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90822

大雪山上 挖到海岸植物化石

東方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李慶堯在大雪山林道,發現罕見的棕櫚科植物化石;海岸植物竟在山區出現,研判為造山運動被擠上高山,約四千萬年前形成。


李慶堯說,一般棕櫚科植物生長在海邊,過去曾在新竹縣尖石鄉、台南縣新化鎮低海拔區發現過相關化石,在台中縣大雪山兩千三百公尺的中高海拔發現,應是「挖到寶」。

台灣石頭學會最近在豐原市藝文館辦植物化石特展,李慶堯將採集到的特殊化石提供展覽,最特別的就是他發現的「似沙巴櫚屬未定名種」棕櫚科植物化石。

李慶堯說,他在大雪山林道發現六處棕櫚科植物葉片印痕化石,至少有三種不同型態種類,他採集其中一處,建議相關單位列為重要觀光資源保護。

他說大雪山植物化石地層屬「漸新世白冷層」,以頁岩、泥頁岩與砂岩為主,含多量炭質物、樹葉化石,偶可見貝類化石。

(聯合報)
--
大雪山 發現最古老棕櫚科植物化石

東方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李慶堯在大雪山中高海拔處,首次發現台灣歷史最久(四千萬年前)的「似沙巴櫚屬未定名種」棕櫚科植物化石,熱帶植物出現在高山,驗證三百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才形成台灣島。

台灣島3百萬年前形成

李慶堯專門研究台灣中新世紀植物群化石,台灣石頭學會八月舉辦植物化石特展,他提供十餘年來採集研究化石的成果,其中最特別的是「似沙巴櫚屬未定名種」棕櫚科植物化石,部分是化石實體,最完整的展品是拓模複製的棕櫚葉化石(保護化石完整性不採集)。

李慶堯指出,過去文獻在新竹尖石、台南新化低海拔區曾發現「似沙巴櫚屬未定名種」棕櫚科植物化石,但在中高海拔係首度發現,大雪山林道海拔二千三百公尺處的路旁,肉眼就可以看到六處這種化石。

大雪山植物化石地層屬於「漸新世白冷層」,年代約四千萬年前,岩層主要由頁岩、泥頁岩與砂岩組成,含多量炭質物、樹葉化石,偶爾可見貝類化石,顯示堆積時為熱帶或亞熱帶洪泛沖積平原、河口至三角洲一帶的淺海沉積環境。

李慶堯表示,大雪山林道發現的棕櫚科植物葉片印痕化石已鑑定出三種不同形態的種類,會認定為「似沙巴櫚屬」,係因葉柄有尖形特徵,如何定種尚有待研究。

這些棕櫚科植物原生長在海邊,因為造山運動被擠上高山,顯示大雪山曾有台灣最古老植物化石等豐富地質資料,建議東勢林管處列為重要觀光資源保護及導覽。

(自由時報)
--
秋刀魚豐收 饕客可換口味

全台養殖石斑損失近九成,連帶影響市場供應,目前上漲將近三成。市場人士與漁業官員表示,今年的秋刀魚大豐收,建議消費者多多選購。如果饕客一定要尋找口感類似的漁產品,可以考慮鱸魚。

台北漁產公司總經理陳清華表示,水產品可以冰存、替代性也較高,因此價格波動不會非常劇烈,與一點風吹草動就大漲大跌的蔬菜不同。以石斑來說,風災前每公斤批發價約為兩百元,現在是兩百五十到兩百六十元,上漲將近三成。

漁業署官員表示,建議消費者多多選購未受災情影響的遠洋魚種,尤其主產地在北太平洋的秋刀魚今年大豐收,目前回港的漁獲量已經突破兩萬公噸,預估今年產季總共可以累積五萬噸至六萬噸。

連 鎖餐廳海霸王先前才強力促銷龍膽石斑,沒想到就遇上大水災。餐廳表示,所幸找到沒有受災的養殖戶,所以還可以繼續維持特賣。至於一般青斑,則要看每天北市 批發市場的供貨狀況。業者也建議,消費者如果買不到石斑,也可考慮跟石斑是遠親關係的鱸魚,同樣也是適合清蒸的魚種。

(聯合報)
--
捷運蘆洲線 延明年9月通車

台北捷運蘆洲支線原訂明年2月農曆春節前通車,但受捷運柵湖線系統檢測凸槌影響,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日前回覆台北縣交通局公函「以99年9月完工通車為目標」,等於宣告蘆洲支線通車再往後延。

三重市長李乾龍說,捷運蘆洲支線通車是三重、蘆洲市近55萬人口最盼望的事,經地方首長和民代積極爭取,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官員曾口頭答應,讓蘆洲支線提前在明年農曆春節前通車,但捷運柵湖線頻頻出包,系統檢測變得重要且嚴謹,蘆洲支線提前通車美夢可能落空。

蘆洲市長李翁月娥也說,蘆洲支線蓋了8年,大家都希望早點通車,但她最近得到比較肯定的訊息是明年9月通車,讓沿線居民希望早日通車的夢想破滅。

縣政府交通局長林重昌說,交通局會在捷運通車前,做好車站附近站牌遷移、公車路線設計、停車空間規畫和綠美化等前置作業,交通局日前去函捷運局詢問完工期程,對方回覆「以明年9月完工通車為目標」。

捷運局規畫蘆洲支線於台北大橋下方與新莊線分叉,屬地下高運量捷運系統,東起台北大橋西北側三重市三和路一段與環河北路交叉口,沿三重市三和路、蘆洲市中山一路轉三民路,至環河路前沿水湳溝迴轉,於蘆洲抽水站附近跨越水湳溝抵達蘆洲機廠,全長6.4公里。

這條路線有三重國小、三和國中、徐匯中學、三民高中、蘆洲站等5站及6公頃的蘆洲機廠,沿線潛盾隧道長約9243公尺,另設置線型公園一處長約800公尺。

(聯合報)
--
「上」「大」「人」 最初最美的書寫/蔣勳

漢字書法的練習,大概在許多華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為例,童年時期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處的時光,除了遊玩嬉戲,竟然有一大部分時間是圍坐在同一張桌子寫毛筆字。

寫毛筆字從幾歲開始?回想起來不十分清楚了。好像從懂事之初,三、四歲開始,就正襟危坐,開始練字了。

「上」、「大」、「人」,一些簡單的漢字,用雙鉤紅線描摹在九宮格的練習簿上。我小小的手,筆還拿不穩。父親端來一把高凳,坐在我後面,用他的手握著我的手。

我記憶很深,父親很大的手掌包覆著我小小的手。毛筆筆鋒,事實上是在父親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動。我看著毛筆的黑墨,一點一滴,一筆一畫,慢慢滲透填滿紅色雙鉤圍成的輪廓。

父親的手非常有力氣,非常穩定。

我偷偷感覺著父親手掌心的溫度,感覺著父親在我腦後均勻平穩的呼吸。好像我最初書法課最深的記憶,並不只是寫字,而是與父親如此親近的身體接觸。

一直有一個紅線框成的界限存在,垂直與水平紅線平均分割的九宮格,紅色細線圍成的字的輪廓。紅色像一種「界限」,我手中毛筆的黑墨不能隨興逾越紅線輪廓的範圍,九宮格使我學習「界限」、「紀律」、「規矩」。

童年的書寫,是最早對「規矩」的學習。「規」是曲線,「矩」是直線;「規」是圓,「矩」是方。

大概只有漢字的書寫學習裡,包含了一生做人處事漫長的「規矩」的學習吧!

學習直線的耿直,也學習曲線的婉轉;學習「方」的端正,也學習「圓」的包容。東方亞洲文化的核心價值,其實一直在漢字的書寫中。

最早的漢字書寫學習,通常都包含著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著筆,在紙上,一筆一畫,寫自己的名字。彷彿在寫自己一生的命運,凝神屏息,不敢有一點大意。一筆寫壞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惱不已。

我不知道為什麼「蔣」這個字上面有「艸」?父親說「蔣」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艸」。

「勳」的筆畫繁雜,我很羨慕別人姓名字畫少、字畫簡單。當時有個廣播名人叫「丁一」,我羨慕了很久。

羨慕別人名字的筆畫少,自己寫「勳」的時候就特別不耐煩,上面寫成了「動」,下面四點就忘了寫。老師發卷子,常常笑著指我「蔣動」。

老師說:那四點是「火」,沒有那四點,怎麼「動」起來。

我記得了,那四點是「火」,以後沒有再忘了寫,但是「勳」寫得特別大。在格子裡寫的時候,常常覺得寫不下去,筆畫要滿出來了,那四點就點到格子外去了。

長大以後寫晉人的〈爨寶子〉,原來西南地方還有姓「爨」的,真是慶幸自己只是忘了四點「火」。如果姓「爨」,肯定連「火」帶「大」帶「林」一起忘了寫。

寫〈爨寶子碑〉寫久了,很佩服書寫的人,「爨」筆畫這麼多,不覺得大,不覺得繁雜;「子」筆畫這麼少,這麼簡單,也不覺得空疏。兩個筆畫差這麼多的字,並放在一起,都占一個方格,都飽滿,都有一種存在的自信。

名 字的漢字書寫,使學齡的兒童學習了「不可抖」的慎重,學習了「不可歪」的端正,學習了自己做為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那時候忽然想起名字叫「丁一」的 人,不知道他在兒時書寫自己的名字,是否也有困擾,因為少到只有一根線,那是多麼困難的書寫;少到只有一根線,沒有可以遺忘的筆畫。

長大以後寫書法,最不敢寫的字是「上」、「大」、「人」。因為筆畫簡單,不能有一點苟且,要從頭慎重端正到底。

現在知道書法最難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簡單、安靜、素樸,極簡到回來安分做「一」,是漢字書法美學最深的領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兒童時書寫名字的慎重端正,一絲不苟。

隨著年齡增長,隨著簽寫自己的名字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熟練,線條熟極而流滑。別人看到讚美說:你的簽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來距離兒童最初書寫的謹慎、謙虛、端正,已經太遠了。

父親一直不鼓勵我寫「行」寫「草」,強調應該先打好「唐楷」基礎。我覺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寫端正的柳公權〈玄祕塔〉,我看到還是肅然起敬。

也許父親堅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書寫自己名字時的慎重吧!

簽名簽得太多,簽得太流熟,其實是會心虛的。每次簽名流熟到了自己心虛的時候,回家就想靜坐,從水注裡舀一小勺水,看水在赭紅硯石上滋潤散開,離開溪水很久很久的石頭彷彿忽然喚起了在河床裡的記憶,被溪水滋潤的記憶。

我開始磨墨,松煙一層一層在水中散開,最細的樹木燃燒後的微粒微塵,成為墨,成為一種透明的黑。

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靜定的呼吸的開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虛的慌張,磨掉雜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實。

我用毛筆濡墨時,那死去的動物毫毛彷彿一一復活了過來。

筆鋒觸到紙,紙的纖維也被水滲透。很長的纖維,感覺得到像最微細血脈的毛吸現象,像一片樹葉的葉脈,透著光,可以清楚知道養分的輸送到了哪裡。

那是漢字書寫嗎?或者,是我與自己相處最真實的一種儀式。

許多年來,漢字書寫,對於我,像一種修行。

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裡抄寫經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華經》一字一字寫好,像最初寫自己的名字一樣慎重端正。

這本《漢字書法之美》寫作中,使我不斷回想起父親握著我的手書寫的歲月。那些簡單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親的手握著,一起完成的最美麗的書法。

我把這本書獻在父親靈前,作為我們共同在漢字書寫裡永遠的紀念。

(聯合報)
--
銀川西郊王陵 殘留西夏風華

西元一○三八到一二二七年間,黨項民族在賀蘭山下開創擁有一百九十年歷史的西夏王朝。王朝前期與北宋、遼,後期與南宋、金三足鼎立,還有獨特的西夏文字、世界最早的木版活字印刷及冶金技術,文治武功盛極一時。

中國軍事史上,西夏也有一席之地,當年北宋由范仲淹指揮兩萬兵馬,直達賀蘭山谷,西夏以老弱殘兵引宋軍入彀進峽谷,再放出鴿群為號,一舉殲滅,是中國軍鴿 參戰史首創。然而,成吉思汗屢攻西夏未果,臨終遺言屠城,黨項終遭滅族,從此灰飛煙滅,徒留賀蘭山下巖畫與西夏王陵供後人憑弔。

賀蘭山不只是黨項族,也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羌戎、月氏、鐵勒等北方民族牧獵生息所在,從春秋戰國到西夏王朝,人們在南北兩百五十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巖石上,鑿刻周遭生活點滴,迄今發現的遺址有廿多處、逾萬幅巖畫。

最具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這裡距銀川市五十多公里,有一千多幅個體圖形的巖畫,分布在溝谷兩側綿延六百多米的山岩石壁上,一半以上是人首像,包括像是太陽神一類的神祇圖騰,其次是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及西夏文字。

西夏王陵位於銀川西郊約卅五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中段,陵區五十三平方公里,有九座帝陵、二五三座陪葬墓。目前以李元昊陵寢的第三號陵為中心,附近開發為遊覽區,興建有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等景點。

原始陵園每一座都有完整的建築群體,陵園四角築有角台,園內有鵲台、碑亭、神牆、角樓、月城、內城、陵台石像等,蒙古屠城時連燒三月全燬,如今僅存斷垣殘壁。考古人員迄今只開挖了第六號陵。

(中國時報)
--
大褲衩很情色 大陸民眾很受傷

央視新樓「大褲衩」最近又火了,火得中國人很生氣,大陸網路近日流傳一則貼文稱,央視新樓設計師庫哈斯在其新著《Content》一書裡大爆料坦言,央視新樓造型實為一組「女上男下」嘿咻體位,消息一出、眾人多年內心疑惑被「脫褲成真」。

撇開庫哈斯爆料的真假問題,這則貼文可謂「國王的新衣」央視版,一語道出大陸民眾多年疑惑,打從央視新樓設計圖呈現在眾人面前,新樓的造型即備受爭議, 「人民網」十九日的報導更直白引述稱,設計內涵象徵男女生殖崇拜:主樓(大褲衩)是女性臀部朝外趴著,北配樓(今年元宵節剛遭火祿)是與之對應的男根。

央視新樓的嘿咻感流傳已久,南京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鄭光復於○三年曾質疑指出,央視新大樓含有男女生殖器的「不良寓意」,「庫哈斯方案,是不是一對生殖 器象徵?那倒T形北配樓,是否陽具指天」,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更曾當面就教於央視一位副台長,該副台長答稱:「庫哈斯沒有這樣的意思」。

更難堪者是,這件「大褲衩」卻在打造完成後,竟硬生生地被庫哈斯給脫下來,一位大陸部落格主揶揄說,「在十幾億中國人眼前的是赤裸裸的,哎呀呀,這讓一向羞於談性的中國人,如何面對?又讓國家電視台如何在這裡安身?央視還要搬進去辦公嗎?這座建築要不要拆除?」

被外國建築設計師給耍了,大陸建築界與網友們很是憤慨,但情緒是愛恨憎羨、十分複雜,畢竟許多人對央視新樓早有意見,一位網友寫道,「任何人讀完內容後立 馬會被嚴重雷到、瞠目結舌,民族情感重者更會覺得自己被玩弄了,中國政府被涮了、中國人被耍了,吃驚的同時不免被憤怒填充得無語」。

一位網友也指出,央視「在一個充滿原始慾望的建築裡面,怎麼去完成『主旋律』的神聖使命。」

(中國時報)
--
新流感陰性 24歲學生不治

H1N1新型流感再傳出死亡病例!一名二十四歲男性大學生,發病八天後併發肺炎,經台東馬偕醫院通報為重症病例,雖然台大醫院連夜運送葉克膜至醫院搶救,仍回天乏術,於二十一日凌晨一點不治,這是國內第三起新型流感死亡病例。

未即時投藥 病情才加重

該男大學生十三日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忽冷忽熱,至診所就醫,情況未獲改善,十五日至台東基督教醫院看診。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當時醫師雖然懷疑男大學生感染了新型流感,但因快篩呈陰性反應,未即時給予「克流感」,後來症狀加劇,十八日轉送台東馬偕。

是否錯過治療先機?東基及東馬表示,依目前規定,確定為新流感病例才會給藥。學生家屬表示,醫師有清楚說明快篩仍有偽陰性的可能,但確診後,葉克膜竟拖了十一個小時才送到,為時已晚。

曾單車環島、回台東救災

這名男大學生熱心公益,在八月初曾陪著台東某教會五十多名山地部落小朋友騎車環島,因颱風提前返回台東投入救災工作,主要負責開車運送物資。

十二日男大學生隨中心人員到介達國小嘉蘭災民收容中心,不過未下車,與其有近距離接觸的中心人員,亦未有症狀。

男大學生驟逝,部落社區服務人員不捨表示,他是位稱職的部落解說員,負責又上進,靠著自己推甄上大學,念社工系是計畫畢業後返鄉服務,是部落裡很有希望的年輕人。

男大學生家中包括姪兒、姪女等五名親人均未出現不適症狀,但跟男大學生一起環島的三名親密接觸者,有二人出現流鼻涕等症狀,已就醫接受治療。

昨日新型流感重症又增加五例,除該名男大學生之外,另四例分別為十歲女性(北區)、十三歲女性(台北區)、九歲男童(東區)及一歲男童(東區)。截至目前為止,新型流感重症病例已累計至三十八例,其中二十六例已出院、四例住加護病房、五例住一般病房及三例死亡。

統計發現,新型流感重症病例年齡層分佈,以五歲至十八歲有十八例最多、佔四十七%,其次為十八歲至四十九歲有十五例、佔四十%。

林頂表示,國內新型流感重症多發生在年輕族群,呼籲年輕民眾一有不適症狀,就要趕快就醫。

六龜2救災軍人 發燒隔離

高縣六龜荖濃村傳出救災阿兵哥接連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衛生單位緊急投藥服用克流感,同時將兩名患者隔離,以防止引發群聚感染。

另外鳳山一名國中生日前疑似罹患新流感,前往高市阮綜合醫院就醫,兩天前轉送高雄長庚醫院,進入重症病房,高長通報疑似感染新流感。

醫師若懷疑染病 就要患者服藥

第三例H1N1新型流感死亡病例在做快篩檢驗時,因出現陰性反應,錯失第一投藥時間,感染科醫師表示,如果醫師高度懷疑病患臨床症狀是新型流感,快篩又出現陰性反應,保險起見,多會建議病患自費服用「克流感」。

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目前快篩試劑的敏感度只有五至六成,加上快篩試劑除了喉頭拭子採檢之外,還有鼻咽拭子採檢,很多醫師對鼻咽拭子採檢操作較不熟悉,採檢結果的敏感性可能更低,臨床症狀判斷很重要。

勿因沒健保給付就不開藥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則表示,雖然快篩呈陽性反應,健保才給付,但並未限制醫師快篩呈陰性反應就不能用「克流感」,醫師有其專業判斷力,需用就要用,不能因健保沒有給付就不開。

林頂指出,如果感染人數多到一個程度,疾管局也會考慮是否只要症狀疑似,就投予克流感。

前疾管局長、成大病理系教授蘇益仁表示,台灣僅兩千三百萬人口已有三名死亡病例,日本比台灣更早爆發疫情,一.三億人口中至今僅三人死亡,重症與死亡率明顯遠低於台灣,是拜廣泛投以克流感,有效降低重症比率。

蘇益仁認為,克流感儲備量不夠,是目前台灣防疫捉襟見肘的問題關鍵,醫界被迫省著用。事實上,疾管局長也證實,外傳有醫院擔心克流感會排擠藥費總額,拒絕向藥廠進貨。據他了解,現在大醫院大概都只備有一千人份,一旦疫情發生,最快每週只能補進貨四十人份,是很大隱憂。

林頂則表示,目前要在醫院拿到克流感並不是件困難的事,也並未發現藥費總額排擠;站在疾管局的立場,確實要控制降低克流感的抗藥性,不然到時候連唯一的武器都沒有了。

至於新型流感疫苗第二次招標,仍由國光生技得標,一劑一百九十九元,共三百五十萬劑,預訂十二月底交貨。

無快速篩檢試劑 病患被迫趴趴走

衛生署呼籲民眾有流感症狀應立即就醫,昨日卻有流感病患到健保局門診中心就醫,院方至今無流感快速篩檢試劑,只好又轉至其他醫院掛急診,經快篩試劑確認是A型流感,才取得克流感服用。

健保八月十五日開放克流感給付至明年三月,但須經快篩試劑檢驗出A型流感病毒抗原呈陽性反應時,才可獲健保給付服用克流感;快篩試劑則由健保局墊付、疾管局買單。

但快篩試劑一支要價兩百五十元到三百元以上,部分基層診所不是買不到,就是嫌太貴而縮手,如今竟然連健保局的門診中心都缺貨。

一名病患昨日因發高燒三十九度、流鼻水、全身倦怠等流感症狀到某健保門診中心就醫,醫師無奈表示,因快速篩檢試劑缺貨,無法開立克流感。

健保門診對醫界具有示範作用,卻因快篩試劑進貨太慢,延誤流感病患治療,病患趴趴走到他院就醫的過程,可能感染更多人,形成疫情管控漏洞。

健保局官員表示,台北市與高雄市共三座健保聯合門診中心,因聯合採購速度較慢,雖已緊急下單訂購快篩試劑,但尚不知何時能到貨。

(自由時報)
--
病毒再殺人 新流感狠奪第3命 快篩誤判 用藥不及 大學生發病8天亡

H1N1 新型流感(新流感)又奪一命!一名台東縣24歲的胡姓男大學生,上周四出現發燒等不適,但因新流感快速篩檢(快篩)呈陰性,未立即使用抗病毒藥物克流感, 發病8天即於昨不治身亡,成為國內第3例重症死亡病例。醫師說,快篩敏感度差,有可能因此誤判未用藥,形成防疫漏洞。

台東縣衛生局局長呂喬洋昨說,死亡的胡姓大學生,本月1日至10日曾與該縣51名原住民學童騎單車環島,13日因發燒、肌肉痠痛到診所看病,上周六再轉往台東基督教醫院,當天進行快篩,雖症狀符合類流感,卻因快篩結果呈陰性,當時未用克流感。

已染病竟驗出陰性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林頂指胡生在前天確認染新流感,但已病危。收治胡生的醫院並向台大醫院調借葉克膜體外循環系統搶救,胡生昨仍因心肺衰竭不治。
台東縣防疫人員昨已對胡生親密接觸者做快篩,5名家人都無症狀。一同環島的64人,僅3人屬密切接觸者,有症狀的2人已就醫。另胡生本月11日曾在災區協助物資運送,但未下車接觸災民,初步排除疫情在災區擴散可能性。
對胡生因快篩陰性錯過用藥黃金時間,林頂說,有可能因採檢時病人病毒量低,或採檢方法不對,導致誤判。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說,快篩敏感度約2到7成。敏感度指實際染病毒的受檢者,篩檢結果為陽性的比率。敏感度低代表染病但結果卻呈陰性。
林頂說,健保克流感給付條件須有類流感症狀且快篩結果呈陽性 ,確認是A型流感(新流感是A流感的一種),「主要不希望用藥浮濫致抗藥性,未來生病更難醫。」

建議自費服克流感
林頂強調,快篩結果若非陽性,但醫師判斷是流感,且症狀惡化,仍建議自費使用,未來也擬討論放寬用藥條件,只要臨床症狀符合類流感,即給予給付。
黃 玉成說,快篩敏感度不佳,有部分患者已感染,結果卻是陰性。該院對門診患者,若快篩是陰性,但類流感症狀典型,建議自費使用克流感,約有半數患者同意。依 克流感5天療程為例,自費患者約須付1000多元。疾管局昨公布新增4例新流感重症個案,其中1名為年僅1歲的東部男嬰,他也是國內年紀最小的重症病例, 所幸經治療昨已出院。另4人包括一名9歲男童,兩名分別為10歲及13歲的女童,病況均為穩定或已出院。

國內新流感疫情狀況
◎現況:已在國內社區流行,每周約新增9000名輕症病例
◎重症數:38例。其中3人已死,分別是39歲男子,6歲女童與昨新增的24歲男子;另25人出院、6人在一般病房,4人在加護病房
◎重症年齡:1到53歲。5到17歲佔47%,各年齡層中比率最高
◎重症性別:男25人,女13人
◎重症分布:北縣市、基隆市及宜蘭縣16人(42%)、桃竹苗3人(8%)、中區5人(13%)、東區6人(16%)、雲嘉南0人(0%)、高高屏8人(21%)

(蘋果日報)
--
病態肥胖基因 中研院找到了

身材圓滾滾,有6成是基因決定的,只要找出發胖原因,有助於未來對症治療!

中 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和其團隊,找出兩個影響台灣漢人病態性肥胖基因,並發現其中3個基因「位點」發生「變異」。簡單地說,就是嚴重肥胖者的基因 ESR1、PPARγ經排序後,在某一個位點上,是呈「A」的表現,但一般人卻是出現「G」,以至於「A」的人有較高的風險發生肥胖;這項成果將能應用在 嚴重肥胖症的風險評估及防治,且刊登在8月「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不過雖然找到肥胖基因,但潘文涵並不鼓勵民眾去做基因篩檢,因為現行市面的肥胖基因篩檢,多是找到影響歐美人的基因,無法對台灣漢人肥胖問題「對症下藥」。

潘文涵說:「ESR1和PPARγ是常見基因,4成民眾都擁有,即使兩大基因都有,但也不見得一定肥胖。」她認為,一窩蜂地基因篩檢,可能出現「偽陽性」的窮擔心結果。

潘文涵說,胖瘦有6成由基因決定,但環境因素仍然相當關鍵,運動及健康飲食才能瘦身減重、遠離疾病。

目 前醫學研究已證實,人體約有3萬多個基因,其中127個基因與人體肥胖相關,潘文涵與桃園敏盛醫院醫療副院長李威傑、長榮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陳信宏 合作,花費6年的時間,對照606位正常體重(BMI指數小於24),及514位嚴重肥胖病患(BMI指數大於39),發現ESR1、PPARγ基因的三 個位點發生變異現象,多發生在胖哥胖妹身上。

潘文涵指出,PPARγ基因會影響人體胰島素阻抗性、熱量元素代謝,及肥胖細胞分化等功能,若出現一個位點變異,肥胖風險增加約30%到40%;若有兩個位點變異,風險一下高出兩倍;若3個位點均有變異,危險性更攀升5倍以上。

(自由時報)
--
國人2肥胖基因 找到了

國 內約有10萬人是嚴重的病態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逾35。中央研究院昨宣布找到國人的兩個嚴重肥胖基因。帶因者易胖、也難減重。研究主持人、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說,運 動與飲食控制,可降低肥胖基因影響,有機會擺脫肥胖。

帶因者易胖難減重
中研院與敏盛醫院合作,對1120名國人做研究,半數是嚴重肥胖者(BMI35以上),另一半是對照組(BMI24以下)。發現ESR1與PPARγ兩個基因上的三個位置變異,與嚴重肥胖有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潘文涵說,若一個位置有變異,肥胖風險增3、4成;若2個位置變異,風險提高為2倍;3個位置均變異,危險性逾5倍。敏盛醫院副院長李威傑說,嚴重肥胖者易胖、減重難,多需手術介入。以胃繞道手術為例,可降3成體重。
潘文涵說,該研究成果除有助減重藥物研發,未來可將該基因的篩檢方法推廣至醫院,方便民眾篩檢。另外,「有肥胖家族史兒童若帶因,從小多運動,多蔬果、避免高脂食物,以免體型愈來愈胖。」

(蘋果日報)
--
老年人性情突然改變 小心血管性失智症

一名70多歲老人,原本喜歡與人聊天,但卻突然變得不愛出門,不與人交談,連簡單的燒開水也做不好,甚至連出外讀書的孫子回家多日,他還每天問:「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家人才驚覺不對勁,帶他來看醫師;經診斷後,確定是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神經科醫師孫苑庭說,老先生是由媳婦陪同就醫,經檢查發現,他的腦部血管有多處病變,應是小中風後,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這類失智症是漸進性、不可逆的認知功能障礙,最明顯會有記憶缺損、動作障礙、遲緩及憂鬱等症狀。

老先生的媳婦表示,原本家人都以為老先生是因為年紀大,關節退化,才不想出門,直到老先生連簡單的燒水等小事都無法完成,甚至還每天問孫子同樣的問題後,家人才覺得不對勁。

醫師表示,預防的方法和防範心血管疾病的方法相同,都要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在正常範圍,避免肥胖、抽菸、過量飲酒;若有心房顫動、心臟瓣膜等疾病,一定要積極治療、控制,避免發生血栓。

除了平日做好心血管的保健工作外,也要多關心周遭的親友,若發現他出現記憶力缺損、動作緩慢、思考遲鈍及憂鬱退縮等症狀時,應建議他或陪同他儘早就醫、儘早治療。

(自由時報)
--
釣客混煮雜魚湯 內有河豚 親友統統中毒

台中縣一名陳姓男子熱愛釣魚,並將釣來的數十尾小魚混雜煮湯,不料,親友食用後,紛紛出現反胃、頭皮及嘴部發麻,送醫後,才知誤食河豚中毒;醫師表示,河豚為神經性毒素,萬一誤食,可以先催吐。

童 綜合醫院急診室醫師林潮頡表示,河豚口小、腹大、無鱗,背部為淡蒼色,腹部為白色,其卵巢、肝臟及腸子帶有劇毒,部分種類的河豚甚至連魚皮、魚肉都含毒。 因河豚毒素會抑制神經細胞的鈉離子傳遞,而使神經細胞產生麻痺,一般食用後,約30分鐘就會出現中毒症狀,輕微者發麻、反胃或嘔吐,嚴重則無法走路、說 話、呼吸,甚至昏迷、死亡。

這名45歲的陳姓男子日前到大甲溪出海口釣了數十條魚,開心煮成魚湯與親友享用,不料,他和2名親友喝了幾口湯後,即出現反胃、頭皮及嘴部發麻等症狀,趕緊將湯倒掉,因隔天身體還是不適,家人才趕緊將3人送到童綜合醫院治療。

經患者描述及畫圖,研判3人應是誤食河豚中毒,還好喝的湯不多,經給氧治療,毒素代謝後,目前皆已痊癒。

林潮頡指出,目前醫學上,魚類神經性毒素還沒有解毒劑或血清等可供治療。因神經性毒素會抑制呼吸。治療時,需給氧或插管方式嚴防患者缺氧,呼吸衰竭而死亡,若民眾不小心誤食中毒,可以先催吐,以減少毒素吸收;若昏迷,則應先人工呼吸急救,再送醫。

(自由時報)
--
Google圖書館計畫 微軟雅虎亞馬遜聯手抵制

亞馬遜網路書店、微軟與雅虎等三家重量級大廠,已準備共同加入由非營利組織「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為首的「開放圖書聯盟」,要力抗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創造全球最大虛擬圖書館的計畫。

這三家公司都反對可能讓Google成為許多線上作品主要來源的法律和解案。「網際網路檔案館」創辦人卡爾說:「Google正企圖獨占圖書館體系。如果這項協議進展順利,Google將有實質的機會成為『圖書館以及唯一的圖書館』。」

微軟與雅虎已證實會共襄盛舉,不過,因為該聯盟尚未正式成立,亞馬遜網路書店拒絕發表評論。Google圖書館若成功,以販書起家的亞馬遜將首當其衝,微軟與雅虎則要擔心Google的網路流量會因此更為增加。

二 ○○二年時,Google與出版商、作家達成協議,要讓兩件指控該公司未經授權掃描書籍、侵犯版權的官司和解。Google同意支付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來 成立圖書版權登記機構,以便讓作家與出版商登記作品並獲取補償金。作家與出版商將可從這些書籍的銷售中取得七成利潤,Google保留剩下的三成。

針對這項協議的意見必須在九月四日前提出。紐約南區法官將在十月初考慮是否通過這項集體訴訟。另外,美國司法部也在對這項協議帶來的衝擊,進行反托辣斯調查。

若訴訟和解 恐徹底改變出版業生態

批評者聲稱,這項和解案會徹底改變出版業的未來,以及公眾對於人類文化遺產的接近使用。隨著九月四日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許多表態反對這項和解協議的團體與組織愈來愈多。但在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三家科技公司加入「開放圖書聯盟」情況下,預料該聯盟將更受全球矚目。

(自由時報)
--
男解便 竟撐爆腹瘤 腹主動脈大出血 死亡率逾9成

一 名年逾50歲男子用力解便時,突感腹部劇痛,且痛覺直達背部,就醫急診竟發現患有腹主動脈瘤,用力解便的行為,使腹主動脈血流增加,把這顆瘤撐爆了。醫師 說,腹主動脈瘤平日無症狀,但一旦爆裂,易引發大出血,死亡率高達9成,建議抽菸等高危險族群者,每年應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利及早發現與治療。

「像吹飽的氣球」
收治病例的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王水深說,該男子有高血壓病史,就醫前自述在家解便,用力後腹部、背部同感劇痛,送急診檢查後,才得知有腹主動脈瘤,也就是腹主動脈血管有一段異常擴大,直徑至少超過8公分,「就像吹飽的氣球」,而他用力解便,這顆瘤竟爆裂開來。

手術裝支架搶救
王水深指出,正常血管直徑約2公分,大於3公分即為腹主動脈瘤,超過5公分便需要手術,而該男子的腹主動脈瘤已逾8公分,爆裂後,造成腹腔內大出血,經緊急施行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在血管內裝入支架,才把他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追蹤至今,狀況也穩定。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說,根據香港一項研究顯示,每10萬人中有13.7人被診斷出有腹主動脈瘤,以此推算,台灣每年都會增加3000個新病例,但全台去年僅400人接受手術治療,顯示許多病患不知自己罹病。

可弓腳檢測腹部
施 俊哲表示,腹主動脈瘤若沒及時發現並治療,待病況嚴重,猝死機率高,統計指出,一旦破裂,死亡率超過9成,因此建議男逾60歲、女逾70歲,或有抽菸、有 家族史者等,每年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另民眾也可自我檢測,把腳弓起摸腹部有無球狀等異物,一旦發覺異狀,要盡速就醫。

腹主動脈瘤小檔案
病因:因動脈硬化,導致腹主動脈異常擴大,直徑超過3公分以上,即為腹主動脈瘤
症狀:無特殊症狀;平躺時可在肚臍以上、心窩以下摸到球狀凸起,腹部太用力恐破裂
死亡率:高達9成
危險因子:抽菸者患病風險是不抽菸者6倍,日抽20根菸,風險為不抽菸者的13.72倍
注意事項:男逾60歲、女逾70歲或有家族史、抽菸者建議每年做腹部超音波

(蘋果日報)
--
人造生物將誕生 製新疫苗 改造黴漿菌基因 可操縱生物 清除有毒廢物

美國頗具爭議的生物學家文特領導的研究團體宣布,將於四個月內,率先在實驗室造出人造生物,他說:「假設我們不犯任何錯誤,我想應該行得通,我們將在年底製造出第一個人造物種。」未來可望藉此協助科學家改變細菌,製造新疫苗、清除有毒廢物、設計新的抗生素等。

文特(J.Craig Venter)設立的文特研究所人員在《科學》期刊指出,他們研發出新的改變生物方法,實現了以往不可能在實驗室完成的基因改造工程,跨越了製造人造生物的一大障礙,朝人造生物問世之日向前邁進一大步。

加速建造活疫苗株
文 特帶領研究團隊利用兩種黴漿菌Mycoplasma mycoides以及Mycoplasma capricolum再加上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經過基因改造,研究團隊成功製造出Mycoplasma mycoides的新菌株。
先前科學家因欠缺基因改造這種細菌的工具,一直無法對它進行基因改造,報告稱「此技術將加速活疫苗株的建造。」

有助減緩全球暖化
文特表示,希望透過巧妙操縱生物以製造生質燃料,將碳變成較乾淨的天然氣、清除有毒廢物、隔離碳以減緩全球暖化問題。文特是基因界的先鋒,在2007年成為全球第一個公布完整個人基因組定序的人。

文特(J. Craig Venter)小檔案
出生:1946年生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學歷:加州聖地牙哥大學公共衛生學博士
成就與爭議:
1995年 成為完成革蘭氏陰性桿菌(H. influenzae)基因組定序及DNA解碼第一人。
1998年 宣布欲在3年內,破解人類基因組,業界批評他以此技術牟利。
2001年 與美衛生院科學家科林斯(Francis Collins)共同完成破解人類基因組。
2007年 公布個人基因組定序,是科學界公開完整個人DNA藍圖第一人。
2009年 宣稱將在年底前完成全球首個人造生命。

(蘋果日報)
--
百年最熱 海洋均溫飆至17℃

大自然向人類發出警訊!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統計,上月全球海洋的平均溫度高達攝氏17度,創130年來新高,是自1880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計本月溫度將更高,地球暖化加劇。

暖化又遇聖嬰現象
上 次破紀錄的海洋溫度是1998年7月,最低溫度發生於1909年12月,當時海洋平均只有15度。這次破紀錄的海水溫度改變,於北極附近最為顯著,海水溫 度比平均高出攝氏5.5度。氣象學家指出,海洋溫度上升會帶來嚴重後果,海水熱力會令珊瑚白化、死亡,同時加速北極冰層融化及增強颶風威力,威脅全球生 態。英國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大學教授威佛(Andrew Weaver)說,海水溫度上升的現象短期內不會消失,同時會影響陸地溫度。
專家解釋,此次海洋溫度飆高的原因,是全球暖化加上聖嬰現象(El Nino)。聖嬰現象近年都成為地球溫度飆高的原因,平均約4年發生一次,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持續異常變暖,使全球氣候模式改變,造成部分地區乾旱而部分地區雨量過多。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