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90831 日本大選篇

日本變天 鳩山時代來臨

日本第四十五屆眾議院改選,卅日的投票於午夜全部揭曉。在總席次四百八十席中,在野的民主黨如選前預測拿下過半數席次,並突破三百席大關,自民黨則只獲得選舉前三分之一的一百二十席次左右。


這是自民黨自一九五五年建黨以來首次失去眾院第一大黨地位,也是六十二年來日本首度因眾院第一大黨換人做而造成的實質政權輪替,創下日本憲政史新頁。

麻生太郎首相卅日晚間在自民黨總部承認敗選,表明將負起責任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

贏得這場選戰的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說,他感受到人民對目前政治的不滿,民主黨將肩負起政治改革大任,不負選民付託,他已開始著手籌組聯合內閣。

這次日本眾議院改選,席次包括小選舉區三百席以及比例代表一百八十席。民主黨至少拿下三百零六席。

反觀自民黨,在許多選區節節敗退,與謝野馨、久間章生、中川秀直、額賀福志郎等大老都在選舉區中箭落馬。

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也苦戰,黨魁太田昭宏竟然在東京十二選區,被民主黨派出的「女刺客」青木愛刺殺出局,整個選情幾乎是四年前小泉純一郎首相所領導的「郵政改革」選舉的翻版,只是這次勝負者地位對調。

這次大選投票率,預計百分之六十九點一三,超越四年前六十七點五一,是過去五次舉行小選舉區與比例代表並立選制以來最高紀錄,顯示日本選民對這次大選關心程度。

自民黨崩潰 麻生辭黨總裁

1955年創黨以來一直是日本眾院第一大黨的自民黨,在這次眾院大選中的表現已非敗選足以形容,分析家認為根本就是崩潰。

自 民黨多位曾經入閣的大老級政治人物,包括前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前財務金融大臣中川昭一、前農林水產大臣赤城德彥、前財務大臣伊吹文明、前自民黨副總裁 山崎拓等人,全在小選區敗北。連麻生太郎首相的左右手、號稱「影子首相」的現任財務大臣與謝野馨(71歲)都在東京1區落敗。

麻生本人雖然在自己的選區當選,但面對自民黨半個多世紀以來最慘的選戰表現,他立即宣布辭去黨總裁職務。自民黨幹事長細田博之與另外2名黨內高級幹部也都提出辭呈,全黨陷入群龍無首狀態,且黨內氣氛低迷,重整旗鼓的任務極為艱鉅。

日本共同社報導,出口民調顯示,原本支持自民黨的約3成選民倒戈轉向在野黨民主黨,是自民黨大敗的主因之一。

現任厚生勞動相舛添要一等人已被看好是下任自民黨總裁人選,但不管最終由誰接任,重建自民黨的形勢都不容樂觀。自民黨首先要面對的課題是選出麻生的接班人。

勝選的民主黨將於9月13日開始的一周召開特別國會提名首相。由於自民黨總裁選舉從發布公告到投票通常需要13天,要在特別國會召開前選出總裁,時間上非常緊迫。

雖然自民黨可以縮短總裁選舉日程,但隨著國會議員人數劇減,發言權相對提高的地方黨組織或將要求徹底總結敗因,可能會對匆忙選出總裁提出質疑。

不過,政治分析家認為,這次自民黨大敗可能是日本兩黨政治的契機。京都大學政治學榮譽教授大嶽秀夫表示:「我們正在見證戰後日本政治的巨大改變。這是自民黨1955年展開幾未中斷的逾半世紀執政局面以來,日本在野黨領袖首次在大選中擊潰執政黨,進而出任首相。」

自民黨僅於1993年至1994年之間短暫淪為在野黨,為期約僅10個月,而且當時還是國會第一大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柯迪斯表示:「這次大選是自民黨執政半世紀的終結。該黨並不是敗選,而是土崩瓦解。明天起,日本政治將展開新局面,然而無人能夠預測未來。」

準日相鳩山關鍵百日 經濟外交考驗

日本民主黨在眾院選舉大勝,鳩山由紀夫將成為九月代表日本出席G20峰會的新首相。但在他面前橫亙著經濟與外交的多重考驗。

民主黨已取得參議院多數席,這讓鳩山由紀夫可成立相當穩固的政府。分析師表示,市場歡迎穩定政局,周一日股開盤應有正面反應。

分析師也警告,民主黨可說是靠選民厭惡自民黨而獲勝,本身提出的政策卻模糊矛盾。鳩山必須儘速組閣,提出清晰政策。NLI研究公司經濟師櫨浩一說:「關鍵在於民主黨在上台前100天能有多少成績。」否則,選民將在明年參議院選舉時懲罰民主黨,重陷政治僵局。

日本經濟在第二季出現成長,但仍疲弱。七月失業率創下5.7%的戰後新高,消費者物價下滑2.2%,通縮再現。麻生政府先前推出27兆日圓的振興經濟方案,包括興建卡漫博物館。民主黨批評這是浪費公帑,但尚未對近期的經濟挑戰提出具體振興政策。

民主黨的經濟施政要點是高速公路免費、育兒津貼與多項福利措施,但日本政府財政嚴峻,政府舉債已是日本年度GDP的170%,且必將突破200%。加稅恐難以避免。

調高目前5%的消費稅是最快最有效的財源,但這會打擊原已不振的內需。民主黨承諾四年內不漲消費稅,社福支出將從削減官僚浪費著手,但專家普遍認為不可行。

民主黨左傾 日美中恐洗牌

「民主黨壓勝!」

卅日晚間八時,開票作業才剛開始,包括日本公共電視台NHK在內的各大電視台,紛紛發表出口民調,打出這樣的快報。

讓顢頇的自民黨政權下台,幾乎是這次日本眾議院大選前形成的一個共識。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在這次選舉中,就是以「政權交替」這句口號打動選民的心。

人們依稀記得,一九九三年自民黨也曾失去眾議院過半席次而下野。主導將自民黨拉下台的是當年從自民黨出走的小澤一郎,但是兩次最大不同的是,九三年的反對勢力只是一盤散沙,八個政黨聯合政府最終只維持不到一年的壽命,這次民主黨卻單獨拿下了過半席次。

這個結果證明,日本的兩大政黨制度已趨於成熟,民主黨政權誕生,終結了日本只有自民黨才能長期執政的神話。未來的日本將與其他民主先進國家一樣,「政權交替」會成為常態化。

民主黨執政後,日本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民主黨與自民黨雖然都是屬於保守派政黨,但可以這麼歸納:自民黨是保守右派,而民主黨內有許多是過去的社會黨議員,所以應該是個保守傾左的政黨。

民主黨與自民黨最大不同處,就是民主黨主張「三個獨立」。一個是從戰後的美國統制體制下獨立,第二是從中央官僚體制獨立,第三則是主張地方分權,從中央極權體制下獨立。

歷 代的日本自民黨政權,向來都把「美日安保同盟」當作是日本外交的主軸。剛上台的日本首相,第一個要訪問的就是美國華府,就美日同盟關係向美國交心。但民主 黨政權對美國卻有不同意見,主張要重新評估規定駐日美軍地位的「日美地位協定」和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的方針,對此美國政府尤其感到擔憂。

對中政策的變化,也可看出民主黨保守傾左性格。民主黨幹事長岡田克也說,一旦民主黨掌握政權,日中關係將得到進一步深化。

他強調,民主黨若執政,將首先致力於與中國領導人建立牢固的信賴關係,新首相不會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也不會干涉中國內政,包括西藏和新疆問題。對於自民黨與中國建立的「戰略互惠」關係,岡田克也認為應該要繼續維持。

至於日本民主黨政權的誕生,是否會對台日關係帶來影響?從東京的觀察,短期間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民主黨剛上台時,應該是要努力強化政權的基礎,從內政到外交會一步步的著手布局,民主黨的對中關係改善,是否會影響到對台政策,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倒是民主黨與民進黨過去往來較為緊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近一次訪日還拜會過小澤一郎,小澤一郎對台的態度向來都很友善,加上兩岸政治氣氛的緩和,日本應該不會改變對台的立場。

日本政治將出現新的格局,台灣必須及早因應,畢竟日本新政府的性格,將牽動亞太地區的勢力消長,想要維持獨立自主的台灣,應更為敏感的應對。

鳩山祖父 也曾打敗麻生外公

鳩山由紀夫領導的民主黨,在眾院大選擊敗麻生太郎領導的自民黨。這場對決是日本兩個重量級政治家族的戰爭,不僅重演超過半世紀前鳩山祖父擊敗麻生外祖父的歷史,鳩山更親手打敗祖父創立的自民黨。

鳩山與麻生家族的政治宿怨始於二次大戰結束之初。一九四六年,鳩山一郎贏得大選,但美國希望立場較親美的政治人物出任首相,因此盟軍總司令部以「鳩山在戰爭期間曾與軍部合作」為由卸除公職,吉田茂取而代之做了首相。

吉田茂正是麻生太郎的外祖父,也是戰後第一位日本首相。吉田在位八年,帶領日本從敗戰後的蕭條走向復甦。

鳩山恢復公職後,成為吉田的競爭對手。一九五四年的大選中,捲土重來的鳩山擊敗吉田奪回首相寶座,翌年鳩山把當時的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併,成為現在的自民黨。

五十五年來,自民黨始終保持多數黨的地位,除了一九九三年時,自民黨內的竹下派分裂,成立「新生黨」與在野黨結盟,迫使當時首相宮澤喜一解散國會重選,造就為期十個月、八個超黨派的聯合政府。

四年前一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解密檔案曝光,指一九五二年間,日本右翼分子曾密謀暗殺吉田,好讓鳩山坐上首相大位。沒有證據顯示吉田或鳩山對此是否知情,但兩家政治糾結可見一斑。

卅日的大選,鳩山一郎的孫子鳩山由紀夫率領民主黨,不但擊敗代表宿敵世家的麻生太郎,也痛擊了祖父創立的自民黨。一九九三年的聯合政府若說是小幅震盪,自民黨這次挫敗可謂大崩盤。

祖父一輩是死對頭,孫子一輩仍是勁敵。鳩山一郎與吉田茂,鳩山由紀夫和麻生太郎,相隔超過半世紀的兩場政治對決,鳩山一家的「復仇記」似乎較占上風,也見證了日本世襲政治文化。

麻生慘敗 「貴公子」嘴巴老惹禍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身知名工業家家族,長期以來表現強悍精明的形象,不過他經常引發爭議的言行終於讓他的黨付出代價,在這次大選遭遇創黨以來最慘的挫敗,這個不名譽的紀錄恐怕將跟隨他一生。

這位礦業帝國的子弟生活多采多姿,曾在加州求學,更曾前往獅子山共和國買賣鑽石,之後代表日本參加1976年蒙特婁奧運射擊賽,去年9月出任日本首相。

然而68歲的麻生太郎也曾表現脆弱的一面,並透露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他表示:「我自幼即幾乎不曾努力讓別人喜歡我,別人也幾乎不喜歡我。」

麻生曾向朋友透露:「一般人可能永遠無法了解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竟然也會感到痛苦。」麻生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外孫,妻子是前首相鈴木善幸之女。

麻生去年9月接任首相,主要任務是在大選前重振自民黨聲勢。接任一個月後,麻生即因為日本瀕臨經濟衰退邊緣,卻夜夜狎遊高級酒吧及餐廳而遭到質疑。當時惱怒的麻生反駁稱:「幸運的是,我有錢。花費都是我自己支付。這是我的風格,我不會改變。」

麻生希望改變自己粗魯的形象,努力將自己改造為「御宅男統帥」,自誇一周看10本漫畫,並多次與「漫畫迷」同志相見歡。

麻生擔任國會議員將近30年,爭議性發言一大堆。

他曾說,「富裕」猶太人想住的國家,才是成功的國家,引起軒然大波。

紐約時報曾經因為麻生讚揚日本過去的殖民歷史而送他「得罪人大臣」的封號。

麻生也因為家族水泥公司曾在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期間,利用奴工採礦,一直遭到窮追猛打。厚勞省去年12月的文件顯示,麻生家族企業的礦場,曾有300名英國、荷蘭及澳洲戰俘為他們挖礦。

(聯合報)
--
OK繃策略 救不了日本經濟內傷

全球矚目的日本國會選舉看似如火如荼,但在喧騰的競選口號中,日本未來的經濟政策卻恍如隱形人,沒人能真正碰觸。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伊藤隆敏說:「兩黨都在躲避實質問題。他們端出的都是OK繃式的表面功夫,不是日本迫切需要的大手術。」

經 歷20年的經濟停滯,日本至今仍找不出促進發展的新動力。少子化、反移民造成人口急速老化,龐大的養老負擔潮正在降臨。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每年 5兆美元,而政府舉債的額度即將突破10兆美元,財政捉襟見肘。照這樣下去,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行將就木,只剩下「臨終照護」的經濟前景。

在任何國家推動實質性的改革都很困難,但在觀察家與選民眼中,這次日本選舉毫無經濟政策辯論。無論即將執政的民主黨或將下台的自民黨,擅長的都只是「發錢」的財政刺激老辦法。開放新移民與延後目前的60歲退休年齡,兩黨都不敢碰。

日本選民很清楚擴大財政支出的老辦法無濟於事。現任首相麻生太郎推出2,7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日本經濟仍在第一季萎縮11.7%,遠超出其他先進經濟體;在過去,政府四處造橋修路與發消費券,效果短暫,只肥了財團,最終讓政府財務更加惡化。

自民黨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可說是近年最具改革動力的領導人,但他的「小政府」政策(新自由主義)現在不得人心。小泉的開放派遣工作、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政策,被批評是催化年輕人貧窮、擴大貧富懸殊的禍首。

民主黨承諾要給每個小孩每月2.6萬日圓(275美元)育兒津貼,鼓勵成家生子。另外還有高速公路免費以及農戶補貼。總計每年要花16.8兆日圓(1,790億美元)。

自 民黨批評民主黨亂開支票,不負責任,但自民黨本身的政策一樣空泛。自民黨也承諾加強社會安全網,宣稱要讓經濟每年成長2%、家戶所得增至100萬日圓。但 自民黨過去20年的慘澹執政紀錄讓人難以信服。日本去年的GDP規模已退化到1996年水準,而同期美國經濟已是當年的150%。

觀察家指出,也許這次政權交替帶來的唯一實質機會,是讓傳統的政商菁英結構解體,帶來推動改革的空間。

(經濟日報)
--
日本變天 民主黨狂勝當家

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卅日在第四十五屆眾院大選中,贏得歷史性的狂勝,推翻自民黨主導逾半世紀的政權,改寫了日本政治史,首相麻生太郎請辭自民黨黨魁。民 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則表示,「選舉結果足以感受到國民想改變政治的熱切期盼,這不是民主黨的勝利,而是國民的勝利!」

各投票所從卅日晚間八點起開票,不久各媒體出口調查就指出,民主黨將取下逾三百的席次,已確定穩奪政權。民主黨最後以超過眾院單獨過半的三百零八席,在眾院取得絕對安定多數席次,穩奪政權還成為有實權的第一大黨。

自民黨從原本的三百席跌到一百一十九席,公明黨廿一席,共產黨九席、社民黨七席、國民新黨三席,其他十三席。

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和代理黨魁小澤一郎、菅直人,早早就到東京的民主黨競選總部,笑容滿面地關心選情。但鳩山在勝選記者會上嚴肅地強調,日本的未來將如何,政治家要負起完全的責任,民主黨要徹底反映國民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尊重國民的意見。

自民黨黨部則從開票起氣氛就沉重,首相麻生太郎於晚間十點左右,面色凝重走進自民黨競選總部時,對記者喊話始終沈默。

麻生在記者會表示,感謝民眾讓自民黨聽到國民的聲音,自民黨將真摯接受事實並深切反省。此次選舉造成政權輪替的斷腸之痛,深感自己能力不足,將努力重建自民黨。

麻生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到九月卅日屆滿,但選舉結果使他不得不提早請辭以示負責。自民黨幹事長細田博之等黨三役在開票開始不久,看大勢已去便早早表明將引咎辭職。

自民黨前首相等大老,福田康夫、安倍晉三、森喜朗憑著堅固的選舉地盤都保住了席次,但其他許多大老紛紛敗退。安倍表示,,自民黨將努力重新挽回國民的信賴。

福田和民主黨候選人前富士電視台記者三宅雪子形成拉鋸戰,福田在小選區中勝選後表示,開票中途幾度覺得可能會落選,深感自民黨有許多需反省之處。三宅雪子雖在小選區中落敗,但又在比例代表中敗部復活。

這次小澤安排許多年輕女刺客來迎戰自民黨大老,結果立下大功,經產相二階俊博、前防衛相久間章生,前財相中川昭一、前自民黨副黨魁山崎拓等都在小選區中遇刺落馬,執政聯盟的公明黨黨魁太田宏昭也敗給女刺客青木愛。

連自民黨內高人氣的前防衛相小池百合子、消費者行政相野田聖子、財務相與謝野馨等人都在小選區落敗,其後才在比例代表中復活,凸顯出自公聯盟歷史性的慘敗。

童子軍治國 鳩山政權大隱憂

民主黨雖然贏得歷史性的大勝利,但政權輪替後,才真正要開始面對更多千頭萬緒的難題。民主黨的年輕活力是勝選的本錢,但相對的,年輕也是一個弱點,黨內大多是沒有執政經驗的議員,新內閣難免有「小孩開大車」之虞,在行政改革上恐怕也會遭遇諸多阻力。

民主黨內多是當選二、三屆的年輕議員,雖不乏學經歷豐富的專業人才,但真正有閣員和官邸經驗者只有五人:黨魁鳩山由紀夫、代理黨魁小澤一郎、代理黨魁菅直人、前幹事長藤井裕久、剛加入民主黨的前外相田中真紀子。

決策改由官邸主導模式

鳩山上台後必須先組閣,在國會召集前確定內閣人事,決定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財務大臣等重要人選時,預料將啟用許多新手政治家,新手上路是否能勝任要職,令各界關注。

此外,民主黨主張將「官僚主導」的政治導正為「政治家主導」的路線,其構想是要實現內閣決策一元化,將垂直型的中央部會決策方式,改為由官邸主導的國家利益優先決策方式。

具體作法是設立直屬首相的「國家戰略局」,負責財政預算編列、安保等基本方針;同時成立「行政刷新會議」,負責消除行政浪費等行政改革工作,這些工作也需要大批有能之士。

民主黨在政見中表明,將重新審視二○七兆日圓(約台幣七二.七兆元)的政府總預算,徹底根絕浪費,上台後首當其衝的是各省廳的預算編列問題。

預算恐將全盤推翻重編

文部省原本在今年五月編列一一七億日圓預算,擬興建「國立媒體藝術綜合中心」,民主黨曾痛批無需花大錢蓋「國營漫畫咖啡廳」、「動漫殿堂」。

諸如此類的預算案是否會隨民主政權的誕生而改變,讓各省廳官僚都感到困惑不安。各省廳原應於八月卅一日交出二○一○年度的預算編列概要,但這些預算案很可能會被全盤推翻,或被要求重新修正編列的方向。

經濟、景氣問題也必定是新政權頭痛的課題,日本七月失業率再創新高,物價則創最大跌幅,如何擺脫通貨緊縮的惡夢,讓剛露曙光的景氣真正復甦起來,將是民主黨政權施政的一大考驗。

此外鳩山秘書涉及偽造政治資金報告書弊案一事,雖然在這次大選中沒有被提起,但未來執政後是否會繼續被在野黨追究,也是新政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CHANGE之後 由左派執政的日本/蔡增家(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所長)

大家都看過一部日劇《CHANGE》,它主要在敘述一位有志的年輕政治家,想要改變過去日本年功序列的世襲家族政治,而現在真實版的《CHANGE》昨日卻在日本上演了,只是現代版的《CHANGE》,不但是要改變日本的政治體制,還要改善日本國民的生活。

由鳩山由紀夫所帶領的民主黨,在八月卅日以極為懸殊的席次擊敗執政長達六十四年的自民黨,終結日本一黨獨大的時代。民主黨走中間偏左的路線,它的意識形態 與政策,其實與過去的日本社會黨並沒有太大的異同,但是日本社會黨卻生不逢時,成長在日本高度經濟發展的年代,在富裕成長的糖衣下,它自然被日本人民拋棄 在一旁,進而逐漸淹沒在泡沫經濟的浪潮下。

但是在廿年之後,歷經將近一個世代的「平成不況」(平成不景氣),日本人民卻突然又開始懷念起社會黨了。而在這個時候民主黨便適時取代了社會黨的政治地 位,民主黨這次能夠贏得眾議院大選、取得政權,主要是贏得了卅至五十歲這群「被拋棄的世代」的全力支持。日本年輕人一向不關心政治,但是在這次選舉卻傾巢 而出,因為他們這個世代已經被自民黨遺忘多年了,這是他們最後一次改變自己未來命運的機會。

戰後日本的政治經濟制度是構築在中產受薪階級的主體上,它是一種重企業、輕勞工的制度,過去在終生雇用制的保障下,日本政府認為只要企業能夠賺錢,帶動國 家經濟的成長,政府其實大可不必花費太多的精神在勞工階級的身上,因為在終生雇用制度下,日本勞工根本不可能會失業。這讓日本成為美國學者 Stephen J. Anderson眼中「一個幾乎沒有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因為日本的社會福利制度根本無法照顧下流階層,況且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下流階層。

但是自從一九九○年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的終生僱用制度便已經宣告瓦解了,過去以中產受薪階級為主體的團塊世代,在經濟衰退的衝擊下,逐漸由企業派遣部 隊組成的下流階層所取代。但是自民黨政府對此卻視而不見,仍然深信由大企業、官僚及政治世家所組成的鐵三角,才是日本經濟復甦的動力,這是日本人民決定放 棄自民黨的最主要原因。

那麼民主黨上台之後,今後的日本將會何去何從呢?民主黨這次以「生活優先、人民為主」的訴求成功贏得日本人民的青睞,殊不知日本人民之所以投給民主黨,主 要是看重其所提出:中學畢業前每位子女每年卅一萬二千日幣的教育津貼,以及退休後七萬日幣國民年金的最低保障額等兩項選舉支票。

但是日本選民可能還不知道日本政府的財政赤字已經相當嚴重了,現在平均每位日本國民正背負著六一二萬日圓的政府財政赤字,真不知道民主黨在提出這兩項訴求 時,有沒有考慮到這筆龐大選舉支票的財源要從何而來?而民主黨政府如何兌現他們所開出大筆的支票,這將會是民主黨政權能夠維繫多久的主要關鍵。

這次日本的國會大選基本上是一個重經濟、輕外交的選舉,也是一個福利支票滿天飛的選舉,一個國家可以一夕之間輕易地從右派執政轉換成左派執政,但是日本是 否能夠一夕之間從一個重視大企業的資本主義國家體制轉軌成為重視勞工的社會福利國家體制,則是考驗著民主黨新政府的智慧。

換句話說,選民只看政權交替的口號,而政治家則是負責收拾政權交替的善後。

兩黨醞釀分裂 政治生態勢必重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日本政壇也是如此。民主黨在眾院大選中氣勢如虹,一舉取得單獨過半的席次,但不少專家預測,民主黨上台後,短期間的混亂局面是無法避免的,自民、民主兩大黨都可能分裂,政界重組乃勢在必行。

熟悉民主黨的人士指出,「民主黨看似團結,事實上內部是多頭馬車、意見分歧,只是協調能力強,不像自民黨讓黨內分裂的醜態曝露在外。不過,選後民主黨內部一定會爆發政策路線之爭。」

據了解,民主黨內已有舊社會黨勢力在水面下運作,選後可能醞釀分裂。《內線(Insideline)》雜誌總編輯歲川隆雄預測,民主黨取得政權後,因為在修憲、外交安保、增稅等問題意見分歧,最快今年底就可能發生分裂。

再者,自民黨慘敗後也可能出現分裂,派閥勢力會出現消長。前行政改革擔當大臣、「大家的黨」黨魁渡邊喜美表示,「自民黨最好重新歸零,但也可能無法重建,屆時就由我們在野黨接手」。

渡邊還指出,「明年參院選舉前,政界一定會重組,屆時希望自己能成為政界重組的引爆劑。」

民主黨獲得歷史性的大勝,形成一黨獨大的局面,許多人擔心,小黨的聲音很可能會被淹沒。但是前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預言,選後將會出現第三勢力,「我們會組成新政黨,製造第三勢力的潮流,發揮穩定政局的效果,也會向自民、民主黨的議員招手。」

日本過去經歷多次的政界重組,往往都大大改變政黨的勢力,一九五五年民主黨和自由黨合併成自民黨,確立自民黨實質長期執政的「五五年體制」。

一九九三年,自民黨分裂,黨員紛紛出走另組新黨,結果由日本新黨、新生黨等八個黨派組成細川執政聯盟,自民黨一度被迫下野。二○○三年保守黨被自民黨吸收,自民和公明黨組成聯合政權,自公執政聯盟勢力維持至今。

日本民主黨的外交走向

日本眾院改選民主黨之勝是意料中事,目前注意的應該是日本政策走向。

應該注意的是:一、日本要走向世界多極化目標?還是仍認定美國的單極化?二、是否改變過去的「脫亞」思想而回歸到亞洲來?三、如何處理與美國及中國的關係?有可能強調美、中、日三方合作嗎?

這些解答除了根據民主黨競選政綱外,黨魁鳩山由紀夫的觀點非常重要,民主黨不是個團結的黨,至少有八個派系,最有力量的是鳩山的「實現政權交代之會」,及小澤一郎的「一新會」,兩人聯手就可以決定大半。

選前三天鳩山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很能代表其外交觀點。關於第一個問題,他抨擊美國的市場教條主義與美式資本主義造成貧富差距和人情淡薄,日本盲目追 隨美國,已解決不了國計民生問題,應回歸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自由、平等、博愛」理念,這可以說明他不以美國立場為立場。

然後鳩山說,伊戰失敗和金融危機可能導致美國單邊主義時代的結束,而「我們正在向一個多極化的時代邁進,美國影響力下降已無可避免」,說明日本非走多極化不可。

日本使用最廣泛的萬元紙鈔上頭像仍是福澤諭吉,他在《脫亞論》中寫道:「我日本之國土雖屬於亞細亞之東部,然其國民精神已脫離亞細亞之固陋,而轉向西洋文 明。」他與一批傑出人物促成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國策從此奠定,二戰戰敗之後,日本向美國敞開門戶,日美同盟使日本自覺是個歐美國家,隨其 經濟不斷發展,更不屑承認是亞洲國家。但經過硬闖聯合國安理會失敗、金融大海嘯及自由化的教訓,日本已感到疏離亞洲不再符合國家利益,不但民主黨競選政綱 提出「東亞共同體」主張,鳩山在文章中也說:「我們不能忘記是亞洲國家的身分。」他不得不承認:東亞已表現出越來越大的經濟活力,日本必須跟上這個步伐。

第三個問題,是國際間最好奇也最關心的,但也是不穩定性最大的。鳩山自己也說,在中國影響力日增下,日本及東亞其他中小國家未來如何在美中兩大之間維護本國利益,將是首要課題。

鳩山智囊「日本綜合研究所」會長寺島實郎對日媒說:「美國在全球的意義發生了變化,為促使美國變為『參與亞洲事務的美國』,日本作為其盟國將發揮巨大作 用。」「日本的另一使命是,促使日漸強大的中國變為智慧財產權和環境問題上與世界接軌的國家。」即應將美國視為「參與國」而非主導國,應促使中國更文明方 能與日本齊驅。

很簡單的觀察,民主黨政府是離開美國一點,接近中國一點,使目前狀況略為平衡,而要在中美之間謀取日本的利益。民主黨還沒有考慮到美、中、日聯盟的問題。

(中國時報)
--
日本變天 民主黨鳩山組閣

日本變天!由於經濟長期低迷,人心思變,自1955年以來執政超過半世紀的日本自民黨,在週日眾院改選中慘敗,在野的民主黨大獲全勝,囊括三分之二國會席 次,一舉躍升坐上執政大位。根據共同社的報導,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已篤定成為日本下任首相,而他在週日已展開籌組政府的工作。分析師表示,民主黨的獲 勝,可望為日本長期沈悶的政局注入活水,有助日股上揚。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隨著出口民調(exit polls)顯示民主黨大勢已定,預料將為下任日本首相人選的鳩山由紀夫,已於周日著手進行組閣事宜。

根據NHK和富士電視出口民調顯示,此次角逐的480個國會席次中,民主黨共橫掃逾300席,由麻生太郎所領導的自民黨,則僅獲得約100席。麻生太郎已表示要辭去自民黨黨魁。

此為自民黨自1955年以來第二次痛失執政權,上次為1993到1996年間數個政黨組成的在野黨聯盟曾短暫執政。

此刻日本正從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緩慢復原,迎面而來即為日本失業率創新高、社褔成本節節攀升、以及人口減少和高齡化等難題,都是未來由鳩山由紀夫所帶領的新手團隊即待解決的燙手山芋。

有鑑於日本政經問題惡化,日本民眾受訪時普遍表示,期盼看見政權改變,認為過去以來一黨獨大的政治情勢太久。

據路透社報導,鳩山由紀夫此次競選以「友愛」為政治訴求,在區域經濟方面,他提倡成立東亞貨幣聯盟或地區性的政治整合力量。

至於本國政治,鳩山周日重申,若民主黨將成立行政團隊,有意連結社會民主黨和國民新黨等較小政黨共同組閣。

由於民主黨的政策主張中包含發放兒童津貼、降低公路通行費、提倡綠色能源等,預期有助於健康照護、運輸,以及風力、環保車等潔淨能源產業發展,外界亦看好相關股價漲勢可期。

不過新政府預期對公共建設支出態度較保守,並有意提高最低工資,對於營建和製造等產業較為不利。

外界看待鳩山由紀夫能否大刀闊斧帶來改變態度保留,表示仍待觀察。鳩山出身於政治世家,其祖父即為創建自民黨元老鳩山一郎。

人口老化問題 壓垮自民黨政權

日本自民黨失去其逾50年之執政地位,主因在於其經濟與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人口老化,這也是造成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引發人民不滿的最主要問題。

日本是全球人口老化最為嚴重的國家,根據估計,目前日本每4人就有1人是在65歲以上,而預料到2025年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65歲以上。

日本人口老化引發許多問題,最為嚴重的就是導致生產力不足,國家賴以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創造力減弱。與此同時,政府的醫療保健與社會福利成本也將因此大增,無形中等於是加重年輕人的負擔。年輕人在負擔加重下,對於生養子女的意願也告降低,進而形成少子化的社會現象。

人口老化同時也是失業率一路攀高的主因之一。日本日前公布7月失業率達到5.7%,創下歷史新高,這其中固然是因為企業增聘新人的意願普遍低迷所致,然而 人口老化也是重要原因。同時,人口老化也消費者支出減少,進而對物價形成衝擊,使得日本長期無法擺脫通貨緊縮的陰影。

事實上,全球已開發國家大都有人口老化的問題,不過日本最為嚴重,而國際間都在觀察日本是如何面對此一問題。在日本國會改選贏得勝利的民主黨採取的方式是鼓勵年輕夫婦生育,每月補助每生育一個小孩的家庭2.6萬日圓。

與此同時,日本企業面對日益增多的銀髮族,則是積極尋找商機,其中最為熱門的之一就是具備照護功能的機械人,以及取代生產線員工的自動化機械人。日前日本甚至還展示了一具可以教導小學生的老師機械人。

然而光是這些並不足以減輕人口老化對經濟與社會造成的壓力,而此一結構性問題也將是日本民主黨最大的挑戰。

(工商時報)
--
日大選變天 民主黨將執政

日 本三十日舉行攸關執政自民黨政權存廢的眾議院選舉,投票在台灣時間下午七時結束後立即開票,最後結果顯示在四百八十個總議席中,民主黨一舉攻下三百零八 席,遠超過半數的兩百四十席,成為眾院第一大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可望出任新首相。自民黨則大幅滑落至一百一十九席、公明黨二十一席、共產黨九席、社民黨七 席、國民新黨三席,其他諸派則為十三席。自民黨面臨戰後以來最大慘敗!

鳩山由紀夫 可望出任日相

針對民主黨大勝的原因,鳩山三十日晚間在競選總部的記者會中指出,此乃「日本國民追求政治變革的結果」,他認為這是「日本國民的勝利」,並表示將在最短的時間內與自民黨進行政權移轉的協商。

在 這次選舉中,自民黨慘遭史上空前敗績,包括町村信孝、武部勤、小池百合子、中川昭一、久間章生、?川堯、與謝野馨等自民黨做過大臣、黨高級幹部的「大腳」 議員,都在小選區一一敗在民主黨的年輕「女刺客」的手下。長期與自民黨聯合搭檔的公明黨黨代表太田昭宏,也在小選區中箭落馬。

女刺客奏功 資深對手不敵

除國民思變心切外,擅長選舉的民主黨前黨魁小澤一郎的「娘子軍」刺客戰略,也發揮極大作用,證明年輕化與新面孔已成為日本政治的風潮。觀察家分析,日本國民在長期經濟不景氣之下,對長期執政的政黨普遍有厭倦的心理,民主黨成為日本選民的希望所繫。

自民黨方面,首相麻生太郎在大敗形勢下,已表示辭去黨總裁,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舉行黨總裁選舉。包括幹事長細川博之等「黨三役」,也已向麻生口頭請辭。

自民黨慘敗 麻生辭黨總裁

自民黨自一九五五年成立以來,始終維持日本最大黨的地位,除了在一九九四年九月到九五年四月的細川護熙內閣與九五年四月到六月的羽田孜內閣的這段時間完全下台外,一九五五年合併當時的自由黨與民主黨而成立的自民黨,在日本政治舞台稱霸五十多年。

雖然自民黨一向的「大老治國」政治形態也出現大幅度年輕化,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政治思考似乎還是無法跟上日本國民思變心切的腳步。此次民主黨一黨單獨過半,自民黨也再度成為在野黨。

新國會必須在選後三十天內召開特別國會,選出新任首相,以民主黨為多數的特別國會可望在九月十四日前召開,並舉行首相指名選舉,鳩山可望成為日本的新首相。

自民黨慘敗 日人這回選黨不選人

日 本政壇於三十日一夕變天!長期執政的自民黨苦吞創黨以來最慘重的挫敗,同時痛失第一大黨以及執政黨雙料寶座,黨內多位競選連任的大老也紛紛中箭落馬。自民 黨此番遭受「毀滅性」打擊,短期內難以重振雄風。究其敗選主因,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穩坐執政寶座的自民黨不思反省改革,在全球吹起「改變」風潮的情 況下,又接連出現「落跑首相」、「失言首相」或「酒醉大臣」等荒腔走板的演出,終於促使日本選民以選票決定「換人做做看」。

首相落跑、酒醉大臣 自民黨不思反省

日 本「讀賣新聞」三十日的分析報導指出,自民黨選戰期間因內閣支持率持續低迷,面對民主黨「政黨輪替」的訴求,幾乎毫無招架之力。日本前兩任出身政治世家的 首相安倍晉三以及福田康夫,就任未滿一年倉卒請辭,嚴重打擊自民黨聲望。繼任首相麻生太郎,雖以「漫畫迷」、「御宅族」的政壇人物新形象,深受年輕族群愛 戴,不過上任以來不改「失言太郎」作風,屢屢失言得罪各種族群,又常在公開場合唸錯漢字讀音,引發外界批判。在此同時,麻生內閣閣員頻頻出包,舉凡如前內 閣副官房長官鴻池祥肇攜人妻夜宿國會議員會館,前財務相中川昭一在國際會議記者會上疑似酒醉失態等,都讓麻生的內閣支持率一再下探,數度跌破兩成關卡。

執政太久制度疲勞 不知民間疾苦

除 了近因之外,也有部分遠因促成日本政壇變天。自民黨選舉對策副委員長菅義偉三十日在富士電視台節目中便表示:「自民黨長年位居執政黨之位,難免有些安於現 狀,因此也逐漸脫離國民視線。」該黨內部直指自民黨結合「政、官、財」,並將經濟成長「果實」分配給民眾的長年政治,已經出現「制度疲勞」。報導還點出, 極具個人魅力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任內致力於所謂的「構造改革」,讓自民黨失去以往固定支持票源,這也是自民黨慘敗原因之一。

目前,自民黨內足以擔負「麻生接班人」大任的人物,包括厚勞相舛添要一、農相石破茂以及前政調會長谷垣禎一等人,新黨魁的頭號挑戰就是明年夏季舉行的參院選舉。不過,在國會席次大幅滑落、前閣員或派閥大老落選的嚴峻情勢下,新黨魁要團結全黨、凝聚同志向心力並非易事。

人口老化財政崩壞 自民黨留下爛攤子

日本新政府將面臨一連串挑戰,包括由於人口快速老化、福利支出勢必大幅增加,以及財政崩毀等問題。以下是日本新政府上台後,將面臨的主要挑戰:

●經濟
四到六月這一季,日本脫離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長的衰退轉趨復甦,不過,這是受到短期振興方案的刺激,經濟學者表示,復甦力道可能在年底消退。

去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麻生政府推出高達二十七兆日圓的振興方案,不過,民主黨員認為麻生政府把錢花在錯誤的地方,比方說,興建流行文化博物館就是不必要的開支。

日本是舉債最高的先進國家,債務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一七○%。

日本央行上個月決定,把購買公司債等企業融資援助措施的實施期限,從九月底延長至十二月底,現在各界注意的是,日本央行何時會從緊急措施中退場。

●銀髮人口、消費稅
隨著戰後嬰兒潮逐漸步入退休,日本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大幅修改飆漲的社會衛生、福利、養老金等支出。要支付這些費用,意味著日本現行百分之五的消費稅必須提高,但這是很具政治敏感度的問題。

●改革的後坐力
批評者說,小泉政府時期實施的五年親市場改革,讓社會、收入與區域差距加深,當時的改革,包括郵政民營化、開放工作市場、修補殘破財政等,現在民主黨與自民黨都想與小泉時期的改革劃清界線。

全球性的衰退,讓批評小泉改革的聲音更趨高漲,有人更因此呼籲回歸更強硬的規範。由於民主黨獲得勞工支持,商界擔心民主黨執政後,限制可能更趨嚴格。

●外交政策
中國區域影響力越來越大,日本政府必須正視。過去因為日本在二戰期間對亞洲的侵略,中日關係不佳,雖然近年來已有改善,不過,雙方因為軍事野心之故互不信任,領土與海域糾紛同樣一觸即發。

政黨輪替 打破日本官僚政治桎梏

日 本執政長達半世紀的自民黨(黨),與中央官僚(政)與大型企業形成緊密的「鐵三角」,長期以來壟斷日本政經命脈,也因此為人所詬病。本屆選舉疾呼「政黨輪 替」的民主黨,競選主軸之一便是以「傾聽民意的政治」,取代「官僚主導的政治」,宣示將削弱官僚對於執政內閣的介入程度。

衝破黨、政、企業「鐵三角」

雖然日本中央各部會對於新政權誕生戒慎恐懼,但也有分析指出,民主黨對於官僚體制改革的執行力及效果仍待觀察,而且民主黨執政後面臨的最大、也是最迫切的挑戰,還包括黨內幾乎沒有人曾在中央任官,缺乏運作整個政府的經驗。

民 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在選前倒數計時的街頭演講時,仍不忘強調該黨推動官僚改革的決心,並痛斥自民黨的官僚政治早已背離民意。日本所謂的「官僚」,泛指在東 京霞之關中央部會內,參與決策過程的高階公務員。由於日本內閣成員相當倚賴官僚制定政策與草擬法案,相較於頻繁更迭的內閣大臣、副大臣或政務官,有觀察家 認為,官僚才是掌握實權的內閣首長,內閣大臣反而成為橡皮圖章。

無中央經驗 民主黨執政挑戰

民主黨因此表明,執政後將廢 除「官僚主導的象徵」—「事務次官(中央部會的最高官僚)」,並召集約一百名內閣大臣、副大臣或政務官等國會議員,成立「內閣委員會」,藉此協調各省的重 大政策。該黨也將大幅增加目前編制為六人的首相秘書官,同時新設隸屬於首相的「國家戰略局」,負責主導預算、外交等政策基本方針,成員將包括國會議員、相 關學者、民間人士或由上述秘書官兼任。

日本官僚政治的利益關係盤根錯節,有人質疑民主黨是否具備推動改革的決心與能力,也有部分人士憂心,將大量議員引進決策過程,將導致執政黨與政府過度一體化,可能產生國會監督立法機能弱化的弊病。

時勢造英雄 鳩山搭上首相直通車

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於三十日一如外界預期,以壓倒性勝利奪下執政黨寶座。不過,就在短短數月前,恐怕連該黨黨魁︱鳩山由紀夫本人,都不曾預料自己會成為全球注目的日本「準首相」。

日 本政壇的「不死鳥」︱小澤一郎擔任民主黨魁期間,被視為首相熱門接班人,不料一場政治獻金醜聞迫使小澤於五月黯然下台,同時也讓繼任黨魁的鳩山,順理成章 繼承「促成政黨輪替」的榮耀。不過,「成也小澤,敗也小澤」,日本媒體分析鳩山上任後最大的課題之一,便是擺脫外界對於鳩山成為「小澤傀儡」的疑慮,發揮 充分主導權以及領導力。

出身政治名門 跳躍式發言號稱政壇「外星人」

現年六十二歲的鳩山由紀夫,出身日本政壇中最為顯赫 的政治名門世家之一。他的曾祖父鳩山和夫為戰前的眾議院議長,祖父為促成日蘇建交以及日本加入聯合國的前首相鳩山一郎,父親鳩山威一郎也曾擔任外相。不僅 如此,鳩山的外祖父為全球最大輪胎公司「BRIDGESTONE」創始者石橋正二郎,胞弟鳩山邦夫則為自民黨前閣員。

鳩山擁有東京大學工 學系學士,以及美國史丹佛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曾任大學副教授。他於三十九歲初次當選自民黨籍眾院議員,從此邁入政壇,後因理念不合,於一九九三年退出自 民黨,翌年獲延攬進入非自民的聯合政權︱細川護熙內閣擔任副官房長官。一九九八年,鳩山與其他小政黨合組現今的民主黨,期間曾任黨幹事長以及黨魁。鳩山由 於長相臉型微尖、雙眼微凸,再加上提倡「友愛政治」、「將政治科學化」等獨特主張,以及偶爾讓人不知所云的跳躍式發言,讓他被冠上「外星人」的暱稱。

臨危授命接任黨魁 登上歷史變革浪潮

鳩 山原本目標是輔助小澤促成政黨輪替,沒想到臨危授命二度擔任黨魁,最後成為促成日本史上頭一遭真正政黨輪替的歷史性人物。然而,小澤表面上看來雖然退居幕 後,仍具有不容小覷的政治影響力,鳩山繼任首相後,如何擺脫小澤影子,進而開創本身政治生涯以及日本政壇的新局面,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自由時報)
--
308:119 民主黨狂勝 鳩山任日相 自民黨重挫 麻生辭黨魁 新政府獲絕對執政權

日 本變天了!昨天第45屆眾議院選舉,果然一如預期成為日本政權交替的歷史性選舉。民主黨以308席取得絕對執政權,首相麻生太郎領導的執政黨自民黨只取得 119席,這是自民黨自1955年創黨以來第二度失去執政權,首度失去眾院最大黨優勢,也是日本戰後第三次因眾院選舉帶來的政權交替,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 夫篤定成為新首相。

台灣時間昨晚7時(日本昨晚8時)投票結束後,出口民調即顯示民主黨獲壓倒性勝利,以鳩山由紀夫為首的民主黨上台後,將擔起振興日本經濟的重責大任。

小泉之子順利當選
勝局已定,鳩山昨晚與黨內高層小澤一郎、菅直人等會談,研究政府人事安排等政權交接工作。重要的官房長官一職可能由菅直人或岡田克也出任。民主黨將儘早成立「政權交接團隊」,內閣成員和黨幹事長人選。鳩山也表明將與社民黨和國民新黨合組聯合政府。
自 民黨方面,前首相小泉純一郎28歲的次子小泉進次郎,順利打敗27歲的民主黨後起之秀橫勝仁。從自民黨投奔民主黨的前外相田中真紀子也順利當選。連任16 屆眾議員、任期達49年的自民黨前首相海部俊樹,首度落選。山崎拓、武部勤、中川昭一等自民黨資深候選人紛敗北。小泉時代的女刺客代表人物、前防衛大臣的 小池百合子也落敗。

麻生本人雖當選,但整體成績難看,執政黨席次僅119,將自民黨半世紀來幾乎牢不可破的執政權拱手讓人,表情苦澀的麻生表示,「變成如此,再次感到自己能力不足」、「無法消除選民對自民黨長期的不滿。我不得不忍受負起責任的宿命」。他將負責任,辭黨魁職務,盡速改選。

「跟自民黨說再見」
正如選前民調顯示,希望政權輪替的心聲,反映在選民的談話。77歲的倉方老婆婆說:「從這次選舉開始,要跟自民黨說再見了。」一名首次投票、35歲的網路公司負責人說:「我生平第一次決定投票,是希望和大家有志一同,帶來政權替換的新氣象。」
輔 大日文系教授何思慎昨接受《蘋果》訪問時表示,這次政黨輪替,跟1993年自民黨初次失去政權的情勢不同。當年自民黨雖未過半,仍是國會最大黨,自民黨也 在1996年重新奪回政權。而這次大選,民主黨不僅擊敗自民黨,也有獨力囊括國會過半的實力,即使需組聯合政府,也因過去曾有合作經驗,執政聯盟不致在短 期內瓦解。

日本第45屆眾院選舉簡介
選民資格:年滿20歲
選民人數:1.04億人
參選人數:1374人(來自12個政黨)
競爭席次:共480席,包括小選區300席、11個比例代表區180席
選舉方式:每位選民投2票,1票投給小選區的政黨候選人,另1票則在比例代表區投給政黨,各比例代表區將根據政黨得票率分配席次。

二戰後政權三度輪替
日 本在二次大戰後,因眾院選戰結果曾兩度政權輪替,首次在1947年的第23屆眾院選舉,第二次發生於1993年的第40屆眾院選舉。1947年,自民黨尚 未創立,當時的社會黨在眾院贏得143席,躍居第一大黨,以聯合政權逼退由自由黨和進步黨聯合的吉田茂政權。而1993年,自民黨雖在眾院失去過半數席次 而被8個在野黨派組成的聯合政權逼退,將首相寶座讓給社會黨的村山富市,但仍維持第一大黨地位。此次,民主黨從自民黨手上奪下執政權,為戰後第3度政黨輪 替。

任8次議員 祖父曾當首相

鳩山側寫
鳩 山由紀夫出身影響力龐大的政治世家,祖父是前首相鳩山一郎,弟弟是前總務大臣鳩山邦夫。擁有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的他,政治生涯始於1986年,他以執 政黨自民黨員身分,首度當選眾議員,自此連任7次。1993年,鳩山退出自民黨,參與反對黨成立先驅新黨,1996年他離開先驅新黨,與數名前自民黨人共 創日本民主黨。1998年民主黨成立後數年間大放異采,黨員包括前首相羽田孜等,也奠定鳩山的政治地位。
鳩山在1999至2002年間曾任民主黨黨魁,後與中間偏右、由小澤一郎擔任黨魁的自由黨合併,鳩山被迫退位。2005年起他擔任民主黨幹事長,直到今年5月第二度當上黨魁。

承諾把錢回歸人民
民主黨的立場中間偏左,鳩山承諾上任後,將削減浪費的政府預算,把目前官僚主導的政治改變成民意主導的政治,並推遲自民黨在運作的增稅計劃,要把更多錢放回消費者的口袋。
鳩山素以強調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的立場聞名,他提倡修改日本恪守和平主義的憲法,主張日本應有權利自我防禦,擁有軍隊。

鳩山親中 日台關係不受影響

日本政權輪替,外交政策也勢必有所改變,準首相鳩山由紀夫暗示,今後不會唯美國馬首是瞻,而要跟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尋求更和諧緊密的關係。學者表示,日本跟美、中之間的關係發展,應不會犧牲台灣的安全。

鳩山由紀夫以「日本新路線」為題,投書《紐約時報》指金融海嘯改變了傳統思維,「美國領導的全球化時代已結束」,他以歐盟為例,主張日本加強與亞洲鄰國合作,建立「東亞共同體」及設立亞洲共同貨幣。
對於兩岸關係,日本遵行「一中」政策,只承認北京政府,政商界卻與台灣保持密切互動,令中國耿耿於懷。不過中國進出口都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雙方相互依賴的關係,也勢必促使中日兩國未來接觸更加頻繁。

馬英九訪日曾會面
輔大日文系教授何思慎昨指出,鳩山在競選期間提及會遵循2005年《美日安保條約》,把台海安全列入美日共同的戰略目標,意味日本的外交與安全環境發展,不必然以台灣為代價。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亞太所所長蔡增家,昨受訪時也表示,日本此次大選,民主黨在政見提及要加強對中外交關係,也罕見提到,要加強與台灣的經濟文化關係,日本對台關係,不會因為日本要與中國加強往來而受影響。
過去自民黨強調法治、官僚,如今承諾打破舊陋習的民主黨上台,將讓台日關係有更大空間,彈性更大。蔡增家認為,對台灣政府而言,當務之急,是與此次大選中第一次當選的議員建立良好關係。
我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昨表示,日本不管哪一個政黨勝選,台日雙邊關係都不受影響,政府會與日本新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加強雙邊實質關係。
留 日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昨表示,馬英九總統2007年以總統候選人身分訪日,以及吳伯雄去年訪日,拜會民主黨時,都是鳩山接待,雙方有數面之緣,未來 應多加強互動。也留日的國民黨籍立委李鴻鈞指出,台日關係向來是透過產官學互動交流,包括立院以日華懇談會為主力;官方透過駐日代表處推動外交;產業透過 企業互動與往來。

4年不加稅 高額赤字難消

未來難題
成立13年的民主黨昨改寫日本歷史,在國會大選,扳倒執政逾半世紀的自民黨。然而,民主黨上台後,恐難有蜜月期,因為讓自民黨焦頭爛額的經濟、外交及市場經濟改革等議題,都是沒有特效藥的大麻煩。

主張裁減年度預算
日本經濟在今年第二季逆勢成長,然而,這是政府祭出27兆日圓(約9.5兆元台幣)刺激消費方案的結果,日本經濟學家認為今年年底之前成長力度就會疲軟。日本政府過去屢屢刺激短期消費,後遺症是留下相當國民生產毛額170%的公共赤字,金額之高居已開發國家之首。
此 外,「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退休,他們的健保、福利及退休金,將給政府財政帶來龐大壓力,尤其日本社會高齡化嚴重,不加稅難解決問題。對於這 些燃眉之急,民主黨主張政府預算應用在刀口上,不能像現任首相麻生太郎砸錢蓋流行文化博物館,民主黨競選時宣示,主政後將裁減下年度的追加預算,甚至開出 4年內不加稅的支票。
前首相小泉純一郎2001至2006年間推動市場導向經濟改革,導致社會、收入差距加大。此次民主黨或自民黨都不碰郵政民營化、就業市場放寬管制等敏感議題,但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各界要求恢復更嚴格市場規範的聲浪升高,這也是民主黨上台後勢必面臨的難題。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