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90830

全台3年剪掉信用卡 高過珠峰

信用卡已從身分地位的象徵,變成皮夾裏的累贅。卡債風暴之後三年來,台灣人總共剪掉近一千四百萬張信用卡,這些卡片全數疊起來,有廿個台北101金融大樓高,甚至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公尺)還要高。


過去銀行為搶市占率,大開發卡方便之門,例如白金卡不收年費,門檻大降,讓台灣信用卡市場造就多項奇蹟,白金卡量曾高居亞洲第一。曾有銀行要辦白金卡友饗宴,結果持卡人「車流」竟然在飯店門口排了三圈。

卡債風暴後 突然變理性

但激情過後,持卡人和銀行都卯起來剪卡,台灣人的「剪卡量」也快成世界之最。

根 據金管會統計,九十四年十月卡債風暴開始時,台灣信用卡流通卡量攀升到四千五百多萬張的最高峰,之後信用卡量即無量下滑,連續「負成長」四十四個月,到今 年六月底為止,信用卡流通卡量減為三千一百八十多萬張,三年來,台灣人總共剪掉一千三百多萬張信用卡,發卡量再也沒有明顯成長。

每個台灣人 至少剪一張

台新銀行資深副總經理邱豐凱分析,台灣合條件持信用卡人口(廿歲以上)約九百萬人,卡量高達四千五百萬張時,表示一名持卡人平均持五張卡,現在降為三點四張,即過去三年,每一個台灣人至少都剪了一到兩張信用卡。

且這波剪卡潮還沒結束。中國信託信用卡事業處處長陳俊仁說,在成熟信用卡市場中,一般人平均持二點九張信用卡就夠,估計台灣信用卡流通卡量要降到兩千六百萬張才算健康,台灣人還要再剪個五百萬張,剪卡潮才會停止。

福利大縮水 消費力減弱

剪卡的主要原因,也在於卡債風暴後,銀行大砍信用卡各式福利,一張卡刷不到既定門檻,可能要繳年費,還不能累積紅利點數,一點都不划算。且長期經濟不景氣,消費意願降低,持卡人也不在意少幾張卡。

連銀行都不挽留持卡人,中國信託和國泰世華為方便卡友剪卡,直接在客服專線上中加設「語音剪卡」選項,想剪卡按個電話鍵即可。台新銀行也有「清呆卡」專案,用半年時間清掉六十萬張呆卡。匯豐銀行也是單月剪卡冠軍,確認呆卡卡友不想再刷後,一個月就剪掉卅五萬張信用卡。

銀行指出,過去呆卡率曾高達五成,發十張卡有一半是沒在使用的呆卡,銀行沒進帳,還要負擔維繫成本。到今年六月底,業界「活卡率」已有五成八,即每十張卡中有近六張累積消費,銀行才有手續費進帳。

(聯合報)
--
霧台人想家 憂魯凱文化消失

「我們需要政府與我們面對面溝通,開一場座談會」,屏東霧台鄉魯凱族人在八八水災後,族人四散,部落又回不去,他們擔心魯凱族文化因此消失,甚至滅族。

「佳暮四英雄」柯信雄、賴孟傳昨天說,希望政府不要強制遷村,如果佳暮因地質鬆軟,得強制遷村,也希望在周邊另覓遷村用地,不要太遠。

他倆指出,全台魯凱族有一萬二千人,光霧台鄉就有八千多人,莫拉克颱風後,大家流離失所,不是投靠親友家,就是安置在災民安置中心,「魯凱族文化已面臨流失」。

海拔一千三百公尺的霧台鄉,是屏縣海拔最高的原住民鄉,他們過慣傳統生活,每一戶住家都有圖騰,「看了門面就知屋主背景與階級」,「來到平地後,什麼都沒有」。

佳暮部落青年會長許天賜說,離開傳統領域,失落感很重,老人更擔心無法再返家園,常因鄉愁難解而落淚。
--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昨天邀請部落人士及學者討論部落災後重建,多數學者認為遷村應由部落自決,強迫遷村將導致文化滅絕。

史前館長童春發說,部落一夕間面臨解體,外界倡議遷村避難時,卻忽略對部落文化的傷害。

學者劉炯錫說,遷村只要一紙命令,但部落失去根源,就等於文化滅絕。在保全族人性命時,還要考慮該如何保存部落文化。

(聯合報)
--
營區環境佳 災民情緒仍不穩定

「不要把我們當豬、狗來餵,我們要回家,要過正常生活、要有工作,就算打零工也沒有關係。」遷入營區的災民,雖然覺得環境不錯,但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回到自己家園、恢復正常生活,情緒相當不穩定,昨天當面向劉兆玄一股腦宣洩。

首批遷入燕巢鄉鳳雄營區四百餘位桃源鄉災民,包括兒童幾乎全認為住在營區比收容中心好;災民顏金山說,營區可從事休閒活動空間比較大,沒有壓迫感,而且睡的是雙層床,不用再打地鋪,睡起來舒服多了,三餐吃得也不錯。

儘管住在營區感覺不錯,但是,災民情緒還是非常不穩定。也住在營區的桃源鄉民代表賴文德說,災民都很想趕快回到自己家,恢復正常生活。

劉兆玄昨天到鳳雄營區視察安置災民情形,來自屏東縣於營區服務原住民志工除高喊「院長加油」。桃源鄉八八水災自救會長張新華指稱,桃源鄉親被安置在佛光山收容中心時,馬總統前往視察,告訴他們紅十字會將發給每位災民五千元慰問金,隔天發放卻有三成災民沒有拿到。

劉兆玄表示,災民應有補償、救助一視同仁,沒有差異,紅十字會發給災民五千元慰問金是根據造冊發放,佛光山收容中心有幾百位災民後來才安置進去,還來不及 列入名冊裡面,所以沒領到這筆慰問金,行政院會要求高雄縣政府重新造冊,補發給未領到慰問金災民,一個都不會少。

(中國時報)
--
林邊汙泥七天清完? 馬跳票

「總統跳票啦!」住在林邊火車站附近的鄭村珍一邊清洗家具一邊不滿的說,村內還是亂糟糟,「哪裡可能七天清得完?」

國軍投入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災後清汙工作,在馬總統二十二日開出七天完成清理的承諾後,昨天海軍陸戰隊指揮部宣佈國軍責任區清除完畢,救災任務告一段落,兵力自今天起陸續撤出,留下一千五百人繼續協助。

多處仍有大片爛泥巴

不 過,多數鄉民仍不希望軍方撤走,認為馬總統的支票「跳票」,林邊鄉還有不少地方的汙泥需要國軍協助清除,光林村一名吳姓住戶表示,政府沒辦法體會受災戶的 心情,應該要盡量顧到每一個受災戶,讓他們可以回復到原來的生活。而且林邊的地下排水溝仍然塞滿淤泥,光清表面汙泥根本不夠,颱風雨季還沒過,最近午後常 下雨,只要一下雨,就提心弔膽。

光林村的楊玉霞住家屋後仍有一大片爛泥巴,巷道只有小型機具能夠進出,「我找了十多天,都找不到人可以來幫忙清,下雨泥水又流進屋內」,她氣憤的說,到現在家裡還是沒水可以用,這樣的生活實在受不了。

「一千名阿兵哥不夠,不夠!」一名林邊在地曾姓志工說,馬總統可能沒有看到林邊鄉受災全貌,才會開出七天清理完畢的支票,但若要鄉民回復到正常生活,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留下來的兵力實在不夠用。

昨 天下午,立法院長王金平也到林邊鄉慰問國軍,並在鄉公所聽取簡報,國防部長陳肇敏報告時強調,國軍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側溝也由營建署發包清理,官兵在外太 久需要休息,但後續仍會留下兵力,沒有完成,軍方不會走,結果一走出公所,王金平被媒體包圍採訪發表看法時,就被不滿的災民嗆聲「話少說、多做事」。

上 週向馬英九告狀的林邊鄉長陳朱雲則為馬緩頰,認為馬總統的承諾不算「跳票」,軍方救災工作大部分都已完成,包括馬路、巷道、廟宇、學校等,未來鄉公所會運 用八八臨工人力與留下的兵力配合,讓災民多少也可有些收入,而且阿兵哥真的很辛苦,三班制不眠不休清理,如果是她的孩子,她也會心疼。

軍方:續支援兵力復原

海 軍陸戰隊指揮部指出,這段期間統合運用三軍兵力執行屏東救災工作,總計投入十九萬兩千五百九十九人次兵力,平均一天約一萬人,最多時達一萬三千人,軍方計 畫撤走後,將在林邊鄉留兩個營、佳冬鄉留一個營的兵力,一個營的兵力約五百人,還有工兵、機具等配合民力繼續清理,但和先前兵力相比,僅剩十分之一。

國防部指出,國防部長陳肇敏要求支援救災的部隊,在完成責任區域的清理復原工作後,須與村里長簽具切結證明,才算徹底完成,未完成部分,國軍將持續支援兵力協助復原。軍方也說明,國軍並無近期就要撤離屏東縣林邊鄉等災區的計畫。

六龜、新發大橋便道 也跳票

行政院重建委員會開出的六龜大橋便道通車支票昨跳票了!新發大橋的便道施工十多天,也未完成,進度緩慢,災民嗆說,「連做便道都拖拖拉拉的,馬政府救災、重建牛步化,令人民失望!」

六龜大橋是六龜鄉各村落交通要道,新發大橋則是六龜通往荖濃、寶來必經橋樑,兩座大橋八八水災中均被洪水沖斷,當地對外交通非常不便。

公路總局災後在兩處搶舖便道,但施工十多天了,均未完成,其中六龜大橋的便道,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南部辦公室前天開出支票,本月二十九日通車,昨卻跳票了。公路總局旗山工務所表示,便道還要鋪設一層級配,最慢下週一完工通車。

新發便道進度更是緩慢,新發村前村長梁天財說,該便道不到一百公尺,鋪設十多天,進度不到一半,施工單位不清楚荖濃溪水性,連涵管鋪設方向、位置都搞錯,村民提出建議,卻置之不理,連便道都做不好,怎麼救災、重建?

梁天財說,新發便道不通,六龜鄉民要到荖濃、寶來村,要先走美濃月光隧道,經甲仙沿著南橫到荖濃、寶來,原本不到半小時的車程,繞了一大圈,至少兩個多小時,況且南橫一下雨就坍方,非常不方便。

公路總局第三工程處甲仙工務段表示,新發便道預估還要五到七天,荖濃溪流湍急,山區午後常下大雨,增添施工困難,請鄉民耐心等待。

(自由時報)
--
471冤魂 小林滅村真相在哪 越域引水埋殺機村民控訴炸山釀禍

八八水災檢討系列-1
本月8日,輕颱莫拉克在嘉義和高屏山區降下破紀錄暴雨,國內最知名的平埔族聚落、高縣甲仙鄉小林慘遭滅村,全國共571人死亡、106人失蹤,5千多人流離失所。這是天災?還是人禍?民眾該如何防災,政府應如何建立救命警示及維生機制,本報今起推出5篇系列報導。

誰該負責
八八水災讓高縣甲仙鄉小林就此從地圖上消失,近500人瞬間沒入黃土。災後第5天,一名小林村民穿著雨鞋、繫著開山刀,翻山越嶺回到故里,望著慘遭掩埋的村子,家不見了、母親遺體不知在何方,他忍不住跪地流淚。所有家破親亡的小林人,只要求一個為何被「抄家滅族」的答案。
小林從西拉雅平埔族先民拓墾至今已定居六代,200多年前選擇不曾發生土石流的楠梓仙溪河(現名旗山溪)畔台地居住;去年7月卡玫基颱風才首度淹水。小林村民陳文賢說:「去年小林村民第一次嘗到淹水的痛苦。」這是大自然的警訊,但警告僅此一次。
本 月8日是小林第二度淹水;翌日,堰塞湖潰堤、獻肚山崩塌、土石流沖入小林,471名村民慘遭活埋。帶著43名村民逃生的小林村第9鄰村民黃金寶回想:「9 日一早水勢猛烈,我趕緊跑下去叫人,忽然看見村莊被捲入倒漩的渦流中,不跑不行;過程中回頭看,只見一道白影從山上下來,小林村第9到18鄰全都沒了。」

「炸山負一半責任」
黃 金寶控訴,1970年代,林務局把獻肚山林木賣給財團,為運輸木材炸山開路讓獻肚山受傷;40年後,被砍伐的樹木根部腐爛,雨水輕易滲透岩層,獻肚山岩層 二度遭破壞;最後,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炸山開挖,讓土石完全鬆動,「岩層被炸開,就像人的龍骨(脊椎)被斬斷,站都站不起來。」一家8人罹難的村民劉凱 懿說:「越域引水的炸山工程至少要為滅村負一半責任。」
雖然水利署署長陳伸賢強調,引水隧道工程在隧道1點2公里深處才使用炸藥,且洞口距小林村 有11公里,「不可能造成規模龐大的土石流。」但高雄市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質疑,引流隧道穿越玉山和阿里山山脈,經過表湖、平溪、荖濃、旗山斷層,「這 次崩塌橫跨旗山和甲仙、小林斷層,小林就在斷層下方。炸山工程看似沒有影響,卻早已牽動斷層。」
而熟悉楠梓仙溪流域地質情況的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于高則說,若炸山牽動斷層,造成土石鬆動,該地區應會發生很多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從甲仙地區地震看不出與越域引水工程開挖引水道有何關聯。

疑廢土場阻河惹禍
水 利署為堆放引水工程挖出的廢土,在旗山溪河床設置二號及三號土石堆置場,則被認為是阻斷洪水流向造成悲劇的關鍵。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段錦浩就直指: 「楠峰橋旁的第二土石資源場恐涉妨礙水道,才連橋都被沖斷。」甲仙鄉民劉士賢也說,去年卡玫基颱風的土石流布滿旗山溪河谷,這次莫拉克颱風挾帶豪雨,土置 場石堆堵在河床,洪水被堵住,全都沖向小林村。
對此,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解釋,第二土置場位於旗山溪對岸高地,河床與該村有30公尺高差,堆置在 下游的土石不可能往上淹沒上游的村莊。但長期從事旗山溪生態樣區調查的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楊國禎強調,過去颱風讓阿里山區下豪大雨,陳有蘭溪、清水溪、 曾文溪、荖濃溪都有山壁崩塌引發土石流,唯獨旗山溪直到去年才有土石流,這次還成土石流最嚴重區域,「唯一的變化因素就是越域引水工程,要說兩者無關,相 關單位須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明與論述。」

(蘋果日報)
--
9月4日 土星光環怎麼不見啦?

土星環不見了?九月四日,可以用望遠鏡找找看,觀測沒有土星環的土星。其實土星環並沒有消失,而是橫面正對地球,從地球上看起來,會讓人誤以為土星環消失了。

土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行星,最大的特徵就是它帶著一個美麗的光環,口徑五公分以上的小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

土星環是由塵粒和碎冰組成,但它結構相當寬廣,寬達廿五萬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十九點五倍,厚度則不到一公里。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指出,天文館指出,隨著太陽、地球、土星的相對位置改變,每隔十四到十五年,薄薄的光環恰巧側面朝向地球時,從地球上望上去,光環像消失不見。

上次發生這樣的現象在一九九五到九六年,下一次則是在二○二五年。但今年觀測的條件不佳,主要因為土星亮度只有一點一等,且幾乎與太陽同方向,太陽下山後,它的位置會非常靠近地平線,如果動作不快一點,它也會在不久之後,跟著太陽下山去了。

天文館建議,想要試試的民眾,可找一個面向西邊地平線附近完全無遮擋處,以望遠鏡觀看。

今年是全球天文年,紀念伽利略首次拿著望遠鏡指向天空四百年。在一六一二年,觀測到土星環橫向地球現象就是伽利略;但到一六五九年,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才解開土星環消失之謎。

(聯合報)
--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政府買新聞 奧步推政策

前言: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國難當頭,政府許多不必要的宣傳費用都應撙節支出,尤其以置入性行銷手法購買媒體,為其政策宣傳、美化政府、欺騙人民的手段,更應遏止。

值 此九一記者節前夕,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有感於政府「買新聞」的惡質做法日益嚴重,今將公開呼籲政府不要再以置入性行銷手法侵蝕媒體專業;本專題則將從揭發政 府購買新聞的劣行著手,帶領民眾看清政府買「假新聞」的真相,進一步推動立法約束政府,為人民納稅錢把關,站在新聞專業的最後一道防線,呼籲政府知恥、媒 體自律。

吹捧首長的新聞 人民納稅錢買的

「紅標米酒五十元 財長李述德幕後推手」、「工程會推動公共工程繳出一張漂亮成績單 主委范良銹上任後秉持劉揆的施政主軸…扮演了重要角色」、「王如玄 搶救失業大功臣」、「廖了以親上火線 當超級解說員」。一則則報上吹捧政府首長的新聞,原來全是用人民納稅錢買來的。

根據統計,政府各部會與國營事業單位,每年編列數十億元宣傳預算,今年度的擴大內需預算還再增列近四億元宣傳經費,但宣傳內容與手法卻從未接受人民檢驗,新聞置入性行銷才會如此大行其道。

國 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表示,台灣政府進行新聞置入性行銷的程度,簡直就是「台灣奇蹟」。在西方國家,政府「買新聞」是大醜聞,首長是可以下台的; 但在台灣,政府竟帶頭花人民血汗錢「買新聞」,對國人進行宣傳,甚至習以為常,連行政院長劉兆玄專訪都用錢買,媒體為生存自甘墮落,民眾長久被愚弄而不自 覺,真是台灣民主最大諷刺。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政大新聞系退休教授陳世敏指出,「政府為什麼要買新聞?是什麼樣的政策、什麼樣的內容,必須要躲躲藏藏,不敢以廣告面目見人?有政策說明就開記者會、登廣告,這種走小路偷偷摸摸方式,顯示統治者的心態不夠光明正大」。

文宣經費數十億 美化政府說好話

檢視政府近一年新聞置入性行銷內容可以發現,最具爭議的類型有三:美化政府、宣傳爭議政策與首長個人秀。

首 長個人秀內容多在吹捧首長政績才能,拉抬個人形象;爭議政策類型,則是政府以買新聞方式「報導」支持政府言論,左右民意;當然更多買新聞的目的是為美化政 府,隱惡揚善。這些都是政府以「政策宣導」之名,使用人民納稅錢購買而來,不僅欺騙人民,也嚴重影響人民獲取多元資訊「知的權利」。

影響所及,失業率不斷攀升之際,勞委會就買新聞彰顯其搶救失業政績;開放中國客來台觀光時,觀光局就買新聞,報導中國客如何帶動台灣觀光產值、如何帶動台灣就業市場;為正面宣傳ECFA政策,經濟部就買新聞報導台灣面板賣不掉,中國廠商要購買等兩岸面板合作新聞。

以 台電即將舉辦低放射性核廢料選址公投為例,如此具重大爭議的公共議題,媒體版面上呈現的,卻是一面倒宣揚核廢料場址安全、潔能地球的內容,電視新聞也不斷 播送韓國慶川等國外案例正面宣揚,卻不見環保團體意見、地方民眾反對聲音,因為這些「新聞」,都是台電花上二千多萬元宣傳經費、二十六個採購案買來的,得 標媒體涵蓋全國性報紙、有線電視新聞台、無線電視台、地方新聞台、廣播電台、雜誌等近三十家媒體。

爭議政策化濃妝 做假新聞搞愚民

政府用人民納稅錢買新聞,目的不言自明,就是要讓民眾誤以為這些偏向政府的政策資訊,是「公正客觀」的新聞報導,使民眾對該議題不知不覺做出偏向政府的判斷。

以 爭議極大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為例,即便學者、農運團體大聲反對,部分媒體呈現的內容,卻總是宣傳政策的正面報導,反對聲音幾乎在這些被收買的媒體版面銷聲 匿跡,就連公開舉辦的地方公聽會,明明正反意見都有,部分媒體卻只呈現為政府說好話的內容。因這些新聞都是政府買來的,尤其在公聽會召開前與草案審查前 後,農委會水保局就會花錢買一些對農村建設歌功頌德的新聞,也讓反對聲音幾乎在主流媒體被封殺。

政府「買新聞」的做法,使得原本該在公共 平台公平討論的爭議政策,幾乎聽不到反對的聲音,在媒體上呈現嚴重的資訊不平等,包括ECFA、開放陸生來台、承認中國學歷、中國客來台觀光、賦稅變革等 影響國家政策的重大議題,政府竟利用民眾對新聞的信任,花公帑買新聞,讓民眾無法獲得多元資訊,甚至被騙得渾然不覺,令人不得不質疑「我們繳的納稅錢,為 什麼要用來買新聞美化政府,欺騙自己呢?」

小檔案:何謂新聞置入性行銷

置入性行銷 (Placement marketing),又稱產品置入(product placement)、置入式廣告(embedded advertisement)或秘密行銷 (stealth marketing),指廣告主刻意將產品融入媒體節目、戲劇中,讓閱聽人不知道內容有廣告,而能不知不覺地對產品產生正面評價,是一種隱藏性的廣告手 法,即節目、廣告不分。

置入性行銷最早起源於美國,將商品置入電視劇及電影中,台灣則擴大使用於政治宣傳上,即政府或政黨利用此隱藏於媒體文本中的廣告,宣傳政策、美化政府,或達政治之意識形態目的。

新 聞置入性行銷,是一種嚴重違背新聞專業的欺騙作法,即將廣告穿上新聞外衣,利用民眾對新聞的信任,魚目混珠推銷產品,世界民主國家均嚴禁新聞內容進行任何 形式的置入性行銷,但此「買新聞」做法在台灣卻相當盛行,除商業促銷大行此道外,政府更帶頭「買新聞」推銷政績,實屬先進民主國家罕見。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報紙兩文一圖 定價9萬8

「╳╳有線新聞頻道固定單元報導一單元。╳╳有線新聞頻道六十至九十秒資訊議題短片,四則,一次首播、二次重播,早、午、晚間新聞各播出一次以上。」這是觀光局委託辦理中國觀光客來台專題報導宣傳計畫契約書。

招標契約明定 則數時段型態

教 育部開放中國學歷採認與中生來台就學政策,媒體宣導計畫工作需求書如下:一、新聞頻道提供新聞報導,長度六十至九十秒之新聞,至少九則(含首播三次以 上)。二、電視節目:新聞/節目/戲劇置入(含新聞座談、主播台即時專訪、政論節目或收視率高之各類節目/單元、新聞快訊等)錄製播出,至少二次。三、至 少十五則以上之「新聞快訊」,「全國性綜合報紙(四家以上加晚報)及區域性報紙,以撰寫新聞專題、廣編稿、廣告、政策論壇規劃等方式,半+(四分之一版) 或六百字以上版面;至少須露出十次以上(其中含A落版面至少須出現三次)」,「廣播媒體:考量宣導對象之媒體使用習慣及特性,規劃不同類型地區之廣播廣告 播放,以及新聞/節目置入」。

從這些招標契約文件即可證明,政府用錢染指新聞已成行政慣常,更導致各媒體在大環境不佳下,不惜犧牲新聞專業,惡性循環搶標。

電視一則10萬 需要隨時下單

政 府買新聞,價錢怎麼算?一位政府內部專門操作新聞置入的人員透露,很多時候政府會用十萬元以下價格,直接指定媒體購買,連開標都不用,電視台一則新聞十萬 元,報紙二文一圖的新聞價格九萬八千元,隨時需要就隨時買,例如,哪個首長民調突然很低,就買條新聞來吹捧一下,哪個單位出包被批,就趕緊買個新聞「導 正」一下輿論。

一位電視台資深主管無奈表示,政府一個標案就是百萬、千萬元,這對電視台的年收入不無小補,大家都想搶這塊大餅,但標案內 容或得標後的合約內容,就是規定要新聞置入,而且連時段、則數都規定得非常清楚,如果不照做,就會拿不到錢;以前都是廣告公司在投標,後來電視台覺得好 賺,現在都紛紛以更優厚的新聞置入條件搶標。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即指出,政府買新聞,已到積非成是的地步,政府儼然已成媒體置入性行銷的最大買主,但在世界先進民主國家,新聞和兒童節目均嚴禁進行任何置入性行銷,不僅商業性質不被允許,政府更加不會做這樣的事。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記者兼業務 業績列考績

每人固定額度 跑線兼拉廣告

為 了拿到更多政府廣告宣傳預算,國內各新聞媒體無不竭盡所能,配合進行新聞置入性行銷,短視近利販賣新聞可信度,部份媒體的新聞部,幾已淪為「第二業務 部」,編輯部主管得像拉廣告一樣,負責拉業務配合新聞(即所謂「業配」),並直接指示記者掛名「報導」,還將此制度化列入年度考績評量。學者大嘆,媒體新 聞專業已嚴重淪喪。

某報記者透露,該報總編輯、副總編輯、主任等主管,每人每月都有一定額度的業配績效要求,高層主管就會把這些業配績效額度,發配給各新聞採訪組負責,每個組每月從二十萬到五十萬元不等,有些是組長親自下海跑業務,有些則是叫記者靠線上關係去拉。

業配歌功頌德 還可半買半送

該 報系自今年五、六月開始,更將業配績效列為考績評核項目,母報在考評表的列管事項下,多了「協助週報供稿/編業專題十%」和「協助編業績效案數十五%」, 子報則在考績二十%的「核心能力」項下,列出「整合行銷、依各組額度為目標」,記者看了傻眼,有人大罵以後也別監督政府了,乾脆就當拉廣告的工商記者算 了。

也有記者習以為常地說:「反正都是要跑新聞,政府要給錢何樂而不為,這種業配新聞很簡單,不是歌功頌德,就是抄資料,何況報社還給稿費,不無小補。」

成立利潤中心 新聞標價出售

在 電視台,過去多會有一組記者,專門配合業務部做業配新聞,但政府標案則多是直接叫線上記者去「採訪」,通常記者出門時,主管就會告知你這則是業配,一定要 做正面報導、一定要拍到首長畫面;之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到綠營溝通ECFA的新聞就是一例,觀眾可能萬萬想不到,政府連這種新聞都要付錢。

一位資深電視台主管表示,某電視台更在中南部成立利潤中心,所有地方大小活動想上新聞就要買,一則十萬元以內,積少成多,地方記者就得負責執行。

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劉昌德表示,新聞置入性行銷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對政府而言,會損害政府公信力;對媒體來說,以後民眾將不再相信媒體,可信度降低,新聞收視率不佳、報紙發行量下降,廣告不上門,恐怕損失更大。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表示,新聞專業的最基本原則,就是新聞與廣告一定要明顯區隔,業務部與編輯部必須完全分離,記者絕對不能處理業配新聞,才能維持媒體與記者的新聞自主權。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政府主導標案 指定媒體購買

政 府標案不僅「大方」要求媒體進行新聞置入,有部會甚至直接在標案名稱上標明由特定媒體刊登,而且其所指的法律依據竟然是政府採購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十六 款「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者,採限制性招標」。尤有甚者,若是置入金額在十萬元以下,依規定不須公開招標,報紙二文一圖、九萬八千元,可以直接指定媒體套裝 購買。

檢視標案內容,財政部賦稅署今年招標「辦理在╳╳報刊登調降蒸餾酒規定之宣導案」,在標案名稱上直接指定由該報社刊登,得標廠商就是該家報社,預算金額三十萬元,決標金額二十九萬元。

事實上,相關蒸餾酒稅調降、紅標米酒降價新聞,各媒體都有刊登,相關宣導需求也不見有何特殊之處,看不出財政部認定採用限制性招標指定媒體刊登的理由何在?

再 看財政部賦稅署標案「在╳╳時報辦理刊登賦稅改革績效及各項稅制、稅政之宣導案」、「辦理在╳╳日報刊登賦稅改革績效及各項稅制、稅政之宣導案」,這些都 是在標案名稱直接指定媒體,另外「辦理所得稅宣導等事宜案」也都採限制性招標,未經公開評選與公開徵求,直接指明要特定媒體刊登。

一位不願具名得罪政府的廣告公司經理表示,除直接指定外,多數宣導案都會以「委託專業服務」為由,採限制性招標公開評選,評選條件雖依政府各部會主管喜好而異,但通常能提供愈多新聞置入的媒體,分數愈高,某些部會甚至會獨鍾特定媒體。

他說,一般公司下廣告,都會看媒體發行量、收視率,以期達最大廣告效果,但政府單位似乎不太看這個,宣傳預算有時變相成為補貼友好媒體的經費,從行銷專業來看,非常不合理。

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政府宣傳經費向來最難監督,因為許多支出都以業務費統籌辦理,根本看不出來,只要會作帳,照樣可以分成好幾筆十萬元支出,既不用另外編列宣傳預算,也不必公開招標,幾乎無從監督。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綠推統一採購 藍罵大砍預算

政府置入性行銷做法早已行之有年,但民進黨執政時期,一度將各部會自行處理的文宣預算彙整後統一發包,也掀起政府置入性行銷的爭端。

整季招標 涵蓋電視平面廣播

二○○二年葉國興擔任新聞局長時,為提高綜效、降低成本,將各部會文宣經費匯集「統一採購」,以整季甚至整年為期公開招標,置入對象涵蓋電視、平面及廣播;置入方式以電視較多元,涵蓋新聞報導的新聞專題、戲劇節目、綜藝節目。

「統 一採購」主要為葉國興、黃輝珍及林佳龍擔任新聞局長的二○○三至二○○五年期間,兼具一般政令宣導廣告及置入性行銷功能。如此「化零為整」的統整做法,雖 能避免各部會各行其是的文宣浪費,但因統整後,每季金額動輒數億元,每家業者得標金額往往好幾千萬元,因此遭在野黨砲轟,質疑政府挾廣告及置入性行銷預 算,變相控制媒體,因而大砍政府文宣預算,還一度建請監察院彈劾葉國興。

總計「統一採購」加強置入性行銷期間,主要分為二○○三年四月至二○○四年四月、二○○四年九月至二○○五年八月等二大階段,相關經費共約二十三億元。

二○○五年三月姚文智接任後,至二○○八年民進黨政府卸任前,由新聞局統籌的「統一採購」並未中斷,但改以「行政院整體施政傳播專案」的名義繼續進行,且內容逐漸轉回較單純的政令宣導廣告;置入性行銷部分,慢慢回歸由各部會視需求各自進行。

民 進黨執政期間,引發藍營較大批判的置入性行銷爭議,包括二○○四年底的立委選戰,當時行政院長游錫堃「真堅定」助選團的電視轉播,被指由國營事業出資。謝 長廷擔任行政院長後,多次上電視台宣傳政策,甚至與其他公職候選人一起上節目,被國民黨大罵用公帑進行政黨選舉的置入性行銷。二○○七年,民進黨政府為宣 導入聯公投,大規模運用行政資源宣傳造勢,也遭抨擊。

有趣的是,當年國民黨立委嚴厲指責的置入性行銷,在馬政府上路後,做法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立院國民黨團在面對綠營指控時,卻強調為讓民眾更加了解各項政策的落實情形,政府有必要編列經費,宣導政策…。相關說法與當初民進黨回應國民黨的批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說一套做一套 馬花公帑欺民

馬英九總統過去對民進黨政府進行置入性行銷多所批判,自己更在二○○八年競選總統時發表「新世紀台灣人權宣言」強調,政府不得進行含有政治目的的置入性行銷,不得從事含有政治目的的政令宣導。而今檢視馬英九的歷次發言,其前後態度不一,並已違背其簽署承諾。

主政北市 被爆買新聞推市政

去年底新聞局「買新聞」刊登劉兆玄專訪宣揚政績,前新聞局長史亞平竟辯駁聲稱這是政令宣導,而非置入性政治行銷,沒有用任何政治力量把專訪內容混入新聞裡。

對 此,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痛批,政府購買媒體新聞版面、時段,以新聞、專訪方式呈現,就是置入性行銷,沒有分是政治或非政治;做新聞置入性行銷就是 違背新聞專業,更何況宣揚政績難道不含有政治目的?政府花公帑買新聞,難道不是政治力量?政治人物想以「政治目的」幾個字操作推託,太可惡!

檢視馬英九對置入性行銷的歷次發言,二○○五年馬英九於國民黨主席的就職演說中,痛陳民進黨不尊重新聞自由,用置入性行銷買媒體。

參選總統 拒簽署反置入行銷

但 同年,馬英九主政的台北市政府,還是利用公帑進行置入性行銷。二○○五年十一月,民進黨市議員藍世聰在議會質詢馬英九,市府是否給╳╳時報九十八萬元,要 求以新聞專題報導形式,報導台北國際健康城市論壇。馬在第一時間答覆,「這種事情我們不做,我們跟中央不一樣。」新聞處長羅智成事後證實確有此事。

向來表達對政府置入性行銷不滿的馬英九,二○○八年三月參選總統時,卻拒絕簽署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與傳播學生鬥陣發起的「推動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連署反置入性行銷運動」,而是拿自己簽署的新世紀台灣人權宣言回應。

再看現今政府大量採用新聞置入性行銷宣傳政績、美化政府的作法,終於讓社會大眾領悟,為何當年馬英九不敢參與民間社團發起的連署運動了。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新聞置入行銷 NCC師法美國 擬修法禁止

世界先進國家對置入性行銷均有所限制,一方面以傳播法規管制媒體,一方面從預算使用上約束政府。

在 傳播法規部份,根據美、歐、日等先進國家傳播法規,均嚴禁新聞進行置入性行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已擬訂「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嚴 禁媒體播放政府出資的置入性行銷內容,更嚴禁在新聞與兒童節目中出現任何置入性行銷廣告,因此未來修法通過,廣播、電視台播送任何政府的置入性行銷廣告, 尤其在新聞時段,均屬違法。

NCC表示,新聞置入性行銷,即可能使觀眾在未有防禦心理的收視情境下受到置入資訊影響而不自知,易使新聞中立、客觀和可信度等專業判準蕩然無存,因此嚴禁在新聞時段、新聞節目進行新聞置入性行銷。

在 政府部份,NCC認為,馬英九於就職前宣誓政府不做政治性的置入性行銷,但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認為,現在政府經常以「政策宣導」為名,以置入性行銷手法美 化政績,若真是政令宣導,就大方編列預算做廣告,所以NCC決定修正衛廣法,全面禁止播放政府的置入性行銷內容,未來廣電三法也會一併修正。

預算執行 應恢復送審監督

但 畢竟NCC只罰得到媒體,卻管不到政府,所以在約束政府部份,美國是以綜合撥款法規範,禁止政府採取隱性宣傳,即不能以置入性行銷方式做宣傳。這部份我國 還未立法,立院預算中心即建議,應恢復制定「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條例」,限制政府進行置入性行銷等不當作為,才能對政府各單位有實質約束作用。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指出,他正研究修法,讓行政機關內控機制法制化,使立法院能監督政府的預算執行,屆時,政府是否拿公務預算作置入性行銷,就能從源頭進行約束與監督。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重建專業尊嚴 媒體應自律 對政府說不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坦承,要掌握對價關係處分媒體播放新聞置入性行銷頗有困難;某資深電視主播也不看好立法根除新聞置入的可行性。學界對此大嘆,呼籲媒體應團結自律,拒絕政府新聞置入性行銷的不合理要求,媒體要自覺,召回新聞專業的靈魂。

政令宣導 要求政府買廣告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政大新聞系退休教授陳世敏表示,媒體要有骨氣,硬起來告訴政府,要做政策宣傳就登廣告,大家團結起來拒絕政府對新聞置入的無理要求,才能遏止媒體間為競標,一再惡性循環下去。

陳世敏表示,媒體商業化或許不可避免,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媒體可靠廣告賺錢,但對讀者的最高承諾卻不容打折,新聞就是新聞,廣告就是廣告,如果拿錢做新聞,如何再教人民相信媒體報導的公正客觀與真實?

陳世敏表示,政府宣傳經費並不會因媒體不做新聞置入就不編,廣告預算照樣要下來,只要大家團結不做新聞置入,照樣會有廣告預算可拿。媒體不需要餓著肚子高喊道德,但媒體也不能跟著政府在紅海裡打爛仗,自甘墮落,要適可而止,現在正是媒體圈團結的好時機。

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表示,媒體絕不能隨便出賣讀者信任,此時更要充分自省,才能挽回讀者的信任;報紙目前無法可管,所以要靠媒體自律,他非常肯定有主流媒體願意自省,揭露新聞置入性行銷在台灣的嚴重問題,也唯有媒體自省、自覺,問題才有可能徹底解決。

《政府置入性行銷專題》捍衛新聞自主 記協揭竿 籲政府知恥

一 九九四年九月一日,曾有一群新聞記者,為爭取新聞專業自主,推動編輯室公約,首度集體走上街頭,並在隔年成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但十五年後,記協感嘆媒體 環境日益惡化,新聞版面淪為新聞置入性行銷籌碼,記協今將舉行「為新聞自主而走十五週年紀念茶會」,呼籲政府不要再以置入性行銷手法侵蝕媒體靈魂。

記協表示,去年總統大選時,曾與媒觀、媒改、傳學鬥陣發起反政府置入性行銷連署,但令人失望的是,政府一年多來仍持續以置入性行銷手法,侵蝕媒體自主專業,各媒體更為取得政府標案,自甘墮落,販售新聞,甚至要求記者淪為業配寫手。

記協表示,希望九一記者節這天,能喚醒大家對十五年前爭取新聞專業自主的熱情。

記協呼籲政府、媒體與記者,正視新聞置入性行銷戕害新聞專業自主的嚴重性,共同拒絕政府以人民公帑購買新聞、欺騙人民,也呼籲所有媒體應本於自律精神,堅守新聞、廣告分離,捍衛記者新聞自主權,以維護大眾知的權利。

(自由時報)
--
天天一杯檸檬汁 一年後牙蛀光/林子欽(台北市富群牙科牙醫師暨陽明大學牙醫系兼任講師)

「病從口入」是一句你我熟知的成語,過去是用來宣導「飯前便後要洗手,以免把不潔的細菌吃到嘴裡」。然而,現今有越來越多攸關性命的案例賦予這句成語另一層意義。

像是20多歲的妙齡女子,為了減肥,吃了來路不明的減肥藥,因而暴斃身亡;40多歲的壯年男子,聽信地下電台的廣告,吃了成分不明的健康食品,結果變成終身洗腎。

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曾發生販賣菜脯的大盤商,為了延長保存期限,10多年來,都把菜脯浸泡在致癌的福馬林;金針、?仔魚也為了保鮮,浸泡在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硫、漂白水中;前些時候,消保官抽查發現,市面上知名速食店的炸油含砷,且酸化值偏高等事件。

原來,很多疾病根本都是我們自己從嘴巴吃進肚子裡的;蛀牙也有很多「病從口入」的案例。

要避免蛀牙就要避免酸與甜,因為酸會破壞保護牙齒的琺瑯質,讓細菌有可乘之機;而甜食則是蛀牙細菌的養分。喜歡吃酸、吃甜的病人,蛀牙比例都顯著偏高。

臨 床上,就有一位老先生為了養生,每天早上喝完500cc檸檬汁再吃早餐,一年下來,牙齒如山崩地裂般蛀光;一名大學生出國留學前,牙齒檢查完好無缺,回國 後,卻發現多顆蛀牙,原來,在國外的習慣都是把可樂當水喝,而可樂正是偏酸的飲料;也有患者因為覺得喉嚨乾乾的,每天習慣含顆喉糖在右邊頰側,3個月下 來,導致右邊上下的臼齒牙縫發生蛀牙。

小朋友的蛀牙更是跟吃的習慣很有關係。常吃零食的小朋友,蛀牙的罹患率和嚴重性,明顯比不吃零食的小朋友高;奶瓶性蛀牙的小朋友,則是睡前含著牛奶睡覺,導致上排乳牙嚴重蛀牙,曾有病例嚴重到才兩歲,就須住院拔除上排4顆門牙,再做假牙。

因此,當我們在把東西放進嘴巴之前,應該仔細問清楚、想清楚,該不該吃?可不可以吃?為了您的健康,應相信專業的醫師意見。

21世紀的今天,或許我們應該吃少一點,這樣健康才會多一點。

(自由時報)
--
國道基隆端,全國唯一奇景 人和機車出入走匝道

中 山高速公路基隆交流道北上匝道是全國唯一能通行機車和行人的高速公路路段,因為中山高從民國66年啟用至今,高速公路局和基隆市政府尚未想到如何解決,基 隆交流道北上匝道 )旁居民的出入動線,所以30多年來,民眾還是沿著匝道旁出入,國道警察局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中山高基隆台北段的前身是麥帥公路,在基隆端由中興隧道進出基隆市區,政府闢建中山高速公路後,增建大業隧道為北上車道,中興隧道為南下車道,通車後再增設基隆交流道,聯結基隆市安樂區的通行需求。

只 是基隆交流道的興建,使得北上匝道旁、八德路78巷的住戶,沒有對外的聯結道路,只能從匝道下的涵洞通行,從民國55年就住在當地的簡常吉說,早期大家是 受僱在當地採礦,就近在安樂區鶯歌里(當時為七堵區八北里)附近搭屋居住,當地的石黎煤礦於70年代關閉後,仍有2、30戶礦工留下居住。

簡常吉說,中山高開通後,原本以為政府會建一條路給他們走,但一直沒有下文,所以大家就把匝道的護欄開一處缺口通行,算是解決問題。

市警局交通隊長呂自喜說,他曾經見到過有居民的汽車直接從匝道缺口逆向駛下交流道,十分危險,居民經勸導後,願意配合公共安全,汽車順向直駛,但機車、腳踏車和行人,「只能儘量小心一點。」

安樂區議員、前鶯歌里長秦鉦說,他也曾為居民反映盼開路解決問題,能否將匝道下方涵洞拓寬供汽機車通行,但市府和高公局未就當地社區的土地權屬和工程經費達成共識,問題一直拖到現在。

秦鉦說,位於中山高基隆交流道東側的尚仁國小,還有部分學區在交流道西側,每天仍有7、8名學童必須冒著危險、橫越車水馬龍的基隆交流道上下學,希望政府能一併處理解決。

高公局內湖工務段副段長范洋茂說,基隆市八德路78巷的住戶問題,高公局有積極想解決,唯部分住戶非法佔用高公局土地還在訴訟中,同時市府也打算修改都市計畫整併,在未釐清問題前,鑑於當地的特殊狀況,匝道暫時先方便居民通行。

不知何時能解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端出口,最明顯的位置掛著市長爭取連任所提出的建設政見和發展遠景,但是從中山高開通以來,當地的交通問題卻無法改善,隧道上方的住戶汽車都得從兩側的護欄缺口出入,不知何時能夠徹底解決。

中山高基隆端出口的中興、大業隧道上方是仁愛區的書院社區,數十戶的居民,因為中山高兩側的巷弄坡度太陡、且路幅不夠寬,必須從中山高起點的29號橋護欄缺口出入。

高公局曾經為了行車安全理由,要求基市府封閉兩側缺口 ,但市府無法為書院社區另闢新路,擔心居民反彈不敢封路,但是民眾的車輛由東側的入口併入高速公路,在缺乏加速車道的狀態下,險象環生。

交 通隊說,民國89年底時,高公局由中山高全線首度試辦匝道儀控,連基隆端的入口也要設儀控,市府交通單位認為不宜,但高公局執意設置。結果移動式的紅綠燈 號儀控號誌,一放置沒幾天就被「蓋布袋」;布袋拿掉沒多久,號誌的電源線竟然被剪斷,僵持兩個月後,高公局沒辦法只好取消基隆端設儀控的規劃。

堂堂台灣第一條國道的入口,解決方式有點像孩童在鬧情緒,但真正影響長遠的行車安全問題,卻拿不出辦法能處理。

(自由時報)
--
被虧「行行出狀元」 詐騙成員崩潰抓狂

誰說遇到詐騙一定吃虧?近日網路上出現一名「反詐騙達人」,他將自己與詐騙集團交手經驗寫成「奇遇!崩潰的詐騙集團」貼上網,由於他以無厘頭方式調侃騙徒,還讚對方「行行出狀元」,最後讓騙徒抓狂崩潰,短期內討論回應數破百,成為網路夯文。

一名自稱「苦主」的網友,日前在「PTT笨版」貼一篇文章,指某天他接到自稱網拍客服人員來電,以勾錯商品付款方式為由,誘使他受騙上當,「苦主」說,他雖發現是詐騙電話,卻向對方表示沒關係,買錯或買貴就算了。
騙徒不但沒騙成,在被識破是詐騙集團後,竟老羞成怒,咆哮「職業不是不分貴賤?」、「被罵一整天像狗」、「連母親節也要加班,無法陪媽媽吃飯」等,還強辯詐騙也有業績壓力,常被罵三字經很沒尊嚴。
苦主說,他好言安慰對方「景氣不好才沒CASE啊」、「明年一定會春暖花開」等,讓對方頓時手足無措。最後騙徒被弄到抓狂崩潰,氣憤嚷著不想講了,此時「苦主」送上一句三字經,隨即掛上電話,還將這段遭遇與網友分享。

網友讚:算你狠
網友瀏覽後直呼「好像是周星馳電影」、「他崩潰了耶?你補他一槍算你狠 」、「 哈真情流露的詐騙集團!最後一定要補個幹」,還被版主譽為經典之作。
不過,警方表示,台灣6年來超過30萬人遭詐騙失財,去年被詐騙總額高達123.7億元,逾六成民眾都接過詐騙電話,對此刑事局預防科長林逢泉建議,接到詐騙電話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對方「你打錯電話」,並立即掛掉。

對付詐騙 電話方式
.盡量不要激怒對方以防受騷擾
.直接告知對方打錯電話並掛斷
.乾脆聊天哈拉以拖延對方時間
.撥放音樂或佛經給詐騙歹徒聽
.要求對方先匯款證明不是詐騙

(蘋果日報)
--
蛀牙感染 14歲男脖腫

一名14歲國中男生,突然出現高燒、右側頸部腫脹情況,就醫診治發現他因蛀牙,口腔內細菌蔓延至淋巴腺,引發感染,脖子才腫起來。醫師提醒,蛀牙應及早診治,否則嚴重蛀牙,口腔細菌有可能蔓延至血液,引發敗血症,將有致死危機。

口腔細菌蔓延所致
收治病例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楊宗翰說,這名國中生就醫時高燒至攝氏39度,經檢查其右側頸部淋巴腺發炎,屬於頸部深層感染,因發病前頸部無外傷,因此再追問其病史,發現患者在發燒前,才因右側牙齒蛀牙、鬧牙疼,研判是口腔的細菌蔓延至頸部,造成感染。
楊宗翰說,經對這名國中生使用10天的抗生素療程,其感染病況才控制住,已康復出院;他提醒,口腔細菌有可能隨著牙齦傷口跑至血液,造成淋巴腺感染,甚至是敗血症,有發燒症狀應速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部主任陳立愷說,蛀牙或牙周病都可能使牙齦破皮,讓細菌入侵,提醒民眾勿認為蛀牙是小毛病,應每半年定期就醫檢查,平日更應養成飯後刷牙習慣。

口腔衛生注意事項
.養成餐後刷牙習慣,且使用牙線清潔齒縫間食物
.每半年定期就醫檢查牙齒,以利及早發現蛀牙、牙結石等情形
.配戴牙齒矯正器者,每天應仔細清潔牙齒與矯正器
.出現發燒、頸部腫脹時,有可能為口腔細菌感染到頸部淋巴腺,應盡速就醫

(蘋果日報)
--
母帶原 易感染 打B肝疫苗 女仍肝癌亡 國中生腹痛誤經痛 就醫時已末期難治

一 名14歲的國二少女常喊肚子脹痛,家人以為是經痛,帶去看醫生,竟發現是肝癌末期,幾個月後便離開人世,讓父母難以接受的是,女兒打過B型肝炎疫苗,卻仍 然罹患肝癌死亡。醫師說,若母親為B肝帶原者,可能垂直傳染、胎兒也帶原,這樣打疫苗也沒用,建議孩子接種以後,仍應在7到18個月大期間進行抽血檢查, 以確保疫苗生效。

提高警覺
台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藥物放射治療科主任趙毅昨表示,約3%新生兒在接種B肝疫苗後沒有反應,不會產生抗體,而母親若是B肝帶原者,寶寶出生後也可能帶原,一旦帶原,即使完整接受3劑疫苗,也可能無法產生抗體、有保護效果,上述國中少女即有可能是屬於上述情況。
趙毅指出,兒童與青少年肝癌患者,就醫的時候病情往往已經到了晚期,因為家人完全不會聯想到孩子可能罹患了肝癌,而該名少女由於肝癌腫瘤相當大,研判可能是肝癌腫瘤壓迫到胃,才會造成腹痛。

早期開刀能根治
在 治療上,趙毅表示,早期肝癌只要能開刀治療或肝臟移植,都有根治機會,至於中、晚期的患者,雖可使用栓塞治療、電燒或放射治療等,但由於肝臟沒有神經,發 生癌病變幾乎不痛不癢,等到出現黃疸、腹痛等不適症狀時,病情常已發展到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多處器官,真能進行開刀治癒者,僅剩約15%。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部主任李宏昌表示,當母親為B肝帶原者時,垂直傳染給寶寶的可能性比較高。

7月大抽血檢查
李宏昌建議帶原媽媽給孩子打完3劑疫苗後,在孩子7到18個月大期間,最好要進行抽血檢查,確認疫苗生效,以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兒童肝病防治注意事項
.肝炎疫苗應按時於孩子出生1周內、30天大、滿6個月時接種完3劑
.父母最易延遲第2劑施打,提醒家長注意接種時程
.當母親為B型肝炎帶原者時,孩子即使打過肝炎疫苗,仍應在7到18個月大期間進行抽血檢查,以確保疫苗生效
.若完成接種,後續檢查發現沒有產生抗體者,得再補打3劑,並定期追蹤,以避免感染肝炎、預防肝癌發生

(蘋果日報)
--
皮膚出油 多吃綠色蔬果

Q:我是個20多歲的男性,頭皮易泛油、發癢,臉上、背部也易冒爛痘,請問飲食要注意什麼?可額外補充什麼營養素?
A:多吃一些含有抑制油脂腺的食物,像是每天可以吃20毫克的鋅,建議可吃營養補充品如鋅錠;另外,綠色蔬果、綠茶也有抑制出油的效果,可以多吃。雖然很多海鮮都含有鋅,但不建議從海鮮類攝取,因為海鮮熱量、油脂高,吃了反而易出油、長痘痘。

流汗後馬上洗臉
避免皮膚出油、冒痘最重要的是避免吃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含有酒精、咖啡因的飲料也不要喝。在運動後流汗時應馬上沖澡、洗臉,不要等到回家或晚上再洗,否則細菌易沾附在皮膚上,造成發炎;此外作息應正常,不要熬夜。

(蘋果日報)
--
甜點開發企劃 流行創意感動舌尖

甜點開發企劃屬流行烘焙糕點業的重要環節,從事此工作者,須穿梭各大百貨的甜點專櫃、知名糕點店等,留意國內外甜點趨勢,不斷製作及試吃,也要到門市觀察顧客,找出最適合顧客的口味,提供師傅研發新品方向。結合餐飲知識與市場分析行銷,適合熱愛甜點的人入行。

Mister Donut 商品經理陳宣佑是餐飲管理碩士,4年前由瑞士回國應徵甜點開發企劃人員,他認為開發新產品的成就感,與餐飲業「服務」的本質相同,「創造美食讓他人品味,把這入口的感動,傳達給大家。」
分 享工作技巧,陳宣佑表示,研發新產品後會讓消費者試吃,在甜度、軟硬度、紮實度、喜好度以及外觀上評等,但不會採用百分百的量化分析,同樣重視顧客的評論 建議。例如產品「六小福」,就是針對女性上班族群,讓她們一次可以吃到6種不同口味,拿取上也更加方便的商品。提到職涯規劃,陳宣佑說:「我們日本總公司 的總經理,就是從我這個職位做起。」由於甜點開發企劃工作必須接觸糕點業經營的核心範圍,有志者可藉此學習對市場的敏銳度、品質管控與相關採購等環節,因 此升遷機會也較大。

用心聽顧客意見
BLACK AS CHOCOLATE產品總監余婕彤原本從事資訊科技業,懷著把糕點當精品經營的夢想轉業,因與公司老闆藝人黃湘怡理念一致,約2年便主導所有商品開發。她 說:「入行條件?就是一定要很愛吃啊!」余婕彤常一身輕裝也不表明身份就到自家店面當「神秘客(mystery guest)」,不只關注人員服務,更與其他消費者聊天,藉此體會目標客群的想法。
余婕彤認為開發甜點,要趕上流行趨勢。今年3月參加大阪烘焙 展,對日本鹹味巧克力感到驚豔的她表示,出國考察除吸收業界資訊,更能開闊視野,她說自己將戚風蛋糕當畫布、食材當畫筆,因此時尚雜誌、人體彩繪書籍都在 開發產品的參考範圍中,余婕彤日前與藝人高以翔合作聯名款商品,就是想將造型蛋糕提升為設計師作品。

糕點精緻藝術化
手信坊產品企劃經理魏嘉宏,10多年前從糕點工廠基層做起,累積生產線管理經驗後轉任產品企劃經理。魏嘉宏表示,台灣人對於甜點口感要求甜度較低,獨特之處尚包括喜愛冰淇淋內餡,可接受鹹與甜味結合,對水果餡則不喜歡太酸,所以草莓、芒果要做成奶昔口味等等。
「日 本人把和果子當藝術品,這也是我的目標。」魏嘉宏會根據不同節日研製新產品,例如今年端午時節推出一咬便流淌黑糖蜜的糕點,取了詩意名稱為「水倉蒲」,馬 英九總統曾購買致贈國外友人。魏嘉宏選擇伴手禮角度來切入市場,就是希望能內外兼修,讓自家甜點能達到國際化的精緻水準。

專家說
創新兼顧本地口味
餐飲類相關從業人員,最好具備喜愛率先嘗試新鮮事物的人格特質,能利用網路資源迅速領會國外新產品、熱門店等訊息。甜點開發企劃還須研發出國外沒有的獨特產品,而口味拿捏分寸,在於消費者接受程度。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