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00817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新增2例境外移入/菲國移入加1 7月來第23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兩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境外移入,分別為三十多歲女性從澳洲、四十多歲男性從菲律賓返台,後者是七月以來從菲國移入的第二十三例確診病例。另外,日前從台灣飛往馬來西亞確診的男性,其台籍配偶經採檢為陰性,在台灣或馬來西亞感染的可能性均不排除。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女性個案於二月至澳洲工作,八月六日起出現流鼻水、鼻塞及咳嗽等症狀,十四日返台,在機場主動告知曾有疑似症狀,採檢送集中檢疫所,結果確診。現已掌握接觸者五十五人,其中四十一人為同班機前後兩排乘客,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同班機機組員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40多歲男 從菲返台前味覺喪失
至於新增男性個案,莊人祥指出,二月至菲律賓工作,八月八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頭痛及咳嗽加劇並味覺喪失,曾自行服藥未就醫,十三日腹瀉,十四日返台,入境時主動告知有疑似症狀,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當晚發燒、呼吸喘送醫住院,結果確診。同班機前後兩排乘客十五人均通知居家隔離,機組員需自主健康管理。

國內累計484例 境外高達392例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累計四百八十四例確診,其中境外移入累計達三百九十二例,五十五例本土病例及三十六例敦睦艦隊,另一例待釐清。

至於日前一位從台灣飛往馬來西亞的旅客確診,被馬國列為台灣移入病例。莊人祥昨說明,該案為馬來西亞籍男性,今年二月入境台灣,在台無工作,八月二日出境到香港轉機再飛往馬國,在馬國入境採檢鼻咽、咽喉拭子呈陰性,到指定飯店隔離檢疫,第十三天採檢確診,迄今無症狀。

飛馬國男確診 在台太太採檢陰性
莊人祥指出,該男子的太太是台灣人,在台期間與家人同住,親密接觸者計五人,太太接觸最密切,但採檢已確認陰性,其餘四人今日採檢。將透過手機紀錄追查其在台活動軌跡,但從採檢情形來看,不太可能傳染給台灣人,在馬來西亞或在台灣被感染都有可能。

恐有無症狀感染者 國人防疫不可少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該名個案在隔離期間確診,而隔離期接觸的人都相對單純,研判在馬來西亞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在台灣感染機會較高,台灣不能排除存在無症狀、或症狀輕微而未就醫的感染者,國人仍須保持防疫警覺。

65.jpg (376×800)

*疫後就醫回溫 7月仍年減8%

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就醫量較去年同期大減一五五六萬件,下降八.一%,原本醫界曾擔心疫情穩定後會出現「報復性就醫」,但衛福部最新統計,七月就醫量仍持續下降、初估年減八%,一至六月死亡人數卻不增反減、下降一.四九%。健保署分析,就醫量減少未造成死亡增加,代表過去就醫行為需要探討,若能回歸合理診量、拉高醫療點值,或有助改善血汗醫護。

就醫減死亡未增 顯示就醫需求應檢討
今年疫情爆發後,醫院一至六月就醫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八.一%,急診降十六.一%最多,住院、門診也分別降八.六%、七.九%。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洪子仁說明,七月大醫院就醫量已近去年同期,現在觀察手術恢復件數較明顯,以心臟科成長最多,不少先前推遲的心導管都來做了,可能也與習慣在農曆鬼月前完成手術有關。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詹前俊指出,以小兒科來說,大醫院門診量仍較以往少,診所更難見回升,研判民眾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使今年流感、腸病毒疫情持續低點,但診所營運人事成本未減,仍建議回歸制度面,希望健保給付更合理。

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指出,看起來就醫行為沒有大規模反撲現象,且上半年就醫量減少,死亡人數八萬六二五二人,反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四九%,顯示就醫量減少並未造成更多人死亡,過去真實就醫需求應該討論。

若能回歸合理診量 有助改善血汗醫護
李伯璋認為,就醫量減少、死亡率未增加,醫師診療勞動量卻可減少,顯示醫院可讓醫療量回歸合理,點值上升。例如今年第二季牙醫、西醫基層與醫院部門平均點值都突破一元,創三年新高,應合理回饋醫護,籲民眾找固定家庭醫師,落實分級醫療。

63.jpg (800×717)

*上半年就醫大減 健檢更是慘

若未能及早發現 國外專家預警疫情後恐現「癌症海嘯」
今年上半年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就醫件數大減超過千萬件,醫院健檢更是慘兮兮,有的醫院甚至較去年同期大減三、四成,如今醫院健檢雖逐漸回溫,但衛福部國健署提供的癌症篩檢使用人數也下降一至兩成,國外有專家擔心疫情過後恐出現「癌症海嘯」,國內也有醫師呼籲,政府要注意相關問題。

大減近4成 解封後才回穩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今年三、四、五月的健檢量下降不少,最慘時連過去的一半都不到,但六月七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解封後,民眾陸續來預約,現在已排到十二月底。

同時身為大腸癌、乳癌、口腔癌篩檢監測中心主持人的邱瀚模憂心的是,國健署癌篩服務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一至兩成,尤其是口腔癌降幅最多,研判是因民眾避免到耳鼻喉科,醫師可能也擔心感染風險,降低請病人張口檢查的意願。

延遲篩檢 發現恐已中晚期
邱瀚模指出,國外已有專家預警疫情過後恐出現「癌症海嘯」,本來透過癌篩可早期揪出來治療的人,現在因疫情避免到醫院,但延遲篩檢很可能發現時已是中晚期,療效將大受影響,政府應重視相關議題。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說,以該院為例,六、七月國健署提供的四癌篩檢比率漸有上升,甚至較去年同期增加三%,健檢也從原本下降三、四成逐漸回溫,八月較去年同期甚至增加三至五%,可能有些民眾擔心秋冬第二波疫情,把握時機進行選擇性醫療。

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陳肇文也提到,今年二至五月堪稱健檢谷底,但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六、七月確實回到今年初的水準,但後續恐須視疫情變化而定。

*就醫量少、死亡率卻下降…醫改團體:強化落實分級醫療

台灣就醫量過去幾乎年年成長,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出現就醫件數大減,但死亡人數不增反減。衛福部健保署認為,就醫量減少並未造成死亡增加,代表過去就醫行為需要探討真實需求。民團指出,此現象或許反映出以往不少民眾是「想要看病」非「必要看病」,呼籲政府把握機會強化分級醫療。

醫勞盟理事長儲寧瑋表示,疫情期間民眾就醫量大減,印證過去該盟所提,台灣人民看病分成「想要看」與「必要看」,在疫情期間,「想要看病」會減少很多,這種「想要看」本來就不太會影響到死亡人數,「必要看」的人仍會去就醫,因此死亡人數未增加。

不過,儲寧瑋也提到,國人健康狀況不是單從死亡人數看,因為有些人生病了,卻出於害怕不敢去醫院,雖然不會致死,但會造成疾病惡化。然而,現在確實是討論相關議題的好契機,有真正就醫需求的人再跑醫院,政府要把握這次機會,強化民眾落實分級醫療。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監事長謝武吉直言,此次疫情根本是健保醫療行為的照妖鏡,從就醫件數大減來看,顯示部分醫療行為是不必要的,未必是民眾本身的問題,也可能是醫病資訊不對等,造成接受未必需要的檢驗、檢查,甚至療程。

謝武吉指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民眾就醫行為下降、死亡人數也下降,不必要醫療行為減少,可能也是影響原因之一,建議健保署好好研究此次疫情期間的就醫行為,分析民眾減少到醫療院所的原因,相信對於落實分級醫療的政策將有大幅助益。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朱益宏曾經分析,就醫減少也可能與有些疾病不具緊急性可延遲手術,以及民眾做好防護措施、不生病了等因素有關,也非先前就醫都是浪費。

*防疫成功 賴清德:提升人民對國家認同

台圓文教基金會16日在台中市舉行年會暨午餐會,邀請副總統賴清德演講「台灣防疫後的計畫及未來展望」。賴清德表示,台灣防疫成功,歸功於總統蔡英文超前部署、SARS防疫經驗打下基礎、社會安全制度的落實及立法院與行政院充分合作,並讓人民對國家認同度大為提高,如果要問世界最強的國家是哪一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談到公共衛生,很多人認為是台灣。

讚台灣公衛 世界最強
賴清德說,台灣防疫成功是因為總統超前部署、制敵機先,包括迅速採取境外管制;另外,SARS當時對醫護衝擊很大,行政單位將疾病管制局升格為疾病管制署,在全台131家醫院增設隔離病房,並修法成立疫情指揮中心,政府可以徵用防疫物資。

賴清德表示,第3大原因是建立社會安全制度,99%國人加入健保,且民政、警政、社政系統緊密合作;第4項原因是立法院與行政院充分合作,讓防疫、紓困預算盡快通過。

賴清德強調,健保署長李伯璋昨在自由時報投書提到,疫情期間民眾減少看病,今年1~6月整體門診量減少1556萬人次,死亡人數8萬6252人,較去年同期8萬7553人相較減少,亦即沒有因為民眾減少就醫而增加死亡人數,台灣防疫成功讓人民對國家認同度大為提高,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如果要問世界最強的國家是哪一國?談到公共衛生,很多人認為是台灣。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境外移入添2例 自澳洲菲律賓返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國內新增2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確診,分別是從澳洲和菲律賓返台的國人。另針對上周五馬來西亞公布一名馬籍男子自台返馬後確診,我疫調發現該男2月入境來台至本月2日出境,密切接觸者有5人,其中台籍妻子採檢結果昨出爐為陰性,另4家人預計今採檢,此案是在台灣或馬國被感染都不能排除。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已與馬籍確診男子在台親屬聯絡上,得知個案在台期間與家人同住,妻子是台灣人,核酸檢驗或血清抗體採檢結果都是陰性,另4家人預計今採檢。已知個案多在北部活動,在台主要是探親、沒有工作,將透過個案手機了解活動範圍與軌跡。
莊人祥說,由於個案在檢疫期滿前才驗出陽性,在台灣或馬國被感染都不能排除。至於是否會對台造成社區傳播風險,莊認為因個案本月2日在馬驗第一次陰性,此前不太可能傳給國人,是否有國人傳給他要再追查。
昨新增確診的第483例為30多歲女性,2月至澳洲工作,8月6日起陸續流鼻水、鼻塞及咳嗽,上周五自澳洲返台在機場採檢,昨確診;第484例為40多歲男性,2月至菲律賓工作,8月8日起陸續咳嗽、發燒、頭痛、味覺喪失、腹瀉,上周五自菲返台,機場採檢後送集中檢疫所,當晚出現症狀送醫,昨確診。

NQLRWPFZ52FO56RSNX5D7ZDXAI.jpg (760×245)

DERWYXFZ7X6PMMOD57QXODETCQ.jpg (760×386)

(蘋果日報)
--
台灣篇

*在台待了半年 大馬男歸國確診

昨新增兩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卅多歲女性及四十多歲男性,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數達到四百八十四例。另值得注意,日前馬來西亞通報一名自台灣返回馬來西亞後確診之大馬籍男性,因他二月即入境台灣待到八月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不排除他在台灣被感染。

指揮中心已掌握該大馬籍男性在台期間的五名密切接觸者,其妻子血清抗體及病毒核酸檢查皆陰性,另四人待驗,其他接觸者尚在透過手機定位協尋中。

莊人祥表示,該大馬籍男性於二月入境台灣,八月二日出境,入境馬來西亞,機場採檢為陰性,搭乘巴士到指定飯店檢疫,隔離到第十三天,第二次採檢才發現陽性。依照發病時程推估,該個案不太可能傳染給台灣人,至於他被感染的地點,不排除在台灣,台灣和馬來西亞都有可能。

至於昨天新增的個案,卅多歲女性今年二月至澳洲工作,八月六日起出現流鼻水、鼻塞及咳嗽等症狀,十四日自澳洲返台,入境時主動告知曾有疑似症狀,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十六日確診。

四十多歲男性今年二月至菲工作,八月八日咳嗽,十二日發燒、頭痛、咳嗽加劇、味覺喪失,十三日腹瀉,十四日自菲律賓返台。他在當地只有自行服藥而未就醫,返台於機場採檢,入住集中檢疫所當晚就發燒且喘,經安排收治住院,十六日確診。

莊人祥表示,上述兩人同機旅客共五十六人須居家隔離。雖然所有乘客在機上均戴口罩,但因未受過感染管控訓練,坐在確診個案前後兩排者仍須居家隔離,不過,現在所有回國旅客本來就要居家隔離十四天,對旅客來說並無實質影響。

莊人祥說,澳洲有兩萬三千例確診,其中一萬六千五百多例在維多利亞,這名女性也是自維多利亞返台,目前澳洲疫情雖趨緩,每天還是有三百例左右。至於菲律賓已有十五萬八千人確診,疫情還在高峰。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建議,前往國外工作,如與人接觸,最好盡量戴口罩,雖然之前美東曾經發生亞裔人戴口罩受到辱罵的歧視事件,但是「為了保命,還是要戴」。

中國篇

*陸首支新冠疫苗 獲專利授權

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指出,由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團隊及藥廠康希諾生物聯合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Ad5-nCoV ),已被大陸官方授予專利權,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新冠肺炎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三月十八日申請,於八月十一日獲得授權。

據人民日報報導,該疫苗的申請名稱為「一種以人複製缺陷腺病毒為載體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就是之前陳薇團隊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疫苗)。

該疫苗對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效果,此外,該疫苗製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

央視先前報導,陳薇一月廿六日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趕往武漢,圍繞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進行研究。疫苗則在三月十六日研製完成,並獲准正式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獲得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疫苗。

據報導,接受第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的一○八名志願者,已在四月十日全部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健康狀況良好。隨即在四月十二日展開第二期臨床試驗,接受接種者增至五○八人,被視為全球唯一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疫苗。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昨表示,俄羅斯病死率低,在百分之一點七,其中一些技術和戰略值得學習,而且他注意到近期消息,俄羅斯疫苗的研發進展速度很快,他說,中俄有計畫共同開展疫苗臨床試驗。

(聯合報)
--
台灣篇

*主計長:多數產業已回溫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再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1.56%,工商界也呼籲加碼紓困,但主計長朱澤民昨(16)日表示,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相較去年還成長2%,明年展望更逾3%,且台股表現不錯,反映多數產業已逐漸回溫,針對個別產業狀況,會視實際狀況來協助。

國內疫情緩解,但國外疫情仍熾、邊境持續嚴管,導致來台旅客數持續低迷,外銷產業盼不到冬雪溶解。主計總處上周五(14日)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再度下修至1.56%,較5月的預測降低0.11個百分點,工商界也因此呼籲加碼紓困、儘速通過紓困3.0預算。

不過,朱澤民表示,朝野都很重視紓困3.0特別預算,雖然根據特別條例規定,現在就可先行動支,但基於尊重國會,仍希望立法院能儘速討論、審議紓困3.0預算。

他說,至於工商界的需求是否足夠,會根據實際狀況衡量。

國際篇

*唾液篩檢新冠肺炎 FDA批准

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唾液篩檢新冠肺炎的採檢方法,在先提供美國職籃聯盟(NBA)球員與職員試用後,15日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這項唾液採檢法名為「SalivaDirect」,無須使用拭子或採檢裝置,只要採集疑似感染者的唾液即可,且價格低廉、使用較為簡單、較不具侵入性,無須抽取核酸,且可使用多種現成的試劑。這是FDA批准的第五項新冠肺炎唾液採檢法。

SalivaDirect每項採樣的原料成本不到5美元,能在不到三小時內檢測出90件採樣結果。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葛魯保(Nathan Grubaugh)說:「我們簡化了採檢方式,因此試劑費用不高,實驗室預計每個樣本只會收費約10美元。」

FDA局長哈恩(Stephen Hahn)表示,從效率以及不受重要器材短缺的影響來看,SalivaDirect都是「具有開創性」的檢測。耶魯大學表示,6月間與NBA展開合作之後,即以此種方式檢測無症狀的球員、教練和隊職員。

*IATA:航空客運 四年後復原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在今年復甦趨緩下,全球航空業客運量將比去年減少55%,減幅比4月時預測的46%還大,同時預估運輸量須等到2024年才會重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準,較先前預估的時間點晚了一年。

IATA預期,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將銳減55%,減幅超過4月預估的46%。IATA理事長迪朱尼艾克上月說:「緩慢的改善速度告訴我們,復甦將比原估時間晚一年。」

前景日漸黯淡反映出企業在財務壓力下減少商務旅行、就業疑慮導致消費者信心疲弱,以及美國和部分開發中經濟體控制疫情的速度緩慢。迪朱尼艾克說:「若我們在控制病毒或研發疫苗上受挫,重返至疫情前水準的最新預期將進一步下降」。

隨著多數國家實施旅遊限制以抑制疫情擴散,6月的客運量(以乘客總飛行距離來衡量)較去年同期大減86.5%,5月也暴跌91%;衡量乘客座滿程度的承載率為57.6%,創歷來6月最低。

IATA表示,重拾信心對航空旅遊需求復甦至關重要。前景不明使得企業開始刪減國外出差預算、增加線上會議使用頻率、國際旅遊管制持續,以及疫情疑慮揮之不去等因素,在在弱化了當前企業信心和航空旅遊之間的關係。此外,消費者信心仍接近歷史新低,反映民眾憂心失業率上升及當局的紓困會否在未來幾個月持續下去。

IATA表示,持續下滑的需求將導致航空業今年虧損843億美元,營業額預估將劇減50%或相當於4,190億美元,元月至7月取消的航班數達750萬個班次。IATA代表全球約290家航空公司,占全球航空運輸的82%。

IATA在4月指出,2020年國內外乘客需求將銳減54%,主要歸咎於整體經濟發展以及旅遊限制。光是第2季經濟活動減緩,將導致本季乘客需求下滑8%。此外,旅遊限制將加劇經濟衰退對旅遊需求的衝擊,全球航班數在4月初銳減80%,第一階段鬆綁旅遊限制將使美國市場本季初需求回升,但國際市場的需求將更緩慢回升,因為各國政府似乎繼續維持旅遊管制。

photo.php (599×387)

*東京商辦冷 閒置店面大增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撼動東京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共享商辦空間增加,餐飲業者則不斷歇業。在都中心的澀谷區,餐飲業不動產的空置數量已增加了一倍,同時隨著民眾逐漸不在公司總部辦公室工作,共享辦公室的租賃空間也增加。

經營餐飲店面租賃網站的Synchro Food表示,澀谷6月新增147個可租賃的店面,數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同屬都心的新宿區和港區,可租賃餐飲店面數量也年增50%,7、8月也出現類似趨勢。

不只是餐飲店面,傳統的商辦不動產也在苦尋新租戶。根據三幸不動產,東京都心五區7月平均辦公室空置率為1.2%,高於去年12月的0.9%。在許多IT新創公司承租辦公室的澀谷,空置率達到1.9%,高於東京都中心的平均。

同時,由於許多企業逐漸要求員工在家工作,但東京的住家空間大多不夠寬敞,因此許多民眾改租共享辦公室工作。

飛鏢酒吧業者Bagus從7月起和共享辦公室業者Iioffice合作,把兩間酒吧改造為共享商辦空間。Iioffice社長龍崎宏說:「擁有空置房產的屋主,和想在家以外地方工作的辦公室員工,都對共享辦公室有需求。」該公司計劃未來三個月新設70處共享商辦空間。

雖然這些變化對一些部門帶來負面影響,但也促成一些新產業崛起。餐飲店面租賃業者Tempo創新公司說,4、5月許多食物外送公司都承租了原為餐廳的店面。主管志村洋平說:「如果疫情持續下去,我們預期來自食物外送服務的租賃需求將增加。」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