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抽地下水 林邊1/3海面下
「終於嘗到自然反撲的苦果!」林邊鄉當年積極發展養殖,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速度居全台之冠,近十幾年遇雨必淹,讓鄉民重視超抽問題,但已難挽回下陷事實。
林邊鄉地層下陷後,走進田厝等村,部分未拆除的古厝站在路上就可摸到屋頂,新建的房子則不斷墊高地基,有的房子已墊高兩公尺以上;監委李炳南、杜善良上月到林邊勘查地層下陷,沒想到八月就爆發驚人的八八水災。
林邊、佳冬兩鄉因養殖業興盛,魚塭長期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累積已達二點八公尺;林邊鄉更有三分之一低於海平面,海水線入侵,土壤鹽化,想要轉作,卻費時耗力。
林邊鄉早期是屏東縣最負盛名的海產之鄉,「到林邊吃海產」常掛在消費者嘴上。
餐飲業帶動養殖業,環保人士雖一再警告,但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利誘下,環保人士呼聲有如狗吠火車,這幾年魚塭數量逐年減少,雖發現地層下陷因而減緩,但每年仍以二到三公分速度下陷。
養殖造成地層下陷,不管是墊高路基,或是築堤防水,其實都有影響排水的副作用,造成水災積水難退。
清泥臭翻天 林邊評估不撤村
十九天了,屏東縣林邊鄉仍積水待清,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上午要求環保署和衛生署評估,「如有必要,居民可能要暫時搬出」、「儘快一次處理乾淨」;晚間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表示,評估後認為沒有必要。
林邊大部分村落積水已退,卻因下水道被淤泥嚴重堵塞,只要下場大雨,淹水危機隨時重現。林邊鄉民楊正成說,積水不退的元凶,是林邊溪的淤泥。積水、爛泥外,最難受的是死豬、死雞鴨的惡臭,加上排水溝異味,「被臭昏了」陳姓鄉民說。
「只要交通管制就好,沒必要撤離。」陳振川說,林邊清理廿九日由廠商接手,預估七天內可將地下涵管淤泥清乾淨。清淤需交通管制,不會對居民造成困擾,不需要撤離。
陳振川表示,今天將派志工逐家訪問,了解淤泥影響民眾狀況,若判斷衛生條件不理想,將徵詢居民意願,若願暫時離家,會適當處理。
若無進展 新開 擬停止挖遺體
國軍昨天在六龜鄉新發部落挖出兩具屍體,累計5具,而鄰近的新開部落還有24名罹難者深埋土石堆下。
同
屬新發村的新發部落與新開部落,中間隔著荖濃溪。昨天上午,陸軍裝甲564旅用怪手在新開部落挖到一具怪手,當地民眾指出,這部怪手是當地居民簡文乙所
有,八八颱風當天,簡文乙原來開著怪手幫村內築堤,後來發現自家遭雨水侵入,他開怪手回家打造土堤,隨後土石流鋪天蓋地而來,簡文乙一家5口,連同怪手都
消失。昨天挖出了怪手,但沒找到遺體。
國軍昨天在新發部落,經罹難者家屬指認住宅位置後,挖出劉姓母子遺體,外觀完好,家屬立即指認出。到昨天,新發部落6罹難者中,只剩下一邱姓老先生尚未尋獲。
新開部落尋屍開挖工作並不順利,家屬們不怪國軍挖掘不力,反而更體恤弟兄們辛勞,前天成立「新開部落自救重建會」,昨天下午召開臨時會,決定在27及28號兩天,請國軍取消新開部落的全面性開挖,改由家屬來指認定點開挖。
「今
明兩天的定點開挖動作,若再沒有進展,可能決定不再浪費社會資源開挖!」家屬們紛表示,開挖的國軍弟兄雖都戴上口罩及穿上防護衣,但個個穿得密不透氣,還
要在炎熱高溫下作業,揮汗如雨,令人不忍;罹難者家屬也擔憂新流感疫情因此找上抵抗力較弱的人,因兩天內若沒結果,將考慮將人力轉移為災區的重建。
萬丹鉤端螺旋體病 「疫情趨緩」
屏東縣萬丹鄉灣內村爆發鉤端螺旋體病疫情,屏東縣衛生局長康啟杰說,現階段疫情已趨緩,第一批16件送驗檢體中,有8件確定是感染鉤端螺旋體病,累計到昨天為止,萬丹鄉已有54名住院病患。
衛生局長康啟杰說,鉤端螺旋體病屬第四級法定傳染病,潛伏期約10幾天,這次萬丹民眾發病日期集中在8月20到24日,雖然現階段疫情趨緩,但仍有零星情況。萬丹鄉衛生所也發放宣傳衛教單,請民眾不要過度恐慌。
康啟杰說,疾病管制局第一批檢驗16件檢體,8件呈陽性反應,另8件雖為陰性反應,但仍將採檢做二次確認,現階段檢體尚未全數檢驗完成,疾管局已加速判別。
灣內村民說:「這幾天聽救護車來來去去的聲音,攏驚死了!」村民陳啟東11歲的兒子已經發高燒住院多天。
一戶饒姓豬農家就有兩人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饒姓豬農擔心說:「太太一直發燒,總是燒退了又發燒」。
還有村民說,醫院已經人滿為患,「發燒不曉得要去哪看病了」。衛生局疾病管制課長呂孟倫說,初期發生時因群聚感染,病患集中在屏東基督教醫院與寶建醫院,後期人越來越多,人滿為患,已請村民到署屏或國仁醫院就診。
呂孟倫表示,昨天萬丹鄉通報疫病村落已擴大範圍,除灣內村、後村、香社村外,還有崙頂村、社口村等,但都只是疑似,尚未證實是否為鉤端螺旋體病。鉤端螺旋體病大多經由皮膚傷口接觸到病源菌汙染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不會人傳人。
衛生局提醒民眾,災後清理家園要戴防水手套、穿膠鞋、做好自我防護,並勤洗手、勿生食、不要喝地下水,飲用水要煮沸3分鐘,淹水地下室的儲水池或屋頂水塔要清洗消毒,以防杜傳染病。
阿里山森鐵小修就好 建纜車接駁
八八水災災後重建會委員洪如江日前向行政院長劉兆玄建議,指阿里山森林鐵路受創甚大,如果投入經費重建,很多地段已成財務「黑洞」,不如僅修復小部分具觀光價值的路段,其餘較易崩塌的地段,以高山纜車接駁。
台
大土木系教授洪如江專研大地工程。他認為阿里山鐵路沿線的地質,很多坡地都是崩積土,非常鬆軟,只要碰上豪雨,坡地就失去支撐,垮掉是很平常的事。他說,
二萬坪車站及屏遮那路段、奮起湖段都很常崩塌,可以評估用纜車取代,僅保留小部分鐵路做為觀光。高山纜車部分,他建議仿瑞士或奧地利的作法,選幾個合適
點,做精密的地質測量,好好地做。
洪如江說,如果政府認為這是世界級的高山小火車,陸客也列為主要觀光地,政府有必要評估成立一個專家團,徹底解決某一段人力難以克服的地段。但如不好好整治,每一次在雨後就斥資修復,將是一個財務黑洞。
行政院幕僚指出,阿里山森林小火車是世界三大高山火車之一,非常具觀光價值,前次奮起湖段崩塌,就曾找農委會、交通部去勘查評估,這次阿里山是重災區,小火車鐵路斷掉不少,劉揆已指示農委會及交通部勘查、評估,提出修復對策。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說,阿里山小火車已有七、八十年歷史,是阿里山風景區很重要的一部分,要不要完全復建,牽涉地質,要從長計議。林務局已開始做地質調查,很多路段受創嚴重,也未搶通,需要較長時間重建。
洪如江表示,路段或山坡地的崩塌,如是地震造成,再發生的可能性較小,但如果是豪大雨造成,同一點再發生可能性較大。
纜車經費龐大 可能交部接手
阿里山森林鐵路受創嚴重,行政院重建會正評估小部分修復,其餘改建纜車。主管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農委會林務局認為,增加纜車雖不失為選擇,交通部次長葉匡時透露,阿里山森鐵復建可能交由交通部接手。
林務局表示,森林鐵路目前由宏都公司經營,經營權還有卅四年,依約宏都公司應提出修復計畫,但牽涉到修復責任為誰爭議,目前還由專業單位鑑定。
觀光局所屬阿里山風管處則早就想建纜車,但不是取代森林鐵道路線,而是從觸口附近拉到公田,再從公田拉到隙頂,往上蓋到奮起湖,再到森林遊樂區。全案如採BOT模式,預計得花一百億元,現在正在做評估。
寺廟吃不消 災民將遷軍營
高雄縣有三千五百餘災民安置寺廟、教會,管理及民生等問題,成為寺廟、教會負擔;行政院長劉兆玄昨裁示,月底把全部災民遷入軍營。
這些臨時的民間收容中心,數百人、上千人擠在有限空間吃喝拉撒睡實在不方便,災民雖心存感激,但對要不要遷到軍營,意見不一。
內門鄉順賢宮管委會總幹事林武彥說,安置的甲仙鄉小林村倖存災民,「他們滿身泥巴,一無所有,實在可憐」,廟方拿出宋江陣成員穿著的功夫裝,讓災民們換穿,吃住無虞。
甲仙鄉龍鳳寺收容五百多人,災民睡大通鋪,沒有個人空間與隱私。吃飯、洗澡常出現混亂場面,還好大多數是小林村災民,彼此認識,有自救會幹部管理。
龍鳳寺管理人康苗杰指出,龍鳳寺目前收容的災民、志工等五百餘人。康苗杰很實在的說,龍鳳寺是靠香客進香維持廟務運作,無法長期收容災民;不過在組合屋蓋好前,不會請災民搬出去。
小林村自救會幹部潘聰榮說,大家住在龍鳳寺感覺很叼擾寺方,到底要遷到哪兒,希望趕快有定論,讓寺方恢復正常作息。
「如果真的要把災民安置到軍營,希望政府做好配套」,住順賢宮的那瑪夏鄉民族村自治會長李昊,對政府安置到軍營持肯定態度,但強調要尊重大家意願,「一直住在順賢宮,真的不好意思」。
他認為目前的收容問題,在於很多鄉親散居在不同收容中心,無法凝聚共識,日後安置到軍營,希望能集中,意見表達與協商也較方便。
(聯合報)
--
要求暫離鄉林邊人「打死不撤」
「打死不撤!」聽到劉揆不排除撤離村民消息,林邊鄉民氣得大罵,「這個時候才在講撤離,當時黑土堆兩層樓高為什麼不說。中央官員若真要搞什麼long stay,就直接住到災區來,不要想到什麼就要災民配合,只出一張嘴很輕鬆,累的可是我們災民。」
林邊鄉受災最嚴重的光林村,目前還有九成居民遭到淤泥阻礙,雖然住家清得已差不多,但從屋內掃出來泥濘只能暫時堆置路旁,待村內道路全部暢通後,才能交由大型砂石車清運。
住家已清差不多 「真是來亂的」
當大家忙著善後時,劉揆卻釋出為加快清淤腳步、不排出撤離民眾訊息。居住光林村的黃先生氣得大罵:「真的是來亂的!」他說,一個禮拜前聽到這個消息還會考慮,現在光林村大部分家戶已清理乾淨,僅剩一成住家過幾天也能陸續到位,現在要村民撤離,會不會太晚?
光林村長陳秀香聞訊也說,光林村民大概有兩千一百多人,大家水淹超過一層樓也沒幾戶撤離,現在要大家撤,難度真的很高,加上這麼多人撤、要怎麼撤?撤到哪?問題很大。
口袋空空搬哪 「生活誰照顧」
住在隔壁的村民楊天柱炮火同樣猛烈,他說:「有錢人在颱風前已經全離開林邊,留在這裡拚命清理,現在大家全是口袋空空,要我們搬出去,生活要誰來照顧?」
越說越火大,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現在天天有國軍在鄉內各個角落消毒,大家也都會戴口罩防範疫病,而且已經有水、有電,雖然清理的進度不如預期,但真的有必要遷鄉嗎?
大夥都說:「打死不撤,除非是五花大綁把我們押出家園,如果要自己用雙腳走出去,絕不可能。」
全村與天拔「河」搶救土坂80戶
八日清晨的土坂部落,風雨中只見村民不分男、女,合力堆砂包清除河道枝幹,儘管水位已淹到腹部,大家仍死命地保護河道,不讓河水越堤,經過一番拉鋸,終獲老天爺垂憐,湍急水勢逐漸減緩,族人「搶救部落大作戰」,讓當地約七、八十戶民宅逃過一場浩劫。
雖然距離莫拉克颱風侵襲已經有一段時間,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的排灣族人,一回想起當天情景仍然心有餘悸;第七鄰鄰長岡春成說,當地四到七鄰上方有條野溪,每逢豪雨溪水就會氾濫成災。
「這邊的山、那邊的山,全垮下來了」,七日深夜雨越下越大,擔心溪水潰堤,村民整夜難閤眼,八日早上七點多,村長朱武雄緊急廣播疏散村民,岡春成則召集部落所有族人搶救河堤,男生冒險繞過山壁鋸斷阻礙河床的樹幹,女生負責堆砂包。
當時水位已經淹到肚臍眼,湍急水流一直企圖要越堤,部分路基已經被掏空,不時有落石滾下,有人失足跌倒,有人腳被劃傷,年輕人更以輪班方式,隨時監看水位,還好下午時水勢減緩,大家才鬆一口氣。
因為村民的危機意識,大家逃過一劫,但是,南迴公路柔腸寸斷,土坂村對外道路被削成大峽谷,加上斷電、斷水又斷電,持續七、八天無法對外聯絡,直到十一日才有直升機運送物資進來,十七日才有電。
水災過後,岡春成的妻子陳寶珠說,大自然很奇妙,以前就聽外婆說過:「河流以前走過的路,以後還是會找原路再回來」。
學者籲設基金協助弱勢台灣旱澇加劇原民成氣象災民
莫拉克三天累積降雨量達三千毫米,顯示全球暖化已讓台灣「旱澇交替」現象更加顯著,居住在地質敏感地區的原住民,成了最大受害者,經建會委託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所做「氣候變遷長期影響評估及因應策略」總報告,建議成立百億元「氣候變遷基金」,協助原住民等「氣象災民」。
根據原民會委託政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信木所做「九十五年台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全台近十七萬戶原住民家庭收入,九十一年到九十五年雖然成長九.九%,
但平均年收入接近五十一萬,比起全台平均一百一十萬(去年數據),足足少一半,山地鄉原住民年收入更僅四十五萬。
全台家庭平均每年有一六.六%收入(十五萬元),來自於社會保險等經常移轉收入,原住民經常移轉收入卻只有四.四%,顯示原住民家庭生活高度依賴薪資所得,台灣平均失業率八月破六%,原住民失業率卻高達八%,天然災害對原住民所得衝擊遠高於漢人。
柳中明表示,目前台灣實施的災區遷村,仍以同一縣內鄰近地區,尋找適合地點,但這做法過於狹隘,況且,要把一整村的人遷移到另一個定點,難度本來就很高(從神木村例子,就可看出),「我們希望他們遠離災區,因為在這個地區生存的確很危險」。
柳中明表示,四年前卡崔娜颶風,紐奧良地區有一百五十萬人撤離,但災後只有五十萬人回來,其餘則是由美國其他地區協助安置,其中又以德州休士頓災民安置人
數最多,台灣應在這次風災後,建立起跨縣市的「再安置計畫」,有些災民可以用化整為零方式,安置到其他縣市家庭裡面寄居,方便他們找工作。
柳中明建議,政府應在六年內,提撥百億元「氣候變遷基金」,避免氣候變遷,傷害原住民等弱勢族群。他還建議,平時應模擬風災撤離演練,落實社區動員與氣候預報,以及地方政府與部落間聯絡網。
--
風災無情,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三年花費近百億元,在全省九十六個原住民部落建置「寬頻普及服務」,但八八水災,造成四十處光纜毀壞甚至滅村情形,台灣原住民與漢人的數位落差,在這次風災中再度被拉大。
災民勞軍「情人節快樂」
一年一度七夕情人節,悄悄到來,林邊鄉民正為清理家園忙得焦頭爛額,三名舞蹈教室老師體恤進駐災區國軍辛勞,暫時放下手邊工作,自網路募集糖果、加上自製笑臉氣球,利用官兵工作之餘大放送,感謝大家幾個星期來辛勞,也祝他們情人節快樂(見圖,季志翔攝)。
一年一度七夕情人節,悄悄到來,林邊鄉民正為清理家園忙得焦頭爛額,三名舞蹈教室老師體恤進駐災區國軍辛勞,暫時放下手邊工作,自網路募集糖果、加上自製笑臉氣球,利用官兵工作之餘大放送,感謝大家幾個星期來辛勞,也祝他們情人節快樂。
活動召集人黃虹育表示,他們住家及舞蹈教室幾乎淹到一層樓高,水退了,滿屋淤泥不知道如何清除,國軍進駐後,挨家挨戶幫忙,非常有條理,經過幾天時間就已經恢復大半。
每天看著國軍弟兄埋頭苦幹,真得感受很深,有天跟一位阿兵哥聊天聊到,大夥已經三個星期沒有回家,聽到心裡非常不捨。黃虹育說,自己能回饋的不多,只能利用情人節幫他們加油打氣。
「差點忘記跟女朋友說情人節快樂」,收到糖果、氣球的阿兵哥,驚覺情人節已到,感謝舞蹈老師提醒,他們說,幫助災民恢復家園本來是應盡義務,沒有什麼大不了。也有人說,今天弟兄就是我的「情人」,跟大家一起做有意義的事,這個情人節非常難忘。
皇昌澄清未開採荖濃溪砂石
針對本報廿三日「荖濃溪洪流 沖垮大橋採砂釀禍? 水利署:不疏濬更慘」報導,皇昌營造發言人陳瓊玲表示,皇昌營造並未參與荖濃溪寶來一號橋上下游河段砂石開採,先前在寶來溫泉投資寶來迎賓溫泉飯店,也未使用荖濃溪開採砂石。
根據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去年四月公告荖濃溪寶來一號橋上下游河段河川疏濬採售分離作業土石申購得標廠商名單,二十三家獲准開採廠商當中,並無皇昌營造。
陳瓊玲表示,皇昌營造十一日公告,寶來地區設置拌合混凝土設備,係專用於寶來迎賓溫泉飯店,皇昌並未開採荖濃溪砂石,目前該度假旅館工程尚未動工,未來也不會使用當地開採砂石。
苦澀的「黑珍珠」/莊佩璋
災後廿天,林邊鄉仍泥濘滿地,似乎怎麼清也清不完。汙黑的淤泥,很難聯想到漂亮的「黑珍珠」;但這麼甜的蓮霧是「生根」於這些淤泥之上。
嬸嬸是林邊人,因此,我小時候會到林邊吃拜拜。當時的林邊沒有堤防,不能耕作的地才會闢成魚塭,養的是吳郭魚、虱目魚;那個年代,人連米都沒得吃,魚哪能
吃飼料,所以餵的是水肥;至於抗生素,人都打不起,更別說餵魚了。當然,電費很貴,也沒人會耗電抽地下水來調節養殖池的鹼度、溫度。
民國六十年代,台灣沿海地區開始大規模養草蝦。林邊純樸的漁村、農村風貌慢慢消失,粗放的魚塭被水泥養蝦池所取代,鋼筋混凝土的樓房也一幢幢蓋起來,林邊變繁榮了。
但,繁榮的代價是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一吋吋下陷,海水逐漸倒灌,土壤鹽化,好笑的是,原本青澀的蓮霧,經過土壤鹽化的刺激,竟變得又紅又甜,成了頂頂大名的「黑珍珠」,結局就像一幕「黑色喜劇」,農、魚雙贏。
「黑珍珠」是典型的「台灣奇蹟」,絕對不可能在歐美出現的水果。如果林邊是歐美的鄉鎮,當養殖戶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左鄰右舍絕對會檢舉、陳情,議會、政府也不可能坐視不管,林邊當然不會沉淪到海平面之下,醞釀出「黑珍珠」的土壤。
但,台灣人的眼光永遠不會超過家門之外,林邊人,消極一點的,「好漢不擋人財路」,積極型,乾脆「有財大家發」,跟著抽地下水養草蝦。林邊,就這麼加速沉淪。
八十年代,林邊海邊村落的景象已讓人怵目驚心,貧窮人家墳墓泡在倒灌進來的海水裡,瓦屋比地面低,海平面又高於地面;養蝦致富的人則把漂亮的水泥樓房蓋在一層樓高的地基上,以因應地層下陷之變局。
現在,這些村落的地表在海平面三公尺下,淹水已不算新聞,居民認命地把水來、水退當潮汐。如非大水挾淤泥而來,當地人恐怕連牢騷都懶得發。
荷蘭人與海爭地,最近覺悟人絕不可能勝天,已開始拆堤還地於海;台灣人則是「天人交戰」時,人定勝天,所以我們為錢把家鄉蹂躪得低於海,變成海。
看到林邊的慘狀,總覺得「黑珍珠」那「人為的甘甜」,真比一般蓮霧更加苦澀。
(中國時報)
--
林邊撤災民 朝令夕改 受災戶批「政府腦袋沒啥用」
行
政院長劉兆玄昨率12個部會首長進駐南部重建辦公室,不過,首日即發生決策反覆情況。劉揆昨午宣示,屏東縣林邊鄉淹水嚴重,為求一次將環境弄乾淨,研議在
林邊劃定管制區,將區內淨空,居民要搬出去住;但昨晚,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宣布,林邊不需設管制區,「只要配合交通管制,一點都不用撤離。」
對
此,林邊災民陳瑞峰昨說:「本來沒決定的事就會變來變去,習慣了!」「要叫大家搬去哪,說的比做的簡單,顯然政府的腦袋也差不多沒啥用了。」災民阮文清也
說:「想清楚怎麼趕快清乾淨比較重要,別再想那些有的沒的。」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批,劉揆下達撤災民命令,很「狀況外」,沒對症下藥。國民黨立委廖婉汝也
說,災民的心情就是要自己清理家園,要他們撤出也不放心。
居民反彈「怎麼遷」
劉揆昨午說,有待清理的環境,「與人民生活打成一
片」,清理有困難,稍微淨空,才能迅速、有效地推動重建。消息傳到林邊,災民紛紛表示不願離開,鄉長陳朱雲說:「林邊鄉有2萬1千多人,最嚴重的光林村也
有2千1百多人,這麼多人真要遷,怎麼遷?」光林村石太太說:「家家戶戶已經有水有電,實在看不出有遷離必要。」同村的楊天柱說:「留下來的都是比較困難
生活的,搬出去誰要補助我們?」屏東縣長曹啟鴻則說:「劉揆原本擔心疫區國軍爆發H1N1集體感染,後來證實是陰性反應,實際上沒這麼緊急。」
派志工逐一拜訪
陳振川昨傍晚率環保署及衛生署等人員前往林邊,與地方首長及居民溝通,昨晚即表示,為了避免發生「災後災」,決定優先清除淤積嚴重的兩條直徑2.7公尺、長4公尺的下水道大涵管;目前承包廠商已答應在動工後7天內可清除完畢。
環保署長沈世宏則表示,清淤泥過程仍有部分低窪排水不良,可能容易發生衛生情況不佳情形,將安排志工家戶拜訪,在徵詢民眾意見後進行短暫撤離清理、消毒。
劉兆玄昨晚在八軍團與災民會談,那瑪夏鄉災民李惠民說,對於遷村問題,他們希望能取得永久屋或組合屋土地所有權,但劉表示礙於法令,無法讓災民取得國有地所有權。李惠民說:「法律是人訂的,難道沒辦法修改嗎?」
稱馬英九「陳總統」
此
外,嘉義縣番路鄉大湖山區五百恩聚落33戶人家,因土石崩落家園全毀,被迫撤離到大湖國小暫時安置。馬英九總統昨午與災民座談,災民誤稱:「陳總統好!」
馬表情尷尬。隨後馬進入嘉義縣太和、里佳及大湖災區,沿路有民眾嗆:「日子很難過啊!」「總統好,災民不好!」馬深深鞠躬說:「很抱歉,我們來晚了!」
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曾被災民點名取代劉揆出任行政院長,宋昨對政府救災重建提出3項建議,他說,水和電是必須趕快處理的,其次是生態問題,最後則不是只有安置災民,對於他們的生計也要關心。
「情人節快樂」老師送糖勞軍
昨天是七夕情人節,數以千計的阿兵哥投入屏東林邊鄉救災工作,當地一家幼兒舞蹈中心4名老師,昨天特別製作寫有「謝謝你,情人節快樂」的看板,並沿街分送氣球與糖果給阿兵哥,感謝他們辛勞,接到糖果的士兵黃立程說:「收到情人節禮物還是很開心。」
感謝阿兵哥救災
剛開始許多阿兵哥害羞,不好意思拿糖果,部隊長官出面代領,才讓民眾心意得以傳達,黃立程說,他從台南來支援,前天已經先打電話跟女友說抱歉,任務結束後放假,再補償女友。
發起這個感謝活動的舞蹈中心負責人黃虹育說:「這些阿兵哥都是年輕人,不能與情人過節一定很寂寞,我們謝謝他們的辛苦,希望他們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她從兩天前開始透過網路募集糖果,昨天上午跟3名老師,沿路發送給救災的阿兵哥氣球與糖果。
黃虹育說:「我也是受災戶,看阿兵哥每天這樣辛苦幫我們,真的很感謝。」黃說,每天經過門前的軍人不計其數,也有許多慈善團體幫忙,感受到台灣人互助的熱情,「我沒多少錢,只能以這樣方式回饋」。
新開挖屍結束 太和1人待尋
高縣六龜新開部落開挖行動昨在災民家屬決議下告終,迄今只尋獲四具遺體,仍有24人下落不明,陸軍564旅旅長周禮順表示,今明兩天仍會尊重家屬意願進行定點開挖。六龜鄉鄉代會主席潘星貝說,會在原址建紀念碑。
一家五口活埋
新
開部落昨天的開挖行動只找到一台怪手,村民湯嘉富表示,怪手是村民簡文乙(42歲)所有,8日水災發生時,簡在住家前進行擋水工事,一家五口全遭土石流掩
埋。而在新發村昨則尋獲劉曾銀作(74歲)及劉和順(47歲)母子遺體,劉婦的女婿葉誠彰說:「苦盼17天,終於等到這一天。」至目前為止,掩埋6人的新
發村尚有男子邱金來(80歲)未尋獲。
而嘉義梅山太和村公田部落8鄰在9日凌晨遭土石流侵襲,活埋黃朵銹(30歲)、葉祐成(6歲)母子及葉昆璋(26歲)、葉韋良(25歲)兄弟,由於交通中斷,救難人員直到3天前才能開挖,前天先挖出葉韋良,昨再挖出黃朵銹母子,目前僅剩葉昆璋未尋獲。
家屬葉玲蓁對總統馬英九昨早未到公田部落勘災,痛罵:「太和村就這裡最慘,他不來這裡,還不是作秀而已。」
(蘋果日報)
--
軟的全球、in的時間/張小虹(台大外文系教授)
上
個世紀初,美國舞蹈團體「替勒女孩」(Tiller
Girls)風靡全球,她們的舞蹈表演,將個體所具有的獨特差異降至最低,以整齊劃一的舞步,變換出各種抽象幾何圖形。這種「非人」的集體表演,逼得當時
德國的知名文化評論家克拉考爾跳出來開罵,怒斥其為沒有人性只有機械動作、沒有個體只有抽象形式的「大眾裝飾」。對克拉考爾來說,「替勒女孩」的出現,正
是資本主義生產線泯滅個體差異的表徵,更是現代社會工具理性的美學反射。在他眼中,「替勒」就是「泰勒」(強調科學管理、以標準化提高生產力的「泰勒主
義」)的翻版。
這一個世紀初,隨著電音舞曲MV的全球風行,從夜店舞池KTV到街頭巷尾,不定期出現一些流行舞步,像伍佰的花朵舞,像現
在最夯韓國偶像團體Super
Junior的Sorry舞,只要音樂一出,眾人紛紛聞樂起舞,搖擺出相同重複的身體動作,High到不行。就連被一般人視為黑牢禁地的監獄,也在「開
明」典獄長與「先進」Youtube的合作無間中,讓我們見識到菲律賓千名受刑人,穿著橘色牢服,在廣場之上大跳Sorry舞。只見千人一心,隊形變換、
進退有據,舉手投足、整齊劃一,讓人瞠目結舌之餘,也不禁莞爾一笑。此大膽創新的監獄管理模式,乃是以時尚電音舞步,做為身體規訓的再出發,以集體表演賣
門票的方式,搜刮受刑人身體勞動的剩餘價值。
但這種監獄放風版的Sorry舞,除了噱頭搞笑之外,究竟還能提供我們什麼有關「制式舞步」
的歷史文化省思?第一種可能,當然是回到昔日克拉考爾「大眾裝飾」的批判脈絡,不論是小到成長記憶中的各種大會操與「帶動唱」,或是大到北韓極權國家十萬
人陣容的「阿里郎」或北京奧運開幕式的「迷人法西斯」,長久以來整齊劃一、「軍」容壯闊的「制式舞步」,都是最有效、最具景觀展示的身體規訓模式。但此既
定的詮釋模式,真能有效處理當前電音舞步既解放又保守的矛盾嗎?如何能掌握才在高雄世運會大出風頭、將廟會電音化的三太子團,轉個身就在台灣街頭跳起
Sorry Sorry舞嗎?還有那層出不窮的「空耳歌」、「Kuso版」,從演藝人員到政治人物大跳流行舞步的畫面呢?
電音舞步的風靡
一時,不僅說明了當代流行音樂跨國界的無遠弗屆,全球在地化的成功行銷策略,更點出了當代文化如何透過音節簡單反複、琅琅上口的副歌,如何透過動作單調重
覆、易學易記的舞步,穿刺出屬於當下此刻的「軟調in
tone」。換言之,只要嘴裡能哼出「修理」、「修理」,身體隨著節拍比劃出「制式舞步」,便是最時髦、最流行、最in的活在當下。
當然
在此「軟調in
tone」的全球化時間感性中,我們還是不難察覺「制式舞步」對凝聚身體感集體認同的巨大魅惑,一方面我們或許可以慶幸,「電音舞步」作為當代身體感集體
認同的一種展現方式,似乎有助於適時適量卸除對更大規模、更盲目服從、更具摧毀破壞力的國家或民族主義之動員形式,另一方面我們似乎也不要過於樂觀,縱使
花朵舞無傷大雅、Sorry舞可愛逗趣,但都已是一種被商品化的偶像認同,都牽動著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集體身體能量,蠢蠢欲動。
(聯合報)
--
冰層消覓食難北極熊軀體縮小
丹麥科學家比對百餘年來的北極熊顱骨變化後推斷,因為環境惡化,現存北極熊的軀體相較於一百多年前的熊祖先,已經縮小。
研究團隊比對「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收藏的近三百具北極熊顱骨,發現過去一百廿年間,顱骨尺寸縮減的幅度在二%至九%之間。
研究報告主撰人「奧胡斯大學」生物學教授裴托迪表示,丹麥團隊研究那批顱骨、顱骨形狀及尺寸變化,可以判斷北極熊軀體大小改變。研究成果發表於《動物學期刊》(Jounal of Zoology)。
裴托迪表示,北極熊軀體縮小,按推斷原因在環境惡化,造成「生理壓力」。首先,全球暖化,北極海冰層因消融而縮小,北極熊耗費在覓食的力氣增加,因此沒有額外精力讓身軀長大。
再來,人類製造的化學汙染物存留在北極熊體內,也造成北極熊生育率減少。由於生育率降低,導致交配對象減少,北極熊近親繁殖現象增加,連帶改變了北極熊顱骨的形狀。
裴托迪表示,北極熊受化學汙染影響特別重,原因是牠們位居食物鏈頂端;食物鏈較低層生物,如魚及海豹等凡沾染汙染物者,都匯聚到北極熊脂肪內。
(中國時報)
--
黑暗的走道/郝譽翔
對我而言,公寓從來不是如同某些空間理論所言,是一個安適、溫馨的家園;相反地,它是一個流動的開放空間,不管是誰都可以打開門,走進來,走進我最私密的生活,也碎裂了我本該是最親暱和完整的家。
小時候,我住在大雜院一般的房子裡。那是一間三十坪的公寓,母親在屋後的防火巷,又搭出二十多坪的違建,加起來用木板隔成九個房間,我們自己住其中的三間,其餘的全租給別人。
那棟公寓只有一扇對外的窗,因為緊臨巷道,根本開不了,而房子的中間原本有一座天井,也用鐵皮搭成了廚房,下雨時,雨落在屋頂上,劈哩啪啦的響。有時雨太
大了,屋頂漏水,我們一邊炒菜,一邊還得要打傘。所以在我的記憶裡,這棟公寓就像是一個陰暗又潮濕的黑盒子,中間是一條走道,伸手不見五指,而兩旁便是木
板隔牆,沒有所謂的通風採光,即使是在白天裡,也幾乎和夜晚沒有什麼兩樣。
我在那棟公寓裡住了八年,從國小到國中,幾乎就是在那兒成長,但我卻發誓一定要離開它,我討厭它,因為那是一個毫無隱私的地方,就連上廁所都是大家共用一
個馬桶,甚至一塊肥皂。對我而言,公寓從來不是如同某些空間理論所言,是一個安適、溫馨的家園;相反地,它是一個流動的開放空間,不管是誰都可以打開門,
走進來,走進我最私密的生活,也碎裂了我本該是最親暱和完整的家。
然而這麼多年來,我卻也始終忘不了它,忘不了那暗影幢幢的空間,更忘不了那些來來去去的房客。他們的職業不明,流動性很高,總是住不長,有的來無影、去無
蹤,就連搬走時都不打聲招呼,房租也沒繳,便悄悄地消失掉了,還得要勞動管區的警察來開鎖。門一打開,就看見滿地全是垃圾,過期的報紙,吃過的便當盒,不
要的舊衣服,全被扔在地板上,但它們卻還捨不得主人似的,依依散發出那些房客的味道。
我常想,那些房客究竟到哪裡去了?如今是否找到了安定的居所?還是仍然在漂浮四方?他們多半是些輾轉流浪在社會角落的人,而人生的下一站,也往往就是監
牢。我們家房客最常見的,就是違反票據法和詐欺。曾經有一個中年男人,就住在廚房旁的木板隔間裡,後來還登上了社會版的頭條,照片中,他垂頭戴著手銬,柔
順的神情,就和坐在我們客廳裡看電視時一樣。但那又是另外一個幽暗而遙遠的世界了,卻被他們一一帶進公寓裡。還有一對年輕夫婦,妻子剛懷孕,丈夫在國營事
業上班,兩人正準備籌錢買房子時,丈夫卻捲入單位的弊案,被抓去關了一年。據猜測,他在牢裡遭到非人的虐待,所以精神崩潰了,出獄後,便整天穿著一件破背
心,坐在一把靠大門的藤椅上看報,看完了,就在我家公寓裡那一條黑暗的走道上,獨自默默地走過來,又走過去,頃長的背影忽而被黑暗所吞沒,忽而又被吐出
來。他的妻子總是抱著初生的男嬰,來我們房裡,坐在床邊,哭訴打官司的過程,但他自己卻從來不說,在牢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就連對妻子也不肯說,他幾乎變成
了啞巴。
我始終忘不了他們。這些房客如同浮萍一般,聚合在公寓裡,爾後又默默地朝四方散開,但就在那八年之中,我因此見識過的人們,竟似乎超過了後來人生的總和。我甚至有一種錯覺,以為他們包括我自己,至今都被困在那一條黑暗的走道裡,還找不到一扇門窗可以出來。
(中國時報)
--
維基防惡搞 啟動審核制
可以自由編寫、受到不少網友擁戴的線上百科「維基百科」,由於常被惡搞導致錯誤百出,可信度大打折扣,近來決定改變網站宗旨推出編輯機制,未來網友撰寫的內容將不再照單全收,而是會經過「有經驗的編輯志工」審核後才發布。
維
基這項稱為「標注修訂」(flagged
revisions)的最新決定,是為了對抗困擾維基已久、近來越來越嚴重的惡搞問題,並在網站可信度與網友渴望自由發揮之間取得平衡。近年來,維基百科
常出現誤導性或不正確的條目,引發不少爭議,維基希望新發布的編輯限制,能避免類似問題再度發生。
例如,最近發生的惡搞內容包括美國民主
黨參議員勃德,和甫於25日辭世的愛德華甘迺迪,就被惡搞網友提前張貼訃聞。前英國首相布雷爾的中名(middle
name)也被網友惡搞為「Whoop-de-do」(唬爛、吹牛),還有「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社論版前主編、資深媒體人席根塔勒,也被影射與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案有關。
維基將於數週內開始測試這項機制,如果在世人物的網頁有任何修改,「有經驗的編輯志工」團隊會先判定新增內容是否正確,然後再發布上網,測試期將持續兩個月。
負責維護維基百科的「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主席斯諾表示:「我們再也不能接受把東西丟到牆上、看看什麼會黏住的情況。過去或許有段時間,大家比較能容忍不正確或捏造的事情。現在很少人能忍受。」
不過,維基的編輯限制,可能讓原本想編輯的網友因此卻步,反倒使得該更新或修改的條目「乏人問津」。維基百科也了解這點,因此「經驗豐富的編輯」門檻設得相對不高,網友只要註冊,數天後就能核發修改內容。
(自由時報)
--
喝奶後趴睡 35天大男嬰窒息死亡
照顧嬰兒要小心!台中市最近發生多起嬰兒猝死案,有溢奶嗆死,也有趴睡軟質枕頭窒息而死。前天即有1名出生才35天的陳姓男嬰,因喝奶後趴睡,送醫不治,醫師診斷疑溢奶導致窒息死亡,讓年僅20多歲的父母傷心不已。
年輕小爸媽痛失愛子
台中醫院婦產科護理師劉力瑛昨天指出,要防止嬰兒溢奶嗆死的方法很簡單。餵奶後,不要急著抱起孩子玩,或馬上讓孩子躺下,就好像大人吃飽飯後,不會馬上運動或睡覺的道理一樣。
剛喝完奶的小嬰兒,可慢慢將他扶起,坐在家長的大腿上,用手扶住嬰兒的頸部,讓其有支撐後,另一隻手掌可拱起呈杯狀,由下往上輕拍其背部,拍1至2分鐘到打嗝即可。
如果寶寶沒有打嗝,千萬不要一直拍,可將小嬰兒抱直約半小時後,再讓他躺下。
若照顧者嫌小嬰兒太軟,不敢讓小嬰兒坐在家長大腿上拍背,家長可在自己的肩膀上墊一條毛巾,讓剛喝完奶的小嬰兒趴在自己的肩上,手掌拱起呈杯狀,輕拍其背部,拍1至2分鐘沒打嗝就算了,也不要一直拍到打嗝為止。
喝奶後,沒有打嗝的小嬰兒,家長將他放下時,要讓他從背部開始至頭部呈45度躺下,猶如睡在三明治上,不能平躺,因為小嬰兒的賁門發育尚未成熟,容易溢奶,沒打嗝就平躺,溢奶時,很容易嗆到。
護理師劉力瑛指出,美國兒科醫學會早就不建議嬰兒趴睡、側睡,小嬰兒睡覺時,最好是臉朝上平躺。平躺時,要注意小嬰兒頸部一定要有支撐,可將毛巾捲起一點,墊在小嬰兒頸部,或用個小枕頭墊著。
(自由時報)
--
土星環消失 下月4日可觀測
菲律賓東方海面上昨又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形成,中央氣象局預測,其中心滯留在海面上,未來兩天應不會有太大移動,短期內對台灣陸地天氣沒有影響,未來是否發展成輕度颱風仍待觀察。另民眾可於下月四日前後觀測十四、五年才出現一次的土星環消失天文現象。
14到15年出現一次
氣象局預報員羅雅尹說,該熱帶性低氣壓中心位置距台灣東方約一千六百公里,因導引氣流並不明顯,未來兩天中心應都會在海面上滯留,是否發展成颱風仍須觀察;預計後天之後隨太平洋高壓勢力轉強,此熱帶性低氣壓會沿高壓南緣向西或西南移動,下周前對台灣天氣都沒有影響。
受太平洋高壓籠罩影響,昨北市最高溫達攝氏三十六點三度。未來幾天全台維持類似的夏季天氣型態,白天晴朗、氣溫偏高,中南部及北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機會。
此外,擁有明顯光環的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土星,因地球公轉運行軌道與太陽、土星的相對位置改變,土星環將於下月四日前後以側面朝向地球,當天用小型望遠鏡觀測,土星環將如同消失不見。此情況約十四到十五年出現一次,下次要二○二五年才會再出現。
(蘋果日報)
--
男刮鬍 下巴長滿疱疹 刮破嘴角水泡 病毒擴大範圍
一名中年男子下巴長滿紅色水泡,就診後發現,原來是他刮鬍子時,刮破嘴角邊的單純性疱疹,病毒隨著刮鬍刀擴散,才致使病況惡化。醫師提醒,單純性疱疹弄破,病灶會擴散,此時應該避免刮鬍等行為,盡速就醫。
免疫力差易發作
收治病例的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單純性疱疹外觀如小水泡,病灶多長在口唇、口腔、臉部等,會有搔癢、疼痛感,不治療約一周也會自行痊癒,但若戳破,易擴大病灶,上述男子即是因為刮鬍造成下巴有傷口,使疱疹病毒「乘虛而入」、擴大範圍,所幸經用藥後已痊癒。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又文表示,壓力大、熬夜等免疫力差時,單純性疱疹比較容易發作,臨床上患者大多是連續加班後,抵抗力變差而罹病。
李又文提醒,單純性疱疹很容易傳染給他人,國外曾有報告發現,有拳擊選手患有單純性疱疹,比賽後對手也染上疱疹。
傳染力強勿共杯
因此有疱疹時,最好不要和別人共用杯子、不要親吻他人等。若是水泡破掉,可用生理食鹽水沖洗患部及接觸部位,再塗抹四環黴素藥膏,預防二次感染。
單純性疱疹 注意事項
˙當發現嘴角、下巴等部位有紅色小水泡,可能罹患單純性疱疹,應避免刮鬍等會弄破水泡行為,以免病灶擴散
˙若不慎弄破水泡,應盡速用食鹽水沖洗,擦上四環黴素藥膏,以免病況惡化
˙罹病期間不要親吻他人及和人共用杯子,以免傳染
˙保有規律生活作息,壓力大、熬夜等免疫力低下時,較易感染單純性疹
˙單純性疹即使未治療,約1周可自癒,若未改善且病灶擴大,應盡快就醫
(蘋果日報)
--
「災後重建」變「災害重見」/陳永龍(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系助理教授)
莫
拉克風災後不到一個月,政府救災慢被罵後,轉為重建急、立法草率,正當災民忙於復整自己家園、無暇留意政策救助重建內容時,立法院朝野兩大黨卻一反常態,
立即想盡速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但此重建條例不僅無視「原住民」與「部落」的特殊性,實無助於原鄉重建,可能淪為「災害重見」條例。
當
原住民忙於連結被分散的族人與部落重整,重建條例幾乎所有災民都沒聽過或知曉有此事情,遑論參與決策。8月24日有南方部落重建聯盟,暴露政府救災安置的
不力;8月25日,魯凱族人組織了「莫拉克災後魯凱族何去何從」討論會,才知道有所謂的重建條例;如同霧台鄉救災英雄柯信雄所說:我們忙於救災與安置重
建,卻不知此條例的危害比風雨可怕,恐會消滅我們族群!
缺乏原民部落概念
姑且不論此條例草案有關臨時安置、中繼安置與「重建」混
淆不清;光是此次受災對象80%是原住民,條例卻絲毫沒有「原住民」或「部落」概念,族群文化脈絡完全沒納入,便知其粗糙之法西斯政策暴力!不檢討過去山
林破壞的元兇主要和大型開發如森林砍伐、工程建設等有關,又把未來安全評估交給這些單位並迴避環境影響評估與法規,難保不造成更惡化既有生態環境。
因
此,重建條例在「基本理念」方面首先應以「部落」作為受災基本單元思考,而不只是家戶或個人;文化重建以及族群和土地關係之重建,更是重建核心。同時,得
全面檢討國土保安、治山防洪政策的問題,如水庫、攔砂壩等工程掛帥問題,並依據聯合國「國內流離失所問題指導原則」,正視國家有特別義務保護原住民族等和
土地關係密切族群之權益,使他們免受遷移。重建層級也應以行政院為主管機關以整合政府各部門業務,而非內政部主管。
其次,重建之「總體目標」應以
原住民族群與部落為主要目標對象,以原住民各族群部落之傳統領域範圍,為主要的安遷地點之優先考量,而考量部落的安全,以及社群、生計、文化等之重建為主
要目標,而不只是家屋重建或補助。同時,也以重建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系統對山林保育的貢獻,喚起其自古以來與災害共存、求生的自救組織運轉。換言之,族群、
部落或社區整體之生計、文化與社群關係重建,才是主要目標。
重建須與各族討論
第三,在執行策略方面,從安置到重建每個環節之人力
運用,應以原住民在地部落的組織與人才為優先考量對象,使其成為重建主要力量與未來的山林守護者。並探討所有避免遷移的替代方案,萬不得已得要遷移,則應
該確保族群部落與家庭集體不受拆散,並由他們直接參與遷居地之選擇與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事宜。此外,提供財政資源給各部落重建委員會或自救會,開啟
部落重建會議之討論與運作,透過以工代賑與自力造屋作為重建原則,應被強調。
否則,在過程、形式與內容粗糙不堪的狀況下,在此呼籲立法院務必暫緩
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待各族群部落會議運轉後,徹底討論此條例內容,再來制定適切的重建特別條例。否則,1000億預算無助於原鄉重建,
卻可能淪為未來危害性的工程利益大餅,製造下個10年的未來災害。
(蘋果日報)
--
不只風災 不只暖化/林中斌(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前日,當全台灣仍在憂慮暖化威脅以及更多莫拉克時,新流感在4日中已奪4命。社會的警戒雷達顯然已成駕駛的後視鏡,後顧有餘前瞻不足。其實,短期內發生大風災的可能甚低,正如戰場上炸彈坑最安全的道理一樣。但其他災害卻蓄勢待發。
有3點淺見:應全方位因應秋季傳染病;應積極準備地震抗災;認識暖化說法解釋全球災變的侷限。
須有地震防災演習
新
流感來勢洶洶。但衛生署透過媒體的大幅報導,警告台灣可能700萬人染病,政府全面動員抗疫,問題已在掌控中。然而尚有其他傳染病伺機入侵。經驗告訴我們
春、秋是傳染病季節,何況近年來全球瘟疫種類增加、規模擴大。最近常跑兩岸的醫療人士稱:八月初大陸西部爆發的肺鼠疫在擴散中,同時大陸中部也發生傳染性
專攻內臟的疱疹。這些消息固然有待進一步證實,準備卻應及早啟動。建議有二:一、兩岸政府應竭誠加強疫情通報。面子問題小,人命問題大。二、中西醫各有所
長,應放下成見合作抗疫。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草藥有時可彌補西方特效藥的不足。
台灣強震最近增多。雖然2009上半年僅有9個芮氏5級以上地震,
比2008年2007年同時期19次及16次少,但7月之後地震頻率大增。7
月底5天有4次5級以上地震,8月17日花蓮外海兩起超過6級地震,22日恆春外海有5.6級地震。同時,台灣鄰近的日本海域在8月5日、9日、11日已
連續3次發生7級左右地震。地震頻頻的解釋有二:一是大地震的可能降低,因板塊摩擦的能量已釋放;二是大地震將來臨。為了人民的安全,寧可作大地震的準備
以防萬一。即使地震短期不來,台灣處於地震帶上,遲早會遇上。建議有三:一、及早進行突發的地震救災演習。人員、器材、救難狗等應迅速到位,把握黃金48
小時;二、政府和媒體合作加強地震因應教育;三、政府邀請專家全面整理地震可能造成災害的地點,並納入救災備案。
全球暖化無法解釋寒災。
2008年12月10日《國際前鋒論壇報》Jeff Jacoby的短文提到:「數位專家(包括MIT的氣象學權威Richard
Lindzen教授等)說1998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到頂點,之後持續下降。」今年兩位美國氣象家Patrick Michaels和Robert
Balling Jr.出版新書Climate of
Extremes(《氣候極端化》),列舉大量數據圖表再度質疑全球暖化的說法。此外,雪災的個案也怵目驚心。2006年1月日本大雪創紀錄,死亡89
人。同年,2月新疆零下41度凍死鵝喉羚。2007年1月暴風雪襲全歐40人死。2008年1月中國雪災肆虐21省受災人口超過一億。綜合的看,全球氣候
應是冷的更冷,熱的更熱。暖化並非真相的全部。
火山爆發愈趨頻繁
全球暖化無法解釋愈趨頻繁的地震和火山爆發。美國
Smithsonian Institute的Simkin &
Siebert研究發現1950年以後全球火山爆發頻率增加,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全球地震頻率從1973年之後持續上升。地球表面是一層3至60公
里厚的岩石,叫地殼。地殼內有熔化的岩石叫岩漿,溫度高達攝氏600~1300度。如果說地面平均溫度(約15度)因暖化增加不到1度,便激化地殼下岩漿
的活動而使地震和火山更活躍,是非常勉強的。
目前最能解釋全球愈趨頻繁的各式災變是更深的原因。簡單的說,天體運行引起地球磁軸移動、磁力減弱,
因而引起愈趨頻繁的地震和火山爆發,氣候的兩極化、瘟疫變頻繁和其他的災變。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不止風災,也不止暖化。了解可能發生的災害會擾亂人心嗎?其
實不然,因為預防危險是安全的一大半。
(蘋果日報)
--
只喝白開水無味又無趣 日喝1000c.c牛奶 湯 茶 補充水分 液體攝取不夠易阻代謝
每
天需要喝水至少2000c.c.才能維持健康,但只喝水常會覺得無趣、沒味道。北醫保健營養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設計出液體飲用量金字塔,最底層是
水,每天約1000c.c.;中層是無糖液體如綠茶、菜湯、新鮮果汁各250c.c.;上層是牛奶、豆漿各250c.c.;頂層是180c.c.的紅酒或
醋,每天可補充1000c.c.的奶類、無糖綠茶或果汁、菜湯,幫助營養素吸收、代謝。
人體需要攝取足夠液體才能順利運作,包括溶解體內
毒素並加速代謝排除,使各機能作用正常化等,而以一般活動量的人來說,每天所需水分約2000c.c.,夏天在戶外工作猛飆汗的人,可能需斟酌增加水量攝
取至2500c.c.左右。不過吳映蓉觀察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有固定補充水分的習慣,原因不外乎是光喝水很無趣,想多些口味變化,也因此,她建議以無糖飲
料或中式湯品、無糖現榨果汁、低脂奶類取代一半的水量,約1000c.c.。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則表示,如果可以的話,喝水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大多數人
的確無法每日喝水2000c.c.,那麼改用無糖、低熱量、高纖的飲品來取代,也是很好的方法。
這樣喝
每天喝水至少1000c.c.
對
人體健康來說,最好的液體補充就是水分,但一般人很難每天都喝到2000c.c.的水。吳映蓉表示,再怎麼喜歡喝其他飲料,一天當中至少應喝水
1000c.c.,約等於250c.c.的馬克杯4杯,可在上班時間分成上午2杯、下午2杯,慢慢補充、小口喝,不要一下子灌完1杯水。
低脂奶類每天需500c.c.
吳映蓉表示,每個成人每日需要補充500c.c.奶類,但多數人經常連1杯都沒有喝,導致鈣質快速流失,年紀大時骨質疏鬆很嚴重。所以成人每天應喝低脂牛奶500c.c.,或是其中一半以豆漿或無糖優酪乳替代。
高纖無糖飲料共750c.c.
除
了喝水,其他飲料建議以無糖茶為主,或不濾渣的現榨果汁、菜湯等,加起來每天共750c.c.。吳映蓉特別強調選市售果汁和茶飲料時,要注意熱量過高,最
好喝現打果汁,不濾渣、不加糖,才能喝到更多纖維質也不會攝取多餘熱量。市售茶飲料則選擇無糖產品,若是搖搖杯,則應不要放糖。
喝紅酒或醋抗氧化
若是想增加身體抗氧化能力可每天喝180c.c.紅酒,不要喝太多,以免酒精攝取過多對身體健康不利。除了紅酒以外,也可喝一點水果醋來讓身體循環代謝變好,同樣也是180c.c.即可。
提醒你
盒裝蔬果汁纖維少
現在很流行蔬果汁,包裝宣稱喝1瓶等於吃進幾10種蔬菜營養素,吳映蓉解釋,盒裝蔬果汁雖然是濃縮萃取營養素,但把最重要的纖維質濾掉了,新鮮蔬果所含的其他植化素、營養素,也可能在加工過程流失,所以盒裝蔬果汁不能取代新鮮蔬果,也不建議當現榨果汁飲用。
專家說
喝足量水就能養生
喝水是最簡單的身體保健法,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促進代謝、使各機能運作順暢、預防肥胖,但如果實在喝不到那麼多的水量,也應盡量選擇對身體負擔較小的飲品。
(蘋果日報)
--
蒸汽車飆243公里 破紀錄 103年來「最快茶壺」排純水蒸汽無污染
造
型有如潛水艇的英國蒸汽車「靈感」(Inspiration),前天飆到時速243公里,突破音障,刷新103年來蒸汽車的「最快陸地車速」世界紀錄。締
造歷史的駕駛班奈特(Charles Burnett)在借助減速傘煞車後,興奮地說:「感覺太棒了,我很享受車上的每一分鐘。」
英國漢普夏郡的「蒸汽車」團隊,10年前開始研發高速蒸汽車,「靈感」是他們的傑作。
該團隊兩周前來到美國加州艾德華空軍基地,準備大顯身手,但礙於氣溫太高,加上電力、汽閥、輪胎頻出狀況,前天才在攝氏17度的涼風中,飆出佳績。
依規定,班奈特須在60分鐘內,在車道的正反兩個方向飆車,然後各選出其中速度最快的1.6公里,再算出平均,以免順風影響時速。當天上午8時許班奈特先飆到時速219公里,第二段飆到243公里破美國人馬瑞特1906年時速204公里紀錄。
每秒蒸汽可泡23杯茶
設計「靈感」的是威爾斯工程師鮑謝爾團隊,及南漢普頓大學研究人員,他們說「靈感」鍋爐每秒產生的蒸汽,足以泡製23杯茶,因此他們戲稱「靈感」是世上最快的「茶壺」。
設計團隊認為這次成績足證英國工程師極具開發另類燃料及環保科技實力,僅管「靈感」仍用液化石油器煮水,但排出蒸汽的成份是純水,不會污染環境。「靈感」完成使命後將收藏在漢普夏郡的國家汽車博物館。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