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240328 寶林食物中毒篇

*寶林茶室中毒案 再奪1命 不排除人為因素 檢方啟動偵查

台北市信義區百貨餐廳「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擴大,昨天又添一名死者,追究原因方向除了食物中毒之外,衛福部及台北市長蔣萬安皆表示,不排除人為因素,法務部長蔡清祥強調,檢察官已經啟動偵查。

食藥署抽驗食材 結果2週出爐
此一震驚社會食安風暴,累積到昨天晚間,兩人死亡、四人在加護病房急救,共累積十六個案。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此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前晚已緊急派員至現場抽驗「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醬油」等食材,結果約需兩週時間出爐。蔣萬安則強調,會儘速調查清楚,並已勒令寶林在北市所有的分店停業。

此案經醫院通報案例,幾乎都吃了炒粿條及河粉,新北市府昨天派員去寶林採購炒粿條的廠商,抽驗成品化驗,並要求業者暫停販售。北檢也指揮北市警方至餐廳保全證據、翻拍監視器、進貨單據,衛生機關則取走廿多箱食材化驗,釐清有無下毒等犯罪情況。

案例吃了粿條、河粉 化驗成品
兩名死亡案例,皆為男性,一名卅九歲,另一名六十七歲,家屬都表示,當天用餐後就出現不適,嘔吐、腹瀉、心悸等,卅九歲呂男急性腎衰竭過世,六十七歲男子為多重器官衰竭。家屬哀慟萬分同意相驗,檢方排定今天相驗兩人。

到底是「食物中毒」還是「食物下毒」,也引發專家不同意見。搶救六十七歲男子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則表示,從未看過食物中毒會出現這種猛爆性肝腎衰竭,病程變化就像「煞車踩不住」。

*寶林茶室案 「吃個飯人就沒了」家屬泣求真相/楊男住院一週後即不治 呂男就醫病情緩解又迅速惡化

寶林食安風暴中,新光醫院收治六十七歲楊男昨天過世,他的女兒哽咽出面說明,父親無慢性病史,健康檢查都沒問題,吃完飯當晚腹瀉多達卅幾次,之後病情惡化,一個星期後「人就沒了」。

楊男無慢性病史 健檢也沒問題
楊女昨在醫師陪同下出面還原過程,提到父親三月十九日上午十一點多到寶林茶室吃了炒粿條,十二點半結帳離開,返家路上就開始出現症狀,當晚腹瀉多達卅幾次,原本以為是諾羅病毒,廿日一早到診所就醫,後續服用醫師開立相關藥物,也改吃清淡稀飯,拉肚子狀況就止住了。

楊女說,父親廿一日清晨再度感到不適,全身盜汗,床、枕頭都是濕的,緊急叫救護車到新光醫院,一度因心跳混亂以為心肌梗塞,經檢查排除,轉到普通病房,跟其他人還有說有笑,只是胃與食道有灼熱感。

不過,廿二日父親出現精神不濟、嗜睡等情況,雖然已無腹瀉,卻仍有腸胃道問題;廿三日凌晨血糖過高、肝指數飆到一萬四千多,一度考慮換肝,但情況不理想。

廿三日下午兩點多轉入加護病房,當時仍可簡單應對,例如說明要上廁所等,但情況越來越差,醫師說肝腎都處於衰竭;廿五日上午裝上葉克膜,廿六日進入洗腎,升壓藥也用上,結果昨天上午心跳停了。

楊女表示,父親身體沒問題,每天運動,沒想到「吃一頓飯,人就沒了」,被折磨得不像樣,到最後手都水腫到不行,抽血抽不到。她已同意司法相驗,查清楚發生什麼事情,「沒有道理讓父親死得不明不白」。楊女也提到,當時與父親一起在寶林茶室用餐的朋友吃炒麵,不像父親吃炒粿條,所以沒有問題。

呂男新婚 英年早逝家屬哀慟
至於第一例死亡的三十九歲呂男,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呂男就診時上吐下瀉,經過緊急處置後,醫師評估症狀緩解可以出院,未料病情緩解後又迅速惡化,很罕見。

據了解,呂姓男子新婚未久,擁有台大、政大的高學歷,不幸過世後,親朋好友紛紛發文表達哀悼,盛讚他為人貼心有禮貌,是「行銷鬼才」,去年才剛換到新公司要一展長才,未料竟英年早逝。死者家屬哀慟不已,希望衛生及司法單位趕快查明真相。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3/28/84.jpg

*3家分店勒令停業 北市要求寶林提賠償方案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寶林茶室信義A13食物中毒案風暴延燒,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天勒令北市所有寶林分店一律停業,記者走訪三家分店,現場都已經沒有營業。

雙北衛生局昨天皆表示,此案「非常非常罕見」,多數民眾都有吃粿條、河粉,且在十二小時內發病,短時間惡化成肝衰竭、敗血性休克。

寶林茶室北市分店包括寶林咖啡館微風北車店、寶林咖啡館饒河店、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三家。北市衛生局指出,去年、今年曾至寶林各分店稽查,共九家次,只有寶林茶室信義A13被要求限期改善,其餘皆複查合格。根據寶林餐飲事業官網,另有賣飲料的黎軒紀及EVB異國餐酒館,線上都不開放訂位。

記者昨下午三點多前往分店查看,信義遠百A13店位在食代館內的店面,現場熄燈,門口告示「本店今日消毒,施工暫停營業」。饒河店大門深鎖,周邊店家表示,饒河店生意不錯,一天通常有三、四十組客人。微風北車店位於台北車站微風商場「美食共和國」內,正在裝潢中。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昨指出,此案檢驗常見食物中毒細菌培養都是陰性,可能是罕見食物中毒,醫療機構、食藥署已採完證物化驗,但培養仍需要時間。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昨說明,第一例不幸死亡的呂姓男子,傷寒與痢疾的檢驗結果是陰性,厭氧菌化驗需要五天時間。

北市法務局長連堂凱昨說明,已指派專案消保官啟動行政調查,要求提出賠償方案,今日請寶林餐飲公司、國泰產險公司派員到市府說明,若受害消費者及家屬需要消費爭議申訴協調,聯繫窗口可撥○二二七二○八八八九、分機四五四六鍾編審。

寶林投保產品責任險已過期
不過保險業者表示,寶林茶室向國泰世紀產險投保的產品責任險已在二○二三年十月到期,事發時已無相關保障。據傳,寶林茶室和遠百將於三月底約滿,可能因此未續保。

*《寶林茶室案》食安通報3漏洞 消費者難獲保障

就醫到通報、醫院通報衛生局、稽查到檢驗出爐 時間差造成賠償受拒
遠東百貨「寶林茶室信義A13」疑似食物中毒案風暴延燒,檢視目前食安通報機制,從民眾就醫至通報、醫院通報至衛生局稽查、從稽查到檢驗結果出爐,整體流程有三大漏洞,導致消費者權益無法獲得應有保障。

食物中毒定義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發生相似症狀。依照衛福部食品中毒事件處理流程,若民眾或醫院發現疑似食物中毒,要向地方政府衛生局通報,衛生局須採樣人體檢體、環境/食品檢體,並稽查同一批食品及查核源頭廠商。

衛局︰首案披露後 各醫院就通報
但此次寶林茶室事件,多數病例都在就醫後三至六天,醫院才向衛生局通報;以過世的六十七歲男子為例,他三月十九日用餐,廿一日就醫,衛生局廿六日才獲通報,三月廿七日即死亡。衛生局長陳彥元解釋,北市近十年都沒有食物中毒死亡案件,醫療人員難想像有這麼稀有的食物中毒案件要立刻通報;在衛生局披露第一個案例與其飲食習慣後,各醫院就都釐清不明案例並通報。

通報慢 問題食材已用完無法採檢
醫院通報時間晚,待衛生局接獲醫院通報前往餐廳稽查時,往往距離民眾食用問題已隔多日,規模較小的餐飲業者通常食材備料有限,有問題食材可能早已用完,衛生局到場也難找到同批食材檢驗,並與病患人體檢體比對。

處理食材人員手部與環境 也會採檢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坦言,要找到同批食材確實不易,但微生物仍可能殘留在處理食材人員手部,檢驗時也採檢手部與環境檢體,並進行細菌培養,若培養出菌株與人體檢體相同,仍可認定食物中毒案例。

結果不主動告知 無法證實食物中毒
然而,衛生局採檢後,還要細菌培養,檢驗後無異常約需一週時間,若檢出問題要確認病原菌,更需要二週,結果出爐時離民眾食物中毒又隔多日。而且即便最終檢驗真有食安疑慮,衛生局也不會主動告知當事人,無法證實食物中毒下,民眾向餐廳業者要求賠償,即常遭漠視或拒絕。

民眾可提消費爭議 向消保官投訴
衛生局表示,衛生局不會主動告知食物中毒者檢驗結果,民眾可提出消費爭議向消保官投訴。台北市主任消保官楊麗萍表示,消費者投訴後會移請衛生局處理,衛生局會請業者十五天內妥善處理,若業者逾期未處理或消費者不滿意處理結果,可再提第二次申訴或申請調解,案件由消保官或調解委員召開會議;若雙方仍無法達成共識,消費者可循司法途徑起訴聲請法官調查相關證據。

由於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受高度矚目,市府法務局主動介入協調賠償事宜,但其他規模不大或餐廳不知名的便當店,就得由消費者自行向消保官投訴,曠日廢時。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3/28/182.jpg

*北檢蒐證 新北粿條供應商暫停販售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寶林茶室信義A13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迄昨已造成二死、四命危,共同點都是吃了炒粿條和河粉。台北地檢署前晚分案,昨凌晨零時指揮台北市信義警分局、北市刑大赴餐廳保全證據、翻拍監視器、影印進貨單據,衛生機關取走廿多箱食材化驗,釐清有無下毒等犯罪情況。

患者反映炒粿條有酸味
新北市衛生局昨天指出,有患者反映食用的炒粿條有酸味,寶林茶室的粿條(粄條)供應商在新北,昨天已抽驗成品,並要求業者自主下架回收、暫停販售。

針對呂姓、楊姓兩名顧客用餐後不治,分別由新北、士林地檢署相驗,均出現肝、腎衰竭症狀;首例死亡的呂男,新北檢今二度相驗,第二例死亡的楊男今由士檢首次解剖。其他顧客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由北檢分他字案偵辦。

昨凌晨一時許,專案小組赴餐廳取證,警方翻錄餐廳監視影像,影印菜單、進貨單、消費紀錄等證物,歷時一個多小時。寶林茶室黎姓負責人、周姓廚師、阮姓經理、王姓店長四人,以證人身分赴信義警分局做筆錄,昨清晨五時請回。

檢警將待食材微生物或毒素檢查等化驗,及解析監視器影像後,再視蒐證進度擬定偵查方向,現暫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調查;另針對餐廳去年底疑爆出積欠貨款一事也將一併了解。

8例吃過炒粿條、河粉
檢警掌握,除新北市衛生局通報兩例外,北市也接獲新光醫院、三軍總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北馬偕醫院通報個案,均於本月十九日至廿二日前往餐廳,有八例吃過炒粿條、河粉,出現肝衰竭、敗血性休克、酸中毒、肝指數上萬、血液偏酸等症狀。

法務部長蔡清祥昨於台中市中區主持「台中地區檢察大樓」開工典禮時強調,檢察機關已啟動偵查,如有涉及刑事責任,一定偵查追訴到底。

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寶林茶室販售的粿條(粄條)由新北市業者供應,衛生局昨天會同衛福部食藥署前往工廠查核,查出粄條主要販售給三家中盤商及四家餐飲場所,另有少量供應給約十家販賣業。業者表示,目前僅有寶林茶室出現異常,未接獲其他業者反映客訴;衛生單位昨已抽驗相關原料及粄條成品,檢驗結果約需七天至十四天公布。

*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 米酵菌酸中毒可能性高

寶林茶室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昨晚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次長王必勝指出,專家們聚焦事件的臨床特徵及可能病因,初步結論傾向食物中毒且可能是由毒素引起,被認為可能性高的「米酵菌酸」,因缺乏檢驗必備的「標準品」,食藥署及台大、榮總三個檢驗單位已完成訂購,預計下週抵台後就可展開檢驗。

食藥署、台大、榮總下週檢驗
王必勝說,根據疫調,事件發生時間集中在三月十九日至三月廿二日,患者多在寶林茶室食用相同原料製成的「粿條或河粉」後,出現急性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

王必勝強調,目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相關部門已進行檢體收集並準備檢驗工作,法研所今天也會針對死亡個案進行解剖,是否有人下毒也由檢調介入調查。

有專家認為禍首是「米酵菌酸」毒素,但也有專家認為應釐清食物保存過程,調查要保留「人為蓄意破壞」可能。食藥署前晚採檢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醬油六項食材,預計兩週後結果出爐。

公衛專家何美鄉直言,現在衛生局最需要釐清的是店家食物保存的SOP,且調查時應保留「人為蓄意破壞」可能。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坦言,此案收治個案的醫院皆未培養出細菌,病人狀況嚴重,相當罕見。推測禍首可能是「米酵菌酸」毒素,文獻曾提及中國二○一○到二○二○年間發生一百三十幾件,死亡率約三成,無解毒劑、無有效療法;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仙人掌桿菌引起,但他說,看起來不像。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米或椰子發酵製品若發酵過程不當,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菌,此菌容易在攝氏廿二至卅三度與PH值中性環境繁殖,再衍生米酵菌酸作用於細胞粒線體,恐危及生命。

顏宗海指出,吃到米酵菌酸污染食物可能有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也可能多種器官急速衰竭,一毫克就會致死;不過仍要以衛生單位調查與檢驗結果為準。

台大醫院毒藥物鑑定暨檢驗中心主任翁德怡表示,要先有標準品再確認檢驗方法及品質管控,才能進行檢體檢驗。過去國內不曾發生米酵菌酸中毒案例,實驗室無標準品且尚無檢驗方法,昨已訂購標準品,盼透過實驗釐清事件。

*食物中毒出現猛爆性肝腎衰竭 醫師:沒見過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已兩人死亡,收治六十七歲男性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從來沒有看過食物中毒出現這種猛爆性肝腎衰竭,病程變化就像「煞車踩不住」;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認為,個案有多重器官衰竭、嚴重酸中毒,有點像「毒素中毒」,尚待釐清。

病程變化就像煞車踩不住
林嘉謨指出,病人昨天上午十點多病況不穩,葉克膜、升壓劑、洗腎機都已接上去,血壓仍起不來,血液變很酸,鉀離子飆高,十一點多心跳不穩,打強心針、高蛋白,卻還是因嚴重酸中毒、多重器官衰竭沒救回來。

林嘉謨回憶,一開始沒有懷疑食物中毒,是第一線醫師看到新聞,確認病人曾到寶林茶室用餐,趕緊通報北市衛生局,並發現不少醫學中心都收治相關病人,一切才慢慢串起來。

林嘉謨坦言,想不通病人吃下什麼,短短幾天竟會出現這種猛爆性肝腎衰竭,狀況很糟,照理葉克膜可撐幾天,但裝上葉克膜不到三天,人就沒有了,「從來沒有遇過這種情形」。

林嘉謨指出,他不是沒有碰到過病人食物中毒,但沒有看過短短幾天病程變化如此快,就像煞車踩不住,「第一次遇到,只能見招拆招」。

台大教授研判毒素中毒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該院廿一日收治該名個案,廿三日轉加護病房,有做細菌培養但未培養出細菌,看起來比較像毒素導致,仍待衛生單位檢驗;事件又急又快、個案嚴重,這種食物中毒狀況比較少見。

姜至剛也認為,這次事件比較像是「毒素中毒」,不太像單純細菌性感染,否則應有嚴重敗血症。以首例死亡個案來看,就醫時輕微腸胃炎,治療後可返家,但後續病程進展快速,其他個案也有出現多重器官衰竭、嚴重酸中毒,研判是能量系統受毒素抑制,產能的粒線體受影響。

姜至剛說,若是食物污染,病例數可能會持續擴大,目前通報個案多在同個時間區間、食用相同食物後引起症狀,已建議相關單位針對特定標的檢驗。

(自由時報)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已釀2死 4人病危搶救中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擴大,昨天再添一人死亡,仍有四人在加護病房搶救,一人在普通病房;檢方今天將剖驗兩名死者釐清死因。由於死者均自述食用過餐廳的粿條或河粉,新北市衛生局昨會同食藥署人員稽查供應商,要求業者在案情尚未釐清前,先自主下架回收並暫停販售。

檢驗最快兩周內出爐
衛福部統計,截至昨晚已有十二人到該餐廳用餐後身體不適,造成兩人死亡;昨天死亡的楊姓男子急救七天,期間緊急洗腎、施打強心針、使用葉克膜,但仍不幸死於多重器官衰竭,病情與首例死亡個案幾乎一樣。衛福部表示,這屬於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檢驗報告最快兩周內出爐。

台北市長蔣萬安已勒令轄內的寶林分店一律停業,市府法務局聯繫寶林負責人黎仿軒今派員說明。據了解,蔣萬安接獲衛生局轉報此不尋常食物中毒案例後,第一時間與市警局長張榮興通電話,要求刑警大隊調查除食物中毒外,是否有其他人為因素。

北檢帶回負責人釐清
台北地檢署昨凌晨一時許指揮北市警方會同衛生單位前往餐廳,查扣食材貨單與監視器等證物,並帶回負責人黎仿軒等四人釐清餐點供應流程及食材使用狀況,全案先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分他字案調查,但檢方也發現該公司財務不健全,會進一步調查。

衛福部、台北市衛生局及新光醫院昨天都說明死亡個案。六十六歲楊姓男子本月十九日前往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用餐,吃了炒粿條、河粉等餐品,十二小時內發病,曾到診所就診;廿一日凌晨四時許,全身盜汗送新光醫院搶救,短時間惡化成肝衰竭、敗血性休克,普遍呈現肝指數破萬、血液偏酸,昨天上午十一點三十五分死於多重器官衰竭。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說,該案例是非典型的食物中毒案例,症狀是疲倦、惡心、嘔吐,顯然是非常罕見的細菌性毒素。他說,醫院對病人進行常見造成食品中毒的細菌及病毒培養,包含沙門氏菌、痢疾桿菌、困難梭狀桿菌等,但目前結果都是陰性,衛生局會持續追蹤檢體檢驗狀況。

另外,衛福部食藥署現場勘驗後,已採集六大高風險食材,包括分切及未處理的高麗菜、大包裝及分裝的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帶回檢驗是否含其餘罕見致病物質。

被要求暫停出貨的新北粄條供應商表示,產品主要販售給三家中盤商,中盤商再賣給四家餐飲場所,其中有二家是寶林茶室,未聽聞其他餐廳反映粄條異常。

中毒者吃粿條或河粉
衛福部昨晚六時舉行跨部會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根據疫調,中毒個案集中於三月十九日至廿二日到寶林茶室用餐,都有食用粿條或河粉,這兩種食材以同樣原料製成,與會專家認為共通點是粿條和河粉,「中毒原因最可能還是從食物本身來」,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

專家也認為極有可能是外界推測「米酵菌酸」肇禍,食藥署、台大、北榮已訂購檢驗米酵菌酸需要標準品,預計下周展開檢驗,呼籲民眾有症狀者應通報。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3/28/realtime/2930251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寶林事件第2死 家屬淚訴:吃個炒粿條人就沒了

「父親身體良好,沒有慢性病還每天運動,怎知只是吃一頓飯,吃了炒粿條,人就沒了。」六十六歲楊姓男子的女兒昨天哭訴著說,父親就醫搶救一周,被折磨得不成人樣,家屬一定究責,不讓父親死得不明不白。

楊姓男子昨天近午病逝新光醫院,成為「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第二位死者。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個案猛爆性酸中毒導致肝腎急速衰竭,在加護病房搶救三天仍不幸過世,「臨床從沒遇過因為吃東西食物中毒引發如此嚴重的肝、腎猛爆性衰竭個案」。

林嘉謨說,個案廿一日送至急診,廿三日轉加護病房搶救,期間無法確定食物中毒,直到新聞揭露,第一線醫師懷疑與「寶林茶室」相關,致電台北馬偕才將整件事情串在一起。他說,食物中毒、急性腎衰竭、肝衰竭為主要表現,治療時見招拆招,但就像踩不住的煞車,病情持續惡化,雖接上葉克膜、升壓器、洗腎機等儀器,但血液太酸,無法洗腎,鉀離子急遽升高,到十一時心跳異常、血壓偏低,施打強心針無效,死於全身性多重器官衰竭。

死者女兒楊小姐昨由新光醫療團隊陪同對外說明,父親三月十九日中午至「寶林茶室」吃了炒粿條,回家路上覺得不舒服,當晚腹瀉卅多次,隔天至診所就診,醫師懷疑為諾羅病毒感染,開立腸胃藥物,病情一度好轉,但廿一日凌晨全身盜汗,床單、枕頭都濕了,家人覺得不對勁,緊急請救護車送至新光醫院急診。

楊小姐說,父親到急診時的精神還不錯,有說有笑,廿二日精神不濟、嗜睡,因出現腸胃症狀,開始禁食,並施打高糖。為了找出病因,接受抽血檢查,但手臂浮腫,很難找到血管,身體異常虛弱。

「父親肝指數一路飆到一萬四千多。」楊小姐說,廿二日凌晨四時,父親血糖過高,六時起肝指數飆升到一萬四千多,醫療團隊提及換肝;下午二時被送到加護病房,當時還可自述如廁需求,但病情惡化速度超出預期。院方在廿五日早上幫父親裝上葉克膜,隔天嚴重器官衰竭,醫療團隊用盡所有急救方式希望讓父親度過難關,但到廿七日上午醫院告知噩耗,心跳停止。

記者會上,楊小姐一度哽咽到說不出話來,穩定情緒後強調,父親沒有慢性疾病,健檢也沒問題,每天運動,吃一次飯就過世,讓家屬無法接受。

家屬已同意相驗查清楚事發原因,不能讓父親死得不明不白。據了解,楊姓男子已退休,住新北三重區,一對兒女都已就業,女兒是律師,新北市長侯友宜昨下午曾趕赴醫院慰問家屬。

39歲呂男新婚 友人悼:天妒英才
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案釀成兩死,死亡第一例、住新北三重的卅九歲呂姓男子新婚,最近和妻子討論蜜月計畫,突然喪命讓親友、同事難以接受。他任職證券投信圈,好友發文哀悼,有人形容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行銷鬼才,也是熱愛閱讀與旅遊的文藝青年,「是因為太好了才忽然畫下休止符?」大嘆「天妒英才」。

*符合食物中毒 專家:米酵菌酸?炒飯症候群?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造成兩人死亡,另有四人在加護病房救治。衛福部昨晚專家會議雖認為「米酵菌酸肇禍極具可能性」,但也有專家認為此事件符合群聚、食物交集和類似症狀的集體食物中毒等三元素,也有可能是仙人掌桿菌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這次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在百貨公司內的名店,讓人感到不安。」衛福部資訊處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所有病患均食用「炒粿仔條」,讓人聯想「炒飯症候群」,煮熟米飯放在室溫超過兩小時就可能導致仙人掌桿菌生長,其孢子耐熱,即使大火炒過也殺不死,一旦進入腸胃在適當溫度下,孢子萌芽引發諸多症狀。

李建璋說,粿仔條通常煮熟放在室溫環境,需烹調時再以大火拌炒,確實可能產生「炒飯症候群」。

仙人掌桿菌可能引發腸毒素,破壞粒腺體能量代謝,一旦毒素數量夠多,將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但想確診仙人掌桿菌食物中毒的難度極高,病人體內毒素和細菌很快代謝排出體外,需採集食物透過細菌培養或直接檢驗毒素才能確認。

公衛專家何美鄉表示,首例死亡個案為卅九歲男性,若無共病,身體健康,實屬罕見,健康年輕人並非高風險族群,但因食物中毒去世,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巨量、就是劇毒;病例肝衰竭為指標症狀,加上食用粿條、河粉,令人聯想到仙人掌桿菌中毒,建議衛生局盡速查明餐廳如何保存食物,例如,粿條烹調前置放室溫多久?冰箱溫度?以及冰箱是否太滿,以致食物無法在適當低溫下保存。

儘管食物中毒消費者不是在同一天用餐,但何美鄉提醒,仍應保留「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食安意外是食安問題,人為蓄意破壞則是國安問題,兩者處理的方式不盡相同。

不具名醫師推測元凶可能是「米酵菌酸毒素」,只要一毫克就可能致命。台北榮總職業醫學與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米酵菌酸毒素」毒性很強,中國大陸文獻資料證實死亡率可達三成。如果最後確認是該毒素所致將會是全國第一次,「此案非常不尋常,原因要查清楚,以免引發大眾恐慌」。

*寶林負評多 曾欠60萬貨款

寶林茶室事件風暴擴大,因相關單位尚未釐清致死原因,品牌及通路尚未有具體說法。寶林茶室北市所有分店已遭市府勒令停業,其中出事的信義A13店因租約到期,將在三月底撤櫃,在微風台北車站的據點正進行改裝工程而未對外營業,但微風已啟動備案。

寶林茶室原在改裝中的據點,為避免民眾觀感不佳,有可能被替換掉,但品牌官網仍顯示「東區店準備中」。根據品牌官網,寶林餐飲二○二○年於饒河夜市創立,馬來西亞華裔的創辦人黎仿軒原從事旅遊業,因疫情轉戰餐飲,以炒粿條起家,先開設「寶林咖啡館饒河店」,後又於台中開設第二間分店。店內原販售咖哩雞、海南雞、炒粿條等馬來料理,因創辦人為素食者,轉型為素食馬來料理餐廳,獲蔬食族青睞後,擴大版圖。

此次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寶林茶室是人氣店家,但Google評論曾出現多筆消費爭議。有顧客提及,點的是酥炸雞腿,第一口覺得滿好吃的,但下一秒立刻嚇到,裡面有根拔不出來的黑頭髮,水杯也是讓人嚇到的抹布味;也有消費者指出,砂鍋臭豆腐有像是腐敗的酸味,吃一口就不敢再吃。諸多食安負評成了寶林的黑歷史之一。

寶林餐飲去年曾傳出積欠蔬菜供應商兩個多月、近六十萬元貨款,業者坦言因營運不佳才拖欠款項,但這件事已經解決了。

*警詢4業者 查扣影像進貨單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已造成兩人死亡,檢警昨天凌晨會同衛生單位到停業中的餐廳勘驗,查扣監視器影像及菜單、食材進貨單、消費紀錄等資料,帶回負責人黎仿軒等四人以證人身分詢問,釐清供應餐點及使用食材,全案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查辦。

據了解,兩名死者死因不明,將由新北及士林地檢署於今天解剖釐清死因。全案爆發後,陸續有通報案例,衛福部視為重大食安事件,檢方協調後由台北地檢署分他字案統籌偵辦事項。

新北市三重區呂姓男子本月廿二日至餐廳用餐,隨即身體不適,就醫治療後,廿四日不治;消息曝光後,陸續有多人通報,北市衛生局統計發現至前晚有九人通報,其中七人就醫,就醫者一死三病危,不料昨再傳出十九日到餐廳食用炒粿條的六十六歲楊姓男子不治。

昨天凌晨一點,台北市衛生局及衛福部食藥署前往寶林茶室稽查,扣回數箱食材;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昭蓉也指揮北市信義警分局、刑警大隊到場錄影蒐證,複製監視器影像檔案,並影印菜單、食材進貨單、消費紀錄等資料。

警方將負責人黎仿軒及阮姓經理、王姓店長、周姓廚師等四名男子帶回信義分局詢問,釐清食材種類、進貨來源、進貨時間及餐點品項、使用食材、調味料;黎態度配合,稱會全力配合調查。

*食客:吐出來都是河粉粄條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疑似個案不斷爆出。台南劉姓女子六天前特地北上品嘗寶林,餐後兩天吐四次、腹瀉五次,看新聞才驚覺自己應非單純腸胃炎,憂心會不會造成身體損傷。

她說,寶林茶室算是素食界知名的異國料理店,趁廿二日北上遊玩特地品嘗,當時下午近二時,店家能提供的餐點剩四樣,最後點了滑蛋河粉,但蛋似乎沒有煮熟、有點接近生食狀態,雖有點訝異,還是吃完。當晚返回台南途中,胃已有些不舒服,深夜就開始腹瀉,隔天全身無力無法下床,還忽冷忽熱、上吐下瀉。「吐出來都是河粉、粄條。」她說,醫生原判斷雞蛋太生、疑似沙門氏菌感染,當天領藥後返家休息,如今得知疑是食物中毒事件,可能會重新做一次身體檢查。

劉女看見相關新聞爆發後,臉書貼文自嘲「離新聞最近的一次」,但也質疑十九日已有消費者不舒服,還有通報,為何到廿二日這段期間沒有任何改善,「一定要等到大家都不舒服、中毒,甚至有人送命才要重視,真的會讓人懷疑台灣的食安問題」。

*新聞眼/食安急驚風 中央救援慢郎中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已釀兩死,迄今死因不明,人心惶惶。其實,地方政府窮盡所能都很難力阻憾事發生,需仰賴擁有龐大資源的中央政府支援,此次跨縣市通報機制、強化地方實驗量能和跨部會調查等「三大面向」,中央政府都有檢討空間。

第一起死亡個案於本月廿二日至寶林茶室用餐,廿三日就醫、廿四日死亡;北市衛生局獲報後派員到餐廳稽查和採檢、廿六日勒令餐廳停業,再循線查出食材供應商,清查是否擴大流入市面。可是在這名死亡個案之前,已有多人就醫甚至病況嚴重的住進加護病房。

部分個案病程發展快速,甚至十二小時內惡化成肝衰竭、敗血性休克,醫院診察個案第一時間就算判斷食物中毒,大多僅依常見案例處理症狀,若通報機制健全,發現顯然異常案例就要求醫院通報中央及地方政府,或許能讓病患及時獲得最妥適的醫治。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廿六日才表示要會同北市衛生局一同稽查,這已是個案死亡後的兩日,當定調為「重大食安事件」更已距「黃金救援」一段時間,中央若能及時通令各醫院、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注意類似「非典型食物中毒」案,或許能避免民眾因狀況不明而恐慌。

檢方直到昨天才整合雙北三個地檢署,並由北檢負責偵辦,法務部長蔡清祥說若業者有刑責,檢方會嚴正處理,但這句話起碼慢了三天,若真有犯嫌不早已串滅證完畢。

地方政府採檢的實驗室量能不如中央,既然檢驗常見的食物中毒細菌都呈陰性,有賴食藥署實驗室進一步釐清,但連首善之都台北都未擁有可初檢罕見細菌病毒的實驗室,顯然中央在各地建制實驗室量能刻不容緩。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