年12月3日上午9點,俄軍已陣亡33萬2040人,烏軍摧毀俄軍5575輛戰車、10396輛裝甲車、5403門火砲系統、913輛多管火箭車、602組防空系統、323架軍機、324架直升機、10423輛各式車輛和油罐車、18艘艦艇、1艘潛艦、5595架無人機、1140個特殊設備,以及1569枚巡弋飛彈。

另一方面,俄媒《莫斯科共青團員報》(Moskovskij Komsomolets)引述西摩赫許說法寫道:「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嚴肅和談已迅速加快步伐。」

因調查「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而出名的西摩赫許說,推動談判背後的力量不是華府或莫斯科,而是領導作戰的二位高級將領,即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與俄羅斯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可能的方案包括俄羅斯繼續控制克里米亞,以及在俄羅斯佔據的地方舉行選舉,讓它們加入俄羅斯;作為交換,烏克蘭可加入北約,但北約須承諾不得在烏境內有駐軍以及進攻性武器。

不過,相關說法無從考證,烏克蘭方面未予置評,而俄羅斯媒體最近大肆炒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扎盧茲尼失和的傳言。

俄媒《衛星通訊社》(Sputnik)2日引述所謂「烏克蘭媒體」說法稱,根據新民調結果顯示,比起澤倫斯基(72%),烏克蘭民眾更信任扎盧茲尼(82%),如果2人都參加假設之中的下一屆總統選舉,誰都不能在第一輪勝出,而只有在扎盧茲尼表明不會競選後,總統辦公室才願意在明年舉行總統選舉。

烏克蘭「觀察者」(Obozrevatel)電視台此前報導,俄方顯然想利用《紐約時報》11月一篇有關烏克蘭領導層出現裂痕的報導,擴大對烏認知作戰,操弄輿論風向。《紐時》報導稱,澤倫斯基辦公室批評扎盧茲尼有關俄烏戰事陷入僵局的說法,認為這種說法「是在幫助俄國人」,這種對軍方高層公開的斥責,顯示了烏克蘭軍方和民選領袖之間的裂痕。

*美國大選、冬季戰況陷膠著 澤倫斯基喊話:美國人援烏等同幫自己

近日澤倫斯基表示,冬季是新階段的戰場,情勢可能更為嚴峻。面對夏季反攻不如預期,他坦言烏克蘭不會退縮,但他也表達,對以哈衝突轉移烏克蘭關注度的擔憂。儘管自以哈衝突以來,美國、歐洲官員仍繼續出訪基輔,但美國逼近的國內大選,也使對烏援助被擱置,澤倫斯基雖表示尊重,但仍強調「美國人可透過援助烏克蘭幫到自家人」。

根據《美聯社》報導,由於烏克蘭長期缺乏武器和地面部隊,導致夏季反攻沒有得到預想效果,而當戰爭再次進入冬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預估,雙方的戰鬥將會複雜化。

澤倫斯基也表示,他擔憂以哈衝突將因彼此在政治議程上的衝突,與西方資源的有限性,影響西方給予烏克蘭的軍援。美聯社近期在美國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近半數的美國人認為,政府在烏俄戰爭上花費過多。而現在也有越多的共和黨人,反對提供烏國更多援助,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國會是否,或何時會批准白宮提出的額外援助請求。

被問及此事時,澤倫斯基坦言,「美國人的選擇就是美國人的選擇」,但他認為美國人能透過幫助烏克蘭,同時幫助自己。他表示若烏克蘭抗戰不成,就意味著俄國也很可能入侵其他北約國家,接著美國的小孩就會被迫迎戰。

澤倫斯基表示,夏季反攻因己方沒有獲得所需的全部武器,從而限制其軍事力量,並阻礙了推進的速度。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針對軍事援助做出回應,表示美國已經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支持。

科比表示,自己肯定無法對澤倫斯基總統的評斷有異議,但自己能夠向他確認,美國已經盡其所能了。他也說到,拜登政府想要給予更多幫助,卻遭到共和黨國會代表的反對。

儘管先前烏克蘭也在一些地區取得戰果,像是在烏軍成功襲擊克里米亞的俄國黑海艦隊總部後,黑海艦隊的軍事力量已減弱。而烏克蘭並更專注在「國內武器生產上」,這項優先事務使烏國用上不少預算,但目前的產量仍遠不足以扭轉戰況。

澤倫斯基當前則在尋求西方盟友提供優惠貸款、合約以利實現武器自產自足的目標。他表示,沒有什麼比在軍事上能自給自足的烏克蘭,更能讓俄國害怕。

*美專家:俄侵烏美國沒出兵 因保存軍力以便助台

美國研究中國軍事戰略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表示,美國沒派兵赴烏克蘭出自於保存軍事實力的考量以便保護台灣,所以美國不願直接干預烏克蘭戰爭。

梅惠琳2日接受美國之音(VOA)專訪說,調查顯示,若干台灣人認為,因美國沒派兵赴烏克蘭,意味著美國不會派兵幫助台灣。

她覺得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說得很清楚,不派兵去烏克蘭因保存美國軍事實力,「所以如果要保護台灣的話可以那麼做(派兵去台灣),所以我們不願意直接干預烏克蘭戰爭的原因是所以我們可以保護台灣」。

梅惠琳指出,很奇怪台灣人覺得美國放棄烏克蘭,意味著也會放棄他們,也有台灣人認為,美國不會直接干預而是提供武器給台灣,但戰爭若爆發沒辦法提供給台灣武器,因為台灣是個島,把武器運到台灣是不可能的。

分析習近平的武統時間表,她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說,盼2027年前解放軍具備武統能力,所以2027年前不會有甚麼戰爭,而且解放軍的培訓、武器與後勤等仍有問題。

梅惠琳指出,但值得深思在於,若準備好了習近平想要幹嘛?她經常詢問中國政府有耐心等50、40、30年嗎?他們都說肯定不會,20年呢?他們就很模糊說,很難講甚麼具體時間,但他們不會繼續等待。

她說,很可能習近平亟欲解決台灣,但不意味著他個人將這麼做,如果他看情況覺得不會贏就不會動手,所以這就是為何威懾是很重要的,因意圖和能力有關係。

梅惠琳指出,當前美中關係非新冷戰,畢竟經濟文化政治領域雙方仍持續交流,即使中國頻頻抱怨美國,但美國真想遏止中國,美國不可能採行當前的投資經貿政策。

她說,往昔稱為冷戰因美蘇之間沒打仗,但中美之間打仗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而且美中熱戰的可能性益增。

評估諸多機構的台海兵棋推演結論大不同,梅惠琳指出,由此可知,最後完全解決台灣議題是「不可思議的」,想不出來可完全解決台灣議題的方法,所以只會推延推遲,盡量保持目前的現狀。

評估中國當前軍力,她說,軍武方面中國已經很強,但是在人員素質與組織,這是習近平所擔心的,因習近平覺得人員素質不好,大學畢業的不願意當兵,培訓欠佳,組織改造後還是有些問題。

梅惠琳指出,何況1979年中越戰爭後至今共軍沒有實戰經驗,但美國一直打仗,美國政府、國防部都具備戰爭的經驗。

不過她也擔憂,由於台灣距離中國近在咫尺,所以在台灣附近中國軍隊具有優勢,美國派兵要從遠方調度,即使美國在日韓駐軍但規模小,比如美國在日本有個空軍基地,但中國在台灣附近的有39個,差別很大。

梅惠琳指出,但是在南海美國仍有優勢,因南海遼闊,距離中國比較遠,遠距作戰中國就會遭遇問題,所以台灣是最危險的因為中國有優勢,別的情況就不一定。

她說,因此不擔心中國太咄咄逼人,因為他們也知道如果危機升級了,他們也沒辦法,並建議美國應加強在亞洲的部署,雖然若干美軍駐紮於菲日,但絕大多數還是留在加州與夏威夷,可以把軍武放在更近的地方。

(自由電子報)
--
*俄國州長證實一將軍於烏克蘭陣亡 傳踩上自家地雷喪生

俄羅斯佛洛尼斯州(Voronezh)州長古塞夫今天表示,一名俄國將軍於部署烏克蘭期間喪生,這是俄國入侵烏克蘭長達21個月的攻勢中陣亡的最新一名俄國高級軍事人員。

法新社報導,俄國當局鮮少談到他們在烏國的損失,但曾證實數名高階軍官的死訊。

古塞夫(Alexander Gusev)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寫道:「椎心之痛。北方艦隊第14軍團副司令札瓦斯基(Vladimir Zavadsky)少將在特別行動區因公殉職。」

俄國將入侵烏克蘭稱為「特別軍事行動」。

古塞夫向札瓦斯基致敬,稱他為「勇敢的軍官、真正的將軍和值得尊敬的人」。

但他並未具體說明札瓦斯基的死因。

掌握俄軍消息的俄國Telegram頻道稱,札瓦斯基11月底踩上遠離前線處的地雷後喪生,暗指這可能是之前俄軍佈下的裝置。

*白宮示警美方援烏資源年底將耗盡 恐提高俄軍勝算

路透報導,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楊恩(Shalanda Young)4日發信給共和黨籍的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和其他國會領袖,示警稱美國提供烏克蘭對抗俄軍的資金正在耗盡,且時間所剩無多,恐年底就會斷炊。

楊恩的信件由白宮釋出,內容指出若中斷援助烏國的經費和軍備,將增加俄軍勝利的可能性。

楊恩直言,若國會不行動,生產更多武器和裝備給烏克蘭以及從美軍庫存提供軍備的資源,年底時將用完。她表示,資金無法無中生有,「我們金源用盡,也幾乎沒有時間了」。

聯邦眾議院現由共和黨控制,而援烏資金在共和黨右派議員眼中變得具政治爭議。

路透、法新社指出,總統拜登政府10月曾要求國會通過近106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經費,用於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美國邊境保安等項目。但眾院因共和黨內鬥癱瘓數個月,而部分極右派議員堅決反對進一步援烏。

*基輔市長:澤倫斯基在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基輔市長維塔利.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日前接受了瑞士新聞網站「20分鐘」(20 Minuten)記者的採訪。他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澤倫斯基總統的批評。

被問到對澤倫斯基總統的評價,克利奇科回溯到了戰爭爆發之前:「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沒有為這場戰爭做更好的準備?為什麼澤倫斯基直到最後都一直否認會發展到這一步?俄國人怎麼會那麼快就逼近了基輔?」

「有太多的信息與事實不符。」他說,「澤倫斯基在為自己以往的失誤付出代價。」

但他同時強調,作為總統,澤倫斯基具有重要職責,「我們必須繼續支持他,直到戰爭結束。但在戰爭過去之後,每個政治家都要為自己的成功與失誤受到評判。」

呼籲面對現實
周日在「20分鐘」網站刊發的這篇採訪立即得到了多家烏克蘭和俄羅斯媒體的引述。52歲的克利奇科曾是叱咤世界體壇的重量級拳擊手,退役後從政,2014年當選基輔市長。

他還在採訪中明確表明支持烏克蘭軍隊的最高指揮官扎盧日內(Walerij Saluschnyj)。扎盧日內不久前表示戰爭目前陷入僵局,烏克蘭走進了一條「死胡同」,引起總統澤倫斯基的不滿。

「他說出了真相」,克利奇科說,「有時候人們不願聽到真相。但畢竟他是負責人,他對當今的形勢做出了解釋和說明。」克裡奇科呼籲政治人物應該對公眾更加誠實。「我們當然可以滿懷樂觀地對民眾和我們的伙伴撒謊,但無法永遠瞞下去。」

政治「小動作」
他還承認,作為市長會與政府高層發生分歧,例如中央和地方誰應該為維護管理防空洞等戰時設施負責。他抱怨上層有一些「政治小動作」,而在戰爭時期,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儘管如此,克利奇科認為,不應該在目前烏克蘭「為生存而掙扎」的時刻,陷入本國政治陣營之間的鬥爭。被問到他個人的政治抱負,曾經有意競選烏克蘭總統,現為反對黨「烏克蘭爭取改革民主同盟」領導人的克裡奇科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談論這個問題,是「不明智」的。

他還強調,烏克蘭的戰後重建,「不僅僅涉及到被毀壞的房屋和橋梁,還包括司法、行政和政治的改革」。他認為在戰爭結束後,必須盡快落實有關改革,「因為這個機遇可能轉瞬即逝」。

*名記者爆料俄烏軍頭秘密和談 澤倫斯基被告知:有沒有你,都會繼續談

阿拉伯獨立媒體Al Mayadeen英文網報導,美國獨立記者赫希(Seymour Hersh)確信俄羅斯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和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iy Zaluzhnyi)正在進行和談。

雙方磋商條件包括俄國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前提是北約不得在烏國境內部署部隊和非防禦性武器,而克里米亞和四個被占領區的潛在安全問題也在討論之中。

四個被占領區分別為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次克(Donetsk)、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松(Kherson)。

根據赫希,俄烏一致認同持續戰爭有悖邏輯,而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也會同意在和談之後根據軍隊駐紮地點確立邊境。

赫希稱拜登政府對此表達強烈反對,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仍是「變數」。赫希援引參與和談的美國官員表示澤倫斯基被告知:「這是兩軍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有沒有你,和談都會持續進行下去。」

赫希曾獲得普立茲獎,今年初爆料美國政府參與2022年9月被炸毀的北溪天然氣管道事件。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